現況 財經課題不但是人民關心之首要議題,也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命脈。財政制度與經濟發展之良窳,更是左右國 家社會安危之關鍵;國立政治大學財政學系是歷史悠久、影響力深遠的財經學系,一向致力於提供學生最高水準 的財經教育,並以極具彈性的課程內容,為本系畢業生在全球化的架構下,取得絕對優勢的競爭力。 財政學是一門探討公共部門經濟行為的學科,隨著經濟發展,配合國家建設之需要,公共部門資源之運用 與管理、公共決策分析之專門人才的養成益發重要。關於財政及稅務方面的知識研習,是本系的最大特色。在 現今的國際政經局勢下,最有價值的人力資源必須具備辨認潛在威脅形成實際問題前的能力、在問題發生時能 夠面對挑戰的實力、以及當遭遇到困難課題時能夠發展出有效方案來解決問題的專門技術及知識。此外,我們 也深刻體認到垂直及水平溝通技能的不可或缺--特別在私人企業環境,要能同時與主管及所屬傳達其個人的理 念和構想、在團隊中要能夠有效率的推動工作之進行;在公共領域中,要能在政府決策者與社會各個層級間建 立共識、要能為推動政策而與社會大眾進行宣導與溝通。 本系在大學部的課程設計部分,奠基於前兩年紮實的初級及中級經濟學及會計學的均衡基礎訓練,從大學 部三年級開始,依個人興趣及未來發展規劃分成稅務、財管、以及經濟理論三組。此一以財政為主軸、經濟與 會計並進的深耕而後求專精之課程設計目的,希冀培育同學面臨未來挑戰之應變能力,並培養其為因應現代多 變環境下所需的成功特質。創系多年以來,畢業系友不論在業界及政府部門皆有傑出的表現,成為企業界的領 導者及政府部門的決策者。在研究所部分,透過嚴格與絕高標準的課程規劃,經由指導老師們的努力與投入, 以更進一步訓練研究生經濟邏輯推理能力、數理模型推導能力、以及計量經濟學等其他量化技術之實證分析能 力。然而,有別於經濟研究所,我們強調理論分析與政策導向並重的研究,並鼓勵研究生多就公共相關的議題 進行獨立研究。長期以來,本系研究所畢業生,每每在國家的整體經濟發展政策中,扮演著構思及指引的關鍵 角色。展望未來,也將在各獨立研究機構及大學院校中,扮演著財經領域之研究與教育的引航者角色。
簡史 1954年本校在台復校,並於1958年擴大規模時,應財政部之請,設立全國第一個財稅學系,以培養財政租稅方 面之專門人才。為達學術分工之效,本系創系之初採分組教學方式,在一、二年級修習財政、經濟與會計等基礎課程 後,自三年級開始分為財務、稅務及關務三組專業進修,以收理論實務並重之均衡教學目標。1963年為提高國內財 政理論研究之學術水準,本校再增設財政研究所,使本系所成為國內從事財政理論與實務之教學與研究重鎮。 隨著經濟發展,配合國家建設之需要,公共部門資源之運用與管理、公共決策分析之專門人才的養成益發重要。 因此,關於財政及稅務方面的知識研習,在量與質方面均呈現顯著的成長。為配合此一趨勢,本系一方面自1990年 開始,改為雙班招生,並自1994年起重新制定課程標準分組改為稅務組、財政管理組及公共經濟組,針對各組未來 發展修定課程。 本系於1995年配合大學法實施系所合一政策,正式將財稅學系、財政研究所合併為財政學系。另一方面,本系 亦不斷地延攬國內、外財經領域之優秀師資,並於1996年設立全國第一個財政學博士班,更進一步提升我國在財政 與公共決策領域之教學與研究水準。 根據淡江大學學習與教學中心教育評鑑發展組2006年12月所發表之「我國大學、經濟會計、財稅金融、貿易行 銷四學門聲譽排名之研究」,本系總排名位列經濟學門中「第2名」。在各細項排名中,除了學術界聲譽名列第6外 ,在業界聲譽、學生素質、教師資源,及研究活動各方面,均屬全國前3名。本系期以在學術界永續發展並邁向頂尖 為努力目標,積極朝著成為「21世紀臺灣、甚至亞洲財經系所之標竿與典範」的目標前進。
獎學金 本系學生可申請的獎學金名額頗多,金額亦豐,常設的有: 1.孫運璿財經獎學金
2.勤業獎助學金
3.陳果夫獎學金
4.劉教授行驊獎學金 為本系同學專設
5.林隆明同學紀念獎學金 為本系同學專設
6.財團法人道南文教基金會獎學金 為本系同學專設
7.劉院士大中獎學金 為本系同學專設
8.林維吾獎學金 為本系同學專設
課程 甲、學士班 學士班須修畢132學分以上方得畢業,其中包括通識課程、體育課程、財政系專業必修及分組必修。 1.財政系專業必修(59學分):初級會計學(一)(二)、經濟學、微積分、民法概要、統計學、個體經濟學 、總體經濟學、財政學、財產稅理論與制度、消費稅理論與制度、所得稅理論與制度、租 稅法。 2.財政系分組必修(6學分):「稅務組」必修:中級會計學(一)、中級會計學(二);「公共經濟組」 必修:經濟數學(一)、現代財政理論;「財政管理組」必修:財務行政、貨幣銀行學。 3.財政系選修科目:證券管理、稅務會計學、所得稅問題、所得稅申報、管理經濟學、審計學(一)(二)、 原住民財經問題、行政法、國際租稅問題、經濟數學(二)、計量經濟學等。 乙、碩士班 碩士班必須修畢32學分以上並通過論文口試方得畢業。 1.必修科目(11學分):財政政策、福利經濟學、計量經濟學(一)、論文寫作(一)、論文寫作(二) 2.群修科目(12學分):「個體經濟理論」與「個體經濟分析」需修習其中一科;「總體經濟理論」與「總體 經濟分析」需修習其中一科;「租稅理論(一)」與「租稅分析與應用」需修習其中 一科;「公共支出理論(一)」與「公共支出分析與應用」需修習其中一科。 丙、博士班 博士班研究生須修畢42個學分以上方得畢業,其中除必修學分(21學分)外,並包括修習一門學門。博士班課 程要求包括以下兩部份: 1.基本課程:博士班之必修課程:高等個體經濟學(一)、高等總體經濟學(一)、計量經濟學(二)、高等個 體經濟學(二)、高等總體經濟學(二)、公共支出理論(二)、租稅理論(二)、專題研討。 2.學門課程:本系共包含財政史、區域財政、社會福利與財政、環境保育與公害防治、政治經濟五個學門。一學 門需修習兩科以上方得承認為學門。
教學研究設備 為提供同學絕佳的研究空間與學習環境,本系於2007年9月已重新規劃完成「電腦教室」與「學生研究室 (一)」之布置裝潢。電腦教室備有16台電腦及電子白板、單槍投影機等功能完善且新穎之設備,為社會科學 學院唯一功能多元化之電腦教室;另於2008年1月設置全新之「學生研究室(二)」,不僅提供同學們獨立舒 適之研習空間,亦提供免費使用之個人置物櫃。本系現有教學相關設備如下: 設備名稱
數量
個人電腦(PC)
16台
財政系電腦教室供學生使用
筆記型電腦(NB)
12台
老師教學使用
7台
老師教學使用
單槍投影機
用途
數位相機(DC)
2台
教學/系務活動使用
數位攝錄放影機(DV)
1台
教學/系務活動使用
學生活動 本系由學生組成之財政學會,擁有優良之傳統傳承。由總幹事、系代表之選舉到會員 大會的召開,皆秉民主議事之運作法則。另外系代表亦會於新生入學之初,舉辦議事研習 營,充實民主知識;舉辦系友座談會,邀請各界系友回校座談,幫助同學瞭解升學或就業 上的問題;舉辦財政系運動會,藉以加強同學間及老師與同學間之感情。在學會中不但可 以學習社團經驗,亦可體驗小規模的民主生活。 學會定期舉辦的活動有:迎新、送舊、主任盃球賽、定期系訊、通訊錄、財政週等。 尤其是迎新與送舊,素來即為系上大事,盛大隆重。對於學校活動,學會亦積極參與,如 校運、系際盃球賽、新生盃辯論賽、合唱比賽、啦啦隊比賽等,並迭創佳績。
畢業系友及永續財政家族 截至2010年7月為止,本系畢業總人數共計4989人,包含學士班(含前身財稅系)4151人、碩士班(含前身 財政研究所)815人及博士班23人。本系傑出畢業系友數目眾多,惟因篇幅限制,僅節錄以下小部分名單,以供參 考!為協助畢業生進入職場,本系規劃了「永續財政家族」及「推薦優秀學生就業」等一系列活動,以連結系友和 大三大四同學,讓在校學生依興趣或未來志向選擇加入不同領域學長姐帶領的家族。(以下有*號註記者為永續財 政家族大家長) 畢業時間
姓名
52 (大學部)
林明憲
林維吾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簡
歷
54 (大學部)
阮允恭
瑞鋼貿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54 (大學部)
何國華
旺旺友聯產物保險公司董事長
54 (研究所)
王建煊
曾任財政部部長、現任監察院院長
55 (大學部)
方清江
曾任合作金庫票券金融公司董事長
57 (研究所)
鄭丁旺
曾任政治大學校長、現任政治大學會計系教授
57 (研究所)
李金桐
曾任證券櫃臺買賣中心董事
58 (研究所)
殷乃平
曾任政治大學金融學系教授
59 (大學部)
段鍾沂
滾石文化(股)公司發行人、滾石唱片董事長
59 (研究所)
魏幸雄
華航航空公司董事長
60 (大學部)
羅澤成
中小企業銀行董事長
60 (研究所)
王得山
曾任財政部常務次長、台灣期貨交易所董事長
60 (研究所)
金世朋
正誠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
60 (研究所)
陳龍政
台新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
61 (大學部)
甘德清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稅務會計教育基金會總執行長
62 (大學部)
黃志鵬
經濟部國貿局局長
61 (研究所)
蔡再本
曾任消基會董事長、現任大華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
63 (大學部)
張立秋
曾任元大證金董事長
63 (研究所)
阮呂芳周
63 (研究所)
王耀興
土地銀行董事長
64 (大學部)
高安邦
開南大學校長
64 (大學部)
林惠鈴
政大北加州校友會副會長
64 (研究所)
張盛和
財政部常務次長
64 (研究所)
趙揚清
曾任公平交易委員會主任委員、現任財金資訊公司董事長
65 (研究所)
張兆順
曾任第一金控、第一銀行董事長
66 (研究所)
呂東英
曾任金管會副主任委員代理主任委員、證券櫃買中心董事長
66 (研究所)
朱澤民
曾任中央健保局總經理
67 (大學部)
江聰亮*
縱橫投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67 (大學部)
陳志鏗*
67 (研究所)
林 全
曾任財政部部長、世界先進董事長
67 (研究所)
丁克華
曾任財政部證期會主委、現任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67 (研究所)
邱政茂
財政部台灣省南區國稅局局長
67 (研究所)
許虞哲
財政部賦稅署署長
68 (大學部)
林世銘*
曾任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現任台灣大學會計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68 (大學部)
周吳添*
68 (研究所)
陳 樹
曾任財政部常務次長、證交所董事長、金管會主任委員、現任證券櫃買中心董事長
68 (研究所)
黃世鑫
曾任台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院長、台北大學財政學系教授退休
69 (大學部)
蔡蕙安
中山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
69 (研究所)
陳國智
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
69 (研究所)
賴永吉*
正風會計師事務所所長
69 (研究所)
朱潤逢
中國輸出入銀行總經理
69 (研究所)
賴清祺
曾任中華郵政董事長、現任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
70 (研究所)
蔡友才
兆豐金控總經理、永豐金控執行長、現任兆豐銀董事長
70 (研究所)
羅能清
台北商業技術學院財政稅務系系主任
70 (研究所)
梁正德*
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執行副總經理
70 (研究所)
林英哲
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
70 (研究所)
林啟智
財政部台灣省南區國稅局高雄縣分局分局長
70 (研究所)
黃慶堂
曾任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執行秘書、現任台證證券獨立董事
73 (研究所)
凌忠嫄*
財政部臺北市國稅局局長
73 (研究所)
汪海清
中央投資公司總經理
74 (研究所)
郭炳伸
政治大學國際貿易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75 (研究所)
陳佳文
中國信託金控總經理、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法人金融總經理
75 (研究所)
宋秀玲
財政部賦稅署副組長
77 (大學部)
蔡文禎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77 (大學部)
龔汝沁
城邦媒體控股集團總經理兼財務長
79 (大學部)
陳景明
中國信託菲律賓子行總經理
81 (大學部)
許祺昌
現任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
83 (研究所)
楊朝旭
成功大學會計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89 (大學部)
詹凌菁
政治大學會計學系助理教授
91 (大學部)
林莞娟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助理教授(UCLA 經濟學博士)
曾任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
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師資 職稱
教師
學歷
專長
林其昂 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經濟學博士
永續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制度經濟學、公共經濟學、國際經濟法、國際 環境法
名譽 教授
陳聽安 德國敏斯特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博士
地方財政、公共支出理論、經濟、財稅
曾巨威 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
福利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地方財政
講座
楊建成 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
公共經濟學、政治經濟學
周麗芳 德國基爾大學財政學暨社會政策研究所博士
財政學、社會保險財務、政府基金管理、人力資源發展、社會福利財政、 醫藥經濟
黃明聖 英國華威克大學經濟學博士
運輸財政、公債理論、總體財政
徐麗振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經濟學博士
公共經濟學、實驗經濟學、地方財政
黃智聰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經濟學博士
大陸經濟、財政學、地方財政分權、所得稅理論與制度、政治經濟分析、 技術效率估計、家庭經濟
王智賢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博士
賽局理論、國貿理論、政治經濟、應用總體經濟學
賴育邦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經濟學博士
財政學、政治經濟學、環境經濟學、全球化對公共政策之影響
翁堃嵐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博士
租稅理論、公共經濟學、個體經濟學
合 聘 教 授
林忠正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博士
總體經濟理論、應用個體經濟學、效率工資理論
賴孚權 美國伊利諾大學經濟學博士
都市經濟、區域經濟
兼 任 教 授
徐偉初 美國南伊利諾大學經濟學博士
公共支出、個體經濟學
馬嘉應 美國俚海大學商學及經濟博士
財務會計、鑑識會計、投資管理決策、稅務法規、科技管理、非營利會計
陳香梅 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
國際租稅、電子商務與租稅政策
周德宇 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
公共選擇、智慧財產權理論
張勝文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
都市經濟學、財政學
何怡澄 美國休士頓大學經濟學博士
個體經濟學、公共選擇
吳文傑 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經濟學博士
福利經濟學、應用計量、住宅經濟學、管理經濟學
連賢明 美國波士頓大學經濟學博士
醫療經濟學、產業經濟學、應用計量
朱澤民 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
地方財政、醫療財政、公共部門財務管理、租稅理論與制度
吳家恩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經濟學博士
現代財政理論、租稅理論、個體經濟學
丁克華 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
證券管理、財務金融
羅德城 美國范德堡大學經濟學博士
租稅制度、非營利組織、貨幣理論
羅光達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經濟學博士
公共經濟、個體計量
陳國樑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應用個體經濟學、產業組織、財務經濟學
侍台誠 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博士
成本與管理會計、審計學、高等審計學
金世朋 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
審計學、會計學、租稅規劃
教授兼 系主任
專 任 教 授
專 任 副 教 授
兼任 副教授
專任 助理 教授 兼任助 理教授 兼任 講師
100學年度(2011年)財政學系入學管道 招生方法
學 士 班
名 額
指定考試採計科目: 國文、英文、數學乙
面 試
無
考試分發
54
個人申請
26 學測科目:國文、英文、數 面試:佔40% (另有原住民外加名 學(佔40%) 額1名)
繁星推薦
9
僑生
3
筆試
無
備 註 科目採計方法:國文*1.0 英文*1.5、數學乙*1.5
檢定科目: 包括在校成績證明、自傳 國文(前標)、英文(前標)、 (含讀書計劃)、小論 數學(前標) 文、其他有利審查資料, 篩選倍率: 共佔20% 總級分5、國文4、英文3、數學2
無
無
轉系生
依學校規定
無
面試
轉學生
依學校規定
英文、經濟學、 微積分、初級會計學
無
無
輔系
以不超過20名為原則
無
無
無
申請者需前一學期學業成績總平 均在70分以上;操行成績在80分 以上;學業成績總平均名次在同 系級學生數前百分之40以內。
無
申請者需前一學期學業成績總平 均在75分以上;前一學期操行成 績在80分以上;前一學期學業成 績總平均名次在同系級學生數前 百分之20以內。
雙主修
以不超過20名為原則
大陸選讀生
交換計畫請見政治大學兩岸學術交流網http://www.crossstrait.nccu.edu.tw
無
無
一般生 19
英文、財政學、經濟學、選 考科目(會計學、微積分、 統計學)
在職生 3
英文、財政學、經濟學
甄試
8
無
面試:含(專 書面審查,含讀書計劃15 業知識及研究 %、推薦書15%、學業成 經驗成績40% 績20% 及其他10%)
外國學生
2
無
無
大陸選讀生
交換計畫請見政治大學兩岸學術交流網http://www.crossstrait.nccu.edu.tw
無
一般生 2 考試
無
書面審查:留學計劃(含 應另繳交中國語文教師推薦書一 研究計劃)、推薦書、學 份、自傳、其他有利審查資料 士班成績
個體經濟理論20%、總體經 面試:佔25% 濟理論20%
論文著作20%、 研究計劃5%、 碩士班成績10%
在職生 2 博 士 班
書面審查
在原修業學系一年級上學期學業 500字書面資料:略述個 成績總平均75分以上,操行成績 人之性向以及轉入本系之 80分以上。降轉生在原修學系一 年級全學年及二年級上學期每學 理想與期望 期學業成績總平均75分以上。
考試
碩 士 班
筆試科目
直升
1
無
面試
需繳交申請書、碩士班第 一學年成績單、學士班成 學業成績60%、口試及書面資料 績單、研究計劃及代表性 審查40% 學生報告或著作、推薦信
外國學生
1
無
無
書面審查:留學計劃(含 應另繳交中國語文教師推薦書一 研究計劃)、推薦書、碩 份、自傳、其他有利審查資料 士班成績
大陸選讀生
交換計畫請見政治大學兩岸學術交流網http://www.crossstrait.nc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