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Contents
市長序
文創桃園 眷戀回村
專文 5
桃園眷村文創: 柳暗花明又一村 文 / 張惠蘭
14 串聯眷村形象 激盪文化底蘊 文 / 張道本
眷戀·玩賞·回村 21 帶著你我的記憶 24 26 28 32
眷村藝起來 38 42 46 50 54 58 62 66
文創 藝術 實驗進駐
吳衍震 X 周芳聿 潘羽祐 果真如此 莊雁婷 Domy X Mozz 彭弈軒 多向度變色 莊克柔
讓我們在戲裡相聚! 文 / 吳世偉
眷村文創潮間帶
一家一菜一故事 眷村名人講座 戲劇導覽 活化歷史劇場
70 73 74 80 82 84 86 90
工作坊成果 老寶貝 新創意 媒合設計師 文創出版品 立體書展 眷村創作設計展 眷期音樂 創藝市集
市長序
文創桃園 眷戀回村 臺灣眷村的發展史,主要從民國50年代開始,全臺各地陸續興建眷村,而桃園 地區共計有86處,是全台眷村最多的城市。從文化角度來看,眷村確實是一項重要 的文化資產,標誌著我們走過的歷史,並且留下文化的印記。 桃園的文化是很豐富的,應該要珍惜這樣的多元文化,營造成為桃園的亮點。在 桃園眷村的土地上培育出許多優秀人才,這裡是他們文化的根,並且擁有過去成長的 記憶,倘若眷村不見了,成長的記憶也就跟著消失了;市府要一一重現這裡的生命故 事,發掘更多反映台灣時代痕跡的故事。除了加速推動馬祖文創園區正式營運,未來 也將與國防部共同經營管理太武新村、憲光二村,共同研商未來經營模式,以完成建 構「眷村鐵三角」文創園區計畫,提供在地青年創意展演舞台並活化眷村老舊空間。 中壢馬祖新村文創園區,在民國46年為駐守在馬祖的陸軍84師眷屬而興建,民 國93年被指定為歷史建築,民國101年獲國防部指定為全台13個「國軍老舊眷村文 化保存園區」之一。歷史建築的保存,不是只有硬體的修復,還包括故事、記憶及文 化再造。中壢馬祖新村文創園區的修復,包含多項亮點:102年開始的藝術家實驗進 駐、舉辦創藝市集以及今年開幕的桃園光影電影館等。未來遊客可到這裡參觀電影館、 欣賞優質電影、逛文創市集,並且體驗眷村懷舊文化。 到中壢馬祖新村不只有眷戀及回顧,更有創造及創新的活力。今年我們持續透過 「桃園市眷村文創鐵三角文創實驗計劃」,期望展現早期眷村所保留下來的生活方式。 文化需要培養皿和土壤,馬祖新村發展成文創園區也同樣需要時間培養、孵蛋。因此 本年度共邀請8組來自設計、藝術及劇場相關科系的年輕藝術家駐村,他們不只是搬 進村子裡居住,而是把這裡當作創作題材與基地。 藝術沒有成規和界線,透過藝術與文創的轉化,吸引更多藝文工作者以及青年到 此,讓中壢馬祖新村成為一個最大的文創基地!
桃園市長
桃園眷村文創潮間帶首部曲
3
桃園眷村文創:柳暗花明又一村
桃園眷村文創:
柳暗花明又一村 文 / 張惠蘭 東海大學美術系所 副教授 桃園市眷村鐵三角文創實驗計畫主持人
前言 桃園市是一個以移民人口居多,而市民年齡
多不同於以往的小型藝文活動、據點、社群開始逐
層偏低的城市;近年桃園市的文創計畫發展以「年
漸萌芽、聚集, 加上桃園境內原本的傳統匠師,以
輕」、「多元文化」與「勞動美學」發展為其相關
及多所大專院校的藝術、設計科系學生,讓桃園地
主軸,因此本期「104 年度桃園市眷村鐵三角文創
區的文創、藝術活動開始展現不同的樣貌;但反觀
實驗計畫規劃與執行」計畫,承辦團隊持續結合桃
桃園境內可供藝文創作與展演的空間卻相對不多,
來自馬祖新村、台貿新村、篤行六村原住戶,齊聚「眷村故事分享會」
園市跨局處的文創政策走向,並朝文創基地─形塑 以藝術匯集傳統與現代之間的眷村生活空間形成文
雖擁有桃園市多功能展演中心、
創再利用的潮間帶努力。
中壢藝術館音樂
成果,善用文化創意的「針灸法」先活絡桃園北中
廳、桃園市文化局演藝廳、桃園市婦女館演藝廳及
南具特色的眷村空間,讓積累已久的眷村文化素材
各大專院校演藝等空間,但多數為提供正式演出的
與桃園在地文化創意動能相互碰撞、激盪豐富的火
逐步轉化為文化創意的新天地,現階段經由前兩期
中、大型表演藝術場所為主,比較缺乏跨領域與實
花外,同時啟動大溪「太武新村」空間資源再造擴
的營運,中壢馬祖新村已啟動眷村文創基地成為文
驗型態的藝術創作、 展示與交流的空間。
充眷村文化與記憶的能量。
藉由「歷史建築再利用」將閒置的眷村空間
創產業的培養皿,期許進一步透過空間與藝文計畫
桃園曾是台灣擁有眷村數量、人口最多的縣
的串聯,連結龜山的憲光二村已發展的影視與眷村 故事的文創能量,若能夠再將能量運轉至閒置多年
馬祖新村原住戶韓將軍等人,過去組成社團時常票戲
的大溪太武新村透過文創實驗進駐協助其活化,一
照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數位典藏資料庫提供
方面透過民眾共同參與舊建築的新生,將現地的空 間、時間、記憶,經由群眾身體感知的經驗與視覺 的可能相互碰撞與交疊,並藉著多元藝術工作者的 駐地創作計畫轉換為藝術的語彙以「進行式」與「未 來式」的狀態共構前進。
眷村 藝起 串門子 近幾年隨著台北都會區的快速發展,桃園市儼
馬祖新村原住戶胡明貴先生,過去在第一軍團部擔任文書工
然成為北台灣一日通勤生活圈的一環,也因此有許
作,從此安定下來。現在胡伯伯每日寫字不倦怠,時常回到
6
桃園眷村文創:柳暗花明又一村
村中與大家分享他的書法
由於桃園眷村的兵種具多樣性,台灣的眷村文
市之一,因此眷村文化成為桃園在地文化發展的重
化呈現不同族群對於文化衝撞、土地記憶、時空交
要脈絡;自從國防部推動眷村改建,在文化保存意
融的深度與廣度,本階段工作除了盤點眷村鐵三角
識抬頭的情況之下,馬祖新村是中壢市龍岡地區的
文化資源外,試圖將觸角也觸及其他眷村做初步串
第一個眷村,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已被指定為歷史建
聯,推動眷村回家系列活動,「眷村故事分享會」
築,也成為桃園市第一個獲選為「國防部國軍老舊
以社造方式邀集桃園眷村原住戶與民眾共同參與,
眷村文化保存園區」的眷村;原為安置駐守馬祖列
透過重返眷村空間與舊照片的提供口述歷史彼此分
島陸軍第84師在臺眷屬的『馬祖新村』,在歷史
享與交流;而原住戶回家分享「一家一菜一故事」,
發展上透過其空間擴增有其特殊之處,具有保存和
由艱苦克難的時代裡匯集不同省份的眷村菜回憶當
觀賞價值。因此,在未來桃園眷村文創空間的發展
時眷村的故事,眷村料理保存了最完整的家鄉味,
上,本計畫除了希望承接過去兩年馬祖新村文創平
並在各種族群的交流當中,發展出獨特且精彩的多
台的建置與現地創作、 展演與交流空間;並且連結
樣性,數十年過去了,台灣眾多的眷村拆遷,但這
龜山「憲光二村」過去推動影視與文化創意基礎及
些好味道並未隨著眷村改建而失傳,逐漸在新居地
桃園眷村文創:柳暗花明又一村
7
桃園市長鄭文燦與馬祖新村 14 號原住戶胡將軍及 49 號韓家第 三代 Junior 回到 14 號前留影紀念 篤行六村中正幼稚園
馬祖新村
照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數位典藏資料庫提供
照片提供:篤行六村 376 號
中重新開展,如今眷村飲食不僅早已成為台灣的常
進行合作。主持人張惠蘭以有機的方式進行系列跨
民飲食的重要特色,也更豐富了台灣飲食的多元樣
界整合的展演策畫與統合整體計畫,藉此打破與串
貌,近期更是在對岸成為具台灣的特色餐飲;透過
聯不同藝術形式間的藩籬;期間透過戲劇總監吳世
原住戶不同世代力量的凝結,同時也特別策劃眷村
偉策畫與執行期末成果發表了馬祖新村活化歷史劇
名人講座分享外省第三代人物生活成長故事的描
場與志工戲劇導覽的環境劇場現地演出,提供了未
繪,和與參訪民眾的相互交流,激發創新思考與視
來馬祖新村戲劇導覽與發展活化歷史定幕劇的一些
野並累積眷村空間文化與記憶的能量。
想像與可能;邀請戲劇人才結合口語訓練、戲劇表
辦理期間結合市府眷村文化節、
社造博覽會
等時間,橫向連結策劃辦理眷村串連行銷活動,邀 請原住戶的參與以及新人、新世代的加入,透過創 意化眷村體驗與符合生態環保、環境友善的空間營 造,來傳承、延伸眷村文化未來能共構台灣歷史記
演、互動式導覽等活動,促成參與者身體感知的經 驗與視覺的可能相互碰撞與交疊,將空間、時間、 記憶的片段轉換為藝術的語彙以跨領域文創藝術交 織而成的網脈前進。 在桃園眷村形象建立與行銷方面,國內近年眷
全家過年期間在潘家大門口合影,潘伯伯退役後開著計程車,潘
憶,在此相互激盪出舊元素、新轉化的各種可能性、
村再造案例多,然而彼此的形象與經營模式相似度
媽媽在榮民工廠上班,辛苦拉拔大一家人
並在時空遞迻中延續人文脈絡,結合藝術的創造力
高,形象的區隔性亦不明顯,計畫團隊想藉由形象
創造更多感人的在地故事,持續供給創意與藝術的
溝通重新復刻原有形象,同時建構新的設計以與現
生產而帶來嶄新的文創視野;期許進一步讓桃園地
有其他眷村區隔,差異化的形象設計來與相關眷村
照片提供:篤行六村 466 號原住戶
馬祖新村原住戶回村分享村中故事並與童年舊照合影
區公、私部門的文創資源相互連結,同時提供多樣 的藝術創作、展演與交流空間,建構實體與虛擬通 路平台。
媒合藝術創作人才 以「中壢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基地」作為核心 平台,透過營運團隊環彩生活有限公司邀請具有策 展、設計、編劇、表演等專長的計劃主持人張惠蘭、 共同主持人張道本與協同主持人吳世偉合作成為策 潘媽媽在篤行六村共用水井邊做著家事
8
桃園眷村文創:柳暗花明又一村
照片提供:潘家
配合眷村文化節於太武新村舉辦創藝市集,原住戶回村探望
劃核心,引進東海大學、中原大學等大專院校資源
設計總監張道本率領中原大學商設系團隊進行眷村形象田野調查
桃園眷村文創:柳暗花明又一村
9
活化歷史戲劇透過導演江國生指導戲劇志工生動的演出,將馬祖新村幼稚園過往的記憶重現,會後桃園大家長與參與人員合影
全國眷村文化保存聯盟於眷村文化節時期來訪
計畫區隔,建立新的行銷面貌,並輔助眷村文化的 推廣,各眷村再造與藝術村眾多,形象需有區隔, 前兩期馬祖新村文創基地經過第一期至第二期CIS 規劃設計,具有良好的行銷成果;本期持續透過設 計總監張道本帶領中原大學商設系的團隊經由田野 調查,眷村形象診斷分析、形象定位、形象建構與 整體識別設計---為建構太武新村做規劃,希望能 夠增加不同於其他眷村的辨識度,這一點也是桃園 目前有別於其他眷村的策略。 導覽志工於馬祖新村 20 號前現地導覽
東海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策評組交流參訪
嘉義大學同學為畢業專題特別前來馬祖新村採訪拍攝
持續盤點桃園眷村文化資源,承續前階段數位 典藏計畫執行成果及所蒐羅之文創素材、故事,本 計畫除了以太武新村資料蒐集外,透過文史資料、 田野調查以及持續滾雪球式擴大蒐集桃園地區令人 感動的眷村故事與文化資源,作為後續文創加值發 展的重要基礎;並且以點、 線、面的方式交織鏈結 桃園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並作為政府、民間、 校園的中介有效、妥善安排資源運用, 並透過馬祖 新村駐地工作站掌握「故事、設計、人才」三要素: 媒合各種藝術創作人才與桃園眷村故事, 產出具桃
透過文史資料、田野調查,戲劇總監吳世偉結合主持人蔡心彤暨
原住戶參與藝術總監張惠蘭協助靜宜大學「文化公民與在地及文化
表演與口語聲音訓練老師與工作坊學員合影
創意產業行銷管理課程」師生,於桃園光影進行馬祖新村的導覽
10 桃園眷村文創:柳暗花明又一村
專案經理協助逢甲大學建築系馬祖新村參訪導覽
桃園眷村文創:柳暗花明又一村
11
調和的基調,自由穿透不同介面並連結原住戶的記 憶,創造眷村歷史空間新的活力與吸引力,並以眷 村文化、眷村空間為對話主題、創造養分基底。 今年已邁入第三年的藝術進駐實驗計畫,本期 雖因馬祖新村場地尚在整修與規劃中,
藝術實驗進
駐規劃了馬祖新村15號至18號以及20號可供藝 術進駐使用, 透過公開徵選策找出造形藝術、建築 景觀、文創設計、戲劇與跨領域專長等相關人才進 駐計畫,共入選來自多元創作背景的八組藝術團隊 現地製作:
吳衍震x周芳聿、潘羽祐、果真如此、
Domy x Mozz、莊雁婷、彭奕軒、多向度變色、莊
藝術進駐工作室開放日,群眾參與「人為博物館」的挖掘的互動
克柔;八組藝術團隊採取不同的方式深入了解眷村
計劃
文化,並透過擅長的創作方式執行進駐計畫。
與軍事印象以不同的創意想像呈現在馬祖新村獨特
期間規劃藝術家工作室開放外,最後藉由成 果展的發表,藝術家進行作品展示並與觀眾互動, 將眷村的建築、物件、植栽、家庭溫情、文化符號
園眷村元素之文創發展元素,作為未來文創產業的
區域採取藝術實驗進駐的方式進行園區活化。為讓
特色基礎。本期計劃已由FIXER定影影像工作室拍
藝術創作能夠扣合馬祖新村的場域記憶,由計劃主
攝2015年度桃園市眷村鐵三角文創實驗計畫完整
持人張惠蘭指導東海大學美研所策評組所組藝術行
的紀實影片,未來透過記錄影片期許讓活動有更多
政的團隊,推動藝術實驗進駐計畫做為保存馬祖新
的曝光。
村特有眷村文化的媒介,連結多元的藝術創作、文
就結合電影院、社區/電影讀書會、 活化歷史
工作室開放時讓群眾以遊戲式的參與挖掘計畫,並 且透過馬祖新村土壤的燒製成博物館文創品,由考 古出發到逐步建構博物館的想像與實踐,展現在其
化研究、活化空間以及創造區域特色。
戲劇、戲劇導覽、眷味飲食、文創工作坊、現地創
眷村空間作為桃園新興藝術創作基地、培養桃
作、創藝市集、眷期音樂、出版品設計與成果展演
園在地創作能量、吸引藝術人才進駐桃園,並以眷
等媒合成果,逐步導入文創資源、
村歷史建築作為創作場域提供多所學校文化創意與
軟硬體環境整
的空間中。其中【人為博物館】林文萱、林思翰從
備,邀請與連結多所大專院校系所與社團參與桃園
空間藝術等科系同學的實驗與創作場域;群眾更可
市眷村鐵三角文創實驗計畫的多項活動,並讓觀賞
透過藝術創作、 展示、藝術家參與式工作坊等機會
者更深刻明瞭本活動。以豐富地方的內涵為基底創
欣賞藝術創作之成果;
造新的歷史、場所精神,思考如何發展出更深刻具
創造新的眷村文化文本,將生活文化與當代藝術媒
有獨特性、貼近性與主體性的藝術展演架構,結合
合;以自然環境、歷史記憶結合場所精神與藝術創
環境、媒材以及環境藝術等型態與場域互動,逐步
作多重對話為前提,以回顧歷史的軌跡為軸線,藉
形成桃園文創獨特的潮間帶生態。
由文創人才的引入為眷村老屋注入新的能量,也藉
藉此藝術實驗進駐的過程
此加入新的時代因素而增加不同的公共空間經驗,
藝術實驗進駐 馬祖新村現階段分成四個區域修繕中,其中B
12 桃園眷村文創:柳暗花明又一村
重新建構藝術與建築、人文、社會及歷史的關聯, 並透過藝術進駐實驗計畫,尋找「個體」與「群體」
在 Domy x Mozz 的植物視界作品前,小朋友參與彭奕軒的「白板寫生」互動計劃
桃園眷村文創:柳暗花明又一村
13
眷村博物館的空間中;景觀與商設專長的Domy
x
Mozz藉由眷村植物的視點出發,在斷壁殘垣的空
地,本年度太武新村的連結先以設計總監張道本帶
間創造出獨特的有機裝置作品。八組藝術團隊有從
領中原大學商設系的團隊經由田野調查,眷村形象
多面向的記憶與物件萌發的進駐計畫,聚焦在自身
診斷分析、形象定位、形象建構與整體識別設計---
思考與眷村情感與空間的交會點之外,藝術家也嘗
為建構太武新村做規劃,希望能夠增加不同於其他
試在藝術實踐中回應場所的歷史記憶與空間,展現
眷村的辨識度;並且透過創藝市集結合桃園眷村文
出雙向交流的創作理念,進而引發觀者的群眾經
化節的舉辦,以導覽與展演活絡人氣及相關串連活
驗,讓觀者在自身經歷中找到與藝術家作品的共鳴
動進行文史資料的協助與彙整為開端;但相關的活
處,因此藝術進駐對藝術創作者將可透過藝術的創
化及後續則需要往後的相關計畫逐步串聯與實施。
造力與駐村實踐向環境與觀者對話,深掘馬祖新村 的文化與累積藝術的新能量。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清水紅磚、水泥砌造的二層樓宿舍以及花園造景是太武新村的特色
相對於中壢馬祖新村已經啟用了眷村文創基
位於大溪都市計畫重劃區的太武新村建於民國 50年,823砲戰後為安置曾駐防金門的陸軍將校軍 官眷屬,而興建之軍官宿舍,因當時受美軍援助的 影響,興建技術以當代清水紅磚、水泥砌造的二層 樓宿舍,原有眷舍紋裡及各眷戶空間保存完整且尺 度寬敞,為50
年代美式生活眷村。民國98年指定
為歷史建築,眷村中保存相當珍貴之高級樹種,就 保存已彌足珍貴。
大溪太武新村在原住戶遷離之後,原有的家屋 社區空間該如何再利用與活化,在保留與開放公共 使用的考量,社會關係的改變勢必影響到社會空間 的生產,如何將原有空間形成的脈絡及後續的可能 使用之間緊密相連,使用計畫建議仍需與原有資源 相應,才能發揮文化保存與活化的最大綜效。這些 年來閒置空間活化的手法多樣,因應不同區域文化 資源背景性質應運而生不同的脈絡及面貌,其成果 不應該只在於文創產業的直接經濟產值,更應該在 於文化政策所能帶來的人文、環境及產業等各面向 的提升。
來自貴州的盧明成先生,今年八十六歲,自民國 42 年就住在太武新村附近,向台灣重演團隊示範戰爭克難時期草鞋的編法與拿槍的方式
原住戶的蔡太太向筆者分享太武新村老照片,並描述過往歷史:上圖分別攝於太武新村 83 號院內與太武新村 64 號前 ( 吳欣穎翻攝 ), 可以看出太武新村庭院樣貌
14 桃園眷村文創:柳暗花明又一村
桃園眷村文創:柳暗花明又一村
15
串聯眷村形象 激盪文化底蘊
色彩規劃
文 / 張道本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桃園市眷村鐵三角文創實驗計畫主持人
眷村潮間帶 激盪豐富可能 參與桃園眷村活化計畫三年來,逐漸看到眷村
效,促使桃園另外兩個眷村的保存與活化有了更快
一個個連接起來,關愛眷村文化的人也不斷擴展開
的決策,大溪的太武新村與龜山的憲光二村,亦即
來。
將逐步依中壢馬祖新村藝術進駐與文創行銷模式, 眷村是桃園特有的特色,北區以桃園眷村數量
最多,這些年能有三座眷村被保留下來,實屬彌足
擴及並串聯這兩個眷村,形成桃園眷村鐵三角。 眷村就像個豐富的文化海洋,透過這裡形成媒
主色系
主色系
C:95 M:80
C:74 M:44 Y:83 K:12
珍貴。雖說政府有職責將歷史建築加以保存,桃園
合的平台,形成潮間帶一般,如海水的潮汐,有漲
在歷任四任局長和現任市長的努力下,持續重視眷
有退,在漲潮到高位,和退潮至最低位之間,在這
輔助色
輔助色
村歷史建築與空間的經營,確實是關注文化創意與
個地方留下一些痕跡,也產生一些激盪;隨潮差的
C:1 Y:6
C:20 Y:40
市民們所樂見的。尤其見桃園文創影視科,已於今
大小、地區及坡度差異,文化藝術與創意隨之衝擊
年十一月正式進駐於馬祖新村幼稚園,如此埋鍋造
出不同的浪花;這樣的衝擊力量,不希望對眷村造
飯,顯然有長期經營的決心。活動中心歷經整修後,
成破壞,而是希望在親近眷村時,看見其洋洋大觀
重新以桃園光影館的形式開幕,提供有關眷村文化
的豐盛,帶來更多的互動,也形成多樣的可能。
影視藝術的演出空間。馬祖新村文創基地的執行成
特色不複製 精彩人自來 每個眷村都有自己的故事,眷村居民們再一
異,在欲速則不達,掩苗助長下,難以有所區隔。
次又一次的被迫從原鄉移民到新故鄉,落腳新故鄉
如何避免為人詬病的為文創而文創的建構,創意亦
後又被迫再度遷徙到新居地的過程,對家鄉的記憶
須不斷創新,是大家共同的課題。眷村不只是建築
不斷被迫建構後又瞬間抹殺,形成對原居住地的情
形成的外在空間,重要的是如何形塑這裡的人們過
感,錯縱複雜的展現,似乎並未全因離開而有所遺
往生活和未來活動的樣貌,呈現於各個面向的文化
忘。而從未參與其中的人們,對眷村歷史和空間場
樣態。文化的再現,需要時間的積累,與原住戶間
域,充滿著好奇期冀窺探究竟。同樣是眷村,必定
的情感做連結,透過文史資料與調查,加上創意和
能從中抽絲剝繭,找到差異,建立特色。因此,只
想像,找到屬於這地方的美學,創造未來可長久發
要能展現眷村自有特色,順應原有的風貌,差異得
展的方向。
以凸顯,如此精采豐盛的面貌,創造出獨特魅力, 自然的吸引人們前來參與。 一方面開心於眷村文化的保存愈來愈受到民
16
串聯眷村形象 激盪文化底蘊
太武新村系列識別 馬祖新村形象串聯 來到太武新村,看到獨特的風景。大溪的太
眾的重視,一方面又憂心會不會形成一窩蜂現象,
武新村為紀念八二三砲戰所命名,眷村的興建主要
當各縣市的眷村也群起效尤,打著類似的口號,舉
藉由收集八二三砲戰落於金門土地的四十七萬顆砲
辦相似的藝術活化活動,會不會形成過多模式的複
彈,變賣所得資金購置土地,所興建的高級軍官眷
製,而失去建立獨特文化內涵與特色的機會,若急
村。原眷村建築大部分已拆除,目前僅保留七幢建
切於為吸引大眾的目光,短暫且速效的,或附予太
築物,四戶為一單位體之田式格局,共計二十八戶。
多自我認知的事物,忽視了眷村中原有的内在與差
有著獨特的現代主義風格,美式兩層樓獨門獨院住
串聯眷村形象 激盪文化底蘊
17
應用系統
應用系統
橫式信封
工作服設計
指標設計
旗幟設計
太武新村辦公室招牌設計
名片設計
直 式信 封 紙杯設計
宅,長條形的建構配置方式,後期因需求再向周邊
系,整體形象與中壢馬祖新村有異曲同工之妙,創
空間延伸,L型庭院空間寬敞,老樹環繞綠意盎然,
造出懷舊的、歷史的、宛如臂章感的系列感識別符
村中珍貴樹種豐富多元,兩旁植栽猶如綠色隧道,
號。
戶戶院前有水池景觀,身處其間很難不著迷其獨特 氛圍。 未來眷村將規劃成為藝術家駐村之地,透過 創作延續場所記憶與眷村的生活樣態,同時評估是 否能在村內建立八二三砲戰紀念館,讓民眾瞭解其 背景歷史及文化。在太武新村識別系統的先期規劃 4 K大信 封
中,首要定位以延續中壢馬祖新村的先期活動識別 形象,呈現同系列的視覺意象,並展現眷村獨特的
貼紙設計
建築文化及歷史意義,連結與原居住眷民情感。設 計策略仍著重於識別設計的造型、字體與色彩三面 向進行分析規劃,最終決定第一期以結合實際描繪 兩層樓眷村房舍,並融入建村的主角八二三砲戰的 砲彈作為中心圖像,環繞著嘉禾圖像用以象徵寓兵 邀請函設計
識別證設計
18
串聯眷村形象 激盪文化底蘊
青年實驗基地 注入創作能量 過程中很高興遇到許多關注文化保存與文創發 展人士,當然還有許多回到眷村回味過往生活的民 眾,包含許多期待認識眷村文化的新一代族群,和 樂於接觸文藝和支持藝文展演的文化愛好者;民眾 開始頻頻關切,何時開園,未來園區規畫,下次展 覽和創藝市集甚麼時候辦;在地的藝術家們欣喜於 有一塊基地可以進行創作和分享;藝術家的進駐計 畫徵選,加入的年輕藝術家愈來愈踴躍,主動參與 的週邊大學學生們,皆為這裡注入新的創作能量, 為實踐建構青年藝術實驗基地理想,形塑藝術能量 的可能意象。
於農,同時彰顯陸軍所建之豐功偉績。字體設計採
為串連周邊校園資源,以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
復刻太武新村石碑上的字體,色彩選用陸軍軍綠色
的教學活動為例,進行眷村主題視覺創作與展演協
做為主色,和豐富地景環境的深淺綠意做為輔助色
助。使得除了藝術家進駐外,得以有機增生互動,
串聯眷村形象 激盪文化底蘊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