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04 李維菁 如戀物者般感受世界

Page 1

and

VOL . O4

專訪作家 | 李維菁

如戀物者般感受世界, 回歸光影燦爛的烏托邦

Stories

VOL .O4

AuRA and Stories

打開觸角 感知是一種本能

本著真心 生活如是繼續

或光鮮或黯淡,或甜蜜或老派,都會男女們總是在李維菁的筆下,

比起網路,李維菁更喜歡與活生生的人互動,因為有形體、顏色、氣

展演著當代社會所潛藏的焦慮和慾望。比起一般人,作家、藝術家

味,受到的刺激也比較多。早在四年前,她就在《老派約會之必要》

等創作者的感知觸角自然是更為敏銳靈動的,然而李維菁對於城市

感嘆起人們以網路互動取代面對面交流的這件事。「在社群媒體上一

裡時代和記憶的覺察,卻總有著一層個人風格化的細緻與深摯。她

直看,一點也不划算,因為交流的畢竟不是真正的情感。」李維菁冷

說自己喜歡觀察人,這種「觀察」其實是人的一種天性,就像是到

靜探問著,「人類究竟是荒涼孤寂到什麼程度,才會依賴這些媒體到

了一個新的環境,人們總是有觀察和體驗的本能。

這種地步?」

對李維菁來說,在很多事情上,需要的並非急著去判斷是非對錯,

李維菁看見多數人們心中都有一個洞,而這樣的社群媒介正好可以帶

而是多去感受與實際體會,「經過更多的感受之後,會有更多細微

來快速而暫時的解決,只不過時間過了,洞還在。當人們沒有辦法真

的面相浮現出來。」我們都知道,打開感官去感受是多麼重要,可

正去愛、去行動,就在網路上聊天按讚,但對她而言,在臉書喊一百

是又有多少人是時時敞開著心眼與觸覺,與日常生活保持一種交流

句的社會正義,不如實際參與一次研討會或上街頭遊行。

互動的關係? 似乎,在生活當中真切感受與經歷生命的面向,更務實也更浪漫。回 「現代人說自己太忙碌,往往只是一種托辭,不願意真正把心胸或感

到生活,回到感受世界的本能,烏托邦可以在他方亦可以在現下。如

知打開。」李維菁認為,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對於世界的體會。以

同米蘭.昆德拉在《生活在他方》所言:「假如我們不能改變這個世

自己為例,她喜歡花時間去感受,去跟感到興趣或好奇的人事物相

界,那至少應該改變我們的生活,自由自在地活著。」

處,就像她長期對於音樂、戲劇、視覺藝術、紀錄片等藝術層面的 關注,正是一種讓感官與世界接通的覺知過程。

循著戀物者感官 遇見理想 在《老派約會之必要》一書中,李維菁提到「物質與精神從來不站 在對立面,而是彼此的救贖。」到了《生活是甜蜜》,更談論「物 性」與「靈性」的輝映,甚至加入九○年代的消費主義、百貨公 司、服飾和次文化,種種關於物質光輝燦爛的綺想。

她認為,十九世紀中葉西方開始出現所謂二元論,把很多事物以對 立的兩種面向來思考;但事實上,身體與心靈,或者精神與物質之 間,並不是對立的,往往是彼此影響的一體。回歸一顆感受世界的 衷心,李維菁相信物質是需要經過相處的,同時應該把物品好好地 當作一回事去對待。「物」是延伸的自我,帶有自我滿足、表達與 認同的可能性,當我們以一種尊重、尊敬的基本態度去面對物品, 就是在試圖達到物質和精神、自我和世界之間的平衡。

「無論是文字、藝術或者商品,都是把對於世界的觀察,以及從中 衍生的想像力、虛構或感情,透過型式把它落實出來,如果沒有物 從《我是許涼涼》到《生活是甜蜜》,循著李維菁天真而世故、抒情亦理智的字句,我們往往能夠看見城市光影流轉下,人們在物質與精神之間

質就不可能有商品,也不可能有藝術。」物質,讓精神得以體現留

的渴求、想像和依戀。以感性作為理性的雷達,以理性作為感性的後盾,戀物並不只是購物或拜物,更可以是一種感受生活與探索世界的態度。

存;戀物,亦隱含著一種對質感、生活理想的嚮往和追求。

採訪編輯|周郁然 / 美術編輯|黃泰為 / 攝影|賴啟光、陳敏佳 / 圖片提供|新經典文化

李維菁 小說家、藝評,長期投入當代藝術觀察與評論寫作。著有小說《我是許涼涼》、 《老派約會之必要》、《生活是甜蜜》,藝術類著作包括《台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 篇:商品.消費》、《名家文物鑑賞》、《我是這樣想的──蔡國強》等。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