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y view 07

Page 1

○年代中期對

R o t a p r i n這t 家 搖 搖 欲 墜 的 印 刷 機 器 Bezirk

R o t a p r i n公t

公 司 的 一 項 財 務 擔 保 , 使 得 威 丁 區︵ W e d d i n︶ g 及接手的地產基金會,在 司倒閉後,分得了土地以及閒置的廠房,並在隨後 Daniela Brah︶ m 與列斯

許立瑟 •

即著手欲拍賣此塊地皮予地產投資商。藝術家丹妮 布 拉 姆︵ • E x R o t a p r i n協t 會 , 發 展

L e s S c h l i e s s e︶r 聚 集 了 當 時 已 在 此 租 用 做 為 工

葉拉 ︵ 作空間的藝術家們,組成 出 一 項 計 畫: 他 們 希 望 這 個 空 間 能 夠 獨 立 自 主 地 持 續運作下去,而不是淪入地產炒作的無盡循環,並 且連帶將這一區的社會問題納入思考範圍,也希望 留存五○年代印刷機工廠所留存下來的工廠建築之 文化資產,為威丁區的變動留下見證。他們關心的 是土地的使用價值,而非交換價值。 真實生活做為創作形式 幾經尋覓,他們找到了兩個也關注居住權、遏 止土地炒作議題的基金會,在與政府協商之後,由

ExRotaprint

E x R o t a p r i n協t 會 及 有 限 公 司 , 簽 下 一 紙

基金會出面向市府地產基金買下這兩塊土地,再由 基金會和 九九年期轉讓使用權的合約,正式由 協會及有限公司來管理。協會組成的每一份子對各 項事務共決,並排除所有對土地或空間商品化的項 目 的 進 駐 ,也 排 除 了 政 府 和 企 業 補 助 ,以 維 持 自 主 ,

︻ 註 一 ︼, 許 立 瑟 表 示 , 他 們 不 想 只 是 在 一 個

Ta g e s z e i t u n︶ g 二○○六年一篇對這兩位發起人

當時的威丁區並非熱鬧的中心。在每日報

不讓外在因素影響其永續性。

︵ 的訪問 純由藝術家組成的地方工作,而是落腳在真實的生 活 場 域 之 中 。因 此 他 們 訂 下 了 一 個﹁ 三 分 之 一 準 則 ﹂ : 此空間應由在地的小工商手工業者、社會機構或者 非政府、非營利組織,以及藝術工作者共同均分使 用。在拜訪丹妮葉拉 • 布拉姆時,她亦表示,當初 決定在威丁進行這樣一個計畫時,所有朋友都認為 不 可 思 議 。 她 認 為 ,威 丁 區 有 自 身 的 問 題 要 去 面 對 。 M i t t︶ e 或普林

R o t a p r i n閒t 置 的 廠 房 周

P r e n z l a u e r b e r︶ g, 擁 有 豐 饒 的 替 代 空

這 個 蕭 條 的 舊 工 業 地 帶 不 像 米 特 區︵ 茨 勞 爾 山︵ 間氛圍與藝文場景。當時

邊可見的風景,是佈滿了啤酒空瓶的屋頂天台,時 常受到惡意襲擊的商店,和漫天飛舞的垃圾。他們 嘗試引進了庫德人開設教授移民的語言學校,供逃 學、失學的學生有機會再學習並取得文憑的實習工 廠,以及與當地息息相關,需要低廉空間經營的小 產業,譬如專門製作土耳其沙威瑪鐵製肉串棒的工 匠。藝術行動、在地工商業與社會工作在此起了交 互作用,生氣重新回到了這個地方。 相 對 地 ,當 這 些 藝 術 家 和 社 區 的 人 共 同 撩 落

對於柏林,人們總會 有些帶點烏托邦意味的想 像。這裡理應當是塗鴉客 之城,公社和另翼生活的 堡壘。但即使在柏林市, 也不存在太多上行下效的 德政。倒是柏林市財政困 窘 的 狀 況︵ 柏 林 市 的 舉 債 明 顯 高 於 其 他 諸 邦 的 水 平 ︶, 使得二○○一年起,因應 出售公有資產以配合財政 整頓和其他撙節措施下, 市府專責成立了處理柏林

Liegenschaftsfonds

市有地產的柏林地產基金 會︵ B e r l i︶ n。 出 售 公 有 地 產 給 予投資者以彌補市政上銀 彈的匱乏,成為了柏林市 政府地產政策、都市發展 計畫的一環,卻助長了地 產的炒作。 真正的理想空間,是 在現實縫隙的不斷衝撞和

地產政策研究以及社區調查的時間淹沒了。原先他

可想見的是他們進工作室創作的時間全被與數字、

就 會 問 到:那 麼 藝 術 在 哪 裡 ? 對 這 兩 位 藝 術 家 來 說 ,

單 位 所 言 之﹁ 純 粹 做 公 益 ﹂, 或 僅 是 希 望 帶 給 該 空 間

在於解決該區域的都市問題。若如許多企業或政府

和 都 市 更 新 之 間 的 關 係: 都 市 更 新 的 核 心 本 質 , 正

那麼,事實上這些空間活化基地,才真的無法脫逃

擠壓中撐出來的。因為八

們亦執著於畫清自身藝術創作與社會計畫的界限,

開 ﹂ 和﹁ 參 與 ﹂, 也 僅 有 數 月 至 兩 三 年 的 維 持 , 時 間

的 避 稅 之 外 , 做 為 品 牌 化 手 段 的 目 的 。 中 繼 式 的﹁ 公 一到,公共參與的南瓜馬車也得要夢醒,徒留下一 適 履: 適 合 此 包 裝 後 空 間 品 味 的 公 主 來 入 住 。

只將空間品牌化後所得的玻璃鞋結晶,待尋找真正

產業的發展裡,他可以是藝術計畫,但也不必然一 soziale

藝術、文化能量和城市空間發生關係,包含許

係、人和空間的連繫。事實上,在台灣地狹人稠的

等待被活化的空間裡,死去的是人和人的關

這些詞彙不正是新自由主義對勞動力剝削、對環境

為 了 在 都 更 藝 術 基 地 最 常 聽 見 的 修 辭 法 。弔 詭 的 是 ,

強調游牧、臨時性和彈性,要求藝術的靈活度,成

在使用年期到達後,地產開發進場在即而被拔除。

︻ 註 二 ︼。

多 各 種 不 同 的 方 法 想 像 。 當 前 狹 隘 的﹁ 辦 活 動 ﹂ 思

城市空間脈絡下,並不存在真正的閒置,我們只能

維 和 商 店 街 模 式 ,僅 存 少 數 的 工 作 區 域 或 社 區 關 係 ,

說這些地段,處於前一個空間獲利模式和下一個空

上的時候,何以就被轉而認定成為一套當代藝術的

剝削的策略

E x R o t a p r i n為t 柏 林 市 的 地 產 政 策 和

︻ 註 三 ︼, 那 麼 , 當 他 被 套 用 在 藝 術 實 踐

間 獲 利 模 式 無 法 有 效 銜 接 上 的 中 繼 狀 態: 前 一 個 獲

指導準則呢?

文化抵抗立下了一個典範,並破除了橫亙在藝術本 區的空間,供各類計畫使用。下一步他們更準備籌

體和現實問題中間的牆。而他們仍持續在整理出廠

階段因為高房租所面臨的居住問題。誰說藝術在城

資購下後方一塊袋形地,準備著手解決威丁區這個

一 、 C h r i s t o p h V i l l i n g e, r 2 0 0 6 . 1 0 . 0, 4︽ 威 丁 區 的 珍 珠︵ D i e P e r l e d e s W e d d i n︶ g︾。 每 日 報︵ 柏 林 ︶。 h t t p : / / w w w . t a z . d e / 1 / a r c h i v / a r c h i v / ? d i g = 2 0 0 6 / 1 0 / 0 4 / a 0 2 2。 3 二 、 U w e R a d, a 2 0 1 2 . 0 5 . 0, 4︽ 直 到 私 有 財 產 權 消 逝︵ B i s d a s E i g e n t u m v e r s c h w i n d e︶t︾。 每 日 報︵ 柏 林 ︶。 h t t p : / / w w w . t a z . d e / D i e - E i g e n t u m s f r a g e - E x R o t a p r i n t / ! 9 2 8 0 0。/ 三、例如臨時工、彈性工時或者不斷往政經地位居弱勢的國家遷 徙的高汙染產業。

︻註議︼

市空間裡的宿命總是不如歸去?

下 , 被 即 將 的﹁ 潛 在 使 用 者 ﹂, 拿 來 填 補 空 白 , 並 同

E x R o t a p r i n樹t 立 了 一 個 重 要 的 意 識: 這 個 空

留下,或者歸去

活動,然後結案報告。

區 、 藝 術 街 區 、文 化 創 意 產 業 園 區 。 申 請 , 競 標 ,

下 製 成 一 套 既 定 流 程 以 及 各 種 名 目 的 特 區: 藝 文 特

作實現。自然形成的各種群聚,在政府機關的運作

程,那麼在台灣,這些過程則被規格化地以人為操

若我們暫且定義仕紳化是一城市有機地變化過

的路徑,是資本手槍上優雅的滅音器。

得﹁ 文 化 ﹂ 成 為 了 資 本 掠 奪 空 間 時 另 外 一 條 較 為 安 全

使某些族群再難接近該區域。這種排除的方式,使

含排除的力量,當我們塑造了特定氛圍後,甚至能

具關連性,加速蕭條和衰敗。強勢的特定文化更隱

或者置入空間中的因素,本身即與該區生活的人不

或業主,在地則因為原有的生活場景和人被取代,

術項目時,品牌化的效果多限定在身處他方的機構

過 程 裡 做 為﹁ 商 品 ﹂ 的 空 間 , 在 驟 然 地 被 置 入 文 化 藝

認同的幻象,往往能為其加諸合法與正當性。活化

和輿論的區塊,以文化治理賦予開發手段參與以及

暴力之下,以發展為名剷除,往往招致激烈的對抗

的發展空間,難道不是個好主意嗎?不同於在國家

問題在於,在這中繼的時間內,拿來做為藝文計畫

時意圖造成空間品牌化和地產再增值的臨時性手段。

台 灣 的 都 市 空 間﹁ 活 化 ﹂, 即 是 在 這 個 過 渡 狀 態

間商品化的價值觀,代表暫時兌不出利益來。

補 進 來 。﹁ 閒 置 ﹂ 此 一 名 詞 , 背 後 隱 含 的 其 實 是 將 空

利方式已不管用了,而下一筆資本還沒有適時地填

文化是誰的武器

的時候加了一分強調的語氣

Plast︶ i k﹂許 立 瑟 在 訪 問 中 這 麼 說 ,並 在 講 到﹁ 社 會 ﹂

定 得 是 。﹁ 而 這 計 畫 正 是 一 種 社 會 雕 塑︵

侷 限 在 工 作 室 當 中 ﹂, 藝 術 已 整 合 在 社 會 工 作 和 在 地

﹁ 巧 思 ﹂, 那 麼 和 該 地 關 係 的 斷 離 , 更 證 成 了 在 陽 謀

◎鄭安齊

但來到最後,這兩者實已成為他們日常工作中密不

獨立或是獨利? 從柏林威丁區的 ExRotaprint 看台灣都市空間活化

可 分 的 兩 部 分 。 丹 妮 葉 拉 表 示:﹁ 我 的 創 作 已 不 僅 止

ExRotaprint廠區中做為文化資產保護的特殊建築形式。

間裡需要被解決的問題是甚麼?若如此脈絡去推想,

獨立或是獨利?從柏林威丁區的ExRotaprint看台灣都市空間活化

p1

贊助: 發行 : 非常廟藝文空間 | 主編 : 王柏偉 | 企劃 : 王怡茹 | 設計 : 吳中平

去,著手進行看似社會工作項目的計畫時,許多人

鄭安齊,現暫居柏林。研究關注 公共場域中的藝術實踐。

07


卻只能在自己身體所在的地方進行

我們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思考,但 何 ﹂,

樣 的 機 制 稱 之 為﹁ 透 過 身 體 運 算 來 達 成 的 心 靈 幾

式的空間、一種時間化的空間。我們或許可以將這

N o . 7︾ 2 已 經 打 好 了 基 礎 , 為 著﹁ 從﹃ 空 間 概 念 ﹄

外 / 、在內部的外部、在外部的內部

不過,如果只有圖像化的空間與時間化的空間

到﹃ 空 間 化 了 的 空 間 ﹄﹂ 的 轉 化 做 好 了 準 備 。

成 。 從﹁ 整 體 ﹂ 到﹁ 一 整 塊 ﹂ 的 轉 變 , 其 實 意 味 著

間 化 的 空 間 來 組 織 自 身 ,﹁ 空 間 的 空 間 化 ﹂ 才 會 完

︻ 註 五 ︼只 有﹁ 空 間 ﹂ 同 時 以 圖 像 化 的 空 間 與 時

感知。 — N i k l a s L u h m a n n︻ 註 一 ︼ 三月至四月底,王德瑜於真善美畫廊展出作品 N o . 7︾ 2。 雖 然 藝 術 家 只 使 用 了 帆 布 當 成 創 作 媒

材 , 卻 一 併 讓﹁ 空 間 ﹂ 成 為 被 作 品 所 凸 顯 出 來 的 東 西 。 我 們 的 問 題 是: 如 果 藝 術 家 只 用 了 帆 布 這 種 實

兩種感知機制,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讓觀眾迷失在空

體 物 , 那 麼︽ 眾 認 知 到﹁ 空 間 ﹂? 空 間 到 底 是 什 麼 ? 是 一 個 事 物 ?

N o . 7︾ 2 是 依 賴 什 麼 樣 的﹁ 機 制 ﹂ 讓 觀

一 種 現 象 ? 還 是 一 個 事 件 ? 這 樣 的﹁ 空 間 ﹂ 又 具 有 間形象的娛樂效果以及時間細碎化效應當中,再也

展現出它的力道。

化 的 空 間 ﹂ 這 個 問 題 的 處 理 上 ,︽

N o . 7︾ 2 才真正

活 中 持 有 的 基 本 信 念 上 。 我 們 認 為 , 正 是 在﹁ 空 間

沒 有 機 會 回 到﹁ 作 為 整 體 的 空 間 ﹂ 這 個 我 們 日 常 生

什麼樣的特質呢?

空間 身 /體 正如藝術家所強調的,如果沒有觀眾的參與, 這個作品就無法完成,她還因而敦促觀眾大幅探索 N o . 7︾ 2

安排了三個大小不同的量體。最大型的珠光粉色量

外/ ﹂ 的 角 度 出 發 , 藝 術 家 為︽

體有兩道門,打開第一道門就能夠進入珠光粉色量

從﹁ 內

中 所 扮 演 的 角 色 是 什 麼 呢 ? 到 底﹁ 探 索 作 品 的 不 同

體 內 部 , 打 開 第 二 道 門 即 通﹁ 被 大 型 量 體 內 部 所 包

作 品 不 同 區 塊 。 我 們 不 禁 要 問: 觀 眾 在 這 個 作 品 當

區 塊 ﹂ 之 於﹁ 空 間 ﹂, 佔 據 了 什 麼 樣 的 理 論 位 置 呢 ?

圍 起 來 的 外 部 ﹂, 從 畫 廊 二 樓 的 俯 視 視 角 , 能 夠 看

黃色量體,一方面權充座椅,提供一個可以由下仰

如果說空間不是一整塊,而是被切分為許多區塊,

望珠光粉色大型量體的視角,另一方面在這個鮮黃

那 麼 被 我 們 認 知 為 一 整 塊 的 空 間 與 由 許 多 區 塊︵ 空

或 許 我 們 應 該 回 到 被 預 設 為﹁ 一 整 塊 ﹂ 的 空 間

色量體上小小地做了一個可開關的縫隙,大小只夠

到 這 個 整 個 量 體 以 及﹁ 在 量 體 內 部 的 外 部 ﹂。 在 這 個

概 念 。 不 , 其 實﹁ 一 整 塊 ﹂ 並 非 一 般 觀 眾 剛 進 入 藝

人們向內窺看鮮黃色量體的內部,但是無法進入量

間區塊?︶的空間之間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關連性

廊 時 的 空 間 預 設 , 更 恰 當 的 表 述 應 該 是﹁ 整 體 ﹂: 作

體內部,這是一種被視覺所外部化的內部。相對於

大型珠光粉色量體旁,王德瑜安排了一個小型的鮮

來l 說 , 整 Stephan Günze

這個只能被窺看內部的鮮黃色量體,拉開樓上的粉

呢?

︻ 註 二 ︼而 且

體的空間概念一種圖像化的空間概念,

為整體的空間概念。對

是由視覺所主導的空間認知、一種被用於支撐事物

境,在量體之內,除了內部還是內部。

紅色量體的拉鍊,觀眾就進入了一個全然內部的環

的媒介,或用 K a t e g o r i︶ e﹂。 ︻ 註 三 ︼

外/ 感

K a n哲t 學 性 的 講 法 , 空 間 是 人 類 認

知 得 以 可 能 的﹁ 範 疇︵

N o . 7︾ 2 這三個不同顏色量體的內

知方案設計,我們起碼可以藉由不同的視角而獲得

從︽

純 粹 的 外 部︵ 仰 望 視 角 與 二 樓 俯 視 視 角 ︶、 純 粹 的 內

我 們 認 為 ,︽ 了 一 個 非 常 深 刻 的 問 題: 如 何 在 空 間 作 為 一 種﹁ 認 知

部︵ 粉 紅 色 量 體 ︶、 在 內 部 的 外 部︵ 珠 光 粉 色 量 體 ︶、

N o . 7︾ 2 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提

個問題之所以困難,就在於認知範疇與認知對象兩

範 疇 ﹂ 的 條 件 下 思 考﹁ 作 為 認 知 對 象 的 空 間 ﹂ ? 這

在 外 部 的 內 部︵ 鮮 黃 色 量 體 ︶ 這 幾 種﹁ 由 不 同 視 覺 位

間整體印象與身體式的空間感兩者間的壁壘,觀眾

外 空 間 拉 鍊 這 個 動 作 , 藝 術 家﹁ 打 破 了 ﹂ 視 覺 式 空

置 所 獲 得 的 空 間 整 體 狀 態 認 知 ﹂。 透 過 拉 下 量 體 內

者並不相同,前者是認知得以可能的條件,後者是 認 知 所 欲 達 及 的 目 標 。 而︽

N o . 7︾ 2 所致力完成的

任 務 就 是 揭 示: 空 間 如 何 同 時 既 是 認 知 的 範 疇 , 卻 又是認知的對象?

/

G e o r g e S p e n c e r- B r o w n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 與﹁ 瓦 解

的身體與視覺同時經歷 所 謂﹁ 傳 送︵ ︵

為 了 解 開 這 個 弔 詭 , 藝 術 家 為 我 們 引 入 了﹁ 時 間 ﹂,透 過﹁ 前 一 個 空 間 感 後/ 一 個 空 間 感 ﹂ 的 安 排 , 反向要求觀眾探問自身的空間感是如何在時間之中

在 新 的﹁ 作 為 整 體 的 空 間 ﹂ 這 個 範 疇 出 現 之 時 , 都

s u b v e r s i o︶ n﹂, ︻ 註 六 ︼身 體 感 知 與 視 覺 感 知 同 時

被 組 織 起 來 的 。 這 就 讓 觀 眾 原 本﹁ 作 為 整 體 的 空 間

此 的 互 賴 性 , 促 使 某 種 被 認 定 為﹁ 聯 覺

瓦解了視覺與身體感知自身的獨立性,而強化了彼

的 產 生 。︽

︻註議︼

G e s t a︶ l t﹂ 的 空 間 認 知

將自身傳送到與對方相鄰近之處,與此同時,每每

︻ 註 四 ︼。 於 此 ,

與 空 間 兩 者 匯 聚 的 可 能 性 。︽

s y n e s t h e s i︶ a﹂ 或﹁ 完 形︵

1:《 n 0 7 2 》6 0 0 x 4 0 0 c m , 布料、鼓風機,2013 2:《 n 0 7 2 》3 7 0 x 1 7 6 c m , 布料、鼓風機,2013 3:《 n 0 7 2 》3 0 0 x 1 5 0 c m , 布料、鼓風機,2013 4:《 n 0 7 2 》 ( 內 )6 0 0 x 4 0 0 c m , 布料、鼓風機,2013 ( 照 片 提 供: 真 善 美 畫 廊 )

N o . 7︾ 2 正是以這種優異的方式抵達了

N o . 7︾ 2 所動用的機

﹁空間化的空間﹂這個命題。

地說,就是讓觀眾的注意力一方面停留在整體上,

制 是 讓 觀 眾 的 注 意 力 在﹁ 身 體 的 統 一 性

時 / 間與空 間兩者的分裂性﹂這組基礎區分的兩邊擺盪,簡單

概念﹂得以在時間進程中再被細分

﹁身體﹂被視為是一個介面式的統一體,提供時間

3

﹁ 作 為 範 疇 的 空 間 ﹂仍 然 被﹁ 身 體 的 統 一 性 ﹂所 保 證 , 並體認到空間是種認知範疇,另一方面,卻又在消

4

耗時間的狀態下拼湊微分式的空間,這是一種事件

圖像化的空間與時間化的空間:王德瑜《No. 72》中的內/外問題

p2

一 、 N i k l a s L u h m a n著 n , 張 錦 惠 譯 ,︽ 社 會 中 的 藝 術 ︾, 台 北: 五 南 , 2 0 0, 9 頁 5。 0 二 、 正 因 此 它 也 是 M i c h e l d e C e r t e a所 u 謂 的﹁ 不 具 真 實 之 多 樣 性 的 概 念 ﹂。 相 關 討 論 請 見 M i c h e l d e C e r t e a著 u ,方琳琳 黃 / 春柳 譯 ,︽ 日 常 生 活 實 踐: 1實 . 踐 的 藝 術 ︾, 南 京: 南 京 大 學 , 2 0 0, 9頁 1 6 7 - 1 7。 2 三、 Stephan Günzel, Raum / Bild: Zur Logik des Medialen, Berlin: Kadmos, 2012, p. 7-10. 四 、或 者 用 G i l l e s D e l e u z的 e 方 式 來 說:﹁ 整 體 ﹂ 被 解 域 化 了 。 五 、 我 們 在 這 裡 使 用 了 G e o r g e S p n c e r - B r o w在 n 數學上發展出 來的形式運算理論,請參閱 George Spencer-Brown, Laws of Form, New York: Julian, 1972. 六、 Dirk Baecker, Form und Formen der Kommunikation, Feankfurt a. M.: Suhrkamp, 2005, p. 82-83.

王柏偉,藝術評論工作者兼策展 人 。德國Witten / Herdecke 大學社會學博士候選人。

2 1

07 veryview

圖像化空間、時間化空間與空間化的空間: 王德瑜《No. 72》中的內 / 外問題 ◎王柏偉


◎王冠婷

之 外 ,結 束 了 打 破 的 擾 動 , 畫 面 再

在這個動態影像中,最驚奇的片段

度回歸安穩與熟悉。

︵或者也可以說是令人不安的片段︶當

開始在夜空中不尋常地跳動,同時,隱

亮倒影的不自然波動打破,接著,月亮

行。這樣熟悉的場景,先是被河面上月

月亮,或止步觀賞或匆匆一瞥後繼續前

某處的路途中,看著天空上又圓又亮的

是 這 樣 令 人 熟 悉 的 場 景: 在 返 家 或 前 往

l o o k a t t h e m o o︾ n 中,最初映眼的

親身經驗或是曾見於其他媒體的畫面

某種主題式的連結框架。無論是自己的

已沉澱、固著於記憶中的某種印象或是

的辨認以及隨之產生的感覺,總是源於

再者,是記憶的誤認,我們對某個對象

先 ,是 表 象 的 誤 認 ,源 自 於 視 覺 相 似 性 ,

可以發現訝異的感覺存在兩個層面,首

從這個提問回頭檢視觀看時的驚奇感,

個發光體是月亮,而不是其他可能呢?

題 是: 為 什 麼 我 們 會 理 所 當 然 的 認 定 那

某個對象物的模擬影像,影像所創造的

影像中被翻轉。王雅慧在這裡並非創造

於平面影像上,甚至,此一空間距離在

錯覺。物件在空間中的距離,不僅消弭

會產生大樓建築彷彿是在葉洞前方的的

子的後方,且距離遙遠,只是在觀看時

定眼細看,會發現建築物實際上是在葉

像像是另外合成、拼貼上去的圖像。再

分模糊,幾幅靜態影像乍看下,幾幅影

之外的建築物影像,與葉子相比顯得十

可以透過葉洞窺見大樓的樣子。在焦距

洞的樹葉,擺置在建築大樓前,觀看者

事物時,無須傾注額外的注意力,但這

參與世界,熟悉感讓我們的目光在滑過

活的重要面向,我們的身體能夠有序地

面對世界的熟悉與清晰感是日常生

影像,清楚地判斷出大樓是在葉洞後方

葉洞之外的建築物整體以及模糊的大樓

的 分 裂 ︶, 儘 管 , 我 們 可 以 同 時 透 過 看 見

著 思 維 與 感 知 的 分 裂 感 受︵ 或 是 內 在 意 識

來的異現實,我們在觀看的過程中經歷

葉洞系列,色相紙數位輸出,37.5x50 cm,2011

錯視 ‧ 影像 ‧ 現實│ 王雅慧的︽葉洞 ︾與 ︽ When I look at the moon ︾

王 雅 慧 的︽ 葉 洞 ︾、︽ When I look

a t t h e m o o︾ n 正 於 北 美 館 的﹁ 真 真: 當 王雅慧以奇異的影像擾動我們的視覺感

代 超 常 經 驗 ﹂中 展 出 ,在 這 兩 件 作 品 中 ,

知,在錯視中撥弄出感知、現實與影像 屬我們發現那個虛構的月亮原來是自己

約可以在月亮下方看見一條跟著晃動的 中 ,︽

n的 W h e n I l o o k a t t h e m o o︾

的誤認時,而這個誤認背後所隱藏的問

繩索,原來,這是一個虛構的月亮,是 影像對我們而言,皆始於一個令人熟悉

錯覺也不再是一種模擬現實的視覺感知,

夜晚,河堤旁,住家延綿的社區街

一顆被探照燈照亮的汽球,最後,藝術 的場景,一個能夠召喚記憶的場景,讓

而是藉著影像創造了一個新的空間感受,

道 , 明 亮 的 圓 月 懸 掛 於 天 空 。︽

家走入畫面中,將繫著氣球的繩索剪 我們能夠不需思索地辨認出畫面中所有

When I

斷,讓這輪虛構的月亮快速地飛向畫面

影像本身成為另一個現實。

也使得事物的意義在其中變得扁平、身

遙遠的某處,但當我們將視點轉移至葉

成為誤認的原因。

體在參與世界時成為不可見的在場。 ︽

洞前方的視感。

︽ 葉 洞 ︾ 與︽

對事物的認識維持著和諧的關係,我們

雜性,在日常生活中,感知應該與我們

m o o︾ n 彰顯了可見世界的不穩定性與複

When I look at the

洞時,卻又無法扭轉建築物彷彿置於葉

可 以 說 ,︽ 葉 洞 ︾ 是 由 錯 覺 所 創 造 出

的元素。但在影像中,記憶與熟悉感卻

王雅慧,When I Look at The Moon,平面輸出、單頻道投影,2007

W h e n I l o o k a t t h e m o o︾ n 裡,當

氣球大幅度地移動時,這顆人造的偽月 亮成為記憶與認識之間的裂隙,劃破了 存在於日常生活中的熟悉與安穩。

另 一 個 作 品︽ 葉 洞 ︾, 則 是 一 系 列 的 數 位影像作品,王雅慧將有著幾何形狀葉

的身體與心智運作總是盡力忽略這種不 穩定性與複雜性。而王雅慧的影像創作, 透過創造錯視的經驗,打破感知與現實 世界的和諧狀態、打破我們與世界的透 明性關係以及意義的扁平化,在影像與 現實的不和諧與滑移中,可見的成為可

王冠婷,現為自由撰稿人。輔仁 大學社會學系畢業,東海大學社 會所畢業。

疑的,在影像介面中創造出一種刺痛著 日常認識的異現實。

錯視•影像•現實─王雅慧的《葉洞》與《When I look at the moon》

p3

的不一致性,創造出另一種影像現實。

葉洞系列,色相紙數位輸出,37.5 x 50 cm,2011

07 veryview


上的藝術家,另一種則是對以實際的作品使某

到苦惱,只想專注在自己想做的東西和感覺身

掰 ﹂ 的 艱 澀 語 彙 或﹁ 哲 學 ﹂ 談 論 自 己 的 作 品 感

己 的 創 作 方 法 ,或 對 事 後 再 用 一 種 不 自 然 ,﹁ 假

當代藝術界有兩種藝術家 :一種是對自

迷思和無知的底層,我們也可挖掘出展場中的

的 過 程 , 及 其 所 暗 示 的 那 人 們 對﹁ 末 世 ﹂ 危 難 的

的 那 從﹁ 末 世 危 機 ﹂、﹁ 末 世 之 際 ﹂到﹁ 末 世 迷 思 ﹂

的 這 點 。 換 言 之 , 在 中 文 版︿ 展 覽 簡 介 ﹀ 中 所 說

有﹁ 思 辨 ﹂ 或﹁ 虛 構 ﹂ 的 造 作 才 能 使﹁ 毀 滅 ﹂ 顯 現

或﹁ 說 故 事 ﹂︵ 的 過 程 ︶ 無 法 表 現﹁ 毀 滅 ﹂, 而 唯

◎楊成瀚

些 自 己 心 儀 的︵ 哲 學 ︶ 概 念 或 思 想 變 得 可 操 作 作 品 與 真 正︵ 英 文 和 法 文 ︶ 的︿ 展 覽 簡 介 ﹀ 中 的

一場沒有敘事的虛構: 夏 通 斯 基 ﹁末 世 化 石 . 未 來 考 古 ﹂ 展

或實驗,對以哲學話語對作品的創作方法論進 At the

那 從﹁ Imagination of the

E n d o f t h e W o r l﹂ d 的整個過程 間的某種忠實 和 深 刻 的 呼 應 關 係: 即﹁ 世 界 ﹂ 與﹁ 世 界 中 發 生

E n d o f t h e W o r l﹂ d 到﹁

E n d o f t h e W o r l d C r i s i﹂ s、﹁

行模塑和詮釋很有 f, u 並在這樣一種高度抽象 或前沿的概念辯證與作品間的相互實驗或證成

的事﹂這兩者間的某種同一性,以及以某種絕

中獲得某種思想上的加速、冒險,和實際操作 上的暢爽和樂趣的藝術家。就此,這次在台北

甚或是一瞬間摧毀的這點。

或 不 只 是 數 位 藝 術 的﹁ 科 技 ﹂ 和 或 / ﹁ 技 術 性 ﹂︶ 也 可 以 讓 萬 事 萬 物︵ 在 此 就 是﹁ 世 界 ﹂︶ 在 一 夕 ,

藝 術 家 的 一 念 之 間 ﹂, 即﹁ 想 像 ﹂ 的 力 量︵ 而 非 ,

對 且 至 高 無 上 的 方 式 掌 管 著 這 同 一 性 的 那﹁ 人 或

當 代 藝 術 館 舉 辦﹁ 末 世 化 石 . 未 來 考 古 ﹂ ︵ Te l o f o s s i l︶ s 個展的法國藝術家格雷戈里. 夏 通 斯 基︵ G r e g o r y C h a t o n s k︶ y 無疑屬於後 者。 事實上,要稱這次夏通斯基在亞洲舉辦的

而在這場展覽所進行和呈現的那對美國文

界 的 偏 執 與 狂 妄 風 氣 ﹂等 寓 意 之 外 , 伴 隨 著 由

化 的 擬 仿 、﹁ 媒 體 狂 熱 總 是 結 合 消 費 、 戰 爭 、 天

︽他們的聲音︾所配置的那使身體得以被感受的

首 次 個 展 為 某 種﹁ 哲 學 性 ﹂︵ p h i l o s o p h i c a︶l 的展覽也不為過。在夏通斯基的那些看似美

世上的任何一個人事物,對那些因人類長期太

麗、恐怖、陌異、親快、有趣,和令人驚喜的

關注自身,因我們長期太關注自我而忽略的人

﹁ 觀 展︵ 前 時/ 的 ︶準 備 ﹂、由︽ 美 國 & 美 國 ︾和︽ 手

在 科 技 時 代 中 的 曖 昧 性 ﹂ 和﹁ 盛 行 在 西 方 權 力 世

事物,對那些不會因我們的觸碰而停止成長,

掌 ︾ I I 所 呈 現 的 那﹁︵ 平 日 美 國 文 化 和 截 斷 指 節 後 週 遭 物 件 的 ︶ 實 與︵ 置 身 於 星 條 旗 和 平 日 周 遭

災 、 人 禍 等 的 文 明 現 象 ﹂、﹁﹃ 記 憶 ﹄ 的 角 色 意 義

因而還能保持著自己的獨特性而有機、自發且

物 件 的 ︶ 虛 間 的 相 互 轉 換 、隱 喻 和 補 充 ﹂、由︽ 九

作品和裝置背後,其實蘊藏的是夏通斯基對自

若無其事的運作的人事物的深刻思考、關注,

己的作品,對在我們面前的任何物件,對這個

以及隨之而來的一整套創作方法論和哲學體系 一 一 ︾、︽

訊 息 ﹂ ﹁/ 第 三 記 憶 ﹂ —

a t t e n t i o︶ n與︵ 對 他 者 的﹁ 臉 ﹂或﹁ 東 西 的 模 樣 ﹂

V: I I暫 時 停 止 專 心 ︾ 所 反 映 出 的﹁ 注 意︵ 力 ︶﹂ ︵

l ' a f f e c t i v o - é m o t i v i t︶ é, 由︽ 沙 漠

的 ︶﹁ 懸 置 ﹂︵ s u s p e n s i o︶ n 間的相互證成,以 及 由︽ 摹 寫 ︾ 所 模 擬 或﹁ 摹 寫 ﹂ 的 那 w e b c a m即 機 互 動 間 的﹁ 情 感 性 情 緒 活 動 ﹂ 時 人 / I︾ I I、︽ 垃 ︵

摧 毀 的 被 動 性 ﹂、 由︽ 入 侵 者 ︾ 和︽ 錯 位

︵ ︶和身體影像間的衝突 r é t e n t i o n s t e r t i a i r e s 或 不 一 致 、 由︽ 錯 位 ︾ I I 和︽ 錯 位 I︾ V 所製造出 的 那﹁︵ 使 ︶作 品 實 現 的 物 質 性 位 移 ﹂或﹁︵ 主 動 ︶

和 危 機 感 的﹁ 資 訊

E c h e l o n竊 聽 資 料 庫 ︾、︽ 我 們 的 記 憶 ︾ 和︽ 與 美 國 共 舞 ︾ 所 呈 顯 出 的 那 充 滿 著 緊 張

的建構和開發。因而,就與藝術創作事實上再 怎麼樣也脫不了關係的哲學思想而言,夏通斯 基這次的整個策展構想其實也正是與德國哲學

Alain

I m m a n u e l K a n︶t, 和 法 國 哲 學 家 傅

Michel Foucau︶ l t 和 巴 迪 烏︵

家 康 德︵ 柯︵

Graham

B a d i o︶ u 等 人 所 提 出 的 那 認 識 這 個﹁ 世 界 ﹂ 的 目的、程序和可能性條件的一次呼應和對話。 因 此 , 在 受 到 諸 如 以 哈 曼︵

H a r m a︶ n、 布 萊 恩︵ P a u l L e v i B r y a n︶t、 葛 蘭 特︵ I a i n G r a n︶ t 、 布 拉 希 耶︵ R a y B r a s s i e︶ r , 以 及 尤 其 是 蘇 修︵ É t i e n n e S o u r i a︶ u、 拉 圖 爾︵ B r u n o L a t o u︶r、 巴 迪 烏

圾 掩 埋 場 ︾、︽ 勞 孔 ︾︵ L a o c o o︶ n、︽ 消 失 的 檔 案 ︾ 和︽ 末 世 化 石 ︾ 構 成 的 那 猶 如 巨 大 隕 石 或 化

這些科技、技術或數位物件的記憶,以及我們

我 們 現 在 必 須 在﹁ 未 來 ﹂ 保 留 的 這 些 我 們 對 現 前

石考古遺址的主展場則呈顯出了在末世之際,

c o n t i n g e n c︶ e 一 書 為 代 表 的﹁ 思 辨 實 在 論 ﹂

finitude. Essai sur la nécessité de la

的 學 生 米 拉 蘇︵ Q u e n t i n M e i l l a s s o u︶ x 的成 名 著︽ 有 限 之 後: 論 偶 然 的 必 要 性 ︾︵ A p r è s l a

或 目 的 緩 緩 前 進 的 動 態 。 而 這 終 極 的 目 標 、目

某 種﹁ 目 的 ﹂︵ t e l o︶ s 而保存下來的出土物件的 那︵ 仍 將 ︶ 不 受 我 們 打 擾 , 而 仍 將 朝 著 某 個 目 標

在﹁ 有 如 現 在 般 的 未 來 ﹂ 面 對 著 這 些 我 們 之 前 因

speculative realis︶ m 或﹁ 客 體 導 向 哲 學 ﹂

以 及 思 考 與 我 們 自 身 之 間 的 關 係 ﹂, 以 及﹁ 我 們

的 , 和 終 極 的 發 現 者 也 依 舊 是 人 自 身 ,︵ 不 ︶ 是

O b j e c t - O r i e n t e d P h i l o s o p h y, O O︶ P, 或 在 受 到 那 強 調﹁ 我 們 究 竟 該 如 何 面 對 思 考 本 身 , 生 活 週 遭 大 大 小 小 的 物 件 之 於 我 們 的 意 義 ﹂這

嗎?

兩個問題意識的影響下,夏通斯基也把自己一 f i c t i o n v a r i a b l︶ e 、﹁ 思 辨 性 虛 構 ﹂

h t t p : / / w w w . m o c a t a i p e i . o r g . t w / b l o g / p o s t / 2 8 4 0 3 6 4。 9 四、同上。 五 、 請 參 閱 北 當 代 藝 術 館 網 頁︿ E c h e l o n竊 聽 資 料 庫 ﹀ 作 品 簡 介: 。 http://www.mocataipei.org.tw/blog/post/28429097

二 、 對 此 , 請 參 閱 夏 通 斯 基 部 落 格 p文 o: h t t p : / / c h a t o n s k y . n e t / f l u x / f i c t i o n - s p e c u l a t i v e。/ 三 、 對 此 , 請 參 閱 台 北 當 代 藝 術 館 網 頁 展 覽 簡 介:

︻註議︼ 一 、從 某 個 角 度 來 說 , 這 兩 個 問 題 意 識 其 實 也 是 對﹁ 思 辨 實 在 論 ﹂ 和﹁ 客 體 導 向 哲 學 ﹂ 這 兩 個 彼 此 相 關 但 又 有 所 不 同 的 指 涉 究 竟在說什麼的最白話翻譯。

直 以 來 進 行 藝 術 創 作 的 方 法 稱 為﹁ 多 變 式 虛 構 ﹂ ︵

︵ s p e c u l a t i v e f i c t i o︶ n, 或 換 個 方 法 來 說 , ﹁ 沒 有 敘 事 的 虛 構 ﹂︵ f i c t i o n s a n s

a f f e c︶t,

n a r r a t i o︶ n 。簡單地說,顧名思義,在夏通 斯 基 的 語 境 裡 ,﹁ 沒 有 敘 事 的 虛 構 ﹂ 指 的 就 是 不 以﹁ 敘 事 ﹂、﹁ 時 間 性 ﹂、﹁ 情 感 ﹂︵

m a t t e︶r

i n d i v i d u a l i z a t i o︶ n, 和 亞 里 A r i s t i o t l︶ e 認 為 一 個 物 質︵

﹁ 個 體 的 獨 立 ﹂︵ 斯 多 德︵

h y l e m o r p h i s︶ m, 而 改 以﹁ 思 辨 ﹂、﹁ 空 間 ﹂、

一 定 要 以 某 種 相 應 或 專 屬 於 它 的 形 式︵ f o r ︶ m 進 行 處 理 或 實 現 的﹁ 形 質 論 ﹂ ︵

﹁情緒﹂ ︵ ︶、﹁ 資 訊 ﹂ ︵ e m o t i o n i n - f o r m a t i o︶ n、 ﹁ 轉 導 ﹂︵ t r a n s d u c t i o ︶ n 、﹁ 翻 譯 ﹂

D e s t r u c t i o︶ n的 三 部 曲 為 題 ,述 說 著﹁ 敘 事 ﹂

就 此 , 這 場 展 覽 也 以﹁ 毀 滅 ﹂

︵ ︶,﹁ 摹 寫 ﹂︵ t r a d u c t i o n t r a n s c r i p t i o︶ n, 和 ﹁ 獨 立 中 的 個 體 ﹂︵ i n d i v i d u a t i o︶ n 的方式進 行 的﹁ 虛 構 ﹂。

一場沒有敘事的虛構:夏通斯基「末世化石.未來考古」展

p4

格雷戈里.夏通斯基、里斯多夫.查爾斯,垃圾掩埋場 (Landfill),超寬景錄像投影,2012 格雷戈里.夏通斯基,與美國共舞 (Dance with US),股市指數連線互動的影像裝置,2008 格雷戈里.夏通斯基,摹寫 Transcription,錄像裝置、雷射鍵盤,2013

07 veryview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