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陳彥彰

Page 1

結合「這種幹部請你辭職(能力篇)」 與「你在為誰工作」觀點與心得之探討 A Comments of “Bad supervisor, please resign!” and “Who are your boss?” 風靖小組 Inspire Digital, Creative Director

陳彥彰 Chen, Akira 摘

由兩本書的共通點,就是在傳達「態度」這二個字的重要,瑞士心理學家卡爾·古斯 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所說的:「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 性格決定命運」,或者是《荀子》:「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都讓我們能夠 了解,原來自己的態度真的是決定要往哪裡去的指引,「在聖經的記載中,第一位被提及 的工作者就是神自己.創世記一開始便記載祂從空虛混沌中創造萬有的工作。 神的目的 是要讓人在祂的工作下得益,與祂建立和好的關係。」所以,我們可以說是「與神同工」, 並在其中可以:(一)工作操練人成熟(二)藉工作服侍人(三)藉工作榮耀神,在《工 作真重要:向聖經人物學工作》一書中也提及:「(一)我們靠信心來工作(二)我們在 愛裡工作(三)我們在盼望中工作」。此外,本研究運用「文獻分析法」,進而找出這兩 本書之共同點與要點,結合聖經中所神所闡述的話語連結與研究。研究者從中找出六種方 法,給予我們在工作上與服事上的參考:(一)時間的控管(二)接觸與挑戰自己不熟悉 的事物可獲得新啟發(三)目標的達成需由努力的元素與預測的規劃方能達成(四)接受 工作的全部,不是只有益處與快樂,並從中發現機會(五)具備工作七種基本能力與服事 的應用(六)工作猶如建造房屋,終究是反映自己的投射…等心得,期盼自我在各方面能 予以實踐。

關鍵詞:工作、態度、責任、聖經與工作、關係 1


一、前言

由兩本書的共通點,就是在傳達「態度」這二個字的重要,好的態度可以明亮我們的 雙眼,進而啟發解決事情的各種象度;你在為誰工作一書中提到:「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 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不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陳凱元,2005,2013)有 好的態度,可以讓工作不只是任務而已,而是為了自己所建造的聖殿。有好的態度,就可 以負起責任,例如書中提到:「美國前總統杜魯門的桌子擺著一個牌子(圖一),上面寫 著:「The Buck Stops Here」(責任到此,不能再推)」(陳凱元,2005,2013),幹部 必須具備負責任的態度與信念,並且好的工作態度應該是「接受工作的一切,不是只有益 處與快樂」(陳凱元,2005,2013),「如果一個年輕人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能發現任 何機會,而卻認為自己可以在其他地方做得更好, ... 這是著名成功學家奧格森·馬登給年 輕人的忠告」(陳凱元,2005,2013),工作並非僅止於表象,而是投射出每個人的樣貌。

(圖一)1945 年杜魯門總統的桌牌(The Buck Stops Here" Desk Sign), 並於 1957 年展示於博物館中

二、文獻探討

中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的朱光潛1,在《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一 文中提到:「有審美的眼睛才能見到美」;同樣的觀點在《你在為誰工作》一書也有提到, 同樣是一件工作,態度會讓不同人看到不同的美,也就是能樂在其中,或者是讓人感覺齟 齬其中,書中以三位不同類型的工人為例,表現出如瑞士心理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2 (Carl Gustav Jung),所說的:「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 1朱光潛(1897 年 9 月 19 日-1986 年 3 月 6 日),字孟實,筆名孟實、孟石。安徽省桐城縣人,北京大學教

授,朱氏為中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並致力於美學研究、美學教學。 2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年7月26日-1961年6月6日),瑞士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分析

心理學的創始者。

2


定命運」,或者是《荀子》:「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都讓我們能夠了解, 原來自己的態度真的是決定要往哪裡去的指引,不僅如此,「勤奮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 (詳見你在為誰工作p.21),抑或是「了解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了解了 那個人」(詳見你在為誰工作,p.7)。所以作者有對工作二字下了定義:「工作是上帝 安排的任務;上天賦予的使命…。工作就是付出努力以達到某種目的。…工作能引導我們… 充份展現我們的才能和性格…」(詳見你在為誰工作,p.6);延伸至基督徒也是一樣, 「在聖經的記載中,第一位被提及的工作者就是神自己.創世記一開始便記載祂從空虛混 沌中創造萬有的工作,當宇宙萬物都按祂的設計造成後,祂從此便在其中擔任著主宰宇宙 萬物的工作,常用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祂的工作一直沒有停止,昔日,現在及將來都 是一樣,目的是要讓人在祂的工作下得益,與祂建立和好的關係。」所以,我們可以說是 「與神同工」,在創世紀中提到:「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 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世紀1:28),既然工作是神 賦予我們的天職,「它對人至少有三方面的意義: (一) 工作操練人成熟 工作是神賜予人的恩賜,在修理和看守的責任中,人可充分表達神賜予他的思想, 感情和創造力,在過程中不單發揮各人不同的才智,更能同時培養人的責任感, 學習如何待人處事,並在凡事上倚靠主宰萬事萬物的神,使個性得以操練得成熟. (二) 藉工作服侍人 當人在工作上善用自己的才智時,他的勞力其實就是一種貢獻,在互相配搭中滿 足各種生活需要,並維繫著人與人關係的和諧,人在彼此服侍中能過安穩又滿足 的生活. (三) 藉工作榮耀神 人是按著神的形象被造,他擁有與神相似的思想,感情和道德觀念,當人按著神 的旨意工作時,便同時能顯出神創造人的榮美。」(詳見麥國美神學網站) 我們應當打從心裡工作,如同保羅所言:「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 不是給人做的」(歌羅西書,3:23),以及Paul Stevens3所提到的,要怎樣重新認識工作的 態度: (一) 我們靠信心來工作,也就是像亞伯拉罕及許多屬靈前輩一樣,要與神同行,我們 必須學習他們的工作─生活樣式。我們是為神工作,我們一邊工作時,心裡也清 楚工作不是屬靈成長的絆腳石,反倒可以提供我們屬靈成長的機會。 3Paul Stevens是全球知名的市場神學大師,用前所未見的格局,開啟一個嶄新的「靈性企管學」理論。也從上

帝與聖經中,向祂學習治理世界這個大企業的胸襟與企管學相呼應的使命、溝通、領導等概念。

3


(二) 我們在愛裡工作,與其他同工之間的關係既是獨立的,也是互相扶持的,一同建 造社區,貢獻所能。我們的工作就是愛遠近鄰舍最實際的方式,我們也藉著工作 來養活家人以及周圍我們所愛的人。 (三) 我們在盼望中工作,雖然有些權勢會抵擋神賜生命的國度來到地上,但是我們仍 能在這樣的權勢下工作,盼望我們有一部份的工作成果能持續到永恆,對新天新 地有所貢獻。」(工作真重要:向聖經人物學工作,Paul Stevens,2011)

如果能體會「為自己工作,也為上帝做工」的道理,就不會落到《你在為誰工作》 一書中第一與第二種類型的人,第三種類型的信念與態度,都是我們基督徒該具備的,研 究者將其關係整理如表一。 表一:態度不同,命運也不同 人物

企業角色

類型

與觀點

態度

結果

馬斯洛之需求層次理論 (Need-hierarchy theory)

第 一 位 牢 騷 滿 腹 工 作 極 度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 基本的需要 工人(為 型,覺得缺 疲 累 ( 為 努力找工作(將時間花 (馬斯洛第一層) 錢)

少機會,工 工 作 而 工 在評論已經找到鑽石 作 帶 來 抱 作)

的人身上)

怨 第 二 位 得 過 且 過 為了薪水

抱怨(被不滿的現象所 安全的需要

工人(為 型,覺得運 ( 為 工 作 佔據)

(馬斯洛第二層)

求穩定) 氣 比 努 力 而工作) 重要,感覺 懷才不遇 第 三 位 積 極 進 取 參 與 建 設 發現機會,鑽石就在自 充分發揮,自我實現 工人(為 富 責 任 教 堂 的 偉 家後院。(看見當下, (馬斯洛第五層) 自己)

感,時刻準 大使命感

找到鑽石)看見本身的 激發出持久強大的熱情,

備著,當機 ( 為 自 己 價值,每個地方都是機 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 會 來 臨 時 而工作)

會。心懷感激(感激能 能,服務於社會。

你就成功

帶來更多值得感激的 事情)

資料來源:研究者彙整 4


三、研究分析 本研究運用「文獻分析法」,進而找出這兩本書之共同點與要點,結合聖經中所神所闡述 的話語連結與研究。文獻分析法是透過文獻蒐集、分析、研究來提去所需資料的方法,並 且對文獻作客觀而有系統的描述之研究方法。文獻分析在方法上是注重客觀、系統及量化 的一種研究方法;在範圍上,不僅分析文獻內容,並且是分析整個文獻的學術傳播過程; 在價值上,不只針對文獻內容作敘述性的解說,並且是在推論文獻內容對整個學術傳播過 程中所發生的影響。(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等,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灣東華, 民 78 年,頁 904-906。)

依照「文獻分析法」 ,並由這兩本書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點: (一) 時間的控管 「最佳的工作完成時間是昨天」(陳凱元,2005,2013,頁 104),將要事擺在第 一位置而不拖延。不停止的去執行,不停謂之快。 (二) 接觸與挑戰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可獲得新啟發-異中求同 勇於接受並非自己擅長的領域,思索辦不到的層面是屬於「現在辦不到」、「以過 去經驗辦不到」、「以公司現況辦不到」的哪一個面向,在《這種幹部請你辭職》 一書中提到: 「乍看之下似乎沒有關聯的事件,往往隱藏著解決事情的啟示。」 (畠 山芳雄,1998,頁 62)若親自去體會該現象與狀況,往往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收 穫。例如台灣微軟公司的新任營運長康容,非工程師背景的他,原本要在微軟中 失業了,但他的一個提議,讓比爾蓋茲演出搞笑片的提議,讓他取得「董事長執 行文膽」(Chairman’s Executive Speechwriter)的新職位,在全球九萬四千多位員 工中脫穎而出,他的搞笑創意,讓比爾蓋茲演出: 「一個很忙的人,突然沒事做, 大家一定很好奇接下來他要做什麼?」(商業周刊,1329 期,頁 80-83)這樣的啟 發,讓比爾蓋茲演出在微軟的最後一天,並獲得另類宣傳的良好效果。我們在小 組聚會中也是如此,可以透過彼此不同領域的弟兄姊妹們相互學習,以不同角度 讀出上帝話語中的亮光。藉由其他領域投射出另一個領域的創意,答案可以更多 元且更加靈活。例如:「語言只是外表,隱藏在裡面的還有腦神經心理學、生化 遺傳學、知覺理論、西方古典學、人類及考古學、文化科學等」(小心,別踩到 我北方的腳!,Guy Deutscher 著,王年愷譯。2013)光是一個語言,並不是只有在 歷史演變或文明的改變的點上,而是從許多構面才能構成,只知一點是無法窺探 全貌的。

5


圖二:康容為了比爾蓋茲擔任文膽時所編劇的「在微軟最後一個全職上班日」 (資料來源:Youtube)

(三) 目標的達成需由努力的元素與預測的規劃方能達成 努力的層面必須由自己評估主客觀狀況,在《這種幹部請你辭職》中,研究者整 理出,若要目標成功達成,必須完整考量與規劃努力層面與預測元素,如圖三:

圖三:努力與預測的元素可以交集出目標的達成

6


反之,若在任何一的環節中沒有準備好,則讓目標無法完全達成,如圖四:

圖四:努力與預測的元素缺乏則影響目標的達成

(四) 接受工作的全部,不是只有益處與快樂,並從中發現機會 工作與服事,都可以說是為了自己,在過程中作了多少,就可以從中獲得多少, 好比神要摩西脫離埃及王子的優渥狀況,讓他受到各種歷練,方能成為神與人之 間的中保;或者是約瑟歷經彩衣、囚衣、宰相衣的歷程,方能成為埃及的宰相並 為神所用。如同羅馬書第五章三到五節所言: 「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 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 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從中獲得機會,就能有所發揮,而不 是只看到苦難的一面。

(五) 具備工作七種基本能力與服事的應用 工作上

服事上

1.自我

2.發現

3.組織

4.傳達

5.誘發

6.培育

7.自我

設定目

方法能

能力

能力

部屬能

部屬能

革新能

標能力

1.為神

2.從弟

3.解經

4.導讀

5.啟發

6.培養

7.省思

訂定目

兄姊妹

的能力

分享神

他人

更多的

與作法

中學習

導讀者

的調整

的話語

(六)工作猶如建造房屋,終究是反映自己的投射 如美國廣告公司 Big Ant International 於 2009 年的坎城廣告獎的創意海報 Global Coalition 7


for Peace: Tank 與 Global Coalition for Peace: Machine gun,他利用圓柱的媒體特性,製作 長條型的海報(詳見圖五與圖六),傳達發動戰爭其實就會報應到自已身上的創意,自己 所做的終究會反饋到自己身上;如果我們總因為懶惰或者是草率了事,就如同這兩張海報 一樣,終究回將結果回報到我們自身,屆時想要後悔也就來不及了。

圖五與圖六:美國廣告公司 Big Ant International 於 2009 年的坎城廣告獎的創意海報

研究者以此概念,製作一張海報,猶如我們建造房舍,在完成送出之時,其實是上帝要賜 與給我們的宮殿,所以態度的重要性,我們斷乎不可輕率敷衍。(請見圖七)

圖七:為上帝建造房子,也就是為自己建造宮殿之創意海報

8


四、結論 真正的洞見不是去找一個新的風景,而是一副新的眼睛。研究者歸納出「態度」乃 是決定一切的關鍵、乃是明亮我們雙眼的核心。所以,態度乃在於「我願意」這三個字上, 願者,志向與期望;意者,心思與想法(教育部,國語小辭典)。願、思也、欲思也。邶 風鄭箋曰。願、念也。;意者,志也,從心察言而知意也(說文解字)。至於我這個字, 在創世紀中提及:「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 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神就照著自己的形 象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象造男造女。」(創世記,1:26-27)所以,我就是反映與投射 出上帝的形象,藉由我們的「願與意」,成就主的旨意與榮耀「我」,也就是等於榮耀上 帝,也就是如葉長老所言,為了自己也就是為了上帝(請見圖八)。

圖八:秉持願意的態度,就能成就上帝與我的形象與榮光

經過這兩本書的研讀,愚笨的人視工作為任務與苦勞而已,聰明者視工作為自己的 事業,智慧者視工作為無所不在的機會,「美國哈佛大學校訓:時刻準備著,當機會來臨 時你就成功了。」(詳請見你在為誰工作p.53)知道為何而戰,真正的目標確立後,就不 會茫茫然不知道方向而變成愚蠢的工作狂或成天抱怨時不我予的苦旦(見圖九),多去接 觸不同領域就可以異中求同,找到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線索,找到更多上帝要告訴我們

9


的話語,我們所知道的都只是汪洋大海中的一涓滴,對於上帝話語的敬畏,要更加好奇與 樂於追求,才不枉上帝賦予我們的工作使命。

圖九:研究者將不同工作態度結合馬斯洛需求理論

參考文獻: 【書籍部分】 1. 畠山芳雄著,徐信文譯(1998) 。這種幹部請你辭職-能力篇。臺北:笛藤。 2. 陳凱元(2005,2013)。你在為誰工作。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3. 朱光潛(1994)。談美。臺中:晨星出版社。 4. 商業周刊,1329 期。頁 80-83。 5. Paul Stevens 著,黃凱津譯(2011)。工作真重要:向聖經人物學工作。臺北:校園書 房。 6. Guy Deutscher 著,王年愷譯(2013)小心,別踩到我北方的腳!,臺北:貓頭鷹。

【網站部分】 1. "The Buck Stops Here" Desk Sign” http://www.trumanlibrary.org/buckstop.htm 2. 朱光潛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C%B1%E5%85%89%E6%BD%9C 3.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D%A1%E5%B0%94%C2%B7%E8%8D%A3%E6%A0%BC 4.比爾蓋茲在微軟最後一個全職上班日

1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n9utx6jYf0 5. 麥國美神學網站-聖經中的工作意義 http://www.chinesetheology.com/KMak/MeaningOfWork.htm 6.馬斯洛之需求層次理論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C%80%E6%B1%82%E5%B1%82%E6%AC%A1%E7%9 0%86%E8%AE%BA 7. 教育部,國語小辭典 http://140.111.1.43/cgi-bin/gdic/gsweb.cgi?ccd=MP6wJK&o=wframe04.htm 8. 說文解字 http://www.shuowen.org/view/6675

11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