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徐植蓉

Page 1

讀書心得報告---你在為誰工作 徐植蓉

作者開宗明義地指出,為他人工作的同時就是在為自己工作。 一個人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與生命的成熟度,其意義遠遠超越了「維持生計」這 樣短淺的目標。可惜大多數人終其一生不能明白工作背後神聖的意義,總在抱 怨、悔恨中蹉跎了美好的機會。 一個具有高度責任感與創造力的人會享受工作、樂在其中,更可以在挑戰與新的 任務中磨礪自己的心智。聰明的人更懂得不追求眼前的榮辱,不只是想著升官發 財,而是更用心地去全盤了解每一項工作的細節與環節。從精緻到完美﹔從成功 到卓越,需要的是一顆堅持與火熱的心。作者說:「了解一個人對工作的態度,就 是了解那個人對生命的態度。」我真的是深感認同。一個人在工作上的風格,也 幾乎就是他生活風格的寫照。 這世上大多數的人都在等人派工作給他。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甚至有時連一個口 令還反應不出任何適當的動作;也有些人每三個月換一次工作,因為每個工作都 「問題叢生」。歸根究柢,就是因為「心」老了,不再有火花、不再有激情﹔看不 見機會,只看得見問題。如果能懷著「愛」來工作,自然會設想周到;所謂的積極 與主動,完全跟心裡有沒有存著熱情有關吧! 時間常是我們最大的敵人,也常是我們用來搪塞的藉口。作者在其中提出了解決 之道:他將所有的工作分成了四個象限---重要且急迫、重要但不急迫、急迫但不 重要、不急迫也不重要的四類,讓我們能夠觀照工作中的輕重緩急。 多數人的時間都浪費在不急迫也不重要,跟急迫但不重要的事上。因為人總是控 制不了自己的肉體與情緒,所以會怠惰地先選簡單的事做,接下來則選擇有人催 促的事做。許多成功人士都會嚴格要求自己要做「重要且急迫」的事,但作者更 進一步地指出,應該把 80%的時間放在「重要但不急迫」的事上,因為這才是最具 生產力與創造力的區塊。 最後在文末,作者勉勵讀者做個進取的人,永遠不要滿足現在的位置。更重要的是 要改掉壞習慣,不要成為習慣的奴隸,更不要讓習慣成為成功的絆腳石。 綜觀全書,如同形容一個基督徒面對事奉的態度。 首先要能明白服事是為了造就自己。在其中人找得了成就感與生命的任務,發掘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
002徐植蓉 by WeiChun Tsai - 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