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物周刊-南迪

Page 1

思想者

阿希斯·南迪 我从不是西方的一部分 本刊记者 李宗陶 发自上海

图 / 毛星宇 汉雅轩提供

南迪可以被看作是今 天的泰戈尔,一个更为 复杂和细腻的泰戈尔 阿希斯·南迪以一种非表演的方式, 从各个方向展示了他的独特。 当他在上海美术馆和复旦大学做完两 场演讲,学生们说 : “他很棒!”学者们 叹服 : “中国若有这样的思想者,大幸。”

球 100 名最著名的公众知识分子之一。 南迪积极参与公民运动,被称为“印 度的良心”。

戈尔和修女特蕾莎的故乡) 南迪 :对于我这一代加尔各答人,记忆中 有三件事是非常清晰的 :一个是 1943 年

此前记者采访印度裔汉学家杜赞奇

的大饥荒,它导致 300 万人死亡,其中大

(注 :孔飞力的门生)时提问 :如果今天

部分是农民 ;二是 1946 年 8 月从加尔各

泰戈尔访问中国会说什么?杜教授答 : “我

答蔓延到孟加拉邦其它地方——像比哈

想,像阿希斯·南迪这样的人代表了今天

尔、旁遮普省——的暴力冲突,在这次暴

泰戈尔可能会说的话 ;南迪可以被看作是

力事件中,死了大概两百多万人 ;第三

今天的泰戈尔,一个更为复杂和细腻的泰

件事是 1947 年的印度独立,随之而来的

戈尔。”

是印巴分治,它导致 2000 万的人口交换,

南迪身形短小而厚实,目光敏锐。他

因为他们要迁徙到各自的属地。

穿西装,但在通常应该配置领带的地方,

人物周刊 :这样一些大事件,在一个孩子

自幼成长于加尔各答。印度政治心理学家

系着一条印度风格的细长条蓝色针织围

的记忆里会留下什么样的场景呢?

和社会学家, 在政治心理学领域,他将 S. 弗

巾——这一下子将他从西装里提升出来。

南迪 :那是活生生在我们眼前发生的。记

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非西方心理学理

在离开上海的四五个小时前,他抽空

论、人类文化学派的理论和政治哲学引入

去民国时期建造、如今尚存部分的新式里

在别人家的淘米水里看看还有没有漏出来

对权力主义、女权运动、暴力、殖民主义、

弄走了走。那里有他一贯关注的人群、场

的米粒。

创造力、乌托邦和压抑等问题的研究。

景和声音。

阿希斯·南迪 (Ashis Nandy) 1937 年生,

阿希斯·南迪现任职于德里的发展社

得大饥荒时,我自己挨家挨户去讨食物,

我 本 以 为 我 已 经 忘 记 了 1946 年 那 次的暴力冲突,但当 1984 年甘地被谋杀

会研究中心,也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后殖民

暴力的本质是自恨

时,那些锡克族人的影子又重新回到我的

研究所杰出学者、高等教育全球科学委员

人物周刊 :您是在加尔各答度过童年的,

脑子里。我父亲那时候是基督教青年会的

会委员。1980 年代起,他在印度和国际思

能不能谈谈那段生活?

秘书,我们家就住在基督教青年会一栋旅

想界声名鹊起,备受尊敬。2008 年被英国

(注 :从 1772 年到 1911 年的 140 年间,加

馆的顶层,我亲眼看到一次穆斯林和印度

《前瞻》杂志和美国《外交》杂志评为全

尔各答是英属印度的首都。它也是诗人泰

教徒的武力冲突。开始,我父亲把一楼腾

108


空,让两百多个处于下风的印度教徒在那

终点

里避难 ;但形势很快发生变化,穆斯林被 穷追猛打,于是我父亲就劝说二楼的旅客 把房间腾出来,于是又拥进三百多名穆斯 林——整个过程就像一出戏。 我还目睹了这样一幕 :父亲对一个警 察说,你没有很好地控制暴乱的人群。没 想到这警察一下子怒了,拔枪就射。那时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分别对您产生过怎样 的影响? 南迪 :必须把西方的古典文明和现代文明 区分开来。像刚才提到的、西方现代文明 所发展出来的那种新的暴力是我们必须警

知识分子通常不会把寻常的 幸福作为自己人生的终点

惕或抵制的,尽管它有一整套的理论来自 圆其说。 就我而言,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

候的警察都有明显的宗教倾向,如果是一

卢梭、甘地、马克思及恩斯特·布洛赫,法

个信奉穆斯林教的警察,那么穆斯林教徒

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马尔库塞、霍克海姆,

闹事时他就不会有所作为 ;如果他信奉印

灭绝了。而当德国人屠杀犹太人之后,全

度教,那么他会对印度教徒睁一眼闭一眼。

世界都知道了,表示震惊和哀悼,有数不

在加尔各答,普通人家里很容易有许

这警察应该跟外面的暴乱人群同属一派,

清的纪念,但他们在非洲做下的事,没人

多藏书,因为人们礼尚往来最优先想到的

所以他会这样对我父亲。幸好子弹没有打

理会。

礼物是书。我母亲和我姑姑都是非常聪慧

中父亲,只是在我家玻璃窗上留下一个弹

在这些杀戮里,人已经不是人,而是

乃至印度教的一些思想家都影响过我。

的女性——比我父亲聪明,我受她们影响

洞——长久地留在那里。

数字。

也很大——她们在家里办了一个图书馆,

人物周刊 :台湾学者陈光兴说您继承了弗

您如何看待现代的暴力和屠杀? 人物周刊:

指导我们在学校教育之外阅读。

朗茨·法农 (Franz Fanon) 的问题意识,您

南迪 :随着杀人的距离越来越远、越来越

我很早读过鲁迅的《一件小事》 ,很

觉得在哪种意义上,您跟法农的精神是相

工业化,暴力和屠杀变得越来越冷血。那

晚才读到《狂人日记》 。在这方面,泰戈尔

通的?

种面对面肉搏、流血、死亡带来的对人心

作出过很大的贡献,他游历中国和日本之

南迪 :小时候,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也

的震撼被消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

后,带回很多资源,印度的现当代艺术主

是推崇和向往武力或者说暴力的——在加

候,有 60% 的子弹是没有发出去的 ;而

要是从东亚传入的,因为英国的现代艺术

尔各答这个地方,人们向往武力但总是不

今天,大规模杀人可能只要按一个按钮就

很糟糕。

成功,于是被英国统治者划为较好管理的

行了——这会让杀人者觉得不是自己在杀

人物周刊 :为什么您说 :我从来不是西方

地区。后来我才慢慢意识到甘地反暴力的

人,而是一个机器、一个工业流程在杀人。

的一部分?这个定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清

价值。甘地延续了法农的视角——法农是

所以我们看到在电影《现代启示录》里,

晰的?

第一个真正深入到殖民者和被殖民者内心

屠杀的同时,放的是瓦格纳的音乐。

南迪 :我是指,我从来没有在西方受过教

汉娜·阿伦特写过一本关于纳粹党魁

育。我们生活在现代,西方的强势地位不

中有所表述,像非洲人把“我思故我在”

艾希曼的书(注 :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 :关

可避免导致西方内化在我们每个人的心

变成“我跳舞(非洲人喜欢舞蹈)故我

于寻常的罪恶的报告》 ) ,在书中,她就提

中。东方和西方,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搅拌

在”——我太喜欢这句话了——作为对殖

到艾希曼没有亲自杀过人,法庭后来绞尽

在一起的。

民者的一种抵抗。

脑汁搜集到他谋杀过 1 个人的证据。但实

人物周刊 :您是否也有机会去西方国家做研

际上,艾希曼必须对 500 万犹太人的死亡

究进而定居?您是怎样处理这种机会的?

负责。不亲手杀人,这就是一种新的暴力。

南迪 :我只是在 1976 年去美国德克萨斯

进行分析的人。这在非洲的许多文学作品

殖民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不把被殖民 者当人,而是当作物,于是就会发生屠杀。 这也是我后来为什么要研究大屠杀的原

在阿伦特之前,泰戈尔早就发现了这

州教过一年书,那也是因为当时英迪拉·

因。对 19 世纪大西洋奴隶贸易的某些估算

一点。他在坐飞机经过阿富汗上空的时候,

甘地(注 :印度独立后第二、三任总理,

表明,在所有被捕获的奴隶中,有 1/3 都

人们告诉他从这里扔炸弹下去的情况,他

有“印度铁娘子”之称,后在任期内遇刺

死在了从非洲到美洲运输的路上。他们在

吓了一跳,一下子意识到,这么远的距离,

身亡)在国内实行紧急状态。此外,无论

流行病和虐待中死去,死得就像苍蝇。他

杀人和死亡都只是一个概念了。

在柏林还是巴黎,我只是短暂地逗留。跟

们的尸体就像腐烂的食品一样,被丢弃处

人物周刊 :暴力的本质是什么?

西方学术界的交往,是为了更好地做研究。

理掉。这在人类历史上最悲惨、最暴力的

南迪 :这是个难答的问题。我倾向于说,

我不想移民。

篇章之一,它告诉我们,人类对自己的同

暴力的本质是某种自恨(self-hatred):通

人物周刊 :可不可以这样说,您对西方没

类能做出多么令人难以置信的残暴行为。

过外化并释放暴力于他人,来处理某种内

有向往?

说到 1943 年的大饥荒,我后来才知

心的仇恨。在古代,原始部落的人相信变

南迪 :我更愿意说,我不在那个框架之内。

道,当时不是没有食物,而是英国把印度

成鬼可以施暴于人、宣泄仇恨。在这个意

我不是西方教育出来的——没准在他们看

的粮食都送到二战前线去了。

义上,今人和古人没有区别。

来,我的教育背景很糟糕 ;我关心的问题

我最近在研究种族灭绝的问题,一个

也未必在西方主流的视野之内。在我的版

不为人知的历史事件是 :在非洲西南部,

我不在西方的框架之内

图上,不仅仅是东方、西方的概念,我更

有一个叫 Holiday 的部落整个地被德国人

人物周刊 :在您受教育乃至治学的过程中,

愿意接受亚洲、非洲、欧洲这样的划分 ; SOUTHERN PEOPLE WEEKLY 2010.12.27

109


在我心里,始终有一个第三世界的场面。

南迪 :没有什么模式永远是好的。人类对

国许多地方的农民已经不像农民了。您怎

与其追随西方后现代的思潮,我宁愿

新模式的创造能力无处不在。有时候可能

样看待这种正在进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

跟一个非洲或南美来的作家或学者聊聊。

在一个很小的社区里,人们创建了一种非

说是进步的尴尬身份呢?

举个例子 :我知道德里达是在他成名 10 年

常有价值的模式,你不能因为它小而小看

南迪 :世界上最伟大的三国农民 :俄罗斯

后、几乎身边人人都在谈论他的时候,我

它。如果说,现在西方提供了一种主导性

农民、中国农民、印度农民,在过去的几

才去找本他的书看一下 ;包括福柯,我也是

的模式,那我们的责任就是去批判它,让

十年里遭遇了很大的冲击 :农业变得工业

很晚很晚才看的。西方, 不是我优先的关切。

它变得更好。我想,第三世界国家的前途

化了,机械生产取代了农耕,他们渐渐找

就在于 :不盲目追随西方模式。

不到自己的位置。一种延续了 6000 年的

被压迫者内心的想法。我一直都在努力搜

人物周刊 :中国和印度拥有世界将近一半

生活方式在渐渐消亡。在过去的 15 年中,

集非洲或者第三世界国家最近有什么新书

的人口,除此之外,似乎乏善可陈,但我

印度有超过 15 万农民自杀——因为他们

出版,或者他们的报纸上在写些什么,其

们又都是拥有古老文明的东方古国。今天,

还比较像农民,所以痛苦,所以这样选择。

中有些捐赠给了某些机构,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应该怎样调整自己的姿态,来对当今

也遗失了不少。我会锁定一些在西方学术

世界有所交待?

事业,一种生活方式。你选择农耕,是选

思潮中不被注意的题目作为自己的研究方

南迪 :中国和印度的状况跟非洲不同。在

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但这种选择权在被剥

向,因为它们与我的道德责任感密切相关。

殖民主义的西方眼里,中国和印度有点像

夺,所以我们要把这种权力还给农民。也

老年痴呆症患者(因它们拥有的古老文

不是没有可能,譬如,转基因这件事在许

在西方设定的跑道上, 我们失去了哀悼能力

明) ,而非洲,被看作是半野蛮、半小孩。

多国家被禁止了,要重回有机化生产。所

今天,我们的许多执政者是主张主

以从长远来讲,传统的农业方式还是有可

人物周刊 :您不断在著述中提及“损失感”

动全面地融入全球系统即西方系统的,无

能生存下去的。

和“哀悼” ,这是您对西方保持独立的两个

论中国还是印度,经济体制是相同的。执

人物周刊 :您谈到 :幸福公民的定义在现代

关键词么?

政精英很大一部分是技术官僚,他们热爱

民主政体中正在发生变化。对于一个每隔四

南迪 :在西方设置的跑道上,我们可以看

全球化,中意西方模式的经济增长,喜欢

五年可以自由投票,可以随意消费、旅行、

到,今天我们社会较现代的那些部分,是

看到我们的知识分子在西方标准下工作出

娱乐至死的人来说,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以你毁灭的东西、你与过去决裂的程度来

色,然后拿到诺贝尔奖。对于全球化模式,

南迪 :那是一种非常孤独的生活。消费、

衡量的。仿佛一切“新的”就是“好的”。

任何思想派别都没有给出严肃的答案,大

娱乐,被看作是治疗这种孤独症的药片,

但是伟大的思想不只源于对“新”的礼赞,

家都接受以城市工业文明作为人类未来的

但药都是有毒的,而且未必奏效。

也可以源于对我们一路走来所丢弃之物的

结语。

我有一种道德责任感,想去了解那些

农业从来都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种

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孔子

哀叹。在伟大的文学作品里常有哀悼,但

我希望在亚洲和非洲,能看到各种不

觉得先得找到一把坐着舒服的椅子然后再

在社会知识里却没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

同的尝试,因为这些地区的人有兴趣用区

谈幸福 ;在印度,人们认为幸福是找到真

的社会今天变得如此肤浅。

别于西方的、穿透旧思想的新视角看问题。

正的朋友。印度还有一种传统观点,后来

在这样单一的跑道上,我们渐渐失去

我们没有必要遵循欧洲现代性的轨迹。如

也被英国的上层所接受 :印度史诗《罗摩

了感觉损失的能力和哀悼的能力。当西方

果想对未来有所交待,我想说,中国和印

衍那》的开篇就讲,如果你是智者,你读

在追溯古希腊文明的时候,我们羡慕得不

度应该从自己出发,看我们能在哪些方面

这本书会获得知识 ;如果你是武士,会得

得了,好像我们没有祖先一样。

做得更好。

到启发 ;如果你是平民,读这部史诗你会

人物周刊 :您认为西方贡献给世界的政治、

得到幸福。基督教也不相信寻常意义上的

经济模式是不是人类现在可以选择的模式

现代幸福公民很孤独

幸福。加尔文教则认为,赚了钱是为了做

中最好的?如果不是,我们的前途在哪里?

人物周刊 :在城市化的进程之中,今天中

更大的善事,而不仅仅满足于平庸廉价的 幸福。知识分子通常不会把寻常的幸福作 为自己人生的终点。

人物周刊 :一直有学者暗示 :在爆炸性增 长的媒体和无限娱乐的风尚背后,有一只 “看不见的手”在默许着。您怎么看? 南迪 :我同意。如果你用娱乐这件事把民 众的生活塞满了,他们就会变得足够忙, 就不会多想其他,就不会对政治和权力提 出挑战了。 (感谢汉雅轩画廊主办的“从西天到 中土 :印中社会思想对话”以及陈韵对本 《信条的篝火》

110

《国家的浪漫》

《亲密的敌人》

次采访提供的帮助。)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