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華僑經濟年鑑(中華民國99年版)-下

Page 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3-18 尼加拉瓜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2.8

-1.5

4.5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19.8

3.7

5.5

失業率(%)

3.9

8.2

8.0

63.72

62.14

65.51

1,124

1,082

1,127

出口值(億美元)

15

14

18

進口值(億美元)

43

34

42

貿易餘額(億美元)

-28

-20

-24

貿易依存度 (%)

91.0

77.2

91.6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咖啡、牛肉、乳製品、蔗糖、黃金、蝦類、花生、酒精、龍蝦及豆類 等 美國、薩爾瓦多、哥斯大黎加、宏都拉斯、墨西哥、加拿大、瓜地馬 拉、西班牙、波多黎各、英國 石油原油、柴油、汽油、醫藥製劑、手機、貨車、小客車、殺蟲劑等 美國、委內瑞拉、墨西哥、哥斯大黎加、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宏都 拉斯、台灣

對我國之出口值(百萬美元)

31

21

34.3

自我國之進口值(百萬美元)

22

18

33.8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百萬美元)

9

3

0.5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2.06

1.5

1.90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51

0.52

0.80

鋼鐵,肉及食用雜碎,糖及糖果,魚類、甲殼類、軟體類及其他水產 無脊椎動物,未列名動物產品,咖啡、茶、馬黛茶及香料,木漿或其 他纖維質材料之紙漿;紙或紙板之廢料及碎料,木及木製品;木炭,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油料種子及含油質果實;雜項穀粒、種子及果實;工業用或藥用植物; 芻草及飼料,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錄音機及聲音重放機;電視影像、 聲音記錄機及重放機;以及上述各物之零件及附件,食品工業產製過 程之殘渣及廢品;調製動物飼料。

394


各國個論

表 2-3-18 尼加拉瓜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人造纖維絲,針織品或鉤針織品,棉花,雜項製品,核子反應器、鍋 爐、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塑膠及其製品,電機與設備及其零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件;錄音機及聲音重放機;電視影像、聲音記錄機及重放機;以及上 述各物之零件及附件,雜項化學產品,紙及紙板;紙漿、紙或紙板之 製品,其他製成紡織品;組合品;舊衣著及舊紡織品;破布,特殊梭 織物;簇絨織物;花邊織物。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評比 (投資環境評比)

11.40

15.73

17.99

112(-)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1)主要產業介紹 尼加拉瓜北與宏都拉斯為界,南鄰哥斯大黎加,東臨加勒比海,西臨太平洋,尼國主要 以農林漁牧為主,並擁有豐富礦產,尼國工業及服務業發展相對落後,對生產機器及設備、 零組件、原物料、事務性機器及資訊設備等均須仰賴進口,其重要產業發展情形概述如下:

a. 農業: 尼國以農立國,農產品為出口大宗,其中農業人口占勞動人口之 30%,為 65.5 萬人,但 糧食作物仍無法自給自足。玉米、稻米及豆類為尼國人民之主要糧食,但國內生產力不足, 需仰賴進口。

b. 畜牧業: 尼國草原面積甚廣,牛、豬、雞隻除了供應國內市場外,還供應國外市場。

c. 林業: 尼國森林資源豐富,尼國木材出口種類有桃花心木、柚木、檜木、紅檀木、花梨木、松 木等多達六十五種,其中以桃花心木、柚木及花梨木最受歡迎,國內外市場需求熱絡,品質 及價格較佳。

d. 漁業: 尼國濱臨太平洋及大西洋,經濟海域廣大、漁產豐富。其中尼國非傳統性出口商品中, 以漁業為最多。

e. 礦業: 39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尼國主要礦產為金礦及銀礦,其他的有石膏、石灰,石材、大理石。近年來,尼國政府 為鼓勵開採、探勘及開發礦業,以將黃金買賣完全自由化。

f. 觀光業: 尼國天然景觀豐富,還有未經開發的海灘、熱帶島嶼、湖泊、火山湖等等,吸引很多外 國觀光客前來尼國。觀光事業為尼國主要外匯來源之一。尼加拉瓜觀光局長 Mario Salinas 指 出,2010 年尼加拉瓜觀光客突破百萬人次,以中美洲國家、美國及歐洲國家觀光客為主,較 2009 年成長 9%。2010 年觀光業投資金額更高達 1.35 億美元,已創下近 5 年來最高紀錄。

(2)外商在當地投資經營現況 根據尼加拉瓜中央銀行分析報告指出,由於國際經濟甦醒,2010 年尼加拉瓜吸引外國直 接投資金額為 5 億美元,相較於 2009 年的外國直接投資金額 4.34 億美元,漲了 15%。外資 來源國以加拿大為主,投資金額為 1 億 3,250 萬美元,約占投資總額 26.5%;美國為第二, 佔投資總額 17.8%,其他的則為中南美、歐亞國家。2010 年總計有 33 個國家來尼國投資。 外人直接投資行業以能源業、加工區、通訊業、及觀光業為主,能源產業約佔 29.2%、通訊 業約佔 28.2%、加工區約佔 17.5%(我國及韓國亦有多家紡織廠於加工區內投資)、觀光業 則佔 10.1%。近年來,委內瑞拉在尼國投資金額大為增加,2011 年適逢尼國總統大選,委內 瑞拉將在尼國投資 3.5 億美元,屆時委內瑞拉將成為尼國的第一大外資來源國。另外 2010 年 尼國政府制定「公共投資及外國直接投資計畫」以吸引外資,預計到了 2011 年,外國直接 投資金額將增加至 10 億美元。 尼加拉瓜大部分貨櫃運輸均以陸路往返於哥斯大黎加 Limon 港及宏都拉斯 Cortes 港,每 年需支付很高的運輸及港口費用。因此政府規劃吸引外資於加勒比海地區興建新商港及內陸 地區道路設施。韓國目前已於 Chontales 省興建低收入戶自來水系統,投資金額約 5 億美元。 目前兩國正就開發經營年限及投資貸款利率等細節進行協商,若能達成協議,將可解決尼國 大西洋海運貨櫃運輸問題。

3. 當地華人經濟 (1)僑台商人口分布及活動概況 最早在 1890 年,有華僑從美國和墨西哥等國移入,主要以經商為主。1930 年尼國政府 頒佈移民法,禁止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華人移入。1937 年抗日戰爭爆發時,尼加拉瓜約只 有華人 1,000 人,1940 年代則增加到 2,500 人。1944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尼國政府通過 移民法律,廢止 1930 年所頒布有關限制中國移民的條款內容。1946 年尼加拉瓜政府又新頒 佈移民法,禁止新移民從事商業活動,華僑只可從事工礦業、農林畜牧業以及教育、宗教等 工作。1998 年華僑華人共有 630 人左右,1999 年華僑華人增至約 750 人,老一代華僑多為 60 歲以上,廣東籍為主,主要經營餐館業和雜貨店。最近一批是近年來從大陸、香港、臺灣 等地移入的華僑,以台商居多。截至 2010 年尼加拉瓜的華僑人數有 2,035 人,其中 250 人是 來自台灣。目前的僑團組織以旅尼中華總會與台灣商會為最大宗,台灣商會成立於 1998 年, 經常提供前往尼國的台商一些建議與協助。 396


各國個論

尼國的僑營企業多以中、小型為主,各種商業店鋪 20 餘家。華僑一旦在尼加拉瓜獲得 居留權後,舉凡一切居住、就業、旅行、購置房產土地及開採礦業等,均與尼加拉瓜人一律 平等,不受政府干預。1956 年尼加拉瓜華人商店有 250 家左右。1967 年華人達 3,000 人, 1970 年代後期,約有 4,000 人,其中華裔約占 3,000 人。主要聚居在首都馬那瓜城和尼國東岸。

(2)當地台商經營與投資概況 尼加拉瓜及中美洲其他國家正積極與加拿大進行自由貿易協定,此外,尼國已與美國簽 訂自由貿易協定 (CAFTA-DR) ,尼國輸往美國之相關產品可享有優惠關稅配額。我國與尼國 素有邦交之情,自台尼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後,尼國產品可享有免稅進口待遇。且我國透過尼 國 Bancentro 銀行,可提供尼商 100 萬美元額度轉融資貸款,鼓勵尼國廠商購買我國產品及 設備。我國業者可利用此一優勢,遠赴尼國發掘商機。截至 2010 年 4 月,我國廠商累計投 資件數 35 件,累計投資金額為 1.35 億美元,創造約 7,000 人之就業機會。 我國廠商在尼加拉瓜主要以紡織成衣業、旅館業為主,其他還有貿易業、百貨業、服務 業及農牧業等。其中紡織成衣業方面,許多成衣業界頂尖品牌都已將此地當成製造母國,我 國年興製衣工廠,曾同時經營五座成衣廠、一家染整廠、一家紙箱廠及一家養蝦場,為我 國台商在尼國規模最大。另外,我國廠商新光集團與互助營造、老爺酒店合資於在尼國投 資設立的尼加東方開發公司,包括投資項目為 Plaza Inter 購物中心及國際會議中心、Hotel Crowne Plaza 飯店。

(3)投資機會 根據全球台商服務處說明,我國台商可到尼國發展之產業有農業生產及食品加工業、生 質能源產業,以及木材加工及傢俱業。

4. 小結 尼加拉瓜雖享有 WTO 以及其他國際組織之各項優惠措施,但國內貧窮問題嚴重及政府 高度負債,近期國際油價上揚,已提高尼國運輸交通成本,2011 年尼國將面臨高通膨,屆時 尼國中小型企業貸款更加困難,將使生產力下降及打擊外銷競爭力,影響就業機會及經濟成 長。建議尼國政府應該進行財政改革,妥善分配國家財政資源,改善公共福利政策及提升施 政之透明度及效率。尼加拉瓜擁有豐富礦產,吸引很多外國觀光客前來尼國。但尼國工業及 服務業發展相對落後,對生產機器及設備、零組件、原物料、事務性機器及資訊設備等均須 仰賴進口。 尼加拉瓜與中美洲各國、多明尼加及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CAFTA-DR) ,尼國輸美 相關加工產品可享有關稅配額之優惠,我國並與尼加拉瓜簽訂有自由貿易協定,我國廠商購 買尼國產品可享有關稅優惠,加上國際經濟景氣復甦及我國政府積極推動與尼加拉瓜雙邊交 易,因此我國廠商可多加利用尼國有利之資源及市場條件,並要注意妥善規避或防患可能之 風險,積極開拓投資機會與商機,包括農業生產及食品加工業、生質能源產業、木材加工及 傢俱業等等,皆可尋求合作機會,製造雙贏局面。

39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十四)巴拿馬(Republic of Panama)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 (WEF) 所公佈的全球競爭力排名,2010 年巴拿馬排名為第 53 名,較 2009 年進步 6 名。在全球競爭力各項指標中,以基層建設投資、總體經濟危機因應得宜及對 科技運用力表現佳而提升排名。但近年來巴國政府赤字有逐漸攀升的趨勢,2010 年政府財政 赤字為 5.11 億美元,較 2009 年 2.53 億美元增加 2 倍,占國內生產毛額的 1.9%。雖然 2010 年巴國政府財政收入達 68.74 億美元,較 2009 年增加 9.7%,但政府財政支出也較 2009 年增 加了 13.3%,為 73.86 億美元。其中政府財政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為社保局等相關單位的社 會福利支出及基本工資調升等。 有關國內生產毛額方面,2009 年巴國的國內生產毛額為 240.8 億美元,平均每人國民所 得為 6,951 美元。2010 年由於景氣好轉,巴國的國內生產毛額增加到 267.8 億美元,平均每 人國民所得也增加為 7,593 美元。2009 年因爆發金融危機,中南美洲國家普遍都有財政緊縮 的困境,但巴拿馬因擁有巴拿馬運河及豐富的農林資源,2009 年尚能維持 3% 的經濟成長率, 在世界許多國家均呈現經濟衰退的情況下,巴拿馬的表現實屬不易。到了 2010 年,經濟成 長率因景氣好轉而上升到 7.5%,但還未回復到 2008 年 10.1% 的水準,巴國的經濟雖然成長, 但是貧富差距問題仍未改善。物價上漲率方面,2009 年由於國際油價回穩,巴國通膨率僅為 2.4%,2010 年因國際油價上漲,因此通膨率上升到 3.5%。失業率的部分,近三年都是差不 多的水準,2009 年雖然發生金融危機,失業率相較於 2008 年只小幅上升到 6.6%,2010 年, 失業率也只小幅下降到 6.5%。

(2)貿易概況 目前巴拿馬已與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智利、台灣 與新加坡等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在 2010 年,巴國在貿易表現方面又有了新進展,包括與 加拿大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與歐盟簽署貿易聯盟協定及與哥倫比亞進行第二回合自由貿易協 定談判。但 2010 年巴國出口量不如預期表現,根據巴拿馬出口商協會 (APEX) 會長 Manuel Fernandez 表示,巴國產品外銷衰退,主要原因為出口商覺得政府較不重視促進外銷而偏重 吸引外人投資,次要原因為國際金融危機、失去歐盟 GSP 優惠關稅、原物料、運費、燃料及 電力費用上漲。巴拿馬 2008 年的出口值為 12 億美元,進口值為 91 億美元,貿易餘額為 -79 億美元。至 2009 年,由於發生金融危機,出口值減少為 9 億美元,而進口值則減少到 78 億 美元。2010 年,出口值不如預期成長,出口值為 8 億美元,進口值則大幅增加到 91 億美元, 貿易逆差金額為 82 億美元,近三年來對外貿易均為逆差。 農、牧業為巴拿馬對外出口大宗,農牧產品在國際市場較具競爭力,巴拿馬是我國在中 南美洲 12 個邦交國及所有中美洲國家中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根據我國關稅總局統計資料顯 示,2010 年我國與巴拿馬雙邊貿易總額達 3.35 億美元,較 2009 年的雙邊貿易總額 1.77 億 398


各國個論

美元大幅增加了 89.3%;其中對巴拿馬出口 2.90 億美元,較 2009 年 1.53 億美元大幅成長了 89.6%,自巴拿馬進口 44.8 百萬美元,較 2009 年 24 百萬美元大幅成長了 86.6%。2010 年我 國並享有順差 2.45 億美元,為近 10 年最高紀錄,較 2009 年 1.29 億美元之順差,大幅增加 90.15%。但巴國本身生產力有限,短期內雙邊貿易之逆順差關係不易改變。在我國與巴國依 FTA 逐年降低稅率及雙方政府積極推展雙邊貿易下,未來雙方貿易金額可望持續成長。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為了使巴國經濟成長及增加貿易,巴國政府推動幾個振興經濟的重要經濟措施。根據經 濟部投資業務處的資料,「巴國政府近期採取之多項振興經濟措施」包括:① 推動雙邊自由 貿易協定,並加強參與區域經濟整合、② 進行巴拿馬運河擴建計畫、③ 全力抑制高物價及 高油價、④ 強化出口以及吸引外來投資、⑤ 積極推動全國節能計畫、⑥ 積極發展觀光業; 以及⑦ 增加公共建設,擴大內需市場。 巴拿馬經濟近年來飛快成長,顯示巴國的經濟活力充沛,已是該區域內最強勁之國家。 巴拿馬經濟學家認為,雖然巴國經濟表現亮麗,但有些經濟問題尚待解決。政府須制定國家 經濟發展計劃,進行公平之財產分配,以改善社會民眾經濟狀況。 表 2-3-19 巴拿馬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氣候 政治體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語言 首都及重要城市

巴拿馬 (Republic of Panama) 巴拿馬位元處南美洲西北地峽部分,西接哥斯大黎加,東與哥倫比亞 為界,南瀕太平洋,北臨加勒比海。 熱帶氣候,氣候炎熱潮溼,可謂四季如夏。每年分乾季及雨季,乾季 十二月至四月底,雨季五月至十二月,沿海一帶平均溫度 28℃。 共和國 / 總統制 變革聯盟 / 馬丁內利(Ricardo Martinelli Berrocal)於 2009 年 7 月 1 日就職,任期 5 年,至 2014 年 6 月 30 日。 西班牙語 首 都 為 巴 拿 馬 市, 為 全 國 第 一 大 城。 箇 朗 市(Colon) 及 大 衛 市 (David)亦為巴拿馬主要城市

主要國際機場

Tocumen International Airport

重要港埠

Balboa, Colon, Cristobal

天然資源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巴拿馬森林資源豐富,而且樹種多,其中不乏桃花心木、西洋杉、柚 木等木材,並盛產香蕉、鳳梨、甘蔗、咖啡等熱帶經濟作物。 78,200 39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3-19 巴拿馬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人口數(人,2011 年)

3,460,462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44

華人數(人,2010 年)

134,000

華人所占比例(%)

3.8723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340

台僑所占比例(%)

0.0098 經濟概況

幣制 (貨幣單位)

巴爾波(PAB)

匯率(巴爾波兌美元)

固定匯率,與美元等值。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10.1

3.2

7.5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

8.8

2.4

3.5

失業率(%)

6.3

6.6

6.5

230.01

240.80

267.78

6,759

6,951

7,593

出口值(億美元)

12

9

8

進口值(億美元)

91

78

91

貿易餘額(億美元)

-79

-69

-82

貿易依存度 (%)

44.8

36.1

37.0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400

魚、香蕉、蝦、水果、廢金屬、牛肉、醫藥製劑、咖啡、酒類、蔗糖、 皮革、蔬菜、清潔用具、鋁片、乳製品 美國、瑞典、西班牙、荷蘭、哥斯大黎加、比利時、葡萄牙、尼加拉 瓜、印度、宏都拉斯 石油、汽車、藥品、通訊設備、電腦及其周邊設備、汽車零配件、玉 米、動物飼料、農藥、汽機車及自行車用輪胎 美國、中國大陸、荷屬安地列斯、日本、哥斯大黎加、墨西哥、哥倫 比亞、巴西、南韓、瓜地馬拉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0.69

0.24

0.45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2.34

1.53

2.90


各國個論

表 2-3-19 巴拿馬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1.65

-1.29

-2.45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5.75

2.67

5.63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2.57

1.96

3.19

鋼鐵,肉及食用雜碎,魚類、甲殼類、軟體類及其他水產無脊椎動物, 生皮(毛皮除外)及皮革,銅及其製品,鋁及其製品,咖啡、茶、馬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黛茶及香料,木漿或其他纖維質材料之紙漿;紙或紙板之廢料及碎料, 錫及其製品,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錄音機及聲音重放機;電視影像、 聲音記錄機及重放機;以及上述各物之零件及附件。 船舶及浮動構造體,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錄音機及聲音重放機;電 視影像、聲音記錄機及重放機;以及上述各物之零件及附件,核子反 應器、鍋爐、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橡膠及其製品,鐵路及電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及其零件與附件,塑膠及其製品,人造纖維絲, 鋼鐵製品,蛋白狀物質;改質澱粉;膠;酵素,卑金屬製工具、器具、 利器、匙、叉及其零件,傢俱;寢具、褥、褥支持物,軟墊及類似充 填傢俱;未列名之燈具及照明配件;照明標誌,照明名牌及類似品; 組合式建築物。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評比 (投資環境評比)

24.24

30.28

27.15

53 (-)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 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1)主要產業介紹 服務業是巴拿馬經濟主幹,其產值約占國民生產毛額的 74.5%,其中運輸業約占 27%, 商業約占 18%,金融服務業約占 10%,餐飲與旅館業約占 3%。巴國服務業主要以巴拿馬運 河營收、箇郎自由貿易區、金融業及商船註冊等四項為主,巴拿馬運河更係巴國經濟命脈。 巴國農林漁牧業產值約占 GDP 的 5.7%,主要農產品為香蕉、稻米、菸草、可可、咖啡、椰子、 橡膠、糖、玉蜀黍、柑橘等;畜牧業則為牛、豬、羊及家禽等。其中巴國農牧業發展所面臨 之主要困難點為融資不易及生產成本偏高,農民無法向銀行貸得所需資金。巴國沿海漁業也 略有發展,主要以捕蝦為主,其中捕鮪業正在發展中。巴國林業資源豐富,其東部 Darien 省 山區所生產之樹木以桃花心木及紅杉木為主,巴國政府更於近年推廣種植柚木。至於工業的 40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部分,巴國工業並不發達,主要偏重於農牧產品加工業,另外,其他較大型產業為水泥業。

(2)外商在當地投資經營現況 由於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讓巴拿馬穩居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的區域金融中心。 2010 年上半年,巴拉馬為中美洲國家中外人直接投資最多者,根據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經濟 委員會表示,2010 年巴國外人直接投資相較於 2009 年成長 16.4%,受 2008 年引爆的國際金 融危機影響,2009 年巴國外人直接投資總額為 17.7 億美元,相較於 2008 年減少 6.3 億美元, 減少幅度達 26%。經濟學家柴普曼 (Guillermo Chapman) 曾表示若要吸引外資流入,巴國政 府應加強國際化、展開運河拓寬工程及簡化外人在經濟特區投資審查程式等。因巴國得天獨 厚的地理位置以及民主政治逐漸穩定之原因,歐洲及北美各國皆積極到巴國展開投資,甚至 在中南美的巴西、智利、墨西哥等指標性國家也與巴國簽訂各項的經貿協定,可望於未來吸 引更多的外人投資。 巴拿馬經濟持續成長,投資環境改善引起外商注意,外國廠商紛紛到巴國考察投資機會。 如韓國進口商協會 (KOIMA) 即組團至巴拿馬拓展商機。韓國為世界第十一大經濟體,對巴 國來說具有相當大的進口潛力,而韓國進口商協會前來巴國正是為了替韓國市場尋找巴拿馬 產品。根據巴國工商部外貿次長 Jose Domingo Arias 表示,由於推動運籌物流業與透過巴拿 馬運河提供過往產品提升附加價值的期待,對韓國而言為一項有利的條件。 加拿大大西洋岸廠商亦組團到巴拿馬來尋求商機,由 Ontario 政府籌組,來自 Nuevo Brunswick、Terranova & Labrador、Nueva Escocia 及 Isla Principe Eduardo del Este de Canada 等地方,共計約有 11 家廠商,主要投資產品為建材、旅行社、船舶、有機廢棄物處理、教 育相關服務業及軟體製作。貿訪團團長 PeterGiffin 表示巴拿馬為世界最穩定的經濟體之一, 加拿大廠商因其創新、創造力之高技術與經驗等原因,均適合到巴國發展。而該團廠商包括: Hi-Point Industries、Cavendish Farms、Virtual Marine Technology (VMT) 、Nautel、Atlantic Industries Limited (AIL) 、Compusult Limited、Naugler’s Traditional 等。

3. 當地華人經濟 (1)僑台商人口分布及活動概況 目前巴拿馬的華僑人數約為 13 萬多人,主要集中在巴京、箇朗市、牛口省、甜水埠、 貝諾諾美及 Chanquinoloa 等地方。根據巴拿馬的人口統計資料顯示,早在 1845 年就有華人 移居至巴國,之後約清末民初時,移入該國的華僑主要來自福建的廈門、廣東的中山、開平、 恩平、鶴山與南海等地,且多數從事建築鐵路或開鑿運河的工人。1941 年巴國政府頒布新憲 法,對外來移民有許多的嚴苛規定,於是部分華僑與當地人通婚,並且使用西班牙文的名字, 加上近百年來華僑與當地居民通婚,許多華僑後代並不會說華語,甚至從外表上也看不出是 華人。1997 年因香港回歸與 1999 年澳門回歸,更造成一波港澳人士移民至巴國的風潮。根 據僑委會資料,目前旅居巴拿馬的華僑人數,截至 2010 年巴拿馬的華僑人數有 134,000 人, 其中 340 人是來自台灣。主要僑團則有台灣商會及台僑協會兩個,巴拿馬的傳統僑團注重宗 親聯誼,在華裔僑團及台僑的僑團則是注重功能為主。 402


各國個論

(2)當地台商經營與投資概況 我國與巴拿馬於 2003 年簽訂「台、巴自由貿易協定」,讓台灣廠商在巴拿馬投資可獲 得更多的保障。早期移居到巴國的華人或台商,多從事傳統勞力密集工作,包括超商、洗衣 業、農場、餐飲業、五金業等。其中我國廠商在巴國的傳統超商及雜貨鋪更佔有 85% 之高。 最近移民至巴國的華僑,因資金充裕與受過高等教育之下,開始從事知識密集的行業,包括 貿易、金融、航運等,甚至有些廠商跨足經營金融服務業,如台資的兆豐國際商銀巴拿馬分 行及箇朗分行。 根據統計,我國廠商在巴拿馬投資廠商約 45 家(共 68 件),多屬中、小型企業,包括 航運(長榮海運集團)、漁撈(今隆達遠洋漁業公司)、金融(兆豐國際商銀)及轉口貿易、 批發、餐飲、零售、汽車修理、餐飲、製造業等。根據經濟部投審會統計,截至 2010 年 3 月止, 我國台商對巴國投資金額總計為 12 億 2,923 萬美元。其中台商經營進口及轉口貿易業者主要 集中在箇郎自由貿易區內,約佔 45%,由於廠商間競爭激烈,大部份均採薄利多銷的方式經 營,所投資的資本額不大,約在 20 萬美元上下。進出口貨物以汽車零配件、成衣、鞋類、 鐘錶、眼鏡、化妝品、自行車、小五金、禮品、雜貨等為主,並出口到哥倫比亞、厄瓜多、 委內瑞拉、中美洲及加勒比海等地區。行銷製造業主要生產包裝用塑膠泡膜、電風扇組裝、 塑膠桌椅及紙箱生產等,集中於大衛堡加工出口區。其他廠商則從事金融、批發、餐飲、零 售、漁撈及汽車維修等。其中我國廠商在巴國投資中,以長榮集團為最大宗,佔 45%,再來 則為兆豐金控集團及今隆達漁業公司。

(3)投資機會 巴拿馬主要以金融、轉口貿易、倉儲、航運、旅遊等產業居多,製造業所佔比率甚低, 因此巴國政府歡迎外國廠商前來巴國投資生產事業,如電器電子裝配、傢俱製造、食品、塑 膠及農漁業產品加工等。

4. 小結 近年來巴國政府赤字有逐漸攀升的趨勢,社保局等相關單位的社會福利支出及基本工資 調升均為政府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雖然巴國經濟表現亮麗,但政府須制定國家經濟發展計 劃,以改善社會民眾經濟狀況。由於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讓巴拿馬穩居中南美洲及加勒比 海地區的區域金融中心。2010 年上半年,巴拉馬為中美洲國家中外人直接投資最多者。 目前巴拿馬已與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智利、台灣 與新加坡等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並與加拿大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與歐盟簽署貿易聯盟協定 及與哥倫比亞進行第二回合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但 2010 年其出口量並不如預期表現。農、 牧業為巴國對外出口大宗,其農牧產品在國際市場較具競爭力。巴國是我國在中南美洲 12 個邦交國及所有中美洲國家中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但巴國本身生產力有限,短期內雙邊貿易 之逆順差關係不易改變。在我國與巴國依 FTA 逐年降低稅率及雙方政府積極推展雙邊貿易 下,未來雙方貿易金額可望持續成長。就台灣與巴拿馬進行經貿合作上,我國廠商可多加利 用巴國有利之資源及市場條件,並要注意妥善規避或防患可能之風險,積極開拓投資機會與 商機。 40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十五)巴拉圭(Republic of Paraguay)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 (WEF) 公佈 2010 年全球競爭力評比,巴拉圭在接受評比之 133 個國 家中位列第 120 名,較 2009 年進步 4 名,2010 年的經濟成長率較 2009 年相比,有明顯大幅 度的進步,從去年的 -3.8% 上升到 15.0%,表示巴拉圭正逐漸脫離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整 體經濟在 2010 年有顯著的進步和復甦,根據經濟統計數據顯示,整體初級產業(農牧業) 大幅成長 60%,次級產業(製造業)成長 3.7%,第三產業(服務業等)成長 30.4%。失業率 也從 2009 年的 7.9% 下降到 2010 年的 6.1%;國內生產毛額也從 2009 年的 142.16 億美元增 為 2010 年的 184.75 億美元,平均每人國民所得也從 2,265 美元上升至 2,886 美元,表示金 融海嘯後國內經濟環境獲得改善,產出所得增加,亦帶動刺激整體的消費增加,因此通貨膨 脹率由 2009 年的 2.6% 上升至 2010 年的 4.7%。 國際貨幣基金 (IMF) 發表對南美洲各國的通貨膨脹預測,巴拉圭 2011 年全年通貨膨脹 率預測值為 10.7%,較巴拉圭中央銀行 (BCP) 預測之 7.5% 為高。IMF 表示拉丁美洲正面臨 通貨膨脹嚴重、經常帳逆差和信用額度需求增加等挑戰,因為經濟成長刺激需求,導致通貨 膨脹的壓力增加,為因應此現象,巴拉圭央行打算以發行金融債券收回市場貨幣和調高法定 存款準備率的方式,來減少貨幣流量,以達到控制通膨的目的;但反面也會對生產部門融資 貸款成本增加,將造成負擔,政府須多方思考,才能訂定出兼顧各部門的政策。

(2)貿易概況 巴拉圭在國際貿易方面,在 2010 年出口總值為 45 億美元,較 2009 年 32 億美元成長, 主要出口品為黃豆,占出口總額 35%,其次為牛肉、棉花、木材、值物油等皆有大幅的成長, 僅麵粉出口小幅衰退 8%;進口總值也從 2009 年的 69 億美元上升至 2010 年的 100 億美元, 巴國工業不發達,工業產品多仰賴進口,機器等資本財為主要進口品,占進口總額 40%,其 次為汽車、食品、化學原料等,是一個高度貿易依存度的國家。 與我國經貿互動關係方面,根據我國關稅總局的統計,2010 年我國與巴拉圭貿易總額為 0.64 億美元,較 2009 年我國與巴拉圭貿易總額的 0.37 億美元增加。巴拉圭對我國之出口值 從 2009 年之 0.004 億美元增加至 0.08 億美元,自我國進口值從 2009 年之 0.33 億美元上升 至 2010 年 0.56 億美元,對我國進出口的貿易依存度在 2010 年皆呈現上升趨勢。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 巴國總統於 2008 年上任後,因應巴國勞工團體請求,曾於 2009 年 5 月調高最低薪資 5%, 當時適逢金融危機,出口萎縮,全國又面臨乾旱,勞工團體經與政府協商後,調漲幅度雖不 達要求的 25%,但政府做出承諾,待景氣恢復後再做調整,因此在景氣好轉後勞工團體紛紛 要求政府履行承諾,再度調整最低薪資,甚至以全國大罷工為要脅,經協商會議後,於 2010 年 7 月同意調整 7%,將該項最低薪資調至 150 萬 7,500 瓜拉尼 ( 折合約 330 美元 )。 404


各國個論

今年來巴國政府為吸引外人投資,積極推動工業發展,獎勵出口,並設立出口暨投資促 進局 (REDIEX) ,加強外銷,致力提升國內廠商競爭力。在我國提供專案經費補助下,出口 暨投資促進局 (REDIEX) 選定 8 大產業:肉品皮革、紡品成衣、資訊軟體、觀光旅遊、蔬菜、 甜菊、林業及生質燃料等,做為外銷的主要項目。另外,政府為保護國內產業,也擬定推動 優先採購本國製品及僱用國內勞工等政策,期望能增加國內就業率及保護弱小產業。 表 2-3-20 巴拉圭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巴拉圭(Republic of Paraguay)

地理位置

南美洲中部,東接巴西,西南鄰阿根廷,西北界玻利維亞 亞 熱 帶 型 氣 候、 東 部 偶 有 豪 雨、 西 方 雨 量 較 少; 年 平 均 氣 溫 為

氣候

27℃,夏季為每年 10 月中至翌年 3 月底,平均氣溫達 33℃,但白天 經常超過 40℃。冬季從 6 月至 8 月,平均氣溫在 14.5℃左右。

政治體制

共和國,總統制,三權分立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愛國改變聯盟 / 費爾南多 • 盧戈(Fernando Armindo Lugo Méndez)

語言

西班牙語、瓜拉尼語(Guaraní)

首都及重要城市

亞松森(Asuncion)

主要國際機場

Silvio Pettirossi International Airport

重要港埠

Asuncion, Villeta, San Antonio, Encarnacion 巴拉圭有廣大的土地、綿延的森林、家畜養殖區,和巴拉那河豐富的

天然資源

水力資源及種類繁多的淡水魚類。已開發的礦產有石灰石、石膏、大 理石等。製作玻璃原料之矽砂,品質優良的高嶺土、黏土為陶、瓷原 料等亦均具商業開採價值。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406,750

人口數(人,2010 年)

6,402,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15

華人數(人,2010 年)

5,076

華人所占比例(%)

0.0793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3,780

台僑所占比例(%)

0.059 經濟概況

幣制 (貨幣單位)

瓜拉尼(PYG) 40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3-20 巴拉圭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匯率(瓜拉尼兌美元)

1USD:4,573.8 PYG(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5.8

-3.8

15.0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

10.2

2.6

4.7

失業率(%)

5.4

7.9

6.1

169.05

142.16

184.75

2,747

2,265

2,886

出口值(億美元)

45

32

45

進口值(億美元)

90

69

100

貿易餘額(億美元)

-45

-37

-55

79.85

71.04

78.48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貿易依存度(%)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油料種子及含油質果實、肉及實用雜碎、食品工業產製過程之殘渣、 榖類、動植物油脂及其分解物、木及木製品、生皮及皮革 阿根廷、巴西、烏拉圭、開曼群島、俄羅斯、中國大陸、智利、美國、 荷蘭、玻利維亞 石油燃料、礦油及其蒸餾品、機器、機械用具及其零件、電機與設備 及其零件、車輛及其零件、肥料 巴西、美國、中國大陸、阿根廷、瑞士、日本、開曼群島、烏拉圭、 德國、智利、法國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0.07

0.04

0.08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0.60

0.33

0.56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0.53

-0.28

-0.48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16

0.13

0.17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67

0.48

0.56

鋼鐵;肉及食用雜碎;木及木製品,木炭;生皮(毛皮除外)及皮革; 銅及其製品;動植物油脂及其分解物,調製食用油脂,動植物蠟;糖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及糖果;油料種子及含油質果實,雜項穀粒、種子及果實;工業用或 藥用植物,芻草及飼料;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 件;精油及樹脂狀物質,香水、化粧品或盥洗用品;浸漬、塗佈、被 覆或黏合之紡織物,工業用紡織物等。

406


各國個論

表 2-3-20 巴拉圭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塑膠及其製品;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 及其零件與附件;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針 織品或鉤針織品;人造纖維絲;玩具、遊戲品與運動用品;天然珍珠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或養珠、寶石或次寶石、貴金屬、被覆貴金屬之金屬及其製品,仿首 飾,鑄幣;鞣革或染色用萃取物、鞣酸及其衍生物,染料、顏料及其 他著色料,漆類及凡立水,油灰及其他灰泥;墨類;無機化學品,貴 金屬,稀土金屬等。 28.62

外匯存底(億美元)

38.62

全球競爭力評比

41.67

120 (-)

(投資環境評比)

註:- 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 口值;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 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巴拉圭政府為鼓勵外商投資,提供了許多優惠方案,雖然具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及充沛的 勞力,惟政策不夠健全司法保障不足,加上走私和仿冒猖獗,投資環境有待改善,因此外商 投資不甚熱絡,主要投資在電訊、製藥、木材、印刷、植物油等產業。巴國公營企業管理不善, 民營化過程緩慢及脫序,最受批評的是貪汙、司法機構缺乏透明及不平等,以及缺乏適當之 基礎建設。為了改善此狀況,巴國政府致力於保障智慧財產權、改善司法、去除貪汙、行政 透明化,並提供中小企業適當融資信用,及加速對外開放政策等。另外,巴拉圭在經濟自由 度方面則享有不錯的評價,對外國投資者也採平等待遇。 外人來巴國之大型投資不多,其中以美國為巴拉圭最大的外人投資國,根據拉丁美洲及 加勒比海組織 (Cepal) 發表之 2010 年區域內各國國外投資概況,巴拉圭 2010 年外國投資金 額達 2 億 6,800 萬美元,較 2009 年大幅增加 171%,國外資金主要投資在製造業及服務業, 各占該年國外投資額的 49%,其次為貿易占 37%,植物油生產占 32%,而農林初級產業則只 占 2%。下表 2-3-21 所列為美、歐、亞三洲在巴國投資的國家。 表 2-3-21 各洲在巴拉圭投資之情形 洲別

國家

美洲

美國、巴西、阿根廷

歐洲

德國、荷蘭、法國、西班牙、英國、義大利

亞洲

日本、韓國、臺灣

資料來源 : 全球台商服務網 (2010 年 11 月 )

40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3. 當地華人經濟 (1)僑台商人口分布及活動概況 巴拉圭是我國在南美洲的邦交國,兩國建交已有 50 多年的歷史。早年巴拉圭華僑華人 不多,第一批華人移民可追朔至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主要來自廣東或香港,但少有長期居留 者。 著名的“巴拉圭東方城”前身為“斯特羅斯納城”,位於巴拉圭與巴西交界的伊瓜蘇河 口地區的巴拉圭一側,由於近年來以台灣、香港為主的東方人日益增加,故因此被稱之為“東 方城”或“中國城”,當地華僑華人則多以該地為據點,稱該城為“橋頭”。 在僑團組織方面,有「亞松森中華會館」、「東方市中華會館」、「巴拉圭孔教中心」、 「亞松森化高球聯誼會」、「巴拉圭台灣會館」、「巴拉圭台灣同鄉會」、「中華民國旅巴 拉圭台灣商會」、「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業協會巴拉圭分會」、「巴拉圭華商經貿學員聯誼 會」、「全盟巴拉圭支會」、「巴拉圭華人慈善基金會」等僑團。巴國目前有 3 家華文報紙: 《美洲華報》、《南美天地新聞》和《傳真新聞》,另有媒體組織“巴拉圭台灣宏觀電視台”, 報導巴國境內的華僑活動和當地新聞。

(2)當地台商經營與投資概況 自 1990 年代以來,來自臺灣的移民逐漸增多,主要聚居在東方市及首都亞松森及其鄰 近市鎮。在巴國的華僑華人主要以經營商業和服務業為主,華營商店以雜貨零售和餐廳為最 多,其中華人陳雄才在巴拉圭首都亞松森所經營的百貨公司為該市最大的百貨之一。華營工 廠有 20 多家,包括化工、紡織、塑膠、食品等工業,其中塑膠製造及加工產品占當地市場 的 20%。僑胞在巴國的旅遊業經營亦蓬勃,包括旅行社 7 家和旅館 10 餘家;另有保齡球館、 醫院、書店、藥店、照相館等。 我國在巴拉圭投資以製造業為主,多聚集在台巴工業區,包括塑膠袋、釣具、木材加工、 木材地板、光碟片、玩具、電扇、皮件等;多數台商也從事百貨之轉口貿易,主要銷往巴西, 據估計年平均轉口貿易金額達 20 億美元以上,近年來受巴西政府在邊境採取嚴格管制干預, 金額有逐漸減少趨勢。巴拉圭之投資比較利益在於廉價的電力、廣大的土地資源及接近南方 共同市場,尤以靠近南美洲最大市場巴西,此點具地理發展優勢,我國可利用此項優點前往 發展;另我商在巴國投資須遵守當地勞工規定,以避免勞資糾紛,且須事前做好財務管理評 估,避免當地之高利率融資所帶來的負擔。

4. 小結 巴拉圭是我國在南美洲的邦交國,為我國進軍拉丁美洲的主要跳板,然而巴國多年來 的高貧窮率、貧富差距及環境條件惡化問題,使整體國家競爭力不足,巴國政府為改進 此問題,吸引外人投資,設立了許多獎勵投資方案,其中包括了設立了出口暨投資促進局 (REDIEX),加強外銷,提升競爭力;另外為改善因大環境對勞工所產生的壓力,調高最 低薪資 7%;積極打擊走私犯罪,維護社會秩序。巴拉圭是個高度依賴進出口的國家,但由 408


各國個論

於通貨膨脹會使國內產業受到嚴重影響,期望以財政或貨幣政策加以控制,使物價波動趨於 平緩。目前盧戈政府正努力地平衡產業與社會福利政策,相關法令與經濟政策也逐步落實中。 巴拉圭具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勞力低廉充沛和廉價的電力等優點,我國在當地投資以製 造業、商業、服務業為主。再加上巴拉圭鄰近巴西,具有發展上的地緣優勢,擁有廣大的市 場,我商可多加利用並前往投資,以巴拉圭為據點放眼南美洲。

(十六)秘魯(Republic of Peru)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 (WEF) 對全球各國進行全球競爭力的排名調查,2010 年秘魯的排名 為第 73 名,相較於 2009 年的第 78 名,進步 5 名。近年來秘魯經濟成長迅速,儘管去年受 金融海嘯影響,秘魯仍為南美洲唯一經濟正成長的國家,在 2010 年經濟景氣復甦之際,秘 魯不斷被看好,經濟成長率從 2009 年的 0.9% 上升至 2010 年的 8.8%,失業率也微微下降至 7.9%,顯示秘魯已逐漸恢復其經濟水準;隨著景氣好轉,國內生產毛額從 2009 年 1,269 億美 元增加至 2010 年 1,528 億美元,平均每人國民所得也從 2009 年的 4,363 美元上升至 2010 年 的 5,172 美元。2010 年通貨膨脹率為 1.5%,較 2009 年的 2.9% 下降,而秘魯央行預估 2011 年秘國通膨可能超過 3%,為抑制通膨壓力,政府已擬定一連串方案,例如未來打算實施調 降關稅來應對之。

(2)貿易概況 秘魯 2010 年在貿易方面,出口值為 356 億美元,較 2009 年 269 億美元成長約 32%,祕 魯產業資源豐富,是世界第一大魚粉產國、第一大蘆筍產國,此二者為秘魯的明星外銷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為美國、中國大陸、加拿大、日本;進口值為 301 億美元,較 2009 年之 209 億美元上升,主要進口國家為美國、中國大陸、巴西、厄瓜多、智利。 秘魯與我國的經貿關係,根據我國經濟部國貿局統計,2010 年兩國雙邊貿易總額為 5.77 億美元,較 2009 年的 5.25 億美元增加。對我國出口值 2010 年為 3.25 億美元,比 2009 年之 3.24 億美元小幅增加,自我國進口值 2010 年為 2.52 億美元,較 2009 年之 2.01 億美元上升, 貿易順差減少,對我國的進出口貿易依存度也降低。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 祕魯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為:1. 國營港口、機場與高速公路之民營化。2. 為因應金融危 機,推動國內基礎建設投資,並促進購買秘魯製造產品。3. 應用進口防衛措施,保護國內產 業。私人投資為秘魯推動經濟的主要動力,為加強國家競爭力及促進投資,秘魯政府近年來 推動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縮減貨品進出口之費用及時間、簡化開設新公司程式及時間、 縮短核准建築執照時間及加強保障礦業投資者等。據秘魯外貿旅遊部消息稱,在新頒佈之促 進服務業貿易法律規定下,秘魯出口產品已從第一代(原材料出口)、第二代(增值商品出 口)、進步至第三代出口。所謂第三代出口主要是指醫療保健、技術支援、諮詢、顧問及其 40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他服務類貿易。如消費者為不在秘魯定居之外國人,據該項法律規定,該等消費將免課徵增 值稅。秘魯外貿旅遊部預測,如此可能將使 2011 年服務貿易出口成長 25%。 表 2-3-22 秘魯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秘魯(Republic of Peru) 位於南美洲西北部,西濱太平洋,北接厄瓜多,東南靠玻利維亞,南 鄰智利,東與哥倫比亞、巴西為界、海岸線長達 2,250 公里。 東方熱帶型氣候、西方乾燥沙漠型氣候沿岸區氣候溫和,北部氣溫和

氣候

降水量都較高;高原區夏季多雨,氣溫和濕度隨海拔高度上升而下降; 亞馬孫林區溫暖多雨,但南端的冬季寒冷。

政治體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共和國,採總統制 美洲人民革命聯盟黨 / 阿蘭 • 加夫列爾 • 路德維格 • 加西亞 • 佩 雷斯(Alan Gabriel García Pérez)

語言

西班牙文

首都及重要城市

利馬(Lima)

主要國際機場

Jorge Chavez International Airport Callao, Iquitos, Matarani, Paita, Pucallpa, Yurimaguas; note – Iquitos,

重要港埠

Pucallpa, and Yurimaguas are o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Amazon and its tributaries

天然資源

410

copper, silver, gold, petroleum, timber, fish, iron ore, coal, phosphate, potash, hydropower, natural gas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1,285,220

人口數(人,2010 年)

29,552,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22

華人數(人,2010 年)

988,531

華人所占比例(%)

3.3451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186

台僑所占比例(%)

0.0006


各國個論

表 2-3-22 秘魯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經濟概況 幣制 (貨幣單位)

新索爾 (PEN)

匯率(新索爾兌美元)

1USD:2.8085PEN(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9.8

0.9

8.8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5.8

2.9

1.5

失業率(%)

8.4

8.4

7.9

1,268.74

1,269.81

1,528.30

4,427

4,363

5,172

出口值(億美元)

315

269

356

進口值(億美元)

299

209

301

貿易餘額(億美元)

16

60

55

48.4

37.6

43.0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貿易依存度(%)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黃金、精煉銅、銅礦石、魚粉、鋅礦石、鉬礦石、咖啡、銀、鉛礦石、 鍚礦石 美國、中國大陸、日本、加拿大、智利、巴西 原油、其他重油、小麥、黃玉米、黃豆渣、電話機具、大豆油、其他 人類用藥、電視接收器、排氣量 1500c.c. 至 3000c.c. 之小客車 美國、中國大陸、巴西、厄瓜多、智利、阿根廷、墨西哥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5.84

3.24

3.25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2.46

2.01

2.52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3.38

1.23

0.73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1.85

1.20

0.91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82

0.96

0.83

銅及其製品;食品工業產製過程之殘渣及廢品;調製動物飼料;鋅及 其製品;魚類、甲殼類、軟體類及其他水產無脊椎動物和其調製品;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針織或鉤針織之衣著及服飾附屬品;鋁及其製品;核子反應器、鍋爐、 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棉花;羊毛,動物粗細毛,馬毛紗及其梭 織物;木及木製品,木炭;食用果實及堅果;食用蔬菜及部分根菜與 塊莖菜類等。 41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3-22 秘魯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塑膠及其製品;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鐵路 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及其零件與附件;人造纖維絲鋼鐵製品;橡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膠及其製品;鋼鐵;人造纖維棉光學、照相、電影、計量、檢查、精 密、內科或外科儀器及器具,上述物品之零件及附件有機化學產品; 鞣革或染色用萃取物、鞣酸及其衍生物,染料、顏料及其他著色料, 漆類及凡立水,油灰及其他灰泥,墨類;棉花;傢俱等。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評比 (投資環境評比)

312.5

332.3

442.1

73 (40)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秘魯的天然礦產蘊藏十分豐富,具有品種多、儲量大之特點,其中以銀產量居世界第一 位;加上秘魯為南美洲相對較為穩定之國家,2009 年在全球金融危機下,依然保有經濟正成 長率,其匯率新索爾表現也相當穩定,皆是吸引外人投資的主要因素。 秘魯政府為了鼓勵外國資本進入國內市場,制訂了相當完備的因應法則,包括保障外國 投資者和本國投資者相同的平等待遇、進出口自由、及企業資金可自由進出,商業貸款沒有 限制等。外人來秘魯投資以礦業能源、金融投資力道最大,世界大國如美國、中國大陸、法 國與巴西等紛紛增加在秘魯的投資。外人在秘國通訊業上亦有相當大的投資,近年來無線通 訊業之興起吸引更多國際大廠前來投資設立據點。金融服務業也引起外資之興趣,因景氣好 轉帶動產業蓬勃發展,企業及個人貸款需求日增,加上秘國銀行間存放款利率相差甚大,對 外商銀行是甚大誘因,西班牙、英國、加拿大與美國等國的銀行等皆前往投資營運;亞洲日 本與中國大陸的銀行也蠢蠢欲動,皆因秘魯銀行業的高額利潤所吸引而相繼進駐投資。 由於地理位置相近,語言文化相似的背景下,外人投資除傳統對外的投資大國如美國、 英國等,以同樣為西班牙語為主的國家投資最多,如西班牙、智利、巴拿馬、哥倫比亞、巴 西等。而亞洲國家因距離相隔遙遠、文化差異甚大,前往祕魯投資不普遍,其中新加坡與秘 魯有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是目前亞洲國家在秘魯投資的最大國;其次為日本,主要投資能源 業,投資企業為 PAN PACIFIC COPPER CORP. LTD.;再來為中國大陸和韓國為投資之第三、 四位。另外,印度企業亦不斷加強與秘魯企業的策略聯盟及投資合作機會,項目包括農工業、 醫藥業、旅遊業、軟體科技業及天然氣開採等,主要著眼於秘魯與美國的自由貿易協定,渴 望藉由秘魯與美國接軌。 412


各國個論

3. 當地華人經濟 (1)僑台商人口分布及活動概況 秘魯是拉丁美洲中華僑人數眾多,移民歷史較為悠久的國家,由於 1821 年秘魯獨立, 宣佈廢除奴隸制,提出招募華工代替黑奴的政策,加上當時中國大陸國內正值動亂,許多人 被迫離鄉背景,遠渡重洋至秘魯謀生。1849 年 10 月首批約 75 名華工抵達秘魯,開始了“契 約華工”的歷史,至 1874 年抵秘國之華人人數高達 9 萬人之多,形成第一次中國移民高峰。 20 世紀後,秘魯政府採取限制政策,來秘華人因此逐漸減少。根據歷年來統計數字計算,目 前旅秘華僑、華人數將近約 100,000 人,主要集中在秘魯西部沿海各城鎮,以首都利馬為最 多,早期大多從事勞力工作,對秘國的農業開發和重要的鐵路、道路貢獻良多,靠著華人特 有的勤奮刻苦特質,逐漸成為秘魯社會重要的組成份子,甚至進入秘國政界從事要職,各行 各業皆有華人菁英的蹤影。以廣東籍的華僑占大多數,臺灣籍華僑約近 200 人,從事最多的 產業非中餐館莫屬,充斥於秘國的大街小巷,約有四、五千家中餐館之多,中國大陸口味的 飯菜香已深植秘國人民的心,不少秘魯人還學習中國菜,成為中餐廚師,可見華人文化影響 秘魯甚巨。 現在秘魯所成立的海外台商組織「秘魯台灣商會」有會員約 29 人,該會前身為臺北旅 秘僑商聯誼會,成立於 1983 年,於 1996 年 5 月 5 日改名為秘魯台灣商會,並在僑委會正式 註冊,同時加入中南美洲台灣商會總會,成為中南美洲台灣商會總會創會會員國之一。該會 在當地會不定時舉辦聯誼活動,並且辦理傳統節日等慶典,是僑胞聯絡感情,交換經營資訊 或經驗的重要管道。另外華文教育上也相當有成就,以中華三民聯校辦學成果最為良好,是 美洲第一所中文學校,成立於 1924 年,另有孔夫子學校同樣為秘魯當地相當優秀的中文學 校,此兩所學校校譽良好,在學成績優秀的畢業生甚至可直接進入秘魯知名大學就讀。

(2)當地台商經營與投資概況 目前在秘魯投資之台商約 30 餘家,多從智利及厄瓜等地輾轉來投資的,投資形式多以 個人獨資,多集中在首都利馬,或秘魯南部自由貿易工商區 Tacna、第二大城 Arequipa 及 Chiclayo、鞋城 Trujillo 與林產區 Pucallpa 市等地亦有少數台商,經營產業類別包括:貿易業 (機車、工業用零配件、汽車零組件、玩具禮品、自行車、木材及海產加工等)、服務業(船 務代理、旅行社、餐飲業等)與地產開發等;另外,旅秘台商鄧氏集團在首都利馬興建 5 星 級旅館之投資計畫,預計投資 2,000 萬美元,看準秘魯經濟的持續成長,以及商務、觀光日 益發達所帶來的大量外來客,此項建案將會是我商於秘魯投資金額最高的一項建案。

4. 小結 有鑑於在全球金融海嘯下秘魯仍能有正的成長率,祕魯的經濟發展各界普遍看好,政府 也提出許多政策來促進社會進步,吸引外資,包括民營化、增強基礎建設、保護國內產業及 加速行政效率等。因為全球能源短缺的緣故、原物料價格上漲,為因應此能源需求,世界各 國紛紛因為秘魯天然資源豐富前往投資。近來除了能源製造業外,通訊業和銀行業也是外人 41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投資的新興目標;另外各國也看中秘魯與美國的自由貿易協定,希望透過秘魯與美國貿易 接軌。 秘魯是拉丁美洲中華僑人數眾多的國家,各行各業皆有傑出華人的表現,華僑華人多聚 集在首都利馬,主要從事貿易業和服務業。我商可多加利用秘魯與各國的貿易協定前往設廠; 加上我國僑團在當地相當活躍,可藉由僑團的幫助更瞭解當地人文風情,取得更詳細的資料 來瞭解商機,方能在秘魯的社會經濟上有更佳的表現。

(十七)墨西哥(United Mexican States)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 (WEF) 所公佈的全球競爭力排名,墨西哥排名第 66,較 2009 年下降 6 名。墨西哥為全球第 13 大經濟體,依據墨西哥銀行調查報告,墨西哥境內的治安問題,已 連續三個月成為阻礙墨西哥經濟成長的最大原因。由於外資的持續進入,2010 年 12 月墨西 哥外匯存底達到 1,205.9 億美元,股市達到 38,550.79 點,均刷新了紀錄。但經濟合作暨發展 組織 (OECD) 表示,因墨西哥對科技及創新投入之經費過低,有可能造成經濟之成長不如其 他金磚國家的成長表現。 有關國內生產毛額方面,2009 年墨西哥的國內生產毛額為 8,822 億美元,平均每人國民 所得為 8,203 美元。2010 年由於景氣好轉,墨西哥的國內生產毛額增加到 10,391 億美元,平 均每人國民所得也增加為 9,566 美元。2009 年墨西哥受金融危機及 H1N1 之影響,經濟成長 率呈現負成長為 -6.2%。到了 2010 年,經濟成長率因景氣好轉而上升到 5.4%,物價上漲率 方面,2009 年墨西哥的通膨率為 5.3%,2010 年墨西哥的通膨率小幅下降到 4.2%。失業率方 面,2009 年墨西哥失業人口增加至約 290 萬人,失業率為 5.5%,雖然墨國政府採取一連串 對抗經濟危機之措施,但 2010 年,失業率仍上升到 5.4%。

(2)貿易概況 目前墨西哥與北三角 ( 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及薩爾瓦多 )、尼加拉瓜及哥斯大黎加簽訂自 由貿易協定。為促進拉丁美州國家之整合及經濟成長,2010 年墨西哥與祕魯、智利及哥倫比 亞三國在秘魯利馬市共同簽署合作協定,允許墨西哥加入與拉丁美洲夥伴共同合作。而該協 定中的 4 個國家均屬於拉丁美洲中經濟成長較高的國家,並使拉丁美洲太平海岸國家建造更 龐大的貿易區域。墨西哥 2008 年的出口值為 2,918 億美元,進口值為 3,252 億美元,貿易餘 額為 -334 億美元。至 2009 年爆發金融危機,出口值下降到 2,297 億美元,而進口值則減少 到 2,461 億美元。2010 年,因全球景氣回升,出口值大幅增加為 2,981 億美元,進口值也增 加到 3,166 億美元,貿易餘額為 -185 億美元,近三年來,墨西哥貿易均呈現逆差,但貿易逆 差有越來越小的趨勢。 根據我國關稅總局統計資料顯示,2010 年我國與墨西哥雙邊貿易總額達 20.99 億美元, 較 2009 年的雙邊貿易總額 14.4 億美元大幅增加了 45%;其中對墨西哥出口 15.11 億美元, 414


各國個論

較 2009 年 10.97 億美元大幅成長了 38%,自墨西哥進口 5.87 億美元,較 2009 年 3.43 億美 元大幅成長了 71%。2010 年我國並享有順差 9.24 億美元,較 2009 年 7.54 億美元之順差, 大幅增加 22.6%。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墨西哥總統 Felipe Calderón 宣佈為對抗國際經濟衰退及保護墨西哥就業及經濟發展,政 府將推動「支持家庭經濟及就業協議」,包括有吸引外人投資以創造就業、鼓勵高科技產業、 推動外銷及發展中小型企業、增加基礎建設與天然瓦斯 / 石油之投資,消除主要毒品氾濫之 城市、提高產品競爭力與國內就業率、更好的所得分配,以及賦稅改革以解決廣大之逃漏稅 行為。 2011 年上半年墨西哥經濟將因美國經濟好轉而有較佳的表現,下半年則須視國內需求而 定,其中政府是否投入更多的公共支出到通訊等行業的基礎建設為關鍵點。此外,2012 年為 墨國總統選舉年,自 2011 年起,墨國政府將會實施許多有利於墨國經濟成長的政策,但是 國際組織則認為墨西哥經濟主要還是取決於美國的表現。 表 2-3-23 墨西哥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墨西哥合眾國(United Mexican States, 簡稱 Mexico) 位於中美洲,東臨加勒比海(Caribbean Sea)及墨西哥灣(Gulf of

地理位置

Mexico),北與美國(U.S.)相接,南接貝里斯(Belize)及瓜地馬 拉(Guatemala) 由熱帶到沙漠氣候都有,沿海和東南部平原屬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

氣候

為 25—27℃;墨西哥高原終年氣候溫和,山間盆地為 24℃,地勢較 高地區 17℃左右;西北內陸為大陸性氣候。

政治體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合眾國,總統制,總統任期六年 國家行動黨 / 卡德隆總統(Felipe Calderón Hinojosa),任期至 2012 年 12 月 1 日。

語言

西班牙語(Spanish)

首都及重要城市

Lajara), 維 拉 克 魯 斯(Veracruz), 蒙 德 里( Monterry), Leon,

首都為墨西哥 (Mexico),其他重要城市包括瓜達拉牙拉(Guada Tijuana, Puebla, Cancún, Manzanillo Belfast(BFS)、Birmingham(BHX)、East Midland、Edinburgh、 主要國際機場

GLA Glasgow、London-Gatwick、London-Heathrow、LondonLuton、 London-Stansted、Manchester

重要港埠

Belfast、Bristol、Dover 、Felixstowe、Harwich、Hull、Liverpool、 Plymouth、Portsmouth、Southampton、Thames、Tibury、Tyne 41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3-23 墨西哥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天然資源

主要的礦產資源有石油、銀、銅、黃金、鉛、鋅、天然氣、木材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1,958,201

人口數(人,2011 年)

113,724,266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58

華人數(人,2010 年)

60,000

華人所占比例(%)

0.0527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1,500

台僑所占比例(%)

0.00132 經濟概況

幣制 (貨幣單位)

墨西哥披索(MXN)

匯率(墨西哥披索兌美元)

1USD:12.357MXN (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1.2

-6.2

5.4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5.1

5.3

4.2

失業率(%)

4.0

5.5

5.4

10,956.6

8,822.2

10,391.2

10,270

8,203

9,566

出口值(億美元)

2,918

2,297

2,981

進口值(億美元)

3,252

2,461

3,166

貿易餘額(億美元)

-334

-164

-185

貿易依存度 (%)

56.3

53.9

59.2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製造業產品、石油及其產品、銀、水果、蔬菜、咖啡、棉花

主要出口國家

美國、加拿大、德國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416

金屬加工機器、鋼鐵製品、農業機器、電子設備、汽車零組件、汽車 修配零件、飛機及其配件 美國、中國大陸、日本、南韓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5.90

3.43

5.87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18.55

10.97

15.11


各國個論

表 2-3-23 墨西哥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12.65

-7.54

-9.24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20

0.15

0.20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57

0.45

0.48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鐵或非合金鋼之半製品、有線電話或電報器具、積體電路及微組件、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鋁廢料、機器零組件、二極體、電晶體及半導體裝置、鐵廢料、自動 資料處理機、鹽、非供人類食用之肉、雜碎、魚、甲殼類、軟體動物 粉及油渣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錄音機及聲音重放機;電視影像、聲音記錄機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及重放機;以及上述各物之零件及附件,鋼鐵,核子反應器、鍋爐、 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礦物燃料、礦油及其蒸餾產品;含瀝青物 質;礦蠟。

外匯存底(億美元) 09 年的數值含黃金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953.0

998.9

1,205.9

66(46)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1)主要產業介紹 墨西哥保稅加工出口區 (Maquiladora) 主要以電子、紡織、汽車三大行業為主,主要銷往 美國。1994 年因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NAFTA) ,吸引美國、日本及韓國電子業及 汽車組裝業大廠進駐墨西哥。 墨西哥紡織產業產值約占該國國內生產毛額 7%,主要集中於墨西哥市、墨西哥州、 PUEBLA 州、JALISCO 州等。墨西哥原為對美成衣出口第一大國,但近年來已逐漸被中國 大陸產品所取代,國內紡織成衣業已無法與中國大陸等亞洲國家競爭,導致 2002 年 350 家 成衣及紡織廠紛紛外移至中國大陸。 目前墨西哥已與美國、加拿大簽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NAFTA) ,加上墨西哥境內其大 量的廉價勞工優勢,歐、美、日等國際主要汽車大廠均赴墨西哥設立組裝線,開始生產佈局。 墨西哥為整個拉丁美洲國家中僅次於巴西之第二大個人電腦市場,目前墨西哥 1 億多人 中,至少有 2,500 萬人使用網際網路,可見墨國的電腦相關產業正蓬勃發展中。

(2)外商在當地投資經營現況 41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根據墨西哥保稅出口產業公會之官方雜誌 MEXICO NOW 所引用的國際統計資料顯示, 全球前 20 大 EMS 廠均在墨西哥設廠投資,包含我國電子製造服務業排名全球前十大的鴻海 Foxconn 公司,亦於墨西哥 Chijuajua 州 Ciudad Juarez 市投資設廠。因墨西哥鄰近世界最大 市場美國,加上工資相對低廉及公共工程投資機會等原因,美國、加拿大、荷蘭、西班牙、 英國、德國等國積極在墨西哥投資設廠。但墨西哥近年由於嚴重的治安問題,尤其是毒品走 私所引起之暴力問題,已嚴重影響外人在墨國投資的情況。2009 年墨西哥外人直接投資金 額達 114.1 億美元,與 2008 年相比較減少了 50.7%,其中外資撤離金額約 185.6 億美元,較 2008 年撤離之金額增加 104.4%,亦是墨西哥自 1996 年以來外人投資金額最少的一年。

3. 當地華人經濟 (1)僑台商人口分布及活動概況 近代較具規模的華人移居墨西哥風潮可追溯到 16 世紀中葉,當時有西班牙船上的華工 移居到墨西哥,並在墨西哥各地造船、經商和做工,16 世紀末,來自中國的醫生、紡織工 人、裁縫師、金銀首飾匠、理髮師、木匠以及商人已在當地相當活躍,並已有唐人街的存在。 1864 年左右,因美國廠商須在墨西哥製造鐵路,即在美國境內招募華工到墨國築路,1876 至 1877 年間,又有一批華人由美國南下到墨國做伐木工和金礦工人。1896 至 1905 年之間, 墨國政府為加速國內經濟發展,前後招募約 9,800 名華人於此。許多華工在美墨邊境地區的 鐵路、銅礦、石油公司、種植園當勞工,並因華人在此地聚集,逐漸開發一些邊境城市,例 如加利福尼亞州的首府墨西卡里市。1919 年該市人口約 1 萬,華僑人數即佔有 9,000 多人, 經營了許多鄉間農場及市內商店。到二次大戰結束前,墨西哥政府曾經一度實施排華政策, 此階段為旅墨華僑所經歷過最悲慘的歲月。1957 至 1999 年間,墨國政府逐漸放寬華僑家屬 移入墨西哥的條件。現在一些比較年輕的華僑主要是在這段時間移居至墨西哥的,1999 年墨 西哥華僑華人約有 2 萬人。最近一波移民潮為墨西哥成立 NAFTA 後,許多華人至墨國從事 保稅加工出口產業、個人電腦相關產業、通信電子相關產業、汽車及零組件相關產業,並以 美國為主要外銷市場,形成美國接訂單,墨西哥生產的經營型態。這波以台灣為主的新華僑 多居住於墨西哥市、美墨邊界的蒂華納,以及米市卡利。重要僑團組織有墨西哥台灣商會聯 合會、墨西哥市台灣工商會、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台灣工商聯誼會、墨西哥華瑞茲市台灣工 商會及墨西哥里昂市台灣工商會等。截至 2010 年為止,墨西哥的華僑人數有 60,000 人,其 中 1,500 人是來自於台灣。

(2)當地台商經營與投資概況 至 2009 年為止,台商在墨西哥投資總計約有 202 家,投資金額累計為 1 億 6,850 萬美元, 居所有環太平洋亞洲國家投資墨國第四位,僅次於日本、新加坡、韓國。因為現在台商大多 已國際化,台商來墨國投資之資金並非全部直接來自於台灣,因此實際台商投資金額應該大 於上述金額。台商來墨國投資主要以工業製造(電機、電子、電器、電視、紡織)、貿易(食 品)、其他服務業(餐廳、技術服務)為主。我國台商在墨國投資較成功者有大同、佳世達、 鴻海、英業達、達達、緯創、寶成、和碩、毅嘉、台達電、南緯紡織、年興紡織、加州紡織、 418


各國個論

友訊科技及環隆電氣等公司。大部分位於美墨邊境,電腦或電子大廠以代工生產為主。但我 國廠商須注意墨西哥進出口稅法規定複雜,勞工生產效率不高,台商至墨國投資須妥善規避 或防患可能之風險。

(3)投資機會 墨西哥由於幅員廣大、地理位置鄰近世界最大市場美國、勞工工資相對低廉及具有拓展 北美及中南美洲市場的潛力,因此我國台商可利用此利基到墨西哥從事生產投資。目前墨國 政府鼓勵外人投資之產業有汽車及其零組件業、電子電機業、半導體、航太業及其他高科技 業,近年來則以建築業為成長較快速之產業,因此我商可以此為考慮條件至墨國設廠。亞洲 地區工業產品相較於墨國產品低廉,加上墨國農工商業及技術皆比我國落後,因此我國廠商 亦可至墨國找出最大利基進行投資。其中我商至墨國從事貿易批發或零售業皆可獲利,至於 投資的部分,建議初期我國廠商以原來經營或熟悉之產業來經營,進入市場瞭解整個投資環 境後,再擴充到其他項目。但墨國民眾貧富不均,失業人口仍多,造成社會治安不佳,偷竊、 搶劫及綁架亦時有所聞,故我商到墨國投資應多留意自身安全。

4. 小結 墨西哥為全球第 13 大經濟體,但墨西哥境內的治安問題,近年來已成為阻礙墨西哥經濟 成長的最大原因,其中毒品走私所引起之暴力問題,已嚴重影響外人在墨國投資的情況。經 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表示,因墨西哥對科技及創新投入之經費過低,有可能造成經濟 之成長不如其他金磚國家的成長表現。為對抗國際經濟衰退及保護墨西哥就業及經濟發展, 墨國政府推動「支持家庭經濟及就業協議」以增加外人投資、提高產品競爭力及解決廣大之 逃漏稅行為等等。 目前墨西哥與北三角 ( 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及薩爾瓦多 )、尼加拉瓜及哥斯大黎加簽訂自 由貿易協定。2010 年墨西哥與祕魯、智利及哥倫比亞三國在秘魯利馬市共同簽署合作協定, 允許墨西哥加入與拉丁美洲夥伴共同合作,屆時將使拉丁美洲太平海岸國家建造更龐大的貿 易區域。因墨西哥幅員廣大、地理位置鄰近世界最大市場美國、勞工工資相對低廉及具有拓 展北美及中南美洲市場的潛力,我國台商可利用此利基到墨西哥從事生產投資。並要注意妥 善規避或防患可能之風險,積極開拓投資機會與商機,包括汽車及其零組件業、電子電機業、 半導體、航太業及其他高科技業等等皆可尋求合作機會,製造雙贏局面。

(十八)美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 (WEF) 所公佈的全球競爭力排名,美國的競爭力由 2009 年的第 2 名 下降到 2010 年的第 4 名,顯現金融海嘯和後續效應可能已對美國經濟競爭力造成長期傷害。 2010 年,美國政府赤字達到 1.3 兆美元,相較於 2009 年的 1.42 兆美元已有改善。其中政府 41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花費數百億美元,用以穩定金融體系,幫助全國走出經濟衰退。雖然美國歐巴馬總統與國會 共和黨人士達成協議將削減政府年度開支 380 億美元,但也無法避免在 2011 年聯邦財政預 算赤字將會達到 1.5 兆美元的殘酷現實。 美國 2009 年因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生產毛額從 2008 年的 143,690.8 億美元減少為 141,190.5 億美元,經濟成長率則呈現負成長,為 -3.5%。到了 2010 年,因全球景氣好轉, 其國內生產毛額增加為 146,578 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較去年增加 3.8%,經濟成長率漲幅 至 3.0%,超越了 2008 年的 -0.3%。在平均每人國民所得方面也是類似的狀況,從 2008 年 的 47,155 美 元, 到 2009 年 減 少 為 45,934 美 元, 到 了 2010 年, 平 均 每 人 國 民 所 得 增 加 為 47,284 美元,但還未回復到發生金融海嘯前的水準。在物價上漲率方面;因 2009 年國際油 價回穩,美國從 2008 年的 3.8% 下降到 2009 年的 -0.3%,對於美國而言,這是少見的現象。 到了 2010 年因原油、食品及材料價格的上漲導致通膨率上升到 1.6%,其中糧食與汽油均為 民生必需品,高漲的價格對於一般民眾已造成生活壓力,但因受外界因素影響大,政府較難 以控制。而在失業率方面,美國發生金融海嘯後,其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2009 年失業率為 9.3%,2010 年失業率則上升到 9.6%,因此美國政府須留意失業率惡化的問題。

(2)貿易概況 美國為世界最大的進口市場,除了法律明文規定、基於國家安全因素而禁止或限制的商 品以外,一般產品均可自由進出口,部分產品有配額限制。足以顯現美國市場十分開放, 每年約可吸納世界五分之一以上的出口產品。目前美國已完成簽署並實施之自由貿易協定 (FTA) 有「美加自由貿易協定」、「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NAFTA) 」、「美以自由貿易協定」、 「美約自由貿易協定」、「美智自由貿易協定」、「美新自由貿易協定」、「美摩洛哥自由 貿易協定」、「美澳自由貿易協定」、「美國與中美洲六國自由貿易協定 (CAFTA) 」、「美 國與巴林自由貿易協定」及「美國與阿曼自由貿易協定」。美國近 3 年來均呈現逆差,2008 年的出口值為 13,011 億美元,進口值為 21,695 億美元,貿易餘額為 -8,684 億美元。至 2009 年,因為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導致出口值下降了 18.8%,為 10,567 億美元,而進口值也下 降到 16,053 億美元。2010 年,進出口值因經濟復甦而增加,出口值為 12,776 億美元,進口 值為 19,681 億美元,但還是不及 2008 年的貿易水準,貿易餘額為 -6,905 億美元。 就貿易對象而言,加拿大、墨西哥、日本、中國大陸、英國、德國、韓國、荷蘭、新加坡、 法國及中華民國為美國的主要出口國家。而加拿大、中國大陸、墨西哥、日本、德國、英國、 韓國、中華民國則為美國的主要進口國家。 與我國經貿互動關係方面,根據我國財政部關稅總局的統計,我國對美國的貿易這三年 來均呈現順差,且有順差擴大的趨勢。2008 年我國與美國貿易總額為 571.16 億美元,2009 年由於全球嚴重經濟不景氣,美國對台灣的進出口值均嚴重萎縮,貿易總額只有 417.06 億美 元,跌幅達 29%。2010 年由於經濟的復甦,我國向美國的採購金額增加為 253.79 億美元, 而美國向我國的採購金額也增加為 314.67 億美元,貿易總額為 568.46 億美元,但還是不及 2008 年的貿易水準。

(3)金融改革 420


各國個論

「2007 年 7 月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和 2008 年 9 月華爾街金融風暴的發生,充分暴露美國 金融監管制度的重大缺陷,如何改善金融監管體制,並為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制定一套嚴密 的監管規則遂成為當務之急。 美國總統歐巴馬於 2010 年 7 月 21 日將金融改革方案簽署生效。這項法案是美國自 1930 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所採取為金融監管而修改法律的大規模行動,其主要目的在防範類似次 貸風暴的金融危機再度發生。 美國金融改革法案主要之內容包括:(1) 推動建立強而有力的金融機構監理機制:成立 金融服務監督委員會,授權聯邦準備銀行監管所有系統風險重要性機構;商業銀行以自有資 本投資高風險性資產的上限為 3%,要求絕大部分的金融衍生性商品要通過公開的交易所進 行」; (2) 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場監管體系:強化資產證券化市場的監督,實施期貨和證券的 法律和監督一體化;(3) 加強保護消費者和投資者:設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保護金融領域 的消費者免受不公平、詐欺和違規行為造成的傷害;在保護投資者方面,賦予證券交易委員 會保護投資者的權力,加強資訊披露,提高作業標準,加強執法;(4) 為政府提供處理金融 危機的必要工具:建立一項有序破產機制,財政部在其他政府監管機構的同意後,才有權動 用該程式;(5) 提高國際監管標準和加強國際合作:亦即提高資本標準、國際金融市場跨國 融機構的監管,以及危機的防範和管理;加強對沖基金管理,防止貿易保護主義的蔓延。 表 2-3-24 美國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簡稱 U.S.) 位 於 北 美 洲, 連 接 北 大 西 洋(North Atlantic Ocean) 及 北 太 平 洋

地理位置

(North Pacific Ocean),北連接加拿大(Canada),南連接墨西哥 (Mexico) 大部分地區屬於暖和,但是在夏威夷(Hawaii)及佛羅裏達(Florida) 使屬於熱帶氣候,而阿拉斯加(Alaska)是屬於北極氣候,在密西西

氣候

比河(Mississippi River)的西部平原雨量稀少,西南大平原(Great Basin)是屬於乾旱氣候;在 1、2 月時,西北方冬天的低溫由於洛磯 山(Rocky Mountains)吹來的風,使的溫度改善一些。

政治體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國體:聯邦共和;政體:總統制 執政黨:民主黨 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 英語(English)82.1%,西班牙文(Spanish)10.7%,其他印歐語系

語言

(Indo-European)3.8%,亞太語系(Asia and Pacific island)2.7%, 其他 0.7%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華盛頓(Washington, DC) 42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3-24 美國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主要國際機場

Baltimore 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Airport, Boston(Log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Burbank/Glendale/Pasadena Airport, Dallas/ Fort Worth International Airport, Denver International Airport, Detroit (Wayne County)Metropolitan Airport, Newark International Airport, Honolulu International Airport, Washington D.C.(Dulles) International Airport, Houston Intercontinental Airport, New York (John F. Kennedy)International Airport, Las Vegas(McCarr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 Airport, New York (La Guardia)Airport, Miami International Airport, Orlando International Airport, Minneapolis/ St.Paul International Airport, Oakland International Airport, Ontario Airport, Chicago(O'Hare) International Airport, Portland International Airport, Phoenix(Sky Harbor)International Airport, Pittsburgh International Airport, San Diego International Airport, Seattle/ Tacoma Airport, 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Airport, San Jose International Airport, Salt Lake City International Airport, Sacramento International Airport

重要港埠

Atlanta, Baltimore, Boston, Brownsville, Camden, Charleston, Chicago, Columbus, Detroit, Elizabeth, Galveston, Gulfport, Honolulu, Houston, Jacksonville, Long Beach, Longview, Los Angeles, Miami, Milwaukee, Mobile, New Orleans, New York, Newark, Norfolk, Oakland, Philadelphia, Portland, Providence, Richmond, Sacramento, San Diego, San Francisco, Savannah, Seattle, Stockton, Tacoma, Tampa, Wilmington, 主要的礦產資源有煤、銅、鉛、鉬、磷酸鹽、鈾、鐵礬土、黃金、鐵、

天然資源

水銀、鎳、鹼水、銀、鎢、鋅、石油、天然氣以及木材。美國含有世 界 27% 的煤礦保留資源,為第一大煤礦保留國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9,826,630

人口數(人,2011 年)

313,232,044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31

華人數(人,2010 年)

3,933,254

華人所占比例(%)

1.2556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918,663

台僑所占比例(%)

0.2932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經濟成長率(%) 422

美元(USD) 2008

2009

2010

-0.3

-3.5

3.0


各國個論

表 2-3-24 美國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消費者物價上漲 (CPI,%)

3.8

-0.3

1.6

失業率(%)

5.8

9.3

9.6

143,690.8

141,190.5

146,578.0

47,155

45,934

47,284

出口值(億美元)

13,011

10,567

12,776

進口值(億美元)

21,695

16,053

19,681

貿易餘額(億美元)

-8,684

-5,486

-6,905

24.2

18.9

22.1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貿易依存度 (%)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積體電路、航空器、汽車零件、辦公設備、電腦設備及附件、醫療設 備與用具、醫療製劑 加拿大、墨西哥、日本、中國大陸、英國、德國、韓國、荷蘭、新加 坡、法國、中華民國 原油、小客車、電腦設備及零件、汽車零件、無線電話、醫藥製品、 辦公設備、積體電路 加拿大、中國大陸、墨西哥、日本、德國、英國、韓國、中華民國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263.27

181.54

253.79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307.91

235.52

314.67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44.64

-53.98

-60.88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2.02

1.72

1.99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1.42

1.47

1.60

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電機與設備及其零 件;錄音機及聲音重放機;電視影像、聲音記錄機及重放機;以及上 述各物之零件及附件,光學、照相、電影、計量、檢查、精密、內科 或外科儀器及器具,上述物品之零件及附件,鋼鐵,穀類,有機化學 產品,塑膠及其製品,雜項化學產品,關稅配額之貨品,油料種子及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含油質果實;雜項穀粒、種子及果實;工業用或藥用植物;芻草及飼 料,航空器、太空船及其零件,無機化學品;貴金屬;稀土金屬,放 射性元素及其同位素之有機及無機化合物,天然珍珠或養珠、寶石或 次寶石、貴金屬、被覆貴金屬之金屬及其製品;仿首飾;鑄幣,肉及 食用雜碎,礦物燃料、礦油及其蒸餾產品;含瀝青物質;礦蠟,醫藥 品,鞣革或染色用萃取物;鞣酸及其衍生物;染料、顏料及其他著色 料;漆類及凡立水;油灰及其他灰泥;墨類。

42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3-24 美國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錄音機及聲音重放機;電視影像、聲音記錄機 及重放機;以及上述各物之零件及附件,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 機械用具;及其零件,鋼鐵製品,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及其 零件與附件,塑膠及其製品,光學、照相、電影、計量、檢查、精密、 內科或外科儀器及器具,上述物品之零件及附件,玩具、遊戲品與運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動用品;及其零件與附件,鋼鐵,傢俱;寢具、褥、褥支持物,軟墊 及類似充填傢俱;未列名之燈具及照明配件;照明標誌,照明名牌及 類似品;組合式建築物,卑金屬製工具、器具、利器、匙、叉及其零 件,橡膠及其製品,礦物燃料、礦油及其蒸餾產品;含瀝青物質;礦 蠟,雜項卑金屬製品,針織或鉤針織之衣著及服飾附屬品,雜項化學 產品。

外匯存底(億美元)

776.5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1,307.6

1,324.3

4(12)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在過去,歐盟國家曾是美國吸引最多外資的來源地區,但近年來,歐盟國家對外投資已 逐漸由美國向亞洲地區移轉,而亞太地區也漸漸成為美國重要的外資來源地。以往美國利用 NAFTA 的優勢,讓美國、加拿大及墨西哥三國在吸引外人投資方面形成多贏局面,但近年 來亞洲地區逐漸成為全球經濟的重心之一,連帶影響了美國外人投資的情況。在美國西岸加 州的矽谷約有 7,000 多家公司,有將近 3,000 家由華人和印度工程師所主持。美國國家科學 實驗室中受聘的科學家中,以華人人數最多且過半。在美國向全世界開放的科技移民中,就 屬華人人數最多、增長的速度最快,華人留學生更居世界各國在美留學生之冠。

3. 當地華人經濟 (1)僑台商人口分布及活動概況 由於美國與中國大陸貿易的發展很早,故早期即有華人到美國所居住。根據美國移民委 員會的正式記錄,1820 年開始有華人移民至美國,1847 年中國大陸第一批留學生到美國留 學。1848 年加利福尼亞州發現金礦,淘金熱潮開始了華僑移民至美國的高潮。1849 年遠赴 美國西岸的華僑人數為 325 人,1850 年為 450 人,到了 1851 年,華僑人數則增加至 2,716 人, 其中大部分移民至美國的華僑多為廣東珠江三角洲的勞動人民。之後,因為美國政府實施比 424


各國個論

較開放的外國移民政策,美國成為全球華僑移民人數最多的國家。 移民至美國的華人多居住在美國東西兩岸與美國中部的工業大城,其中一些大城市的中 國城發源都很早,如美國東岸的紐約與美國中部的芝加哥,多半是老僑所居住,其中華人以 聚集在加州與紐約地區人數為最多,居全美華僑人數的一半。早年華人在當地大多數從事三 刀 ( 菜刀、剪刀、剃刀 ) 相關產業與零售業。最近興起的一些新興城市,如矽谷,為科技重鎮, 當地華人所從事的產業主要為金融業、地產業、科技業(特別是 3C 產業與軟體業)與零售 業(如超市經營)。

(2)當地台商經營與投資概況 根據我國僑委會 2010 年僑務統計年報資料,全美洲約有 725 萬多的華人,其中來自台 灣的台僑有 112 萬多人。在整個美洲中,以居住在美國的華僑人數最多,達 393 萬餘人最多, 占美洲華人總數的 54.2%,其中台僑為 91.8 萬餘人。根據我國經濟部投審會之統計資料顯 示,從 2001 年 1 月至 2010 年 12 月止,累計我國對美國投資案件總計 1,521 件,投資金額為 108.64 億美元。2010 年投資案件有 173 件,投資金額為 3.2 億美元,相較於 2009 年的投資 案件 136 件,投資金額 2.6 億美元增加了 23%。 雖然現今華人在美國所從事的行業主要為地產業、銀行業、餐飲業、旅館業、零售業及 科技業這六大類,但美國 50 州各有其資源與重點工業,而台商散居於美國 50 州,因此台僑 在各州所從事的行業仍然有所不同,根據經濟部投資審議會資料,以下將美國分州說明華僑 與台僑當地經營概況。

A. 阿拉巴馬州(Alabama) 阿州因其優渥的投資獎勵措施、勞工資源充分與成本低廉等條件,成功爭取許多跨國製 造廠前往當地投資設廠。阿州主要外人投資有德國 55 家、日本 48 家、南韓 46 家、加拿大 39 家、法國 35 家、英國 27 家,有為數一半的投資在製造業,占阿州製造業的 12%,外商 投資占全美國比例為 6.4%。我國在阿州投資企業主要有樺成實業、車王電子、Pacific Gulf Products, Inc. 、台灣水泥集團購併 Continental Carbon Corp.、ERC 公司、禾翔公司等。 最近幾年美國經濟遲緩,阿州製造業已有一些工廠紛紛關廠,當地居民喪失許多工作機 會,其中以煉鋼、建築、工業機械、成衣及紡織為最嚴重。在當地具發展潛力的產業如下: ① 汽車零件工業;② 木材、紙業及化工業;③高科技電子工業;④ 航太工業;⑤ 環保科技 工業。

B. 阿拉斯加州(Alaska) 阿拉斯加州盛產原油,因此阿州主要外人投資以英國石油公司為最大宗,再來為加拿大 與日本在海產業、採礦及旅遊業的投資。我國在阿州的主要投資企業有:① 華航及長榮在安 克拉治設立分公司;② 我國永豐銀行(Bank SinoPac)在安克拉治成立漁業加工廠(Alaska Seafood International);③ 我國中油公司與阿州有生意上的合作。 我國台商如有意願至阿州投資設廠,可投資的產業包含漁業、觀光服務業,以及空運物 流業。阿州政府並期盼吸引外資以設立加工區或組裝廠,可快速供應北美及歐洲市場。

C. 亞利桑納州(Arizona) 42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因亞利桑納州鄰近美國西部廣大市場,並緊鄰墨西哥邊境 Maquiladoras,該州可運用墨 西哥相對廉價勞工來生產,加上與洛杉磯、長堤兩大港口距離不遠,亞利桑納州成為全球成 長最快速的航太工業重鎮之一。該州具有發展潛力之產業為電腦業、通信、航太工業、環保 及精密儀器等製造工業。另一重要產業為光電業,主要從事精密光電零組件、光電設計軟 體研發、定位系統、及零組件之生產與服務,我國廠商如欲前往該州投資,可考慮上述相 關產業。 當地台商主要聚集在鳳凰城與吐桑 (Tucson) 兩地,台商在鳳凰城投資主要以電子零組 件、電話傳呼機、電腦、財務金融管理、房地產及餐館等行業為主。其中重要的投資企業有 Fanstel、 Act computer Solution,以及 Emerald International。

D. 阿肯色州(Arkansas) 阿肯色州地理位置優越,北從加拿大南到墨西哥,西從加州到南、北卡州,阿州均在地 理中心,運輸方便,因此阿州政府積極想發展成為製造產品之集散轉運中心。阿肯色州主要 外人投資有法國 19 家、日本 17 家、加拿大與德國 16 家、英國 14 家、瑞士 7 家、荷蘭 6 家、 愛爾蘭 5 家、比利時 5 家及丹麥 4 家,主要投資產業有食品、運輸卡車、建材(PVC 管、水 泥涵管、砂石)、堆高機、汽車零件、自動販賣機、橡膠輸送帶及傢俱等。 我 國 在 該 州 較 有 規 模 的 公 司 在 阿 肯 色 州 Magnolia 市,Formosa Plastic USA 所 屬 J-M Manufacturing Company 所投資設立生產的 PE pipe 廠,還有我國石化界前輩趙廷箴先生所投 資之 North American Pipe Corporation 及併購在阿肯色州 Van Buren 的 PVC pipe 廠。我國廠 商如欲前往投資,可就食品加工、交通物流及木材加工等產業投資。

E. 加州(California) 加州為美國第 1 大經濟體,平均國民所得在美國平均值以上,無論是在地理、地貌、物 產,還是人口組成方面,都十分具有多樣化。根據美國財星雜誌 2010 年的報導,全美 500 大企業中,其公司總部設在加州的有 57 家。加州主要產業有航太產業、電腦及電子業、金 融服務業,以及數位內容娛樂業。 在全球投資者的選擇中,美國仍為第一,其中又以加州的外人直接投資金額為全美最高, 約佔全美的 10%。主要外人投資來源國有日本、英國、法國、德國及加拿大等國,主要投資 產業為貿易零售業與批發業。我國廠商在加州投資設廠約有 1,000 餘家,主要分布在舊金山、 矽谷、洛杉磯、爾灣、聖地牙哥等地,為全美各州之首。其中我國廠商在北加州多以研發及 引進產業最新技術為主,在南加州則以研發功能及發貨倉庫、貿易批發為主。我國廠商在當 地以從事電腦及其相關行業最多。其中我國較具規模的廠商有台積電、聯電、鴻海、宏碁、 明碁、大眾電腦、中華電信、神通電腦、技嘉科技、大同公司、環隆電氣、台達電子、致茂 電子、生達製藥、台灣浩鼎生技、友力資訊、中華航空、長榮海運、長榮航空、陽明海運、 萬海海運、統一、味全、台灣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土地銀行、玉山銀行、大成不銹鋼、 天仁茗茶等。 1900 年,舊金山華僑人數約 15,000 人,但 1906 年發生舊金山大地震後,舊金山華僑人 數減為 10,000 人。1940 年,舊金山華僑人數再度增加至 20,000 人。華僑剛到舊金山時,稱 426


各國個論

舊金山為「金山大埠」,開始了淘金時期,因此吸引了許多華工與華商前來當地。1916 年, 華僑開始經營大規模貨倉,且後繼者之規模,也日漸龐大。早期的舊金山華僑多從事製造業、 農業、餐飲業、漁業、洗衣業、及零售販賣業等行業。 早期,洛杉磯的華僑人數並不多,只有約 170 人。1880 年後,華僑人數才開始逐漸增加, 1930 年時,華僑人數已大約增加到 3,000 人,到二次大戰時期,更預估約有 6,000 人,僅次 於舊金山及紐約。早期的洛杉磯華僑大多從事鐵路建築、洗衣、務農、餐飲等工作,其餘則 自設商號,運售祖國產品。

F. 科羅拉多州(Colorado) 科羅拉多州因其生活費低廉,社會犯罪率很低及人民友善,因此在全美優質生活環境排 名上處於領先地位,該州的經濟自由度及高科技勞動力比例亦為全美第 1。根據美國財星雜 誌 (Fortune) 報導指出,2010 年全美 500 大企業中,總部設在科州有 8 家。該州航太暨衛星 產業發達,Space Strategy Initiative 為航太產業創造優良的經營環境,首府丹佛市更為全世界 唯一可向亞洲、歐洲、非洲、拉丁美洲進行一次性反射之衛星轉播地點,因此美國市場中主 要的通訊公司大多選擇丹佛市作為其國際通訊中心。 在 科 州 的 主 要 外 國 投 資 以 英 國、 加 拿 大 及 瑞 士 為 主, 在 科 州 投 資 的 外 國 企 業 有 865 家。 華 人 在 當 地 較 具 規 模 的 產 業 有 科 州 華 報、Progressive Expert Consulting, Inc、 C.K. Architects、Littleton Heating Air Conditioning & Electrical 空 調 電 機 設 備 公 司、Gas Technology Resources, Inc.,以及 Premier Bank 銀行。

G. 康乃狄克州(Connecticut) 康乃狄克州居於美國商業走廊 (business corridor) 的中心,鄰近許多美國重要市場、金融 中心及大學,近年來擴建的 Bradley 國際機場更使生意人更接近市場。康州主要以美國傳統 工業為主,州內資訊工業、金屬製造、航太、電子、運輸、電腦、造船、生物科技、國防工業、 醫藥化學、工具機及儀器設備等產業發達。其州內產值主要以金融保險、房地產、製造業、 健康醫療、耐久財等產業為最高。全美 500 大企業中,其企業總部坐落在康州的有 11 家公司。 康州政府目前積極發展的高科技產業主要有噴射機引擎、直昇機、核子動力航空母艦等,傳 統產業則有金屬加工、電子業、塑膠業等。 外國投資在康州的廠商總計有 2 千多家,主要有英國、法國、荷蘭、德國、加拿大、瑞士、 日本等國,約有 27% 從事製造業。而我國台商在當地設廠約有 20 餘家,主要以電子業、金 融服務業、電腦業、生化製藥研發為主。其中我國廠商在當地較具規模的公司有宏大創業投 資公司、PC Warehouse(電腦業)、China Partners Inc.(金融投資公司)、KT International (電腦應用軟體)、Phyto-Ceutica(製藥)Sun Farm Corp.(抗癌新藥研發)、Hontek Corp. ( 高 分 子 特 殊 油 漆 )、Summy Industries( 進 出 口 )、Ruby’s Jewelry、Top Green Energy Technologies USA, Inc.,(能源) Transtec Global Group 以及金園餐廳。

H. 德拉瓦州(Delaware) 德拉瓦州物價相對於美國其他州來說不高,且離東岸商業中心紐約及政治中樞華府均不 遠,企業營運成本低廉,因此工商業發展相當具有潛力,另外該州的農業也有相當大的發展。 42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除了上述產業外,該州的主要產業還有製造業、服務業及生技業。 近年來除了很多美國公司至德州設廠外,還有不少亞洲及歐洲的公司前往該州設廠,主 要原因為該州對公司在當地設廠程式簡便及當地稅賦較低。由於該州良好的法律體系,根據 美國總商會所公佈之年度調查報告,德拉瓦州已連續五年獲得全美國第 1 名。近年來該州政 府著重發展於汽車、化學、金融服務與保險、生技及旅遊等產業,並積極鼓勵外國廠商來此 地投資。 至於台商在當地較具規模的公司,包含台塑、南亞、台化、佳佳科技、毅凱科技、德和 創業投資、台達電子、東元電機、聯美、國喬石化、東億投資、台灣慧智、上威中加投資、 中環、高智資訊、台南紡織、南聯國貿、陽明海運及英業達、網際德新投資、百訊光電科技 及富仁投資等。

I. 佛羅裏達州(Florida) 佛羅裏達州為美洲與加勒比海諸國及拉丁美洲之間的主要商品及勞務流通管道,因為 佛州一向扮演著美國重要貿易角色。2009 年佛羅裏達州貿易值為 1,030 億美元,其中出口 值為 469 億 2,000 萬美元,為全美第 5 大出口州。該州主要產業有觀光業、製造業及貿易 業,其中製造業主要有食品、印刷品、電子設備、交通工具、建材及木製產品等,貿易業則 以邁阿密市為中心。另外,佛州高科技產業就業人口居全美第 4,全球著名之跨國企業,如 SONY、POLAROID、KOMATSU、ACER 等公司均在該州設立營運總部。 在佛州投資的外國廠商主要為英國、荷蘭、加拿大、德國及日本。我國廠商在該州投資 則主要坐落在邁阿密地區,經營對拉丁美洲貿易事業,其中又以從事電腦及相關業者為多數。 在該州,我國台商較具規模的有微星科技、高林、百略、龍盟機械、華資大東銀行、長榮海 運公司、聲寶公司投資百利士 (Payless Rental Car) 等。

J. 喬治亞州(Georgia) 喬治亞州的產業主要以貿易及服務業為主,喬州投資成本相較於美國其他州來說相對低 廉,因此製造業在喬州也扮演著重要角色。近年來,喬州政府為吸引投資,提供便捷之行政 措施與協助,以增加喬州與美國其他州競爭招商之實力。 在喬州投資的外國廠商約有 2,900 家,主要為德國、日本、英國、法國及加拿大。近年來, 中國大陸在喬州的投資越來越多,為該州帶來重大經濟效益。目前喬州政府希望其新設在北 京的經貿辦公室,能招進更多的中資公司,而喬治亞州也在北京設有經貿辦公室。 至於我國廠商在當地較具規模的公司有中華航空公司、長榮航空公司、長榮海運、陽明 海運、大同公司、聲寶公司、KS Group、正新橡膠公司、華豐橡膠公司、帝寶、堤維西、彩 映公司、J-M Manufacturing Inc. 及國際銀行等。

K. 夏威夷州(Hawaii) 夏威夷州近年來旅遊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夏威夷各主要島嶼的興旺發展和人口增長,觀 光旅遊業約占該州 24% 的國民生產產值,逐漸取代傳統農業成為該州的主要產業。除了觀光 業外,該州的主要產業還有貿易業、零售業、製造業及服務業等。夏威夷政府近年來鼓勵各 國廠商前來從事生物化學工程、電腦軟體開發、電子工業、通訊事業及海洋工業等的發展。 428


各國個論

在夏威夷的外人投資中,以日本為最大宗,約占該州外人投資的 80%,其他國家依序 為澳大利亞、香港、加拿大、英國、印尼及中國大陸,我國為第八大外人投資國。我國台商 在當地主要從事不動產與餐飲業為主。較具規模的公司有松鶴公司、華航假日酒店、Alana Hotel、Hilton Waikoloa Hotel、Aloha Tower、 華 航、 長 榮 等, 另 外 中 國 信 託 公 司 在 Big Island 投資 Waikaloa Hilton Hotel 休閒旅館。

L. 愛達荷州(Idaho) 愛達荷州的主要產業為農業,該州的 Sawtooth Mountain 之 Sun Valley 為世界知名滑雪 勝地,是很多美國明星選擇度假的地點,因此觀光旅遊業亦為該州重要收入來源之一。此外, 愛州的高科技產業也有相當不錯的發展。 至於我國台商在當地的投資,根據愛州商務廳表示,我國目前尚無廠商在愛州投資。因 愛州擁有人力素質高、工資低、電力費用低廉、交通便捷及天然資源豐富等因素,製造業、 旅遊業、食品業、木材業及礦業在當地較具有發展空間,因此我國廠商可考慮赴該州設立食 品加工廠。

M. 伊利諾州(Illinois) 伊利諾州為全美第四大工業州,全州約有 11,800 家製造商,主要以食品工業為主。伊州 的經濟多元化而充滿活力,除了製造業外,還有金融、保險、機械、通訊、電子、化學、金屬、 橡塑膠業、農業機械、運輸設備等高科技工業及食品加工、印刷業、生質汽油等產業。 外國投資在伊州相當熱絡,加拿大、英國、日本、荷蘭、德國均為主要投資夥伴。我國 企業在當地投資約有 100 家,較具規模的有台塑、華航、長榮、陽明海運、中國國際商銀、 Global Union Industrial Corp.、長傑汽車電子公司、上銀科技等公司。

N. 印第安那州(Indiana) 印第安那州西北部以重工業為主,南部則以消費性產品為主,東北部以汽車相關工業為 主。印州的主要產業有製造業以製藥業、基本金屬業、汽車製造、機械業為主。至於服務業 則以金融保險業為主;農業以玉米、燕麥、小麥、大豆、養豬、牛、羊等為主。印州之生命 科學研究十分發達,且擁有世界級之研究機構,重要的生化公司有 Eli Lilly and Company、 Biomet、Cook Group Inc. 、Zimmer。 全美 500 大企業中,其企業總部坐落在印州的有 5 家。其主要出口產業有化學製品、機 械設備、金屬製造業、電腦電子業、電子零件、食品業、穀類產品、交通運輸、基本金屬、 橡塑膠業等。 印州的主要貿易夥伴有加拿大、墨西哥、英國、法國、德國、中國大陸、日本、巴西、 澳洲及荷蘭。日本的豐田汽車公司 (Toyota) 在當地設廠,我國台商在當地投資的有凱眾瓷磚、 鴻海子公司 Q-Edge,以及華碩的美國區域總部及發貨倉庫。

O. 愛荷華州(Iowa) 愛 荷 華 州 以 農 業 為 主, 食 品 加 工 業 發 展 的 還 不 錯, 世 界 最 大 的 農 作 物 基 因 研 製 中 心 Poineer Hi-Bred International 的總部就設在該州。該州近年來致力發展其他產業,如生物科 技工業、生命科學、高級製造業及資訊業等。 42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愛州的貿易夥伴主要為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德國、中國大陸、法國、英國、澳洲、 南韓、巴西。至於當地台商的部分,僑商人數不多,主要從事食品加工及餐飲業為主。其中 我國台商在當地較具規模的有 Bellevue Manufacturer、S/G 實業有限公司 Chi Cheng Chicago Inc.、寶島公司 (Formosa Food) 、C K International 靖記公司等。

P. 堪薩斯州(Kansas) 堪薩斯州的主要產業為農業,該州政府近年來著重於輔導建立農產加工業及農業、畜牧 產品的出口,協助農民提高所得。除了農業外,堪州另一重要產業為航太零件業。 為吸引外國廠商投資,堪州政府在中國大陸、歐洲、墨西哥與日本設有海外辦事處, 推 廣 並 協 助 外 人 前 來 當 地 投 資。 該 我 國 廠 商 在 當 地 有 較 佳 發 展 者 為 Garmin Co.、Garmin International 及立國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投資 Freser Co.。

Q. 肯塔基州(Kentucky) 肯塔基州煤礦蘊藏量豐富,主要產業以運輸業、批發零售業、金融服務業及農產品為主。 其中汽車產業為肯州最重要之製造業,肯州政府以優厚之租稅獎勵措施吸引外國廠商前往該 州投資,目前已成功吸引通用電子、福特汽車、豐田汽車、杜邦公司在肯州設廠。 外國廠商在肯州投資主要以日本、德國、加拿大及英國為最多。我國廠商在當地較具規 模的有橋椿金屬股份有限公司所成立的 Sunspring America,Inc。

R. 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 路易斯安那州政府提倡九項群聚產業 (clusters) 作為該州重點發展產業,包括高科技材料 業、耐久性財及製造業、能源業及石油、天然氣、農林食品加工業、娛樂業、資訊科技業、 生命科學及生技醫學業、物流及運輸業、石化 / 環保工業。 路州政府積極鼓勵外國廠商前來當地投資,路州境內總計有 100 家以上的外國公司。我 國亦為當地外資主要來源國之一,我國廠商大多集中在紐奧良地區。路州的台商中較具規模 的有台塑及南亞兩家公司。

S. 緬因州(Maine) 緬因州的重要產業有造紙業、農漁業、工業、生計業及觀光業等。近年來,政府積極發 展生物科技、金融服務、以及高科技製造業等新興產業。在該州設廠的全球公司有 National Semiconductor、General Dynamics、MBNA America、Fairchild Semiconductor、Pratt & Whitney、The Jackson Laboratory、L.L. Bean 以及 UnumProvident 等。 緬因州市場規模雖不大,但因自然資源豐富且政府重視教育及科技之應用與研究,亦有 不少的外商在此地投資。外國廠商主要以造紙、電腦服務業及電子業為主。緬因州華人較少, 主要以經營餐飲或為教授、醫生及工程師等專業人士。台商在當地投資約 10 餘家,規模均 不大。

T. 馬裏蘭州(Maryland) 馬州主要產業有生物科技、醫療、旅遊、資訊軟體、運輸、航太、倉儲及電子業,其中 以生物科技、航太、醫療與旅遊業最發達。在該州著名企業有 Fort George G. Mead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Hospital & Health System、NIH、Wal-Mart、Medstar Health、Giant 430


各國個論

Food、Naval Air Station Patuxent River、Northrop Grumman、Lockheed Martin、Marriott int‘l、Safeway、UPS、Target 等。 我國廠商在當地較具規模的有 Evergreen Marine Corp、Mobil Telesystems Inc、Transce nd, USA、Teletronics International, Inc、Elytone Electronics、Zaracom 及天仁茗茶等。

U. 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 麻州最主要產業為高科技產業,包括精密機械、電子、資訊、通訊、光電、生化、醫療 儀器、航太、國防工業等。除了高科技產業外,麻州重要產業還有資訊通信業、生技產業、 環保業、光電工業、儀器及醫療器材、奈米科技產業及金融服務業。其中麻州的金融服務業 非常發達,供應了全美金融服務之 27%,亦為全美共同基金之重鎮。 麻州主要外國投資以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南非等國家為主。我國台商在當地新英 格蘭地區從事環保、電腦、金融、法律、保險、房地產、餐飲等,其中電腦網路設備與服務 公司約 60 家、高科技製造業 33 家、工程顧問公司 15 家、其他金融、法律、醫藥、餐飲服 務業等約有 60 家,投資金額約 7 億美元。我國台商在當地發展的不錯的有 Nova Biomedical Corp、Linx Communications Inc.、MaxGroup、Acopia Networks, Inc.、Mascon, Inc、Aurora Imaging Technology Inc.、台灣聯電公司 (UMC) 、Grand Virtual。

V. 密西根州(Michigan) 密西根州為全美最大的汽車和卡車生產地,居全美汽車工業中心,美國三大汽車公司: Volkswagen of America、Dow Chemical Co.、Pharmacia & Upjohn Inc.、Carron & Co. 及 United Technologies Automotive 等皆有在該州設廠。而其發達的汽車工業亦使當地的塑膠業、 木 材 業、 研 究 與 開 發 及 旅 遊 業 蓬 勃 發 展。 密 州 知 名 公 司 還 有 Steelcase、 Herman Miller、 Haworth、Plastech,、HuhtamakiStryker Corp. 等。 外國廠商在密州主要以加拿大、墨西哥、德國、日本、沙烏地阿拉伯、英國、比利時等 為主。至於我國台商方面,大多集中在底特律附近,當地較具規模公司有 Taigene Company USA、Uni-Comgs Inc.、 北 美 公 司、CC & T Technologies Inc.、 國 產 汽 車 公 司 北 美 公 司、 Liteon、 皇田公司及 Allied Technology。

W. 明尼蘇達州(Minnesota) 明尼蘇達州為美國重要的製造業中心,包括有電腦電子、通訊設備、印刷機械、農業機 械、汽車及運輸機械、煉油、醫療設備、化工、造紙、食品加工等產業。明州也是美國農業 大州,農產品收入居全美第六,其中乳酪類製品及豆類製品出口為全美第三。此外,明州 鐵礦儲存量非常豐富,該州境內的 Mesabi Range 為全美最大的露天鐵礦,明州供應了全美 70% 的礦原料。本州醫療管理及醫療器材相關工業在全美也是名列前茅。美國財星 500 大公 司中,其總部設在該州的有 19 家。 明州主要與加拿大、中國大陸、愛爾蘭、日本、墨西哥等國進行貿易。至於我國台商方 面,主要聚集在 St. Paul 及 Minneapolis 兩市,以經營運輸服務及塑膠業為主,約有十餘家。 在當地的台商中較具知名度的有 Universal Talkware Corp. 及 Optical Solutions Inc.。

X. 密西西比州(Mississippi) 43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密西西比州最主要產業為農業,汽車業也具有相當程度的發展,日系汽車大廠 Nissan 在 本州設立組裝生產工廠,帶動本州汽車業。除了上述的農業與汽車業外,密西西比州重要產 業還有食品加工業、石化塑膠業及造船業。 而在外人投資部分,總計有超過 21 個國家在當地設廠。根據密西西比經濟發展廳資料 顯示,我國台商並無在當地設廠,只有當地的纜線廠商 Trilogy Communication Inc. 有部分資 金來自於台灣。

Y. 密蘇裏州(Missouri) 密蘇裏州的產業結構相當多元,經濟發展強勢,本州主要工業包括飛機維修業、汽車工 業、電腦工業、製藥及生化工業、製鞋工業、釀酒業,以及其他輕工業、食品相關工業等。 另外,農業亦為本州重要產業。2010 年財星五百大企業中,就有 11 家公司之總部設在本州。 在本州投資的外國公司主要以瑞士、德國、加拿大及英國為主,約佔外來投資的 80%。 至 於 我 國 台 商 主 要 集 中 在 聖 路 易 市 及 堪 薩 斯 市, 其 中 較 具 規 模 的 有 信 孚 產 業 公 司、Top Innovations、Ariel Premium Supply Inc.、Promart International Co.、Baily International Co.、 台 灣 日 光 燈 股 份 有 限 公 司、Evergreen Marine Corp、AOC International (USA) LTD、Lucky International Co.、Tai Shin Foods & Frozen Industrial Company。

Z. 蒙大拿州(Montana) 林業與農業為蒙大拿州的二大支柱,其他相關產業還有商業服務、工程服務、醫療服務、 旅遊、製造業及建築業。 有 關 外 資 在 當 地 投 資 的 案 例 並 不 多, 較 大 的 投 資 案 有 日 本 Komatsu 公 司 旗 下 子 公 司 ASMI (Advanced Silicon Material Incorporated) 、英國 Rio Tinto 公司旗下子公司 Lucenac 及 加拿大 Identity Snow Board 公司。該州台商人數極少,主要以經營餐廳為主。

AA. 內布拉斯州(Nebraska) 內布拉斯州主要產業為農業及畜牧業,此外,本州擁有豐富的天然氣、電力及地下水, 風力發電位居全美第六位,加上地處全美的中央,可提供中西部各州最便捷的風力能源。 根據美國財星雜誌報導,全美 500 大公司中,總部設於內州的有四家。內州主要貿易夥 伴為加拿大、墨西哥、日本、中國大陸、澳洲、南韓、荷蘭、台灣、德國、法國等。我國台 商在當地投資不多,主要集中在 Omaha 及內州首府 Lincoln。

AB. 內華達州(Nevada) 內華達州最主要產業為博弈娛樂業,近年來,內州政府積極推動產業朝多元化發展。美 國財星雜誌 (Fortune) 調查全美 500 大企業中,在內華達州的有三家,均屬博奕娛樂業。 外商在當地投資主要以加拿大、英國、法國、日本、及德國為主。至於台商在當地投資 主要以餐飲業、觀光服務業及房地產業為主,目前台商在當地發展較有規模的有蔡氏成衣集 團、Forum Group Ltd. 公 司、E. International Trading Inc.、Marco Polo Furniture、The Eight Seasons,Inc. 等公司。

AC. 新罕布夏州(New Hampshire) 新罕布夏州的主要產業有工業機械、電腦設備、儀器、電機電子設備、金屬製品、皮革、 432


各國個論

化學品、木材、運輸設備、橡膠、石材、紡織品、紙及農產品等。新州較著名企業有 Tyco、 PC Connection、Yankee Concepts、GT Equipment Technologies、Hewlett-Packard、 Compaq Corp.、Raytheon、Data General 等企業。此外,觀光業亦為該州重要產業之一。 新州外商主要經營以電腦服務業、醫療服務業及進出口貿易業為多數。早期新州華人以 從事餐飲、雜貨業為主,近年來大陸新移民大幅增加,台商在本地投資僅約 10 餘家。其中 較具規模的有 Metrobility Optical Systems、Hong Environmental Inc 兩家。

AD. 紐澤西州(New Jersey) 紐澤西州州內的電子、電信、生技、製藥、化學、科技設備、物流業等產業在全美皆居 領導地位,每年之研發經費高達 120 億美元,其在美東的地位類似於加州矽穀在美西之地位。 其中製藥業高居全美第一,化學業全美第 2,科技與相關製品業全美第 5。 紐澤西州為全美第 7 大外人投資州,主要外國投資以法國、英國、日本、德國、荷蘭、 加拿大、瑞士為主,約替當地帶來 25 萬 5,600 個工作機會。當地華人約有 7 萬餘人,台商在 紐澤西州設立據點者約有 100 多家,主要以經營電子、電腦、進出口貿易、及化學工業為主, 其中台商在當地較具規模的公司有台塑公司美國總公司、長榮海運與空運、陽明海運、高林 實業公司、茂迪公司及研揚科技。

AE. 新墨西哥州(New Mexico) 新墨西哥州主要產業有電子與電機設備、交通運輸工具、食品與相關產品、木材與木 製產品及機械類製品等。此外,該州為全美乳酪業成長最快速之地區,該州位於 Roswell 之 Leprino Foods 為全世界最大之 mozzarella 乾酪乳酪之生產地。 本州主要外國投資來源以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及日本為主。我國台商在當地較 具規模代表的有 National Auto Parts U.S.A、Royal Pacific Ltd 及 Haion Caster Industrial Co. Ltd。

AF. 紐約州(New York) 紐約州為世界規模最大的金融服務及商業中心,紐約市的金融、觀光旅遊、服裝設計、 服務業、零售業等之發達程度更高居全美之冠。首府 Albany 為電子、資訊、電機、生技業 群聚之地,其他重要產業還有清潔能源科技、教育、資訊及奈米科技、生命科學及生物科技 等。 當地外人投資以英國、加拿大、日本、德國、法國、瑞士、荷蘭、澳洲、義大利等為主, 總計約有 1,600 家外國廠商,僅次於加州及德州。知名外國企業有上海匯豐銀行、西門子、 Canon 以及 BAE 系統。 至於我國台商在當地投資方面,主要以電子資訊、能源、環保科技、運輸、貿易、金融業、 珠寶、運動用品、成衣及服務業為主,總計約有 300 餘家。當地著名台商有 Helios Energy Systems, LLC、Michael Kuo Co、Ltd. United Biomedical、Jamco Aerospace、皇田工業公司等, 另外,金融機構如台灣銀行、兆豐銀行、華南銀行、第一銀行、彰化銀行、中信銀行等亦在 紐約市設有辦事處或分行。 在紐約的華僑中以溫州移民最多,70 年代時,全美溫州籍華僑華人不到 6 萬,到 2002 43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年時,至少有 23 萬人,大多集中在紐約地區。早期華僑初到紐約時,多從事在街頭擺攤的 小販,後來則晉身為連鎖超市的老闆。從曼哈頓華埠到皇后區法拉盛、布魯克林第八大道, 隨處可見溫州移民所開設的大型超市、禮品店、餐館、傳訊公司。近 10 多年,紐約的華僑 更逐漸進軍旅館、地產業,朝著企業集團的方式整合管理,成為外來移民創業的典範。

AG. 北卡羅萊納州(North Carolina) 北卡羅萊納州的主要成長產業為金融業、服務業及倉儲業,北州著名資訊科技廠有 IBM, Red Hat, SAS, Microsoft, Cisco, RF MicroDevices, Cree, Celestica, Flextronics, Sanmina-SCI and Solectron。 在當地投資的外商來源主要以英國、德國、荷蘭、日本、及法國為主。至於我國台商在 當地主要從事電子、塑膠、首飾、傢俱、電腦、貿易、食品及海運等,較具規模的公司有長 榮海運、陽明海運、Everlight U .S .A., Inc、Delta Products、台塑併購 J & M Manufacturing Co.、恩德公司等。

AH. 北達科他州(North Dakota) 北達科他州主要以農業為主,除農業外,製造業則以農產食品加工、工業及農業設備、 電子、資訊等為主。除此之外,達州具風力發電之潛力,素有「風的沙烏地阿拉伯」之稱號。 達州的主要貿易夥伴為加拿大、墨西哥、澳洲、哈撒克斯坦、印度及沙烏地阿拉伯。我 國台商在此地設廠投資者不多,因此當地僑商不多。

AI. 俄亥俄州(Ohio) 俄亥俄州工業極盛,為全美第二大製造業中心。主要以工業機械、交通運輸器材、橡塑 膠工業、初級金屬及金屬加工製造業為主。除製造業外,食品加工業也是該州一大特色。。 近年來,該州政府積極推廣其他產業,包括高科技製造業、醫療健保業、旅遊業、塑膠業、 研發業、配銷業、工程材料業、運輸業及資訊業。 美國財星 500 大公司中,有 27 家總部皆設立在俄州,較知名的有 Procter & Gamble、 Goodyear Tire、TRW 等公司。我國台商在當地投資設廠的有研華科技、華豐輪胎、Crystal Internet Venture Fund II、Athersys, Inc.、Kenda USA、Kanaka Inc.、華晶 Internet 等七家公司。

AJ. 奧克拉荷馬州(Oklahoma) 奧克拉荷馬州主要是建立在農牧業及石油天然氣業上面,為全美第 3 大天然氣生產州。 近年來,奧州政府積極推展其他展業,包括有航太、能源、氣象、物流、生物科技、製造業、 金融保險服務及加值農業等。 該 地 的 外 商 約 有 1 萬 4,000 家, 創 造 了 約 3 萬 5,000 個 工 作 機 會。 其 中 較 知 名 企 業 有 Labinal、LaFarge、Michelin、Umicore Optical Material、Acciona 等。我國台商在當地主要 以從事餐飲、零售、旅館業及相關貿易服務業為主,主要集中於奧克拉荷馬及陶沙市。較 知名投資案例有台泥及中國合成橡膠公司共同在此投資之大陸碳煙公司 (Continental Carbon Company) 。

AK. 奧勒岡州(Oregon) 奧勒岡州早期主要以自然資源開發、木材業、農漁產業及食品加工業為主,之後本州政 434


各國個論

府積極發展高科技產業與製造業,其重點產業在電子產業、生技產業、半導體產業、面板產 業、化學產業等。美國財星全美 500 大企業中,有兩家公司總部設在奧州,分別為 Nike 與 Precision Castparts。 奧 勒 岡 州 政 府 對 於 培 養 電 腦 相 關 人 才 的 教 育 不 遺 餘 力, 美 國 Intel 及 LSI Logic 公 司 均 在 當 地 設 立 分 公 司, 從 事 研 究 發 展。 在 當 地 較 具 規 模 的 台 商 有 台 積 電 分 公 司、Lo and Associates、Standard Bag Manufacturing、United Food Ingredients、 鴻 海 分 公 司、West Chemical 及 Kinesisusa 公司。

AL. 賓夕法尼亞州(Pennsylvania) 賓州早期的工業發展以採礦、冶煉等傳統性製造業為主,之後轉型到以電腦電子、生化 製藥及精密工具機等高科技製造業為主。全美 500 大企業中,有 24 家企業總部設立在該州, 為全美第六。較著名企業有 Amerisourcebergen、Sunoco、Comcast 及 Rite Aid 等企業。 截至 2010 年為止,該州總計約有近 6,000 家外國廠商前來直接投資,創造約超過 23 萬 個工作機會。我國台商在當地主要以電子業、電腦業、生技業、進出口業為主,約有 20 餘家。 其中較具規模的有東元電機、華城電機公司、大陸工程公司、美式傢俱公司及長榮海運分公 司等,而我國台商投資金額最大的為富士康在 Harrisburg 的投資案。

AM. 羅德島州(Rhode Island) 羅德島州的經濟是建立在健康醫療業、旅遊業、及製造業上面。近年來,該州政府積極 推廣觀光旅遊業,因其境內擁有 100 多個海灘、400 英哩長的海岸線,其中觀光業每年替羅 州帶來了 22 億美元之產值,提供當地 63,370 個工作機會。 羅州市場規模不大,在此地投資的外商並不多。我國台商也是類似情形,台商投資以服 務業為主,餐廳約有 10 家,還有 EngiTek Inc. 工程顧問公司 1 家。

AN. 南卡羅萊納州(South Carolina) 南卡州的主要外資以德國、荷蘭、英國、法國及日本為主,其中有超過半數為製造業, 主要外商投資有 BMW 裝配廠、米其林(Michelin)輪胎北美總部及若干輪胎製造廠、全球 最大的普利司通 (Bridgestone-Firestone) 輪胎製造廠、Global Aeronautica、Vought-Alenia、大 陸冰箱製造廠 Hair、Honda 休旅車製造廠、義大利 Prysmian 電纜製造廠、星巴克的焙燒廠等。 至於我國廠商在南卡州投資較具規模的有南亞塑膠美國公司 (Nanya Plastic Corp., America) 、長榮海運 (Evergreen Marine Co.) 、東元電機公司、Worldwide Recycling、Hotatech, Inc 等 公司。

AO. 南達科他州(South Dakota) 南達科他州以農業立國,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展商業及財經服務,如金融後勤服務業 (Back Office Industry) ,並被選為全美境內,最吸引信用卡公司設立據點之州。 主要貿易夥伴有加拿大、墨西哥、香港、德國、英國、泰國、荷蘭、日本及中國大陸。 當地華僑人數並不多,主要以經營餐飲業為主,我國企業在此地投資設廠的也只有少數幾家 而已。

AP. 田納西州(Tennessee) 43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田納西州的產業以貿易、通訊、營造及運輸為主,主要製造業包括有化學及其相關產品、 食品、初級金屬、電動機械、汽車、紡織、石塊、成衣、黏土及玻璃等製品。 在田州的主要外國投資以日本、英國、荷蘭、加拿大及德國為主。我國廠商在當地投資 家數不多,主要以貿易為主,另外,Puma 工司生產壓縮機、旭麗公司生產塑膠及電路板、 東陽公司經銷車體、ERC Inc. 從事航太國防產品測試。

AQ. 德克薩斯州(Texas) 德州為全美第二大農業州,約占美國農產收入的 7%。除了農業外,德州重要產業還有 電腦資通訊 IT 產業、石油、天然氣煉製暨化學(工)業、再生能源產業、運輸(暨航太)業、 生技暨醫療器材產業及食品加工業等。 德州主要外資來源以英國、德國、法國、日本、荷蘭、加拿大及南韓為主。該州吸引 外 資 已 超 過 70 億 美 元, 居 全 美 各 州 吸 引 外 資 第 二 名。 著 名 外 商 有 Toyota Motor Group、 IKEA、Samsung、Royal Dutch Shell Group、BASF 等。 至 於 我 國 廠 商 在 當 地 經 營 包 括 塑 膠、 化 學、 電 腦、 電 子 零 件、 汽 車 零 件、 石 化、 貿 易、金融、運輸及服務業。其中我國台商在當地較具規模的有台塑、南亞、Opicoil、台泥 暨中橡 100% 控股的大陸碳煙公司、東元電機、緯創電腦、Foxconn、Arima Photovoltaic & Optical、Inventec 及 宏 達 國 際 等。 此 外, 金 融 業 者 包 括 首 都 銀 行 (Metrobank) 、 新 世 紀 保 險 (New Era Life Insurance) 、金城銀行 (Golden Bank;前 Texas First National Bank) 、中央 銀行 (United Central Bank) 、美南銀行 (Southwestern National Bank) 、恆豐銀行 (American First National Bank) 。

AR. 猶他州(Utah) 猶他州早期的製造業以基本金屬工業為主,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漸轉型為航太及飛彈零件 之生產。該州的生化產業非常發達,因境內有猶他大學及楊百翰大學等學術機構,為該產業 提供了優良之研發環境。近年來,該州政府積極發展製造業、零售業及服務業,使得該州非 農業之商業就業機會之年成長率高於全美水準。 猶他州的主要外資來源以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及瑞士為主。至於我國台商方面, 主要以經營電腦、生化、印刷、房地產及旅館等行業,總計約有十餘家。我國台商在當地有 較 佳 發 展 者 有 Intelligent Modem Corp.、Compeq International Corp、Taiwan Imports, Inc、 AMT Labs 公司、Paragon press Co. 及 Airport Inn 旅館。

AS. 佛蒙特州(Vermont) 佛蒙特州最重要的產業為服務業,其次為製造業與農業。近年來,本州政府藉由停止增 稅並減少稅目,同時繼續推廣出口以吸引外國廠商來此地投資,由其是鄰近的加拿大。 本州市場規模不大,外國廠商在此地投資的不多。其中加拿大的廠商主要以貿易、電腦 服務業及電子業為主。早期的華人多以經營餐飲雜貨業為生,近年來華人移民來此地多來自 於中國大陸,我國移民極少,目前只有投資幾家餐館及旅館業。

AT. 維吉尼亞州(Virginia) 維吉尼亞州最主要之產業為製造業,包括有電子設備、工業機械與設備、食品加工、印 436


各國個論

刷、交通運輸、木材、成衣、紡織業、化學及傢俱業等。美國五百大企業中,即有 18 家企 業總部設於維州境內,超過 150 家公司在當地設有工廠。 維州經濟較多元,主要外國投資以德國、丹麥、澳洲、瑞典、加拿大、英國、日本、荷蘭、 瑞士及印度為主,投資金額超過 53 億美元,替當地帶來超過 6 萬個的工作機會。至於我國 廠商在當地投資總計有 3 家,分別為長興化工公司 (Eternal Chemical Co., Ltd) 、長榮海運公 司及 American Sportscopter International。

AU. 華盛頓州(Washington) 華盛頓州原本以傳統產業如農業、伐木業、採礦業為主,在過去 20 年間歷經經濟結構上 的轉變,改從事精密儀器、機械、批發零售業及服務業等,故人口有巨幅增加的趨勢。現在 華盛頓州重要的產業有航太工業、電腦軟體業、金融服務業及法律服務業,高科技公司仍以 經營電腦及軟體方面為主。。美國財星雜誌 (Fortune) 所列全美 500 大企業中,位於華州的有 7 家,分別為 Costco Wholesale、Microsoft、Amazon.com、Starbucks、Nordstrom、Paccar、 Weyerhaeuser。 華州政府相當重視產業發展,提供優惠的租稅措施以吸引外國前來當地投資。華州經營 環境排名全美第八,在當地具有技術合作項目有精密儀器、生物科技、機械、航太零件、電 腦業等。至於我國廠商在當地投資,早期以經營餐飲、房地產、旅館業為主,近年來則逐 漸轉向資本及技術密集產業,如航空、銀行、高科技工程、高級大飯店等。當地台商較具 規模的有長榮海運、陽明海運、長榮航空、中國農民銀行、Holiday inn Crown Plaza、華盛 頓 第 一 國 際 銀 行、SuperTel Technologies, Inc.、COMPOSITE SOLUTIONS CORP.、Topkey Composite Solutions Corp. 及 W.I.N. Technology。

AV. 西維吉尼亞州(West Virginia) 西維吉尼亞州早期產業原本為農業,之後因煤礦、原油、天然氣及木材等開採興起,二 級產業開始蓬勃發展,現在西維吉尼亞州主要產業為製造業,包括化學、木材、玻璃、機械 等。 外國廠商來此地投資設廠漸漸增加,主要以法國、德國、日本、加拿大、英國、荷蘭為 其主要外資來源,從事汽車、化學、塑膠樹脂、木材工業等行業。著名外國廠商有豐田汽車 公司 (Toyota Motor) 、Dow Chemical、杜邦 (Du Pont) 、GE Plastics、American Cyanamid、 Bruce Hardwood Floor、Columbia Gas Transmission、Walker Systems 等公司。我國台商在當 地設有營業據點的有華揚航太開發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及 Sino-Swearingen 飛機製造公司兩家。

AW. 威斯康辛州(Wisonsin) 威斯康辛州的主要產業為製造業、農業、森林業及旅遊業。製造業主要坐落在威州的東 南和中東部地區,其在小型汽油發動機、大型起重機、鏟式升降機、開礦機械和其他類型的 工業設備的生產方面為全美之冠,大多數林業加工廠仍保留在威斯康辛州北部。此外,因威 州境內有許多湖泊、河流、森林公園及遊樂區,每年吸引了大批的觀光客前往朝聖,替當地 政府帶來相當可觀的稅收。 威 州 主 要 貿 易 夥 伴 為 加 拿 大、 墨 西 哥、 中 國 大 陸、 英 國、 德 國 及 日 本。 當 地 華 人 約 43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5,000 人,主要以經營餐飲及貿易業為多,我國台商在當地投資較具規模的有許氏花旗蔘及 Johnson Health Tech North America, Johnson Health Tech North America Design Center(運動 健身器材設備)。

AX. 懷俄明州(Wyoming) 懷俄明州主要以礦產、觀光及農業為主要產業,觀光業為懷州第二大經濟來源,其境 內的黃石國家公園、提頓國家公園 (Teton Park) 每年均吸引大批觀光客前往朝聖。美國財星 500 大公司中,其總部設在懷州的有 27 家,有知名的 Procter & Gamble、Goodyear Tire、 TRW 等公司。 當地的華僑人數極少,SST Energy Corporation 在此提供石油及天然氣鑽探工程服務予洛 磯山區之主要石油公司。

4. 小結 2010 年美國的競爭力排名下降到第 4 名,顯現金融海嘯和後續效應可能已對美國經濟競 爭力造成長期傷害。雖然政府花費數百億美元,用以穩定金融體系,幫助全國走出經濟衰退, 但無可避免的將造成聯邦財政預算赤字擴大。另外,自美國發生金融海嘯後,其失業率一直 居高不下,美國政府須留意失業率惡化的問題。美國為世界最大的進口市場,且美國市場十 分開放,每年約可吸收世界五分之一以上的出口產品,一般產品均可自由進出口,部分產品 有配額限制。 歐盟國家曾是美國吸引最多外資的來源地區,但近年來亞洲地區逐漸成為全球經濟的重 心之一,歐盟國家對外投資已逐漸轉向亞洲地區,進而影響了美國外人投資的情況。我國廠 商若有意到美國投資,要注意美國批發零售商一向有其固定的進貨管道,而我國廠商如要進 貨,除了可透過自行赴國外採買外,還可透過當地人脈接觸買貨商,請買貨商代為購貨,其 中當地的進口批發商正是最好的仲介橋樑。 美州為我國廠商重點投資的區域,尤其以美國為最大宗。我國廠商若要進軍美國,參加 商展為拓展市場的最佳途徑,尤其是新產品推出和切入新市場時最需要的策略,可建立我國 產品優良的整體性,再來可藉虹吸效應,取得更多訂單。美國的名牌市場效益極大,國內業 者可考慮與美國品牌業者簽定產銷授權協議,一方面可提升產品品質,還可擴大市場需求面。 在採取行動之前應熟思深慮並準備周全,切忌冒然投資,先在目標市場設立連絡處或服務處, 對既有客戶提供售前和售後服務,再開發新客源,時機成熟再行設立產銷或發貨據點。

(十九)美洲其他國家及地區 巴哈馬(Commonwealth of the Bahamas) 巴哈馬是位於大西洋西邊的一個島國,全國包含 700 座島嶼和珊瑚礁,地處美國佛羅裏 達州東南面,古巴和加勒比海以北。美國獨立革命後,部分效忠英國的人士從美國逃離到巴 哈馬群島,進而促進了巴哈馬群島的繁榮。巴哈馬群島除了每年吸引五百萬名觀光客外,也 438


各國個論

是國際金融服務中心,專門提供私人財富管理、資產保障服務和遺產規劃。 巴哈馬國內生產總值為加勒比海地區中最高,為此地區最富裕的國家之一,2010 年達 75.38 億美元,在西半球國家中僅次於美國和加拿大。旅遊業是巴哈馬國內經濟的主要來源, 約佔 GDP 的 40% 及外匯的 60%,遊客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為主,其中位於天堂島 的亞特蘭蒂斯飯店為全球著名觀光飯店之一。巴哈馬海域是世界重要漁場之一,國內漁業資 源豐富。主要農作物有甘蔗、蕃茄、玉米、香蕉、菠蘿和豆類等。國內居民大多數為歐洲人 和非洲人混血後裔,主要聚集在新普洛維頓斯島。 居住在巴哈馬的華僑中,約有 80% 為當地出生的華裔,老一代的華人大多數從廣東新會、 四邑等地移入。1999 年華僑華人約有 310 人,大部分為出生在巴哈馬的第二代華裔,主要以 經營雜貨店、餐館、洗衣店為主。最近幾年華僑人數漸漸增加,有 10 餘人從香港、澳門來 此經商及應聘來巴國工作的廚師,來自臺灣的也有一些。至於目前旅居巴哈馬的華僑人數, 根據僑委會資料,截至 2010 年巴哈馬的華僑人數有 720 人,其中 42 人是來自台灣。 近年來,巴哈馬政府為鼓勵外國投資,在自由區設立獎勵措施。巴哈馬為美國“加勒比 海盆地經濟振興方案”之受益國,因此近年來有不少臺灣、香港華僑移民投資該國。目前由 華僑所經營的事業約有 70 家左右,大部分坐落在首都。其中雜貨店 18 家,總資本約為 260 萬美元,以 A•Wong & Son 規模最大。餐館約 17 家,總資本額約 320 萬美元,其中有 10 家開設於巴京本島,約 5 家開設於大巴哈馬島之自由港。旅館業 5 家,總資本 500 萬美元。 金融業有 1 家,資本為 60 萬美元左右。另有各種服務業近 30 家,還有華僑經營的飲用水供 應公司及印刷業等。 表 2-3-25 巴哈馬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巴哈馬(Commonwealth of the Bahamas)

地理位置

加勒比海島國 大部分的地區都屬溫和的亞熱帶氣候,北回歸線橫貫中部。在一年之

氣候

中 8 月為最熱月份,平均氣溫介於攝氏 24 度至 32 度之間;1、2 月 為最冷月份,平均氣溫 17 至 25 度之間。巴哈馬的年均氣溫約為攝氏 23.5 度,年平均降水量則在 1000 毫米上下。

政治體制

立憲,責任內閣制。以英女王為元首。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休伯特。英格拉哈姆 Hubert Ingraham

語言

英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拿索(Nassau)

主要國際機場

巴哈馬大巴哈馬島 Grand Bahama International Airport(FPO),拿索 Nassau (NAS) Lynden Pindli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43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3-25 巴哈馬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重要港埠

Freeport, Nassau, South Riding Point

天然資源

鹽、石、木材及可耕種的土地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13,940

人口數(人,2011 年)

313,312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22

華人數(人,2010 年)

720

華人所占比例(%)

0.2298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42

台僑所占比例(%)

0.0134 經濟概況

幣制 (貨幣單位)

巴哈馬幣 (BSD)

匯率(巴哈馬幣兌美元)

1USD:1BSD (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1.3

-5.4

1.0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

4.4

2.1

1.0

-

-

-

73.09

73.77

75.38

21,699

21,651

21,879

出口值(億美元)

6

5

6

進口值(億美元)

24

22

29

貿易餘額(億美元)

-18

-17

-23

貿易依存度 (%)

41.0

36.6

46.4

失業率(%)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440

主要出口產品

石油、荷爾蒙、傳動輪帶

主要出口國家

美國,瑞士,英國

主要進口產品

食品、電器用品

主要進口國家

美國,義大利,日本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0.02

0.016

0.028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0.005

0.004

0.003


各國個論

表 2-3-25 巴哈馬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0.015

0.012

0.025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33

0.32

0.46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02

0.01

0.01

鋼鐵,飲料、酒類及醋,未列名動物產品,光學、照相、電影、計量、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檢查、精密、內科或外科儀器及器具,上述物品之零件及附件,雜項 卑金屬製品,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錄音機及聲音重放機;電視影像、 聲音記錄機及重放機;以及上述各物之零件及附件。 飲料、酒類及醋,玩具、遊戲品與運動用品;及其零件與附件,光學、 照相、電影、計量、檢查、精密、內科或外科儀器及器具,上述物品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之零件及附件,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及其零件與附件,皮革 製品;鞍具及輓具;旅行用物品、手提袋及類似容器;動物腸線(蠶 腸線除外)製品。

外匯存底 ( 百萬美元 )

567.9

1,009.8

1,044.2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古巴(Republic of Cuba) 古巴位於加勒比海的西北部,由古巴島 (Isla de Cuba) 、青年島 (Isla de la juventud) 及大 大小小的島嶼所組成,為西印度群島中最大的島國,與美國相距 217 公里。居民多為白種人、 混血種人,其次為黑人。古巴 1511 年成為西班牙殖民地,1898 年美西戰爭後被美國所佔領, 1902 年成立古巴共和國,1959 年革命成功後,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由於其特殊之戰略位置, 古巴向來有墨西哥灣鎖鑰之稱。 古巴的經濟依賴於經濟互助委員會及其銷售市場,後來蘇聯和經濟互助委員會的解體以 及美國的禁運令均對古巴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衝擊,導致其製糖工業逐漸喪失主導地位。因 為古巴的幫助及其銷售市場。古巴政府實施經濟計劃,大多數的勞動力為國家所僱用,且大 多數的生產工具由國家所控制,另外,在古巴投資需要符合專門的條件,且大多數的價格由 政府決定。近年來,古巴對歐洲,中美洲及加勒比海部分國家關係逐漸改善,惟政治上對美 國不見好轉跡象。 古巴以農工業立國,除蔗糖及其相關產品為主要作物外,鎳、雪茄、煙草、柑橘及漁業 亦均為重要出產項目及經濟來源。近年來,由於石油和器材的短缺,斷電的情況時常出現, 古巴農業曾一度衰竭。最近幾年,觀光業已逐漸成為古巴的主要產業,旅遊業更成為古巴政 府之主要收入來源,並替古巴帶來不少的外匯。鎳產業是古巴僅次於旅遊業的第二大外匯來 源,其中鎳儲量居世界第三位。 44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早期的古巴原本只有印第安原住民居住,後來被西班牙人屠殺、驅逐或賣到島外,在這 期間,西班牙曾經大量進口非洲黑奴從事勞動工作,使得古巴成為全美洲的黑奴聚集地,因 此古巴境內黑人幾乎占了一半人數,另外一半大多是西班牙人後裔。華人早在 1847 年 6 月 就有 500 多名契約華工從廈門登船先後在古巴上岸。1847 年至 1874 年之間,更有一波移民 從廈門、澳門、汕頭、香港、黃埔等地移入古巴,人數約 126,008 人,居拉丁美洲國家首位。 1902 年古巴政府實行排華法令,禁止華人移民。古巴的華僑大多居住在首都哈瓦那,但是大 多數的華僑在菲德爾 • 卡斯特羅執政之後,則移居美國或其他國家。 古巴屬於共產國家,與我國關係極不友好,截至 2010 年為止,旅居古巴的華僑有 5,865 人,其中並無來自台灣的華僑。在古巴,華僑華人社團最多時有 80 多個。1987 年在哈瓦那 登記的有 14 個,較重要的僑團有中華總會館,中國洪門民治堂駐古巴總支部等,但近年來 多已凋零。我國在古巴未設辦事處,古巴相關事務由駐多明尼加共和國大使館兼管。國人若 有意前往古巴經商或觀光,需事先收集充份相關資料,若遇緊急事件,可聯繫古巴各相關單 位或我國駐多明尼加共和國大使館以尋求協助。 表 2-3-26 古巴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古巴共和國(Republic of Cuba)

地理位置

西哥尤卡坦半島以東,牙買加和開曼群島以北,以及海地和特克斯與

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一個群島國家。它位於美國佛羅裏達州以南,墨 凱科斯群島以西。 全年溫差不大,夏季平均氣溫為 28℃,年溫度最低的 1 月平均氣溫 氣候

為 21℃。古巴氣候濕潤,大多地區年降雨量超過 1300mm,尤其 6-10 月,降雨量最大,不過此時多有颶風和熱帶風暴等災害性天氣。

政治體制

共和國,共產黨一黨專政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勞爾.卡斯楚

語言

西班牙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哈瓦那(Havana) 哈瓦那 Jose Marti International Airport (HAV),聖地牙哥 Antonio

主要國際機場

Maceo Airport (SCU), 維 拉 迪 歐 Juan Gualberto Gomez Airport (VRA)

442

重要港埠

Cienfuegos, Havana, Matanzas

天然資源

鈷、鎳、鐵礦、鉻、銅、鹽、木材、矽、石油及可耕種的土地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110,860

人口數(人,2011 年)

11,087,330


各國個論

表 2-3-26 古巴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100

華人數(人,2010 年)

5,865

華人所占比例(%)

0.05289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0

台僑所占比例(%)

0 經濟概況

幣制 (貨幣單位)

披索(CUP)

匯率(披索兌美元)

1USD:0.9259 CUP (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4.3

1.4

1.5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3.4

4.3

0.7

失業率(%)

1.6

1.7

2

1,095

1,111

1,141

9,600

9,700

9,900

出口值(億美元)

36.80

32.53

33.11

進口值(億美元)

142.50

108.6

102.5

貿易餘額(億美元)

-105.7

-76.07

-69.39

貿易依存度 (%)

16.37

12.7

11.89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蔗糖,菸草,鎳,海產品,醫療用品,雪茄,咖啡,柑橘,蜂蜜及水 泥

主要出口國家

中國大陸(26.7%),加拿大(27.8%),荷蘭及西班牙

主要進口產品

石油,棉紗,糧食,工業原料及運輸器材

主要進口國家

委內瑞拉(29.8%),中國大陸(11.8%),西班牙及加拿大

對我國之出口值(百萬美元)

3.8

3.7

4.5

自我國之進口值(百萬美元)

7.5

2.9

1.6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百萬美元)

-3.7

0.8

2.9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10

0.11

0.13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05

0.02

0.01

44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3-26 古巴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魚類、甲殼類、軟體類及其他水產無脊椎動物,菸(包括菸葉及菸類) 及菸葉代用品,飲料、酒類及醋。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錄音機及聲音重放機;電視影像、聲音記錄機 及重放機;以及上述各物之零件及附件。

外匯存底(億美元)

40.47

35.47

48.47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口 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哥斯大黎加(Republic of Costa Rica) 經歷金融海嘯後,哥斯大黎加在 2010 年經濟景氣也逐漸隨著大環境復甦,由 2009 年的 負成長率,提升至 2010 年的 3.8%,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也略為下降,逐漸獲得改善;2010 年哥國國內生產毛額為 357.8 億美元和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7,843 美元皆呈現增加趨勢。哥斯 大黎加新任女總統 Laura Chinchilla 於 2010 年間 5 月就任後積極推動與亞洲的經貿關係,和 大幅增加公共設施支出,但逢國際石油及原物料價格高漲之際,此舉對哥國的財政收支造成 相當大的壓力,造成經常帳逆差和預算赤字;加上長期提高外債,已對國家財政穩定造成影 響,哥國政府應考慮長期社會發展,積極擬定應對之策。 2010 年哥斯大黎加外貿總值達 229 億美元,其中出口值為 93 億美元,較 2009 年增加 6.9%,進口值則為 136 億美元增幅 18%,呈現貿易逆差。2010 年各產業在進出口皆為成長, 哥國農業近年來積極鼓勵非傳統農產品外銷,如鳳梨、哈密瓜、香蕉等;而貿易逆差的主要 因素源自於製造業之生產設備和原料高度仰賴國際進口,政府應加速推動產業升級、引進技 術,改善貿易逆差問題。美國為最大的出口對象,占出口總值 37.9%,其次為中國大陸、荷蘭, 及中美洲國家。主要進口來源國家以美國居首,占哥國進口總值將近 46%,其餘依序為中國 大陸、墨西哥、哥倫比亞、日本。 哥 國 近 來 積 極 與 各 國 簽 訂 自 由 貿 易 協 定, 拓 展 國 際 外 銷 市 場, 體 認 亞 洲 為 帶 動 全 球 經濟的新興市場,於 2010 年 4 月初分別與新加坡及中國大陸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另外, 美國一直以來為哥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兩國所訂定的加勒比海關稅法案 (Caribbean Basin Initiative,CBI) 使哥國擁有各項輸美之優惠。在外人投資方面,為吸引外國企業前往投資,新 修訂之加工出口法規,對於外商投入之特定產業可享有相關優惠,渴望帶動出口成長;電信 部門亦開放民營,希望藉由外資帶動產業創新和經濟成長。也積極輔助國內中小企業的發展, 制訂中小企業「產業鏈國家計畫 (Plan Nacional de Encadenmientos) 」,加強廠商策略聯盟合 作、提高經營利潤,增強國內經濟實力。 早期旅居哥斯大黎加的華僑大多數為廣東人,1855 年第一批華人來到哥斯大黎加約 80 人。1873 年哥斯大黎加為修建大西洋鐵路大量引進中國大陸勞工。在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 444


各國個論

哥斯大黎加的華僑約有 2,000 人,主要經商和經營可可、咖啡、香蕉等農場。正是在這一時期, 哥國政府通過多項歧視華人的法令,使華人移民的數量受到限制。經過各方努力,於 1943 年通過法令廢除以往所有的歧視性法規,至 1999 年華人約達 6.3 萬人。華僑主要聚居於首都 聖何塞、克波斯港、蓬塔雷納斯和加勒比海的利蒙港等地,在當地開始加強對製造業之投資, 主要仍以商業、服務業為主,華商餐館和雜貨在當地隨處可見;華裔青年則多受過高等教育 和專門技術訓練,多擔任地方政府公職或醫師、律師、工程師等職務。主要的華僑團體為「哥 斯大黎加台灣商會」,會員約 50 人,舉辦聯誼活動和傳統節日慶典,聯絡當地華僑情感。 我商在哥斯大黎加主要投資之產業為加工區經營、塑膠、傢俱、食品、汽車零件、蘭花 栽培、貿易等,多屬於中小企業之投資。哥國市場規模較小,且與我國相距遙遠,若我商直 接開發市場,成本過高且不符效益,故以尋求理想之當地代理商,較符合成本效益。哥國法 令繁瑣且缺乏行政效率,且國內工業基礎薄弱,許多產業週邊配合度仍不夠,勞工成本相較 於中美洲其他各國偏高,我商欲前往投資應事前做好投資評估,利用哥國獎勵外資之法規, 以掌握對當地的投資概況。 表 2-3-27 哥斯大黎加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哥斯大黎加共和國(Republic of Costa Rica) 位 於 中 美 洲(Central America) 南 端, 介 於 北 太 平 洋(Caribbean

地理位置

Sea)和加勒比海(Caribbean Sea)之間,北鄰尼加拉瓜(Nicaragua), 南與巴拿馬(Panama)接壤 熱帶與亞熱帶;乾季為 12 到 4 月,雨季為 5 到 11 月;氣溫受海拔高

氣候

度影響,低地平均溫度在 20~30°C,中高海拔地區約 20°C,高山上 氣溫則降至 5~10°C。

政治體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共和國,總統制,四權分立 執政黨:國家自由黨 現任總統:秦祺雅(Laura Chinchilla Miranda)

語言

西班牙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聖荷西(San Jose)

主要國際機場

Juan Santamaria International Airport(SJO), Guanacaste Liberia (LIR)

重要港埠

Caldera, Puerto Limon

天然資源

礦產資源有金、石灰、高嶺土、石英石、硫礦及木材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51,100

人口數(人,2010 年)

4,764,000 44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3-27 哥斯大黎加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89

華人數(人,2010 年)

43,108

華人所占比例(%)

0.9049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13,929

台僑所占比例(%)

0.2924 經濟概況

幣制 (貨幣單位)

哥斯大黎加科朗(CRC)

匯率(哥斯大黎加科朗兌美元) 1USD:512.97CRC(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2.7

-1.3

4.2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13.4

7.8

5.7

失業率(%)

4.9

7.8

7.3

298.38

292.41

357.80

6,582

6,488

7,843

出口值(億美元)

96

87

93

進口值(億美元)

154

115

136

貿易餘額(億美元)

-58

-28

-43

貿易依存度(%)

83.8

69.1

64.0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beef、seafood、electronic components、 medical equipment 美國、荷蘭、中國大陸、英國 、墨西哥 raw materials、 consumer goods、 capital equipment、 petroleum、 construction materials 美國、墨西哥、委內瑞拉、哥倫比亞、日本、中國大陸、巴西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1.22

1.25

2.11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1.22

0.69

1.03

0

0.56

1.08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1.27

1.44

2.26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79

1.47

0.75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446

bananas、 pineapples、 coffee、 melons、 ornamental plants、 sugar、


各國個論

表 2-3-27 哥斯大黎加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鋼鐵;光學、照相、電影、計量、檢查、精密、 內科或外科儀器及器具零件;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機械用具及 其零件;肉及食用雜碎;咖啡、茶、馬黛茶及香料;魚類、甲殼類、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軟體類及其他水產無脊椎動物;蔬菜、果實、堅果或植物其他部分之 調製品;銅及其製品;鋁及其製品;木漿或其他纖維質材料之紙漿, 紙或紙板之廢料及碎料;塑膠及其製品;活樹及其他植物,球莖、根 及類似品,切花及裝飾用葉;生皮(毛皮除外)及皮革;工業用紡織 物;糖及糖果等。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塑膠及其製品;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機 械用具及其零件;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及其零件與附件;鋼 鐵;鋼鐵製品;光學、照相、電影、計量、檢查、精密、內科或外科 儀器及器具,上述物品之零件及附件;橡膠及其製品;卑金屬製工具、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器具、利器、匙、叉及其零件;傢俱,寢具、褥、褥支持物,軟墊及 類似充填傢俱;照明設備;組合式建築物;玩具、遊戲品與運動用品; 船舶及浮動構造體;人造纖維絲;雜項卑金屬製品;鹽,硫磺,土及 石料,塗牆料,石灰及水泥;樂器與其零件及附件;玻璃及玻璃器; 填充用材料、氈呢、不織布,特種紗,撚線、繩、索、纜及其製品等。

外匯存底(億美元)

37.99

全球競爭力評比 (投資環境評比)

40.66

46.27

56 (-)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 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厄瓜多(Republic of Ecuador) 厄瓜多為傳統農業國家,盛產香蕉,有“香蕉王國”的美稱;1960 年代由於石油的發現 使經濟結構迅速的轉變,石油成為外匯的主要來源,2009 年因全球經濟景氣和油價下跌的影 響,厄國財政收支銳減,經濟成長率大幅下跌至 0.4%,2010 年隨經濟復甦、油價上漲回升, 經濟成長率上升至 3.2%,為了因應國內需求增強,可能所帶來的通貨膨脹,厄國政府對石油 及糧食等基本民生物資進行補貼,因此在 2010 年的通貨膨脹率也得到舒緩為 3.6%。厄國起 源於 1998-99 年的金融危機,自 2000 年起採美元為法定貨幣,雖美元化的政策有效於穩定 其經濟發展,但無法自行發行貨幣的情況下,財政收支平衡將是一大挑戰。 國際貿易方面,2010 年厄瓜多出口值為 174 億美元,以美國為最大的貿易夥伴國;進 口值為 206 億美元,主要進口為工業原材料、燃料和潤滑油、非耐久消費品等。厄瓜多為 44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IMF、WTO、WB 及安地諾集團之會員國,厄國透過與美國的安地諾反毒商務促進法 (Andean Trade Promotion and Drug-Eradication Act, ATPDEA) 取得免關稅之優惠,但自 2011 年 2 月美 厄 ATPDEA 到期後,短期內將對厄國出口商造成衝擊。與我國的貿易交易量不大,我國主要 向厄國進口之項目為動物飼料,主要出口項目則為塑膠製品等。 葛雷亞總統傾向社會主義之經濟政策,於 2010 年 8 月宣佈實施碳氫能源國有化政策, 所生產之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皆為國有,相關產業只可提供生產開採所需之設備及服務;亦 加強醫療保健、增加教育開支,以及計畫將其他策略性產業如金融或媒體等國有化。雖然其 政策主張符合國內民眾之期望,但其國有化政策卻使外人投資躊躇不前。目前旅厄華人有 26,878 人,台商在厄國多從事商業,我國在厄瓜多設有中華民國駐厄瓜多商務處,僑團方面 有厄瓜多台灣商會、厄瓜多惠夜基台灣商會等,有意前往厄國投資者,可藉由代表處和僑團 協助,以利掌握厄國投資環境。 表 2-3-28 厄瓜多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厄瓜多共和國 (Republic of Ecuador) 位於南美洲之西北部,西臨太平洋、北鄰哥倫比亞,東部與南部環接 秘魯 山區平均溫度約攝氏 18 度,晝夜溫差大;東部亞馬遜河上游叢林區

氣候

屬熱帶雨林區,氣候潮濕;西部沿海地區為為熱帶氣候全年氣候濕熱, 但因有南太平洋洋流調節,雨季期間較為涼爽。

政治體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執政黨:國家協議政團 總統:葛雷亞(Dr. Rafael Correa Delgado)

語言

西班牙文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基多(Quito)

主要國際機場

448

共和國,採總統制(任期 4 年,不得連任)及三權分立政體

Jose Joaquin de Olmedo International Airport(GYE) Mariscal Sucre International Airport(UIO)

重要港埠

Esmeraldas, Guayaquil, Manta, Puerto Bolivar

天然資源

石油,魚類,木材,水力發電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283,561

人口數(人,2010 年)

14,314,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52

華人數(人,2010 年)

26,878


各國個論

表 2-3-28 厄瓜多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華人所占比例(%)

0.1878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1,000

台僑所占比例(%)

0.0070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2000 年 9 月 10 日正式實施幣制美元化,取代原 Sucre 幣制

匯率

使用美金為流通貨幣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7.2

0.4

3.2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CPI,%)

8.4

5.2

3.6

失業率(%)

6.9

8.5

7.6

542.09

520.22

589.10

3,775

3,570

3,984

出口值(億美元)

188

139

174

進口值(億美元)

189

151

206

-1

-12

-32

69.5

55.7

64.5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貿易餘額(億美元) 貿易依存度(%) 主要出口產品

石油,香蕉,鮮花,蝦,可哥,咖啡,麻,木材,魚類

主要出口國家

美國,秘魯,智利,哥倫比亞

主要進口產品

工業原材料,燃料和潤滑油,非耐久消費品

主要進口國家

美國 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巴西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0.28

0.22

0.22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1.42

1.17

1.69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1.13

-0.94

-1.46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15

0.16

0.13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75

0.77

0.82

食品工業產製過程之殘渣及廢品,調製動物飼料;鋼鐵;雜項調製食 品;魚類、甲殼類、軟體類及其他水產無脊椎動物;木及木製品,木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炭;動植物油脂及其分解物,調製食用油脂,動植物蠟;銅及其製品; 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船舶及浮動構造體; 陶瓷產品;航空器、太空船及其零件等。 44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3-28 厄瓜多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塑膠及其製品;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電機 與設備及其零件;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及其零件與附件;橡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膠及其製品;鋼鐵;人造纖維棉、人造纖維絲;魚類、甲殼類、軟體 類及其他水產無脊椎動物;填充用材料、氈呢、不織布,特種紗,撚 線、繩、索、纜及其製品;雜項化學產品;玻璃及玻璃器;紙及紙板, 紙漿、紙或紙板之製品等。

外匯存底(億美元)

44.73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37.92

26.22

105(-)

註:- 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 口值;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 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格瑞那達(Grenada) 格瑞那達由於國土面積不大,僅約 344 平方公里,為東加勒比海之小型經濟體。主要經 濟依賴農業和旅遊業,蘊含石油,但由於開採技術不甚發達,尚未開採。農業耕地占國土面 積約 5.88%,適合發展各種熱帶經濟蔬果,但基礎設施薄弱,主要以肉豆蔻、香蕉、可哥、 椰子、甘蔗、棉花和熱帶水果為主,有世界上第二大肉豆蔻生產國,有“香料之國”的美稱。 旅遊業則是格瑞那達外匯的主要來源,國際機場建立後,附近地區也跟著繁榮起來,政府也 依當地生態環境做規劃,吸引眾多觀光客前往。 格瑞那達為加勒比海小島型國家,工業尚處萌芽階段,除少數輕型民生工業外,一般製 造業不甚發達,生產力無法應付國內需求,嚴重仰賴進口,因此貿易逆差問題極為嚴重,主 要進口品為食品、燃料油料、機器、農用化學品及交通設備等。隨著全球景氣好轉,格國在 2010 年的經濟成長率也從去年嚴重負成長上升至 -1.4%,但國內仍存在高失業和通貨膨脹的 問題。格國為中美洲地區勞力素質較高的地區,其受教育比例高達 95%,因此勞工成本較中 美洲其他地區為高;雖然外人在格國投資可享有資金進出無任何限制等條件,且對旅館旅遊 業、資訊服務業、製造業、農業均設有投資獎勵措施,但由於市場小,加上與臺灣距離遙遠, 誘因不足,使台商甚少前往格國進行投資。

450


各國個論

表 2-3-29 格瑞那達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格瑞納達(Grenada) 加勒比海東部小安地列斯群島南端之島國,位於北緯 12 度 7 分、西

地理位置

經 61 度 40 分,包括格瑞那達島、卡裏亞固島(Carriacou)與小馬丁 尼克島(Petit Martinique)等三大島及小島嶼數十座

氣候

屬熱帶海洋性氣候,一年四季溫差不大,全年溫度在攝氏 24 至 30 度 之間,平均溫度約攝氏 27 度;每年 6 至 11 月為雨季,12 至 5 月為乾季。

政治體制

君主立憲,奉英女王為元首,英王任命總督為其代表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蒂爾曼.托馬斯

語言

英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聖喬治市(St. George’s)

主要國際機場

Point Salines International Airport (GND) 聖喬治市

重要港埠

Saint George’s

天然資源

木材、熱帶水果及深水港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344

人口數(人,2010 年)

103,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315

華人數(人,2010 年)

35

華人所占比例(%)

0.0340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0

台僑所占比例(%)

0 經濟概況

幣制 (貨幣單位)

東加勒比海元(XCD)

匯率(東加勒比海元兌美元)

1USD:2.7XCD(2010.12.31)

經濟成長率 (GDP - real growth rate,%)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失業率(%)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2008

2009

2010

2.2

-7.6

-1.4

8.0

-0.3

3.4

-

-

12.5

6.78

6.45

6.74 45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3-29 格瑞那達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6,587

6,261

6,543

出口值(億美元)

0

0

0

進口值(億美元)

4

3

3

貿易餘額(億美元)

-4

-3

-3

59.0

46.5

44.5

(GDP per capita,美元)

貿易依存度(%) 主要出口產品

荳蔻、可哥及香蕉

主要出口國家

英國、千里達、美國、西德、瑞士及波蘭

主要進口產品

食品、燃料油料、機器、農用化學品及交通設備

主要進口國家

英國、千里達、香港、日本及美國

對我國之出口值(美元)

384,293

79,054

529,853

自我國之進口值(美元)

1,146,743

424,211

613,442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美元)

-762,441

-345,157

-83,589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

-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2867

0.1414

0.2045

鋼鐵;紙及紙板,紙漿、紙或紙板之製品;書籍,新聞報紙,圖書及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其他印刷工業產品,手寫稿、打字稿及設計圖樣;雜項卑金屬製品; 塑膠及其製品;飲料、酒類及醋;咖啡、茶、馬黛茶及香料;關稅配 額之貨品等。 鋼鐵;橡膠及其製品;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 件;人造纖維絲;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油料種子及含油質果實,雜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項穀粒、種子及果實;工業用或藥用植物,芻草及飼料;鐵路及電車 道車輛以外之車輛及其零件與附件;針織或鉤針織之衣著及服飾附屬 品等。

外匯存底 ( 百萬美元 )

105.3

129.1

119.2

註:- 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452


各國個論

牙買加(Jamaica) 經過 2009 年的金融海嘯後,牙買加的經濟雖在 2010 年有所提升,但仍為負成長,從 2009 年的嚴重負成長 -3.0% 上升至 -1.2%,國內也仍存在著高失業率和高通貨膨脹率,以觀 光業、農業、礦業、製造業為主要的經濟產業。旅遊業占牙買加國內生產總值的 60% 以上; 農業以甘蔗、香蕉種植為主;鋁土礦產尤為豐富,為世界第四大鋁土生產國,蘊藏量約 25 億噸,因此鋁土的開採為牙買加最主要的工業,其他亦有食品加工、飲料、卷煙、金屬製品、 電子設備、建築材料、化學製品和紡織服裝等產業。 國際貿易方面,牙買加為高度仰賴進口之國家,長期呈現貿易逆差,主要出口國為美國, 加拿大,歐盟(不含英國);主要進口輸入多來自加勒比海各國,美國,加拿大,歐盟等國。 牙買加在外交工作方面有優異的表現,積極發展與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友好關係,爭取小經濟 體的特殊待遇和其他開發中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大力促進地區一體化,主張不結盟、國家 主權平等,其外交上的良好關係,使牙買加穩定發展,也吸引了不少外資進入。 1854 年第一批華僑輾轉從巴拿馬移往牙買加,至 1880 年代為華工苦力移民階段,1884 年牙買加甘蔗園募集了約 680 名華工,多為廣東人,初期為蔗園員工或糖廠勞工,後來逐漸 改而從事零售業或服務業等,在牙買加當地開始發展特有的華人經濟。1945 年時,由於我國 共內戰,移民至牙買加的華僑華人數急劇增加,約 8,000 人左右。後來因牙買加施行民主社 會化主義,推動如企業國有化政策等,使國內政治、經濟動盪不安,此時不少華人因此移居 美國和加拿大等。至 1999 年,牙買加人口約有 253 萬,其中華人約 2.5 萬人,多聚集在首都 京斯頓和安東尼奧港。截至 2010 年,現今牙買加華人數有 22,941 人,政府對華僑華人採公平、 無歧視的態度,華人在當地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惟牙買加的申請入境不易,除非有直系親 屬在當地,否則難以獲得批准。 表 2-3-30 牙買加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牙買加(Jamaica) 位於加勒比海中央偏西地區,為加勒比海地區第三大島,北距古巴 145 公里,東距海地 161 公里。 熱帶性氣候,炎熱潮溼、溫和的內陸;四季和晝夜溫差皆不大,年平

氣候

均氣溫為 26 度;全年大致可分為兩個旱季 (6-7 月和 11 月至次年 4 月 ) 和兩個雨季 (5 月和 8-10 月 )。

政治體制

遵奉英女王為元首,以總督為其代表,制度上採責任內閣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波西亞.米勒 Portia Simpson Miller

語言

英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京斯敦(Kingstone) 45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3-30 牙買加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主要國際機場

京 斯 敦 Norman Manley International Airport (KIN), 蒙 特 哥 灣 Sangster International Airport (MBJ)

重要港埠

Kingston, Port Esquivel, Port Kaiser, Port Rhoades, Rocky Point

天然資源

鐵鋁氧石、石膏及石灰岩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10,991

人口數(人,2010 年)

2,717,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260

華人數(人,2010 年)

22,941

華人所占比例(%)

0.8444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8

台僑所占比例(%)

0.0003 經濟概況

幣制 (貨幣單位)

牙買加幣(JMD)

匯率(牙買加幣兌美元)

1USD:85.601 JMD(2010.12.31) 2008

2009

2010

-0.9

-30

-1.2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22.0

9.6

12.6

失業率(%)

10.6

11.4

12.4

139.11

123.13

136.94

5,167

4,562

5,039

出口值(億美元)

25

13

13

進口值(億美元)

77

49

52

貿易餘額(億美元)

-52

-36

-39

貿易依存度(%)

73.3

50.4

47.5

經濟成長率 (GDP - real growth rate,%)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鋁土、糖、香蕉、蘭姆酒

主要出口國家

美國,加拿大,歐盟(不含英國)

主要進口產品

454

主要輸入物品為食品、消費財、原料、建材、運輸設備、機器設備及 資本


各國個論

表 2-3-30 牙買加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主要進口國家

加勒比海各國,美國,加拿大,歐盟

對我國之出口值(美元)

13,519,347

8,642,427

21,199,972

自我國之進口值(美元)

21,112,046

15,893,817

15,708,672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美元)

-7,592,699

-7251,390

5,491,300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54

0.66

1.63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27

0.32

0.30

鋼鐵;鋁及其製品;咖啡、茶、馬黛茶及香料;木漿或其他纖維質材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料之紙漿;紙或紙板之廢料及碎料;飲料、酒類及醋;天然珍珠或養 珠、寶石或次寶石、貴金屬、被覆貴金屬之金屬及其製品,仿首飾, 鑄幣;關稅配額之貨品;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鐘、錶及其零件等。 橡膠及其製品;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及其零件與附件;紙及紙板,紙漿、紙或紙板之製品;人造纖維絲; 鋼鐵;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塑膠及其製品; 針織或鉤針織之衣著及服飾附屬品;玻璃及玻璃器;有機化學產品等。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評比 (投資環境評比)

17.73

20.76

25.01

95(-)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 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Saint Christopher and Nevis)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位於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由聖克裏斯多福島(聖基茨島)與尼 維斯島所組成的島國。其中首都巴士地市位於較大的聖克裏斯多福島上,較小的尼維斯島位 於聖島的東南方。兩個主要島嶼的中部地區叢林密佈,人煙稀少,居民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 聖國在 1983 年獨立,並於同年加入聯合國,成為一個英國聯邦王國。目前聖國已從國際金 融組織優惠借款國家名單中除名,因此向外籌措資金須支付比較高之利率,此對聖國的經濟 發展將造成一定的影響。 聖國的主要經濟來源為觀光業、農業、輕工業及沿岸銀行業,其中以觀光業為聖國經濟 命脈及主要外匯的來源。聖國政府積極發展觀光業,擬定各項優惠政策,鼓勵興建觀光飯店、 渡假公寓、旅館、免稅店及購物中心,加上近年來政府擴建碼頭,增加飛機飛航路線及班次, 45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因此聖國觀光業成長快速,觀光客主要來自於美國、英國、加拿大及歐洲。農業方面,早期 主要以糖為主要農產品,由於國際糖價下跌,政府推行農業多元化發展,開始種植各種蔬菜、 馬鈴薯、棉花、椰子、鳳梨等。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為我國的邦交國,台克兩國邦誼敦睦達 26 年,我國與聖國政府 及民間一直保持密切交流。2010 年聖國對我國之出口金額為 0.1 百萬美元,我國出口到聖國 的金額為 0.4 百萬美元,相較於 2009 年均有增加。截至 2010 年聖國的華僑人數有 101 人, 其中 7 人是來自台灣,中式餐館有 3 家,另有一家中國超市。 外人投資在聖國的產業以觀光旅遊業、電子加工廠及境外金融為主。觀光旅遊業方面, 國際著名連鎖旅館 Marriott Royal Hotel 投資 2 億美元在聖國興建渡假旅館。電子加工廠方面, 在加勒比海盆地振興方案下,來自於美國的原料,在聖國加工後外銷到美國的產品可享有免 稅待遇,因此聖國工業區的電子零件加工廠,其產品大多數銷往美國。至於台商在當地的投 資,大型投資計畫並不適宜,中小型企業較適合前往投資設廠。但須考量聖國地理位置距台 遙遠,且國內市場規模較小,不易達成規模經濟效益,因此台商到當地投資應以在鄰近地區 經商有成之台商為佳,如美國、加拿大及中南美洲地區的台商等。 表 2-3-31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Saint Christopher and Nevis) 位 於 東 加 勒 比 海 上, 小 安 地 列 斯 群 島 北 部, 大 約 是 在 從 波 多 黎 哥

地理位置

(Puerto Rico)到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Republic of Trinidad and Tobago)的三分之一上。

氣候

夏天很熱 冬天不冷 ( 全年皆 20~32 度左右 ) 。

政治體制

為君主立憲制之國家,奉英國女王為元首,由其任命之總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登齊爾.道格拉斯

語言

英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巴士地市(Basseterre)

主要國際機場

456

屬於熱帶氣候,有信風吹拂,年均溫變化不大,雨季在 5 到 11 月,

Robert L. Bradshaw International Airport(SKB),Vance W. Amory International Airport (NEV)

重要港埠

Basseterre

天然資源

可耕種的土地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261

人口數(人,2010 年)

50,314


各國個論

表 2-3-31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192

華人數(人,2010 年)

101

華人所占比例(%)

0.2007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7

台僑所占比例(%)

台僑所佔比例低,故不予列表 經濟概況

幣制 (貨幣單位)

東加勒比海元(XCD)

匯率(東加勒比海元兌美元)

1USD: 2.7XCD (2010.12.31) 2008

2009

2010

5.7

-4.4

-1.5

5.4

1.9

0.5

-

-

-

5.7

5.57

5.62

10,764

10,315

10,206

出口值(億美元)

0

0

-

進口值(億美元)

3

2

-

貿易餘額(億美元)

-3

-2

-

52.6

36

-

經濟成長率 (GDP - real growth rate,%)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失業率(%)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貿易依存度 (%) 主要出口產品

蔗糖、糖蜜、棉花、椰子油等農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美國、加拿大、土耳其

主要進口產品

機械設備、金屬製品、電子零件及設備、石油及食品

主要進口國家

美國、義大利、千里達、英國、丹麥、加拿大

對我國之出口值(百萬美元)

0.3

0.03

0.1

自我國之進口值(百萬美元)

0.4

0.1

0.4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百萬美元)

-0.1

-0.1

-0.3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

-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133

0.05

-

45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3-31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印刷電路;二極體、電晶體及類似半導體裝置;機器零件;仿首飾;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手工具或工具機;特殊物品;自動調節或控制用儀器及器具;控電或 配電用板、面板、機櫃、檯、箱及其他基板等 手工具;二極體、電晶體及類似半導體裝置;新橡膠氣胎;電阻器;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電氣用具;機器之零件及附件;乙烯之聚合物;印刷電路;特殊物品 等 110.4

外匯存底(百萬美元)

136.4

168.9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聖露西亞(Saint Lucia) 聖露西亞於 1979 年 2 月 22 日脫離英國宣佈獨立,現為大英國協會員國,與英國關係密 切。銀行業與觀光業為聖露西亞之主要產業,政府增設了不少相關法案吸引外人前往投資, 例如財政獎勵法、特別地區發展法、旅遊業發展獎勵法等提供免稅和其他稅務優惠。為了增 進台灣與聖露西亞的經貿關係,兩國積極的辦理各項交流活動,我國在當地也設有大使館協 助我國廠商前往投資;加上聖露西亞位於東加勒比海中部,是很多南北美洲航線的必經之路, 台商前往投資可拓展美洲市場。聖露西亞社會治安良好,對外關係和睦,惟失業率高居不下, 且因物資相對缺乏仰賴進口,使民生物價高昂,政府應積極推展國內開發,增設基礎設施, 與我國也簽訂了各項農業和通訊的合作計畫來解決國內生產力不足和資訊不發達的問題,包 括興建現代化屠宰場、養殖漁業、蔬菜栽培、果樹、組織培養及資、通訊合作等。 表 2-3-32 聖露西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聖露西亞(Saint Lucia)

地理位置

加勒比海小安地列斯群島中向風群島之中部

氣候

458

熱帶性氣候,有溫和的東北季風,乾季在 1-4 月,雨季為 5-8 月,平 均氣溫約在攝氏二十七度左右,日夜溫差不大。

政治體制

君主立憲,內閣制。以英女王為元首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史蒂芬遜.京 Stephenson King

語言

英語


各國個論

表 2-3-32 聖露西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首都及重要城市 主要國際機場

首都為卡斯翠(Castries) Hewanorra International Airport(UVF),George F. L. Charles Airport(SLU)

重要港埠

Castries, Cul-de-Sac, Vieux-Fort

天然資源

森林、沙灘、礦產、溫泉及潛在地熱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616

人口數(人,2010 年)

173,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262

華人數(人,2010 年)

179

華人所占比例(%)

0.1035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2

台僑所占比例(%)

0.0012 經濟概況

幣制 (貨幣單位)

東加勒比海元 (XCD)

匯率(東加勒比海幣兌美元)

1USD:2.7 XCD(2010.12.31) 2008

2009

2010

5.8

-1.3

4.4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5.5

-0.2

3.3

失業率(%)

20

20

20

9.96

9.59

9.85

5,863

5,589

5,668

出口值(億美元)

1

2

2

進口值(億美元)

7

5

6

貿易餘額(億美元)

-6

-3

-4

80.3

73.0

81.2

經濟成長率 (GDP - real growth rate,%)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貿易依存度(%) 主要出口產品

香蕉、蔬菜水果、椰子油製品及可哥亞等

主要出口國家

美國、法國、英國等國家

主要進口產品

食品 、機械、燃料及農藥及民生必需品 45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3-32 聖露西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主要進口國家

美國、千里達、義大利、法國、英國、委內瑞拉及荷蘭等國家

對我國之出口值(美元)

6,004

48,300

271,587

自我國之進口值(美元)

1,152,937

2,198,226

1,807,878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美元)

-1,146,933

-2,149926

-1,536,291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006

0.024

0.136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165

0.439

0.301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鋼鐵;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關稅配額之貨品;飲料、酒類及醋;可 哥亞等。 玩具、遊戲品與運動用品;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零件;傢俱,寢具、褥、褥支持物,軟墊及類似充填傢俱;電機與設 備及其零件;橡膠及其製品;民生必需品等。

外匯存底(百萬美元)

142.8

174.8

206.3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聖文森(S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聖文森全名為「聖文森暨格瑞納汀」(S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以農業為主要 之經濟產業,生產香蕉、葛粉、蔬菜及椰子為主,全國的農業勞動人口超過一半從事香蕉種 植,是聖文森國際貿易收支的主要來源;政府也極力發展觀光業,興建旅館、賭場、高爾夫 球等,吸引大批觀光客;工業方面尚在萌芽階段,主要以因應國內農產品加工之工業為主, 政府正努力提升其工業發展水準,惟市場太小,不易吸引外資進入投資設廠。國際貿易方面, 聖文森為東加勒比海國家組織 (OECS) 及加勒比海共同市場 (CARICOM) 成員,出口香蕉、 椰子成品、甘薯、香料等,主要出口國為法國、英國、千里達、聖露西亞等;主要進口來源 為新加坡、千里達、義大利、美國、中國大陸等,大多民生和工業用品皆仰賴進口,主要進 口品為食品、機械及設備、化學及肥料、礦產及燃料等。除了少數本土農產品和汽水、啤酒 價格較低廉,進口品皆價格昂貴,另聖國亦自 2007 年 5 月 1 日起實行 15% 貨物加值稅,其 民生物價約為美國物價之 2 至 3 倍。 台灣與聖文森有著長期的友好情誼,為促進兩國經貿關係,簽署了「中華民國政府與聖 文森國政府投資相互促進暨保護協定」自 2010 年 2 月 1 日起生效,主要內容為:投資定義、 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徵收與補償、資金自由移轉、代位求償、投資人與國家爭端解決、 締約國間爭端之解決等,吸引台商前往經營投資。 460


各國個論

表 2-3-33 聖文森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聖文森及格瑞納丁(S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聖國位於東加勒比海小安地列斯群島之向風群島中部,係由聖文森

地理位置

(St. Vincent)及格瑞納丁群島(The Grenadines)32 個小島或礁岩 所組成

氣候

熱帶性氣候,偶有季節溫度的變動,雨季為 5-11 月,季節乾濕分明, 氣候宜人,年均溫為 27 度。 在 國 體 上 尊 奉 英 王 為 國 家 元 首, 由 女 王 任 命 總 督 為 代 表

政治體制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Independent Sovereign State Within the Commonwealth),政治制度採英國式責任內閣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拉夫.岡薩維茲 Ralph Gonsalves

語言

英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金石城(Kingstone)

主要國際機場

E. T. Joshua Airport (SVD)

重要港埠

Kingstone

天然資源

水力發電、農田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389

人口數(人,2010 年)

107,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267

華人數(人,2010 年)

40

華人所占比例(%)

0.0374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2

台僑所占比例(%)

0.0019 經濟概況

幣制 (貨幣單位)

東加勒比海元(XCD)

匯率(東加勒比海元兌美元)

1USD:2.7XCD(2010.12.31)

經濟成長率(%) GDP - real growth rate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

2008

2009

2010

-0.6

-2.3

-1.8

10.1

0.4

0.6

46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3-33 聖文森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

-

-

5.74

5.67

5.61

5,365

5,289

5,229

出口值(億美元)

1

0

0

進口值(億美元)

4

3

3

貿易餘額(億美元)

-3

-3

-3

87.1

52.9

53.5

失業率(%)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貿易依存度(%) 主要出口產品(%)

香蕉、椰子成品、甘薯、香料

主要出口國家

希臘、義大利、法國、英國、千里達、西班牙、德國、聖露西亞

主要進口產品

食品、機械設備、化學製品、肥料、燃料

主要進口國家

新加坡、千里達、義大利、美國、中國大陸

對我國之出口值(美元)

29,854

29,799

350,460

自我國之進口值(美元)

1,181,414

631,544

1,007,222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美元)

-1,151,560

-60,1745

-656,762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02985

-

-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29535

0.21051

0.33574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鋼鐵;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塑膠及其製品;鋁及其製品;光學、照 相、電影、計量、檢查、精密、內科或外科儀器及器具零件;香料等。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傢俱,寢具、褥、褥支持物,軟墊及類似充填傢俱;照明設備;橡膠 及其製品;油料種子及含油質果實,雜項穀粒、種子及果實;工業用 或藥用植物,芻草及飼料;鋼鐵製品;食品等。

外匯存底(百萬美元)

83.7

87.8

112.7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462


歐洲地區


四、歐洲地區 (一)奧地利(Republic of Austria)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受到全球主要經濟體的逐漸復甦和奧地利本國的經濟刺激計劃,衰退的奧地利經濟從 2009 年第三季開始出現好轉,到了 2010 年其出口貿易和工業生產更呈現明顯的復甦跡象。 相對於 2009 年經濟成長率平均 -3.9% 之陰霾,2010 年達到約 2.1%,其中 2010 年第 4 季實 質國內生產毛額較上較前一年同期比成長 2.4%。在物價變動與失業狀況方面,2009 年因經 濟不景氣使得其通貨膨脹率從 2008 年的 3.2% 下降到 0.4%,2010 年雖然國際原料價格波 動以及經濟的逐漸復甦,整體的物價水準並沒有出現明顯上升,該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1.7%,較 2009 年上升。奧地利的失業率在 2010 年為 4.4%,較 2009 年減少了 2.8 個百分點。 2010 年,其財政赤字更進一步惡化到 2,052 億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 4.6%。 隨著財政赤字的增加,奧地利政府的債務總額也持續擴大,2009 年奧國政府債務總額合占 GDP 之比重為 69.6%,2010 年更增加到 72.3% 之歷史新高。2011 年財政赤字狀況預估將有 所好轉,但赤字率仍將高於 GDP 的 3%;這也意味著奧地利政府將面臨來自歐盟的壓力,如 何降低財政赤字餘額與比重將是奧地利政府未來重要的經濟任務之一。

(2)貿易概況 2010 年隨著景氣的漸漸回復,出口值增加到 1,445 億美元,其中主因之一在於其最重 要貿易夥伴德國的需求大增;2010 年出口貿易的復甦成長,也使得奧國的貿易逆差維持在 53 億美元。2009 年貿易依存度因為貿易量的大幅萎縮,其貿易依存度由 84% 下降至 70%; 2010 年再隨著經濟復甦帶動貿易的成長,貿易依存度上升至 78%,低於 2008 年的 84%。 就貿易的對象而言,德國、義大利、美國、瑞士、法國、英國、捷克、匈牙利、西班牙、 波蘭為奧地利的主要出口國,而德國、義大利、中國大陸、瑞士、美國、法國、捷克、荷蘭、 匈牙利、英國為奧地利的主要進口國。不管是出口或是進口,主要貿易對象多數是歐盟國國 家,顯示與其他國家經貿互動的地緣關係,其中德國更是奧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對德國的 出口就佔了奧地利總出口值的 30.96%,從德國進口更佔其總進口值的 45.07%。另外,就進 出口商品方面,機械及設備、汽車及汽車零件、紙張和紙板、金屬產品、化學品、鋼鐵、紡織、 食品為奧地利的主要出口商品,而機械及設備、汽車、化工、金屬製品、石油和石油產品、 食品則為奧地利的主要進口商品。 在與我國雙邊貿易關係方面,2009 年因全球經濟萎縮,導致奧地利對台灣的出口值明顯 縮減,相對於 2008 年的 4.81 億美元,2009 年只有 3.54 億美元,下跌了 26.40%;2010 年因 為經濟的復甦,出口總額大幅增加到 5.10 億美元,成長幅度高達 43.79%。2009 年奧地利自 46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台灣的進口值為 3.74 億美元,較 2008 年的 4.67 億美元下降 19.91%,2010 年進口總額到 3.46 億美元。台奧雙方的貿易平衡大體上是奧地利對我國享有明顯的貿易順差,但數額不大。就 我國與奧地利的貿易項目而言,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機械用具、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 錄音機及聲音重放機、電視影像、聲音記錄機及重放機為奧地利對我國之主要的出口商品,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錄音機及聲音重放機;電視影像、聲音記錄機及重放機光學、照相、 電影、計量、檢查、精密、內科或外科儀器及器具則是奧地利對我國之主要進口商品。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A. 重要經濟措施 a. 進行調整綠能發電補貼措施: 為發展綠色能源,奧地利環境部與經濟部於 2010 年 2 月聯合宣布,風力發電廠與生質 能源設備補助費都可以獲得政府更多的補助。每年補貼總金額由原來的 1,700 萬歐元(折合 約 2,271.5 萬美元)提高為 2,100 萬歐元(折合約 2,806 萬美元)。此政策將使得風力發電輸 送費率的補貼提高 29%,經合計每小時千瓦約為 0.1 歐元。風力發電是目前奧國繼水力發電 之後,再生能源電力產量排名第 2 之電源。另外,大陽能電力計畫的輸電量介於 5 至 20 千 瓦之間,其中每千瓦的能源可獲得政府 0.33 歐元至 0.38 歐元的補貼。

b. 徵收新稅: 奧地利政府在 2010 年 10 月 23 日通過決議,同時提高銀行、燃油、菸草等稅收,主要 措施包括:①為了重整財政,奧國聯邦政府決定對金融機構徵收「團結貢獻稅」,亦即俗稱 的「銀行稅」,其重點是把銀行稅之徵收稅率訂在銀行資產的 0.07% 至 0.1% 之間,稅收目 標額將為政府帶來約 5 億歐元的稅收; 同時也不排除對保險業及創投基金課徵。②為推行節 能減碳及增加稅收,擬自 2011 年初起課徵碳稅,包括每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須繳納 20 到 30 歐元,此舉預估每年可以為該國政府帶來 15 至 20 億歐元(折合約 20 至 26.7 億美元)之收入; 所收取的三分之二碳稅收入用途將用於低收入者之稅賦補貼,三分之一則用於改善政府財政 赤字。

B. 經濟展望 伴隨著全球經濟的好轉以及政府所推行許多經濟措施,奧地利經濟自 2009 年第四季起逐 漸脫離不景氣,在貿易方面,2010 年的前 11 月進出口各增加 15.8%;而在製造業方面,到 2011 年的 2 月時製造業生產指數已經上升到 8.9%,同時製造業物價指數持續成長,在 2010 年增加 2.7%;另外在 2010 年各個產業界國外訂單皆呈現持續增加的情況,使得全年製造業 產出口超過 4% 的成長。從這些跡象可看出奧地利經濟已在平穩的復甦步調中。預估 2011 年 隨著奧地利的出口將更加旺盛,也將是帶動奧國經濟持續復甦的主要動力,隨後國內消費以 及投資的成長也將為景氣回春注入新能量,使得 GDP 會更加成長,高於 2011 年的 1.6%。從 未來信心指數持續攀升看來,奧國消費者及企業界已走出經濟危機陰影。 奧地利計畫在 2011 年的五月對東歐全面開放勞動市場,一般人民認為這項政策會使得 國內的薪資水準降低,但經過 wifo 的預測,這些外國勞工經過一段時間努力的賺錢之後,存 夠錢後會再返回各自的國家去,不會在奧地利長久居留,所以失業率應不致於受到影響。而 464


各國個論

由於德國是奧國最重要的進出口貿易夥伴,奧國經濟後續的表現也將無可避免地強烈依賴德 國經濟復甦的情況而定。 表 2-4-1 奧地利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奧地利共和國(Republic of Austria) 位於歐洲中部的內陸國家。與多國接壤,東面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

地理位置

南面是義大利和斯洛維尼亞,西面是列支敦斯登和瑞士,北面則是德 國和捷克。

氣候 政治體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處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過渡區內,氣候溫和,冬季寒 冷、夏季涼爽 議會民主制、雙首長制 社會民主黨 / 海因茨 • 菲舍爾(Heinz Fischer)/ 維爾納 • 法伊曼 (Werner Faymann)

語言

德語、克羅埃西亞語、匈牙利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維也納

主要國際機場 重要港埠 天然資源

Blue Danube(LNZ), Graz(GRZ), Innsbruck(INN), Klagenfurt (KLU), Vienna(VIE), W. A. Mozart(SZG) 無 石油、煤、褐煤、木材、鐵礦石、銅、鋅、銻、鎂、鎢、石墨、鹽、 水電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83,871

人口數(人,2010 年)

8,217,28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97

華人數(人,2010 年)

21,101

華人所占比例(%)

0.2567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2,100

台僑所占比例(%)

0.0255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歐元(EUR)

匯率(歐元兌美元)

1USD:0.7484EUR(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2.2

-3.9

2.1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3.2

0.4

1.7 46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4-1 奧地利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5.9

7.2

4.4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4,166.2

3,820.7

3,768.4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49,975

45,686

44,987

出口值(億美元)

1,734

1,308

1,445

進口值(億美元)

1,762

1,361

1,498

貿易餘額(億美元)

-28

-53

-53

貿易依存度(%)

84

70

78

失業率(%)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機械及設備、汽車及汽車零件、紙張和紙板、金屬產品、化學品、鋼 鐵、紡織、食品 德國、義大利、美國、瑞士、法國、英國、捷克、匈牙利、西班牙、 波蘭等 機械及設備、汽車、化工、金屬製品、石油和石油產品、食品 德國、義大利、中國大陸、瑞士、美國、法國、捷克、荷蘭、匈牙利、 英國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4.81

3.54

5.10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4.67

3.74

3.46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0.14

-0.20

1.64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28

0.27

0.35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27

0.27

0.23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機械用具、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錄音機 及聲音重放機、電視影像、聲音記錄機及重放機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錄音機及聲音重放機;電視影像、聲音記錄機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及重放機光學、照相、電影、計量、檢查、精密、內科或外科儀器及 器具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167.0

180.5

222.8

18(7)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466


各國個論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1)主要產業介紹 a. 機械暨金屬工業: 機械金屬工業是奧地利最引以為傲的產業,每年產值約占該國的製造業 30% 左右,其上、 中、下游廠商已經組成一個很完整的產業供給鏈,加上產品品質穩定,在國際上頗具競爭力。 奧國機械暨金屬工業產業約有 1,800 家廠商,多為中、小型規模的企業,但卻能以小搏大, 致力於專業分工及研發特殊管道的技術或機械,尤其是在一些各別貨品的生產上,如電梯、 鋼鐵金屬加工的設備、農業用的機械、錄音機、及重放機等等,在國際上擁有頗高的地位,

b. 汽車及其它產業: 汽車產業為奧地利第二大工業,產值約占該國工業之 12.1%,2008 年產值 183.8 億美元。 奧地利其他較重要的產業還包括鋁加工、工業用機器、特殊車輛(特別是工業用、營建用及 特殊地形用車輛)及其零件、化學、電機、電子零件、紡織纖維、玻璃工業、食品加工等。 觀光業也是奧地利的重要產業,尤其日本觀光客為亞洲的最大宗;日本在 2011 年因受大地 震波及,導致日本赴奧國的觀光大幅減少,對奧地利整體觀光業的後續衝擊值得關切。

(2)外商在當地投資經營現況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資料,2008 年因為金融危機導致奧地利外人直接投資 (FDI) 陡降至 135.5 億美元,較 2007 年的 295.8 億美元減少 54.2%。為提升 FDI 的吸引力,奧地利投資署 於 2009 年加強提供外人投資諮詢服務,根據世界銀行集團 (World Bank Group) 2009 年全球 吸引外資成效排行報告顯示,奧地利投資署 (ABA-Invest in Austria) 在全球 181 個吸引外人 投資單位中,績效排名第一。這一年總共有 158 家外國企業前往奧地利設立營運據點,總金 額計 8,310 萬歐元 ( 折合約 11,104 萬美元 ),創造 968 個就業機會;所有對奧地利投資的廠 商中,有 31 家是與工業相關的投資,而 14 家與生命科學有關,其他還有旅遊業 13 家、IT 產業 12 家。2009 年的表現比起 2008 年金融危機前,外商對奧國的投資仍大幅減少了 81%, 家數減少 38%;因此可以得知,此波經濟危機對外商前來投資造成相當大的影響,除了投資 意願減低外,因金融界信用緊縮導致的貸款不易亦為外商減緩投資步調的重要因素。 德國不僅是奧地利最大的貿易伙伴,也是最重要的外資來源國,據奧地利投資業務署統 計資料,顯示 2009 年共有 53 家德商在奧地利設立據點(2008 年 106 家)。義大利為第二大 貿易國,義國企業在奧國投資也不少,2009 年在奧國設立據點家數總計有 21 家,雖然比起 2008 年小幅下降,但是義大利廠商近六年赴奧地利設立據點的數量成長一倍。

3. 當地華人經濟 (1)僑台商人口分布及活動概況 根據我國僑委會資料顯示,旅居奧地利的華人總數有 21,101 人,其中台灣僑民有 2,100 人,其餘大多數為來自中國或中南半島的華人。另外當地台商組織有「奧地利」台灣商會, 由旅奧台商組成,會員約 10 餘家,從事行業有電腦、石化、貿易、航空、旅遊及食品雜貨, 該會不定期舉辦演講及郊遊活動。 46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我國早期赴奧的台商大多以經營餐館為主,由於目前在維也納地區約有 300 家的華人餐 館,近年來由中國大陸所經營著,使得當地的中國餐館呈現飽和狀況,迫使我國在當地經營 餐館的僑胞不得不進行轉型的決擇。除了餐飲業之外,其餘廠商赴奧投資及少數投資於製造 業中,其中規模最大者為兆輝石化,資本額逾百萬美元。

(2)當地台商經營與投資概況 由於奧地利的語言為德文,加上移民管制日趨嚴格,每年僅有少數配額,且需通過德文 及在奧生活常識測驗,因此外國人移民奧地利的困難度越來越高,近年少有我國新進僑民。 但是由於奧地利是歐洲的文化重鎮之一,前往奧國學習藝術音樂的台灣留學生不少,學成之 後也有留在當地定居者。現在大多數居住在奧地利的國人大多都因為早期赴奧學習音樂後, 之後直接居住在奧地利,其餘的國人大多是赴奧投資廠商的工作人員。 目前我國僑商在當地所經營的食品製造業者共計有 3 家,平均資本額約 5 ~ 50 萬美元左 右,以製造豆芽、豆腐及其他食品加工為主;另外,僑營電子、電器業有 2 家,資訊設備業 2 家,資本額約在 20 萬美元左右;從事農產食品者 1 家;健療中心 1 家;服務業方面,我國 僑胞經營旅行社者有 3 家,另經營貿易進出口公司、房地產仲介、留學顧問、或零售店等有 數十家。另外有航空業在當地設有據點,包括了長榮航空及中華航空。目前在奧地利投資設 廠的台商,除了把目標放在奧地利之外,也放眼到東歐市場上,其中數量較多、表現最搶眼 的是電腦公司,宏碁生產的筆記型電腦更在奧國高占銷售量第一的位置。

(3)投資機會 奧地利政府非常重視生物科技的發展,該產業在奧地利享有許多項獎勵措施,加上原本 就有的醫藥工業基礎與優良的研發人群,我國廠商可以與奧國合作一起研發製造。另外,除 了鋼鐵機械、車輛及精密儀器等工業具有悠久歷史與成就之外,奧國還有先進的環保工業, 如空氣、水污染防治技術以及垃圾處理設備等,因此針對未來具發展潛力的產業而言,我國 廠商可以考慮前往奧地利投資機械電子產業或是生物科技、環保科技等產業。 值得說明的是,奧國產業在許多領域上擁有優異的研發能力及專業技術,面對現今全球 化的競爭趨勢下,不少奧國企業已被外國集團或投資控股公司併購,傳統上這些外資大部分 來自美國或西歐,近年來已有俄羅斯、印度財團或其他東歐新興企業前來奧地利購併,以開 拓市場及獲取先進技術。此項投資經營策略可以提供我國廠商赴奧投資的參考。

4. 小結 奧地利雖然國內市場不大,但因位處中歐中心,與東、西歐各國維持密切經貿關係。自 1995 年從加入歐盟後,10 幾年來奧國企業赴外國投資額增加 6 倍,其中大多前往中、東歐 投資;隨著奧國加入歐盟之後,搭配著歐盟往東邊擴張,使得奧國獲得經濟的利基。加上奧 國同時也參與歐洲經濟暨貨幣同盟 (EMU),使用歐元,在貨幣穩定及方便性上具有優勢。除 此,奧國政治經濟與社會環境非常的穩定,在勞資關係上、工業技術面、人力資源等等皆頗 為優良。這些特點幫助奧國成為外商前往歐洲經營投資的理想選擇,是拓展東、西歐貿易的 理想據點。 468


各國個論

(二)捷克(Czech Republic)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捷克位於歐洲的中心,北邊與波蘭相鄰,西北邊與德國相接,南方面向奧地利,東南方 與斯洛伐克為鄰。在東部歐洲國家中捷克擁有高水準的人類發展指數,2006 年被世界銀行列 入已開發國家的行列。捷克的出口對象主要為歐盟成員,尤其是德國。目前該國經濟大多已 私有化,包括銀行和電信業,且中央政府正計劃要繼續私有化能源業和布拉格機場。 由於 2008 年發生國際金融危機以及 2009 年經歷全球經濟蕭條,捷克的經濟表現受到明 顯衝擊,根據國際貨幣基金 (IMF) 的資料顯示,相較於 2008 年有 2.5% 的成長率,2009 年 捷克的經濟成長率大幅下降到 -4.1%;2010 年經濟開始回暖,成長率回升至 2.3%。在消費者 物價上漲率 (CPI) 方面,同樣也受到 2008-2009 年全球金融風暴與經濟衰退之影響,相對於 2008 年通貨膨漲率的 6.4%,2009 年捷克的 CPI 變動率下跌至 1%;2010 年全球經濟逐漸復甦,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也隨之微調至 1.5%。

(2)貿易概況 在對外貿易方面,2008 年捷克的出口值為 1,464 億美元,2009 年由於全球經濟蕭條的影 響,出口值縮減為 1,132 億美元;2010 年景氣回升,出口值也隨之增加至 1,321 億美元。在 進口值的部分,2008 年為 1,422 億美元,2009 年減少至 1,053 億美元;2010 年為 1,257 億美 元,相對於 2009 年有回升的跡象。在貿易餘額部分,捷克對外貿易一直處於順差的狀態。 就捷克與台灣的雙邊貿易方面,根據我國國貿局的資料顯示,2008 年對我國出口值為 1.78 億美元,2009 年縮減為 0.74 億美元,2010 年再上升到 1.39 億美元,可知 2009 年受全 球經濟影響,對我國出口值有下跌的狀況,其跌幅超過一半以上。另外,自我國進口值的部 分,2008 年為 4.82 億美元,2009 年減少至 3.63 億美元,2010 年再回升到 5.91 億美元,由 其波動也可得知進口值也明顯受景氣衰退復甦的影響。在對我國的貿易餘額部分,捷克一直 都是處於逆差的狀態,2010 年的貿易赤字為 4.52 億美元。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A. 重要經濟措施 以下為最近幾年來捷克所推行的政府重要的經濟措施與展望: a. 2007 年 3 月捷克政府修正歐元融合計畫 (convergence programme) ,將採用歐元之時 間定為 2012 年以後。 b. 2007 年 8 月捷克國會通過財政改革方案,該方案之目的旨在降低政府財政赤字,以達 到加入歐元區政府預算赤字需低於 GDP 3% 之要求。 c. 捷克郵政總局自 2008 年 1 月起調高郵資(一封平信將自 7.5 克朗調漲為 10 克朗,掛 號信調漲幅度最大,由一封 19 克朗調漲至 26 克朗)。 d. 捷克政府自 2008 年 3 月起進行研發創新改革,將逐年投入更多資源在研發上,至 46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2010 年將達 GDP 1%。 e. 2008 年 4 月,捷克政府施行簡化商業行政流程方案,減輕 20% 行政負擔。 f. 2008 年 7 月,捷克政府將單一窗口服務 (Czech Point) 擴及所有公司。 g. 2009 年 1 月起,修正捷克僱用法,提高失業救濟福利,並對外國勞工發行綠卡。 h. 2009 年 1 月起,捷克政府將勞工社會福利金僱主負擔比例由 26% 調降為 25%,勞工 自付比例由 8% 調降為 6.5%。 i. 購買商業用汽車 VAT 折減案:凡自 2009 年 4 月以後購買商業用(指公司或企業購買 之車輛)之任何型式車輛均可申請 VAT 減免,私人用(指個人購買)車輛則無法申請(2009 年 VAT 為 19%;2010 年 VAT 為 20%)。 j. 2010 年 1 月 1 日捷克政府將附加稅 (VAT) 基本稅率 (basic rate) 由 19% 提高為 20%, 折減稅率 (reduced rate) 由 9% 提高為 10%。 k. 2010 年 1 月 1 日捷克政府將貨物稅 (excise taxes) 依不同種類貨品提高,例如燃料每 公升提高 1 克朗,另酒精飲料、啤酒及菸草亦分別提高稅率。 l. 自 2010 年 1 月 1 日起,擬申請捷克長期居留證之外國人需向捷克保險公司購買醫療險 始可申辦(即無法持在台灣購買之保險證明辦理捷克長期居留證)。 m. 2009 年 3 月 24 日眾議院通過對內閣(公民黨聯合其他小黨組成之聯合政府)之不信 任案投票,2009 年 5 月 9 日成立由捷克統計局局長 Jan Fischer 擔任內閣總理之過渡政府。 本屆眾議院大選於 2010 年 5 月 28 及 29 日舉行,選舉結果為偏左政黨社民黨獲得 56 席(原 74 席)、共產黨獲得 26 席(原 26 席),偏右政黨公民黨獲得 53 席(原 81 席)、TOP 09 黨獲得 41 席(自基民黨脫離自立門戶,原 0 席)、公眾事務黨獲得 24 席(原 0 席)。

B. 經濟展望 根據 Czech AM 2010 年 5 月 31 日資料,若中間偏右之公民黨組成聯合政府,一般認為 將有利於進行退休金及健保改革,並將持續縮減預算赤字,政府債信評等亦會提升,可能對 月薪達 14 萬克朗(折合約 7,466 美元)高所得人士課徵 31% 之稅率。 捷克政府的赤字嚴重,若要達到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要求在 2013 年前,預算赤字在 GDP3% 以下之標準,則必須每年減少 0.7% 之預算赤字,但 2010 年捷克政府預算赤字仍訂 為 GDP 之 5% 以上。即便如此,長期仍無法達到負債永續管理之目標,特別是人口老化導致 老年醫療照護支出壓力。隨著人口老化,捷克退休及健保支出於今後 50 年,以 6 個百分點 之速度增加,並將占 GDP 25% 以上。2010 年 1 月份實施 PAXG 於 2020 年將法定退休年齡 延長至 65 歲,以及提前退休之年齡縮短到 65 歲之前 3 年,將有助於退休制度改革。另外, 2011 年至 2013 年捷克政府應專注於政府支出合理化、稅收措施改革,並依市價徵收房屋土 地稅捐。 展望將來,捷克經濟短時間可能無法回復到 2008 年金融危機發生前之成長力道,因此 國際貨幣基金 (IMF) 建議捷克應專注在改善生產力、勞動參與及素質、勞動市場彈性並提 升教育水準等措施。根據捷克財政部對國家境內 15 個機構調查報告預測:2011 年成長率為 2.4%;2011 年通膨率為 2.2%;失業率在 2011 年將達 8.2%。 470


各國個論

表 2-4-2 捷克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氣候

捷克共和國(Czech Republic) 位於歐洲中心,北方與波蘭相鄰,西北與德國相接,南方面向奧地利, 以及東南方與斯洛伐克為鄰。 屬於溫帶大陸型,夏熱冬冷,年均溫介於攝氏 5.5 至 10 度間,年雨 量 500-750 毫米

政治體制

議會共和國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無黨籍 / 揚 • 菲舍爾

語言

捷克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布拉格(Praha)

主要國際機場

Brno-Turany(BRQ), LKMT Ostrava Leos Janacek(OSR), LKPR Ruzyne(PRG)

重要港埠

無,內陸國家

天然資源

主要礦產有硬煤、軟煤、石墨,及豐富的森林資源。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78,866

人口數(人,2010 年)

821,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10

華人數(人,2010 年)

3,364

華人所占比例(%)

0.41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19

台僑所占比例(%)

0.002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捷克克朗(CZK)

匯率(捷克克朗兌美元)

1USD:18.751CZK(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2.5

-4.1

2.3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6.3

1.0

1.5

失業率(%)

5.4

8.1

7.3

2,160.89

1,902.4

1,921.52

20,816

18,171

18,288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47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4-2 捷克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出口值(億美元)

1,464

1,132

1,321

進口值(億美元)

1,422

1,053

1,257

42

79

64

133.6

114.8

134.2

貿易餘額(億美元) 貿易依存度(%)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汽車、汽車零配件、電腦、電視接收器、電線電纜、電話、輪胎、機 械設備、化學品、電力設備、鋼品、玻璃製品 德國、斯洛伐克、波蘭、法國、英國、奧地利、義大利、荷蘭、匈牙 利、俄國 石油原油、汽車零配件、電腦、電腦週邊設備及零配件、辦公機器及 通訊設備、汽車、醫藥品、電子零組件、化學品、消費品、農產品 德國、中國大陸、俄國、波蘭、斯洛伐克、義大利、法國、奧地利、 日本、荷蘭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1.78

0.74

1.39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4.82

3.63

5.91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3.04

-2.89

-4.52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12

0.07

0.11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32

0.35

0.47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錄音機及聲音重放機;電視影像、聲音記錄機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及重放機;以及上述各物之零件及附件;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 機械用具;及其零件;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及其零件與附件; 有機化學產品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錄音機及聲音重放機;電視影像、聲音記錄機 及重放機;以及上述各物之零件及附件;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機械用具;及其零件;光學、照相、電影、計量、檢查、精密、內科 或外科儀器及器具,上述物品之零件及附件;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 之車輛及其零件與附件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評比 (投資環境評比)

367.0

412.0

419.5

36(27)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472


各國個論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1)主要產業介紹 根據我國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的資料指出,見表 2-4-3 為捷克主要的產業基本分析: 表 2-4-3 捷克的主要產業介紹 產業別 金屬產業

介紹 金屬產業是捷克營造、機械及汽車產業的基礎,金屬產業是高耗能產 業,且在生產過程中會排放出污染物及溫室氣體,隨著溫室氣體交易 系統的引進,自 2008 年開始,企業未能符合 2008 至 2012 減量標準者, 必須購買 permits (1 permit=1 ton of CO2) ,歐盟設定 2020 減量目標 為 1990 年排放量減 20% 至 30%,2050 年則為 1990 年排放量減 50% 至 60%,未來金屬產業的支出成本將面臨更大挑戰。

汽機車工業(含電動車)

捷克汽車工業(包括零配件業)是傳統及具競爭力之工業,且是吸引 最多外人投資之產業,在中東歐居領導地位。

化學產業

捷克的化學產業起源於 18 世紀末,第一座化學工廠成立於 1778 年, 兩次大戰期間,捷克化學產品進出口貿易興盛,20 世紀下半則著重於 heavy chemistry,至 1990 年代,化學產品生產開始重整及私有化,目 前捷克的化學產業穩定成長,且可面對國外競爭。

電機電子電腦產業

捷克電子工程和電子產業開始於 20 世紀初,半導體生產可以追溯到 1960 年代,該行業平均分布在全國各地,擁有員工近 190,000 人,產 品涵蓋廣泛,從電力引擎、電源供應器到消費電子產品和微晶片都有。

自行車產業

捷克自行車市場每年約 38 萬輛,捷克本地自行車製造商產能約 40 萬 輛,市場占有率約 10 萬至 15 萬輛,且以中、低價位為主。中、高級 價位之腳踏車均自我國、中國大陸進口。

紡織工業

捷克紡織業近年因朝向生產汽車及建築業所需之工業紡品而逐漸復 甦,成衣業則面臨亞洲進口產品之嚴酷競爭、捷幣克朗不斷升值及 能 源 價 格 上 漲 之 壓 力。 具 135 年 生 產 襪 類 產 品 悠 久 歷 史 之 LONKA Pribor 公司因缺乏資金已於 2007 年結束營業;生產兒童成衣之 Tenax Nova Paka 公司則因無法抵擋亞洲貨品之競爭也於 2007 年宣布破產。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報告「捷克投資環境簡介 (2010 年 11 月 )」

(2)外商在當地投資經營現況 根據 Czech AM 2010 年 5 月 31 日資料,德國連鎖店集團 Schlecker 除在捷克境內原有之 日用品便利商店外,將於捷克布拉格、Brno、Ceske Budejovice 及 Liberec 設立連鎖藥房。另 外,依據捷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08 年日本豐田與法國標緻雪鐵龍合資的 TPCA 車廠產量 為 32 萬 4,289 輛,2009 年 1 至 3 月產量為 87,244 輛。韓國現代汽車 2008 年 10 月正式量產 47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12,050 輛,2009 年 1 至 3 月韓國現代產量 20,000 輛。另外,根據捷克投資局統計 2008 年的 統計資料,45.7% 的捷克勞動力為外資擁有的公司工作,外資擁有公司的營業額占捷克總營 業額 59.5%,捷克 70.1% 的出口由外資擁有的公司創造。 值得一提的是,「韓歐盟 FTA」已於 2009 年 10 月 15 日草簽,並於 2011 年中生效,韓 商(如 Samsung、LG 等)將能夠以低關稅或零關稅自韓國進口資通訊產業零組件至捷克廠 組裝,競爭力將大幅提升;相對我商在捷投資以面板組裝及其它資通訊產品組裝為主,加諸 台捷雙方尚未簽署避免雙重課稅協定,未來台商在捷克的投資將面臨更大考驗。

3. 當地華人經濟 (1)僑台商人口分布及活動概況 根據捷克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至 2008 年底,我國有 301 人取得捷克長期居留,其中 有 19 人取得永久居留。我國留捷學生約 65 人,目前已成立學生會組織。在捷台商約 80 多人, 多為國內母公司駐派捷克之管理幹部,雖於 2003 年 1 月 12 日成立「捷克台灣商會」,但並 未於捷克辦理登記,駐處經常與留學生及台商保持聯繫,並提供所需之服務。

(2)當地台商經營與投資概況 我國廠商自 1995 年開始來捷投資,多為資通訊產業,包括鴻海、友達光電、華碩電腦、 宏碁、和碩聯合科技、群光電子、合勤科技、大同、佳士達、明碁、英業達、達方電子、奇 美電子、緯創、微星、奇偶科技、Anadem、正文科技及瀚宇彩晶等。主要是設立組裝廠, 組裝資通訊產品、液晶電視及顯示器等,或設立資通訊產品維修中心、客服中心、發貨據點、 銷售據點。其中,我商在捷克投資所生產 LCD TV/Monitor 已自 2006 年起陸續量產。另外也 有台商經營貿易、旅行業、物流業及液晶螢幕展售業;總計台商投資金額約 3.75 億美元。另 外,鴻海為捷克第 2 大出口商。根據捷克投資局統計資料,迄 2008 年止,台商為捷克共創 造 10,010 個工作機會。「捷克台灣商會」已於 2003 年 1 月 12 日成立,不定期舉辦聯誼活動。

(3)投資機會 根據我國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的資料指出,見表 2-4-4 為在捷克可投資產業之基本介紹: 表 2-4-4 捷克的投資機會 產業別 能源產業

投資機會 根據捷克環境部 2008 年 5 月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Czech Republic 簡報資料顯示,2007 年捷克總發電量中,傳統煤炭火力發電 56,728GWh 占 63.92%;核能發電 26,172GWh 占 29.49%;天然瓦斯 2,473GWh 占 2.79%; 10MW 水 力 發 電 1,077GWh 占 1.21%;1-10MW 水 力 發 電 492GWh 占 0.55%;1MW 小 水 電 510GWh 占 0.57%; 生 質 能 993,360GWh 占 1.12%; Biogas128GWh 占 0.14%; 風 力 發 電 125.098GWh 占 0.14%; 太 陽 能 發 電 1.754GWh 和沼氣發電 54.726GWh 共占 0.06%。

474


各國個論

表 2-4-4 捷克的投資機會(續) 產業別 資訊光電產業

投資機會 運用捷克位處歐洲中心之地理位置、相對西歐低廉之技術勞工、明確之獎 勵投資措施及加入歐盟等因素,以及為達到 IT 產品需即時交貨、快速維修 的客戶需求,許多 IT 廠商將其在歐洲之裝配廠、維修、資訊系統支援、軟 體中心及客服中心等,自西歐移往捷克。捷克政府自 1998 年首度頒布製造 業獎勵投資措施以來,已吸引約 151 億歐元(折合約 202 億美元)外資來 捷投資於製造業,其中 IT 製造業堪稱最成功之投資案例之一。

企業支援服務業

企業支援服務業包括:軟體發展中心、專家服務中心、分擔服務中心、顧 客聯繫中心、高科技維修中心等。捷克政府有感近年來自中東歐其他國家 對吸引外資之激烈競爭,加入歐盟後勞工成本漸增之憂慮及提升外資對捷 克經濟貢獻之附加價值,遂在 2002 年 6 月將原先僅限製造業才能享有之投 資獎勵,擴及至投資設立技術中心和企業支援服務業亦可享有部分投資獎 勵。近來越來越多之跨國企業將其維修、資訊系統支援、軟體中心 、裝配 廠及客服中心自美洲及西歐移往營運成本相對較便宜之中東歐地區。我國 宏碁於 2005 年 7 月在捷克第二大城布爾諾 (BRNO) 設立客服維修中心及 Call center,另鴻海及華碩也已在製造廠內設立維修中心。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報告「捷克投資環境簡介 (2010 年 11 月 )」

4. 小結 捷克位於歐洲中心,並於 2006 年被世界銀行列入已開發國家的行列,但在這幾年由於 金融風暴的發生,其經濟成長率與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受到明顯的影響,目前有逐漸回升的趨 勢。在對外貿易的部分,主要的貿易往來對象為其他歐洲國家,尤其是與之相鄰的德國最為 重要。捷克主力經濟活動為工業,一些產業均在歐洲佔有一定的地位。在外人投資的部分, 許多國家於捷克投資,根據捷克貿易部的資料指出,奧地利投資最多,比利時次之。最後在 我國投資方面,許多知名大廠也赴捷克投資且均為資訊業,如鴻海、友達光電等,同時捷克 也有擁有許多投資機會有利外商進入捷克投資,如能源產業與資訊光電業等。

(三)德國(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2009 年因全球貿易萎縮,連帶造成德國出口低迷、國內投資動力明顯減弱(其中機器設 備方面的投資較 2008 年大幅衰退 20%),進而拖累整體經濟。進入 2010 年,隨著全球景氣 的逐漸復甦,德國的進出口貿易有明顯成長,經濟成長率上升到 3.6%。 47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德國近幾年因受到全球經濟衰退與國際能源價格劇烈變化的影響,物價變動起伏明顯。 2008 年因受到國際能源及食品價格上漲以及前一年調高加值營業稅等因素的影響,其消費 者物價上漲率為 2.6%,是自 1995 年以來單一年度最大漲幅;2009 年則因遭遇嚴重經濟衰 退,通貨膨脹率明顯趨緩,只有 0.2%,係從 1990 年東西德統一以來漲幅最小的;2010 年 隨著經濟的起色進而帶動物價上漲,其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1.2%。在失業問題方面,2008 年及 2009 年德國的失業率分別為 7.8% 和 8.1%,2010 年隨著經濟的逐漸復甦,失業率降到 7.1%;在不景氣期間,失業率沒有明顯惡化的主因,在於政府以財政手段來協助。IMF 預測 2011 年德國的經濟成長率為 2.7%,通貨膨脹率將攀升到 2.2%,失業率則預測將略為下降到 6.0%;而由於削減財政赤字為重要目標,經濟學人 2011 全球大趨勢 (The World in 2011, The Economist) 預測,2011 年之後的德國財政刺激措施將大幅減少,進而減緩貿易成長;國內消 費也將取代出口成為經濟成長的主要推力。

(2)貿易概況 德國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及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中國大陸及日本),並多 年蟬聯全球出口貿易額的冠軍寶座,直到 2009 年才被中國大陸超過。2010 年出口值隨著經 濟的逐漸復甦,總額略為成長到 12,703 億美元。與出口情況類似,2009 年進口值為 9,262 億 美元,比 2008 年的 11,867 億美元明顯減少,跌幅 22%;2010 年上升到 10,671 億美元。也 因 2009 年貿易量的萎縮,德國的貿易順差餘額由前一年的 2,647 億美元減少到 2009 年的 1,945 億美元,2010 年再小幅增加到 2,032 億美元。 就貿易對象而言,法國、荷蘭、美國、英國、義大利、奧地利、比利時、中國大陸、瑞士、 波蘭依序為德國的前十大出口國家,而荷蘭、中國大陸、法國、美國、義大利、英國、比利 時、奧地利、瑞士、捷克則為德國的前十大進口國。進一步分析,歐洲地區是德國主要的出 口市場,以 2009 年為例,其比例高達總出口額的四分之三,其中又以歐盟國家占總出口值 的 63% 為最大宗,其次為亞洲的 14% 以及美洲的 10%。就進出口產品而言,小客車機動車輛、 藥品、車輛零附件、航太產品、原油以外之石油產品、抗毒血清、疫苗、電腦及零組件、醫 療器材、印刷與特殊機械等為德國主要的出口產品,其中機械設備佔 15.1%,汽車及零配件 佔 14.9%,化學品佔 9.1%;而原油、小客車機動車輛、車輛零附件、藥品、原油以外之石油、 電腦及零組件、航太產品、人類血液、動物血液、抗毒血清、疫苗、有線電話及零組件等為 德國主要輸入產品。 德國是我國在歐洲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就雙方的貿易額而言,2010 年因為經濟的復 甦,出口總額大幅增加到 82.64 億美元,成長幅度高達 45.7%。2010 年進口總額巨幅上升到 65.11 億美元,漲幅達 38.6%,其發展趨勢與出口情況相似。台德雙方之間的貿易平衡大體上 是德國對我國享有明顯的貿易順差,2008 年德國對台灣的貿易餘額為 17.44 億美元,與 2009 年因貿易量的大幅縮減,我國對德國的貿易赤字降到只有 9.77 億美元,而 2010 年隨著貿易 量的擴大,雙方的貿易額差距又增加到 17.53 億美元。 就雙方的貿易項目方面,小客車及其他主要設計供載客之機動車輛、積體電路、鑄模或 鑄心用之配成黏合劑、電子工業用已摻雜之化學元素、示波器、頻譜分析儀及其他供計量或 476


各國個論

檢查電量之儀器及器具、供計量或偵測 α、β、γ、X光及其他離子輻射線用之儀器及器具、 醫藥製劑為德國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而電音響或視覺信號器具、機器之零件及附件、二 極體、電晶體及類似半導體裝置、光敏半導體裝置、發光二極體、已裝妥之壓電晶體、無線 電廣播或電視之傳輸器具、電視攝影機、數位相機及影像攝錄機等則為德國進口至我國的主 要商品。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A. 重要經濟措施 為因應經濟困境,德國聯邦政府接連推出幾個景氣復甦方案,例如 2008 年 11 月及 2009 年 11 月兩度提出「刺激景氣方案」。除了直接的刺激景氣方案,德國聯邦政府也推動多項 改革措施,重點包括,①實施遺產稅新制:自 2009 年元月 1 日起實施遺產稅新制,屬於第 一類(配偶及直系親屬)的免稅額大幅提高且稅率分 7 個級距維持在 7%-30% 之間;第二 類及第三類親屬之免稅額也提高並簡化成只有 30% 及 50% 兩個級距。②調升育兒津貼:自 2009 年 1 月起,每戶家庭的第 1 及第 2 個孩童每月可領取 164 歐元津貼,第 3 名每月 170 歐 元,第 4 名每月 195 歐元;倘若子女已成年後仍繼續進修深造,則育兒津貼可延長至 25 歲。 ③利息所得稅的課徵與減免:自 2009 年元月 1 日起,針對利息所得課徵 25% 之利息所得稅, 惟個人年利息所得低於 801 歐元者,或已婚者家庭年利息所得低於 1,602 歐元者免繳納利息 所得稅。④調降失業保險金費率:失業保險金費率自 2009 年 1 月 1 日起由 3.3% 調降至 2.8%。 ⑤統一法定醫療保險費率:自 2009 年 1 月 1 日起原本訂定統一的法定醫療保險費率為薪資 毛額之 15.5%,其中雇主承擔 7.2%,受僱者負擔 8.3%;之後為因應經濟衰退,自 2009 年 7 月 1 日起,法定健保費率調降至 14.9%,雇主與受僱者負擔各減少 0.3%。此外自 2010 年起, 法定醫療保險受保人年所得上限由 48,600 歐元調高至 49,950 歐元。⑥上班通勤免稅額:自 2009 年 1 月 1 日起,上班通勤免稅額回復至 2007 年以前之標準,上班族可以實際通勤里程 數每公里 0.3 歐元來計算工作開銷,並列為個人所得稅扣除額。 2009 年 9 月 上 任 的 新 政 府 為 加 速 經 濟 復 甦, 又 特 別 訂 定「 加 速 經 濟 成 長 法 案 (Wachstumsbe-schleunigungsgesetz) 」,並自 2010 年 1 月 1 日起開始施行,其要點包含:① 再度調升育兒津貼,將每戶家庭第 1 及第 2 個孩童每月可領取的津貼提升到 184 歐元,第 3 個孩子的育兒津貼每月 190 歐元,第 4 個孩子起每月 215 歐元;子女的撫養寬減額亦從 6,024 歐元調升至 7,008 歐元。②單身家庭免稅額由 7,834 歐元提高至 8,004 歐元,已婚家庭免稅 額則由 15,669 歐元提高到 16,009 歐元。③被繼承人之兄弟姊妹及其子女遺產稅稅率由現行 30% 至 50% 調降為 15% 至 43%;此外,放寬繼承家族企業免遺產稅之規定,繼承人須持續 經營年限由現行 7 年降為 5 年。④旅館業加值營業稅由 19% 調降至 7%。⑤為獎勵中小企業 投資,放寬企業貸款利息,企業添購金額 410 歐元以下之設備可立即攤提折舊費用。⑥「短 期停工津貼」補助自 2010 年起再延長一年,但領取時間最多 18 個月。

B. 經濟展望 根據德國聯邦政府在 2010 年初所公佈的「2010 年德國經濟情勢報告」,受到全球景氣 回溫的影響,德國出口動能可望恢復,並再度支撐德國經濟成長;但因為民間消費轉趨疲軟, 47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民間投資意願雖預期會上升,惟受到工資成本壓力影響,評估 2010 年失業率將微幅攀升, 整體經濟將出現 1.4% 的溫和成長。實際經濟數據顯示,德國 2010 年的經濟表現比該報告書 的預估更理想,不僅僅德國的出口貿易在這一年出現重新成長的態勢,國內投資及消費也呈 現明顯增加的現象,驅動德國經濟的復甦。 為 避 免 類 似 金 融 危 機 重 演, 聯 邦 政 府 將 改 善 德 國 金 融 監 管 體 制, 未 來 將 由 聯 邦 銀 行 (Bundesbank) 負責監督金融機構,同時也將研擬法案,以便政府在銀行破產前能夠及早進行 干預,並處置銀行不良資產。聯邦政府也將在經濟回復穩定成長後,逐步結束各項干預措施, 使市場機制恢復自由經濟原則;特別是聯邦政府將研擬政府退場機制,在金融市場恢復正常 運作後即逐步實施,包括將召集專家成立委員會,檢討政府因金融危機而參與投資民間企業 的各項計畫。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近幾年積極推動節能減碳與再生能源的開發,譬如自 2009 年 7 月 起,德國汽車牌照稅改以二氧化碳排放量為課稅標準。另外,自 2010 年起,規定新建築必 須配置智慧型數位電錶,協助分析記錄用電情形;專家預估使用該電錶能替消費者節省 10% 至 30% 之電費支出。除此,為全面降低電能消耗,歐盟自 2010 年起也逐步推廣節能家電及 辦公設備,如洗衣機、烘衣機、冰箱、電腦、吸塵器、冷暖氣及通風設備等,並計劃針對冰 箱及冷凍櫃等規定秏電上限。自 2010 年 1 月起,柏林 (Berlin) 及漢諾威 (Hannover) 兩城市 針對市內汽車廢氣排放嚴格管制,僅允許貼有綠色標籤的車輛進入市區,違反者將處以 40 歐元罰金。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德國大力發展替代能源,如風力發電已經有相當的規模, 一方面幫助減少高污染性能源的使用,另一方面也帶動德國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在 2011 年 3 月發生日本大地震造成嚴重的核電廠災害與恐慌後,德國再生能源的開發將更加蓬 勃發展。 表 2-4-5 德國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德國(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位於歐洲心臟地帶,東面與波蘭和捷克接壤,南面臨奧地利和瑞士,

地理位置

西面與法國、盧森堡、比利時以及荷蘭交界,北面與丹麥相連並臨北 海和波羅的海

氣候 政治體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理

478

西北部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往東部和南部逐漸過渡成溫帶大陸性氣 候,氣溫適中,氣溫變化不大 聯邦制 / 內閣制 基督教社會聯盟 / 安格拉 • 梅克爾(Angela Dorothea Merkel) 國家元首(總統):霍斯特 • 克勒(Horst Kohler)

語言

德語(German)

人口數(人,2010 年)

81,471,834


各國個論

表 2-4-5 德國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首都為柏林(Berlin),其他重要城市包括第二大城市漢堡自由漢 首都及重要城市

薩 市(Freie und Hansestadt Hamburg)、 巴 伐 利 亞 州 的 首 府 慕 尼 黑 (Munchen)、德國內陸最重要港口城市科隆(Koln)、西部的大城 市法蘭克福(Frankfurt) Berlin-Schonefeld(SXF), Berlin-Tegel(TXL), Bremen(BRE), Cologne Bonn(CGN), Dortmund(DTM), Dresden(DRS), Dusseldorf(DUS), Erfurt(ERF), Frankfurt(FRA), Frankfurt-

主要國際機場

Hahn(HHN), Hamburg(HAM), Hanover/Langenhagen(HAJ), Leipzig/Halle(LEJ), Munich(MUC), Munster Osnabruck(FMO), Nuremberg(NUE), Saarbrucken(SCN), Stuttgart(STR), Tempelhof(THF)

重要港埠

Bremen, Bremerhaven, Duisburg, Hamburg, Karlsruhe, Lubeck, Rostock, Wilhemshaven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357,022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228

華人數(人,2010 年)

110,000

華人所占比例(%)

0.1345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7,000

台僑所占比例(%)

0.0086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歐元(EUR)

匯率(歐元兌美元)

1USD:0.7484EUR(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0.8

-5.1

3.6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2.8

0.2

1.2

失業率(%)

7.8

8.1

7.1

36,516.2

33,386.8

33,156.4

44,525

40,832

40,631

出口值(億美元)

14,514

11,207

12,703

進口值(億美元)

11,867

9,262

10,671

貿易餘額(億美元)

2,647

1,945

2,032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tia,美元)

47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4-5 德國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72.2

貿易依存度(%)

61.3

70.5

小客車與貨車機動車輛、車輛零附件、引擎零件、航太器材、藥品、 主要出口產品

電腦及零組件、原油以外之石油相關產品、印刷機械、特殊機械、醫 療器材

主要出口國家

法國、美國、英國、荷蘭、義大利、奧地利、比利時、西班牙、波蘭、 瑞士、中國大陸 原油、石油瓦斯產品、小客車機動車輛、車輛零附件、原油以外之石

主要進口產品

油產品、電腦及零組件、積體電路及微組件、藥品、航太產品以、印 刷機械

主要進口國家

荷蘭、法國、中國大陸、美國、義大利、英國、比利時、奧地利、 瑞士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74.74

56.73

82.64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57.30

46.96

65.11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17.44

9.77

17.53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51

0.51

0.65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48

0.51

0.61

小客車及其他主要設計供載客之機動車輛、積體電路、鑄模或鑄心用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之配成粘合劑、電子工業用已摻雜之化學元素、示波器、頻譜分析儀 及其他供計量或檢查電量之儀器及器具、供計量或偵測 α、β、γ、 X光、宇宙或其他離子輻射線用之儀器及器具、醫藥製劑 電音響或視覺信號器具、機器之零件及附件、二極體、電晶體及類似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半導體裝置、光敏半導體裝置、發光二極體、已裝妥之壓電晶體、無 線電廣播或電視之傳輸器具、電視攝影機、數位相機及影像攝錄機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評比 (投資環境評比)

1,380.4

1,808.3

2165.0

5(7)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480


各國個論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1)主要產業介紹 德國的經濟結構以服務業和工業為主,超過 7 成的勞動人口從事服務業,約四分之一的 勞動力從事工業生產,其中汽車製造業、電機電子業、機械製造業與化學工業並列德國製造 業的重要產業。德國注重研發和科學,屬於高科技國家,機器工具機製造技術、生物科技、 奈米科技、資訊電子科技、航空科技等在世界上皆享有盛名,近年來更致力再生能源(風力、 太陽能、生質能源等)的發展,並已有相當大的成就,其中風力發電設備產業甚至在世界市 占率占有極高的比重;生物和基因技術僅次於美國,奈米科技方面也享有相當的優勢。 除了製造業之外,德國的物流服務業也蓬勃發展,金融市場與資本市場發達。德國法蘭 克福證交所 (FWB) 的母企業「德意志證交所公司」(Deusche Boerse AG) 於 2011 年 3 月 15 日與經營紐約證交所 (NYSE) 以及巴黎、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證交所的「紐約泛歐證交所 集團」(NYSE Euronext) 達成 95.3 億美元的購併協議,全球第一大金融資本交易所營運公司 也隨之成形,成為擁有全球最大股票與衍生性商品市場的事業體。

(2)外商在當地投資經營現況 德國不僅是歐洲最大經濟體,也是歐盟會員國當中人口最多的國家,有將近 8 千 2 百 萬的人口數,再加上位處東西歐及南北歐往來的樞紐位置,使得德國一直是吸引外資最重 要的歐洲國家之一,許多國家並與德國簽訂避免雙重課稅協定。1989-2008 年止,外資企 業在德國累計投資金額為 6,541 億 6,100 萬歐元(折合約 8,740 億 794 萬美元);投資模式 以控股公司及創投業為最大宗,同時期累計投資金額 4,333 億 8,000 萬歐元,占外資總額比 重 66.25%;直接投資生產製造排名第 2,累計投資金額為 722 億 1,500 萬歐元,占外資總額 11.80%;居第 3 位的是貿易業,累計投資金額為 405 億 200 萬歐元,占外資總額 6.19%;金 融業則名列第 4,累計投資金額為 284 億 4,700 萬歐元,占 4.35%。 居亞洲國家對德國投資第 2 名的韓國,與德國於 1976 年 12 月 14 日簽署避免雙重課稅 協 定, 從 1989 年 至 2008 年 止, 累 計 投 資 金 額 為 37 億 1,000 萬 歐 元; 依 據 Germany Trade and Invest GmbH 機構資料,目前在德國約有 140 家韓商,其中從事貿易批發業占 59.7%, 製造業者占 13.2%,技術及科技等服務業居第三占 10.4%。在德國投資的韓商以大企業為主, 例如三星及 LG 非常活躍,透過德國各式廣告(電視、商展及看板),積極推廣其商品;其 他韓商也積極佈局推廣液晶顯示器、手機及電視產品,在市場頗有收穫,為韓製資訊家電產 品增加不少知名度。另外,現代及起亞 (Kia) 兩汽車公司則競爭德國低價位汽車市場;2009 年德國政府鼓勵民眾汰換車齡 9 年以上之舊車,購買新車可獲 2,500 歐元補助金,韓國低價 位汽車在不景氣的環境反而吸引更多消費者的眼光。

3. 當地華人經濟 (1)僑台商人口分布及活動概況 德國有將近 8.8% 的外國移民(約 725 萬),其中以土耳其裔最多,有 171 萬人左右; 48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華人約有 11 萬人,來自台灣的僑胞約有 7,000 人。德國的華人第一代移民,大多是滿清末代 海外移民開禁後,初期由西伯利亞鐵路經莫斯科到達柏林的山東籍,陸續有浙江青田籍華僑; 其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大陸參戰「華工」留下部分華人,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由海路赴德船員,以及 1970-1980 年代台灣護士、餐飲業者與台灣留學生學成後繼續在德國 發展者。德國早期移民政策採平均分散各邦以便管理,以至於德國華僑散居各大城市,重要 僑團組織包括德國華僑協會、漢堡中華會館、德國越棉寮華裔相濟會、德國各地區華僑聯誼 會等。第一代華僑因文化及語言隔閡,較難融入主流社會,多數為勞力受薪階級或從事餐飲 工作,新一代的僑民則漸漸有較多機會參與不同的產業;而台商則多為從事五金、電腦周邊 產品等貿易代理商,或為台灣廠商派駐德國擔任行銷工作之員工。

(2)當地台商經營與投資概況 根據德國聯邦銀行資料顯示,1989 年至 2008 年期間,台灣在德國累計投資金額為 5,400 萬歐元,另外根據經濟部投審會統計,從 1952 年至 2009 年,我國廠商獲投審會核准赴德國 投資總共有 154 件,總金額達 17 億 778 萬美元,其中 2008 年與 2009 年分別有 7 件及 3 件。 依據德國 Germany Trade and Invest GmbH 機構資料,目前台灣在德國投資廠商計約 250 家, 以從事貿易批發業的居首位占 61.2%,其次為技術及科技等服務業占 12.6%,製造業居第三 占 8.6%。就台商分布地點而言,以杜塞道夫及漢堡兩地最多,其他分散於慕尼黑、法蘭克福、 斯圖佳等地區,台商並在德國各地成立聯誼會組織,包括分別設有德北、德中、德南、德東 及德西台灣廠商聯誼會,並聯合成立全德國台灣商會,舉辦各種研討會及聯誼活動,以加強 彼此間聯繫並互相交換資訊。 台商在德國有相當傑出的表現,其中台商資訊業者因產品的優異品質及用心的經營行 銷推廣,在德國等歐洲國家的市場持續成長,並建立知名的品牌,包括宏碁 (Acer)、天翰 (Aiptek) 、華碩 (Asus) 、明基 (BenQ) 、友訊 (D-Link) 、昆盈 (Genius) 、宇達電通 (Mio)、 創見 (Transcend) 等公司產品皆可見於德國 Media Markt、Saturn、Conrad 等大型 3C 連鎖量 販店,並與國際知名大廠產品陳列販售,普遍受到當地消費者的歡迎與信賴。台灣品牌電腦 的銷售更在當地表現耀眼,依據 IDC2009 年資訊業銷售資料,歐洲、近東及非洲地區筆記 型電腦及桌上型電腦銷售量前 5 名當中,就有兩家是台灣廠商(前 5 名分別是 HP、宏碁、 DELL、華碩及 Toshiba 公司);宏碁在這些地區 2009 年銷售額成長 16%,總共銷售 1,950 萬台電腦(市占率 20.2%),僅次於 HP 公司 2,000 萬台(市占率 20.7%),DELL 電腦公司 名列第三,銷售量為 920 萬台(市占率 9.6%),華碩銷售量達 620 萬台(市占率 6.4%), 名列第四。宏碁與華碩市占率合計超過 1/4,顯示台灣資訊業在德國等歐洲國家及鄰近地區 開花結果,並已深受當地消費者青睞。 因著德國及周遭國家消費者逐漸淘汰傳統映像管電腦顯示器及電視機,轉為使用液 晶類產品,台灣面板業者如友達及瀚宇彩晶公司等分別透過其關係企業明基、瀚斯寶麗 (Hannspree) 以及奇美電子為掌握此龐大商機,近年來陸續在德國設立據點,在此地拓銷液晶 電腦顯示器及液晶電視機,以因應市場趨勢。另外,2008 至 2009 年之間台商在德國投資或 增資廠商包括寶德科技、達新工業、天瀚科技、台灣半導體公司、亞毅科技、恩德科技公司、 482


各國個論

昇貿科技公司、特力公司、欣技資訊公司、南美特科技公司等案件。幾家台灣的海運運輸業 者也群聚在此地,包括長榮海運、陽明海運及萬海航運等公司群聚於德國漢堡港,對該港貨 運量有舉足輕重之貢獻。在空運方面,中華航空公司及長榮航空公司皆已在德國經營許久, 兩家航空除了提供台灣與德國直航班機服務,方便旅客往返台德兩國之外,並經營貨運業務。

(3)投資機會 德國身為歐洲最大經濟體,購買力強,各國廠商皆視其為重要市場,加上其交通設施完 善、交通網便捷,又位處東西歐及歐洲南北運輸的樞紐位置,又因歐盟的東擴,更突顯其 地理位置重要性。此外,根據世界經濟論壇 (WEF) 近兩年所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9-2010」、「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德國的排名分別位居第 7 名及第 5 名,顯示其國家競爭力的強度與穩定,加上德 國政治及投資風險低,加上勤勞、可靠及高素質人力頗受外商的青睞,使德國成為外商在歐 洲投資的絕佳選擇據點。 就台商的投資機會而言,有一些產業是德國的強項,同時也是台灣適合發展的產業,如 再生能源技術、電動車以及生技醫藥技術等街可以成為雙方技術合作的項目。德國風力發電 設備技術非常成熟,其中 Enercon 及 Nordex 為國際知名大廠,建議我國可尋求與之合作機會; 另外,發展太陽能也是熱門趨勢,其中薄膜太陽能電池為該產業未來發展重點,憑藉台灣在 生產平面顯示器的成功經驗,有實力及條件發展相關產業,加上德國 Sulfurcell 公司為太陽 能相關該產業的代表之一,值得我業者與其合作。 德國政府於 2009 年 8 月公布「聯邦政府電動車國家發展計畫,聯邦經濟暨科技部及聯邦 交通部隨後於 2010 年 2 月 1 日共同成立「電動車發展聯合辦公室」負責推動電動車產業發展; 除了 Audi、BMW、Daimler (Mercedes-Benz)、歐寶、保時捷及福斯等德國知名汽車公司業 者紛紛投入電動車或汽電混合車的研發生產,電力業者也配合電動車興建充電站,使德國電 動車市場佈局逐漸完成。2008 年台商能元科技股份公司 (E-ONE MOLI ENERGY CORP.) 成 功開發 BMW 集團 MINI-E 電動車電池模組,成為台德業者共同合作開創電動車市場的先例, 建議我國廠商與德國電動車業者可擴大合作範圍。此外,德國為世界生技製藥產業發展的領 導者之一,擁有拜耳 (Bayer) 等國際大廠,而生技醫藥產業已列為台灣目前重點發展產業之 一,若能與德國業者合作,將有助於提升台灣的生技醫藥產業,建構我國相關產業的生產鏈。

4. 小結 德國是歐洲最大經濟體,市場規模大加上政治及投資風險低,勞動生產力高且罷工事件 少,多年來一直受到眾多外國廠商的青睞,同時德國境內交通網完善並位居歐洲樞紐位置, 隨著歐盟的東擴,更突顯其地理位置重要性,也使之成為外商在歐洲投資的絕佳選擇據點。 就台灣與德國進行經貿合作上,除了考慮市場規模與龐大商機外,也可以從技術研發及產業 合作的角度切入,積極開拓投資機會與商機,包括太陽能光電與薄膜面版、電池相關產業、 電動車、風力發電設備、資訊電子及精密機械製造以及生技醫藥產業等皆可尋求合作機會, 共創雙贏局面。 48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四)法國(French Republic)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受到金融風暴與全球不景氣的衝擊所致,法國近幾年的經濟表現不甚理想。隨著全球景 氣逐漸從谷底回升以及政府投入資金挹注內需,法國從 2009 年下半年起經濟逐漸出現復甦 跡象,2010 年的經濟成長率回復到正的 1.4%。 在物價水準的變動上,2009 年的通貨膨脹率因經濟嚴重不景氣而趨緩,從 2008 年的 3.2% 下降到 2009 年只有 0.1%;2010 年隨著經濟的逐漸復甦,消費者物價上漲率上漲到 1.7%。 而在失業狀況上,2009 年因經濟衰退,使得該年失業率從 2008 年的 7.8% 攀升到 9.5%; 2010 年即使景氣稍有起色,失業率仍繼續攀升,達到 9.8%,由於法國從 2009 年第 3 季起至 2010 年之間,經濟的確有逐漸復甦跡象,其失業率節節攀升的現象值得注意;失業率升高的 主因並非工作機會減少,而是肇因於新進勞工數目的激增,同時因為新進的退休制度變革增 加了資深勞工繼續工作的誘因,使得就業市場上 55 歲至 65 歲間的勞工數目大增。 由於近幾年經濟衰退及歐元對美金的相對貶值,法國平均個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 呈現下降的趨勢,相對於 2008 年的 45,987 美元,2009 年下降到 42,410 美元,2010 年再減 少到 41,019 美元。IMF 預測法國 2011 年經濟成長率為 1.7%,較 2010 年的表現為佳;失業 率預測將微幅下降到 9.5%,通貨膨脹率則預測 2.1%,略高於 2010 年。

(2)貿易概況 A. 整體貿易 2010 年隨著景氣的逐漸恢復,貿易量也呈現微幅的成長,該年出口總額和進口總額分別 為 5,129 億美元及 6,011 億美元,與前一年相比較,分別成長 8.0% 及 7.9%。值得說明的是, 不同於周遭鄰近國家如德國、荷蘭及比利時皆有高額的貿易順差,法國的對外貿易常年處於 逆差狀態,從 2004 年以來,其貿易逆差數額更節節攀升,2008 年貿易赤字更達到 1,066 億 美元,創歷年新高記錄;2009 年因為全球經濟不景氣導致貿易量大減,貿易赤字縮減到 820 億美元,但隨著貿易量的成長,2010 年的貿易逆差又增加到 882 億美元。 就主要的進出口商品而言,法國主要的出口產品有小客車、飛機航空器、藥劑、汽車引 擎及零件配備、提煉油類商品、葡萄酒、噴射引擎及零件、積體電路、柴油引擎及零件、化 妝品等,其中飛機航空器(210 億歐元;折合約 280.6 億美元)、醫藥製劑(200 億歐元)及 小客車(143 億歐元)分別為 2009 年法國的前三大出口產品,另外由於法國的葡萄酒、化妝 品、香水、烈酒及皮包等奢侈消費商品深受喜愛,這 5 項產品的出口總值達 173 億多歐元, 總數超過小客車單項的出口。主要進口產品有石油及提煉油品類商品、小客車與汽車零件及 配備、藥劑、自動資料處理機、天然瓦斯氣、無線電話及通訊傳輸器具、飛機零組件與噴射 引擎及零件等;進口商品當中以能源產品最為重要,2009 年原油的進口額即達到 229 億歐元, 天然氣及石油製品亦有 127 億歐元的規模,而由於航空製造業及汽車製造業為法國主力產業, 484


各國個論

航空器具零組件及汽車零組件的進口額高達 87 億及 79 億歐元。值得一提的是,以往扮演法 國創匯主力產品的小客車近年來出口值節節下滑,2009 年小客車的進口值甚至高於出口值達 76 億歐元,主要是因為法國兩大汽車製造集團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而外移至東歐國家設廠生產 廉價小車,之後再回流法國市場,導致法國汽車貿易由出超變成逆超。 就進出口市場而言,2009 年法國前 10 大出口市場依序為德國、西班牙、義大利、英國、 比利時、美國、荷蘭、瑞士、中國大陸、波蘭(台灣名列法國第 47 位出口國;2008 年名列 第 40 名),而前 10 大進口來源地區依序為德國、義大利、比利時、西班牙、中國大陸、美國、 英國、荷蘭、俄羅斯、日本(台灣名列法國第 36 位進口來源國;與 2008 年相同排名);從 數據可明顯看出歐洲地區是法國主要的貿易夥伴國家,10 大出口市場中有 8 個是歐洲國家, 10 大進口來源地區也有 7 個是歐洲國家;近幾年法國與其他歐洲國家的貿易,不論是出口或 是進口其數額皆超過七成,其中與歐盟會員國的貿易更占法國貿易量的 6 成以上,可見其對 外貿易的重心明顯集中在歐洲,特別是與其他歐盟會員國的經貿互動上。除此,近年來由於 歐盟的東擴,法國致力於加強與中歐及東歐國家的貿易夥伴關係,另外基於地緣政治及能源 安全的考量,對於具備石油等天然資源以及低廉勞工的中東、北非、地中海周遭國家,法國 亦積極拓展與該區域的經貿關係。

B. 雙邊貿易 法國是我國在歐洲地區的第 4 大貿易夥伴,僅次於德國、荷蘭及英國。2010 年隨著經濟 的逐漸復甦,雙方的貿易量明顯增加,根據我國財政部資料,該年法國對我國出口 22.50 億 美元,較 2009 年成長 26.1%,法國自我國進口值為 16.97 億美元,較 2009 年上升 24%;也 因台法貿易量的增加,雙方的貿易餘額差距又擴大到 5.22 億美元。 就台法雙方的貿易商品而言,2009 年法國對台灣的前 5 大出口產品依序為積體電路(1 億 7,618 萬歐元)、醫藥製劑(1 億 7,876 萬歐元)、美容化妝品(5,424 萬歐元)、石油 及石油產品(4,998 萬歐元)、噴射引擎及渦輪機(2,788 萬歐元),占總出口比重合計為 40.53%;值得一提的是美容化妝品、葡萄酒、烈酒、首飾及皮包等奢侈消費品合計 1 億 3,214 萬歐元,占我自法國進口值比例達 12.94%,顯示即使受到金融風暴影響,國人對於法國奢 侈品的消費能力仍未消退。而法國自台灣進口之前 5 大產品分別為電腦資訊產品(6 億 9,428 萬歐元)、有線及無線通訊器具(1 億 2,448 萬歐元)、積體電路 (1 億 0,558 萬歐元 )、磁碟 片等儲存裝置(7,119 萬歐元)、電腦零組件(7,000 萬歐元),占總出口比重合計 49.28%。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A. 重要經濟措施 為因應經濟困境及以及使未來法國經濟環境脫胎換骨,法國政府推行了許多措施,主要 經濟措施與計畫包括:

a. 訂定法國工業發展新目標: 法 國 總 統 薩 柯 吉 於 2009 年 9 月 成 立 全 國 工 業 會 議 (Etats generaux de l’industrie) , 從 2009 年底至 2010 年初經過多次會議後,為法國未來的工業政策規劃出 4 個新目標:①在 2015 年底時增加工業生產值 25%。②長期間穩定工業部門的就業水準。③在 2015 年底前工 48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業產品貿易將達到順差。④法國占歐盟東擴前原本的 EU15 會員國的工業生產值增加 2%。

b. 推動法國綠色新政: 配合 2008 年下半年法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期間通過的永續發展策略,法國國會於 2009 年 8 月通過綠色法案,包括訂定目標於 2020 年達成減少 20% 的溫室氣體排放、提升 20% 的能源效率以及歐盟再生能源消耗量的 20%。為實現此目標,法國政府及民間預計在 2020 年前投入 4 千億歐元(折合約 5,345 億美元)的資金,包括在房屋更新保暖設備上,政 府將提供低利貸款以及扣抵稅額,並要求新建房屋符合更嚴格的耗能標準。

c. 以「地方經濟捐」取代專業稅: 屬於地方營業稅之一的專業稅 (taxe professionelle) 由於是依據總工資、土地財產、機 器設備價值為課稅基礎,被認為有礙於資本密集產業的發展及現代化,法國國會於 2009 年 12 月 18 日通過法案許取消專業稅作為長期紓困方案之一,並由「地方經濟捐」(contrbution economique territoriale, CET) 取 而 代 之。CET 包 括 兩 種 新 的 稅 捐, ① 財 產 稅 (cotisation fonciere des entreprises,CFE):係以企業所擁有的土地及建物的價值為課稅基礎;②加值稅 (CAVE):針對年營業額超出 5 千萬歐元(折合約 6,681 萬美元)的企業最高以加值的 1.5% 計算來課徵,而年營業額在 50 萬歐元(折合約 66.81 萬美元)以下的企業則免稅。

d. 發行特別債(grand emprunt): 法國政府規劃於 2010 年發行高達 350 億歐元(折合約 468 億美元)的特別債,以資助 長期策略性投資;此一高達 350 億歐元的公債收入主要用於投資幾項「軸心」:包括支持高 等教育與研發(160 億)、鼓勵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20 億)、鼓勵生技產業的發展(20 億)、 鼓勵非碳能源與提高能源效率的發展(35 億)、鼓勵永續城市與居屋更新的發展(45 億)、 鼓勵交通運輸包括航太的發展(30 億)、建立數位社會(40 億)。政府也冀望此一計畫能 吸引產業界、地方政府及歐盟同時投入 250 億歐元(折合約 334 億美元)。

e. 汽車產業紓困計畫協議: 汽車產業是法國的主力工業,也是這一波經濟衰退遭受衝擊極大的產業。為協助汽車業 度過難關並維持國內就業市場,法國政府與汽車業者達成紓困計畫之協議,2009 年 2 月起法 國政府針對汽車業提供 87 億歐元的低利貸款,由政府分別提供雷諾汽車與標緻汽車 30 億歐 元的優惠貸款,貸款期將長達 5 年,利率為 6%,以交換這兩大公司承諾在法國境內維持生 產基地和雇用員工;另外,兩大汽車公司旗下及關係企業的汽車承作部門可獲得 20 億歐元 的貸款保證,而雷諾卡車(Renault Trucks)可獲得 5 億歐元貸款,汽車零組件設備供應業者 則可獲得 2 億歐元貸款。

f. 推動創新型中小企業出口拓銷計畫: 針對成立至少 3 年以上之創新型中小企業,幫助拓展出口市場,由「法國企業國際發展 局」(Ubifr)nce)及「法國創新」值局」 (OSEO) 提供無擔保貸款 2 萬至 8 萬歐元,貸款 期限為 6 年,必要時可再延長 1 年;法國政府並訂定目標冀望在 2009 至 2011 年之間增加 1 萬家出口商。Ubifrance 並針對中小型企業個別出國拓銷新市場提供補助,凡 250 人以下且營 業額低於 5,000 萬歐元之中小企業或微型企業個別出國拓銷新市場、尋找代理商或經銷商、 486


各國個論

與新客戶洽談商機或簽約出口者,均可申請補助;每一企業每年最多可申請 6 次補助,同一 企業 3 年內最高補助金額為 20 萬歐元。

B. 經濟展望 綜觀上述的經濟政策與措施,2010 年法國政府仍然決定推出高達 350 億歐元的特別債, 顯示法國當局為提振景氣、拯救失業,已接受預算赤字將再度上升的事實。事實上,OECD 質疑此一措施對於經濟復甦的效果,並指出該措施將使得法國財政健全的目標更加困難;然 而法國政府認為此一措施有別於現行其他的景氣振興方案,其投資標的都是民間鑒於高成本 與高風險而止步不前的產業,因此並不期望在短期內即可對經濟成長與財政收支做出貢獻。 法國當前的財政赤字已明顯超過歐盟成長與穩定公約所規定的 3% 上限,雖然此公約允 許經濟成長為負值時得超出上限,但法國將提振國內景氣列為優先目標,而漠視削減赤字以 遵守公約義務的作法,預料將會與歐盟執委會有一番爭執。 表 2-4-6 法國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法國(French Republic) 位於歐洲大陸西部,北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等國為鄰,隔著英吉

地理位置

利海峽與英國相望,東與瑞士、義大利接壤,南隔庇里牛斯山與西班 牙為界 西部瀕臨大西洋及英吉利海峽屬海洋型氣候,南部瀕臨地中海屬地中

氣候

海型氣候,中部及東部為中央山脈、阿爾卑斯山、侏羅山、佛日山等 高山屏障屬大陸型氣候。

政治體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總統及內閣混合制 人民運動聯盟 / 尼古拉 • 保羅 • 斯特凡納 • 薩科齊 • 德納吉 - 博 喬(Nicolas Paul Stephane Sarkozy de Nagy-Bocsa)

語言

法語(French)

首都及重要城市

巴黎(Paris) Charles de Gaulle(CDG), Cote d’Azur(NCE), Lille Lesquin(LIL),

主要國際機場

Orly(ORY), Saint-Exupey(LYS), Strasbourg(SXB), Toulouse Blagnac(TLS)

重要港埠

Bordeaux, Calais, Dunkerque, Le Havre, Marseille, Nantes, Paris, Rouen, Strasbourg

面積(平方公里)

551,500

人口數(人,2010 年)

65,102,719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118 48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2-4-6 法國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華人數(人,2010 年)

233,489

華人所占比例(%)

0.35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10,000

台僑所占比例(%)

0.001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歐元(EUR)

匯率(歐元兌美元)

1USD:0.7484EUR(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0.2

-2.6

1.4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3.2

0.1

1.7

失業率(%)

7.8

9.5

9.8

28,652.2

26,564.1

25,825.3

45,987

42,410

41,019

出口值(億美元)

6,086

4,749

5,129

進口值(億美元)

7,152

5,569

6,011

貿易餘額(億美元)

-1,066

-820

-882

貿易依存度

46.2%

38.8%

43.1%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ti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488

小客車、飛機航空器、藥劑、汽車零件及配備、提煉油類、葡萄酒、 噴射引擎及零件、積體電路及零組件、柴油引擎及零件、化妝品 德國、西班牙、義大利、英國、比利時、美國、荷蘭、瑞士、中國大 陸、波蘭 石油、小客車、提煉油類、藥劑、瓦斯天然氣、汽車零件及配備、自 動資料處理機、飛機零組件、無線電話等傳輸器具、噴射引擎及零件 德國、比利時、義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美國、中國大陸、俄 羅斯、日本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22.93

17.84

22.50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17.30

13.69

16.97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5.63

4.15

5.53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0.38

0.38

0.44


各國個論

2-4-6 法國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0.24

0.25

0.28

積體電路、航空器、醫藥製劑、美容化粧用品、未變性之乙醇、衣箱、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手提箱、化妝箱、公事箱、公事包、書包、眼鏡盒、望遠鏡盒、照相 機盒、樂器盒、槍械盒、槍套及類似容器、鮮葡萄酒 積體電路、無線電廣播或電視之傳輸器具、電視攝影機、數位相機及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影像攝錄機、機器之零件、自動資料處理機、磁性或光學閱讀機、印 刷電路、變壓器、靜電式變流器及感應器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1,029.3

1,330.8

1,662.2

15(17)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1)主要產業介紹 法國是世界重要的工業大國,小客車、飛機航空器相關產業、藥劑與化學工業、汽車零 組件製造業、油類提煉相關產業是法國工業當中產值最高的前五項產業;另外,機械設備與 金屬加工、半導體與資訊電子以及家電業也頗具規模。航太工業是法國的強項,其規模僅次 於美國,若加總航太暨國防安全電子產業,2009 年的營收額達 358 億歐元(折合約 478.35 億美元),出口率達 80%,該產業貿易順差達 140 億歐元(折合約 187.07 億美元),是以出 口比率及貿易順差額來看,高居法國第一的工業項目。著名的空中巴士 2009 年交機量為 498 架,比上一年成長 3%,但受全球不景氣的影響,同一年的接單量則大幅減少,僅有 271 架, 萎縮幅度達 65%;但相對於美國波音,2009 年的交機量為 481 架,比上一年成長 28%,接 單量 142 架,比前一年巨幅縮減 78.5%,空中巴士在總交機量及接單量上的表現仍略勝一籌。 汽車工業是法國另一項重要的代表性產業,是僅次於德國的歐洲第二大汽車生產國。值 得一提的是,原本法德兩國在 1996-2005 年期間汽車業發展相類似,然而自 2005 年起卻大 相逕庭,德國汽車業走中高檔路線,藉由前東德高素質及較低廉工資之技術工人,多在本國 生產製造;反之法國汽車業以發展小客車為主,採外移政策以取得廉價勞力;兩大汽車集團 雷諾及標緻分別自 2005 年及 2007 年起,許多生產線雙雙外移,並大量回銷在國外生產的車 輛。2009 年法國兩大汽車集團總共生產 367.1 萬輛汽車,外移比率已達到 68.5%,相對地, 國內生產 169.1 萬輛,比率不到總數的三分之一;此結構的改變也導致法國汽車貿易從出超 轉變成入超。 48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化學相關產業及機械業也是法國的主力產業,這兩項產業皆受近幾年全球經濟不景氣的 顯著衝擊,在 2009 年雙雙創下近 20 年來的最嚴重衰退。2009 年法國化學工業產值 676 億歐 元(折合約 903.26 億美元),較前一年衰退 18%,出口值 422.7 億歐元(折合約 564.8 億美 元),較前一年衰退 16.2%,其中出口率達 62.6%;化學工業也是目前法國第一大出口工業。 機械業 2009 年的營收 979 億歐元(折合約 1,308.12 億美元),較前一年衰退 17.6%,出口 值和投資額也分別衰退 21% 及 25%,員工裁減 5.5%;法國機械業的從業人員約 65 萬人,以 就業人數而言,位居法國第一大製造業的位置。

(2)外商在當地投資經營現況 依據法國主管外人投資的國際投資局 (Investment in France Agency, AFII) 之統計資料顯 示,2009 年外人直接投資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案件總數達 639 件,總共為法國 創造 29,889 個工作機會,其中以雇用員工數 100 人至 499 人間之中型投資案最多,約佔 50% 左右。就外資來源方面,歐洲國家繼續扮演 2009 年法國的外資主要來源,占總外人直接投 資的 68% 之多,其次是北美的 19% 及亞洲的 10%;若從個別國家對法國投資所創造的就業 機會來說,德國在 2009 年首度超越多年來穩居首位的美國,成為法國第一大外資來源國, 其投資總共創造出高達 6,256 個就業機會,占總數的 18%,第 2 ∼ 5 名依次為美國的 5,580 個、 義大利 3,152 個、日本 1,824 個以及瑞士的 1,741 個。 就外人投資的領域而言,近幾年主要涵蓋資訊、汽車、電機、電子、醫療、運輸、倉儲、 營建、行銷、金融等行業,其中以製造業比重最高,吸引 60% 左右的外資,以汽車、金屬、 農漁食品及機械業為重心,其次為服務業,以商業與金融、運輸倉儲建造及顧問工程與企業 服務為大宗。FDI 提供給法國人的就業機會,多年來一直以大巴黎區(包含巴黎市及鄰近 7 個省分)受益最大,2009 年為該地區創造 8,268 個就業機會,占總數的 28%;自 1993 年至 2009 年期間,外人來法投資於服務業所創造的就業機會當中,大巴黎區即占了三分之一。值 得一提的是,相對於在英國與美國,分別是每 10 人及 20 人當中,才有 1 人在外國公司工作, 法國則平均每 7 個就業人口中,就有 1 人在外資機構工作;此外,法國的銷售業當中估計有 190 萬人係受雇於外商,占該行業就業人口總數的 16%,足見外資對法國就業市場的重要性。 在 法 國 投 資 的 亞 洲 國 家 以 日 本 居 首 位, 中 國 大 陸 現 居 亞 洲 國 家 投 資 法 國 的 第 二 名, 2009 年在法投資創造 1,139 個就業人數,這一年中國大陸在法國最大的 3 件投資案為華為 電信 (Huawei),在大巴黎地區投資設立基礎研究中心、中興通訊公司 (ZTE),在巴黎市郊 Boulogne-Billancourt 設立歐洲及北美營運總部、英利綠色能源公司 (Yingli Green Energy), 在 Lyont 設立太陽能板公司。值得說明的是,原先中國大陸在法國的投資一直以設立公司代 表辦公室或區域聯絡處為主,創造法國人就業機會之投資案件極少,但近幾年情況明顯改觀, 其投資型態逐漸脫胎換骨,發展方向已走向企業購併、設立研究中心或擴充市場等更能增加 本地就業機會之經濟活動;法國並已成為多數中國公司設立歐洲區域總部的最愛,例如國營 的航太機構 CATIC 將所有歐洲事務集中於巴黎。

490


各國個論

3. 當地華人經濟 (1)僑台商人口分布及活動概況 法國華僑早期以來自中南半島為大宗,也有眾多直接來自中國大陸沿海省份的移民,特 別是近二、三十年來,來自浙江溫州及青田地區為主的華人移民之大量移入最具規模;近年 來因中國大陸經濟結構的轉變,來自中國大陸其他各地的移民亦逐漸增加,使法國總華人數 快速增長。法國的華人總人數根據僑委會估計為 233,489 人,在所有歐洲國家,其總數僅次 於英國;若以法國內政部的各項數據來推算,則總數更高達 40~45 萬人之多,其中來自中國 大陸的移民約有 25~27 萬,中南半島的華僑約 13 萬 5 千人,台灣移民約 10,000 人。首都巴 黎是華人的主要聚集地,其中東南亞華人多集中於巴黎第 13 區,來自中國大陸的後期移民 主要居住在第 3、4、5、11、19 區等區域。來自中南半島之華僑主要以經營餐飲業及雜貨店 為主,也帶動了巴黎 13 區以 AvenueDeChoisy Avenue D’ivry 為主的華人聚集地。近年來, 許多東南亞華僑轉以經營菸草咖啡店 (Tabac) 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經營餐館業也為數不少。 另外,也有來自台灣的僑胞,早期以經營珠寶業(主要為大盤及中盤商)為主,部分參與在 餐飲的經營上,近年來則以從事電機、資訊電子相關產業為主,也有任職於法國本地的精品 公司。

(2)當地台商經營與投資概況 我國業者在法國所從事的行業以電腦及周邊設備相關產業占多數,其次為貿易、禮品、 旅遊、食品、工具機的業務等;而當中在法國設立分支機構者目前約 60 餘家,以資訊通訊 業居多,占台灣對法 FDI 的 5 成以上,幾乎所有台灣主要的電腦、電子通訊生產業者皆在此 地設點經營,但主要以設立服務據點為主;另外,服務業有兆豐國際商銀巴黎分行、中華航 空、長榮海運、中華旅行社及長榮酒店,機械業則有台中精機及亞崴電機公司。近幾年台商 主要經營投資案件包括 2004 年明基電通集團、大眾電腦集團、圓剛科技及磐英科技,2005 年有宏達電、鴻友、陞泰、宏齊等公司,2006 年有華碩、BenQ、蓄源等公司,2008 年有凌 陽科技、Pishion CCTV,先後來法設立據點,2009 年則有 Okiland Biotechnology 在法國南 部 Hyeres 市設立蝴蝶蘭園。 台商在法國經營投資的表現,以電腦及手機等資訊通訊產品最為耀眼,以銷售量而言, 我國品牌電腦雙雄宏碁與華碩分列 2009 年法國電腦市場第 1 及第 4 名,市場占有率分別 占 26.5% 及 7.5%;其中宏碁更連續第 2 年高居首位,銷售量達 286.1 萬台,成長 9.8%,華 碩則銷售 80.9 萬台,成長 5.5%。宏碁與華碩並雙雙稱霸迷你筆電市場,銷售量市占率合計 60%,其中宏碁市占率 35%,華碩市占率 25%;若以銷售值來看,宏碁占 20.8%,僅次於 HP 的 25.4%,華碩則排名第 5,占 5.5%。另外在智慧型手機市場方面,我國 HTC 銷售值市 占率 12.1%,排名第 3,次於 iPhone(50%)及 Nokia(16.4%)。

(3)投資機會 基本上外人對法國投資產業型態可分為三大類:第 1 類為生產製造者,以生產高附加價 值產品為主,如電腦與周邊設備以及汽車相關產業;第 2 類為售後服務者,以銷售機器設備, 49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並有技術人員在當地負責售後服務工作;第 3 類為配銷發貨者,主要是在當地設立發貨倉庫 或配銷據點,除了負責當地客戶的聯繫與開發,也同時兼顧鄰近歐盟國家之市場拓銷。以個 別產業項目而言,電子暨通訊、多媒體軟體技術、汽車與航太相關運輸設備、環保設備、農 產食品加工、醫藥、辦公室設備、高級服飾、電機、塑膠、化工、生化、鋼鐵等產業,都是 法國具發展潛力之產業。法國為吸引國外技術人才與研究人員,鼓勵研究與創新,以及推動 外商投資參與競爭力中心的國際合作計畫,近年來亦提供許多租稅優惠措施。

4. 小結 近年來全球不景氣使得法國經濟成長趨緩,也影響了投資支出的成長,但擁有 6 千 5 百 萬人口的法國是歐盟僅次於德國的第 2 大經濟體體,廣大的內需市場對外來投資者具有相當 大的吸引力;近年來新增不少投資案件及許多外商以法國為打進歐洲市場的營運總部,顯示 法國市場具有相當地發展潛力。這幾年台商也熱絡地前往投資,但不同於其他國家如日本大 力投入於製造業的直接投資生產,我國業者多數侷限於設立銷售服務據點,至今在法國實際 投資生產者寥寥無幾; 台商應把握法國具發展潛力之產業的投資利機,加強對法投資或技術 合作,開拓及爭取法國與歐盟擴大後的廣大市場與商機。

(五)義大利(Italian Republic)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義大利是歐洲第 4 大經濟體,也是世界重要工業國家集團 G8 的成員之一,其工業技術 與設計能力頗受肯定,包括精密機械、汽車、時尚精品等商品之製造與研發都在國際間有極 傑出的表現。前幾年受到金融海嘯以及本身的債信危機影響,使得近年來義大利經濟陷入困 境,出現許多問題,其後續的發展值得觀察。 2010 年經濟成長率稍微好轉,成長率上升至 1.3%。通貨膨脹率在 2009 年時因不景氣, 從前一年的 3.5% 下降到 0.8%,2010 年再上升至 1.6%。近幾年失業率則明顯呈現逐年增加 的趨勢,從 2008 年的 6.7% 上升的 2009 年的 7.8%,2010 年又再增長到 8.4%。 除了總體經濟的表現不理想之外,義大利同時存在著南北經濟失衡現象,加上非法活動 猖獗造成外國投資意願低落,使義大利經濟疲軟不振。知名的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刊物 在其 2011 年四月出刊的內文中 (“The euro's Achilles heel ”, Apr 7th 2011) 提及黑手黨的黨 營事業卻絲毫未受金融風暴的負面影響,相反的卻持續蓬勃發展,主要是因為在金融危機中 企業貸款不易,許多廠商為了維持經營,只好轉向黑勢力貸款。 另外值得說明的是義大利嚴重的政府債務與債信問題,與希臘、葡萄牙、西班牙、愛爾 蘭這四個國家一樣,由於國家債務高漲,債信出現危機,導致股市投資者信心動搖,股價大 跌,被取此五國名的頭一個字母,湊成「PIIGS」,譏諷為歐「豬」五國。義大利身為歐洲 492


各國個論

第 4 大經濟體,在 2010 年負債卻接近 1.8 兆歐元(折合約 2.4 兆美元),佔 GDP 比重達到 119%,較 2009 年的 116.1% 更高,負債總額高居歐盟第 2 位,僅次於問題最嚴重的希臘。 據義大利統計局資料顯示,2010 年預算赤字占 GDP 比重為 4.6%,已較 2009 年的 5.4% 減少, 並預計於 2012 年以前壓低預算赤字占 GDP 比重達到歐盟 3% 上限的規定。

(2)貿易概況 這幾年因受全球金融海嘯之故,義大利整體產業與貿易量均呈現嚴重的衰退現象。在 出口方面,2010 年出口回升至 4,475 億美元,比上一年增加 10%;而在進口方面,2009 年 進口總額為 4,147 億美元,較 2008 年大幅萎縮 26.4%,2010 年則上升至 4,866 億美元,較 2009 年增加 17.3%。景氣好壞也反應在貿易餘額的增減以及貿易依存度的大小上,貿易赤字 從 2008 年的 184 億美元減少到 2009 年的 80 億美元,2010 年時貿易逆差再增加到 391 億美元, 貿易依存度也在 2010 年再上升至 45.5%。 就義大利與我國雙邊貿易而言,就出口值方面,2009 年義大利對台灣的出口值為 18.31 億美元,2010 年上升至 19.49 億美元,增加幅度 6.44%;就進口值方面,2010 年因為經濟 的復甦,對台灣的進口總額從 2009 年的 17.87 億美元大幅增加到 24.47 億美元,成長幅度 達 36.93%。台義雙方的貿易平衡大體上是我國對義大利享有貿易順差,除了 2009 年之外, 2008 年義大利對台灣的貿易赤字為 8.15 億美元,2009 年因對我國的進口量大幅縮減,義大 利對台灣貿易出現 0.44 億美元的順差餘額,2010 年隨著經濟的復甦,貿易量回升,義國對 台灣的貿易逆差又增加到 4.98 億美元。 就雙方貿易的商品項目而言,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核子反應器、鍋爐、醫藥品、皮革 製品;鞍具及輓具;旅行用物品、手提袋及類似容器;動物腸線(蠶腸線除外)製品鋼鐵電 機與設備及其零件為義大利對我國之主要出口商品。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核子反應器、鍋 爐、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鋼鐵、塑膠及其製品、鋼鐵製品、玩具、遊戲品與運動 用品則是義大利對我國之主要進口商品。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A . 重要經濟措施 a. 停止購買汽車補貼措施: 在 2010 年,義大利宣布停止對購車補貼的政策,並決定把這部份的經費轉移到紡織、 家電、農具機等較具困難的傳統產業或是汽車產業的研發上。

b. 對於南部地區推行再生能源專案: 義大利政府投資 5 億歐元(折合約 6.68 億美元)的經費於南部地區,以支持節能建築及 公共建設的再生能源等項目。

c. 打擊假冒商品來增加就業和稅收: 義大利的仿冒猖獗,每年假冒商品的銷售額高達 70 億歐元,使得國家每年稅收減少 50 億歐元(折合約 66.81 億美元)。政府希望藉由打擊犯罪創造出約 13 萬個就業機會,故加強 取締這些犯罪行為與犯罪罰金加重,希望仿冒活動因此而消失。

49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B. 經濟展望 由於全球經濟的好轉以及政府推行許多經濟措施,義大利經濟有漸趨活絡的跡象,但成 長算是緩慢。另外,因為義大利主要的經濟影響因素是逃漏稅問題,沉重的稅負是該國逃稅 的嚴重主因;在 2010 年的停捐稅賦比率為 43.2%,2009 年時還更高達 54%。 義大利在 2011 年的經濟發展,將受全球金融風暴是否平復、世界貿易潮流是否回溫、 美國經濟是否復甦、以及歐元匯率等外部因素激勵影響,其經濟復甦之路仍需要時間,再加 上國際油價因與義大利關係密切的利比亞出現政權不穩定及其他因素而出現波動,讓義大利 已經昂貴的油價 ( 不論一般汽車用油或工業機械用油 ) 在短期內可能持續上升,也成為影響 義大利經濟成長的阻力。 表 2-4-7 義大利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義大利(Italian Republic) 位於南歐,北以阿爾卑斯山與瑞士為界,東濱亞得里亞海,東北與奧 地利接壤,西北和法國為鄰,南部隔地中海與非洲大陸遙遙相望 大陸性氣候濕潤副熱帶氣候。半島沿海地區的氣候會隨著海拔及地勢

氣候

的改變而大幅變化。高海拔地區在冬季時呈現寒冷、濕潤及多雪的氣 候。海岸地區冬季溫暖,而夏季通常是相當乾燥,地勢較低的谷地在 夏季是相當炎熱的。

政治體制

內閣共和制、議會民主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執政聯盟 / 西爾維奧 • 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

語言

義大利語、斯洛維尼亞語、法語

首都

羅馬(Roma) Ancona(AOI), Brindisi(BDS), Cagliari-Elmas(CAG), CataniaFontanarossa(CTA), FriuliVeneziaGiulia(TRS), GalileoGalilei

主要國際機場

(PS A), GenoaCristoforoColombo(GOA), GuglielmoMarconi (BLQ), LameziaTerme(SUF), LeonardodaVinci(FCO), Linate (LIN), Malpensa(MXP), Naples(NAP), OrioalSerio(BGY), PaleseMacchie(BRI), Palermo(PMO), Peretola(FLR)

494

重要港埠

Augusta, Genoa, Livorno, Ravenna, Sarroch, Taranto, Trieste, Venice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301,340

人口數(人,2010 年)

61,016,804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202

華人數(人,2010 年)

201,000


各國個論

表 2-4-7 義大利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華人所占比例(%)

0.32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415

台僑所占比例(%)

0.00006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歐元(EUR)

匯率(歐元兌美元)

1USD:0.7484EUR(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1.3

-5.2

1.3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3.5

0.8

1.6

失業率(%)

6.7

7.8

8.4

23,073.0

21,166.4

20,511.1

38,701

35,251

34,059

出口值(億美元)

5,450

4,067

4,475

進口值(億美元)

5,634

4,147

4,866

貿易餘額(億美元)

-184

-80

-391

貿易依存度(%)

48.0

38.8

45.5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tia,美元)

特用與一般機械、動力機械、提煉後油品、汽車、成衣布料及配件、 主要出口產品

汽車零組件、醫藥品、化學品、鋼鐵產品、塑膠製品、家具、鞋類及 工具機等

主要出口國家

德國、法國、西班牙、美國、英國、瑞士、俄羅斯、比利時、波蘭及 荷蘭 原油及天然氣、化學品、鋼鐵及合金、醫藥品、服飾及配件、提煉後

主要進口產品

油品、機械、農產品、汽機車領組件、電腦資訊產品、通訊產品、紙 漿及紙板及肉類製品等

主要進口國家

德國、法國、中國大陸、荷蘭、利比亞、俄羅斯、西班牙、比利時、 美國及英國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16.35

18.31

19.49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24.50

17.87

24.47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8.15

0.44

-4.98 49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4-7 義大利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30

0.45

0.44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43

0.43

0.50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核子反應器、鍋爐、醫藥品、皮革製品;鞍具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及輓具;旅行用物品、手提袋及類似容器;動物腸線(蠶腸線除外) 製品鋼鐵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核子反應器、鍋爐、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 車輛、鋼鐵、塑膠及其製品、鋼鐵製品、玩具、遊戲品與運動用品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1,052.8

1,328.0

1588.5

48(29)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1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1)主要產業介紹 a. 工具機產業: 工具機產業是義大利的主要產業,義大利並且是此產業的世界第三大生產國與出口國。 其生產的工具機由於品質佳,因此大量出口到附近歐洲國家,其中德國與瑞士兩國就佔了總 值的 40%; 在亞洲地區以日本進口最多義大利產品,高達義大利出口總額的 11%;我國也有 自該國進口為數不少的工具器,比重約 6.7%。相對於其他主要工具機製造國,德國與日本的 產商員工數都約 200 人,義大利生產工具機的廠商大多以中小企業型態生存,在 500 家相關 產業的廠商中就有高達 400 家的廠商是中小企業,員工數低於 70 人,也因多數是中小企業 的關係,所以生產彈性較高,可以迅速調整產品的規格與優缺點。

b. 汽車產業: 義大利汽車工藝之美聞名全球,工業大城杜林是其汽車製造業的重心。該國的汽車生產 在量與質方面皆優,其中的飛雅特 (Fiat) 是世界前幾大的汽車生產者之一,另外義大利以跑 車及高價位名車而聞名於世,包括著名的法拉利均是全手工打造。在 2010 年政府宣布不再 補助後,銷售量便一路下滑,在 2010 年時較去年同期下跌了 27.5% 之多。

c. 電腦產業: 近幾年義大利的電腦產業蓬勃發展,荷蘭為該國電腦產業與相關產品的最大進口國家, 中國大陸位居第二,接著分別是盧森堡與德國。另外,我國電腦品牌宏碁 (Acer) 在義大利米 496


各國個論

蘭設有歐洲區的總部,宏碁的產品在該國市場佔有率位居第二,僅次於 HP; 而我國另外一 大筆電品牌華碩在義大利的銷售表現也不錯,顯示我國兩大筆電品牌在義大利的市場上頗具 吸引力。

d. 行動電話產業: 該產業在義大利已經非常成熟,該國人民已高度仰賴手機。由於近年來該產業已經漸漸 飽和,成長幅度不大,加上金融危機對於該產業造成衝擊,該國各大通訊業者當前面臨如何 擴展客源之問題,競爭非常激烈。

e. 家具產業: 因為義大利的居民重視生活品質,對家具非常看重,加上家具是耐久財,許多民眾不吝 嗇於家具的消費金額,也使得該國每年的家具產業生產值與市場頗具規模,並且導致義大利 的家具產業趨向高檔級精緻、並具有設計感的方向。義大利的家具產業規模僅次於德國與英 國,位居世界的第三大家具市場。該國 2009 年的家具外銷總額為 720 億歐元(折合約 962 億美元),比起 2008 年衰退約 23%,但在 2010 年因為景氣的恢復,有稍微成長,但仍未恢 復到金融海嘯前的水準。

f. 時尚產業: 義大利的米蘭為時尚之都,與巴黎、跟紐約並列為世界三大時尚之都,當消費者一看 到「Made in Italy」,就會感受到對精品的保證。近百年來,義大利的設計師善用紡織、皮 革等材料,廣泛應用於時尚產業中,其中時尚產業可以劃分為北「時尚」及中「紡織」, 北部聚集了時尚產業,中部則孕育紡織業重鎮。義大利製造的精品品牌包括 LV、Channel、 Gucci、D&G、Giorgio Armani 等等品牌。值得一提的是,也因著其高利潤,近年來仿冒品 製造越來越猖獗,使得時尚產業受到威脅,該國政府也已努力加強取締中。

(2)外商在當地投資經營現況 義大利的外來投資以來自其他歐盟國的廠商佔大多數,其中德國對義大利的投資最多, 佔外人對義大利投資比例達 13.29%,接著是法國與英國為第二與第三,分別為 12.73% 與 11.41%,這三個國家總共佔了 37.43%,外資企業包括 Dana 公司、德爾福公司、Getrag 公司、 Johnson Controls 公司、李爾公司、Plastal 公司、西門子 VDO 公司、TRW 汽車控股公司、 法雷奧 ZF 公司等汽車生產或相關零組件製造的重要外資企業,皆看準義大利這個兼具傳統 與創新的產業,而在義大利投資設廠。

3. 當地華人經濟 (1)僑台商人口分布及活動概況 根據我國僑委會資料顯示,旅居義大利的華人總數有 201,000 人,其中台灣僑民有 415 人,其餘大多數為來自中國大陸或中南半島的華人。現有的僑團約有 20 個,主要集中在米 蘭市 13 個,其餘主要城市均有 1~2 個。影響力較大的僑團有兩個,一是「米蘭華僑華人工 商會」,另一個是「旅意中區華僑華人聯誼會」,成立於 1962 年,主要由台僑組成。1970 年中義建交後,孫明權等中國華僑奪取了該會領導權後改為現名。雖然華人移民義大利的時 49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間並不長,但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在該國華人的經濟發展狀況較好,多數華人已經擁有了自 己的經濟實體,並在各地出現了多個頗具規模的華人商圈。華人主要在該地的從事為批發貿 易、製衣和皮革加工、餐飲等行業,之外還有一些新興行業,如服務業、電子產品銷售等行 業近些年也有了一定的發展,華人移民經營的企業數量依然保持上升態勢;但由於近些年義 大利經濟不景氣,華人企業不同程度地受到義大利國家經濟不佳的影響,各行業都面臨諸多 問題,前景堪憂。

(2)當地台商經營與投資概況 根據投資我國投資業務處報導,台灣與義大利的貿易穩定,但因為地理位置遙遠,我國 對於義大利的投資仍不頻繁,現今我國在義大利投資的大多以航運、空運為主,其餘則是電 腦相關產業、工具機以及相關零組件、服飾、餐廳等等產業,這些企業將近已 40 家左右, 投資額約有 3 億美元。 目前在義大利設有據點之我國知名企業在運輸產業上有長榮集團、陽明海運與中華航空 等;宏碁公司在米蘭設立歐洲及義大利總部,其他如華碩電腦、鴻海集團等也在米蘭設立分 公司或行銷據點;三陽機車在當地也設有分公司經營機車及零組件,光陽汽車現在也在努 力的開拓義大利市場,另有台商從事進出口貿易,在米蘭、波隆那、威尼斯及羅馬等經營 中餐館。

(3)投資機會 義大利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又是歐盟及歐洲貨幣聯盟的成員,使用歐元,交通運輸與 貨幣使用方便,我國的廠商可以把義大利當作前進歐洲與北非的商業跳板,加強在義大利拓 寬行銷,建立商業版圖。義大利因為位處地中海地區的中間位置,又與歐洲許多國家相鄰, 所以成為歐洲貨運運輸的重要位置,在這裡開發出物流運送的重要市場,故在這方面值得廠 商投資,也因此吸引了我國的長榮海運、長榮空運、陽明海運等公司在當地投資。 由於義大利的精密機械、高科技產業、汽車肇造與零組件業、旅遊業等等也值得我國企 業投資。但是義大利申辦公司的手續頗為複雜,稅賦頗高,商店的設立許可牌照也不易取得, 有意前往投資的廠商要多留意這些問題。

4. 小結 義大利因為地理位置優越,且為歐盟與歐洲貨幣聯盟的成員,加上該國人口眾多,不僅 有廣大的國內市場,也是前進其他歐洲市場的理想跳板,因此市場潛力極為可觀,我國廠商 可把握商機,積極開發市場。我國廠商也可以利用義大利優良的創新生產技術、人才與優良 的品管等與當地的廠商合作生產,一方面提供資金,另一方面引進該國的技術與生產網線, 用以供應義大利當地的市場或是轉為行銷至鄰近的歐洲地區。但為避免赴義大利投資初期 會遭受到政府行政效率不佳的問題,赴義大利前可以先尋找當地的律師諮詢,並且慎選合 作對象。

498


各國個論

(六)比利時(Kingdom of Belgium)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比利時在 2008 年及 2009 年因為遭到全球經融風暴的嚴重影響,經濟表現不佳,2010 年經濟持續復甦的跡象,年平均經濟成長率上升到 2.1%。但在經濟復甦的同時,痛苦指數(通 貨膨脹率加上失業率)也隨著上升,2010 年受到國際原油價格再度飆漲的影響,造成國際原 物料價格的明顯波動,導致比利時的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從 2009 年的 0% 上升到 2.3%,同時 失業狀況也沒有因景氣好轉而改善,2010 年失業率為 8.4%,較 2009 年反而上升了 0.5 個百 分點。 如同許多歐盟會員國的情況,近年來比利時的財政赤字也出現惡化的現象。比利時政府 2008 年就開始出現財政赤字,特別是 2009 年因為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問題更加嚴重,2010 年財政赤字幅度稍微緩和,但仍占 GDP 的 5.2% 之多,預計 2011 年降到占 GDP 比例的 4.2%。

(2)貿易概況 2010 年因著歐盟重要貿易夥伴及其他海外市場的需求大增,出口額上升到 4,113 億美元。 經濟表現的好壞也反應在貿易依存度的變動上,2009 年貿易依存度因為貿易量的大幅萎縮, 其貿易依存度由 2008 年的 185.7% 下降至 153.2%,2010 年再隨著經濟復甦帶動貿易的成長, 依存度上升至 172.1%。比利時的貿易餘額多年來一直維持正值,2009 年與 2010 年分別有 169 億美元及 211 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就出口貿易對象而言,法國、德國、荷蘭、英國、義大利、美國、西班牙、盧森堡、 印度、波蘭為比利時的前十大出口國,顯示比利時主要出口地區為歐盟會員國(占總出口 的 76%),尤其是使用相同貨幣的歐元區(占總出口的 62%),其中居首位的德國就佔了 19.58% 之多。歐洲之外出口比重最高的是亞洲地區(占總出口 8.4%,主要為印度及中國大 陸,其中印度為比國第 9 大出口國、中國大陸為第 13 大出口國),其次為及美洲地區(占 5.48%,主要為美國)。就貿易商品而言,紡織、造紙、化學醫藥製劑、運輸工具、機械、 基本金屬、塑膠及橡膠產品為比利時的主要出口商品。 在進口貿易方面,荷蘭、德國、法國、英國、美國、義大利、中國大陸、日本、瑞典、 西班牙則為比利時的主要進口國,其結構與出口貿易雷同,其主要進口來源也是歐盟會員國 (占總進口的 72%),特別是歐元區(占 60%),尤其是與比國比鄰而居的荷蘭、德國及法 國等歐元國家,其中來自荷蘭的進口居首位,占 17.93%。歐洲以外進口比重最高的為是亞洲 地區(占 11%)及美洲區(占 8%),中國大陸及日本為亞洲地區主要進口來源國,中國大 陸及日本分別為比國第 7、第 8 大進口來源國。就進口商品方面,化學醫藥製劑、運輸工具、 機械、礦產品、基本金屬為比利時主要進口產品。 在與我國雙邊貿易關係方面,2009 年因全球的金融危機,導致比利時對台灣的出口值明 顯縮減,相對於 2008 年的 5.92 億美元,2009 年只有 4.88 億美元,下跌了 17.57%;2010 年 49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隨著經濟的復甦,出口總額大幅增加到 7.02 億美元,成長幅度高達 43.65%。2009 年比利時 自台灣的進口值為 7.58 億美元,較 2008 年的 11.81 億美元下降 35.82%,2010 年進口總額因 著景氣回溫上升到 9.67 億美元,成長幅度為 27.6%。台比雙方之間的貿易平衡大體上是比利 時對我國有顯著的貿易逆差,相對於 2008 年比利時對台灣的貿易赤字為 5.89 億美元,2009 年因貿易量的大幅縮減,貿易逆差下降到只有 2.7 億美元,2010 年隨著經濟的復甦,台比貿 易量明顯增加,雙方的貿易差額微幅增加到 2.74 億美元。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A. 重要經濟措施 為解決失業問題、提升競爭力,比利時在 2010 年推行三項經濟改善計劃,該三項的計 畫目標分別是解決就業問題、降低勞工成本及幫助員工進修與訓練:

a. 解決就業問題: 此為比利時 2010 年經濟計劃的首要目標,該國政府為了拯救金融風暴後的失業問題, 推行了 winwin(雙贏計畫),計畫內容是把失業救濟金活用,也就是聯邦政府提供給就業局 的補貼,部分轉為某些工作者的薪資,使得雇主的薪資支出減少。比國就業局將針對加入該 計畫的企業,補助金額約在 750 至 1,100 歐元(折合約 1,002.14 億至 1,469.8 億美元)之間, 加上提供賦稅的扣抵,對於雇主的成本大幅減少。

b. 降低勞工成本: 為了達到降低勞工成本,所採取的措施包括把退休年限延長,由原本的 28.6 年延長至 32 年,同時對於留職或是半職為了照顧無人看顧小孩的婦女比例從 44% 調降成 33%,以及 提高 25 歲以下的年輕失業者的就業機會等措施。

c. 幫助員工進修與訓練: 員工的職前訓練及在職進修等所需要的費用,從原本占薪資比例的 1.6% 調高到 1.9%, 以提升參與進修的員工人數。 除了上述的三項,該國的計畫還包括將 R&D 的費用提高(從占 GDP 比例的 2% 提高到 3%),以利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並計畫將高齡者的就業率由 35% 提高至 50%,同時把婦 女就業率由原本 61% 提高至 69%。

B. 經濟展望 比國政府也打算在 2011 年將其財政赤字由原本的 3.6% 減少至 2.8%,以符合歐盟馬斯垂 克條約所訂定的 3% 目標標準,並且希望能每年減少 1%,到 2015 年時將可以達到 0.2% 的 財政盈餘,且政府的負債餘額將由原本占 GDP 的 96.8% 降到 88.4%。 隨著德國經濟的好轉,使得周圍鄰近經濟體以其為主要貿易出口國之國家的經濟也跟著 好轉,比利時在此環境下因此受惠,加上國內私部門消費的成長,使得其經濟成長率在 2010 年到達 1.6%,預估在 2011 年經濟成長率可以達到 2%。

500


各國個論

表 2-4-8 比利時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氣候 政治體制

比利時(Kingdom of Belgium) 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部,與英國隔海相望、北鄰為荷蘭、南與法國交界、 東南臨盧森堡、東與德國接壤 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和、涼爽、多雨,夏天平均氣溫 25°C、冬 天平均氣溫 7.2°C 責任內閣制、君主立憲制、聯邦制 荷語基民黨(CD&V-NVA)/ 伊夫 • 卡米耶 • 德西雷 • 勒泰爾姆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Yves Camille Desire Leterme) 國家元首(國王): 阿爾貝二世(Albert II)

語言

主要為荷語(Dutch)、法語(French),另有極少數之德語(German)

首都及重要城市

府 安 特 衛 普(Antwerpen)、 東 弗 蘭 德 省 的 最 大 的 城 市 與 省 會 根 特

首都為布魯塞爾(Brussels),其他重要城市包括法蘭德斯地區的首 (Gent) 主要國際機場

Antwerp International Airport(ANR),Liege Airport(LGG),Zaventem International Airport(BRU)

重要港埠

Antwerp, Gent, Liege, Zeebrugge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30,528

人口數(人,2010 年)

10,924,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357

華人數(人,2010 年)

8,993

華人所占比例(%)

0.0823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418

台僑所占比例(%)

0.0038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歐元(EUR)

匯率(歐元兌美元)

1USD:0.7484 歐元(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0.8

-2.7

2.1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4.5

0.0

2.3 50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4-8 比利時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7.0

7.9

8.4

5,067.16

4,721.03

4,656.76

47,106

43,552

42,630

出口值(億美元)

4,736

3,701

4,113

進口值(億美元)

4,676

3,532

3,902

60

169

211

185.7

153.2

172.1

失業率(%)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tia,美元)

貿易餘額(億美元) 貿易依存度(%)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紡織、造紙、化學醫藥製劑、運輸工具、機械、基本金屬、塑膠及橡 膠產品 法國、德國、荷蘭、英國、義大利、美國、西班牙、盧森堡、印度、 波蘭 化學醫藥製劑、運輸工具、機械、礦產品、基本金屬 荷蘭、德國、法國、英國、美國、義大利、中國大陸、日本、瑞典、 西班牙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5.92

4.88

7.02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11.81

7.58

9.76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5.89

-2.70

-2.74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13

0.13

0.17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25

0.21

0.25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評比 (投資環境評比)

有機化學產品、核子反應器、鍋爐、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 醫藥品、塑膠及其製品、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感光或電影用品 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鋼鐵、核子反應器、鍋爐、電視影像、 聲音記錄機及重放機、有機化學產品、人造纖維絲 156.5

239.8

268.1

19(10)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502


各國個論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1)主要產業介紹 比利時的主要產業包括生物科技、空運及陸上運輸、汽車產業、航空科技及製藥產業等。 以下就主要產業分別敘述之:

a. 生物科技: 該國許多大學及研究機構對於生物科技的領域有卓越的研究,生物科技產業在該國雇 用了約一萬名就業人口,年收入約 30 億歐元(折合約 40 億美元),其中著名的生技公司 GlaxoSmithKline Bioligicals (GSK) 其研發中心就座落於比利時,雇用的員工高達 6 千餘人。 另外大約有 140 家的私人公司和 9 個以上的公立組織在從事生物科技產業的研發,還有 80% 以上的機構投入於健康醫療以及 15% 投入於農產食品生技的研發。2010 年時因著景氣復甦, 投資支出再度增加,總支出金額從 2009 年的 22.9 億歐元(折合約 30.6 億美元)增加到了 24.3 億歐元(折合約 32.5 億美元),增加的幅度達到了 6%。 該產業在比利時的分布大概是:荷語區約有 45 家,在該區大多的主要領域是健康醫療; 該產業分布最多的是在瓦隆區,約有 50 家公司跟 7 個大學研究中心,在此區大多以從事生 技服務跟工具和健康醫療保險等等;其餘約有 24 家公司分布在布魯塞爾區,在此區主要是 以健康醫療應用。

b. 空運及陸上運輸: 比利時位處歐洲的空運中心,市前往巴黎、倫敦、法蘭克福及阿姆斯特丹等重要城市的 樞紐,與其他歐洲重要城市也只要約兩個小時左右的飛行時數,加上該國的公路、鐵路系統 非常完善便捷,使比國得以扮演歐洲空運中心的重要角色。 比利時航空業跟相關的行業每年年產值高達 62 億歐元(折合約 82.8 億美元),近幾年 空運貨量的成長比客運成長幅度還要大,雇用的員工約達 1 萬人左右。比國的高速道路也非 常便捷,與鄰近各國的道路更是暢通無阻,從事於該產業的人數約佔有 9.6%,且約有 8,000 個陸路運輸的公司和超過 5 萬 5 千多輛的交通運輸工具投入於該產業中。現今該國更打算進 一步對空運與陸上運輸的規模擴大,以提高該產業的競爭力。

c. 汽車產業: 比利時本身沒有汽車品牌,但卻是歐洲地區重要的汽車裝配據點。汽車裝配產業為比利 時的主要就業來源之一,直接及間接從事汽車製造的就業人員總計約為 82,500 人。 該國原來有四家主要汽車裝配廠 (Opel, Ford, Volovo, Audi),其中以德國 Opel 汽車廠所 受的影響最重,一共裁減掉 1,150 人,並由於新車銷售明顯下滑,於 2010 年初宣布關閉比利 時的生產工廠。目前在比利時的三家汽車裝配製造廠,其車種的銷售在 2010 年出現微幅成 長,預計在 2011 年的成長會更加明顯。

d. 航太科技: 比利時由於參與在許多全球知名飛機製造廠的製造 ( 如 Boeings、F-16 等等 ),在航太科 技產業佔有著重要的地位。歐盟近來致力於研發降低飛機廢氣的排放,希望能改造飛機引擎 50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與機體,比利時的大學與企業積極參與歐洲航空科技的研發,希望可以開發出開放的旋翼及 可替代的燃料,來降低 NOx 與 CO2(二氧化碳)的排放,並減少飛機飛行所產生的噪音。 比利時瓦隆地區的 Free Fields Technologies 是研發的團隊之一,在此研發計畫中,對於改善 引擎有極佳的成果,但對於機體的改造方面還仍需要努力。

e. 製藥: 比利時的製藥產業在歐洲佔著極大的地位,與全球優秀的大學、醫生跟大學附屬醫院連 成一個合作網。在全球前 100 大製藥廠中,該國的企業就佔了 5%,該國的世界大廠有包括 GSK, Pfizer, Janssens Pharmaceutica, Bayer, UCB, Merck, Solvay 以及 Omega Pharma 等,其 中 GSK 公司以比利時為生產疫苗的重心。藥品的出口佔比利時出口總額的比重高達 11%, 僅次於德國,但是卻超越了美國、英國、法國等大國。在該國所有產業的研發總費用中,用 在製藥研發就高達 40%,其中就有 60% 來自於企業。該國從事該產業人員約為 29,400 人, 佔比利時的總就業人口的 5%;不管是從事製藥產業的人員素質、生產總量跟出口等等都表 現極佳。

(2)外商在當地投資經營現況 比利時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產業蓬勃發展且人員技術佳,再加上該國政府對於全球貿 易市場一向十分開放,因此近年來吸引許多國際大廠前來投資。對該國投資的主要國家有美 國、德國荷蘭、英國與法國,這些國家所創造的就業量占外來投資的半數以上,投資的產業 主要是汽車製造業、生化、製藥、物流等。在主要的外來投資國家當中,美國最為重要,美 國的世界級藥廠、車廠皆在比利時有投資。來自亞洲國家的投資也不少,其中以日本對比 利時的投資最多,日本商會甚至推崇比利時為歐洲理想的據點,鼓勵日本企業把比利時列為 歐洲投資的優先考慮; 近幾年日商對荷語區的投資大幅增加,日本汽車品牌 Toyota 擴大在 Zaventemle 的研發中心之投資,增加將近 200 名的人員。

3. 當地華人經濟 (1)僑台商人口分布及活動概況 比利時的華僑人數不多,總數不到 1 萬人,與其他西歐主要國家相比有明確的差距。根 據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資料顯示,2010 年比國華僑人數有 8,993 人,其中有相當比例的僑胞 以經營餐飲業為主,另外台僑及擁有中華民國國籍人數約有 418 人,主要是廠商派駐當地的 幹部與家屬、政府派駐比利時的辦事人員以及留學生。

(2)當地台商經營與投資概況 我國在於比利時的投資大多數是以該國為歐洲的銷售據點,台商在地的投資主要包括運 輸及電腦銷售等,長榮海運、陽明海運、長榮航空、神達電腦和日月光半導體都在比利時設 有分公司。另外,我國的台積電亦有派員在比利時與該國的研究中心一同研發合作,台銀、 台企銀、合作金庫及土地銀行並一起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成立台灣聯合銀行,有助於我國 與比利時之間的經貿互動和金融合作。在比利時的台商組織大多為居住在比利時多年的僑胞 所組成的,僑胞在當地以從事餐飲業為主。 504


各國個論

(3)投資機會 比利時雖有工資與稅率偏高的缺點,但比利時擁有地理優勢,該國的人才技術佳且是歐 盟總部所在地的等等優勢,投資於該國並可以享受該國優厚的投資獎勵方法,適合高科技產 業在此發展,或是以此為運送貨物的中心。近年來,我國對於鑽石的需求與消費增加,所以 該產業極具潛力;其中,該國的安特衛普市為世界的鑽石之都,鑽石產業加工的技術佳且達 到國際鑽石的標準,所以值得投資。其他如半導體高科技產業、汽車零組件、運輸跟物流等 等產業也足以供我國台商參考,其中以汽車零組件的業者可以考慮是否在當地設置據點。 另外,比利時食品工業的巧克力聞名全球,與其它國家的巧克力相比,該國的巧克力有 兩個優勢:首先是工藝獨特,比利時眾多巧克力生產商當中,有的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歷史, 每家各有其獨特技巧與口味;另一個優勢是就是品種多樣化,不論是從百年老店到現代化的 巧克力公司,每家都有不同的主打商品,使得具有 300 多種口味的比利時巧克利可以聞名全 球,值得企業投資參考。

4. 小結 比利時因為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因而吸引眾多國際知名廠商在當地投資設廠,且 當地的勞工素質高與高科技產業發展健全,許多廠商在比國從事加工之後再藉由比國的便捷 的海運、空運與物流系統運送到歐洲各地與其他貿易國。另外,投資於該國可以享受該國優 厚的投資獎勵方法。 自金融風暴後,汽車產業、化學產業已經漸漸走出風暴危機,其他產業也漸漸在復甦中, 在 2010 年都有比 2009 年的產值與銷售量還要高,但自 2010 年的 11 月起因為國際原油的一 直飆漲,可能會影響到經濟復甦的腳步。另外,由於日本在 2011 年的 311 大地震海嘯的影響, 摧毀一些廠房,許多汽車產業所需要的零組件供應鏈受到波及,導致歐美日汽車產業的汽車 產業受到影響,所以對於該產業的後續發展需要多留意。

(七)西班牙(Kingdom of Spain)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在 2010 年,即使世界各國景氣漸漸復甦,西班牙的成長率出現 -0.1% 的微幅成長,但 仍低於歐元區的平均數。經濟蕭條的嚴重程度更可從失業率的大幅飆升顯示出來,2008 年 西班牙的失業率從前一年的 8.3% 升高到為 11.3%,2009 年更衝高到 18%,2010 年再增加到 20.1%,至 2011 年三月底止失業率已上升到 21.29%,創 1997 年以來歷史新高。在物價變動 方面,2008 年因國際油價的飆漲,物價水準明顯上升,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CPI) 為 4.1%, 2009 年受嚴重不景氣的影響,物價變動為 -0.2%,2010 年小幅上升至 2.0%。 在經歷七個季的負成長後,西班牙經濟從 2010 年中已逐漸回穩,這幾年西國政府為了 50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振興經濟已經採取多項措施,未來幾年將繼續推動經濟復甦的計畫。歐盟委員會 (European Commission) 預測,2011 年和 2012 年西班牙經濟成長率將分別為 0.8% 和 1.5%。另外,相 對於 2010 年西班牙預算赤字佔 GDP 的比例為 9.3%,歐盟委員會預估 2011 年和 2012 年西 國政府的財政赤字佔 GDP 的比例將分別下降至 6.3% 和 5.3%。

(2)貿易概況 西 班 牙 2010 年 商 品 出 口 總 金 額 為 2,463 億 美 元, 比 2009 年 的 2,208 億 美 元 增 加 了 11.5%;另外,2010 年商品進口總金額為 3,155 億美元,比 2009 年的 2,907 億美元增加了 8.5%。 2010 年貿易逆差為 692 億美元。 西班牙主要的出口項目為聚縮醛、汽車、含氮化合物燃料、衣箱 / 手提箱 / 公事包、醫 藥製劑、碳電極、舖面磚、發電機組、合成纖維棉、鋼鐵無縫管、化學木漿、銅廢料等。 2009 年前十大外銷國家依序為法國、德國、葡萄牙、義大利、英國、美國、荷蘭、比利時、 摩洛哥、土耳其。而西班牙對我國主要的出口產品為塑膠及其製品、有機化學產品、醫藥品、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礦物燃料、礦油及其蒸餾產品、皮革製品;鞍具及輓具;旅行用物品、 手提袋及類似容器;動物腸線(蠶腸線除外)製品。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為了促進經濟復甦與增加就業以期降低失業率,期盼重建消費者的信心,穩定金融市場, 並且以避免潛在性結構危機產生為目標,西班牙政府提出一系列振興經濟相關計畫以及通過 諸多經濟永續法案。見表 2-4-9 為 2010 年提出的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a. 針對利比亞動亂影響石油進出口所採取的措施: 2010 年在利比亞動亂愈演愈烈之際,西班牙為利比亞第 4 大出口國,與利比亞經貿互動 密切,進口主要石油項目包括能源進口 13%(90 天儲量)及瓦斯(30 天儲量),因此西國 特別關切利國的動向。為了降低受到利比亞動亂的影響,西國也從阿爾及利亞進口瓦斯,以 分散進口來源。

b. 對中小企業融資貸款及購買平價住宅融資保證: 2010 年 西 國 對 中 小 企 業 融 資 為 30 億 歐 元 ( 折 合 約 40.09 億 美 金 ), 透 過 國 家 信 貸 局 (Instituto de Credito Oficial, ICO) 於 2010 年對中小企業貸款為 20 億歐元(折合約 26.72 億美 元),2010 年對購買平價住宅 (VPO) 融資保證則為 50 億歐元(折合約 66.81 億美元)。

c. 科技發展計畫 Plan Avanza 2: 西班牙工商觀光部長已宣布西國資訊暨通信技術同業公會與電子通信同業公會完成合 併,簡稱 AMETIC。工會理事長指出,公會成員包括西國通信與數位系統等 ICT 產業的企業 共計五千多家,全體員工數達 35 萬人,生產活動佔西國 GDP 的 7%,其研發投資為西國最 創新且最具經濟成長潛力的產業,投資額達研發總額的 1/3。西國政府並且將 Plan Avanza 2 計畫視為 2011 年至 2015 年國家發展策略中推動經濟復甦的重要計畫,該計畫預算為 15 億 歐元 ( 折合約 20.04 億美元 )。

d. 基礎建設投資計畫: 西班牙為了脫離經濟危機風暴,在 2010 年與 2011 年會釋出 25 條鐵路與多項公路等基 506


各國個論

礎建設工程招標案,總額共 170 億歐元(折合約 227.15 億美元)。由於近年西國財政赤字 逐漸攀升,因此西國建設部在 2010 年下半年以經營許可權方式進行招標,此計畫的關鍵在 於承包商必須承擔如期完工、工程品質與維修等工程可用性風險;西國建設部估計此計畫每 年支付的工程款約 16 億歐元(折合約 21.38 億美元),將占公共建設年度預算的 8%,惟鐵 路工程可在施工期間先獲得 50% 的工程款,另外 50% 將由建商及融資機構籌措。該計畫有 70% 的金額作為興建鐵路工程,30% 作為興建公路工程,預算金額達 GDP 的 1.7%,並且將 在不影響國庫的情形下進行,對於西國經濟復甦以及創造就業機會有極大幫助。

e. 在「2011-2020 年再生能源計畫」中減少太陽能與離岸風力發電的產量: 西班牙為達成歐盟規定,其工商觀光部提出「2011-2020 年國家再生能源行動計畫」(Plan de Accion Nacional de las Energias Renovables, PANER),預計維持再生能源需涵蓋能源消耗 量的 22.7%,並將分別減少離岸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產量各約 2,000MW(兆瓦)。 表 2-4-9 西班牙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項目

說明

利比亞動亂影響石油

西班牙積極採取各項包括照明及暖氣節能、速限調降等促進加強能源節約的

進出口採取措施

計畫。 西班牙政府自 2008 年至 2009 年提出 24 項改革計畫,總金額為 200 億歐元

中小企業融資貸款及

(折合約 267.24 億美元)。2010 年西國對中小企業融資為 30 億歐元(折合

購買平價住宅融資保

約 40.09 億美元),2010 年對中小企業貸款為 20 億歐元(折合約 25.92 億

美元), 2010 年對購買平價住宅融資保證為 50 億歐元(折合約 66.81 億美 元)。 西班牙資訊暨通信技術同業公會與電子通信同業公會完成合併。公會成員包

科 技 發 展 計 畫 Plan Avanza 2

括西國通信與數位系統等 ICT 產業的企業共計五千多家,員工 35 萬人,投 資額達研發總額的 1/3。Plan Avanza 2 計畫視為 2011 年至 2015 年國家發展 策略中推動經濟復甦的重要計畫,預算為 15 億歐元(折合約 20.04 億美元)。 基礎建設特別計畫在 2010 年與 2011 年會釋出 25 條鐵路與多項公路等基礎 建設工程招標案,共 170 億歐元(折合約 227.15 億美元);此計畫的承包

基礎建設投資計畫

商必須承擔如期完工、工程品質與維修等工程可用性風險。西國建設部估計 此計畫每年支付的工程款約 16 億歐元(折合約 21.38 億美元)。該計畫有 70% 的金額作為興建鐵路工程,30% 作為興建公路工程,預算金額達 GDP 的 1.7%。

2011-2020 年 再 生 能 源計畫

2011-2020 年國家再生能源行動計畫預計維持再生能源需涵蓋能源消耗量的 22.7%,將分別減少離岸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產量各約 2,000MW。該草案主要 目的在於歐盟對各成員國設定的再生能源覆蓋率在 2020 年之前必須達成。

資料來源:IMF;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外交部以及本研究整理

50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4-10 西班牙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西班牙(Kingdom of Spain)

地理位置

道爾公國接壤,東臨地中海,北瀕比斯開灣,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

位於歐洲西南部,與葡萄牙同處於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部與法國及安 洲的摩洛哥相望 氣候 政治體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義大利中心為大陸型氣候,北部及西北部則為海洋性氣候,南部及地 中海地區則為地中海型氣候。 君主立憲制、議會民主制 工人社會黨 / 何塞 • 路易斯 • 羅德里格斯 • 薩帕特羅(Jose Luis Rodriguez Zapatero)

語言

西班牙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馬德里(Madrid) Alicante(ALC), Barcelona(BCN), Bilbao(BIO), GranCanaria (LPA), Ibiza(IBZ), LosRod(TFN), MadridBarajas(MAD),

主要國際機場

Malaga(AGP), Minorca(MAH), PalmadeMallorc a(PMI), ReinaSofia(TFS), SanPablo(SVQ), SantiagodeCompostela(SCQ), Valencia(VLC), Vigo-Peinador(VGO), Zaragoza(ZAZ)

重要港埠

Algeciras, Barcelona, Bilbao, Cartagena, Huelva, Tarragona, Valencia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505,370

人口數(人,2010 年)

46,018,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91

華人數(人,2010 年)

140,623

華人所占比例(%)

0.3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1,450

台僑所占比例(%)

0.00315 經濟概況

508

幣制(貨幣單位)

歐元(EUR)

匯率(歐元兌美元)

1USD:0.7484EUR(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0.9

-3.7

-0.1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4.1

-0.2

2.0

失業率(%)

11.3

18.0

20.1


各國個論

表 2-4-10 西班牙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16,014.1

14,678.9

14,099.5

35,364

32,030

30,639

出口值(億美元)

2,777

2,208

2,463

進口值(億美元)

4,170

2,907

3,155

貿易餘額(億美元)

-1,393

-699

-692

43.4

34.8

39.8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貿易依存度(%)

聚縮醛、汽車、含氮化合物燃料、衣箱 / 手提箱 / 公事包、醫藥製劑、 主要出口產品

碳電極、舖面磚、發電機組、合成纖維棉、鋼鐵無縫管、化學木漿、 銅廢料

主要出口國家

法國、德國、葡萄牙、義大利、英國、美國、荷蘭、比利時、摩洛哥、 土耳其 視覺信號器具、電腦零組件、電腦及資訊產品、機車、機動車輛、非

主要進口產品

合金鋼扁軋製品、螺絲 / 螺帽、無線電話 / 電視傳輸器、遊艇、合成 纖維絲紗

主要進口國家

德國、法國、義大利、中國大陸、英國、美國、荷蘭、葡萄牙、俄國、 比利時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4.83

4.21

5.69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18.59

11.34

13.71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13.76

-7.13

-8.02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17

0.19

0.23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45

0.39

0.43

塑膠及其製品、有機化學產品、醫藥品、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礦物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燃料、礦油及其蒸餾產品、皮革製品;鞍具及輓具;旅行用物品、手 提袋及類似容器;動物腸線(蠶腸線除外)製品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核子反應器、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鍋爐、鋼鐵製品、塑膠及其製品、光學、照相、電影、計量、檢查、 精密、內科或外科儀器及器具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評比 (投資環境評比)

202.5

282.0

319.1

42(23)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50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1)主要產業介紹 食品飲料產業是西班牙的主要產業,近年來一直是西國第一大製造業,西班牙也是歐洲 第五大食品生產國,其次有汽車及零配件業、建築業、化工業及紡織業等。根據西班牙工商 觀光部統計資料顯示,2010 年主要外人直接投資的產業主要為運輸業和地產業,分別占總投 資的 17%,其次為製造業 14.8%、金融保險業 12.9%、電力能源供應 11.9% 和科學與技術專 業活動 8.4%。

(2)外商在當地投資經營現況 在受到全球經濟危機的衝擊過後,2010 年西班牙吸引外國人直接投資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的出現明顯的反彈跡象。根據西班牙銀行在 2011 年初公佈的國際收支統計, 2010 年西國 FDI 總額為 156.86 億歐元 ( 折合約 209.6 億美元 ),與的 2009 年的 51.24 億歐元(折 合約 68.47 億美元)相比較,大幅成長了 206%。荷蘭、法國和英國為外來投資最多的國家, 投資比例分別為 21.4%、18.5% 和 16.5%,三個國家占投資總額的 56.4%。

3. 當地華人經濟 (1)僑台商人口分布及活動概況 據僑委會統計,旅居西班牙海外華僑人數有 140,623 人,其中台僑人數為 1,450 人。在 西班牙的華僑人數正逐年地增加,僑界也隨著時代變動而起了一些變化,尤其是產業方面。 原本旅西僑胞以中式餐業作為支柱產業,近年來已開始向其他行業滲透,朝著零售業、貿易、 中餐、食品業、酒吧、觀光業、時裝設計等多元發展。舉例來說,巴塞隆納當地華人經營的 美容美髮店就有 100 多家。另外許多英國、法國、德國民眾為了追逐西班牙熱情的陽光,已 有 700 萬歐洲人民到西班牙購置度假養老用的第二個家。在時尚方面的發展,西班牙以往幫 Louis Vuitton、Burberry 等名牌進行皮件、服飾代工,現在除了已有自創品牌如 ZARA 外, 政府更提供補助及免稅措施,支持本土時尚品牌進行國際推廣、到國外參展促銷。華僑華人 在西班牙的經濟活動上已有了很大的改變,台商對於小規模經營已不能滿足,因此近年逐一 出現了大型市場,包括巴塞隆納服裝批發市場、馬德里中心華人批發市場、埃爾切皮鞋市場、 塞維利亞批發市場、瓦倫西亞批發市場、南部馬拉嘎市場、豐拉布拉達批發市場、巴達羅那 批發市場。

(2)當地台商經營與投資慨況 根據全球台商服務網指出,目前在西班牙的台灣投資廠商大約有 72 家,總投資額約 6,510 萬美元,投資行業以貿易及批發(通訊及網路設備、電腦及周邊設備、食品、家用電器、運 動器材、自行車、機車)、禮品零售、餐飲、照片沖洗等為主,大多屬於中小型投資。另我 國上市上櫃公司如宏碁電腦、華碩電腦、友訊科技、微星科技、長榮海運、圓剛科技、美利 達自行車等也在西班牙設有分公司或子公司,主要對於西葡兩國的市場進行開發業務。1997 年 05 月 10 日在駐西班牙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濟組的輔導下已成立「西班牙台灣商會」, 510


各國個論

成為我國旅西國之台商聯誼及互助的橋樑。另外,2010 年 3 月 27 日「西班牙台灣青年商會」 成立,期望可凝聚僑胞子弟並傳承台商在海外創業與經營經驗。

(3)投資機會 西班牙包含食品、汽車、紡織、化學、家具、金屬、機械等基礎工業相當發達,但已有 部分企業已遷廠外移或委外生產,主要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近年來西班牙營造業的經驗及 技術享譽國際,且在軌道產業和航太工業有明顯進步,西國並且是世界第三大風力發電機的 供應國。此外,西國電訊業在開放自由化後其需求量成長快速,競爭激烈;而且因西國在使 用個人電腦及週邊設備等資訊產品方面,其普及率在歐盟國家中相對較低,因此具有很大的 發展空間,台商可以把握商機,開拓有 4 千 6 百萬人口的西國廣大市場。另外,西國專責對 外招商的西班牙投資局 (Invest in Spain) 將再生能源、ICT 通訊科技、環境保護、生化技術及 保健科學等四大產業列為招商的重點產業。

4. 小結 2010 年西班牙的失業率持續創歷年來新高,影響西國經濟,政府為此也採取多項刺激經 濟的措施,並增加就業機會來解決失業率的問題。西班牙位處歐洲西南角的伊比利半島,受 限於地理位置、距離及語言文化的隔閡,我國廠商歷來對西班牙投資較少,目前我國與西國 雙邊經貿關係,一般仍以進出口貿易為主,並無重大合作投資案。不可忽視的是,整個伊比 利半島擁有 5 千萬的人口,市場廣大,加上個人電腦及周邊資訊產品的使用普及率偏低,在 西國政府將 ICT 通訊資訊產業列為招商的重點產業之下,對相關產業發達的台灣而言,是開 拓商機的好時機。藉由在 2010 年已成立「西班牙台灣青年商會」,期望可幫助提供台商取 得赴西國投資之經驗及管道的資訊。

(八)瑞典(Kingdom of Sweden)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2010 年,隨著全球的景氣復甦,加上該國政府實施擴張性經濟政策,幫助瑞典經濟逐步 擺脫困境,走上復甦之路,出口貿易也轉為強勁,使得該年的經濟成長率達到 5.7%,是歐洲 國家當中成長最快速的。 因經濟的復甦與貿易的成長,瑞典的 GDP 也從 2009 年的 4,036 億美元上升到 2010 年 的 4,458 億美元。在物價水準的變動上,其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的上漲率從 2009 年的 2.0% 下降到 1.9%。在就業表現方面,2009 年因經濟明顯衰退,其失業率從前一年的 6.2% 增加到 8.3%,2010 年再微幅上升到 8.4%;政府正努力處理失業問題,期望失業率可以回復到金融 海嘯之前的水準。 根據「2010-2011 年世界經濟論壇 (WEF) 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瑞典的全球競爭力相 51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當傑出,其排名僅次於瑞士位居第二位,比前一年上升了兩名,不僅領先其他北歐各國而且 還超越了原本名列前矛的新加坡與美國。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瑞典景氣活絡,自 2010 年起 至年 2011 年初該國央行已經調高過利息五次,以穩定物價及避免出現過熱的經濟狀態。

(2)貿易概況 瑞典為北歐最大經濟體,經濟高度仰賴對外貿易,2010 年,出口值回升至 1,581 億美元, 成長幅度 20.7%。與出口的情形相似,2010 年時上升了 23.4% 達到 1,484 億美元。2010 年貿 易餘額為 97 億美元;貿易依存度 2010 年時再上升到了 67%。 就貿易對象而言,瑞典的主要貿易對象以與該國鄰近的歐洲國家為大宗,挪威、德國、 英國、丹麥、芬蘭、美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瑞士為瑞典的十大出口國,而德國、丹 麥、挪威、瑞士、英國、芬蘭、荷蘭、法國、中國大陸、比利時則為瑞典主要的進口來源 國。在個別的貿易對象當中,與瑞典比鄰的挪威為其最大出口對象,占總出口貨品的比例達 10.61%,緊接著為德國的 10.2%;瑞典最大進口來源國則為德國,其進口比重高達 17.9%, 其次是位處瑞典南面的丹麥,進口比例為 8.9%,近年來從中國大陸的進口比例有逐年增加的 情形,排名第九位,是瑞典目前十大進口來源地當中唯一不屬於歐洲的國家。 在與我國雙邊貿易關係上,2010 年時瑞典自我國進口值回升到 6.01 億美元,上升幅度 高達 25.2%。瑞典對我國的出口值為 5.27 億美元,較上年增加 34.8%,瑞典對我國出口產品 為核子反應器、鍋爐、鋼鐵、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紙及紙板; 紙漿、紙或紙板之製品、醫藥品、木漿或其他纖維質材料之紙漿等產品;瑞典對我國的主要 進口產品為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核子反應器、鍋爐、鋼鐵製品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 輛及其零件、卑金屬製工具、器具、利器、匙、叉等產品。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A. 重要經濟措施 a. 多次升息: 因為景氣回溫,該國央行從 2010 年到 2011 年初共五度升息,從 1.25% 調升至 1.5%。

b. 節約能源及發展新能源產業: 瑞典政府自 2003 年開始計畫至 2030 年止實施「保障能源計畫」,在此保障計畫下的能 源包括有風力、太陽能、生質能源、水利、地熱能等。

c. 瑞典政府對於存貸款提供擔保: 為了增強私人和企業對瑞典金融體系的信心,政府對私人存款擔保調高到 50 萬克朗(折 合約 7.45 萬美元)。同時,瑞典政府也及時推出 1.5 萬億克朗(折合約 2,236 億美元)金融 擔保計畫,用以解決市場流動性減少和償付能力降低等問題。

B. 經濟展望 在金融海嘯後,由於瑞典政府實施擴張性經濟政策加上其出口量的明顯成長,使其在進 入 2010 年後經濟已逐步擺脫困境,走上復甦之路,持續的投資與消費成長預期將是未來經 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 預估瑞典 2011 年經濟成長率為 3.9%, 2012 年則將成長 3.4%。 512


各國個論

表 2-4-11 瑞典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瑞典王國(Kingdom of Sweden) 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北歐國家,首都為斯德哥爾摩。它西鄰挪

地理位置

威,東北與芬蘭接壤,西南瀕臨斯卡格拉克海峽和卡特加特海峽,東 邊為波羅的海與波的尼亞灣。

氣候 政治體制 執政黨及現任國王 / 首相

瑞典北部為大陸性氣候,南部為溫和的海洋氣候,一般平均年雨量為 450~1,000 毫米 君主立憲制、議會民主制 溫和聯合黨 / 卡爾十六世 • 古斯塔夫(Carl XVI Gustaf)/ 弗雷德里 克 • 賴因費爾特(John Fredrik Reinfeldt)

語言

瑞典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斯德哥爾摩(Stockholm) Gothenburg-Landvetter(GOT), Malmo Sturup(MMA/MMX),

主要國際機場

Norrkooping(NRK), Stockholm-Arlanda(STO), StockholmSkavsta(NYO), Stockholm-Bromma(BMA), Umea(UME)

重要港埠

哥特堡(Gothenburg)、赫爾辛堡(Helsingbour)、馬耳摩(Malmo)

天然資源

鐵礦石、銅、鉛、鋅、金、銀、鎢、鈾、砷、長石、木材、水力資源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450,295

人口數(人,2010 年)

9,327,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20

華人數(人,2010 年)

25,700

華人所占比例(%)

0.27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1,109

台僑所占比例(%)

0.0118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瑞典克朗(SEK)

匯率(瑞典克朗兌美元)

1USD:6.7097SEK(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0.6

-5.3

5.7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3.3

2.0

1.9

51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4-11 瑞典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6.2

8.3

8.4

4,861.59

4,036.13

4,558.48

52,729

43,404

47,875

出口值(億美元)

1,839

1,310

1,581

進口值(億美元)

1,690

1,203

1,484

貿易餘額(億美元)

149

107

97

貿易依存度(%)

72.6

62.3

67.2

失業率(%)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工業機械、交通工具(含汽車、卡車、連結車及其零配件)、紙製品、 紙漿、鋼鐵及非含鐵金屬材、化學及塑膠類產品 德國、挪威、美國、丹麥、英國、芬蘭、荷蘭、法國、比利時 工業機械、原油及石化相關產品、交通工具(含汽車、卡車、連結車 及其零配件)、鋼鐵及非含鐵金屬材、食品飲料及煙草、紡織布料 德國、丹麥、挪威、英國、芬蘭、荷蘭、法國、中國大陸、比利時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5.53

3.91

5.27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7.06

4.80

6.01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1.53

-0.89

-0.74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30

0.30

0.33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42

0.40

0.40

核子反應器、鍋爐、鋼鐵、 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 電機與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設備及其零件、紙及紙板;紙漿、紙或紙板之製品、醫藥品、木漿或 其他纖維質材料之紙漿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核子反應器、鍋爐、鋼鐵製品鐵路及電車道車 輛以外之車輛及其零件、卑金屬製工具、器具、利器、匙、叉 297.2

472.9

483.0

2(11)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514


各國個論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1)主要產業介紹 a. 資訊通訊科技產業: 為增加競爭力,瑞典積極推動該產業,從改革稅制到電信業去公營化,並致力於提高該 國的網路寬頻的普及率,使人民可以享受高效率的傳輸通訊能力。經過瑞典政府過去數 10 年來的推動,該國不管是私人單位或是公共單位,都享有優良的通訊能力,通訊資訊產品也 一直是瑞典出口的重點產業。

b. 工具機械產業: 瑞典由於是中立國,其工具機械產業並未受到兩次世界大戰的破壞,也因此在兩次大戰 後,重建歐洲所需的機械都從該國提供,進而加速該產業的發展,現今已聞名全球,在世界 的工具機械市場占有一席之地。該產業近年來不斷提供研究經費,並且提供許多有關的服務 項目。瑞典生產工具機械的著名廠商有 ABB (Asea Brown Boveri) 集團、伊萊克斯家電集團 等等,其中的伊萊克斯家電集團更是全球最大的家電集團,擁有近 10 萬員工,在全球 60 多 個國家設有分公司,產品銷往全球的 160 多個國家。

c. 汽車產業: 該產業是瑞典主力產業之一,是該國經濟活動中極重要的一環,每 10 名就業人口中就 有 1 名是在汽車產業或是相關的產業工作。每年所生產的汽車有高達 90% 出國到世界各地, 突顯該產業的出口導向型態。由於瑞典的汽車產業具有悠久的歷史,該國最知名的汽車品牌 為 Volvo 及 Saab Automobile(後者現為荷蘭世爵汽車所有)。 該產業在金融風暴期間,受全球景氣不佳的影響,出口量大幅縮減,但在 2010 年時, 汽車銷售數量已明顯提升,且幅度超出專家預料之外,也由此可看出,瑞典經濟已經明顯復 甦。根據瑞典汽車工業同業公會的報告指出,2010 年 10 月份瑞典共銷售 26,420 輛汽車,較 2009 年同期成長 21.3%。

d. 生物科技與製藥產業: 瑞典的工業與科學研發優良,是歐洲第四大的生技產業國。該產業由於長久以來有著良 好的表現,成功吸引了許多企業投資設廠。由於研究經費充足且生產設備完善,使得該產業 同時有著大型國際製藥商與充滿創新點子的小型生技公司,造就瑞典生技產業現今的地位。

e. 服裝產業: 瑞典零售服裝公司 H&M 是聞名世界的平價服飾品牌,因為該品牌主打平價,為了降低 生產成本,故沒有自己的製造廠,而是把所有的製造交給全球九百多家的成衣廠,分散於全 球工資低廉的 21 個國家。近年 H&M 銷售表現不錯,H&M 計劃未來在英國、美國、中國大陸、 法國、德國及義大利的分店增加至 240 家。

f. 家具產業: 該國的知名品牌 IKEA(宜家)為世界最大的家具零售商,在世界 25 國有 267 個商店據 點。因為大部分宜家的產品之設計是自行組裝,並不是銷售已裝配好的家具,這種做法使得 51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該企業節省許多運輸成本與包裝成本。根據瑞典宜家家居的財務報表顯示,2010 年 IKEA 營 業額成長約 8%。IKEA 還計劃繼續擴展其俄羅斯及中國大陸的市場,同時也正準備進入克羅 埃西亞及塞爾維亞市場;南韓及印度兩國也是 IKEA 極感興趣的國家,不過,這要等到當地 法律允許外國公司擁有 100% 子公司股權時,IKEA 才會登陸。

(2)外商在當地投資經營現況 由於該國為北歐最大經濟體,各項建設齊全、資訊與通訊設備發達,所以近年來吸引外 國各大企業前往投資設廠,現今約有來自 40 多個國家的大企業在該國進行投資的動作,大 部分的投資來源來自鄰近的歐洲國家,如德國、芬蘭、美國、英國、荷蘭、挪威、丹麥等; 但是近年來中國大陸明顯增加對北歐的投資,尤其是對瑞典,根據瑞典政府投資促進署統計, 過去 5 年來中國企業對瑞典投資專案每年約有 25-30 個,創造了約 1,000 個新的就業機會。

3. 當地華人經濟 (1)僑台商人口分布及活動概況 根據我國僑委會資料顯示,旅居瑞典的華人總數共有 25,700 人,其中台灣僑民則有 1,109 人,我國華僑多數散居在首都斯德哥爾摩,其次是哥登堡、馬爾摩等三大城市中,另外當地 台商組織有「瑞典華人聯合會」、「國際佛光會斯哥德爾摩協會」、「瑞典華裔文化協會」 皆為台灣人的僑團。

(2)當地台商經營與投資概況 由於市場規模的因素,我國廠商在瑞典的投資相對於西歐或是美國少很多,歷年來對瑞 典的投資案件數量不多,台商多半把瑞典當作行銷或是純代銷的據點。目前我國在瑞典設有 行銷據點的企業有華碩電腦、宏碁電腦、友訊科技等等,這些企業在該地的負責人都以瑞典 當地居民為主。

(3)投資機會 瑞典為北歐的最大經濟體,整體基礎設施的素質,鐵路基礎設施的質量及效率,以及反 壟斷政策和資訊與通訊的發達,軟硬體設施皆不錯,使得瑞典在世界經濟論壇 (WEF) 2010 年所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位居第 2 名, 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 (BERI) 的「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也給予瑞典不錯的評 價,總排名第 11 名。這些都代表瑞典的經濟表現與條件受到高度肯定,論證該國為一個良 好的投資對象。

4. 小結 瑞典雖然不為歐洲經濟暨貨幣同盟 (EMU) ,未加入使用歐元,但是該國是全球競爭力排 名第二的國家,境內的基礎建設完善、居民素質與教育程度高、技術水準優良、資訊與通訊 設施發達,成功吸引世界各國對瑞典的投資。瑞典主力產業的工具機產業、汽車產業、生物 科技與製藥產業已漸漸走出金融危機所帶來的衝擊,其他產業也漸漸在復甦中,各個產業的 產值與銷售量在 2010 年都有比 2009 年來得高。除了代表經濟已明顯復甦,並顯示強勁的經 濟力道,台商可把握商機,尋求產業合作機會,開拓周邊市場。 516


各國個論

(九)荷蘭(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 (BIS) 在 2010 年 10 月所發布的資料,荷蘭已經超越瑞士,成為全世 界第 7 大國際金融國家。由於荷蘭的經濟成長高度依賴對外貿易,近些年來受到金融風暴所 導致的全球經濟不景氣帶來的明顯波及,2008 年經濟成長率從前一年的 3% 下跌到 1.8%, 2009 年出現 -3.5% 的負成長表現;到了 2010 年,因全球景氣的復甦,該國的貿易與投資消 費也明顯成長,經濟成長率由負轉正,為 1.6%。因景氣的波動,荷蘭近幾年的失業率出現逐 年增加的趨勢,相對於 2008 年的 3.9%,荷蘭 2009 年失業率上升到 4.8%;經濟在 2010 年出 現復甦的跡象,該國的失業率表現亦見好轉,2010 年失業率為 4.5%。

(2)貿易概況 荷蘭近幾年的貿易表現明顯受全球景氣波動的影響,2010 年,隨著經濟漸漸回溫,出口 值已經升到 4,923 億美元,上升幅度達 14%,但尚未回復到之前的水準。在進口方面其情況 與出口雷同,2010 年則增加至 4,406 億美元,上升幅度達 15.2%。 就進出口商品方面,機械設備、化學、石油及食品等製品為荷蘭的主要出口商品,而機 械及運輸設備、化學、石油品、食品及衣服等製品則為荷蘭的主要進口商品。就貿易對象而 言,荷蘭不論在出口或進口方面都以鄰近的歐洲國家為主,其中出口至其他歐盟國家的比 重就高達總出口的四分之三。德國、比利時、法國、英國、義大利及美國為荷蘭的主要出口 國,德國、中國大陸、比利時、美國、英國、俄國及法國則為其主要進口國;其中國土與之 相連的德國是其最大的貿易夥伴,德國佔荷蘭的出口比例高達 25.54%,對荷蘭的進口比例為 17.16%。另外,中國大陸已超越許多歐美國家,成為荷蘭的第二大進口國,佔荷蘭的進口比 例達 11.58%。 在與我國雙邊貿易關係方面,2009 年因全球經濟萎縮,導致荷蘭對台灣的出口值明顯 縮減,相對於 2008 年的 23.53 億美元,2009 年只有 18.63 億美元,下跌了 20%;2010 年因 經濟的復甦,出口總額大幅增加到 32.0 億美元,成長幅度高達 71%。2009 年荷蘭自台灣的 進口值為 42.29 億美元,較 2008 年的 45.65 億美元下降 7%;2010 年進口總額大幅上升到 52.61 億美元,漲幅 24.4%。台荷雙方的貿易平衡大體上是荷蘭對我國享有明顯的貿易順差, 但數額不大。就雙邊的貿易項目而言,核子反應器、鍋爐、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鋼鐵、礦 物燃料、礦油及其蒸餾產品、含瀝青物質、礦蠟、飲料、酒類及醋為荷蘭對我國之主要的出 口商品,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礦物燃料、礦油及其蒸餾產品、含瀝青物質、礦蠟、核子反 應器、鍋爐、機器及機械用具則是荷蘭自我國進口之主要商品。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A. 重要經濟措施 近幾年荷蘭政府為了要讓該國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從 2008 年、2009 年起陸續推動了 51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許多經濟措施,2010 年又宣布對企業進行減稅計畫。

B. 經濟展望 荷蘭自 2008 年的第三季開始受到金融海嘯的衝擊,經濟開始衰退,直至 2009 年的第 3 季經濟才漸漸好轉,之後企業訂單回升、生產及投資逐漸回穩,並在金融及企業借貸放寬, 以及出口貿易大幅增長的帶動下,經濟成長率由負轉正。因為經濟漸漸好轉,荷蘭在 2011 年 2 月份的製造業產出較 2010 年同時期成長 9%;這幾年持續上升的失業率,也預估會在 2011 年下降。 根據荷蘭該國統計局的資料指出,在 2010 年時,該國的製造業及消費者信心指數就已 經漸漸回穩,目前荷蘭政府繼續採行各項投資獎勵措施,包括稅賦、融資、現金補助等,希 望可以使該國迅速復甦,回復到金融風暴前的水準。此外,因經濟的復甦,該國政府的財政 短缺程度亦將減輕,2010 年時財政預算赤字占國民生產總值的 5.2%,預測 2011 年度將下降 到 3.7%。 表 2-4-12 荷蘭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荷蘭(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地理位置

位於西歐,瀕臨北海,東與德國接壤,南與比利時交界

氣候

日夜溫差及年溫差都不大。

政治體制

君主立憲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執政黨聯盟 / 揚 • 彼得 • 巴爾克嫩德(Jan Peter Balkenende)

語言

荷語(Dutch)、弗里斯語(Frisian)

首都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主要國際機場

518

盛行來自亞速爾高壓的西南風,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因此

Eindhoven(EIN),EnschedeAirportTwente(ENS),MaastrichtAachen (MST),Rotterdam(RTM),SchipholInternationalAirport(AMS)

重要港埠

Amsterdam, Ijmuiden, Rotterdam, Terneuzen, Vlissingen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41,543

人口數(人,2010 年)

16,605,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300

華人數(人,2010 年)

111,669

華人所占比例(%)

0.6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2,000

台僑所占比例(%)

0.012


各國個論

表 2-4-12 荷蘭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歐元(EUR)

匯率(歐元兌美元)

1USD:0.7484EUR(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1.8

-3.5

1.6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2.2

1.0

0.9

失業率(%)

3.9

4.8

4.5

8,774.7

7,966.5

7,832.9

53,355

48,188

47,172

出口值(億美元)

5,414

4,318

4,923

進口值(億美元)

4,950

3,823

4,406

464

495

517

118.1

102.2

119.1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tia,美元)

貿易餘額(億美元) 貿易依存度(%) 主要出口產品

機械設備、化學、石油及食品等製品

主要出口國家

德國、比利時、英國、法國、義大利及美國

主要進口產品

機械及運輸設備、化學、石油品、食品及衣服等製品

主要進口國家

德國、中國大陸、比利時、美國、英國、俄國及法國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23.53

18.63

32.00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45.65

42.29

52.61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22.12

-23.66

-20.61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43

0.43

0.65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92

1.11

1.19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評比 (投資環境評比)

核子反應器、鍋爐、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鋼鐵、礦物燃料、礦油及 其蒸餾產品、含瀝青物質、礦蠟、飲料、酒類及醋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礦物燃料、礦油及其蒸餾產品、含瀝青物質、 礦蠟、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機械用具 285.1

396.1

462.4

8(5)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51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1)主要產業介紹 a. 石化與化學產業: 憑藉著北海的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開發,荷蘭的石化產業相當發達、規模龐大,是全 球第五大的石化產品輸出國。該產業每年輸出的石化製品總額占出口總值的 17%,是荷蘭的 最重要產業之一,知名企業有 Shell、Akzo Nobel 和 DSM 等國際性大公司,其中 Shell 更是 現今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

b. 農產業: 荷蘭的農業科技發達,其農產品出口的總值僅輸於美國,佔居世界第二,主要的農產品 出口大宗包括乳製品、花卉與綠色植物等等;鄰近的德國與英國是該國出口農產品的最大輸 出國,美國與日本也自荷國進口為數可觀的農產品。近年來荷蘭政府持續發展其農產業, 2010 年荷蘭農業部發表重大發展措施,重點為「推動可促進農業、花卉、畜牧和漁業永續生 產之新科技」,該部將提撥 3.86 億歐元(折合約 5.16 億美元)用以推動此項政策。

c. 食品產業: 荷蘭是歐洲最大的食品與相關產業的輸出國,該國從事該產業與相關產業的人口超過 12 萬人,每年年產值約佔其 GNP 的 10%,是該國最大的產業。該產業知名的廠商有 Unilever、 Heineken、Amstel,其中 Heineken 為世界知名的啤酒公司,在 2010 年擠入世界一百大品牌, 排名第 93 名。

d. 電子業: 荷蘭的電子業有全球著名的飛利浦 (Philips) 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公司之一;該公 司創立百年來一直銳意創新,所製造的產品依性質分成三個部門:生活電子、照明、醫療設 備,並在全球 60 多個國家設有據點。近年來在強調節能減碳的商品銷售上大幅提升,高占 營業額的 30%;也因其深具發展潛力,該公司於 2010 年又再宣布投注巨額資金挹注於這方 面的開發與研究。

e. 空運、海運、物流產業: 由於該國的地理位置優良,具有「歐洲門戶」的封號,鹿特丹是歐洲最大、世界第三的 港口,每年貨物量約為四億萬噸左右。另外,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的乘客容量為世界第四大, 距離阿姆斯特丹只有 15 公里,是世界上距離市中心第 2 近的大型國際機場,也是荷蘭皇家 航空公司的所在地;該座機場靠近出海運河,並且直接連接高速公路及地鐵,提供使用該機 場的旅客便利的交通運輸。

(2)外商在當地投資經營現況 由於荷蘭地理位置優越,經濟活動頻繁,加上該國基礎建設完善,居民又普遍會說英語, 溝通不成問題,因此使荷蘭對外資具有高度的吸引力,吸引許多外國企業前來投資、設立據 點。扮演歐洲對外門戶的荷蘭,也因此成為許多跨國企業開拓歐洲市場的主要據點,把當地 當作行銷中心或是歐洲企業總部與發貨地、物流中心等等。外商在該國進行的投資,大多分 520


各國個論

布在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北荷蘭省及南荷蘭省等稱為「西部走廊」這一帶。

3. 當地華人經濟 (1)僑台商人口分布及活動概況 根據我國僑委會資料顯示,旅居荷蘭的華人總數共有 111,669 人,其中台灣僑胞則有 2,000 人,其餘大多數為來自中國大陸或中南半島的華人。另外當地台商因為散落各地,組 織有荷蘭台灣商會,由旅荷台商組成,該會用意在促進我在荷台商間的交流互助,從事行業 有電腦、石化、貿易、航空、旅遊及食品雜貨,該商會不定期舉辦演講及郊遊活動。

(2)當地台商經營與投資概況 荷蘭是我國在歐洲地區的第二大經貿夥伴,僅次於德國。根據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的 統計,至 2011 年 1 月止,台商至荷蘭投資總共有 160 件,投資金額達 13 億美元。我國企業 到荷蘭投資的大多是我國的中小企業,台商在當地的投資以我國具優勢的高科技產業與資訊 產業為主,另外有物流、花卉產業等等。荷蘭的外商投資局 (NFIA) 非常看重台商對當地的 投資,因為我國是來自亞洲地區僅次於中國大陸、日本與韓國之後的投資國。 我國企業在荷蘭的投資大多以我國競爭力高的產業為主,如高科技電子與通訊等等,這 些就佔了台商赴荷投資的七成左右;其餘的重要投資有運輸業、自行車產業等等,中我國的 自行車品牌捷安特於 1986 年在荷蘭設立捷安特歐洲公司,以荷蘭為銷售營運據點,做為擴 展歐洲版圖的踏板。另外我國在當地投資的知名企業有華碩電腦、廣達電子、聯華電子、 台積電、緯創等等,運輸業有長榮海運、長榮空運、陽明海運、華航等等,金融產業方面 則有兆豐銀行對在該國設有分行。台商在該國投資的地域方面,大多以鹿特丹該區與 North Brabant 省居多,所看重的是這個區域的交通便利性。

(3)投資機會 因為荷蘭所擁有之得天獨厚位置優勢,所以許多跨國型企業都選擇荷蘭做為其歐洲的配 銷中心、發貨倉庫、歐洲行銷總部,加上該國的陸海空運輸網密集,對外商與當地企業又一 視同仁且給與賦稅優惠,成為許多外商投資歐洲的理想位置。此外,根據世界經濟論壇 (WEF) 近兩年所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9-2010」、「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荷蘭的排名分別位居第 8 名及第 5 名,顯示 該國在世界上的優勢競爭力。 台商要前往荷蘭投資可以著眼於較具規模及發展潛力的產業發展,如該國的電子業、化 學與石化產業、與農產業或是運輸物流產業等等,我國廠商可以考慮與當地的廠商合作,進 行技術面及市場面的合作,開拓歐亞之間的貿易,進一步資訊可洽荷蘭的外商投資局 (NFIA) 。但是該國的法律制度審核頗為嚴格,所以我國前往投資時應先深入了解。

4. 小結 荷蘭雖然國土面積不大,自然資源有限,但憑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海陸空運網的密集 便利,加上採行開放的產業金融政策,提供外國企業前往投資的低廉稅賦優惠,吸引眾多的 52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跨國企業選擇荷蘭做為其開拓歐洲市場的配銷中心、發貨倉庫及歐洲行銷總部,使得荷蘭享 有「歐洲門戶」封號的美譽。 荷蘭是我國廠商在歐洲地區投資的重要據點,其穩定的經濟表現以及多元的產業發展特 色,值得我國學習; 此外荷蘭不僅有發達的金融體系、交通運輸系統以及開放、優越的事業 經營環境,加上人民普遍會說流利英文,對外商前往投資,溝通不會成問題,也因此值得鼓 勵更多的台商前往投資,以荷蘭為其歐洲營運中心,開拓廣大的歐盟市場,如電子業、石油 化學產業、農產食品業、運輸物流產業等都是具有潛力的產業。

(十)葡萄牙(Portuguese Republic)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受到全球金融海嘯影響,葡萄牙自 2008 年經濟出現零成長後,2009 年更衰退 -2.5%; 隨著金融危機的逐漸解除,葡萄牙從 2009 下半年開始逐步復甦,2010 年的經濟成長率成長 至 1.3%。 葡萄牙政府 2010 年的預算赤字增加,佔該國 GDP 比例為 8.6%,未能達成政府控制目標 的 7% 之內,政府負債惡化的問題最終迫使葡國不得不向歐盟或國際貨幣基金 (IMF) 尋求援 助,隨後葡萄牙政府實施財政緊縮措施,並按照歐盟 780 億歐元 ( 折合約 1,042.22 億美金 ) 救助方案來實行經濟財政改革,以健全其財政金融體質。由於實施財政緊縮措施,該國 2011 年和 2012 年的經濟衰退程度預估將比預期更為嚴重,國際貨幣基金 (IMF) 和歐盟 (European Union) 皆估計,該救助方案所要求的預算削減將可能導致葡國的經濟成長率在 2011 年和 2012 年將下滑 2% 左右,預計要等到 2013 年才能迎來經濟復甦。此外,增值稅的上調和公 共服務部門減薪將會使消費物價加快上漲,銀行能夠為居民提供的信用貸款有一定的限額, 這對於葡國的就業市場將會有不小的影響;2012 年的經濟衰退並將使得葡萄牙的失業率上升 至 12.3%。歐盟委員會 (European Commission) 預測葡國 2011 年的預算赤字佔 GDP 的比重 將下降到 5.9%,2012 年和 2013 年的比重則分別為 4.5% 和 3%。

(2)貿易概況 葡國出口值 2010 年增加至 756 億美元,亦成長了 5.4%。葡萄牙主要出口項目為農產品、 食品、石油產品、化工產品、塑料和橡膠、皮革、木材和軟木、木材紙漿和造紙、紡織原料、 服裝、鞋類、礦物和礦產品、金屬、機械和工具、車輛和其他運輸材料、光學和精密儀器等; 前十大外銷國家依序為西班牙、德國、法國、英國、美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安哥拉、 瑞典。葡萄牙主要進口項目為農產品、食品、石油產品、化工產品、塑料和橡膠、皮革、木 材和軟木、木材紙漿和造紙、紡織原料、服裝、鞋類、礦物、金屬、機械、車輛和其他運輸 材料、光學和精密儀器、電腦配件及零件、半導體及相關設備、家居用品、葡萄酒產品等; 前十大進口來源國家依序是西班牙、德國、法國、義大利、英國、荷蘭、比利時、美國、日本、 522


各國個論

巴西。 2008 年葡國自我國的進口值為 5 億 4,800 萬美元, 2009 年進口值由於葡國內需及產業 活動縮減而大幅下滑到 1 億 8,600 萬美元,下降了 66% 之多,2010 年回升至 2 億 8,200 萬美 元,增加了 51.6%; 2010 年葡國對我國的貿易逆差由 2009 年 1.42 億美元上升至 2.31 億美元。 就貿易商品而言,積體電路、無線電話機、汽車零配件、鐵或非合金剛製 H 型、除草劑、印 刷電路板、非合金鋼扁軋製品、液晶面板、綜合加工機、腳踏車、不銹鋼半成品等為葡萄牙 自台灣進口的主要商品項目。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a. 葡萄牙實施財政緊縮政策: 葡萄牙政府為改善增加財政結構而實施緊縮政策 ( 見表 2-4-13 所示 ),包括公務人員減 薪 3.5% 至 10%,其中高階人員減薪 10%、薪資 1,500 歐元(折合約 2,004 美元)階級減薪 5%、 基層人員減薪 3.5%,另外減少公共投資支出及凍結退休金,同時加值稅 (IVA) 從 21% 提高 至 23%,相關皆比預計各項緊縮計畫共可節省 34 億歐元(折合約 45.43 億美元)支出。

b. 葡國政府計劃進行國營企業民營化招標: 葡萄牙政府已與歐盟、IMF 以及歐洲央行 (Banco Central Europeo, BCE) 達成共識 ( 見表 2-4-13 所示 ),協議決定對葡國紓困 780 億歐元(折合約 1,042.22 億美元)。該紓困計畫將 在 2011 年至 2013 年執行,預計葡國政府赤字將會逐漸遞減,由 2011 年的 5.9% 降為 2012 年的 4.5%,終至 2013 年的 3%。 就國企民營化招標方面,囊括能源、交通、保險、銀行與通訊等產業的多家國營企業當 中,目前已確定進行民營化的企業為國家能源網、葡國 TAP 航空公司以及葡萄牙電力公司, 預計在 2011 年底前會完成。 表 2-4-13 葡萄牙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項目

說明 葡萄牙政府為增加財政收入而實施緊縮政策,包括公務人員、高階人員、

財政緊縮政策

階級和基層人員皆減薪,另外減少公共投資支出及凍結退休金,同時加 值稅提高。此外,尚包括減少臨時聘僱人員、提高各種規費及凍結政府 人事。 葡萄牙政府與歐盟、IMF 以及歐洲央行決定對葡國紓困 780 億歐元(折 合約 1,042.22 億美元)。該紓困計畫將在 2011 年至 2013 年執行,預計

國營企業民營化招標

葡國政府赤字將會逐漸遞減。國企民營化將會持續進行;此外葡國政府 已終止對大型公司的合作計畫,凍結公職增補。而失業補助最高金額減 少至 1,048 歐元(折合約 1,400 美元),領取年限減為 18 個月。

資料來源:IMF;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外交部以及本研究整理

52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4-14 葡萄牙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葡萄牙共和國(Portuguese Republic)

地理位置

位於歐洲西南部,西毗鄰北大西洋,東與西班牙相鄰。 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宜人,冬季溫暖濕潤,夏季乾燥。除了馬

氣候

德拉群島是地中海氣候以外,其他地區都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略 帶亞熱帶地中海氣候的特點。

政治體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語言

議會制 社會黨(Partido Socialista)/ 阿尼巴爾 • 卡瓦科 • 席爾瓦(Anibal Cavaco Silva) 葡萄牙語 首 都 為 里 斯 本( 葡 萄 牙 語:Lisboa), 其 他 重 要 城 市 有 奧 波 多

首都及重要城市

(Oporto)、加亞新城(葡萄牙語:Villa Nova de Gaia)、科英布拉 (Coimbra)

主要國際機場 重要港埠

天然資源

Faro(FAO), Francisco de Sa Carneiro(OPO), Lisbon Portela(LIS) 雷克斯歐斯(Leixoes)、里斯本(Lisbon)、塞圖巴爾(Setubal)、 錫尼什(Sines) 森林資源有軟木,礦產有鐵礦石,銅,鋅,錫,鎢,銀,金,鈾,大 理石等,以及有豐富的水力資源。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92,090

人口數(人,2010 年)

10,760,365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116

華人數(人,2010 年)

13,186

華人所占比例(%)

0.12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40

台僑所占比例(%)

0.00037 經濟概況

524

幣制(貨幣單位)

歐元(EUR)

匯率(歐元兌美元)

1USD:0.7484EUR(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0.0

-2.5

1.3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2.7

-0.9

1.4

失業率(%)

7.7

9.6

12.0


各國個論

表 2-4-14 葡萄牙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2,531.67

2,340.93

2,293.36

23,844

22,028

21,559

出口值(億美元)

576

443

487

進口值(億美元)

947

717

756

貿易餘額(億美元)

-371

-274

-269

貿易依存度(%)

60.2

49.6

54.2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 美元)

農產品、食品、石油產品、化工產品、塑料和橡膠、皮革、木材和軟 主要出口產品

木、木材紙漿和造紙、紡織原料、服裝、鞋類、礦物和礦產品、金屬、 機械和工具、車輛和其他運輸材料、光學和精密儀器

主要出口國家

西班牙、德國、法國、英國、美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安哥拉、 瑞典 農產品、食品、石油產品、化工產品、塑料和橡膠、皮革、木材和軟

主要進口產品

木、木材紙漿和造紙、紡織原料、服裝、鞋類、礦物、金屬、機械、 車輛和其他運輸材料、光學和精密儀器、電腦配件及零件、半導體及 相關設備、家居用品、葡萄酒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西班牙、德國、法國、義大利、英國、荷蘭、比利時、美國、日本、 巴西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0.41

0.44

0.51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5.48

1.86

2.82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5.07

-1.42

-2.31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07

0.10

0.10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58

0.26

0.37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木及木製品、木炭、有機化學產品、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鐵路及電 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鹽、硫磺、土及石料、塗牆料,石灰及水泥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核子反應器、 鍋爐、塑膠及其製品、橡膠及其製品、人造纖維絲 119.5

160.3

210.0

46(25)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民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52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葡萄牙自 1986 年加入歐盟後,產業結構已從傳統的製鞋業及紡織業轉變為電子製造業、 服務業及汽車,其經貿法規也以歐盟規定為準則,並使用歐元;據國貿局統計資料顯示,目 前葡萄牙與我國無特別的貿易障礙。葡萄牙當地的英語相當普及,開發葡國市場除了可與 當地業者直接往來,加上外行銷通路已相當完善,因此可透過巴西及隔鄰的西班牙展現市 場商機。 近年來電信、資訊、生技、再生能源產業和環保設備為葡萄牙最具成長潛力的產業,其 中醫藥製劑已成為葡國主要進口項目之一,太陽能相關產品在葡萄牙也有大幅成長的空間; 另外葡萄牙政府近年致力於引進低污染產業、高科技產業、電子、ICT、生物科技等產業, 冀望能鼓勵外人前來投資。

3. 當地華人經濟 台灣對葡萄牙投資規模不大,目前在葡國的台商不多,目前旅居葡國的台商含家眷共有 40 人,主要居住在首都里斯本及北部大城居多,以經營餐飲、雜貨進出口、旅行業、高級家 具及健康食品買賣為主,總計約有 15 家,多屬小型家庭企業。葡萄牙台商在歐盟各國當中 的人數相對較少,而且分散各地,但葡萄牙台灣商會已於 2009 年 6 月成立,藉由商會的成立, 期望未來能對雙方經貿的開拓帶來更大的益助。

4. 小結 由於葡萄牙實施財政緊縮措施,預期將導致經濟成長速度下滑,連帶造成失業率的上漲, 預測至 2013 年經濟才會開始復甦,對此歐盟已對葡萄牙實行 780 億歐元 ( 折合約 1,042.22 億美金 ) 救助方案。此外在外人投資方面,由於葡萄牙位於歐洲西南邊陲地帶,距離台灣較 遙遠,且人口數相對於西班牙少很多,經濟規模也較小,加上市場不大,因此對外人直接投 資較不具吸引力,目前我國與葡國雙邊經貿關係仍以進出口貿易為主,尚未有重大合作投資 案。但葡萄牙物價成本相對低於其它西歐國家,且經商貿易的限制不多,又是歐元區成員, 其投資環境仍具有相當的優勢。

(十一)芬蘭(Republic of Finland)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芬蘭 2010 年雖然景氣已見復甦,但尚未回復到金融風暴前的經濟水準,成長率只有 3.6%;這個成長率雖然仍高於歐盟 27 國平均成長率的 1.7%,但芬蘭在 2010 年的經濟復甦 力道仍顯不足。 2010 年的預算赤字更攀升到 4.7%,超過歐盟 3% 的上限設定。在 2009 年時芬蘭政府的 526


各國個論

債務已經達到 752 億歐元(折合約 1,004.8 億美元),平均每位芬蘭的人民約需負擔 14,056 歐元(折合約 18,781 美元),在未來幾年,芬蘭政府應該重視該國的赤字問題。 2010 年物價上漲率在微幅降低至 1.7%;但預計 2011 年物價上漲率會有所上升,因為油 價受到國際政治局勢及天災頻繁所影響而出現波動。在失業率方面,由於金融海嘯的關係, 再加上該國對於出口依賴頗深,因此在景氣不佳的情況下,其失業率到了 2010 年,雖然經 濟已逐漸復甦,但因為經濟成長的力道微弱,所以該國的失業率並沒有好轉,失業率仍高達 8.4%,就業沒有好轉的現象使得該國的國內消費也沒有改善。 根 據 經 濟 合 作 暨 發 展 組 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的分析,芬蘭的財政相當穩健,優於大部分工業化國家,所以預測該國的經濟成長率 在 2011 年會上升到 3.9%,OECD 對芬蘭的經濟預測顯示越來越趨於樂觀。

(2)貿易概況 2010 年,因為出口有復甦,該年的出口總金額為 699 美元,較去年上升了 11% 與出 口的情況相同,芬蘭的進口總額在 2010 年時進口總金額上升到 686 美元,比前一年增加 12.8%。芬蘭的貿易依存度至 2010 年時隨著景氣的稍微復甦,貿易依存度再上升到 58%。 就芬蘭的貿易對象來看,德國、瑞典、俄羅斯、美國、荷蘭、英國、法國、義大利、中 國大陸等國為其主要出口國,而俄羅斯、德國、瑞典、荷蘭、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 中國大陸等則為芬蘭的主要進口國。從其主要的進出口貿易夥伴來看,芬蘭的主要貿易對象 仍以歐洲國家為主,其比例佔了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德國為芬蘭最大的商品出口國,其次 為與芬蘭相鄰的瑞典及俄羅斯,其中出口到俄羅斯的比例佔總出口額的 9%。在進口方面, 俄羅斯是芬蘭最大進口國,芬蘭自俄羅斯進口的比例高達所有進口額的 16.28%;而在美洲與 亞洲部分,則以美國與中國大陸為芬蘭重要的貿易國。在進出口的產品方面,電器及光學儀 器、機械、運輸設備、造紙和紙漿、化學產品、基本金屬、木材為芬蘭的主要出口商品,而 食品、石油和石油產品、化工、運輸設備、鋼鐵、機械、紡織紗線及織物、穀物則為芬蘭的 主要進口商品。 就芬蘭與我國的雙邊貿易方面,芬蘭對台灣的出口值相對 2010 年為 3.4 億美元。2010 年進口總額則巨幅上升到 6.34 億美元,漲幅達 33%。台灣與芬蘭雙方之間的貿易平衡大體上 是芬蘭對我國存在著貿易逆差。就雙方貿易項目方面,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紙及紙板、紙 漿、鋼鐵、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鎳及其製品為芬蘭對我國的主要出口產品,而電機與 設備及其零件、玩具、遊戲品與運動用品、家具、寢具、褥、褥支持物、軟墊及類似充填家 具為對我國的主要進口產品。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A. 重要經濟措施 為了振興經濟,採芬蘭政府取了許多經濟措施,要點如下: a. 加強失業人口之工作技能,雇主對員工在職訓練亦可獲補助。 b. 芬蘭為了改善該國的財政赤字問題,在 2010 年 8 月通過決議,將在 2011 年提高稅收, 增稅的目標為能源消耗,而非為針對所得稅部分。也因此泥炭、煤炭、天然氣等能源將稅率 52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將提高,預計 2011 年的能源稅將增為 7 億歐元(折合約為 9.35 億美元)。此外,該國政府 對糖果、巧克力、可可、冰淇淋與含糖飲料等徵收之甜食稅 (sweets tax) ,預計將增加稅收 1 億歐元(折合約 1.34 億美元)。 c. 芬蘭政府為了創造就業,決定加強國家的基礎建設,並進行整修校舍,修建公路、鐵 路與機場等工程。

B. 經濟展望 雖然全球景氣的復甦,全球貿易漸漸活絡,但是芬蘭的貿易成長尚未跟上全球景氣活絡 的腳步,主要原因為因為該國的出口增加有限,而且該國的消費成長緩慢,其主要原因為該 國的儲蓄增加,芬蘭政府須注意如何才能促進該國的消費。 除此之外,該國還面臨人口老化、產業外移、電子產業成長有限與該國的主要明星產業 的發展瓶頸等等問題。尤其以人口老化問題為最嚴重的問題,其人口老化的速度比起歐洲其 他國家還要快,也因此可見在未來幾年其勞動力將明顯減少,因此該國政府為此將計畫將該 國的退休年齡延長,並全面提高該國的勞動參與率。且該國的人口老化速度加快使得勞動人 口漸漸減少,會使得該國的稅收減少,相對的,因為該國的老年人口增加,對於老年人口的 照顧支出增加,進一步使得該國的財政難以平衡,這也是該國需要特別留意的地方。 表 2-4-15 芬蘭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氣候

位於北歐,與瑞典、挪威和俄羅斯接壤,東南部為芬蘭灣,西面則為 波的尼亞灣,西南面為波羅的海。 屬於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沿岸受大西洋暖流影響,氣 候較溫和。在北極圈內有永晝、永夜的現象。

政治體制

議會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芬蘭聯合黨 / 塔里婭 • 哈洛寧

語言

芬蘭語和少數的瑞典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赫爾辛基(Helsingfors)

主要國際機場 重要港埠 天然資源

528

芬蘭共和國(Republic of Finland)

Helsinki-Vantaa(HEL), Kemi-Tornio(KEM), St. John’s(YYT), Tampere-Pirkkala(TMP), Turku(TKU), Vaasa(VAA) 赫爾新基(Helsinki) 豐富的森林資源,而礦產有鐵礦石、銅、鉛、鋅、鉻、鎳、金、銀、 石灰石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338,145

人口數(人,2010 年)

5,377,000


各國個論

表 2-4-15 芬蘭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15.9015

華人數(人,2010 年)

5,555

華人所占比例(%)

0.1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97

台僑所占比例(%)

0.0018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歐元(EUR)

匯率(歐元兌美元)

1USD:0.7484EUR(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1.0

-8.2

3.6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3.9

1.6

1.7

失業率(%)

6.4

8.2

8.4

2,717.5

2,384.4

2,392.3

51,020

44,556

43,489

出口值(億美元)

969

629

699

進口值(億美元)

922

608

686

貿易餘額(億美元)

47

21

13

69.6

51.9

57.9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貿易依存度(%)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電器及光學儀器,機械,運輸設備,造紙和紙漿,化學產品,基本金 屬,木材 德國、瑞典、俄羅斯、美國、英國、荷蘭、法國、義大利、中國大陸 食品,石油和石油產品,化工,運輸設備,鋼鐵,機械,紡織紗線及 織物,穀物 俄羅斯、德國、瑞典、荷蘭、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中國大陸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5.02

3.50

3.40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9.45

4.76

6.34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4.43

-1.26

-2.94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5

0.56

0.49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1.02

0.78

0.92

52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4-15 芬蘭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紙及紙板、紙漿、鋼鐵、核子反應器、鍋爐、 機器、鎳及其製品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玩具、遊戲品與運動用品、家具、寢具、褥、 褥支持物、軟墊及類似充填家具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評比 (投資環境評比)

83.46

114.55

95.55

7(9)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1)主要產業介紹 a. 電子產業: 電子產業是芬蘭最重要的產業,該國有四分之三的研發費用用於該產業。近年來,每年 平均約投入 20 億歐元(折合約 26.72 億美元)於該產業的研發。由於金融海嘯的關係,所以 該產業的大廠 Nokia 因此受到重創,雖然該品牌的市佔率仍為全球之冠,但是因為在北美的 市場一直無法有所突破。Nokia 的競爭優勢在全球價格競爭下,該國的生產線集中於生產較 高級的機型上,而其它較中低價位的機型因為價格競爭劇烈,則陸續外移到生產成本較低廉 的國家生產。該生產移至海外的部分原因是為了更接近市場,特別是近年來中國大陸、印度、 南美洲等市場日趨重要。

b. 林木與造紙業: 森林是芬蘭最豐富的自然資源,林地面積約 2,330 萬公頃,占該國國土面積高達 69%, 在歐洲僅次於俄羅斯、德國及瑞典。豐富的森林資源也使得林木與造紙產業成為該國重要的 產業之一,所出口的木材、紙漿與紙製品等就佔其出口總值的 20%。近年來因為芬蘭森林造 紙業在產能過剩與國際紙價長期低迷的情況下,多年來產業不振,在 2010 年終於熬到國際 紙價回升的有利時機,出口明顯改善,雖然未來仍須面對長期性的結構調整問題,但至少短 期內獲利不致太差。2010 年芬蘭造紙業出口明顯增加,出口總值達 110 億歐元(折合約 147 億美元),比 2009 年成長 17%,約為芬蘭出口總值的五分之一。但是該產業仍面臨原料價 格與勞工成本上升與獲利率下降等難題,所以未來該產業必須加強研究發展,擴大投資,開 發新產品並改進生產過程,以提高獲利率,才能免於產業的外移。

c. 化學業: 該產業受到金融海嘯的衝擊,2009 年的出口量下降幅度達三分之一,其中又以石油產品 530


各國個論

出口減少約 40% 最為顯著,主要是因為油價價格下跌的關係。另外其它的化學製品與塑膠製 品的出口量也下降約 20%,但是有醫藥製品反而逆勢成長約 6%。該產業相當具有多元性, 所以可以提共許多產業所需的中間財,該產業的主要產品有石油產品、塑膠品、化學原料等 等,這些產品可以提供許多產業所需,包括了金屬、電子、造紙、食品、環保等等。這些化 學製品除了該國產業所需之外,剩餘的約 40% 都外銷到國外,這些國家大多數以歐盟國家為 主,其餘則以俄羅斯為歐盟之外的最大化學製品出口國。 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的高漲,生質燃料之生產的未來趨勢看漲,該國未來計畫加重生質 燃料的生產,並且減少石油的進口,也因此該國的 Neste 石油公司大幅增加對於生質能源的 投資,期望成為全球生質能源的主要供應商。

(2)外商在當地投資經營現況 據芬蘭央行的統計,2010 年的芬蘭之外人投資額為 582.98 億歐元(折合約 779 億美元), 較 2009 年的 586.15 億歐元(折合約 7,583.2 億美元)略為減少。儘管芬蘭在世界經濟論壇 (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的全球競爭力評比中為全球第 7 名,加上景氣已逐 漸復甦,但 2010 年外人投資金額相對於 2009 年並沒有增加,這是否代表市場飽和或成本因 素所致,值得後續觀察。 該國的外人投資大多集中於服務業,在服務業的部分就高佔 71.3%,其中以為金融保 險業與物流業為主,其餘則投資於製造業,近年來,該國的許多產業逐漸外移,極度需要 外資的填補。就該國的外資來源而言,主要以歐盟會員國為主,歐盟國的外人投資就高佔 94.8%。其中以瑞典為芬蘭最大的外來投資國,瑞典的外人投資就佔總比例的 53.3%,佔了 芬蘭外資的一半,荷蘭、丹麥、德國、法國也都是其主要外資來源國;因為芬蘭地處歐洲的 邊陲國家,除了歐盟國之外,較難吸引其它的外資。

3. 當地華人經濟 (1)僑台商人口分布及活動概況 根據我國僑委會資料顯示,旅居芬蘭的華人總數現在有 5,555 人,其中台灣僑民共有 97 人,其餘大多數為來自中國大陸或中南半島的華人,我國國籍者在芬蘭大多為受薪階級、家 庭主婦或是學生,少有獨立在該國經營商業者。

(2)當地台商經營與投資概況 我國在芬蘭的企業大多把該國當作銷售與服務據點,且大多的負責人大多以芬蘭國民為 主,我國鴻海企業的子公司富士康在 2003 年以 24.56 億美元收購芬蘭藝模公司 (Eimo Oyj) 。另外我國企業光寶科技在 2007 年以 2.77 億歐元(折合約 3.7 億美元)收購芬蘭全球第一 大手機機殼廠 Perlos 公司。其餘的如宏碁公司、友訊通訊等都把芬蘭當作銷售據點。

(3)投資機會 芬蘭由於工資與物價相當高,因此生產成本相對較高,所以少有製造業在該國投資設廠 生產,也使得該國對於製造業的投資生產較不具吸引力。但是近年來因為該國的研發創新在 世界頗有聲譽,所以企業可以前往該國投資於該國較具潛力的產業,如生化學產業與生技產 53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業;另外該國的通訊科技發達,也成為一個具吸引力的商機所在。除此,企業可以前往芬蘭 設立服務與銷售據點,把該國當作前往俄羅斯、北歐以及波羅的海三小國的踏板。

4. 小結 芬蘭在全球競爭力排行名列前茅,代表該國在世界競爭力仍有優點之處,該國的通訊電 子系統、研發創新、交通等基礎建設完善,且該國的人力素質佳,但因為該國的工資與物資 相對高,所以不利於製造業的生產,但是跨國企業可以在該國從事技術研發與產品開發等等。 且該國因為國內市場不大,所以該國企業多為外銷導向,所以該國的企業具有豐富的外貿經 驗,且該國與北歐各國的貿易緊密,又與俄羅斯相鄰,但因為俄羅斯的市場風險相對於芬蘭 較高,所以跨國企業可以把芬蘭當作前進俄羅斯的踏板,在芬蘭設立服務與銷售據點。

(十二)匈牙利(Republic of Hungary)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匈牙利地處歐洲中部。相鄰的國家為奧地利、斯洛伐克、烏克蘭、羅馬尼亞、塞爾維亞、 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雖然缺乏眾多自然資源,但匈牙利擁有豐富的鋁土礦產,蘊藏量 居歐洲第三,且全國三分之二的地區有地熱資源。農業為匈牙利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主要 產品有小麥、玉米、馬鈴薯和甜菜、葡萄酒釀造非常出名,而工業以機械製造,精密儀器, 食品加工和紡織為主。自從加入歐盟,匈牙利經濟增長快速,目前私有企業已占該國 80% 以 上的 GDP。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 (IMF) 的資料顯示,2010 年景氣開始回暖,使經濟成長率再度回升 至 1.2%。消費者物價上漲率方面,2010 年經濟趨於穩定與復甦,其 CPI 上漲率微幅上升至 4.9%。

(2)貿易概況 在與台灣的雙邊貿易關係方面,根據我國國貿局的資料顯示,2008 年對我國出口值為 0.92 億美元,2009 年減為 0.56 億美元,2010 年再增加到 1.14 美元;2008 年的匈牙利自我 國進口值為 5.58 億美元,2009 年為縮減為 3.55 億美元,2010 年再微幅增加到 3.83 億美元。 雙邊貿易平衡為匈牙利對我國存在著貿易逆差,根據數據,近幾年的貿易差額有逐漸縮小的 趨勢,其中 2010 年雙方的貿易差額為 2.69 億美元。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2009 年匈國政府為因應國際金融危機之主要政策在於節省開銷,其長期目標在增進財 政穩定及經濟信心,短期目標包括縮減開銷及增加稅捐,對企業及個人反而造成負擔。總理 Gordon Bajnai 自 2009 年執政以來,財政改革措施包括:①廢除退休人員第 13 個月之年終獎 金;②提高退休年齡,自 2012 年起由 62 歲提高為 65 歲;③退休金與通膨連動,在經濟大 532


各國個論

幅成長時才提高退休福利;④縮減福利範圍,如父母同住時,則取消對其幼年子女之補助、 廢除購屋利息補貼等;⑤提高加值營業稅至 25%。 根據專家分析,全球金融危機對匈國經濟的影響將持續至 2010 年底,自 2011 年起才有 小幅成長。匈牙利新政府派任 Gyorgy Matolcsy 為經濟部長,公佈未來五項施政重點:①減 稅以增進消費及刺激經濟,自 2010 年 7 月起實施;②減化各項申請程序與流程,以增進政 府效能;③為追求充分就業,重視臨時工、縮短工時及地方政府之工作計畫所能創造之工作 機會;④充分運用歐盟基金,將提高中小企業之受益率,由目前 20% 增至 50%;⑤落實經 濟發展補貼方案 Szechenyi Plan,大力推廣研發、創新之獎勵,以及鼓勵醫療及綠色等策略 性產業之開發。 表 2-4-16 匈牙利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氣候

匈牙利共和國(Republic of Hungary) 匈牙利位於歐洲中部。相鄰的國家包括奧地利、斯洛伐克、烏克蘭、 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 匈牙利是屬於溫和型大陸性氣候。平均溫度為攝氏 21.7 度,年平均 降雨量為 500-550 公釐。

政治體制

議會民主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青民盟及其盟友基民黨 / 歐爾班 • 維克托(Viktor Orban)

語言

匈牙利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布達佩斯,且為最大的城市。

主要國際機場

Budapest Ferihegy(BUD)

重要港埠

天然資源

鋁礬土,煤炭,天然氣,土壤肥沃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93,082

人口數(人,2010 年)

10,013,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107

華人數(人,2010 年)

11,173

華人所占比例(%)

0.11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40

台僑所占比例(%)

0.0004 53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4-16 匈牙利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匈牙利福林(HUF)

匯率(福林兌美元)

1USD:208.65HUF(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0.8

-6.7

1.2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6.1

4.2

4.9

失業率(%)

7.8

9.8

11.2

1,567.12

1,293.39

1,289.60

15,600

12,894

12,879

出口值(億美元)

1,075

846

948

進口值(億美元)

1,064

780

876

11

66

72

136.5

125.7

141.4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貿易餘額(億美元) 貿易依存度 (%)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機器交通及資料處理設備及零件、引擎、電線、錄放影機、燈泡管、 汽車零件、農產品。 德國、義大利、羅馬尼亞、奧地利、斯洛伐克、法國、英國、捷克、 波蘭、荷蘭 資本設備、工業消費品、加工食品、農產品、燃料及電力、醫療設備 器材、電腦及機械零件、引擎零件、原油、鋼鐵 德國、俄羅斯、奧地利、中國大陸、荷蘭、法國、義大利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0.92

0.56

1.14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5.58

3.55

3.83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4.66

-2.99

-2.69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0.09

0.07

0.12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0.52

0.46

0.44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錄音機及聲音重放機;電視影像、聲音記錄機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及重放機;以及上述各物之零件及附件;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 機械用具;及其零件;光學、照相、電影、計量、檢查、精密、內科 或外科儀器及器具,上述物品之零件及附件;未列名動物產品

534


各國個論

表 2-4-16 匈牙利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錄音機及聲音重放機;電視影像、聲音記錄機 及重放機;以及上述各物之零件及附件;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機械用具;及其零件;光學、照相、電影、計量、檢查、精密、內科 或外科儀器及器具,上述物品之零件及附件;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 之車輛及其零件與附件 338.7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評比

441.8

449.9

52(35)

(投資環境評比)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1)主要產業介紹 根據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的資料整理,見表 2-4-17 為匈牙利主要產業的基本介紹: 表 2-4-17 匈牙利的主要產業介紹 產業別

介紹 匈牙利是中東歐國家中最早開放外人投資之國家,外人投資相關法令相當完 整,在 90 年代即約有三、四十家全球著名電子大廠先後來匈牙利投資,如

電子製造業

HP-Compaq、Nokia、Siemens、Ericsson 以 及 SAP 等, 這 些 外 人 投 資 (FDI) 提升了匈牙利電子業之國際競爭力,使該產業在 1996 年至 2000 年間成長了 70%,2004 年至 2008 年間,也以每年平均 16% 的成長率增加產出。 汽車工業為匈牙利經濟成長的主要原動力之一,年產值高達 167 億歐元(折

汽車零組件

合約 223.14 億美元),占該國工業總產值的 19.4%,總出口額的 20%,小轎 車組裝及汽車零組件生產為該國汽車產業主力。 匈牙利資訊通訊業發展迅速,2003 至 2007 年間平均增長 6.5%,高於歐盟平 均的 2.6%,該國亦占中東歐地區資訊通訊市場 18.7% 比重,資通訊人均支出

資通訊產業

以及資通訊占 GDP 的比例均排名第一。匈牙利資訊市場每年以 8.8% 成長, 近年已達到 19.8 億歐元(折合約 26.46 億美元)規模,其中硬體、軟體各分 占 49.7% 及 20.2%,餘 30.1% 為 IT 服務。預估未來 5 年每年成長 7.4%,至 2012 年 IT 規模可達 28.4 億歐元(折合約 37.95 億美元)。

53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4-17 匈牙利的主要產業介紹(續) 產業別

介紹 匈牙利為中東歐國家中製藥業較發達先進的國家之一,匈牙利製藥工業已有 一百多年歷史,是政經轉型前匈牙利工業中最具競爭力的產業之一。惟今因

製藥業與醫療器材

該國汽車及電子產業大幅成長,致該業產值僅占該國工業總產值 2.4%。匈牙 利的製藥業主要專注在非專利藥生產。Sanofi-Aventis 為匈牙利最大非處方藥 製造商。 觀光旅遊業為匈牙利經濟中重要的一環。不僅因為該產業是創造就業機會的 主要來源,同時也帶動地區的平衡發展,以及對抵消貿易赤字具有相當的貢

觀光業

獻。因此該產業也是匈國政府積極推動之優先重點產業之一。根據匈牙利國 家統計局 (KSH) 資料顯示,觀光旅遊業占該國 GDP 的 8.8%,直接及間接從 業人員高達 48 萬人。換句話說每 8 個工作機會中,就有 1 個是來自於觀光旅 遊業的貢獻。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報告「匈牙利投資環境簡介 (2010 年 9 月 )」

(2)外商在當地投資經營現況 匈牙利是許多外商製造業者的兵家必爭之地,在家用消費電子產品方面,我國主要競爭 對手國為韓國及日本。該二國在匈牙利市場經營方式相似,均採在匈牙利設廠生產(例如 Samsung、 LG 、Sony),並以自有品牌及銷售管道行銷。 匈牙利是中國大陸在中、東歐的重要貿易夥伴,而中國大陸業者在此推動之亞洲商城 (Asia Center) ,為布達佩斯新興的大型批發賣場。目前中國大陸在匈牙利銷售之產品仍以成 衣、鞋類、皮包、玩具等一般消費品為主,與我國銷售產品衝突不大。眾所皆知,我國資訊 產品多已外移至中國大陸生產,如中國大陸政府確實有意主導以匈牙利為產品拓銷歐洲的配 銷中心策略,往後將對我資訊產品拓銷歐洲造成極大競爭壓力,故我業者宜注意此策略發展 動向,調整行銷策略,避開與中國大陸之正面競爭。目前匈牙利業者對我國產品的認知已相 當清楚,除非特別崇尚名牌或者價格、付款方式等考慮,否則常以選購我國產品為優先考量 對象。

3. 當地華人經濟 (1)僑台商人口分布及活動概況 根據我國僑委會資料顯示,旅居匈牙利的華人總數有 1 萬 1 千多人,其中台灣僑民共有 40 人。台灣僑團有匈牙利台灣商會,於 1996 年成立,原名「中華民國旅匈牙利廠商協會」, 後改名為「匈牙利台灣商會」,簡稱「台商會」。

(2)當地台商經營與投資概況 依據投資審議委員會統計資料,從 1952 起至 2009 年底,我國對匈國投資共 6 件,計 1,481 萬 3,000 美元,匈國對我國投資 1 件,計 2 萬 7,000 美元;惟依據匈牙利貿易暨投資局資料, 536


各國個論

累積我在匈投資金額為 3 億 9,150 萬美元。目前在匈牙利貿易商約 12 家,主要從事電腦、鞋 類、傢具、紡織品、消費品之批發零售及觀光旅遊業。 我國在匈國的代表性投資實例包括:A. 鴻海集團在海外之富士康公司 2003 年 9 月在匈 牙利投資設廠 (Foxconn Hungary Gyarto Kft.) ,專門生產手機及零組件,雇用員工 4,000 人, 鴻海富士康 (FIH) 以匈牙利為歐洲最大生產基地,惟 2008 年面臨金融風暴,已於 11 月宣布 裁員 1,500 人。但該公司已另購併 SCI 於匈牙利廠,於 Szekesfeher var 投資設廠生產組裝電 腦,包括 Acer 品牌電腦;B. 東亞實業公司 (Eastern Asia Industries Hungary Ltd.) 2000 年 4 月在匈牙利東部投資生產音響設備;C. 臺灣光碟機廠商建興電子 (Lite-on IT) 公司於 2006 年 底收購飛利浦在匈牙利久爾市的汽車 CD 和 DVD 工廠;D. 華碩公司於 2007 年 4 月在匈牙利 設立分公司從事筆記型電腦及手機行銷。

(3)投資機會 匈牙利鼓勵投資發展之策略性產業包括汽車及其零組件產業、生技及生命科學產業、電 子及資通訊產業、再生能源產業及物流服務業。

4. 小結 匈牙利地處歐洲中部,雖然缺乏豐富及多樣的自然資源,但所擁有鋁土礦產,蘊藏量居 歐洲第三,且全國 2/3 的地區有地熱資源。自從加入歐盟,匈牙利經濟增長快速,目前私有 企業已占該國 80% 以上的 GDP,但近幾年爆發金融危機,進而使全球經濟蕭條,造成匈牙 利的經濟成長率與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嚴重的影響,堪稱為受金融風暴的重災國之一,也因此 匈牙利政府為因應這次的金融危機,而採行了許多政策。製造電子業為匈牙利主要的產業, 其中汽車零組件業為匈牙利經濟成長的主要原動力之一,年產值高達 167 億歐元(折合約 223.14 億美元),占該國工業總產值的 19.4%,總出口額的 20%。在外人投資的部分,對中 國大陸而言,匈牙利是中國大陸在中、東歐的重要貿易夥伴,中國大陸業者在此推動之亞洲 商城 (Asia Center) ,而我國大型企業如鴻海、華碩也均在匈牙利設廠及分公司。匈牙利也有 提供許多產業供外人投資,主要也是以製造電子業為主。

(十三)愛爾蘭(Republic of Ireland)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面對債務困境,愛爾蘭政府於 2010 年 11 月底接受歐盟及國幣貨幣基金 (IMF) 850 億歐 元(折合約 1,135.76 億美元)的紓困,歐盟及 IMF 的援助貸款提供愛爾蘭足夠的喘息空間來 執行預算削減計畫,幫助國際市場對愛爾蘭重建信心、銀行恢復秩序,國家整體競爭力也逐 漸回復。愛爾蘭紓困案顯示歐元區國家除團結一致穩定愛爾蘭經濟外,也確保了歐元區經濟 的穩定。 53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由於金融危機的關係,導致愛爾蘭近幾年的經濟表現極不理想。2010 年時隨著全球景氣 漸漸好轉,經濟蕭條問題稍微舒緩,但該年經濟成長率仍然為 -0.4% 成長,失業問題也繼續 惡化,顯示其經濟力道尚未完全恢復。因失業率攀升及稅率提高,造成該國的國內需求因消 費者信心不足而持續低迷。 在物價上漲率部分,2010 年隨著全球景氣逐漸好轉,原物料價格上升,使得該國的物價 上漲率由上一年的 -1.7% 降到 -1.6%。在就業狀態方面,數據顯示其問題越來越嚴重,2010 年更因許多行業陸陸續續的裁員,如建築業、汽車修理業、零售業等等都有許多勞工受到解 雇,其失業率更攀升到 13.7%,使得愛爾蘭的失業問題位居現在歐盟第二嚴重國家。

(2)貿易概況 2010 年時隨著全球的景氣漸漸回復,各國的貿易規模明顯增加,但愛爾蘭這一年的出口 值只微幅上升到 1,186 億美元。對進口值的影響更是顯著,相較於 2008 年的 835 億美元,愛 爾蘭 2009 年的進口值萎縮到 626 億美元,2010 年繼續減少至只有 605 億美元。 就貿易對象而言,美國、比利時、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荷蘭、義大利、瑞士、 中國大陸為愛爾蘭的十大出口國,而英國、美國、德國、荷蘭、法國、中國大陸、義大利、 比利時、北愛爾蘭、挪威為愛爾蘭的主要進口來源地。除了美國之外,不論是出口或是進口, 愛爾蘭的主要貿易對象多數是歐盟國家,顯示與其他國家經貿互動的地緣關係。美國為愛爾 蘭的最重要出口國,出口到美國佔其總出口值的 20.52%;另外英國為愛爾蘭的最大進口國, 佔總進口值的 35.28%。 在與我國雙邊貿易關係方面,2009 年雖然全球經濟萎縮,但是愛爾對台灣的出口值並沒 有因此受到波及。2010 年景氣雖然有稍微好轉,但出口總額卻出現不增反減的現象,為 3.56 億美元。在進口方面,2009 年愛爾蘭自台灣的進口值為 1.56 億美元,較 2008 年的 3.09 億美 元下降了許多,2010 年進口總額繼續減少到 1.45 億美元。台愛雙方的貿易平衡大體上是愛 爾蘭對我國享有貿易順差,但數額不大。就雙方的貿易項目而言,醫藥品、電機與設備及其 零件、光學、照相、電影、計量、檢查、精密、內科或外科儀器及器具為愛爾蘭對我國之主 要的出口商品,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核子反應器、鍋爐、鋼鐵製品、玩具、遊戲品與運動 用品則是愛爾蘭自我國之主要進口商品。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A. 重要經濟措施 愛爾蘭政府在 2010 年提出『愛爾蘭 2011-2014 國家振興計畫』,其主要目標為:①提出 公共財政恢復秩序的方法;②找出經濟恢復成長及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的主要經濟活動;③說 明政府為加速成長而推動的改革。該振興計畫預估 GDP 將於 2011-2014 年間平均成長 2.75%, 並希望在 2012-2014 年間可以創造出 9 萬個新的工作機會,同時使其失業率在 2014 年降至 10% 以下。

B. 經濟展望 就外在因素而言,雖然全球經濟在近期來有許多正面的跡象,但愛爾蘭的經濟情況仍存 在著高度的不確定性,尤其是其出口市場與高失業問題。希望藉由歐盟及 IMF 的紓困貸款, 538


各國個論

提供愛爾蘭足夠的喘息空間來執行預算削減計畫,使國際市場對愛爾蘭的信心、銀行重新恢 復秩序及逐漸回復國家整體競爭力。 表 2-4-18 愛爾蘭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愛爾蘭(Republic of Ireland)

地理位置

西歐島國,與英國隔愛爾蘭海遙望 溫帶海洋性氣候,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冬暖夏涼,雨水充沛。拜北

氣候

大西洋暖流所賜,夏天平均溫度可達 20 度以上,冬天平均溫度是在 10 度以下,但高於英國本島大部份的地區,其下雪的機會更是少之 又少。

政治體制

共和國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共和黨和綠黨 / 瑪麗 • 麥卡利斯

語言

英語(English)、愛爾蘭蓋爾語( Irish(Gaelic or Gaeilge))

首都及重要城市

都柏林(Dublin)

主要國際機場

Cork(ORK), Dublin(DUB), Shannon(SNN)

重要港埠

Cork, Dublin, Shannon Foynes

面積(平方公里)

70,273

人口數(人,2010 年)

4,471,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63.6233

華人數(人,2010 年)

17,721

華人所占比例(%)

0.3963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100

台僑所占比例(%)

0.0022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歐元(EUR)

匯率(歐元兌美元)

1USD:0.7484EUR(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3.0

-7.0

-0.4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3.1

-1.7

-1.6

失業率(%)

6.3

11.9

13.6 53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4-18 愛爾蘭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2,648.9

2,223.6

2,042.6

59,902

49,863

45,689

出口值(億美元)

1,261

1,171

1,186

進口值(億美元)

826

626

605

貿易餘額(億美元)

435

545

581

貿易依存度(%)

78.8

80.8

87.7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有機化學品、辦公室機器與自動資料處理機、醫藥產品、電動機器、 主要出口產品

家電產品及零件、其他製造品、香精油、香水原料及衛浴清潔用品、 專業科學與控制設備、化學原料及製品、肉類及調理製品、其他食品 及調理製品

主要出口國家

美國、英國、比利時、德國、法國、西班牙、荷蘭、義大利、瑞士、 中國大陸 辦公室機器與自動資料處理機、電動機器、家電產品及零件、其他製

主要進口產品

造品、各類汽車、醫藥產品、有機化學品、石油及石油製品及相關原 料、電信與音響設備、衣服及配件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 地區

英國、美國、德國、中國大陸、荷蘭、法國、義大利、比利時、北愛 爾蘭、挪威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3.84

4.19

3.56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3.09

1.56

1.45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0.75

2.63

2.11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30

0.36

0.30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37

0.25

0.24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評比 (投資環境評比)

醫藥品、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光學、照相、電影、計量、檢查、精 密、內科或外科儀器及器具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核子反應器、鍋爐、鋼鐵製品、玩具、遊戲品 與運動用品 10.38

21.54

21.15

29(16)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540


各國個論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1)主要產業介紹 a. 資訊電子業: 愛爾蘭為全球吸引資訊通訊技術 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公司 設立據點的最熱門地區之一。在愛爾蘭當地從事研發、行銷及生產的 ICT 公司約有 220 家。 全球排名前十大的 ICT 企業中即有 5 家來此地設立分公司,僱用員工約 4 萬人;這些知名的 跨國企業包括 IBM、Intel、HP、Google、Iona、Analog Devices、Dell 及 Microsoft 公司等。 與其他先進的歐美國家相較,愛爾蘭的資訊通訊技術業發展史還算十分年輕,只有短短 30 年左右,但卻為愛爾蘭 ICT 產業帶來許多正面的影響。

b. 產業與醫療器材業: 生物科學、化學品、醫療器材及製藥為愛爾蘭重要產業。到 2009 年為止,全球前 15 大醫療技術公司中,已有 13 家在愛爾蘭設立據點。目前當地的醫療用品公司多達 130 家, 雇員逾 2 萬 6,000 人。著名醫療用品公司包括 Abbott, Becton Dickinson, Boston Scientific、 Essilor、Johnson & Johnson、 Stryker 及 Tyco Healthcare 等公司,不僅為愛爾蘭帶來許多高 經濟效益,還提升當地在製醫療用品及製藥業的地位。

c. 航太產業: 在航太工業方面,在愛爾蘭 Shannon 地區設立據點的航空相關產業公司有 160 家,雇員 約 5 萬 5,000 人,其中有 4,000 人從事於維修保養及大修 (maintenance, repair and overhaul) , 在 愛 爾 蘭 當 地 設 立 據 點 的 著 名 航 空 公 司 包 括 Air Atlanta、Air Excellence、Lufthansa Technik、Shannon Aerospace 、Volga-Dnepr Airlines、Westair Aviation、Magellan Air、 Magellan Aviation Services、Hamilton Sundstrand、Engine Lease Finance Corporation 及 Omega Aviation Services 等公司。

d. 汽車製造業: 在汽車製造業方面,愛爾蘭 2009 年出口的交通工具總值為 2.557 億萬歐元(折合約 3.42 億美元),進口金額為 8.921 億萬歐元(折合約 11.92 億美元)。外銷地區包括美國、歐洲 及亞洲。五要生產項目及製造商包括生產汽車用渦輪增壓器 (turbocharger) 的 Allied Signal 公司、生產後視鏡的 Donnelly Mirrors 公司及生產纜線組件的 Kromberg & Schubert 公司。 當地生產的零件主要外銷至下列歐洲汽車製造商:General Motors、Opel、Mercedes-Benz、 Ford、Audi、BMW 及 Renault 等公司。

(2)外商在當地投資經營現況 目前在投資愛爾蘭的跨國企業約為 1,000 多家,以來自美國的跨國企業為最大宗,佔 48% 之多,其次是來自歐洲大陸的跨國企業佔 32%,再來是來自英國的跨國企業佔 10%,剩 餘的以亞洲地區為主。 愛爾蘭工業發展局 (IDA) 為愛爾蘭推廣外人直接投資的主要機構,現今來自海外的企業 數目前約為 1,000 家,聘僱人數約 13.6 萬人;IDA 補助金的對象包含建設及就業、研發設備 54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及計畫投資等;針對研發,愛爾蘭政府亦提供租稅優惠政策。另外,愛爾蘭政府針對企業員 工受訓提供補助金,特定員工受訓最高可獲得成本 25% 的租稅優惠,而一般員工受訓最高可 獲得約成本 60% 的租稅優惠。目前愛爾蘭重點努力獲取三個關鍵領域的投資:高附加值製造、 全球性服務以及研發和創新,這些重點領域在知識經濟聚集的生命科學、ICT、服務、數位 媒體和消費類品牌行業中蓬勃發展。

3. 當地華人經濟 (1)僑台商人口分布及活動概況 根據我國僑委會資料顯示,旅居愛爾蘭的華人總數一共有 17,721 人,來自台灣的僑民不 多,有 100 人,其餘大多數為來自中國大陸或中南半島的華人。我國僑胞在愛爾蘭大多以從 事電腦、石化、貿易、航空、旅遊及食品雜貨等產業。

(2)當地台商經營與投資概況 依據我國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統計資料顯示,自 1952 年累計至 2009 年 12 月止,我 商赴愛爾蘭投資共計 3 件,設廠投資之台商係從事礦業及土石之開採、塑膠製品製造、批發 及零售之營運,投資規模並不大,總投資金額約 7,000 萬美元。至於愛爾蘭赴台投資部分, 依據投審會統計,愛爾蘭赴台投資件(家)數為 22 件(家),總投資金額約 3,785 萬美元, 投資行業為:電力設備製造、電子零件、電腦、電子產品、其他運輸工具、批發及零售、金 融及保險、支援服務業等。

(3)投資機會 愛爾蘭是歐盟會員國中發展最快速的國家之一,亦是全歐盟會員國當中公司稅最低的國 家,加上愛爾蘭擁有甚多優秀科技人才,且學校與企業間之合作密切,故愛爾蘭吸引許多外 資在愛爾蘭投資。在近期惡劣的經濟環境下,愛爾蘭投資發展局 (IDA) 依舊能在核心商務領 域贏得投資。對於已在愛爾蘭營運的公司和新進入的外商直接投資而言,愛爾蘭依舊有著強 大的吸引力。 愛爾蘭政府吸引外資的目標產業以國際競爭力強、科技性強且附加價值高的製造業與國 際服務業為主,其範圍包括電子資訊、通訊、軟體、化工、生技製藥、醫療儀器等製造業和 國際金融服務等行業。愛爾蘭外資多數來自美國、英國及德國,包括 Pfizer、GSK、Dell、 Microsoft、Yahoo、Oracle、Intel 等世界知名大廠均已在愛爾蘭投資設廠。 愛爾蘭政府提供單一的優惠公司稅率, 並針對各企業的需求提供量身訂製的補助並提供 資金補助、利息補貼、融資保證、租金減免、就業訓練、研發技術補助等配套措施。我國在 高科技方面,如半導體、晶片研發及電腦硬體設計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相關產業的廠商可 考慮利用愛爾蘭低公司稅之優勢在當地設立銷售據點、發貨倉庫或組裝廠,以就近供應歐洲 地區的客戶並鞏固市場占有率。值得說明的是,愛爾蘭投資當局並不鼓勵小型企業前往發展, 因此並無特別之優惠措施,同時其國內市場較小,人口不多,較不適合投資以銷售當地市場 為主之產業。

542


各國個論

4. 小結 近幾年愛爾蘭政府仍飽受債務危機之苦,希望藉由接受歐盟及 IMF 的紓困貸款,可以有 效幫助該國搶救其該國的財政金融問題,並拯救國際市場對愛爾蘭的信心,讓該國的競爭力 可以漸漸回復。由於愛爾蘭本身擁有大量高素質人才,方便國際大企業在愛爾蘭找到適用的 員工,包括設立工廠,生產高階產品,或設立研發中心都是理想的據點,因此特別吸引國外 企業前往投資; 再加強愛爾蘭的公司稅稅率甚低,可大幅提高外人事業經營的投資報酬率, 是相當吸引外人投資的措施。許多有意前進歐洲的台商,可以考慮以愛爾蘭為生產組裝及配 銷據點,利用其優勢拓展歐盟市場。

(十四)波蘭(Republic of Poland)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 (WEF) 所公布的全球競爭力排名中,2010 年波蘭排名為第 39 名,與 前一年相比較大幅上升了 9 個名次。其主要原因除了政府實施恰當的經濟政策外,還包括國 內市場規模日益漸大的原因。過去十年來波蘭整體的生活條件已有很大的改善,國內貧富差 距並未擴大,富人與中產階級的差距甚至縮小,但至今仍有 5.7% 人口處於貧窮標準。 2010 年,國內生產毛額增加了 8.8%,上升到 4,685 億美元,平均每人國民所得增加為 12,300 美元,但還未回復到 2008 年的水準。2010 年失業率相較於 2009 年降到 9.6%,通膨 率則繼續下降到 2.6%。

(2)貿易概況 波蘭於 2004 年 5 月加入歐盟後,經濟發展已和歐盟經濟體緊密結合;2010 年,進出口 值雖然因經濟復甦而小幅上升,但還是不及 2008 年的貿易值,出口值為 1,557 億美元,進口 值為 1,736 億美元,貿易餘額為 -179 億美元,其中貿易逆差來源主要為開發中國家和中東歐 國家。 與我國經貿互動關係方面,根據我國財政部關稅總局的統計,2008 年至 2010 年這三年 來台灣對波蘭的貿易均呈現順差。2008 年我國與波蘭貿易總額為 8.43 億美元,2009 年由於 全球嚴重經濟不景氣,波蘭對台灣的進出口值總額減少為 7.85 億美元。2010 年隨著經濟的 復甦,我國向波蘭的採購金額增加為 1.954 億美元,而波蘭向我國的採購金額則大幅度增加 到 9.003 億美元;該年貿易總額為 10.957 億美元,顯示我國與波蘭的雙邊貿易越來越熱絡。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為迎接 2012 年歐洲盃足球賽在波蘭及烏克蘭舉行,波蘭政府正積極從事基礎建設的籌 建與翻新工程。波蘭政府通過「波蘭 2007-2015 國家發展綱領」,預計將投入 1,108 億歐元(折 合約 1,480.5 億美元),其中 860 億歐元(折合約 1,149.12 億美元)來自歐盟各項計畫補助, 54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並以以下六點為發展目標,包括有①競爭力提升與創新;②創造就業並提升就業品質;③改 善基礎建設;④建立安詳的社會;⑤促進各區域平衡發展;及⑥拉近城鄉差距。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 (IMF) 的預測,2011 年波蘭的實質 GDP 成長率為 3.8%,政府財政赤 字為 5.7%。由於超過歐盟所訂定之財政赤字不得超過 3% 的標準,波蘭政府因此必須迅速進 行財政整頓及減少支出,2012 年時才可望降到 3.0% 的水準。 表 2-4-19 波蘭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波蘭共和國(Republic of Poland)

地理位置

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羅斯接壤,南部與捷克和斯洛伐克相鄰,北邊為波

波蘭位於歐洲中心,東與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相鄰,西與德國相接,東 羅的海。 氣候

屬於大陸型溫帶氣候,夏天涼爽冬天寒冷,年平均雨量為 500 毫米。

政治體制

議會民主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公民綱領黨 / 唐納德 • 圖斯克(Donald Franciszek Tusk)

語言

波蘭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華沙(Warszawa),其他重要城市卡托維茲(Katowice) Copernicus(WRO), Gdansk LechWalesa(GDN), John Paul II

主要國際機場

(KRK), Katowice(KTW), Lodz Wladyslaw Reymont(LCJ), Poznan-Lawica(POZ), Rzeszow-Jasionka(RZE), Solidarnosc (SZZ), Warsaw Frederic Chopin(WAW)

重要港埠

格丁尼亞(Cdynia)、格但斯克(Gdansk)、什切青(Szczecin)

天然資源

主要礦產有煤、硫、銅、天然氣、銀、鉛等。另外,波蘭也產鹽和琥珀。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312,685

人口數(人,2010 年)

38,441,588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122

華人數(人,2010 年)

3,174

華人所占比例(%)

0.0083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515

台僑所占比例(%)

0.0013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544

茲羅提(PLN)


各國個論

表 2-4-19 波蘭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匯率(茲羅提兌美元)

1USD:2.9641PLN(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5.1

1.6

3.8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4.2

3.5

2.6

失業率(%)

9.8

11.0

9.6

5,294.01

4,306.14

4,685.39

13,887

11,299

12,300

出口值(億美元)

1,695

1,366

1,557

進口值(億美元)

2,061

1,496

1,736

貿易餘額(億美元)

-366

-130

-179

貿易依存度

70.9

66.5

70.3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汽車及其零件、家具及其零附件、引擎、船舶、電線電纜、煤、焦炭、 主要出口產品

電視接收器具、石油、銅及銅合金、橡膠氣胎、鋼鐵製品、電氣用具、 服飾等

主要出口國家

德國、義大利、法國、英國、捷克、俄羅斯、烏克蘭、荷蘭、瑞典、 匈牙利 石油、汽車、船舶、引擎零件、醫藥製劑、無線電話電報廣播或電視

主要進口產品

之傳播器具、自動資料處理機及其附屬單元、積體電路、塑膠製品、 鋼鐵製品、電氣用具、化學品、家具五金等

主要進口國家

德國、俄羅斯、中國大陸、義大利、法國、捷克、荷蘭、英國、韓國、 比利時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1.27

1.62

1.95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7.16

6.23

9.00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5.89

-4.61

-7.05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075

0.119

0.125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347

0.416

0.518

有機化學產品,鋼鐵,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件,銅及其製品,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錄音機及聲音重放機;電視 影像、聲音記錄機及重放機;以及上述各物之零件及附件。 54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4-19 波蘭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錄音機及聲音重放機;電視影像、聲音記錄機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及重放機;以及上述各物之零件及附件,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 機械用具;及其零件,鋼鐵製品。

外匯存底(億美元)

621.3

全球競爭力評比 (投資環境評比)

795.8

934.9

39(35)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1)主要產業介紹 波蘭以農業立國,農業用地面積約 1,840 萬公頃,約佔國土面積的 58.8%,農村地區就 業人數約 550 萬人,佔全國就業人數的 38.6%。波蘭為歐洲重要農產品生產國,主要作物包 括麥類及其他穀類、馬鈴薯、甜菜等。另外波蘭礦產資源多,包括有煤、銅、鋅、硫磺、鉛、 銀及岩鹽等,其中煤礦蘊藏量排名世界第 5,為俄羅斯以外歐洲最大硬煤生產國及出口國。 除此之外,波蘭當地主要產業有電信業、生產硬體、家電業、鋼鐵、煤礦業、化學製品、汽 車及零配件、食品保健、家具及家具飾品業。

(2)外商在當地投資經營現況 根據 AT Kearney 發佈的「2010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onfidence Index」報告,波蘭 排名自 2009 年的 22 名躍升到第 6 名。而根據波蘭外人投資局 (PAIZ) 所進行「Investor-Friendly Poland」專案調查顯示,若波蘭政府能簡化政府申辦手續流程,改進官僚體系,將更加容易 吸引外資進駐。 波蘭的外人投資主要以生產、金融服務、零售業及維修等領域為主。近年來,許多液晶 電視相關產業投資人例如 LG Philips、LG Electronics、Sharp、Toshiba 等紛紛前來波蘭設廠, 使得波蘭逐漸成為歐洲電視機生產中心,其中最著名的為韓國樂金 LG 集團之投資,其在歐 洲的第 1 個工廠,佔地 66 公頃,用於生產大型寬螢幕 LCD TV 模組及 LCD 監視器,投資金 額累計至 2011 年預估將可達 4.29 億歐元(折合約 5.73 億美元)。另外,日本多家知名廠商 也均在波蘭當地設廠,日商目前在波蘭的重大投資設廠案包括 Bridgestone(輪胎,投資額約 4 億 8,600 萬美元)、夏普 Sharp(液晶電視,1 億 8,700 萬美元)、船井電機 Funai(液晶電 視,7,500 萬美元)、Toshiba(液晶電視,1 億美元)、Toyota(汽車,9 億 3,700 萬美元)、 松下電工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電池,6,400 萬美元)、NGK Insulators(陶瓷絕緣體, 1 億 8,600 萬美元)等。 546


各國個論

3. 當地華人經濟 (1)僑台商人口分布及活動概況 至於目前旅居波蘭的華僑人數,根據僑委會資料,截至 2010 年波蘭的華僑人數有 3,174 人,其中共有 515 人是來自台灣。1995 年「波蘭台灣商會」成立,會員約十餘人,近年來, 因來波蘭當地設點廠商大增,會員已增加至二十多人。除了台商外,還有將近 20 名婦女僑胞, 因依親居留在此並散居波蘭各城市,近年來隨著經濟情勢好轉及子女漸長,不少婦女僑民願 意出面聯繫並組織聚會,以紓解鄉愁兼互相聯誼。

(2)當地台商經營與投資概況 我國台商在波蘭投資大部分以組裝或成立發貨中心行銷居多,亦有部分台商開始發展 成技術支援及服務中心,如華碩電腦在華沙設立後勤客服中心,微星科技在西南部大城 Wroclaw 設立維修中心。而訊舟科技也以波蘭為據點,經營波蘭、烏克蘭、蘇聯等地市場。 至於我國台商在當地較具規模發展的有冠捷科技公司 (TPV),為生產液晶監視器排名全球第 2 大;自 2007 年 4 月宣布在波蘭 Gorzow 設廠,初期投資金額高達 4,100 萬歐元,雇用 1,200 名員工;目前該廠已於 2008 年 2 月運作試產,並在 2008 年 5 月正式舉行落成啟用儀式。 另外,全球第 3 大面板製造商友達光電,於 2010 年 3 月宣布投資 4 千萬美金與全球平 面顯示器第 1 大廠冠捷科技合作,並在波蘭 Gorzow 設立面板後段模組及電視設計代工廠。 這是友達繼佈局捷克、斯洛伐克後,位於歐洲的第三個生產營運據點,合資公司將命名為冠 智顯示器科技(納閩)有限公司 (BriVictory Display Technology (Labuan) Co. Ltd) ,其中友 達持股比例為 51%,冠捷科技持股 49%。除前述冠捷集團、友達之外,我國台商在波蘭較大 之投資案還包括仁寶、鴻海、愛地雅 (Ideal Europe) 等公司。

(3)投資機會 波蘭位於歐陸中心,地理位置優越,加上具競爭力的勞動成本、充沛的電力供應、波蘭 政府高規格協助與獎勵措施等種種因素,波蘭近年來爭取到許多液晶電視相關產業投資人例 如 LG Philips、LG Electronics、Sharp、Toshiba 等前來波蘭設廠,使得波蘭逐漸成為歐洲電 視機生產中心。我國廠商如可就波蘭有利之資源及市場條件多加運用,並妥善規避或防患可 能之風險,仍然具有若干適合之機會。適合我國台商至波蘭投資之產業分析如下表 2-4-20 適 合至波蘭投資之產業介紹。 表 2-4-20 適合至波蘭投資之產業 產業

投資機會

LCD 面板及電視周邊

韓國 LG Philips LCD 及 LG Electronics 分別宣佈在波蘭西南部設廠,並自

產品供應商

2007 年上半年開始生產 LCD 面板及電視機,同時也帶動其他韓國 LCD 組 件供應商前來波蘭投資。由於 LCD 為我國「兩兆雙星」重點發展產業之一, 我國台商除密切注意此一投資案外,宜儘早佈局歐洲,以免未來 LG 在波蘭 量產輸銷歐盟各國落後。 54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4-20 適合至波蘭投資之產業(續) 產業 再生能源產業

投資機會 目前波蘭 90% 能源來自國內自產燃煤,然而根據歐盟指令,在 2020 年前波 蘭再生能源比率須達 15%,但目前波蘭僅達 3%。因此政府正在研擬新的能 源政策,以應歐盟要求。

電腦周邊設備及維修

波蘭在電腦周邊商品這方面起步較晚,我國台商可利用當地廉價及技術品

服務中心

質高之工人,在波設立據點拓銷或負責歐洲地區之售後維修服務。

自行車業

我國台商可在波蘭設立自行車工廠,並出口至歐盟其他市場,以規避歐盟 進口關稅或相關貿易制裁措施。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報告「波蘭投資環境簡介 (2010 年 9 月 )」以及本研究整理。

4. 小結 過去十年來波蘭整體的生活條件已大的改善,國內貧富差距越來越小。為迎接 2012 年 歐洲盃足球賽在波蘭及烏克蘭舉行,波蘭政府正積極從事基礎建設的籌建與翻新工程。加入 歐盟後,波蘭的經濟發展也已和歐盟經濟體緊密結合。由於位於歐陸中心,地理位置優越, 加上廉價的高素質勞工、充沛的電力供應、政府高規格協助與獎勵措施等種種因素,使得波 蘭近年來爭取到許多跨國廠商前往投資。我國廠商可就波蘭有利之資源及市場條件多加運 用,並妥善規避或防患可能之風險,積極開拓投資機會與商機,包括投資 LCD 面板及電視 周邊產品供應商、再生能源產業、電腦周邊設備及維修服務中心及自行車業等等皆可尋求合 作機會,製造雙贏局面。

(十五)俄羅斯(Russian Federation)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俄羅斯為金磚四國之一,2010 年因為全球景氣好轉,經濟成長率由負轉正,上升到 4%。 俄羅斯因為出產石油,且該國的油價上漲時會造成盧布升值,反之則會導致盧布貶值,失業 率達 7.5%。2010 年的物價上漲率較 2009 年緩和,由 11.7% 降至 6.9%,但是俄羅斯在 2010 年的嚴重旱災與森林大火,使得世界小麥價格飆漲,使原本緩和物價上漲率再度提高,預估 在 2011 年的物價將會持續攀升。

(2)貿易概況 2010 年時則因為全球景氣好轉其進口值回升 29.5%,進口值為 2,732 億美元,而出口的 情況與進口情況相同,到了 2010 年回升了 31.8% 到 4,001 億美元。所以在貿易餘額方面, 2010 年為 1,269 億美元。貿易依存度的部分到了 2010 年上升到 46%。 548


各國個論

就貿易的對象而言,荷蘭、義大利、德國、中國大陸、土耳其、烏克蘭、波蘭、芬蘭、 哈薩克、美國為俄羅斯的主要出口國,其中荷蘭為俄羅斯的最大出口國,對荷蘭的出口佔總 出口額的 10.62%,其次是義大利佔總出口額的 6.46%;而德國、中國大陸、烏克蘭、義大利、 美國、南韓、日本、法國、英國為俄羅斯的主要進口國,其中德國為俄羅斯的最大進口國, 對德國的進口值佔總進口額的 14.39%,其次是近年來與俄羅斯密切來往的中國大陸,對中國 大陸的進口額佔總進口額的 13.98%。 因為俄羅斯的自然資源豐富,原油、天然氣、金屬、原木、化學品、機械及交通設備、 核子反應器、食品及農產品為俄羅斯的主要出口商品;而機械及交通設備、自動資料處理設 備、醫藥及化學品、食品及農產品、金屬則為俄羅斯的主要進口商品。 在與我國雙邊貿易關係方面,2009 年因全球經濟萎縮,導致俄羅斯對台灣的出口值明 顯縮減,相對於 2008 年的 26.87 億美元,2009 年只有 21.92 億美元,下跌了 18%;2010 年 因為經濟的復甦,出口總額回升到 23.35 億美元,成長幅度達 6%,但離金融風暴前的規模 還有一段距離。2009 年俄羅斯自台灣的進口值為 9.3 億美元,較 2008 年的 5.82 億美元下降 37%,2010 年進口總額到 10.81 億美元,比起金融風暴前的對我國的進口值還要高。台俄雙 方的貿易平衡大體上是俄羅斯對我國享有明顯的貿易順差。就我國與俄羅斯的貿易項目而 言,礦物燃料、礦油及其蒸餾產品、含瀝青物質、礦蠟、鋼鐵、鎳及其製品、有機化學產品 為俄羅斯對我國之主要的出口商品,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核子反應器、鍋爐、塑膠及其製 品、鋼鐵、卑金屬製工具、器具、利器、匙、叉則是俄羅斯對我國之主要進口商品。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A. 重要經濟措施 ①提高再借款利率。②提高退休者的退休金給付,還有提高學校老師薪資,及對殘障人 士的補貼等,另外,也計畫把部分的支出用於產業補助。③俄羅斯擴大發展該國經濟特區 (SEZ) 的投資,將對 SEZ 投入 170 億盧布(折合約 6 億美元)。且該國政府計劃投資 300 億 盧布(折合約 42.8 億美元)。

B. 經濟展望 該國的工業因為高度依賴著原油及自然資源的出口,所以工業結構不穩而脆弱,所以需 要產業結構的全面改革。近年來,雖然對外貿易享有貿易順差,但大多是依賴該國豐富的能 源出口,該國能源的出口約佔總出口的 67%,但因為在金融風暴後,該國也只能依賴豐富的 資源來解決經濟局勢,所以該國政府意識到只能依賴自然資源的經濟型態的侷限,所以開始 制訂該國經濟多元性、加快科技的創新與擴大該國的內需。 表 2-4-21 俄羅斯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俄羅斯(Russian Federation)

地理位置

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地域橫跨歐、亞兩大洲 54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4-21 俄羅斯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因俄羅斯的面積廣闊,東西距離相差甚遠,造成各地氣候差異極大, 氣候

大部分地區處於溫帶,以大陸性氣候為主,溫差普遍較大,1 月平均 溫度為 -1℃ ~-37℃,7 月平均溫度為 11℃ ~27℃。年降水量平均為 150~1,000 毫米。

政治體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聯邦制 統一俄羅斯黨 / 德米特里 • 梅德韋傑夫(總統) 總理: 弗拉基米爾 • 普京

語言

俄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莫斯科(Moscow) Chelyabinsk Balandino (CEK), Domodedovo (DME), Irkutsk (IKT), Kadala (HTA), Khrabrovo (KGD), Koltsovo (SVX),

主要國際機場

Minsk (MSQ), Murmansk (MMK), Nizhny Novgorod (GOJ), Pulkovo (LED), Rostov-on-Don (ROV), Sheremetyevo (SVO), Tolmachevo (OVB), Tsentralny(QMS) , Vladivostok(VVO), Vnukovo (VKO), Yakutsk (YKS), Yuzhno-Sakhalinsk (UUS)

重要港埠

Azov, Kaliningrad, Kavkaz, Nakhodka, Novorossiysk, Primorsk, Saint Petersburg, Vostochnyy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17,098,242

人口數(人,2010 年)

140,367,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8.2094

華人數(人,2010 年)

447,656

華人所占比例(%)

0.31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275

台僑所占比例(%)

0.0002 經濟概況

550

幣制(貨幣單位)

盧布(RUR)

匯率(盧布兌美元)

1USD:30RUR(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5.2

-7.8

4.0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14.1

11.7

6.9

失業率(%)

6.2

8.4

7.5


各國個論

表 2-4-21 俄羅斯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16,603.7

12,223.3

14,650.8

11,701

8,614

10,437

出口值(億美元)

4,718

3,034

4,001

進口值(億美元)

3,212

2,110

2,732

貿易餘額(億美元)

1,506

924

1,269

貿易依存度(%)

47.8

42.1

46.0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原油、天然氣、金屬、原木、化學品、機械及交通設備、核子反應器、 食品及農產品 荷蘭、義大利、烏克蘭、中國大陸、德國、土耳其、波蘭、芬蘭、哈 薩克、美國 機械及交通設備、自動資料處理設備、醫藥及化學品、食品及農產品、 金屬 中國大陸、德國、日本、烏克蘭、美國、南韓、義大利、法國、英國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26.87

21.92

23.35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9.30

5.82

10.81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17.57

16.1

12.54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57

0.72

0.58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29

0.28

0.40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評比 (投資環境評比)

礦物燃料、礦油及其蒸餾產品、含瀝青物質、礦蠟、鋼鐵、鎳及其製 品、有機化學產品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核子反應器、鍋爐、塑膠及其製品、鋼鐵、卑 金屬製工具、器具、利器、匙、叉 4,260

4,394.5

4,793.7

63(27)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9-2010」;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55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1)主要產業介紹 a. 燃料能源及石化產業: 俄羅斯的石油產量佔世界石油產量的 11%,,其石油蘊藏量占全球的 5%。最近幾年在世 界油價上漲及投資增加之下,俄國石油產量持續成長。且中國大陸與俄間的石油管線已經完 成,自 2011 年 1 月開始對中國大陸供應石油,俄羅斯對中國大陸石油的出口將持續增長。 該國的天然氣還能開採 80 年。其天然氣的主要消費市場以歐盟國為主,出口到歐盟國 的天然氣佔總出口值的 70%。俄國的煤炭也相當豐富,位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美國與中國 大陸,且該國的煤炭種類多樣,足以提供該國重工業的需求。但因為該國對於煤炭的需求不 穩定,所以所生產的煤炭大多出口到國外。

b. 原木及木材產業: 該國擁有世界四分之一的原木蘊藏量,及世界二分之一的針林業,但是雖然該國地原木 資源豐富,但該國的產量卻低於美國、加拿大、及巴西等國。現今出口大多以附加價值較低 得原木為主。至 2010 年 1 月時,原木出口稅已經調高至 40%。該國的木材產業佔該國的工 業生產總值的 5%,加上近年來對於該產業投資增加,所以該國所生產的木材品質已經漸漸 改善。

c . 汽車產業: 該產業是俄羅斯的重點產業,俄羅斯目前現存的汽車製造廠皆至少有 70 至 80 年的歷史, 並在蘇聯時期創造出輝煌的成績。但自從蘇聯解體後,汽車工業因生產技術落後、企業缺乏 資金及產品缺乏競爭力等因素,逐漸在市場失去競爭力。 由於俄羅斯對進口成車徵收 30%-35% 的進口稅,因此進口車製造商紛紛湧向俄羅斯建 廠生產,目前共有十幾家歐洲及亞洲汽車製造商或已在俄羅斯生產汽車。該產業在金融危機 中受到頗大的衝擊,所以該國政府為了保護國內汽車產業,自 2009 年 1 月開始將汽車進口 稅提高並提高對於國產車的消費者貸款利息補助,這項措施刺激了對國產車的需求。在 2011 年 3 月日本的豐田汽出也宣布將在海參崴設廠。

(2)外商在當地投資經營現況 俄羅斯目標在 2020 年成為世界經濟規模最大的五國之一,所以該國需要改善現今的經 濟環境,致力於現代化的基礎建設與創新研發的發展,因此該國需要許多的外資投資,該國 為此現今已經逐步在改善該國的投資法規來吸引更多的外資到俄羅斯。 近年來外商到俄羅斯的投資不斷增加,但在 2009 年因為金融風暴的影響使得該年度的 外人投資下幅度高大 51%,但隨著全球景氣的復甦,外國對俄羅斯的投資又漸漸回復。該政 府因為近年來的外商投資增加,而致力於使外商投資方向多樣化,來促進該國各行業的投資。 現 今 在 該 國 的 主 要 外 商 有:Nestle、LG、Samsung、Nissan、Citi Bank、HSBC、Coca-Cola 等公司。

552


各國個論

3. 當地華人經濟 (1)僑台商人口分布及活動概況 根據我國僑委會資料顯示,旅居俄羅斯的華人總數共有 447,656 人,其中台灣僑民有 275 人,其餘大多數為來自中國大陸或中南半島的華人。另外當地台商組織有俄羅斯台灣商 會,由旅俄的台商組成。

(2)當地台商經營與投資概況 我國目前在俄羅斯的廠商約有 20 餘家,大部分都集中於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我國台商 在俄羅斯從事主要以貿易、旅遊或行銷服務為主,少部分分布在聖彼得堡。我國在俄羅斯的 企業有:長榮海運、鴻海、宏碁、華碩、技嘉、微星、明碁及 HTC 等等,大部分的資訊電 子公司在該地設立辦事處,提供在俄羅斯銷售及服務等據點。另外,我國的鴻海集團在聖彼 得堡投資設立生產工廠。

(3)投資機會 由於俄羅斯的經濟管制過多且不夠透明化,加上該國依賴著自然資源及出口為主,所以 該國的民生、機械、通訊與交通物流業等等都仍相當薄弱,相關的產品都須仰賴進口。但是 近年來也仍有許多企業把俄羅斯當作投資的首選,因為該國擁有龐大的市場規模以及該國的 市場成長快速加上該國的能源豐富,以及近年來該國政府為了吸引外資漸漸改善法制,所以 欲前往該國投資的企業事前須先審慎評估,多做點準備。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俄國有許多產 業都尚未完善,例如該國的物流、通訊業等等。該國的幅員遼闊,但是物留並不發達,導致 企業到該國的物資運送不便,所以物流產業可以當作一個好的投資項目。

4. 小結 俄羅斯近年來成長快速,所以被列入金磚四國之一,但因為金融風暴的衝擊,使得該國 大幅的衰退,但該國仍然以快速的腳步重整該國的經濟,預計在 2012 年可以回復到原經濟 水準。該國因為之前經濟管制過多及不透明化,所以為相對不穩定的投資環境,但近年來該 國政府極力扭轉這現象,致力於修改投資的法規,所以現在俄羅斯的市場漸漸在轉型中,我 國台商欲前往須先克服語言問題以及事前審慎評估該國的市場。

(十六)瑞士(Swiss Confederation)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瑞士雖然版圖不大,但憑藉著健全的經濟金融體制及優異的研發創新技術,該國的競爭 力跟投資環境都受到肯定,在 2010 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競爭力排行 (WEF) 中,瑞士排名世 界第一,且在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 (BERI) 「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的全球投 55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資環境評比中也得到了世界第一的名次。2010 年,瑞士已走出金融風暴的陰霾,成長率為 2.7%。在物價上漲率 (CPI) 方面,2010 年為 0.7%。在失業率方面,2010 年失業率微幅下降 到 3.6%。

(2)貿易概況 在 2010 年隨著景氣的漸漸回復,出口值上升 11.6% 到 1,858 億美元,比起金融危機前的 出口值高;在進口方面與出口情況相同,到了 2010 年情況好轉,進口幅度上升 13.1% 到 1,669 億美元,2010 年因為經濟復甦帶動該國貿易的成長,貿易依存度回升到 67.3%。 就貿易對象而言,德國、美國、法國、義大利、英國、西班牙、日本、荷蘭、奧地利、 中國大陸依序為瑞士的前十大出口國家,而德國、義大利、美國、法國、荷蘭、奧地利、英國、 西班牙、比利時、中國大陸則為瑞士的前十大進口國。進一步分析,歐洲地區是瑞士主要的 出口市場,以 2009 年為例,其比例高達總出口額的二分之一。 就我國與瑞士雙方的貿易額而言,在 2010 年因為經濟的復甦,出口總額大幅增加到 15.66 億美元,成長幅度高達 35%。在對我國的進口值於出口相似,在 2010 年進口總額上升 到 3.91 億美元,漲幅達 31%。台瑞雙方之間的貿易平衡大體上是瑞士對我國享有明顯的貿易 順差,2008 年瑞士對台灣的貿易餘額為 12.14 億美元,但 2009 年因為貿易量的大幅縮減, 貿易餘額降到只有 8.61 億美元,而 2010 年隨著貿易量的擴大,雙方的貿易額差距又增加到 11.74 億美元。 就雙方的貿易項目方面,小核子反應器、鍋爐、鐘、錶及其零件、天然珍珠或養珠、寶 石或次寶石、貴金屬、被覆貴金屬之金屬及其製品;仿首飾;鑄幣為瑞士對我國之主要出口 產品,而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及其零件與附件、天然珍珠或 養珠、寶石或次寶石、貴金屬、被覆貴金屬之金屬及其製品則為瑞士進口至我國的主要商品。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A. 重要經濟措施 ①瑞士政府依照 OECD 所訂的國際財稅規範,與多國簽訂避免雙重課稅協定,自 2010 年到 2011 年,與奧地利、法國、德國、秘魯、新加坡、南韓、加拿大等國簽訂。②瑞士允 許羅馬尼亞及保加利亞等新歐盟國的人民可以自由進入該國就業。此舉將會使得瑞士與歐盟 國的政治與經濟活動更加密切。③瑞士自金融海嘯後堆出第三波振興經濟方案,該國政府再 度增加四億瑞朗(折合約 3.7 億美元)來進行穩定經濟發展的計畫。

B. 經濟展望 瑞士經濟已經逐漸脫離不景氣。瑞士在 2010 年的出口值高達 35% 的成長,甚至比起金 融危機前的出口值還要高。從這些跡象可看出瑞士經濟已在平穩的復甦步調中,以非常快速 的速度擺脫陰霾。預估 2011 年隨著瑞士的出口將更加旺盛,也將是帶動瑞士經濟持續復甦 的主要動力,隨後國內消費以及投資的成長也將為景氣回春注入新能量,使得 GDP 會更加 成長,高於 2011 年的 2.9%。從未來信心指數持續攀升看來,瑞士的消費者及企業界已走出 經濟危機陰影。

554


各國個論

表 2-4-22 瑞士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瑞士(Swiss Confederation)

地理位置

瑞士北接德國,西鄰法國,南接義大利,東臨奧地利和列支敦斯登。

氣候

屬大陸型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多雪,十分乾燥,春季平均溫度為 4~12 度,夏季為 16 度,秋季為 8~12 度,冬季為零下 1~3 度。

政治體制

聯邦制、 委員制、直接民主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米舍利娜 • 卡爾米 - 雷伊(Micheline Calmy-Rey)

語言

德語、法語、義大利語、羅曼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伯恩(邦聯首都),最大城市為蘇黎世

主要國際機場

LSZB Berne(BRN), LSGG Geneva Cointrin(GVA), Lugano(LUG), Zurich(ZRH)

重要港埠

天然資源

水電資源、森林資源、鹽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41,277

人口數(人,2010 年)

7,789,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188

華人數(人,2010 年)

14,121

華人所占比例(%)

0.018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582

台僑所占比例(%)

0.0074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瑞士法郎(CHF)

匯率(法郎兌美元)

1USD:0.9396CHF(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2.1

-1.9

2.7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2.4

-0.5

0.7

失業率(%)

2.6

3.7

3.6

5,024.47

4,919.23

5,237.72

65,699

63,536

67,246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55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4-22 瑞士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出口值(億美元)

1,914

1,665

1,858

進口值(億美元)

1,733

1,476

1,669

貿易餘額(億美元)

181

189

189

貿易依存度(%)

72.6

63.9

67.3

基本化學原料、醫藥產品、農化產品及染料、金屬產品、金屬加工機 主要出口產品

器及精密工具機、電力系統及發電機、航太載具及相關產品、精密及 測量調控儀器、鐘錶與手飾、紡織機以及重力機械等

主要出口國家

德國、美國、義大利、法國、英國、西班牙、日本、荷蘭、奧地利、 中國大陸以及愛爾蘭 能源產品、化學五金及電子類的半成品、油料及各種染料、各式機器

主要進口產品

及工具機、服務業用之各種辦公室器材、鐵工路交通工具、建築器材、 民生食品及煙酒、藥品及醫療用品、成衣及鞋材、個人用小轎車、珠 寶及手飾等

主要進口國家

德國、義大利、法國、美國、荷蘭、奧地利、英國、西班牙、比利時、 中國大陸以及愛爾蘭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16.02

11.59

15.66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3.88

2.98

3.92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12.14

8.61

11.74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84

0.70

0.84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22

0.20

0.23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核子反應器、鍋爐、鐘、錶及其零件、天然珍珠或養珠、寶石或次寶 石、貴金屬、被覆貴金屬之金屬及其製品;仿首飾;鑄幣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及其零件與附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件、天然珍珠或養珠、寶石或次寶石、貴金屬、被覆貴金屬之金屬及 其製品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740.7

1,352.5

2,703.0

1(1)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 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556


各國個論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1)主要產業介紹 a. 化學及製藥產業: 該產業為瑞士的主要產業之一,每年的出口值都佔出口的大宗,瑞士化學及製藥業合占 瑞士出口產品 40%,且保健及維生產品如抗生素等均較不易受經濟危機之影響。化學及製藥 產業為一體兩面的關係。製藥產業方面以生產藥品所需之基本原料與特殊藥品為主。化學業 方面主要分為化學原料、化妝品、香水原料、漆料、繪印顏料、染體及農化產品等。

b. 鐘錶產業: 瑞士的鐘錶產業聞名世界,近年來瑞士製錶廠儘可能將成錶的生產集中在自己工廠一貫 作業生產已成趨勢,不再分件外包給外面製造,以免對外依賴太高。該產業在瑞士約有五百 多家的鐘錶公司,從事該產業的人員約有 5 萬多人。在 2010 年對中國大陸的出口值比 2009 年還增長了 59%,所以該產業的衝擊因此被抵銷掉。

c. 機械與精密儀器: 瑞士生產的機械儀器產品優良,所以該國的業者不斷的對該產業進行投資在高科技與附 加價值較高的研發創新上,故該產業的產品現在在世界占有率頗高。近年來,該產業的出口 以歐盟國及美國和其他世界大經濟體為主,尤其是中國大陸已見見要超越德國、美國等國成 為瑞士該產業的最大出口國。

d. 運輸業: 因為該國位處歐洲的中心地帶,所以該國的對外交通十分發達,在航空方面就有蘇黎士 與日內瓦兩大國際機場。另外,該國的火車現網路十分密集,可以自該國搭火車到歐洲各大 城市。

e. 金融銀行業: 該國共有大大小小的銀行 327 家,各地大小分行約 4、5 千餘所,平均約每 1,400 人即擁 有一個金融單位,可稱銀行密度最高之國度。此外,瑞士亦為全球最大之境外金融中心,處 理之離岸金融業務占全球市場 35%,總量超出倫敦、紐約及法蘭克福。

(2)外商在當地投資經營現況 由於瑞士為全球競爭力與投資環境評比最佳的國家,所以為許多外國企業投資的最佳選 擇。該國的穩定的政治局勢、健全的經濟金融體制、優異的研發創新技術、基礎建設完善、 行政效率佳、以及勞工品質優良等都對外資頗具吸引力。且該國優良的地理位置,加上交通 便利,所以跨國企業可以以瑞士做為歐洲的行銷與服務據點。 根據瑞士中央銀行的報告指出,對瑞士的外來投資大部分仍以歐洲各國為大宗,至 2008 年累積投資金額已經高達 3,293 億 7,000 萬瑞郎 ( 折合約 3,041 億 2,742 萬美元 ),其次是美 洲累計 88 億 0,790 萬瑞郎(折合約 81 億 3, 287 萬美元)。

3. 當地華人經濟 55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1)僑台商人口分布及活動概況 根據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資料顯示,旅居瑞士的華人總數有 14,121 人,其中 台灣僑民共 582 人。另外當地台商組織有瑞士台灣商會以及瑞士中華學人暨專業學會會長, 由旅瑞台商組成,會員約十餘家。在該國的台商除少部分人在瑞士公司行號或學術機構任職 外,大多台商仍以從事餐飲旅遊業,少數經營南北雜貨之進口批發

(2)當地台商經營與投資概況 根據經濟部投審處資料顯示,我國在瑞士的投資累計共 17 件,金額累計為 1,906 萬美元。 近年來我國僑居瑞士及受聘於瑞士跨國企業的人數增加,顯示我國近年來與瑞士的貿易越趨 活絡。台商在瑞士有相當傑出的表現,其中我國電腦企業在瑞士的市場持續成長,如華碩電 腦與宏碁電腦都在該地設有營業分公司並派有員工在該地經營。此外,我國的航空業者長榮 海運也在當地設置分公司營業。

(3)投資機會 該國政治局勢、健全的經濟金融體制、優異的研發創新技術、基礎建設完善、行政效率 佳、以及勞工品質優良且又被評選為全球最具競爭力與投資環境最佳的國家,所以吸引許多 跨國企業的投資。如跨國企業欲前往該國投資多以該國資訊、光電、奈米、精密機械、生醫 製藥及基因工程為主,有一些產業是瑞士的強項,同時也是台灣適合發展的產業,如生技醫 藥技術、奈米、基因工程等皆可以成為我國與瑞士技術合作的項目。

4. 小結 瑞士經濟環境條件佳,加上該國保持著中立國的立場,以及該國勞工品質優良、行政效 率佳等等,所以該國被評選為世界最具有競爭力與投資環境最佳的國家,所以前往該國投資 比起至歐洲各國投資的風險較小,但是該國現有稅制影響投資意願,瑞士政府雖已降低印花 稅及改採加值營業稅,企業仍面臨重複課稅的問題,所以近年來該國以經陸陸續續改善,依 照 OECD 所訂的國際財稅規範,與奧地利、法國、德國、秘魯、新加坡、南韓、加拿大等國 簽訂避免雙重課稅協定。且該國的版圖狹小,所以欲前往瑞士投資的跨國企業,宜把當地 當作銷售及服務或是分公司的據點,但因為土地取得不易且成本高,不宜當作大型製造業 的選擇。

(十七)英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2010 年,隨著景氣的逐漸復甦,國內生產毛額 (GDP) 再上升到 1.4% 的正值,增加至 22,474 億美元。景氣的好壞也顯現在物價變動上,2010 年回升到 3.3%。失業率也因近幾年 的經濟衰退而升高,2010 年即使出現正的經濟成長,也因為國內投資及消費水準尚未恢復之 558


各國個論

前的水準,以至於未能明顯創造出新的就業機會,該年失業率繼續增加到 7.9%。 金融危機對英國的銀行業及房貸業帶來信用危機,而信用危機又緊接著對產業部門帶來 連鎖效應的影響,造成經濟的嚴重衰退。面對這些經濟問題,迫使英國政府近幾年陸續提供 為數龐大的資源挹注到產業金融上;而伴隨著稅收的減少,其結果卻也帶來政府財政赤字的 惡化,使英國 2010 年度財政赤字成長到占 GDP 比重 10% 的最高點。面對持續惡化的財政, 2010 年 5 月取代工黨執政的保守黨-自由民主黨聯合政府即把巨幅刪減財政赤字列為首要施 政目標之一,並隨即於同年的 6 月由財政部長 George Osborne 提出「緊急性預算」(emergency budget) 計畫措施,包括從 2011 年開始的連續四年,每一年在財政預算上緊縮占 GDP 比重平 均 1.4% 的規模,期盼至 2014 年可以把赤字減縮到只占 GDP 比重的 2%。

(2)貿易概況 A. 整體貿易 2010 年隨著景氣的逐漸復甦,出口值回升到 4,103 億美元;在進口貿易方面,2010 年進 口數額增加到 5,617 億美元。貿易赤字從 2008 年的 1,735 億美元縮減至 2009 年的 1,286 億 美元;2010 年再隨著貿易量的增加,貿易赤字擴大到 1,514 億美元。 就進出貨品項目而言,英國主要的輸出產品為電子機械產品、汽油及相關產品、車輛、 藥品、渦輪噴射引擎、其他航空零件、有機化學品、科學及攝影器材、鋼鐵等;而電子機械 產品、車輛、自動資料處理機、積體電路微組件、機動車輛零配件、石油原油、成衣、藥品、 有機化學品、金屬製品等則為英國主要輸入產品。以貿易對象而言,美國、德國、法國、荷蘭、 愛爾蘭、比利時、西班牙、義大利、中國大陸、瑞典依序為英國 2009 年的前十大商品外銷 國家(台灣則是英國第 40 大出口市場),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相對於其他國家在這一年的 貿易額皆處於衰退的情況下,英國輸往荷蘭的數額卻出現 29.22% 的高成長率,使荷蘭從原 本位居第 10 名躍居第 4 名的位置;而德國、美國、中國大陸、荷蘭、法國、挪威、比利時、 愛爾蘭、義大利、西班牙則為英國 2009 年的前十大進口來源國(台灣則是英國第 30 大進口 來源國),其中原本位居第 5 名的中國大陸在這一年成長到第 3 名的位置。

B. 雙邊貿易 就英國與台灣的雙邊貿易關係而言,英國為我國與歐洲國家的第三大貿易夥伴,僅次於 德國及荷蘭,雙邊經貿往來密切。2010 年隨著經濟的逐漸復甦,對台出口值增加到 16.73 億 美元。英國自台灣進口額 2010 年上升到 36.21 億美元,雙方貿易平衡為英國對我國呈現巨額 的貿易逆差狀態,2010 年的貿易赤字為 19.48 億美元。 另外就台英雙邊的貨品貿易之產品項目來看,英國出口至台灣的主要產品項目包括電子 機械產品、小客車、醫藥製劑、自動資料處理機、無線電話電報器具、機動車輛零配件、積 體電路微組件等;英國自我國進口的主要產品則包括電子機械產品、自動資料處理機、文具 機器之零附件、積體電路微組件、機動車輛零配件、有線電話電報器具。至於雙邊服務業貿 易,主要包括技術權利金及金融、法律、工程顧問等服務業之諮詢顧問以及旅遊、留學等項 目,英國方面維持明顯的順差地位。 55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3)政府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A. 重要經濟措施 英國政府在經濟及技術創新相關部門的組織架構上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包括將原來的 「貿易暨工業部」(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DTI) 更名為「商業企業暨法規改革部」 (Department for Business, Enterprise and Regulatory Reform, BERR) ,以及新成立「社區暨地 方政府部」(Department for Commun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 DCLG) 和「創新、大學暨技 能部」(Department for Innovation, Universities and Skill, DIUS) 等。 BERR 除了承接之前貿易暨工業部原有有關能源、生產力、企業關係、公司法、競爭和 消費者政策等業務外,另有關貿易政策之業務,改由該部與「國際發展部」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DfID) 共同負責;而有關貿易推廣與招商引資之業務,則和外交部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 FCO) 共同負責,透過既有之「英國貿易暨投資署」(UK Trade and Investment, UKTI) 持續推動。此外,內閣辦公室原有之 Better Regulation Executive 併入該部,負責推動法規改革業務;該部並與新成立之「社區暨地方政府部」 (Department for Commun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 共同合作,推動英國各地區經濟之永續發展;同時與 新成立的「創新、大學暨技能部」 (Department for Innovation, Universities and Skills,DIUS) 共同合作,推動有關科技、研究、創新及提升勞工技能等事宜。為加強與企業界之溝通聯繫。 該部也與新設立、由資深的英國企業界領袖所組成的「英國商務協會」 (Business Council for Britain) 緊密合作;該協會每年召開二次會議,向英國國會及內閣提供諮詢建言。

B. 經濟展望 近幾年在財政政策上,知名的 The Economist 所出版的 The world in 2011 (經濟學人: 2011 全球大趨勢)特別指出,英國財政預算赤字的惡化問題,迫使由首相布朗所領導的工 黨政府打破競選公報上不加稅的承諾,在 2010 年 4 月起引進對高所得者課以所得稅 (income tax) 最高稅率 50% 的措施。而 2010 年 5 月上台的保守黨-自民黨聯合政府更把巨幅刪減財 政赤字列為首要施政目標之一,計畫至 2014 年可以把預算赤字減縮到僅占 GDP 比重的 2%; 在刪減財政赤字比重的同時,新政府也計畫提高多項稅款的稅率,包括從 2011 年 1 月開始 提高附加價值稅 (VAT) 及消費稅 (consumption tax) 的稅率,於同年 4 月起調升國民年金保險 費 (National-insurance contributions) ,此外將再度調漲高所得者的所得稅 (income tax) 稅率, 政府並將這些項目的稅率提高將扮演幫助降低財政赤字占 GDP 比重的重要角色。 IMF 預測 2011 年英國經濟將比 2010 年略為好轉,預估經濟成長率為 1.7%,失業率持平, 為 7.8%,通貨膨脹率則預測上升到 4.2。經濟學人 The world in 2011 特別指出,新政府為了 解決財政赤字惡化問題而決定大幅縮減財政預算的措施,不僅被質疑可能會造成政府對社會 福利及醫療保健支出的排擠,更可能影響到剛開始走出低迷之英國經濟的復甦力道,其後續 發展值得密切觀察與注意。

560


各國個論

表 2-4-23 英國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大不列顛暨北愛爾蘭聯合王國(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簡稱 U.K.) 位於歐洲西北部,國土由英格蘭(England)、威爾斯(Wales)及蘇

地理位置

格 蘭(Scotland)( 構 成 大 不 列 顛 島(Great Britain))、 北 愛 爾 蘭 (Northern Ireland)及眾多的附屬小島所組成,南與法國隔英吉利海 峽,東與荷蘭、比利時和丹麥隔北海相望

氣候 政治體制

屬溫溼、海洋性氣候,平均年雨量 1,600mm,夏季大致在 18℃ ~25℃ 之間,冬季約 0℃ ~5℃ 君主立憲內閣制 執政黨:工黨 (1997.5 月∼ 2010.5 月 )/ 保守黨、自由民主黨聯合政 府 (2010.5 月∼ )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國家元首: 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女王伊利沙白二世) 首 相: 布 朗 Gordon Brown (2007.6 月 ∼ 2010.5 月 )/ 卡 麥 隆 David Cameron (2010.5 月∼ )

語言

英語(English) 首 都 為 倫 敦(London), 其 他 重 要 城 市 包 括 蘇 格 蘭 首 府 愛 丁 堡 (Edinburgh)、 威 爾 斯 首 府 卡 地 夫(Cardiff)、 北 愛 爾 蘭 首 府 貝

首都及重要城市

爾 法 斯 特(Belfast) 以 及 位 處 蘇 格 蘭 的 格 拉 斯 哥(Glasgow) 和 位 於 英 格 蘭 的 曼 徹 斯 特(Manchester)、 利 物 浦(Liverpool)、 新 堡 (Newcastle)、 伯 明 罕(Birmingham、 布 里 斯 托(Bristol) 等 主 要 工商城市 Belfast(BFS),Birmingham(BHX),EastMidland(EMA),Edinburgh

主要國際機場

(EDI),Glasgow(GLA),London-Gatwick(LGW),London-Heathrow (LHR),London-Luton(LTN),London-Stansted(STN),Manchester (MAN)

重要港埠

天然資源

Belfast, Bristol, Dover, Felixstowe, Harwich, Hull, Liverpool, Plymouth, Portsmouth, Southampton, Thames, Tibury, Tyne 主要的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及鐵礦等。北海石油、天然氣產 量豐富,是全球主要的產油國及瓦斯生產國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243,610

人口數(人,2010 年)

62,698,362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257

華人數(人,2010 年)

350,544 56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4-23 英國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華人所占比例(%)

0.56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5,800

台僑所占比例(%)

0.0093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英鎊(GBP)

匯率(英鎊兌美元)

1USD:0.6388GBP(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0.1

-4.9

1.4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3.6

2.1

3.3

失業率(%)

5.7

7.6

7.9

26,790.1

21,824.3

22,474.6

43,652

35,315

36,120

出口值(億美元)

4,694

3,563

4,103

進口值(億美元)

6,429

4,849

5,617

貿易餘額(億美元)

-1,735

-1,286

-1,514

41.5

38.5

43.2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貿易依存度(%)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562

電子機械產品、汽油及相關產品、車輛、藥品、渦輪噴射引引擎、其 他航空零件、有機化學品、科學及攝影器材、鋼鐵等 美國、德國、法國、荷蘭、愛爾蘭、比利時、西班牙、義大利、中國 大陸、瑞典 電子機械產品、車輛、自動資料處理機、積體電路微組件機動車輛零 配件、石油原油、成衣、藥品、有機化學品、金屬製品 德國、美國、中國大陸、荷蘭、法國、挪威、比利時、愛爾蘭、義大 利、西班牙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19.18

12.30

16.73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36.30

29.80

36.21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17.12

-17.5

-19.48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41

0.35

0.41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56

0.61

0.64


各國個論

表 2-4-23 英國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核子反應器、鍋爐、飲料、酒類及醋、鋼鐵、醫藥品、光學、照相、 電影、計量、檢查、精密、內科或外科儀器及器具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核子反應器、鍋爐、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 車輛

外匯存底(億美元)

529.8

全球競爭力評比 (投資環境評比)

667.1

824.1

12(21)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1)主要產業介紹 英國的服務業相當發達,特別是其金融服務業在世界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另外,英 國也是相當重要的工業國家,而近年來創意產業更是蓬勃發展,為英國經濟注入一股新的力 量。以下就英國代表性的產業做簡要的介紹:

a. 機械工業及資料處理設備: 機械工業及資料處理設備之生產為英國重要的產業之一,2009 年機械類及資料處理設 備製品之出口總額達 340 億 5,677 萬英鎊(折合約 533 億 1,367 萬美元),其中前三大出口 機械項目依序為為渦輪噴射引擎 (95 億 2,911 萬英鎊 ) 、自動資料處理機(26 億 5,978 萬英 鎊)、辦公用機器設備(22 億 6,943 萬英鎊)。英國工具機 (machine tool) 製造廠商遍及全 英國,但主要集中在西約克夏區 (West Yorkshire) 和東密德蘭及西密德蘭區 (West and East Midlands) 。

b. 化學及相關工業: 英國北海蘊藏豐富的石油,加上國土境內出產的天然氣,成為其發展化學工業的重要資 源。英國化學工業的投資金額相當可觀,每年化學工業的 R&D 投資金額約 210 億英鎊(折 合約 328.74 億美元);也由於化學工業之發展主要依賴新生產技術的引進,許多在英國境內 的世界級的研究中心紛紛致力發展新的製造程序,譬如「程序強化」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在維持相同產能下,顯著降低成本或減少化工廠面積,進而降低對環境的衝擊。 全國從事生產化學原料及相關製品的員工人數達 23 萬人左右,該產業聚落主要分布於 蘇格蘭以及英格蘭北部的 Teesside、約克夏、Humber 等地,其中約有 150 家重要化學公司設 立於蘇格蘭,每年為當地帶來 93 億的經濟效益。

c. 製藥工業及生物技術: 56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全球排名前 100 大的製藥公司當中,每 5 家公司就有 1 家在英國研發製藥,同時在當地 越來越蓬勃發展的生技業相輔相成之下,使英國成為世界重要的醫藥研究發展中心。另外, 英國生技公司家數超過 435 家,每年該產業為英國帶來的營收超過 25 億英鎊(折合約 39.14 億美元);其生技業規模為全歐第一大,以全球來看也僅次於美國。英國整個製藥、生技及 保健產業的市場總值超過 230 億英鎊(折合約 360 億美元),從事人員約 40 萬名勞工,花 費在相關產業之 R&D 研發金額高達 45 億英鎊(折合約 70.44 億美元)。

d. 汽車工業: 汽車生產相關工業是一向是英國重要的製造業之一,在當地生產汽車的製造商皆為世界 知名廠牌,目前在英國生產汽車的廠牌有 16 家,包括 Jaguar、Land Rover、LTI、Toyota、 Bently、Vauxhall、Lotus、Nissan、Mercedes、Aston Martin、Rolls-Royce、Honda 及 BMW 等著名汽車公司;另外,英國在全球汽車零配件製造業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例如擁有 多 家 重 量 級 的 汽 車 零 配 件 製 造 商, 包 括 GKN Plc、TI Automotive、Tomkins Plc 及 Unipart Group 等,以及許多知名汽車零配件製造商的子公司,包括 Robert Bosch、Calsonic Kansei Europe、Cummins、Dephi Automotive Systems UK、Intier Automotive Interiors 及 TRW 等。 生產汽車零件多集中於英格蘭東部及西密德蘭地區,約佔該產業的 32.4%,許多知名車廠亦 設立在附近,以便於採購零配件。

e. 航太及國防工業: 英國的航太及國防工業具備生產各項產品的技術及產能,從事的勞工約 30 萬人;該產 業之相關產品製造並且是英國重要的出口項目,在全球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英國著名的航 太 及 國 防 業 巨 擎 包 括 Airbus、BAE Systems、EDAS、GKN、Finmeccanica、Rolls-Royce、 Thales Group、Smiths Group 等公司。

(2)外商在當地投資經營現況 英國不僅是許多企業赴歐洲地區發展的首選投資目的地,也是外商設立其歐洲總部的首 選之地根據我國經濟部投資業務處所整理的報告顯示,英國具有吸引外商投資及成為經商據 點與營運總部之極大利基包含下列幾等重要因素: ①是歐洲國家當中申請設立投資最方便的地方:與歐洲其中國家平均需要 32 天相比較, 在英國建立並開展業務只需 13 天左右;在設立公司的便利性方面,位居歐洲第一。 ②具有適合外國投資者的低稅率環境: 英國的公司稅從 1980 年代初期的逾 50% 逐步下 降,工黨的布朗內閣自 2008 年 4 月將其最高稅率降為 28%,2010 年 5 月接替執政的保守黨- 自由民主黨聯合政府又進一步決定把公司稅最高稅率降為 27%,這些進展使英國成為該項稅 率最低的工業化國家之一。其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降為 40%,也是歐盟國家當中最低的之一。 ③其勞動市場是歐洲最靈活的之一:英國在簽訂馬斯垂克條約時,並未簽署其社會憲章, 也因此在勞工的法規限制上,較歐陸其他國家寬鬆。雖然英國也實施工時限制(規定每週最 高工作時數 48 小時),但雇主可於工作契約中與員工另訂工作時數,因此具有較高的彈性。 英國並被世界銀行列為「歐洲僱用市場第二強」,僅次於丹麥。 ④優越的產品市場規範及最少的創業障礙:英國被「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列 564


各國個論

為『產品市場規範』(Product Market Regulation) 的世界第二名,僅次於澳大利亞;另外,其 創業障礙被認為是世界最少,貿易和投資障礙名列世界第三。 ⑤擁有眾多頂尖人才且是創新的世界領先者:英國擁有多所世界級的大學及研究機構, 高科技及管理人才眾多。此外,英國的創新產業發達,是全球創新型企業最活躍的地國家之 一,研究品質僅次於美國。 ⑥是投資所需之政治環境最穩定的國家之一:英國的政治成熟穩定,根據國際透明組織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統計,該國是世界上政府運作最透明(最少腐敗)的國家之一。 英國也是財產登記最便利的國家之一。

3. 當地華人經濟 (1)僑台商人口分布及活動概況 根據中華民國經濟部僑務委員會資料顯示,2010 年英國的華人數約 35 萬,約占英國總 人口的 0.56%,比重雖不高,但近年來有持續成長的趨勢,並且是除了俄羅斯之外,華人人 數最多的國家;另外,台裔移民及留學生人數近幾年有明顯增加的跡象,根據僑委會資料, 台僑總數有 5,800 人。定居在此的華人遍布英國各地,但較集中於倫敦、曼徹斯特、伯明罕、 愛丁堡、格拉斯哥等大城市。早期華人以從事餐飲業、經營雜貨店及南北貨販賣為主,近年 來第二代的華裔住民及新一代的移民逐已漸轉向高科技製造業及金融服務業發展,前往英國 投資經商的華人也以從事製造業生產及貿易金融服務業為主。由於近年來中國大陸移民及留 學生大量湧入,其中包含許多非法移民,從事餐館黑工與色情行業,英國政府也留意到非法 移民所引發的社會問題,並著手修正移民法,相關移民政策與法規將更加嚴格。

(2)當地台商經營與投資概況 英國是台商前往歐洲投資的大宗,根據我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的統計,截至 2009 年 底,我商經核准前來英國投資或設立據點的案件數累計達 167 件;以件數而言,占我國廠商 對歐投資總數 651 件的 25.7%,居我對歐投資之首位。近幾年台商在英國的投資件數為 2008 年 7 件、2009 年 5 件,2010 年台商前往歐洲地區總共有 13 件,其中並沒有任何前往英國的 投資案件。另外,在投資金額部分,台商在英國投資累計達 5.24 億美元,占我國在歐洲總投 資額約 19.3%,居我對歐投資第 2 位,僅次於荷蘭。不論以投資件數或投資金額做比較,可 以看出英國無疑是我商在歐洲投資的優先選擇對象之一。 如以投資的產業別來分析,台商在英國的投資以電子及資訊相關產品等產業家數為最 多,估計約佔六、七成以上;其他如金融服務業、海陸運輸業、國際貿易業、機械製造、腳 踏車製造及電機業等,均可見到台商的影子。以目前可取得的數字估算,我國廠商在英投資 所僱用的勞工人數約為 10,000 人。以地區別來區分,英格蘭台商數最多,約有百餘家;蘇格 蘭居次,約有 10 家;再其次為威爾斯,有 4 家;北愛爾蘭則有錸德科技公司與宏碁公司 2 家。 若以個別的產業別來看,我在英國投資之廠商以電子業為大宗,有 110 餘家之多,其中 較著名之廠商包括宏達電、友訊科技、宏碁電腦、明碁電腦、華碩電腦、東元資訊、大同公 司等;貿易服務業計有 17 家;銀行金融業計有 8 家,包括中央銀行、台銀、彰銀、一銀、華銀、 56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中信銀、兆豐銀、永豐金證券,均在倫敦設有分行或辦事處;海空運輸業計有 6 家,包含知 名的長榮海運、長榮航空、中華航空、陽明海運等。上述所列在英投資的所國廠商中,將歐 洲營運總部設立在英國者有長榮海運、陽明海運、友訊科技、宏達電等公司。 設置生產線的廠商基本上基於投資補助的取得、勞工薪資成本、土地成本等因素考量, 大多選擇遠離大倫敦區,其中中西部英格蘭靠近 Birmingham 的 Telford 為早期我商投資的重 要地點,以大同公司、神達電腦及英達科技等公司的廠房最具規模;Manchester 地區則有東 元電機及東元資訊的行銷與維修據點;至於英格蘭東北部的 Newcastle 一帶則有中環電子等 公司進駐,廠房規模不小。另外,向有「歐洲矽谷」之稱的蘇格蘭也有我國廠商進駐,其中 當地最大城市格拉斯哥市 (Glasgow) 及鄰近地區是台商企業聚集的重鎮;高峰時期包括中華 映管、鴻海及英業達,仁寶等公司在此設廠,其廠房及雇用勞工人數均具相當的規模。但近 年來因電腦市場急遽變化且生產成本過高,這幾家廠商已紛紛撤出,首先是中華映管決定關 廠,之後鴻海及英業達的廠房遷至捷克,最後仁寶電腦公司在此地的廠房也關關閉,遷往波 蘭發展。 我國在英投資的電腦及資訊廠商除了少數具生產線規模外,多數係以設立銷售據點型態 為主,其設置營運銷售據點以大都會為考量;為因應電腦產品需快速調整、組合以適應市場 需求的特性,多數銷售據點亦多具有簡單裝配、維修及倉儲、發貨的功能。此外,大多數 的銷售據點皆設立在人口較稠密的東南英格蘭地區,尤其是大倫敦區或是鄰近的外圍城鎮如 Slough、Hemel Hampstead、Milton Keynes 等地點。設立營運銷售據點的知名廠商包括長榮 公司歐洲總部、友訊科技、大霸電子、明基電通、宏碁電腦、研華科技、精英電腦、技嘉公司… 等等。其中宏碁電腦 (Acer) 更是英國電腦市場的品牌銷售冠軍,其成功策略主要是打入各階 層的銷售市場,並設計高競爭力的售價,來贏取更廣闊的消費族群。

(3)投資機會 英國產業多元發展,資訊電子、航太、製藥、化學、一般機械等都是極具發展潛力之產 業包括;除此,英國為全球金融服務業的中心之一,該產業相當發達且具規模,商機龐大; 近年來成長迅速的創意產業也極具發展潛力,值得注意及把握。另外,英國的不同地區具 有不同的經濟產業特色與商機,我國廠商倘若有意前來英國投資者,可先自英國官方駐台機 構-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 (British Trade & Cultural Office) 、英國貿易暨投資署 (UK Trade & Investment) 、以及英國各地方發展局網站獲取所需之投資環境及法規資訊。

4. 小結 2008 年的金融風暴不僅對英國龐大的金融服務業部門造成衝擊,其危機也緊接著對其他 產業帶來連鎖效應的影響,造成從 2008 年第二季企連續 6 季下跌之二戰後以來最長的經濟 衰退。連續低迷的經濟困境也迫使英格蘭銀行在 2009 年採取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低利率 措施的結果導致英鎊貶值並帶來促進出口的有利因素,貿易也成為 2010 年之後幫助英國經 濟成長之主要貢獻部門。 近幾年的嚴重經濟問題也逼使英國政府陸續提供龐大的資源挹注到產業金融上,但伴隨 566


各國個論

著稅收的減少以及支出的驟增,其結果卻也導致政府財政赤字的嚴重惡化;巨幅刪減財政赤 字也成為 2010 年 5 月上任的新政府的首要施政目標之一。但為了解決財政赤字惡化問題而 決定大幅縮減財政預算的措施,不僅被質疑可能會造成對社會福利及醫療保健支出的排擠, 更可能影響到剛開始走出低迷之英國經濟的復甦力道,其後續發展值得密切觀察與注意。 儘管存在著許多問題,英國繼續維持歐洲國家當中吸引外資的首位,英語環境、專業具 規模的金融服務業、高素質的人力資源以及優越的投資環境與條件等仍是英國吸引外資的利 器;不管是投資生產或是設立歐洲地區營運總部,英國無疑是外商佈局歐洲市場的首要考慮 及選擇地點之一。英國也是我國廠商前往歐洲投資件數最多的國家,台商在此地企業跨足不 同的產業部門,其中又以資訊電子業為大宗,幾乎所有國內知名資訊電腦大廠皆前往設立據 點。隨著許多企業在成本考量因素下紛紛把原有產業的生產線遷往東歐地區之際,台商可以 把眼光轉移到英國新興且具潛力的產業上,其中蓬勃發展的創意產業不僅為英國經濟注入活 力,也成為該國重要的經濟樑柱,其龐大的市場商機值得台商把握及開拓。

(十八)歐洲其他國家及地區 盧森堡(Grand Duchy of Luxembourg)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2010 年盧森堡經濟成長率大幅上升至 3.5%;為了遏制失業率的繼續攀升,政府更大公 共投資和發展兼職工作,並計劃通過鞏固財政的中期發展規劃,以幫助改善其財政狀況和促 進貿易成長。2010 年隨著經濟活動的熱絡,物價上漲率攀升至 2.3%。在失業問題方面,盧 森堡 2010 年失業率上升至 6.2%。

(2)貿易概況 2010 年盧森堡的商品出口總金額為 142 億美元,2010 年進口總金額為 241 億美元;因 出口的大幅縮減,2010 年貿易逆差為 99 億美元。就盧森堡與台灣的雙邊貿易方面,2010 年 盧森堡對台灣的出口額為 0.24 億美元,與 2009 年的 0.12 億美元相比在數額上足足成長了一 倍,占盧森堡出口總金額的 0.12%。2010 年盧森堡自台灣之進口值為 0.43 億美元,較 2009 年的 1.44 億美元大幅下降了 70.14%,占盧森堡進口總金額的 0.18%;2010 年盧森堡對我國 有 0.19 億美元的貿易逆差,比 2009 年的 1.32 億美元逆差明顯減少。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1983 年盧森堡開始對於集體企業 (Collective Investment Undertaking) 展開規範,當時 政府對於信託投資公司發布了相關的法律規定,對於歐盟境內發行的公開募集開放型基金之 監管準則,為信託投資法規。1985 年歐盟將這項監管準則稱為 Undertakings for Collective Investment in Transferable Securities,簡稱 UCITS。這項「可轉讓證券集體投資計畫指令」 表示,海外基金只要符合此規定,皆可以在歐盟國家自由銷售。目前已經發展至 UCITS III, 56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預計 2011 年 7 月將實施 UCITS IV。歐盟在整合歐洲境內共同基金註冊發行相關監管制度後, 盧森堡政府積極進行立法遊說工作。盧森堡政府將 UCIT 指令併入當地的金融法規當中,領 先其他歐洲成員國取得商機。 表 2-4-24 盧森堡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盧森堡(Grand Duchy of Luxembourg)

地理位置

是一個位於歐洲的內陸國家、被鄰國法國、德國和比利時包圍,

氣候

氣候特徵介於海洋性氣候和大陸性氣候之間,四季分明,年降雨分布 平均,北部比南部氣溫更低。

政治體制

世襲君主立憲及代議民主並行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基督教社會黨 / 讓 - 克洛德 • 容克(Jean-Claude Juncker)

語言

盧森堡語(Luxembourgish)、法語(French)、德語(German)

首都

盧森堡市(Luxembourg)

主要國際機場

Luxembourg-Findel International Airport(LUX)

重要港埠

Mertert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2,586

人口數(人,2010 年)

503,302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194

華人數(人,2010 年)

1,381

華人所占比例(%)

0.274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53

台僑所占比例(%)

0.0105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歐元(EUR)

匯率(歐元兌美元)

1USD:0.7484EUR(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1.4

-3.6

3.5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CPI,%)

3.4

0.4

2.3

失業率(%)

5.4

5.7

6.2

583.38

529.88

549.50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568


各國個論

表 2-4-24 盧森堡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119,521

106,551

108,832

出口值(億美元)

176

128

142

進口值(億美元)

316

245

241

貿易餘額(億美元)

-140

-117

-99

貿易依存度(%)

84.3

70.4

69.7

(GDP per capita, 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一般金屬、機器及設備、食品及化學品

主要出口國家

德國、法國、比利時以及其他歐盟會員國

主要進口產品

機器及設備、運輸設備、基本金屬及食品

主要進口國家

比利時、德國、法國以及其他歐盟會員國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0.42

0.12

0.24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1.06

1.44

0.43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0.64

-1.32

-0.19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23

0.09

0.17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34

0.59

0.18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核子反應器、鍋爐、銅及其製品、鋼鐵、卑金屬製工具、器具、利器、 匙、叉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光學、照相、電 影、計量、檢查、精密、內科或外科儀器及器具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評比 (投資環境評比)

397.78

810.01

848.66

20(-)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 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目前盧森堡是歐元區內最重要的私人銀行中心,也是僅次於英國的全球第二大境外金融 中心及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的投資信託中心。金融業、鋼鐵業和廣播電視業是盧森堡經 濟的三大支柱,主要投資國家為德國和法國,分別對於金融業和產業部門有所涉獵。盧森堡 在對外關係方面採開放政策,與世界各國建立外交關係,積極參與區域性及國際性事務。對 56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於援助第三世界國家也不遺餘力,在歐洲國家當中,與瑞典、丹麥、挪威及荷蘭同為對外援 助預算比例最高之國家。為了鼓勵投資,盧森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金融相關 企業進駐發展,使得投資者的資金流動更加便利化,通訊網路極為發達,可做為連接全國主 要城市和外國投資,加上勞動力素質高,擁有多項吸引外資的優點。該國缺點為生活成本較 高,盧森堡擁有全球最高的每人平均所得,高消費水準對於一般民眾可能有點吃力。

3. 當地華人經濟 為強化台灣的經貿交流,於 2009 年 10 月成立盧森堡台北辦事處,其重要活動包括舉辦 商務研討會,希望未來能成為雙邊經貿商務往來的重要平台。盧森堡和我國雙方金融服務互 動發展深具潛力,例如基金產業的合作相當熱絡,目前台灣投資者投入在盧森堡註冊的共同 信託基金約已達 300 億美元,其中盧森堡的保沃思工程公司與台灣貿易往來已有 25 年之久, 並早在 1994 年就在台北設立分公司。根據經濟日報指出,2010 年五月我國金管會官員出席 國際證券監理機構組織 (IOSCO) 會議,與盧森堡及愛爾蘭等國家展開雙邊會談,討論與盧森 堡洽談簽訂監理合作備忘錄 (MOU) 可能性的相關議題;由於盧森堡在台銷售的境外基金高 達七成佔有率,兩邊一旦簽訂 MOU,不但有助監理合作,對投資者也更加便利。

4. 小結 2009 年下半年起盧森堡經濟開始緩慢復甦,2010 年的經濟成長率由負轉正,失業率也 下降,原本衰退的經濟狀況已明顯好轉。盧森堡是全球第二大的投資信託中心,目前正在實 施 UCITS 計劃,對集體企業大有幫助。另外政府對外採開放政策,積極建立外交關係,制定 多項優惠政策鼓勵外資進駐。由於盧森堡在我國銷售的境外基金高達七成,我國政府從 2010 年起開始積極與盧森堡洽談簽訂 MOU,期待為雙方貿易帶來實質利益。

希臘(Hellenic Republic)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在總體經濟表現方面,2008 年希臘的經濟成長率為 1.0%,2009 年因全球金融危機與經 濟不景氣而呈現 -2.3% 的負成長;2010 年希臘的經濟表現不但沒有像多數國家呈現復甦景象, 相反地,更因為債信問題的延續以及就業條件的尚未改善,其經濟成長率反而下降至 -4.4%。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 2011 年評估希臘的經濟成長率可望比 2010 年稍微好轉,但預 測值仍然呈現 -2.9% 的負成長率,代表希臘經濟短期內將無法迅速復甦。在通貨膨脹方面, 2009 年希臘的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CPI) 為 1.3%,2010 年 CPI 大幅上漲至 4.7%。另外希臘的 失業率近年來呈逐年上升的趨勢,2009 年的失業率為 9.5%,2010 年上升至 12.5%;希臘政 府預估 2011 年其失業率將繼續攀升至 14.6%。 2009 年第四季希臘發生債信危機,當時希臘巴本德理歐 (G. Parandrou) 總理執政後,其 所屬的社會黨公佈希臘 2009 年預算赤字大幅提高,引起外界震驚,造成標準普爾、穆迪及 惠譽等三家信評機構調降希臘信用評等。至 2010 年上半年,希臘債信危機越演越烈,使歐 570


各國個論

盟 ( EU ) 與國際貨幣基金 ( IMF ) 不得不伸手援助,5 月 2 日希臘、歐盟與國際貨幣基金達成 共識,希臘承諾會將預算赤字占 GDP 比率至 2014 年降至 2.6%,EU 和 IMF 將對希臘未來 3 年提供 1,100 億歐元(折合約 1,469.8 億美元)的財政紓困,使其暫時度過債信危機,然而希 臘債信危機迅速蔓延至葡萄牙、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導致國際股市下跌,歐元匯率貶值。 希臘接受 EU 和 IMF 金援的條件包括承諾採行一系列的措施,將赤字占 GDP 比率降至 2014 年的 2.6%,並推動財政改革,接受 EU、IMF 及歐洲央行體系之檢查。由於希臘一直未 達成原承諾的目標,投資人擔心希臘可能發生違約或倒債的風險,並且 2011 年 5 月 29 日標 準普爾信評機構將希臘債信評等從 BB- 降至 B 級,希臘債信危機再度引爆,導致全球金融市 場的恐慌。 2011 年 6 月 22 日希臘新政府通過國會信任方案,6 月 29 日國會通過新內閣所提出財 政緊縮政策,內容包括 280 億歐元的加稅減支,以及 500 億歐元的國有財產處分,才能獲 得 EU 和 IMF 的後續援助。歐元區財長於 7 月 2 日決定同意發放 120 億歐元的紓困金,這是 2010 年通過的 1,100 億歐元援助金額的第五筆。 2011 年 7 月 21 日歐盟峰會通過希臘新紓困方案,歐盟各國政府和國際貨幣基金將提供 1,090 億歐元金援,民間部門提供 496 億歐元,其中銀行業者和其他投資人提供的貸款淨額 估計約為 370 億歐元,此外將透過債券買回計畫再提供 126 億歐元。根據新的紓困計畫,希 臘公債的民間持有人將蒙受相當大的損失。為防堵歐債危機擴大,歐盟允許歐洲金融穩定基 金在次級市場購買波動,可實現預防性干預措施,並能夠透過向政府提供貸款來對金融機構 進行資本重組。

(2)貿易概況 希臘 2010 年商品出口總金額為 209 億美元,2010 年商品進口總金額為 506 億美元。就 希臘與我國的雙邊貿易,2010 年希臘對台灣的出口額為 0.62 億美元,較 2009 年的 0.32 億美 元增加了將近一倍,占希臘出口總金額的 0.29%;進口自 2008 起呈現逐年下降趨勢,2010 年希臘自台灣進口額則為 1.69 億美元,占希臘進口總金額的 0.33%。雙邊貿易基本上是希臘 對我國呈現逆差的狀態,但與其進口值一樣,赤字規模自 2008 至 2010 年逐年減少;2010 年 希臘對我國有 1.07 億美元的貿易逆差。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2010 年初希臘財政部向歐盟提交穩定及成長計畫 (Stability and Growth Program, SGP) 草 案,該計畫主要是為了能夠開源節流改善赤字,並預計在 2010 年至 2012 年三年內將預算赤 字佔 GDP 之比率由 2009 年之 12.7% 降至 2012 年之 3% 以下。為求能達成 SGP 縮減赤字的 目標,希臘政府提出短期和中期的結構及財政改革策略,包括稅收、預算、社會安全、組織 變革以及政府行政改革等面向。財政政策主要以增加稅收和減少支出為主、結構改革政策主 要解決長久以來之結構性缺失,以確保經濟得以永續成長及發展。 2011 年希臘政府計劃將大幅削減公共開支,並且通過改革計劃,對國營企業實施私有化, 預計在四年內融資 500 億歐元(折合約 648 億美元)以鞏固國家財政。IMF 以及歐盟將會商 討具體細節,IMF 和歐盟將決定是否發放新的貸款。 57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4-25 希臘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希臘共和國(Hellenic Republic)

地理位置

及阿爾巴尼亞接壤,東部則與土耳其接壤,瀕臨愛琴海,西南臨愛奧

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南端。陸地上北面與保加利亞、馬其頓以 尼亞海及地中海。 希臘氣候分為地中海型氣候及大陸型氣候。北部和內陸由於多山、冬 氣候

季嚴寒,夏季炎熱。南部地區及各島嶼則屬於地中海氣候,全年氣溫 變化不大,冬季氣溫在 6 至 12 攝氏度之間,夏季則在 28 至 31 攝氏 度之間。

政治體制

議會民主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泛希社運黨 / 卡羅洛斯 • 帕普利亞斯 / 喬治 • 巴潘德列

語言

希臘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雅典(Athens)

主要國際機場

Thessaloniki(SKG), Athens(ATH)

重要港埠

雅典(Athens)、比裡夫斯(Piraeus)、 塞沙羅奈基(Thessaloniki)

天然資源

褐煤、石油、鐵礦石、鋁土礦、鉛、鋅、鎳、鎂、大理石、鹽、水力 資源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131,957

人口數(人,2010 年)

10,760,136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81

華人數(人,2010 年)

8302

華人所占比例(%)

0.077

台僑人數(人)

90

台僑所占比例(%)

0.0008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歐元(EUR)

匯率(歐元兌美元)

1USD:0.7484EUR(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1.0

-2.3

-4.4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4.2

1.3

4.7

失業率(%)

7.7

9.5

12.5

3,486.74

3,273.31

3,054.15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572


各國個論

表 2-4-25 希臘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31,307

29,328

27,302

出口值(億美元)

257

205

209

進口值(億美元)

897

678

507

貿易餘額(億美元)

-640

-473

-298

貿易依存度(%)

33.1

27.0

23.4

(GDP per capita,美元)

礦物燃料、礦物油及其產品、瀝青等;電機、電氣、音像設備及其零 主要出口產品

附件;核反應爐、鍋爐、機械器具及零件;鋁及其製品;鋼鐵;藥品; 塑膠及其製品;蔬菜、水果等或植物其他部分的製品;針織或鉤編的 服裝及衣著附件;鋼鐵製品

主要出口國家

義大利、德國、保加利亞、賽普勒斯、美國、英國、羅馬尼亞、法國、 土耳其、西班牙 核反應爐、鍋爐、機械器具及零件;礦物燃料、礦物油及其產品、瀝

主要進口產品

青等;車輛及其零附件,但鐵道車輛除外;電機、電氣、音像設備及 其零附件;藥品;船舶及浮動結構體;鋼鐵;塑膠及其製品;光學、 照相、醫療等設備及零附件;非針織或非鉤編的服裝及衣著附件

主要進口國家

德國、義大利、中國大陸、法國、荷蘭、俄羅斯、西班牙、比利時、 英國、土耳其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0.92

0.32

0.62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2.77

1.81

1.69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1.85

-1.49

-1.07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36

0.16

0.30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31

0.27

0.33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礦物燃料、礦油及其蒸餾產品、含瀝青物質、礦蠟、鹽、硫磺、土及 石料、塗塗牆料石灰及水泥 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核子反應器、 鍋爐、塑膠及其製品 34.7

55.5

63.7

83(45)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57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外國對希臘直接投資 (FDI) 的規模從 2007 年起持續成長至今,其中 2010 年 FDI 為 37 億多歐元(折合約 49 億多美元)(見表 2-4-26)。就外資來源國來看,2003-2010 年前十大 外資國依序分別為德國、法國、英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義大利、賽普勒斯、美國及 瑞士。至於投資領域則是服務業占 72%、工業占 26%、其他 2%;其中服務業以金融併購及 電信為主,工業則為化學製品、金屬製品、機械設備及飲料。 表 2-4-26 希臘近來年來吸引外資(FDI)淨資本流入統計 年度

金 額(歐元)

2003

11 億 3,000 萬

2004

16 億 9,200 萬

2005

5 億 200 萬

2006

42 億 7,500 萬(比 2005 年成長 8 倍)

2007

14 億 100 萬

2008

34 億 7,700 萬

2009

32 億 2,550 萬

2010

37 億 1,200 萬

資料來源:希臘央行、美國中央情報局

3. 當地華人經濟 希臘華僑海外人數共有 8,302 人,其中台僑有 90 人。我國旅居嫁到希臘之女士們在當地 設立希臘華人聯誼會(總共約 30 餘人)。目前台商以從事製造業者居多,希臘在製造業這 塊似乎較不具競爭性,尚未形成生產群聚結構,故產品僅能向東南歐、中東、北非等地輸出。 目前我商已有投資捷克、匈牙利等國家,但在希臘設廠後之生產成本比較昂貴,比較不具競 爭力,因此台商至今尚未有前往希臘投資設廠者,僅有少數幾位來自台灣的僑民定居於此, 設立貿易公司、珠寶買賣及旅行社。

4. 小結 希臘經濟近幾年正陷入困境中,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創歷史新高紀錄。政府為了穩定歐元 匯率和市場信心,宣布將出售國有資產,並持續削減財政赤字。若希臘政府無法及時進行 結構改革和平衡赤字,希臘經濟將繼續衰退。為處理解決困境,希臘政府於 2010 年起實施 SGP 計劃,並將於 2011 年大幅削減公共開支,對國營企業實施私有化來鞏固國家財政,期 望能改善赤字。外人投資方面希臘有三個自由貿易區,對外國公司可享有優惠,儘管該國經 濟狀況不甚理想,但由於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及機會,故近四年來 FDI 有逐年上漲之勢。有 意願前往的台商,宜仔細評估其商機與風險。 574


各國個論

丹麥(Kingdom of Denmark)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2010 年雖然房地產與股票價格下跌減少家庭財富,但實質家庭所得因工資調漲以及丹 麥政府所提出減稅計畫與低利率政策而增加,該年經濟成長率成長至 1.7%。國際貨幣基金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預測 2011 年丹麥將擠身工業化國家裡經濟成長最強勁的 國家,並預測至 2015 年其經濟成長率皆會維持在 2% 居高不下。 在物價水準變動與就業狀況方面,2010 年 CPI 回升至 2.3%。因著不景氣及債信危機, 丹麥 2009 的失業率攀升至 4.6%,2010 年降至 4.2%;儘管經濟已出現復甦跡象,但 OECD 預測 2011 年丹麥的失業率依舊將居高不下。

(2)貿易概況 2010 年丹麥的商品總出口值為 968 億美元,另外在商品總進口值方面,2010 年為 845 億美元。有關丹麥的貿易依存度,近幾年基本上維持在 58% 上下移動。就丹麥與我國雙邊貿 易而言,2010 年台丹雙邊貿易總額為 5.57 億美元,比 2009 年的 5.71 億美元小幅下降 2.45%; 2010 年丹麥對我國呈現 1.25 萬美元的貿易逆差,較 2009 年的 0.35 億美元之逆差提高許多。 丹麥對我國出口總額在 2010 年為 2.16 億美元,較 2009 年的 2.68 億美元減少了 19.4%;對 我國出口依賴度從 2009 年的 0.29% 到下降至 2010 年的 0.22%。2010 年自我國進口總額 3.41 億美元,比 2009 年的 3.03 億美元上升了 12.54%;對我國進口依賴度從 2009 年的 0.37% 上 升至 2010 年 0.4%。另外,丹麥對我國主要出口的產品包括核子反應器、鍋爐、醫藥品、電 機與設備及其零件、穀類、粉、澱粉或奶之調製食品;糕餅類食品。以商品別觀察,丹麥自 我國進口的產品以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核子反應器、鍋爐 鋼鐵製品為主, 2010 年丹麥對我國貿易餘額方面為貿易逆差,為 1.25 億美元,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為了提高經濟成長並致力改善政府及民間企業效率,丹麥政府提出所謂的『丹麥 2020 計畫』( 見表 2-4-27 所示 ),以強化招商並吸引外國人赴丹麥工作,同時投入資源提昇丹麥教 育競爭力,期望能在 2020 年將丹麥擠身至全球前十大富裕國家。丹麥政府並提出 21 億美元 減稅經濟方案,期望能鼓勵消費並提高人民工作意願,其中減少所得稅的收入高達 40 億美 元,將由減少補貼以及增加能源和間接稅等來彌補。 為了能夠有效實施節能減碳、發展綠能產業,丹麥政府除了開徵更高的污染稅和環境稅 外,並施綠色支票計畫,目的在於鼓勵民眾減少污染及節約能源活動,包括自 2010 年起提 供成人每年 260 美元、小孩每年 60 美元之獎金。同時為了鼓勵電動汽車發展,至 2012 年皆 給予電動汽車輛免稅,此舉將帶來各界對相關智慧基礎設施及電動車組件的巨大需求,進而 增加出口機會及就業機會,替丹麥公司創造經濟成長;其中美國 Project Better Place 等汽車 製造商已宣佈在丹麥推出電動汽車。丹麥並設立工業發展基金,每年將撥款約 2,000 萬美元, 以支持丹麥工業創新,強化丹麥工商業的競爭力,並協助工業界與學術界之間的跨域合作。 57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4-27 丹麥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項目 丹麥 2020 計劃 丹麥減稅方案 金融紓困計畫

說明 強化招商及吸引外國人赴丹麥工作以提高經濟成長並控制財政支出避免財政 赤字惡化 減少所得稅收,期能提高人民工作意願及鼓勵消費 提供 180 億美元的混合貸款,並要求銀行對新企業提供貸款及保證、強化金 融監理

提供出口融資

丹麥政府提供高達 9.5 億美元出口貸款

綠色支票計畫

除開徵更高的環境稅及污染稅外,並提供獎金鼓勵民眾節約能源及減少污染

電動汽車免稅

丹麥為鼓勵電動汽車發展,給予電動汽車輛免稅至 2012 年

設工業發展基金

每年將撥款約兩千萬美元,強化丹麥工商業的競爭力

資料來源:IMF;中華民國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業務處(2010.11)、外交部及本研究整理。

表 2-4-28 丹麥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氣候 政治體制 執政黨及現任女王 / 首相

位於歐洲北部日德蘭半島上及附近島嶼。南面就是德國,北部瀕臨大 西洋北海和波羅的海。 丹麥的氣候因地勢低平以及大西洋暖流的影響,所以氣候變化不大。 平均氣溫夏天時約攝氏 20 度,冬天時約在攝氏 0 度左右 。 議會制及君主立憲制 自由黨 / 瑪格麗特二世(Hendes Majestat Dronning Margrethe II)/ 拉 爾斯 • 勒克 • 拉斯穆森(Lars Lokke Rasmussen)

語言

丹麥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哥本哈根

主要國際機場

576

丹麥王國(Kingdom of Denmark)

Aalborg(AAL), Aarhus(AAR), Billund(BLL), Copenhagen (CPH), Odense(ODE)

重要港埠

阿路斯(Aarhus)、哥本哈根(Copenhagen)

天然資源

石油,天然氣,魚,鹽,石灰石,矽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43,094

人口數(人,2010 年)

5,529,888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128


各國個論

表 2-4-28 丹麥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華人數(人,2010 年)

11,984

華人所占比例(%)

0.21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255

台僑所占比例(%)

0.0046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丹麥克朗(DKK)

匯率(丹麥克朗兌美元)

1USD:5.613DKK(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1.1

-5.2

1.7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3.4

1.3

2.3

失業率(%)

2.6

4.6

4.2

3,414.67

3,089.25

3,107.6

62,359

56,052

56,147

出口值(億美元)

1,161

928

968

進口值(億美元)

1,092

819

845

69

109

123

66.0

56.6

58.3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貿易餘額(億美元) 貿易依存度(%) 主要出口產品

機械和工具、肉和肉製品、奶製品、魚、藥品、家具、風車

主要出口國家

德國、瑞典、英國、挪威、美國、法國、荷蘭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汽車、電訊器材及設備、石油、石油產品及有關材料、辦公室用機械 及自動處理資料設備、一般工業用機械設備及零件、電力機械 德國、瑞典、荷蘭、中國大陸、英國、挪威、義大利、法國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2.30

2.68

2.16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4.89

3.03

3.41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2.59

-0.35

-1.25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2

0.29

0.22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45

0.37

0.40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核子反應器、鍋爐、醫藥品、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穀類、粉、澱粉 或奶之調製食品;糕餅類食品 57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4-28 丹麥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核子反應器、 鍋爐鋼鐵製品

外匯存底(億美元)

423.2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766.5

765.2

9(12)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根據丹麥中央銀行統計,2010 年外國對丹麥直接投資 (FDI) 為 78 億美元。其中以瑞典、 美國、德國、英國為丹麥主要外資來源國。2010 年外國對丹麥投資的主要產業以金融、保險 相關商業服務業投資最高,投資金額達 36 億美元;第二為貿易與運輸,投資金額達 30 億美元; 再次為製造業,投資金額為 10 億美元。國際知名的公司如 IBM、INTEL、Nokia、BULL、 Samsung、ERICSSON、DIGITAL 等在此皆有相當具規模的投資研發及製造。 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外國投資者對丹麥房地產浮動利率抵押債券感到濃厚的興趣,投 資者主要基於安全性的考慮,由於希臘等歐洲國家的債務危機導致市場對安全性高的債券需 求大增,也因此自 2009 年第三季起,逐步增加及吸引許多外國投資者對丹麥房產抵押債券 的購買意願,主要購買的是中期債券或短期債券。

3. 當地華人經濟 由於丹麥市場的規模不大,故早年我國廠商赴丹麥的投資者甚少,但近幾年來已有少數 廠商為了拓銷當地及周遭國家的市場而前往丹麥設立據點。目前我國廠商共有 7 家分支機構 設立在丹麥,包括合勤、鴻海、中美矽晶、有量科技、友訊、世芥蘭業、宏達電等,大多從 事於資訊、通訊產品之研發或批發,業務範圍涵蓋丹麥或整個北歐地區。近年丹麥對電子汽 車減稅,吸引我商投入電子汽車電池生產。我國個人電腦廠商華碩、宏碁之產品透過代理商 銷售,該品牌在當地的知名度甚高。目前為止在當地的臺灣廠商尚未成立任何台商組織。 另外,依據我經濟部投審會資料,1952 年迄今丹麥廠商赴我國投資共 39 件,累計金 額 1.08 億美元。早期在台投資活動以批發、製造為主,近年則有 DSV、ISS 等公司在台提 供物業管理及物流等服務,Mcore 投資我國太陽能產業,Danisco 與我國廠商進行食品應用 研發。近年丹麥廠商對我國投資以電機、電子、電力供應、航運、工程顧問、批發、出版 等 為 主, 丹 麥 知 名 之 Grundfos、A.P. Moller-Maersk、Novo Nordisk、Georg Jensen、Royal Copenhagen、Vestas 等在台均有投資。

4. 小結 丹麥在經歷 2009 年的經濟衰退後,2010 年因全球經濟的逐漸好轉以及政府實施多項諸 578


各國個論

如減稅方案、出口融資、汽車免稅等優惠方案,使其經濟由負轉正大幅成長,並被 IMF 預測 為 2011 年工業化國家裡經濟成長最強勁的國家。近年丹麥並投入大量資源提昇教育競爭力, 期盼於 2020 年擠身至全球前十大富裕國家。丹麥致力於提供一個友善且完全自由的投資環 境,鼓勵外商進駐投資,值得有意願的我國廠商前往開拓市場。目前我國已有 7 家企業在當 地設置分支據點,丹麥廠商對我國也有不少投資;若在當地的臺灣廠商可以結合成立台商組 織,將有助於開拓雙邊的經貿互動,提供更多的服務資訊。

挪威(Kingdom of Norway)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2010 年,因為全球景氣漸漸好轉,挪威經濟成長率上升到 0.3%,而部分由於石油價格 上漲,間接的使得該國的物價上漲率上升到 2.4%,失業率繼續上升到 3.5%。挪威可以快速 的從金融危機中回復,主因之一在於該國的銀行體系在經營上審慎,國家對金融業的監管也 非常嚴謹,且儘管該國為世界第三大石油輸出國,但該國並不會因此大肆揮霍,而是透過立 法確保石油收益匯入主權基金,在全球各地進行投資,該國的國家石油基金並且有效的避免 經濟過熱問題。

(2)貿易概況 挪威為出口導向經濟型態,出口總值 2010 年上升了 9% 達到 1,314 億美元;而在進口值 方面,2010 年為 773 億美元。貿易餘額則上升至 2010 年的 541 億美元;在貿易依存度方面, 則上升至 2010 年 50.4%。 在與我國雙邊貿易關係方面,2010 年挪威對我國之出口值為 5.27 億美元,較 2009 年 2.5 億美元增加 110%;同年挪威自我國之進口值為 3.63 億美元,較 2009 年 1.9 億美元增加了 91%。對我國之貿易順差則從 2009 年的 0.6 億美元升至 2010 年的 1.34 億美元。挪威對我國 主要的出口產品為雜項化學產品、礦物燃料、礦油及其蒸餾產品、含瀝青物質、礦蠟、魚類、 甲殼類、軟體類及其他水產無脊椎動物;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為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鐵 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核子反應器、鍋爐、鋼鐵製品。 表 2-4-29 挪威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挪威王國(Kingdom of Norway)

地理位置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東與瑞典接壤,西鄰大西洋。 挪威的氣候溫和。西部地區屬海洋性氣候,夏季涼爽乾燥,冬季溫和

氣候

多雪;東部地區由於有中部的山脈做屏障,氣候主要屬內陸性特徵, 冬暖夏涼。 57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4-29 挪威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政治體制

君主立憲制、議會民主制

執政黨及現任國王 / 首相

工黨 / 哈拉爾五世(Harald V)/ 史託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

語言

挪威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奧斯陸(Oslo)

主要國際機場 重要港埠 天然資源

Bergen(BGO), Kristiansand(KRS), Oslo(OSL)Stavanger(SVG), Trondheim(TRD) 奧斯陸(Oslo) 石油、天然氣、鐵礦石、銅、鉛、鋅、鈦、黃鐵礦、鎳、魚類、木材、 水力資源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323,802

人口數(人,2010 年)

4,908,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15.1574

華人數(人,2010 年)

13,867

華人所占比例(%)

0.28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388

台僑所占比例(%)

0.0079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挪威克朗(NOK)

匯率(挪威克朗兌美元)

1USD:5.86NOK(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0.7

-1.7

0.3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3.8

2.2

2.4

失業率(%)

2.5

3.1

3.6

4,463.19

3,786.14

4,144.62

93,235

78,183

84,444

出口值(億美元)

1,726

1,209

1,314

進口值(億美元)

903

693

773

貿易餘額(億美元)

823

516

541

貿易依存度(%)

58.9

50.2

50.4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580


各國個論

表 2-4-29 挪威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主要出口產品

石油和石油製品,機械及設備,金屬,化工,船舶,魚

主要出口國家

英國、德國、荷蘭、法國、瑞典、美國

主要進口產品

機械及設備,化工產品,金屬,食品

主要進口國家

瑞典、德國、丹麥、英國、中國大陸、美國、荷蘭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2.90

2.53

5.27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2.50

1.92

3.93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0.38

0.61

1.34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17

0.21

0.40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28

0.28

0.51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雜項化學產品、礦物燃料、礦油及其蒸餾產品、含瀝青物質、礦蠟、 魚類、甲殼類、軟體類及其他水產無脊椎動物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核子反應器、 鍋爐、鋼鐵製品

外匯存底(億美元)

509.5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488.6

528.0

14(3)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挪威的自然資源豐富,該國的主要產業就是依靠著該國的自然資源來發展,主要的產業 有木材加工業、家具及建築材料、海運業、捕魚養殖業等等。又因為挪威有石油,所以該國 較北歐許多國家有相對優勢發展。另外,其他具利基的產業則分別為林木業、金屬礦業(鋁、 鎳為主)、化學以及近年急起直追的電信業。 根據 BERI 2010 年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挪威的環境投資評比起前一年又往上攀升一 名,為第 3 名;在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中,挪威為全球競爭力排行第 14 名。另外,外國資 本投資於挪威,主要集中在鋼鐵和金屬工業和採礦業這些產業。

3. 當地華人經濟 (1)僑台商人口分布及活動概況 根據僑委會統計數據指出,目前挪威當地海外華人有 1 萬 3 千多人,其中台僑有 388 人。 華僑及華人多居住在首都奧斯陸,其餘居住在挪威各大城市,如卑爾根 (Bergen) 、史塔萬加 58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Stavanger) 等地。

(2)當地台商經營與投資概況 我國目前在挪威的台商大多以經營餐飲業居多,現在已有 100 多間餐館為華人經營;此 外,也有經營雜貨店或為白、藍領受薪階級;而台商方面,亦多經營餐館或旅行社等家族性 企業。在我國政府的協助下,台灣及部分越南華人移民於 1980 年 5 月 1 日組成「旅挪華僑 聯誼會」;繼於 1993 年 10 月 21 日成立「挪威中華文化協會」,並在其下設立「挪威奧斯 陸中文學校」;旅挪台商亦於 1995 年 1 月成立「挪威台灣商會」。

4. 小結 挪威經濟是市場自由化和政府宏觀調控成功結合的範例,雖在金融海嘯中受到衝擊,但 因為該國國民節儉的個性與該國金融體系的完整,所以快速的走出陰影。且挪威自然資源十 分豐富,其中主要表現在石油、海運、漁業、木材加工業及礦產等方面。近年來,挪威也採 取對外開放的經濟和貿易政策,如自由貿易區和出口鼓勵政策,以刺激外國企業來挪威投資。 而挪威的主要缺點為稅賦高和勞工薪資水準過高,其工人的收入排名全球第一,影響企業的 營運成本頗大,且語言也為到該國投資的一大障礙。因此,有意前來挪威投資的廠商,需先 做足功課,以衡量利弊才能成功投資。

保加利亞共和國(Republic of Bulgaria)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2009 年歷經金融海嘯的影響,保加利亞的國內生產毛額相較於 2008 年減少為 485 億美 元,平均每人國民所得為 6,421 美元,經濟成長率為 -5.5%,失業率為 6.8%,通膨率為 2.5%。 到了 2010 年,國內生產毛額繼續下降了 1.8%,減少到 477 億美元,平均每人國民所得也 減少為 6,334 美元。2010 年經濟成長呈現停滯,失業率相較於 2009 年小幅增加為 10.3%, 通膨率則上升到 3.0%。2010 年保加利亞國民所得沒有預期大量增加,主要原因為保加利亞 政府沒有能力及方針使國民所得增加。而根據保加利亞學者預測,2011 年經濟成長率將達 3.7%,之後至 2019 年期間每年經濟成長率則將達 5%。另外,2010 年保加利亞的工業成長 率達 2.1%,預計到了 2011 年將成長至 8.8%。

(2)貿易概況 保加利亞近 3 年貿易均呈現逆差,但有逆差越來越小的趨勢。2008 年的出口值為 225 億 美元,進口值為 370 億美元,貿易餘額為 -145 億美元。至 2009 年,因為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 導致出口值下降了 27%,為 164 億美元,而進口值也下降到 236 億美元。2010 年,進出口 值雖然因經濟復甦而小幅上升,但還是不及 2008 年的貿易值,出口值為 206 億美元,進口 值為 254 億美元,貿易餘額為 -48 億美元。 與我國經貿互動關係方面,根據我國財政部關稅總局的統計,我國對保加利亞的貿易近 三年來均呈現順差。2008 年我國與保加利亞貿易總額為 1.69 億美元,2009 年由於全球嚴重 582


各國個論

經濟不景氣,保加利亞對台灣的進出口值總額減少為 0.8 億美元。2010 年由於經濟的復甦, 我國向保加利亞的採購金額增加為 0.286 億美元,而保加利亞向我國的採購金額更大幅度增 加為 1.061 億美元,貿易總額為 1.347 億美元。2010 年保加利亞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為有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錄音機及聲音重放機;電視影像、聲音記錄機及重放機;以及上述各 物之零件及附件,鉛及其製品。而保加利亞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則為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 錄音機及聲音重放機;電視影像、聲音記錄機及重放機;以及上述各物之零件及附件;核子 反應器、鍋爐、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 表 2-4-30 保加利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氣候 政治體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保加利亞共和國(Republic of Bulgaria) 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上的一個國家。它與羅馬尼亞、塞爾維亞、馬 其頓、希臘和土耳其接壤,東部濱臨黑海。 北部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南部為地中海型氣候。平均氣溫 1 月 2~2℃, 7 月 23~25℃,年降水量 500~700 毫米。 議會民主制 社會黨 / 格奧爾基 • 珀爾瓦諾夫(Georgi Parvanov)/ 謝爾蓋 • 斯 塔尼舍夫(Sergey Dmitrievich Stanishev)

語言

保加利亞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索菲亞

主要國際機場

Burgas(BOJ), Sofia(SOF), Varna(VAR)

重要港埠

瓦爾納、布爾加斯

天然資源

鋁土、銅、鉛、鋅、煤、木材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110,910

人口數(人,2011 年)

7,093,635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63.958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列弗(BGN)

匯率(列弗兌美元)

1USD:1.4728BGN (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6.2

-5.5

0.2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12.0

2.5

3.0 58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4-30 保加利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5.6

6.8

10.3

518.24

485.69

477.02

6,813

6,421

6,334

出口值(億美元)

225

164

206

進口值(億美元)

370

236

254

貿易餘額(億美元)

-145

-72

-48

貿易依存度(%)

114.8

82.4

96.4

失業率(%)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石化產品、金屬品、成衣、農產品、化學、藥品 土耳其、德國、義大利、希臘、比利時、羅馬尼亞、塞爾維亞、法國、 英國、俄國 原油天然氣、運輸、藥劑、電機、鋼鐵、資訊設備 俄羅斯、德國、義大利、烏克蘭、土耳其、希臘、羅馬尼亞、奧地利、 法國、匈牙利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0.25

0.17

0.286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1.44

0.63

1.061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1.19

-0.46

-0.775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111

0.104

0.139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389

0.463

0.418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錄音機及聲音重放機;電視影像、聲音記錄機 及重放機;以及上述各物之零件及附件,鉛及其製品。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錄音機及聲音重放機;電視影像、聲音記錄機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及重放機;以及上述各物之零件及附件,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 機械用具;及其零件

外匯存底(億美元)

179.2

185.3

172.3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小結 保加利亞屬於開發中國家,其製造業仍在發展中;與歐盟其他國家相比較,保加利亞經 584


各國個論

貿發展及生活條件仍低,未來發展潛力仍需仰賴其政府執行之經貿政策是否得宜。至於若要 走出全球金融風暴之陰影,則可能要等到 2012 年之後,才可望有較好的經濟狀況。我國廠 商若有意前往保加利亞投資,可前往保加利亞投資署的網站,以獲得最新投資相關資訊。

冰島(Republic of Iceland)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 經濟概況 冰島原本只是以漁業、觀光為主要財政收入的小國,但在 2003 年因為全球原物料需求 的增加,加上美國鋁業公司看上該國可以利用水力發電大量供應便宜又乾淨的能源,因此湧 入許多外來投資。投資的進入間接使得該國的勞動需求大為增加,勞動的需求大於供給使得 該國的工資提高。該國的國民由於在當時對未來看好的關係,所以不斷的從銀行借貸來從事 消費活動,因此埋藏著隱憂。 到了 2010 年,原本因著為全球景氣漸漸好轉而有機會復甦的冰島,又在 2010 年又發生 火山爆發,使得該國的經濟重建之路再度受到考驗;2010 年的經濟成長率為 -3.5%,物價上 漲率為 5.4%,失業率依舊高達 8.1%。

(2)貿易概況 冰島因為遭遇金融風暴的關係,使得該國的景氣受到嚴重衝擊,到了 2010 年隨著全球 濟氣復甦,使得其進出口值有稍微回升,在 2010 年的商品貿易總出口值為 46 億美元,另外 進口總貿易值為 39 億美元,在貿易餘額方面則上升到 7 億美元。 在與我國雙邊經貿方面,2010 年冰島對台灣的出口額為 0.13 億美元,同年冰島自台灣 進口額為 0.06 億美元,冰島對我國有 0.07 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就我國與冰島的貿易項目而言, 魚類、甲殼類、軟體類、食品工業產製過程之殘渣及廢品、調製動物飼料、鋼鐵電機與設備 及其零件為冰島對我國之主要的出口商品,魚類、甲殼類、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鐵路及電 車道車輛則是冰島來自我國之主要進口商品。 表 2-4-31 冰島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冰島(Republic of Iceland)

地理位置

是北大西洋中的一個島國,位於格陵蘭島和英國中間

氣候 政治體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地處高緯,南部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北部屬於苔原氣候。雖然地處 北極圈附近,冬季氣溫並不低,夏季氣溫全島在 7 至 12℃之間。 民主共和、三權分立、責任內閣制,總統為虛位元首 由社會民主聯盟與左翼綠色運動兩黨聯合執政 / 奧拉維爾 • 拉格納 • 格里姆松(Olafur Ragnar Grimsson) 58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4-31 冰島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語言

冰島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雷克雅維克(Reykjavik)

主要國際機場

Keflavik International Airport(KEF)

重要港埠

Grundartangi, Hafnarfjordur, Reykjavik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103,000

人口數(人,2010 年)

323,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3.1359

華人數(人,2010 年)

250

華人所占比例(%)

華僑人數太少,所占比例太低,故不予表列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10

台僑所占比例(%)

台僑人數太少,所占比例太低,故不予表列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冰島克朗(SEA)

匯率(冰島克朗兌美元)

1USD:115.05SEA(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1.4

-6.9

-3.5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12.4

12.0

5.4

失業率(%)

1.6

8.0

8.1

168.64

120.94

125.94

53,298

37,853

39,026

出口值(億美元)

52

41

46

進口值(億美元)

56

36

39

貿易餘額(億美元)

-4

5

7

64.0

63.7

67.5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貿易依存度(%)

586

主要出口產品

鋁礦、漁產品、飛機零組件等

主要出口國家

荷蘭、英國、德國、美國、日本、挪威

主要進口產品

氧化鋁、柴油、汽車、飛機、航空用油等

主要進口國家

挪威、德國、瑞典、美國、丹麥、中國大陸、荷蘭、澳洲、英國


各國個論

表 2-4-31 冰島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0.07

0.14

0.13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0.058

0.19

0.06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0.012

-0.05

0.07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14

0.34

0.28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1

0.53

0.15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評比 (投資環境評比)

魚類、甲殼類、軟體類、食品工業產製過程之殘渣及廢品、調製動物 飼料、鋼鐵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 魚類、甲殼類、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鐵路及電車道車輛 35.7

38.8

57.9

31(-)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 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小結 因為金融海嘯的關係,結束了冰島前幾年的高度經濟繁榮盛況;原本到了 2010 年全球 景氣出現好轉,但又因為該國的火山爆發火山灰癱瘓歐洲的運輸,使得該國的經濟在復甦之 路充滿顛簸。另外,冰島擬進入歐盟,不過因為該國龐大的債務,成為進入歐盟的一大難題。 除了債務的帳務的糾紛之外,由於冰島為以漁業為主的國家,其漁業政策與歐盟國的不符, 也是冰島進入歐盟的障礙之一。現在冰島如何走出經濟困境,是當前冰島政府及全體國民所 要面對及解決的重要課題。

羅馬尼亞(Romania)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受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根據世界經濟論壇 (WEF) 所公佈的全球競爭力排名,2010 年 羅馬尼亞競爭力下滑,排名第 67 名;雖然全球經濟復甦,但羅馬尼亞仍未完全從衰退中走出, 物價也無法穩定,其通貨膨脹率從 2009 年的 5.6% 再小幅上升至 2010 年的 6.1%;失業率也 比前一年增加了 1.3 個百分點,上升到 7.6%。除此,國內生產毛額 (GDP) 和平均每人國民所 得 (GDP per capita) 均呈現下降的趨勢,GDP 從 2009 年的 1,633 億美元下降到 2010 年的 1,616 58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億美元。

(2)貿易概況 與我國雙邊貿易關係方面,2010 年雙邊貿易額達 1.4 億美元,對我國之貿易餘額仍為貿 易逆差,羅馬尼亞對我國出口值為 3,800 萬美元,較 2009 年 4,700 萬美元衰退了 19%,對我 國出口以紡織品、鞋類、金屬製品、礦產及燃料為主要出口品;2010 年羅馬尼亞自我國進口 值為 1.02 億美元,較 2009 年 9,500 萬美元上升 7%,主要自我國進口之產品為化工製品、金 屬、螺釘及螺栓、印刷電路等。 表 2-4-32 羅馬尼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羅馬尼亞(Romania) 羅馬尼亞位處東南歐,西鄰匈牙利,塞爾維亞,北接烏克蘭與摩爾多 瓦,南鄰保加利亞,東濱黑海。 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溫度在 10℃左右。春季氣候宜人,

氣候

夏季氣溫通常徘徊在 22 至 24℃之間,最高溫度有時可達 38℃,秋季 乾燥涼爽,冬季氣溫一般在 -3℃左右。

政治體制

民主共和,責任內閣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社民黨 / 尼古拉 • 沃克羅尤(Nicolăe Văcaroiu)

語言

羅馬尼亞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布加勒斯特(Bucharest)

主要國際機場

588

Henri Coanda(OTP),Mihail Kogalniceanu(CND),Traian Vuia (TSR)

重要港埠

天然資源

石油、天然氣、煤、鐵礦石、鹽,豐富的水力和森林資源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237,500

人口數(人,2010 年)

21,413,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92.23

華人數(人,2010 年)

6,205

華人所占比例(%)

0.029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15

台僑所占比例(%)

台僑人數太少,所占比例太低,故不予表列


各國個論

表 2-4-32 羅馬尼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羅馬尼亞列伊(RON)

匯率(羅馬尼亞列伊兌美元)

1USD:3.205RON(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7.3

-7.1

-1.3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7.8

5.6

6.1

失業率(%)

4.0

6.3

7.6

2,043.39

1,633.17

1,616.29

9,502

7,610

7,542

出口值(億美元)

495

406

494

進口值(億美元)

830

543

619

貿易餘額(億美元)

-335

-137

-125

貿易依存度(%)

64.8

58.1

68.9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機械及設備、紡織品和鞋類、金屬和金屬製品、機械及設備、礦物和 燃料、化學品、農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德國、義大利、法國、土耳其、匈牙利、英國

主要進口產品

機械及設備、燃料和礦物、化學品、紡織品和產品、金屬、農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德國、義大利、匈牙利、俄羅斯、法國、土耳其、奧地利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0.68

0.47

0.38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1.47

0.95

1.02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0.79

-0.48

-0.64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14

0.12

0.07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18

0.18

0.16

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其他卑金屬,瓷金及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其製品;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及其零件與附件;橡膠及其製 品;鋼鐵;鞋靴、綁腿及類似品之零件;紡織品;礦產及燃料等。 58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4-32 羅馬尼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機器設備;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鐵路及電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及其零件與附件;鋼鐵製品;塑膠及其製品;人 造纖維絲;航空器、太空船及其零件;化工製品;金屬;螺釘、螺栓; 印刷電路等。

外匯存底(億美元)

397.5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444.4

480.7

67(50)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農牧業一直以來都是羅馬尼亞的主要產業,占有 GDP 相當的比重,是歐洲第 6 大的小 麥及黑麥生產國,且為世界 12 大葡萄酒生產國之一;但農業主要發展問題為農地所有權過 於分散、經濟規模不佳,再加上沒有良好產銷系統,無法有效率出口農產品。其次產業為金 融銀行業、零售流通業、電信業、汽車工業、紡織成衣業、工具機業及木工機械業等都為羅 馬尼亞主要產業。 外資在羅馬尼亞的投資以荷蘭、奧地利、德國、法國、義大利、美國、英國、希臘及塞 普勒斯為主,就投資產業別而言以製造業為主,其次為服務業、批發流通業、零售業、運輸 業、營建業等,近來汽車零配件進入羅馬尼亞投資的情況增多,德國、日本、美國、法國等 汽車大廠,也看準市場紛紛進入投資。且因羅馬尼亞加速出售國營企業,多為西歐企業所買 下,例如最大銀行 BCR 的 61% 股權賣給奧地利 Erste 銀行、法國雷諾汽車買下 Dacia 羅國國 營汽車工廠、奧地利 OMV 集團買下石油公司 Petrom 等,提供了更多外資進入羅國的投資機 會。在商品市場上,由於西歐國家具有地緣、文化上的優勢,跟亞洲國家相比供貨時間較快, 普遍在消費者心中為較佳且高品質的選擇,但因國民平均所得仍不高,一般民眾對中低價位 產品的需求仍相當多,主要從土而其和中國大陸進口。

3. 當地華人經濟 目前在羅馬尼亞的華人數共有 5,298 人,台商有 20 人。台商主要從事的產業有利用塑 化製品提煉的化纖工廠、利用當地天然資源的木材出口、專業進口牙科器材銷往羅國境內、 還有利用台灣產品優勢進口到羅國的綜合性貿易等,在各界皆有傑出的表現。其中以 Living Plastic Industry 洪慶齡先生最具代表性,其公司已發展成相當大規模的企業,旗下擁有 10 餘 家公司,年營業額超過約 50 億台幣(折合約 1.74 億美元),在羅國當地市場上具有相當的 地位。 我商前往羅馬尼亞投資經營可利用該國下列幾項特點:①羅國工資低廉,產品銷往歐盟 590


各國個論

享有免關稅,可於從事加工業。②羅國森林資源豐富,每年進口木材加工機佔有相當的比例, 木材加工及家具業具有發展潛力。③羅國約有 2,150 萬人口,在東歐僅次於波蘭,國內需求 量不小,但因目前所得偏低,花費多支出在飲食及民生必需品上,故可考慮前往投資食品加 工或是相關民生必需品產業。④因羅國為共產主義蛻變之國家,市場競爭力仍不夠充足,如 果以外商的服務水準和品質進入羅國市場,則金融、保險、銀行、快遞等相關服務業有相當 的發展前景。

4. 小結 羅馬尼亞有著先天資源和身為歐盟會員國的優勢,同時在農業和觀光業有發展的潛力。 雖然經濟復甦,但生產力仍未回復,國內生產毛額、平均國民所得仍為負成長,失業率依舊 未獲得改善;但在國際貿易方面有好轉的跡象,進出口貿易量皆有所成長。政府也相當歡迎 外人來前往投資,設立了各項投資獎勵措施,分為直接投資鼓勵法和向貧困地區投資的優惠 政策,來推動羅國的經濟發展,我國廠商前往投資可利用羅國工資低廉、人口眾多、市場尚 未完全開放等有利特點前往投資經營。

教廷(Holy See)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教廷實質上是坐落在義大利境內的“國中之國”,和其他所有國家不同的是,這個國家 境內沒有田野,沒有農業,沒有工業,沒有礦產資源。國民的生產生活必需品,譬如自來水、 電力、食品、燃料、煤氣等統統由義大利供給。財政收入主要靠旅遊、郵票、不動產出租、 特別財產款項的銀行利息、梵蒂岡銀行盈利和向教宗贈送的貢款以及教徒的捐款等。教廷在 北美和歐洲許多國家有數百億美元的投資。其金融資本滲透義大利眾多經濟部門,特別是銀 行信貸系統和不動產具有相當的實力,實為一個龐大的國際金融托拉斯,該國的生活物品都 靠義大利供應。 教廷的財產狀況素不公佈,銀行業務極端保密。它有三個經濟組織:一是教廷銀行,又 稱宗教事務銀行,主要負責教廷的金融事務,直接對教皇負責,並接受紅衣主教都督委員監 督。該行成立於 1942 年,資產約 30-40 億美元,與世界上 200 多家銀行有業務往來。二是教 廷國的教皇委員會,負責經營教廷電臺、鐵路、郵政電訊和其他機構。三是羅馬天主教教宗 資產管理處,下分一般部門和特別部門。一般部門主要掌管在義大利的動產和不動產,淨資 產近 20 億美元。據估計,教廷在義大利擁有 40 多萬公頃土地,教廷資本並滲透到義大利銀 行信貸系統以及電氣、化學、冶金、紡織、食品等工業部門。特別部門具有投資公司的性質, 它在北美和歐洲許多國家擁有股票、債券和不動產約有 6 億美元。 教廷自 2002 年 3 月 1 日起全面使用歐元做為其貨幣單位;此外教廷在義大利和其他國 家有大量的投資和房地產,因此教廷有國際金融帝國之稱,但近年來全球景氣差,股市表現 不佳,連教廷也深受其害。

59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4-33 教廷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教廷(Holy See)

地理位置

位於亞平寧半島中部

氣候

屬地中海型氣候,四季分明,春、秋季節涼爽宜人,唯日夜溫差大。

政治體制

教宗為天主教普世教會之領袖,掌立法、行政與司法之全權。

元首

本篤 16 世(His Holiness Pope Benedict XVI)

語言

拉丁語、義大利語、法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梵蒂岡城(Vatican City)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0.44

人口數(人,2010 年)

823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1,870.4545

華人數(人)

20

華人所占比例(%)

2.4213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歐元(EUR)

匯率(歐元兌美元)

1USD:0.7484EUR(2010.12.31) 2008

2009

2010

21,000

-

-

對我國之出口值(千美元)

0.06

55

1.82

自我國之進口值(千美元)

1.35

2.58

3.01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千美元)

-1.29

52.42

-1.18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光學、照相、電影、計量、檢查、精密、內科或外科儀器及器具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 資料來源:IMF;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僑務委員會、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梵蒂岡無工農業,經濟主要依靠在國內外投資和不動產出租、旅遊、郵票、特別財產款 項的銀行利息、教廷宗教銀行盈利、教徒的捐、贈款等。宗教事務銀行的盈利約佔五分之二, 捐贈佔 五分之二,其他佔五分之一。 592


各國個論

3. 當地華人經濟 由於教廷無農工業,且該國的經濟規模不大,所以我國鮮少有台商在教廷發展。

4. 小結 目前台灣與教廷之雙邊經貿關係規模很小,在 2008 年之前我國都還享有貿易順差,直 到 2009 年由於我國對教廷的進口值大增使得轉變為貿易逆差,但到了 2010 年又回復到我國 享有貿易順差。另外教廷也受到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對美國及北美的不動產投資都受到了 金融海嘯的波及,但隨著全球景氣的復甦,這些投資也漸漸的回復。

烏克蘭(Ukraine)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2010 年烏克蘭成功的走出陰霾,經濟成長率從負轉正為 4.2%;烏國獨立以來通貨膨脹 率居高不下影響社會安定,政府規劃了各項經濟貨幣改革,通膨問題因此稍稍獲得改善,從 2009 年的 15.9% 降至 2010 年的 9.4%;但因通貨膨脹率仍偏高,根據世界經濟論壇 (WEF) 所公佈的全球競爭力排名中,2010 年烏克蘭排名為第 89 名,較 2009 年退步 7 名。2010 年 年初烏克蘭舉行總統大選,亞努科維奇 (Viktor Yanukovich) 當選新任總統,並於 2010 年 2 月底上任;新總統亞努致力於重修與俄羅斯的雙邊關係,在天然氣和軍港租用等議題上雙方 也很快達成共識。整體而言平均國民所得亦呈現上升趨勢,從 2009 年的 2,569 美元上升至 2010 年的 3,000 美元;失業率也微幅下降至 8.1%。 烏克蘭礦藏豐富,主要天然資源包括煤、鐵礦、錳礦、石灰、石油及天然氣等,其中煤 是烏克蘭最重要的礦產資源,多為火力發電使用;且鐵礦為全球第五大的生產國,其出口占 出口總額約 15%,由於國際市場對鋼鐵需求增加,市場價格看好,對烏克蘭國內不只帶動產 業發展且對外匯也帶來了良好的收益。

(2)貿易概況 在國際貿易方面,因為經濟復甦出口值從 2009 年 398 億美元上升至 2010 年 515 美元; 進口值從 2009 年 455 億美元上升至 2010 年 609 億美元,貿易逆差上升至 94 億美元。整體 而言 2010 年貿易總額為 1,124 億美元,貿易依存度也提高,證實了烏克蘭已逐漸擺脫金融危 機的影響,回到國際的貿易舞台。 與我國雙邊經貿關係上,2010 年烏克蘭對台灣有 0.46 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對我國的出 口值為 1.87 億美元,相較於 2009 年上升幅度約 76%,以銅及製品、鋼鐵、煙草、肥料、 有機化學產品為主要輸出;烏克蘭自我國進口額為 1.41 億美元,與 2009 年相比上升幅度約 55%,以聚氯乙烯、電子計算器、塑膠製品、自動資料處理機、磁性或光學閱讀機、鋼鐵製 螺釘等為主要進口品。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總統亞努科維奇的政策多具實用主義,他一改前任總統向西靠攏的作風,確立了烏克蘭 59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不結盟”選擇,以“多維外交”的方式,避免在俄羅斯與歐洲之間做出選擇。對歐洲方面, 以加入歐盟為目標,建立經濟共同空間和提供烏克蘭人免簽證等具體措施。對俄國關係上, 2010 年 4 月俄烏兩國簽署了兩項重要協議:烏克蘭給俄羅斯駐黑海艦隊延長 25 年的租期, 俄對烏克蘭天然氣的出口降價三成。其中立的作風,希望促進烏克蘭國際經濟發展,且創造 出三贏的局面。 表 2-4-34 烏克蘭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氣候 政治體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烏克蘭(Ukraine) 烏克蘭位於歐洲東部,東鄰俄羅斯,西接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等 國相連,北與白俄羅斯相接,南臨黑海。 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南方為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春夏較短,秋 冬較長。 半總統半議會民主制 地 區 黨 / 亞 努 科 維 奇(Viktor Yanukovich)/ 尼 古 拉 • 阿 扎 羅 夫 (Mykola Azarov)

語言

烏克蘭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基輔(Kiev)

主要國際機場 重要港埠

Boryspil(KBP), Dnepropetrovsk(DNK), Kiev(IEV), Odessa (ODS) 主要奧德薩(Odesa) 烏克蘭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也有肥沃的黑土帶,而且還蘊藏著各種

天然資源

礦藏資源,如瀝青、無煙煤、鐵、錳、鉻、鈦、鉛、鋅、鋁、汞、鎳、 天然氣和石油。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603,700

人口數(人,2010 年)

45,478,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74.76 經濟概況

594

幣制(貨幣單位)

格里夫納(UAH)

匯率(格里夫納兌美元)

1USD:7.9617UAH(2010 .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1.9

-14.8

4.2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25.2

15.9

9.4


各國個論

表 2-4-34 烏克蘭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6.4

8.8

8.1

1,801.16

1,174.04

1,364.16

3,921

2,569

3,000

出口值(億美元)

670

398

515

進口值(億美元)

855

455

609

貿易餘額(億美元)

-185

-57

-94

貿易依存度(%)

84.7

72.7

82.4

失業率(%)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金屬、燃料和石油產品、化學品、機械和運輸設備

主要出口國家

俄羅斯、土耳其、義大利、美國、波蘭、德國

主要進口產品

機器設備、天然氣及原油、化學產品、金屬產品、食品及農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俄羅斯、德國、波蘭、中國大陸、土庫曼、義大利、白俄羅斯、法國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1.12

1.06

1.87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2.54

0.91

1.41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1.42

0.15

0.46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17

0.26

0.36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3

0.2

0.23

銅及製品;鋼鐵;礦石、熔渣及礦灰;貴金屬,稀土金屬;穀類;糖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及糖果;金屬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鋁及其 製品;鉛及其製品;紡織品;皮革製品;紙及紙板,紙漿、紙或紙板 之製品;煙草;肥料;有機化學產品等。 核子反應器、鍋爐、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 卑金屬製工具、器具、利器、匙、叉及其零件;玩具、遊戲品與運動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用品;精油及樹脂狀物質,香水、化粧品或盥洗用品;聚氯乙烯;電 子計算器;塑膠製品;自動資料處理機;磁性或光學閱讀機;鋼鐵製 品等。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評比 (投資環境評比)

315.4

265.1

345.8

89(48)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59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烏克蘭相當歡迎外資前往進入,可望藉由外資提升國內交通運輸設備,建築業的房產建 設質量,改善金融體系,還有發展輕工業來增加國內就業量等,但烏克蘭在投資環境方面仍 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以①法律體系不健全,商業合約、財產所有權不能得到有效的法律保 障。②政府機關干預商業活動頻繁。③官商勾結問題普遍存在,干擾了企業的正常生產運作。 政府應致力於改善國內投資環境、修改法規來達到吸引外資的目的。 台商可前往發展汽車零件業、通訊業、保全及建材業、建材等。依市場規模而言,烏克 蘭是歐洲第 7 大汽車市場,僅次於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西班牙等主要工業國家以及 俄羅斯,相對的烏克蘭汽車零件市場也發展的相當成熟,據估計烏國汽車零組件(包括全新 及中古件)市場規模每年約為 18 億美元,市場龐大。

3. 當地華人經濟 雖然我國與烏克蘭有貿易上的往來,但因烏克蘭投資環境仍有待改善,目前我國仍無 企業在當地投資,且無僑團設立,但有零星台商在烏克蘭從事汽車零組件及塑膠製品生產 等業務。

4. 小結 烏克蘭天然資源豐富,人口數位居全球第 27 位,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本,消費市場廣大, 以製造業為主要產業。由於經濟復甦,烏國貿易量上升、購買力也提升,惟高通貨膨脹率使 經濟發展受到阻礙,減低了外資進入投資的誘因,政府因此致力於改革,可望藉由外資來 提升競爭力;另外由於新總統的上任人民期望可帶領烏國走向國際,創造出一番不一樣的 新氣象。 烏克蘭具有前蘇聯的經濟背景,與歐洲又有深厚的情誼,有不容小覷的發展潛力,但台 烏兩國的雙邊經貿關係,仍停留在起步階段,雖有成長可直接從事貿易,但因無設立代表處, 許多項目仍須經由第三地進行,政府應更積極拓展與烏國的貿易關係,開創投資機會與商機。

596


非洲地區


五、非洲地區 (一)埃及(Arab Republic of Egypt)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埃及經濟對外部市場有明顯的依賴性,所以近年來的經濟表現是起起伏伏。在國際金融 危機的影響下,一度遇到經濟成長率顯著下滑、通貨膨脹率飆升、市場信心不足、外國投資 減少等問題;故相對於 2008 年的經濟成長率為 7.2%,2009 年埃及的經濟成長率只有 4.7%,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CPI) 則從 2008 年的 11.7% 上升到 2009 年的 16.2%,同時期的失業率從 8.7% 增加到 9.4%。隨著全球經濟的緩慢復甦,2010 年埃及經濟的景氣逐漸回溫,經濟成長 率上升到 5.1%;通貨膨脹率趨緩,下降到 11.7%;失業率則繼續微降到 9.0%。 受到北非『茉莉花革命』影響,2011 年 1 月起埃及人民群起示威,控告長期掌權的總統 穆巴拉克非法斂財,並要求下台,使得埃及首都開羅及周遭地區局勢緊張,最後導致穆巴拉 克於 2 月 12 日去職;動盪的局勢對埃及的經濟衝擊預料將造成不小的衝突。埃及經濟支柱 之一的旅遊業旺季為每年十月至隔年四月,因為受到政局動盪而損失慘重,後續發展值得密 切觀察。另外,儘管埃及本身並非能源生產大國,但每天卻有大量的石油和石油產品從中東 藉由埃及的兩大重要能源運輸通道─蘇伊士運河和 Sumed 輸油管道(蘇伊士到亞歷山大)─ 輸往歐美市場,油價的波動將受到影響。且埃及是世界最大的小麥進口國,動盪的局勢也將 影響對小麥購買的支付能力。

(2)貿易概況 埃及近五年的貿易依存度皆約在 40% 左右。2010 年埃及的商品出口總金額為 264 億美 元,與 2009 年相比增加了 14.29%;進口總金額也較 2009 年成長 17.82%,為 529 億美元。 埃及的貿易多年來一直處於明顯逆差的狀態,近年來貿易赤字金額大致為 200 餘億美元, 2009 年與 2010 年的貿易逆差分別為 218 億美元及 265 億美元。 根據我國經濟部國貿局統計資料顯示,2010 年雙方的貿易總額為 10.82 億美元,較 2009 年增加 6 億,在總額及增長幅度上皆創下歷史新高。2010 年埃及對台灣的出口額為 6.34 億 美元,與 2009 年相比較上升了將近六倍,占其出口總金額的 1.77%。2010 年埃及對台灣的 進口額為 4.48 億美元,占其進口總金額 0.4%。以貿易產品來看,埃及對台灣之主要出口產 品有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礦物燃料、機械用具、鋼鐵等。埃及從台灣進口之主要產品包括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核子反應器、光學儀器、塑膠製品等。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國際金融危機使強烈依賴外部經濟環境的埃及遭受巨大的衝擊,特別是傳統上以其天然 59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資源相關產品之外銷做為經濟成長之支柱的侷限性也充分暴露出來,這使得埃及政府了解到 國內市場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為促進經濟復甦與發展,埃及政府提出許多振興方案,特 別是冀望藉由以擴大基礎建設為重點,達到對刺激國內需求起關鍵性作用的角色;並且以中 低收入人群為目標,住房建設成為埃及政府發展房地產及建築業的重要經濟措施。對於未來 經濟展望,埃及政府必須思考產業結構能否調整升級,人力資源能否不斷地改進,這些因素 都將決定埃及經濟能否在未來一段時期保持較快的發展情勢。 表 2-5-1 埃及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埃及阿拉伯共和國(Arab Republic of Egypt) 地跨亞洲和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 地區。 全境乾燥少雨。尼羅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區屬地中海型氣候,1 月

氣候

平均氣溫 12°C,7 月 26°C;年平均降水量 50-200 毫米。其餘大部分 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炎熱乾燥,沙漠地區氣溫可達 40°C,年平均 降水量不足 30 毫米。

政治體制

半總統制 民族民主黨 / 穆巴拉克 / 艾哈邁德 • 馬哈茂德 • 穆罕默德 • 納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齊 夫(Dr.Ahmad Mahoud Muhammad Nazif)( 穆 巴 拉 克 總 統 已 於 2011/02/12 辭 職, 穆 罕 默 德 • 海 珊 • 坦 塔 維(Mohamed Hussein Tantawi)為代理總統)

語言

阿拉伯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開羅(Cairo)

主要國際機場

Aswan(ASW), Cairo(CAI), El Nouzha(ALY), Luxor(LXR)

重要港埠

亞歷山大(Alexandria)、塞得港(Said)、蘇伊士港(Suez)

天然資源

598

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磷酸鹽、錳、石灰石、石膏、滑石、石棉、 鉛、鋅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1,001,450

人口數(人,2010 年)

78,336,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78

華人數(人,2010 年)

2,000

華人所占比例(%)

0.00255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22

台僑所占比例(%)

0.00002


各國個論

表 2-5-1 埃及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埃及鎊(EGP)

匯率(埃及鎊兌美元)

1USD:5.5976EGP(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7.2

4.7

5.1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11.7

16.2

11.7

失業率(%)

8.7

9.4

9.0

1,624.35

1,886.08

2,184.66

2,160

2,456

2,789

出口值(億美元)

262

231

264

進口值(億美元)

488

449

529

貿易餘額(億美元)

-226

-218

-265

貿易依存度(%)

46.2

36.1

36.3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原油和石油產品、棉花、紡織品、金屬製品、化學品、加工食品 義 大 利 7.26%、 美 國 7.95 %、 西 班 牙 6.78%、 敘 利 亞 5.3%、 印 度 6.69%、沙烏地阿拉伯 5.53%、韓國 4.27% 機械及設備、食品、化工產品、木製品、燃料 美國 9.92%、中國大陸 9.63%、義大利 6.88%、德國 6.98%、土耳其 4.94%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4.17

0.92

6.34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4.58

3.89

4.48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0.41

-2.97

1.86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1.59

0.4

2.4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94

0.88

0.85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礦物燃料、機械用具、鋼鐵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塑膠及其製品、汽車之零件、機械、鐵或非合金鋼製品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338.5

339.3

357.9

81(32)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59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從許多跨國公司來看埃及,該國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擁有低成本、高素質的人力資源, 因此在 2009 年至 2010 年間為埃及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總額達 75 億美元之多,高於原本預期。 其中身為埃及主要產業之一的石油業,多年來一直吸引不少外來投資。但值得注意的是,由 於近期埃及局勢的突變,造成外國直接投資有下降的趨勢。2010 年 7 月至 12 月外國減少對 石油領域的投資,外人對埃及直接投資 (FDI) 淨流入額為 23 億美元,原本預計 2011 年外國 投資將大幅增加,因局勢動盪使得外資卻步;儘管政府已採取多項措施吸引外資,但 FDI 減 少已不可避免。預計 2010 年至 2011 年埃及的 FDI 將為 40 億美元左右。埃及政府未來將繼 續加強與各國在投資方面的合作,把吸引海灣國家來埃及投資做為招商引資的工作重點之 一。目前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科威特為埃及外資來源地的前三名,估計約有 800 家科威特企業已在埃及各領域投資。

3. 當地華人經濟 根據僑委會統計,目前在埃及的華人人數為 2,000 人,台僑人數為 22 人。至今我國在埃 及的投資規模與數量均不大,主要以成衣製造商為投資設廠之大宗。台商在埃及的大型成衣 廠有義特、傑展及台美三家公司,所生產的貨品主要銷往美國市場;這幾家企業充分利用埃 及勞工以及成衣配額做為輸銷的關鍵,估計提供總共 2000 多個工作機會給埃及人民。另外, 有 1 家來自台灣的電子電器公司在埃及設廠,其他類型產品的投資設廠就比較少見。

4. 小結 2010 年埃及的經濟表現回溫,但 2011 年因為受到埃及引發革命導致市場震盪,進而使 埃及未來的經濟成長增加很多不確定性因素,特別會影響到外人對埃及的投資意願,而歐洲 金融風暴之後導致歐元貶值所帶來的衝擊也將影響埃及的觀光產業。埃及若能夠於短期內克 服政局動盪及外部經濟衝擊等問題,並積極招商引資同時改善設施,相信其經濟發展將可以 穩定的復甦與成長。

(二)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奈及利亞是非洲地區人口最多的國家,除了有大量的人力資源,並且擁有豐富的天然資 源,成為非洲最具潛力的市場。相對於 2008 年的 6.0% 成長率,奈及利亞 2009 年和 2010 年 的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7.0% 和 8.7%,呈現小幅度持續的上漲。2008 至 2010 年的消費者物價 上漲率 (CPI) 則分別為 11.6%、12.5%、13.7%,近三年來並沒有大幅度的波動。2011 年初因 為北非國家利比亞和中東地區的民主動盪,使得國際油價不斷地攀升,由於石油對奈及利亞 600


各國個論

的經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四月份奈及利亞又進入密集的選舉期,國際油價可能因為 選舉引發的動亂造成波動,而構成另一波油價上漲的壓力。

(2)貿易概況 2010 年奈及利亞的商品出口總金額為 790 億美元,與 2009 年相比成長 50.48%,進口金 額則增加 9.1%,為 370 億美元。這幾年奈及利亞的貿易狀況頗佳,每年皆為貿易順差,貿易 順差從 2009 年的 186 億美元增加至 2010 年的 420 億美元,增加幅度近兩倍之多。近年來奈 及利亞的貿易依存度有逐漸變少的趨勢,但實際上沒有太大幅度的變動,貿易依存度由 2008 年的 63.1% 下降至 2009 年的 51.2%,2010 年再小幅上升至 53.5%。 根據我國經濟部國貿局統計資料顯示,在奈及利亞與台灣的雙邊貿易方面,2010 年奈國 對我國的出口額為 4.37 億美元,與 2009 年相較,減少 14.48%,占其出口總金額的 0.55%; 對我國主要出口產品為礦物燃料、礦物燃料、魚類、銅及其製品。同年奈及利亞自台灣進口 額為 2.24 億美元,較前一年衰退 8.2%,占其進口總金額的 0.61%;自我國進口的主要產品 為石灰及水泥、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鐵路零件與附件、塑膠及其製品。2010 年雙方貿 易餘額為奈及利亞對台灣有 2.13 億美元的貿易順差。根據我國經濟部國貿局資料顯示,奈及 利亞對台灣的貿易障礙主要來自於通訊聯絡不易,其電力及通訊基礎建設落後;治安惡化也 是影響外人經貿活動意願的重要因素。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由於奈及利亞經常停電,因此柴油進口商和發電機銷售商受益良多,成了奈及利亞的熱 門通路。奈及利亞財政部長在 2010 年指出,政府會實施改善電力生產的措施,並估計 2011 年在電網私營化後其經濟成長率將可成長至 10%。另外,奈及利亞在 2010 年實施了限制進 口的政策,但這使得走私案件增加,造成反效果;針對此結果,政府已經對此政策做出調整, 調整內容包括取消紡織品、牙籤、家具…等產品的進口禁令,並且用高稅率來替代簡單的進 口禁令,這些調整將為政府增加稅收。 表 2-5-2 奈及利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 位於非洲西岸幾內亞灣的頂點,鄰國包括西邊的貝南,北邊的尼日, 東北方與查德接壤,東是喀麥隆。 熱帶草原氣候,自北向南年降水量 200-3000 毫米。一年當中最炎熱

氣候

的季節在 2-3 月期間,溫度高達 33°C ∼ 38°C。一年僅分雨季及旱季 兩季,4-10 月為雨季、11-3 月為旱季。

政治體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總統制 人民民主黨 / 古德勒克 • 喬納森(Goodluck Jonathan)2010.5 月上 任 / 前任總統奧馬魯 • 亞拉杜瓦(Umaru Musa Yar’Adua) 60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5-2 奈及利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語言

英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阿布加(Abuja),最大城市為拉哥斯(Lagos)

主要國際機場

Mallam Aminu Kano(KAN), Murtala Muhammed(LOS), Port Harcourt(PHC), Nnamdi Azikiwe(ABV)

重要港埠

拉哥斯(Lagos)、哈克特港(Port Harcourt)

天然資源

天然氣、石油、錫、鐵礦石、煤炭、石灰石、鈮、鉛、鋅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923,768

人口數(人,2010 年)

156,051,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169

華人數(人,2010 年)

24,792

華人所占比例(%)

0.01589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182

台僑所占比例(%)

0.00012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奈拉(NGN)

匯率(奈拉兌美元)

1USD:150.662NGN(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6.0

7.0

8.7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11.6

12.5

13.7

-

-

4.5

2,071.16

1,688.43

2,168.03

1,401

1,112

1,389

出口值(億美元)

806

525

790

進口值(億美元)

500

339

370

貿易餘額(億美元)

306

186

420

貿易依存度(%)

63.1

51.2

53.5

失業率(%)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602

主要出口產品

95% 為石油和石油產品、可可、橡膠

主要出口國家

美國 35.08%、巴西 9.32%、印度 9.32%、西班牙 7.19%、法國 4.65%


各國個論

表 2-5-2 奈及利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機械、化工產品、運輸設備、製成品、食品和牲畜 中 國 大 陸 14.89%、 荷 蘭 8.18%、 美 國 8.88%、 英 國 4.63%、 韓 國 5.46%、法國 4.19%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8.34

5.11

4.37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2.79

2.44

2.24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5.55

2.67

2.13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1.03

0.97

0.55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56

0.72

0.61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礦物燃料、礦物燃料、魚類、銅及其製品 石灰及水泥、機器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鐵路零件與附件、塑膠及其 製品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530.1

447.7

349.3

127(-)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 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目前奈及利亞外商投資的主要產業以石油工業為大宗,代表性廠商包括荷蘭 Shell、美商 Mobil 及 Chevron 等歐美各大石油公司。而韓國及中國大陸等國的石油公司則選擇用逆向操 作的方式,透過外交關係,提供奈及利亞上億美元的鉅額無息貸款,來換取在當地的原油開 發權。在非石油行業當中,受外商所重視的是金融業和電信事業,其中奈及利亞的金融業因 為受到該國實施外匯匯出管制的影響,而使得外商投資有停滯的現象。至於電信事業近年來 已經蓬勃發展,特別是奈及利亞已開放行動電話市場,財團為了掌握這塊大餅,將結合外資 一併大舉進入當地行動電信市場。 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 (CIA) 資料顯示,2010 年外人對奈及利亞直接投資 (FDI) 流入量為 672.3 億美元,相較 2009 年 FDI 流入量之 612.3 億美元小幅上漲 60 億美元。目前我國有 25 家廠商在奈及利亞設廠投資,總投資金額超過 1 億 8,500 萬美元,為奈及利亞創造出 8000 多 個工作機會。

60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3. 當地華人經濟 根據僑委會統計,目前在奈及利亞的華人人數為 24,792 人,台僑人數為 182 人。我國在 奈及利亞的投資行業主要以食品超市、電風扇、膠水、橡膠、衛生紙、鞋業、汽機車零件、 機車組裝、相框五金零件、光碟片製造等為主。沛奇公司與奈及利亞 Enugu 州政府合資設立 的水泥廠為目前台商在奈及利亞最大的投資案件,共投資了 4,500 萬美金在此案件上。而原 本從事汽機車零組件、糖及米出口的 Intek Group,近年則設立 Formosa Bottling Co.,Ltd,並 投資了 1,000 萬美金,主要生產各類汽水飲料以及礦泉水;另外 Mare&Mei Nig. Ltd. 公司也 引進了台灣味精,主要銷售的地區為奈及利亞以及西非鄰近國家。在奈及利亞的台商目前有 成立「奈及利亞台灣商會」。

4. 小結 奈及利亞政府財政收入主要來自於原油產業,所以國際油價的波動對於奈及利亞的財政 收入有顯著的影響。也由於近年來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因此吸引不少外商進駐,以拓銷市場; 除了原油產業,也有其他具發展潛力的商品市場,像行動電話服務、網際網路供應商及營建 業等皆是。另外,奈及利亞的基礎建設尚屬落後,水電供應及通訊不良、衛生環境不佳、人 民收入不高致使社會治安敗壞等種種不利因素,都將增加日後營運管理的困難度;奈國政府 必須先將國內的不利因素先行解決,以期幫助對於外人投資的吸引。

(三)大利比亞阿拉伯人民社會主義群眾國 (The 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2010 年利比亞的國內生產毛額較前一年增加了 23.2%,為 742.3 億美元。在經濟成長率 方面,利比亞從 2009 年從 2008 年的 2.3% 轉為 -2.3% 的負成長表現,2010 年則由負轉正, 為 4.2%。在通貨膨脹方面,2009 年因為不景氣,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CPI) 從前一年的 10.4% 下降到 2.8%,2010 年隨著經濟的復甦,CPI 續降至 2.5%。 利比亞為非洲第四大石油生產國,2011 年初該國發生的動亂導致其產量一度中斷。雖然 還不至於影響全球油量的供應,但國際能源署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表示,如果 北非和中東產油國家情勢無法穩定的話,國際油價將持續飆漲,對全球能源供應及經濟復甦 帶來衝擊;其中亞洲地區受創最嚴重的國家將會是日本和印尼,這兩國的石油進口成本分別 占 GDP 的 3% 和 2.7%。

(2)貿易概況 利比亞 2008 年出口值為 621 億美元,2009 年與 2010 年則分別為 372 億美元及 461 億美 604


各國個論

元;在進口值方面,2008 年為 91 億美元,2009 年與 2010 年則分別為 100 億美元與 105 億 美元。在貿易餘額部分,利比亞受惠於原油的輸出,多年來皆呈現貿易順差的狀態,從 2009 年的 272 億美元增加到 2010 年的 356 億美元。2008 年至 2009 年的貿易依存度因為貿易量的 逐漸增加,故貿易依存度也由 2008 年的 80% 下降至 78%,2010 年則小幅下降至 76%。另外, 根據 IMF 資料顯示,2010 年利比亞之外匯存底為 998 億美元。 根據我國經濟部國貿局統計資料顯示,2010 年利比亞對我國之出口值為 5,040 萬美元, 較 2009 年之 0.6 萬美元有明顯增加的趨勢。同年對我國之進口額則為 3,198 萬美元,較 2009 年之 3,691 萬美元小幅縮減 493 萬美元。利比亞對於台灣在過去幾年的雙邊貿易餘額皆為入 超,但在 2010 年因為對我國出口的大增,而出現 1,842 萬美元的出超。利比亞對我國之主要 出口產品以礦物燃料、有機化學產品、關稅配額之貨品為主;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則以鐵 路零件、機械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塑膠及其製品為主。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利比亞在 2010 年實施的三大經濟政策當中,其核心是對外開放市場,通過對外招商引 資,吸引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以投資合作的方式參與利比亞的經濟建設。目前政府正在 執行四年投資計劃(2009 年至 2012 年),其投資標的為住房產業和基礎設施,估計將投入 1000 億美元,截至 2010 年 6 月已投入了 520 億美元。 利比亞的經濟發展與財政措施主要偏向於簡化稅收和收入多元化。2010 年利比亞稅務部 門已經開始實施去官僚化、政策簡化和減低稅率等工作,這將使利比亞能夠集中於中小企業 的發展,從而帶動利比亞整體經濟發展。另外,收入來源多元化對於利比亞的經濟來說也很 重要,因為惟有如此,利比亞的長期發展計畫才不會受到變化莫測的國際油價影響。 近年來利比亞的教育和衛生條件已逐漸改善中,同時政府也更加重視如何才能吸引可再 生能源的投資,目前德國已表示期待與利比亞合作該領域的投資計劃。此外,利比亞政府將 持續擴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執行力道,並在 2009 年至 2010 年間致力於修改各類經貿法律。 表 2-5-3 利比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氣候 政治體制

大利比亞阿拉伯人民社會主義群眾國(The 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 位於北非,北邊為地中海,相鄰國家有埃及、蘇丹、查德、尼日、阿 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 屬地中海式氣候,冬暖多雨,夏熱乾燥,年降水量約 400 毫米;內陸 廣大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 軍事專政

執政黨及革命領導者 / 總人民 穆阿邁爾 • 格達費(Mu’ammar al-Qadhāfī)/ 巴格達迪 • 馬哈茂迪 委員會秘書長

(al-Baghdadi Ali al-Mahmudi) 60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5-3 利比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語言

阿拉伯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的黎波里(Tripoli),並且為該國最大城市

主要國際機場

HLLB Benina(BEN), Tripoli(TIP)

重要港埠

班加西(Benghazi)、的黎波里(Tripoli)

天然資源

石油、天然氣、石膏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1,759,540

人口數(人,2010 年)

6,561,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4

華人數(人,2010 年)

1

華人所占比例(%)

華僑所占比例低,故不予表列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1

台僑所占比例(%)

台僑所占比例低,故不予表列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利比亞第納爾(LYD)

匯率(利比亞第納爾兌美元)

1USD:1.9324LYD(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2.3

-2.3

4.2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10.4

2.8

2.5

-

-

-

888.88

602.39

742.32

14,114

9,371

11,314

出口值(億美元)

621

372

461

進口值(億美元)

91

100

105

貿易餘額(億美元)

530

272

356

貿易依存度(%)

80.1

78.4

76.2

失業率(%)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606

原油,精煉石油產品,天然氣,化學產品 義 大 利 37.65%、 德 國 10.11%、 法 國 8.44%、 西 班 牙 7.94%、 美 國 5.27%、瑞士 5.93%


各國個論

表 2-5-3 利比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機械、加工品、食品、運輸設備、消費類產品 義大利 18.90%、中國大陸 10.54%、德國 9.78%,土耳其 9.92%、突 尼西亞 5.25%、南韓 4.02%、法國 5.63%

對我國之出口值(千美元)

3

6

50,403

自我國之進口值(千美元)

35,917

36,914

31,980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千美元)

-35,914

-36,908

18,423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

0

0.11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39

0.37

0.30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礦物燃料、有機化學產品、關稅配額之貨品 鐵路零件、機械及機械用具及其零件、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塑膠及 其製品

外匯存底(億美元)

925.1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989.2

998.4

100(-)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 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 (CIA) 資料,2009 年外人對利比亞直接投資 (FDI) 流入量為 155.6 億美元,2010 年 FDI 流入量上升至 186.4 億美元,高居非洲的前幾名;而流出量自 2009 年 的 139.2 億美元上升至 2010 年的 153.2 億美元。 利比亞在尋求外商投資時,將海灣國家視為首選,目標是吸引貿易、房地產、建築和交 通領域的投資。另外,利比亞鋼鐵公司於 2010 年 9 月在米蘇臘塔市舉辦了利比亞鋼鐵產業 投資發展研討會,目的是吸引境內外投資,並且對公司進行擴建和增產。該研討會主題為「合 作與發展」,主要是為利比亞鋼鐵公司尋求更多的合作夥伴,因此接觸了多方產業,例如設 備生產商、鐵礦公司、鋼鐵產業製造商、投資銀行和產業媒體。利比亞鋼鐵公司總經理表示, 該公司主要的產品有 40% 為出口導向,其中 HBI 和 HRS 的鋼鐵產品就佔了將近 79%。在實 施了利比亞新《投資法》後,對於外商在減免稅及投資利潤方面有了更深層的保護。 60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3. 當地華人經濟 根據僑委會統計,目前在利比亞的華人人數為 1 人,台僑人數為 1 人。2010 年居住在利 比亞的僑胞(含台商、中油駐利比亞分公司原眷等)大都集中在首都黎波里,主要從事餐飲 業或製造業等工作。此外,2008 年 4 月 16 日成立了中華民國旅居利比亞僑胞的聯誼會,定 期舉辦活動來聯絡彼此之間的感情。 台灣駐利比亞商務代表處 (Taiwan Commercial Office in Tripoli) 從 2008 年 2 月 13 日起 在利比亞首都黎波里正式開始運作,不但提升了我國對利比亞雙邊實質關係,也替我國僑民 帶來許多便利,為台商創造更多新的投資商機。 前幾年 Chin Yuan 工程建設公司在利比亞開了一間中式餐廳,並且幫利比亞政府蓋了近 百戶的國宅,每單位 150 平方公尺,共有三房兩廳,造價最少新台幣 500 萬元起跳,由政 府免費提供給房地產被徵收的利比亞貧民,對於政府提供如此高級的國宅來照顧這些低收入 戶,感到不可思議。台商在利比亞的投資除了有 Chin Yuan Engineering 之外,還有中油、 Dopex、互助營造等幾家大公司,但其投資金額不算太大。值得注意的是,外國人士要在利 比亞經商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開店必須與當地的公司合夥才能共同經營,因此台商儘量 選擇不介入,以避免當地經商夥伴插手影響到內部企業管理。

4. 小結 2009 年利比亞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經濟成長率不佳,2010 年利比亞的經濟成長率在 經由政府一系列的政策及措施之下,已由負轉正。利比亞政府近年來推出了一系列的獎勵和 措施來吸引外國投資,並將海灣國家視為首選;但要達到效果,利比亞必須減少國內的動亂, 因為政局動盪不安將會導致石油短缺及油價波動,進而影響利比亞的經濟運作。由於 2008 年台灣駐利比亞商務代表處已在利比亞開始運作,加上利比亞政府近年來已積極改善教育及 衛生條件,相信這些條件更能帶動台灣對利比亞的雙邊經貿關係。

(四)賴索托(Kingdom of Lesotho)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賴索托為一高原小國並且被南非給包圍,除缺乏自然資源、經濟環境落後之外,愛滋病 帶原者更高達 36 萬人,占賴索托總人口的 16.9%,國民生存所需大部分仍需依靠國際社會的 幫助,因此聯合國將其列為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各類經濟指標顯示,近年來賴索托的經濟 出現明顯的起伏狀況,根據國際貨幣基金 (IMF) 的統計資料,2008 年賴索托的經濟成長率為 4.2%,2009 年下降到只有 3.1%,但在 2010 年時經濟成長率上升至 3.6%。至於民生物價方 面,賴索托近幾年的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CPI) 呈現趨緩的趨勢,2008 年受到全球原物料高漲 608


各國個論

的影響,CPI 上漲率高達 10.7%,2009 年通貨膨脹率下降到 5.9%,2010 年再縮減到 3.4%。 賴國並沒有每一年詳細的就業失業狀況資料,根據賴索托 2007 年官方所統計,失業率高達 45%。

(2)貿易概況 賴索托自然資源貧乏,國內除了少數的成衣加工工廠之外,幾乎沒有其他工業,因此需 要高度倚賴外國進口的工業製品。也因著經濟高度倚賴對外貿易,其貿易依存度甚高,2008 到 2010 年這三年的貿易依存度依序為 181%、157%、141%,皆在 140% 的水準之上。2010 年賴索托的商品出口總金額估計為 8 億美元,與 2009 年相比上升了 1 億美元,在進口方面, 2010 年之進口總額為 22 億美元,與 2009 年進口總額 20 億美元相比上升了 2 億美元。而 2009 年與 2010 年貿易逆差分別為 13 億美元和 14 億美元。 就賴索托與我國雙方的貿易而言,根據我國經濟部國貿局統計,2010 年雙方貿易總額從 2009 年之 6 千多萬美元消退至 5 千萬美元以下。2010 年賴索托對台灣的出口額為 86 萬美元, 僅占出口總金額 0.1%。而 2010 年賴索托從台灣進口之額度為 5,641.8 萬美元,和 2009 年相 比大幅上升 18.23%,其占進口總金額 2.56%。以貿易商品來看,我國出口至賴索托的商品主 要包括:針織品、人造纖維絲、塑膠製品、飾紙及紙板、人造纖維棉、核子反應器、鍋爐等等; 而我國從賴國進口的商品則為棉花、核子反應器、鍋爐、鋼鐵製品及服飾等等。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根據賴索托區域發展機構 Commark Trust 發言人 Andy Salm 表示,政府對那些以歐、美 市場為主之賴國成衣製造業者,更提供享有免繳公司稅之優惠。賴索托也是屬沙哈拉以南的 非洲國家當中,銷售輸往美國的最大成衣出口國。 台商服務網指出,賴索托為南部非洲關稅同盟 (SACU) 、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 (SADC) 等區域組織會員國之一,與鄰國均保持友好合作關係。近年來並加強與歐盟、聯合國機構、 美國、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及其他北歐國家的關係,積極爭取外交援助,並致力於引進 外資,以促進經濟發展。 表 2-5-4 賴索托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賴索托王國(Kingdom of Lesotho)

地理位置

位於非洲南部,其四面與南非相鄰,為國中之國。

氣候 政治體制 執政黨及現任國王 / 首相

屬於亞熱帶氣候,氣候乾爽,年平均溫為攝氏 21 度,年平均雨量為 700 毫米;夏季 10 月到隔年 4 月降雨較多、冬季較乾燥。 君主立憲制 民主大會黨 / 萊齊耶 3 世(Letsie III)/ 帕卡利塔 • 莫西西里(Pakalitha Mosisili) 60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5-4 賴索托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語言

英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馬塞盧(Maseru),同時也是最大的城市。

主要國際機場

Moshoeshoe(MSU)

重要港埠

無,內陸國家

天然資源

水力資源、鑽石、砂、粘土、建築石材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30,355

人口數(人,2010 年)

2,542,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84

華人數(人,2010 年)

2,398

華人所占比例(%)

0.0943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400

台僑所占比例(%)

0.0157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馬洛蒂(LSL)

匯率(馬洛蒂兌美元)

1USD:6.6316LSL(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4.2

3.1

3.6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10.7

5.9

3.4

-

-

-

16.01

17.20

21.27

653

689

837

出口值(億美元)

9

7

8

進口值(億美元)

20

20

22

貿易餘額(億美元)

-11

-13

-14

貿易依存度(%)

181

157

141

失業率(%)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610

主要出口產品

75% 的製成品(服飾、鞋類、公路車輛),羊毛、食品和牲畜食品

主要出口國家

美國 58.9%、比利時 37%、馬達加斯加 1.2%

主要進口產品

食品、建築材料、車輛、機械、醫藥、石油產品


各國個論

表 2-5-4 賴索托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主要進口國家

中國大陸 26.3%、台灣 20.1%、香港 16.4%、南韓 14.1%、印度 9.2%

對我國之出口值(千美元)

243

381

860

自我國之進口值(千美元)

60,864

47,720

56,418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千美元)

-60,621

-47,339

-55,558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03

0.05

0.1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3.03

2.39

2.56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棉花、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針織類服飾、核子反應器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針織品、人造纖維絲、紙及紙板、塑膠及其製品、核子反應器、鍋爐

外匯存底(億美元)

9.93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7.38

8.93

128(-)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 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賴索托的重點產業以紡織、成衣加工製造業、工商業等相關產業為主。賴索托主要出口 商品為 75% 的製成品(主要包含服裝、鞋類、公路車輛),以及羊毛和馬毛、食品和活畜, 主要出口國家為美國、比利時及馬達加斯加等國。主要進口商品為食品、建材、汽車、機械、 醫藥、石油產品,主要進口國家為中國大陸、台灣、香港、韓國,以及印度等國。根據 2009 年世界投資報告(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9),外人對賴索托直接投資 (FDI) 淨流入量 為 199 百萬美元,台灣為其外資最主要的來源國。 根據我國經濟部投資業務處指出,受惠於由美國所制定的非洲成長與機會法案 (African Growth and Opportunity Act, AGOA) ,一些非洲國家的紡織品出口至美國可享免關稅的待遇, 並且有免配額的優惠,也因此帶來台灣紡織廠赴非洲的投資潮。其中賴索托因提供外資優惠 條件,加上勞動成本低廉,成為台商投資的理想地點;目前賴索托的紡織業雇用員工約 7 萬 名,主要受雇於台商所投資的工廠。

3. 當地華人經濟 賴索托的僑胞、台商主要聚集地在首都馬塞盧,根據僑委會統計,全國總華人人口為 2,398 人,其中台僑為 400 人,雖數量不多,但台商所投資的企業卻為賴國創造五萬個就業 61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機會。自 2003-2007 年上半年止,僑胞對賴索托直接投資金額達 1.6 億美金。其中 2007 年上 半年台灣於賴國投資的企業約 96 家,其中 92 家集聚於馬塞盧。在賴索托的台商工廠在 1990 年代只有少數九家,現在已逾三十家工廠;在投資的產業項目方面,主要則以紡織、成衣加 工製造業和工商業為主。 台商在賴索托的主要投資為紡織業,如全球第一大牛仔褲製造商年興紡織、谷暉企業等 皆在賴國大展身手。值得一提的是,在賴國的台商們相互合作,有訂單大家接,生產機器不 夠彼此支援,因而建構了台商網絡,成功地扶植賴索托的紡織業。賴索托的成衣紡織品之出 口額中有近九成是台商所貢獻,其所創造的就業機會,更養活了首都馬塞盧近一半居民。在 台灣,目前紡織業常被認為是夕陽產業,但台商將台灣紡織業的命脈成功地轉移並延續至賴 索托,於賴國建立起新的「紡織王國」,也讓賴索托的經濟改頭換面。

4. 小結 由於近年來賴國隨著紡織業的興起、鑽石的開採使得該國經濟情況有著顯著的改善。而 根據上述之 AGOA 法案,台商在賴索托成功創立起「紡織王國」,使得賴國的紡織工業發展 迅速。 惟不利於台商的是,賴國規定紡織所使用的原物料需於當地採購,由於賴索托的原料品 質不佳,價格為台灣之數倍;加上對勞工的管理,對台商而言也是一大問題,需監督及利誘 兼施來鼓勵在速度及效率上皆有待加強的當地勞工更殷勤工作。此外,近年來製造業受強勢 南非貨幣影響和中國大陸傾銷廉價競爭品,故於賴索托經營紡織業有愈趨艱難之情勢。除了 環境與人的因素之外,愛滋病盛行於包括賴索托在內的非洲國家,也是台商無可奈何的問題 之一,每隔一陣子就有員工因愛滋病過世;但台商無法在招聘時要求應聘人員出具證明,因 為這樣做違反人權。我國政府及廠商可以在能力範圍之內提供必要的幫助,以改善當地的投 資經營環境及條件,讓台商繼續在賴國開拓商機。

(五)摩洛哥(Kingdom of Morocco)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在摩洛哥政府近年大力改革政策的幫助下,當地的金融及經濟發展有飛速的發展,是北 非經濟發展最好的國家之一。摩洛哥 2008 年經濟成長率為 5.6%,2009 年之後雖農產品產出 依然強勁,但由於全球景氣衰退,又以出口市場需求銳減影響最大,迫使經濟成長微幅放緩, 2009 年和 2010 年的成長率分別為 4.9% 和 3.7%。摩洛哥 2010 年 GDP 為 1,034.8 億美元, 相較於 2009 年的 913.7 億美元有明顯的成長。在通貨膨脹方面,摩洛哥近幾年的物價波動不 大,2009 年及 2010 年消費者物價 (CPI) 上漲率為 1%。而摩洛哥的失業率在 2008 年為 9.6%, 而 2009 年及 2010 年失業率為 9.1%。 612


各國個論

(2)貿易概況 因為對外貿易是摩洛哥重要的經濟政策,發展出口產業一直是國家對於經濟上的重要投 資方式; 也由於目前摩洛哥經濟發展較為穩定,對外支付具有一定的能力,並與世界上 90 多個國家及地區保持著良好的貿易往來關係,所以進口市場活躍,主要貿易夥伴國是歐洲聯 盟國家以及美國、日本等。近幾年其貿易依存度在 50-70% 上下移動。 2010 年 摩 洛 哥 的 商 品 出 口 總 金 額 176 億 美 元, 與 2009 年 的 141 億 美 元 相 比 增 長 了 24.8%;摩洛哥主要輸出貨品為服裝和紡織品、電子元件、無機化工原料、晶體管、原油礦產、 化肥(包括磷酸鹽)、石油產品、柑橘類水果、蔬菜、魚。2008 年摩洛哥主要出口市場有西 班牙、法國、巴西、美國、比利時與義大利,其比例依序為 19%、17.4%、7%、4.5%、4.4% 和 4.2%。 根據我國經濟部國貿局統計資料顯示,2010 年我國與摩洛哥雙方貿易總額從 2009 年之 1.05 億美元成長至 1.86 億美元。2010 年摩洛哥對我國的出口額為 1.27 億美元,占出口總金 額 0.72%。而 2010 年摩洛哥自我國的進口額為 0.59 億美元,占進口總金額 0.17%。以貿易 商品來看,我國出口至摩洛哥的商品主要包括: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塑膠及其製品、機械 用具、鐵路及車輛及其零件與附件等等;而我國從摩洛哥進口的商品則為礦物燃料、瓷金及 其製品、銅及其製品等等。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除美國及加拿大已授予摩洛哥 GSP 優惠關稅外,歐盟亦給予摩洛哥普遍化優惠關稅 (GSP),摩洛哥與歐盟於 2000 年簽訂完全免關稅的協定後,每年分階段對產品關稅減免,至 2010 年,摩洛哥與歐盟已完全無產品關稅和與配額上的限制。 摩洛哥公布的投資法主要有:出口產品企業投資法、工業投資法、不動產投資法、礦產 投資法、手工業投資法、旅遊郵資法和漁業投資法等。目前摩洛哥對外國投資已開放了漁業、 農業、製造業和服務業對外資的限制及對投資份額的限制;並規定投資的最低標準為 10 萬 迪拉姆,若超過 5,000 萬迪拉姆的投資項目可與政府協商,以獲得額外的優惠待遇和利益。 表 2-5-5 摩洛哥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摩洛哥王國(Kingdom of Morocco) 是非洲西北部的一個國家。該王國東部以及東南部與阿爾及利亞接

地理位置

壤,南部緊鄰西撒哈拉,西部濱臨大西洋,並向北隔直布羅陀海峽和 地中海與西班牙相望。 屬亞熱帶地區,夏季乾燥炎熱,冬季溫和潮濕。1 月份平均氣溫 12°C

氣候

( 平 均 最 低 氣 溫 約 6°C),4 月 平 均 氣 溫 20°C, 七 月 平 均 氣 溫 2228°C( 平 均 最 高 氣 溫 約 36°C); 從 北 部 到 中 部 年 均 降 雨 量 為 800200 毫米,南部接近 0 毫米。 61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5-5 摩洛哥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政治體制

君主立憲制

執政黨及現任國王 / 首相

獨立黨 / 穆罕默德六世 / 阿巴斯 • 法希

語言

阿拉伯語,法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拉巴特,最大城市為達爾貝達 Al Massira(AGA), Angads(OUD), Ibn Batouta(TNG),

主要國際機場

Marrakech-Menara(RAK), Mohammed V(CMN), Rabat-Sale (RBA)

重要港埠

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美利拉(Melilla)

天然資源

磷酸鹽、鐵礦石、錳、鉛、鋅、魚、鹽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446,550

人口數(人,2010 年)

31,851,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71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摩洛哥迪拉姆(MAD)

匯率(摩洛哥迪拉姆兌美元)

1USD:8.357MAD(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5.6

4.9

3.7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3.9

1.0

1.0

失業率(%)

9.6

9.1

9.1

888.79

913.74

1,034.82

2,851

2,899

3,249

出口值(億美元)

203

141

176

進口值(億美元)

424

329

355

貿易餘額(億美元)

-221

-188

-179

貿易依存度(%)

70.5

51.4

51.3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包括磷酸鹽)、石油產品、柑橘類水果、蔬菜、魚

主要出口國家

西班牙 22.02%、法國 20.22%、義大利 4.00%、印度 4.91%

主要進口產品

原油、紡織品、通訊設備、小麥、天然氣和電力、晶體管、塑料

主要進口國家 614

服裝和紡織品、電子元件、無機化工原料、晶體管、原油礦產、化肥

法國 16.95%、西班牙 14.72%、義大利 6.76%、中國大陸 7.10%、德 國 6.28%、沙烏地阿拉伯 5.11%、美國 5.66%


各國個論

表 2-5-5 摩洛哥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0.57

0.50

1.27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0.74

0.55

0.59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0.17

-0.05

0.68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28

0.35

0.72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17

0.17

0.17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礦物燃料、瓷金及其製品、銅及其製品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塑膠及其製品、機械用具、鐵路及車輛及其零 件與附件

外匯存底(億美元)

227.2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235.8

236.1

75(-)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 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紡織業為摩洛哥的重點產業,該產業亦為摩洛哥賺取最多外匯之產業。根據 2009 年世 界投資報告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9) ,外人對摩洛哥直接投資 (FDI) 流入量為 2,388 百萬美元,FDI 流入量為全非洲的第 9 名;至 2010 年時,外國對摩洛哥直接投資流入量已增 為 4,260 百萬美元,明顯高於 2009 年,呈現上升的趨勢。

3. 當地華人經濟 摩洛哥位處非洲的西北隅,與我國距離遙遠,再加上文化差異、交易習性截然不同,因 此相對風險高,截至目前為止僅在當地投資一間餐飲業。派駐在摩洛哥人員在取得工作證後 尚須申請外商居留證,若外商將要在摩洛哥投資或設立公司,申請期間經常長達半年以上, 主要是欲申請摩洛哥居留證人數多,摩洛哥政府承辦人員人手不足所致,這對經常需要出入 國境之派駐人員而言較為不便。 駐卡薩布蘭加台灣貿易中心表示,摩國廠商向我採購商品,我商一般要求摩商需付足 100% 貨款才出貨,但摩洛哥政府因實施外匯管制,對摩商使用 L/C 或 T/T 限制很多,當地 廠商一般希望先付 50%,貨到後再付 50%,但並不為我商所接受,因此常因付款方式無法達 成協議而取消交易。事實上,摩商當中不乏具有採購實力的買方,因此未來若希望增加商機, 台商可函請卡薩布蘭加台灣貿易中心代為徵信。 61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4. 小結 摩洛哥雖為北非經濟發展最好的國家,但仍屬發展中的國家,故摩國政府為吸引更多的 外資,制定政策並推行了一系列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摩洛哥的投資環境近些年來不斷改善, 但摩國仍時有耳聞罷工現象,加上摩洛哥是傳統的伊斯蘭教國家,清真寺遍布國內各城鎮, 因此對於有意前往摩洛哥投資的台商,與當地員工保持良好的溝通,並尊重他們的信仰,是 需切記的,以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和損失。又在貿易上,台商與摩洛哥廠商仍有許多無法配合 的地方,這需靠雙方的相互協調及互信,我國駐外單位也可提供必要的協助,這對兩國的經 貿互動將有很大的助益。

(六)史瓦濟蘭(Kingdom of Swaziland)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史瓦濟蘭為一內陸國家,其國內市場小,主要仰賴對外貿易,其中 80% 以上外銷輸往 南非;歷年的貿易依存度皆高達 100% 以上,也因此受全球經濟情勢的影響甚鉅。史瓦濟蘭 國民生產量低,糧食生產不符所需,須進口玉米、稻米等大量糧食。又因為高達 21 萬人因 貧病等因素,需國際社會援助,約占其人口四分之一,因此影響其經濟成長。史瓦濟蘭 2009 年的經濟成長率為 1.2%,2010 年上升到 2.0%;在通貨膨脹方面,2010 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CPI) 為 4.5%,較 2009 年之 7.4% 及 2008 年之 12.7% 為低,代表國內通貨膨脹有逐漸趨緩 的現象;在失業率方面,2008-2010 年皆為 25% 居高不下。

(2)貿易概況 2010 年史瓦濟蘭商品出口總金額 16 億美元,與 2009 年之 15 億美元相比上升 6.7%, 2009 年為近幾年來出口總額的新低;2010 年進口總額為 17 億美元,較 2009 年的 16 億美 元略高。2008 年出口與進口額相同,到了 2009-2010 年出口與進口額相差不大,故貿易逆 差為 1 億美元。2009 年因為貿易量的逐漸下降,故貿易依存度也由 2008 年的 120% 下降至 105%,2010 年雖經濟復甦帶動進口貿易的成長,但因國內經濟部門的成長,其貿易依存度 仍持續下降至 93%。 根據我國經濟部國貿局統計資料顯示,2010 年史瓦濟蘭對台灣的出口額為 41.3 萬美元, 占史瓦濟蘭出口總金額僅 0.03%,相較於 2009 年的 22.2 萬美元大幅上升了 86%;同年史瓦 濟蘭自台灣的進口額約為 1,282.6 萬美元,占史瓦濟蘭進口總金額 0.8%,與 2009 年相比較 下降 11%。史瓦濟蘭對我國貿易主要呈現明顯的逆差情勢,2009 年貿易逆差為 1,435 萬美元, 至 2010 年貿易逆差縮小為 1,241 萬美元。史瓦濟蘭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為以針織品、毛巾 織物、服飾附屬品、合成纖維棉、縫紉機、縫紉機零配件、腳踏車及塑膠製品等等;自我國 之主要進口產品則為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濃縮飲料、木漿、水果、人造纖維棉、鐘錶及其 616


各國個論

零件、各種織物。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史國為加強基礎建設,並促進觀光發展,提出了千禧年行動計畫 (The Millennium Action Plan, MAP),利用民營企業之動力來創造就業機會,但因受預算不足之影響,仍有部分項 目執行較原訂計畫落後。為配合大量觀光客至南非參加 2010 世界盃足球賽,史國投資 18 億 史幣(約 2 億 5 千萬美元),在南部 Lavumisa 以及南非接壤地區,由史國國王提供 11,000 公頃之土地,興建 1 座含高爾夫球場、野生動物園、觀光旅館、度假村及賭場之大型娛樂設 施以吸引觀光客。 史國政府強力推動鼓勵投資政策,並以史瓦濟蘭投資促進局 (SIPA) 為主要負責機構,以 吸引直接投資。並促進出口貿易,設立貿易推廣機構並經常組團參加商展。但是雖然史瓦濟 蘭現正致力於提升其在傳統及新興市場上之競爭力,惟依據世界經濟論壇出版之 2010 全球 競爭力報告,史瓦濟蘭在參與評鑑的 139 國中列名第 126 名,顯示史國的經濟環境及市場競 爭力仍有很大的改進及成長空間。 表 2-5-6 史瓦濟蘭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史瓦濟蘭王國(Kingdom of Swaziland)

地理位置

非洲南部,北、西、南 3 面與南非相鄰,東面與莫三比克相鄰 史瓦濟蘭屬於熱帶氣候,年均溫約攝氏 22 度,年平均降雨量 500 毫

氣候

米。每年 4-9 月為乾季,10 月至隔年 3 月為雨季,全年溫度介於攝 氏 5 度至 30 度間,高地年均溫約攝氏 15.6 度,低地約 23 度,日夜 溫差大。

政治體制 執政黨及現任國王 / 首相 語言 首都及重要城市

君主立憲 恩 史 瓦 帝 3 世(Mswati III)/ 辛 巴 • 喇 米 尼(Absolom Themba DLAMINI) 英語、史瓦濟蘭語、祖魯語 墨巴巴內(Mbabane),其他重要都市恩赫蘭加諾(Nhlangano)、 曼齊尼區(Manzini)、錫泰基(Siteki)。

主要國際機場

Matsapha(MTS)

重要港埠

無,內陸國家

天然資源

史瓦濟蘭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樹種分別為橡膠樹、松樹及合金歡 樹。主要礦產有煤礦、鐵礦、石棉及金礦等。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17,364

人口數(人,2010 年)

1,161,000 61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5-6 史瓦濟蘭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67

華人數(人,2010 年)

1,210

華人所占比例(%)

0.1042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218

台僑所占比例(%)

0.0188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匯率(史瓦濟蘭里蘭吉尼兌美 元)

1USD:6.6316SZL(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3.1

1.2

2.0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12.7

7.4

4.5

25

25

25

28.40

29.63

35.53

2,432

2,542

3,061

出口值(億美元)

17

15

16

進口值(億美元)

17

16

17

貿易餘額(億美元)

0

-1

-1

119.7

104.6

92.9

失業率(%)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貿易依存度(%)

618

史瓦濟蘭里蘭吉尼(SZL)

主要出口產品

濃縮飲料、蔗糖、木材紙漿、棉紗、冰箱、柑橘和水果罐頭

主要出口國家

南非、歐盟、加拿大、美國

主要進口產品

機動車輛、機械、運輸設備、食品、石油產品、化學品

主要進口國家

南非、日本、英國及新加坡

對我國之出口值(千美元)

895

222

413

自我國之進口值(千美元)

25,939

14,573

12,826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千美元)

-25,044

-14,351

-12,413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05

0.01

0.03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1.53

0.91

0.75


各國個論

表 2-5-6 史瓦濟蘭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實用果實與堅果、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核子反應器、鐘錶及其零件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針織品、核子反應器、人造纖維棉、棉花、人造纖維絲

外匯存底(億美元)

7.52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9.59

7.56

126(-)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 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依照史國中央銀行統計資料,截至 2010 年底止,史國外商直接投資金額累計至今共為 51 億 4,000 萬史幣,其中製造業占總投資金額約 72.3%;其次分別為農業占 10.1%、服務業 占 6.9%、金融業占 6.6%、礦業占 1.5%,其他產業占 2.6% 等。根據 2009 年世界投資報告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9) ,外人對史瓦濟蘭直接投資 ( FDI) 流入量由 2008 年之 37 百 萬美元降為 10 百萬美元。 根據全球台商服務網對史國投資環境簡介,史瓦濟蘭木漿業每年產量約為 23 萬噸, 提供全球 12% 之總需求量,為全球最大之光滑精紙 (Coated Fine Paper) 及硫酸鹽化學木漿 (Chemical Cellulose Pulp) 供應國,全國唯一的一家木漿廠商 Sappi Usutu 是由南非 SAPPI 製 紙集團所投資,已獲 ISO 認證,其生產之 70% 木漿外銷至台灣、泰國、日本、韓國及中國 大陸等亞洲國家。史瓦濟蘭主要紙業製造廠有瓦楞紙箱及紙袋工廠的旅史台商群益紙業公 司、Neopac 公司以及 Swazi Paper Mills,後者為一衛生紙與包裝紙製造廠。

3. 當地華人經濟 根據僑委會統計,史瓦濟蘭華僑人數目前為 1,210 人,其中台僑為 218 人。與大多非洲 國家相同,台商在史國投資以紡織成衣業為主,至 2010 年 4 月止總共有 25 家台商工廠投資 於史國,包括成衣廠、繡花及印花廠、紡紗廠、織布廠、染整廠、塑膠編織袋廠、機械廠、 紙箱廠,總投資額合計約 9,000 萬美元,共創造 1 萬 5 千餘個就業機會。在美國非洲成長暨 機會法案 (AGOA) 於 2001 年生效後,提供包括紡織品在內 98% 之產品輸往美國之產品可享 有免配額及零關稅之優惠待遇,加上我國政府通過「鼓勵業者赴有邦交國家投資補助辦法」 以及史瓦濟蘭政府之獎勵措施下,包括與史瓦濟蘭王國政府訂定『投資促進暨保護協定』 (1998) 及『中史避免所得稅雙重課稅及防杜逃稅協定』 (1998) 等,台商於 2000 年開始大批 前往史國投資,大大提升雙方的經貿合作交流。 61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4. 小結 為我國邦交國之一的史瓦濟蘭,與我國維持長達 40 幾年的情誼,彼此關係甚為密切, 加上其官方語言為英語,因此許多台商紛紛到史國設廠; 截至 2009 年,我國對史瓦濟蘭的 投資已達 8,470 萬美元。但值得注意的是,史瓦濟蘭與南非為共同貨幣區,史幣隨南非幣升 值至目前約 1 美元兌 7.2 史元,有相當程度影響到其出口競爭力。另外,史國有將近 80% 的 電力購自南非,近年南非也聲稱電力無法供應史瓦濟蘭,也成為一大隱憂。又近年來工會要 求加薪,一開口就要求調薪 20%,加上各種名目津貼,工資竟需上調 200%,台商只好求助 政府,三方坐下來協商。面對水電供應不穩、勞工意識高漲、工資連年飆漲,加上史幣兌隨 南非幣一路升值,對史瓦濟蘭的台商們的出口事業是極大的壓力;再加上 WTO 於 2005 年起 取消紡織品配額制度、最低工資標準連年飆漲等問題皆為史瓦濟蘭帶來不小的衝擊。但面對 整個非洲南部極大的市場成長空間,台商應繼續深耕這個市場,這對友邦社會的進步也是一 強大支撐力。

(七)馬拉威(Republic of Malawi)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馬拉威的經濟成長率在 2008 年和 2009 年達到了近年來最高的 8.3% 與 9.0%,但之後受 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2010 年的經濟成長率,下跌到到 6.5%,但仍高於非洲的平均水平。 馬拉威的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CPI) 自 2008 年的 8.7% 下降至 2009 年的 8.4%,2010 年再降到 7.4%,每年都呈小幅下滑的趨勢。

(2)貿易概況 馬拉威在 2010 年的商品出口總金額為 11 億美元,與 2009 年相比大幅增加了 2 億美元; 在商品進口方面,2008 年到 2010 年進口總金額皆約為 17 億美元左右。近幾年來馬拉威的貿 易平衡皆為逆差,貿易依存度也有逐年減少的趨勢,但 2010 年由於馬拉威的進出口總值較 去年上升 3 億美元,因此貿易依存度較 2009 年的 61% 小幅下降至 59%。 就馬拉威與我國的雙邊貿易,依據我國經濟部國貿局貿易統計,2009 年馬拉威對台灣的 貿易餘額為 -110.0 萬美元,2010 年由負轉正大幅增加至 136.4 萬美元。2010 年馬拉威對台 灣的出口額為 539 萬美元,占馬拉威出口總金額 0.45%,與 2009 年相比較,出口額增加了 近兩倍;2010 年馬拉威對台灣的進口額為 402.6 萬美元,與 2009 年相比較,小幅上漲了 2%, 占馬拉威進口總金額 0.24%。以貿易產品來看,馬拉威對台灣的主要出口產品為煙草、棉花、 銅及其製品、茶、咖啡、食用果實及堅果。而馬拉威對台灣的主要進口產品為針織品、核子 反應器、鍋爐、鋼鐵、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紙及紙板。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620


各國個論

在政府的經濟措施方面,2010 年 6 月 9 日至 11 月 2 日馬拉威接受 WTO 的第二次貿易 政策檢討會。自上次的檢討後,馬拉威便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競爭政策、海關程序、 政府採購以及國營企業私有化等等。而這次對馬拉威政府報告的評論中指出,首先必須簡化 複雜的關稅制度,以減少行政成本來促進經濟效益; 第二,降低行政成本的跨境貿易,強調 貿易便捷化措施,使得對馬拉威的貿易更佳便利。 在經濟展望方面,第二次貿易政策檢討會也提到馬拉威的農業已漸漸起步,目前的問題 在於複雜的政府政策,建議可以對化肥補貼支出和長期投資農業,尤其棉花是馬拉威的主要 出口產品之一,有發展潛力,可多發展棉花產業及對外貿易。能源方面建議可以盡快解決電 力短缺的狀況以及連接各區域的電網與傳輸網路。服務業方面建議可以推廣金融業務和電信 服務,並且改善運輸的基礎設施,包括印度洋的整個大型航道整治工程。 表 2-5-7 馬拉威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氣候

馬拉威共和國(Republic of Malawi) 位於非洲東南部,西鄰尚比亞、南面向莫三比克及東接坦尚尼亞,是 一個內陸國家。 屬於亞熱帶氣候,雨季為 11-5 月,旱季為 5-11 月,年雨量 760-1,015 毫米。

政治體制

多黨民主共和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賓古 • 瓦 • 穆塔里卡(Bingu wa Mutharika)

語言

齊切瓦語和英語 首都為里朗威(Lilongwe),最大城市為布蘭岱(Blantyre),其他

首都及重要城市

重要城市有姆祖祖(Mzuzu)、薩利馬(Salima)、松巴(Zomba)、 奇姆巴(Mzimba)

主要國際機場

Chileka(BLZ), Lilongwe(LLW)

重要港埠

無,內陸國家。

天然資源

主要礦產為石灰石、花崗石、鋁礦砂、煤礦、陶土、磷礦及未開發之 鈾礦。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118,484

人口數(人,2010 年)

15,694,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132

華人數(人,2010 年)

1068

華人所占比例(%)

0.0068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40

台僑所占比例(%)

0.0003 62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5-7 馬拉威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馬拉威克瓦查(MWK)

匯率(馬拉威克瓦查兌美元)

1USD:150.8MWK(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8.3

9.0

6.5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8.7

8.4

7.4

-

-

-

40.74

47.31

50.53

274

310

322

出口值(億美元)

9

11

11

進口值(億美元)

17

18

19

貿易餘額(億美元)

-9

-6

-8

63.8

61.3

59.4

失業率(%)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貿易依存度(%)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煙草占 53%,其他有茶葉、糖、棉花,咖啡、花生、木製品、服裝 南非 7.67%、埃及 8.52%、辛巴威 7.55%、美國 7.40%、荷蘭 6.64%、 德國 12.37%、俄羅斯 6.79% 日本 4.10% 食品、石油、工業產品、交通運輸設備 南非 40.15%、印度 6.73%、坦桑尼亞 4.81%、中國大陸 6.79%、法國 5.03%、莫三比克 4.03%

對我國之出口值(千美元)

11,614

2,840

5,390

自我國之進口值(千美元)

7,957

3,940

4,026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千美元)

3,657

-1,100

1,364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1.29

0.26

0.49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47

0.22

0.21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煙草、棉花、銅及其製品、茶、咖啡、食用果實及堅果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針織品、核子反應器、鍋爐、鋼鐵、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紙及紙板

外匯存底(百萬美元)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243

163

235

125(-)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 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622


各國個論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美國為了協助馬拉威發展農業中小型企業,雙方協定為期五年的「基本經濟發展倡議 (Grassroot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itiative)」, 並 由 美 國 非 洲 發 展 基 金 會 (United States African Development Foundation, USADF) 挹注 750 萬美元在這項計劃中。這項計劃已在 20 餘個非洲國家推動類似的農業計劃,並且達到良好的成效。除了資金的援助外,並協助中小 企業以提升員工技能與效率。馬國貿工部首席副部長 Nebert Nyirenda 表示,這項計畫對農民 而言為一項大利多,並且可將傳統的農業型態提升至製造業農業型態。政府也將制定相關配 套措施,以加強海外市場拓銷和提高加值作物產量以及建立產業供應鏈為目標。 馬拉威有為數眾多的印度裔族群,資金雄厚的廠商大多開設工廠從事零售業及製造業。 交易零售網遍布全國甚至鄰國,外來業者必須投入資金、技術,選擇較難以進入的產業項目 做投資來搶攻市場。許多南非廠商也在馬拉威成立專業連鎖店,包括 1 家 Shoprite 超市、1 家 Bata 皮鞋廠、1 家 Illovo 蔗糖廠和 1 家 Cashbuild 五金店。另外,南非為距離馬拉威最近 的多樣貨品供應國,為滿足市場需求,馬拉威進口商常被迫自南非進口各項電子電器、材料、 零件等商品。

3. 當地華人經濟 根據僑委會統計,馬拉威華僑人數目前為 1,068 人,台僑人數為 40 人。馬拉威的台商大 部分在馬拉威南部,主要從事農場經營、木材、榨油、碾米、紡織代工、鐵皮屋等等。整體 而言,馬拉威治安相對其他國家更穩定,但馬拉威的行銷通路往往接需要透過印度人,常常 要付出相當高的行銷費用。另外台商對於馬拉威工人的偷竊感到困擾,因此有些廠商設有多 名保全人員。另一項缺點是馬拉威有供電不穩的現象,因處非洲內陸沒有港口,其運輸成本 偏高。整體而言,馬拉威的人工成本雖然低廉且投資風險不高,但運費高、行銷費用高、防 竊難度高卻需要立即克服。也由於馬拉威已在 2008 年與我國斷交,台商在當地的投資無法 得到政府駐外單位的協助,較缺乏保障。

4. 小結 馬拉威的主要經濟命脈是農業,尤其菸草業是最重要的農業活動,儘管全球出口短缺之 際,菸草的出口仍替馬拉威的經濟打了一劑強心針;但是該國未來的經濟成長率仍須倚賴穩 定的農業發展,才能可望達到原本的預期。 馬拉威的問題就像是第三世界國家的縮影,雖然比起其他非洲國家沒有太多的內戰發 生,但醫療不足、疾病盛行、教育程度落後等因素,卻大大影響馬拉威的經濟狀況。對於該 國目前運費高、行銷費用高等缺點,政府已提出簡化關稅制度以及減少跨境貿易的行政成本 等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想要前往馬拉威投資的台商需提前作足準備,以應付身處馬拉威之 後的種種狀況。

62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八)模里西斯(Republic of Mauritius)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模里西斯 2008 年的經濟成長率為 5.5%,2009 年時因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大幅下滑 至 3.0%,到了 2010 的經濟有些微好轉,成長率上升至 4.2%。模里西斯近幾年的消費者物價 上漲率 (CPI) 有趨緩之趨勢,2008 年 CPI 高達 9.7%,但 2009 與 2010 年的 CPI 則分別為 2.5% 與 2.9%。模里西斯的失業率近年來居高不下,2008 年至 2010 年皆在 7.5% 上下。

(2)貿易概況 2010 年模里西斯的商品出口總金額為 22 億美元,與 2009 年相比小幅上升了 15%;而在 商品進口方面,2010 年進口總額為 44 億美元,較 2009 年小幅上升 18%。模里西斯的貿易平 衡基本上每年皆為貿易逆差,近年來的變動不大,2010 年貿易赤字為 22 億美元。由於 2008 年到 2009 年馬拉威的貿易總值降低,故使貿易依存度降低,而 2010 年隨著進出口總值回升, 其貿易依存度自 2009 年的 63% 上升至 2010 年的 68%。 依據我國經濟部國貿局貿易統計,2010 年模里西斯與我國雙方貿易總額為 4,855 萬美元, 與 2009 年相比較增加了 1,636 萬美元。2010 年模里西斯對台灣的出口額為 5,071 萬美元,較 去年上升了近 50%,占出口總金額 2.31%,為近年來最高;同年模里西斯對台灣的進口額為 217 萬美元,與 2009 年相比較,上升了 24%,占進口總金額 0.05%。以雙方貿易產品來看, 模里西斯對台灣主要的出口產品為魚類、非針織類服飾及其附屬品、鋼鐵、調製動物飼料、 針織類服飾、光學儀器、天然珍珠或養珠、染料顏料及其色料。至於模里西斯對台灣主要的 進口產品為魚類、鹽、硫磺、核子反應器、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塑膠及其製品、鋼鐵、玩具。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及經濟展望 為了刺激經濟成長和減輕近年來全球經濟衰退所造成的影響,模里西斯政府採取擴張性 的財政政策,其政策的重點在於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保存工作,主旨特別在於幫助微型企業和 中小企業以及旅遊部門的發展。為了刺激經濟,貨幣政策委員會逐步調降利率,通貨膨脹將 在短期內改善。 近年來模里西斯政府同時著手經濟改革方案,主要目的在開放經濟、改善投資環境、促 進企業發展,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和增加專業知識。這些因素降低全球經濟衰退所帶來的衝擊, 預計 2011 年的經濟成長率可再提升。據華爾街日報和美國傳統基金會公佈的 2011 年經濟自 由度指數,模里西斯排名世界 12 名。此排名是以 183 個國家的經濟開放措施、監管效率、 法治和競爭力做為排名依據。模國短期目標是擠身前十大最具投資的美譽。

624


各國個論

表 2-5-8 模里西斯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模里西斯共和國(Republic of Mauritius)

地理位置

斯與附近的留尼旺島(距模里西斯西南 200 公里)及羅德里格斯島等

位於非洲南部,四面為印度洋所環繞,在馬達加斯加的西側。模里西 共同組成馬斯克林群島(Mascarene Islands)。 模里西斯屬熱帶氣候,唯受東南信風影響。每年 5-11 月為冬季,和 氣候

暖乾燥;11-5 月為夏季,炎熱潮濕。海岸地區溫度由冬季的 22°C 至 夏季的 34°C。

政治體制

總統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阿內羅德 • 賈格納特(JAnerood Jugnauth)/ 納文 • 拉姆古蘭

語言

克里奧耳語、印地語、英語和法語 首 都 為 路 易 港(Port Louis), 其 他 重 要 城 市 包 括 居 爾 皮 普

首都及重要城市

(Curepipe)、 瓦 科 阿(Vacoas)、 鳳 凰 城(Phoenix)、 卡 特 勒 博 爾 納(Quatre Bornes)、 羅 斯 希 爾(Rose Hill) 及 博 巴 森(Beau Bassin)等。

主要國際機場

西沃薩古爾 • 拉姆古蘭爵士國際機場

重要港埠

路易港(Port Louis)

天然資源

適合栽種的耕地、魚類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2,040

人口數(人,2010 年)

1,281,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628

華人數(人,2010 年)

34,000

華人所占比例(%)

2.6542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70

台僑所占比例(%)

0.0055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模里西斯盧比(MUR)

匯率(模里西斯盧比兌美元)

1USD:30.391MUR(2010.12.31)

經濟成長率(%)

2008

2009

2010

5.5

3.0

4.2 62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5-8 模里西斯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9.7

2.5

2.9

失業率(%)

7.3

7.5

7.8

96.41

88.65

97.29

7,598

6,951

7,593

出口值(億美元)

24

19

22

進口值(億美元)

47

37

44

貿易餘額(億美元)

-23

-18

-22

貿易依存度(%)

73.6

63.2

67.8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衣物、紡織品、糖、花、糖漿和漁獲 英 國 25.55%、 法 國 16.89%、 美 國 9.51%、 義 大 利 5.68%、 比 利 時 4.93%、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5.47%、馬達加斯加 4.11%

主要進口產品

製造業商品、資本設備、食物、石油、化學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印度 23.8%、法國 11.4%、南非 9.6%、中國大陸 7.9%

對我國之出口值(百萬美元)

41.23

33.93

50.71

自我國之進口值(百萬美元)

3.06

1.74

2.17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百萬美元)

38.17

32.19

48.55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1.72

1.79

2.31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07

0.05

0.05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魚類、非針織類服飾及其附屬品、鋼鐵、調製動物飼料、針織類服飾、 光學儀器、天然珍珠或養珠、染料顏料及其色料 魚類、鹽、硫磺、核子反應器、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塑膠及其製品、 鋼鐵、玩具 17.85

23.04

26.01

55(-)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 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626


各國個論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為了吸引機構投資者和外國直接投資,模里西斯政府推行了許多政策和措施,有些特定 行業已經獲得政府的獎勵方案,包括製造業、信息和通信技術、農業為基礎的工業、農業、 旅遊業、漁業和海洋資源、休閒、教育建築、基礎設施、醫療衛生、電力行業、自由貿易區 的活動和境外業務。模里西斯政府計劃在 2011 年降低企業所得稅率 15%,並且對於電力和 水提供優惠貸款利率和降低關稅。在政府的眾多政策當中,最吸引人的一項激勵計劃為模里 西斯政府提供在當地投資總額不低於 50 萬美元的話,將可獲得永久居留的資格。

3. 當地華人經濟 根據僑委會統計,模里西斯境內華人為 34,000 人,占模里西斯總人口數為 2.65%,台 僑人數則約為 70 人。1821 年英國人為了發展模里西斯的種植業,因此向福建省招募勞工, 因此在二次戰爭後中國大陸沿海仍有一些人口移民至模里西斯,其中以梅縣地區客家人為主 (占總華人數 90% 以上)。當地華人近年來皆以從商為主,從零售商向批發、工業、進出口、 銀行、保險、商務代理等行業發展,大約占模里西斯經濟約 10% 上下。模里西斯的社會、經 濟、文化等各個領域裡,華人均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當地的華裔學生赴歐美留學後,大 部分會回模里西斯從事醫生、會計師、律師、教員、工程師、法官等社會要職。

4. 小結 近年來模里西斯政府著手進行經濟改革方案,主要目的在開放經濟、改善投資環境、促 進企業發展,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和增加專業知識。加上模里西斯央行調低利率以及國際商業 環境的改善等,預計 2011 年經濟成長率將可調升;《經濟學人》雜誌提到有遠見的企業將 轉戰到新的新興市場,其中就包括模里西斯。另外,有些特定行業已經獲得政府的獎勵方案, 模里西斯的 FDI 正逐步回升,相信模里西斯還有相當程度的發展空間。

(九)南非(Republic of South Africa)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南非 2008 年的經濟成長率為 3.6%,2009 年時因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經濟出現 -1.7% 的負成長,2010 年經濟又逐漸回穩,成長率升至 2.8%。在物價水準方面,因國際原油價格 屢創新高,其影響直接反應在一般民生的物價上漲率上,使得南非一直受高通貨膨脹率之苦, 但近年來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CPI) 已有明顯下降的趨勢,2008 年南非的 CPI 高達 11.5%, 2009 年下降到 7.1%,2010 年再減少至 4.3%。在失業的情況方面,即使是 2010 年世界盃 足球賽的主辦國,南非嚴重的失業問題並沒有得到改善,2008 年至 2010 年的失業率大約在 22% 至 25% 左右。根據《經濟學人》雜誌指出,南非有三分之一的勞動人口(15 歲到 24 歲 62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的年經黑人)處於失業的狀態,政府承諾到 2014 年失業率將把原本的水準降低 50%。而自 南非國民大會掌權的 17 年來,平均經濟成長率僅 3.5%。南非財政部預估 2011 年南非的經濟 成長率為 3.4%,較前一年的 3% 有所增長,並期望在 2013 年達到 4.4%。

(2)貿易概況 南非在 2010 年的商品出口總金額為 818 億美元,與 2009 年的 626 億美元相比較上升了 將近 30%;2010 年的進口總為 940 億美元,比前一年的 732 億美元增加 208 億美元。而貿 易餘額有逐年改善的趨勢,2008 年與 2009 年皆出口貿易逆差,分別為 -159 億美元及 -106 億美元,2010 年的貿易順差則為 -122 億美元。也由於 2010 年南非的國內生產毛額 (GDP) 為近年來最高,使得其貿易依存度自 2008 年的 67% 大幅下降至 2010 年的 49%。 根據我國經濟部國貿局統計資料顯示,2010 年南非對台灣的出口額為 12.50 億美元,與 2009 年的 8.96 億美元相比較上升近 40%,占南非出口總金額 1.63%,為近年來最高;同年 度南非自台灣的進口額為 7.88 億美元,與 2009 年的 6.51 億美元相比較上升了 21%,占南非 進口總金額雖僅 1.02%,但已是近年來最高。南非對我國的貿易餘額每年皆維持在 2 億美元 之上,2010 年更增加到 4.62 億美元。以貿易產品來看,南非對我國的主要出口產品為:鋼鐵、 礦物燃料、鋁及其製品、天然珍珠或寶石、礦石、熔渣及礦灰、鐵路及電車倒車輛以外之車 輛零件。而南非對我國的進口產品為:核子反應器、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塑膠及其製品、 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及其零件、鋼鐵製品、人造纖維絲等。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南非執政黨 (ANC) 預估在未來 10 年內可創造 500 萬個就業機會,而政府部門為了增加 就業率也將大幅雇用人員,ANC 估計南非經濟在未來十年將可大幅成長,並使南非的失業率 從原先的 23% 減少到 15%,其中預估可以提供 50 萬個工作機會在農業發展方面。執政黨並 期望在 2020 年能夠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在相關產業,包括農業 50 萬人、旅遊業 22.5 萬人、商 業 5 萬人、綠色經濟 30 萬人、礦業 14 萬人,ANC 並期盼在 2030 年前能使就業機會增加到 40 萬人;包括社會經濟約 26 萬人,知識經濟約 10 萬人以及非洲地區發展 15 萬人。以下為 南非政府 2010 年推行的具體經濟措施:

a. 放寬南非的勞動法: 私營部門應該承擔起創造工作機會的責任,其中包括放寬南非的勞動法,最近通過的勞 動法提議規定:1. 除了特殊情況外,不准雇用短期勞工。2. 取消臨時工作機構。3. 公司必須 去政府勞動中心登記所有空缺職位。4. 規定到 2017 年,高級經理中必須至少有 60% 是南非 黑人,目前這個比率是 26%。聘請外國技術人員將更加困難。5. 違反這些法律的結果是收到 相當於一個公司年收入 2% 到 10% 的罰單。

b. 增加南非青年就業方案: 南非財政部擬定了一項鼓勵南非青年就業的方案,並且編列約 60 億蘭特(折合約 8 億 美元),預估以未來 3 年的時間來實施這項方案。該項計畫主要在提供青年在社團發展與公 共服務之就業機會,並且提供在職訓練及協助就業為優先。

c. 工業政策重點轉移到公共採購: 628


各國個論

南非近期推動第二工業政策行動方案,主要在於 2010 年帶動汽車製造商和零件生產商 共 150 億蘭特(折合約 20 憶美元)的投資。政府期望能在 2011 年落實「鼓勵南非各地 8,000 多億蘭特公共基礎設施投資計畫在地化」的工作,此為第一階段。

d. 提供紡織成衣業補助計畫: 南非貿工部為了協助本地相關業者與中國大陸的紡織業者競爭,在 2010 年 5 月 1 日實 施新的紡織成衣業補助計畫。該項計畫委由工業開發公司 (IDC) 執行,初步的補助金額是廠 商全年使用在原料加工上之附加價值的 10%,這項補助金額將從流動資金的借貸或 IDC 所提 供的資本中扣除。 表 2-5-9 南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南非共合國(Republic of South Africa) 主 要 位 於 非 洲 大 陸 南 端, 並 且 包 括 愛 德 華 王 子 島(Prince Edward

地理位置

Island)和馬里恩島(Marion Island),另外北邊與納米比亞、波札那、 辛巴威、莫三比克及史瓦濟蘭等國相連,另有「國中之國」賴索托。 南非氣候溫和乾燥,年均溫約攝氏 20 度,年平均降雨量 1,101 毫米。

氣候

西部沿海乾燥無雨;東部屬副熱帶濕潤氣候,年平均降雨量 1101 毫米; 西南部屬地中海型氣候,開普敦年平均降雨量為 510 毫米;更北部的 沙漠地區年降雨量則不足 30 毫米。

政治體制

總統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非洲人國民大會 / 雅各布 • 祖瑪(Jacob Gedleyihlekisa Zuma)

語言

南非荷蘭語、英語外,還有 9 種地方語言 首 都 為 普 利 托 利 亞(Pretoria), 其 他 重 要 城 市 包 括 約 翰 尼 斯 堡

首都及重要城市

(Johannesburg)、開普頓(Cape Town)、布魯芳登(Bloemfontein)、 慶伯利(Kimberley)。

主要國際機場

C a p e To w n ( C P T ) , D u r b a n ( D U R ) , E a s t L o n d o n ( E L S ) , Kimberley(KIM), OR Tambo(JNB), Port Elizabeth(PLZ)。 普 頓(Cape Town)、 德 班(Durban)、 伊 利 莎 白 港(Port

重要港埠

Elizabeth)、 理 查 灣(Richards Bay)、 薩 爾 達 尼 亞 灣(Saldanha Bay) 南非礦產資源豐富,其中金、鉑和鈀的儲量居世界居第 1 位。其他重

天然資源

要礦產還有釩、金剛石、銻、鈾、鉛、鐵、鋅、煤、鎳、鋅、銅、鈦 和磷等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1,219,090

人口數(人,2010 年)

49,912,000 62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5-9 南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40

華人數(人,2010 年)

109,663

華人所占比例(%)

0.2197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9,816

台僑所占比例(%)

0.0197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蘭特(ZAR)

匯率(蘭特兌美元)

1USD:6.6316ZAR(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3.6

-1.7

2.8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11.5

7.1

4.3

失業率(%)

22.9

23.9

24.9

2,755.96

2,839.77

3,572.59

5,661

5,758

7,158

出口值(億美元)

846

626

818

進口值(億美元)

1,005

732

940

貿易餘額(億美元)

-159

-106

-122

貿易依存度(%)

67.2

47.8

49.2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630

黃金、鑽石、鉑金、其他金屬和礦產品、機械及設備 日 本 7.59%、 美 國 9.19%、 德 國 7.01%、 英 國 5.54% 中 國 大 陸 10.34%、瑞士 4.72% 機械及設備、化工、石油產品、科學儀器、食品 德國 11.24%、中國大陸 17.21%、美國 7.38%、 沙烏地阿拉伯 4.87%、 日本 4.67%、伊朗 3.95%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12.75

8.96

12.50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9.84

6.51

7.88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2.91

2.45

4.62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1.51

1.43

1.53


各國個論

表 2-5-9 南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0.98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0.89

0.84

鋼鐵、礦物燃料、鋁及其製品、天然珍珠或寶石、礦石、熔渣及礦灰、 鐵路及電車倒車輛以外之車輛零件 核子反應器、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塑膠及其製品、鐵路及電車道車 輛以外之車輛及其零件、鋼鐵製品、人造纖維絲

外匯存底(億美元)

340.7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396.8

438.3

54(29)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儘管新興國家在 2010 年的外人直接投資 (FDI) 比 2009 年成長了 10%,但在南非的 FDI 卻大幅減少 77.9%。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 (UNCTAD) 指出,2010 年南非的 FDI 流入較 2009 年的 57 億美元大幅減少至 13 億美元,這項數據也間接影響了次撒哈拉地區 FDI 數據表 現。根據估計,2010 年整個非洲地區的 FDI 流入減少了 14%,僅剩 500 億美元。另外,南 非相關的跨境併購 (M&A) 活動自 2009 年的 42 億美元至 2010 的 39 億美元,共下跌了 6.5%。 外人直接投資前幾名的國家為德國、英國、美國、亞洲國家及其他歐洲國家,其外人投資行 業主要以金融保險地產和商業服務為主,其他行業則為採礦、製造業、零售餐飲及汽車零組 件業等。

3. 當地華人經濟 (1)僑台商人口分布及活動概況 根據僑委會統計,目前在南非的華人人數為 109,663 人,其中台僑人數為 9,816 人。目 前台僑人數大多聚集在約堡,其他僑胞大多分布在開普敦、布魯芳登、德班、斐京、新堡、 淑女鎮、東倫敦等地。其主要經營及從事製造業、電腦資訊製品業、電氣設備、批發業及零 售業等各行業;其中僑民主要擔任的職務為經營管理工作。此外,在南非的華人及僑民仍然 將中華傳統文化保存至今,元旦、中華民國國慶、農曆三節是當地華人及僑民最重要的節慶。 1920 年後移民至南非者大多來自中國大陸的廣東順德、南海及梅縣,由於時代的變遷,傳統 華僑人數逐年減少,目前僅餘 1,500 多人。而華僑的先人主要是大陸沿海各省的人民,因為 家鄉貧困而外出謀生,因此大多從事像開採金礦此類的勞力工作。

(2)當地台商經營與投資概況 63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2010 年台商在南非的累計投資金額約 14.8 億美元,廠商家數約 622 家,其中製造業有 300 家,僱用員工約 3 萬 6,000 人,投資行業以紡織成衣及毛衣為主,其他有塑膠、電子、 皮革、寶石加工、金屬製品、木材加工、鐘錶、飾品、橡膠、鞋類、食品及化學品等;另外, 服務業有 322 家,僱用員工約 4,000 人,主要從事進出口貿易,共約 90 家,其他有批發業 53 家、不動產業 17 家、雜貨業 45 家、餐館業 40 家、運輸及報關業 7 家、工商服務業 8 家、 旅遊業 30 家及其他產業 50 家。 我國在南非投資廠商大部分集中在約翰尼斯堡、布魯芳登、德班及東倫敦、大新堡等都 會地區,其中在開普敦港的投資包含漁業及貿易業。大多數的台商在 1994 年南非新政府成 立之前就已前來投資,主要發展中小企業。1994 年南非新政府成立,復以與我國斷交後,我 國廠商前往南非的新投資案明顯減少。但 2010 年在東倫敦工業區有新增 2 件台商投資案, 一為鑽石切割廠,另一為太陽能熱水器廠商。

4. 小結 由於南非是世界上就業率最低和失業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其大量的失業率導致南非的經 濟停滯不前,另外南非的缺點在於治安不甚理想、電力供應短缺、高賦稅和高利率、勞資糾 紛等問題,再加上南非並未與歐盟簽署協定,無法享有貿易優惠,因此有意前來南非投資的 台商,需先權衡赴南非投資之利弊,詳細瞭解南非的投資優惠與應注意事項。但政府除了已 對南非長期高失業率提出相關措施之外,另外也替勞資糾紛和稅率問題提出因應措施來解決 相關問題。目前南非還在積極發展與其他金磚國家的經濟關係。南非在金融服務業、汽車製 造業等具有明顯優勢,此次進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將有利於推動南非相關產業的發展,對南 非走出經濟困局、實現經濟快速穩定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

(十)非洲地區其他國家 阿爾及利亞(Democratic and Popular Republic of Algeria)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阿爾及利亞在 2008 年及 2009 年的經濟 成長率均 維持在 2.4%,2010 年小 幅度上 升至 3.3%。在通貨膨脹方面,阿爾及利亞的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CPI) 自 2008 年的 4.9% 上升至 2009 年的 5.7%,惟 2010 年再些微下降至 3.9%。另外在失業率方面 2009 年和 2010 年的失 業率分別為 10.2% 和 10%,雖然仍然居高不下,但相較於 2008 年的 11.3%,已有漸漸下降 的趨勢。

(2)貿易概況 在整體對外貿易方面,阿爾及利亞 2010 年貿易總出口值為 578 億美元,與 2009 年相比 較上升了 27.9%;而進口值在同年為 402 億美元,較 2009 年小幅成長了 2%。阿爾及利亞對 632


各國個論

外貿易平衡多年來皆為順差,2010 年貿易餘額 176 億美元,較 2009 年增加了 117 億美元。 阿爾及利亞在 2009 年和 2010 年的貿易依存度為 60.5%,相較 2008 年的 70%,減少了約 9%。 根據我國經濟部國貿局統計資料顯示,我國與阿爾及利亞的貿易狀況,以出口貿易來說, 2010 年阿國對台灣的出口值為 10,719.6 萬美元,相較 2009 年的 24 萬美元明顯大幅度的增加; 2010 年對我國之出口值較 2009 年有大幅度上升,使得對我國出口依賴度上升至 0.19%。在 進口貿易方面,2010 年阿國自台灣進口總額為 5,723.1 萬美元,相較 2009 年的 5,107.8 萬美 元上升了 12%;對我國的進口依賴度近三年沒有什麼大幅度變動,約為 0.15%。雙邊貿易平 衡原先是阿國對我國有貿易逆差,2010 年貿易狀況由逆差轉為順差,為 4,996.4 萬美元。就 貿易產品方面,阿爾及利亞主要出口至我國的產品為礦物燃料、鋁及其製品、電機與設備及 其零件、核子反應器;自我國進口的產品為機器及機械用具、塑膠及其製品、鋼鐵製品、鐵 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及其零件與附件。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為刺激國內景氣,2010 年阿國政府在各個省分建立國民住宅計畫,促使阿國的營建業出 現成長。另外,屬國營企業的電信、石油與旅館休閒中心等產業,政府將會以招標方式來引 進外資,來活絡企業現代化。 對於阿國的經濟展望方面,阿爾及利亞台貿中心指出,2010 年由於基本食品零售物價飆 漲以及年輕人高失業率,引爆了北非回教國家民眾舉行反貪污與民主政治訴求等全國性示威 活動。阿國的年輕人占總人口的一半以上,屬於年輕化國家;而阿國國內產業以瓦斯產業和 石油業為主軸,政府由於缺乏一套輔導國內民生產業升級的政策,年輕人失業率超過 30%, 也使得工業發展競爭力無法提升。如果能提出相關措施來改善,則可平復城市與農村平均所 得差距甚大的現象,減少社會失衡。 表 2-5-10 阿爾及利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阿 爾 及 利 亞 人 民 民 主 共 和 國(Democratic and Popular Republic of Algeria) 位於非洲北部,東邊與突尼西亞及利比亞相接,南與尼日為鄰,西南 與茅利塔尼亞及馬利接壤,西北與摩洛哥相連。 北部沿海地區屬地中海氣候,年均氣溫 25°C,年降水量 500-1000 毫

氣候

米;中部為熱帶草原氣候,年降水量 200-250 毫米;南部為熱帶沙漠 氣候,炎熱乾燥,夏季最高溫度達 45°C,年降水量 150 毫米以下, 有些地方終年不雨。

政治體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半總統制 民 族 解 放 陣 線 / 阿 卜 杜 勒 - 阿 齊 茲 • 布 特 弗 利 卡(Abdelaziz Bouteflika) 63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5-10 阿爾及利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語言

阿拉伯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阿爾及爾(Algiers),並且為最大的城市

主要國際機場

Houari Boumedienne(ALG), Mohamed Boudiaf(CZL)

重要港埠

阿爾及爾(Algiers)

天然資源

主要礦產有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磷酸鹽、鈾、鉛、鋅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2,381,741

人口數(人,2010 年)

34,994,937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15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匯率(阿爾及利亞第納爾兌美 元)

1USD:74.944DZD(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2.4

2.4

3.3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4.9

5.7

3.9

失業率(%)

11.3

10.2

10.0

1,702.28

1,397.63

1,620.7

4,940

3,926

4,435

出口值(億美元)

791

452

578

進口值(億美元)

395

393

402

貿易餘額(億美元)

396

59

176

貿易依存度(%)

69.7

60.5

60.5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對我國之出口值(千美元) 634

阿爾及利亞第納爾(DZD)

石油、天然氣及石油附屬產品 美國 23.20%、義大利 17.23%、西班牙 10.83%、荷蘭 5.19%、加拿大 7.65%、土耳其 4.22% 機械、食品、日用品 法國 19.7%、義大利 10.19%、中國大陸 11.72%、西班牙 8.13%、德 國 5.77%、土耳其 5.05% 109,510

240

107,196


各國個論

表 2-5-10 阿爾及利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自我國之進口值(千美元)

60,796

51,078

57,231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千美元)

48,714

-50,838

49,964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14

0

0.19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15

0.13

0.14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礦物燃料、鋁及其製品、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核子反應器 機器及機械用具、塑膠及其製品、鋼鐵製品、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 之車輛及其零件與附件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1,435.4

1,493.5

1,629.2

86(-)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 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根據地中海的名媒體 ANIMA 研究報告指出,自 2003 年起至 2010 年阿爾及利亞之外人 總投資額達到 267 億歐元,2005 年為投資高峰,其投資額高達 53 億歐元。2010 年受到歐盟 國家經濟不景氣和地中海北非國家社會示威活動的雙重影響,導致 2010 年外國投資明顯下 跌,僅 11.49 億美元,比起 2009 年共下跌了 13%。由於 2010 年阿國財政法案趨嚴,使得外 商對於投資阿國感到卻步。 針對外資在阿國投資做分析,2008 到 2010 年之間,法國是最大的外國投資者,投資金 額達 8.69 億美元,其次分別為義大利、美國與俄羅斯國家,投資額分別為 1.87 億美元、1.79 億美元和 1.11 億美元。在 2010 年底阿聯酋大公國已獲得核准在 Dunya 建立一個大型遊樂園, 投資 2.41 億美元,估計 2014 將會正式對外營業;第二期計畫將在沿海建立高級休閒中心; 法國 TOTAL 石油公司在阿國南部獲得開發 8 個油氣田,投資額達 9.08 億美元;此外埃及在 阿國投資項目共計有 30 個項目,投資額超過 57.45 億美元,2010 年埃及投資在阿國的電信 產業共創造 4,500 個直接就業機會和超過 10 萬個間接就業機會。

3. 當地華人經濟 為促進台灣與阿爾及利亞雙邊經貿關係並拓展投資與貿易合作,雙方已於 2010 年 12 月 3 日共同簽署合作協議。我國貿易協會自 2006 年在阿爾及利亞設立台貿中心以來,阿爾及 利亞世貿中心 (World Trade Center Association, Algeria, WTCAA) 與該會互動良好。 WTCAA 創立於 2000 年初期,會員包含水力、建築、農食品、塑橡膠、玻璃、電機、鋼鐵、文化、 63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廣告、其他自由業、紙及紙箱、皮革、建築材料、農漁業、批發商、醫藥及醫療器材、紡織、 交通、石油能源業、教育等,在阿國深具影響力,目前約 4,000 名會員。 根據經濟學人信息部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 指出,面對全球金融海嘯,非洲 的衝擊最小。阿國天然資源豐富,石油工業為產業大宗,但該國的民生工業發展相對顯得不 足。2010 年台灣出口至阿爾及利亞為 6,079.6 萬美元;自阿爾及利亞進口則有 10,951 萬美元, 雙方本著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原則,未來經貿往來還有很大成長空間。兩國在簽署合作協議 後,將可開啟雙方實質合作的新契機,使阿爾及利亞成為台灣廠商前進北非的跳板,而台灣 也可以替阿國廠商拓展亞太市場的窗口。

4. 小結 2010 年北非引發了北非回教國家民眾舉行反貪污與民主政治訴求等全國性示威活動,衝 擊了阿爾及利亞的經濟狀況。阿爾及利亞屬於年輕化國家,但年輕人失業率超過 30%,且政 府缺乏一套輔導國內民生產業升級的政策,如果能提出相關措施來改善,將可減少社會失衡。 阿爾及利亞為非洲新興市場之一,名列台灣在非洲第 8 大出口國。2010 年台灣與阿爾及 利亞已共同簽署合作協議,期望可促進雙邊經貿關係並拓展投資與貿易合作。兩國在簽署合 作協議後,將可開啟雙方實質合作的新契機,使阿爾及利亞成為台灣廠商前進北非的跳板。

查德(Republic of Chad)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查德 2010 年平均個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 為 768 美元,較 2009 年增加約 9.9%;, 2009 年國內生產毛額 (GDP) 為 69.75 億美元,2010 年上升為 78.48 億美元。在經濟成長率 方面, 2009 年受全球經濟不景氣之影響,經濟成長率衰退至 -1.2%,2010 年隨著全球經濟 的好轉以及查德政府實施促進經濟措施,成長率大幅回升至 13.0 %。在通貨膨脹方面,2009 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CPI) 為 10.1%,2010 年則大幅縮小至 -2.1%。

(2)貿易概況 查德 2008 年出口值為 43 億美元,2009 年因不景氣導致貿易萎縮,出口值減少到 27 億 美元,2010 年則略增至 34 億美元;在進口值方面,2008 年為 19 億美元,2009 年增加至 23 億美元,2010 年回升至 25 億美元,成長幅度顯著。貿易餘額部分,查德從 2008 年至 2010 年皆呈現順差的趨勢,2009 年由前一年的 24 億美元減少至 4 億美元,2010 年貿易餘額略 降 為 9 億 美 元。 貿 易 依 存 度 由 2008 年 的 74% 微 幅 下 降 至 2009 年 72%,2010 年 又 上 升 至 75%。 根據我國經濟部國貿局統計資料顯示, 2009 年查德與我國的貿易呈現逆差情勢,為 4.2 萬美元,2010 年由於查德對台灣的出口值大幅增加,使得貿易情勢由逆差轉為順差,為 61.6 萬美元。2010 年,查德自我國進口值為 7.2 萬美元,較 2009 年之 9.2 萬美元減少了 2 萬美元, 下降了 21.74%;相反的,2010 年查德對我國之出口額由 5 萬美元大幅上升至 68.8 萬美元, 636


各國個論

上升了 12 倍。2010 年,查德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為以棉花、鐘錶及其零件、玻璃及玻璃 器為主;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則為光學儀器、塑膠及其製品、鋼鐵製品、肥皂。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查德政府為推動私營部門的發展來創造財富和就業,實施許多相關措施,包括設立高級 管理人員展開政府與私營部門的對話溝通;實施國家投資條例和共同體投資條例;改革稅收 和關稅系統等。另外,政府也制定了一項計畫,通過股份與投資人合作的方式融資,目前有 些計畫的融資需要解決,包括城市住宅用地規劃、高級公寓翻新規劃項目、光纜施工項目等。 另外旅遊業的建設、修復、擴建和基礎設施項目也在進行中。 表 2-5-11 查德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查德共和國(Republic of Chad) 位於非洲中部,介於利比亞、蘇丹、中非、喀麥隆、奈及利亞及尼日 之間 北部為撒哈拉沙漠區,為沙漠氣候,年降水量少於 50mm;中部為薩

氣候

赫勒地區,乾季明顯比濕季長,年降雨量約為 300mm 至 600mm;南 部為蘇丹區,為最潮濕也是查德人口最密集的地方,降雨量豐富,一 年可超過 800 至 1,000mm。

政治體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共和國 伊 德 里 斯 • 德 比(Idriss Deby Itno)/ 優 素 福 • 薩 利 赫 • 阿 巴 斯 (Youssouf Saleh Abbas)

語言

法語、阿拉伯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恩加美納(N’Djamena),並且為最大的城市

主要國際機場

N’Djamena(NDJ)

重要港埠

天然資源

主要礦產有石油、鈾、泡鹼、高嶺土、黃金、石灰石、砂石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1,284,000

人口數(人,2010 年)

10,223,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8

華人數(人,2010 年)

9

華人所占比例(%)

華僑所占比例低,故不予表列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2

台僑所占比例(%)

台僑所占比例低,故不予表列 63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5-11 查德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中非法郎(XAF)

匯率(中非法郎兌美元)

1USD :490.91XAF(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1.7

-1.2

13.0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8.3

10.1

-2.1

失業率(%)

7.8

9.8

8.3

83.90

69.75

78.48

862

699

768

出口值(億美元)

43

27

34

進口值(億美元)

19

23

25

貿易餘額(億美元)

24

4

9

73.9

71.7

75.2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貿易依存度(%) 主要出口產品

棉花、阿拉柏樹膠、牲口、石油

主要出口國家

美國 90.06%、法國 4.81%、中國大陸 1.6%

主要進口產品

機械、運輸工具、石油產品、食品

主要進口國家

法國 17.74%、喀麥隆 12.70%、中國大陸 11.23%、烏克蘭 5.33%、美 國 7.59%、義大利 6.54%、荷蘭 4.37%

對我國之出口值(千美元)

110,316

50

688

自我國之進口值(千美元)

17

92

72

110,299

-42

616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2.57

0

0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

0

0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千美元)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棉花、鐘錶及其零件、玻璃及玻璃器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光學儀器、塑膠及其製品、鋼鐵製品、肥皂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13.47

6.2

6.3

139(-)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 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638


各國個論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目前查德已向外開放其經濟,並且提供有利的稅收優惠和獎勵辦法來吸引外人投資,但 是基礎設施薄弱和政治及治安不穩定的障礙須先克服。目前查德的外人直接投資主要為石油 探勘和基礎設施建設,其中投資國家主要為法國、英國以及韓國。

3. 當地華人經濟 根據僑委會統計,目前查德的華人人數為 9 人,台僑人數為 2 人。2006 年台灣與查德正 式斷交,但台灣中油早在查德投資探勘原油,雙方已簽訂聯合經營合約以及礦區合約;雖然 台灣與查德斷交,但與查德簽署的探勘合約屬於商業行為,不會因政府有無邦交而受到影響。 根據中油公司表示,2006 年 1 月中油公司與查德政府簽約取得 3 個礦區的探勘權,至 2010 年底總投資金額達 4,276 萬美元。2011 年 1 月已開始油氣測試作業,2 月已確認此井可日產 高品質輕質原油約 9,800 桶、天然氣約 35,000 立方公尺,這是中油公司在國外探獲之日產原 油最多的發現井。

4. 小結 查德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石油,外資對於查德的石油業深感興趣,卻因基礎設施薄弱和 政治治安不穩定而卻步,目前政府對此已實施相關措施來改善,期望能推動查德的經濟發展。 雖然 2006 年查德與台灣斷交,但探勘石油計畫仍持續進行,2011 年台灣中油已成功地在查 德探獲其其投資至今原油開採最多的井。

布吉納法索(Burkina Faso)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布吉納法索的平均國民所得低,為全球最貧窮的國家之一,2010 年的平均個人國民所 得 (GDP Per Capita) 為 598 美元,較 2009 年的 589 美元上升了 1.5%。在經濟成長率方面, 2009 年為 3.2%,2010 年 7.9%。在通貨膨脹方面,2009 年及 2010 年的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CPI) 分別為 2.6% 和 -0.6%,與 2008 的 10.7% 比較有大幅下降的情況。該國氣候長年乾旱、土壤 貧瘠、低識字率及多年的經濟停滯,是布吉納法索一直以來所面臨的問題。

(2)貿易概況 布吉納法索 2008 年的貿易出口值為 7 億美元,2009 年 2010 年則分別為 9 億美元與 12 億美元,呈現逐年上漲之勢;在進口值方面,則從 2009 年的 19 億美元增加至 2010 年的 22 億美元。其貿易餘額一直以來都呈現逆差的現象,唯其貿易缺口已逐年縮小。另外,2010 年 貿易依存度為 39%,較 2009 年的 33% 上升了 6%。根據 IMF 資料顯示,2010 年布吉納法索 的外匯存底為 10.68 億美元。 根據我國經濟部國貿局統計資料顯示,在與我國雙邊貿易關係方面,2008 年布吉納法索 對我國貿易呈現順差情勢,貿易餘額為 830.3 萬美元;2010 年雙邊貿易額為 943.2 萬美元, 較 2009 年的 587.6 萬美元大幅成長近 60.52%,相對於 2008 年,2009 年與 2010 年布國對台 63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灣則出現貿易逆差的狀態,主要原因是這兩年我國自布吉納法索的進口值巨幅增加。2010 年 布吉納法索自我國進口值為 1,566.3 萬美元,較 2009 年之 847.7 萬美元增加了 719.21 萬美元。 至於布吉納法索對我國之出口額 2010 年為 623.1 萬美元,較 2009 年之 260.1 萬美元增加近 1.4 倍。2010 年布吉納法索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為棉花、工業用或藥用植物、動植物油指及其 分解物、動植物蠟等;而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為鍋爐、機器及其機械用具、外科儀器、家 具等。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由於台灣和多數非洲國家皆位於亞熱帶,地理環境和氣候有多處相似的地方,戰後台灣 農業發展數十年,已累積許多經驗,對於非洲個邦交國的農業有實質幫助,因此在自 2008 年至今便有布吉納法索的鄉村貸款計畫和鄉村發展計畫,另外有醫療合作計畫在進行。 表 2-5-12 布吉納法索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布吉納法索(Burkina Faso) 西非內陸國家,北面和西與馬利接壤,南鄰象牙海岸、迦納及多哥, 東為貝南和尼日。 布吉納法索有兩個季節,6-10 月為雨季,有強烈的暴風雨,首都首

氣候

都瓦加杜古平均氣溫約 41°C,乾季從 11-5 月,晚上的天氣比較寒冷, 尤其是北部地區。

政治體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640

總統、多黨民主制 民主暨進步議會 / 布萊茲 • 孔帕奧埃(Blaise Compaoré)/ 帕拉曼加 • 埃內斯特 • 永利(Paramanga Ernest Yonli)

語言

法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瓦加杜古(Ouagadougou)

主要國際機場

Ouagadougou(OUA)

重要港埠

無,為內陸國家

天然資源

錳、石灰石、大理石、小金礦、磷酸鹽,鹽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274,200

人口數(人,2010 年)

14,696,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54

華人數(人,2010 年)

115

華人所占比例(%)

0.00078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6

台僑所占比例(%)

台僑所占比例低,故不予表列


各國個論

表 2-5-12 布吉納法索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西非法郎(XOF)

匯率(西非法郎兌美元)

1USD:490.91XOF(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5.2

3.2

7.9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10.7

2.6

-0.6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82.76

84.63

87.81

589

589

598

出口值(億美元)

7

9

12

進口值(億美元)

20

19

22

貿易餘額(億美元)

-12

-11

-10

貿易依存度(%)

32.6

33.1

38.7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棉花、牲畜、黃金 新加坡 16.76%、比利時 12.78%、中國大陸 7.59%、泰國 4.52%、迦 納 6.89%、印度 6.36%、尼日 5.13%、丹麥 5.76%

主要進口產品

資本貨品、食品、石油

主要進口國家

象牙海岸 24.31%、法國 19.48%、多哥 6.42%

對我國之出口值(千美元)

8,459

2,601

6,231

自我國之進口值(千美元)

156

8,477

15,663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千美元)

8,303

-5,876

-9,432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1.41

0.32

0.62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01

0.45

1.12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棉花、工業用或藥用植物、動植物油指及其分解物、動植物蠟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鍋爐、機器及其機械用具、外科儀器、家具

外匯存底(億美元)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9.28

12.96

10.68

134(-)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 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64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根據全球台商服務網指出,在布吉納法索投資的主要來源為法商,累計投資額佔所有在 布國的外人投資總金額 75% 之多。其他外國投資者主要來自韓國、象牙海岸、黎巴嫩、美國 和英國,投資產業主要為小規模經營的石油相關行業、製造業、百貨家電、餐飲業、超市、 服務業和銀行業等。近年外商在布國投資的大型製造業主要有瑞士 Holderbank 購買國營水 泥公司的部分股權;加拿大 Interstart 礦業集團開發 Tambao 的錳礦;瑞典 Boliden 參與開採 Perkoa 的鋅礦;另外 2010 年有兩加外上正規劃研究開發 Poura 的金礦。

3. 當地華人經濟 根據僑委會統計,目前在布吉納法索的華人人數為 115 人,台僑人數為 6 人。另外根據 全球台商服務網指出,長住布國的台商及眷屬人數有 10 位,戶數共 3 家。在布國經營的行 業主要有農墾公司、進口化妝品、餐廳和電腦公司。2007 年德昌營造公司因承包布京 600 床 新醫院工程,加上下包公司,約有 30 名員工長駐布京。2010 年台商至布國投資設廠有太陽 能應用照明、高梁酒及資通產品通路等,其中高粱酒廠已在 2010 年 8 月初轉為台布合資的 民間企業,未來願景希望能用藥用酒精。2011 年台灣廠牌「三陽機車 (SYM) 」也計畫在布 國銷售,目前布國已向台灣 SYM 總廠商訂購大批零件及輪胎,並將爭取西非地區總代理權, 未來打算集資引進整座裝配廠。

4. 小結 由於布吉納法索較容易受到外部衝擊和天氣因素的影響,另外低識字率和經濟不夠多元 化皆對布國的經濟有影響。近年來布國的元首積極參與非洲事務,並且經由舉辦重要國際會 議等方式來全力推展對外關係,極力爭取所需的外援並提高國際地位,目前布吉納法索的邦 交國有 105 國。台商也將在 2011 年在布國銷售三陽機車,期望能在布國打開銷售市場。

聖多美普林西比(Democratic Republic of Sao Tome and Principe)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2009 年聖多美普林西比的經濟成長率為 4%,較 2008 年的 5.8% 有顯著的下降,2010 成長率為 4.5%,顯示聖多美普林西比自 2009 年金融海嘯後經濟已有回穩的跡象。根據國際 貨幣基金 (IMF) 指出,儘管石油探勘沒有實質提升聖國經濟,但由於高水準的援助計畫和 外人直接投資,IMF 預測 2011 年其經濟成長率可上升至 5.0%。另外在通貨膨脹方面,近三 年來聖國的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CPI) 有明顯改善的趨勢,2008 年至 2010 年的 CPI 分別為為 32.0%、17.0% 和 13.3%; IMF 更預測 2011 年聖國的 CPI 還會持續下降至 11.4%。

(2)貿易概況 2010 年聖多美普林西比的主要出口貿易國家及其所占比例為:英國 32.99%、比利時 21.04%、荷蘭 26.93%、葡萄牙 4.31%。主要出口產品為:可可、椰乾、咖啡、棕櫚油。而進 口貿易方面,主要進口國家及其所占比例為:葡萄牙 58.90%、比利時 6.68%、日本 4.49%; 642


各國個論

主要進口產品為機械和電氣設備、食品、石油產品等。另外,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 (CIA) 資 料顯示,2010 年聖多美普林西比的外匯存底為 0.46 億美元。 根據我國經濟部國貿局統計資料顯示,聖多美普林西比與我國的貿易金額原來不高, 不過 2009 年和 2010 年自我國之進口值明顯增加許多,從 2008 年的 6.9 萬美元大幅躍升至 2010 年的 63.8 萬美元,表示該國愈趨仰賴與台灣的貿易關係。2010 年對我國的貿易逆差為 63.6 萬美元,往年也都呈現逆差之情勢。聖多美普林西比對我國之出口一向不多,自 2009 年的 3 千美元降至 2010 年的 2 千美元。對我國的主要出口產品為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電 視影像及重放機;自我國主要進口產品則為家具、鋼鐵製品、光學儀器。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我國外交部長於 2010 年率團訪問邦交國聖多美普林西比,並期望能藉助台灣豐富的農 業經驗來提振聖國的糧食產業,目標為達成聖國自給自足與兼具糧食安全。該計畫執行期間 為 2011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已協助聖國農村社區發展玉米增量為主軸;另外,規劃各 類糧食作物生產專業區,引進高生產效益作物,促進糧食多元化生產,並宣導水土保持,增 加肥料效率以及增加農地保水、地力。 表 2-5-13 聖多美普林西比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聖多美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Sao Tome and Principe) 位於非洲中西部幾內亞灣,由聖多美島、普林西比島和附近一些礁、 嶼組成。

氣候

赤道通過國境南邊的 Rolas 島,屬熱帶雨林氣候,年均溫 27 度。

政治體制

半總統制多黨民主政體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弗拉迪克 • 班達拉 • 梅洛 • 德梅內塞斯(Fradique Bandeira Melo de Menezes)/ 托梅 • 蘇亞雷斯 • 達書拉 • 克魯斯

語言

葡萄牙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聖多美(Sao Tome)

主要國際機場

Sao Tome(TMS)

天然資源

石油、魚、水力資源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964

人口數(人,2010 年)

165,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171

華人數(人,2010 年)

36 64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5-13 聖多美普林西比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華人所占比例(%)

0.022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杜布拉(STD)

匯率(杜布拉兌美元)

1USD:18,336 STD(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5.8

4.0

4.5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32.0

17.0

13.3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1.72

1.89

1.96

1,074

1,157

1,183

出口值(億美元)

0

0.10

0

進口值(億美元)

1

1

1

貿易餘額(億美元)

-1

-0.7

-1

貿易依存度(%)

58

58

51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可可、椰乾、咖啡、棕櫚油

主要出口國家

英國 32.99%、比利時 21.04%、荷蘭 26.93%、葡萄牙 4.31%

主要進口產品

機械和電氣設備、食品、石油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葡萄牙 58.90%、比利時 6.68%、日本 4.49%

對我國之出口值(千美元)

0

3

2

自我國之進口值(千美元)

69

604

638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千美元)

-69

-601

-636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00

0.03

0

自我國進口依賴度(%)

0.07

0.76

0.64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電視影像及重放機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家具、鋼鐵製品、光學儀器

外匯存底(億美元)

0.43

0.42

0.46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 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644


各國個論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雖然聖多美普林西比的市場較小,但該群島位於非洲中西部幾內亞灣,處於戰略位置, 可作為吸引外人投資的優點。該國重要產業為可可、咖啡等,有豐富的天然資源油田。聖國 除了與奈及利亞簽約共同開採外,2010 年俄羅斯也參與聖國的石油探勘,並資助聖國建設水 電站以克服該國的能源危機,並支援聖國漁業及重新啟動教育業的投資專案。另外,中國安 哥拉國家石油公司(簡稱安國油)計劃在 2011 年投資 1200 萬美元,開展聖多美港和聖多美 國際機場整修與現代化改造工程,該投資計劃有效期間長達 30 年。安國油被視為聖國石油 業的未來重要合作夥伴之一,同時也是聖國燃料公司唯一的燃料供應商。

3. 當地華人經濟 根據僑委會統計,目前在聖多美普林西比的華人人數為 36 人。另外根據澳門經貿資訊 網指出,自 1997 年建交以來已投資聖國 1.5 億美元。2006 年台灣提供信用額度給聖國的零 售商,主要用以鼓勵小型企業創造財富。2007 我國並於聖國設置基金,主要投資於基礎設施 及運輸;另外也投資教育和農業部門,並捐贈設備提供訓練和財政援助。2008 年台灣在聖國 成立資訊技術中心 (IT) ,以便推動該國行政機構的計算機應用,目的在改善聖國人民對公共 事務的參與。2011 年聖多美普林西商會與台灣國際經濟合作協會簽暑一項合作協議,主要目 的在於透過雙方的商業與金融合作來拓展聖國的商機,投資領域為旅遊、農業、銀行、紡織 和一般貿易。另外我國政府於 2011 年捐贈 1500 萬美元,包含每年的援助計畫 1200 萬美元, 其餘資金用在建設一間學校、一間急診室和建設一座熱力發電廠。

4. 小結 早期聖多美普林西比衛生環境不佳,當地人民為瘧疾所害。與我國建交後瘧疾防治計畫 持續進行至今,衛生環境已有明顯改善。我國對聖國除了投資農業、旅遊、紡織、運輸等等 之外,每年皆有援助計畫,並且捐贈該國基礎設備及發電廠,並於 2011 年簽訂合作協議, 由此可見聖國與我國近年皆有良好的合作關係。

` 法屬留尼旺(La Reunion, France)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法屬留尼旺的經濟幾乎全部以糖業為基礎,經濟活動以農業、漁業、旅遊業為主。農業 主要種甘蔗,也產香草、水果和蔬菜、煙草及天竺葵。糖占留尼旺出口額的 75% 左右,其餘 大部分為諸如蘭姆酒和糖蜜等蔗糖副產品,天竺葵等香料則主要用以製造精油和香水。該國 工業化程度偏低,經濟發展主要還是得依靠法國之援助,其貨幣使用歐元。在非屬於主權國 家的情況之下,近年的經濟指標諸如經濟成長率、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及國內生產毛額等資料 皆難以取得。根據中非合作論壇早期資料顯示,2007 年其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CPI) 為 1.4%, 失業率為 24.2% 居高不下。

(2)貿易概況 64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2010 年法屬留尼旺的主要出口貿易國家及其所占比例為:日本 77.2%、比利時 7.7%、 荷蘭 6.4%;主要出口產品為加工農產品、食品,其中甘蔗為出口最大宗產品。而在進口貿易 方面,主要進口國家及其所占比例為:葡萄牙 55.5%、比利時 9.6%、日本 9.2%;主要進口 產品為車輛、燃料、醫藥用品等。 2008 年法屬留尼旺對我國之出口值原來不高,不過 2009 年和 2010 年對我國之出口值明 顯增加許多,自 2008 年的 97 美元大幅躍升至 2010 年的 97,720 美元,表示該國與台灣的貿 易關係日益增加。自我國之進口值近年來相去不遠,皆在 520 萬美元左右,2010 年為 525.72 萬美元。2010 年對我國的貿易逆差為 515.95 萬美元,往年也都呈現逆差之情勢。 表 2-5-14 法屬留尼旺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氣候

法屬留尼旺(La Reunion) 位於印度洋的火山島,為法國的海外省之ㄧ,其東邊為模里西斯群 島,西邊則是馬達加斯加。 沿岸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濕熱;內部山地為高山氣候,溫和涼爽, 每年五月至十一月涼爽乾燥,十一月至四月炎熱多雨。

政治體制

-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雅克 • 席哈克

語言

法語、英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聖鄧尼斯(Saint-Denis)

主要國際機場

聖鄧尼斯機場

天然資源

自然景物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2,512

人口數(人,2010 年)

763,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287

華人數(人,2010 年)

26,000

華人所占比例(%)

3.4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45

台僑所占比例(%)

0.00589 經濟概況

646

幣制(貨幣單位)

歐元(EUR,€)

匯率(杜布拉兌美元)

1 美元 :0.685 歐元(2010.12)


各國個論

表 2-5-14 法屬留尼旺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

-

-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

-

-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

-

-

-

-

-

出口值(億美元)

-

-

-

進口值(億美元)

-

-

-

貿易餘額(億美元)

-

-

-

貿易依存度(%)

-

-

-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加工農產品、食品

主要出口國家

日本 77.2%、比利時 7.7%、荷蘭 6.4%

主要進口產品

車輛、燃料、醫藥用品

主要進口國家

葡萄牙 55.5%、比利時 9.6%、日本 9.2%

對我國之出口值(美元)

97

28,171

97,720

自我國之進口值(美元)

5,347,573

5,156,650

5,257,247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美元)

-5,347,476

-5,128,479

-5,159,527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

-

自我國進口依賴度(%)

-

-

-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鋼鐵 活數及其他植物、切花及裝飾用葉、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及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其零件與附件、鋁及其製品、橡膠及其製品、鋼鐵、核子反應器及其 零件

外匯存底(億美元)

-

-

-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儘管法屬留尼旺島嶼的面積不大,只佔法國的 0.46%,但法屬留尼旺仍有不少有利條件, 包括政治、貨幣穩定、人員素質佳、低廉的勞動成本、基礎設施的保障以及法治環境優越等, 64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有利於外人對該國投資。該國貿易上對我國或對國外均長期逆差,各個機構皆致力於對外拓 展,特別是近年獲得法國一些大企業在島上的投資,包括 Bourbon 集團投資漁業、港口海運 和大型零售超商,為島上唯一一家上市企業;Quartier Francats 集團投資糖、酒和農業加工 食品;Goulamaly 集團投資漁業、化工和通訊。這些法國的大公司也在此地設有分公司和子 公司。除了投資法屬留尼旺,這些企業另外也在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等地投資。此外留尼旺為 了吸引外商,已和 17 個國家簽訂合作協議和多邊協議,尤其是對來自中國大陸以及印度的 直接投資,提供給投資者獲得歐洲商標的可能性。

3. 當地華人經濟 根據僑委會統計,目前在奈及利亞的華人人數為 26,000 人,台僑人數為 45 人。法屬留 尼旺位於印度洋南部,當地華人大多數來自於廣東省的順德、梅縣和南海,主要講客家話或 順德、南海一帶的家鄉方言,在社交時則是以法語為主。19 世紀中,華人開始在留尼旺島尋 找生機和從事商業活動,從此開始了華人在法屬留尼旺島上的歷史。一百多年來,大批的華 人在留尼旺島上謀生、創業。根據僑委會對法國地區華商與台商現況探討之資料顯示,目前 台商在島上設有 2 家飼育場、1 家餐館和 1 家食品零售商店,其中餐館是在全法國 521 家華 商公司中營業期間最久的,長達 28 年。

4. 小結 法屬留尼旺的出口以農業為主,對外開放需要各個行業的努力,2010 年的外人投資規模 與前一年相比無太大進步。由於盛產天竺葵,可朝此方向朝國外發展,增加外人投資機會, 加上留尼旺有諸多優點,例如政治、貨幣穩定、人員素質佳、低廉的勞動成本、基礎設施的 保障以及法治環境優越等,使該國有良好的服務貿易平台。

迦納(Republic of Ghana)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迦納為英國在非洲殖民地中第一個獨立的國家,被視為非洲民族主義領袖。1983 年政府 開始進行經濟調整和改革,包括鼓勵外商投資、推動貿易自由化、促進私營部門競爭力、大 力發展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控制進出口和減少財政赤字等。2001 至 2010 年的這十年間, 加納的經濟成長率皆維持在 4% 以上,2008 年更為歷年來最高的 8.4%,2009 年和 2010 年則 下滑至 4.0% 和 7.7%。根據 IMF 預測,2011 年加納經濟增長率將大幅成長至 13.5%,成為 非洲僅次於撒哈拉地區成長最快的國家,並預測其 2012 年成長率為 7.3%。另外在通貨膨脹 方面,2009 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CPI) 為 19.3%,2010 年 CPI 則大幅下降至 10.7%,明顯有 趨緩的情形。

(2)貿易概況 迦納於 2008 年出口值為 57 億美元,2009 年為 55 億美元,2010 年出口大幅增加至 81 億美元;在進口值方面,2009 年明顯萎縮,從 2008 年的 104 億美元減少到 81 億美元,2010 648


各國個論

年再回升至 110 億美元;而貿易餘額一直以來都呈現逆差的現象。在貿易依存度方面,2009 年為 52%,2010 年因進出口皆增加,故依存度上升至 61%。另外,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 (CIA) 資料顯示,2010 年迦納之外匯存底為 38 億美元。 根據我國經濟部國貿局統計資料顯示,在迦納與我國的雙邊貿易關係方面,2009 年雙邊 貿易額為 5,866.4 萬美元,2010 年由於迦納自我國進口減少而降低至 4,301.5 萬美元。2010 年迦納對我國之出口值為 439.5 萬美元,較 2009 年的 481.6 萬美元小幅下跌了 8.74%;至於 2010 迦納自我國之進口額則有 3,862 萬美元,較 2009 年之 5,384.8 萬美元下跌了 28.28%。 迦納對我國之貿易餘額一直呈現逆差的現象,其進口值皆遠大於出口值。迦納對我國之主要 出口產品以銅鋁及其製品、木製品和木炭、可可、魚類、天然珍珠或寶石為主。而迦納自我 國之主要進口產品為鹽、硫磺、鍋爐、鋼鐵、塑膠及其製品、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迦納政府於 2010 年對於藥品提出監管措施,包括對從業者的資格皆須過濾以及進口藥 品的市場進入程序皆有限制。另外,迦納政府為確保所有孩童皆能入學,因而在 2003-2015 年實施教育策略計劃 (ESP) ,採取的策略包括學費補助、促進性別平等的措施、引進學校供 應營養午餐的方案,近年來入學率、性別平等指數皆有改善。 根據迦納貿易與工業部指出,為了改善迦納的收入不平等和降低貧困率,該國政府於 2010 年底批准了新的產業政策,預期在 2020 年使迦納跨入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政府期望 透過新的產業政策能提升民眾就業,並促使以農業為基礎的相關產業和製造業的發展,提高 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服務水準,使迦納產品在國內外皆具有競爭力,進而增加迦納產品在 市場上的份額。為實現這一目的,政府另外還制訂了產業扶持計劃,提出了具體的行動方案 和每年計劃採取的行動。 表 2-5-15 迦納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氣候

迦納共和國(Republic of Ghana) 位於西部非洲,南瀕幾內亞灣,北接布吉納法索,東與多哥為鄰,西 與象牙海岸為界。 迦納位於熱帶氣候區,乾濕季分明。全年氣溫在 18°C-40°C 之間。東 南海岸氣候溫暖乾燥、西南較潮濕炎熱、北部既熱又乾燥。

政治體制

總統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全國民主大會 / 約翰 • 阿塔 • 米爾斯

語言

英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阿克拉(Accra)

主要國際機場

Kotoka(ACC) 64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5-15 迦納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重要港埠

塔柯拉第(Takoradi)

天然資源

主要有黃金、鑽石、鋁礬土和錳等礦產資源以及森林資源。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238,533

人口數(人,2010 年)

23,699,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99

華人數(人,2010 年)

580

華人所占比例(%)

0.0024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8

台僑所占比例(%)

台僑所占比例低,故不予表列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塞地(GHC)

匯率(塞地兌美元)

1USD:1.4738 GHC(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8.4

4.0

7.7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16.5

19.3

10.7

-

-

-

285.28

259.88

310.84

1,266

1,125

1,312

出口值(億美元)

57

55

81

進口值(億美元)

104

81

110

貿易餘額(億美元)

-47

-26

-39

貿易依存度(%)

56.4

52.3

61.4

失業率(%)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650

黃金、可可、木材、鮪魚、鋁、鑽石 荷 蘭 13.45%、 烏 克 蘭 5.84%、 英 國 7.87%、 法 國 5.85%、 馬 來 西 亞 3.97% 機械、石油化學品、消費品及食品 中 國 大 陸 16.80%、 尼 日 11.88%、 印 度 5.57%、 美 國 6.63%、 法 國 5.09%、英國 4.23%、科特迪瓦 5.99%


各國個論

表 2-5-15 迦納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對我國之出口值(千美元)

12,501

4,816

4,395

自我國之進口值(千美元)

28,917

53,848

38,620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千美元)

-16,416

-49,032

-34,225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22

0.09

0.05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28

0.66

0.35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銅鋁及其製品、木製品和木炭、可可、魚類、天然珍珠或寶石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鹽、硫磺、鍋爐、鋼鐵、塑膠及其製品、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

外匯存底(億美元)

20.28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18.54

38.00

114(-)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 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根 據 迦 納 投 資 促 進 中 心 (Ghana Investment Promotion Center) 指 出,2010 年 迦 納 的 外 人 直 接 投 資 (FDI) 共 385 個 項 目, 總 值 達 12.8 億 美 元, 比 2009 年 的 11.1 億 美 元 增 加 了 15.32%。主要投資國家依投資量依序為為百慕達、奈及利亞、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中國 大陸。迦納政府在大力加強吸引外國投資的同時,也注重保護本國投資者利益,2011 年迦納 對現有投資法律進行修訂,審議中的新法給予迦納當地投資者與外國投資者同等的待遇和機 會。迦納 2011 年第一季的投資額為 3.52 億美元,其中外人投資產業主要為建築業 1.57 億美元; 其次為製造業 1.13 億美元;服務業則為 0.83 億美元。

3. 當地華人經濟 目前在迦納的華人人數為 580 人,台僑人數為 8 人。至今我國在迦納投資廠家約有二十 餘家,以從事鋼鐵廠、木材廠、腳踏車組裝廠、洗髮精製造、中餐廳、中醫診所、貿易商等 為主;其中台商華風鋼鐵周森林董事長及林政良總經理及台商紙廠蕭家基先生在當地黨政關 係及形象良好,也使我國人民在迦國頗受歡迎。1997 年當地台商亦成立迦納台灣商會,會長 由周森林先生擔任。周森林會長表示於 2011 年在迦納發現金礦,周會長並取得礦區合法執 照,擬尋找我國合作夥伴共同開採。

4. 小結 由於 2010 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賽帶動迦納經濟,使經濟成長率逐漸回升,並且世界銀行 65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更預測 2011 年還會持續成長。另外迦納政府正在執行中的教育政策計畫和新產業政策,也 期望能夠改善國內教育並提供就業機會。而迦納的自然資源相當豐富,2011 年台商更在當地 發現金礦,對於黃金的出口有極大的幫助。

賴比瑞亞(Republic of Liberia)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賴比瑞亞經濟成長率在 2009 年為 4.6%,2010 年上升至 5.6%,主要是因為該國蒙羅維 亞自由港的重建以及受到其他國家的捐贈援助。在通貨膨脹方面,賴比瑞亞的消費者物價上 漲率 (CPI) 在 2008 年為 17.5%,2009 年和 2010 年分別為 7.4% 和 7.3%,近兩年有大幅下滑 的情況。根據國際貨幣基金 (IMF) 預測,由於全球經濟已漸漸復甦,賴比瑞亞 2011 年經濟 成長率將持續成長至 6.9%。

(2)貿易概況 賴比瑞亞的出口值近幾年來幾乎都沒有變動,自 2008 年至 2010 年每年的出口值皆為 2 億美元;在進口值方面,則從 2009 年的 6 億美元小幅上升至 2010 年的 7 億美元;由於該國 仰賴進口,貿易餘額一直以來都呈現逆差的現象。而賴比瑞亞的貿易依存度有逐年降低的趨 勢,從 2008 年的 117.5% 降低至 2009 年的 91%,2010 年持續降低至 92.4%。 根據我國經濟部國貿局統計資料顯示, 2010 年賴比瑞亞對我國貿易總額為 6,627.9 萬美 元,較 2009 年的 34.85 億美元明顯大幅下滑,主要是因為占此數字的大部分金額為自我國之 進口值,對我國出口額往往偏低,而 2010 年的進口值大幅降低導致貿易總額減少。2009 年 對我國的出口值為 7.2 萬美元,而 2010 年僅 93 美元;2009 年自我國之進口值為 34.85 億美元, 2010 年則大幅下降至 6,627.9 萬美元。在進出口產品方面,對我國主要出口產品為塑膠及其 製品,而對我國主要的進口產品為船舶及浮動構造體、有機化學產品、橡膠及其製品、機器 及機械用具。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賴比瑞亞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賴國政府於 2009 年通過了採礦業透明度倡議 (EITI) 法, 目的是對於採礦資源進行驗證,並嚴格審核以確保資金流向。目前執行該計畫的除了賴比瑞 亞,另有還有同樣擁有豐富石油資源的奈及利亞,共同建立一個國際機制的透明度來管理石 油、天然氣和礦產資源;至今已有近 30 國資源豐富的國家宣布參與 EITI 的進程。此外,由 於賴國的貪污問題嚴重,故賴國政府實施稅收改革措施,包括在門羅維亞自由港增設舉暴貪 污的中心,讓法律保護舉報貪污者。

652


各國個論

表 2-5-16 賴比瑞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氣候

賴比瑞亞共和國(Republic of Liberia) 北與幾內亞接壤,西北與獅子山交界,東與象牙海岸為鄰,西、南濱 大西洋。 賴比瑞亞位於熱帶,氣候偏熱。由於處於撒哈拉沙漠地帶,所以在冬 季時晝夜的溫差相對較大。

政治體制

總統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埃倫 • 詹森 • 瑟利夫(Ellen Johnson-Sirleaf)

語言

英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蒙羅維亞,並且為最大的城市

主要國際機場

Roberts(MLW/ROB)

重要港埠

門羅維亞(Monrovia)

天然資源

鐵礦石、鑽石、黃金及豐富的森林和水力資源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111,369

人口數(人,2010 年)

4,311,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39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賴比瑞亞元(LRD)

匯率(賴比瑞亞元兌美元)

1USD:72.5 LRD(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7.1

4.6

5.6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17.5

7.4

7.3

-

-

-

8.51

8.79

9.74

216

213

226

出口值(億美元)

2

2

2

進口值(億美元)

8

6

7

貿易餘額(億美元)

-6

-4

-5

117.5

91.0

92.4

失業率(%)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貿易依存度(%)

65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5-16 賴比瑞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橡膠、木材、鐵、鑽石、可可、咖啡 印 度 10.48%、 美 國 6.23%、 波 蘭 17.12%、 德 國 27.92%、 南 非 15.83%、希臘 7.09%、挪威 5.24% 燃料、化學品、機械、運輸設備、製成品、食品 南韓 28.29%、新加坡 19.06%、日本 17.06%、中國大陸 14.58%、台 灣 4.02%

對我國之出口值(千美元)

314

72

0.093

自我國之進口值(千美元)

496,693

348,508

66,279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千美元)

-496,379

-348,436

-66,279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10

0.04

0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55.19

58.08

9.47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塑膠及其製品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船舶及浮動構造體、有機化學產品、橡膠及其製品、機器及機械用具

外匯存底(百萬美元)

160.8

372.5

418.7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 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瑟利夫總統於 2011 年初指出,自 2005 年政府執政以來,總共吸引了 160 億美元外人投 資,外資主要投入的領域為基礎設施、資源和能源。由於 2010 年賴國政府利用外資啟動了 蒙羅維亞自由港的重建,預計三年內港口重建完成;外資進入能源領域,預期在 2011 年最 後一季利用沿海產出石油,期望石油資源可以改善這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外人投資使賴國獲 得了所需的資本、新技術、世界級的培訓和企業發展。另外,賴國計劃在 2011 年重建蒙羅 維亞職業技術中心,以擴大職業培訓機構。

3. 當地華人經濟 目前台商駐賴比瑞亞的廠商有雜貨店一家、橡膠收購商一家。賴比瑞亞和台灣本是邦交 國,但於 2003 年斷交後較少有台商在當地發展經濟。1994 年賴比瑞亞飽受戰爭的摧殘,為 了幫助當地的難民,在韓國創立組織 (Africa-Asia Destitute Relief Foundation, ADRF) 。由於 賴國教育制度的缺乏,該組織以『HOPE=EDUCATION』為標語,致力兒童的學校教育與人 格教育。ADRF 目前在賴比瑞亞、塞內加爾、肯亞、衣索比亞、蒙古、尼泊爾都設有教育 654


各國個論

機構,並於 2010 年九月在台灣開始由台灣全球兒童少年援助會主辦非亞難民教育援助各項 合作計畫。

4. 小結 近年來賴比瑞亞國內貪汙嚴重,政府已實施相關措施來改善現況,期望能挽回民心。賴 國屬於資源豐富國,而蒙羅為亞自由港為賴國對外貿易的軸心,未來重建工作完成後將能吸 引大量外資,並可著重於石油產業上,對賴國將有很大的幫助。另外台商和賴國斷交後少有 投資機會,但有援助計畫正在實行。

馬達加斯加(Republic of Madagascar)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馬達加斯加政府於 2010 年大力發展旅遊業,將其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積極開發資源、 招商引資,改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使馬國的經濟已有好轉。經濟成長率方面,馬達加斯加 近三年呈現巨幅變動,2008 年仍為正向成長,為 7.1%,自 2009 年起呈現負成長跌至 -3.7%, 2010 年則小幅上升至 0.6%。根據 IMF 指出,2011 年的經濟增長率將成長 1.0%。在通貨膨 脹方面,馬達加斯加的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CPI) 在 2008 年至 2010 年皆沒有太大的變動,分 別為 9.2%、9.0%、9.2%。

(2)貿易概況 馬 達 加 斯 加 在 2010 年 的 出 口 值 為 11 億 美 元, 跟 2009 年 相 同; 在 進 口 值 方 面, 則 從 2009 年的 32 億美元下滑至 2010 年的 25 億美元;由於該國近年進口值明顯大於出口值,貿 易餘額皆呈現逆差的現象。馬達加斯加以農業立國,主要出口產品為咖啡、香草、明蝦、糖、 棉織品;進口產品則以工業設備、油料、燃料、食物為主。其主要出口國家及其所占的比例 分別為法國 28.90%、美國 20.49%、德國 5.89%、中國大陸 4.36%;而其主要進口國家及其 所佔比例分別為中國大陸 12.99%、巴林 7.1%、法國 6.89%、美國 4.13%、泰國 11.93%。除此, 馬 達 加 斯 加 的 貿 易 依 存 度 有 逐 年 降 低 的 趨 勢, 從 2008 年 的 54% 降 低 至 2009 年 的 50%, 2010 年持續降低至 43%。另外,根據 IMF 資料顯示 2010 年馬達加斯加之外匯存底為 10.38 億美元。 根據我國經濟部國貿局統計資料顯示,馬達加斯加與我國貿易總額在 2010 年為 1,118.5 萬美元,較 2009 年的 1,915.6 萬美元小幅下滑 9.42%;2010 年對我國的出口值為 139.7 萬美 元,較 2009 年的 103.2 萬美元大幅上升了 35.37%;自我國的進口值則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自 2008 年的 2,302.9 萬美元下降至 2009 年的 1,812.4 萬美元,2010 年更下降至 978.8 萬美元。 進出口產品方面,對我國主要出口產品為針織及非針織服飾及其附屬品、咖啡、茶、鋼鐵、 魚類,而對我國主要的進口產品為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及其 零件與附件、人造纖維絲、塑膠及其製品。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65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馬達加斯加政府於 2010 年推動農村發展計畫,預計自 2010 年起的五年內投資該計畫 15.9 億美元,目前世界銀行、歐盟、非洲發展銀行等均已表示將對該國提供援助,這將有助 於加快農村發展的步伐。 馬國政府也同時提出多項優惠措施,主要目的是為了吸引外人投資,包括:① 保證企業 所有權;② 政府提供國有土地。土地不可轉讓,使用期為 50 年,到期可延長使用期限;③ 政府保證提供原材料、人力和能源;④ 享受政府與任何國家簽訂的雙邊協定中所規定的優惠 條件;⑤ 在出口區內買賣外匯不受限制。出口區可設立銀行,辦理外匯業務;⑥ 給予在出 口區內工作的外國人出入境提供方便;⑦ 財產的轉移、資本的輸出以及設備的進口與出口 均不上稅。另外,在一定條件下,出口區的企業可免所得稅、進口稅、增值稅和各時期的登 記費。 表 2-5-17 馬達加斯加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馬達加斯加共和國(Republic of Madagascar)

地理位置

非洲東南外海印度洋上 馬達加斯加的東部屬熱帶雨林氣候,西部屬熱帶草原氣候;高地溫和

氣候

濕潤,東南部 1-4 月易受颶風影響。十一月至隔年四月為溼熱雨季, 五月至十月為較涼爽的旱季

政治體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安德里 • 拉喬利納(Andry Nirina Rajoelina)/ 蒙加 • 羅因蒂佛 • 扎菲辛米瓦洛

語言

法語、馬達加斯加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安塔那那利佛,並且為最大的城市

主要國際機場

Ivato(TNR)

重要港埠

主要港口為圖阿馬西納自治港

天然資源

656

半總統制

主要礦產有石墨、鉻鐵礦、煤炭、鋁礬土、鹽、石英、焦油砂、寶石、 雲母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587,041

人口數(人,2010 年)

21,299,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36

華人數(人,2010 年)

16,000

華人所占比例(%)

0.0751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20

台僑所占比例(%)

0.0001


各國個論

表 2-5-17 馬達加斯加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阿里亞里(MGA)

匯率(阿里亞里兌美元)

1USD:2,146.1 MGA(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7.1

-3.7

0.6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9.2

9.0

9.2

-

-

-

94.24

85.90

83.45

466

414

392

出口值(億美元)

13

11

11

進口值(億美元)

38

32

25

貿易餘額(億美元)

-25

-21

-14

貿易依存度(%)

54.1

50.1

43.1

失業率(%)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咖啡、香草、明蝦、糖、棉織品

主要出口國家

法國 28.90%、美國 20.49%、德國 5.89%、中國大陸 4.36%

主要進口產品

工業設備、油料、燃料、食物

主要進口國家

中 國 大 陸 12.99%、 巴 林 7.1%、 法 國 6.89%、 美 國 4.13%、 泰 國 11.93%

對我國之出口值(千美元)

1,583

1,032

1,397

自我國之進口值(千美元)

23,029

18,124

9,788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千美元)

-21,447

-17,092

-8,391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09

0.09

0.13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61

0.62

0.39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外匯存底(百萬美元)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針織及非針織服飾及其附屬品、咖啡、茶、鋼鐵、魚類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鐵路及電車道車輛以外之車輛及其零件與附 件、人造纖維絲、塑膠及其製品 982.3

1,135.5

1,171.6

124(-)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 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65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馬達加斯加政府鼓勵外來投資,先後修訂出《投資法》、《勞動法》、《礦業法》、《大 型礦產開發條例》、《免稅區及免稅企業法》等多項法規,並專門設立馬達加斯加經濟發展 局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Of Madagscar , EDBM) 來負責受理外國企業來馬國投資和 開辦公司的業務。馬達加斯加具有豐富的農產、礦業和水力資源,吸引外資的主要產業為採 礦業和旅遊業,但馬達加斯加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國內的基礎設施落後、市場消費 水平低、電力供應緊張和工業基礎薄弱,對馬國的投資產生障礙;若能克服上述不利因素, 採取相應對策,較能確保投資項目的經濟效益。

3. 當地華人經濟 根據僑委會統計,目前在馬達加斯加的華人人數為 16,000 人,台僑人數為 20 人。馬達 加斯加位在西南印度洋區,處於四周環海的絕佳地理位置,近海鮪魚類資源豐富,盛產期為 每年的 5 月到 9 月,平均漁獲量可高達 80 公噸,獲利可觀,讓台商看中此商機,和當地漁 民收購漁貨,開設養殖業。由於台灣和馬國並無正式外交往來,近年來台商少有在馬國投資 其他產業。

4. 小結 2010 年馬達加斯加在改善旅遊基礎建設後經濟有逐漸好轉。另外政府提供農村發展計劃 及多項優惠措施來吸引外資,已有多國表示援助。礙於馬國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一 些不利因素會阻礙各國投資馬國,故想去馬國投資的國家需克服不利因素,建議朝馬國的採 礦業和旅遊業發展。此外,馬國政府亦積極尋找外援,目的在於減免其外債,期望經濟能更 為好轉。

塞內加爾(Republic of Senegal)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隨著塞內加爾人口的增加和農村青年人相繼湧入城市,首都達卡的非主體經濟逐漸形成 規模。塞國的非主體經濟是由手工業者、縫紉、木工等個體小企業、流動小商販和擁有基本 生產資源的農民、漁民等構成的,並已成為國營企業和大型私營企業等經濟形式以外的一個 重要經濟形式。2010 年塞政府繼續加大對農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糧食產量增加。但受 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外國投資和援助減少,經濟增長放緩。在經濟成長率方面,自 2008 年 的 3.2% 下降至 2009 年的 2.2%,惟 2010 年回升至 4.2%。根據國際貨幣基金 (IMF) 預測, 2011 年塞內加爾的經濟成長率將會成長至 4.0%。在通貨膨脹方面,塞內加爾的消費者物價 上漲率 (CPI) 於 2008 年為 5.8%,但 2009 年卻為負向成長 -1.7%,2010 年緩慢回升至正向的 1.2%。

(2)貿易概況 塞內加爾 2008 年的出口值為 20 億美元,2009 年為 19 億美元,2010 年則為 21 億美元; 658


各國個論

在進口值方面,2008 年為 57 億美元,2008 年為 45 億美元,2009 年為 44 億美元。貿易餘額 部分,從 2008 年至 2010 年皆呈現逆差的狀態,逆差情況於 2010 年縮減至 23 億美元。貿易 依存度則由 2008 年的 58% 小幅下降至 2009 年和 2010 年的 50% 和 51%。 根據我國經濟部國貿局統計資料顯示,台灣與塞內加爾 2010 年雙邊貿易額為 1410 萬美 元,較 2009 年的 855.7 萬美元大幅上升了約 64.78%,主因是進出口皆增加。2010 年塞內加 爾對我國之出口值為 455 萬美元,較 2009 年之 177.6 萬美元增加了 1.5 倍;2010 年塞內加爾 對我國之進口值則為 955 萬美元,較 2009 年之 678.1 萬美元上升了 40.83%;2010 年塞內加 爾對我國之貿易餘額為逆差 500 萬美元。2010 年塞內加爾對我國之出口產品為以魚類、銅鋁 及其製品、棉花、鋼鐵為主;對我國之進口產品則以機器及機械用具、鋼鐵、塑膠橡膠及其 製品、填充用材料為主。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塞內加爾政府為了加強發展農業、漁業、紡織業、手工業及觀光業等五大產業,計畫給 予這五大產業融資貸款等措施,並設定產品外銷倍增計畫來賺取外匯。由於國際市場石油價 格飆升,缺少石油資源的塞內加爾受到巨大影響,大部分人民群眾生活困難。也因此,政府 決定採取措施,幫助這部分群眾走出困境,這些措施包括國家元首、政府成員和議會議員普 遍減薪,政府縮編,節能節電,減輕低收入家庭的經濟負擔等。2010 年間塞內加爾停電頻繁, 政府已實施相關措施來改善,並承諾在 2012 年擴大產能,促進可再生能源。 表 2-5-18 塞內加爾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塞內加爾共和國(Republic of Senegal) 位於西部非洲,西臨大西洋,北鄰茅利塔尼亞,東鄰馬利,西南與幾 內亞比索為界,東南則有幾內亞,甘比亞被包圍於其國境內 塞內加爾受信風帶影響,屬夏雨冬乾型的熱帶莽原氣候。年雨量約

氣候

600mm,由北向南遞增。最高月均溫 27°C,最低月均溫 17°C,由內 陸向海岸遞減。

政治體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半總統制 民主黨 / 阿卜杜拉耶 • 瓦德(Abdoulaye Wade)/ 謝赫 • 哈吉布 • 蘇馬雷

語言

法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達卡(Dakar),並且為最大的城市

主要國際機場

Dakar-Yoff-Leopold Sedar Senghor(DKR)

重要港埠

達卡(Dakar)

天然資源

主要有磷酸鹽、鐵礦石 65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5-18 塞內加爾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196,722

人口數(人,2010 年)

13,128,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67

華人數(人,2010 年)

322

華人所占比例(%)

0.0025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西非法郎(XOF)

匯率(西非法郎兌美元)

1USD :490.91 XOF(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3.2

2.2

4.2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5.8

-1.7

1.2

-

-

-

133.50

127.89

128.77

1,066

998

981

出口值(億美元)

20

19

21

進口值(億美元)

57

45

44

貿易餘額(億美元)

-37

-26

-23

貿易依存度(%)

57.7

50.0

50.5

失業率(%)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磷礦、花生、漁產品、棉花、鹽、水泥

主要出口國家

馬利 20.12%、印度 9.84%、法國 5.02、甘比亞 5.58 義大利 4.23

主要進口產品

稻米、石油、機械

主要進口國家

法國 19.58%、英國、9.64%、中國大陸 8.08%、荷蘭 5.64%、泰國 4.75%

對我國之出口值(千美元)

4,950

1,776

4,550

自我國之進口值(千美元)

5,801

6,781

9,550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千美元)

-851

-5,005

-5,000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25

0.18

0.22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10

0.15

0.22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660

魚類、銅鋁及其製品、棉花、鋼鐵


各國個論

表 2-5-18 塞內加爾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機器及機械用具、鋼鐵、塑膠橡膠及其製品、填充用材料

外匯存底(百萬美元)

1,602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2,123

2,047

104(-)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 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通過創造就業崗位、吸引外資和外匯、刺激國內產品和服務消費等,旅遊業和農業已成 為塞內加爾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另外賽國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外國投資者可透過賽國進入 更為廣闊的非洲市場。賽國吸引外資方面有著優惠性的刺激措施,除了可以將其投資利潤通 過銀行安全地匯回本國,在投資法下獲准註冊的企業亦可享受有關稅收、進口關稅和勞動法 規方面的優惠待遇。此外,企業進口項目建設用的各類材料三年內可享受關稅減免和增值稅 暫免,企業採購當地材料也暫免增值稅。

3. 當地華人經濟 根據僑委會統計,目前在塞內加爾的華人人數為 322 人。1971 年,塞內加爾與台灣建交, 台灣對塞國陸續有援助計畫,直到 2005 年台灣與賽國斷交,並終止一切援助計畫,之後少 有新的投資案件,目前台商在塞國僅有貿易商一家、雜貨店一家。

4. 小結 塞國與我國於 2005 年斷交後,同年與中國大陸重建邦交,陸商近年來移居塞內加爾日 益增加,並於復交後投資機會變多,影響當地商人之商機極鉅。此外塞國貧富懸殊、工業不 發達、政策不明是需要改善的地方。對於外資方面塞國提供優惠性政策,期望能增加外國進 入國內投資,有意者,建議朝塞國的農業和旅遊業發展。

甘比亞(Republic of The Gambia)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甘比亞為一個低收入的國家,雖然為農業國家,但有結構性的糧食短缺問題,並且工業 不甚發達。2008 至 2010 年甘比亞的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6.3%、6.7%、6.1%,呈逐年下滑的 趨勢。由於政府提出農業投資計劃 (GNAIP) 後,使甘比亞農業有所成長,另外建築業和銀行 業的發展分別帶動經濟成長;國際貨幣基金 (IMF) 預估 2011 年和 2012 年的經濟成長率可成 66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長至 5.5%。在通貨膨脹方面,2008 年與 2009 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CPI) 分別為 4.5%、4.6%, 2010 年則上升至 5.0%;IMF 預測 2011 年和 2012 年會上升至 5.9% 和 5.5%。

(2)貿易概況 甘比亞 2010 年的出口估計值為 1 億美元,和 2009 年相同;在進口值方面,2008 年至 2010 年皆穩定維持在 3 億美元左右。甘比亞的貿易多年來一直處於逆差的狀態,近年來貿 易赤字金額大致為 2 億美元。2008 年甘比亞的貿易依存度為 29%,而 2009 和 2010 年則分 別為 40.7% 與 37.5%。甘比亞之出口產品以花生製品、魚、皮毛、棕櫚仁為主;主要進口 產品則以食品、紡織品及民生用品、燃料、機械和運輸設備為大宗。印度為甘比亞之最大 出口貿易國,占 42.06%,其他主要之出口國家及其所佔比例依序為法國 15.34%、比利時 3.97%、中國大陸 7.38%、英國 9.03%、香港 4.55%;而甘比亞最重要進口國家為中國大陸, 占 20.45%,其他主要之進口國家及其所佔比例為塞內加爾 11.97%、象牙海岸 4.71%、巴西 8.48%、荷蘭 4.68%。 根據我國經濟部國貿局統計資料顯示,2010 年甘比亞對台灣的出口額為 1,307 千美元, 與 2009 年相比較上升了將近 16 倍,占其出口總金額的 1.31%;2010 年甘比亞對台灣的進口 額為 2,162 千美元,占其進口總金額 0.72%。以貿易產品來看,甘比亞對台灣之主要出口產 品有魚類、油料種子及含油質果實、木製品和木炭等。甘比亞從台灣進口之主要產品包括肥 料、家具、照明標誌、人造纖維絲、機器其機械用具等。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為了鼓勵外人前來投資,甘比亞政府獎勵投資部門包括製造業、漁業、能源、旅遊及傳 播科技業、技術性產業、海空運、林業等。獎勵措施主要可分為特別項目投資執照和自由貿 易區執照,前者符合此資格廠商在五年內可獲得減免預扣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設備、家具、 零件、半成品及原料等進口貨物稅、銷售稅,並且可獲得政府提供土地及相關設施;後者可 減免公司稅、減免個人所得稅、減免地方稅等。另外,倘若被甘比亞認定為所需要的投資項 目,主管單位可報請總統提供特別優惠,此部分可以透過協商談成。除此,為了促進甘比 亞的農業發展,政府提出甘比亞國家農業投資計劃 (Gambia National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Plan, GNAIP),對於土地改革和基礎設施提出改善措施,鼓勵國人可積極參與農業的發展。 表 2-5-19 甘比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甘比亞共和國(Republic of The Gambia)

地理位置

位於非洲西部,3 面為塞內加爾所包圍,西面臨海。

氣候

662

屬熱帶性氣候,乾濕季節顯著,年均溫攝氏約 25 度,降雨完全集中 在夏季。

政治體制

共和國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葉海亞 • 賈梅(Yahya Jammeh)


各國個論

表 2-5-19 甘比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語言

英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班竹(Banjul),最大城市為薩拉昆達(Serrekunda)

主要國際機場

Banjul(BJL)

重要港埠

班竹(Banjul)

天然資源

魚、鈦(金紅石和鈦鐵礦)、錫、鋯石、石英砂、粘土、石油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11,295

人口數(人,2010 年)

1,731,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153

華人數(人,2010 年)

256

華人所占比例(%)

0.0140

台僑人數(人,2010 年)

3

台僑所占比例(%)

0.0002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達拉西(GMD)

匯率(達拉西兌美元)

1USD:28.389 GMD(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6.3

6.7

6.1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4.5

4.6

5.0

-

-

-

10.35

9.83

10.67

640

587

617

出口值(億美元)

0

1

1

進口值(億美元)

3

3

3

貿易餘額(億美元)

-3

-2

-2

貿易依存度(%)

29

40.7

37.5

失業率 (%)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花生製品、魚、皮毛、棕櫚仁 印度 42.06%、法國 15.34%、比利時 3.97%、中國大陸 7.38%、英國 9.03%、香港 4.55%

66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5-19 甘比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食品、紡織品及民生用品、燃料、機械和運輸設備 中國大陸 20.45%、塞內加爾 11.97%、象牙海岸 4.71%、巴西 8.48%、 荷蘭 4.68%

對我國之出口值(千美元)

1,154

78

1,307

自我國之進口值(千美元)

1,355

3,972

2,162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千美元)

-200

-3,894

-855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1.04

0.08

1.31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45

1.32

0.72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魚類、油料種子及含油質果實、木製品和木炭

自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肥料、家具、照明標誌、人造纖維絲、機器其機械用具

外匯存底(百萬美元)

116.5

全球競爭力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224.2

201.6

90(-)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全球競爭力排名取自世界經濟論壇「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投資環境評比取自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 投資環境 風險評估報告」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外人在甘比亞的投資多為零售業及中小企業,因流動性甚高,外人大多選擇和甘比亞當 地的廠商合資。甘比亞投資貿易促進局指出,外商大多以歐洲及中東地區為主,主要投資產 業有餐飲旅遊業、飯店、小型生活必需品貿易商及房屋建設公司。由於甘比亞靠海,素有西 非微笑海岸之稱,其觀光業發達,每年乾季有大批歐洲觀光客前來避寒,本地著名的旅館及 旅遊公司多為外商投資,旅館業包括 2007 年的 Shereton 飯店集團、2009 年的 Coco Ocean 飯店集團以及沿海岸線開設的大大小小飯店旅館,近年來新旅館急速成長中。

3. 當地華人經濟 甘比亞與台灣首次建交於 1968 年,雙方並於該年簽定農技合作協定,為協助發展農業, 台灣派遣農耕隊赴甘比亞。1995 年復交後,台灣更提供農業技術合作,使兩國貿易關係更加 緊密。甘比亞與我國於 1998 年 11 月正式簽訂「避免雙重課稅協定」,重要條約協定包括中 甘合作議定書、農技合作協定及醫療合作協定、中甘避免雙重課稅協定。2010 年 6 月我國與 甘比亞簽署「投資促進及相互保護協定」,協定條文共計 16 條,為我國第 29 個雙邊投資協定, 對於增進台甘雙邊經貿合作關係具有實質重大意義。 664


各國個論

4. 小結 近年甘比亞的整體經濟正趨於平緩,由於政府提出農業投資計劃 (GNAIP),對當地農業 經濟有很大的幫助。政府並提出多項獎勵措施鼓勵外商進駐甘比亞投資,包括減免稅收和提 供土地等相關措施,外商近年大量興建旅館,可見旅遊業正旺盛。此外 2010 年我國與甘比 亞簽訂雙邊投資協定,期望對台甘雙邊經貿合作帶來更大的效益。

蘇丹(Republic of the Sudan)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蘇丹的經濟成長率在 2008-2009 年期間從 3.7% 升至 4.6%,到了 2010 年,由於蘇丹的石 油生產的效益增加,另外蘇丹政府逐步加大對水利、製造業、鐵路、道路、衛生、教育等基 礎設施和民生項目的改善,經濟成長率為 6.5%。另外,蘇丹政府正努力改變財政嚴重依賴石 油出口的情況,並將農業做為長期的發展策略。國際貨幣基金 (IMF) 預測 2011 與 2012 年的 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0.2% 與 -0.4%。在通貨膨脹方面,2008-2009 年的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CPI) 呈逐年下滑趨勢,至 2010 年則上升至 13%。IMF 預估 2011 年 CPI 將大幅上升至 20.0%,但 2012 年又會下降至 17.5%。

(2)貿易概況 蘇丹 2009 年貿易總額為 175 億美元,2010 年由於進出口皆增加,總額上升至 205 億美 元。2009 年蘇丹的貿易情勢為逆差的狀況,2010 年因出口明顯增加,轉換為貿易順差,順 差額為 5 億美元。就出口貿易而言,2010 年的出口值為 105 億美元,較 2009 年的 78 億美元 上升了 35%。就進口方面,2008-2009 年下降了 11%,2010 年則較 2009 年的 97 億美元小幅 上升至 100 億美元。另外,蘇丹 2009 年和 2010 年的貿易依存度相去不遠,分別為 31% 和 30%。根據 IMF 資料顯示,2010 年蘇丹外匯存底為 20.63 億美元。 就我國和蘇丹的貿易狀況而言,蘇丹 2009 年與我國的貿易總額為 1,758 萬美元,2010 年貿易總額攀升至 5,241 萬美元。就貿易餘額來看,2009 年蘇丹對台灣呈現貿易逆差情勢, 2010 年因出口增加幅度大於進口增加幅度,故轉為貿易順差。2009 年蘇丹對我國的出口貿 易額為 252.3 萬美元,2010 年大幅上漲至為 3,273 萬美元;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為礦物燃料、 糖及糖果、銅鋁及其製品、蟲漆、魚類等。2009 年蘇丹自我國進口了 1,506 萬美元,2010 年 則上升至 2,078 萬美元;自我國進口的主要產品有核子反應器、塑膠及其製品、蛋白狀物質、 橡膠及其製品等。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蘇丹中央銀行於 2010 年提出多項貨幣金融政策,包括信貸和外匯政策監管和發展的銀 行體系政策、支付系統和技術政策、外匯管理政策等。自 2007 年推出的五年戰略計劃為近 期主要的財政政策,此政策的目標期望達到貨幣流動性更為流暢,使經濟增長、貨幣穩定, 提高其金融體系的效率並打擊洗錢的負面新聞。此外該政策的目的為傳播金融訊息,加大銀 66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行在農村地區的蔓延,鼓勵民眾儲蓄,並降低融資成本來鼓勵外資前往蘇丹投資。蘇丹政府 對 2011-2012 年經濟政策主軸主要為協調財政和貨幣政策,控制赤字並且重建外匯儲備,保 持較低的通貨膨脹率,並將基礎設施和農業視為主要的經濟改善方向。 表 2-5-20 蘇丹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蘇丹共和國(Republic of the Sudan) 位處東北非,東瀕紅海,與埃及、利比亞、查德、中非、剛果民主共 和國、烏干達、肯亞、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為鄰。 蘇丹全國氣候差異很大,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

氣候

過渡,最熱季節氣溫可達 50°C,全國年平均氣溫 21°C,長年乾旱, 年平均降雨量不足 100 毫米。蘇丹地處生態過渡帶,極易遭受旱災、 水災和沙漠化。

政治體制

多黨共和總統制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全國大會黨 / 奧馬爾 • 巴希爾(Omar Hassan Ahmed al-Beshir)

語言

阿拉伯語、英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喀土穆(Khartoum),最大城市為恩圖曼

主要國際機場

Khartoum(KRT)

重要港埠

蘇丹港(Port Sudan)

天然資源

石油,其他礦產有鐵礦石、銅、鉻礦石、鋅、鎢、雲母、銀、黃金, 及水力資源電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2,505,813

人口數(人,2010 年)

40,134,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16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蘇丹鎊(SDG)

匯率(蘇丹鎊兌美元)

1USD:2.496 SDG(2010.12.31)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3.7

4.6

6.5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14.3

11.3

13.0

-

-

-

失業率 (%) 666


各國個論

表 2-5-20 蘇丹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580.28

558.02

684.41

1,522

1,427

1,705

出口值(億美元)

117

78

105

進口值(億美元)

94

97

100

貿易餘額(億美元)

23

-19

5

36.4

31.4

30.0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貿易依存度(%) 主要出口產品

石油和石油產品、棉花、芝麻、牲畜、花生、阿拉伯樹膠、糖

主要出口國家

中國大陸 58.29%、日本 24.70%、印尼 8.83%、印度 4.86%

主要進口產品

食品、製成品、煉油廠和運輸設備、藥品和化學品、紡織品、小麥

主要進口國家

中 國 大 陸 21.87%、 阿 拉 伯 聯 合 大 公 國 5.30%、 埃 及 5.53%、 印 度 5.1%、沙烏地阿拉伯 7.22%

對我國之出口值(千美元)

107,486

2,523

32,729

自我國之進口值(千美元)

13,870

15,058

20,778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千美元)

93,616

-12,535

11,951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92

0.03

0.31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15

0.16

0.21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礦物燃料、糖及糖果、銅鋁及其製品、蟲漆、魚類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核子反應器、塑膠及其製品、蛋白狀物質、橡膠及其製品

外匯存底(億美元)

13.99

10.94

20.63

註:- 為缺乏統計資料;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蘇丹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為吸引大量外資的主要原因,尤其石油和天然氣使蘇丹這個 新興經濟體崛起。蘇丹的主要投資國家為中國大陸、印度和馬來西亞。另外前往蘇丹投資的 阿拉伯國家包括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埃及等。蘇丹並已和若干國家簽署了相互合作的協 議,包括中國大陸、印度和馬來西亞,助於吸引大量外國私營部門前往蘇丹投資。主要投資 產業集中在塑膠、家具、建築和造紙等行業。 66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3. 當地華人經濟 蘇丹主要的對外關係以中國大陸為主軸,外人直接投資也持續從亞洲以及其他的阿拉伯 地區湧入。目前蘇丹當地並無台商進駐投資,但仍有對台灣的進出口貿易往來。

4. 小結 蘇丹境內的自然資源豐富,其中石油業讓蘇丹的經濟發展起飛,使得其經濟成長迅速, IMF 並預估至 2014 年其成長率將繼續推高。另外為使蘇丹的貨幣流動更流暢,政府提出財 政政策鼓勵民眾儲蓄,政府並期望 2011-2012 年能控制赤字並保持低通貨膨脹率。而至今台 商並無前往蘇丹投資。

突尼西亞(Republic of Tunisia) 1. 總體經濟情勢分析 (1)經濟概況 突尼西亞 2007-2009 年的經濟成長呈逐年下降的趨勢,至 2009 年已下降至 3.1%,2010 年成長率維持在 3.1%;但由於受到茉莉花革命的影響,IMF 預估突尼西亞在 2011 年成長率 將下降至 0%。2009 年突尼西亞的物價上漲率 (CPI) 為 3.5%,2010 年受到革命導致動亂之影 響而大幅上升至 4.4%,IMF 並預估 2011 年和 2012 年為 3.5% 和 4.0%。另外,突尼西亞的 失業率在 2008-2009 年皆維持在 14% 以上,2010 年稍降為 13.0%。 國際貨幣基金 (IMF) 報告指出,由於突尼西亞引發茉莉花革命,主要風險因素在於區域 動盪的期間,政治及社會動盪的後續國內效應可能會比目前預期的還要嚴重,甚至將持續延 燒至其它國家。IMF 預測中東地區政府短期內並無法解決經濟問題,並且皆須面對飆升的通 貨膨脹問題。

(2)貿易概況 突尼西亞的貿易總額近二年呈現上升之勢,2009 年貿易總額為 336 億美元,2010 年由 於進出口皆增加,總額上升至 386 億美元。突尼西亞的貿易情勢近年來皆為貿易順差,順差 額由 2009 年的 48 億美元上升至 2010 年的 58 億美元。就出口貿易而言,2010 年的出口值為 164 億美元,較 2009 年的 144 億美元上升了 14%。就進口方面,2008-2009 年下降了 22%, 2010 年則較 2009 年的 192 億美元上升至 222 億美元。另外,突尼西亞的貿易依存度由 2009 年的 77% 上升至 2010 年的 88%,可見其仰賴進出口貿易程度提高。 就我國和突尼西亞的貿易狀況而言,2009 年突尼西亞與我國的貿易總額為 6,500 萬美元, 2010 年貿易總額大幅攀升至 10,900 萬美元。就貿易餘額來看,突尼西亞對台灣近年來皆呈 現貿易逆差情勢,2010 年由於自我國進口的增加幅度大於對我國的出口增加幅度,故貿易逆 差由 2009 年的 4,300 萬美元增加至 2010 年的 6,700 萬美元。2009 年蘇丹對我國的出口貿易 額為 1,100 萬美元,2010 年上漲至為 2,100 萬美元;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為銅及其製品、 服飾及其附屬品、無機化學品、鋁及其製品等。2009 年蘇丹自台灣進口了 5,400 萬美元, 2010 年則上升至 8,800 萬美元;自我國進口的主要產品有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塑膠及其製 668


各國個論

品、鋼鐵、鍋爐等。

(3)政府之重要經濟措施與經濟展望 2007 年突尼西亞政府推出經濟暨社會發展計劃,預計實施至 2011 年,將觀光業、紡織 業、農食品業列入重點發展工業。突尼西亞的重要發展項目為電腦、電話及電子通訊等通訊 產業。該國政府為了加強發展其資訊及通訊業已擬定多項計劃,包括突國政府各單位全面電 腦化。另外,為增加企業工作機會,更委託民營資訊及通訊服務業安裝,並與國外公司共同 合作發展如會計管理系統、海關管理系統、行政及員工管理系統等資訊軟體科技技術,並移 轉民間業者使用。突尼西亞政府在鼓勵資訊及通訊業投資方面已投資超過 20 萬至 50 萬突幣, 並給予約 4 萬 9,000 突幣(折合約 3.4 萬美元)至 12 萬突幣(折合約 8.4 萬美元)的補助。 表 2-5-21 突尼西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 自然人文概況 正式名稱 地理位置

突尼西亞(Republic of Tunisia) 位於北非,東北部緊鄰地中海,西方鄰阿爾及利亞,東南方與利比亞 相鄰。 北部及東部屬於地中海型氣候 ( 夏季乾燥,冬季溫暖潮濕 )。南部因

氣候

延至撒哈拉沙漠,故氣候乾燥。八月為最熱月,日均溫 21°C-33°C, 白天氣溫超過 40°C;一月為最冷月,日均溫 6°C-14°C。

政治體制

民主共和 憲政民主聯盟 / 宰因 • 阿比丁 • 本 • 阿里(Zine el-Abidine Ben

執政黨及現任總統 / 總理

Ali)於 2011 年卸任

福阿德 • 邁巴扎(Fouad Mebazaa)為代理

總統 語言

阿拉伯語

首都及重要城市

首都為突尼斯(Tunis)

主要國際機場

Tunis-Carthage(TUN)

重要港埠

突尼斯(Tunis)

天然資源

石油、磷酸鹽、鐵礦石、鉛、鋅、鹽

國土面積(平方公里)

163,610

人口數(人,2010 年)

10,544,000

人口密度(人 / 平方公里)

64 經濟概況

幣制(貨幣單位)

突尼西亞第納爾(TDN)

匯率(突尼西亞第納爾兌美元) 1USD :1.4379 TDN(2010.12.31) 66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2-5-21 突尼西亞基本資料表與總體經濟指標(續) 2008

2009

2010

經濟成長率(%)

4.5

3.1

3.1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

4.9

3.5

4.4

失業率(%)

14.2

14.7

13.0

448.78

435.23

442.9

4,345

4,171

4,200

出口值(億美元)

193

144

164

進口值(億美元)

246

192

222

貿易餘額(億美元)

-53

-48

-58

貿易依存度(%)

97.8

77.2

87.2

國內生產毛額(GDP,億美元) 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GDP per capita,美元)

主要出口產品

主要出口國家 主要進口產品 主要進口國家

服裝、半成品和紡織品、農產品、機械產品、磷酸鹽和化學品、烴類、 電氣設備 法國 29.60%、義大利 21.00%、德國 8.80%、利比亞 5.80%、西班牙 5.00%、英國 4.80% 紡織品、機械和設備、油氣、化工產品、食品 法國 20.10%、義大利 16.40%、德國 8.80%、中國大陸 5.00%、西班 牙 4.50%、美國 4.00%

對我國之出口值(億美元)

0.22

0.11

0.21

自我國之進口值(億美元)

0.39

0.54

0.88

對我國之貿易餘額(億美元)

-0.17

-0.43

-0.67

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0.11

0.08

0.13

對我國進口依賴度(%)

0.16

0.28

0.40

對我國之主要出口產品

銅及其製品、服飾及其附屬品、無機化學品、鋁及其製品

對我國之主要進口產品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塑膠及其製品、鋼鐵、鍋爐

外匯存底(億美元)

88.53

110.61

94.62

註:貿易依存度 =(出口值 + 進口值)/ 國內生產毛額;對我國出口依賴度 = 對我國之出口值 / 出口值;對我國進口 依賴度 = 對我國之進口值 / 進口值 資料來源:IMF、BERI;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財政部統計處、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交通 部民航局、外交部

670


各國個論

2. 當地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目前在突尼西亞的國外投資廠商約有 2,700 餘家,其中製造業及外銷產業占了 85%。 主要投資產業有通訊業、製造業及投資旅館業等旅遊相關的服務業,前往突國投資的外國 廠商大多和突國當地廠商的投資方式採取合資。目前在突國投資通訊業的外國知名廠商有 Siemens、United Technologies、Alcatel、Philips 等;資訊及電子電機業有 General Electric 、 IBM;銀行業有 Citybank;車輛及零件業的廠商則有 Delphi、Valeo、General Motors。目前 並無台商在突國當地設有投資公司。 突尼西亞為了吸引外人投資,設有獎勵外人投資的措施,特別是以外銷為導向的產業可 享有財稅上的優惠。雖然突國投資優惠甚多,但卻包含許多複雜的條例,導致外人到突國投 資產業較不自由,例如外人無法取得農地所有權,國營事業不開放給外人投資、合資企業外 方的股權如超過 50% 則須得到高等投資局審核通過等等,限制了外人前往投資。

3. 當地華人經濟 突尼西亞因政治因素,再加上突國與台灣的貿易情勢年年皆呈現貿易逆差,並且至今尚 無台灣商人前往突國投資,故雙方政府並未在對方國境內設立經貿辦事處。雖然 2001 年外 貿協會曾為了推動兩國間的貿易往來而籌組貿訪團前往突國拜訪,但由於年年貿易逆差逐漸 擴大,2003 年突國表示不歡迎台灣籌組貿訪團前往突國,但非常歡迎台灣廠商參加由突國舉 行的國際專業展及商展。

4. 小結 由於突尼西亞受到茉莉花革命的影響,另外因抗議和罷工事件持續不斷而導致經濟持續 疲弱,IMF 預估 2011 年突尼西亞的經濟成長率將嚴重下修。突尼西亞擁有多項投資優惠, 並且該國的通訊業發達,為外商投資的主要產業,但受限於投資條例繁雜,若能克服此點, 將可考慮前往突尼西亞投資。此外因為政治因素的關係,台商無法進駐突尼西亞投資,只能 參與該國的國際商展,期望未來雙方仍能有投資的機會。

671


99

672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參、結論 一、全球經濟發展特色與趨勢 ..........673 二、台灣國際競爭優勢及發展政策 ....695 三、 僑台商發展與我國經濟交流互 動概況 .................................709 四、政府對僑台商經濟之輔導協助 ....713

99華僑經濟年鑑



參 》結 論 一、全球經濟發展特色與趨勢 在 2008 年的金融海嘯爆發後,世界各國的經濟成長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到了 2009 年各國政府更紛紛採取各種政策,來因應各國家不同程度的經濟衰退。所幸對多數國家 而言,無論是採行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2010 年全球各地儘管有著不同速度的復甦成長。整 體而言,全球經濟也順利從衰退中走出。然而在不同程度的復甦之下,不同區域在經濟表現 上卻有著明顯的差異性。已開發國家在此波復甦中的表現就沒有像預期中那麼出色。例如美 國甚至在 2010 年採取了第二次量化貨幣寬鬆政策,歐洲許多國家也在 2010 年陸續出現主權 債務危機;日本在經濟表現上也並無顯著成長,加上 2011 年 3 月當地發生大地震與海嘯, 更重創了日本的經濟表現。相對的,在此波經濟復甦中表現最佳的則是以中國大陸為首的新 興經濟體。所有新興經濟體與發展中國家在 2010 年平均經濟成長率就高達 7.3%。其中,中 國大陸在 2010 年經濟成長率達到 10.3%、印度成長率為 10.1%、整個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成 長率平均則為 9.5%。因此,在今年中國大陸海南島所舉辦的博鰲論壇中,許多國家的經濟學 家就表示看好新興市場未來影響全球經濟的力量,肯定金磚四國 BRICS 的經濟實力。值得注 意的是,全球在享受經濟成長喜悅之時,大宗商品及原物料能源價格卻持續在上漲中,這使 得越來越多的國家被迫要開始面對高通貨膨脹的問題。尤其是石油價格的快速增長更是成為 許多國家通貨膨脹率上升的主因;加上中東、北非的情勢較不穩定,石油供不應求,想必未 來石油仍成為影響全球通膨的關鍵。另一方面,糧食價格上漲也將使得消費者物價指數持續 升高,根據德國 IFO 經濟研究院預測,2011 年全球平均物價上漲率約為 3.4% 左右。此外, 美國採行貨幣擴張政策也使得許多新興國家受到直接的衝擊。例如資金熱錢的大量流入,甚 至可能進而產生資產泡沫化的問題;並且,一旦美國經濟表現良好時,大批熱錢又會迅速被 抽離,這樣更會造成一些如中國大陸、香港、巴西等國家的內部經濟受到劇烈波動的影響。 另一個必須提及的重要議題是,歐洲各國陸續出現的主權債務危機。這些國家更因此在信用 評比上大幅被降級。例如希臘、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等國都是已被公開揭露的,且是急 需尋求外界協助的國家。事實上,許多歐洲國都是擁有相當龐大的債務問題,該地區有些國 家債務甚至超越當地 GDP 的 200% ~ 300%。在歐洲地區許多國家尚未從金融海嘯中走出, 又有債務問題纏身,必定對此些國家有相當大的衝擊。不僅如此,歐洲債務問題更可能漸漸 地間接影響全球的經濟。 在全球貿易方面,2008 年在金融海嘯的侵擾下,全球經濟陷入谷底,景氣一片低迷,所 幸 2009 年開始逐漸復甦,2010 年的 IMF 公佈的報告顯示全球貿易量成長了 12.8%,顯見景 67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氣已止跌回升,而經濟學人 (EIU) 所公佈 12.2% 的貿易成長率亦支持此看法。2011 年成長的 速度漸緩,根據 IMF 及 EIU 的數據,全球貿易成長率分別降至 7.5% 及 5.9%。若就貿易金 額來看,2010 年至 2011 年的貿易金額亦反應了經濟復甦的狀況呈現下降的趨勢,又根據環 球透視機構 (GI) 的數據顯示,2010 年全球進口金額增加了 21.2%,出口金額也不遑多讓, 出現了 20.2% 的增幅,然而 2011 年的進、出口金額成長分別降至 10.6% 與 10.3%,出口導 向的國家受到的衝擊會比內需型國家劇烈。若進一步以國家別探討貿易成長程度,可以發現 亞洲新興經濟體的表現最引人注目,為全球新興經濟體之冠。從 2009 年後期的資料可以知 道,已開發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進口需求都有大幅增加的趨勢。 美元、歐元乃至日圓在 2010 年始終無在長期維持平穩的匯兌水準,是國際金融市場振 盪幅度相當大的一年。究其動盪的主因,乃是歐洲債信危機自 2009 年爆發之後,危機持續 擴大,以及美國為減緩金融危機的衝擊,持續採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所致。2011 年外匯市 場將繼續受這兩大事件影響。美元的變化自 2010 年 1 月起,以 6 月和 11 月底為分水嶺,大 致上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延續 2009 年的歐洲債信危機爆發後,標準普爾和穆迪相 續調降希臘信貸評級,又葡萄牙、愛爾蘭等國為了搶救國內經濟,不顧信用評等進一步被降 低的危險,採取削減公共開支等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加上歐盟未在第一時間支持發生危機的 國家,使得民眾對歐元的信心低落,國際資金為了避險紛紛流到美國,致使美元能持續一段 時間的升值。但到了 6 月美元的走勢急轉直下,呈現大幅跌價的狀況,主要是美國一直未針 對高失業率的狀況提出明確、有效的解決方針,加上歐盟為舒緩債信危機採行一項耗資 7,500 億歐元 ( 折合約 10,021 億美元 ) 援助計畫,但其執行效果和衍伸出的相關問題又成為隱憂, 此時又傳出中國大陸購買歐元區國家債券的風聲,此等種種都造成美元大跌。11 月底愛爾蘭 的債務問題成為歐洲主權問題爆發的引信,於是投資大眾重拾對美元的信任止跌回升,但以 目前的研究來看,美國的通貨緊縮的問題仍未解決,失業率仍高達 9% 以上,房地產業的復 甦也不如預期。總體而言,美國的貿易概況是呈現逆差的形勢,因此貨幣貶值對出口帶來的 助益並無法有效填補財政的缺損,加上原本就存在的雙赤字問題,使得一般而言對美元走勢 的預期都是傾向貶值,若寬鬆貨幣政策的施政方針未改變,即便有反彈出現也是短期的。 2009 年歐洲債信危機發生之後,兩大主要貨幣—美元和歐元—的幣值在 2010 年呈現相 當強的連結,各自成為對方的避險對象,因此若將 2010 年歐元的波動加以切割,其波動的 轉折點為 6 月和 11 月中旬,和美元大致上相當,但兩貨幣呈現相反的走勢。希臘的債務在 2010 年上半年已高達 3,000 億歐元,同時連同葡萄牙、義大利、西班牙、愛爾蘭四國的信用 評等被調降,重創投資人信心,因此歐元兌美元匯率一路大跌,即便 5 月在各方逼迫下,歐 盟終於出手搶救歐元區經濟,仍不足以挽回頹勢,共計歐元兌美元在上半年大跌 18.5%,美 元兌歐元從 1.4581 大跌至 1.1873。第二階段主要是美國的寬鬆貨幣政策所引發的美元重挫的 效果,歐元開始大漲,最大漲幅超過 20%,一路升至 1.4282。到了 11 月中旬,歐元區本身 的問題又再度浮上台面,歐元結束了幾個月強大上漲的局勢,跌到 1.30 左右,跌幅約 8%。 整體而言,歐元區在金融危機之後的復甦腳步不如美國,許多不僅有高達 10% 的失業率,更 大的危機是赤字金額占各自國民所得的比重太高,16 個國家的比重皆在 7% 以上,顯見歐元 674


結 論

區普遍舉債金額過高,對國家財政的安定性影響甚巨。若進一步探究各國的債務狀況,會發 現除了德國和法國有能力維持基本的經濟情勢穩定外,葡萄牙、義大利、西班牙等國的債務 問題都非常嚴重,惟希臘和愛爾蘭因為援助的資金已到位,暫時能夠稍作喘息。目前歐元區 整體的發展前景令人擔憂,市場上預測歐元未來走勢與美國政策息息相關,如何有效解決債 務問題成為此地的當務之急。 有別於美元和歐元的大幅震盪,漲跌不定,日圓在 2010 年走強,匯兌大部分世界主要 貨幣的匯率都呈現上揚的趨勢,尤其在美元跌至谷底時,日圓兌美元的匯價攀升至 15 年來 最高的水準,而兌澳幣的的走勢則因為日圓的特徵不同而出現波動的狀況。2010 年日圓波動 的主要分水嶺為 9 月及 11 月,第一階段中,由於歐洲債務危機的爆發,日圓和美元一樣成 為投資人避險的標的之一,因此匯率上漲。5 月美元兌日圓的匯率開始下跌,匯價一度到達 80.210 日圓,這是因為美國採行量化寬鬆政策的政策效果波及全球,預期美元跌價的心理造 成外匯市場上大量拋售美元,致使美元兌日圓的匯率開始下跌,直到稍後愛爾蘭的債務問題 使得熱錢再度湧入美國,美元兌日圓才開始出現反彈的局面,但最高上漲金額僅 85 日圓。 9 月到 11 月間,日圓的波動情勢進入第二階段,有別於先前受制於美國貨幣政策和歐洲債務 危機,日本政府於 9 月正式出手干預東京外匯市場,目的是挽救日圓升值造成日本下降的出 口競爭力,此舉迅速引發美、日幣值關係翻轉,美元兌日圓上漲,最高曾達到 85.39 日圓。 然而單一國家對外匯市場的干預難以維持長期效果,不久之後日圓止跌回升,美元兌日圓匯 價再度翻轉,一路下跌至 80.21 日圓。12 月日圓的匯價仍呈現上漲趨勢,日本國內的總體經 濟情勢跟隨全球經濟復甦的腳步,從數據上發現成長的速度已開始放緩。然而由於日本經濟 體質疲弱,長期國內消費量不大,加上中國大陸經濟成長速度開始放緩,對日本的進口需求 減少,直接導致貿易所得下降,因此大部分的分析師仍認為日本政府會持續干預外匯市場, 希望藉由控制日圓的匯價穩定進出口,至於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應該會繼續施行,甚至有擴 大影響範圍的可能性,但由於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的經濟復甦狀況比日本良好,目前這兩 國的利率水準已然超越日圓,貨幣政策所帶來的物價上漲及市場上的加息預期,都可能使得 這些貨幣在外匯市場表現比日圓強勢。市場普遍相信 2011 年上半年市場保有的流動性非常 足夠,因此黃金、國際能源與大宗商品、商品貨幣等可能仍深受投資者的青睞,熱錢轉入日 本的機會相較之下較小,加上經濟情勢已由復甦初期的高度成長逐漸走向穩定的階段,因此 部分企業的利潤便不如以往,而長期低迷的股票市場使得日本完全不敵積極吸引外資的新興 國家,外資流入較以往困難。 而在人民幣的部分,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表示,決定人民幣兌美元匯價波動的 主因在於中國大陸國內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從 2010 年 6 月中國大陸央行稍稍放鬆對外匯市 場管制之後,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幅度增加,到了 2011 年 4 月就已上升 4.3%,林毅夫進一步 表示今年底人民幣的升值速度可能會再增加至 5%。美國對中國大陸這項政策樂觀其成,財 政部長蓋特納更是積極促成此事,因為蓋特納和大部分經濟學家都認為,人民幣升值是一個 抑制美國物價上漲的方法。然而林毅夫卻提出相反的意見,因為 2011 年中國大陸的年通貨 膨率的上限設定為 4%,倘若中國大陸境內物價上漲幅度太大,則放緩人民幣升值速度的政 67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策很可能被啟動,以實現通貨膨脹目標,因此美國若太過仰賴人民幣升值來改善物價上漲的 狀況,其效果很可能要令人大失所望。路透調查顯示,市場上對人民幣的未來發展相當有信 心,估計到 2012 年 3 月底,人民幣兌美元累計升值將到達 4.8% 左右。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 的總體經濟分析師亦指出,由於政府對外匯市場的干預逐漸減少,因此中國大陸在 2011 承 受年輸入型通膨壓力增加,預期人民幣升值幅度亦將大於 2010 年。 其他國際上的外匯市場如澳幣,受到黃金價格正相關影響,若黃金價格穩定上漲,估計 2011 年澳幣上漲仍有機會延續。而加幣則因加拿大就業與經濟活動恢復快速,多數投資者認 為加拿大經濟本身沒有大問題,且其經濟大程度受到大宗商品與新興國家增長影響、歐債危 機及美國未來不確定性、與儲備貨幣多元化等因素,加幣被估計 2011 年表現優於紐幣與澳 幣,儘管加拿大經濟成長開始出現放緩趨勢,但加幣強勢短期內不會改變,僅有可能減弱, 對中長期而言仍是相對強勢之貨幣。 最後,在探討全球景氣之時,另外一議題也是全球持續關注的,即是在 2009 年 12 月簽 訂的《哥本哈根協議》。這表示全球國家在發展經濟之外也會考慮環境氣候的問題。儘管哥 本哈根協議沒有法律約束力,但世界各國在未來發展策略上也會考慮發展低碳的經濟,也因 此使得許多經濟體或國家開始轉型,或制定許多政策,改變經濟社會發展模式。例如美國政 府就提出“綠色能源計畫”,歐盟也承諾將會超越美國所訂定的目標,日本也提出“低碳社 會”的口號,中國大陸也表示要加快投資在以低碳為特徵的工業與建築,台灣也正推動著「能 源國家型科技計畫」、「綠色能源產業旭生方案」等。整體而言,全球在 2010 年投入了 3 萬億美元來刺激經濟景氣復甦的所有資金中,就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金額是投入在綠色經濟領 域中。因此創新綠色科技將是促進綠色經濟轉型的關鍵,再生能源的發展也將成為未來全球 關注的話題之一。 整體而言,儘管在 2010 年全球多數國家在復甦的腳步上走得順暢,但展望 2011 年的全 球經濟,仍充滿著不確定性與各種挑戰,如(1)全球總需求仍略顯不足,這主要是由於已 開發經濟體私人部門需求仍較無成長動力,私人投資也較低靡。(2)全球公共債務仍難以控 制,尤其是已開發國家的債務將可能引發新的債務危機,也因此成為了全球經濟穩定成長的 一大隱憂。(3)已開發經濟體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間接影響新興經濟體開始面臨通貨膨脹、 貨幣升值、資本市場過熱甚至可能泡沫化的危機出現。(4)為了防止景氣過熱各國正逐漸 收回為因應金融危機所採取的種種政策,此一舉動可能會使得全球經濟成長速度有大幅下滑 的現象,尤其是對新興經濟體更有顯著變化。美國紐約大學教授羅比尼 (Noueiel Noubini) 在 2011 年 6 月也表示,「美國財政危機」、「中國經濟降溫」、「歐洲債務重整」、「日本 經濟成長停滯」等四大原因將非常有可能在 2 年後掀起一波新的經濟風暴;此外,IMF 也在 2011 年 9 月發表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調降全球的經濟成長率預期為 4.0%,這也顯示 各國經濟在 2011 年後成長腳步將持續放緩,趨向一穩定成長。以下我們將全球經濟發展的 特色與趨勢歸納為六大項做一總結。

676


結 論

(一)全球經濟不平衡成長問題 根據 IMF《全球經濟展望》指出,儘管全球經濟面臨著石油、糧食、金屬及其他商品的 價格持續上漲,許多國家也面臨債務問題,但 IMF 仍對經濟復甦持有樂觀態度。然而經濟失 衡的復甦局面則依舊無法改善,即已開發經濟體的成長率仍持續以低速增長,新興經濟體的 高速成長率將成為推動全球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引擎。IMF 估計,未來在 2011 年與 2012 年, 已開發經濟體約有 1.6% 與 1.9% 的經濟成長率,發展中國家與新興市場則約有 6.4% 與 6.1% 的經濟成長率;此外,2011 年歐元區國家、英國、日本經濟成長率可能也會低於 2.0%,估 計分別為 1.6%、1.1%、-0.5% 等。作為新興經濟體的領導國家中國大陸,估計 2011 年經濟 成長率可望達到 9.5%,2012 年則為 9.0%,至於其他國家如印度,則估計 2011 年有 7.8% 的 增長速度,2012 年則為 7.5%。這種不平衡的全球經濟成長將會是 2010 與 2011 年全球經濟 成長的特色與趨勢。這種特色與趨勢的背後固然代表著各個經濟體在總體經濟政策工具的不 同與使用的力道有所不同,更凸顯出各個經濟體內部的經濟實力與全球貿易與產業結構正在 改變中。 不同經濟體系的國家面臨著不同問題。整體而言,已開發經濟體系的工業國家失業率居 高不下,新興經濟體則是為較低的失業率。此外,已開發國家尤其是歐洲各國赤字與債務等 財務狀況皆屬負債較高的狀態,相對的新興經濟體多數國家則有較健全的經濟體系。因此已 開發國家應想辦法減少財政預算並制定長期相關的財政政策,新興經濟體系國家則應採用提 高利率或資本管制來調節國內經濟,以免造成景氣過熱的現象產生。 在 2011 年上半年,由於 2010 年下半年各國刺激經濟措施已開始逐漸收手,各國試圖走 回正常軌道,因此儘管全球經濟仍呈現正成長狀態,但復甦情形卻趨於平穩甚至開始脆弱。 故根據 IMF 所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指出,2011 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由 2010 年的 5.1% 減緩至 4.0%;環球透視機構 (GI) 亦在 2011 年 9 月份估計全球經濟將由 2010 年的 4.1% 調降 至成長率為 3.0%。然而原先預計 2011 年受到金融風暴影響消退,歐洲主權債危機暫為減緩, 全球經濟成長率僅管小小調降,應該還能視為無重大壓力的一年,然而在 2011 年上半年卻 先後發生阿拉伯地區動亂影響油價、日本的地震海嘯與輻射等意外,為 2011 年的經濟成長 增添了隱藏變數。 大洋洲的經濟情勢以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為主,在經過金融風暴的襲擊後各國都受到程 度不一的衰退,若以總體數據來看,大洋洲各國的成長狀況到了 2010 年才為較明顯。根據 2009 年 IMF 的資料顯示,澳大利亞的經濟成長率為 1.4%,經過一年的時間已躍升為 2.7%, 和金融風暴前的水準差異並不大。紐西蘭的景氣從 2008 年起持續衰退到 2009 年,所幸在全 球需求回復之後,景氣狀態順應世界趨勢反轉,2010 年經濟成長率回到 1.7% 的水準,平均 而言,2010 年澳大利亞、紐西蘭的經濟成長率大概有 2.1% 的成長。太平洋上的其他群島型 國家在 2009 年的平均經濟成長率為 2.6%,2010 年則為 4.9%,顯見金融危機對太平洋各群 島國家的影響不大,且持續在成長中,IMF 甚至估計此區在 2011 年的經濟成長率可望達到 6%,經濟力道強勁,而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大國的預估成長率分別為 1.8% 與 2.0%。 67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2011 年全球各項景氣指標顯示各國的成長速度已逐漸降低,根據 IMF 的資料顯示,由 於紐西蘭內需市場本來不大,刺激支出的效果會不太明顯,加上地震所造成的鉅額損失,因 此對 2011 年的經濟成長率預估為 2.0%,而澳大利亞在 2011 年由於受到天災的波及,因此經 濟成長的預測下修至 1.8%,平均而言兩國經濟成長率的預期約為 2.0%,而太平洋及其他群 島則為 4.9%。值得一提的是,紐西蘭震後的重建計畫已逐步進行,有刺激需求的功效,加上 舉行世界盃橄欖球賽所需的硬體及相關配套需要境內多項產業的配合,將有助於景氣回溫, 大部分的紐西蘭經濟學家預期 2012 年後紐西蘭的景氣大致上可恢復,且前景可期。 澳大利亞政府為了解決國內失業率過高的問題,陸續推動計畫以降低失業率,例如 2010 年 9 月所推動的刺激就業計畫中,就釋放出 3.1 萬個工作機會到民間,失業率一度降至 5.23%。 同年 12 月政府宣布斥資 47 億元的發展基金政策,其具體作為包括對鐵路、公路、教育等領 域援助,以刺激公共支出的方式帶動國內景氣,加上需求回復的帶動下,該國的年失業率從 2009 年的 5.59% 下降至 2010 年的 5.23%,顯見政府推行降低失業率的計畫展現成效。而在 紐西蘭方面,失業率連續 5 年持續攀升,2010 年由於復甦程度不穩定,政策對提升就業的效 果不定,失業率出現大幅波動的狀況,到了 2010 年更是高達 6.5%,比金融風暴時的最高失 業率還高,顯見如何有效解決高失業率的問題已經是紐西蘭政府必需積極尋求方法解決的問 題。 大洋洲的總體經濟情勢在歷經金融風暴的衝擊之後,已經在 2010 年搭上復甦的潮流, 國內低迷的消費意願回溫,進出口也逐漸回復危機前的水準,其中由於紐西蘭受到地震的影 響,基礎建設遭破壞的情形嚴重,即便在 2010 年世界銀行公佈的調查中,紐西蘭已經是開 辦企業容易度最高的國家,在福布斯的報告中得到「全球最佳經商國家」的美譽,又在「全 球清廉指數」的評比中贏得首位,但紐西蘭在 2011 年的經濟表現仍不如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的天然資源豐富,因此金屬煉製等工業蓬勃發展,也是全球最大的煤礦出口國, 另外由於環境適合綿羊畜牧業,因此紡織等羊毛相關產業的產值也相當高,其他如工具、機 械汽車等組裝工作也做得很好。近年來澳洲政府在推動觀光產業之餘,全球人口老化的議題 持續受到關注,因此澳洲結合當地觀光資源和老人醫療的概念,積極推動醫療旅遊,希望在 傳統旅遊型態中另闢蹊徑,創造更多觀光收入。而在對外貿易方面,澳洲自 2001 年開始注 重與周邊國家的自由貿易夥伴關係,除了積極參與 WTO 多邊談判、催生亞太共同體之外, 並且將合作範圍擴及亞洲的新加坡、泰國、東協等,此外尚有與中國大陸、日本、韓國、馬 來西亞、海灣合作理事會的合作正在洽談中,顯示澳洲政府已逐漸脫離保護主義的陰霾,積 極融入世界舞台。 紐西蘭本來是一個以農牧業為主的國家,但在英國介入其市場後,雖然目前紐西蘭的出 口主力仍為農牧 產業產品,占總出口產值的比重超過 60%,但觀光旅遊、製造業、生物科技 產業也逐漸為紐西蘭的產業注入活水,創造不同的可能性。觀光業為紐西蘭賺進大量的外匯, 即便在 2009 年全球仍未完全脫離金融危機的時刻,仍能擁有約 4% 的成長率,而生物科技產 業的產值也呈現上升的趨勢,預估在 2030 年產值能到達約 128 億美元。另外得力於適合的 天然條件,使得紐西蘭的葡萄酒聞名國際,成為該國第 8 大出口商品,目前已是全球第三大 678


結 論

葡萄酒出口市場。近年來紐西蘭政府動用大筆經費投入公路、鐵路、網路及電力等基礎建設, 希望在健全的基礎建設下能為經濟發展帶來新契機,和澳洲的發展並駕齊驅。

(二)新興市場在全球化下的角色 儘管歐美在 2010 年的復甦之路遭遇重重挫折,亞洲的新興市場卻挾以其龐大的市場潛 力,不僅是第一批脫離金融危機的經濟體,更成為引領全球復甦的動力,可見得即便許多新 興市場體制上問題仍有待改善,但國際經濟力量正在調整,由歐美的經濟強權轉向亞洲以 中國大陸為首的新興市場。以 2010 年的研究資料來看,亞洲對全球經濟成長率的貢獻超過 45%,整體而言平均約成長了 8.2%,中國大陸的成長率高達 10.3%,而印度的 10.1% 也引 人矚目,但亞洲的成長並非只集中在大國,中小經濟體也有優越的表現,如台灣成長率約為 10.88%、新加坡 14.5%、南韓 6.2%,而泰國則是 7.8%,東盟整體而言也有 6.9% 的經濟成長, 且勢力逐步在擴展中,唯一可惜的是日本並未趕上復甦的腳步,僅有 4.0% 左右的經濟成長 率。根據 ADB 的估計,2011 年亞洲整體經濟成長率可能 7.8%,較 2010 年的 9% 成長率較 為減少,也顯示出全球經濟成長在逐步放緩中,但若亞洲真的也能實現 7.8% 的成長率,將 仍是 2011 年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其中又以中國大陸為亞洲增長最主要的引擎。亞洲 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其私部門因 2008 年金融危機後衰退後至今強勁的反彈,大部分國家也 在公、私部門相互拉動中成長,整體而言,亞洲最具競爭力的優勢則是巨大的市場與人口, 其中年輕勞動力亦是優勢之一。 由於國際經貿談判進度遲緩,因此各國紛紛轉而簽訂區域性的貿易協定,希望能在短時 間內促成最大的貿易的利益。而因應地利之便,許多亞洲新興市場間的自由貿易協訂應運 而生,例如台灣與中國大陸簽訂的 ECFA、日本與東南亞國家協簽訂 FTA、韓國與歐盟簽訂 FTA、新加坡與跨太平洋策略經濟夥伴協定等,促成了 2010 年亞洲的出口成長率高達 20%, 進口成長率則為 15%,另外 2011 年「東協加一(中國大陸)」自由貿易區也將正式啟動, 成為世界第三個自由貿易區,預期雙邊貿易量會超過歐盟,而「東協加三 ( 中國大陸、日本、 韓國 )」、「東協加六」等擴張協定範圍的談判也在蘊釀中,可見在新興市場全球化的過程 中,各國對鄰近國家的市場相當有吸引力。由於新興市場目前仍是全球重要生產基地,最終 財及生產原物料是此地區最主要的出口商品,若能藉由區域貿易協定進一步將世界工廠的生 產網絡連接起來,不僅形同擴張國內市場範圍,也成為吸引世界資金投入的重要誘因,對正 處於經濟起飛,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發展的新興經濟體無疑有巨大的助益。若以數據來看,由 於全球經濟復甦的腳步趨緩,影響到亞洲各國的貿易,估計 2011 年全球貿易量會從 2010 年 的 12.4% 降至 8.2%,亞洲部份貿易量則為 7% 左右。以各國分開來看,我國 2010 年出口增 長 34.82%、菲律賓成長 34.8%、印尼成長 32.22%,另外日本成長 24.4%、中國大陸 31.3%、 新加坡 31.1% 都是出口成長幅度較大的國家,其次依序為泰國成長 28.5%、南韓 28.3%、越 南 26.4%、馬來西亞 26.4%、香港 21.62%;在進口部分我國成長 44.17%、印尼 40.11%、南 韓 31.6%、中國大陸 38.7%、新加坡 26.49%、香港 25.33%、日本 17.8%、泰國 37.09%、馬 67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來西亞 33.04%,越南則為 19.9%。 綜合而言,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商品價格競爭日趨激烈,因此商品的製造必須更有效 率、更低廉。於是生產線逐漸移往中國大陸等低成本國家,許多服務業務也外包給印度與菲 律賓等部分具有語言優勢的開發中國家。這個趨勢帶給亞洲新興國家許多商機,亞洲新興 國家經濟因而迅速發展,中國大陸經濟更是快速崛起,使得亞洲在全球經貿所扮演的角色愈 形重要,逐漸成為世界經濟成長的引擎。近 10 年來每年新興經濟體經濟成長率平均可高出 世界約 2%,2010 年新興市場更成為世界經濟成長的主要角色,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約有 60%,成為拉動經濟復甦的主要力量。事實上,新興經濟體系的國家多是各地區主要的國家 或是各地區經濟組織的核心成員,其中又以中國大陸、巴西、俄羅斯、印度與南非等金磚五 國最受矚目。而新興市場的經濟實力在近 10 年來有顯著的增強,且有越來越突出的表現。 例如亞洲十個主要國家,日本、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南韓、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 印尼、泰國的貿易總額占全球的比重有明顯上升趨勢,顯示新興經濟體在全球貿易的地位逐 漸提高,而亞洲各國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政策不但創造了龐大的貿易順差,也使得許多國家累 積了巨額的外國資產。另外,新興經濟體在投資部分也越來越受到國際的青睞,許多國家也 成為國際直接投資的熱門區域。因此,許多新興國家的工業化速度也明顯加快,越來越多國 家的研發經費占 GDP 的比重有顯著上升。因此進一步帶動技術快速進步與經濟成長,縮小 與已開發國家的科技實力。當然新興經濟體的快速發展也還有其他原因,例如加速經濟制度 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程度、加深內部需求與市場潛力、善用豐富自然資源、強化經濟基礎建 設、優質化人力資源,增加勞動力等都是促進新興經濟體發展的原因。但仔細分析下,新興 經濟體的成長多只有量的增加而非質的增加,相對而言整體社會勞動生產率是屬較低、技術 效率與能源使用效率也都不高。因此若要跟上甚至超越已開發經濟體,仍須積極推動經濟結 構的轉型,改善要素生產利用率,提升生產力等。而由於亞洲經濟已逐漸走向區域內整合, 我國與亞洲國家之間的經貿關係也日益密切。近年來我國對東亞九個主要國家,日本、中國 大陸、香港、南韓、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印尼、泰國的貿易往來與直接投資金額占 我國對全球的比重均呈現上升趨勢,顯示在區域經濟與金融整合下,亞洲各國是互惠互利的。 近年來南海石油開採問題也將亞洲地區推向面臨發生嚴重衝突的邊沿。原先亞洲各國 間關係是相當緊密的,但在 1968 年聯合國有關資源機構發表南海擁有豐富石油資源的報告 後,使得各國為了賺取石油財而進行了許多動作,甚至越南也利用石油來拉升該國 GDP 高 達 30%。事實上,南海蘊藏著相當多樣的礦產資源,其中油氣資源更是豐富,甚至有著「第 二個波斯灣」之稱。當中國大陸持續對南海海域宣示主權時,探勘此海域石油的國家卻越來 越多,甚至與西方 200 多家石油公司進行合作開採。截至目前為止,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 印尼及汶萊等五國已在南海探勘開發近 30 年之久,年石油產量也高達 5000 萬噸。其實最早 開發此油氣的是菲律賓,但近年來越南卻成為最大的開採國。就以 2010 年來看,越南產油 約 1750 萬噸,產值占全國 GDP 之 30%,更是取代過去以稻米為經濟的新第一大支柱;然而 越南此舉動也引起中國大陸的不滿。這主要是由於早在 2002 年,中國大陸就與東盟國家簽 署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主要是確認中國大陸與東盟致力於共同維護南海地區的和平及 680


結 論

穩定,強調透過友好協商及談判來解決與南海有關的爭議,不予武力入侵。但越南在進入 21 世紀後卻進行了更大範圍及規模的全球招標,也利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未明確之處來多 次使用到中國大陸區域南海油田,使得雙方產生摩擦,甚至也會間接牽扯到更多大國,成為 東亞戰略與亞洲海上衝突點,因此未來此問題也將成為影響亞洲經濟發展因素之一。 新興國家迅速且高速的發展雖然吸引了大量熱錢湧入,但由於原油價格不斷攀升,各國 國內的大宗物資價格也會持續上漲,通貨膨脹將成為亞洲各國首當其衝問題,例如韓國在 2011 年面臨了物價連續幾個月不斷上漲的問題,對民生經濟的傷害嚴重。另外由於美國、歐 盟、日本等已開發國家已經處於成長停滯的階段,因此因應寬鬆政策而增加的流動資金大量 湧入亞洲的新興市場,使得資產泡沬化成為一大隱憂。若以數據來看,2010 年每季流入亞洲 的資金高達 3,500 億美元,新加坡幣、馬來西亞林吉特、印尼盧比、泰銖等貨幣都面臨升值 壓力,不僅直接打壓了出口競爭力,還必須考慮到在資金的炒作之下,資產價格不斷攀升, 信用擴張速度快,一旦資金流量驟降甚至減為 0,資產泡沫及銀行壞帳問題將隨之產生,金 融穩定性備受考驗,其中又以中國大陸的房地產市場泡沫化危機最為嚴重,目前沿海地區的 房價飆漲,已超過普通的白領階級所能負擔的程度,可見得中國大陸先前為平抑房價所實施 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的效果並未落實,房地產泡沬的穩定性成為一顆不定時炸彈。總體而言, 估計 2010 年亞洲通貨膨漲率為 4.1%,2011 年則可能降為 3.9%,而在國家債務方面,2010 年亞洲經濟體的平均債務約占 GDP 的 20%~30% 之間,相較於歐美等已開發國家所擁有占 GDP 高達 100% 的債務相比,亞洲大多數國家的體質稱得上穩健,若有金融危機發生,財政 狀況亦足以支應財政或貨幣政策刺激所帶來的後果。

(三)歐洲主權債務問題與全球通膨問題 歷史上歐洲地區經濟向來有不錯的發展,儘管各國的發展程度不盡相同,但仍維持著 一定的成長速度。2008 年的金融危機爆發後,加上國際油價的持續上漲,使得歐洲經濟在 2009 年受到嚴重影響。此外,由於諸多因素歐洲地區各國近 2 年內持續爆發了債務問題。這 使得歐洲各國經濟陷入一片低迷。在全球已開始復甦的 2010 年之時,歐洲地區經濟成長卻 無顯著的成長,甚至仍有國家為經濟衰退的狀態,其中又以葡萄牙、義大利、愛爾蘭、希臘、 西班牙等地的債務問題最為嚴重。基於種種不利因素,使得 2010 年歐洲地區經濟成長率僅 有 2.1% 左右,歐盟會員國經濟成長率約為 1.8%,歐元區各國平均值則同為 1.8%,與 2009 年的無論歐元區或歐盟成長率的 - 4.3% 相比,是屬有進步且整體而言幾乎是從衰退中走出。 儘管成長優於預期,但整體而言相對於全球其它地區仍是幅度較小的狀態。歐洲的經濟復甦 主要是由於出口拉動的因素,原因是因為亞洲新興市場的復甦需求在 2010 年顯得格外旺盛。 因此歐洲地區出口也有所成長。另外在內需部分的私人消費也有小部分的好轉現象。 在歐洲所有經濟問題中,最困擾各國的是債務問題,自 2009 年至 2011 年的前半年,已 有冰島、希臘、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等國陸續尋求 IMF、歐盟與他國的金融協助,其中 又以冰島與希臘的問題最為嚴重;債務問題也會使得各國的信用評等屢屢遭到降級,使得市 68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場對他們逐漸失去信心,因此也使得這些地區在找尋幫助時雪上加霜,這也顯示出歐洲地區 部分國家經濟目前是相對較不穩定的。而事實上,歐洲的債務危機不僅為歐洲地區經濟蒙上 一層陰影,也會間接對全球的經濟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歐洲地區各國政府與歐盟至中國大 陸都在積極尋求解決此問題的方案。歐洲在未來經濟發展也有幾點危機,如在主權債務問題 下,如果全球經濟放緩,這將會使得歐元區與歐盟的出口擴張受到限制。而失業率高居不下 與各國為了因應債務危機所採取的緊縮財政政策等問題,都將會成為影響此區域未來經濟發 展的主要關鍵。歐盟估計,歐元區在 2011 年的經濟成長將會放緩,僅有 1.6% 的成長率,而 歐盟區也會有持平的情形發生,估計經濟成長為 1.7%,但無論是屬歐盟會員國或歐元區的國 家,可望在 2012 年能藉由私人的消費拉動下,有 2.0% 的經濟成長率產生。 至於在失業率部分,整體而言歐洲各國失業問題仍尚未解決,多數國家的失業率依舊維 持相當高的比率。與 2009 年比,除了奧地利與俄羅斯外,其餘國家失業率皆比 2009 年高, 這顯示歐洲地區的失業率並沒有因該地區的經濟復甦而有所改善。這主要是由於經濟復甦持 續降溫導致企業又暫時擱置聘僱新進人員,而政府也因債務缺口過大無法創造更多新的就業 機會,因此失業問題也持續的困擾著歐洲各國。在歐洲各國中,又以西班牙的失業問題最為 嚴重,在 2010 年西班牙失業率高達 20.1%,與 2009 年的 18% 相比又更增加了 2.1%。事實上, 在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後,西班牙的失業率忽然上升至 15% 以上,自 2006 年至 2010 年這五 年間,西班牙失業率由 8.5% 急速上升至 20%,近兩年又以青少年失業問題最為嚴重,約有 接近 40% 的青年 ( 25 歲以下 ) 是屬於失業狀態的,故西班牙經濟可能因此而受到影響。另一 方面,在歐洲所有國家中則是以荷蘭的失業率為最低,且與其他各國相比該國失業率皆是穩 定偏低的,顯示荷蘭的經濟狀態仍是較穩定的。 綜合觀之,金融風暴從美國擴散到全球,特別是蔓延到歐洲後,使得歐元區許多國家都 受到重創,至今都尚未走出金融海嘯帶給這些國家的影響。因此 2010 年歐洲經濟分成兩大 不同局面,歐元區的核心國家德國、法國與荷蘭等國有著穩定的經濟復甦,相對的希臘、愛 爾蘭、西班牙、葡萄牙與義大利等國則是深受債務問題困擾,也大大影響著歐洲經濟的成 長。其中希臘與愛爾蘭也公開尋求歐盟與 IMF 的協助,歐盟針對 2 國分別提出了 7,500 億歐 元與 850 億歐元的放款,使得市場緊繃情勢暫時得到舒緩。但 2011 年,歐洲債務問題並未 解決,反而是大量債務到期,各大評級機構也紛紛再次下調歐洲國家銀行的信用評級。尤其 是希臘,在短期間信用評等被連續調降兩次,市場也因此對希臘、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償 債能力感到懷疑且擔心。希臘國會更在 2011 年 6 月 29 日通過備受爭議的撙節支出方案,五 年內大砍 284 億歐元(折合約 408 億美元),但歐盟及 IMF 的紓困貸款提供愛爾蘭足夠的 喘息空間來執行預算削減計畫,使得國際市場對愛爾蘭的信心、銀行的秩序及整體競爭力逐 漸回復。陷入債務危機的國家也使得歐洲國家股市暴跌、歐元貶值等重大問題考驗著歐洲, 甚至歐洲經濟發展龍頭德國也開始擔憂該國經濟,並決定在 2011 年採取大規模的財政緊縮 政策來削減赤字。義大利、葡萄牙、英國也加入了此一行列。而中國大陸、日本與俄羅斯也 表示願意購買歐洲債券,鼓舞了歐洲債券市場的投資行情。然而環顧歐債事件的發展,即使 目前希臘及愛爾蘭在歐盟與 IMF 的資金援助下,主權債信風暴暫歇,但是若以每年到期的債 682


結 論

券規模作為衡量未來舉債規模的指標來看,2011-2014 年將是希臘、愛爾蘭、西班牙、葡萄 牙與義大利五國的融資需求高峰期,此結構性問題非短期的資金援助可以完全解決。若這些 國家欲解決長期的債務問題,看來仍有待經濟進一步的好轉。但因為這些國家削減公共支出 及增稅的財政緊縮政策,卻又相對阻礙經濟復甦的腳步。這兩難的問題考驗著歐洲乃至全球 各國政府的智慧。總的而言,歐洲當地政府是否能提出有效的方案控制各國的債務,亞洲多 國資金的介入與歐盟救助的機制是否能對歐洲經濟有所幫助,改善歐洲各國目前的狀況,在 2011 年都屬一不確定的發展。在全球經濟整合的趨勢中,歐洲各國如果也加緊腳步的與各 地簽署 FTA,特別是開始與越來越多亞洲地區的國家簽訂貿易協定將對歐洲經濟有所幫助; 例如,在先前除了和較大經濟區域簽訂協議如歐洲自由貿易協定 (EFTA) 、加勒比海共同體 (CARICOM) 外,也與將近 22 個單獨國家有貿易間優惠的協定;近年來歐盟也陸續與南方共 同市場 (MERCOSUR)、海灣合作理事會 (GCC)、非洲國家、ASEAN、新加坡、越南、馬來 西亞、加拿大、烏克蘭等經濟體或國家進行簽定貿易協定前的談判,這都顯示歐盟希望能藉 此擴展歐洲的貿易來增加該地區的出口,以帶動經濟嚴重緩慢成長的歐洲。 其次,由於各國急於促進本國景氣回升,實施各類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再加上一些 開發中國家如中國大陸與印度的快速成長所需的原物料、最終財貨,全球原物料與石油價格 高漲之下可能引發的全球通貨膨脹問題正隱隱約約顯現出來,全球各國也開始關注全球通貨 膨脹所可能引發的問題。例如美國在 2010 年的通貨膨脹上漲 1.6%,較 2009 年的 -0.3% 上漲 率也有顯著升高,而原油或糧食價格上升也造成了美國一般民眾的生活壓力。加拿大消費者 物價指數較 2009 年上漲了至 1.8% 左右,南非通膨率在 2010 年為 4.3%,隸屬西非的迦納消 費者物價上漲率也高達約 10.7%,歐洲各國在 2010 年的通貨膨脹表現則不太一致,有些國家 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與 2009 年相比是為增加的,但也有些國家是呈現下降的趨勢。整體而言, 2010 年歐盟會員國的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約為 2.1%,屬歐元區的國家平均則是 1.6% 左右;且就國家是否屬於歐元區來看,屬歐元區的國家大多數通膨率是屬偏低的狀態,消費 者物價上漲率多低於 2%,其中的例外則是希臘 4.7% 通貨膨脹率;至於非歐元區的國家則是 屬通膨率較高的地區,幾乎一半的代表性國家消費者物價上漲率都超過 3%,羅馬尼亞甚至 高達了 6.1%。在 2010 年之際,由於全球農產品、原油及原物料價格不斷上漲下,歐洲央行 也對歐洲各國的通貨膨脹提出警告。因此,歐洲委員會估計 2011 年歐元區通膨將達到 2.5%, 但 2012 年可望降到 1.5%;對歐盟在 2011 年的平均通膨則是估計為 3.0% 左右;而歐洲央 行也將會採取升息的措施,來因應不斷成長的通貨膨脹率。另一方面而言,先前歐洲為了刺 激經濟所採取的寬鬆貨幣政策,也會隨著央行的加息政策而逐漸走向終結。亞洲國家在通貨 膨脹方面以印度與越南的通膨壓力最大,其次是中國大陸與印尼;印度通膨於 2010 年高達 12.0%,但可望於 2011 年降至 10.6%、中國大陸通膨則是在 2010 年時為 3.3%,估計 2011 年 將達到 5.5%、印尼通膨則是由 2010 年的 5.1%,估計 2011 年將會突破 5.7%。其次,無論是 澳大利亞或紐西蘭就通貨膨脹而言,在 2010 年都有物價上揚的趨勢,澳大利亞主要是受到 國際原油價格飆升導致民生物資的價格上漲所帶來的影響,澳大利亞在消費者物價指數部分 也由 2009 年的 1.8% 上漲至 2010 年的 2.8%。而紐西蘭則因金融危機的影響,在 2009 年消 68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費者物價上漲率大幅下跌至 2008 年的一半,也顯示了紐西蘭在 2009 年經濟的大幅衰退,但 2010 年隨著經濟的復甦,使得消費者物價指數也提高至 2.3%,回到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水準。 以上種種現象都顯示全球性的通貨膨脹問題已經漸漸浮出檯面,各國也提出對策因應,其對 經濟的影響將值得注意。 最後,油價的劇烈增長通常會引發通貨膨脹進而引起經濟衰退,主要是由於當油價提高, 相對代表生產成本提高,物價也會攀高形成成本通貨膨脹,實質工資變會下降,最後則是使 得消費者與企業的信心指數雙雙下跌。然而,新興經濟體雖然推動了全球經濟的復甦,但這 些國家的經濟強勁成長也帶動了需求的大幅增加,進一步推動了高物價的形成;另一方面, 已開發國家為了刺激景氣所施行的寬鬆貨幣政策也間接提高了商品市場的價格,這使得其他 國家也因此受到影響。世界銀行經濟學專家也認為,若油價持續居高不下,糧食價格也依舊 持續上升,將會對經濟成長有重大的限制,且對較貧 窮的國家也有相當大的傷害。在 2011 年值得注意的是,埃及政治動亂讓全球陷入了緊張,也間接的推高食品與原油的價格,若動 亂從埃及擴散至中東其他地區,甚至鄰近的產油國,或影響到蘇伊士運河的運作,那麼全球 油價將又有一波不穩定的大變動,屆時更多國家的通貨膨脹率也會因此受影響。

(四)中南美洲區域經濟的整合問題 1、區域經濟整合之定義 區域經濟整合的形式有很多種,依會員國間深化程度淺至深,區分為優惠性貿易、自由 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及經濟同盟等五種,以下就此五種類型稍做介紹: (1)優惠性貿易 (preferential trade):一國單方面授予另一國特定部門別產品優惠貿易待遇, 且不將此項待遇授予其他國家,例如普遍優惠關稅待遇 (GSP) ,如美國片面授予中美 洲國家之「加勒比海盆地法案」。 (2)自由貿易區 (free trade area):自由貿易區內之會員國相互同意消除彼此間關稅及非關稅 貿易阻礙。但會員國仍可保有其各自對外之關稅及貿易政策,亦即自由貿易區成員並 無共同對外關稅及貿易政策。 (3)關稅同盟 (customs union):關稅同盟會員國除相互同意消除彼此間貿易障礙之外,另 一方面更相互協議採取共同對外關稅及貿易政策。 (4)共同市場 (common market):會員國除彼此允許貨物自由流通及採取共同對外關稅及貿 易政策外,並允許其他生產要素(如人員、資金、勞務、商品)之自由流動。 (5)經濟同盟 (economic union):會員國除達到前述共同市場全面自由流通之各項要素外, 尚需彼此協商,制訂共同經濟及貨幣政策。 其 中 在 中 南 美 洲 中 最 為 有 名 的 為「 南 方 共 同 市 場 」(MERCOSUR)、「 安 地 略 集 團 」 (Andean Community) 及加勒比海共同市場 (CARICOM);其中南方共同市場是由阿根廷、巴 西、巴拉圭及烏拉圭四國所組成,該市場由 1995 年 1 月 1 日正式運作,其整合之主要目標為: 廢除區域內關稅及非關稅貿易障礙及區域採取一致關稅及經濟政策,並期在貿易、投資、金 684


結 論

融、匯兌等方面,採取共同措施。南方共同市場在對外關係的政策上,保持開放政策,除開 放讓其他南美洲國家加入成為共同市場成員外,亦可與其他國家已洽簽自由貿易協定方式, 進一步降低關稅及非關稅貿易障礙,且南方共同市場除對內撤關稅及非關稅貿易障礙外,對 外亦維持一致的關稅。而「安地略集團」集團則由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厄瓜多、委內瑞拉、 秘魯等五個國家於 1969 年 5 月 25 日成立。該集團成立目標亦是期盼能成為共同市場之型態, 惟因成立之國家受限其經濟條件不相同及外債,整合狀況並未如預期順利。

2、中南美洲各國經濟背景 美洲擁有世界經濟強權—美國,此外墨西哥、加拿大、智利、巴西等也是眾所矚目的經 濟體,其他尚有諸如多明尼加、宏都拉斯、哥斯大黎加、尼加拉瓜、古巴、海地等較小的國家。 不論從全球的角度或從美洲的角度,美國都是個超級強權,在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的實 力都遠遠超過美洲其他國家,因此美洲各國的發展本身就存在極大的差異性。IMF 於 2010 年所公佈的報告顯示,由於拉丁美洲各國自 1980 年起開始關注社會資源分配的問題,在長 期的努力之下已經建構了完善的社會福利及社會安全制度,且相較之下銀行體制健全,本身 對抵抗金融危機衝擊的力量較強,加上政府在處理金融危機時小心謹慎的態度,以及採取浮 動性匯率制度等政策方向正確,使得此地區以很快的速度脫離金融危機,但也由於國際熱錢 湧入,各國政府宜採取相應的政策避免經濟過熱,此外,由於此地區的國家普遍失業率偏高, 對民生經濟造成影響,應該想辦法解決。中南美洲各國的經濟表現極具關連性,以下我們就 以瑞士國際管理學院 (IMD) 選取出來做評比的 57 個國家,從中挑出隸屬美洲地區的國家略 作結論。 墨西哥為全球第 13 大的經濟體,2009 年墨西哥尚未完全脫離金融海嘯的影響,加上境 內流行性感冒 H1N1 盛行,使得經濟成長率呈衰退的現象,經濟成長率下降至 -6.2%,國內 生產毛額為 8,822 億美元。為了安定國內經濟,墨西哥政 府採行一連串活絡景氣的方案,並 且在全球復甦力道持續推動之下,國內生產毛額已增加到 10,391 億美元,經濟成長率由負成 長轉至 5.4%,然而墨西哥在世界經濟論壇 (WEF) 的排名卻不升反降,由 2009 年的 60 降到 66 名,究其原因應是治安問題所致。 墨西哥在對外貿易部份屬於世界上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2008 年墨西哥貿易逆差曾多達 334 億美元。近 3 年的貿易雖然為逆差,但逆差總額有越來越小的現象,這主要歸功於該國 強力推動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截至 2010 年為止,該國已經與將近 44 個國家簽定了 12 個 多邊或雙邊貿易協定,在近年則是簽定了「太平洋協定」等。在簽定各協議後,墨西哥開始 與多國將有關稅減免的優惠,2010 年墨西哥在出口總額為 2,981 億美元較 2009 年的 2,297 億 美元的成長了 684 億美元,約是 29.77%,也回到了金融風暴前的水準;進口部分則是由去年 的 2,461 億美元上升到 2010 年的 3,166 億美元,成長了 28.64% 左右。貿易逆差也由 2009 年 的 164 億美元上升到 2010 年的 185 億美元。 名列「金磚四國」之一的巴西由於人口眾多,國內市場需求力道強勁,且富藏原礦、石 油、瓦斯及水力能源,是世界主要的原物料出口國之一,因此吸引了國際熱錢不斷湧入,根 68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據 IMF 的資料顯示,2010 年巴西的外匯存底高達 2,885 億美元,在貨幣價值方面,巴西幣兌 美元的升值率已經連續幾年維持相當高的水準,已躍升為全球第 10 大經濟體。2009 年,巴 西的經濟成長率受到美國次級房貸風暴以及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成長率呈現 -0.6% 的負成長,國民生產毛額為 16,008 億美元。政府為挽救國內經濟,遂採行多項景氣刺激方案, 在各項提振就業率政策的推波助瀾下,2010 年巴西國內需求回復,產值的提升,經濟成長率 達 7.5%,國民生產毛額達到 20,903 億美元,不僅領先全球 185 個國家,更是自 1986 年以來 的新高,打破自身的記錄,是已開發國家中少數能在金融風暴的衝擊之後,能夠成功回復國 內景氣且持續成長的國家。在對外貿易部分,巴西近 20 年來皆以農業與礦業等初級產品作 為出口的主要大宗,如鐵礦業、石油、大豆、牛肉等共占了巴西總出口的一半。而近年又加 上巴西東南部沿海石油儲量的重大發現與該國幣值的升值,這些現象可能會使得該國的工業 體系受到進口產品的衝擊,傳統的製造業也可能出現停滯的境界。畢竟過度依賴初級產品會 使得巴西經濟對於工業、高科技產業的忽視,因此巴西政府為了該國產業的轉型作了許多措 施,例如對進口工業品維持一定關稅、對外也限制外商對鐵礦石、石油等行業的持續投資, 並且鼓勵他們轉向投資該國製造業並要求技術轉讓;對內政策上則是加強對煉鋼廠及石油提 煉廠以及農產品加工業等產業的投資,期望能使初級產品的出口增值。巴西在 2010 年的世 界經濟論壇 (WEF) 所公佈的全球競爭力排名中名列第 58,大部分對巴西經濟的觀察都保持 樂觀,但巴西在發展上仍有些潛在的問題,除了稅制複雜與政府國內官僚作風瀰漫等存在已 久的問題,其次由於巴西的出口品項多為農、礦業等初級產品,無助於國內製造業的發展, 若不加以正視此問題,將可能使得製造業技術不夠先進、設備不足的狀況持續,加上國內基 礎建設仍然缺乏,現在的建設與 20 年前差異不大,若基礎建設一直無力支應經濟發展、產 業升級的過程中就很難得到足夠的支持,長期而言無法啟動產業升級的引擎和國際競爭。 中美洲的巴拿馬近年來成長快速,甚至也成為了該區域內的經濟強國之一。在 2010 年 的經濟成長快速上升到 7.5%,國民生產總額也達到 267.78 億美元,較 2009 年的 240.80 億 美元與 3.2% 的經濟成長率分別增加了 26.98 億美元與 4.3 個百分點;而 2010 年 WEF 所公 布的「全球競爭力排名」中巴拿馬也較 2009 年進步了 6 名,排名達到第 53 名。至於在 2010 年的對外貿易表現反倒不如預期。儘管巴拿馬在先前與 8 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加上 2010 年又與加拿大、歐盟簽定 FTA,和哥倫比亞也進行了第二回合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巴拿馬 2010 年總出口額為 8 億美元,進口額為 91 億美元,與 2009 年的總出口額 9 億美元,進口額 為 78 億美元相比分別減少 11.1% 與增加 16.7%,顯示在簽定貿易協定後對巴拿馬的出口幫 助尚未明顯顯現出來。而 2010 年的貿易逆差為 82 億美元,也是三年來首次出現逆差現象。 巴拿馬政府為了增加貿易與經濟也提出了多項振興措施,如推動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強化出 口及吸引外資、進行巴拿馬運河擴建計畫、增加公共設施,以及擴大內需市場等。 尼加拉瓜在 2010 年世界經濟論壇 (WEF) 所公布的全球競爭力排名中名列第 112,進步 了 3 名,但美洲財政研究機構 (Instituto Centroamericano De Estudios Fiscales, ICEFI) 的調查 卻顯示,2010 年包含尼加拉瓜在內的中美洲國家經濟成長較遲緩,主要是因為 ICEFI 認為尼 加拉瓜國內的貧窮問題嚴重,有近 40 億美元的財政債務急待解決,總數約占國內總生產毛 686


結 論

額的 80%,且尼加拉瓜的國內物價和國際油價牽連深重,物價上漲的狀況將增加正在發展中 的中小企業貸款的困難度,在缺乏資金援助的情況下,減少生產是企業理性的選擇,卻可能 因而減少工作機會,進一步削弱在國際舞台的競爭力。尼加拉瓜 2009 年的國內生產毛額為 62.14 億美元,經濟成長率呈現 -1.5% 的成長率,2010 年由於景氣好轉,國內生產毛額增加 到 65.51 億美元,經濟成長率小幅上升到 4.5%。在對外貿易部份,尼國對全球貿易已經連續 三年逆差,2010 年的貿易逆差金額從 20 億美元上升至 24 億美元。尼加拉瓜的出口品以咖啡、 蔗糖等農產品為主,而紡織業在 2010 年的出口金額為 10.18 億美元,成長了 14%,為工業產 出口品成長幅度最大的。尼國在 2009 年的出口總額為 14 億美元,進口為 34 億美元,2010 年得力於全球景氣復甦,出口總值為 18 億美元,進口為 42 億美元,其中增幅最多的為與中 美洲國家的貿易。尼國政府目前積極與鄰近的拉丁美洲國家簽定貿易協定,並加強國內基礎 建設,如水力發電、商港等,企圖透過公共支出的增加促進就業,預計能創造出 6,000 個直 接就業的機會。 瓜地馬拉是一個以農業為主國家,但近年來政府相當注視工業發展,已經在成衣、製鞋、 電子電器等加工業等方面取得不錯的發展成效,2009 年該國的 GDP 金額為 376.8 億美元, 但成長率僅 0.5%, 2010 瓜國雖然遭受火山爆發及規模 5.6 的地震襲擊,但國內景氣仍呈現 復甦的狀態,國內生產毛額增加到 414.7 億美元,經濟成長率上升到 2.8%,而在 2010 年的「全 球競爭力排名」中排名第 78 名。然而瓜地馬拉在政府施政方針的引導下,積極與鄰近的美 洲國家建立友好的貿易關係,目前已是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會員國之一,而與墨西哥、美國簽 訂的自由貿易協定已生效,2010 年 5 月中美洲各國元首與歐盟簽訂「中美洲與歐盟夥伴協 定」,另外與加拿大、智利、巴拿馬及哥倫比亞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計畫正在研議中。2010 年瓜地馬拉的進、出口總金額分別有 19.80% 及 55.26% 的成長率,但成長的品項集中在非傳 統產品、工業商口、紡織品三項。政府為了突破目前貿易品項過於集中的困境,並進一步促 進產業升級,因此對內施行調高最低薪資保障額度、協助中小企業發展等計畫,期望能為國 內產業帶來不同的氣象。 在南美洲部分阿根廷是最重要的國家之一。阿國主要是以豐富的農、林、漁、牧、礦業 等天然資源來帶動整體的經濟發展。事實上金融風暴對該國的經濟並無造成太大影響,反而 是因為 2009 年的乾旱使得阿國國民生產毛額與國民所得下降。因此 2009 年阿根廷國民生產 總額為 3,101 億美元。2010 年阿根廷農業大豐收,農產量較去年大幅增加了 50%,因此國民 生產總額也達到了 3,702 億美元,較去年成長了 19.3%,總體經濟成長率則高達 9.2%。然而 在 2010 年「全球競爭力排名」卻較 2009 年下降了 2 名,排名為第 87,這主要是由於該國政 策較不穩定、也受到通膨影響、外債也出現問題加上該國政府缺乏效率及貪污不斷,造成阿 國在評比上除了市場規模較有競爭優勢外,其他表現卻是較不佳的。在對外貿易部份,阿國 主要是以傳統的農牧產品為該國的出口品,雖然阿根廷正致力於開發民族工業,但受限於自 然條件因素,出口結構還尚未有顯著改變,仍是以農牧業為主,約占出口總額 50%,其中又 以豆油與葵花油的出口量最多已成為世界上最大出口國家。2010 年阿國總出口額為 647 億美 元,進口總額則為 480 億美元,相較於前兩年,2008 年阿根廷出口值為 706 億美元,進口值 68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則為 574 億美元,與 2009 年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後該國出口額為 561 億美元、進口額則為 391 億美元,顯示在 2010 年的貿易表現尚未回到 2008 年的水準,這主要也是由於該國政府 在金融危機發生時施行了進口產品的限制措施連帶影響了出口,而 2010 年該國在振興經濟 方面也提出了多項措施,如:擴大公共建設、鼓勵企業為替所有勞工投保與負擔社會保險費 用、鼓勵企業新聘員工、降低出口稅等,期望能有效改善該國的經濟、貿易情況與高失業問 題。 智利是南美洲經濟環境屬於穩健的經濟體,不僅經濟環境穩定,且法令制度透明,並 擁有開放的市場,使得智利在世界經濟論壇 (WEF) 公布的 2010 年全球競爭力排名中,名列 第 30,雖然相較於 2009 年智利的排名無任何變化,但根據 IMF 的資料顯示,2009 年智利 的經濟成長率為 -1.7%,國內生產毛額僅 1,611 億美元,並且 2010 年 2 月還遭受地震與海嘯 的侵襲,迫使該國最重要的產業類別—礦業與造紙業停工,重創國內經濟也大幅縮減出口收 益,即便如此,智利 2010 年的成長率仍能一舉翻轉為正,國內生產毛額達 2,033 億美元;且 2010 年石油價格與大宗物資價格上漲對智利的影響並不明顯。綜上可知,智利的經濟體質強 健,估計甚至強於一部分的歐盟會員國。在貿易部分,智利的天然資源豐富,為世界重要的 礦產出口國,尤其是占全球 35% 的銅礦蘊藏量使得智利榮登最大的銅礦出產國。智利由於林 地面積廣闊,成為發展木材加工產業的絕佳地點,因此造紙、紙箱、紙漿的供應在全球有舉 足輕重的地位。智利為中南美洲最開放之市場,出口貿易為該國累積了高額的外匯存底,而 為了鞏固在全球貿易舞台的地位,智利積極與他國建立自由貿易夥伴的關係,截至 2010 年 5 月為止,與智利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及貿易互補協定之國家已逾 58 個。2009 年的出口金額 為 520 億美元,進口金額為 414 億美元,而 2010 年的出口總額為 690 億美元,進口總額為 579 億美元,出口和進口分別成長了 32.69%、39.86%。2010 年的貿易順差為 111 億美元, 與 2009 年的 106 億美元相較有小幅上升,而貿易依存度則由 2009 年的 58% 上升至 2010 年 的 62.4%,顯示該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性;該國主要出口產品以銅礦、紙和紙漿、葡萄酒、水 果等產品為大宗,其中又以銅的出口為主,占了出口總額的 55% 左右。

3. 貿易狀況與區域經濟整合狀況 綜合而言,2010 年中美洲國家間之貿易比 2009 年增加了 6%,這顯示中美洲國家間之雙 邊貿易已有復甦跡象,這也顯示整個中南美洲經濟體朝向經濟整合的現象發展。目前墨西哥 與北三角 ( 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及薩爾瓦多 )、尼加拉瓜及哥斯大黎加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為 促進拉丁美州太平洋地區國家之整合及經濟成長,2010 年墨西哥與祕魯、智利及哥倫比亞三 國在秘魯利馬市共同簽署合作協定 (TPP),允許墨西哥加入與拉丁美洲夥伴共同合作。而該 協定中的 4 個國家均屬於拉丁美洲中經濟成長較高的國家,並使拉丁美洲太平海岸國家形成 更龐大的貿易區域。 另一方面,在美國與墨西哥與加拿大簽定北美自由貿易 ( NAFTA ) 後,美國正積極與巴 拿馬商討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 FTA ) ,當兩國順利簽約完成時,美國在推動美洲經濟整合上 便有了更正面性的前景,美洲區域經濟整合也將有更進一步的突破。而原先美國推動地區經 688


結 論

濟,藉由北美自由貿易的成功,更是成了美國與他國談判的籌碼之一。因此美國的國際貿易 策略也由「區域貿易協定」轉換成「多邊貿易協定」。然而從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到南美洲的 合作,雖然美國一直希望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能成為整合西半球經濟,實現美洲貿易區的第一 步。但美國南下整合美洲所有國家經濟的企圖心卻仍受到考驗。這主要是由於南美第一大國 也是南美洲經濟重鎮之一的巴西,透過了「南方共同市場」來鞏固自己在南半球的大國地位。 當美國成立一個更大的經濟整合體,無論是在經濟或政治甚至是文化上,勢必會影響到巴西 智利兩大國或其他國家受到美國強大的影響,進而影響原先南美國家的經濟型態,轉而加深 南美洲各國對美洲的經濟依賴,因此全美洲是否能成功的整合為一美洲自由貿易區的夢想, 可能仍須更多的努力。 表 3-1-1 中南美洲各國經濟整合現況 國家 阿根廷

洽簽情形 已簽署並已生效: 1. 以阿根廷名義簽署:阿根廷與墨西哥經濟互補協定。 2. 以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名義簽署:與智利、玻利維亞、秘魯、古巴、 安第諾集團(CAN)、墨西哥(汽車業)簽署經濟互補協定。與印度、南部 非洲簽署關稅聯盟貿易優惠協定。與約旦、土耳其、摩洛哥簽署 FTA 架構協 定。其餘尚有哥倫比亞、厄瓜多、委內瑞拉及以色列等。 已簽署尚未生效:以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名義與埃及(2010.8.2)、以色列 (2007)及南部非洲關稅同盟(SACU,2008.4.18)簽署 FTA。 談判中:以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名義與歐盟、墨西哥、土耳其、約旦、摩洛哥、

巴西

泰國洽談。 已簽署並已生效: 1. 以巴西名義簽署:烏拉圭、阿根廷、墨西哥、蓋亞納及蘇利南等。 2. 以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 名義簽署:與智利、玻利維亞、秘魯、古巴、 安第諾集團(CAN)、墨西哥(汽車業)簽署經濟互補協定。與印度、南部 非洲簽署關稅聯盟貿易優惠協定。與約旦、土耳其、摩洛哥簽署 FTA 架構協 定。其餘尚有哥倫比亞、厄瓜多、委內瑞拉及以色列等。 已簽署尚未生效:以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名義與埃及(2010.8.2)、以色列及 南部非洲關稅同盟(SACU,2008.4.18)簽署 FTA。 談判中:以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名義與歐盟、墨西哥、土耳其、約旦、 摩洛哥、

智利

泰國洽談。 已簽署: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厄瓜多、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加拿大、墨 西哥、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歐盟、美國、韓國、歐洲自由貿易協會(EFTA)、 中國大陸、馬來西亞、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TPP)、印度、日本、越南、 巴拿馬、古巴、宏都拉斯、秘魯、哥倫比亞、瓜地馬拉、澳洲、土耳其等 58 國。 已簽署尚未生效:馬來西亞 談判中:越南、泰國。 研議中:印尼。 68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表 3-1-1 中南美洲各國經濟整合現況(續) 國家

洽簽情形

墨西哥

已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玻利維亞、哥斯大黎加、G3 三國集團、尼加 拉瓜、智利、秘魯(經濟互補協定)、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汽車業) 經濟互補協定)、歐盟、歐洲自由貿易協會(EFTA)、以色列、中美洲北三 角國家、烏拉圭、日本。 已簽署尚未生效:秘魯 談判中:韓國、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已簽署 FTA 之中美洲 5 國、新加坡。 研議中:巴西(經濟整合策略協定 AEIE,預計 2011 年展開諮商)

瓜地馬拉

已簽署:CAFTA-DR、墨西哥、巴拿馬、中華民國、智利、哥倫比亞、歐盟、多明尼加。 已簽署待生效:厄瓜多(2011 年 4 月 15 日簽署,國會審查中) 談判中:加拿大、加勒比海共同體、秘魯。

尼加拉瓜

已簽署並已生效:墨西哥、中華民國、中美洲 5 國及多明尼加、CAFTA-DR、中美洲 5 國與巴拿馬。其他貿易協定:哥倫比亞(部分關稅減讓協定)、委內瑞拉(部 分關稅減讓協定)。 已完成談判:中美洲 5 國 - 巴拿馬與歐盟(2010 年 5 月 18 日完成談判,待簽署);中 美洲 5 國與智利(2010 年 1 月完成談判,2011 年 2 月 22 日簽署,即將完成國 會審議)。 談判中:中美洲 4 國 - 巴拿馬與加勒比海共同市場、中美洲 5 國 - 巴拿馬與加拿大、 拉丁美洲整合組織(ALADI,2009 年提出加入申請);美洲人民玻利瓦聯盟 (ALBA)貿易協定。 研議中:厄瓜多。

巴拿馬

已簽署並已生效:薩爾瓦多、智利、中華民國、新加坡、哥斯大黎加、宏都拉斯、瓜地 馬拉、尼加拉瓜、多明尼加(僅限部份產品之貿易協定)、哥倫比亞(僅限部 份產品之貿易協定)、墨西哥(僅限部份產品之貿易協定)。 已簽署尚未生效:美國、加拿大、秘魯。 已完成談判:歐盟(巴拿馬與中美洲整合體系共同談判;已完成英文版協定法律檢視, 正進行其他語言版翻譯中) 談判中:哥倫比亞(全面性 FTA)、千里達、歐洲自由貿易協會(EFTA)。 研議中:韓國、印度、加勒比海共同體(CARICOM)。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五)非洲的最新發展 在長久的努力之下,以往給予人貧窮落後印象的非洲諸國開始發揮其影響力,利用豐沛 且多樣的天然資源和世界各國建立起互動平台,至今已在全球經濟發展中占一席之地,扮 演著重要的角色。根據非洲經濟展望報告所示,非洲全洲的經濟成長率自 2009 年開始漸漸 脫離金融海嘯的影響,走向復甦之路,2010 年非洲全區的經濟成長率達 5.0%,若以區域來 690


結 論

看,西非、南非、東非的經濟表現亮眼,相較之下北非與中非的進展就不明顯;以各國來 看,2010 年非洲大部分國家經濟的都呈現正成長,奈及利亞的經濟成長率為全洲之冠,高達 8.7%,其次則是馬拉威的 6.5%,研究顯示是否擁有石油資源是非洲諸國能否跟上這波復甦 潮流的關鍵,例如石油出口國的經濟成長速度就明顯優於其他國家,而馬達加斯加則仍處在 衰退的狀態,2010 年經濟成長率僅 0.6%。 目前非洲的出口品以天然資源類相關產品為主,貿易對象大多限縮在歐洲,但有鑑於歐 盟諸國的債務問題浮上台面,經濟穩定度堪慮,因此非洲的出口國紛紛調整施政方針,轉而 向新興經濟體及發展中國家尋求合作機會,以減少對西方國家的貿易依賴。為了進一步提升 非洲在國際上的角色,2011 年 6 月 26 個非洲國家的領袖在南非召開會議,針對成立自由貿 易區的計畫進行談判,希望整合南非、埃及、安哥拉、伊索比亞等 26 個國家,約 7 億人口 的資源,促成一個產值達 8,750 億美元的市場,藉著自由貿易所產生的利益,促使各國更有 能力遠離貧窮、疾病的威脅。然而由於多國正實施關稅壁壘政策,加上普遍存在基礎建設落 後、供應鏈未整合完成等問題,利比亞、馬達加斯加、蘇丹、辛巴威甚至仍深陷政局動盪的 困擾中,因此整個談判過程並非完全順利,非洲開發銀行(ADB)的區城整合及貿易主管即 預估,整個協議完成大概要 2 至 5 年。 IMF 對非洲的預期也是相當樂觀,估計 2011 年的經濟成長率可望達到 3.9%,而由於非 洲各國政府進行大刀闊斧的政治改革開始收效,不僅改善了原本積弱的經濟體質,並起了穩 定經濟的作用。非洲經濟正處於大幅躍進的階段,對各項基礎建設的需求強勁,吸引了許多 外資投入,而在產業結構方面,除了石油、黃金、鑽石等天然資源開採活動依然盛行,也由 於近年來都市逐漸興起,許多原本從事農作的人力資源紛紛移往城市,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 因此順利地帶動中產階級崛起,總體而言提升了非洲 20%~50% 的生產力,不僅國人的收入 增加,也使得國內消費提高,因此 IMF 預期非洲的前景大好,2015 年後中東、北非經濟成 長率可望超越拉丁美洲、中東歐甚至部分已開發國家。非洲目前約有 5 億法定的勞動人口, 預計 2040 年將超過 11 億,有機會超越中國大陸與印度;這個冠於全球的勞動力增加速度也 為非洲帶來了潛在的競爭優勢,有機會以低廉的勞動工資投入生產,助於節省生產成本,未 來若能進一步改善融資、國內債務問題,則能為非洲經濟發展啟動正的循環。 在失業率部分,由於近幾年非洲地區經濟有所發展,因此提供許多就業機會,失業率也 較以前有所改善。不過相較全球其他地區,非洲地區失業率仍屬偏高,且相較於 2009 年, 2010 年許多國家失業率也並無好轉的現象,如埃及在 2010 年失業率為 9%,較 2009 年下降 了 0.4%、摩洛哥則是 2010 年與 2009 年相同,皆為 9.1%、史瓦濟蘭 2009 年與 2010 年失業 率接為 25%、模里西斯在 2010 年失業率也較 2009 年上升 0.3 個百分點為 7.8% 左右。失業 率高的原因可能來自許多非洲地區人力資本不足,包括教育、醫療衛生等各方面有待改善, 也包括有效率的經濟制度與內部基礎建設尚未完整建立。 而在通貨膨脹部分,非洲深受到全球的原物料及大宗商品的上漲的影響,尤其是石油與 糧食價格更是成為非洲消費者物價指數升高的最大原因,儘管有許多國家因此而擔憂通膨問 題可能對其經濟體的發展有所不利,但 2010 年也有許多國家相較於 2009 年的通膨率是下降 69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的。其中又以南非國家最為明顯,如南非由 2009 年的 7.1% 順利降至 2010 年的 4.3%,甚至 比 2006 年還低;而隸屬西非的迦納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則是有相當明顯的下降,由 2009 年的 19.3% 降至 2010 年的約 10.7%,回到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水準。另一方面,2010 年通貨膨脹 率較 2009 年高的非洲國家則有突尼西亞、塞內加爾、奈及利亞、馬達加斯加等。而在 2010 年中,非洲所有國家中的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又以奈及利亞的 13.7% 最高,其次則是埃及的 11.7%,另外布吉納法索的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則是由 2009 年的 2.6% 將至 2010 年的 -0.6%, 是非洲地區所有國家中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負的唯一國家。 總的來講,在成為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最快地區之一的非洲,在 2010 年平均經濟成長速 度 為 5.0%, 而 根 據《 非 洲 進 步 報 告 2011》 更 預 測 在 2011 年 非 洲 的 經 濟 成 長 率 為 5.5%, 2012 年有望達到 5.8%。在過去 10 年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平均國內生產總值的成長率 為 4.4%,明顯高過全球平均的 2.7%。再者,非洲自然資源的豐富與勞動力增長快速,也使 得非洲成為近幾年全球不可忽視的重要經濟區域之一。但非洲在經濟發展上,是屬於與世界 經濟接軌最低的地區。從短期來看這是保護非洲,但長期而言此將阻礙非洲經濟的長遠發展。 非洲的經濟成長嚴重依賴原材料出口,在許多非洲國家,製造業和非採掘業部門依舊處於落 後水準。非洲國家之間貿易非常有限,國跟國之間的貿易小於非洲貿易總量的 10%,這也更 不利於經濟發展多樣化。事實上,非洲的許多經濟合作關係對於國家的經濟發展有實質上的 幫助,並且改變了非洲人民的生活。但由於經濟合作還沒有被廣泛普及,低品質的經濟成長 替未來帶來不確定性的因素。因此非洲應積極融入全球市場的大環境才能方便推動區域經濟 的發展,也才能間接提昇非洲生產力與全球競爭力。2010 年,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確實踏出 了重要幾步。在 3 月,包括 19 個成員國、總人口 4 億、經濟總量超過 3,600 億美元的「東南 非共同市場」以及包括 5 個成員國、總人口 2 億、經濟總量近 700 億美元的「東非共同體」 就在縮短貨物在彼此成員國之間的過境時間達成一致協議,這對促進區域組織間的融合具有 重要意義。當東非共同體正式啟動共同市場後,商品、服務、人員和資本開始逐步在肯亞、 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和蒲隆地 5 個成員國間自由流通,5 國作為一個整體市場吸引投 資和參與國際貿易。因此若非洲能加強合作關係並推廣出去,非洲經濟將會更進步。 此外,非洲政府也應制定教育改革的政策,加強各國的教育水準,這樣才能使非洲豐富 的人力資源獲得最大的效用,也應擴大婦女就業的比例,也發掘非洲旅遊的經濟潛力,而非 過度依賴單一化的自然資源出口,且中東北非的政治局勢也應有效的控制住,此些問題若能 有效改善,非洲未來的發展將有機會超乎大家的預期。

(六)全球能源政策趨勢 由於近幾年石油價格持續高漲,且面臨石油供不應求的狀況下,全球致力於發展經濟外, 低碳經濟也成為全球關注的目標之一。能源政策與環境政策就變得息息相關。在能源政策上, 發展低碳經濟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保障能源安全且應對氣候變遷的基本途徑,並且已普遍 獲得世界各國的認同。已開發國家在低碳領域上擁有較高的技術、制度與創新等優勢,也加 692


結 論

快了低碳經濟的轉型,藉此建構出世界新一輪的競爭結構。如美洲、歐盟、日本等已開發國 家在金融危機爆發後,在推出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畫時,就已經以低碳領域為投資重點。京 都議定書的簽署更有指標性的意義。根據京都議定書,EU-15 共同承諾與各國自己排放量的 基準年(大部份是 1990 年)相比較,在 2008 年到 2012 年間的排放量,將達到 8% 的平均降低。 然而,不像是 EU-15,在京都議定書內,EU- 27 並沒有可以為之相比較排放量的基準年存在。 於是 EU-27 做了一個單方面的承諾:在 2020 年時,其總溫室氣體排放量與 1990 年相比,需 降低 20%。 2009 年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簽署《復甦與再投資法案》所決定斥資的 7,872 億美元中,內 容就有包含開發新能源、節能且增加效用、因應氣候變暖等三大方面。其中又以開發新能源 為主要核心內容且有相關投資總額超過 400 億美元。除了在經濟上,美國也制定與嚴格實施 該國的汽車排放標準,大力推廣綠色建築等,並打算培養新能源產業使之成為美國新的經濟 成長引擎,期望此低碳產業能成為重振美國經濟的重要動力來源之一。歐盟部分則是希望在 促進歐盟經濟復甦時能與低碳經濟作結合,其中自 2007 年時歐盟就已提出三個 20% 目標, 即溫室氣體排放量至少減少 20%、使用再生清潔能源占總能源消耗比例提高至 20% 以上, 最後則是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石化能源消費量減少 20%;為了達成此目標歐盟委員會 也投資了約 605 億美元,且歐盟也把促進經濟復甦和增加就業機會的短期措施與低碳經濟 轉型的策略結合起來,這更表示會在 2013 年以前投入 1,323 億美元用於綠色經濟建設,以 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共同抵制全球氣候變暖並穩固歐盟在環保技術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 歐盟早已成為京都協議中的成效領先者。在環保政策上,一份由歐盟環境部發佈的最新報 告指出,在 2008 年與 2009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幅降低,給 EU-15 一個很好的起頭,甚 至比京都議定書中排放量目標設定要求的 8% 還要更低。相對而言,奧地利,丹麥,義大利 在 2012 年前,都必須加快目前的努力程度,才能達到京都議定書中對於標準排放量所設定 的 EU-15 目標。此份報告同時指出,對於 EU-27 部份,也正在以符合進度的速度進行中, 直驅 2020 年需要達到的 20% 排放量減少目標。歐盟環境部的執行長 (Executive Director) Jacqueline McGlade 教授表示:「我們沒有辦法等到京都協議的決議內容都結束後,才開始 制定一些像是運輸,或是居家的暖氣系統等,以前從來沒有在歐盟規定中出現的排放量交易 機制(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ETS)。」這些部份都是歐盟為 2020 年所設定非常重要的 目標。這份報告主要發現,回顧京都議定書簽定完的前兩年 (2008 年與 2009 年 ),EU-15 看 似完全照著進度在走,甚至相對於年度預計排放量 8% 還要更低。同時,照現在的進度來看, EU-15 的國家,估計這兩年內的平均年度排放量,將比京都議定書中所設定的降低目標還要 少於 250 萬公噸。這讓 EU-15 的總排放量達到比京都議定書中所設定的 8% 降低目標還要更 低 5.9%。其中,這項指標數字已經把京都議定書中給各國政府的可變通性 2.7%,以及預期 可以被森林所吸收的大氣中的碳 1.0% 列入計算。但是,如果 EU-15 中的任何一個國家無法 完成他們所應達成的目標部份,將導致整體 EU-15 無法達成他們的共同目標。其次,在所有 成員完全照著 2009 年開始實行的氣候與能源套裝計劃前提之下,依目前狀況估計,歐盟領 土內的整體排放量將可以照預計進度在 2020 年時達到整體降低 20% 的目標。近期歐盟環境 69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部的預測報告,更證實這個減少的趨勢。2009 年 EU-27 的總排放量,比起 1990 年時足足減 少了 17.3%。最後由於對於排放量已知的的允許額度分配,為達成京都議定的預期目標,歐 盟排放量交易機制已經決定在 2008 年到 2012 年間加入原本不在歐盟排放量交易機制中所包 含必須將排放量降低的部份,像是運輸,或是居家的暖氣系統,農業以及能源濫用。相對於 2008 年,2009 年的經濟危機其實對於 EU-27 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有著很大的影響(根據 歐盟環境部的預測資料為 6.9%),不過它的效應在歐盟排放量交易機制不包含的部份並沒有 那麼明顯(包含的部份:-3.3%,不包含的部份:-11.7%)。若經濟回復成長,這些排放量降 低的現象將會變少,甚至重新攀升。 再以交通運輸為例,交通運輸是歐盟最注重的政策項目,每年編列大筆的資金建設數千 公里的鐵、公路,或是在其競爭法規鼓勵下,廉價航空產業大力發展,這些都是最好的例證。 然而,發達的交通運輸產業卻可能為歐盟另一項重要政策──溫室氣體減排承諾,帶來許多 負面效果。在歐洲,由交通運輸工具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持續不斷增加,從 1990 年至 2006 年 成長的幅度達 27%,如果這種狀況持續不加以管制,將會對歐盟達成其改善氣候變遷承諾造 成很大的阻礙。根據歐盟的承諾,已開發國家應減少其溫室氣體排放量,目標為其 2050 年 的總排放量應為 1990 年總排放量的 80%-95%。近來由於經濟蕭條,使運輸工具所產生的排 放量增長趨緩,算是意外的喜訊。但是,根據歐盟執委會環境政策部門的估計,依照現在的 趨勢,在無任何積極政策管制的情況下,2050 年時由運輸工具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將較 1990 年增加 74%。因此,縱使工業與家戶單位成功削減其溫室氣體排放量,由航運、空運與公 路貨運需求增長所帶來的排放增加,將使歐盟無法達成其承諾的減排目標。為因應此一挑 戰,歐盟交通運輸委員會 (Transport Commission) 提出政策白皮書,說明在交通運輸個別項 目的減排目標,以及達到該目標的政策與措施。此一白皮書將協同歐盟氣候變遷行動委員會 (Commission for Climate Action) ,以確認歐盟在各方面皆能夠達成溫室氣體減排承諾。目前, 歐盟在達成交通運輸減排,所面臨最大考驗為創新節約能源科技的選擇。該如何權衡各種新 能源方案的利弊,並選擇出未來人類得以仰賴的新科技而加以鼓勵,一直是項困難的任務, 例如生質燃料的推動可能反而造成燃料作物耕地的大量開發而破壞更多生態、鼓勵電動車也 可能造成因電力需求增加而加重發電過程的溫室氣體排放。除此之外,創新科技雖在交通運 輸減排上仍有其限制,因此沒有辦法解決所有問題。雖然更節能的車輛與使用生質燃料能有 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如要達到歐盟承諾的目標,仍有待一些所謂的「非科技性措施」的 配合。例如:有利於節能運輸的城市規劃、推廣節能駕駛方式及降低高速公路速限等,這些 政策有許多是歸於會員國本身或地區權責範圍的行政措施;而在歐盟的層次上,其最重要的 任務包括:制訂規範車輛能源效率的法令、鼓勵新節能科技發展,並確保污染與噪音等隱藏 成本能夠反映在車輛的市場價格。 而在亞洲,日本則是在 2009 年公布的《綠色經濟與社會變革》經濟刺激計畫中就提到 該國未來投資的核心內容即為低碳革命,且投資規模可能將達到 160 億美元。未來發展低碳 經濟的主要目標則是在 2020 年時,讓該國太陽能利用率能達到世界第一,對可再生能源的 利用規模達到世界最高、成為世界上最早實現普及環保汽車,推動低碳交通格並的國家。在 694


結 論

全球全力發展綠色經濟下,各國政府也已經開始針對此議題作出決策,已開發國家的溫室氣 體排減行動將會透過世界經濟貿易的傳導機制給尚未承擔排減義務中國帶來影響,例如實行 碳關稅的方法。由各國投入大筆資金來作為各種綠色投資,可看出碳減量排放也將會使得國 際間的相互合作,潛力與意義都顯得更加重大。

二、台灣國際競爭優勢及發展政策 依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定義,國家競爭力(Competitiveness of Nations)是 創造並維持國家的大環境,俾以加速企業創造附加價值,並增進人民的繁榮。因此國家競爭 力的核心意義在於國家對於本國產品與服務所創造的生產力。2010 年(IMD)的世界競爭力 評比中,我國整體排名在第 8 名,大幅成長 15 名;在最能代表科技實力的技術建設及科學 建設中,我國皆排名第 5 名,這充分展現我國在科技基礎建設方面的優勢。這種優勢從何而 來?又如何發展是一項重要的課題。所以要掌握後 ECFA 時代台灣經濟發展新契機,以發展 「內需」及「出口」雙引擎為施政主軸,由民間投資帶動就業,就業帶動薪資成長,促進消 費增加,加強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為了能對台灣的國際競爭優勢進行較周延的說明,我們以 2010 年台灣的整體表現、台灣的國內總需求、貿易、金融與物價的表現與我國的挑戰與發展 來描述台灣的國際競爭優勢。 首先,與世界同步,2010 年台灣經濟狀況在遭受過金融海嘯衝擊後復甦表現也相當亮眼。 整年度的經濟成長率高達 10.88%,在亞洲地區名列前茅,在亞洲四小龍中也僅次於新加坡的 14.5% 的成長率。台灣本身經濟成長在上半年最為強勢,平均約在 12% 以上;下半年度由 於全球復甦趨於平緩故台灣成長率恢復至 7% 左右。整體而言,2010 年台灣人民淨收入為新 台幣 120,109.04 億元,約 3,797.76 億美元,較 2009 年成長 15.4%、每人平均 GDP 為 18,588 美元、每人平均 GNP 則為 19,155 美元。,2010 年台灣也以許多重要的紀錄值得肯定,例如 經濟成長率近 11%、對外貿易總額也突破了 5,200 億美元、失業率降至 6% 以下、民間投資 成長率也創 45 年新高約為 34.9%、來台旅遊人數更是突破了 500 萬人次,顯示觀光對台灣而 言也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台灣的出口與投資因此將成為推動經濟成長的兩個重要引擎。至 於台灣在 2011 年的預測,經濟學人 ( EIU ) 估計我國實質 GDP 成長率可達 4.2%,環球透視 (Global Insight) 則表示可達 4.6%,台灣經濟研究院則估計為 4.12%,行政院主計處則預測有 4.19% 的經濟成長率;此外行政院主計處也預測 GDP 可達 4,757 億美元、平均每人 GDP 達 到 20,472 美元等。 就 整 體 內 部 需 求 而 言, 台 灣 在 2010 年 增 長 9.9% 左 右, 全 年 消 費 總 額 約 為 新 台 幣 126,328.23 億。其中民間消費約新台幣 78,955.33 億元、政府消費為新台幣 16,599.35 億元; 固定資本形成總額為新台幣 29,532.73 億元、存貨則是增加了新台幣 1,240.62 億元,前三項 各分別成長了 4.2%、2.6%、25.4%。由此看出必須在固定資本形成上成長才能提昇經濟成長。 進一步分析 GDP 成長來源,內需總共對 GDP 的成長貢獻了 8.48%,其中人民消費貢獻 2.11%、 69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政府消費貢獻 0.22%、固定資本形成 3.92、與存貨增加貢獻的 2.24% 等。據主計處估計,展 望台灣 2011 年的內部需求部分,由於經濟狀況趨於穩定成長,故預測台灣在 2011 年內部需 求將成長 1.2%,其中民間消費成長 3.9%、政府消費下降 0.2%、固定資本形成下降 2.3%; 另外在所得上,估計 2011 年平均每人 GDP 可達 20,783 美元,平均每人 GNP 則為 21,394 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資需求方面,台灣民間投資在 2010 年表現,有著明顯的重大突破。 民間投資金額超過新台幣 2.2 兆元,較去年大幅成長 34.89%,也成為 45 年以來的最高增長, 對經濟成長貢獻了 3.76%。這種台灣民間投資的表現,是由於國外大廠擴大委外代工幅度並 釋單至本國廠商,使得我國的高科技業者積極擴充產能,故總金額達到新台幣 5,741 億元, 較去年實質成長了 40.72%;而 2010 下半年又因為政府積極招商、企圖改善我國投資環境及 簽署 ECFA 所帶來的效應等,使得下半年實質成長 24.98%。整體而言,民間投資大幅成長原 因有許多,如《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的到期與施行新的《產業創新條例》,使得不少企業為 了搶搭五年免稅的末班車而將部分投資規劃在 2010 年,加上企業營業稅從原先的 25% 降至 17% 的降稅刺激與簽訂 ECFA 等因素,使得國內投資者看好台灣的投資及經濟發展前景。公 共投資部分,政府投資總額占了名目 GDP 的 3.68%,對經濟成長貢獻則為 0.04%;公營事業 的固定投資在台電的相關工程投資幅度大增之下,實質成長了 9.08% 左右,占名目 GDP 的 1.82%,對經濟成長貢獻 0.14%。估計 2011 年的民間投資在國際經濟的帶動下可達 1.68%, 政府則預測在 2011 年的民間投資實質成長率可為 0.2%,政府投資實質成長率為 -3.18%,公 營事業投資為 -3.32% 等,其中民間投資將出現大幅下滑則是因為環保因素的影響,如台塑 的六輕石化與國光石化的投資案將可能阻礙台灣的基礎工業發展。 因此為了要達到總體目標,我國就必須創新經濟、全球招商累積投資動能;進一步推動 新興產業、新興智慧型產業及重點服務業;發展適地適性區塊產業,加速產業再造及地方招 商以深化 ECFA 效應;拓展中國大陸內需市場並強化與亞洲區域經貿連結。特別是推動生物 科技、綠色能源、觀光旅遊、醫療照護、精緻農業及文化創意等六大新興產業發展方案,促 進產業結構調整,強化國際競爭力。而在智慧型產業中的雲端運算、智慧電動車、智慧綠建 築及專利產業化等四項產業,應該要加強策略性推展,塑造產業競爭新優勢。其中的國際策 略就顯得格外重要。例如推動全球招商,引進外資推動國際 ( 印度、日本及歐美等 ) 及地方 招商計畫,促使台灣成為「全球創新中心」、「亞太經貿樞紐」、「台商營運總部」及「外 商區域總部」。另一方面也可以思考推動陸資來台投資。持續執行「促進陸商來台投資專案 計畫」,設立陸商來台投資服務窗口,籌組兩岸投資交流考察團,並積極與國內專業機構及 公協會合作,開發陸商來台投資案源。最後要改善投資環境、鬆綁財經法規、營造親商環境 及建構優質生活環境等,提高投資誘因。 在政府的角色上,對台灣也有許多的計畫,如「愛台 12 建設」即為台灣在 2009 年 ~2016 年的重要經建政策之一,且政府估計在此計劃將需要新台幣 3.9 兆元,其中政府投資新台幣 約 2.79 兆元,並期望帶動民間投資新台幣約 1.34 兆元,以增加就業機會與促進經濟成長。 而「愛台 12 建設」包含:全島便捷交通網(新台幣 1.45 兆元)、高雄自由貿易及生態港 (新台幣 577 億元)、台中亞太海空運籌中心(新台幣 500 億元)、桃園國際航空城 (新台 696


結 論

幣 670 億元) 、 智慧台灣 ( 新台幣 2,250 億元 )、產業創新走廊 (新台幣 1,150 億元)、都 市及工業區更新(新台幣 570 億元) 、農村再生(新台幣 1,500 億元)、海岸新生(新台幣 200 億元)、綠色造林(新台幣 300 億元)、防洪治水(新台幣 1,860 億元)、下水道建設(新 台幣 2,400 億元) 等。另一個政府在 2010 年之後三年所強調的重點則是「全球招商」、與「投 資台灣,啟動黃金十年」等計畫,其中「全球招商」亦有十大招商計劃及主軸,據估計可帶 動投資新台幣 3,181 億元,而在第一季的招商結果下,國內外表達投資意願總金額共有新台 幣 1.1 兆元;政府期望藉由此計畫來加強國內外投資,也可使得台灣產業的順利轉型,有助 提升就業人數並縮短貧富差距等。另外,台灣在試圖改善我國投資環境下,也提出了「產業 創新條例」來鼓勵企業創新研發,促進產業結構的轉型與升級,藉以吸引外資與帶動我國投 資等。 此外,為了提升台灣競爭力與產業發展,行政院也推動了許多產業,期望能藉此就產品 的多元化、品牌化、關鍵技術等多方面有計畫的投入政府資源,進而吸引民間投資;其中又 以「生技產業」的推廣投入最為明顯。如行政院計畫自 2010 年起四年內分階段招募生技創 投基金至 600 億元,預計四年內可使得生技產業值由現在的 1,300 億元倍增至 2,600 億元, 再進一步推動建置創造生技園區與聚落,促使生技產業躍升為另一項兆元產業。而政府投資 的另一主打產業則是為「文化創意」產業,政府計畫在 2009 年 ~2013 年投入經費共 280 億 元來針對發展特性與需求而提出規劃,進而使得我國能透過文化藝術表演、國際會展及觀光 產業方案來拓展文創產業。 事實上,政府在因應節能減碳、創意經濟興起與人口老化問題上,提倡推動六大新興產 業的計劃,而六項產業分別為:綠色能源、生技醫藥、旅遊觀光、健康醫療照護、精緻農業、 文化創意等。且在不同產業各有不同計劃,如生物科技部分為「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計 劃」,企圖成立生技創投基金、綠色能源部分為「綠色能源產業旭升方案」,主要內容則是 以太陽能光電、LED 照明、與生質燃料和電動車輛等為主,旅遊觀光則為「觀光拔尖領航方 案」,是為推動區域觀光、提升觀光產業的附加價值,醫料照護為「健康照顧產業升值白金 方案」,主要是充實偏遠山區醫療資源與品質,推動電子病歷,實施癌症篩檢計畫等,精緻 農業部分為「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主要在推行健康、卓越與樂活農業等,文化創意產 業為「創意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則是推動台灣五大創意文化園區,開拓與培育 專業人才等。而不僅有以上產業,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情況下,台灣也期待能發展四大新興 智慧型產業分別為雲端運算、智慧電動車、智慧綠建築及專利產業化,期望能加強產業競爭 的新優勢,鞏固台灣的資訊產業。其餘產業如服務業發展也是政府加強的重點,服務業中有 「推動十項重點服務業」的計劃,期望能有更多差異性的服務、強化人才培育、營造出更好 的整體環境等。整體而言,台灣也正積極推動著「產業有家,家有產業」的計劃,為的是期 盼各產業都能在適合的地方落地生根,而每個地區也都有屬於自己的產業,企圖提升產業競 爭力。此外,政府也期望台灣在創新研發的領域能帶動產業的升級,可望塑造出屬於台灣自 己的品牌。在財政政策上,「縮短貧富差距,租稅改革絕不缺席」是一個重要的政策目標, 因此從管制房市投機的措施,到檢討現行資本利得課稅的缺失,達到長期稅制的公平,是極 69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需展開的行政措施。 在對外貿易發展方面,在 2010 年受到國際情勢好轉,尤其是新興國家的快速增長,加 上兩岸貿易的持續發展,使得外部需求大幅上升,故我國在 2010 年貿易總額約為 5,260 億美 元,較去年增長了 39% 左右,對經濟成長貢獻約 2.4 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總額為 2,746 億美 元,約新台幣 8,656.8 億元,與去年相比成長了 34.8%,對經濟成長貢獻率則為 16.81%;進 口總額為 2,513.9 億美元,約新台幣 7,921.6 億元,較去年大幅成長了 44.2% ,對經濟成長貢 獻率為 – 14.4%;貿易順差金額則為 232.5 億美元。根據世界貿易組織 (WTO) 最新資料顯示, 台灣在 2010 年的全球商品貿易進出口排名中,出口排名為全球第 16 名,進口排名則為第 17 名,兩者皆較去年進步了 1 名,主要是因先進經濟體已逐漸走出金融風暴的陰影,對消費性 電子產品的需求有了擴增,加上中國大陸、印度及東南亞國協為主的新興經濟體強勁復甦, 此些國家皆為我國主要的貿易對象,因而我國也順利成為主要受惠國之一。由 WTO 資料顯 示,在世界商品貿易的前 30 大進出口國家中,台灣成長率在兩部分皆高居第二,其中出口 成長的 35% 是僅次於澳洲的 38%,進口成長的 44% 則在位居第一的印尼 46% 之後。這些數 據不僅說明我國在國際貿易上累積百年以來的競爭力,更提醒我國要在全球競爭的環境中努 力才能保有此競爭力。因此如何強化國際連結促進兩岸互利共榮是一個必須重視的議題。因 此我國應持續檢討兩岸經貿政策,並依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於協議生 效後 6 個月內就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及爭端解決等 4 項議題與中國大陸展開磋商,及 推動協議之各項經濟合作事項;配合 ECFA 協商進程,循序推動兩岸金融雙向往來;在安全 管理及配套措施完善前提下,積極與大陸方面協商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自由行,以促進兩 岸資金、技術、人員平衡流動。並且拓展全球布局,運用 ECFA 簽署之有利契機,推動「壯 大台灣、連結亞太、布局全球」策略,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推動與新加坡等國洽簽 FTA,積 極參與 WTO、APEC、OECD 等國際經貿組織,並落實「新鄭和計畫」、「優質平價新興市 場推動方案」等,全力拓展全球市場。 近年來台灣的貿易夥伴單只統計中國大陸(含香港)加上東協六國就已占了近 60%, 若加上其他亞洲國家則占了約高達 70% 的出口總額,這顯示亞洲已然由世界工廠進而成為 世界市場是一個趨勢。也因此台灣在出口貿易部分有越來越重視亞洲市,包含中國大陸、 東協六國、美國、歐洲、日本則分別為台灣的五大出口市場,其中又各占台灣的出口份額為 41.8%、15.06%、11.46%、10.70%、6.56% 等,總合共占台灣總出口額的 85.56% 左右。 從出口產品的結構而言,工業產品的出口約占了總額的 99%,動物產品、農產品類及其 加工產品則僅占 1% 左右。主要出口產品分別包含電子產品 (面板、半導體)、化學品、塑 膠製品、光學器材、機械等皆創了歷年新高。而其中工業產品的出口,又以重化工業產品出 口為主,占了出口將近 83.3%;另外,在主要出口產品中,機械電機設備產品的比重最為大 宗,約占出口總額 47.8%,機械設備也較去年成長了 52.33%,主要原因是由於先前日圓持續 升值,使得許多國外訂單轉移至台灣,主要訂單增加國是為巴西、印度與中國大陸等,但增 幅最大的出口品是資訊與通信的電機設備,增幅高達 53.33% 左右。儘管機械類產品在 2010 年表現亮眼,但由於中國大陸機械進口免稅門檻提高,且在兩岸簽署了 ECFA 後,機械產品 698


結 論

已列入清單,鋼材原料價格也有可能波動,加上新台幣的升值,2010 年的接單又多以短期或 急單為主,廠商面對此些狀況可能要有足夠的應變及交貨能力才行,以上因素都可能會影響 台灣 2011 年的機械產品主口。 這些現象指出了我國企業必須要形成短中長期的企業策略才能在大陸市場與世界各國廠 商競爭。例如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將目前依賴出口及投資的經濟增長模式,逐漸改為以 內需為主,並從擴大消費、加速城鎮化、調整產業結構、改革收入分配等多元途徑著手。因 此未來幾年,中國大陸民間的消費能力與消費市場規模會更大。目前台商多在中國大陸設立 加工出口基地服務海外市場,「以大陸為工廠」的經營型態;預期未來隨著中國大陸內需市 場的興起,將可朝向「出口與內需並重」的運作模式。台灣以消費型商品為主力的廠商,更 可藉此機會積極佈局中國大陸內需市場。如開發較早的上海、北京等城市,就是高階消費 型商品可投入的戰場。而十二五規劃逐步帶起的新興農村地區或是二三線城市就成為台灣優 質平價商品切入市場的好機會。再者,我國也應把握在「十二五規劃」時期被視為關鍵發展 重點,推動包括金融業、現代物流、研發設計、教育培訓、文化娛樂、休閒旅遊等台灣廠商 佈局中國大陸市場。這些現象更指出了我國要持續出口成長必須要努力與貿易國簽署自由貿 易協定以降低貿易障礙包括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最後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綠色產業與貿 易」的興起。因此結合綠色能源產業的開發推動「綠色貿易推動方案」,投入新一代太陽光 電技術、製程設備開發,以建構完整產業鏈將太陽光電、白光 LED、風力發電、生質燃料、 電動車輛、能源資通訊及燃料電池等列為業界科專政策性補助項目,以鼓勵廠商強化綠色能 源產業技術。並且建立智慧電動商用車關鍵模組與技術平台,以實驗運行驗證電動車整車系 統、關鍵模組及國際化充電標準等技術與驗證設備,結合業者共同推動電動商用車等新服務 模式。還有開發安全性高、壽命長大型動力鋰電池,並發展 2 次電池利用技術,提升儲電系 統產業競爭力。又鼓勵業者透過跨領域異業結合,開發建置節能減碳資訊平台,佈建創新服 務營運型態。貫徹「綠色貿易輔導服務」、「提升綠色貿易競爭力」、「綠色貿易行銷推廣」 三大策略,以諮詢輔導並協助廠商國際接軌、產官學研整合交流、培訓人才、建置資訊網站, 以及多元行銷推廣活動等,協助業者爭取綠色貿易商機。 而在進口部分,我國第一大進口國則是日本,約占了總額的 20.66%,依次分別為中國 大 陸( 含 香 港 ) 地 區, 約 為 14.96%、 中 東 國 家 則 約 13.2%、 東 協 六 國 11.46%、 歐 洲 地 區 10.35%、美國約 10.1% 等,其中中東國家的進口主要是由於油價上漲之因素,使得貿易額有 些許上升的趨勢,另外,較特別的是,可看出美國已跌出台灣進口市場的前 5 名了。在進口 品的部分則是以農工業原料進口為主,約占了 75.5%。而增長最快的則是資本設備中的機械 產品,事實上,台灣對於先進國家的機械設備需求明顯提高,因此造成機械進口大幅增長了 近 80%,也顯示了國內對高科技產業的投資大幅增加。另外,台灣對於食品原物料的進口依 賴一直存在,且持續在擴大,而國際原料價格持續上漲,預期會對食品原料及最終產品的價 格造成上漲的壓力,因此對本國而言,預計許多如飼料、麵粉等相關產品價格都會出現調升 狀態,在此種狀況下,台灣政府要如何利用關稅調降來穩住國內物價,將會成為在 2011 年 要面對的重要問題。這些數據也印證了我國貿易依存度非常高,並且過去的歷史也指出我國 69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進口品結構中,資本設備與原料零組件進口都占總進口金額 80% 以上。這樣的產業與貿易結 構使得我國許多企業必須將其利潤繳回給外國廠商,並且在關鍵性技術與零組件必要依靠外 商供應下,我國的競爭力是受限制的。在景氣差時無零件可以生產產品銷售到世界市場,在 生產大量時又容易受到專利權控訴而賠償巨額權利金。所以我國首先應當在科學技術的發展 上,政府與民間企業合作研究開發最新技術,或從國外進行技術移轉,進而與先進國家合作 研究新技術。進一步的,發展我國關鍵性零組件產業,不僅供應本國更可以外銷到其他國家。 而在貿易政策上,在 WTO 架構下,落實進口救濟制度,也就是依據 GATT 第 19 條及世界貿 易組織(WTO)「防衛協定」(Agreement on Safeguards)之規定,在某一輸入貨品數量增 加到使國內生產相同產品或直接競爭產品產業遭受到嚴重損害或有嚴重損害的威脅時,我國 就可以採取救濟措施。此種救濟措施除傳統的限制進口手段(提高關稅、數量限制)外,也 可以擴及對國內產業的調整協助。因此推動「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協助產 業恢復競爭力及促進社會安定。對於內需型、競爭力較弱、易受貿易自由化影響之產業,主 動提供振興輔導,推動 MIT 微笑標章品質驗證制度、MIT 微笑標章產品市場拓展等措施。 自由貿易協定 ( 含 ECFA) 生效並開始降稅後,對進口增加尚未受損之產業及勞工,主動協助 體質調整;對顯著受損之產業、企業及勞工,提供損害救濟。 其次在物價方面,僅管台灣在 2010 年的經濟成長有大幅成長的亮眼表現,且面對全球 物價上漲的壓力下,台灣通貨膨脹問題所幸並未成為太大問題。總的而言,2010 年消費者物 價指數 (CPI) 較 2009 年上漲 0.96%、躉售物價指數 (WPI) 上漲 5.46%。其中在 2010 年上半 年消費者物價仍保持平穩的狀態,下半年則是有較多影響通膨上漲的因素出現。以民生分類 而言,交通類物價上漲 2.78%,是 CPI 上漲的主因,其中又以國際油價上漲 10.43% 為最大 關鍵,若以較大項目來分類,食物類指數上漲 0.62%、商品類指數上漲 2.40%、服務類則是 上漲了 0.31%;估計在 2011 年台灣會因主要國家的貨幣寬鬆政策、能源供給國的政局動盪, 而使得能源價格持續上漲、國際糧食如小麥、黃豆、玉米等大宗物資受到氣候異常所造成的 減產、及新興國家需求強勁、台灣國內需求的回溫等因素,使得我國 CPI 會較 2010 年上漲, 且漲幅較有可能會集中在食物類與能源類,預測整年度 CPI 將上漲 1.14%。雖然 2011 年國 際原油價格與農工原物料的價格皆有不小的上漲壓力,但新台幣的升值將有助於此些上漲對 台灣物價的衝擊,加上政府正積極針對此現象採取各項穩定物價的措施,可望舒緩物價的壓 力。 最後在金融市場方面,我國一直在努力追求的目標是金融業公平、效率及透明的經營環 境、業者創新能提升國際競爭力、強力的金融機構風險管理機制以維持金融市場穩定,還有 配合兩岸經貿政策循序推動兩岸金融業務往來。這樣的目標需要穩健貨幣政策、審慎外匯政 策、穩定的金融體系與優質金融發展環境,並且加強金融消費者保護與強化資本市場發展等 策略配合方能達成。例如我國在制定強化外資及陸資資金進出控管機制,掌握資金進出狀況; 採彈性匯率政策,適時調節匯市供需,實施信用卡循環信用以「未繳餘額」計息,強化信用 卡持卡人權益保障就成效很好。而推動證券商實施資本適足比率新制,強化風險管理,並與 國際新巴塞爾資本協定接軌也有很好績效。具體而言,總結我國在 2010 年金融市場的狀況, 700


結 論

我們將分成貨幣市場、股票市場與外匯市場來略作說明: 在貨幣市場,我國政府在 2008 年面對金融風暴後,為了要刺激景氣採取了量化寬鬆貨幣 政策,在 2010 年的國內外景氣復甦回升下,停止此種政策,回歸到了較中立的角色,並在 6 月、10 月及 12 月宣布調升重貼現率,在每次調升半碼重貼現率下,使得原先重貼現率、擔 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從 1.25%、1.625%、3.5% 調升至 1.625%、2% 與 3.875%。 中央銀行試圖引導市場利率回升,使得金融業的隔夜拆款利率由年初的 0.108% 上升至 12 月 的 0.239%、商業本票利率則是由 0.30% 升至 0.49%。 在股票市場,在 2010 年台股從 7,000 點一路上升直到接近 9,000 點大關,上市櫃企業也 增加了許多。其實 2009 年時,台股從一開始的不足 5,000 點一直到年終上升至 7,800 點,因 此 2010 年上半年順利維持著持續上漲的趨勢,在 1 月時就已突破 8,000 點。後來因為中美國 家的金融緊縮消息出現,再加上歐洲債信危機等,國際股市重挫,台灣也受到極大影響,甚 至一度下探 7,000 點。到了 7 月以後,因為美國採取貨幣量化寬鬆政策,且此時歐洲債信危 機也暫時平息,各國資金不斷流入了亞洲與新興市場,加上後來因我國經濟發展較預期為佳, 又有 ECFA 的效應與陸客來台觀光等各項兩岸的經貿情勢改善、外資買超台股等各項激勵因 素,台股在下半年開始穩定揚升至 12 月底的 8,972.5 點;全年平均加權股價指數為 7,950 點, 較 2009 年大漲了 23.07%,約 1,490 點,全年總成交值則是 28.22 兆元,與 2009 年相比下降 了 4.93%,約 1.46 兆元。對於 2011 年的預測,許多金融機構皆看好台股行情,認為台股有 望突破 1 萬點,吸引國內外許多投資者加碼台股,重新使得資本市場繁榮現象出現。 在外匯市場方面,由於 2010 年的國際外匯市場是非常不平靜的ㄧ年,台灣的匯率也因 此受到許多波動。特別是在美元持續貶值且美國採量化貨幣寬鬆政策下,新台幣整體而言開 始呈現升值的趨勢,全年平均匯率為 31.64 元,較 2009 年升值 4.45%。詳細而言,在 2010 年第一季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 31.819 元作收。第二季則是以 32.81 元作收。在第三季則以 31.33 元作收,大幅升值了 1.48 元。在第四季年底以 30.368 元封關,較去年底升值了共 1.662 元。整年而言,新台幣大幅升值超過 7%。為了維持匯率穩定,避免造成因升值而對金融市 場與進出口的影響,我國中央銀行也干預了外匯市場,使新台幣波動維持在 30 元以內;但 對於 2011 年的預測,則有專家估計台幣將升破 30 元,匯率呈現約 29.7 元左右。 對台灣整體而言,2010 年是個收穫很多的ㄧ年,在很多地方皆有所成長,也有所突破, 無論是對內或對外皆可看出我國經濟狀態已差不多回升至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水準了,但國際 情勢則仍為影響台灣最大的因素;如各國的各項財政與貨幣政策、國際大宗物資與黃金的價 格持續上揚,我國與中國大陸間的關係、已開發國家與新興國家間的不同發展等,都是使得 台灣經濟有所變動等。儘管如此,台灣仍然要努力面對挑戰解決一些關鍵問題,例如在經濟 不斷的成長中,維持所得分配的平均、薪資結構與租稅政策要跟著調整以對應於經濟發展的 腳步;又如要防範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被先進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前後夾擊,因此必須研發或引 進先進技術並且發展民間企業自有品牌與國家品牌;再如要避免在全球區域經濟整合浪潮中 被邊緣化,因此要積極簽署貿易與投資自由化協定,並且和平穩定的發展兩岸經貿政治關係, 這些都是刻不容緩的當務之急。面對 2011 年的情勢估計,預測台灣將在 2011 年受到全球原 70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物料上漲因素,尤其亞洲地區物價上漲壓力增大下,我國 CPI 也可能超過 2%,加重人民生 活的負擔,失業率部分則可望有機會繼續下降至 4%~5% 左右、經濟成長也將維持穩定成長, 約 4.5% 的經濟成長率等。再加上人口老化現象與生育率持續低靡、房價高漲等問題,仍需 有效率的解決方案且應需快速採取行動。 回顧 2010 年與前瞻 2011 年,台灣的經濟狀況用五大特色做總結:

(一)兩岸 ECFA 施行後的影響 中國大陸現在已成為台灣最重要的出口市場,但平均關稅又比東協其餘國家高。例如就 出口市場而言,中國大陸出口比重約占 25.3%,香港 14.8 % 其餘則分別為東協、美國與歐 盟。在進口方面,日本比重為 20.9 % 左右,其次分別為中國大陸、美國、東協與歐盟。因此 2010 年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在四川重慶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將有助於拓展 我國對中國大陸的貿易。目前中國大陸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消費潛力驚人,內需市場 也有相當大的吸引力,因此成為各國覬覦的一塊大餅。而我國與中國大陸無論在文化上或地 理位置上皆較其他許多國家具有優勢,故簽定 ECFA 來改善兩岸的關係,使兩岸的經貿連結 加強,可望能為台灣帶來更多的利益。不過與此同時,台灣也要思考與尋求轉型,如從過去 的加工出口、代工生產轉換為擁有我國自己的品牌,並擁有穩定且傑出的產品品質。因為品 牌能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但發展品牌也需要有龐大的市場支撐,因此中國大陸也可以提供 兩岸的品牌合作的機制,在兩國不同的技術與資源基於比較利益來使生產達到最適產量,甚 至共創國際品牌,台灣的新產業也才能有新的成長力量。 另一思考點則是台灣近年產業發展皆過度集中於在電子資訊產業半導體上,儘管在電子 資訊產業上我國在全球有相當大的發展與知名度,但卻容易受到全球景氣的影響,更容易受 到其他開發中國家迎頭趕上的威脅和削價競爭。因此無論何種產業,若要長期發展就應追求 產業的多元化,積極開創新產業。我國政府近期提出了「黃金十年」的政策目標,前五年就 與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年度相重疊,因此如何妥善利用中國大陸各領域改革所帶來的機會, 是我國要掌握的發展契機。而中國大陸更將「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深化兩岸經濟合作」 等目標置入十二五規劃之中。因此在中國大陸投資的台商更要面臨由出口導向轉型為內需市 場的挑戰。而過度在地化會失去與母廠連結是必須注意的議題。具體而言,目前台灣所規畫 出的六大新興產業「生技」、「綠色能源」、「精緻農業」、「文化創意」、「醫療照顧」、 「觀光旅遊」與中國大陸推動的產業升級與轉型的七大戰略新興產業「新一代資訊技術」、 「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新材料」等, 與我國有相當高的重複性,因此未來也可利用雙方不同的優勢來尋找更多的合作機會。 兩岸簽定 ECFA 當然並非百利而無一害。因此在簽定 ECFA 後,台灣相對較弱勢產業勢 必會受到打擊,因此政府如何提供有效的協助則是另一需要仔細考量的部份。例如推動產業 升級與救濟措施:「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於 2010 至 2019 年間將投入新台 幣 950 億元經費,針對未來可能受影響之產業與勞工,提供振興輔導、體質調整、損害救濟 等支援策略,針對可能受到損害之產業、企業及勞工,提供完善的協助。再者,台灣在有優 702


結 論

勢的產業上應如何因應大陸所提出的政策使我國利益達到最大,也是另一重要的課題。至於 台商到大陸發展所須遵循的規範,與大陸在和我國簽定協議下較仔細的內容仍有相當的不確 定性,故政府仍須持續對此部分作好謹慎的監控,以免我國因不確定因素而因此受害。 另一個重要的思考面向則是在台灣與中國大陸簽訂 ECFA 後,我國要積極藉此尋求與他 國簽定 FTA,突破我國長期受到中國大陸政治因素的影響,為我國產業帶來更多貿易商機與 資金投入。例如在兩岸經貿合作協議(ECFA)生效後,台灣與新加坡就於 2010 年 8 月共同 宣布將開始推動 FTA,美國國務院副助理國務卿也公開表示,身為 WTO 會員,台灣有權與 其他會員國洽談自由貿易協定。以貿易量為依據,我國應優先推動與東協洽簽 FTA,特別是 東協國家中,新加坡、越南(平均實際關稅為 16.81%)、柬埔寨(14.81%)、泰國(9.05%)、 馬來西亞(7.33%)與印尼(6.8%)、菲律賓 (6.27%)。其次再由產業分工關係觀察,台灣與 東協地區近年來亦已形成緊密的生產鏈關係,因此更證明東協是我國應優先推動協洽簽 FTA 的對象。整體而言,台灣在投資環境下有著不可否認的吸引力,我國應該再放寬不必要的政 策限制,透明化投資相關的政策、法規與簡化行政程序。在世界銀行所定期發布的《2011 全 球經商環境報告 ( Doing Business ) 》中,台灣在 2010 年 183 個受調查的國家中整體經商容 易度排名第 33 名值得肯定,但在申請建築許可排名第 95、獲得信貸排名第 72、投資人保護 則是第 74、繳納稅款排名第 87、執行契約排名為 90,這些方面都顯示在我國的政策法規中 仍有較多限制,可以警惕我國再加強所有的經商環境考量,一起努力登上國際舞台發光發亮。

(二)外資進入與資金自由化影響 百年以來,外資進入台灣一直是扮演著技術移轉的重要角色,更是促進我國經濟成長與 廠商與國際接軌的多重功能平台。因此金融國際化以促進外資進入與我國對外投資就顯得格 重要。 為了因應金融國際化,我國金融機構也有因應的策略來提升國際競爭力。在資金自由 化部分,我國為了推動金融自由化也制定了許多政策,例如推出外國專業投資機構的投資證 券市場,亦無持股比例限制、開放國內企業赴海外發行公司債、開放國外期貨交易、開放金 融服務業業務範圍,包含開放國內證券商替代國人買賣外國有價證券等。而在兩岸部分,有 關台海兩岸通匯問題及銀行赴大陸設辦事處的限制,即中央銀行為了加強對大陸投資資金的 嚴格管制下,台商不但無法獲得大陸本地銀行的支持,也無法順利在台灣籌資,這與建設台 灣成為亞太籌款中心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因此政府如何改善此類限制,如何幫助台商在大 陸尋找資金的管道就顯得非常重要。當然國人也必須小心,因為更自由的資本流動雖然可以 促進更好、更有效的金融資源配置,理論上可以提高福利,但大規模不穩定的資本流動卻是 一種風險,可能會對我國經濟體帶來挑戰,甚至擾亂國家貨幣政策、破壞金融體系的 穩定並 且削弱經濟成長。無庸置疑的,我國中央銀行過去幾年來在執行其促進金融穩定、健全銀行 業務、維護對內及對外幣值的穩定的目標上,已獲得全球金融體系的一致肯定。在未來外資 引進與自由化將會是我國努力的方向,如何維持物價與金融穩定,並建制與改革金融體系是 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 根據投審會資料顯示,僑外投資我國的資金近三年有逐年下降的趨勢,雖然在上述的《經 70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商環境報告》中排名第 33,顯示出我國在投資法治環境上已有良好基礎但仍有許多值得探討 或改進的空間。由表 3-2-1 更可以看出,由於通訊、運輸與貿易成本的下降,2005 年後跨國 企業更在全球作全面性的佈局。這趨勢分散稀釋了外人來台投資的總金額。然而隨著在 2009 與 2010 年世界各國逐漸復甦過程中,世界五大洲對台的投資件數為正成長。尤其是中南美 洲的資金流入件數與金額更是明顯。身為世界貿易大國,又居於與中國大陸有緊密關係的中 華民國,應該在台灣推動 FTA 的背後,掌握這股趨勢,加速思考與改善自我投資的法治環境, 確保 FTA 的簽定能發揮促進資金流動、創造投資效益的最大效率。 表 3-2-1 我國核准華僑及外國人來台投資分區統計表 單位:件;%;千美元

洲別

年度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0 成長率

件數

1,131

1,846

2,267

1,845

1,711

2,042

19.34

4,797,891

3,811,565

- 20.56

合 計 金額

4,228,068 13,969,247 15,361,173 8,237,114

件數

496

778

878

849

834

1,010

21.10

金額

1,266,465

3,077,662

1,968,920

1,539,046

944,745

868,703

- 8.05

件數

162

309

340

331

320

303

- 5.31

金額

821,551

887,877

3,154,046

2,862,918

271,527

330,209

21.61

件數

123

201

236

195

136

173

27.21

金額

685,305

7,509,621

7,096,393

2,139,396

2,085,094

1,230,563

- 40.98

件數

224

409

556

299

276

338

22.46

金額

1,201,944

2,188,314

2,650,873

1,309,452

1,199,380

1,091,762

- 8.97

件數

103

123

219

141

113

176

55.75

金額

215,888

222,165

415,795

359,402

244,024

257,299

5.44

件數

23

26

38

30

32

42

31.3

金額

36,913

83,607

75,144

26,901

53,121

33,029

- 37.82

亞 洲

北 美

歐 洲

中南美

大洋洲

非 洲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 (2011 年 1 月 )

(三)東協加一形成後的影響 「東協加 1」於 2010 年 1 月 1 日正式啟動。東協與南韓、印度及紐、澳之間分別簽署的 自由貿易協定也開始生效,加上先前東協與日本、日本與新加坡等東協國家個別簽署之自由 貿易協定陸續實施,這現象正宣告東亞區域經濟整合的新時代來臨。根據 WTO 截至 2010 年 11 月的統計,東亞生效的區域貿易協定(RTA)總數共 47 個。在全球經濟整合的趨勢下, 704


結 論

我國與東協各國皆有優良的貿易關係。但若整體而言,東協加一的形成將對台灣造成在貿易 上的許多不利。例如:東協加一使得東協 10 國與大陸商品間的貿易將會全部免稅,這使得 台灣在出口上相對價格較高,出口總額可能會因此下降,間接影響到我國與他國的貿易關係, 尤其是與中國大陸間的貿易,可能我國商品會被東協產品所取代,這其中又以鋼鐵業、塑化 產品影響較為明顯。不僅如此,由於關稅效果也會吸引更多台商前往大陸、東協或日韓投資, 直接減少了在台灣本土的投資。在投資擴張效果下,在台灣投資減少後又會再進一步減少我 國的出口。因此以進出口為導向的台灣如何在這相對劣勢的環境中改善我國的貿易障礙與 資本出走,如積極自由化、國際化並改善投資環境、調整經濟結構、善用中國大陸的優勢 條件等措施,更是政府應該要仔細研究的問題,如此可以免於台灣未來在經濟發展受到過 大的衝擊。 再擴大而言,東協加三(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將對我國的影響更甚於東協加中國大 陸對台灣的影響。其實台灣與中國大陸、韓國、日本、東協等國的貿易,出口部分就占我國 出口總額的 65%,呈現相當高的比重。尤其是韓國已成為對我國出口產業最強烈的競爭對象。 以出口產品而言,台灣對東協主要出口品為電機設備及其零件、機械及其零件與鋼鐵等,韓 國則為電機設備及其零件、礦物原料、機械零件等。這可看出東協從台灣進口與從韓國進口 的商品中,具有高度的重疊性,且專業化的產業又非常相近。事實上,在 2007 年東協與韓 國簽訂自由貿易前,台灣對東協出口平均成長率約有 20%,韓國則只有 16.6%,但從 2008 年開始,韓國卻已經超越台灣順利成為東協的第五大進口國,台灣在東協進口市場所占的比 率也開始下降,在 2010 年東協加韓國後,韓國在許多產業將享有零關稅的優惠,台灣的某 些產品是很有可能被取代的,不可否認的是,此些狀況勢必對台灣廠商成為一大威脅。在區 域整合乃大勢所趨之下。我國調整產業佈局前應抱持長期策略性的觀 點,以產業特性、地緣 關係及出口優勢擬定產業策略。例如台灣在機電產品市場上處於中高品質,又具有高度區域 內貿易及部分產品線具競爭力的特性,而東南亞國家也逐漸承接勞力密集的分工階段。因此 如何將我國產品更精細運用國際化產業分工,提早切入最有利的產業鏈環節是致勝關鍵。

(四)研發創新與台灣競爭優勢 經建會也指出,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 OECD ) 2010 年發布的《科學、技術與產業展 望報告》中指出,OECD 國家與新興經濟體未來將持續投資研發創新領域及推動相關政策, 以驅動經濟成長。而台灣近年在歐洲商務學院 ( EBS ) 與世界經濟論壇 ( WEF ) 所發布的報 告中,台灣再創新指標與有效專利權指數表現相當亮眼。在 EBS 所發布的《2010-2011 創新 發展報告》指出,台灣創新能力指標在 131 個國家中,首度晉升世界前 10 名,成為排名第 9 的國家,超越了南韓的第 11 名,較 2009 年上升了 4 個名次;在 WEF 所發布的《2010-2011 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台灣在「創新與成成度」領域排名世界第 7,較 2009 年上升 1 名, 甚至在「有效專利權」細項中連續三年排名世界第 1,且評分逐年上升,成為台灣最具優勢 競爭力的細項指標。另依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的 2010 年世界競爭力評比,我 國整體排名在第 8 名,大幅成長 15 名,而在最能代表科技實力的技術建設及科學建設中, 70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皆排名第 5 名,充分展現我國在科技基礎建設方面的優勢。這幾項世界報告為台灣在創新研 發的部分建立了最有公信力的證據,我國政府也持續改善整體的創新環境,不斷強化創新能 力,在 2010 年通過了「產業創新條款」、「發明專利產業化推動方案」等政策來建構更完 善的創新環境,積極整合相關專案計畫的資源,將創新能力確實落實在新商品或產業上,使 之能成為我國與外界競爭時最大的優勢。根據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如表 3-2-2、3-23),近五年來我國研發經費占 GDP 2.5% 以上,年成長率更高達 38 %,其中,就執行面而言, 70 % 來自業界投入,16.8 % 由政府執行。因此運用我國優秀的高科技人才與技術,進一步 進入國際的研發市場,與世界各國的研發計畫接軌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表 3-2-2 歷年全國研發經費-依執行部門區分 (單位:百萬元 Unit: Million NT $ ) 總計

企業部門

政府部門

高等教育部門

私人非營利部門

總額

比率 %

總額

比率 %

總額

比率 %

總額

比率 %

總額

比率 %

2000

197,631

100.00

125,698

63.6

46,494

23.5

24,047

12.2

1,392

0.7

2001

204,974

100.00

130,296

63.6

47,732

23.3

25,521

12.5

1,425

0.7

2002

224,428

100.00

139,569

62.2

55,693

24.8

27,637

12.3

1,530

0.7

2003

242,942

100.00

152,614

62.8

59,928

24.7

28,890

11.9

1,510

0.6

2004

263,271

100.00

170,293

64.7

61,144

23.2

30,350

11.5

1,484

0.6

2005

280,980

100.00

188,390

67.0

59,143

21.0

32,092

11.4

1,355

0.5

2006

307,037

100.00

207,238

67.5

60,965

19.9

37,565

12.2

1,270

0.4

2007

331,386

100.00

229,126

69.1

60,643

18.3

40,400

12.2

1,218

0.4

2008

351,405

100.00

248,363

70.7

58,928

16.8

42,905

12.2

1,209

0.3

2009

367,174

100.00

257,405

70.1

61,587

16.8

46,823

12.8

1,359

0.4

註:1. 2000~2001 年未含國防經費,2002 年起包含國防研發經費。 2. 2003 年起調查行業範圍增加「批發及零售業」、「金融及保險業」及「不動產業」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編,《2010 年版科學技術統計要覽》

表 3-2-3 歷年全國研發經費(不含國防)占 GDP 比率 (單位:百分比 Unit:%) 年度 GDP GDP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1.94

2.06

2.06

2.18

2.23

2.31

2.43

2.50

2.74

2.88

註:1. 中華民國資料係依行政院主計處公佈之國內生產毛額計算。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編,《2010 年版科學技術統計要覽》

706


結 論

近年來台灣也為了因應節能減碳及環保的永續潮流,針對了綠色科技產業作出了相當大 的投入,且因台灣在此領域的相關產業中產業基礎相當厚實,且產業供應鏈完整,使得台灣 在發展綠色科技產業相較於他國有很大的優勢。因此 IMD 在 2010 年所發布的《以綠色科技 創造競爭優勢》報告中指出台灣目前全球排名為第六。而台灣經濟部也對此推動了許多計畫, 如「綠色能源產業旭升計畫」是早在 2009 年就決定執行的計畫,此計畫為 3 年期,總投入 經費為新台幣 373.89 億元,主要是期望能打造台灣成為能源技術與生產大國,並成為全球前 三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大國、全球最大 LED 光元及模組供應國及全球風力發電系統供應商之 一、成為全球燃料電池系統組裝生產基地、更成為亞太地區電動車輛主要的生產基地;然而 主要的策略則是打算透過「技術突圍」、「關鍵投資」、「環境塑造」、「出口轉進」及「擴 大內需」等五大策略來加速產業技術滲透與升級,提升產業價值。而自 2010 年起推動為期 3 年「綠色貿易推動方案」,主要三大策略是「綠色貿易輔導服務」、「提昇綠色貿易競爭 力」、「綠色貿易行銷推廣」。其中「綠色貿易輔導服務」主要是期望能協助廠商與國際接 軌,洽邀國際組織、貿易夥伴國或國際企業來台舉辦說明會等;而「提升綠色貿易競爭力」 則是組成官學研整合交流諮詢平台,定期召開會議擬定我國綠色貿易相關政策方向;最後「綠 色貿易行銷推廣」則是運用國際媒體及網路行銷傳播我國關注綠色貿易之形象短片,宣揚我 國對地球的友善努力與貢獻。另外,經濟部也將成立綠色專案貿易辦公室,更會加強在綠色 貿易的人才培訓。而 2010 年國科會也推動「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 (National Energy Program , NEP)」,該計畫主要原則是整合資源、規劃能源科技發展策略、篩選國家未來能源科技重點、 提供能源科技預算分配及調整原則,並執行(1) 提升能源自主(2)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3) 創立能源產業為目標之能源科技研究計畫等三大目標。期望發展出綠色科技的關鍵技術,培 育台灣的綠能產業,也間接促進了民間投資,使台灣在綠色科技領域能在全球受到肯定。 表 3-2-4 IMD 對各國綠色科技創造競爭優勢之評比 國家或地區

全球排名

評比指數

1

7.33

2

7.30

3

7.29

4

7.04

5

6.92

6

6.70

14

5.95

15

5.91

31

4.82

資料來源: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10.

70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五)台灣社會政經發展趨勢 2011 年將是我國「建國百年」特殊的一年。對內期望台灣未來有四大發展,即「百年樹 人」、「百年生機」、「百年公義」、「百年和平」。其中「百年樹人」是指稱教育水準是 一國未來發展的基礎潛力。事實上一國人力資本的累積對經濟發展有顯著的貢獻,而教育正 是人力資本累積過程中最重要的機制。台灣多數人民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在高等教育的推 廣下,現在我國高等教育也蓬勃發展,在 2010 年人民識字率約為 98.4%,排名全球第 49 名。 教育經費更佔國內生產毛額比率則達 6.51%。因此我國為了讓幼兒與青少年有更好的教育環 境,台灣在 99 學年度已開始實施「5 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12 年國民教育計畫也將啟動。 此外就提升中小學教育品質、齊一公私立高中職學費方案、精進中小學師資培育、強化高等 教育人才培育、強化高齡學習,建構多元在地化學習機制、加強國際及兩岸教育學術交流等 都朝更進一步的目標發展,期望能更深化我國人力資本與人民受教 育的基本人權。「百年生 機」則是台灣為了因應全球節能減碳的目標,將積極發展新能源產業,甚至經濟結構也必須 轉型與世界同步接軌,不符合環保要求的產業必定會遭到淘汰,因此綠色經濟必定成為台灣 未來發展的趨勢。具體而言,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就提出「綠色貿易推動方案」,期能協助出 口廠商因應此國際綠色貿易趨勢。根據初步規劃,將從 2011 年開始執行三年,其推動內容 將聚焦於貿易流程 e 化、提供廠商綠色貿易規範及商情資訊、培訓綠色採購標準談判人才, 以及推廣台灣綠色貿易國家形象等。「綠色貿易推動方案」的推動,掌握綠色貿易本質和本 國產業與企業之特質,相信對廠商提升綠色競爭力、開闊海外市場,將會有相當的助益。進 而言之,在綠能領域,未來 5 年內,我國政府也將於風力、太陽光電、LED 照明光電、生質 燃料、氫能與燃料電池、能源資通訊、電動車輛等產業及科技研究經費投入新台幣 374 億元。 整體綠色能源產業預估 2015 年產值可以提高至新台幣 1 兆 1,580 億元,達兆元產值規模,可 望帶動民間 2,000 億元以上的相關投資。「百年公義」則是主要針對台灣內部發展的問題, 首要之務為縮小貧富差距,事實上我國貧富差距是呈現逐年擴張的現象。而所為貧富差距在 行政院主計處的定義下是指將台灣所有的家庭的所得分為五個等級,最高百分之二十家庭平 均所得 ( 為分子 ),而最低百分之二十家庭平均所得 ( 為分母 ),這二者間的差距為貧富差距。 貧富差距過大的意思是說最高的百分之二十與最底百分之二十的差距倍數過高。直到 2009 年為止,我國貧富差距已擴大至 6 倍左右,使得人民感受越來越不公平,且“均富”是國父 堅持的理想,因此政府開始重視此問題,並且增進賦稅公平,課徵消費稅與防止投機獲利的 不當行為,改善就業與創業環境及強化社會福利等期望經濟成長的成果能由全民共享。行政 院於 99 年 8 月 26 日成立改善所得分配專案小組,提出「促進民間投資,擴大國內需求」、「平 衡區域發展,活化在地人力」、「促進經濟成長,提升就業水準」、「運用租稅措施,強化 移轉效果」、「擴大照顧弱勢,健全社會安全網」、「改善產業結構,促進服務業發展」及「提 升勞動生產力,增進所得水準」等 7 大策略。具體措施包括適時調整扣除額與低級距稅率、 加強短期、大額不動產交易查核、針對高所得、高消費、高財產加徵稅賦 ( 特種貨物及勞務 708


結 論

稅 )。至於協助照顧弱勢族群方面則包括,增裕公益彩券盈餘、照顧弱勢族群、協調公股金 融機構協助融資及提供保障、利用財稅資料、提供社會救助使用、提供國有土地興建社會住 宅等措施。此外政府也指出將會針對司法的公正、品質與效率方面全力改善,以贏得人民對 司法的信賴。而面對台灣人口逐漸高齡化的社會,政府也積極推動醫療照顧與設施,使得長 輩們能生活得更健康與自在。在「百年和平」上則是主要強調兩岸的關係改善,爭取台海長 期和平發展,甚至透過合作來消除緊張的情勢;因此兩岸也完成了雙向直航、開放陸客來台 觀光、陸生來台就學、也簽訂了兩岸經濟合作架構等,期望能透過交流來更瞭解對方的文化, 消除歧見。 在對外的部分,政府則是強調將打造台灣成為「亞洲經濟加速整合的推手」、「台商世 界總部」、「外商區域總部」、「全球創新中心」及「亞太高等教育中心」等。期望能發展 出台灣的經濟特色,如高就業成長、創新、節能減碳與區域經濟整合的四大特色, 其中部分 目標也已經達成。台灣在 2010 年的許多評比上也有相對傑出的表現,如 IMD 所發布的《世 界競爭力排名》中,台灣排名為全球第 8 名、WEF 發布的《全球競爭力評比》,台灣則是排 名全球第 13 名,也是亞洲第 4 名、在「國際商業風險評估公司」的報告指出台灣投資環境 為全球第 4 名,亞洲第 2 名、國際著名會計師事務所永安 ( Ernst & Young ) 所公布的《全球 化指數》,台灣在 60 個國家中排名第 12 名、英國智庫「列格坦研究所」所公布的《2010 年 全球繁榮指數報告》中,台灣繁榮指數為世界 110 個國家中排名第 22 名,亞洲排名第 4 名。 以上評比結果皆可看出國際間是相當看好台灣的經濟前景,因此我國若能善用這些優勢,針 對主要的目標推動各項政策與建設,台灣的發展就能結合世界的發展,進一步對內建立富而 好禮的社會成為對外博施濟眾的榜樣,成為世界舞台具有影響力的世界公民。

三、僑台商發展與我國經濟交流互動概況 建國之初海外華僑素有「革命之母」之美譽。在此即將進入建國百年之際,本年鑑考察 百年來我國之經濟發展,僑胞在海內外與我國人攜手連心奮鬥,時而胼手胝足,時而若鷹飛 揚,寫下百年來光榮歷史。僑胞不僅為政府後盾,支持政府穩健的經濟、外交、兩岸政策, 發揚寶貴的中華文化到全球各個角落,更身為先鋒為地球之公民,促進各國經濟成長貢獻斯 力於世民,實可謂經國濟民之表率。 具體而言,台灣在參與整個全球經濟發展過程中,可清楚看出海外華人的商業活動對於 我國的經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及相當大的貢獻,華僑不僅提供資金、生產技術,更是移轉 管理、海外行銷等重要資訊給本國廠商。而海外華人不僅帶動當地的經濟繁榮與進步,更是 我國拓展對外經貿與外交關係的重要關鍵。如今在全球化的佈局下,更是我國廠商對外發展 國際化的最佳伙伴。因此瞭解僑台商與我國經濟互動關係是相當重要的。 以下我們將進一步探討僑台商與我國經濟互動的關係,首先從近年僑台商對台投資的來 源區域與主要國家來作分析,再者則是針對華僑對台投資的主要產業作分析。 70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一)華僑來台投資 - 區域別 根據投審會統計,自 2005 年至 2010 年,我國政府核准華僑來台投資的件數共為 125 件 (如表 3-3-1),總投資金額則達到 1.31 億美元,其中又以亞洲地區的總投資金額為最多, 約為 0.6 億美元,其次則是大洋洲的 0.59 億美元。而在 2010 年的投資中,仍為亞洲與大洋 洲的投資件數與金額較多,在投資件數上分別為 8 件與 3 件,投資金額則為 0.07 億與 0.05 億美元,其餘歐洲、大洋洲、中南美洲與非洲對我國的投資則是屬非常小額的投資。整體而 言,與 2009 年相比,全球華人對台投資無論在總件數或投資金額上皆較 2009 年有所成長, 其中總件數由 2009 年的 15 件上升至 2010 年的 22 件,總金額則由 2009 年的 0.08 億美元上 升至 2010 年的 0.13 億美元,成長率約為 44.8%。 在華僑回台投資來源國部分,自 2005 年至 2010 年回台投資華僑若依總金額排序為美國、 菲律賓、日本、香港、泰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加勒比海英國屬地、薩摩爾及馬來西牙等。 若與 2009 年相比,美國、日本、香港、澳大利亞、加拿大則為上升的趨勢,僅有菲律賓與 泰國是為下降的。而美國華僑投資我國主要是以電腦電子及光學產品製造業與金融保險業、 住宿餐飲業為主;菲律賓華僑則是投資電腦電子及光學製品製造業和金融及保險業,香港華 僑則是主要投資金屬製品製造業。 表 3-3-1 核准華僑在台投資分析統計-區域別 單位:件 / 千美元 總計

亞洲

北美

歐洲

大洋洲

非洲

件數

金額

件數

金額

件數

金額

件數 金額 件數 金額 件數 金額 件數 金額

2005

12

10,318

4

2,947

7

4,909

1

472

0

0

0

1,991

0

0

2006

30

45,264

16

16,758

11

26,114

2

36

1

149

0

2,208

0

0

2007

29

20,949

9

6,629

18

9,796

0

42

0

2,886

1

492

1

1,105

2008

17

33,680

5

23,421

11

9,539

0

38

0

237

1

444

0

0

2009

15

8,898

11

4,286

4

4,012

0

0

0

0

0

0

0

600

2010

22

12,886

8

6,665

3

5,394

0

1

0

0

1

310

0

515

合計

125

31,995

53

60,706

64

59,764

3.

589

1

3

5,445

1

2,220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 (2011 年 1 月 )

710

中南美洲

3,272


結 論

表 3-3-2 核准華僑在台投資分析統計(代表國家) 單位:件 / 千美元 國家

年度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總計

件數

5

9

15

8

4

7

48

金額

4,524

26,065

9,082

8,518

3,702

3,848

55,739

件數

1

4

1

1

0

1

8

金額

277

5,016

1,115

13,135

1,819

1,094

22,456

件數

1

6

2

2

0

2

13

金額

1,235

3,218

3,080

3,861

0

510

11,904

件數

0

0

1

0

1

0

2

金額

653

4,637

679

1,741

550

2,953

11,213

件數

0

3

1

0

0

0

4

金額

697

3,136

1,302

2,053

306

164

7,658

件數

0

0

1

1

0

1

3

金額

0

2,208

492

444

0

310

3,454

件數

0

0

0

0

0

0

0

金額

0

0

2,369

237

0

0

2,606

件數

2

2

3

3

0

6

16

金額

385

49

714

1,021

309

1,545

4,023

件數

0

0

0

0

0

0

0

金額

1,991

0

0

0

0

0

1,991

件數

1

0

2

0

2

0

5

金額

35

221

203

232

1

13

705

美國

菲律賓

日本

香港

泰國

澳大利亞

加勒比海英國屬地

加拿大

薩摩亞

馬來西亞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 (2011 年 1 月 )

(二)華僑來台投資 - 產業別 根據投審會資料指出,自 2005 年至 2010 年,華僑來台投資的行業以金融及保險業、製 造業、批發及零售業、資訊及通訊傳播業為主,其餘行業的投資則屬較少的狀態,其中對金 融保險業的投資金額約占了所有華僑來台投資金額的一半。然而在 2010 年的投資金額中, 71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則是以製造業、批發及零售業、金融與保險業為主。在製造業中又以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電 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為主。 與 2009 年相比,2010 年華僑對金融及保險業、批發及零售業、資訊及通訊傳播業、製 造業與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是為增加的;反之,製造業、運輸及倉儲業、礦業及土石採 取業、住宿及餐飲業則是減少的狀態。其中又以批發及零售業的投資金額有大幅成長,成長 幅度約為 2 倍,而金融業的投資金額則有減少的現象。 表 3-3-3 核准華僑在台投資分析統計-主要行業別 金額:千美元 業別

年度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總計

件數

4

6

6

4

4

2

26

金額

5,549

20,621

3,985

24,651

1,496

2,987

59,289

件數

1

1

11

2

3

8

26

金額

2,274

5,671

8,212

3,512

4,809

5,117

29,595

件數

2

12

8

1

5

6

34

金額

1,372

4,866

5,098

1,880

907

2,745

16,868

件數

0

2

1

1

0

1

5

金額

0

12,600

95

367

0

152

13,214

件數

0

1

0

0

0

0

1

金額

628

357

1,164

541

164

0

2,854

件數

0

0

0

8

1

0

9

金額

2

0

0

2,127

223

0

2,352

件數

0

0

1

0

0

0

1

金額

0

0

1,105

0

600

515

2,220

件數

0

2

0

0

0

1

3

金額

0

125

712

48

309

441

1,635

件數

0

0

1

0

2

1

4

金額

85

0

337

142

388

76

1,028

件數

2

1

1

0

0

2

6

金額

337

118

241

25

0

625

1,346

金融及保險業

製造業

批發及零售業

資訊及通訊傳播業

運輸及倉儲業

其他服務業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營造業

住宿及餐飲業

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 (2011 年 1 月 )

712


結 論

而在政府鼓勵台商回台投資部分也在近年來有所成效,在不同產業中也有許多成功的案 例,如彰化社頭在過去有「襪子故鄉」,故“泉樺針織”在為了推廣社頭棉織產品的想法下 成立,並因成本考量移至大陸投資,但在面臨大陸薪資上漲與當地廠商低價競爭下,該公司 選擇撤資回台發展,並在政府的幫助下,善用了政府提供的資源,發展出現代與傳統並存的 在地文化,也因此有了重新發展的機會。另一例子如成立近 20 年的“上緯企業股份公司”, 該公司主要產品為環保耐蝕樹脂,成功地將產品行銷至全球 30 多個國家,並將其核心技術 能力運用到風力葉片材料的開發,也獲得國際認證;但在全球陷入不景氣下也面臨了營收問 題,故該公司董事長認為台灣傳統產業供應鏈相當完整,且有感於最好的人才還是在台灣, 故該公司決定擴大在台研發中心的規模,並趕上政府積極推動綠能產業,決心在環保與節能 產業上為台灣投資環境盡一份心力,並將「Made In Taiwan」的產品品質代名詞,再次向全 球行銷。

四、政府對僑台商經濟之輔導協助 為了解決僑台商在投資、創業或經營事業上時所面臨的資金融通問題,我國由財政部與 僑務委員會設立了 「海外信用保證基金」。自 99 年 1 月 1 日起,僑務委員會奉行政院核定, 擔任海外信保基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海外信用保證基金(原名華僑貸款信用保證基金)自 77 年 7 月 18 日成立以來,即本著成立宗旨,一方面對僑胞提供融通資金所需之信用保證, 協助其順利取得金融機構之融資,發展經濟事業;另一方面,藉分擔金融機構融資之風險, 以提昇其放款意願。而此保證基金跨足全球 5 大洲,且在海外建立了金融網路,提供僑台商 在當地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融通貸款協助。這是僑台商取得事業發展所需融資相當重要且方 便的管道。另外為協助在無承辦銀行地區 ( 如西非、東歐 ) 或貸款利率較高地區 ( 如中南美 洲及部分東南亞地區 ) 之台商增闢融資管道,該基金將台灣銀行等銀行之國際金融業務分行 (OBU) 納入該基金之承辦銀行。因此海外各地台商如能提供適當之擔保品,並符合相關之貸 款條件,即可向國內承辦銀行之國際金融業務分行申請該基金之貸款信用保證,取得營運所 需資金。再者,該基金又為擴大服務對象,奉財政部 86 年 12 月 9 日台財融第 86657608 號 函通過修正該基金捐助章程,將赴海外投資之台商事業涵蓋在該基金保證對象內,並自 87 年 1 月起開辦台商事業貸款信用保證業務,協助經濟部核准或核備在國外投資設立之營利事 業,獲得金融機構之融資,此外還訂有「海外信用保證基金辦理台商融資信用保證要點」。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信用保證基金為積極推動該基金貸款保證業務,並配合貸款人之實際需 要,落實政府輔導海外僑台商經濟事業發展之政策,解決海外僑台商所面臨之融資問題,並 奉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同意修正該基金運用與管理要點,將該基金融資授信金額由 100 萬美元提高至 150 萬美元。超過 100 萬美元者,基金最高保證為 7 成,亦即基金最高保 證額度為 105 萬美元。 財團法人華僑貸款信用保證基金名稱於 96 年 10 月 18 日經第 7 屆董事會第 4 次會議決 71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議通過修正為「財團法人海外信用保證基金」,並於同年 12 月 26 日經同屆董事會第 6 次會 議討論通過修正基金捐助章程名稱為「財團法人海外信用保證基金捐助章程」,又於 97 年 1 月 22 日奉主管機關核准基金捐助章程有關名稱之修正,並於 97 年 5 月 19 日向台北地方法 院辦理變更登記,於 97 年 5 月 26 日取得變更後之法人登記證書,完成變更登記程序。基金 名稱修改後,保證業務、服務區域及保證對象等一律不變,仍依目前作業方式,提供服務予 符合規定之僑台商企業。海外信用保證基金為擴大協助台商融資功能,也於 2009 年的第 20 次會議通過並經主管機關審核修正放寬適用對象,將經濟部核准或核備在案的中國大陸及香 港、澳門台商納入適用範圍。 自民國 77 年 7 月登記設立截至 99 年 12 月底止,信保基金累計承保件數為 5,789 件, 累計承做保證金額美金 11 億 5,104 萬餘元,協助僑商及台商自金融機構取得融資金額為美金 17 億 6,728 萬餘元 1;截至 99 年 12 月底與該基金合作之海內外銀行計 73 家,承辦據點計有 188 處,分布於 26 個國家,54 都會區 2。 此外僑務委員會為協助畢業僑生(含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畢、結業學生)創業,經協導 海外信用保證基金擬定「財團法人海外信用保證基金辦理海外創業僑生貸款專案信用保證要 點」,協助畢業僑生取得創業所需資金,該要點於 98 年 4 月 16 日經該基金第 7 屆董事會第 22 次會議通過實施。而每年我國政府也會辦理海外僑台商經貿研習班或通路行銷等各種與商 業相關的課程,主要是為了在品牌通路蓬勃發展之時,通路扮演著關鍵的橋樑角色,代表著 產品的銷售、研發資訊與行銷策略的關鍵,以方便台商能在外地有更好的銷售管道;除此之 外也特別為了青少年增設海外華裔青年創業研習班及海外華僑餐旅經營研習班,主要是由於 我國許多僑胞是屬經營餐飲業。然而更重要的是,海外華僑對於國際貿易及企業管理知識的 需求也是相當大的,在經過此訓練課程後台商一方面可增加自己的技能也能進而培訓當地的 人才。而政府也另外對台商所經營的公司來個別提供所需的幫助,不僅替在外地的僑商公司 改善其經營體質,解決其所面對的營運困境,也提供了如產業轉型及技術輔導,使他們的企 業能轉危為安,如岳豐公司、S 事務產品及電子零配件製造公司;也協助許多國內知名連鎖 店在外發展時的人才培訓或提供教育訓練,其中最有名的例子即是成功進駐中國大陸的 85 度 C 與王品集團;或者是幫助台商在當地的行銷,企圖讓我國廠商進駐外地時能順利打開品 牌知名度,如拉亞漢堡與金車公司。最後則是讓在外順利發展的僑台商公司能夠更進一步的 升級轉型來提高其公司生產產品的價值,如五金公司與皇田工業股份公司。 近年來,政府也開始鼓勵台商回台創業投資,共同促進國內的經濟發展並提供更多國內 的就業計畫,因此政府也在這部分提供了融資的方法與創業前的輔導,如土地優惠、資金協 助、租稅優惠、研發補助與外籍聘雇等;而政府也針對回台投資機會區分說明,認為台商可 以在六大新興產業、愛台 12 建設等方面發展,也詳列了各縣市的投資機會,針對各縣市產 業特色做分析,期望能給台商回台時有更好的就業方向,也帶給國內更多的經濟貢獻。甚至 是讓台商所經營的企業回台上市,協助其在台籌資,也吸引更多資金留駐台灣,創造台灣本 1 2

714

為海外信用保證基金累加至 99 年 12 月底之數據。 與財團法人海外信用保證基金合作之銀行、據點、國家、都會區均僅提供至 99 年 12 月底之數據。


結 論

地與台商的雙贏局面,如第一間上市公司是為「TPK Holding Co., Ltd」。另外,全球各地所 形成的「台灣商會」每年也會召開台商年會來促進投資經營的訊息交流,藉此能夠連絡台商 感情,也能交換資訊,若國內有政策宣導時商會也是相當重要的傳達管道。而政府也在網路 平台上設計了許多官方網站,已方便僑台商能順利找尋到所有與僑台商相關資訊,如「全球 僑商服務網」、「僑委會全球資訊網」、「經濟部投資業務處」與「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 等,有關於投資或辦理研討會、就業資訊甚至融資相關辦法,皆有詳細說明。

71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 中華經濟研究院(2009 年 6 月 11 日)。金融風暴對印度經濟的影響與對策。國際經濟 情勢雙週報,1681,11-12。 2. 王隆昇 (2010 年 2 月 10 日 )。杜拜安全器材展,全球拚商機。國際商情雙週刊第 286 期。 3. 天下雜誌(2008)。東協十國的商機與挑戰。台北:天下雜誌。 4. 東亞經貿投資研究季刊(2008 年第 4 季)。全球金融風暴對亞洲經濟之衝擊與因應。 5. 吳福成(2011 年 3 月 9 日)。緬甸、柬埔寨政經發展及商機。國際商情雙周刊,312。 6. 洪 佩 玲 (2011 年 3 月 16 日 )。 在 亞 洲 就 屬 新 加 坡 與 香 港 最 吸 引 新 移 民。 理 財 周 刊, 551,88~89。 7. 柯佳珊(2010),「台商企業在杜拜」,《行政院新聞局資料編譯處出國報告》,台北: 行政院新聞局。 8. 紡拓會產經通訊處(2010 年 6 月 18 日)。印度政府振興紡織業方案。 9.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2011 年 3 月 9 日)。馬來西亞 2010 年 FDI 增長逾 5 倍。 10. 徐肇駿 (2010 年 8 月 25 日 )。阿曼—躍升台商新寵的潛力市場。國際商情雙週刊第 229 期。 11. 徐肇駿 (2010 年 8 月 25 日 )。黎巴嫩—全球「資」持的經貿焦點。國際商情雙週刊第 299 期。 12. 徐肇駿 (2010 年 10 月 20 日 ) 聖文森投資業者來台覓商機。國際商情雙週刊第 303 期。 13. 張火木(2004)。東南亞海外僑社對僑民教育發展之貢獻—以金門縣僑社為例(19122004 年)。 海外華人與僑民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父紀念館。 14. 張優良。(2008 年 8 月 13 日 )。寮國:古城不商,觀光也商。國際商情雙週刊第 248 期。 15. 馮翹楚 (2011 年 4 月 20 日 )。台宏簽有自貿協定 部長 Zelaya 歡迎台商投資。國際商情 雙週刊第 315 期。 16. 馮翹楚 (2010 年 7 月 28 日 ) 聖路西亞與台灣推廣會展商機。國際商情雙週刊第 297 期 。 17. 經濟日報,陳世欽。(2011 年 1 月 10 日 )。寮國設股市拚經濟。 18. 僑務委員會(2009)。2009 華僑經濟年鑑。 19. The Philippine Star(2011 年 1 月 24 日 )。 菲 律 賓 2010 年 外 人 間 接 投 資 淨 流 入 金 額 46.11 億美元。 20. The Philippine Star(2011 年 3 月 11 日 )。 菲 律 賓 2010 年 外 人 直 接 投 資 金 額 衰 退 12.7%。 716


結 論

二、英文部分 1. Asian Development Bank (2011) . Asian Development Outlook 2011: South-South Economic Links 2. African Economic Outlook (AEO) :http://www.africaneconomicoutlook.org/en/ 3. Bloomberg - MARKETS:http://www.bloomberg.com/markets/currencies/ 4.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10). The CIA World Factbook2010. Skyhorse Publishing. 5.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nada: http://www.international.gc.ca/international/index.aspx 6. IMF - World Economic Outlook Update (2011.01.25): 7.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 World Economic Outlook Reports ﹝ 2011.01.28 ﹞ 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11/update/01/index.htm 8.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ld Economic Outlook(2011, April) 9. Liberia Webs (April 15th 2011) Liberia's economic growth picks up - IMF http://www.liberiawebs.com/ 10. World economic forum(2010).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

三、網路資源 1. 中華民國外交部: http://www.mofa.gov.tw/webapp/ct.asp?xItem=76&ctnode=1131&mp=1 2. 中華民國總統府:http://www.president.gov.tw/ 3.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http://www.taitra.com.tw/ 4.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19901&ctNode=2846 5.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http://ebas1.ebas.gov.tw/pxweb/Dialog/statfile9L.asp 6. 中美洲自由貿易協定產品中心:http://www.centralamericaproduct.org/ch/index.php 7.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http://www.ocac.gov.tw/ 8. 中美洲經貿辦事處: http://www.cato.com.tw/investment_nicaragua.html 9. 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業務處 - 各國投資環境 http://www.dois.moea.gov.tw/asp/invest.asp 10. 中華民國中東經貿協會: http://www.meworks.net/meworksv2a/meworks/page.aspx?no=44154 11. 中央通訊社,郝雪卿 (2011 年 1 月 18 日 )。寮國種咖啡,王信鈞揚名法國。取自: http://www.cna.com.tw/ShowNews/WebNews_Detail.aspx?Type=Personage&TNo=1922 &ID=201101180004 71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12. 日本振興會 (Japan External Trade Organization;JETRO ):http://www.jetro.go.jp/ 13. 台灣經貿網—http://www.taiwantrade.com.tw/CH/ 14. 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http://www.aseancenter.org.tw/TAstatistics.aspx 15. 台灣商會聯合資訊網:http://www.tcoc.org.tw/index.aspx 16. 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http://www.aseancenter.org.tw/Default.aspx。 17. 台灣區織布同業工會。巴基斯坦、柬埔寨、越南及尼泊爾等國的紡織業投資環境。取自: http://training.ttri.org.tw/dailynews/newsview.php?newsnum=4759 18. 世華財訊。卡達石油公司計劃投資 380 億元在海南新建烯合資廠 (2010 年 1 月 20 日 )。 取自 http://big5.cnfol.com/big5/futures.cnfol.com/zzzx/100120/403,1930,7143063,00.shtml 19. 仝澤蓉 (2008 年 1 月 4 日 )。投資以色列創投基金。聯合新聞網。取自: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127646 20. 全球台商服務網: http://twbusiness.nat.gov.tw/page.do?id=1267 21. 自由電子報,王孟倫(2010 年 12 月 5 日)愛爾蘭經濟 猛虎變病貓。取自: http: //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dec/5/today-e2.htm 22. 自由電子報,盧永山(2010 年 11 月 29 日)歐財長加班 急商對愛爾蘭紓困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nov/29/today-e1.htm 23. 自由貿易協定國家專區:http://www.taiwantrade.com.tw/CH/resources/SUB/MK/FTA/ 24. 地平線月刊: http://www.skylinemonthly.com/ 25.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http://www.cepd.gov.tw/ 26. 行政院主計處─政府統計: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3213&CtNode=3504&mp=1 27. 林祖嘉﹝ 2005 ﹞。2010 大陸東協自由貿易區,台灣邊緣化的開始。台灣經濟發展研究 中心資料網。取自 http://rcted.ncu.edu.tw/digest_view.php?serial=136 28. 吳修辰。台灣阿拉伯王:在中東賺油元,在宜蘭蓋宮殿 (2007 年 1 月 31 日 )。取自: http://www.nownews.com/2007/01/31/320-2048824.htm 29. 奇摩理財 – 外匯走勢圖:http://tw.money.yahoo.com/intl_currency 30. 周偉華﹝ 2010.05 ﹞歐洲債務危機解除了嗎 ? 愛爾蘭會是下一個 ? 天下雜誌。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40875 31.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 國政研究報告。http://www.npf.org.tw/post/2/8998 32. 華爾街日報中文版:http://chinese.wsj.com/big5/index.asp 33. 徐碧華(2010.10.20):台灣經濟成長,明年辜 4.5% 環球透視預測,亞太區將從 8.2% 降至 6.7%;大陸減為 8.6%。台灣經濟研究院 / 經濟日報。取自: http://www.cier.edu.tw/ct.asp?xItem=13323&ctNode=52&mp=1 34. 國際商情:http://www.trademag.org.tw/ 35. 國際貿易局 – 統計及關稅:http://cweb.trade.gov.tw/mp.asp?mp=1 718


結 論

36.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吳孟道(2011 年 1 月 7 日)野火燒不盡的歐洲債信問題 http://www.npf.org.tw/post/3/8618 37. 張茉楠﹝ 2011.02.15 ﹞。金融危機產生深遠影響,全球經濟格局呈四大趨勢。中國新聞 網。取自:http://www.chinanews.com/cj/2011/02-15/2843561.shtml 38. 張翔一 (2008 年 7 月 16 日 )。越南在沒有完整訊息公開機制。天下雜誌,401。取自: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35212 39. 惠普財經網:http://www.investaiwan.com/%B3%CC%B7s%ADn%BBD.php 40. 經濟部工業局:http://www.timglobe.com.tw/4.php 41.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http://www.moeaic.gov.tw/ 42.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http://www.dois.moea.gov.tw/ 43. 經濟學人:http://www.economist.com/ 44.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新聞資料 – 2011 年受惠 ECFA 紅利貿易將持續看好。 http://www.cnfi.org.tw/wto/all-module33.php?id=203&t_type=s 45. 經濟部統計處 – 經濟統計指標: http://2k3dmz2.moea.gov.tw/gnweb/Indicator/wFrmIndicator.aspx 46. 經濟部電子報: http://www.moea.gov.tw/mns/government/news/EpaperDetail.aspx?volume=20110211 47. 新浪財經 - 愛爾蘭失業率居高不下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110121/17089292651.shtml 48. 新浪網,高峰(2011 年 4 月 11 日)愛爾蘭失業率在歐盟排名第二 http://finance.sina.com.hk/news/44/2/1/3749816/1.html 49. 鉅亨網,(2010 年 6 月 24 日)只要希臘通過預算削減方案 歐盟承諾將避免希臘違約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0624/KDXGP8CTFD72L.shtml?c=headline_sitehead 50. 遠雄人壽 – 外匯查詢。http://www.fglife.com.tw/unitlink/century/35.asp 51. 廖玉玲(2010 年 11 月 29 日)愛爾蘭紓困 亞洲開市前宣布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002122.shtml 52. 賴淙民。福聚太陽能預計 7 月交貨,多晶矽純度達 11N(2010 年 6 月 30 日 )。精實新聞。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915b3807-7015-4f1b-9ee3f44f6dfd2f56 53. 賴 淙 民,(2010 年 11 月 25 日 ) 愛 爾 蘭 紓 困 方 案。 理 財 網。http//www.moneydj.com/ KMDJ/Report/ReportViewer.aspx?a=84d4ae79-f02e-472f-a855-ed4b8d239e30 54. 顏真真(2011.03.04)。2 月外匯存底 3906.9 億美元新高,但仍輸中日俄,排名第四。 今日新聞網。http://www.nownews.com/2011/03/04/320-2693710.htm 55. Asian Development Bank:http://www.adb.org/ 56. CIA: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geos/ei.html 71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57. Global Insight:http://www.ihs.com/index.aspx 58.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http://www.imf.org/external/index.htm 59. StockQ. Org – 全球經濟指標:http://www.stockq.org/economy/calendar.php 60. The World Bank:http://data.worldbank.org/ 61. The Brunei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 BEDB ):http://www.bedb.com.bn/ 62. The U.S.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CIA):https://www.cia.gov/ 63. Juliaaa ﹝ 2010.02.28 ﹞中南美洲之經濟合作組織。網路城邦部落格。 http://blog.udn.com/juliaaa6333/3812244

720


附錄 附錄一、 主要國際經濟組織名稱對照表 .........721 附錄二、 與我國簽署投資保證協定國家一覽 ...723 附錄三、 主要國家與我國雙邊貿易總額排序表 ..727 附錄四、 常見經濟名詞解釋 ........................728 附錄五、2010 磐石獎海外代表得主簡介 .........731 附錄六、 海外華人第 19 屆創業楷模簡介 .......734 附錄七、 中華民國僑務及經貿相關部門網站 ....735 附錄八、海外僑商團體網站 ........................740 附錄九、外國政府經貿部門網站 ..................744

99華僑經濟年鑑



附錄 附錄一、主要國際經濟組織名稱對照表 簡稱

英文名稱

中文名稱

ACS

Association of Caribbean States

加勒比海國家協會

ADB

Asian Development Bank

亞洲開發銀行

AG

Andean Group

安地斯集團

APEC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Council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APO

Asia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亞洲生產力組織

ASEAN

Association of South East Asia Nations

東南亞國家協會

CABEL

Central American Bank for Economic Integration

中美洲銀行

CACM

Central American Common Market

中美洲共同市場

CARICOM

Economic Commission of Latin American and the Caribbean

加勒比海共同市場

CEFTA

Central European Free Trade Agreement

CEPAL

Comision Economica para America Latina y el Caribe 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經濟委員會

COMESA

Common Market of Eastern & Southern Africa

東南非洲共同市場

EBRD

European Bank of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

EC

European Commission

歐盟委員會

ECB

European Central Bank

歐洲中央銀行

ECOWAS

Economic Community of West African States

西非經濟共同體

EFTA

European Fair Trade Association

歐洲自由貿易聯盟

EMU

European Monetary Union

歐洲貨幣聯盟

EU

European Union

歐洲聯盟

EU-15

European Union

歐盟 15 國

EU-27

European Union

歐盟 27 國

GCC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海灣合作理事會

中歐自由貿易協定

72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簡稱

中文名稱

G20

G-20 major economies

二十國集團

G8

Group of Eight

八大工業國組織

G7

Group of Seven

七大工業國組織

G2

Group of Two

中、美兩國集團

IADB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美洲開發銀行

IBRD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世界銀行)

IM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國際貨幣基金

LAAI

Latin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Integration

拉丁美洲統合協會

MERCOSUR

Mercado Comun del Sur (South American Common Market)

南方共同市場

NAFT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OCAS

Orgnization of Central American States

中美洲國家組織

OAU

Organization of African Unity

非洲團結組織

OECD

722

英文名稱

Organiza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PEC

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

PBEC

Pacific Basin Economic Council

太平洋盆地經濟理事會

PBF

Pacific Business Forum

太平洋企業論壇

PECC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Council

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

SPC

South Pacific Commission

南太平洋委員會

SPF

South Pacific Forum

南太平洋論壇

UN

United Nations

聯合國

WCO

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

世界關稅組織

UNCTAD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聯合國貿易發展署

UNWTO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聯合國世界觀光組織

WB

World Bank

世界銀行

WEF

World Economic Forum

世界經濟論壇

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世界衛生組織

W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世界貿易組織


附 錄

附錄二、與我國簽署投資保證協定國家一覽表 國家 1. 美國

2. 新加坡

協定名稱

簽訂日期

生效日期

我方主簽

對方主簽

中美關於保證美 06/25/1952 06/25/1952 外交部長葉公超

美國駐華大使

國投資制度換文

Howard P. Jones

台北投資業務處 04/09/1990 04/09/1990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處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 和新加坡經濟發

長黎昌意

局長陳振南

展局投資促進和 保護協定 3. 印尼

中印尼投資保證 12/19/1990 12/19/1990 駐印尼經濟貿易代表 印尼駐台北商會主 協定

4. 菲律賓

處代表鄭文華

席 Alinoerrasjid

中菲投資保證協 02/28/1992 02/28/1992 駐菲律賓台北經濟文 馬尼拉經濟文化辦 定

化辦事處代表劉達人 事處主任 Joaquin R.Roces

5. 巴 拿 馬 共 中華民國與巴拿 03/26/1992 07/14/1992 經濟部長蕭萬長 和國

Roberto Alfaro

遇及保護協定

Estripeaut

6. 巴 拉 圭 共 中華民國政府與 04/06/1992 11/11/1992 外交部長錢復 和國

巴拉圭外交部長

巴拉圭共和國政

Alexis Manuel

府投資保證協定

Frutos Vaesken

7. 尼 加 拉 瓜 中華民國政府與 07/29/1992 01/08/1993 經濟部長蕭萬長 共和國

巴拿馬工商部長

馬共和國投資待

尼加拉瓜經濟暨發

尼加拉瓜共和國

展部部長

政府投資保證協

Julio Cardenas

定 8. 馬來西亞 中馬投資保證協 02/18/1993 02/18/1993 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 馬來西亞友誼及貿 定

文化辦事處代表黃新 易中心代表 Dato‘ 壁

Syed Mansor Syed Kassim Barakbah

9. 越南

駐越南台北經濟 04/21/1993 04/21/1993 駐越南台北經濟文化 駐台北越南經濟文 文化辦事處和駐 台北越南經濟文

辦事處代表林水吉

化辦事處代表 Dao Duc Chinh

化辦事處投資促 進和保護協定

72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國家 10. 阿根廷

協定名稱

簽訂日期

生效日期

我方主簽

台北經濟部與布 11/30/1993 11/30/1993 經濟部次長許柯生

對方主簽 阿根廷經濟暨公共

宜諾斯艾利斯經

工程與服務部次長

濟暨公共工程與

哈德內克

服務部關於投資 促進及保護協定 11. 奈 及 利 亞 中華民國政府與 04/07/1994 04/07/1994 經濟部長江丙坤

奈及利亞聯邦共和

聯 邦 共 和 奈及利亞聯邦共

國商務暨觀光部部

長奧吉洛

和國政府間投資 促進暨保護協定

12. 馬 拉 威 共 中華民國政府與 04/22/1995 05/14/1999 外交部長錢復 和國

部長柏納里

府投資保證協定

Hon. E.C.I. Bwanali

13. 宏 都 拉 斯 中華民國與宏都 02/26/1996 10/20/1998 外交部長錢復 共和國

馬拉威共和國外交

馬拉威共和國政

宏都拉斯共和國外

拉斯共和國投資

交部長烏必索

待遇及保護協定

S.E. Lic. J. Delmer Urbizo

14. 泰國

中泰投資促進及 04/30/1996 04/30/1996 駐泰國台北經濟貿易 泰國駐台北貿易經 保障協定

辦事處代表許智偉

濟辦事處代表柴司 瑞

15. 薩 爾 瓦 多 中華民國與薩爾 08/30/1996 02/25/1997 外交部長章孝嚴 共和國

瓦多共和國相互

薩爾瓦多外交部長 龔薩雷斯

促進及投資保障 協定 16. 塞 內 加 爾 中華民國政府與 10/24/1997 05/17/1999 行政院長蕭萬長 共和國

塞內加爾總理狄安

塞內加爾共和國 政府間相互促進 暨保障投資協定

17. 史 瓦 濟 蘭 中華民國政府與 03/03/1998 09/03/1998 經濟部長王志剛 王國

企業兼就業部長

府投資促進暨保

Rev. Absalom

護協定

Muntu Dlamini

18. 布 吉 納 法 中華民國政府與 10/09/1998 11/20/2003 外交部長胡志強 索

布吉納法索政府 間相互促進暨保 障投資協定

724

史瓦濟蘭王國政府

史瓦濟蘭王國政

布吉納法索外交部 長魏陶哥


附 錄

國家

協定名稱

簽訂日期

生效日期

我方主簽

對方主簽

19. 多 明 尼 加 中華民國與多明 11/05/1998 04/25/2002 駐多明尼加大使國剛 多明尼加外交部長 共和國

尼加共和國政府

拉多雷

間投資促進暨保 護協定 20. 貝里斯

中華民國政府與 01/16/1999

行政院長蕭萬長

貝里斯總理穆沙

貝里斯政府間相 互投資促進暨保 護協定 21. 哥 斯 大 黎 中華民國政府與 03/25/1999 10/18/2004 經濟部長王志剛 共和國

哥斯大黎加共和

哥國對外貿易部部 長古索斯基

國間促進暨相互 保障投資協定 22. 馬 紹 爾 群 中華民國政府與 05/01/1999 05/01/1999 外交部長胡志強 島共和國 馬紹爾群島共和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 外交暨貿易部長 Philip Muller

國政府投資促進 暨保護協定 23. 馬 其 頓 共 中華民國政府與 06/09/1999 06/09/1999 經濟部長王志剛 和國

馬其頓共和國政

馬其頓共和國貿易 部長格魯夫斯基

府投資促進暨相 互保護協定 24. 賴 比 瑞 亞 中華民國政府與 06/17/1999 08/06/2000 外交部長胡志強 共和國

賴比瑞亞共和國

賴比瑞亞共和國外 交部長開普頓

政府投資促進暨 相互保護協定 25. 瓜 地 馬 拉 中華民國政府與 11/12/1999 12/01/2001 駐瓜地馬拉大使吳仁 瓜地馬拉共和國經 共和國

瓜地馬拉共和國

政府投資促進及

Jose Guillermo

保護協定

Castillo Villacorta

26. 沙 烏 地 阿 台北經濟部與利 10/31/2000 07/25/2001 經濟部陳次長瑞隆 拉伯

濟部代部長

沙烏地阿拉伯基本

雅德財經部間促

工業公司副總裁兼

進暨保障投資備

執行董事莫罕默

忘錄

德•哈邁得•馬迪

72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國家 27. 印度

協定名稱

簽訂日期

駐新德里台北經 10/17/2002

生效日期 3/18/2005

濟文化中心與駐

我方主簽

對方主簽

駐新德里台北經濟文 駐台北印度-台北 化中心錢剛鐔

協會會長 Ranjit Gupta

台北印度-台北 協會間投資促進 及保護協定 28. 聖文森

中華民國政府與 12/17/2009

2/1/2010

駐聖文森大使李澄然 聖國副總理兼外長 Sir Louis Straker

聖文森國政府投 資相互促進暨保 護協定 29. 甘比亞

中華民國與甘比

9/30/2010

經濟部長施顏祥

甘國經濟計畫暨企

亞共和國投資促

業發展部長

進及相互保護協

Yusupha Alieu Kah

定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業務處

726

6/8/2010


附 錄

附錄三、主要國家與我國雙邊貿易總額排序表 單位:億美元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排名

中國大陸

765.9

904.3

982.8

786.7

1,128.8

1

日本

625.8

618.7

640.6

507.2

699.2

2

美國

550.3

585.9

571.2

417.1

568.5

3

香港

392.6

398.0

341.8

305.7

394.4

4

南韓

221.5

229.5

218.7

178.1

267.4

5

新加坡

143.9

152.9

165.0

134.2

197.3

6

德國

111.4

122.5

132.0

103.7

147.6

7

馬來西亞

109.9

115.8

122.8

86.1

136.4

8

沙烏地阿拉伯

102.9

111.4

161.6

93.3

128.6

9

澳大利亞

80.7

93.6

117.6

83.2

120.5

10

印尼

77.0

86.9

108.6

84.1

105.3

11

泰國

78.9

88.1

81.6

65.1

91.2

12

越南

57.2

79.0

91.6

69.1

88.2

13

荷蘭

67.5

71.9

69.2

60.9

84.6

14

菲律賓

72.6

72.0

70.2

60.5

83.0

15

科威特

51.2

58.7

82.2

47.0

62.7

16

英國

52.9

55.4

55.5

42.1

52.9

17

阿聯大公園

42.4

49.6

61.6

35.0

50.0

18

義大利

37.4

38.9

40.9

36.2

44.0

19

國家 / 地區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財政部統計處

72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附錄四、常見經濟名詞解釋 ★失業率 (Unemployment Rate) 失業人口占勞動力之百分比,亦即有基本能力且有積極意願投入工作之勞動力中,想要 找工作卻不能就業之人口比例。失業率高表示許多人失去薪資所得則總所得減少,而投 入要素減少使總產出減少,整體社會經濟福利降低,是痛苦指數的重要指標之一。

★外匯(Foreign Exchange ) 可以作為國際支付工具的外國通貨或是對外國通貨的請求權,必須是國際間共同接受的 可兌換通貨,如外國貨幣、存款、證券等。

★自由貿易協定 (Free Trade Agreement, FTA) 兩國或多國間為促進經濟一體化,消除貿易壁壘,來自協約國的貨品可減免關稅和進口 稅,通常自由貿易的簽訂會增加簽約國家的雙邊貿易量。

★同時指標(Coincident Indicators) 同時指標係與當前經濟景氣同時變動之指標。

★物價指數(Price Index , Pl ) 當期平均物價水準相對於基期平均物價水準的百分比值,基期是作為比較基準的期間, 將其平均物價水準設定為 100 ,當期物價指數與 100 比較,即可知平均物價水準的變化。

★通貨膨脹 (Inflation) 社會上多數財貨勞務之價格持續上漲的現象,亦即代表整體平均物價水準的物價指數不 斷升高。因貨幣的實際購買力降低,若貨幣的名目所得未增加或增幅較小,代表實質總 所得減少,經濟體內國民維持原來生活水準的成本提高。通貨膨漲率=【(Pit 一 Pit-1) / PIt-1】X 100%

★通貨緊縮 (Deflation) 社會上多數財貨勞務之平均價格持續下跌的現象,亦即物價指數不斷下降,常導因於經 濟活動衰退,買方支付成本降低,但賣方利潤降低而減少生產,因此伴隨高失業率,痛 苦指數反而提高。

★政府債務(Government Debt) 以債券和短期借款形式存在的政府債務總額,通常以債務占 GDP 比例來衡量國家負債 大小。若政府負債過高,除了可能逼近國家舉債上限而使得財政政策規模受限外,也可 能遭國際信評機構降等。

728


附 錄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行政院主計處每月針對國內各類商品零售價與服務類價格之變動情況,以統計方法編製 消費者物價指數,並與去年同期比較而發布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

★景氣對策信號(Monitoring Indicators) 判分為五種信號: 「綠燈」表示當時景氣穩定。「黃紅燈」表示 景氣尚穩,但在短期 內有轉熱或趨穩之可能。「紅燈」表示景氣過熱,政府可能採取緊縮措施。「黃藍燈」 表示景氣短期內有轉穩或趨於衰退之可能。「藍燈」表示景氣衰退。

★貿易餘額 (Trade Balance) 國際收支中有關商品(或有形物品)進出口的貿易差額。包括食品、石油、農工原料、 製造品、資本財和汽車等。資本品和汽車。如果包括勞務和移轉支出,則稱為經常帳 餘額。

★貿易條件 (Terms Of Trade) 在不考慮運費、匯率等交易成本下,為了要換取一單位進口產品而須放棄本國生產的數 量,通常以進口與出口產品的價格指數比率表示之。

★貿易障礙 (Trade Barriers) 國際貿易之專業分工可以促進各國資源更有效運用,但進口代表本國對外國產品的需 求,將降低本國的產出、所得與就業水準,因此政府可能會對進口產品課徵關稅以提高 其價格,或以進口限額直接減少其數量,亦即政府為保護國內的產業與經濟表現,會以 各種政策限制國際自由貿易之進行。

★經濟發展(Economic Development ) 平均每人實質所得(real GDP per capital)逐漸增加,並長期持續的經濟成長現象,而且 包括改變經濟結構及改善制度,朝向國家現代化。

★經濟成長率(Economic Growth Rate) 經濟成長率係指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扣除物價上漲因素之 變動率。由民間消費、投資、政府消費、出口、進口所組成。

★預算赤字 (Budget Deficit) 政府財政總支出超出總收入的部分。這一差額(赤字)通常靠借款彌補。

★領先指標(Leading Indicators) 領先指標可做為未來經濟景氣變動之衡量,當領先指標綜合指數上升時,可預期未來經 濟景氣將趨熱絡。

★匯率(Exchange Rate ) 兩國不同貨幣之間互相兌換的比例,又稱為雙邊匯率,亦即以一種通貨換取一單位另一 72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種通貨所應支付的單位成本。通常有兩種表達方式,直接報價法為一單位外國貨幣折換 本國貨幣之單位數;間接報價法為一單位本國貨幣折換外國貨幣之單位數。

★實質國內生產毛額 (Real GDP) 以基期物價水準計價之所有最終財貨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因各期實質 GDP 均以同一 基期物價水準計價,比較 GDP 消長時,不會受到物價水準波動的不當影響,可以真正 表達各種產品所創造的價值與所得實際購買力,通常以小寫 gdp 表示。

★關稅 (Tariff) 從價稅依進口產品價值的某一百分比,亦即依據稅額占進口金額的比例課徵,進口價格 愈高則稅額愈高,通常為稅率固定之比例稅。從量稅依進口產品的某一數量擔稅,亦即 依據稅額占交易數量的比例課徵,交易數量愈高則稅額愈高,通常為稅率固定之比例稅。

★關稅同盟 (Customs Union) 區域內會員國間取消彼此之關稅,且對區域外國家亦採取一致的關稅,即區域內進行自 由貿易,對區域外有相同程度的貿易障礙。區域經濟進入關稅政策整合,而不會發生貿 易偏轉問題。

★躉售物價指數(Wholesale Price Index, WPI) 躉售物價指數係衡量商品批發價格之指數,唯不包含服務類價格。指數編製方法與消費 者物價指數(CPI)相同。

★貿易依存度 (Trade Degree Of Dependency) 貿易依存度指一國對外貿易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值,主要用於衡量一國經濟對 國際市場依賴程度的高低或國內市場的開放程度。由於,對外貿易分為出口與進口兩部 分,因此又可分為出口依存度與進口依存度,即進出口金額分別相對於 GDP 的比值。

730


附 錄

附錄五、2010 磐石獎海外代表得主簡介 公司名稱

公司簡介

說明 天 鷹 傢 俱 集 團 成 立 於 1985 年, 自 創 傢 俱 品 牌 HOMELEGANCE,為在美華人進口家庭用傢 俱的先鋒之一,主導著傢俱流行的趨勢。天鷹傢俱 創業之初從跳蚤市場擺地攤做起,雖後發展為禮品 店並逐步發展從事海外進口傢具。目前,主要從馬 來西亞、越南、中國、台灣、印尼進口傢具,行銷 市場分布全美及加拿大、墨西哥、韓國、多明尼加、 波多黎各、中東及南非等國。 十 多 年 前 鑒 於 工 廠 總 是 抄 襲 傢 俱 款 式, 一 旦 有 一

負責人:趙時銘

款 傢 俱 熱 賣, 很 快 其 他 進 口 商 也 都 開 始 賣 了。 於

地 址:48200 Fremont Blvd. Fremont, 是 趙 總 裁 決 定 聘 請 自 己 的 設 計 團 隊, 把 中 西 文 天鷹傢俱 集團

CA 94538

化 融 入 傢 俱 設 計 中, 除 了 產 品 品 質 大 大 提 高 之

電話:+1-510933-7588

外, 產 品 更 是 獨 樹 一 格。 也 因 此 決 定 於 2001 年

傳真:+1-510933-7589

註 冊 HOMELEGANCE 商 標, 並 花 下 大 筆 資 金 進

營業項目:從亞洲進口傢俱,批發到 行 廣 告 及 參 加 多 個 國 際 大 型 傢 俱 展 銷 會, 很 快 的 全美、加拿大及其他國家。

HOMELEGANCE 品牌就在美國及其他各國傢俱業 打開知名度。然而 1996 年美國某著名家庭用品連 鎖店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宣佈破產倒閉,天鷹也 因此受到巨額損失,損失可說是高達當時公司一半 的資產,這對於正準備在事業上展翅高飛的天鷹傢 俱集團頓時有如折翼的老鷹,難能可貴的是,天鷹 傢俱沒有因此被擊倒,趙時銘董事長不僅網羅更多 優秀的業務人員之外也繼續開發新產品,積極拓展 新 客 源, 老 鷹 再 度 展 翅, 銷 售 額 逆 勢 成 長 百 分 之 三十。

73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公司名稱

公司簡介

說明 益邦製藥 1995 年成立於美國舊金山,是一家以製 藥技術起家的美國上市公司,主要策略是利用藥物 劑型的技術和臨床試驗的專長以發展、製造和銷售 處方藥,是一家以研發和技術為主的製藥公司。益 邦製藥目前在全球共有員工 800 餘人,由於美國生 醫產業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很高,公司員工普遍

負責人:許中強 博士 地 址 : 3 0 8 3 1 H u n t w o o d Av e . , Hayward, CA 94544, U.S.A. 益邦製藥 電話:+1-510-476-2000 股份有限 傳真:+1-510-471-1595 公司 網址: http://www.impaxlabs.com/ 營業項目:醫藥產品,包括研發、生 產製造及銷售學名藥以及品牌藥。

均為大學生,研發部門擁有博士學位者達 20%,此 外,公司更延聘在享譽於全球藥學的多位學者專家, 擔任諮詢團隊,針對公司的主要研發提供意見與指 導拓展市場。近年來有鑒於公司營業的快速成長與 擴張,益邦製藥著眼台灣具備 50 年以上之國際經驗 及優秀人才、重視智慧產權、生產製造成本較歐美 低廉等因素,於 2007 年在台灣成立益邦製藥股份公 司,並於同年底動土在竹南科學園區耗資二千六百 萬美元建構一個研發和生產中心,廠房設計以達到 美國、歐洲、台灣 GMP 標準,該廠的機器設備可生 產一批數千粒到一批超過百萬粒的口服錠劑、膠囊 和顆粒,目前竹南廠房已通過美國 FDA 和台灣衛生 署的查核,並已開始量產運銷至美國,未來計劃將 台灣益邦製藥發展成為一個全球研發及生產中心。 負責人張銘期於 13 歲時,跟隨投資經商的父母來到 南非,並在南非完成學業,大學畢業後返回台灣從 事 IT 工作,期 間投身著名美商寶藍 (Borland) 公司 任職資深顧問,負責軟體工程研發,多次在高科技 園區開課主講軟體應用。2004 年在機緣之下與妻子 重返南非來到賴索托接管家族業,開始了成衣工廠 的經營管理之路。面對傳統的成衣工業,張銘期結 合了其所掌握的技能及年輕一代特有的進取精神和

負責人:張銘期

放眼世界的胸襟膽識,一步一腳印的促進企業的成 址:PLOT 6. Thetsane Industrial 功轉型。綠色環保理念打造夕陽工業的美好春天, 艾克雷永 Area ,Maseru 100,Kingdom of Lesotho 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將國際推崇的綠色環保理念 固紡織有 引入成衣製造流程,迅速佔領成衣市場,成衣企業 電話:+266-2231-2197 限公司 發展的鍵。艾克雷永固紡織在內部管理方面堅持四 傳真:+266-2231-2219 化式模式, 即「組織結構專業化」、「工作方式標 經營項目:成衣製造加工。 地

準化」、「管理的制度化」、「員工的職業化」。 董事長認為嚴謹而科學的組織結構是實現高效分工 協 作 的 前 提, 能 促 進 公 司 的 合 作 與 資 訊 交 流, 讓 最好的人才能站到最前線。同時,組織結構及分工 注 重 代 理 制 度, 避 免 個 別 崗 位 的 缺 勤 帶 來 溝 通 的 不順暢, 也促使員工做到一專多能, 這亦是 Keep Running 之關鍵 ,不會因為人員的意外流失造成管 理和日常作業流程的缺口。 732


附 錄

公司名稱

公司簡介

說明 泰僑昌主要從事汽車、機車電子配線組,主要客戶 包含鈴木、本田、山葉、川崎等大廠,有鑒於泰國 政府汽機車政策的開放,1998 年應鈴木機車公司之 邀約赴泰國設立泰僑昌工業有限公司,成為泰國汽 機車產業第一家外資公司。目前泰國已是日系汽機

負責人:郭有煌

車的生產主要基地,中衛體系工廠的搭配為最主要

址:101/13 Bangplee King Kaew 的一環,能通過日系工廠嚴苛的挑選並獲得認同, 必須先要有詳細綿密的規劃,尤其是細節的部份, Road, Bangplee Yai, Samutprakan, 泰橋昌工 接著要徹底的執行。泰僑昌的主力產品是汽機車“電 Thailand 10540 業有限公 子配線組”,其屬於耐久材,主副材料如端子、連 電話:+66-2-316-2675~9 接品、線材等都必須具有高精密度、低誤 差,才不 司 傳真:+66-2-316-9694 會影響產品的精密度及可靠度,也因此泰僑昌為保 營業項目:汽機車用的端子及電子配 證品質,不惜全數投產自製零件,形成一條龍製造 地

線組 , 連接器 , 線材 , 模具。

鏈,每項環節均嚴格控管,保證品質、價格合理、 服務周到,是泰僑昌的競爭優勢,亦是受到日系工 廠重視的主因。品質管制採用 P.P.M 管理,尊重員 工採用民主式人性化管理,並且注重細微管理及製 造過程之細節,因此;即使在日資衛星工廠環繞下, 泰僑昌目前已取得日系系統工廠的三成佔有率。 1980 年代是台灣經濟飛躍,傳統產業擴張的時期, 但緯樹集團的負責人林次鏗已預見台灣諸多條件的 限制,如合適土地的不易取得,工人招募的困境, 也認為產業向海外開枝散葉才能增強競爭力,因此

負責人:林次鏗

毅然決然在 1988 年前往馬來西亞投資,並陸續建立

地 址:Lot 3356, Batu7-3/4, Jalan 越南、泰國等生產基地,迄今總共有六個廠,僱用 員工達 8000 人以上,公司從創立時期的數十人到現 Kapar, 42200 Kapar, 在的規模,證明了「只有夕陽公司沒有夕陽產業」,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由過往簡單的製造業,到現今需要精密 CNC 機械加 緯 樹 控 股 電話:+603 - 32915401 工的產業模式,說明了「非不能也不為也」。緯樹 有限公司 傳真:+603 - 32915407 集團並不墨守成規,經常研究改善現有的生產模式 網址:http://www.latitude-tree.com 與工藝技術,以服務客戶為導向,並積極提昇品質 營業項目: 高級臥房組、餐桌椅、沙 及控管成本,於 2009 年金融海嘯襲捲全球期間,緯 發、高級休閒椅、碗碟櫃、電視櫃、 樹集團因為秉持「品質是不可取代」、「以迎合市 客廳傢俱。 場需求」、 「創造獨特的供給」、「嚴控成本」的 信念,從量化產品到多樣少量的精品,服務模式深 獲客戶肯定,獲利還迭創造新高,這也反映出緯樹 團隊良好的前置規劃與卓越的執行力,才能在業界 脫穎而出。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73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附錄六、海外華人第 19 屆創業楷模簡介 公司名稱

公司簡介

說明 勇闖異地創業,發揮華人血統的韌性以及 堅毅刻苦的精神,努力突破語言障礙,以 掌握橡膠為工業之母的市場精髓,提供客 戶高品質、低價格的產品,以及滿足各種

第一橡膠有限公司

董事總經理:林朝坤 ( 泰國 )

國際規範或規格的服務,成功創造競爭優 勢,並打進國際知名日系汽、機車大廠橡 膠製品零組件的供應鏈,在泰國奠下良好 的事業基礎,並將橡膠產品朝更多元、更 精緻的方向發展,開拓更寬廣的國際事業 版圖。 從代理澳洲健康產品出發,致力於保健產 品及化妝品的研製與銷售,進而建立自己 的 GMP 藥 廠 生 產 線, 嚴 格 控 管 品 質, 從 OEM 發展自有品牌,以踏實誠信的企業文

澳大利亞活曼特藥業

執行董事長:葉蓓玲

化,堅持良好的健康精品形象,從亞裔利 基市場扎根,邁向澳洲主流市場,並成為 2010 年上海與世博澳大利亞國家館健康食 品獨家禮品專區供應商,超越澳洲許多大 廠榮獲政府諸多獎項,成為澳洲健康產品 的第一品牌。

資料來源:中國青年創業協會總會、http://gmg.tw/article/view.jsp?aid=217181&cid=16

734


附 錄

附錄七、中華民國僑務及經貿相關部門網站 一、僑務委員會網站(其下列海外各華僑文教服務中心網站) 僑務委員會 http://www.ocac.gov.tw/ 全球僑商服務網 http://www.ocbn.org.tw/

(一)亞洲 馬來西亞華僑服務站 http://www.ocac.net/malaysia/ 日本華僑服務站 http://www.ocac.net/japan/ 印尼華僑服務站 http://www.ocac.net/indonesia/ 韓國華僑服務站 http://www.ocac.net/korea/ 菲華文教服務中心 http://www.ocac.net/philippine/ 泰華文教服務中心 http://www.ocac.net/thailand/ 越南華僑服務站 http://www.ocac.net/vietnam/ 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 香港事務局 http://www.boca.gov.tw/ct.asp?xItem=120&ctNode=56&mp=1 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 澳門事務局 http://www.boca.gov.tw/ct.asp?xItem=146&ctNode=56&mp=1

(二)大洋洲 紐西蘭華僑服務站 http://www.ocac.net/auckland/ 澳洲墨爾本華僑服務站 http://www.ocac.net/melbourne/ 澳洲雪梨華僑文教服務中心 http://www.ocac.net/sydney/ 澳洲布里斯本華僑文教服務中心 http://www.ocac.net/brisbane/

(三)歐洲 德國柏林華僑服務站 http://www.ocac.net/germany/ 荷蘭華僑服務站 http://www.ocac.net/holland/ 法國華僑服務站 http://www.ocac.net/paris/ 英國華僑服務站 http://www.ocac.net/united_kingdom/

(四)美洲 華府華僑文教服務中心 http://www.ocac.net/washingtondc/ 紐約華僑文教服務中心 http://www.ocac.net/newyork/ 芝加哥華僑文教服務中心 http://www.ocac.net/chicago/ 73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西雅圖華僑文教服務中心 http://www.ocac.net/seattle/ 橙縣華僑文教服務中心 http://www.ocac.net/la1/ 多倫多華僑文教服務中心 http://www.ocac.net/toronto/index.asp 邁阿密華僑服務站 http://www.ocac.net/miami/ 波士頓華僑文教服務中心 http://www.ocac.net/boston/ 亞特蘭大華僑文教服務中心 http://www.ocac.net/atlanta/ 休士頓華僑文教服務中心 http://www.ocac.net/houston/ 金山灣區華僑文教服務中心 http://www.ocac.net/sunnyvale/ 洛杉磯華僑文教服務中心 http://www.ocac.net/la2/ 溫哥華華僑服務站 http://www.ocac.net/vancouver/ 檀香山華僑服務站 http://www.ocac.net/honolulu/ 巴西聖保羅華僑文教服務中心 http://www.ocac.net/saopaulo/ 巴拉圭華僑服務站 http://www.ocac.net/paraguay/ 阿根廷華僑服務站 http://www.ocac.net/argentina/ 巴拿馬華僑服務站 http://www.ocac.net/panama/ 多明尼加華僑服務站 http://www.ocac.net/dominica/

(五)非洲 南非華僑服務站 http://www.ocac.net/southafrica/

二、外交部網站(其下列海外各駐外單位網站) 中華民國外交部 http://www.mofa.gov.tw/webapp/mp?mp=1 中華民國駐外單位聯合網站 http://www.taiwanembassy.org/mp.asp?mp=2

(一)亞洲 駐印度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IN 駐以色列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IL 駐印尼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ID 駐日本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JP 台北駐福岡經濟文化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JP/FUK 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那霸分處 http://www.roc-taiwan.org/JP/NA 台北駐日經濟文化辦事處札幌分處 http://www.roc-taiwan.org/JP/OKD 台北駐大阪經濟文化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JP/OSA 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橫濱分處 http://www.roc-taiwan.org/JP/YOK 駐韓國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KR 駐釜山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KR/PUS 736


附 錄

駐馬來西亞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MY 駐菲律賓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PH 駐俄羅斯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RU 駐沙烏地阿拉伯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SA 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SG 駐泰國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TH 駐土耳其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TR 駐越南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VN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VN/SGN 駐約旦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JO 駐科威特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KW 駐蒙古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MN 駐阿曼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OM 駐杜拜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DXB

(二)大洋洲 駐澳大利亞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AU 駐布里斯本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AU/BNE 駐墨爾本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AU/MEL 駐雪梨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AU/SYD 駐汶萊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BN 駐斐濟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FJ 駐馬紹爾共和國大使館 http://www.taiwanembassy.org/MH 駐諾魯共和國大使館 http://www.taiwanembassy.org/NR 駐紐西蘭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NZ 駐奧克蘭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NZ/AKL 駐巴布亞紐幾內亞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PG 駐索羅門群島大使館 http://www.taiwanembassy.org/SB

(三)美洲 駐加拿大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CA 駐多倫多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CA/YYZ 駐溫哥華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CA/YVR 駐美國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US 駐洛杉磯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US/LAX 駐亞特蘭大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US/ATL 駐波士頓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US/BOS 73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駐芝加哥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US/CHI 駐關島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US/GUM 駐檀香山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US/HNL 駐休士頓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US/HOU 駐堪薩斯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US/MKC 駐邁阿密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US/MIA 駐紐約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US/NYC 駐紐約文化中心 http://www.roc-taiwan.org/US/TPECC 駐舊金山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US/SFO 駐西雅圖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US/SEA 駐阿根廷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AR 駐貝里斯大使館 http://www.taiwanembassy.org/BZ 駐巴西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BR 駐智利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CL 駐哥倫比亞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CO 駐多明尼加大使館 http://www.taiwanembassy.org/DO 駐厄瓜多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EC 駐薩爾瓦多大使館 http://www.taiwanembassy.org/SV 駐瓜地馬拉大使館 http://www.taiwanembassy.org/GT 駐海地大使館 http://www.taiwanembassy.org/HT 駐宏都拉斯大使館 http://www.taiwanembassy.org/HN 駐墨西哥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MX 駐尼加拉瓜大使館 http://www.taiwanembassy.org/NI 駐巴拿馬大使館 http://www.taiwanembassy.org/PA 駐巴拉圭大使館 http://www.taiwanembassy.org/PY 駐東方市總領事館 http://www.taiwanembassy.org/PY/AGT 駐祕魯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PE 駐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大使館 http://www.taiwanembassy.org/KN 駐聖露西亞大使館 http://www.taiwanembassy.org/LC

(四)歐洲 駐奧地利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AT 駐捷克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CZ 駐丹麥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DK 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BE 駐芬蘭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FI 駐法國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FR 738


附 錄

駐德國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DE 駐慕尼黑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DE/MUC 駐漢堡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DE/HAM 駐希臘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GR 駐教廷大使館 http://www.taiwanembassy.org/VA 駐匈牙利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HU 駐愛爾蘭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IE 駐義大利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IT 駐拉脫維亞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LV 駐荷蘭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NL 駐挪威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NO 駐波蘭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PL 駐葡萄牙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PT 駐斯洛伐克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SK 駐西班牙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ES 駐瑞典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SE 駐瑞士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CH 駐英國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UK 駐愛丁堡辦事處 http://www.roc-taiwan.org/UK/EDI 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團 http://www.roc-taiwan.org/WTO

(五)非洲 駐布吉納法索大使館 http://www.taiwanembassy.org/BF 駐奈及利亞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NG 駐南非代表處 http://www.roc-taiwan.org/ZA 駐史瓦濟蘭大使館 http://www.taiwanembassy.org/SZ

三、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網站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http://www.trade.gov.tw/

四、經濟部全球台商服務網網站 經濟部全球台商服務網 http://twbusiness.nat.gov.tw/

五、外貿協會網站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http://www.taitra.org.tw/index_ch.asp 73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附錄八、海外僑商團體網站 一、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網站(其下列海外各地台灣商會網站) 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http://wtcc.taiwantrade.com.tw/

(一)亞洲 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http://www.astcc.org/、http://astcc.tidgroup.com/ 香港台灣工商協會 http://www.hktba.org.hk/ 澳門台商聯誼會 http://www.tccm.org.mo 菲律賓台商總會 http://www.tap.org.ph/ 印尼萬隆台灣工商聯誼會 http://tw.myblog.yahoo.com/tbcbdg 在日台灣商工會議所 http://www.tccij.jp 孟加拉台灣商會 http://www.tccb-bd.org/ 台灣商會寮國總會 ( 寮國 ) http://www.ctclao.com/ 新加坡台北工商協會 http://www.tbas.org.sg/ 泰國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http://www.ttba.or.th/ 香港台灣工商協會 http://www.hktba.org.hk/ 越南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http://www.ctcvn.org/ 馬來西亞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http://www.tiam.com.my/ 日本關西台商協會 http://www.tia-japan-kansai.com/ 旅菲中華民國台灣工商協會 http://www.tcci-ph.org/ 萬隆台灣工商聯誼會 http://tw.myblog.yahoo.com/tbcbdg/

(二)大洋洲 大洋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http://tw.myblog.yahoo.com/tcco888/ 昆士蘭台灣商會 澳洲台灣商會 ( 雪梨 ) http://www.tcca-sydney.com/ 澳洲昆士蘭台灣商會 http://tw.myblog.yahoo.com/atccq-888/ 澳洲墨爾本台灣商會 http://www.mttc.com.au/ 紐西蘭南島台商協會 http://www.tbasnz.org/ 紐西蘭南島台商協會 ( 基督城 ) http://www.tbasnz.org/ 紐西蘭台灣商會 ( 奧克蘭 ) http://www.tbanz.org.nz/

740


附 錄

(三)美洲 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http://www.tccna.org/ 中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http://www.twccla.com 亞特蘭大台灣商會 http://www.atlantatcc.org/ 奧斯汀台灣商會 http://austintaiwanesechamber.org/ 芝加哥台灣商會 http://www.taccgc.org 北德州歌林郡台灣商會 http://ntcctcc.org 達福台灣商會 http://www.tcc-dfw.com/ 夏威夷台灣商會 http://tcchonolulu.org/ 休士頓台灣商會 http://www.tcchouston.org/ 洛杉磯台美商會 http://www.taccla.org/ 棉花市台灣商會 http://www.memphistcc.org/ 邁阿密台灣商會 http://www.facebook.com/group.php?gid=104370922327 北加州台灣工商會 http://www.taccnc.org/ 紐奧良台灣商會 http://www.tccneworleans.org/ 紐約台灣商會 http://www.tccna.org/locac_tcc/new_york/new_york.htm 加州柑縣台灣商會 http://www.tccna.org/locac_tcc/orange_county/orange_county.htm 聖安東尼台灣商會 http://www.tccsanantonia.org/ 聖地牙哥台灣商會 http://www.tccna.org/locac_tcc/san_diego/san_diego.htm 天柏灣台灣商會 http://www.tcctf.com 大華府台灣商會 http://www.tccgw.com 加拿大卑斯省台灣商會 http://www.tccbc.ca 渥太華蒙特婁台灣商會 http://www.tccna.org/locac_tcc/ottawa-montreal/ottawa-montreal.htm 舊金山灣區台灣商會 http://wwwtccsfba.org/ 西雅圖台灣商會 http://www.tccseattle.org 多倫多台灣商會 http://www.tma-toronto.com 華府台灣商會 http://www.tccgw.com 卑詩省台灣商會 http://www.tccbc.ca/ 多倫多台商會 http://www.testt.com/ 阿根廷台灣商會 http://www.wtccargentina.org/ 哥斯大黎加台灣商會 http://www.twccla.com/costarica/index.html 多明尼加台灣商會 http://tccdr.net/ 秘魯台灣商會 http://www.twccla.com/peru/index.html 加拿大台灣商會聯合會 http://www.teiaca.com/mainfrm.htm/ 巴西台灣商會 http://www.twccla.com/brazil/index.html 74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智利台灣商會 http://www.twccla.com/chile/index.html 巴拉圭台灣商會 http://www.twccla.com/paraguay/index.html 厄瓜多爾台灣商會 http://www.twccla.com/ecuador/index.html 厄瓜多惠夜基台灣商會 http://www.twccla.com/ecuador-yeh-hui-ji/index.html 尼加拉瓜台灣商會 http://www.twccla.com/nicaragua/index.html 巴拿馬台灣商會 http://www.twccla.com/panama/index.html 貝里斯台灣商會 http://www.twccla.com/belize/index.html 墨西哥台灣商會 http://www.twccla.com/mexico/index.html 哥倫比亞台灣商會 http://www.twccla.com/columbia/index.html 宏都拉斯台灣商會 http://www.twccla.com/honduras/index.html 烏拉圭台灣商會 http://www.twccla.com/uruguay/index.html 薩爾瓦多台灣商會 http://www.twccla.com/elsavador/index.html

(四)歐洲 歐洲台灣商會 http://www.etcc-eu.com/news_product_info.php?newsid=4 荷蘭台灣商會 http://www.tba-nl.nl/ 法國台灣商會 http://ftcc2009.blogspot.com/ 德西台商聯誼會 http://www.twinger.de/ 德南台灣聯誼會 http://www.etcc-eu.com/product_info.php?products_id=17 德南台灣廠商聯誼會 http://www.taiwanesischer-unternehmerverband-sd.blogspot.com/ 英格蘭台灣商會 http://www.tcce.org.uk/ 瑞士台灣商會 http://www.taiwanembassy.org/ct.asp?xItem=1743&ctNode=1243&mp=156 俄羅斯台灣商會 : http://blog.sina.com.tw/russia/ 波蘭台商會 : http://blog.yam.com/user/tccpoland.html

(五)非洲 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 http://www.atcc.co.za 南非台裔青年互助網 http://www.tysnsa.com/ 南非約堡台灣商會 http://www.jtcca.org

二、全球華商經貿聯誼總會 全球華商經貿聯誼總會 http:// www.wfcta.org

(一)美洲 巴西聖保羅華商經貿聯誼會 http://www.mexsul.com.br 中南美洲華商經貿聯誼總會 http://www.mexsul.com.br 742


附 錄

三、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 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 http://www.gfcbw.org/web07/main/

(一)亞洲 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日本分會 http://gfcvw.mita.minato.tokyo.jp/

(二)美洲 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美中分會 http://www.carolinechen.com

(三)歐洲 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英國分會 http://www.gfcbw.co.uk

74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附錄九、外國政府經貿部門網站 壹、亞洲地區 一、印尼 (一)政府單位 印尼外交部 http://www.kemlu.go.id/Pages/Default.aspx

二、新加坡 (一)政府單位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 http://www.edb.gov.sg/

三、越南 (一)政府單位 越南貿易部(Ministry of Trade) http://www.mot.gov.vn/

(二)招商機構 胡志明市投資暨貿易促進中心 http://www.itpc.hochiminhcity.gov.vn/ 越南計畫投資部(Ministry of Planning and Investment) http://www.mpi.gov.vn/ 峴港市計畫投資廳 http://dpi.danang.gov.vn/ 胡志明市貿易廳 http://www.trade.hochiminhcity.gov.vn/ 胡志明市計畫投資廳 http://www.dpi.hochiminhcity.gov.vn/ 河內市貿易廳 http://www.hanoitrade.com.vn/EnglishVersion/frames/

(三)工商團體 越南商工總會(Vietnam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http://www.vnemart.com.vn/

四、菲律賓 (一)政府單位 菲律賓國家經濟建設發展委員會 http://www.neda.gov.ph/ 菲律賓證交所(公司登記) http://www.sec.gov.ph/ 菲律賓經濟區管理局 http://www.peza.gov.ph/ 菲律賓國稅局 http://www.bir.gov.ph/taxinfo/taxinfo.htm 貿工部出口貿易拓銷局 http://www.business.gov.ph/ 駐菲律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濟組 http://www.taiwanoffice.org.ph/ 貿工部進口服務局 http://www.business.gov.ph/ 744


附 錄

貿工部投資局 http://www.boi.gov.ph/ 貿工部 http://www.dti.gov.ph/

(二)招商機構 菲律賓政府採購公告網 http://www.procurementservice.org/ 菲律賓世界貿易中心 http://www.wtcmanila.com.ph/ 菲律賓克拉克開發公司 http://www.clark.com.ph/ 菲律賓蘇比克灣管理局 http://www.sbma.com/

(三)工商團體 其他稅務網站 http://www.taxsites.com/international/philippines.html 菲律賓工商總會 http://www.philippinechamber.com/

五、泰國 (一)政府單位 The Customs Department http://www.customs.go.th/

(二)招商機構 泰國工業部投資促進委員會(the Board of Investment, Ministry of Industry) 中文 http://www.boi.go.th/chinese/guide/guide1.asp 泰國工業部投資促進委員會(the Board of Investment, Ministry of Industry) 英文 http://www.boi.go.th/dnglish/default.asp

六、馬來西亞 (一)政府單位 工業發展局(Malaysian Industrial Developmetn Authority, MIDA) http://www.mida.gov.my/

七、緬甸 緬甸商務部 http://missions.itu.int/~myanmar/e-com/Commerce/moc_web/index.html

八、寮國 (一)政府單位 寮國外交部 http://www.mofa.gov.la/ 寮國統計局 http://www.nsc.gov.la/ 寮國投資局 http://invest.laopdr.org/

(二)工商團體 寮國商工會 http://www.moic.gov.la/default.asp

九、柬埔寨 (一)政府單位 柬埔寨商務部 http://www.moc.gov.kh/ 74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二)招商機構 外人投資審議委員會 http://www.cambodiainvestment.gov.kh/

十、汶萊 汶萊財政部 http://www.mof.gov.bn/English/Pages/default.aspx 汶萊外貿局 http://www.mfa.gov.bn/ 汶萊經貿發展部 http://www.bedb.com.bn/

十一、日本 (一)政府單位 日本政策投資銀行 http://www.jdb.go.jp/ 獨立行政法人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apan External Trade Organization, JETRO) http://www.jetro.go.jp/ 經濟產業省貿易經濟協力局(貿易振興課) http://www.meti.go.jp/

(二)招商機構 交流協會(貿易經濟部) http://www.koryu.or.jp/ Tokyo Business Entry Point(東京都產業勞動局) http://www.tokyo-business.jp/eng/index.html

(三)工商團體 對日投資、商業支援中心(Invest Japan Business Support Center) http://www.investjapan.org/ 日本立地中心 http://www.jilc.or.jp/

十二、南韓 (一)政府單位 Ministry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and Home Affairs(行政自治部) http://www.mogaha.go.kr/ Ministry of Commerce, Industry and Energy(產業資源部) http://www.mocie.go.kr/ Ministry of finance and Economy(財政經濟部) http://www.mofe.go.kr/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外交通商部) http://www.mofat.go.kr/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ourism(文化觀光部) http://www.mct.go.kr/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 Forestry(農林部) http://www.maf.go.kr/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 Transportation(建設交通部) http://www.moct.go.kr/ Ministry of Maritime Affairs & Fisheries(海洋水產部) http://www.momaf.go.kr/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情報通信部) http://www.mic.go.kr/ Ministry of Environment(環境部) http://www.me.go.kr/ Ministry of Labor(勞動部) http://www.molab.go.kr/ 746


附 錄

Ministry of Health & Welfare(保健福祉部) http://www.mohw.go.kr/ Ministry of Science & Technology(科學技術部) http://www.most.go.kr/

(二)招商機構 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rea Trade Promotion Corporation, KOTRA) http://www.kotra.or.kr/ 經濟情報網站 http://info.nis.go.kr/ Invest Korea http://www.investkorea.org/

(三)工商團體 Korea Foreign Trade Association(韓國貿易協會) http://www.kotis.net/ Korea Chamber of Commerce & Industry(大韓商工會議所) http://www.kcci.or.kr/ The Federation of Korean Industries(全國經濟人聯合會) http://www.korbiz.or.kr/ Korea Feder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 Business(中小企業中央會) http://www.kfsb.or.kr/ Korea Importers Association(韓國輸入業協會) http://www.koima.or.kr/

十三、印度 (一)招商機構 印度儲備銀行(Reserve Bank of India) http://www.rbi.org.in/ 商工部工業政策及推廣司(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Policy and Promotion) http://www.dipp.nic.in/

(二)工商團體 印度工業總會(Cofederation of Indian Industry, CII) http://www.ciionline.org/ 印度商工總會(Federation of Indian chambers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FICCI) http://www.ficci.com/

十四、以色列 (一)政府單位 工業、貿易暨勞工部資料中心 http://www.moit.gov.il/NR/exeres/111C2143-2296-44C0-96F9C29C082A19CC.htm 工業、貿易暨勞工部投資促進中心(Investment Promotion Center, Ministry of Industry, Trade & Labor) http://www.investinisrael.gov.il/

(二)招商機構 Isra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mepage http://www.science.co.il/Venture-Capital-Funds.asp

十五、約旦 (一)政府單位 N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re http://www.nitc.gov.jo/En/

74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二)工商團體 約旦企業家協會 http://www.jba.com.jo/index.php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Trade http://www.mit.gov.jo/tabid/36/default.aspx Jordan Industrial Estates Corporation http://www.jiec.com/JIEC/JSP_/index.jsp The Free Zones Corporation http://www.free-zones.gov.jo/english/default.aspx

十六、沙烏地阿拉伯 (一)招商機構 沙烏地阿拉伯投資總署(Saudi Arabian General Investment Authority) http://www.sagia.org.sa/ 沙國經濟部的網站 http://www.economy.ae/English/Pages/default.aspx

十七、土耳其 (一)招商機構 Capital Market Borad http://www.cmb.gov.tr/ State Planning Organisation http://www.dpt.gov.tr/ing The central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Turkey http://www.tcmb.gov.tr/yeni/eng/index.html Undersecretariat of the Prime Ministry for Foreign Trade http://www.dtm.gov.tr/dtmweb/indexen.cfm Undersecretariat of Treasury http://www.hazine.gov.tr/indexe.htm

(二)工商團體 YASED-Association For Foreign Capital Coordination http://www.yased.org.tr/papge.asp?pageid=0 Stock Exchange http://www.ise.orgistanbul/ Export Promotion Centrer of Turkey http://www.igeme.org.tr/introeng.htm

十八、亞洲地區其他國家 (一)中東諸國 -- 阿曼王國 1. 政府單位 入境簽證及員工許可證之申請 http://www.chamberoman.com/program_visa.asp/ State Department Country Commercial Guide - Oman http://www.state.gov/www/about_state/ business/com_guides/ State Department Consular Information Sheet - Oman http://travel.state.gov/oman.html/ Royal Oman Police http://www.rop.gov.om/ Ministry of Commerce & Industry Investors Services Department http://www.mocioman.gov.om/ Omani Center for Investment Promotion and Export Development(OCIPED) http://www.ociped.com/ 748


附 錄

2. 招商機構 Oman Chamber of Commerce & Industry http://www.chamberoman.com/ Omani Center for Investment Promotion and Export Development http://www.ociped.com/ AME Info Middle East Business Information http://www.ameinfo.com/ MEED http://www.meed.com/ ArabNet Oman http://www.arab.net/oman/index.html/ Center for Middle Eastern Studies - Oman http://menic.utexas.edu/menic/countries/oman.html/ Salalah Free Zone http://www.sfzco.com/ Knowledge Oasis Muscat Free Zone http://www.kom.om/

3. 工商團體 Oman Studies Centre http://oman.org/

(二)孟加拉 1. 政府單位 Board of Investment(BOI) http://boi.gov.bd/ Bangladesh Export Processing Zones Authority(BEPZA) http://www.epzbangladesh.org.bd/

(三)香港 1. 政府單位 香港投資推廣署(Inves HK) http://www.investhk.gov.hk/

2. 工商團體 香港貿易發局 http://www.tdctrade.com/

(四)蒙古 1. 招商機構 Taiwan Trade Center, Ulaanbaatar http://www.taiwantrade.mn/ Foreign Investment and Foreign Trade Agency(FIFTA) The Government of Mongolia http://www.investmongolia.com/

2. 工商團體 Mongoli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MCCI , 蒙古商工總會) http://www.mongolchamber.mn/

貳、大洋洲 一、澳大利亞 (一)政府單位 澳洲貿易署(Austrade) http://www.austrade.gov.au/ 澳洲投資署(Invest Australia) http://www.investaustralia.gov.au/ 澳洲外交部(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http://www.dfat.gov.au/ 74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二)工商團體 澳洲工商協會(Australian Chamber of Commerce & Industry) http://www.acci.asn.au/

二、紐西蘭 (一)政府單位 紐西蘭海關網站 http://www.customs.govt.nz/default.htm/ 紐西蘭統計局網站 http://www.stats.govt.nz/ 紐西蘭貿易及企業局出口拓銷網站 http://www.marketnewzealand.com/ 紐西蘭貿易及企業局(New Zealand Trade and Enterprise) http://www.nzte.govt.nz/ 紐西蘭政府網站 http://newzealand.govt.nz/ 紐西蘭經濟發展部(Ministry of Economic Developent)http://www.ecommerce.govt.nz/ 紐西蘭外交部(New Zealand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http://www.mfat.govt.nz/

(二)工商團體 UBD Prospect http://www.ubd.co.nz/ Kompass New Zealand http://www.kompass.co.nz/ New Zealand Yellow Pages http://www.yellowpages.co.nz/ 紐西蘭商會網站 http://www.nzchambers.co.nz/

三、斐濟 斐濟政府網站 http://www.fiji.gov.fj/ 斐濟觀光網站 http://www.bulafiji.com/ 斐濟對外事務暨對外貿易部網站 http://www.foreignaffairs.gov.fj/ 斐濟貿易暨投資局網站 http://www.ftib.org.fj/ 斐濟工商電話簿網站 http://www.yellowpages.com.fj/ 斐濟財政部 http://www.mfnp.gov.fj/ 斐濟工業、旅遊、貿易及交通局 http://www.commerce.gov.fj/ 斐濟統計局(Fiji Islands Bureau of Statistics)http://www.statsfiji.gov.fj/

四、巴布亞紐幾內亞 巴布亞紐幾內亞礦物能源局網站 http://www.mineral.gov.pg/ 巴布亞紐幾內亞統計局網站 http://www.nso.gov.pg/ 巴布亞紐幾內亞投資局 http://www.ipa.gov.pg/ 巴布亞紐幾內亞政府網站 http://www.pngonline.gov.pg/

五、帛琉 帛琉政府網站 http://www.palaugov.net/ 帛琉觀光網站 http://www.visit-palau.com/ 750


附 錄

六、大洋洲地區其他國家 澳洲貿易署(Austrade) http://www.austrade.gov.au/ 澳洲投資署(Invest Australia) http://www.austrade.com/ 澳洲統計局(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http://www.abs.gov.au/ 澳洲工商協會(Australian Chamber of Commerce & Industry)http://www.acci.asn.au/ 吐瓦魯國家政府網站 http://www.tuvaluislands.com/ 馬紹爾群島國家政府網站 http://www.rmigovernment.org/index.jsp/ 諾魯官方網站 http://naurugov.nr/ 諾魯統計局 http://www.spc.int/prism/nrtest/Economics/Econ.htm/ 東加政府網站 http://www.govt.to/ 東加財政部 http://www.finance.gov.to/index_old.html/ 東加航空局 http://www.mca.gov.to/ 東加統計局 http://www.spc.int/prism/Country/TO/stats/ 薩摩亞群島政府網站 http://www.govt.ws/ 薩摩亞群島統計局 http://www.spc.int/prism/country/ws/stats/ 萬納杜政府網站 http://www.vanuatugovernment.gov.vu/ 萬納杜統計局 http://www.spc.int/prism/Country/VU/stats/ 索羅門群島商工局 http://www.commerce.gov.sb/ 索羅門群島官方網站 http://www.oag.gov.sb/ 索羅門群島統計處 http://www.spc.int/prism/country/sb/stats/ 吉里巴斯 http://www.janeresture.com/kiribati_line/index.htm 吉里巴斯統計局 http://www.spc.int/prism/Country/KI/Stats/ 吉里巴斯旅遊局 http://www.visit-kiribati.com/

參、美洲地區 一、美國 (一)康乃狄克州 1. 政府單位 經濟及社區發展廳(Department of Economic & Community Development) http://www.ct.gov/ecd/site/default.asp

(二)紐澤西州 1. 政府單位 The Offil Web Site For The State Of New Jersey http://www.nj.gov/ State of New Jersey Taking Care of Business http://www.state.nj.us/njbusiness/international/resources/agreements.shtml 75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三)紐約州、紐約市 1. 政府單位 國際商務組(International Division) http://www.nyc.gov/international/ 經濟發展廳(Empire Stat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Depart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ttp://www.empire.state.ny.us/

2. 工商團體 Albany(首府) 及 Colonie 地區商會(Albany-colonie reg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http://www.ac-chamber.org/

(四)賓夕法尼亞州 1. 政府單位 社區及經濟發展廳直接投資中心(Center for Direct Investment, Department of Community & Economic Development) http://www.newpa.com/

2. 工商團體 賓州小組基金會(Team PA Foundation) http://www.teampa.com/foundation/

(五)阿肯色州 1. 招商機構 Little Rock Reg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http://www.littlerockchamber.com/ Arkansa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ttp://arkansasedc.com/

(六)堪薩斯州 1. 招商機構 The Kansas Chamber of Commerce http://www.kansaschamber.org/ Kansa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http://kdoch.state.ks.us/

(七)路易斯安那州 1. 招商機構 Baton Rouge Area Chamber http://brac.org/ Greater New Orleans, Inc. http://inc.gnoinc.org/ Louisiana Economic Development http://www.lded.state.la.us/

(八)密西西比州 1. 招商機構 Metrojackson Chamber of Commerce http://www.metrochamber.com/ Mississippi Development Authority http://www.mississippi.org/

(九)密蘇里州 1. 招商機構 Missouri Depart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ttp://www.ded.mo.gov/

(十)奧克拉荷馬州 1. 招商機構 752


附 錄

The Tulsa Metro Chamber http://ww3.tulsachamber.com/ The Oklahoma Department of Commerce http://www.okcommerce.gov/

(十一)德克薩斯州 1. 招商機構 Dallas Regional Chamber http://www.dallaschamber.org/ The Greater Houston Partnership http://www.houston.org/ The state of Texas governor http://www.governor.state.tx.us/ecodevo

(十二)阿拉斯加州 1. 招商機構 Department of Commerce, Community & Economic Development http://www.dced.state.ak.us/

(十三)亞利桑那州 1. 招商機構 Arizona Department of Commerce http://www.azcommerce.com/default.asp/

(十四)加州 1. 招商機構 California Business, Transportation & Housing Agency http://www.bth.ca.gov/ San Diego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http://www.sandiegobusiness.org/ Los Angeles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http://www.azcommerce.com/default.asp/

(十五)科羅拉多州 1. 招商機構 Offi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olorado http://www.advancecolorado.com/index.cfm/

(十六)夏威夷州 1. 招商機構 Department of Commerce and Consumer Affairs http://www.hawaii.gov/dcca/

(十七)愛達荷州 1. 招商機構 Idaho Department of Commerce & Labor http://labor.idaho.gov/

(十八)蒙大拿州 1. 招商機構 Montana Department of Commerce http://commerce.mt.gov/

(十九)內華達州 1. 招商機構 Nevada Commission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http://www.expand2nevada.com/

75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二十)新墨西哥州 1. 招商機構 New Mexico Economic Development Department http://www.edd.state.nm.us/

(二十一)奧勒岡州 1. 招商機構 State of Oregon, Economic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Department http://www.oregon.gov/

(二十二)華盛頓州 1. 招商機構 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Community, Trade & Economic Development http://www.choosewashington.com/

(二十三)猶他州 1. 招商機構 Governor's Offi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Utah http://www.goed.utah.gov/

(二十四)懷俄明州 1. 招商機構 Wyoming Business Council http://www.wyomingbusiness.org/

(二十五)阿拉巴馬州 1. 招商機構 Alabama Development Office http://www.ado.state.al.us/

(二十六)佛羅里達州 1. 招商機構 Enterprise Florida http://www.eflorida.com/

(二十七)喬治亞州 1. 招商機構 Georgia Depart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GDEcD) http://www.decd.georgia.gov/

(二十八)肯塔基州 1. 招商機構 Kentucky Cabinet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http://www.thinkkentucky.com/

(二十九)北卡羅萊納州 1. 招商機構 North Carolina Department of Commerce http://www.commerce.state.nc.us/

(三十)南卡羅萊納州 1. 招商機構 South Carolina Department of commerce http://www.sccommerce.com/

(三十一)田納西州 1. 招商機構 Tennessee Department of Economic & Community Development http://www.state.tn.us/ecd 754


附 錄

(三十二)緬因州 1. 招商機構 緬因州租稅優惠等相關待遇 http://www.mainebiz.org/business_assistance/pine_tree_zones.asp 緬因州財務局(Finanl Authority of Maine) http://www.famemaine.com/ 緬因州國際貿易中心(Maine 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 http://www.mitc.com/ 緬因州經濟暨社區發展廳(Maine Department of Economic & Community Development) http://www.econdevmaine.com/

(三十三)麻薩諸塞州 1. 政府單位 麻州港務局(Mass Port Authority) http://www.massport.com/ 麻州稅務處(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Revenue)http://www.mass.gov/

2. 招商機構 麻州國際貿易暨投資處(Massachusetts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http://www.mass.gov/moiti/ 麻州企業發展局(Massachusetts Office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http://www.mass.gov/modb/ 麻州企業暨技術廳(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http://www.mass.gov/?pageID=ehedhomepage&L=1&L0=Home&sid=Ehed

3. 工商團體 麻州之經濟發展聯盟 http://www.massecon.com/ 大波士頓地區商會(Greater Boston Chamber of Commerce)http://www.bostonchamber.com/

(三十四)新罕布夏州 1. 政府單位 新州港務局(NH State Port Authority) http://www.portsmouthnh.com/port/nhpa.cfm 新州稅務處(New Hampshire Department of Revenue Administration) http://www.revenue.nh.gov/ 新州財務局(NH Business Finance Authority) http://www.nhbfa.com/

2. 招商機構 新州商業暨工業發展辦公室 ( NH Business Research Center) http://www.nheconomy.com/newnedds/ 新州工業研發中心(NH Innovation Industrial Research Center) http://www.nhirc.unh.edu/ 新州國際貿易資源中心(New Hampshire International Trade Resource Center) http://www.globalnh.com/ 新州資源暨經濟發展廳(New Hampshire Department of Resourc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ttp://www.dred.state.nh.us/

75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三十五)羅德島州 1. 政府單位 羅州稅務處(Rhode Island Division of Taxation) http://www.tax.state.ri.us/

2. 招商機構 羅州中小企業發展中心(Rhode Island Small business Development Center) http://www.risbdc.org/ 羅州國際貿易中心(John H. Chafee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http://www.chafeecenter.org/ 羅州經濟發展公司(Rhode Isl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RIEDC) http://www.riedc.com/

(三十六)佛蒙特州 1. 政府單位 佛州商務暨社區發展廳 http://www.dca.state.vt.us/ 美國中小企業署佛州辦事處(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VT office) http://www.sba.gov/vt

2. 招商機構 美國佛蒙特州商務代表處(State of Vermont, The U.S.A. International Trade Office) http://www.vtchamber.com/business/trade/ 佛州世界貿易辦公室(Vermont World Trade Office)http://economicdevelopment.vermont. gov/Programs/GlobalTrade/Resources/WorldTradeReference/tabid/168/Default.aspx 佛 州 行 銷 服 務 中 心(Vermont Marketing Assistance Center) 商 情 資 料 庫(Vermont Business Assistance Network) http://www.vermontbidsystem.com/ 佛州經濟發展局(Vermo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uthority) http://www.veda.org/ 佛州經濟發展處(Vermont Depart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ttp://www.thinkvermont.com/

(三十七)德拉瓦州 1. 招商機構 http://www.state.de.us/dedo/default.shtml

(三十八)馬里蘭州 1. 招商機構 http://www.choosemaryland.org/

(三十九)維吉尼亞州 1. 招商機構 Virginia Economic Development Partnership http://www.yesvirginia.org/

(四十)西維吉尼亞州 1. 招商機構 756


附 錄

西維州發展廳 - 經貿統計資料 http://www.census.gov/foreign-trade/statistics/state/country West Virgina Development Office http://www.wvdo.org/ West Virginia Jobs Investment Trust Board http://www.wvjit.org/

(四十一)華盛頓特區 1. 經貿統計 http://quickfacts.census.gov/qfd/states

2. 招商機構 http://www.dcbiz.dc.gov/

(四十二)愛荷華州 1. 政府單位 http://www.iowa.gov/state/main/business.html

2. 招商機構 蘇城(Sioux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http://www.locatesiouxcity.com/

(四十三)伊利諾州 1. 政府單位 http://www.commerce.state.il.us/dceo/Bureaus

2. 招商機構 俄巴那市(Urbana, Illinois) http://www.city.urbana.il.us/Urbana 春田市(Springfield, Illinois) http://www.springfield.il.us/ 羅克弗市(Rockford, Illinois) http://www.ci.rockford.il.us/ 四子城(Quad City, Illinois)http://www.rigov.org/index.html 俄爾晉市(Elgin, Illinois) http://www.cityofelgin.org/index.asp?NID=404 芝加哥市(Chicago, Illinois) http://www.worldbusinesschicago.com/

(四十四)印地安那州 1. 政府單位 http://www.in.gov/iedc

2. 招商機構 樊德堡縣(Vanderburgh County, Indiana) http://www.vanderburghgov.org/home/index.asp 拉法葉市(Lafayette, Indiana) http://www.city.lafayette.in.us/business/ 印地安那波利斯市(Indianapolis, Indiana) http://www.indygov.org/Business/ 蓋瑞市(Gary, Indiana) http://www.gechezone.com/ 偉恩堡市(Fort Wayne, Indiana) http://www.cityoffortwayne.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33&Itemid=181

(四十五)密西根州 1. 政府單位 http://www.michigan.gov/ 75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2. 招商機構 底特律市(Detroit, Michigan) http://www.ci.detroit.mi.us/

(四十六)明尼蘇達州 1. 政府單位 http://www.state.mn.us/portal/mn/jsp/hybrid.do?ct=30&id=-8491&agency=NorthStar

2. 招商機構 聖保羅市(St. Paul, Minnesota) http://www.stpaul.gov/ 明尼亞波利斯市(Minneapolis, Minnesota) http://www.ci.minneapolis.mn.us/

(四十七)內布拉斯加州 1. 招商機構 林肯市(Lincoln, Nebraska) http://www.lincoln.ne.gov/main/tabpage.asp?M=B http://www.neded.org/

(四十八)北達科他州 1. 政府單位 http://www.nd.gov/

2. 招商機構 法戈市(Fargo, North Dakota) http://www.ci.fargo.nd.us/

(四十九)俄亥俄州 1. 政府單位 http://www.odod.state.oh.us/

2. 招商機構 托利多市(Toledo, Ohio) http://www.ci.toledo.oh.us/ 哥倫布市(Columbus, OH) http://td.ci.columbus.oh.us/ 辛辛那堤市(Cincinnati, Ohio) http://www.cincinnati-oh.gov/

(五十)南達科他州 1. 招商機構 蘇瀑布市(Sioux Falls. South Dakota) http://www.siouxfalls.org/Business.aspx http://www.sdreadytowork.com/

(五十一)威斯康辛州 1. 政府單位 http://www.wisconsin.gov/state/core/business.html

2. 招商機構 密爾瓦基市(Milwaukee, Wisconsin) http://www.city.milwaukee.gov/display/router.aps?docid=478 麥迪遜市(Madison, Wisconsin) http://www.ci.madison.al.us/

758


附 錄

(五十二)其他 美國商務中心中文網站 http://www.americamember.org/ 國土安全部之國籍與移民服務局網站 http://www.uscis.gov/portal/site/uscis 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網站(U.S. Hous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 http://foreignaffairs.house.gov/ 商務部網站(Department of Commerce, DOC) http://www.commerce.gov/

二、加拿大 (一)政府單位 對加投資專屬網站 http://www.investincanada.gc.ca/Director.aspx?lang=en Industry Canada(IC) http://strategis.ic.gc.ca/sc_mrkti/engdoc/homepage.html?categories=e_tra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DFAIT)

http://www.dfait-maeci.gc.ca/tna-nac/other/invest-en.asp (二)招商機構 努納瓦特區投資相關機構(Nunavut) http://www.gov.nu.ca/ 育空特區投資相關機構(Yukon) http://www.gov.yk.ca/ 西北特區投資相關機構(Northwest) http://www.gov.nt.ca/ 紐芬蘭及拉布拉多省投資相關機構(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 http://www.gov.nf.ca/ 沙士卡其灣省投資相關機構(Saskatchewan) http://www.gov.sk.ca/ 魁北克省投資相關機構(Quebec) http://www.gouv.qc.ca/ Investing in 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 http://www.nlbusiness.ca/ 新斯科細亞省投資相關機構(Nova Scotia) http://www.gov.ns.ca/ Invest P.E.I http://www.investpei.com/ 紐布朗斯維克省投資相關機構(New Brunswick) http://www.gnb.ca/ Nova Scotia Business http://www.novascotiabusiness.com/ 曼尼托巴省投資相關機構(Manitoba) http://www.gov.mb.ca/ Business New Brunswick http://www.newbrunswick.ca/ 愛德華王子島投資相關機構(Prince Edward Island) http://www.gov.pe.ca/ Investissement Quebec http://www.investquebec.com/ 卑詩省投資相關機構(British Columbia) http://www.gov.bc.ca/ Ontario Economic Development http://www.investinontario.com/ 亞伯達省投資相關機構(Alberta) http://www.gov.ab.ca/ Investing in Manitoba http://www.gov.mb.ca/iedm/invest/index.html Investment Saskatchewan http://www.investsask.com/ Alberta Economic Development http://www.alberta-canada.com/ Invest British Columbia http://www.investbc.com/ 75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三、墨西哥 (一)政府單位 Veracruz 州經濟發展廳(Economic and Harbor Development of Veracruz) http://www.sedecover.gob.mx/ Tlaxcala 州經濟發展廳(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laxcala State) http://www.tlaxcala.gob.mx/ Tamaulipas 州經濟發展廳(Economic and Employment Secretary of Tamaulipas) http://www.tamaulipas.gob.mx/gobierno/secretarias/sedeem/ Sonoa 州經濟發展廳(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onora) http://www.sonora.gob.mx/ Sinaloa 州經濟發展廳(Development Council for Sinaloa State) http://www.codesin.org.mx/ San Luis Potosi 州經濟發展廳(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an Luis Potosi) http://www.sanluispotosi.gob.mx/ Queretaro 州經濟發展廳(Economic Development of Queretaro) http://www.queretaro.gob.mx/ Puebla 州經濟發展廳(Economic Development of Puebla) http://www.pue.gob.mx/ Nuevo Leon 州經濟發展廳(Economic Development of Nuevo Leon State) http://www.nl.gob.mx/?P=_des_economico Michoacan 州經濟發展廳(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ichoacan) http://www.michoacan.gob.mx/ Hidalgo 州經濟發展廳(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idalgo) http://www.hidalgo.gob.mx/ Guanajuato 州經濟發展廳(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uanajuato State) http://www.guanajuato.gob.mx/ Coahuila 州經濟發展廳(Economic Development Coahuila State) http://www.coahuila.gob.mx/ 墨西哥 Chihuahua 州經濟發展廳(Trade and Turistic Development of Chihuahua State) http://www.chihuahua.gob.mx/ Aguascalientes 經濟發展廳(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guascalientes) http://www.aguascalientes.gob.mx/ 墨西哥下加州經濟發展廳(Economic Development of Baja California) http://connection.ebscohost.com/content/index.html 墨西哥市經濟發展廳(Economic Develop Secretary of Federal District) http://www.sedeco.df.gob.mx/ 墨國經濟部(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http://www.economia.gob.mx/ 墨西哥外交事務部(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http://www.sre.gob.mx/english/

760


附 錄

(二)招商機構 墨國外貿銀行(Bancomext) http://www.bancomext.com

四、巴拿馬 (一)政府單位 工商部(MINISTERIO DE COMERCIO E INDUSTRIAS, MICI) http://www.mici.gob.pa 財經部(MINISTERIO DE ECONOMIA Y FINANZAS, MEF) http://www.mef.gob.pa 巴拿馬審計署(La Contraloria General de la Republica) http://www.contraloria.gob.pa/ 巴拿馬外交事務部( Ministry of External Relations ) http://www.mire.gob.pa/

(二)工商團體 巴拿馬農工商總會(CAMARA DE COMERCIO,INDUSTRIAS Y AGRICULTURA DE PANAMA, CP)http://www.panacamara.com 巴拿馬工業總會(SINDICATO DE INDUSTRIALES DE PANAMA, SIP) http://www.industriales.org/ 巴拿馬商工及農業會(Camara de Comercil, Industrias y Agricultura de Panama) http://www.panacamara.com/gama2/ 巴拿馬商業資訊網(Business Panama)http://www.businesspanama.com/

五、巴西 (一)政府單位 巴西政府官方網站(Brazilian Federal Government)http://www.brasil.gov.br/ 巴西地理統計局 http://www.ibge.gov.br/home 巴西外交事務部 ( Ministry of External Relations ) http://www.itamaraty.gov.br 巴西財政部 ( http://www.fazenda.gov.br/ ) 巴西中央銀行 ( http://www.bcb.gov.br/?english ) 巴西證券交易所 ( http://www.bmfbovespa.com.br/ )

(二)工商團體 巴西工業發展局(Agen Brasileira de Desenvolvimento Industrial, ABDI) http://www.abdi.com.br/ 巴西輸出拓銷會(Agen de Promocao de Exportacao, APEX) http://www.apex.org.br/ 巴西外貿協會(Assocao de Comercio Exterior do Brasil, AEB) http://www.aeb.org.br 巴西全國工業總會(Confederacao Nacional da Industria, CNI) http://www.cni.org.br 巴西中小企業協會(Servico Brasileiro de Apoio as Micro e Pequenas Empresas, SEBRAE) http://www.sebrae.org.br 76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巴西聯邦特區工業總會(Federacao das Industrias do DF, FIBRA) http://www.fibra.org.br

六、阿根廷 (一)政府單位 經濟暨生產部投資發展司(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y) http://www.inversiones.gov.ar/ 外交事務部 (MINISTERIO DE RELACIONES EXTERIORES ) http://www.mrecic.gov.ar/

(二)招商機構 聯邦投資協會(Federal Investment Council) http://www.cfired.org.ar/

(三)工商團體 阿根廷進出口商同業公會(Asocion de Importadores y Exportadores de la Republica Argentina) http://www.aiera.org.ar/ 阿根廷出口商同業公會(Camara de Exportadores de la Republica Argentina) http://www.cera.org.ar/ 阿根廷進口商同業公會(Camara de Importadores de la Republica Argentina) http://www.cira.org.ar/ 阿根廷企業家協會(Asocion Empresaria Argentina) http://www.aeanet.net/ 阿根廷農業協會(Sociedad Rural Argentian) http://www.ruralarg.org.ar/ 阿根廷工業聯盟(Union Industrial Argentina) http://www.uia.org.ar/ 阿根廷全國商業總會(Camara Argentina de Comercio) http://www.cac.com.ar/

七、秘魯 (一)政府單位 秘魯外貿部網站(MINISTERIO DE COMERCIO EXTERIOR Y TURISMO) http://www.mincetur.gob.pe 秘魯外交事務部(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 http://www.dfa.ie 秘魯經濟與財政部 (Ministry of Economy and Finance ) http://www.mef.gob.pe

(二)工商團體 秘魯全國工業總會(SOCIEDAD NACIONAL DE INDUSTRIAS)http://www.sni.org.pe 秘魯 TELEFONICA 電話公司黃頁電話簿網頁(PAGINAS AMARILLAS DE TELEFONICA) http://paginasamarillas.com.pe

八、智利 (一)政府單位 智利海關 http://www.aduana.cl/ 智利國稅局 http://www.sii.cl/ 智利中央銀行 http://www.bcentral.cl/ 智利經濟部經濟發展署 http://www.corfo.cl/ 762


附 錄

智利外交部外銷推廣局 http://www.prochile.cl/ 智利經濟部 http://www.economia.cl/ 智利外人投資委員會 http://www.cinver.cl/

(二)工商團體 智利資料入口網站 http://www.sitios.cl/ 智利聖地牙哥商會 http://www.ccs.cl/ 智利全國商業總會 http://www.cnc.cl/ 智利全國工業總會 http://www.sofofa.cl/

九、巴拉圭 (一)政府單位 巴拉圭商業與工業部 (Ministerio de Industria y Comercio ) http://www.mic.gov.py/ 巴拉圭中央銀行 (Banco Central del Paraguay ) http://www.bcp.gov.py/ 巴拉圭財政部 ( Ministerio de Hacienda ) http://www.hacienda.gov.py

(二)招商機構 巴拉圭工商部出口暨投資促進局(REDIEX)http://www.rediex.gov.py/

十、多明尼加 (一)政府單位 多明尼加賦稅局(Direccion General de Impuestos Internos) http://www.dgii.gov.do/ 多明尼加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de la Republica Dominicana) http://www.bancentral.gov.do/english/index-e.asp 多明尼加外交部(Secretaria de Estado de Relaciones Exteriores) http://www.serex.gov.do/ 多明尼加礦業局(Direccion General de Mineria)http://www.dgm.gov.do/ 多明尼加財政部 ( Ministry of Finance ) http://www.hacienda.gov.do

(二)招商機構 多明尼加外銷暨投資推廣部 http://www.cei-rd.gov.do/

(三)工商團體 多明尼加加工出口區管理處(CNZFE)http://www.cnzfe.gov.do 多明尼加共和國旅遊局 http://www.godominicanrepublic.com/

十一、委內瑞拉 (一)政府單位 委內瑞拉總統府 http://www.presiden.gob.ve/ 委內瑞拉電子化政府(E-Government)http://www.gobiernoenlinea.ve/ 76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委內瑞拉外交部 http://www.mre.gov.ve/metadot/index.pl

(二)招商機構 委內瑞拉投資促進協會(CONAPRI)http://www.conapri.org/

(三)工商團體 委內瑞拉工會(Bienvenidos a FEDECAMARAS)http://www.fedecamaras.org.ve/ 委內瑞拉資訊辦公室(Venezuela Information Offic) http://www.rethinkvenezuela.com/index.html

十二、尼加拉瓜 (一)政府單位 尼加拉瓜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de Nicaragua, BCN) http://www.bcn.gob.ni/ 尼加拉瓜觀光局(Instituto Nicaraguense de Turismo, INTUR) http://www.intur.gob.ni/ 尼加拉瓜證券交易所 ( Nicaraguan Stock Exchange) http://bolsanic.com/ 尼加拉瓜工商發展部(Ministerio de Fomento Industria y comercio, MIFIC) http://www.mific.gob.ni/

(二)招商機構 尼加拉瓜出口暨投資中心 http://www.cei.org.ni/ 加工出口區委員會(comision Nacional de Zonas Francas, CNF / yCorporacion de Zonas Francas, CZF) http://www.czf.com.ni/ 總統府投資推廣署(PRO-NICARAGUA Agen de Promocion de Inversiones) http://www.pronicaragua.org.ni/

(三)工商團體 尼加拉瓜工業總會(Camara de Industrias de Nicaragua) http://www.cadin.org.ni/ 尼加拉瓜商業總會(Camara de Comercio de Nicaragua) http://www.caconic.org.ni/ 尼加拉瓜生產者及出口商協會(Asocion de Productores y Exportadores de Nicaragua, APEN) http://www.apen.org.ni/

十三、瓜地馬拉 (一)政府單位 瓜地馬拉經濟部(Ministerio de Economia en Guatemala) http://www.mineco.gob.gt/ 瓜地馬拉外交事務部 ( Ministerio de Relaciones Exteriores ) http://www.minex.gob.gt/

(二)招商機構 瓜地馬拉外人投資中心(Invest in Guatemala) http://www.investinguatemala.org/

十四、宏都拉斯 (一)政府單位 宏都拉斯政府(Government of Honduras)http://www.gob.hn/ 764


附 錄

(二)招商機構 宏都拉斯工商部 http://www.sic.gob.hn/

(三)工商團體 宏都拉斯投資暨外銷推廣基金會 http://www.hondurasinfo.hn/ 宏都拉斯全國工業協會(Assoication Nacional de Industraiales de Hodura, ANDI) http://www.andi.hn/ 宏都拉斯央行(Banco Central de Honduras)http://www.bch.hn/ 宏京工商會(Camara de Comercio e Industria de Tegucigalpa) http://www.ccit.hn/ 宏都拉斯汕埠工商會(Camara de Comercio e Industria de Cortes) http://www.ccichonduras.org/

十五、薩爾瓦多 (一)政府單位 薩爾瓦多經濟部(Ministerio de Economia)http://www.minec.gob.sv/ 薩爾瓦多經濟部投資單一窗(ONI) http://www.minec.gob.sv/oni/maineng.html 薩爾瓦多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de Reserva de El Salvador) http://www.bcr.gob.sv/ 薩爾瓦多外交事務部 (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 http://www.dfa.ie

(二)招商機構 薩爾瓦多外人投資促進局(PROESA)http://www.proesa.com.sv/ 薩國投資處(Asocion de Distribuidores de El Salvador)http://www.ades.org.sv/ 薩爾瓦多出口報關及商情諮詢網(Sistema Integrado de Comercio Exterior,SICEX) http://www.centrex.gob.sv/

(三)工商團體 薩爾瓦多商工總會(CAMARASAL)http://www.camarasal.com/ 薩爾瓦多工業總會(ASI)http://www.asi.com.sv/ 薩爾瓦多私人企業協會(Asocion Nacional de la Empresa Privada) http://www.anep.org.sv/

十六、海地 海地政府網站 http://www.haiti.org/ 海地外交事務部 http://www.mae.gouv.ht/

十七、貝里斯 貝里斯政府網站 http://www.governmentofbelize.gov.bz/ 貝里斯財政部 ( Ministry of Finance ) www.mof.gov.bz 貝里斯外交事務部 (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 www.mfa.gov.bz 76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十八、中南美洲地區其他國家 (一)哥倫比亞 1. 政府單位 中央銀行(Banco de Republica) http://www.banrep.gov.co/ 哥倫比亞外交事務部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 http://www.cancilleria.gov.co

2. 工商團體 全國商業總會(fenalco) http://www.fenalco.com.co/ 全國工業總會(Andi) http://www.andi.com.co/ 外銷推廣基金會(Proexport) http://www.proexport.com.co/

(二)聖文森 1. 招商機構 聖文森國家投資促進公司 http://www.svgnipi.com/

(三)哥斯大黎加 1. 招商機構 哥斯大黎加投資局(CINDE) http://www.cinde.or.cr/

肆、歐洲地區 一、英國 (一)政府單位 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 http://www.britishembassy.gov.uk/ 英國投資暨貿易總署 http://www.uktradeinvest.gov.uk/ 英國貿工部 http://www.dti.gov.ph/splash.html

(二)招商機構 北愛爾蘭發展局 http://www.investni.com/ 蘇格蘭發展局 http://www.scottishdevelopmentinternational.com/ 威爾斯發展局 http://www.wda.co.uk/ 英國西北部地方發展局 http://www.nwda.co.uk/ 英國西南部地方發展局 http://www.southwestrda.org.ku/ 英國西中部地方發展局 http://www.advantagewm.co.uk/ 英國約克夏地方發展局 http://www.youkshire-forward.com/ 英國東北部地方發展局 http://www.onenortheast.co.uk/ 英國東南部地方發展局 http://www.seeda.co.uk/ 英國東中部地方發展局 http://www.emda.org.uk/ 英國東部地方發展局 http://www.eeda.org.uk/ 766


附 錄

大倫敦投資局 http://www.thinklondon.com/

二、愛爾蘭 (一)政府單位 愛爾蘭投資局 http://www.idaireland.com/ 愛爾蘭貿工部 http://www.entemp.ie/ 愛爾蘭政府網站 http://www.gov.ie/en/ 愛爾蘭財政部(Deaprtment of Finance) http://www.irlgov.ie/finance

(二)招商機構 愛爾蘭投資貿易促進會(ITI Ireland) http://www.idareland.com 愛爾蘭工業發展局(IDA IRELAND) http://www.idaireland.com 愛爾蘭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 Ireland) http://www.enterprise-ireland.com 愛爾蘭企業貿易與就業部(Department of Enterprise Trade and Employment) http://www.entemp.ie

(三)工商團體 愛爾蘭商業暨雇主聯合會( Ireland Business and Employers Confederation; IBEC) http://www.ibec.ie

三、法國 (一)政府單位 法國投資局 http://www.investinfrance.org 法國中央銀行 http://www.banque-france.fr/

(二)招商機構 法國在台協會投資組: 巴黎地區 http://www.paris-region.com/ 馬賽地區 http://www.mder-paca.com/ 波爾多地區 http://www.2adi.fr Toulous 地區 http://www.invest-in-midipyrenees.com/ 阿爾薩斯地區 http://www.ada-alsace.com/ 里爾地區 http://www.locatenorthfrance.com/

四、荷蘭 (一)政府單位 荷蘭政府官方網站 http://www.government.nl/

(二)招商機構 東荷蘭省發展局(Development Agency East Netherlands) http://www.oostnv.com/ 荷蘭北布拉奔省經濟發展局(Noord-Brabant Development Agency) 76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http://www.brabantstad.com/ 鹿特丹市發展處(Development Corporation, City of Rotterdam) http://www.rotterdam.com/ 阿姆斯特丹市經濟發展處(Ecnomic Development Dep., City of Amsterdam) http://www.afio.amsterdam.nl/ 西荷蘭投資局(West-Holland Investment Agency) http://www.wfia.nl/ 荷蘭外人投資局(Netherlands foreign Investment Agency) http://www.nfia.nl/

(三)工商團體 荷蘭國際物流協會(Holland International Distrubution Council) http://www.hidc.nl/

五、比利時 (一)政府單位 比利時法蘭德斯投資經貿局 http://www.investinbelgium.be/ 比利時(中央政府) http://www.invest.belgium.be/

(二)招商機構 法語區投資局 http://www.investinwallonia.com/ 荷語區投資局 http://www.investinflanders.com/ 布魯塞爾投資局 http://www.investinbrussels.com/ 投資比利時 http://www.invest.belgium.be/

六、盧森堡 盧森堡政府官方網站 http://www.luxembourg.public.lu/fr/

七、德國 (一)政府單位 德國聯邦政府官方網站 http://www.bundesregierung.de/ 德國中央銀行(Deutsche Bundesbank) http://www.bundesbank.de/ 德國教育研究部及經濟部 (BMBF) http://www.bmbf.de/

(一)招商機構 什霍邦(Wirtschaftsfoerderung und Technologietransfer Schleswig-Holstein GmbH, WTSH) http://www.wtsh.de/ 麥克倫堡邦(Gesellschaft fur Wirtschaftsfoerderung Mecklenburg-Vorpornmern) http://www.gfw-mv.de/ 布萊梅邦(Bremer Investitions-Gesellschaft mbH-Bremen Business International) http://www.big-bremen.de/ 下薩克森邦(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y, IPA) http://www.ipa-niedersachsen.de/ 漢堡邦(Hamburgische Gesellschaft fuer Wirtschaftsfoerderung mbH. HWF) http://www.hamburg-economy.de/ 768


附 錄

布蘭登堡邦(Wirtschaftsfoderung Brandenburg GmbH; Brandenburg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http://www.zab-brandenburg.de/ 柏林邦(Wirtschaftfoederung Berlin; Berlin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http://www.berlin-partner.de/ 薩克森邦(Wirtschaftsfoederung Sachsen GmbH, WFS) http://www.sachsen.de/ 杜林根邦(Landesentwicklungsgesellschaft Thueringen mbH; Stat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of Thueringen Ltd.) http://www.leg.thueringen.de/ 薩克森-安哈特邦(Wirtschaftsforderungsgesellschaft fur das Land Sachsen-Anhalt mbH, WiSA;Saxony anhalt Economic Development Agency) http://www.wisa.de/ 萊茵法爾茲邦(Investitions-und Strukturbank Rheinland-Pfalz, ISB; Wirtschaftsfoederung Rheinland-Pfalz, ISB) http://www.isb.rlp.de/ 北萊茵威斯伐利亞邦(Gesellschaft fur Wirtschaftsforderung Nordrhein-Westfalen mbH (GfW);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http://www.gfw-nrw.de/ 巴登伍騰堡邦 http://www.bw-invest.de/ 黑森邦-2 http://www.frm-unitde.com/ 黑森邦-1(Hessen Agentur GmbH) http://www.hessen-agentur.de/ 薩蘭邦(Saarland Economic Promotion Corporation) http://www.gwsaar.com/ 巴發利亞邦(Bavarian 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Infrastructure, Transport and Technology) http://www.invest-in-bavaria.com/ 巴登玉騰堡邦(Baden-Wurttemberg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Scientific Cooperation) http://www.bw-i.de/ 德國工商總會(Deutscher Industrie-und Handelskammertag) http://www.dihk.de/ 工業投資協會(Industrial Investment Council, IIC) http://www.iic.de/ 投資德國有限公司(Invest in Germany GmbH) http://www.invest-in-germany.de/

八、俄羅斯 (一)政府單位 俄羅斯聯邦政府公告網 http://www.government.ru/content/ 俄國官方網站 http://www.gov.ru/

(二)招商機構 俄羅斯聯邦外人投資促進中心(Foreign Investment Promotion Center) http://www.fipc.ru/ 俄羅斯聯邦經濟特區管理署(Federal Agency for Spel Economic Zone Management) http://www.rosoez.economy.gov.ru/ 俄羅斯聯邦經濟發展及貿易部(Minist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ade) http://www.economy.gov.ru/

(三)工商團體 769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直接投資基金會(Institute of Direct Investment Foundation) http://www.ivr.ru/ 遠東商工會(Far Easter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http://www.dvtpp.ru/ 聖彼得堡商工會(St. Petersburg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http://www.spbcci.ru/ 莫斯科商工會(Moscow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http://www.mtpp.org/ 俄羅斯商工會(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http://eng.tpprf.ru/

九、義大利 (一)政府單位 義大利對外商務部(Ministry for Foreign Commerce --- MCE) http://www.esteri.it/MAE/EN 義大利國家統計局(National Statistical Institute ---ISTAT)http://www.istat.it/

(二)招商機構 義大利投資促進署(Sviluppoltalia) http://www.investinitaly.com/ 義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National Institute for Foreign Trade) www.ice.it

(三)工商團體 義大利全國商會聯合會(Unioncamere) http://www.unioncatiere.it/ 義大利工業總會(Confindustria) http://www.confindustria.it/ 米蘭工商會(Chamber of Commerce Industry Handicraft and Agriculture of Milan) www.mi.camcom.it 米蘭中小企業協會(Assotion of small and medium Industry of Milan and its province) www.api.mi.it 義大利中小企業聯盟 www.confapi.org 杜林工商會(Chamber of Commerce Industry Handicraft and Agriculture of Turin) www.to.camcom.it

十、西班牙 (一)政府單位 加泰隆尼亞自治區 Catalonia Investment Agency http://www.cidem.com/ 馬德里自治區 PromoMadrid Desarrollo Internacional de Madrid S. A. http://www.promomadrid.com/ Sociedad Estatal para la Promocion y atraccion de Inversiones http://www.investinspain.org/ 政府官方網站 http://www.la-moncloa.es/index.htm

(二)招商機構 工商觀光部投資局(INTERES Invest in Spain) http://www.investinspain.org/ 西班牙對外貿易局(Instituto Espanol de Comercio Exterior,ICEX)www.icex.es 馬德里招商局(Desarrollo Internacional de Madrid S.A.) 770


附 錄

十一、葡萄牙 葡萄牙政府官方網站 http://www.portugal.gov.pt/ 葡萄牙投資貿易促進局(AICEP)http://www.portugalglobal.pt/PT/

十二、波蘭 (一)政府單位 歐盟政府採購資訊(EU TED) http://ted.publications.eu.int/offil/ 波蘭旅遊及商務官方網站(POLSKA) http://www.poland.gov.pl/ 波蘭中央統計局(GUS) http://www.star.gov.pl/ 波蘭企業發展署(PARP) http://www.parp.gov.pl/ 波蘭工業發展署(Industrial Development Agency) http://www.arp.com.pl/ 波蘭中央銀行(National Bank of Poland) http://www.nbp.gov.pl/ 波蘭財政部(Ministry of Finance) http://www.mf.gov.pl/ 波蘭經濟部出口推廣(Polish Export Promotion Portal) http://www.exporter.gov.pl/ppe/glowna 波蘭經濟部(Ministry of Economy) http://www.mgip.gov.pl/ 波蘭總理府(Prime Minister) http://www.kprm.gov.pl/

(二)招商機構 波蘭新聞暨外人投資局(PAIIIZ) http://www.paiz.gov.pl/

(三)工商團體 Polishbusiness.com http://park.pointershost.com/index.php?domain=polishbusiness.com&af=0 Cyberbiznes(Economic information) http://www.cyberbiznes.com/ PMR(Business Portal for Poland) http://www.polishmarket.com/ Targi Kielce http://www.ctk.com.pl/ Yellow Pages(PKT) http://www.pkt.pl/ 波蘭進出口商(Export-import.pl) http://www.export-import.pl/ 波蘭出口商(Exporter.pl) http://www.exporter.pl/ 商展資訊(Fair Consulting) http://www.fair.pl/ 商展資訊(波茲南 MTP 展覽公司) http://www.mtp.pl/en Gdynia Cotton Assotion http://www.bawclna.org.pl/ Polish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ers Assotion http://www.pisil.pl/ Polish Federation of Engineering Assotions http://not.org.pl/english/ Polish Chamber of Maritime Commerce http://www.kigm.pl/ 波蘭商業總會(Polish Chamber of Commerce) http://www.kig.pl/

771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十三、捷克 (一)政府單位 捷克貿工部 http://www.mpo.cz/

(二)招商機構 Czech Business Web Portal http://www.businessinfo.cz/ 捷克外人投資協會(Asso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AFI) http://www.afi.cz/en/ 捷克投資局(Investment and Business Development Agency, Czech Invest) http://www.czechinvest.org/

十四、烏克蘭 (一)政府單位 烏克蘭經濟暨歐洲統合部(The Ministry of Economy of Ukraine) http://www.minfin.gov.ua/ 烏克蘭財政部(Ministry of Finance of Ukraine) http://me.kmu.gov.ua/

(二)工商團體 烏克蘭商工總會(Ukraini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http://www.ucci.org.ua/en/

十五、匈牙利 匈牙利共和國政府官方網站 http://www.magyarorszag.hu/ 匈 牙 利 投 資 貿 易 發 展 局(The Hungarian Investment and Trade Development Agency, ITD) http://www.itd.hu/Engine.aspx 國家發展與經濟部(Ministry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y) http://www.nfgm.gov.hu/en

十六、冰島 冰島政府官方網站 http://www.stjornarrad.is/ 冰島投資局(Invest in Iceland Agency) http://www.invest.is/

十七、芬蘭 (一)政府單位 政府官方網站 http://www.government.fi/etusivu/en.jsp

(二)招商機構 Invest in Finland http://www.investinfinland.fi/

十八、歐洲地區其他國家 (一)丹麥 1. 政府單位 772


附 錄

丹麥外交部(Investment in Denmark) http://www.investindk.dk/default.asp?artikelID=9664 外交部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http://www.um.dk/en/ 財政部 Ministry of Finance http://www.fm.dk/1024/default_eng.asp? 稅務部 Ministry of Taxation http://www.skm.dk/foreign/english/ 丹麥國家銀行 DenmarkNational Bank http://www.nationalbanken.dk 科技技術發展部 Ministr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http://videnskabsministeriet.dk/site/frontpage 丹麥經濟理事會 The Danish Economic Council http://www.dors.dk/sw403.asp 丹麥出口促進委員會 Export Promotion Denmark http://www.ees.dk/f000a 丹麥工商登記局 Danish Commerce and Companies Agency http://www.eogs.dk

2. 招商機構 哥本哈根投資中心(Copenhagen Capacity) http://www.copcap.com/ 經濟暨商業事務 Ministry of Economic and Business Affairs http://www.oem.dk/sw184.asp 丹麥投資促進局(Ministry ofForeign Affairs of Denmark) http://www.investindk.com/

(二)希臘 1. 政府單位 經濟暨財政部 Ministry of Economy & Finance http://www.mnec.gr 外交部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http://www.mfa.gr Athens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http://www.acci.gr

2. 招商機構 Hellenic Center for Investment(ELKE) http://www.elke.gr/ 希臘雅典商工會 http://www.acci.gr/ 發展部 Ministry of Development http://www.ypan.gr

(三)保加利亞 外交部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http://www.mfa.government.bg/index.php?newlang=eng 財政部 Ministry of Finance http://www.minfin.government.bg/?language=english 保加利亞投資署 Invest Bulgaria Agency http://investbg.government.bg/ 政府官方網站 http://www.government.bg/

(四)挪威 挪威貿工部(Ministry of Trade and Industry)http://odin.dep.no/nhd/english/bn.html 奧斯陸工商協會(Oslo Chamber of Commerce)http://www.chamber.no 挪威官方網站 http://www.norway.info/ 挪威財政部 http://www.regjeringen.no/en/dep/fin.html?id=216

(五)教廷 教廷官方網站 http://www.vaticanstate.va/EN/ 773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六)奧地利 1. 政府單位 維也納經濟促進基金會(Vienna Business Agency) http://www.wwff.gv.at/wwff.aspx 奧地利商務署(Austria Business Agency) http://www.aba.gv.at/en/pages/ 國家統計局 Statistics Austria,提供多種奧地利統計資料 http://www.statistik.at/index_englisch.shtml 財政部 Ministry of Finance http://english.bmf.gv.at/ http://www.bmaa.gv.at/view.php3?r_id=1&LNG=en&version 外交部 The Austrian Foreign Ministry

2. 招商機構 福拉爾貝格投資促進公司(Wirtschafts-Standort Borarlberg GmbH) http://www.wisto.at/ 上奧地利科技暨行銷公司(OOe Technologie-und Marketinggesellschaft m.b.H, TMG) http://www.tmg.at/index_eng.php 提洛未來基金(Tiroler Zukunftsstiftung) http://www.tech-tirol.at/ 克恩藤發展公司(Entwichlungsagentur Kaernten GmbH) http://www.siliconalps.com/ 薩爾斯堡投資促進局(Salzburg Agentur) http://www.salzburgagentur.at/ 史泰爾經濟促進公司(Steirische Wirtschaftsfoerderung, SFG) http://www.invest-in-styria.at/index.php?lang-english 布爾根蘭經濟服務公司(WiBAG) http://www.wibag.at/wibag-e/index.htm 下奧地利投資促進局(EcoPlus) http://www.ecoplus.at/ecoplus/e/default.asp 奧地利貿易委員會 Austrian Trade Commission http://www.austriantrade.org/austriantrade/worldwide/en/ 奧地利商務局 Austrian Business Agency http://www.aba.gv.at/en/pages/ 奧地利經濟研究院 Austrian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 http://www.wifo.ac.at/

(七)瑞士 1. 招商機構 日內瓦邦經濟發展處 http://www.geneva.ch/ 蘇黎士邦經濟發展處 http://www.location.zh.ch/ 瑞士投資服務網站 http://www.locationswitzerland.ch/ 瑞士聯邦經濟部「經濟事務局」(SECO)www.seco.admin.ch 瑞士對外貿易推廣協會(OSEC) www.osec.ch 瑞士出口協會(Swiss Export Assotion)www.swisstrade.ch 瑞士全國工商總會(Economiesuisse)www.swiss-directory.ch 瑞士國家銀行(即央行)(SNB)www.snb.ch 774


附 錄

2. 工商團體 提興諾商會 http://www.cti.ch/ 富萊堡商會 http://www.cfcis.ch/ 巴塞爾商會 http://www.hkbb.ch/ 日內瓦工商協進會 http://www.ccig.ch/ 蘇黎士商會 http://www.zurichcci.ch/ 大蘇黎士地區商會 http://greaterzuricharea.ch/

(八)瑞典 瑞典貿易部(National Board of Foreign Trade)http://www.kommers.se 瑞典投資署(Invest in Sweden Agency)http://www.isa.se 瑞典貿易委員會(Swedish Trade Council)http://www.swedishtrade.com 瑞典全國工商會(Swedish Chambers of Commerce)http://www.cci.se/en/start/ 斯得哥爾摩商會(Stockholm Chamber of Commerce)http://www.chamber.se 瑞典家工業與技術發展局(Swedish National Board for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http://www.nutek.se 貿易開放部門 Open Trade Gate Swedenhttp://www.opentradegate.se 瑞典專利註冊局 www.prv.se

(九)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政府網站(Government of Romania)http://www.gov.ro/engleza/index.php 羅馬尼亞外貿中心(Romanian Foreign Trade Center) http://www.traderom.ro/ 羅馬尼亞和布加勒斯特商會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of Romania and Bucharest http://www.ccir.ro/ 美國工業商會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http://www.amcham.ro/ 羅馬尼亞國外投資局(Romanian Agency for Foreign Investments) http://www.arisinvest.ro/

伍、非洲地區 一、南非 (一)招商機構 南非貿工部 www.dti.gov.za 南非外交部 http://www.dfa.gov.za/ 南非統計處(Statistics South Africa)http://www.statssa.gov.za 南非政府網站 (South Africa Government Online) http://www.gov.za/

二、賴索托 政府網站 (The Lesotho Government Portal ) http://www.gov.ls/home/default.php 775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外交部 http://www.lesotho.gov.ls/foreign/ 貿易局 http://www.lesotho.gov.ls/trade/ 財政部 (Ministry of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http://www.finance.gov.ls/ 國家發展協會 (Lesotho National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http://www.lndc.org.ls/ 地方政府網站 (Ministry of Local Government) http://www.localgovt.gov.ls/ 貿易暨工業部 (Ministry of Trade & Industry) http://www.lesotho.gov.ls/trade/

三、史瓦濟蘭 史瓦濟蘭政府(Swaziland Government) http://www.gov.sz/ 史瓦濟蘭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 Trade) http://www.gov.sz/home.asp?pid=60 史瓦濟蘭投資促進局(Swaziland Investment Promotion Authority) http://www.sipa.org.sz/ 史瓦濟蘭工業發展公司(Swazil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de) http://www.sidc.co.sz/ 史瓦濟蘭雇主協會暨商會聯合會(The Federation of Swaziland Employers and Chamber of Commerce) http://www.business-swaziland.com/ 史國中央銀行網站 http://www.centralbank.org.sz

四、馬拉威 馬拉威官方網站 http://www.gov.mw 馬拉威 (current affairs) http://www.malawi.gov.mw/stories_bak.php 馬拉威稅務局 (Malawi Revenue Authority) http://www.mra.mw/ 馬拉威外交部 http://www.malawi.gov.mw/Foreign%20Affairs/Home%20ForeignAffairs.htm 馬拉威財政部 http://www.finance.gov.mw/

五、埃及 國家信息服務中心 (Egypt State Information Service) http://www.sis.gov.eg/En/Default.aspx 埃及貿易網 http://www.egtrade.com/ 外交部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http://www.mfa.gov.eg/ 埃及外貿與經濟網 http://www.tpegypt.gov.eg 貿易點 (Egypt Trade Point) http://www.tpegypt.gov.eg 商業協會 (Egyptian Businessmen's Assotions) http://www.eba.org.eg 投資部 (Ministry Of Investment) http://www.investment.gov.eg 埃及保險監督管理局 (Egyptian Insurance Supervisor Authority) http://www.eisa.com.eg 證券交易所 (Cairo & Alexandria Stock Exchange) http://www.egyptse.com 埃及商業服務網 (Egyptian Commerl Services) http://www.tamseel-ecs.gov.eg

776


附 錄

六、摩洛哥 摩洛哥政府 http://www.mincom.gov.ma/、http://www.douane.gov.ma/ 摩洛哥外交部 http://www.maec.gov.ma/en/default.html 摩國商業部 http://www.mcinet.gov.ma/mciweb/ 摩洛哥工業總會 http://www.cgem.ma

七、利比亞 外交部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http://www.foreign.gov.ly/online/ 人民委員會 (General People’s Committee) http://www.gpc.gov.ly/html/home.php 利比亞投資促進中心 (Libya Foreign Investment Board) http://www.investinlibya.com/ 人民財政委員會 (General People’s Committee of Finance) http://www.mof.gov.ly/site_mof/main.php 人民經濟委員會 (General People’s Committee for Economy) http://www.ect.gov.ly/real/ 利比亞企業家協會 (The Libyan Businessman Council) http://www.lybc.org/ 利比亞投資協會 (Libyan Assotion for Investors) http://www.libyainvest.org/

八、奈及利亞 政府網站 http://www.nigeria.gov.ng/ 奈及利亞外交部 http://www.mfa.gov.ng/ 出口促進委員會 (Nigeria Export Promotion Council) http://www.nepcng.com/

九、非洲地區其他國家 (一)布吉納法索 總統府 (Presidence du Burkina Faso )www.presidence.bf 政府入口網站 (Premier Ministere) http://www.primature.gov.bf/ 財政部 (Ministere de I’Economie et des Finances ) http://www.finances.gov.bf/SiteFinances/index.jsp 經濟部 (Ministere de I’Economie et du Developpement) http://www.medev.gov.bf/SiteMedev/index.jsp 貿易發展局 (Ministere du commerce, de la Promoion de l'entreprise et de l'artisanat ) http://www.commerce.gov.bf/SiteCommerce/index.jsp

(二)甘比亞 總統府網站 (Office of The Gambia President) http://www.statehouse.gm/ 財經部 (Department of State for Finance & Economic Affairs) http://www.statehouse.gm/cv/finance.htm 貿易局 (Department of State for Trade Industry & employment) http://www.gambia.gm/ 777


99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港務局 (Gambia Ports Authourity) http://www.gambiaports.com/ 甘比亞商會 (Gambia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GCCI ) http://www.gcci.gm/

(三)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工業總會(http://www.utica.org.tn)

(四)查德 查德政府網站 (Gouvernement du Tchad) http://www.primature-tchad.org/ 總統府網站 (Presidence de la Tchad) http://www.presidencetchad.org/

(五)突尼西亞 突尼西亞外人投資局 http://www.investintunisia.tn/ 突尼西亞工業總會 http://www.utica.org.tn

(六)迦納 迦納入口網站 (Ghana Homepage) http://www.ghanaweb.com/ 迦納投資促進中心 (Ghana Investment Promotion Centre) http://www.gipc.org.gh 財政暨經濟規劃部 (Ministry of Finance & Economic Planning) http://www.mofep.gov.gh/ 能源委員會 (Energy Commission of Ghana) http://www.energycom.gov.gh/ 觀光部 (Ministry of Tourism) http://www.touringghana.com/mot.asp 迦納工業協會 (Assotion of Ghana Industries, AGI) http://www.agighana.org/index.php 迦納國家工商會 (Ghana 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 Industry) http://www.ghanachamber.org/ 迦納工商會 (Sekondi-Takoradi Regional Ghana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 http://www.westernghanachamber.org/

(七)馬達加斯加 馬達加斯加經濟部 (Ministre de l’Economie, du Commerce et de l’Industrie) http://www.mepspc.gov.mg/ 礦業部 (Ministere des Mines) http://www.mines.gov.mg/ 能源組織部 (Ministere de l'Energie) http://www.energy.gov.mg/ 商業暨工業研究院 (Chamber de Commerce et d’Industrie de Madagascar) http://cci-tana.org/

(八)塞內加爾 政府網站 (Government of Senegal) http://www.gouv.sn/ 礦工部 (Ministere des Mines de L’Industrie et des Pme) http://www.industrie.gouv.sn/ 財政部 (Ministere de l'Economie et des Finances) http://www.finances.gouv.sn/ 海運暨漁業部 (Ministere de l'Economie maritime, des Transports maritimes, de la Peche et de la Pisciculture ) http://www.ecomaritime.gouv.sn/ 農業部 (Ministere de l'Agriculture) http://www.agriculture.gouv.sn/ 塞內加爾外貿中心 (Cnetre International du Commerce Exterieur du Senegal, CICES ) http://cicesfidak.com/english/CICES.html 778


附 錄

農業、工業暨商業工會 (Chamber de Commerce D’ Industrie et D’ Agriculture de Dakar) http: //www.cd.sn/

(九)聖多美普林西比 政府入口網站 (Direitos reservados ao Governo de Sao Tome e Principe) http://www.gov.st/ 總統府網站 (Presiden da Republica Democratica) http://www.presiden.st/ 國家統計局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tistica) http://www.ine.st/ 自由貿易管理局 (Authority of the Free Zones) http://www.azf.gov.st/iindex.html

(十)賴比瑞亞 財政部 (Ministry of Finance) http://www.mofliberia.org/ 工業暨商業部 (Ministry of Commerce & Industry) http://www.moci.gov.lr/index.php 經濟事務規劃部 (Ministry of Planning & Economic Affairs) http://www.mopea.gov.lr/ 國家投資委員會 (The National Investment Commission) http://www.nic.gov.lr/ 賴比瑞亞美國商會 (Liberian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http://www.liberianamericanchamber.org/

(十一)蘇丹 內閣事務部 (Ministry of Cabinet Affairs) http://www.sudan.gov.sd/en/ 財經部 (Ministry of Finance and National Economy) http://www.mof.gov.sd/index_E.php http://www.mof-sudan.net/English/index.htm 工業局 (Ministry of Industry) http://www.industry.gov.sd/ 投資局 (Ministry of Investment) http://www.sudaninvest.org/English/Default.htm 保險暨財政出口局 (National Agency for Insurance & Finance of Exports) http://www.naife.org/ 蘇丹商人與雇主聯合會 (Sudanese Businessmen & Employers Federation ) http://www.sudabiz.org/english/index.htm 蘇丹海關 (Sudan Customs) http://www.customs.gov.sd/English/index.html 蘇丹貿易點 (Sudan Trade Point) http://www.tradepoint.org/index.php?id=665 蘇丹商業工業協會 (Sudanese Chambers of Industries Assotion) http://www.sudanindustry.org/index_en.html

779


99

780

年版華僑經濟年鑑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資料 華僑經濟年鑑 . 中華民國 99 年 / 國立中正大學編 . -- 第一 版 .

-- 臺北市:僑委會 , 民 100.12

面; 公分 ISBN 978-986-03-0536-4 ( 精裝 ). -ISBN 978-986-03-0535-7 ( 光碟片 ) 1. 華僑

2. 經濟發展

577.2058

3. 年鑑 100025521

2010 華僑經濟年鑑 編 者:國立中正大學 出版者: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地 址:台北市徐州路 5 號 3、15-17 樓 電 話:(02)2327-2600 網 址:http://www.ocac.gov.tw 電子郵件位址:ocacinfo@ ocac.gov.tw 出版年月:中華民國 100 年 12 月 版 次:第一版第一刷 電子出版品說明:本會另有電子版本,同時登載於僑務委員會網址,網址為: http://www.ocac.gov.tw/public/dep3public.asp?selno=2442&no=2442&level=C 設計印刷:文匯印刷資訊處理有限公司 地址:台北市環河南路 2 段 211 號 電話:(02)2302-1170 展售門市 五南文化廣場 台中市中山路 6 號 電話:04-2226-0330 www.wunan.com.tw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台北市松江路 209 號 1 樓 電話:02-2518-0207 www.govbooks.com.tw 定價 / 每本新臺幣 600 元整 著作財產權人:僑務委員會 本書保留所有權利。欲利用本書全部或部分內容者,需徵求僑務委員會同意或 書面授權。請洽僑務委員會第三處(電話 :02-2327-2725) 本書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此條款的詳細內容請見: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2.5/tw GPN:1010004278

ISBN:978-986-03-0536-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