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 Portfolio 2015-2013

Page 1

吳尚洋 WU SHANG-YANG



吳尚洋 WU SHANG-YANG



作品 /WORKS

2015 - 2013







影像的縫隙—打天花板 投影裝置 2015 因地心引力使大多的灰塵累積在地,所以人們較少理會天花板的清潔。系上地美館的天花板摟空的塊 面潛藏了許多墜花(太高了一般人看不到),我就把它掃出來給大家看看。 灰塵、泡沫、水,欲滴未滴。RGB 光譜怎麼掃都掃不乾淨,風捲暮春滿庭墜花,掃去還來……。







影像的縫隙—影分身 投影裝置 2015 在雜訊中尋求自省:影子,就是另一個自己。







影像的縫隙—再再現地美館門口 投影裝置 2015 進了室內,也出了室外:有光譜流動的影像,是影像「虛與實」之間更遠距離的再現 XYZ。





虹化系列—枯樹 投影裝置 2015





虹化系列—水管 投影裝置 2015





虹化系列—健康步道 投影裝置 2015




虹化系列—頂樓層 投影裝置 2015






對焦鏡 投影裝置 2015 漩渦式的自省狀態。





影像的縫隙—Optoma 打 Apple 打 BenQ 投影裝置 2014 對於光影、顏色、空間等,人們視覺感知本來就存有相當程度的誤差;管理學「基本歸因謬誤」理論 ──從表象推論可能產生的認知錯誤。 社會文化因科技進步、媒體運用發達而有重大改變,其中擅用科技眼矇騙肉眼即是。我們還是否有獨 立思考的能力去「觀看」任何媒體資訊?眼見早已不為憑。





影像的縫隙—打糊多於打執 投影裝置 2014 視覺擁有不對稱的抽象造型。「縫隙」的早期作品。





影像的縫隙—打著虹旗反虹旗 投影裝置 2014 透過牆的遮掩,模糊了影像形成的來源。我想傳達的不是翩翩起舞的艷麗虹旗,也不是任何旗幟背後 的政治思維,而是表面上說一套主流話語,做的卻背道而馳:掩飾、圖謀、以假亂真的性質。 或許,觀者在視覺上透過光的顯現覆蓋,最真實的是那凹凹凸凸、起伏不平的水泥地。







影像的縫隙—打烏托邦 投影裝置 2014 裡頭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是烏托邦美夢崩毀的一瞬間。



家庭相框系列— 媽媽與我 壓克力顏料、相框 13*17(cm) 2013



家庭相框系列— 爸爸與我 壓克力顏料、相框 13*17(cm) 2013



家庭相框系列— 哥哥與我 壓克力顏料、相框 14.5*19.5(cm) 2013



家庭相框系列— 家人與我 壓克力顏料、相框 13*17(cm) 2013





觀毛—黏塵日記 黏塵紙、毛、灰塵 10*15(cm) 2013 相信每個人或多或少在某個時空裡,都曾有過這樣的懷疑──我自己是不是廢棄物?





觀毛—萬物皆有靈性 錄像 5'04'' 2013 毛活了起來,有的綣縮、杵立、扭擺;有的俯首沉思、仰天長嘯。






生活誤用 電線、小夜燈 2013 會亮是因為暗、會暗是因為亮。 在 LOW 科技裡,人們跟著閃爍與熄滅。




影像的縫隙 / Inbetweening Images



一、前言:觀察是研究、創作的鑰匙 大一新生入學之前,學校美術系就通知我們研讀「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 (Marita Sturken、Lisa Cartwright 合著)一書。這本圖文並茂、理論與例證併列的書籍,在我大學 四年從事藝術研究與創作過程中,竟然起了關鍵性的啟迪作用。 大自然中的影像純屬客觀而獨立,但只要透過人類有意識的接觸,它的客觀性和獨立性就會融混介入 者的詮釋,形成另一種特殊意義的認知。因此人們每天毫無休止的觀察行為,看似自然而平常,其實 是綜錯隱晦、複雜難懂。要生活得有意義就要不斷從觀看中探索學習,包括各項研究工作、藝術解析 與創作,也都必須如「觀看的實踐」一書所強調:「以觀察為知識之鑰」,才能進一步在虛實迷離的 環境中,尋找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徑。 二、因為眼疾後的視覺經驗,把我引進「影像的縫隙」 小學時,我的右眼因重創而失去了水晶體,一眼成了大近視兼大遠視至今。從此,我無意間可以看到 紫色的陽光(常人不可見)和重疊的模糊影像。最先我只是把它當成視力的缺憾,不以為怪。但從事 藝術研究後,這異於常人的視覺經驗,讓我對於視覺光影與形象具有非常高的敏感度。 某天在工作室,因繪畫需求而採用投影機打稿,並用手機拍照做記錄時,偶然發現投射出來的光譜出 現了豔麗的、彩虹般的流動條紋韻律,這是手機(相機)的鏡頭感光元件頻率和顯示器的刷新頻率不 同、像素點沒有一一對應而出現的影像(光)的「縫隙(Inbetweening)」,導致 RGB 三原色解構 而出現。一開始我以為是視力瑕疵所造成的視覺障礙現象,經過再三探究,結果證明並非如此,那「異 常」現象是永恆存在的,只是一般人平時無緣目睹。這樣的發現讓我非常震驚──物象的真偽、虛實、 表像與本質等問題,就經常盤旋在我腦海裡。 三、從光影「LOW 科技」探尋我的觀點 我從基本的光學常識,理解電視、電腦或數位手機裡的各種影像呈現的原理。科學家捕捉到人們的眼 睛與大腦的關係在接收光線擁有某部分能力上的極限之後,藉此去探尋我們所能看見的螢幕世界。三 原色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構成螢幕的各種色光,但因人們眼睛與大腦的能力有限,無法看見,故三 原色的原理其實是出於物理加上生理的因素而形成的一種「感知」。使用數位手機(相機)對著投 影片、電視或各種顯示器進行拍照或錄影時,即可能出現這種令攝影者視為夢魔的「摩爾紋(Moire pattem)」。然而,在這樣偶然的夾縫空間裡,卻讓我找尋到更多視覺感知的可能領域。 我在原先極度懵懂的狀況下預擬疑問和假設,開始一連串的實驗探尋並試著創作。我的作品光源大多 來自投影機(類比),透過物理材料的發熱轉換成光,是太陽的模擬。現代人觀看影像的普遍需求是 解析度高(精密)、臨場感佳(面積大),投影機的發明就是為了放大影像。在放射的同時,「光」 也被放大了。從科技的介面看,投影屏幕所呈現的影像都是以波的形態存在,因此用類比或數位的方 式儲存、再現,但這些介面大多本身就是「發光體」,如同我的作品看似影像,其實是在看投影機的 燈泡投射出來的光。 我基於親身對媒材的特殊體驗,試著以「LOW 科技」的形式展示我的觀點。「LOW 科技」可以容易 且直接製造出絢麗、玄妙、魔幻等異於尋常的感知。這些運作過程不必透過繁雜的電腦應用軟體、程 式書寫和精密剖析,或許就能取得或發現。因此它具有精純、張力、新奇等特色,值得我 多方實驗和 研究。


四、「以假亂真」是社會現象的常態──從公孫甲畫松談起 上述「LOW 科技」的構思與實驗,儆醒了我對日常接觸影像的「原形」與「再製」產生好奇心,進而 對社會上各種狀況的表像與本質之間的距離產生了莫大的興趣。這個真與假的辯證課題,讓我時常想 起漢朝一位畫家的故事:西漢畫家公孫甲善丹青,畫松栩栩如生,朝臣爭相蒐藏,但東方朔態度與眾 不同,他斥公孫甲所畫的松「惑目」,「痛其能以假奪真」,並引喻時政的權謀欺矇,諫武帝引為借 鑑,澄明朝政。(參見全唐文)其實藝術創作不以求「真」為目的是眾所周知,東方朔對畫作的詮釋, 顯然是著墨於主觀的角色意識,甚至形成一種寓言式的話語了。 畫作等藝術品,當然都是影像「再現」的圖飾符碼,創作形式再逼真也都是虛擬的,旨在呈現作者的 心靈語言。換個角度看,那經由科技操作過程後所呈現的影像,就是「真相」嗎?社會現象百態,又 有多少成分可以稱之為「真相」?人們對表像的認知,從來不會是客觀而獨立的,它是由表像加上觀 看意識以及社會文化等元素交織而成的。我們常說多角度觀點,或稱多元化社會,其實就是處在這種 真假交織、撲朔迷離的環境之中。 五、虛擬的迷濛領域,最適合抒情的情境 「虛假」在傳統社會文化中,幾乎是罪惡的代名詞。的確,詐騙集團、黑心食品、蓄意蠱惑欺矇人心 的謠言如「懶人包」等,都是違背良知道德與法律,該被揭發唾棄的。在 20 世紀末,隨著電腦和數 位影像興起,視覺影像和圖文結合的情況日益頻繁之後,純科學的研究以及許多用以當作證據的場合, 盡可能追求「真相」是必要的。但處於當今高科技發展的社會,科技的能耐幾乎可達「無所不能」、「無 所不為」的程度。從科技服務人文的角度著眼,其實「虛假」的表像與情境認知,也值得我們深入理 解體悟:絕對的真相,就是絕對的人文、藝術抽離;反倒是不勝枚舉的「假相」,懾服、撫慰、或激 勵了多少人的心靈。虛擬的迷濛領域,是最適合人類抒情的情境──神話志怪、魔幻寫實、神秘主義、 靈異科幻……這些文學、藝術、影劇等創作,甚至是普世廣泛的文宣廣告等,如果摒棄虛構,一味追 求真相,那呈現在我們週遭的一切,就比嚼蠟更為枯燥無味了。 人心境遇,有一些確實需要「真」的印證與感知;但相對多數的場合,人們需要的確是「加油添醋」的、 符合心境需求的虛擬氛圍。過分袒露真相的赤裸社會,似乎太光禿無趣。 六、回歸人文,不斷探索展衍(代結語) 我進行「影像縫隙」的研究已經一年多,並在 2014 年 10 月下旬的個展及同年 12 月上旬的系展中分 別展示初步成果。承蒙多位師長的鼓勵鞭策並提供精進卓見,讓我擁有更高昂的探索意志。我不斷思 索著──如何將我親身體驗到的視覺經驗,延伸運用在更廣泛的藝術創作上。 很巧合的,2015 年元月,關渡美術館舉辦了一項「光譜的稜線」展覽與座談會,與我研究的光影現象 有很大的關聯性。其中對於「灰階在藝術的政治位置」和「視知覺中的色彩及其幽靈性」兩項課題特 別引起我的共鳴:光與顏色本身從牛頓式的提問,放進人文的思考中就成了哲學;在當代,它還有什 麼可能性? 我所進行的「LOW 科技」影像「非真理」創作實驗,要延展的路程還非常遙遠,在回歸人文的路徑上, 有好多好多的可能性等待我去辯證推衍。




簡歷 /Biography



吳尚洋

1992 生於台北 2011 畢業於中正高中美術班 2013 關渡美術館實習 2015 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 繪媒組

個展 2014 《影像的縫隙》吳尚洋個展,八又二分之一空間,台北 聯展 2014 《成果發表會》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第 28 屆系展,地下美術館,台北 2013 《北緯 25 度 13 分 373 秒 東經 121 度 47 分 1917 秒》台北藝術大學美術 學系第 27 屆系展,地下美術館,台北 2013 《愛人 lsland》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 100 級班展,地下美術館,台北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