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心引导讲记
1
庚四、行蕴差别观 所谓行蕴,是心相应行法,包括除去受、想二者之外的 思、触等种种心所,这也是有许多种的。 依照大乘唯识所说,有五十一种心所,就是:触、作意、 受、想、思,这五种遍行心所;欲、胜解、念、定、慧,五 种别境心所;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 不放逸、行舍、不害,这样十一种善心所;贪、嗔、痴、慢、 疑、不正见,这六种根本烦恼心所;忿、恨、恼、覆、嫉、 悭、诳、谄、害、骄、无惭、无愧、昏沉、掉举、不信、懈 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这二十种随烦恼心所;恶 作、睡眠、寻、伺,这样四种不定心所。 实际上,心所有无数多种,但是,就此方世界众生根机 的关系,以及要指示善恶、让众生断恶行善等的要点,宣说 五十一种非常重要的心所,如同业无量无数,提出重要的十 种而宣说十善业道那样。这些心所里面,由于受与想两种心 所非常重要,所以单独提出来作为两种蕴而宣说,此外的四 十九种心所都合在一起,统称为“行蕴”。要知道,除了这 些心所以外没有什么别的行蕴,“行蕴”就是这些心所的总 名。 行蕴差别观,相对于其他而言,是一个内容非常庞大、 繁多的观法,我们要依照粗、细两大层次深入观察: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