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庄严经论释 ——胜乘妙音 (下)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目 录 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1 觉分品第二十一 ·························1 功德品第二十二 ······················138 行住品第二十三 ······················223 敬佛品第二十四 ······················266
觉分品第二十二
1
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胜乘妙音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觉分品第二十一 戊四、此菩提分品主要宣说修行,故分三:一、因; 二、本体;三、修法能增胜支分 己一、因分八:一、知惭;二、坚固;三、无厌; 四、通达论典;五、了知世间;六、了知四依;七、宣 说四无碍解;八、二种资粮 从安住如何发誓的戒律到以具足闻思积累资粮之 间宣说,也就是以知惭、坚固、无厌三者不违越学处, 以了知论、精通世间理之闻以及以四依四无碍解之方式 具足思所成清净智慧,由此精勤积累二资,故彼等依次 宣说。 庚一、知惭分八:一、知惭之体相;二、惭之处; 三、惭之分类;四、无惭之过失;五、知惭之功德;六、
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赞叹具惭者;七、具惭愧之相;八、愧成为最殊胜 辛一、知惭之体相 藏译: 惭舍彼障分,具无分别智, 无罪及劣境,熟有情智者。 知惭有愧二者断除违品不知惭无愧后,成为知惭有 愧之自性。此亦,观待自己称为知惭,观待他人称为有 愧。菩萨若已舍弃自己所学的大乘道而学声缘行为,此 者非我菩萨所为,如是知惭;以其他菩萨也将对此呵斥, 如是有愧,是彼二者之自性。 具足以无分别智慧摄持之助伴者,即对自己、其他 有情以及知惭有愧的三轮相无缘。 所缘者是小乘道,倘若入彼则为羞惭,此亦,入声 缘乘者虽无烦恼罪业,然以唯求自利故意乐、智慧、修 行、果德都是较大乘低劣之境故,故诸菩萨缘彼境以入 彼道为可惭。 作用者,即菩萨以知惭有愧能成熟诸有情。如是知 惭有愧只属于坚固者即是菩萨,诸声缘不顾成为自己亲 友的诸有情而舍弃后,只为自求寂灭安乐,观待菩萨而 言,彼等的知惭有愧微少,如续云: “于自子亦无贪著,
觉分品第二十二
3
诸声缘众缘分劣,利乐一切诸有情,善缘吉祥金刚手。 ” 唐译: 治障及合智,缘境亦成生, 菩萨有羞相,如是四差别。 略释:菩萨有羞有四种相:①自性;②助伴;③所 缘;④作业。 ①治障:即离无羞为羞自性。 ②合智:即以无分别智慧摄持为羞助伴。 ③缘境:菩萨以声闻缘觉为可羞之境。 ④成生:菩萨有羞能成熟众生,即是羞之作业。 辛二、惭之处 藏译: 六波罗蜜之,障分增长及, 障对治菩萨,生难忍之惭。 诸菩萨亦由,六度行懈怠, 烦恼及加行,随顺法生惭。 于何处羞耻呢?由布施等六波罗蜜多的违品悭吝 等在自相续中增长以及布施等对治减退故,于诸菩萨当 生难忍之惭,世间种姓高贵者对作种姓低劣的行为感到 羞耻,较此,菩萨若悭等增长及施等减退则极生羞耻,
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此可称为于增长、减退之惭。 又如是于加行不加行之惭者,即诸坚固菩萨不仅对 自相续中串习并依止六度懈怠且不作加行,并且对生起 贪嗔等诸烦恼的相应之法——不护六根门趣入妙欲五 境之加行也会生起羞惭。 唐译: 菩萨于六度,障增及治减, 不勤亦勤行,于此有羞起。 略释:问:诸菩萨于何处生起羞耻? 答:菩萨于四事极生羞耻,即①于诸度障增时极生 羞耻;②于诸障治减时极生羞耻;③修诸度懈怠时极生 羞耻;④随顺烦恼法勤行时极生羞耻。 辛三、惭之分类 藏译: 根本非体小,中及劣之地, 下意乐有我,为劣惭余反。 胜劣之分类者,非入定之本体欲界地的惭愧是小品 或低劣;如是入定色界无色界也有惭愧之小、中、大三 品,其中小品、中品归摄于小品中;胜解行地与一地等, 下下者若观待上上者即是小品,上上者观待下下者安立
觉分品第二十二
5
大品;以意乐低劣的诸声闻的惭愧只修持自利,故是小 品;一至七地之间名为“有我”,即指以有勤作相之我 慢故,彼等之惭称为低劣或小品,是以观待而安立。 其余者增胜或大品即是入定地之惭、较其大者、观 待下地上地为大品以及大乘之惭愧,而八地等三清净地 无有我执无分别智慧任运成就之惭愧者,以无勤任运成 就故安立为上品或超胜。 唐译: 六品及二品,七地与二乘, 亦似则为下,反此应知上。 略释:菩萨有羞的差别如何? ①六品:即不定地中前六品有羞为下。 ②二品:即诸定地中前二品有羞为下。 ③七地:即十地中前七地有羞为下。 ④二乘:即发小乘心众生有羞为下。 ⑤亦似:即未得无生忍菩萨彼有羞亦为下。 与此五类相反者,应知即是诸上有羞。 辛四、无惭之过失 藏译: 由无愧非理,受烦恼忿恚,
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以轻舍我慢,损有情坏戒, 由悔转失等,恭敬得下劣, 具信非人等,大师亦舍弃, 佛子同法等,诃斥由世人, 现法得不悦,余生无暇地, 故此难得法,未得亦转坏, 由此住苦中,心亦不安泰。 无有惭愧之过失。何人无惭无愧趣入非理颠倒之 行,从而受取生起贪等烦恼;以嗔趣入杀生等恶业,由 此自坏戒律,故对自己今生、来世损害以及对他人损害; 复次将善业及利益有情的所作舍弃的散乱及放逸等及 以我慢之杂染方式摧毁有情与自相续的戒律,由此自己 对彼生起悔心而苦恼故从安乐中退失;且以他人也见不 具功德后得下劣恭敬利养;以无惭无愧之因,对教法具 信的非人、护卫白方的天众以及本师也不以彼为特殊护 念之境故作舍置;以相应正法的诸佛子对某人如是作不 如理事呵斥,世间诸众也会令此人于今生中得到恶名; 在其他生世中转生于恶趣等无暇之处,由此自相续已得 之善法会退失,前所未得的新生善法也会失坏,因此彼 身住于痛苦之中并且心也以不悦意受持不得安泰。
觉分品第二十二
7
唐译: 无羞惑不断,三害及六呵, 堕难退苦三,如前十二失。 略释:菩萨若有无羞障碍则烦恼不断,由此先生三 害。 ①自害:由无羞不如理作意以受取烦恼而自作伤 害。 ②他害:即嗔恚伤害他人,又以舍弃众生不教化而 对众生有害。 ③俱害:即由恼害自他故害尸罗。 由此生起三害后即于现法之中得六种呵责,即①以 自心后悔而成退失安乐等故,为自所呵;②以他人不信 故得下劣恭敬,以不生圆满恭敬故,为他所呵;③为具 信非人所呵而不护卫;④为本师所弃舍;⑤为同梵行者 所呵;⑥为十方人所呵,辗转传其恶名。 如是之后复有三种过失产生。即①未来堕于无暇险 难之处;②由此退失已得未得善法;③从彼生起大苦受。 此即是无羞所生十二种过失。 辛五、知惭有愧之功德 诸有惭佛子,不生如是过。
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智者常生于,天人及人中, 具慧由知惭,速圆菩提聚, 佛子于有情,令熟不厌离, 彼恒离障分,常伴诸对治。 如是有惭者,当得彼等利。 具足惭愧的诸佛子根本不会产生如是过失。彼智者 恒时受生于诸天人趣,是异熟果;具足惭愧之菩萨疾速 能满无上正等菩提资粮,是增上果;彼佛子具足惭愧, 对成熟诸有情无有疲厌,是士用果;彼时恒时远离违品 无惭无愧,是离系果;不离知惭有愧之对治,是等流果。 如是具足惭愧的彼佛子能获得彼等功德也。 唐译: 此等一切恶,菩萨若有羞, 当知一切尽,起彼对治故, 天人聪慧生,速满于二聚, 成生不退转,离不离为果。 略释:何为菩萨有羞功德? ①有羞离过功德:菩萨若有羞耻,则上述一切过失 断尽不生,由有羞耻必定生起彼等诸过的对治 ②有羞集得功德:即常生天上以及人中,恒得聪慧,
觉分品第二十二
9
是异熟果;速得圆满大菩提二资粮聚,是增上果;于成 熟众生不退转,是士用果;恒时远离无惭之障,是离系 果;一切生处不离彼障对治,是等流果。 辛六、赞叹知惭有愧者 凡夫虽穿著锦衣,以无愧故过所垢, 佛子穿著惭愧衣,无所覆亦无过垢。 佛子菩萨具惭者,如空不为世法染。 于诸佛子众中住,以惭及愧为庄严。 菩提萨埵以惭愧,于诸所化慈如母。 具惭愧从诸罪过,于诸轮回作防护。 诸凡夫虽全身沐浴,穿著形色华丽的妙衣,然心远 离惭愧故,妙衣不能遮掩贪等垢染之心。佛子具有知惭 有愧之妙衣者,外在虽无妙衣等覆身,然以自性离诸过 失之垢。此颂宣说了瑜伽士内安住入定之时,知惭有愧 能对治烦恼的生起。 诸佛子具有知惭有愧,彼等如同虚空不为云雾等所 染,入村舍等时以具惭愧之自性,不为世间八法染污; 在与自己见行相同的诸善友佛子聚会之时,也以知惭有 愧之饰品作庄严,行为和合且极其庄严,珍宝等任何严 饰也无法相比。
1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诸菩萨于舍弃利他会生惭愧故,对诸所化如母般成 熟有情,对一切有情视如爱子般慈爱呵护,彼等若不救 度有情并且舍弃,则是惭愧之处。知惭有愧如以象马车 步四军守护国政及边境般,同样诸菩萨于轮回利益众生 时恒时也是护持,即以惭愧不令诸烦恼过患侵入。 唐译: 有衣翻有垢,凡夫无惭故, 天衣更无垢,菩萨有惭尔。 菩萨惭具足,如空不可污, 欲胜诸菩萨,亦以惭庄严。 譬如慈母爱,惭护众生然, 观生及化生,此事由惭起。 略释:此三偈以譬喻显示惭愧的功用。 ①衣服喻:身虽着衣反有垢染,由凡夫无惭故;天 衣着身更无垢染,由菩萨以有惭为衣过垢不能染故。 ②虚空喻:有惭者虽值世间八法不被染污故。 ③庄严喻:惭如庄严,以有惭菩萨能随顺同行故端 正胜过余不具惭者。 ④慈母喻:惭如慈母之爱能护持众生,因为有惭菩 萨能拥护生死一切过失,如象马军,观生化生均由知惭
觉分品第二十二
11
生起。 辛七、具惭愧之相 荷担一切及,不荷担一切, 一切入不入,菩萨具惭兆。 具惭愧之相兆有四:以意乐而言,堪受一切施戒等 任何功德方;不受无惭无愧以及贪嗔等诸烦恼任何过失 方;以加行而言不入一切罪过而入一切功德。此四种相 兆任具其一均是具惭愧的补特伽罗以其相续中的知惭 所作的相兆。 唐译: 不忍及不行,亦忍及亦行, 当知此四种,是说行惭相。 略释:此偈显示四种行惭相——不忍、不行、忍与 行。因为有惭者对一切过恶有不忍、不行之相,对一切 功德有安忍、力行之相。 辛八、惭愧成为最胜 以自心修惭,信解法意乐, 自在无分别,以一性为首。 自心修持知惭有愧,此过若人得知十分羞愧,无论
1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他人知与不知,自己造罪感到内疚,较羞愧更殊胜,如 是于大疏中宣说。修持有愧此亦以五种相了知为殊胜 者,对宣说惭愧的大乘法生起净信,如上述九种意乐、 等持心得自在或者从八地获得无勤任运成就;于自他及 知惭法三轮无有分别,清净地的菩萨于彼事成为一义, 故为首要或殊胜。 唐译: 教习于惭羞,亦起五自意, 信法等别故,无上如前知。 略释:何种惭羞方为无上?如前文应知,对于大乘 经中所说惭羞之处生净信故,以九种深心修习故,依虚 空等定修习故,由无分别智摄故,以一果入一切果故。 庚二、坚固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辛一、略说 菩萨之坚实,较余一切者, 性相别不变,以是为增胜。 菩萨之志气坚固者,即菩萨较一切世间众与声缘 众,从法相、分类、无变三个角度更为超胜。 唐译: 诸菩萨无畏,体相及差别,
觉分品第二十二
13
坚固与殊胜,今当次第解。 略释:已说菩萨有羞,次说菩萨无畏,即以体相、 差别、坚固、殊胜四义次第解释。 辛二、广说分三:一、坚固之体相;二、坚固之分 类;三、坚固之无变 壬一、坚固之体相 精进定及慧,许是勇忍坚, 何故以此三,菩萨入无畏, 以怯动摇愚,于所作起畏,故于三真性,当知坚实 名。 精进、等持、智慧三者依次为心不怯弱之志气、无 有动摇之安忍、真实了知彼义后于彼中无有变化,故称 为坚固。何以如是?由彼三法使诸菩萨修持正道无有怖 畏而趣入。 产生何种怖畏呢?诸无精进者对菩萨的行为会产 生“我怎能修持”的怯弱怖畏;诸无等持者不能一缘内 住故会产生动摇分别念之怖畏;诸无智慧者不能如实了 知菩萨的行为,以愚昧无知于所作无法可施而生怖畏。 以怯弱等三者使菩萨于一切修行无有自在,会产生 难以修持的怖畏,故彼三种怖畏的对治——精进、等持、
1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智慧任运成就的三种本性者不为违品所侵故,当知具坚 固之名。不必分别观察精进任运成就、等持智慧任运成 就、恒时具有故,无有怯弱等三种违品,得殊胜坚固者, 是坚固之体相。诸初学者心的自性之中也具有不怯弱 故,若能趣入所作,仅以此点观待而言,当知可立名为 自性之精进等。 唐译: 进定慧三起,勇健勤猛作, 是说无畏相,亦显于众名。 诸有所作中,下动愚则畏, 离三三决定,是名无畏安。 略释:精进、禅定、智慧三者若生起即是无畏的体 相,勇、健、勤、猛是无畏的众名。若问:此进定慧三 者分别于何种行中无畏?答:菩萨于诸所作中,其心若 下若动若愚则生怖畏,因为下心者于彼无勤修故;动心 者于彼心不住故;愚心者于彼无方便故。此三种心的对 治依次是精进、禅定与智慧。是故远离下心、动心、愚 心,当精进、禅定、智慧三者获得决定时,则名为无畏。 何为决定?即此三对治任运现前名为决定。 壬二、坚固之分类
觉分品第二十二
15
自性以及愿,不顾本身及, 1
2
3
有情颠倒行,甚深闻 广大, 4
5
6
所化难调伏,佛身难思议, 7
8
种种难行者,未摇轮回者, 9
10
本无染污者,生坚实之坚, 11
较彼不同余,许诸坚实胜。 坚固的分类有八种。 ⑴自性坚固者,即由种性力发起精进、等持、智慧 三者,由此于菩萨所行无有怯弱等怖畏。 ⑵发愿坚固者,即发愿今发无上菩提心后得证无上 菩提并且于救度众生的事业中无退无变,由此任生何处 当成无变坚固。此亦菩萨的无量愿乃至佛地之间所产生 者,这一切的根本即是最初发菩提心,由最初发愿欲得 菩提出生一切愿,并且其后的所有发愿也将越来越坚 固。 ⑶颂中“不顾”指于自利坚固,即为成办自利对身 命亦不顾及或贪著或怖畏。 ⑷于他利坚固者,即有情虽作种种邪行然于彼不生
1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疲厌而坚固。 ⑸颂中“甚深”指于真如义坚固,即对本无生灭的 甚深空性无畏且信心坚固。 ⑹于力坚固者,即对修持神通、力、无畏等诸广大 功德,心无怯弱生起信解。 ⑺所化具有极强烈之烦恼故,对谁亦难调的众生不 舍弃,以种种方便长时调伏,即是于成熟有情之事业坚 固。 ⑻如来法报化三身具有不可思议功德,我当修持彼 果心无退转,即是于菩提圣果坚固。 如是宣说八种坚固。复有三种坚固的分类: ⑼为成无上菩提修持种种无畏苦行,即是于苦行坚 固。 ⑽为利他以悲心不舍轮回,于种种三有中受生,即 是于故意受生三有坚固。 ⑾受生于轮回时,不为轮回过患烦恼染污,即是于 无烦恼坚固。 如是坚固菩萨相续中生起的坚固不同于其余世间、 声缘,承许较其余具坚固者更为超胜。 唐译:
觉分品第二十二
17
自性及大愿,不顾及不退, 闻深亦能化,置彼于佛身。 亦行诸苦行,不舍于生死, 生死不能染,此十是差别。 略释:此二偈依次说无畏有十种差别。 ①自性:即以种性力成就而得无畏。 ②大愿:即以发菩提心而得无畏。 ③不顾:即精勤自利时不顾身命得无畏。 ④不退:即精勤利他时有违逆者得无畏。 ⑤闻深:即听闻甚深真实义时得无畏。 ⑥能化:即难化众生以神通力教化得无畏。 ⑦置彼于佛身:即于安置众生于大菩提得无畏。 ⑧亦行诸苦行:即于行种种难行苦行得无畏。 ⑨不舍生死:即于故意受生得无畏。 ⑩生死不能染:即处染不染而得无畏。 壬三、无变 如山不为蝶,鸟翅大海摇, 坚实恶友苦,闻深法不动。 犹如以蝶与金翅鸟的翅力以及海浪不能摇动山王 般,此三喻依次对照诸坚固者菩萨不为恶友、种种痛苦
1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以及听闻空性无我甚深之法所动摇。 唐译: 恶朋及重苦,闻深不能退, 譬如螽翅风,不动须弥海。 略释:菩萨无畏于三缘得不动,即遇恶朋、遭重苦、 闻深法而不退转,譬如螽蟖振羽不能荡海摇山,彼之三 缘不能动菩萨心亦复如是。 唐译: 诸说无畏中,菩萨无畏上, 相异坚殊胜,与彼不相似。 略释:由前三义即体相、差别、坚固殊胜故,菩萨 之无畏于诸说无畏之中最为殊胜。 庚三、无厌 菩萨无怯无等者,三事闻法不厌足, 精进广大于苦也;依于惭愧及坚实; 于大菩提意愿等;诸具慧之不怯退, 许是于诸地未圆,圆满以及最圆满。 菩萨的无厌不等同声闻缘觉,对何者无厌呢?即对 三种基或事无厌。于善知识前听闻正法无厌足者,是对 闻法无厌或对求法无厌;于三大阿僧祇劫中如依燧木与
觉分品第二十二
19
燧垫生火般发广大精进者,是对极为精进之有事无厌; 为利有情对承受种种痛苦无厌者,是对痛苦之有事无 厌。以彼等宣说了无厌之三种有事或对境。 无厌之因或来源或所依者,即依上述知惭、坚固二 者产生无厌。 无厌之本体或自性是对大菩提产生猛厉寻求心。 由此因无厌之分类者,即诸具慧之无厌于道的地位 如是安立:胜解行地尚未得自他平等心故,疲厌也时有 产生,故未圆满;一至七地中疲厌决定不生故,即是圆 满;三清净地中无勤任运故,至极圆满。承许有此三类。 唐译: 不退诸菩萨,品类有三事, 于闻进苦故;惭勇为依止; 欲乐大菩提,是说不退性; 未成成极成,差别诸地显。 略释:此二偈显示不退的品类、依止、自性与差别。 不退品类有三种,即闻法无厌不退、恒大精进不退、 生死苦恼不退;依止有两种,即以有惭、有勇为依止; 自性即是欲乐大菩提,欲乐有缺便会退转;差别有三种, 即胜解行地菩萨之未成不退、一至七地菩萨之已成不
2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退、三清净地菩萨之极成不退。 庚四、通达论典 知坚实经论,事以及所为, 业及性相等,无尽及果者, 真实成故胜,以定总持摄, 成熟有情及,忆持圣法也。 坚固者菩萨通达论典是指通达五明学处,亦名通达 经典。所谓五明如上所述即是内明,梵语“达日嘎”或 寻思理指正量,即是因明或推理学,语言学或声明,工 巧明以及医方明。从智者善知识听闻彼等五明并思维其 义获得定解后,也为他人宣说。一切所知尽摄于五明故, 诸菩萨通达一切所知法而愿得一切智智故,趣入如是通 达论典。 以仅仅了知五明而言,世间者与诸声缘虽也具有, 然诸菩萨的通达五明论典以基等六种方式尤为超胜。彼 六者为何? ①基或有事。在五明中,诸声缘仅为自己得解脱而 寻求以宣说人无我为主的内明之一分而已,他们对广大 大乘经典也不着重寻求,其他明则更不必说。诸菩萨为 寻求一切智智、成办一切有情的利益,自己学习广大所
觉分品第二十二
21
知法并为他人演说。也就是说,内明三乘之道;能诠词 句之自性、字缘 1 与格 2 的对应、文字的归纳与增补等, 按照语言学论典所说的那样对组合连接无碍通达故,具 足善妙词句,以正确语言无误表达意义;其所说之义也 是符合现量、比量、教量而安立,破斥不具正量之方, 成立具量之方,以彼方便产生不可夺之定解;以医方明 能除所有众生的疾病以及修长寿之方便,以彼饶益他众 并将此方便对他人宣说。总之,菩萨为成办自他二利首 先自己听闻五明论或经典,并如所闻之义不忘忆持,串 习彼句而讽诵,对彼彼义以意识思维,能无误通达义故 分辨善说邪说之差别,并对他人也如是宣说者,是以基 或有事的方式超胜。 ②必要。诸声缘的一切学处主要以自利为目的,菩 萨的目的则主要为他利故,较彼更为超胜。 ③作用。若仅通达声闻经典的内明能成办自利,菩 萨通达三乘内明后,自己趣入大乘并对其他大乘种性者 宣说其义,对声缘种性者,也宣说彼彼乘,如是以其余 因明等四明也能利益有情,以彼等论为人宣说故,是为 1 2
字缘:梵语中的所用媒介字。 格或者判位词,即是能判别各个词在句子中所处地位的一种虚词。
2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超胜。 ④体相。声闻仅闻受内明之一分宣说人无我的少许 论典而持彼等词句等,菩萨对三乘所摄之内明与声明、 因明、工巧明、医方明等无量论典无有厌足地听闻、受 持、熟习、思维及通达,以具五种体相故,是为超胜。 ⑤声闻通达论典者,五蕴于无余涅槃中灭尽;菩萨 通达五明论典者,五蕴于无余法界中无尽故,是为超胜。 ⑥得果由真实成就而超胜者,诸声闻通达论典不能 得一切智智,菩萨通达五明以回向一切智智之力,能成 就通达一切所知法的智慧。 菩萨通达五明论典,以何处摄受呢?以等持与总持 所摄而言,彼也可分为两类。由得首楞严等等持力安住 于其中,能无碍通达一切论典而成熟有情;由总持自性, 于往昔多世中所听闻的一切五明论典能对彼句义不忘 受持故,能忆持五明所摄的所有圣法经论。是故菩萨通 论典是由依止等持对诸有情以具足神通神变、普言神 变、随示神变三种方便成就一切有情;以总持可分为声 明等四明、内明为主在世间能使所有圣法不致隐没而护 持。彼二者是通达论典的作用。 唐译: 知法知法业,知相知无尽,
觉分品第二十二
23
得果及二门,成生亦住法。 略释: ①知法:即知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工巧明 五种论典。 ②知法业:即知此五种论典以自利利他为业,其中 知内明论,为自修及为他说;知因明论,为申明己义及 屈伏他义;知声明论,为自善音合他信受;知医方明论, 为除他疾;知工巧明论,为令他解。 ③知论相:即知通达论典之因有五,是为闻得、持 得、诵得、思得、通得,菩萨先于论听闻,闻已受持, 持已习诵,诵已正思,思已通达,通达者即是了知此是 功德、此是过失、此是善语、此是恶语。 ④知无尽;即知明处者虽入无余涅槃亦无穷尽。 ⑤得果:即由此得一切智智。 ⑥二门:即三昧门与陀罗尼门,知论菩萨以三昧门 成熟众生,以陀罗尼门成熟佛法。 庚五、了知世间 知诸坚世间,以身语意三, 以知谛无等,由此胜于他。 菩萨常舒颜,正直诚实语, 为令成器故,令修正法故。
2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彼等寂得故,具慧行诸谛, 具慧知谛故,定说知世间。 诸坚固菩萨知世间者,了知身相、了知语相以及意 识了知四谛。与其余世间、声缘非平等或非相同故,菩 萨较诸世间、声缘超胜。若人如是想:了知世间的名言 以身语之相随顺他人,仅此点世间凡夫也有;了知四谛 则声缘也有,菩萨的了知世间怎会超胜彼等?由彼等之 了知不能如菩萨那样成熟有情,故有极大差别。 此亦,了知世间者可分三种:了知世间之名言;了 知世间之出生;了知世间之寂灭。了知世间名言又可分 了知与世间相应之身名言及语名言两种。其义如何呢? 诸坚固菩萨身相之规律即是对任何上中下的补特伽罗 恒时也无有怒色而以舒颜欢笑且恭敬显示欢喜之相令 人满足,以言词不伤他人、心无不悦之柔和悦意宣说“善 来否”等正直、温和、悦耳之语。此二者的必要:以身 随顺他心是为令诸有情成为了知真谛的法器;以语宣说 圣法是为修持圣法。故当了知如是身语名言之规律。 以意了知此等世间由何出生、以何寂灭,即是知世 间义,彼者何以故?承许以苦集二谛恒常出生诸情器世 间,亦即以集谛因产生苦谛果,称为世间;以灭道二谛 能隐没或寂灭世间,亦即以道谛断除集谛时,彼果苦谛 自性之世间自然寂灭故。于何处寂灭者即是灭谛、以何
觉分品第二十二
25
者能灭者是道谛故,如是了知称为知世间。也可以是: 了知世间出生是不清净依他起;了知世间隐没是清净依 他起;了知四谛十六行相的自性三解脱门,即是三种体 相都精通。彼等四谛之中,为了苦集寂灭与获得灭道, 诸具慧菩萨自他勤行于诸四谛中,是了知世间之作用。 何以故?诸具慧菩萨了知世间的名言谛以及了知胜义 四谛之二谛故,可称为了知世间,也就是说具足三苦之 世间界的种类、寿量、苦乐、兴衰等是如何以及与彼世 间相应之相的规律,此处以身语名言为例宣说了世间的 种种规律相,以及了知彼等世间以何产生之因集谛,是 世间世俗谛;了知道及灭是胜义谛,依彼二谛了知一切 世间。 有者说:了知四谛是真实了知世间;了知身语之世 间是由自己了知世间而引起,故对果假立因之名,或者 是令他人产生了知世间之因,故对因假立果名。然而由 此处是宣说了知世间故,了知身语名言也可承认为真实 了知世间。 唐译: 身知亦口知,及以实谛知, 菩萨知世间,最胜余无等。 身知则舒颜,口知则先语,
2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为令成器故,正法随修行。 二知知世生,二知知世灭, 为息复为得,谛知勤修行。 略释:菩萨有三种知世间即身知世间、口知世间以 及谛知世间,由此最为殊胜,其余世间、声缘不可为比。 如何是身知世间与口知世间呢?身知世间即是舒颜欢 笑,口知世间即是慰问赞美。此二种何故而作?即为令 有情成为法器故。令成何种法器?即为令彼成为随顺修 持正法之器。如何是谛世间呢?即以了知苦集二谛则知 世间常生,由生及生方便故;以了知灭道二谛则知世间 可灭,由灭及灭方便故。问:谛知世间其作用何在?答: 为息复为得,谛知勤修行,即诸菩萨为息苦谛为得灭道 谛故,观诸谛修智具足。 庚六、了知四依 经典所教法,彼义具密意, 了义具量及,得彼无所诠。 推及如所云,颠倒清净知, 未离系所得,此中说所断。 信解及伺察,别他如是闻, 离戏之智慧,由是智不退。 为断除依止补特伽罗及受持经典表面之语的过失
觉分品第二十二
27
而宣说四种依止。唯依如来出有坏亲口宣说的经典教法 而不依补特伽罗的别别之语,即是依法不依人;以及经 典教法之义也具有依他义为意义说“当杀父母”等,具 有诸密义的语句不能依语言表面理解,即是依义不依 语;彼义可分了义不了义两类,须依其中具有观察究竟 量之了义,如说补特伽罗及蕴等法存在是不了义,彼本 性无有是了义,应依照善逝诸甚深经典以及解释彼密义 者——补处弥勒以及佛授记的龙树无著诸大车所宣说 的甚深无二义的意趣,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彼了义经也 不依总相仅仅成为分别意识之所缘境以及成为八识之 境具二取之相,而应依离二取故不可言说各别自证无分 别智慧所得境,即是依智不依识。又《无尽智慧经》云: “执人法二者有自性是依人,证悟彼二无有自性是依法 性。如是句为世间法,义为出世法,或者诸世俗法称为 句或法,一切胜义法称为义。如是某经宣说趣入道者是 不了义经,宣说趣入果者是了义经;或者宣说世俗者是 不了义经,宣说胜义者是了义经。何为识?欲界有情之 识依色蕴,如是色界识依受蕴,无色界前三禅识依想蕴, 有顶识依行蕴,如是识安住于色等四法,随行并安住者 是识,安住四蕴的彼等识皆证悟空性、对识无有分别, 是智慧。” 宣说四依之必要。有个别人随顺自己的意乐扬言此
2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非佛经、非是正法,诽谤并舍弃佛亲口所传之法,为断 此过而说第一依。在说“父母者当杀”等时,为断除对 文句之义的表面理解而说第二依。譬如佛说凡夫补特伽 罗与罗汉、独觉补特伽罗,又说:“若此世间出生一位 补特伽罗,则于一切世间均得无量利乐,彼是何人?即 是善逝。”如是宣说,若不知是以世俗不了义宣说而执 补特伽罗为实有法,则为颠倒。为断除执不了义为了义, 故说第三依。甚深无二义各别自证智慧的境界虽不可言 说,然执著此为以种种二取习气染污之分别心能说能得 的境界,为断此过而说第四依。如是此处分别宣说四依 时,指出应断除四种颠倒。 四依的功用或功德:如具第一依,能于教典之法的 信解中不失坏;同样,以第二依,能于观察句义中不失 坏;以第三依,能于其他善知识前听闻不了义经外了义 经中如实所说中不失坏;以第四依,能令诸坚固菩萨于 超越分别心境界的不可言说智慧中何时亦不失坏。 唐译: 能诠及义意,了义亦无言, 当知此四种,是说四量相。 谤法及非义,邪思与可言, 遮此四事故,次第说四量。 信心及内思,正闻与证智,
觉分品第二十二
29
菩萨不可坏,依量功德尔。 略释:菩萨修习四量,其相为:①能诠:即以如来 所说十二部经之法为量,不以人为量;②义意:即以文 中实际意义为量,不以语为量;③了义:即以世间可信 以及佛所印可之了义为量,不以不了义为量;④无言: 即以出世间各别自证智为量,不以分别心识为量。 问:世尊何故说此四量?答:说以能诠法为量,是 为了遮止毁谤舍弃圣法;说以义意为量,是为了遮止非 义文句;说以了义为量,是为了遮止邪思颠倒之理解; 说以智为量,是为了遮止执各别自证智为可言。 问:依此四量有何功德?答:依第一量,于法之信 解不可坏;依第二量,于义之内思不可坏;依第三量, 于了义之正闻不可坏;依第四量,于证离戏智慧不可坏。 庚七、宣说四无碍解 解名数性相,及词智慧故, 菩萨无碍智,许四者无等。 于教极精进,何所以何示, 法及义二者,唯以词智示, 法教及说故,一切等二故, 答诸诤者故,远碍智为四。 由别证平等,其后为道解。
3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能断一切疑,称作无碍智。 法无碍解者,法有善恶、有漏无漏等种种分类,其 中某一法也有多种名数,如对无明可称痴、愚昧、无知、 暗者、黑暗等异名,对智慧可称智、慧、觉、心明、光 明等异名,通达名与法的异门。能无倒证知彼等名之义 ——自相与共相,是义无碍解。以彼名不仅某一地界之 语而是诸界之语——天、龙、人、寻香、非天等种种语 言,由字组成词,由词组成句,以句所诠之义,为了明 确分别,无倒了知种种虚词的用法等,是词无碍解。辨 无碍解者,对所有提问均能无碍回答,对所有兴辨者均 能答辨,获得从某一法义展开乃至宣说一大劫亦不能尽 的智慧。如实了知四无碍解故,承许菩萨的四无碍解, 声缘无法相比。 其四者的数目决定,以“于教”等两颂宣说。菩萨 对人精进传法时,所宣之法及能宣说者,法与义二者是 所宣说者,仅仅以能宣说者词与智之自性辨二者宣说。 此亦,法者以名宣说其义者,宣说如是如是之义故。或 者按坚慧论师大疏,对某法简略宣说是义无碍解,尔后 彼者详细广说是法无碍解。以词无碍解能获得恒时了知 法义二者故,即以何方语言能通晓彼之语言,以此语彼 语之方式于词义二者能通达故。以辨无碍解询问诸兴辨 者的意愿,对应理与非理的辨论,作答辨故,无碍解定
觉分品第二十二
31
有四种而非是如五种或三种。 因者,入定安住诸法平等自证,尔后或以后得智慧 能了知法等四者。或者此二句可解释为四无碍解的释 词。梵语“扎德桑布达”义为无碍解,“扎德”是称为 别别之义,即是无分别各别自证智慧;“桑”是真实或 平等,即真如;“布达”为了知,即是现量证悟无分别 智慧的后得功用者,对于蕴界处等广大义以及空性等甚 深义彼等之体相能断除所有疑惑故,说为四无碍解。 唐译: 于门相言智,通达无比伦, 此即是菩萨,四种无碍解。 能说及所说,说具合三事, 四二复二种,次第三事因。 举法及释法,令解与避难, 建立四无碍,以是义应知。 内证及外觉,故称无碍解, 能断一切疑,此即是彼业。 略释:于门、相、言、智四者通达,无与伦比,此 即是菩萨的四种无碍解。 ①知门智(法无碍解):即能了知各别义之所有名 门差别。 ②知相智(义无碍解):即能知此义属此名,通解 诸法的自相与共相。
3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③知言智(词无碍解);即能知种种地界、种种人 等之语言。 ④知智智(辨无碍解):即能知自能说法。 能说、所说、说具此三事各有因缘。能说有四因缘, 即教授智、成熟智、聚满智与令觉智;所说有二因缘, 即法与义二者,四智于此二有用故;说具有二因缘,即 言与智(词与辨),由此二能成就说法故。 因为以门总举法 ..要,以相广释法 ..义,以言令解法 ..、 义,以智辨答问答,以是义应知次第建立四无碍解,其 数目决定为四。 问:为何名无碍解?无碍解有何作用? 答:由诸菩萨初以出世间入根本慧定内证诸法的大 平等性,其后以后得位世间智外觉诸法法门的差别,由 此道理,故名无碍解,其业即复由此四无碍解能断一切 众生的一切疑网。 庚八、二聚 菩萨之资粮,福德智无等, 由初增上生,别以伴无染。 施戒为福德,般若为智慧, 而余三二俱,五者亦智慧。 由相续得修,数数修善也。
觉分品第二十二
33
凡智者资粮,成办一切义。 为得入无相,任运成所为, 灌顶究竟故,诸智修资粮。 诸菩萨的福德智慧二聚与声闻缘觉不同,如《宝积 经》云:“诸菩萨智慧聚观如十方虚空,诸声闻智慧聚 观如虫食芥子内之虚空量;诸菩萨福德聚观如四方大海 之水,诸声闻福德聚观如牛蹄迹中水。 ”以彼二聚之力, 诸菩萨受生于轮回时,所谓“由初”即是以福德聚能于 轮回获得增上生中殊胜帝释、梵天及转轮王等圆满受 用,所谓“别以”即以智慧聚安住轮回时不为轮回过患 ——业烦恼所染污。何为二聚?以二聚能摄六波罗蜜, 六波罗蜜也能摄彼二者。能令受用圆满的布施以及能得 圆满人天身依的戒律此二者是福德聚;后者般若波罗蜜 多是智慧聚,因为能证悟一切法的空性以及不为烦恼所 染故;其余安忍、精进、静虑三者同属福德与智慧二者, 因为耐怨害忍、安受苦忍二者是福德聚,无生法忍可摄 于智慧聚;精进也分:对其他有情耕种、经商等作助伴 的精进,是福德聚,对依止善知识及闻思修圣法等作精 进,摄于智慧聚;静虑也分:以世间静虑及无漏静虑趣 入利益有情摄于福德聚,依静虑修持无分别等持摄于智 慧聚。布施等五者为获得一切智智而回向,以及若以三 轮无缘智慧摄持,则都成为智慧聚。此外,忏悔业障、
3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随喜善根、祈请广转法轮也是福德聚,布施、持戒及修 习三类福 3 等也摄于福德聚。以何因缘能证悟智慧?即 依止善知识亲近、恭敬及闻法等都属于智慧聚。 聚之释词:平常相续得修后对善根数数修持。梵文 “桑巴”, “桑”义为恒常, “巴”义为修持, “”义 为成办,由对施等六波罗蜜多善法数数修习能成办如来 三身,故名为聚。坚固菩萨之二聚,其功用是能成办自 他二利。 聚之分类:凡夫地世第一法位以下的胜解行地积累 资粮是为趣入并获得一地而积累;二至六地之间所积资 粮是为趣入并获得七地无相境界,在获得七地时,对经 藏等种种法之义无有分别作意,故名无相;七地的福慧 二资是为了任运成就八地九地的二种资粮;八地九地所 积二资是为了获得十地以诸佛授法王补处灌顶;十地积 累二资是为了获得究竟佛地。诸坚固菩萨如是修持福德 与智慧资粮。 唐译: 福智为二聚,胜报亦不污, 一切诸菩萨,胜相皆如此。 初二为福体,第六即是智,
3
三类福:即三种福业事:施类福、戒类福和修类福。
觉分品第二十二
35
余三二聚因,五亦成智聚。 正修及数修,资善名为聚, 自利与他利,成就则名业。 入地入无相,及入无功用, 受职并究竟,二聚次第因。 略释:二聚即是福德聚与智慧聚。诸菩萨由福德聚, 于生死中作胜报成就因;由智慧聚,于彼胜报作不染污 因,一切菩萨的胜相均是如此。 问:二聚摄六度,此义如何?初布施持戒二度是福 聚体,第六般若度是智聚体,其余安忍、精进、静虑三 度通为二聚之因,又前五度由般若能回向故,亦成智聚 体。 问:为何名聚?为何为聚业?答:梵语“三婆罗” 名为聚, “三”义为正修, “婆罗”义为数修,即由正修 及数修善法则得资长,由资长故名为聚。聚业者,即由 此聚能成就自他二利。 问:二聚的种类差别如何?答:此中种类差别是: 胜解行地聚是入地因,一至六地中聚是入无相因,第七 地所摄聚是入无功用因,第八第九地聚是入受职因,第 十地聚是入究竟因,究竟者是佛地所摄。 己二、修行或道之本体分二:一、广说三十七菩提 分法;二、要略而说止观二者。
3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庚一、广说三十七菩提分法 辛一、修持四念住 具慧之念住,以十四修法, 无等故而彼,超胜于余等。 所依诸对治,如是随入及, 所缘及作意,由得修超胜, 随顺及随转,觉知及受生, 大以及最胜,修及成就别。 三十七菩提分可归纳为七步。 第一、菩萨修持身受心法四念住,以十四种差别与 声缘之修法无等,故菩萨修四念住较声闻缘觉殊胜。 何为十四种差别?即所依超胜,对治超胜,趣入超 胜,所谓超胜以下须依次类推而了知,所缘、作意、由 得修超胜,如是随顺、随转、觉知、受生超胜,量或大 超胜,殊胜超胜,如是修超胜,得果或真实成就超胜, 以及上述之外的“别”者,如是以十四种超胜。彼等之 义如何呢? ⑴所依者,诸声闻所修念住对声闻三藏作闻思修, 诸菩萨修持念处则依大乘经藏作闻思修,故以所依超 胜。
觉分品第二十二
37
⑵对治者,诸声闻为对治净等四倒而观身不净、观 受是苦、观心无常以及对诸法修人无我,菩萨以对身等 四法一切均证悟法无我故,修持远离净与不净、乐与不 乐等一切相之真如,如是证悟身等四法自性空性,由此 次第趣入苦集灭道,如《辨中边论》中所说。 ⑶趣入超胜者,诸声闻为自入四谛而修四念住,菩 萨为自他二利趣入而修持故而超胜。 ⑷所缘差别者,诸声闻主要缘自相续的身等法后修 持,菩萨缘自他一切有情的身等后修持故而超胜。 ⑸作意差别者,诸声闻作意身不净等具有对治相 状,诸菩萨于所断与能断之相均无缘作意故而超胜。 ⑹修果者,诸声闻为远离不净身及苦受等修持也仅 是获得断尽五蕴,诸菩萨非为远离或不离二者,而是以 身等自性无有修持不缘离与不离二者,故在得果时,不 离如来清净三身,远离不清净的业惑身故由得修超胜。 ⑺随顺差别者,菩萨修四念住与六度随顺,身等四 法虽如幻显现然证悟无自性故,于身财及内外一切法均 无贪染,故与布施随顺;于身财无贪故能守护净戒;由 戒律清净方能具足打不还手等沙门四法之安忍;由具足 安忍后,修持波罗蜜多及对利益有情无有疲厌之精进堪
3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能勤作;由安住精进而修持心无散乱之静虑;由入定静 虑修持证悟一切法之共相与自相的胜观智慧。故如是与 六波罗蜜多随顺,诸声闻仅独修菩提分,不能长时修习 如是六种波罗蜜多。 ⑻随转差别者,一般虽然身等念处世间及声缘也修 持,但诸菩萨自己安住于殊胜的修行,并且随顺世间者 及声闻缘觉各自的意乐,并为彼等宣说四念住的修持方 法,故有所有所化都随学之差别。 ⑼觉知者,菩萨证悟色身如幻虽现而不成立;受如 梦中感受苦乐般,虽感受然无任何有事自相;证悟心的 法性圆成实自性光明犹如虚空,轮涅万法均是暂时性, 犹如虚空出现云雾及彼之清净般,在心的实相中并不存 在,了知并非心的实相中有,而是由缘客尘显现如影像 般,故觉知身等的自性超胜。 ⑽受生超胜者,声缘修持念处是为断除受生轮回, 诸菩萨虽非以耽著轮回之业惑受生,而是为利有情故于 受生帝释、梵天、转轮王等身以及受用圆满后作他利, 不是以贪等烦恼生,即便受身为较凡夫低劣的有情及旁 生等也无有怯弱、衰败与烦恼,故受生超胜。 ⑾成大量之差别者,诸菩萨本是利根,修持念住也
觉分品第二十二
39
是为自他二利修行,以及为修人法无我之相,在凡夫地 短暂修持,以未得圣地故修持极为渺小,然较声闻所修 念处成为超胜、广大。 ⑿由殊胜超胜者,获得八地后圆满四念住修法,亦 即获得无勤任运成就故,与其他菩萨融与近融而修持, 故而修法殊胜。一位八地菩萨若修四念住,则其他所有 三清净地菩萨均修彼法,同样若他人修持亦即菩萨自己 修持故,从此角度可称融或近融,是因为入一义故。或 者七地菩萨获得八地的一刹那称为融,从第二刹那乃至 趣入第九地之间可称为近融,如是于大疏中宣说。 ⒀修习差别者,菩萨修四念住,以不舍有情的大悲 心与证悟二无我的大智慧摄持故,较声闻四念住殊胜。 ⒁真实成就果之差别者,诸声缘修四念住能得预流 等四果,菩萨修四念住得十地及如来地果,故是超胜。 唐译: 依止及对治,入谛与缘缘, 作意并至得,随顺亦随转, 觉境及受生,限极将最上, 长时与后证,胜修十四种。 菩萨的四念处有十四种胜修:
4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⑴依止胜修:依止大乘经所起闻思修三慧为自体 故。 ⑵对治胜修:于诸烦恼——执身为净等四倒之对治 是观身不净等,而菩萨由修身等法无我,亦能对治不净、 苦、无常、无我法想四种颠倒。 ⑶入谛胜修:即以四念住自入于四谛亦令他入。 ⑷缘缘胜修:由缘一切众生身等为境界故。 ⑸作意胜修:由身等不可得故,不同声闻作意身不 净等,于身等无所缘而作意。 ⑹至得胜修:由身等不离不合故。 ⑺随顺胜修:由随顺六度故,作障分之对治。 ⑻随转胜修:于随转凡夫、声缘的境界中,为教导 彼等故,亦修持彼等之念住。 ⑼觉境胜修:即知身如幻色相似故,知受如梦皆邪 觉故,知心如空自性净故,知法如客客谓缠垢,譬如虚 空有烟云尘雾故。 ⑽受生胜修:随意受生于轮回中,得转轮王之身及 受用等之增胜,且于其中无诸染污。 ⑾限极胜修:以根利故,修下品念处亦超过余人修 最上品。 ⑿最上胜修:即能不作功用总别修习四念处故。
觉分品第二十二
41
⒀长时胜修:即修至无余涅槃亦无尽故。 ⒁后证胜修:即十地及佛地中皆可得故。 辛二、修持四正断 诸智者正断,诸有情无等, 修诸念住之,诸罪过对治。 受用轮回及,舍断诸障碍, 舍弃劣作意,入于诸地中。 住于无相及,获得授记及, 成熟诸有情,当得大灌顶。 为清净国土,及为及究竟, 诸具慧菩萨,修障分对治。 谁由依止欲,修瑜伽因等, 于一切正断,定说为对治。 诸坚固菩萨的四正断与其他补特伽罗诸声缘不同, 为利益一切有情而修持以及所修念处本体超胜故。四正 断是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断、未生善令生、已生善 令增长。四正断对治何者而修呢?是为了对治念处的违 品诸过患而修,也就是菩萨的念处修法所具上述所依等 十四种的违品,为了遣除彼等而修持。即是:所依闻思 修大乘法的违品是对大乘法不闻不思不修的过失。如是 当知对治的违品,声缘道的违品是执著净乐常我之相,
4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乃至十地以及佛地真实成就的违品过失,以此颂归纳宣 说了四正断之义。 四正断的分类:诸菩萨为利益有情于此轮回受生梵 天、帝释、转轮王等身享受圆满受用时,对此并没有贪 爱等烦恼,不被彼等所染而能修持四种正断。如是为断 除爱欲、嗔心、昏沉、掉举、疑惑五障而修持,是为了 舍弃对大乘义不作意而对劣乘声缘的果作意;是为了断 除趣入胜解行地乃至一地等的障碍;是为了断除二至六 地之间的菩萨获得七地安住无相境界的诸障碍而修持; 是为了断除八地时获得授记之诸障碍的过失而修持;是 为了断除九地获得四无碍解、对一切有情宣说正法而作 成熟的诸障碍而修持;是为了断除十地获得诸善逝之补 处灌顶的障碍而修持;为断除三清净地中获得如来清净 刹土之障碍而修持;为断除获得究竟十一地之如来果的 违品而修持。总之,具慧诸菩萨从胜解行地乃至十地边 际之间,四正断道之违品的对治法如是而修行。 如何修持之方式,经云:“发起欲,勤作,精进, 摄持,真实安住。”即按此五句所说而修持。最初欲是 精进之根本,其余四者是精进之自性。此亦,未生恶令 不生、已生恶令断以及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依 靠此四欲心修持寂止与胜观的瑜伽,是勤作或加行;如
觉分品第二十二
43
是修持止观时,有时会产生相似于寂止的恶取处怯弱与 昏沉,有时会产生相似于胜观的恶取处掉举与散乱,或 者有时无有彼等二者而产生坦然安住,不论产生彼等何 种状态,都应以正知正念明察后,随机作意于寂止相、 勉励相及舍相三者,此可称为具三种理由或三相的修 法,三相作意是发起精进之义;以三相摄持心并且无有 怯弱与掉举坦然安住时,应于彼状态中不动摇真实安 住。此亦,若人产生怯弱或昏沉,应对佛菩萨的功德或 等持的功德等作意,通过勉励相作意令心于怯弱中奋 起;何时若对妙欲功德或外在事物,心为其牵引产生掉 举或散乱,彼时应思惟轮回过患与散乱过失而止息掉举 之心,应在心中作意寂止相,则能息灭心缘外境的散乱; 如是心若远离怯弱掉举,彼时应作意平等相,于彼状态 中平等安住,不应修持其他对治。如此以三种相摄持内 心,也就是以寂止相对治从掉举中摄持,以勉励或胜观 相从怯弱或昏沉中摄持,以舍相于远离昏沉掉举的状态 中摄持,精进是对三相精进,三相是内心安住的方便, 依此种方便反复摄持内心,至堪能后无勤作能自然安 住,则是真实安住,也是前者之果。对此经中五词,虽 有不同解释,但此处是依坚慧论师的大疏作的解释,如 是必定可说以五相阶段的四正断能对治彼彼各自的违
4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品。 唐译: 三舍及入地,住寂与得记, 成生亦受职,净土并圆满。 依止于欲故,起勤起精进, 摄心与正持,十治修如是。 略释:菩萨为了对治四念处的障碍而修习四正断, 若广说此对治则有十种差别,由对治十行障故。十种行 是:①舍着行,即受用轮回胜报而不染着;②舍盖行, 即舍离欲界中贪、嗔、昏睡二者、掉悔二者及疑等五种 禅定障;③舍下行,即舍离二乘作意;④入地行,即入 初地至六地;⑤住寂行,即入七地住无相;⑥得记行, 即入八地得授记;⑦成生行,即入九地成熟诸有情;⑧ 受职行,即入十地得灌顶;⑨净土行,即入三清净地为 清净净土;⑩圆满行,即入佛地。菩萨为了对治此十行 的障碍,故修四正断。 此十种对治差别,应如何修持呢?依欲起勤,依勤 起精进摄心正持,是名修义。其中有平等修、有相修、 精进修三种。①平等修,即由正勤能令止观平等故;② 有相修,即由止举舍三相合修故;③精进修,即为断止 观中的沉掉二障而起精进故。问:如何起精进?答:即
觉分品第二十二
45
摄心与正持,摄心指奢摩他,正持指若心平等则如是如 是正持。以此三种修行修持前十种行,是名修习正勤。 辛三、宣说四神足 诸智者神足,具性相胜四, 为成办自他,一切利而生。 由依与差别,方便及成就, 具慧诸神足,许立彼一切。 依定波罗蜜,差别方便四, 以及成就六,其中说如是。 诸坚固菩萨的神足体相具有较声缘超胜的功德。彼 者分四: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若具足此 四法,则能于飞行虚空等神变获得自在,故名为神足。 彼四法都是为了成就自他一切有情的世间与出世间之 义而生,故比声缘的四神足超胜。 安立神足者,以所依、分类、方便、修持四法承许 安立了具慧菩萨神足的一切相。此亦,所依者依靠静虑 波罗蜜多产生,也就是由串习四无量内心堪能,进而依 靠获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后将获得神通。分类与 方便各分四者,欲勤心观四者是以本体分类,此亦,依 靠对一切法之空性无我的信解发起勇悍恭敬之精进,由
4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此心得一缘专注的等持,称为欲等持;或者对四正断发 起欲的方式,以恭敬加行精进心得一缘专注;或者于四 正断发起恒常加行之精进,由此心得一缘专注,是勤神 足。总而言之,以对等持之欲为因,由此发起精进是成 就真实之方便。“心”者即是真实寂止,也就是依靠前 世修习寂止的习气,今生只须稍作精进,便能获得心住 一缘,是心之等持。“观”者即是胜观,也就是依照所 得三摩地教授,以智慧辨别断除疑惑,令心得一缘专注。 总之,于所缘一心专注的等持中相应具足了欲勤心观四 种神足。 一为起精勤,二为利益性, 三为起专注,四为对治也。 四种方便者,即是能断除成就三摩地五种障碍的八 断行,彼等此处摄于成就三摩地的四种方便之中。八断 行是信、欲、勤、安、正念、正知、思、舍。其中,初 者对获得等持产生信心,欲成就彼而精勤,若有精勤则 其前提必具信欲二者,故此三为精勤所摄,是第一欢喜 之方便或精勤;第二方便者,轻安是身心获得堪能,故 能成就等持,为利益之自性;正念与正知的作用是同一 种,故摄为一类,即是第三方便——对所缘无散乱而专 注;思与舍二者是第四者分别念与烦恼之对治。
觉分品第二十二
47
见以及教授,作游戏以及, 愿以及自在,得法成就故。 六种修持者。①依四神足成就能现见,即是五眼。 修持神足的异熟之中,以肉眼能见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 一切粗细色法;神通眼或天眼者,在修持初禅等四禅后 获得较肉眼超胜者,能现见十方三世种种粗细色法;圣 者之慧眼者,以无分别智慧见法性真如;法眼者,能无 碍通达经藏等一切教典句义;以佛眼能现量见三世尽所 有如所有所摄的一切所知法。肉眼能见从一由旬、百由 旬、仅赡部洲以及三千大千世界内所有粗细色法之间。 以如来肉眼能见十方世界中所有现在的色法。天眼也有 业力生、修持生两种,其一诸天获得自业所生的极清净 之根,故能很清晰见到远近一切色法。修持生者是以诸 瑜伽士修持禅定力获得禅定地大种所成的极清净根,由 此见彼等有情往昔由何处死殁、未来当生何处的过去未 来之色以及现在之色。以法眼能见诸法的自相与共相以 及等同或低劣于自己的补特伽罗的相续境界。以佛眼对 一切法远离障碍而见。对此五眼在大疏中也有不同的解 释方法。 ②能授成就者是六种神通,依靠神足自于善逝前闻 受教言的传承以及对其他有情以自己来赐予教授的传
4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承,其因即是依靠禅定成就六种神通,也就是以神足通 能无碍游行诸佛刹土及有情安住的彼彼之处;以天眼能 见佛身及有情身;以天耳能闻佛语及诸有情的音声;以 他心通能了知诸有情心中所想;以宿命通能知自他往昔 曾生某某处;以生死通也能知未来死后投生某某处;以 漏尽通为断尽自他相续中所具的诸烦恼,于佛前闻受教 言传承后,为他众宣说。 ③以游戏成就者,于诸佛眷属的坛城等中显示种种 神变与幻化而作游舞。 ④所谓“愿以及”即是愿成就者,以愿力产生智慧, 由其力按如何发愿能如愿随意投生于人天等趣之中,且 以作种种利益众生的事业而游舞。以愿投生彼等的菩 萨,身之功德、心之威力功德以及妙音之功德等难以言 说,如《十地经》中所说。 ⑤成就自在者即是获得十种自在,也就是依靠修持 四种神足力加持寿命后能如欲而住,是于寿命自在;同 样,如欲入大乘无量无数等持中,是于心自在;从虚空 降下所欲彼彼的种种资具饶益一切有情,是于资具自 在;以身语业显示种种幻化,或将投生于其他界与其他 生处之业加持转变成转生于另一界与另一生处之业,是 于业自在;安住色界定中不退的同时为利有情受生于欲
觉分品第二十二
49
界,是于受生自在;土石变成黄金与水变成甘露等如是 随意转成彼者,是于意乐自在;于一地时发十大愿王以 此为例成就能作自他二利圆满的无数大愿,是于愿自 在;为令诸有情生起信心而显示身出火焰、飞身、放光 等无量神变与幻化,是于神变自在;法义词辨四无碍解 至于极究竟圆满,是于智自在;经藏等一切法以种种词 句文字为一切有情宣说后,令彼等心得满足,是于法自 在。 十种自在之因,初三者由布施波罗蜜多圆满而获 得,即以无畏施得寿命自在,以法施得心自在,以财施 得资具自在;业与受生自在二者由戒波罗蜜多圆满而获 得,即身业清净能得身之幻化,语业清净能显现种种语 言幻化,戒律清净者能随意投生;以安忍波罗蜜多圆满 不扰乱有情之心且随顺彼之意愿,由此于种种生起意乐 即依彼彼可如是成就故,获得意乐自在;以精进波罗蜜 多圆满之力能得愿自在,因为往昔精进自他二利,当来 为了自他二利如彼所发之愿能如是成就故;静虑波罗蜜 多圆满后心得自在,故对所欲之神变也能获得自在;智 慧与法自在二者由智慧波罗蜜多圆满力成就。 ⑥所谓“得法成就故”,即是得法成就者,也就是 成就如来究竟功德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
5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如是依靠四神足修持六种成就。 唐译: 分别四神足,略以三事解, 依止及方便,亦成就应知。 禅定所依止,差别有四足, 一欲二精进,三心四思惟。 起作及随摄,系缚并对治, 随次八断行,三一二二成。 能见及能授,游戏亦游愿, 自在并得法,成就此六种。 略释:此中略以三事分别四神足,应知即是依止、 方便与成就。 问:何为依止?答:应知禅波罗蜜所依止有四种足, 即是欲、勤、心、观。 问:何为方便?答:方便有四种,即起作方便、随 摄方便、系缚方便与对治方便。问:此四种方便各以何 种行而得成立?答:八断行为信、欲、勤、安、念、知、 思、舍,其中依次以信欲勤三行成立起作方便,由信起 欲,由欲起勤;以轻安一行成立随摄方便,由轻安息已 禅定得生故;以念知二行成立系缚方便,由正念故心于 定中不离所缘,由正知故心离所缘觉已随摄;以思舍二
觉分品第二十二
51
行成立对治方便,由思故对治昏沉,由舍故对治掉举, 此二是诸烦恼对治故。 问:何为成就?答:成就有六种,即能见成就、能 授成就、游戏成就、游愿成就、自在成就及得法成就。 ①能见成就:即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 眼此成就故。②能授成就:即六通,依此能教授故。依 次,依身通往至彼所;依天耳通闻其音声而为说法;依 他心通了知障碍有无为之遣除;依宿命通了知过去行, 借力令知使其生信;依天眼通了知死此生彼令其生厌; 依漏尽通为彼说法令得解脱。③游戏成就:此有多种, 指变化等诸定。④游愿成就:指入愿力游诸愿果,指放 光发声等,此不可数,广如《十地经》说。⑤自在成就: 指十自在,亦如《十地经》所说。⑥得法成就:指得力、 无畏及不共法。 辛四、宣说五根 宣说五根者,即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与慧根。 其中,信根对业及业所生之果无欺存在等有的意义如是 生起胜解信,对三宝功德生起清净信,对所得涅槃及圣 道所修见如是能修行后生起欲乐信,有此三种信心。或 者对四法生信,即对有因果生信后,纵遇命难亦不造恶;
5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对菩萨行生信而不欲求他乘;对缘起生之法无我、三解 脱门的自性——甚深空性生信,摧毁一切有执著见之随 眠;对如来十力、四无畏等广大法生信,由此无疑惑、 犹豫而修持彼等法。对此四法产生信心称为信根,在《智 慧无尽经》中如是宣说。对于有信心之法,以具四正断 自性之精进根能修行,即是精进根;对以精进所修之法, 以正念不忘失获得四念住,即是念根;获得四禅与四无 色定以及对于以念根未令空耗之法于此相续中内心一 缘安住,即是定根;了知以定根一缘所住诸法的自相、 共相之体相,或者了知四圣谛,即是慧根。如是总述已 毕。 菩提行胜闻,止观是信等, 是所依当知,以得作用故。 此处宣说五根之基或处或所缘者。信根的所缘或基 是菩提,即大乘之果无尽智慧或一地无二的智慧菩提, 缘彼生起信心,思维获得彼者,以精进根缘地与具波罗 蜜多体相的增胜戒律与增胜智慧所摄的菩萨行后,以精 进修持彼等;以念根缘所闻法胜者,大乘法如何闻受、 如何受持,如是以词句广作抉择且如抉择不忘忆持;以 胜解行地的定根缘如何能得一地的殊胜寂止;以慧根缘 如何当得一地的胜观无分别智慧。如是当知菩提等法即
觉分品第二十二
53
是基或所缘。 为何称这五者为根呢?能自在成就涅槃诸法,故安 立为根,即以信能于菩提自在;以精进能于菩萨行自在; 以念能于大乘法自在;以定能于寂止自在;以慧能于胜 观义修行自在。或者以五根能成就自他二利。 唐译: 觉行闻止观,信等根所缘, 增上是根义,成就利益故。 略释:信根以菩提为所缘,精进根以菩萨行为所缘, 念根以闻大乘法为所缘,定根以止为所缘,慧根以观为 所缘。问:为何名根?答:此信等五法能于所缘增上, 故名为根。 辛五、宣说五力 信等入地也,许是有染也, 以障分坏弱,于是所谓力。 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五者各自以违品 不可胜伏时,称之为力。胜解行地时的信等五力,依彼 等力能入圣者一地,此亦虽以彼等辗转增上能直接引起 圣地,然由未解脱见道所断故,为具杂染凡夫地所摄。 根与力有何差别呢?五力虽也是世间者,然在以不信、
5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懈怠、忘失、散乱、邪慧愚痴等五障可胜伏期间,称为 根;在彼等违品羸劣不能胜伏信等五种对治时,对信等 称为力。 唐译: 应知信等根,垂入于初地, 如前五根障,能羸故名力。 略释:应知此中信等五根临入初地时,能令如前五 根的障分——不信、懈怠、失念、散乱、无知羸劣,故 名为力。 辛六、宣说七觉支 宣说七觉支者,即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 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有此七种。其中 ①念觉支是寂止分故,由三十七菩提分修而觉受故,诸 菩提分于心中不忘而明观;②择法觉支是智慧故为胜观 分,即于见道时无错乱了知所断轮回诸法及所取涅槃诸 法的体相;③精进觉支能获取上位殊胜功德且能断除获 得彼等功德的障碍过患;④喜觉支者,一地菩萨现量证 悟法界遍行义故,在远离见道所断诸障后,于身心相续 生起殊胜欢喜,故此地名为极喜地;⑤轻安觉支者,由 远离身心不调柔之恶取处故,以身调柔能得轻健,以心
觉分品第二十二
55
调柔能无碍趋入所缘;⑥定觉支者,对法界真如一缘安 住;⑦舍觉支者,断除沉掉诸过后如澄净海水无有波浪 与污染般自然无动摇中安住。在七觉支中,择法、精进、 喜三支属胜观分,轻安、定、舍三支属寂止分,正念同 属二者,由遍行故。 如是七觉支,此处分四:⑴何时安立;⑵以了知何 者而安立;⑶安立如何是七觉支;⑷七觉支安立摄于五 支中。 一、何时安立 于诸住地者,许安立觉支。 虽然以往在胜解行地也有正念与智慧等,但不能得 觉支之名,已入无过失圣者地获得一地的诸菩萨相续中 所具有的念等,承许安立为觉支。 二、以了知何者而安立 于诸法有情,证平等性故。 称彼等为觉支的意义。获得现量证悟有支——平等 菩提自性故,正念等也安立为彼之分支,因为轮涅诸法 及一切有情本来自性无生的清净法界,如是证悟本来菩 提平等性故,彼时产生出世胜义菩提心故。此亦,证悟 诸法无我故,证悟法平等性;证悟有情或补特伽罗无我
5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故,现量证悟有情平等性。或者,入定时证悟人法无我, 如同虚空之中央,是诸法之平等性;后得位中,我即是 一切有情,一切有情即是我,如作寂灭自己的痛苦那样, 我也应遣除一切有情的痛苦,如是通达自他无差别故, 了知一切有情平等。 三、安立如何是七觉支 伏未伏所知,念等之威仪; 彼差别破除,一切分别相; 彼精进无余,令速当证故; 增长法明之,喜恒常增广; 从诸障解脱,以轻安得喜; 由定所思义,当得极圆满; 由舍于一切,随如意而住, 后得无分别,恒常住胜住。 如转轮王有七种政宝一样,证悟本来无生菩提的菩 萨也安立有七种觉支。 ①转轮王出世时,由彼福德力显现天工师以天物所 造的千辐妙轮,彼轮如第二日升腾虚空,随后转轮王及 其所属军队亦腾空而起,降临各处城池边境诸国时,所 有国家都出迎归附,即是能胜伏一切前所未伏的诸国,
觉分品第二十二
57
即是昔未臣服或未成胜利处,从一切方中能作胜利,称 为轮宝。 ②同样,象宝如雪山于虚空中行进般,色、力圆满, 一切分支妙善,适合于转轮王,且极为圆满调柔,能摧 一切敌军。 ③马宝,蓝色悦意,毛色如同孔雀颈项的羽毛般悦 意,相貌圆满,聪慧伶俐,具足一饭食间即环驰大海而 返的圆满乘骑功德。 ④摩尼宝能出生一切所欲,由琉璃作因而成,色泽 深蓝,赏心悦目,夜晚亦如日光可照一由旬远,热时能 放清凉之光,冷时能放暖热之光,仅触摸即能除一切疾 病,于旱地、荒漠能出妙水流等,能成就一切义之力圆 满。 ⑤玉女宝相貌美妙,赏心悦目,仅见即能生欢喜心, 与其他男子不作邪淫等,烦恼微薄且尤敬圣王而情感专 一,由行持妙规,众心为其摄引,身口散发天界妙香, 具足殊胜温凉等悦意所触,具足此等一切功德。 ⑥大臣宝,仅伸手即能得一切所欲财物故,如同多 闻天王,善行一切国王吩咐,在内务管理者中具有最殊 胜功德。 ⑦诸怙或臣或将军宝,以英勇及力圆满,能伏敌方,
5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时而率军出战,时而善于返回,作善者摄受,作恶者治 罚,善于成办国王的意愿,无碍能胜伏一切他方且依旨 而行。 如同彼等诸喻,①菩萨得一地时,往昔于胜解行地 未现量证悟的所知法或未胜伏的现量证悟之障碍,为了 于一地不仅能现证且能胜伏见道所断障碍,不忘失往昔 胜解行地所修诸法之正念,如转轮王以轮宝尊胜一切一 样。②一地菩萨的择法智慧能破一切人法二我的执著相 故,如以象宝能摧一切敌方。③一地菩萨的精进能令神 通等殊胜功德速疾无余证入故,如以骏马宝速疾能至向 往之地。④得一地时由现量证悟真如故,增长出世法的 大光明,由此身心恒时增长欢喜故,如以摩尼宝光明遣 除一切黑暗。⑤在一地解脱道时,于一切见道所断障碍 中出离或解脱故,身心绝无不堪能获得轻安之乐,如玉 女宝以触受令轮王欢喜。⑥定觉支能产生神通等功德及 如意成办一切所愿故,如大臣宝能成办一切所需财物。 ⑦舍觉支能令一地菩萨恒时心无掉举、昏沉、贪、嗔等 根本烦恼及随烦恼,能如所欲坦然而住。此亦,以后得 世间清净智慧利益有情、获得一切自己未得的上上位功 德以及断除未断的一切过患并舍弃下下地;以入定无分 别智慧安住于无所住中,故殊胜菩萨恒常于其中安住,
觉分品第二十二
59
或可解释为恒常安住于最胜圣者之安住中。如是坚慧注 释云:安住故,是恒时殊胜。如是舍觉支如同将军宝招 集四兵,摧毁一切应降伏应驱逐者,摄受一切应摄受应 守护者,安住于无有任何危害的地方一样,因为如摄受 驱逐他方般,清净世间智慧能摄受所取、断除所断;如 于无危害的安宁之地安住般,因为无分别智慧安住于一 切所缘寂静之中。具足彼等功德的菩萨犹如转轮王是于 彼等功德趋入或自在的作者般,恒时以如七政宝之七觉 支围绕而具足。 四、七觉支安立摄于五支中 自性支依支,第三出离支, 第四利益支,后三无染支。 (七觉支摄于五支中)由此也解释了所谓分支的含 义。择法智慧是自性支,因为是证悟菩提本体之自性故; 正念是所依支,因为是由以往胜解行地不忘失诸法再再 忆念串习至究竟者——世第一法位时之念 ........产生择法等 觉支故;第三精进是出离支,因为以精进力超越胜解行 地后出生一地故,一地当时的正念与精进是胜解行地的 正念与精进究竟的果之正念与精进;第四喜是获得一地 时证悟法界的利益支,因为以彼力于心中产生殊胜欢喜
6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故;轻安、定、舍三者是无染支,因为身心轻安故,远 离烦恼障与所知障之恶取处,即是以何者无烦恼或无烦 恼之处;“定”是安住于何种所依后无烦恼者,即安住 定中时能远离沉掉等随烦恼故; “舍”是无烦恼之自性, 因为坦然安住于舍中无任何烦恼故。 唐译: 菩萨入初地,建立于觉分, 诸法及众生,于此得平等。 譬如轮王行,七宝为先导, 菩萨趣正觉,七分常圆满。 念伏于诸境,择法破分别, 进速无余觉,明增喜遍身。 障尽猗而乐,诸作从定生, 随时所欲住,弃取皆由舍。 依止及自性,出离与功德, 第五说不染,此分有三种。 略释:诸菩萨入初地时,觉悟彼法故,建立觉分。 问:如何是觉?答:由证诸法无我故,证诸法平等;由 证众生无我故,证众生平等。 譬如轮王行道以七宝为先导,如是菩萨趣向无上正 觉,七觉支恒常圆满。问:何分与何宝相似?答:①念
觉分品第二十二
61
觉支与轮宝相似,如未降国土轮宝能降,未伏境界以念 能伏故;②择法觉支与象宝相似,如诸国劲敌以象宝能 摧,分别胜怨以择法能破故;③精进觉支与马宝相似, 如广阔大地边际以马宝能速穷尽,真如极际以精进能速 疾无余证入;④喜觉支与摩尼宝相似,如以珠光烛幽, 轮王极为欢悦,由法明破暗身心遍满欢喜;⑤猗(轻安) 觉支与玉女宝相似,如依玉女摩触轮王受用诸乐,由从 障恼解脱故身心得堪能之乐;⑥定觉支与大臣宝相似, 如王有所须由大臣出,智有所用从定生故;⑦舍觉分与 将军宝相似,如将军阅兵弃弱取强、随转轮王所住无有 疲倦,菩萨修行弃恶取善、随无分别智所住无功用故。 七觉支如其次第为:①念是所依支,一切菩提支均 依彼而行故;②择法是自性支,一切菩提以此为自体故; ③精进是出离支,以此能令菩萨辗转增上至于究竟故; ④喜是利益支,以此能令心安乐遍满故;⑤猗、定、舍 三者是无染支,其中猗是无染因故,定是无染所依故, 舍是无染自性故。 辛七、八圣道 八圣道者,正见之圣道,如是正思惟、正语、正业、 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之圣道,有此八分。其中正
6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见,见道时以择法智慧现量证悟人与法无我的法界平等 性,缘彼者而修持;以彼正见为因后,对于从三界出离 之因、增上戒定慧作思惟并欲获得彼等,无有贪爱、损 害心等烦恼之思惟,即是正思惟;依照正见、正思惟如 自己如何通达那样为利他而宣说,并且断除语过——妄 语、恶语、离间语、绮语等,即是正语;身断除杀生等 三过后入于解脱道,即是正业;断除一切谄曲、诈现威 仪等邪命,即是正命;依靠修持正见、正思惟、正业、 正命四者,为断除以修所断的二障,恒时修持圣道,即 是正精进;不忘失如何通达的诸法义并且内心明现,即 是正念;于法界真如一缘入定安住,即是正定。 再者,彼八者于威仪时,应安住于正语、正业、正 命三者;于内安住定中时,应修寂止与胜观,此亦,正 见、正思惟、正精进三者是胜观分,因为正见本身是胜 观,思惟精进二者是胜观之眷属;正定、正念是寂止分, 因为定是真实寂止,由正念是寂止之眷属。 宣说八圣道支者,由以下“其后如所证”等两颂宣 说。 其后如所证,随顺而转也, 证如是安立,令入彼安立, 三业清净及,所知等及道,
觉分品第二十二
63
具功德殊胜,修障之对治。 继得一地后二地以上修持八圣道者,由择法觉支如 实证悟二种无我,以随行方式证悟法界且修习,即是正 见;于正见所证悟的彼真如能作如是如是之安立者,即 是思惟。以彼能如何安立呢?“真如之义是如此如此的” 以名句文宣说的组成教典——经藏等,称为所安立法, 安立了宣说真如之义故,因此所安立者之义自己如实证 悟及为人如实宣说,以及对安立的教法的密义能依靠无 误辨别的方式进入,即是正思惟;语、业、命三者之三 业清净;在两大阿僧祇劫中依止正精进者,是为对治所 知障而修持;如是正念是修道障碍的对治,因为修寂止 与胜观道时,若出现道障昏沉、掉举时,当如上述忆念 寂止相、勉励相、舍相之力能断彼等障碍故;正定者是 如力品所说六通等殊胜功德障的对治修习。 唐译: 一转如前觉,立分二亦然, 次三三业净,后三三障断。 略释:此偈说菩萨修习八圣道支。 ①第一分如前见道根本位中如实证悟随转,说名正 见。 ②第二分之安立,如前根本位中自所现证而解,无
6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倒转入佛经中如同佛所安立为人分别,名正思惟。 ③次三分正语正业正命即是语业、身业与俱业,依 次以次三正道摄此三业而得清净。 ④后三分正精进正念正定对治三障——智障、定 障、自在障,依次由修正精进长时不退屈故,智障断除; 由修正念,掉举昏沉无体故,定障断除;由修正定,胜 德成就故,自在障断除。 八圣道中,初二及正精进为智蕴,中间三者为戒蕴, 后二者为定蕴。 庚二、要略而说止观二者 由依清净处,心住于心故, 善辨诸法故,是为止及观。 彼遍行一分,非一分为因。 证悟及出离,无相未造作, 清净及究竟,智者之止观, 瑜伽行诸地。成办一切利。 所谓“由依清净处”即是依靠色界无漏四禅,心外 无法故,一心安住唯识境界,是为寂止;依靠寂止无颠 倒了知诸法的真如性之义,能善辨诸法故无分别,即是 胜观。如是已说大乘寂止与胜观的体相。
觉分品第二十二
65
宣说寂止与胜观的分类。寂止与胜观二者对于成就 功德与修习一切是遍行之法,因为修习菩提分、欲得禅 定与三摩地、欲得神通等功德,对于彼等一切不可或缺 故,称为遍行,一切修持的正行都是此二者;所谓“一 分”,即修习四种无色定寂止占多数、胜观占少数故, 称为一分,色界初禅、二禅、三禅三者胜观占多数、寂 止占少数故,彼亦称为一方或一分;所谓“非一分”即 止观双运故,无有多少之分,故是非一分,是在修习色 界第四禅时。 胜解行地修习止观承许是得初地之因;初地时的止 观称为极为证悟止观,因为彼时证悟法界遍行义故;二 至六地之间的止观称为出离止观,因为次第断除一切相 并出离得无相七地故;第七地的止观称为无相止观,因 为彼时对经藏等法无有各种分别相且诸法无相一味而 修持故;八、九、十地时修习的止观称为无勤止观,因 为安住无勤而任运自成的寂止与胜观故;以彼三清净地 所修止观,称为佛刹清净,能获得二障及习气清净的如 来地果,故称清净。如是依彼彼地所修止观瑜伽于胜解 行地乃至十地之间均属遍行。彼者能成就一切自他二 利,且以下下地来成就上上地的一切功德。 唐译:
6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安心于正定,此即名为止, 正住法分别,是名为观相。 普欲诸功德,是二悉应修, 一分非一分,修有单双故。 能通及能出,无相亦无为, 净土及净果,是二即为业。 略释:由依正定,心于自法性中安住故,是名止相; 依于正住善分别诸法,是名观相。问:此止观二行当如 何修?答:若人普欲寻求诸功德,则此人于止观二行悉 应修习;又有单修者着重修一分或着重修止或着重修 观,双修者非一分即止观合修。 问:此止观二行的差别如何?其业如何? 答:此止观二行在胜解行地名为依止修。若入圣地 复有四种差别:①能通修,指入初地所修;②能出修, 指一至六地所修,于彼六地出有相方便故;③无相修, 指入第七地所修;④无为修,指入三清净地所修,因为 作功用修名为有为,后三地不作功用故名无为。 净土与净果是止观二行之业,其中净土是依三清净 地修净土行,净果是作转依行。 己三、修法能增胜支分分四:一、于成就大义费力 小且能令欺惑、虚诳无有之善巧方便;二、往昔所受持
觉分品第二十二
67
诸法不忘之陀罗尼;三、能获得未来诸功德之发愿;四、 宣说能清净道之三摩地与四法印。 庚一、于成就大义费力小且能令欺惑、虚诳无有之 善巧方便 当圆诸佛法,当熟诸有情, 速成就当得,道不断善知, 于诸菩萨地,方便无等也, 由依知方便,成办一切义。 ①如来之法者,地、波罗蜜、菩提分等道法,果之 力、无畏、一切智智之间的诸法,能圆满此一切的方便 即是无分别智慧,于道果诸法无缘相故,当圆满获得, 如《般若十万颂》云:“若欲圆满布施波罗蜜多,当学 智慧波罗蜜多。”乃至“若欲得一切智智,当学智慧波 罗蜜多。” ②能成熟一切有情的方便是四摄法,由彼能令诸有 情从恶业中脱离而安置于善根中故。 ③能速得神通及正觉的方便者,如经云:“一切罪 业应忏悔,一切福德应随喜,一切如来应祈祷,愿我成 就无上殊胜智慧正等觉。”即如所说忏悔、随喜、祈祷、 回向般。 ④成就事业的方便是陀罗尼与三摩地二门,以陀罗
6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尼不忘法之句义,故能成办自利;以三摩地显示种种神 通,故能成办他利。 ⑤于道相续不间断之善巧者,即是不间断如来慧命 或种性之相续且成办无住涅槃之道——智慧与悲心二 法,此亦,智慧不住轮回边,悲心不住寂灭边,此亦, 于发起世俗、胜义二种菩提心双运,须要具足彼二方便, 并且其余诸方便实际意义上也被归摄故,此是有此足矣 的唯一殊胜善巧方便。 如是彼五种善巧方便是遍行于菩萨胜解行地及圣 者十地、不趋入小乘并且成就大乘道果的方便,其余世 间者及声缘的方便无法相比,依靠如是善巧方便,彼等 菩萨顺利成办自他二利。 唐译: 自熟与成生,速果并作业, 生死道不绝,说此为五巧。 菩萨巧无等,差别依诸地, 能成自他利,说是名为业。 略释:菩萨修习五种方便。即是: ①自熟佛法,以无分别智慧为善巧方便。 ②成熟众生,以四摄法为善巧方便。 ③速得菩提,以忏悔、随喜、请转法轮、生起胜愿
觉分品第二十二
69
为善巧方便。 ④作业成就,以陀罗尼、三摩地二门为善巧方便, 由此二门能成就利益众生业故。 ⑤生死道不绝,以无住涅槃为善巧方便。 问:何为巧差别?何为巧业? 答:于诸菩萨善知此五种方便,是最上无等,因为 于诸地中不与小乘共故,是故差别。业者,由善知方便, 菩萨能成就自他一切利益。 庚二、往昔所受持诸法不忘陀罗尼 异熟串习闻,及定之总持, 小以及大者,彼大亦三相。 菩萨一而再,由清净依彼, 恒常于圣法,讲解亦自持。 具慧未住及,虽住未净者, 是小及中也,净地总持大。 陀罗尼者,以殊胜的正念与智慧将所有经论的句义 不忘受持,过去未闻的诸法义也能明现心中,是当能获 得诸菩提分法。获得此陀罗尼也是由宿世书写圣法、供 养、受持、读诵等曾积累获得陀罗尼之善根,不论何法 仅说一遍便能将诸句义记持,此是由异熟而生的陀罗
7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尼;由今生于众多善知识前对法多闻串习,不忘佛菩萨 及堪布阿阇梨等所传之法的句义,是于闻串习的陀罗 尼;何人由串习空、无相、无愿等任何三摩地,仅闻一 遍便能记持者,称为禅定陀罗尼。由异熟及多闻所生的 陀罗尼是小品,三摩地所生的陀罗尼是大品。大品又可 分三类:为入圣地,诸胜解行地具慧菩萨修持三摩地所 生者是小品;已入圣地之不净七地的陀罗尼是中品;安 住三清净地的陀罗尼是上品。此等是陀罗尼的分类。 陀罗尼的作用:以诸菩萨再再相续不间断而真实依 靠异熟等三种陀罗尼后,恒时为人宣说圣法,自己也能 忆持圣法的句义。 唐译: 业报及闻习,亦以定为因, 依止此三行,持类有三种。 二小一为大,一大复三种, 地前与地上,不净及净故。 应知诸菩萨,恒依陀罗尼, 闻法及持法,作业皆如是。 略释:陀罗尼的种类有三种:①报得,是由宿世业 力所得;②习得,是由现在闻持力所得;③修得,是依 定力所得。问:种类的差别如何?答:三类之中,二小
觉分品第二十二
71
一为大,即报得、习得二种为小,修得一种为大;于彼 大种类中复有三种,即未入地菩萨所具者为软,入不净 七地菩萨所具者为中,入三清净地菩萨所具者为上。问: 陀罗尼之业如何?答:应知诸菩萨恒时依止陀罗尼为人 开示妙法以及自己受持妙法,以此为业。 庚三、能获得未来诸功德之发愿 诸智者之愿,具希欲心也。 为彼智所摧。诸地中无等。 当知成彼因,唯心成就故, 愿后即有果,未来成就义。 种种大觉间,诸地辗转增, 清净菩萨之,成办自他利。 诸坚固菩萨的发愿者,即是对于欲得之果——无上 菩提等思维并具寻求彼者之愿。此亦,由善妙了知所愿 境的智慧引发,即是并非为自利发愿获得有漏的有事那 样,而是以殊胜智慧发起后,于心中欲求彼果并以词句 诵彼愿文,是愿之因或本体。此处的智慧者,从无分别 智慧的因生起或者为获得彼智慧而作回向,即是以智慧 发起之义。如是于大疏中宣说。 所谓“诸地中无等”宣说了发愿地,在胜解行地与
7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十地不同阶段的此等彼等之中,菩萨所发之愿与世间之 发愿及声缘之发愿是不等同。 发愿的功德:当知发愿是成就自他二利之因,今生 之中能成办自他二利,他世之中能成办二利,此亦,虽 未依身语为彼事作专门之事,然仅依发愿之心,为了按 如何发愿如实而成就,由内心如何寻求而发愿,立即于 此生能生果报,以及彼心愿能成办未来一切义。 发愿的分类:胜解行地时的诸菩萨有多种发愿,彼 时未证法界遍行的体相,见到轮回的灾害发愿彼彼息灭 及缘功德后发愿欲修彼彼故,发愿我于未来为利益有情 能成就如是如是等,具有许多不同的发愿;已入一地后 为成就十大愿王,是发愿广大;从此之后乃至获得究竟 菩提之间,在二地等其余诸地时发愿辗转增上者,发愿 将广大、超胜及清净。 发愿的作用:依靠发愿,菩萨能成办自他二利,也 就是具福德力的菩萨通过发愿力以无量身、无量光明、 无量神通成办自他二利的境界,以词句难以宣说,应当 依照经中所说为例如是了知。 唐译: 思欲共为体,智独是彼因, 诸地即为地,二果亦为果。
觉分品第二十二
73
应知差别三,种种大清净, 此业有二种,自利与利他。 略释:此二偈以六义分别诸愿,即: ①自性:即是为境所动之思欲得所求之希欲。 ②因:即菩萨之愿是由欲得彼者之智慧所推动。 ③地:即菩萨于诸地所发之愿,承许胜出声缘而无 等。 ④果:即以二果——即果及未来果为果,以诸愿为 因,随欲皆成故;又以愿力游诸愿果,所谓身放光明、 口发音响乃至广说。 ⑤差别:有三种,即于胜解行地时所发种种之愿, 初地菩萨的十大愿,由二地乃至菩提之间辗转增上清净 之愿。 ⑥业:有自利成就与利他成就两种。 庚四、宣说能清净道之等持与四法印分二:一、宣 说能境三种等持;二、宣说彼所缘境四法印 辛一、宣说能境三种等持 三种三昧境,二种无我及, 我执之所依,彼极寂灭也, 彼能所体故,当知为三相,
7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无分别背向,具极喜是也。 通晓及断除,现证所为故, 空性等三昧,说三种利益。 空性等持、无愿等持、无相等持三者是道之主体故, 宣说彼等三等持之境界或所缘境,当知:遍计之人法二 种无我是空性等持之境界;无愿等持之境界者,是依他 起缘起的显现、执著二我的所依——有漏近取五蕴;无 相等持之境界者是彼增益二我之基或所依恒时以自性 远离二我、寂静一切相之圆成实。如是三种等持缘三种 境界如实取境,故为三种等持之本体。当知从所缘不同 的角度,彼能缘等持也有此三类。 宣说三种等持之相状:空性等持之相状是对二我不 作分别;无愿等持之相状是由五蕴无常且是各种痛苦生 处,故对彼不起贪且厌背不缘;无相等持之相状是息灭 一切相与痛苦的法界胜义真谛,对彼生起信任且具欢 喜。 数目决定为三:为了知遍计二我本来无有而安立空 性等持,为断除执著二我的所依——不净依他起而安立 无愿等持,为现证圆成实灭谛而安立无相等持,如是空 性等三等持是为了上述三义而宣说的。 唐译:
觉分品第二十二
75
应知二无我,及以二我依, 二依常寂灭,三定所行境。 空定无分别,无愿厌背生, 无相恒乐得,彼依常寂灭。 应知及应断,及以应作证, 次第空等定,修习有三种。 略释:应知空、无愿、无相、三种三摩地的行境分 别是人法二无我、彼二执所依五取蕴以及彼二所依毕竟 寂灭。彼三种所取之体即是三种行境,彼三种能取之体 即是三种三摩地。 问:三种三摩地的名义如何?答:无分别义是空三 摩地之义,由人法二我不分别故;厌背义是无愿三摩地 之义,由厌背我执所依——近取蕴故,于彼无愿;乐得 义是无相三摩地之义,由彼所依毕竟寂灭而得极喜故。 问:为何当修三种三摩地?答:“应知”指人法二 无我, “应断”指二我执所依, “应证”指彼依毕竟寂灭。 此中:为知人法二无我故,修空三摩地;为断彼二执所 依故,修无愿三摩地;为证彼依毕竟寂灭故,修无相三 摩地。 辛二、宣说彼所缘境四法印
7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承许利生故,于三昧之因, 向许菩萨说,四种法印也。 智者之四法,无义分别义, 唯虚妄分别,分别极寂义。 无等导师诸佛欲利有情,宣说了空性等三种等持之 因,即向诸菩萨宣说一切法义之纲要或归摄一切关要之 总标——四法印,即是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彼四者如何是等持之因?诸行无常、有漏皆 苦二法印是所现前等持之因,因为了知诸行无常、痛苦 之自性后,如同对锯齿、毒品般的诸有为法不起耽著希 愿故,当能现前无愿等持;说诸法无我印者是所现前空 性等持之因,因为了知一切法中人法二种遍计我仅是一 种假立,实际意义上并不成立,当能现前空性等持故; 说涅槃寂静印者是所现前无相等持之因,因为由安住本 来寂灭的各别自证智所证的圆成实中已现前离一切戏 论之寂灭涅槃故。 何为无常、痛苦、无我、寂静四义?诸坚固菩萨受 持四法印义。诸有为法不住第二刹那,无有永恒,是无 常之义。无常,梵语为“阿呢大达”, “呢大达”义为常, “阿”是否定词,称为无有恒常或无常之义。大疏云: “生而灭并非菩萨所证无常,而是如遍计之二我恒常无
觉分品第二十二
77
有之义。”名言中虽似现生而灭,然胜义中既无其生, 焉有其灭,根本无有。如是对无法产生常执之依也无有 故,也是无愿。此是依胜义方面解释。唯虚妄分别之义, 即是有漏皆苦,也就是说无而颠倒假立能所二取,仅此 点了知轮回中痛苦,是痛苦之义。诸法无我之义:对显 现能所二取的依他起,仅仅是虚妄分别遍计能取所取、 人法二我外,并非如是成立。涅槃寂静之义:了知圆成 实自性后,修行串习究竟时,能寂灭一切分别之相的意 义。 唐译: 如前三三昧,四印为依止, 菩萨如是说,为利群生故。 无义分别义,不真分别义, 息诸分别义,是名四印义。 略释:此二偈宣说菩萨四法印。四法印为诸行无常 印、有漏皆苦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此中应知, 无常印与苦印是成就无愿三摩地的依止,无我印是成就 空三摩地的依止,寂静印是成就无相三摩地的依止。菩 萨如是宣说四法印是三种三摩地的依止,皆为利益诸众 生故。 问:四法印的意义如何?答:①以无义是无常义,
7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由遍计执著的不变常住义毕竟无有故;②以分别义是无 我义,由分别相无有遍计之我唯有虚妄分别之相故,前 二者为遍计所执相;③以不真分别义是苦义,由三界心 心所为苦之本体故,此是依他起相;④以息诸分别义是 寂灭义,此是圆成实相,即彼分别依他起息灭之法性。 现以理抉择无常与无我之义。
一、安立一切有为法无常(“不能”乃至“外 亦刹那性”之间以十颂宣说)分二:一、总说 一切有为法无常;二、别说彼义。 一、总说一切有为法无常 不能 因生故,违自 不住故, 1
2
3
4
无故 定相故,随转故 灭故, 5
6
7
8
见转变之故,彼因及果故, 9
10
所持 增上故,净 随有情故。 11
12
13
14
内外一切有为法各自刹那刹那都是无常的,立宗之 后,“不能故”、“因生故”等以“故”间断,乃至“清 净故”、“随顺有情故”之间,宣说有十四种因。其中: ⑴所谓“不能”即是不能故之义。何者不能呢?诸 有为法由因缘生,乃至相续不灭之间,如河流般前前刹
觉分品第二十二
79
那灭后后刹那生,如是循环从无间断。若不是刹那性, 则彼有事产生后产生长短种种的相续不合理或不能故 ...。 有人说:无有“不能”,因为有为法以因缘聚合产 生,第一刹那后并非无间即灭,而是乃至日月年等之间, 若未出现灭缘,彼当如是安住。 答:如是则纵有第一刹那现,然由第二刹那后无因 故,应成第一刹那生后无间无有相续产生而灭,如是须 说第二刹那等安住之因与最终灭因是什么?由产生第 一刹那的彼因不能产生非有事的年月日等如是安住之 彼法,因为因果二者都是刹那性故,如河水流时,新水 相续不断而生,若新的相续间断,应成水流断绝;油灯 火焰也是由灯芯与油之因,在油未尽之间,燃油不断出 生新焰,故因之油燃尽时,果之火焰也断绝,第一刹那 的火焰不 .可能 .没有其余油因一直安住到灭为止。 有者认为若非刹那灭,则最终之灭也不能故,应当 这样解释。然此与颂中“最初不灭终不变”之义重复故, 大疏中如同上述作了解释。 又有人认为:某法生后安住一段时期,并不须余因, 仅以能生第一刹那的因推动而如是相续安住。 答:并非如此!由第一刹那之因生彼法后已灭故, 此后安住多刹那法不可能以它引来,因为也不可能存在
8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非刹那性的有事故,不会有以如石女儿者引生。若以非 刹那的有事之因产生,则常法也应产生,然这绝不应理 且不能故 ...。 ⑵若人认为:第一刹那以因生后,安住一段时期, 尔后自灭,无有其他灭因,仅仅以最初之因如是作。 答:第一刹那与彼相同。承许一段时期内安住与最 终灭均无他因,若如是,为何不承认第一刹那也无因而 生。若以第一刹那承认无因生则与现量相违故而不承 许,那么所谓由“因生故”之义,如是生后成立彼者的 相续安住,这也是前前刹那的因中产生故,不见余因故。 ⑶其他人说:以彼能生诸有事之因生果后,彼者不 须再再产生,已生之彼自性中于一期安住而已,在此期 间,无有其他刹那、其他生与其他灭,也不须其他因。 宣说彼者不应理之相违 ..者。倘若诸有事不是生而即 灭,而是后时方灭,那么究竟是彼有事以刹那不灭安住 而于后时灭,还是以刹那灭者后时灭?初者,若有事以 刹那不灭安住,则于安住之自性没有灭之自性故,应成 彼安住之有事后时也不能灭而常住;其次,若是灭之自 性,则于灭之自性无有恒常及暂时安住的自性故,应成 第一刹那当即灭尽而不可能一期安住不灭,故相违;此 外,若有事是生后安住一期再灭,则须说出何者是灭因,
觉分品第二十二
81
若说生因即是灭因,此相违,因为生是有事有者,灭是 无事无者,若以一因能生,由此因成相违的有事、无事, 并不合理,如明与暗、冷与热二者不可能以一因产生一 样。 所谓“相违故”,即诸有事并非生后不住第二刹那、 具灭之自性,而是生后一段时期常住,则与教证、理证 二者相违故 ...。如何相违呢?出有坏教典中说:“诸有为 法由因缘生如幻,是生而灭之有法故坏灭,生后仅一刹 那外不会久住故是短暂者,方生即灭故是短时住。”与 此教证相违。理证也与瑜伽现量相违者:诸瑜伽士作意 修持四圣谛,见一切有为法具刹那生灭之法相而生起厌 离断除贪爱后,解脱而得涅槃。若无如是见,则不能生 厌离、断贪爱,也不能得解脱,如诸世间凡夫见人死, 亦知灭与无常,虽生厌离,但乃至未死之间,不生厌离 却生常住想,对诸有为法谁也不生厌离故不得离贪般。 ⑷所谓“自性不住”,是宣说与比量相违者。诸有 为法若非生后即灭而是安住一时,则彼有为法是以自力 安住或以其余因缘力安住?若是初者,则应常住,然无 任何有为法具有能恒常究竟安住的功能,因为以其自体 是刹那灭之自性,相续若遇缘即会灭故;若是以其余因 缘能安住之因者,正是此其余因以正量未见故,且自己
8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成立后第二刹那不住故 ...。 ⑸所谓“无故”之义,有人说:诸有为法安住一期 之中,并不须其他因,自体已生者乃至未遇灭因之间安 住,后若遇灭因则灭,如青铁与清凉共住一时,后遇烈 火时,青色与清凉二者均灭,产生赤色与热性;又如瓦 瓶未遇锤时不坏安住,若遇锤则裂为碎片。 答:彼不应理。一切有事以自然灭,其他灭因无故 ..。 如何无有呢?如向空抛石时上抛之因虽有手等然石下 坠却不须任何他因自然坠地,同样诸有事以各自因生后 自然即灭,不须余因。铁之青色、瓶之形状未遇火与锤 前,每一刹那也都是以自然灭,彼等并非由火与锤毁坏, 以铁与瓶最后一刹那作近取因、火与锤作俱有缘后,产 生赤色与破碎之形,彼时人们误以为铁之青色与瓶之形 状被毁坏,(实际上)认为此前是常有的想法,仅仅是 对同类不间断之相续所生的错觉,并非真实。若于铁与 瓶上绘一图案,对此你虽不承许彼是灭因,然铁与瓶的 无图阶段灭后,出现具图阶段,由此诸智者了知铁与瓶 均为无常之体相。因此,虽是由种种不同因形成种种不 同有事,由如是因相同故种类相同不间断产生,然彼二 者都是刹那性,没有任何差别,因为对非刹那的有事, 何时也不可能见不同阶段的差别。与此同理,用火将水
觉分品第二十二
83
烧干,在臼中将碎瓶舂成粉末等,所有汝等认为是灭因 的诸法,若善加观察,除有事刹那与他缘聚合时就成为 如是不同阶段外,以不是有事刹那之其余因丝毫不会摧 坏,就像以陶师的双手与木棍等将泥团转变为瓶,当瓶 生时,普通泥团位已灭,手等动作也已灭一样。再者, 以灭因所灭有事是自性不灭者还是自性灭者?若是不 灭者,则以灭因不能灭;若是自性灭者,则不须以灭因 灭。此外以灭因灭某有事时,是造了彼有事法,还是造 了余法?若造彼有事法,则作生法未作灭法;若造余法, 则对彼有事任何未作故,如以造粗布不灭柱子般。 ⑹所谓“体相决定故”之义,一切有为法的体相唯 一决定是无常,并无有有为法有些常、有些无常、有些 二俱、有些非常非无常的差别,故世尊出有坏说诸行无 常,如是一概宣说。若诸有为法暂时常有,尔后无常, 则不可能常与无常二者共存,故一切有为法均不超越刹 那灭之自性,如火热性一样。 ⑺所谓“随转故”之义,有者说:若诸有为法以刹 那无常故都是新的有事别别之体,那么前所见有事后来 见时,人们怎会认识此是先前所见法呢?故前所见有事 是未灭而安住。 答:彼前后的有事虽非一体,然由同类不断随转故,
8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你误认一体而已,如魔术师将几粒石子快速向空上抛后 又反坠手中,如是相续不间断而作,对此认为仅一石子 再再抛落。又如诸河流虽每一刹那中都不断灭,又不断 增上新水,如是虽不断循环,然由相似故,人们却有以 为此河我过去曾渡过、现在也要渡、将来还须渡的想法。 ⑻所谓“灭故”之义,若认为:前所见法与后所见 法在现量境界中分明不见有不同处,却说前后二法不是 一体,如何合理呢? 答:以有事的法性力,前前诸刹那灭故,并非一体。 若第一刹那不灭而如是住,则后亦不能灭,如同前所见 第一刹那有为法现在仍安住,应成后来也如是安住,因 为何时是非刹那之有为法均无差别故。 ⑼所谓“见转变故”之义,若诸有为法非刹那,自 性于一期不变,则应成不可能见不同于第一刹那的转变 差别,然内在有事诸有情身者,自童年、少年、青年、 壮年直至老年发白面皱之间能见到转变,外之有事处所 及诸资财也有新与旧,由前后位的差别不同见迁变故, 从第一刹那起决定是渐次迁变,若第一刹那无任何变 化,则至后刹那位时,也不可能有任何变化,然可真实 见变化故,决定是以刹那变化。对一小儿身,若定睛注 视,虽然小儿身在每刹那或每日每夜不能辨别出在逐渐
觉分品第二十二
85
衰老,但以某时见须发苍白迁变之间的粗大变化来推 测,则可知年以月变,月以日变,日以时变,时以刹那 变,如是次第迁变,并非一时不变安住后,忽现如是巨 变。同样,诸外在有事也如是刹那刹那以微细的方式变 化,彼如奶变酸奶的过程,是每刹那都在渐变成稠状与 酸味,不见其余非刹那的转变般,以不知微细刹那的变 化后,仅对不断出现的同类众多刹那法执著错乱成为一 体故,出现此法是先前所见者,诸世间有情误以为有事 是常法。 ⑽所谓“彼因即果故”之义,常见宗说:我等如何 观察也以识不能现量了知微细刹那的变化,而“有事自 性是此”又能了知故,对此刹那之变化应如何相信呢? 答:因为彼等有事是因所生之果,是前前为因及后 后为果故,能成立刹那性,由因是刹那性故,果也是刹 那性;果是刹那性故,彼因也能成立为刹那性法。因为 以常因不能生果,如虚空中不能生出鲜花与瓶等一样, 而常有之果者也不是任何因所生,犹如虚空。因此凡属 因果都是刹那自性,若非刹那自性,则不会变化,故也 就不能称为因果。 如是总说后,别说观察眼识等一切识都是从四种缘 产生故,以一刹那间就迅速产生,故这是内外道共许的,
8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因此不能承许常有不变的心识存在,彼识之因是根与色 境等法。经云: “依眼根与色法生眼识等。”因此由成立 诸有为法的果心识是刹那性故,能生彼法的诸因缘也是 刹那性。 若有者承许:诸有事均是常有,以彼能生刹那无常 之心识。 答:若由非刹那法能生刹那法,则须常法中生无常 法,然彼不合理,如以虚空生瓶等般,故识之因也如识 般,成立是刹那性;又诸有为法都是识所生果,由识上 积累习气而显现外,不成立其余外境义,由心集业而现 一切法,此外并不存在独立外境,如是既然因之识是刹 那法,则其果诸有为法成立都是刹那性。 若问:诸有为法以何理成立是识之果?以识是刹那 法如何知一切有为法是刹那法? 答:所谓“摄持与根本或增上故、清净与随顺有情 故”宣说了最后四种理。其中: ⑾所谓“摄持”故,五根与根依身由识摄持而生故, 可成立是识之果。如何摄持呢?识入母胎后,昏厥后以 彼识摄持开始,由父母精血逐渐形成羯罗蓝(凝酪位) 、 遏部坛(疱)等乃至具根之身,如果识未入精血与彼混 杂而昏厥,则羯罗蓝等诸位不会产生,故身是心之随行
觉分品第二十二
87
且被心摄持。经云:“阿难,若识于母胎中未昏厥,则 父母不净物不能生羯罗蓝等。”此外,若心受害,则身 也随之受害;若心安乐,则身也随得安乐,故是心之随 行。若身心分离,身当即无感受且会腐烂,以心摄持故, 诸有为法是心之果。 ⑿所谓“增上”之义,心者是诸有为法之主宰或根 本,故诸有为法是心识之果。如何成为根本呢?出有坏 世尊云: “此世间为心引导,被心牵缚。”心想什么,身 亦随行,故被它引导及牵动。心中生起贪爱时,身也随 彼作出逐取之行、微笑、欢笑等,变成其他相;若生嗔 心,则变成怒目、绷脸、握拳等其他行为,故对诸有事, 心是主宰,自在能转。又教证的第二种根据,如来云: “依识之缘生名色法。”若无心识则不能出现名色阶段, 若无名色则不能生六处等法之故。 ⒀所谓清净之义,即随心净而转,诸瑜伽士由心清 净之力,若观土为金,即能显现黄金等,如是依等持力 观何物即能随转为彼彼形象故。经云: “比丘获得禅定” 等乃至广说。因此诸有为法是心所生之果。 ⒁所谓“随顺有情”故,诸有情以心造善恶业,由 此成就种种世间界。诸有事随顺有情之心,即造恶业有 情的庄稼其色香味等均下劣,黄金等珍贵物也会显现碳
8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等,而积福报者依靠心力,谷等色香味圆满,虽是劣品 也可现为珠宝等珍贵物,故诸有为法是心所生之果。 因此,由因之心识是刹那性故,诸有事果是常法也 就不应理,故了知是刹那性。 以上对内外有为法未作分别,从总体上以两颂宣说 了诸有事的刹那无常性。 唐译: 由起及从因,相违亦不住, 无体与相定,随转并灭尽。 变异因亦果,执持与增上, 随净及随生,成义有十五。 略释:此二偈以十五义成立刹那刹那灭义。即是⑴ 由起,⑵从因,⑶相违,⑷不住,⑸无体,⑹相定,⑺ 随转,⑻灭尽,⑼变异,⑽因,⑾果,⑿执持,⒀增上, ⒁随净,⒂随生。 ⑴由起:诸行相续迁流,名为“起”,若不成立刹 那刹那灭义而有诸行相续迁流之起者,实不应理。 若说:物有暂时安住,后时先者灭后者起,此名为 相续。 反驳:如是则无相续,由暂时安住时后起无有故。 ⑵从因:凡物前灭后起必借因缘,若离因缘则无体
觉分品第二十二
89
故。若说以彼物初因能产生后时多果。不然!初因作业 后即便灭尽,岂能为后来诸果作因;若说初因生已再不 复起,则建立此因又有何用;若说起已未灭后时方灭, 则彼至后时谁为灭因? ⑶相违:若执著起因又作灭因,则非如此,因为相 违的起灭二者同共一因,不合道理,譬如明暗不能并存, 此亦如是,故起因非是灭因。若如汝所执诸行生起后非 即灭者,则与教证理证相违。与教证相违者,佛语诸比 丘:诸行如幻,是坏灭法,是暂时法,刹那不住。与理 证相违者,诸修行人于诸行生灭中思惟刹那刹那灭,若 不如是,仅于临终时见彼灭相,则无有厌离、断欲与解 脱,如是则与其余凡夫相同。 ⑷不住:如果说诸行生后能有安住,试问:是行自 住还是因他住?若行自住,为何不能恒住?若因他住, 以他令住根本不见,如何能成住因,二者均不成立。 ⑸无体:若汝执著:住因虽无,然由坏因未至,故 得安住,一旦坏因生起,后时即灭,如黑铁安住一时, 后遇火时变为赤色。 反驳:火变铁的譬喻不合此理,铁与火相遇,黑相 似灭,赤相似起,能牵赤相似起,是火功能,实际并非 以火使黑铁变化。又如烧水至极少位后,水不生也非遇
9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火后水方无体。 ⑹相定:佛说:有为法有为相一向决定所谓无常。 汝执诸行生已并非即灭,则此有为法有少时并非无常, 如是便成为非一向相。 ⑺随转:若疑:若物刹那刹那新生,则于此中如何 能知旧物?答:由相似随转,能作是知,譬如灯焰相似 起故,可以生起旧灯的认知,然实际前后有别,由前体 已灭故。 ⑻灭尽:若问:如何知道后物不是前物呢?答:由 灭尽故,若安住不灭,则后刹那与前刹那无有差别,由 有差别,故知后物不是前物。 ⑼变异:如果说物之初起并非当即变异,则此说不 成立,内外法体之后边不可得故,由初起即变,渐至明 了,譬如乳至酪位,酪相方现,而变体微细难以了知, 由相似随转故,误以为是前物。 ⑽因:如果承许心是刹那灭,且彼心的起因是眼根 色法等诸行,则由彼果刹那灭故,其因也是刹那性,因 为不可能由常因生起无常果故。 ⑾果:彼眼等诸行也是心识之果,故能成立刹那灭 义,因为不可能由无常因生起常果故。 ⑿执持:若问:如何知道眼等诸行也是心识之果
觉分品第二十二
91
呢?答:由心执持得增长故。 ⒀增上:如佛说:心将世间去,心牵世间来,由心 自在,世间随转,识缘名色,此说亦尔。故知诸行都是 心之果。 ⒁随净:净是禅定人心,彼人诸行都随净心而转, 如经中说:修禅比丘具足神通,心得自在,若欲令木为 金,则得随意,故知诸行皆是心识之果。 ⒂随生:如作恶众生所得外物一切下劣,作福众生 所得外物一切妙好,故知诸行都是心识之果。因是刹那 果非刹那,无此道理,由因自在故。
二、别说彼义分二:一、内在诸有为法无常; 二、外诸有为法无常。 (一)内在诸有为法无常 初渐次渐增,增长所依事, 改变及成熟,如是劣及胜, 光明无光明,行他处种子, 无种之本体,影像之出生, 十四生相中,生和量差别, 增无义不能,于所依非有, 能住则非有,先灭后始成,
9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如是劣和胜,光明无光明, 无行处不能,最后非有故, 心之随转故。 以五颂宣说对于内在有为法心与心所及身安立刹 那之无常。 初生与随后渐次渐增等十四种生法,安立彼等是刹 那的因或者正量有“因及量差别”等乃至“心之随转” 之间,以共十四因成立一切内在有为法都属于刹那法。 其中: ⑴初生者,属于临终的识灭后,识入母胎与精血同 住而昏厥的结生第一刹那,如是死位识灭及生位识产生 如秤低昂般产生故,是刹那法。 ⑵以“渐次渐增”生者,自第一刹那入胎后,由第 二刹那等开始,逐渐形成羯罗蓝、遏部昙、闭尸等位渐 次增长生,彼者以舍弃前位而次第变为其他,是以刹那 变化。 ⑶所谓“增长”,即增长生者,身体长养有四种因 ——饮食、睡眠、资助与禅定,欲界具有前三者,色界 中依靠禅定以彼等能令身弱者变为健壮。以按摩等资助 方式长养身体,在大疏中则代之而宣说为以梵行方式。 如是依靠彼等因能长养身故,是刹那法,因为常法不可
觉分品第二十二
93
能不断增长故。 ⑷所谓“所依有事”之义,即是所依有事之产生, 眼识等六识的处或所依是眼根等六根的有事故,彼等也 是刹那法,由彼出生果之诸识刹那故,凡是因果法,当 成刹那性。若非以刹那迁变者,则因果不合理,如上已 述。 ⑸所谓“变化”之义,即是变化之生者,心中已生 贪等故,与彼一样,身体动作也产生不同别别变化,故 成为刹那性。 ⑹所谓“成熟”之义,即成熟之生者,从胎中出生, 能走前的婴儿,能玩耍前的幼儿,身心能力圆满前的少 年,此后壮年开始至过壮年,头发苍白、满脸皱纹、凹 陷的老年,诸阶段渐次成熟而变化故,当知具有以刹那 链组成的相续。 ⑺⑻所谓“如是劣及胜”之义,低劣生者即三恶趣, 较其超胜或殊胜生者是人天之生,彼等出生无有决定, 从恶趣转生善趣、从善趣转生恶趣、从人转生人等同类 转生与不同类的种种转生,有种种变化故,是无常。彼 等也是刹那相续不断的如是产生,对于常法,有不同的 种种相不合道理。
9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⑼所谓“光明”之义,即是光明天之生,六欲天中 的化乐天与他化天以及色界无色界诸天,此处称为光明 天,由彼等的受用与等至等唯一依自心如欲趣入故。如 何趣入呢?化乐天随念天女之色形衣饰庄严等,便起化 现而受用,如是诸天女也如所欲化现如意天子而受用; 诸他化天也与余天一同为了享受所欲,心如是忆念,便 能幻化而受用;色界、无色界诸天心欲入各个等至之三 摩地,也由心力能现前成就。当知对常法此等不可能, 因为由刹那心产生此等故。 ⑽所谓“无光明”之义,即上述诸天以外者——从 兜率天下至地狱之间的所有欲界众生,成办一切事不能 仅仅依心忆念而成就,故称为无光明。彼等的心与受用 也都有种种不同阶段故,当知是刹那无常法。 从总体来说,三界一切有情受生之处都无一定,从 光明转生无光明,从无光明转生光明,其中具体也可分 各种受生,是故当知是无常及彼相续也是刹那性。 ⑾所谓“行他处”之义,即是行他处之生,转生他 处,又从彼处死亡而生他处的方式而行,或者,色界以 下的身体不定一处而以彼身趣往异处,刹那相续而去, 对于常法不可能有如此故。
觉分品第二十二
95
⑿所谓“种子”,即是种子之生,能转生三有的烦 恼随眠或种子之生,除灭尽见修道所断诸烦恼的有余阿 罗汉彼蕴的最后刹那以外,所有阿罗汉向、不来果、一 来果、预流果以及三界一切凡夫都具有烦恼种子,故彼 等的五蕴相续生是以种子生,彼等生者即如是因及果 法,此等成立为刹那。 ⒀“无种子之本体”之义,即是无有种子之生,亦 即虽然是无有转生轮回种子的本体,但诸蕴前者因、后 者果之本体生,诸有余阿罗汉的蕴入无余涅槃时最后刹 那外的五蕴,有余阿罗汉虽无有再转生三有的种子(, 然)由宿世业力所牵引的五蕴在未入无余涅槃之间,有 刹那相续之生,而在有余阿罗汉的最后蕴之后,则无有 以相续生,此时已入无余蕴界故。由此,乃至有生之间 是刹那性,如是从过去有种而成后来无种,故是无常, 此亦决定具有刹那之相续。 ⒁所谓“影像之生”,补特伽罗以修持八解脱等的 等持力现起蓝、黄、白、红诸色及形状的影像,心之行 境中真实显现,彼心中虽以三摩地串习力如是显现影 像,然是从先前无有到后来显现故,是无常,此亦由心 刹那之相续渐次串习故,成立是刹那性。由此当知:以
9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梦境、不净观等串习而明现出生的彼等一切也仅仅是心 的自现及无常。 唐译: 初起及续起,长起及依起, 变起与熟起,劣起亦胜起。 明起无明起,及以异处起, 种起无种起,像起十四起。 略释:此二偈以十四种起成立内法诸行是刹那义。 ⑴初起:即最初自体生。 ⑵续起:即除初刹那的其余刹那生。 ⑶长起:即睡眠、饮食、梵行、正受长养故生。 ⑷依起:即眼等诸识依止眼等根生。 ⑸变起:即贪等染污令色等变生。 ⑹熟起:即渐次成为婴儿、童子、少年、壮年、中 年、老年等生。 ⑺劣起:即诸恶道生。 ⑻胜起:即诸善道生。 ⑼明起:即欲界后二种灭以及色界无色界一切天 生。 ⑽无明起:即前光明处之外的其余诸处之生。
觉分品第二十二
97
⑾异处起:即此处死彼处生。 ⑿种起:即除阿罗汉最后刹那五蕴生。 ⒀无种起:即前所除最后五蕴生,由后生种子无故。 ⒁像起:即以入解脱禅者定自在之力故,诸行像生。 (注:以下为藏译之注释) 当知如是从初生乃至“影像之出生”之间,十四种 生相中无有常且是刹那性。 ⑴初生者,是产生其余羯逻蓝等位之因故,彼成立 是刹那性。于诸后后阶段渐次变化,若无别别因,不可 能有彼彼之变化,无因故。因此,从初生第一刹那起, 刹那刹那次第生故,有羯逻蓝位,从彼遏部昙等前之因 及后后果的自性生灭且相续不间断产生。诸“及”字是 摄后义故,不须特别宣说。 ⑵同样,若身是常法,则由最初时外无变化故,对 食物等长养身体应成无义,然彼不合理,因为以食等养 身无可争议故,以刹那成立无常法。 ⑶眼识等是依各自所依根的有事而生者,于刹那自 性之无常,如是合理;若是常法,于彼所依不可能,因 为常者不须依靠任何因,以常法产生其余果不合理故。 既然如此,不依根则不生眼识等,故所依根与能依识彼
9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二以刹那成立无常性。 若疑:所依根是常,同时以彼产生能依识无常有何 相违呢? 答:如所骑的马等不停行走,骑马人等也不停止般, 所依没有其他变化而常住的同时,能依识不可能不住而 有其他变化,又如所依布烧尽能依蓝色也烧尽一样,能 依和所依二者是无常的体相,无有差别。 以贪心等,身体动作随之有变,如产生少年、青年 等不同阶段的彼彼成熟是无可争议的成立,但安住之常 法不可能见如是的变化及成熟,因为除有情阶段外,产 生其他变化不合理,故成立是刹那性。 若谓:虽不是刹那变化而暂时常住,又有何相违? 答:此极相违!若第一刹那不灭如是安住,则如第 一刹那般应如是恒时住,最终何时也不能变化,就象第 一刹那位没有其他变化般,后后一切刹那中也无有差 别,一切有事应成唯一恒常,然此极不应理,以有事自 性何时也不见恒常法故。 有人认为:诸有事一期不变而安住常后当会坏灭。
觉分品第二十二
99
答:若诸有事于瞬息 4 、须臾 5 、昼夜、一月、一年 乃至一劫之间不变常住后方才坏灭,则不能有长短不一 的坏灭时期,一切有事应成如初生第一刹那恒时安住, 何时也不能成为临灭之刹那。若第一刹那与临灭之有事 彼二者是一体,则初生者亦如临灭之刹那方生即灭;或 者若临灭有事也如第一刹那所生法,则为何不再常住一 期呢?因为承许彼二者为一体故。故以比量成立:从开 始出生到最终坏灭之刹那间,安住多久,即于彼中有相 应的别别刹那。 “最初不灭终不变”,此是主要理证,故 一切关要亦依靠于彼。 大疏中虽说“能住则非有,即是变化生与成熟生二 者的能立,最初不灭终亦不灭,也是彼等的异门之能 立”,然以贪心等身变化,此非刹那而前面的有事如是 安住不可能;少年、青年等阶段的成熟,此亦第一刹那 灭后产生其他刹那则为合理,若第一刹那不灭则最终也 不变,应成第一刹那不灭而恒时安住。我认为如是依次 对应实际意义也无差别。
4 5
瞬息:《对法论》说为六十刹那。 须臾:一昼夜的三十分之一,古印度计算时间长度的单位。
10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如是见低劣与殊胜之出生,彼亦承许:以刹那无常, 如是即可成立;若非以刹那无常,则最终之变化也不合 理。或者劣与胜可了知故,未作重复广述。 无有“行他处”者,若无刹那相续则从此境不能去 往彼处,即已足够。此处,对大疏中所说以归纳而言: 如干草燃火虽然看似由一山穿行另一山,但除每棵草所 生火苗刹那相续积聚之外,并没有一个所谓常有一体的 火行至彼彼处。同理,补特伽罗轮回出生之种种行、行 于别别之处,也仅仅是五蕴相续的取生以及蕴之刹那相 续不间断至于余处而已,根本没有所谓的行者之常法行 于别别之处。 有人认为:以彼行者将诸蕴往至余处,是由思惟我 当去彼处的作者使身运动后去往彼处故,若无行者则无 有行走之作业,行走之作业若无行者也不能出生。 答:作业——诸蕴行往余处之因,是行者生后才使 诸蕴行往余处,或是未生而行往余处?若如前者,在产 生所谓的行之时,诸蕴安住,何处也未去,以此如何行 往余处,如是承许不应理;若谓:诸蕴非住而是具有行 往余处之自性,则除诸蕴行往余处外,有何行者存在,
觉分品第二十二
101
彼者不见故。若未生行走之作业,以此诸蕴如何行往余 处,因为此时无有行走之作业故。 又宣说其他理门:是行者安住此处之同时,诸蕴行 往余处?还是安住余处而令诸蕴移往余处?若是前者, 自己安住此处的同时,以此诸蕴如何能行至余处,如以 马将人送至余处,若马于此处不动之同时,彼人不可能 被送至他方一样。 又行者安住他处,则已达彼处,诸蕴若住此处而未 行故,行与行者的境不同,以余者如何能行呢?如同以 东方马不能送西方人一样。 又观察:在蕴与行者二者之中,是行者先生后迁移 诸蕴,还是诸蕴先生,彼由后生之行者作迁移,抑或彼 二者同时产生而迁移他处?若是初者,则行者产生时, 所行诸蕴未生故,迁移何法?如子未生则无有养育之事 一样;若是第二者,则诸蕴生时,行者未生故,不能行 走,如马未生故乘者不能被送至他处一样;若是第三者, 则如牛的左右角同时产生故,新的因任何也未作,因为 彼二者同时至于他处故,以行者对诸蕴丝毫也未作行。 因此,以五蕴刹那之相续往至他处,假立称为行;对五
10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蕴,行者也是假立外,现以蕴之相续行外,无有行者, 当知除支分外别无他体的有支体性,然仅仅以假立为 有。彼等依照世亲与坚慧的注释所说归摄而抉择。 如是以有事刹那的相续行走外,无有任何所谓的行 者与行之作业故,当知行之作业是刹那性。 从总体而言,行往余处有多类,如依心而行者,即 以心为因使诸蕴行至余处,如以行走之念身体迈步行往 余处;依宿世业力而行者,如中阴身去入母胎等;依手 掷力而行者,如放箭飞至他处;依连属而行者,如人骑 马二者同至他处,或如船与水相连,水至何处,人也随 船带往彼处;依动摇之力而行者,如草叶等被风卷至各 处;以自性或本体而行者,如风自然从一方吹至另一方, 火焰上行虚空,以水下流洼地;依势力而行者,如诸咒 师依咒力飞至此地彼地;依物力而行者,如以服药或涂 药可至他处,又如以磁铁将金属上吸或直接吸引;依通 力而行者,如可到达此地彼地。 如是当知凡有来去之一切法都是刹那性。 轮回种子由刹那相续,前者灭、后者自然生故,此 者承许刹那无常方为应理;对无生灭之安住,不能有种 子,或者对此无生灭者,不可能在其前安住种子故,三
觉分品第二十二
103
有及种子法也成立是刹那性。 过去相续中具有轮回种子,后以道将种子摧毁转为 无有,此亦唯有心是刹那方为合理,对非刹那的本体常 法之心不能成立。有余罗汉的最后蕴,因为是从前有种 子变为后无种子且(对常法)前有生、后无生不能故, 无有轮回种子之蕴的相续产生也成立是刹那性。 在禅定境界中,所显现的诸影像是心之随转故,也 成立是刹那性。 如是一切内在有为法都仅仅是一种不间断的刹那 相续。 唐译: 续异及断异,随长亦随依, 住过及去过,无住无无死。 亦有随心相,行者应当知, 如此九种因,成前十四起。 略释:此二偈以九种因成立上述十四种起。 ⑴续异:此因成立第一初起。如果最初起时因体无 有差别,则后时诸行相续也无差别,因为因体无差别故。 由因有差别故,彼后其余诸行刹那得以成立。 ⑵断异:此因成立第二续起。倘若一一刹那无有差
10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别因,则后后位形状及量的断然之差别绝不可能显现, 由断有差别故,诸行刹那之义得以成立。 ⑶随长:此因成立第三长起。能令诸行圆满,故名 为长。倘若无有刹那而有诸行长养,极不应理。因为由 彼安住不变,不可能渐大圆满,也就无有所谓的长养。 ⑷随依:此因成立第四依起。若执著能依不住所依 能住,极不应理。如人骑马,人去马不去,无有此理。 如是识依于根,若识有刹那而所依根无刹那,同样不合 道理。 ⑸住过:此因成立六种起,即变起、熟起、劣起、 胜起、明起与无明起。①成立变起熟起者,如果执著最 初生起即安住不灭,则由无变起故,所谓以贪等烦恼令 身色变化永不可得,因为初无迁变后亦无变故;如果初 位无变,则后后诸成熟位也不可得,由先有迁变后方成 熟故。②成立劣起胜起刹那者,如果执著诸行安住,则 有以善恶熏习次第发生果报,不合道理;如果诸行不住, 则次第相续各各能生其果,可以成立。③成立明起无明 起刹那者,如果诸行得住,则明起也不能成立,由诸行 不住则有明起,由彼光明依于心转故;无无明起与此同 理,由后时无有变异故。 ⑹去过:此因成立第十一异处起。若执著将诸行往
觉分品第二十二
105
至余处名为“去”,不合道理。试问:诸行之“去”,是 行者已起后将诸行往至余处,还是行者未起而将诸行往 至余处?若是前者,行者起后将诸行往至余处,则此处 起已,余处不起,此即是安住,不应说为“去”;若是 后者,行者不起而将诸行往至余处,则是本来无去,也 不应说是“去”。再者,若诸行去,而行者安住此处, 即作所作令诸行去,此亦不应理,因为安住则不能到余 处故;若诸行到余处,方作所作,此亦不应理,因为无 有离开“去”而有诸行到余处故。不论此处住还是余处 住,离开诸行之外,毕竟求一行者不可得。是故,并非 异于诸行相续而有“去”,作去既无体,则刹那义成。 问:倘若实无有“去”,为何世人见有“去”? 答:由无间相续,假说名“去”,实无有“去”之 实体。 若问:有何因缘使诸行得相续去? 答:因缘无量。有随心力而行,如威仪等去;有随 宿业而行,如中阴中入胎而去;有随手力而行,如放箭 向空而去;有随使力而行,如风吹物去;有随自体而行, 如风性傍去,火性上去,水性下去;有随术力而行,如 如依咒药在空而去;有随磁力而行,如磁石能令铁去; 有随通力而行,如乘神通而去。如是种种有无量因缘,
10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能令诸行相续,假立而名为去。 ⑺无住:此因成立第十二种起,若诸行安住,余时 更有种子生起者不应理,因为刹那刹那无余因故;若诸 行不住,后种子生起,则为合理。 ⑻有死:此因成立第十三无种起。若无刹那而有死 时无种起者,不应理;对常法先有种起后命终时无种起, 亦不应理故。 ⑼随心:此因成立第十四像起。随心而转,刹那刹 那彼像得起,若无刹那而像能生起者,无有道理。
(二)外在诸有为法无常。(以三颂宣说) 有为刹那性,诸大及六境, 谓是刹那性,干增以自性, 动及增减故,大种相关故, 四种转变故,色香味及触, 同故彼同彼,依薪而转故, 见渐增大故,心随转问故, 外亦刹那性。 四大地、水、火、风与六法色、声、香、味、触、 法生处色——无表色,均属刹那。即是: ⑴水者,溪池江河湖海等,于冬春等季及干旱时, 逐渐干涸而减,以夏季雨水等缘逐渐滋长而增,故是刹 那自性,因为有增减故,若是非刹那自性的常法则不能
觉分品第二十二
107
增减故。 ⑵风也以自性不会于一处不飘动而住,由十方飘行 故,是刹那性,又由有转增转盛与渐减渐息故,是刹那 性,因为对常法有动摇与增盛减息均不应理故。 ⑶地者,依靠风大水大而生,并且是与彼等相关故, 以自性有四种变化故,以刹那自性成立无常。 若问:如何依靠水风产生呢? 答:由世界初成之时,虚空中起风而成风大,风生 水,倾降大如巨轮之雨而成水轮之大,风再搅动水蕴形 成地基、山王、四洲等故,地大由水风形成。如是由因 所生的因果二法均是刹那性。 以见地大之四种变化者: ①见业力差别所成的变化,即是:具善根的诸天人 见地如棉柔软光滑;以不善业所成的地狱有情则见炽热 铁地、悬崖、荆棘等感受痛苦的种种地基;对人间土地, 如未耕耘等时不能生长庄稼等,于地耕耘时则能生长嘉 禾,此是第一种变化。 ②以钎、镐等凿洞开渠,此是第二种变化。 ③以火焚或风吹令高者成低等,或以水浸湿而坏, 此是第三种变化。 ④因时迁变者,贤劫之时,地能成为谷类等丰收之 因,时至恶劫,仅能出生下劣庄稼;夏季草等发绿,冬 季彼等均成灰色且变为冻土等自性;某地昔为静处后成
10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聚落而有人流往来,又有昔为聚落今成静处等,前后不 同显现,此是第四种变化。 如是四种变化,也是从刹那相续而变,每一刹那没 有不同相,非刹那本体的常法何时也不见变化故,由前 后刹那产生差别相而如是显现故,地大也成立是刹那 性。 ⑷色、香、味、触四法同由四大所成,故与四大相 同,由此成立四大刹那性的理证也是彼等的能立。 ⑸火依薪柴,柴有则可燃,柴无则不燃,柴大则火 旺,柴小则火弱,故成立是刹那性。如同火是刹那性那 样,柴也是刹那性,柴次第燃烧方能生火,若如前安住 也可生火,则火与柴二者怎能灭尽?柴烧尽则火不能住 故,彼二者分别是因之刹那与果之刹那,次第乃至有因 之间则生火焰,若无因则其果火焰不现故。如是一切有 为法均是因果生灭不断而显现。 若谓:在宣说四大后本应说色等,却于色等后宣说 火大,故次第不当。 答:无论如何宣说,实际意义并不相违,为了文句 搭配通顺,故如是宣说。不仅如此,为了宣说四大及四 大所造都是由自己同类的前因后果性以刹那生而灭,火 与薪柴也是其义的比喻。 ⑹若谓:声是常法,因为其相续不同于色等法,无 有常住故,响声持续多久,于彼期间是常法而非刹那性。
觉分品第二十二
109
答:此不应理。以说者发起勤作等,见声之相续渐 转增大故,铃等所发音声也可渐转微小故,成立刹那性。 一声未止息之间,对一种声音若无刹那,则有增大与减 小的变化不合理,故声是刹那性,就象补特伽罗勤作而 发出气流次第传出文句之生灭一样。 ⑺法生处无表色,如别解脱戒、禅定戒与无漏戒虽 不是身语之有表色,然随心而转,若不依心彼等无生故, 由心无常故,果无表色也成立是刹那性。 ⑻所谓“问故”之义,即是世间人与诸外道虽承许 诸有事最终坏灭无常,然如人死、瓶灭等,在未见真实 坏灭之前,承许彼自性安住而非刹那。 对彼发问:“汝等承许诸有事最终无常,为何不许 此前是刹那无常?” 彼答:“诸有事的最终坏灭可见,而在未灭之间未 见以刹那灭故,不承许此之期间以刹那灭。” 对此如是又问:“灯焰与河流相续等,以刹那新生 且前者灭,对此内外道二者共许,然远看河流与灯未被 风吹动时,根识现量不见以刹那灭,为何不承许彼等是 非刹那法呢?” 彼答:“遥望瀑布虽似一体,但临近细观,则现量 见除新水递降外不是一体之水,油灯也同样,前前灯焰 次第燃尽且总体次第产生新焰,最终油尽时,见火焰渐 小以至于灭,一切时中后后不见如前之法故,彼等不可
11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说不是刹那性,但瓶、柱、屋、人、磐石等经年历月放 置也无变小,前如是见后亦安住故,不见彼等以刹那 灭。” 反问:“柱瓶等诸有为法最初现,中间以缘形色等 较前有其他变化,最终遇缘而真实坏灭,为何无有?如 是明明有此等法,与油灯相同,为何不是刹那性?” 彼等说:“油灯与其他瓶柱等有为法体相不同,油 灯者,见具热性、能照明、不坚固而以刹那生而灭的体 相,而瓶柱等法从生至灭之间,见具有能作撑梁及盛水 等业故而坚固的体相,因此彼二法不同。” 对此应答:“诸有为法各自不同的体相,仅此点对 自他二者前虽然成立,由此并非不成立诸有为法以刹那 无常的体相,其根据是体相不同者有二相——自性不相 同与时分不相同。自性不相同者,如火性热与水性湿; 时分不相同者,油灯等每一刹那都有生灭,其他瓶等有 为法生后安住一期方灭故,时分不相同。若此是你心中 所想,虽然灯与瓶的自性不同,但以此非但不成立刹那 时分不相同,反以你面前成立的油灯是刹那作比喻后, 瓶等其他有为法也可安立是刹那性。此比喻也是:安立 油灯以油灯作比喻,安立黄牛以黄牛作比喻等,以自性 一体之法不能作比喻;自性不同的有事或时分不同相同 具有共同的所安立法,例如日轮炽热如火、黄牛与青牛 相同,瓶等法与油灯自相虽不同,但‘共相是刹那无常’
觉分品第二十二
111
能无差别成立故,仅以形相不同不能分辨某法以刹那 灭、某法暂住后时方灭,故在以刹那灭上,一切有事无 有差别。此外,依你所想,灯芯不是刹那而安住后,以 此递生火焰刹那;瓶柱等非刹那而自体安住,则去年、 今年、明年等不同时期盛水、撑梁等产生不同的多种果 故,对你如此问:人骑马到达他处时,若马何处也未去、 安住原地之同时,彼人能否到达他处?” 彼等说:“此事世间中不可能故,不承许,应是人 马同达彼处。” 回答:“若如你所许,灯芯非刹那而住后产生火焰 刹那,瓶等不动安住后作盛水等,眼等诸根前是于自性 中不动摇安住后能生眼识等,此亦因无动摇后果动摇而 新生,不合道理。此等果之因者已承许彼等是不动摇故, 马在此住的同时,乘者到达彼地,与此有何不同?灯芯 也以油再再浸入,被火焰吞噬,渐渐烧尽而灭后,在油 燃尽时,油灯自然熄灭,灯芯也成灰烬。若灯芯无生灭 而能产生火焰,则灯芯何时不灭,灯焰也何时不应灭, 但并非如此故,因果二者都是刹那,如是宣说应当了知: 以柱瓶等作业及以根产生根识,一切也如油灯一样,因 果二者都是刹那法。” 彼等说:“如是一切有为法是刹那性的话,则应如 世间人见油灯那样,为何不能了知无常?” 答:“以世间人见不能了知刹那性者,并不是诸有
11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为法有刹那性与非刹那性的差别,闪电、水泡、浮云、 油灯、瀑布等法不住而即灭,在显现时也不同显现,故 彼等法人们看来容易理解是刹那无常性,而柱、瓶、山、 金刚等法虽是刹那迁变,然在具相似法不断显现之间, 以此作迷乱因,产生颠倒常有之想而已。何时不可能诸 有事是非刹那性的常法而常住,由具迷乱因的众生智慧 极为微劣,以相违于有为法实相的颠倒识,于有为法耽 著净乐常我,如有眼翳者见海螺为黄色,暗夜中见旋火 轮,眼根不明者昏暗中见绳为蛇一样,如是具有颠倒识, 便形成了轮回。以具量智慧断颠倒想,则涅槃也无欺成 立。倘若以世间人未颠倒之识见的一切是真实之见,则 应成一切众生无始以来解脱,或者何时也不能解脱,有 此过失。并非如此!无欺有杂染与清净故,仅仅以世间 平凡者的见与未见为正量,并不能认定,应当依靠具足 真实理证的正量,将会生长智慧光明。” “干增”等乃至“问故”之间,如上所述,故当知 外的有为法也是刹那性。 如是世亲菩萨注释的密意以及坚慧论师大疏的意 义,在此已完整归摄而作了明显宣说。 唐译: 由滋及由涸,性动增亦减, 二起与四变,薪力及渐微, 亦说随心起,及以难问成,
觉分品第二十二
113
一切诸外法,无非刹那体。 略释:此二偈以十四因成立外法是刹那。 ⑴水有二因,一滋二涸。若无刹那,则水有时滋长 有时干涸不可能现。今见水有滋长有干涸,故知刹那是 水滋长干涸之因。 ⑵风有三因,一性动二增盛三减息。若风性安住, 则无动时,因为行无体故;亦无增盛与减息,由彼安住 故。 ⑶地有六因,即二起四度。二起者,由水与风,地 可生起,即劫初成之时,彼地是水风之果,故知地也是 刹那性。四变者,即由四种所作可以产生地之变化,即 ①业力所作,由众生善恶业力有差别故;②人功所作, 由挖掘、开凿等故;③诸大所作,由火烧、水冲、风化 等故;④时节所作,由时转变异相现故。若非刹那性, 则此四种变化不可能产生,因为无有体故。如同地有六 因知是刹那性一样,色香味触也同具六因,故知也是刹 那性。 ⑷火有一因,所谓薪力。由薪力故火能生起,当火 燃起时,薪不得安住;当薪烧尽时,火也不得安住;若 火不由薪,则后来无薪时火应久住。故火随薪转,薪因 火尽,薪火相随,同为刹那无常。 ⑸声有一因,所谓渐微。譬如钟声,后时渐微可得,
11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若不是刹那性,后时小声不可得。 ⑹法处色有一因,所谓随心起。如受戒时,随心之 下中上而起无表色,由因之起心是刹那性故,彼果也是 刹那性。 复次总由难问故。 问:为何只承许诸行无常,不承许诸行以刹那灭? 彼答:因为一一刹那灭不可知故。 问:譬如灯焰,在无风不动位时,彼刹那性也不可 知,为何不承许彼体非刹那性呢? 彼答:因为灯焰自性有刹那性,不过以细微故,根 识不可觉察。 问:诸行也是如此,为何不承许有刹那性? 彼答:因为灯焰与诸行不相似。 驳:不相似有两种,即自性不相似与时分不相似。 若是自性不相似者,则此譬喻能成立,因为非以自体为 譬喻故,即非如以灯喻灯、以牛喻牛而不成譬喻;若取 时分不相似者,此譬喻也成立,因为灯焰与诸行都是刹 那性这一点相似故,若非刹那性,譬喻则不成立。再问 你:如人乘马,马安住时,其人去否? 彼答:不能去。
觉分品第二十二
115
难:如是则所依根安住的同时能依识新生也无道 理。 彼问:为何现量见灯焰念念灭而灯炷却如是安住 呢? 应答:你所见并非真实见,因为你并未如实了知灯 炷相续刹那刹那有坏有起。 彼问:诸行刹那犹如灯焰,为何世人不知呢? 应答:由诸行相续刹那刹那相似而转,变相微细不 可测知,然实际别别而起,世人以为是前物,生起是常 法的颠倒认识,倘非如此,则无有执无常为常的颠倒, 颠倒之体若无,染污亦无有,如是从何处有解脱呢? 由以上难问,则能成立诸行刹那之义。
二、成立人无我(“有情唯假立”等十二颂 宣说) 有情唯假立,非所诠实事, 未缘颠倒及,染污烦恼因。 在四法印中别说难点者,宣说无常有两种,即以无 有义故无常,以刹那义故无常。其中对成立刹那无常, 从总体上成立的理证有十四种,分别则对诸内在有为法 成立刹那的理证有十四种,对外在诸有为法成立刹那的
11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理证,论中直接宣说的有十四种理证,如是而成立。 其后成立人无我者,以上述五蕴诸法均以刹那成立 无常之理证,虽然实际已成立无有独一的补特伽罗之 我,但世间凡夫与外道等承许具有背负五蕴的自在作 者,称之为我、命者、有情、造作者、对五蕴相续不间 断的养育者、具种种力的具力者、力我、意生者、儒童 等,以种种异名宣说的我存在,彼承许是束缚者与解脱 者的根本;内道犊子部等也承许有我;连出有坏世尊也 说过凡夫补特伽罗、预流补特伽罗等,又说“若此世间 出现一位补特伽罗,则一切世间能得利乐,此即是善逝 补特伽罗”等,因此对一切有情均有我。若我无有,谁 受缚轮回?谁获得解脱?以谁成办自他二利?谁趣入 正道?故我应承许为有。 诸外道承许我的大小相应于身量而存在,有者许为 无情,有者许为识,有者许为具色法,有者许为非色 法……有种种承许,彼等共许我是常恒独一之法,又承 许是自在作者等,承许而宣说种种的遍计。内道犊子部 承许我是有质之法,然与蕴非一体也非异体,故从常与 无常等不可宣说。 是故宣说并非如彼等所承许者,所谓有情即我仅仅
觉分品第二十二
117
是依五蕴以名言假立而有,以此为密意,出有坏世尊也 随顺世间,唯以假名宣说了从凡夫乃至如来之间的有 情,并不是我与有情在胜义中有或其自性存在。如是以 假名存在及其本体无自性而宣说,则无有“仅仅名言中 假立也不能”以及“我以自性存在”的两方面过失。 问:“以何者了知我并非实有呢?” 答:“若‘我’是实有法,以现量或比量任一量应 见,然彼以量不见故,成立无有实体。 (其义)如何呢? 即‘我’以眼等六根、眼识等六识何者也现量不见而不 可能见。” 余者说“虽以眼等五根与眼识等五识不见‘我’, 然仅以此点不能成立无有‘我’,比如以五根识不见诸 心与心所然以意识见故承许是有,同样,诸承许有‘我’ 者的意识见故有‘我’。出有坏世尊也说: ‘于今生可得 我且立名。’此中已宣说‘我’可得故。” 答: “诸承许有‘我’者是以见‘我’ ,是颠倒,是 将无有之法见为有法,如见绳为蛇,是迷乱之想,非意 识现量所见而安立。出有坏并不是说以量见‘我’是实 有,而是说无我的同时,观‘我’以意缘后,词也安立 ‘我’之名而宣说。” 诸承许‘我‘者说:“若我本不存在,则意识也不
11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应见此法,然一切有情均以意识见我故,此见我者如何 能显示是颠倒呢?” 答:“若见‘我’不是颠倒,则须是无有过失,然 此我见是过患之自性、杂染之本体,也是一切其他烦恼 之因,故明显是颠倒。此亦,我见是六根本烦恼中见之 一的坏聚见,从彼增长贪等一切烦恼,由此形成具种种 痛苦自性的轮回故,对此有过失故,见是颠倒。” 余者说:“此我见虽具杂染的体相,然非颠倒。” 答:“若不是颠倒,则不应称为杂染。何者若是杂 染,彼者定是颠倒,如执恒常与清净;何者无有杂染, 于彼彼无有颠倒,如执无常与不净。是故颠倒——净乐 我常的邪念以证悟不净、痛苦、无常、无我之道遣除故, 清净果时获得涅槃,犹如以眼翳过失所见的颠倒显现消 尽的眼根无过失般。” 又承许有我宗者说:“承许补特伽罗是假立的汝等 无基而假设同样不合理故,彼补特伽罗是依何者假立的 呢?” 答:“此假立补特伽罗者并不是以补特伽罗实有而 如是假立,而仅仅是对近取五蕴假立补特伽罗而已,如 经云:‘比丘当知,一切沙门婆罗门等,所有执我,一 切唯见此五蕴。’”
觉分品第二十二
119
所安立的彼补特伽罗及施设基五蕴是说一体或异 体何者呢?回答以“二过”等一颂宣说。 二过故由彼,一异非所诠, 蕴应成我及,彼成实事故。 若依照承许补特伽罗为实有的宗派的观点而言,则 补特伽罗与五蕴必须承许一体异体中的一方,因为有质 之有事与其他有质应是异体,而有质有事与自身不是异 体,如同宝瓶与粗布是异体,但与瓶的有质是一体一样。 于假立之补特伽罗,除五蕴外,无有其他有质。于施设 基仅假立而言,是异体故,也不是一体,就如下文所讲 的那样,有二种过失,故不能说五蕴与我是一体或异体, 也就是说补特伽罗或我与蕴不是一体,也不是别别或异 体。 二种过失者,五蕴与“我“获得若是一体,则应成 五蕴是“我”的过失;若是异体,则除五蕴外,应成有 其他有质“我”的过失。若成为如此会有何种过失呢? 五蕴是“我”,则如五蕴, “我”也应成多种与无常;或 者如我,五蕴也应成一体与恒常;若与五蕴是异体,则 除五蕴外,应成可得五蕴外之“我”及以五蕴造业与感 受苦乐果报与“我”毫无关系。 若实有非诠,所需亦当说,
12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一异非所诠,无需者非理。 性相及世间,见故由教门, 薪火亦成二,见不能无诠。 承认有“我”之一的犊子部,虽以佛为本师,然违 本师无我教法而承许我是实有法。对此宗,破斥道: “若 汝宗承许‘我是实有然与五蕴是一体或异体、常或无常 等又不可言说’,则先应指出如是承许的根据或必要, 若无根据或必要,仅于词句上承许不可言说,仅此不能 成立自宗的观点。” 彼等说:“我与五蕴不是一体,因为须承许五蕴已 灭、我仍安住轮回故;也不是异体,因为不见五蕴之外 的造业者及受报者故;我不是常法,因为别别世有迁变 位故;也不是无常,因为从无始直至最终,仅一我无多 我生死故。因此,必须承许因果的所依——有质之我与 五蕴不可说一体异体等,譬如火与柴不是一体,因为仅 以柴不能作燃烧之业,以火也不能作柴之作业故;彼二 者也不是异体,因为除柴变为火外,不见其他异体之火 般。” 答:“汝宗承许‘我’与五蕴二者是实有法后,又 承许彼二者不可说一体异体,此者丝毫无有能立自宗的 必要与根据,仅是你信口开河的词句而已,故不应理。
觉分品第二十二
121
如何不应理呢?譬如柱与瓶二者承许是别别之实有法 后,又说不是一体,实际以此句已成立彼等是异体故, 根本不能再说柱与瓶不是异体,同理,凡是承许‘我’ 与五蕴二者是实有法,则应承许‘我’与五蕴非一体, 而承许非他体不仅无有任何必要,且与自己所承许应成 极为相违,如说柱与瓶非异体一样。” 若想:“承许是异体则有除五蕴外未见其余造业者 与受报者之‘我’的过失后,故承许也不是异体。” 答:“这也免不了上述承许‘我’与五蕴是非他之 一体的过失。若谓有如是的损害,也不承认是一体,则 以承许他体已无间灭尽自己所许一体的观点故,宣说承 许直接相违,不仅无有必要,且有很大过失。故若须承 许‘我’是实有法,则须承许一体异体中的任一者,不 是任何一体异体的实有者,世间中不可能存在,教证中 未曾说,以理证也不能成立。因此若承许‘我’与蕴一 体异体,必有任一过失,这是因为实际上‘我’并非实 有、仅是一种假立的原因。此理如上已述。因此,未通 达‘承许我仅仅是假立,由此不可说一体异体’,而承 许‘我’实有,同时宣说不可说一体异体及常与无常者, 除自相矛盾的词句外,可作因果所依的必要丝毫不成 立,以“火与薪柴既非一体亦非他体”作此义的比喻不
12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合理。火与薪柴从体相角度是异体,因为火是燃烧热性 的体相,薪柴不是热性的燃烧,却是坚固与可造种种器 具的体相故,体相不同;在世间也可见彼二者是异体故, 即虽无火,柴也可独存,虽无柴,火焰也以风可去远处, 再者铁与石摩擦等中,也可生火故;从论典的观点来说, 火是四大之一,柴是四大所造,即是以水之摄收、地之 坚固、风之运动界中,主要以这些形成。如是喻如火与 柴不可说一体异体二者,不能成立,因为彼二法是不同 性质的有法故。” 唐译: 人假非实有,言实不可得, 颠倒及染污,染因成立故。 略释:问:所谓人我者,可说有还是可说无呢? 答:人我是假名而有,并非实体有,如此则不堕于 一方,因为远离执著实有之有边以及执著假名亦无之无 边。 问:人我本是实有,如何知其无有呢? 答:实际是不可得,因为彼“人我”不象色等有实 质可得,以现量比量均不见故。 彼谓:“人我”并非以意识不见,况且佛说“我者 现在可得”,你说不可得,不合道理。
觉分品第二十二
123
答:佛说的可得并不是实有可得,不过随顺世间, 就五蕴假名为我而已。况且正是由以意识见“我”如黄 昏见绳为蛇般的颠倒,佛才说“无我计我是名颠倒”。 问:以何者知是颠倒呢? 答:以是染污故。身见是染污,所谓我执我所执, 若不是颠倒则非染污。 问:如何了知我执是染污呢? 答:以是染污因故。以我执为因,贪等染污得以生 起,故知是染污。 唐译: 假人与实阴,不可说一异, 若说一异者,则有二过生。 若执人是实,一异应可说, 一异不可说,此说则无理。 异相及世见,圣说亦不然, 火薪非不说,有二可得故。 略释:问:如你所许,于色等五阴假立人我,此假 人与实阴是一体还是异体? 答:假人与实阴不可说是一体,也不可说是异体。 若说是一体异体,则有二种过失产生。二种过失是:若 说人我与五阴是一体,则五阴即是人我以及人我实有;
12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若说人我与五阴是异体,则五阴虽非人我、人我亦是实 有。由此可知,人我是施设假有,与五阴是一体异体均 不可说。 有犊子部,违大师教,执著人我实有,则此实有人 我与五阴是一体异体则应可说,若执人我与五阴一体异 体不可言说,则此种说法无有道理。 若犊子部说:此人我与五阴不可说一体异体,犹如 火与薪非异体非不异体般。 答:因为火是火大而薪是四大所造故体相不同,世 间也见离火之薪与离薪之火,圣者佛陀也未说火与薪一 异不可说,是故你执火与薪一体异体不可说,此说无有 道理。 彼问:何有离薪之火? 答:如风吹焰去。 彼说:你所说并非离薪有火,因为风即是薪。 驳:有二可得故,即风与薪有二相差别故,风不是 薪。 有二生识故,非缘无义故, 由见至解脱,作业者不成, 若一我不生,无常不欲也, 当成立性相,圆觉违害三。
觉分品第二十二
125
破除诸外道所许之我者,诸外道说:“我者有,见 色者、闻声者、嗅香者、尝味者、受触者、知法者皆是 ‘我’,善恶业之作者、异熟与外境之受者、一切有情 束缚从喜忧暗三德中解脱者,‘我’为何无有?” 答:“彼者并非如此!虽然‘我’并不存在,但从 见者乃至解脱者之间却可存在,以我不作任何见等之作 业,如何不作呢?对根与外境,若无我之助伴,成为不 产生见等,是成为一种如是之缘?或者以‘我’之力引 发根等诸缘才能出生见等之主人或主尊?并非第一种, 眼等诸根与色等外境,若依二者即能生眼识等六识故, 于此不须他缘,以此二以外的缘不见产生故,我者不是 生识之缘,彼二缘即可生识而不须其他因故,如是之因 无为故,如以柴生火不须水一样,因此能见色者是眼识 等,乃至解脱者之间,称诸识为能见者等,故我者不成 见者乃至解脱者,不是识的‘我’,未见能见者及得解 脱者等故。二者,倘若根境识三者聚合后产生见等是 ‘我’之能力,无‘我‘则不能如是,答:若‘我’是 具足如是能自主一切之力的自在我,则所得安乐不应变 为无常而应恒享安乐,然非如此,且应不欲之苦何时也 不能生,然无一众生不退失安乐、不产生痛苦,是故当 知‘我’并不是具自在之我。根与境接触也是以业力产
12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生种种欲不希欲,且于缘聚时,是产生种种苦乐并不是 ‘我’的所欲及加持,故应通达我者不成见者乃至解脱 者。 “承许有我的宗派还有其他过失,即是若有支我存 在,应须安立‘我’之业与体相如是如,如同眼根及眼 识之作业是能见色法,即如所说‘眼根者是净色法、眼 识者能了别蓝色’等般, ‘我’之业及其体相也应宣说。 然我者非实有故,如石女儿与兔角般,不可以正量见, 故彼之业及体相也不能宣说。五蕴的业与体相若称为 ‘我’之体相与业,此是颠倒劣宗所许,是具有以数百 理证可刺穿之境,故有枉自徒劳无义之过。 “除此过失外,若补特伽罗存在,以佛应现见,因 为佛遍知一切所知法故。若认为,以佛了知补特伽罗存 在故,宣说凡夫补特伽罗与圣者补特伽罗。此教义于前 已述。倘若将此义理解成见补特伽罗实有存在,则对三 种菩提均有危害。何为三种菩提?即甚深正觉菩提、不 共正觉菩提与出世正觉菩提。此亦,证悟法无我是初者; 证悟人无我是第二者,与外道不共故;如是证悟二种无 我,此等于诸世间无有故,称为出世正觉菩提。又可解 释为通达遍计无我、依他起名言中有及圆成实自性寂灭 三者,次第是甚深、不共与出世正觉菩提。实际上二无
觉分品第二十二
127
我以观现世之心识不能证悟,唯佛如实证悟并为所化众 生宣说,然若以佛见补特伽罗是实有法,则未超胜诸世 间所见故,由甚深、不共、出世间何法亦不能成立,对 三种正觉菩提如是损害。” 唐译: 二有故识起,人缘则非义, 好灭及恶生,言生复非理。 汝执实人中,何业可成立, 无实强令实,违佛三菩提。 略释:若人执著实有人我,即有见者、闻者、觉者、 识者、食者、知者、说者。如是则问彼:眼等识的生起 是以人我为缘而说人我是作者,还是以人我为主而说人 我是作者呢?若说是以人我为缘者,则以根境二者有触 故,识当生起,而人我于识之生起中无有少分可见故, 不应理;若说以人我为主者,则已生的所爱识应毕竟令 其不灭、未生的不爱识应毕竟令其不生,然以“好灭及 恶生”故,说以人我自主而生复不应理。故不应执人我 是见者乃至识者。 若人我实有,汝以何业能成立呢?凡是实有者必有 事业,如眼等净色以见等事业可以成立,而人我无有此 等事业可得成立,故人我非是实有。其次,汝于无实之
12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人我中强欲令有实质人我,即违如来三种菩提——甚深 菩提、不共菩提、出世菩提。倘若见有实质人我,则非 甚深菩提,非不共外道菩提,非世间不习菩提,是故此 人我执是世间所取,是外道著处,是生死恒习。 以见三过等,能作非自生, 非有能作缘,看等无能作。 非作者无常,俱常转之故, 看等之能作,不能成自生。 如是住及灭,前无及无常, 亦无第三故,不能成缘也。 承许“我”是实有者,尚有其余过失。若“我”是 实有且以彼是能见闻等,试问:以“我”欲见后,不须 睁眼等勤作能见,或有勤作后见?观察彼二者均不合 理,具有下述三种过失故。即:见等作业不是以“我” 的功用无勤而自生,睁眼观看、侧耳聆听等勤作也不是 具有“我”之助缘,而是见之作业是依靠根与境以识来 作,实际于“我”无有见闻等功用故。如是宣说后,解 释彼义如下: 若见等功用非“我”所作、是自然生,则“我”不 能成立是作者,因为非我所作自然生故;见等诸功用由
觉分品第二十二
129
暂时故是无常,因此必然有因,无因自然生者不应理。 若无因自然生,诸功用应成常法,然彼者以现量可遣除; 若诸功用无因而生,无因生的诸果不观待因而生故,一 切功用同时产生,并应一切时恒常趣入故,见等作业不 能无勤作而自生。 “我”也不是见闻等的助缘,何以故?“我”的功 用是恒常见闻等的缘,还是无常而作缘,抑或常与无常 之外的一种缘?第一种不能,(因为)若“我”的功用 常法是见等的缘,则以“我”的功用常法恒时如前安住 故,见等缘恒时安住故,在根与境未聚合时,眼未作观 看之见,也应有见者存在,然在无见无闻之前,因为无 见与闻之功用,故“我”的常有功用也不能成为见等事 之缘;若如上述第二种观察,“我”的功用是无常者, 是见等事之缘,则彼功用非常住,前前者以坏灭是无常 故,功用者我也应成是无常,因为作事与非作事的阶段 有不同差别故;再者,“我”之功用何时无有不是常与 无常的第三之第三品,因为常与无常是直接相违之法, 故非一方即是另一方,二者之间不可能存在第三品故。 对此,虽有论师观察为“我”是常还是无常,然以 应观察“我”之功用是常是无常极为应理。
13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唐译: 若用自然起,即有三过生, 若以人为缘,眼等则无用。 人非作者故,用非常起故, 起非一时故,自起则不然。 人住用先无,人坏则人断, 更有第三体,为缘无此义。 略释:再者,若人我是见者乃至识者,眼等诸根是 有功用,还是无功用?若有功用,是自然生起,还是由 人我生起?若说眼等功用自然起,由人我于眼等不作事 业故,即有三种过失产生;若说以人我为缘生起功用, 则眼等诸根一向无有功用。 问:何者是“功用自然起”的三种过失? 答:如果眼等功用不待人作自然而起,则人我非作 者,何以名为见者乃至识者;如果眼等功用自然起,则 应恒常生起,不应起时非常;如果眼等功用恒常生起, 则一切作业应一时同起,云何不得并起?由具以上三种 过失,若说自然起者不然。 问:以人我为缘复有何种过失? 答:若说人我常住与功用为缘,人我既然常有,为 何功用先无后有?此义不应理;若说人我坏灭为缘,则
觉分品第二十二
131
由人我坏灭已堕无常;若说更有第三不住不坏之人我为 缘,则如前说无有此义。 如是已依理证宣说实有人我不可得。 如是一切法,无我于胜义, 空性不见我,唯说是过失。 染污清净际,违害之差别, 入相续差别,以有情而说, 无需起我见,无始已串习, 若有彼一切,无勤脱未脱。 以上以现量与比量的理论安立无我。以下以教理安 立者,是对内道承认我宗者前宣说。 出有坏世尊宣说诸法无我, 《说四法印经》云: “诸 法无我。”同样,在声闻经《真实空经》中说: “胜义中 一切法皆是空性。”又声闻《增五经》中说: “若执有我, 有五种过。”又《真实空经》云: “若有善恶业,必有苦 乐异熟报,以十二缘起舍前蕴起后蕴,起灭唯法,舍此 蕴取彼蕴之作者补特伽罗不可得。”等等。因此,认为 补特伽罗是实有的观点与如来教法绝对相违。五种过失 者,①所谓“我见命者见”,即是承许我是实有法,则 于无我无我所之义应成我及命之见,是第一种过失;② 所谓“同于外道”者,即与诸外道承许我存在及补特伽
13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罗实有的观点,此二者无有差别,是第二种过失;③所 谓“入邪道”者,即涅槃与解脱道者,虽修持无常苦空 无我之义,然我见与补特伽罗之见却非解脱道,乃入轮 回与恶趣之道故,为入邪道,是第三种过失;④所谓“于 空性不欲不信不住”,空性者即是无我无我所,补特伽 罗实有之见与此等相状不同,故称为空性不入彼心,即 是不闻、不思、不修故不欲、不信、不住,此是第四种 过失;⑤所谓“圣法不得清净”者,若有补特伽罗实有 之见,则不能依靠圣道见修之道,断一切烦恼,现前得 涅槃果,此是第五种过失。 诸承许实有我的宗派说:“出有坏于诸经中说遍知 补特伽罗、能知补特伽罗、弃担补特伽罗、随信补特伽 罗、随法补特伽罗等多种补特伽罗,若无实有补特伽罗, 为何如是宣说诸补特伽罗呢?由如是宣说故,补特伽罗 实有。” 答:“经中宣说种种补特伽罗,并非补特伽罗实有 之义,是为了知诸杂染阶段与清净阶段的不同差别,或 辨别‘人我’有差别,以及为了容易了知于染净二者最 初趣入以及彼之相续差别,故于彼等别别以不同补特伽 罗的名称分别宣说而已,彼彼补特伽罗非有其余实有 法。
觉分品第二十二
133
“以补特伽罗如何假立名称呢?五蕴相续在具杂 染法时,立名为具杂染补特伽罗,以此名能明了彼阶段 的一切法仅此具杂染的五蕴相续的彼等法之外,并未说 具杂染补特伽罗实有存在。同理,具清净诸法者称为具 清净之补特伽罗。安住杂染之相续又分多类,由安住于 杂染之小品、中品及大品的差别,此三者分别称为具小 品贪欲的补特伽罗,及以中品大品之名宣说。如是由具 嗔等不同烦恼者,分别以如是彼彼之补特伽罗宣说。同 样,由安住清净之小、中、大品故,称为得小道之补特 伽罗等。于善或不善任何一方专行者,称为偏堕彼彼之 补特伽罗。如是,对入杂染与清净之补特伽罗、具足彼 等之补特伽罗、不具彼等之补特伽罗、利根者与钝根者、 惑业苦负担之补特伽罗、以道得灭谛后弃担之补特伽 罗、安住资粮道等之补特伽罗、胜解行地之凡夫、声闻、 缘觉、菩萨、如来彼等具体之差别——趣入四果获得一 地等,若不宣说种种补特伽罗的分类,则不能明了彼彼 法的差别故,当知,所辨——识为主的五蕴相续的不同 差别是以能辨——相属于补特伽罗的名称而宣说等。 如是出有坏宣说多种补特伽罗的名称,若以此说明 了补特伽罗是实有,应成以此句能产生我见,然我见不 须生起,因为一切有情本身即具我见故;我见虽从无始
13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即有,然为令“我”清净、缘“我”而修,应成见“我” 后解脱,故也并非是为串习“我”而宣说实有补特伽罗, 因为串习“我”是无始即已具有故,虽然诸轮回众生于 此长时之中串习,以此不但不解脱,反是受缚轮回之根 本故,出有坏以补特伽罗的名称宣说者不能是为了(生 起)我者实有之见及修我二者故,如何会宣说补特伽罗 实有?无必要故。此我见若以佛陀劝令众生发起,以我 见一切无勤解脱,或者彼非因生,以佛陀作遮止,具我 见者无有解脱,超越不了此二者故,倘若所谓的补特伽 罗或我肯定是实有法,如是具彼见的一切有情是不迷 乱,故应成无始以来于道无勤而得解脱,然在未证无我 之间,谁也不得解脱故,执我实有者是颠倒束缚,因此 是所破,并非成立而应生起者。若“我”是自性有之法, 则应谁人也不能以理证之道破除,且不遮破之“我”, 于彼我执,谁也不可能遣除,乃至有我执之间,对我及 我所之方具有贪著及对他方产生嗔等的一切烦恼无法 远离 ,由烦恼集业后,于三界轮回中如水车般恒时轮 转,何时也不能从彼得解脱故,以善逝之语何时也不可 能宣说实有补特伽罗存在,如来教法是宣说于轮回中得 解脱的方便法故,较一切世间及外道之见超胜的根本即 是宣说二种无我之见,故当知在彼教法中宣说补特伽罗
觉分品第二十二
135
或我实有,何时何处都决定不可能存在。 唐译: 诸法无我印,及说真实空, 有我有五过,是故知无我。 由依染净法,位断说有异, 行异相续异,无实假说人。 不为起我见,由见已起故, 无始已习故,无用应解脱。 略释:此处再以教证成立无我。 《法印经》中佛说: “一切法无我。”《真实空经》中佛说:“有业有报作者 不可得,舍前阴起后阴,起灭唯法。”《增五经》中说: “若执有我,有五过失:一者堕于见处,起我见命者见; 二者同于外道;三者僻行邪行;四者于空不欲不信不住; 五者圣法不得清净。” 如依经教所说,有实之人我亦不可得。 由依染污法及清净法,有位之差别及断之差别,故 建立假立之人我有种种差别,因为若不假立人我之种种 差别,则不能明了有种种行的差别与相续的差别。如《知 经》中说: “何等诸法谓染污法,何等为知,谓清净法。” 《负担经》中说:“何者负担,谓染污法,何者弃担谓 清净法。”若无行及相续的差别,则不可说此二法为知 者负担者。又菩提分法有种种位之差别,称为方便道、
13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见道、修道、究竟道,若无行及相续的差别,则不可说 彼菩提分法有随信人、随行人等的差别。由无实有人我, 就法之差别可以假说。以此道理,故知所说仅是假人。 若佛之本意不是说假人而是说有实人,则无用,因 为令起众生我见故。此理详述如下:佛不应为起众生我 见而说有实质人我,因为众生我见先时已起故;亦不应 令我见众生得解脱故说有实质人我,因为一切无功用者 皆应自然得解脱故。由此,一切未见谛者有我见而无解 脱。此亦,非如苦之体相先时不见后时方见,人我并非 如是,不是先时不见后时方见;又如若苦体先时不见后 亦不见,则无解脱,人之体相也以先时亦见后时亦见, 则无解脱。再者,若实有人我,则决定有我所,从此二 执即起我爱及其余烦恼,如是则无解脱。 因此,不应欲得有实质人我,以我见等过皆悉生起 故。 如是常具彼,功德之菩萨, 自利亦不舍,成办利他也。 此品摄义者,如是从知惭到宣说人无我之间,修持 菩提分诸功德恒常具足的诸菩萨不仅不舍弃自利断证 之圆满,而且也安置诸有情于如是断证等中而成办他 利。
觉分品第二十二
137
唐译: 惭羞等功德,菩萨常具足, 自利既不舍,亦令他利成。 略释:惭羞等功德恒常具足的菩萨,既不舍弃自利, 亦令他利成就。 大乘庄严经论·觉分品第二十一》释竟
13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功德品第二十二 戊五、功德品。此中宣说修持以上净信品乃至觉分 品之义的诸菩萨的功德。其义分二:一、修行之功德; 二、赞叹之功德。 修行之功德分三,即以三种功德总说,从“利他” 乃至“为主要”以十三种行持六度之异门别说,以安立 说法而宣说智者之功德。而初者又分三,即等流之功德、 相属之功德、观照有情之功德。 长时修持彼等的学道菩萨的相续转变为道的本体, 使以往所生之道坚固,未生之道令生并得增长,彼者以 “自身防护故”等两颂宣说;相属功德以“生如来种性” 等一颂宣说,此三颂宣说极其希有的功德;其后以“离 贪及大悲”等一颂宣说并非希有,即宣说由具足圆满因 故,产生如是之果并非希有,以是赞叹修行之因故,此 亦是功德;观照有情功德之因——得平等心者以“犹如 具慧等”三颂宣说,果之利他以“令成法器也”等十六 颂宣说。此处次第宣说了十七种功德。 己一、修行之功德分十七:一、希有;二、非希有; 三、心平等;四、利他;五、极利;六、希求;七、不
功德品第二十二
139
失坏;八、清净心;九、坏失与具增上法;十、假象与 真实;十一、调伏;十二、授记;十三、决定;十四、 无疑作;十五、恒常作;十六、主要作;十七、安立说 法 庚一、希有 自身防护故,作最极圆满, 安忍诸弱小,不顾身及命, 作精进禅定,不味彼乐中, 智慧无分别,许具慧希有。 生如来种性,授记及灌顶, 究竟得菩提,许是极希有。 于修持六波罗蜜为希有。如何希有呢?由凡夫与诸 声闻无有如是修行,其他众生不可能有如是功德,故是 希有。彼义如何呢?虽然布施衣食等,世间与声闻众也 有,但多次布施自身唯诸菩萨具有,余者无有;为了严 护净戒,所获转轮王位等圆满受用亦弃如唾尘后出家, 不象有力具权的帝王及将相等一样;较己弱小的乞丐、 种姓低劣者如何损害,内心不动摇且以慈心安忍;对自 己的身体与生命亦不顾惜而精进;虽得初禅等四禅的殊 胜安乐,然于此无有味著,反投生于乃至欲界三恶趣之 间;虽获得能了知一切法相的智慧,然对智慧及彼彼法
14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无有分别执著相,此等是诸菩萨的希有功德。 如是修持殊胜波罗蜜多所得之果是:一地初得出世 无分别智慧故,生于佛家;八地获得无勤任运智慧故, 得佛授记;十地得诸佛法王补处灌顶,此三种是学道之 果;佛地得无上菩提。此亦,世间之中其余声闻缘觉何 者亦无故,承许是极为希有。 唐译: 舍身及胜位,忍下亦长勤, 不味不分别,六行说希有。 生在如来家,得记并受职, 及以得菩提,四果说希有。 略释:二偈中,初偈显示行希有,次偈显示果希有。 布施行者,若能施舍自身,则为希有,余非希有; 持戒行者,若能舍弃胜位而慕道出家,则为希有,余非 希有;安忍行者,若能不顾身命忍于下劣众生,则为希 有,余非希有;精进行者,若能长时正勤乃至尽生死际 而不断绝,则为希有,余非希有;禅定行者,若能于殊 胜禅定安乐无有味着,则为希有,余非希有;智慧行者, 若能生起无分别智慧,则为希有,余非希有。 如是菩萨有四种果,即:①入初地时生如来家,是 须陀洹果;②于第八地中得佛授记,是斯陀含果;③于 第十地中得受职灌顶,是阿那含果;④佛地,是阿罗汉
功德品第二十二
141
果。其中,前三者是有学道之果,第四者是无学道之果。 庚二、非希有 离贪及大悲,如是胜修得, 心等故彼等,加行非希有。 观待世间众生、声闻、缘觉来说,虽是极为希有, 然观待具有伟大意乐与行为的诸菩萨,宣说如是功德为 何不得、并非希有者: 对转轮王的财富等,也视如粪土,对一切有为法远 离贪欲的内外物之布施,亦非希有。如是具足愿拔一切 有情苦的大悲故,由彼能严护不杀生之戒,以相续中生 起爱人胜己之心而于人能生安忍,犹如火触干薪般,获 得无勤自然入殊胜修行故发起精进,于我、有情及一切 法,获得平等心故,入他利以及无有疲厌,对禅定无有 味着,以智慧不执法相故,于趣入彼等修行以及由此生 如来家中,乃至获得无上菩提之间,也非极希有,因为 若有彼等功德,为何不得如是作用及果?是有事之法性 故。 唐译: 离欲与得悲,胜修及平等, 依此修诸度,是行非希有。 略释:若菩萨于一切身及受用已离贪著故,行持布
14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施,非为希有;由已得大悲故,护不损害他人之戒及不 报怨害之忍,非为希有;由第八地已得胜修而于无分别 智慧得自在故,行持精进、禅定、智慧后三度,非为希 有;由已得自他平等心,行一切诸度,亦非希有,由利 他即如自利无有退屈心故。 庚三、平等心 犹如具慧等,慈爱诸有情, 有情爱妻儿,亲友不能比。 于求者无私,戒恒常不坏, 遍忍者一切,行广大精进, 恒常禅定善,智慧无分别, 当知菩萨心,于彼等平等。 如同具慧菩萨对一切有情极为慈爱、悲愍,一切有 情对自己都不能产生如是的慈爱,因为在某些时候,以 相续扰乱会作自杀或服毒等,对妻儿、亲属等也会有时 以嗔心殴打等,没有生生世世不舍弃的慈爱心。因此, 他们不具备如菩萨般的慈爱,如是菩萨对一切有情得平 等慈故,没有对自己的亲友方布施、对他人不布施的偏 袒,而是对一切祈求者无亲疏贫富之别而无偏布施;护 持佛制罪与自性罪所摄的一切清净戒粗细一切均无差 别恒时不失坏而护持;于一切时处,对一切众生均能生
功德品第二十二
143
起平等生起安忍;为利一切有情,发起广大相续不断的 精进;恒常安住于清净与无漏禅定善根中不失坏;以智 慧虽能不杂明辨一切法,然于三轮所缘清净无分别中不 失坏。如是诸菩萨修行彼等六波罗蜜,无有不平等、无 有偏堕故,应了知如是的平等心。 唐译: 菩萨爱众生,不同生五爱, 自身与眷属,子友及诸亲。 无偏及无犯,遍忍起善利, 禅亦无分别,六度心平等。 略释:菩萨慈爱众生不同于众生爱自身、爱眷属、 爱儿子、爱朋友、爱诸亲的五种爱心,因为此五种爱心 偏袒亦非毕竟,而菩萨慈爱众生之心平等普遍,由不舍 不退故。 菩萨行持六度得心平等,即无有亲疏之偏袒而平等 布施,一切时中虽微细戒亦无犯,于境、时、有情无差 别而遍忍,为起一切善根及起自他一切利益而精进,修 定亦为起诸善根及为起诸利益而精进,从初发心乃至究 其竟所行诸度皆三轮清净。由此当知菩萨于六度心平 等。 庚四、利他分二:一、六波罗蜜多饶益;二、以七
14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喻宣说饶益之相 辛一、六波罗蜜多饶益 令成法器也,令置净戒中, 令安忍于害,令行于利他, 令于此示教,令断诸疑惑, 许是诸具慧,利益有情也。 以布施能令一切有情成为修善之法器,即是对于以 衣食等贫乏不能修持善法者,布施一切所欲,令其欢喜 而满足后安置于正法之中;自己安住于清净戒并安置他 人于清净戒中作饶益;无论以他人作何种损害均能生起 安忍;对于利他之事,恒时无厌而趋入;以禅定力显示 神通等,将一切所化有情引入真实教法之中;以智慧力 断除一切有情的疑惑且能宣说三乘法。承许此是诸具慧 菩萨对一切有情作饶益。 唐译: 令器及令禁,耐恶与助善, 入法亦断疑,六行饶益事。 略释:此偈显示诸菩萨以六波罗蜜饶益诸众生。 ①令器:以施饶益令彼得成修法器故。 ②令禁:以戒饶益随其堪能而令持故。
功德品第二十二
145
③耐恶:以忍饶益能受众生违逆事故。 ④助善:以精进饶益,佐助众生营善业故。 ⑤入法:以定饶益,回邪入正,通力能故。 ⑥断疑:以智饶益,若凡若圣所有疑网皆断故。
辛二、以七喻宣说饶益之相 七种比喻者,依次由颂词当显示。 凡恒于有情,以等心摄持, 令生于圣地,令增长善法, 令护离诸过,令清净多闻, 以如是五业,佛子如其母。 诸菩萨恒时对诸有情无有分别、以慈悲心平等对待 故,何时也不舍弃、尽轮回际能摄持者,犹如以慈母摄 持胎儿;所谓圣地,即是从大小乘的见道乃至无学道之 间的诸地,能生圣地者,犹如以慈母生产自子;令诸有 情增长世间与出世间的善根,犹如慈母以哺乳、喂食、 洗浴、抚摸等行为长养自子;护诸有情免于三恶趣等痛 苦以及其因积累恶业的一切过失,犹如慈母将护自子免 堕深渊悬崖等险处;为诸有情宣说正法令习多闻者,犹 如以慈母教子词、句、名等。如是以具有五种业,诸佛
14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子犹如一切有情的慈母。 唐译: 等心生圣地,长善防诸恶, 教习以多闻,五业如慈母。 略释:如母怀子,菩萨于一切有情恒时以平等心摄 持;如母生子,菩萨令有情生于圣地;如母育子,哺之 以乳,喂之以酥,菩萨长养有情善根;如母将护爱子令 离险处,菩萨护持有情离诸恶作;如母教子学语,菩萨 教有情习以多闻。以如是五种业,菩萨如有情之慈母。 于有情恒常,令彼生信心, 学增上戒等,行之解脱故, 向诸佛祈请,除彼等障故, 由如是五业,佛子如其父。 如是,于诸有情恒时令彼等对三宝生信者,犹如以 父种生子,是能得三乘身之因故;修学增上戒等三学者, 犹如慈父授子相应各自种性的工巧与道德;轮回痛苦中 令解脱故,犹如慈父为子娶妻并安置于喜乐之中;为了 利益有情祈请如来不入涅槃、常转法轮等,犹如为了亲 子的生存与立业,慈父将亲子托付于国王善友等;为作 能断彼等有情相续中的烦恼障与所知障故,犹如慈父为
功德品第二十二
147
减子负作代还债务等事。如是以五种业,诸佛子犹如一 切有情的慈父。 唐译: 令信令戒定,令脱令劝请, 亦为防后障,五业如慈父。 略释:如父授予种子,菩萨令有情生起圣体之种— —信心;如父教子技艺等,菩萨令有情学增上戒等三学; 如父为子娶妻,菩萨令有情得解脱喜乐;如父将子托付 善友,菩萨为利有情劝请诸佛住世常转法轮;如父令子 绝债,菩萨亦令众生断除诸障。以如是五种业,菩萨如 有情之慈父。 凡诸不应教,隐示诸有情, 诃斥坏所学,赞扬圆满者, 令布施教授,宣说诸魔业, 由如是五业,佛子如亲属。 以菩萨对诸劣慧有情宣说不应说的诸大乘法及不 可思议之处,当生畏惧、会舍弃故,对有情秘而不宣者, 犹如世间至亲或亲友对会导致亲人丧身破产等的语言 秘而不宣般;对退失三学者,责此不善而呵斥过失者, 犹如以众亲友作非理事呵斥而遮止般;若见三学功德具
14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足圆满的有情,对彼赞叹令彼满足后能不舍弃此功德 者,犹如以众亲友对自亲所作善事生起欢喜并作赞叹; 为了令诸有情通达圣者之道而为彼等授予窍诀法要者, 犹如亲人对自亲商议内外诸事并作佐助;对诸有情修道 的违缘——妙欲之诱惑、恶友等、魔及魔业,恳切指陈, 犹如于自亲友遭遇怨敌或身陷牢狱、盗贼、水火等难中 而作救护。如是以五种业,诸佛子犹如一切有情的亲人。 唐译: 秘深及呵犯,赞持与教授, 令觉诸魔事,五业如善友。 略释:如善友于己隐诸密语,菩萨对非法器隐密甚 深法;如善友于己诃责恶行而令断,菩萨对犯戒者如法 呵责;如善友于己称赞善行,菩萨对具戒者以善称誉; 如善友于己所作辅佐协助,菩萨对修行者教授修要以令 速证;如善友令己摆脱忧怖,菩萨对魔事者示令觉知。 以如是五种业,菩萨如有情之善友。 于染污清净,自心不错乱, 世间出世间,圆满尽布施, 无退故不分,常愿利及乐, 由如是五业,佛子如其友。
功德品第二十二
149
菩萨为诸有情的利乐如理了知义与非义者,以苦集 所摄的杂染法以及以灭道所摄的清净法,对彼二者以自 心不错乱如是通达后,对诸有情如是教诫者,犹如世间 之中以至亲善友了知诸事于自友有利无利后,如己所知 尽告自友;对诸有情布施世间圆满——梵天、帝释、转 轮王等的安乐、出世间的圆满乃至佛果之间的一切安 乐, “尽”即一切布施,犹如在生命与事业的方方面面, 善友给予自友暂时与永恒的利益;以对利益有情恒时无 疲厌而安住者,犹如为了友人的利益无有疲厌;菩萨饶 益有情,以魔及苦行等何时也不可分离而不坏者,犹如 彼此信赖的善友之间无法以离间等分离且恒时心心相 融;诸菩萨于诸有情欲作出世功德之利以及世间功德之 乐的善心恒时不动摇者,犹如善友对自友恒不舍弃欲作 暂时之乐、究竟之利的善心。如是以五种业,诸佛子犹 如一切有情的善友。 唐译: 与乐及与利,乐恒利亦恒, 及以不离散,五业如同侣。 略释:如侣伴对己给予安乐,菩萨对有情给予世间 圆满之乐;如侣伴对己给予利益,菩萨对有情给予解脱
15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烦恼病的出世间利益;如侣伴始终给予自己安乐,菩萨 恒时令有情得世间安乐;如侣伴始终给予自己利益,菩 萨恒时令有情得出世利益;如侣伴不以离间而有乖离, 菩萨于利益有情心不退失,不为小乘心所分离。以如是 五种业,菩萨如有情之侣伴。 凡当熟有情,恒常具精进, 说真出离语,安忍诸颠倒, 能施二圆满,善知彼方便, 由如是五业,佛子如良仆。 诸菩萨对成熟有情的事业,恒时具足精进且无散乱 者,犹如世间恭顺良仆,凡国王之事均欢喜、无懈怠而 趋入;对诸有情无误宣说真实出离一切痛苦之道者,犹 如以良仆向主人诚实禀告所见所闻;以诸有情作种种损 害及对他饶益反作损害之邪行,对此等有情安忍者,犹 如诸仆受主人责打而能安忍且顺受主人之语;对诸有情 能赐予世间出世间二种圆满者,犹如以诸仆对主人的吩 咐能遵嘱如意成办而献供;令诸有情获得世间出世间圆 满的方便——善巧能圆满福慧二资者,犹如诸良仆善巧 能速成办主人吩咐的方便。如是以五种业,诸佛子犹如 一切有情的良仆。
功德品第二十二
151
唐译: 成生开出要,忍害与二成, 示以巧方便,五业如健奴。 略释:如健奴于主人之事极力成办,菩萨于凡令有 情成熟之方便恒常精进;如健奴于一切事诚实不欺诳, 菩萨开示真实出离轮回之教;如健奴能忍打骂,菩萨能 忍有情的颠倒邪行;如健奴作事精好,菩萨能赐世出世 间二种圆满;如健奴通解善巧方便,菩萨善知增上生与 决定生的方便。以如是五种业,菩萨如有情之健奴。 凡是欲求得,无生之法忍, 宣说一切乘,行瑜伽成就, 舒颜报利益,不顾异熟果, 由如是五业,佛子如阇梨。 菩萨自于八地得无生忍后,并欲诸有情得无生忍 者,犹如自己多闻且极善巧的阿阇梨摄受其余弟子;随 顺所化相续宣说三乘诸法者,犹如以善巧阿阇梨能宣说 弟子欲求的一切法;令能成就寂止与胜观之瑜伽者,犹 如以贤善阿阇梨于弟子不推延而教授;对诸有情恒时不 作恼怨相与粗暴行而面展舒颜者,犹如阿阇梨恒时以慈 爱对弟子宣说柔和语;虽利益诸有情然不为自己求回报
15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利益,亦不贪求异熟果,犹如阿阇梨对弟子以慈心说法 不求资财。如是以五种业,诸佛子犹如一切有情的阿阇 梨。 唐译: 遍授及示要,舒颜亦爱语, 不求彼恩报,五业如阇梨。 如阿阇梨以自所知教授弟子,菩萨教一切三乘法; 如阿阇梨开示弟子速捷之要,菩萨教行止观速疾成就; 如阇梨身知舒展,菩萨对众生和颜悦色;如阿阇梨口知 爱语,菩萨对众生善言安慰;如阿阇梨心无希望,菩萨 利益众生不求彼之报恩与异熟。以如是五种业,菩萨如 有情之阿阇梨。 为利有情勤,令圆满资粮, 资齐令速脱,令断诸障分, 行世出世间,种种之圆满, 由如是五业,佛子如和尚。 诸菩萨精进利益诸有情,令二资未圆满者能圆满二 资,犹如和尚令弟子出家授沙弥戒;令诸积资者速得解 脱果,犹如和尚令弟子出家后为其授比丘具足戒;令诸 有情断除获得解脱道六波罗蜜多的违品,犹如和尚为弟
功德品第二十二
153
子宣说学处的违品——他胜罪、僧残罪、堕罪等,且令 彼等断除过失;令诸有情趋入世间与出世间的圆满,犹 如和尚以财施与法施利益弟子。如是如和尚的五种业, 以五种业对一切有情作利益的诸佛子犹如一切有情的 和尚。 唐译: 令满及令脱,断障与世乐, 及与出世利,五业如和上。 略释:如和尚度弟子出家,菩萨令有情圆满福慧二 聚;如和尚为弟子授戒,菩萨令已积资粮有情速得解脱; 如和尚随示弟子断除诸过,菩萨令有情断诸障碍;如和 尚以财摄持弟子,菩萨给予众生世间安乐;如和尚以法 教授弟子,菩萨给予众生出世利益。以如是五种业,菩 萨如有情之和尚。 庚五、报利 不贪诸受用,持戒无坏失, 所作有酬报,加行于修故, 于六波罗蜜,如是入有情, 于诸菩萨者,如是报利也。 以菩萨安置有情于波罗蜜多中已利益有情时,以彼
15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等有情不退失修持六度,由此是对菩萨报利者: 以菩萨布施诸资具后令有情成为资具丰裕者,以彼 等有情回报菩萨之恩,即具足财富的彼等有情也如是对 财富不贪著而布施,以彼等利益诸有情是对菩萨报恩。 如是,以菩萨安置有情于戒律中,彼等不失坏戒律; “虽 对菩萨作种种损害然菩萨无损害之心,且由此成办安忍 之因,对我作利益”,具足报恩心安住安忍,也将其余 有情安置于安忍中,如是作安忍;安置诸有情于修行精 进、修行禅定、修行智慧中,彼等也对菩萨报恩般,以 菩萨安置彼于三者修行之中,这些有情令他人也如是修 行而作安置,故对彼等菩萨将成报恩。如是在大疏中宣 说。 实际上,如是趣入六波罗蜜多的有情,以菩萨对自 己作了相应的利益,就象那样,对菩萨回报恩德,如是 修行波罗蜜多,由此菩萨心能满足,其余以财报恩等, 非菩萨所欲,故诸有情也以对菩萨报恩之心如是修行波 罗蜜多,菩萨也想以彼等对我作利益。以如是密意而了 知报恩,这也是菩萨的殊胜功德——不求资财。 唐译: 不著及不犯,知作亦善行,
功德品第二十二
155
如是修六度,是报菩萨恩, 略释:此偈说众生六种报恩。如菩萨饶益众生,众 生报菩萨恩亦如是。即于受用不贪著而以布施报恩,于 禁戒不毁犯而以持戒报恩,了知安住安忍中能令菩萨欢 喜而以修忍报恩,由精进修持定慧即得解脱故以后三度 之善行报恩。如是修六度,是报菩萨恩。 庚六、希求 恒常增及退,成熟诸有情, 地行转增胜,求无上菩提。 菩萨有五种希求:①恒常希望自他相续中如何增长 六种波罗蜜多;②希望如何减退波罗蜜多的违品;③希 望诸有情未生信者生起信心,已生信者安置于善根中, 已行善者令得成熟;④得一地后希望如何得二地,乃至 十地之间,如是于十地辗转增上;⑤超越十地后希望获 得无上菩提。除此五种希望外,对世间圆满与声缘道果 不会产生丝毫希求。此是菩萨希求的功德。 唐译: 六增及六减,成生与进地, 大觉是五处,希望有五种。
15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略释:此偈说菩萨五种希望。诸菩萨于五处常起希 望,即①希望六度增长;②希望六度违品损减;③希望 成熟众生;④希望于十地中功德辗转升进;⑤希望无上 菩提。 庚七、加行不空耗之功德 离布生清净,断除诸疑惑, 修行之教授,佛子常不失。 诸声缘唯入自利故不作利他,是空耗,世间者以希 求心而作加行大多无义,故也是空耗,然菩萨的希求具 足不颠倒圆满故,一切所作如是成办而不空耗之功德 者,四种加行不空耗即是:①若对大乘深广法产生怖畏, 则对大乘加行将会空耗,然诸菩萨已断除对大乘深广法 的怖畏,且能遣除他人的畏惧故,于入大乘之加行不空 耗;②若为求世间圆满及声缘道果而如是发心,则空耗 了大乘加行,然菩萨不发如是心,唯愿自他一切有情得 无上菩提而发真实心故,于真实发菩提心中无有退失, 故加行不空耗;③虽发起菩提心,然因不通达修持菩提 方便等故生起疑惑时,有可能退失发心而空耗,然菩萨 能断除对大乘道果的疑惑,故加行不空耗;④如是以佛
功德品第二十二
157
菩萨所作的地、度、止观瑜伽的教言那样,自不修持且 不为人宣说则会空耗,然菩萨得修行教授后,依照教授, 不仅自修且为人宣说,故加行不空耗。如是四法,是菩 萨恒时不空耗。 唐译: 断怖与发心,除疑亦起行, 四事化众生,必定不空果。 略释:此偈说菩萨四种不空果。诸菩萨以四业利益 众生,果报必不空耗,即①为说深法必得不怖;②令发 菩提心必得佛果;③为之断疑必无重起;④为说六度必 能修习。是名四业不空果报。 庚八、真实加行 无求之布施,不复后有戒, 安忍于一切,诸德生精进, 如定非无色,具智慧方便, 于六波罗蜜,智者清净行。 如是安住不空耗的菩萨,身语意三门所作无有错 乱,如是无误如理真实加行者:对贫穷者如愿赐予三种 布施,然在今生之中自己无有望报之心亦不希求他世广
15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大财富的布施,是对布施波罗蜜多真实加行。如是,不 求轮回善趣后有,只为得无上菩提护持戒律;对作损害 者非但身口不报复损害,心中也根本不生嗔心故,三门 均能安忍;无论贤劣何种有情作损害都能安忍,无论作 大小损害也均能安忍;不只局限于对少数波罗蜜多或个 别乘精进,而是于一切波罗蜜多精进,以及于圆具一切 乘道果功德的大乘精进,也就是于一切善根或功德之源 泉作精进;如是虽得四禅、四无色定的等持,然不投生 于无色界,因为在无色界不能圆满诸佛功德也不能成熟 有情故,投生于色界与欲界中,尤其是投生欲界后作广 大之圆满成熟;若离方便与智慧,即是菩萨之束缚,故 证悟诸法空性的智慧与以大悲心、四摄法成熟有情二者 双运,即是具足智慧与方便。彼等是诸坚固菩萨于六波 罗蜜多的如理真实加行。如是《大宝积经·迦叶请问品》 云:“不求异熟之布施,不住一切轮回中生之戒,于一 切有情无嗔之安忍,能摄一切清净善根之精进,不为无 色界染污之禅定,以具足善巧四摄法的方便成熟之智 慧。” 唐译:
功德品第二十二
159
离求离后有,遍起诸功德, 修禅舍无色,智合方便行。 略释:此偈说菩萨六种正行。即是布施正行不求回 报,戒忍正行不求后有,精进正行遍起功德,禅定正行 舍无色定,般若正行智慧方便双运,其中三轮清净为般 若,回向菩提为方便。 庚九、退失及增上之差别 贪享及坏失,我慢退功德, 味著及分别,智者坏失因, 住彼对治之,诸菩提萨埵, 以较彼相反,常知增上法。 安住何法则六波罗蜜退失以及安住何法能令诸波 罗蜜多展转增长的差别法。安住真实加行的彼等菩萨, 六波罗蜜的违品退失而减弱,诸对治法如上弦月般得到 增长,宣说彼之退失与增长之差别。 第一退失者,若对妙欲财富贪著,则不能发放布施 故,于布施波罗蜜多中退失。如是,微细戒坏而退失故, 于戒波罗蜜多中会退失;对和尚、阿阇梨及具功德者三 门不敬而以我慢不能恭敬故,于安忍波罗蜜多中退失;
16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安住贪著欲乐之边故,于精进波罗蜜多中退失;以耽著 禅定乐味故,于禅定波罗蜜多中退失;对事物生贪执分 别故,于无缘智慧中退失。如是六因是诸坚固菩萨退失 波罗蜜多之因。 第二差别法者,安住彼等之对治——于受用不贪、 不失坏戒、无有我慢、不耽著欲乐、不耽著禅定乐味、 于法之相无分别的诸菩萨从退失方反转故,当知是六波 罗蜜多增长的善缘法。 唐译: 著财与毁禁,慢下将堕善, 啖味亦分别,是退翻为进。 略释:此偈宣说六度进退分。即以贪著资财、毁坏 禁戒、于下高慢、退堕善根、味著定乐、三轮分别为六 度之退失分,与彼等相反,当知是增进分。 庚十、影相与真实之差别 假相及矫诈,假面善示人, 如是当面入,身语假寂静, 假巧说圆满,离彼等修者, 许非菩萨之,清净功德也,
功德品第二十二
161
相反诸加行,说彼清净也。 从真实六波罗蜜多中退失而仅成影相者,虽口说布 施内外诸物然实际不作布施、表面行施暗中取回等虚假 布施,如幻化般,仅是布施波罗蜜多的影像。同样,虽 平时行所护者之诸过,然于人前假装护戒,诈现威仪; 虽于人不忍而有嗔恚,然表面显示面善、说柔和语;同 样,平常虽不精进然于大众中等,时而现出入精进之相; 身住寂静地,且显现调柔、止语、似寂静安住,然心不 能安住静虑而始终处于散乱中;同样,虽无善巧通达三 乘法义的智慧,仅声明与因明等义少许了知,流于口头 章句,于合理不合理、是非等高谈阔论,伪装善巧圆满 的智者,在愚众中宣扬,即是智慧之影相。远离如理修 持彼等六波罗蜜多之义,宣说仅仅是诸菩萨的六波罗蜜 多的不真实影相。 真实波罗蜜多是彼等非真实的影相六法的反面,趣 入真实布施乃至无颠倒通达诸法法相的智慧之间的行 人的波罗蜜多宣说是非假造之真实。是故,诸菩萨不是 行矫诈与表面形相的波罗蜜多,而是无有矫诈地行持真 实波罗蜜多的功德,犹如无垢纯金一样。故从功德与过 患两方面宣说,应知彼等是为了宣说不与如是过患渗杂
16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的对治功德。 唐译: 假许及诈相,诳喜亦伪勤, 身静口善说,是似翻即真。 略释:此偈宣说六度真似功德。即是: ①假许:是不真布施,即对乞者许诺随意取受,然 彼来时却悭吝不舍。 ②诈相:是不真持戒,即覆藏诸恶诈现威仪。 ③诳喜:是不真安忍,即假现面善伺机报复。 ④伪勤:是不真精进,即虚说我求佛果实际心求世 报。 ⑤身静:是不真禅定,即身口端默而恶念扰心。 ⑥口善说:是不真般若,即为他巧说而身自不行。 以上六种是不真修行,与彼等相反即是真行。 庚十一、调伏 具慧诸地中,极修布施等, 诸有情障分,六种令调伏。 以安住于真实修持诸波罗蜜多功德的诸菩萨能调 伏其他有情相续中的六波罗蜜多的诸违品。以谁调伏? 以彼等具慧菩萨调伏。安住于何阶段调伏?十地一切阶
功德品第二十二
163
段。以何法调伏?修持布施等六波罗蜜多法而作调伏。 调伏谁?调伏一切有情。调伏何法?六波罗蜜多的违品 悭吝等以及调伏失坏及假相等。 唐译: 与彼六度行,除彼六蔽障, 菩萨化众生,地地皆如是。 略释:此偈说菩萨为众生除六蔽。众生有六蔽能障 碍六波罗蜜,即是悭贪、破戒、嗔恚、懈怠、乱心与愚 痴。菩萨依次给其所须令行布施,乃至令行般若,使众 生得除六种障碍,即是与施乃至与智。菩萨于一切地如 是教化众生。 庚十二、授记 以人时差别,具慧授记二, 菩提及授记,别有大记者, 不退得忍之,我慢用得除, 与诸佛佛子,由成同一体, 复彼土及名,时及劫之名, 眷属圣法等,处等门许彼。 授记补特伽罗之分类。由具足清净波罗蜜多功德而 获得授记者,有补特伽罗不同差别的授记与不同时期的
16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授记,由此具慧菩萨授记获得无上菩提,如是有此二种。 其中,以补特伽罗的不同差别,授记可分四种:授 记安住种性之补特伽罗、授记发菩提心之补特伽罗、授 记现前之补特伽罗、授记非现前之补特伽罗。其中:① 对未发菩提心然安住于种性具足六波罗蜜多界或种子, 授记彼能得无上菩提;②仅发无上菩提心时,得授记; ③在佛陀眷属大众中,对与会某一补特伽罗授记:此人 未来成佛时具此名号;④对于非临现场、安住他方佛刹 的菩萨授记:未来之世有此补特伽罗出世,当得无上菩 提。如对龙树、无著菩萨等授记般。 以不同时期授记也可分两种,即对有限时授记于某 劫或某世能得无上菩提,对无限时授记未来某时当得菩 提。 又有两种授记异门,以彼佛授记:彼补特伽罗能得 无上佛位,以及:未来某佛当为你授记。此称为以授记 作授记。此外,宣说大授记者,于八地得无生法忍的诸 菩萨断除我慢及有相勤作,与一切诸佛及安住三清净地 的诸菩萨没有相续异体的执著而本体或自性融为一体。 对彼等的授记称为大授记。以获得八地者了知自己无疑 成佛,而以自己对自己作授记,如是诸佛也对其授记故,
功德品第二十二
165
可称为授记大或大授记。此外尚有种种不同的授记,如 “彼菩萨于如是刹土,有如是名号,经如是时劫,有如 是劫名,得如是眷属,如是时节圣法住世”等。由彼等 承许是授记。 唐译: 授记有二种,人别及时别, 转记及大记,此复为二种。 八地得无生,断慢断功用, 诸佛及佛子,一体同如故。 刹土及名号,时节与劫名, 眷属并法住,记复有六种。 略释:此三偈说诸佛授菩萨记。授记有两类,以人 之差别分及以时之差别分,其中以人差别分四类:未发 心授记即种性位、已发心授记、现前授记、不现前授记。 以时差别分两类:有数时授记、无数时授记。复次又有 两种授记:转授记、大授记。转授记者,即授记彼菩萨 后时当于如是如来、如是时节得授记。 问:如何是大授记? 答:所谓大授记,即于第八地中得无生法忍时,由 断除自言“我当作佛”的我慢以及断除一切分别相功用
16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故,且由无有我执所摄的相异相续而得与一切诸佛成为 一体故,得佛授记。 问:如何是同一体? 答:不见诸佛诸菩萨与自己身有差别,何以故?同 一真如故。 复有六种授记,即授记于如是刹土,有如是如来, 经如是时节,有如是劫名,得如是眷属,如是时节正法 住世。 庚十三、决定 具慧于一切,圆满生无退, 恒常作修行,禅定无退失, 成办所需及,定得任运忍。 无疑而决定者,诸菩萨愿得无上菩提并不想获得暂 时的财富等,然在未得大菩提之间的一切生中无疑定得 六度的六种果。彼果如何呢?真实修持六波罗蜜多的彼 具慧菩萨任生何处,于彼处一切时中,①布施之果,决 定能得梵天、帝释、转轮王等圆满受用;②持戒之果, 愿生人天等何处,决定得生彼处;③安忍之果,为他利 以痛苦定无疲厌;④精进之果,恒时定习善法或串习; ⑤禅定之果,于所得等持中何时定无退失,以禅定力获
功德品第二十二
167
得神变等神通力定作利益有情之事;⑥智慧之果,定得 无分别智慧任运忍,在下品地,能得相似无勤作无分别 智慧,在八地时,无疑定得真实无勤作无分别智慧。 唐译: 财成及生胜,不退与修习, 定业无功用,六事决定成。 略释:此偈说菩萨六种决定。菩萨由六度增上得六 种决定。 ①财成决定:即由布施一切时处常得受用圆满决 定。 ②生胜决定:即由持戒常得随意受生。 ③不退决定:即由安忍恒常不为痛苦所退。 ④修习决定:即由精进恒时习善无有间息。 ⑤定业决定:即由禅定成就众生之业永无退失。 ⑥无功用决定:即由智慧得无生法忍无分别智慧任 运自在。 庚十四、无疑应作之分类 供学亦净持,大悲喜修善, 静处不放逸,闻义不知足, 诸地中智者,无疑是所为。
16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所谓“无疑应作”者,某者不作不得无上菩提故, 决定不可不作之法,称此为所谓“无疑应作”。彼义如 何呢?彼者是:对诸佛真实与意幻供养不可不作,此是 布施支分;护戒不坏不可不作故,无疑应作;同样,对 众生以悲心力愿拔痛苦而修安忍;以精进修持世间善法 与出世间善法;为得禅定,于无散乱静处安住不放逸; 为得圆满智慧,依止善知识对经藏等法义广作闻思无有 厌足者,在一切地中坚固菩萨无疑应作。 唐译: 供养及学戒,修悲亦勤善, 离諠深乐法,六事必应作。 略释:此偈说菩萨六种必应作。诸菩萨为成就六度 故,于诸地中决定应作六事。 ①必应供养:为了成就布施度,若不长时供养,则 布施度不得圆满,供养义如供养品所说。 ②必应学戒:为了成就持戒度,若不长时学戒,则 持戒度不得圆满。 ③必应修悲:为了成就安忍度,若不长时安忍诸不 饶益事,则安忍度不得圆满。 ④必应勤善:为了成就精进度,若心放逸不修诸善,
功德品第二十二
169
则精进度不得圆满。 ⑤必应离喧:为了成就禅定度,若在城市多诤扰心, 则禅定度不得圆满。 ⑥必应乐法:为了成就智慧度,若不遍历诸佛听法 无厌,如海纳流无时盈溢,则智慧度不得圆满。 庚十五、恒常修 知贪欲过患,察诸错乱者, 承受诸痛苦,修行诸善法, 于乐不昧著,诸相无分别, 许是诸地中,智者常所为。 并非短时而是恒常应作的六者,是为了圆满六波罗 蜜多。即:为了圆满布施波罗蜜多,恒常了知贪执五欲 的过患,心中常自思维:三有诸妙欲无常,犹如浮云闪 电;若对彼贪执,则成痛苦的生处,如毒食、火坑、刀 刃与蛇穴;无有坚实犹如梦幻;同样,为了严护戒律, 对自己身语意所作与恶的迷乱常自省察而不放逸;反复 思惟诸有情以业惑丝毫不自主而恒常漂流于三大痛苦 的瀑流中,发起大悲心及披甲,为了此义须串习以自己 安受种种苦;“以散乱,世间之事尚不能成,何况出世 间义,倘能发起精进,佛果亦能获得,况论余事,精进
17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是一切善法之根本,绝不可少”,如是思维后恒常修习 世间与出世间的种种善法;以心散乱不能得善法故虽不 能缺少静虑,然耽著静虑之味,以此也将束缚故,纵修 禅定恒不耽著其乐味故,于禅定中当不退失;了知如所 有尽所有法之智慧是诸波罗蜜多之主要故虽不可缺少, 然从色法乃至一切智智之间,何法也不成立各自体性或 体相故,对任何法执著有事及形相均不证法性义而成为 障碍所知的垢障故,具足对一切法不分别能取、所取之 相,当得圆满智慧波罗蜜多。如是此六种法,在诸地中 无差别均为坚固菩萨恒时应作。 唐译: 厌尘及自省,耐苦修善法, 不味不分别,六行必常起。 略释:此偈宣说菩萨六种必常作。诸菩萨为成就六 度故,必应常作六事。 ①厌尘:即了知五欲过失犹如粪秽虽少亦臭,如是 布施果报虽多亦苦,由不贪执能行三施,此事常修则布 施度圆满。 ②自省:即昼夜六时常自省察所作三业,知过即改, 此事常修则持戒度圆满。 ③耐苦:若有他来作诸损恼,以及自求佛法忍受寒
功德品第二十二
171
热诸苦,此事常修则安忍度圆满。 ④修善:善指六波罗蜜多,于诸地中,此事常修则 精进度圆满。 ⑤不味:即不耽著禅定胜味,恒来欲界受生,此事 常修,则禅定度圆满。 ⑥不分别:即于三轮异相不起分别,此事常修则智 慧度圆满。 庚十六、主要作 法施及净戒,得无生法忍, 大乘作精进,究竟住有悲, 智慧具慧之,诸度为主要。 诸主要或殊胜当作者,在六度的每一度中都具足彼 等殊胜法故,彼等菩萨也正由彼因而成主尊与最胜。彼 等如何呢?在三种布施中,法施是主要或最胜,以财施、 无畏施只能成办世间安乐,以法施能成就出世间圆满 故。因此,《金刚经》等诸经云:“若三千大千世界中, 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 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 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 所不能及。”在别解脱戒、禅定戒、无漏戒之中,无漏
17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戒是主要或最胜,因为彼者是圣者欢喜之清净戒故。在 三种忍中,摄于思择法忍中的无生法忍是主要或最胜。 在世间与声缘的一切精进中,对大乘法以闻思修发起精 进是主要或最胜。在四种禅定中,止观平等者是第四禅, 依彼安住于具足大悲无量者是一切禅定之最胜。智慧波 罗蜜多是前五波罗蜜多中的最胜,如般若经云“若欲圆 满布施波罗蜜多,当修学主要或智慧波罗蜜多”等,如 是承许是诸菩萨诸波罗蜜多之主要。 唐译: 法施及圣戒,无生起大乘, 定悲如实智,六行此为胜。 略释:此偈宣说菩萨六度胜类。即:施有多种,以 法施为最上;戒有多种,以圣人所喜无漏戒为最上;忍 有多种,以八地无生法忍为最上;精进有多种,以发起 大乘修行度脱众生为最上;定有多种,以出世第四禅安 住大悲为最上;智有多种,以如实通达诸法的智慧为最 上。 庚十七、安立说法分五:一、安立所说法之异门; 二、安立其义所知;三、安立说法菩萨之无量功德;四、 安立如是说法之果;五、安立大乘法及归摄 辛一、安立所说法之异门
功德品第二十二
173
以经等差别,安立诸明处, 是于一切地,安立智者法。 要成办有情的利益,以暂时与究竟分虽有不同种 类,但最主要的是为一切有情说法而令彼等相续解脱, 因此,此安立法者必须菩萨自己首先对大乘深广法义多 闻,并对其义如理作意产生定解,具足如是善巧者的功 德。若非如此,则不能宣说与种种有情界、根、意乐相 应的法。如《释量论》云: “彼方便生因,不现彼难宣。” 方便生是灭谛,彼因道谛若自不通达而成不现者,则不 能宣说解脱的彼彼道果。故此处宣说了诸菩萨说法的四 种安立。 若问:此等不是在《述求品》与《宏法品》中已经 说过,为何在此处重复? 答:此处所说是诸菩萨通达说法四种安立的功德, 以及虽与上述之义无有其他,但安立方式不同,且宣说 了所知义归摄的异门的特征,故不仅无重复之过且有大 义。 如上所述,具足修持波罗蜜多道的殊胜功德的彼等 菩萨了知调伏有情的方便,了知此方便故,成为诸有情 的导师,成为导师后,由善巧说法故,法宣说以四相宣 说。是哪四相呢?即说法安立法、说法安立谛、说法安
17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立道理、说法安立乘。 第一宣说法安立者,以契经、授记、应颂等十二部 经的差别所安立的内明、声明、因明、工巧明以及医方 明之五明彼者,所谓“一切地”,当知从胜解行地乃至 圣者十地之间诸坚固菩萨之诸法安立。 若问:何为安立之义? 例如以声明学来说,文字组合成词之自性,再与格 数词、虚词等相配合组成各种不同的句型,在声明论中, 如往昔诸佛菩萨大仙人所安立的文法,后来诸菩萨也安 立彼等为人宣说。因明学也以现量、比量、教量三者的 所安立现前、不现前、极不现前三者的安立。医方明中 所说身无病安住之方便,若有病则由如理依止饮食、行 为、医疗、诊脉四种对治的安立。各种工巧明通过身语 意通达并实践之安立。声明学之支分、颂词、长句、双 俱三种庄严在文词与意义方面具足优美的格式之诗学 论典,颂词格式的文字具有文字阴阳、性别搭配,各种 语言所组成的妙音、歌舞、表演之戏剧,如实能知一义 异名词藻学论典所说那样,内明中所宣说的三乘各自的 道果安立,如实无误安立而作宣说,称为法安立。 若问:经等十二分教难道不是内明吗?宣说彼者, 其他明处如何安立而宣说呢?若宣说不了,则“以经等
功德品第二十二
175
差别,安立诸明处”宣说在经等中归摄五明又该如何 说? 答:佛所说十二分教虽然主要宣说内明,但彼的分 支中也包含其余四种明,故大乘方广经无颠倒宣说了一 切尽所有、如所有法故,因此不能认为大乘经典中没有 全面宣说五明学处。如来教法大乘经典之量无有限定的 范围,故五明都是以佛的善说对诸菩萨宣讲而安立的, 诸菩萨如实住持后,为利益有情在各个时期幻化为具足 五神通的仙人与大婆罗门等后,宣说的也是无量。《宝 灯经》云:“出世不久即了知,众生不解行业相,于彼 耕种经商法,种种工巧世间说。无损无害之加行,予众 生乐智者赞,种性力药种种论,彼等仙人极宣说。何处 天界亦信解,所谓仙人甚深行。禁行苦行极苦行,彼智 者亦极宣说。行持彼等诸外道,苦逼离佛独僻行,见持 无衣祼体士,亦示外道阿阇梨。”又云: “以彼种种方便 理,入世间行利生事,不着世间如水莲,行于欢喜净众 前。置彼妙音词藻中,恒现舞伎力士者,饰品严身佩鬘 舞,幻师诸身恒示现。村长市长与轮王,商贾主人及国 王,宰官秘书邮递员,医师论师策划者。阿兰若中成巨 树,妙药宝珠无尽藏,如意宝及如意树,于迷路者示道 路。”如是所说般,由诸佛菩萨幻化无量故,于十方无
17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量浩瀚刹土中存在的五明所摄的种种无颠倒论典,是以 诸佛菩萨的加持力宣说的。如《大乘无上续论》云: “总 之无余世间界,天及地住安乐因,彼者普世遍显现,此 依圆音而宣说。”如实宣说了如来的圆音功德。 因此,执持“声明学等仅外道宗有,佛教无有”的 观点仅仅是智慧极为狭隘的表现,因为经由往昔诸佛菩 萨传授,内外道的智者们也撰著声明学等论典,虽然数 量极多,但若以作者的身份是外道与内道而判定其明处 亦属外道宗与内道宗,则此判定岂能成立!因为四种明 是共同明故,不应妄分内外宗的差别。然而,如《集量 论》与《因明七部》等中成立本师及其教法是正量等, 善逝秘密表示在密宗之中宣说,如《甘露精华续》中所 说,属于密宗的遣除四大不调之身障的成熟与解脱法, 密宗修法仪轨中的金刚舞、念诵韵律、造像度量等工巧 明,《时轮金刚续》中安立的外世间品历算星宿与中脉 息数的对应,如是众多安立,外道根本无有故,无疑纯 属内道明处的特征。外道宗的内明是修持四禅八定、大 自在派的风瑜伽、裸体外道所修的真如明点以及我之真 如,凡此种种未证无我故,虽暂能成就少许神变等功德, 然无有解脱道故,彼宗根本没有真实的内明,故未超越 世间。相反,由如来教法宣说出世间道故,是真实之内
功德品第二十二
177
明。是故,内明抉择的是一切尽所有法与如所有法故, 能了知尽所有法的支分——声明学等明处尽属其支分。 勿论如来教法无量无边,仅以今日印藏保留下来的诸经 典来说,也有许多声明学等的内容,比如:由《解深密 经疏》中所说的观待、作用等四种道理,无余宣说了因 或推理学;声明学也在诸经中数数出现,如经中有“有 碍故为色法,领纳自性为受”等释词,“词无碍解”也 不单是通达梵语,而是通解一切有情的无边语言,所谓 善逝的善语也是指名词与格数词如实搭配的善妙词语; 具足诗学圆满生动的比喻修饰法、姿态希奇修饰法、形 象化修饰法等众多修饰法的词藻学,在每部经中都有许 多堪为其范例;《时轮金刚续》中直接说到历算方法, 歌舞、艺术、各种观察等也在诸经典中有附带的叙述, 《广大游舞经》等亦云: “菩萨究竟一切工巧明学处。 ”; 医方明也在《金光明经》中有说明……诸如此类,佛经 中并非单说内明而不说其他明,应知大乘经藏中含摄了 一切明处。 凡对所化众生能作暂时与究竟利乐的任何法,若遇 所化祈求,如来无所不知、无所不传,而诸菩萨也以不 忘陀罗尼受持,应时会宣说故,如来教法中实已宣说了 一切尽所有及如所有的所知法。
17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唐译: 立法及立谛,立理亦立乘, 五七四三种,建立假差别。 所谓五明处,皆是大乘种, 修多祇夜等,类有差别故。 略释:四种假建立是法假建立、谛假建立、道理假 建立、乘假建立。问:各有几种差别?答:法假建立有 五种差别,谛假建立有七种差别,道理假建立有四种差 别,乘假建立有三种差别。 法假建立有五种,即是五明论,此五种皆是大乘经 藏等十二部种类差别。 真如七种相,依之安立谛。 所谓安立谛,即是依七种真如安立谛。七种真如是: ①流转真如者,即相续不断转入轮回之中。如何流 转呢?以无明缘行等十二缘起,环环相扣,相续不断, 轮回从无始乃至无终,相续流转。 ②体相真如者,即是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三 种体相,遍计所执如是无,显取二取的颠倒因或基依他 起名言中有,依他起上不成二取故二取空的法性圆成 实。 ③唯识真如者,一切有为法与无为法离心无有,故
功德品第二十二
179
《十地经》云: “嗟!诸佛子,此三界唯心。”如此说一 切法唯是识前显现而已,故成立唯识。 ④安住真如者,即是恒常安住三苦自性的轮回诸 法。 ⑤邪行真如者,即是具有业惑相的集谛,以彼痛苦 自性的邪行故。 ⑥清净真如者,即是灭谛,清净苦与集业惑之过故。 ⑦正行真如者,即是道谛,由彼不颠倒修灭谛故。 以流转、安住、邪行三者,对一切有情平等。体相 真如中,以依他起与圆成实二种体相,一切有为法、无 为法平等,依他起也可归纳为唯识真如。在《解深密经》 中,体相仅仅说是二无我,若如是,则成圆成实。以清 净真如,声闻、缘觉、佛陀三菩提相同而平等,即是仅 仅获得灭谛相同故。以正行真如,真实义之法——闻思 修的一切法相同而平等,即如是在《解深密经》中宣说。 如是流转轮回及安住者是具有无常等四相的苦谛, 邪行是具有集、生等四相的集谛,清净真如圆成实自性 远离客尘障垢是具有灭、静等四相的灭谛,正行真如是 具有道、如等四相的道谛,即是四谛。“唯识”者,即 是八识聚,对此,以不清净依他起缘遍计所执后轮回缘 起顺转的方式,安住轮回的角度摄于苦,流转的角度是
18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邪行,摄于业惑集中;从缘圆成实后修道清净依他起的 角度,摄于正行真实,故在《辨中边论》中唯识真如含 摄于圆成实。清净客尘垢障的真如是圆成实灭谛。 此处颂词及注释中虽未宣说,然五法也是不超越三 自性而划分的。“五法”即是名、相、分别、真如、正 智。名者,即是以瓶柱等名假立,对彼彼执著,都是遍 计所执;相者,是依他起相分,对鼓腹等彼彼显现法安 立名的相或者因;分别者,是依他起见分的八识;真如 者,是无变圆成实;正智者,是真如的能境无倒圆成实, 所境之名安立于能境上,由实相、现相相同故。如是于 《楞伽经》云:“五法三自性,及于八种识,二种无我 义,尽摄诸大乘。”此等是大乘法的大总纲。 唐译: 轮转及空相,唯识与依止, 邪行亦清净,正行如七种。 略释:谛假建立有七种差别,即是七种真如,所谓 轮转真如、空相真如、唯识真如、依止真如、邪行真如、 清净真如、正行真如。 ①轮转真如:指生死,即是三界心心所,此从分别 起,此分别复从因缘起,不从自在等因生,亦非无因生。 由分别境界空故,一切时仅有遍计所执、依他起二种自 性轮转。
功德品第二十二
181
②空相真如:指法无我。一切诸法同一空性真如以 为相故。 ③唯识真如:指无分别智。 ④依止真如:指苦谛,此有两种,即器世间与众生 世间。 ⑤邪行真如:指集谛,此即是爱。 ⑥清净真如:指灭谛,此有两种,即烦恼障清净与 所知障清净。 ⑦正行真如:指道谛。 其中,轮转真如、依止真如、邪行真如三种是遍计 所执、依他起二性,属世俗谛;空相真如、唯识真如、 清净真如、正行真如四种是圆成实性,属胜义谛。 安立理及乘,四相及三相, 如理作意及,正见果相应, 量分辨难思,于四理当知。 安立道理与乘者,次第以四相及三相,此是略说。 四种理证:作用道理是了知以何因产生何果,观待 道理是了知何果观待何因,火性热与水性湿是世俗法 性、一切法空性是胜义法性,证成道理则是以现量、比 量相应有事的实相作衡量。其中,作用与观待道理者, 在胜解行地,对二无我“如理作意”引起见道时能现见
18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法性真谛的正见,故是有果;而见道的“正见”具足能 获得解脱的涅槃果,以彼等因具能生果的作用以及彼等 果是观待各因的角度分别是作用道理与观待道理。如是 因果关系是无欺缘起生的法,犹如由具活力的种子产生 苗芽般,因作生果的作业,若有因则有果的随行;果观 待因,若无因决定无果故,如是是合理地以正量辨别或 了知,即是证成道理。虽在世俗中无欺显现、然胜义中 没有能生所生之相,是胜义法性不可思议,即是法性道 理。此是仅仅与真实道作对应的四种道理。当知,以此 为例,衡量一切义均摄于四种道理中。 唐译: 正思正见果,择法现等量, 亦说不思议,道理有四种。 略释:道理假建立有四种,即是相待道理、因果道 理、成就道理、法然道理。 ①相待道理(观待道理):所谓正思,即由观待如 理思维,出世间正见始能生起,离开如理思维更无其余 方便故。 ②因果道理(作用道理):即是正见及果。 ③成就道理(证成道理):即以现量、等量间择诸 法。
功德品第二十二
183
④法然道理(法性道理):所谓不可思议之处,此 法已成故如。问:为何以正思能生起正见?答:此已成 就不可再思。问:为何以正见能断烦恼及得寂灭,此已 成就不可更思。诸如此类的意义都是法性道理。 意乐与说法,加行及资粮, 修等分别故,许有三种乘。 安立三乘者,由意乐等五种法有小、中、上三品故, 可称声闻乘、缘觉乘与大乘。承许诸声闻仅证人无我、 只想自己速得解脱的意乐,佛说小品法——人无我及轮 回痛苦等四谛法,彼等声闻在三生及七生中修持故,加 行也是小品,如加行般,福慧资粮也是小品,依资粮所 得之果声闻菩提也是小品,以彼等分类安立了声闻乘。 缘觉是中根,故能证悟人无我与一分法无我,且于长至 百劫中能修行,非如声闻故,根机、意乐都是中品,因 此相应彼等佛宣说了顺逆缘起二门以及所取如幻法,其 加行与资粮也胜过声闻,积累了中品资粮,在果上,所 得涅槃虽无差别,然神通却有差别,声闻罗汉以神通力 观察只能见二千世界,缘觉罗汉则以天眼天耳能见闻三 千大千世界的色声诸法,比声闻利根,证悟、神通也大 于声闻,故得果稍有差异,以此安立缘觉乘。诸菩萨成 为上根,以能证悟二无我的智慧及以大悲缘他利故,能 成就自他二利,故意乐广大;相应彼等宣说了大乘的深
18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广法,教以身语意修持成办二利的加行,积累广大福慧 二资,最终得无上大菩提果,因此,由得果广大故,有 如是大乘道果的安立。如是承许有三乘。大乘七种深义 与大乘摄义,下文当说。 唐译: 心说行聚果,五各下中上, 依此三品异,建立有三乘。 略释:乘假建立三种,即依五义三品建立三乘。五 义即心、说、行、聚、果,三品指下、中、上。就声闻 而言,五事俱下,即心下——求自解脱,说下——说自 利法,行下——行自利行,聚下——福智狭小,果下— —得声闻果;就缘觉乘而言,五事俱中;就菩萨乘而言, 五事俱上,即心上——四种恩心,说上——如其恩心作 如是说法,行上——如其说法作如是行行,聚上——如 其行行得如是聚满,果上——如其聚满得无上菩提。 再者,若声闻乘从他闻法内自思惟,以分别智得果; 若缘觉乘不从他闻内自思惟,亦以分别智得果;若若菩 萨乘不从他闻,以无分别智得果。 辛二、安立其义所知 名事相互间,率尔性中求, 此二安立中,如许性中求。
功德品第二十二
185
对于如是宣说的四种安立通达的智者,彼以词句为 诸有情说法已作善巧,即是以寻求而了知法的意义与体 相,并求四种法相之名、求义或有事、求假立自性、求 假立差别,应知以此四种方式,在胜解行地寻求正法。 此亦,名是宝瓶、粗布等名称,事是盛水鼓腹之器、毛 线织成之物,对彼二者,诸凡夫以名执事,以事执名, 执著名与事似有自然性的关系,然具慧者能证知名与事 相互之间:对事,率尔以分别心安立名;对名,分别心 率尔安立事,此等均由分别心率尔假立,故如影像或借 用物般,应当如是寻求或观察。对事,若名不是率尔安 立而是事物初生即产生名,无分离成为一体,则当瓶灭 时瓶之名也应灭,然瓶虽破碎坏灭而瓶之名仍有,同样, 某人在家俗名出家后变为法名,然有事不变。对任何事 以任何名无不可假立故,仅为表达方便而率尔立名,此 外,了知不存在名与事的自性关系。如是了知时,对自 性与差别的安立,分别如以瓶之名能了知瓶之自性鼓 腹,而长形瓶与瓶无常是以宣说瓶之差别的词句来安 立,此二者均知是率尔安立。在坚慧论师的大疏中说: “地坚、水湿等是假立自相,辨别地、水等都是无常、 痛苦、有漏、无漏等差别而假立,二者是仅仅以名以词 安立,此外,了知彼彼无有自性,即是假立自性与差别。” 无论如何,自性与差别二种相也寻求如是仅率尔假立。
18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此关要是名与事之间率尔以分别心联系而假立,若对所 假立事详细观察,所谓瓶并不存在完整一体之法,仅以 瓶口、瓶腹等的角度假立,又各支分乃至无分微尘之间 均可分,如以各方分来分,连支分差别也不成立。同样, 了知自性与差别安立的任何法,除以名假立外,事之本 身并无成实、仅是假有。 如是以寻求能产生四种了知,以“一切无缘故”等 十颂宣说。 唐译: 名物互为客,二性俱是假, 二别不可得,是名四求义。 略释:此偈说菩萨四种求知。诸菩萨四种寻求诸法 是名求、物求、自性求与差别求。其中,推求名于物上 仅是客尘,非自性有,即是名求;推求物于名中亦是客 尘,非自性有,即是物求;推求名的自性与物的自性, 了知均为假立,即是自性求;推求名的差别与物的差别, 了知均为空故悉不可得,即是差别求。 一切无缘故,四种清净智, 诸地中成办,智者诸利益。 如是依靠胜解行地四种寻求在见道能生四种了知 者,名、事、自性、差别四种都无缘故,能生如实真实
功德品第二十二
187
了知等四种智慧,即是具足寻求名真实如实了知,具足 寻求义或有事真实如实了知,具足寻求本体或自性真实 如实了知,具足寻求差别真实如实了知。其中,了知一 切名都无实有而空无缘,是自性,同样,了知瓶等一切 有事、各自本体或自相以及彼之差别生灭等法,无自性 而空无缘,即是四种了知。以此能成就一至十地坚固菩 萨的所断断除、所证证悟之义或者自他二利之义。大疏 解释为:颂词前半句说了知体相,后半句说其作用。 唐译: 真智有四种,名等不可得, 二利为大业,成在诸地中。 略释:菩萨四种于诸法有四种如实知,即缘名如实 知、缘物如实知、缘自性如实知、缘差别如实知。如实 知者,即是了知名、物、自性、差别等四者一切中均不 可得。由得四种如实知的智慧,诸菩萨于诸地中能成办 自利利他的大业,此名如实知业。 系缚之所依,受用种子因, 此中心心所,依等种等缚。 又是从束缚中得解脱故,宣说彼者。以何者束缚 呢?即是束缚的所依或处因——所现器世界相阿赖耶
18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识的所缘境,受用之因——对六境六识受用,种子之因 或相——具一切种子的阿赖耶识,如是以三种相或三种 因束缚。以彼等束缚何者呢?此轮回中或“此中”是近 指词宣说般,与三种能缚并存的八种识以及受、想、触 等五十一种心所,依者是具有眼根乃至意根之间的根依 身,也就是色蕴,如是所缚的是五蕴。如何束缚呢?以 “种等缚”,即以具足种子而束缚之义。在阿赖耶识上, 积累而具足的处及受用相的习气或种子,乃至未断之 间,不能获得彼束缚的解脱。 唐译: 住持及受用,种子合三因, 依止及心法,亦种为彼缚。 略释:三因是住持因——器世界,受用因——五欲 境界,种子因——阿赖耶识,由此识是内外诸法种子因 故。此三因如绳即是能缚。 问:此能缚系缚何者? 答: “依止及心法,亦种为彼缚。”即所缚有三种— —依止、心法、阿赖耶识。其中, “依止”是眼等六根, “阿赖耶识”是三界内外诸法种子。此中只有阿赖耶识 可缚,无人我可缚。
功德品第二十二
189
如是认定束缚后,以下宣说从彼解脱的方法。 凡近安立相,凡是自性住, 由灭一切相,具慧证菩提。 依靠往昔闻思修的加行,在自心前所安立的相—— 肿胀及白骨相等,总之一切以心所缘的相,以及虽不是 故意以心识所缘而安立,然由诸有情从轮回无始以来不 断串习取相之分别故,不须勤作,瓶柱等种种法相在自 心前自性即有,如是以心假立之相与不观察而显现之 相,此二种不成立后,具有能摧毁一切所缘相的具慧菩 萨断尽一切束缚后获得殊胜菩提果。 唐译: 安相在心前,及以自然住, 一切俱观察,至得大菩提。 略释:问:如何从轮回中解脱? 答:由无分别的修行次第舍有相。其中心前安立相 者,是以闻思修三慧方便,以所缘而起骨骼等相之分别; 自然住者,彼相不观待勤作是自性现前,如现柱瓶等, 非分别故,名自然住。“一切俱观察”者,彼二种所缘 非所缘体,无分别故,以此方便为诸相对治,彼二应次 第观察,即先观安立相,后观自然住相,此二均非缘体,
19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彼起四倒即得随灭。 “至得大菩提”者,若修行人但观察人相,只得声 闻缘觉菩提,若观察一切法相,即得无上菩提。如是随 其所缚而得解脱,此名如实知解脱。 断除二种执相的方式:最初断定由心安立的显现相 白骨等唯是心前显现,抉择彼彼相实际无体,自然住的 一切有事也平等唯由心与心所前显现,自性或本体无实 有,了知后如是修行。其中,以诸声缘灭除执五蕴为净 乐常我的分别念而修持不净、无常、痛苦及人无我,得 声缘菩提;以诸菩萨灭尽人我、法我自性而无缘修持空 性,当得无上菩提果。 缘真如智慧,断除二取相, 现知粗重身,具慧求尽彼。 由如是修持从执相束缚中解脱之理:由了知三自 性,能断除阿赖耶识上存在的烦恼障与所知障习气而得 解脱。以缘一切法的真如法界的智慧,能现证圆成实自 性;断除对能所二取或人法二我的执著故,能现证遍计 所执自性;当具有烦恼障、所知障的恶取处身或聚的阿 赖耶识的自性无倒现前时,能现证依他起自性。以诸具 慧菩萨如是现证三自性后,灭尽阿赖耶识依他起自性中 所具有的一切烦恼障与所知障,承许此是从一切束缚中
功德品第二十二
191
解脱。 唐译: 若智缘真如,远离彼二执, 亦知熏聚因,依他性即尽。 略释:问:此解脱由知何者而得何者之灭尽? 答:若了知三种自性,即能灭尽依他起性。若智慧 缘真如,是了知圆成实性;远离能所二取的执著,是了 知遍计所执性;亦知熏习聚——阿赖耶识之因,是了知 依他起性。由了知此三种自性,依他起性熏习聚阿赖耶 识即得灭尽。 缘真如智慧,无相异而修, 现证有无义,谓分别自在。 若谓:诸声闻圣者不也具有灭四种颠倒相的真实智 慧吗?彼与以诸菩萨息灭缘二我的执著相的真实智慧 有何差别? 答:菩萨修无相超胜声闻者,以菩萨缘真如之智慧, 对轮回与涅槃无有分别执著相,轮涅二者的自性法界本 来涅槃故,证悟无有轮回为所断、涅槃为所取的二种分 别相,轮回即是涅槃,证悟一切法是空性而修持故,较 声闻的修持无相殊胜。如《圣者智慧无尽经》云:“法 界、轮回界、涅槃界、有情界及一切法之界悉皆相同。
19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何以相同?彼等空性中相同,故说相同。”以诸声缘缘 有相轮回、无相涅槃异体,对二者有如是分别,观轮回 有生、老、病、死等苦,故视为不寂静相,承许欲断除 彼者;涅槃无有一切痛苦、过患相,故视为寂静,承许 欲现证彼者。如是以菩萨修持一切相于法界中无有分别 而解脱时,能现证本有的二空自性圆成实;彼时本来能 所二取遍计所执自性无有之义也能现证故,在获得能现 证有与无的真实智慧时,以心任发何愿,均能如实成就, 若愿从虚空中降下资具,即能降资具雨,此称为对分别 驾御或自在。 凡夫障真性,普现非清净, 菩萨由除彼,普现清净性。 无义及有义,所谓不见见, 彼为转依也,欲行故解脱。 “若轮回的自性即是涅槃,为何一切有情本来不成 涅槃?”若如是反驳。 答:轮回自性虽是涅槃,然因诸凡夫具有耽著人法 之习气的罪障,以彼覆盖本来清净涅槃的真如后,显现 诸非真实二取的轮回自性,如眼翳者见毛发及以错乱识 误认绳为蛇般;诸菩萨对人法无有本体执著故,断除能 所二取显现后,真实无二真如能得现前,如清净眼翳后
功德品第二十二
193
见无毛发及以意识不错乱时知绳是绳般,因此,诸凡夫 无功用而不见有者、反见无者,诸菩萨则无功用不现无 义二取之相、显现有义真如之义。此亦,“有者能现、 无者不现”可称为依他起自性的阿赖耶识转依;彼转依 离一切相束缚故,自然心得自在而随欲行持,称为解脱。 如从束缚中解脱之人可自由行动般,彼转依心也如虚空 般,远离贪等诸烦恼之依他起故,能随意行持。 大义诸相中,各别现同类, 见是中断故,由通晓舍彼。 若谓:如是虽然心于一切束缚中解脱,但显现的广 大外器世界如何隐没而灭尽处所之相呢? 对此宣说净佛刹土之理者。此外器世界显现也是由 阿赖耶中具有的器世界习气相分似现出器世界,以内阿 赖耶识缘此故仅现能取所取外,并无外在独立实有的器 世界,如同梦中所现的器世界。如是乃至有显现相及对 彼有耽著之间,不能显现佛净土而现平庸,对净佛刹土 作障碍。 “若山河大地等器世界都是由阿赖耶识每一刹那 的心前显现而无有外境义,则安住彼器世界的诸有情的 境界中为何恒常坚固安住且前后所见之法无有差别?” 若如是反驳。
19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答:对大地等诸器世界,虽是刹那法,然于前后刹 那彼彼相似显现时,错认是一体。同样,投生此器世界 的众生具有相同习气故,以彼习气力,对不同众生均共 现一种器世界,不同者不现。若心之习气变化时,器世 界也随之有显现不同的彼彼变化,如成就地行悉地时, 能于地上见入地穴等般,因此,乃至有外器世界自相的 显现与耽著之间,彼即成为清净刹土的障碍。 若问:那么以作何者方成就清净佛刹呢? 答:乃至对大地等器世界显现自相有及对彼执著之 间,会成为净佛刹土的障碍,由此之故,首应了知彼障 碍,尔后断除器世界相及对彼之耽著,复由安住无相真 如中故,成就具有清净大地庄严等圆满排布的佛刹。 唐译: 缘彼真如智,观察无异相, 有非有现见,想作自在成。 覆实见不实,应知是凡夫, 见实覆不实,如是名菩萨。 不见见应知,无义有义境, 转依及解脱,以得自在故。 众生同一种,地境皆普见,
功德品第二十二
195
此即净土障,应知亦应舍。 略释:问:依他起性消尽有何功德? 答:以唯缘彼真如的智慧,无差别见别相及真如故, 观察无有异体之相。此是宣说二乘与菩萨的差别,因为 二乘是有相及无相有差别而见,如是见后舍弃有相,于 无相界作意缘,入无相三昧;菩萨不然,于真如外不见 更有其余相故,于无相界亦见无相,由菩萨智无种种相 修故。如是于有之真如境界、非有之有相境界次第现见 故,于显现除实执故,欲作神通等一切皆由忆想分别自 在而成。 问:凡夫与菩萨二见云何显示? 答:凡夫被见所断无明障碍,无功用自然不见真如, 见不真实相,菩萨消除见所断无明,无功用见真如不见 不真实相。 问:已知差别,云何转依及得解脱? 答:不见无义境界——诸相及见有义境界——真 如,如是说名转依;见所执境界无体及见真如有体,如 是说名解脱。何以故?以尔时于无相得自在,随自意转 自然不行诸相,于自心得自在故。如经云:“若有相则 被缚,若被缚,则无解脱,不行一切境界即是解脱。”
19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问:云何如实知净土方便? 答器世界是大境界,一切众生同见一种类,皆言此 是大地故。由作此见,即与净土方便而为障碍。菩萨知 此想为障碍已,即应勤舍此想,是名对治。 辛三、安立传法菩萨之无量功德 所熟所清净,所得所能熟, 清净说之事,诸具慧无量。 安立传法菩萨的无量功德分五种即:①如是以真实 智慧从执相束缚中解脱的菩萨,为成熟遍虚空界一切有 情,将声闻、缘觉、菩萨三种种性者以各乘作成熟,将 不定种性者以三乘中的任一乘作成熟,将断种性者安置 于十善中而成熟于增上生,因此,此等称为无量应成熟 有事;②无量应清净有事者,将器世界中的悬崖、峭壁、 荆棘、粪秽等一切不净物清净为宝地、甘露池、如意树 等庄严圆满的如来净土,如同何处有虚空何处即有世间 界、又如锦绣处处有图纹般,数目无量;③所得法无量 者,在善恶二法之中,断除诸恶法后所现前的十力、四 无畏、十自在等无漏善法无量,即是所得;④无量可成 熟有事者,除断种性者外,四种种性者皆可以三乘成熟, 彼等也是无量。若问:所成熟有事与此有何差别?答:
功德品第二十二
197
有种性者或无种性者虽然都是应成熟之有事,但可彻底 成熟者,则是指成熟于解脱中,以此点说二者稍有差异; ⑤真实传讲或传法无量者,调伏彼等所化有情的方便传 法也是对贪欲者说不净观、对嗔心者说慈心等法门不可 思议故,是无量。彼五者次第是安住何种器世界中、具 足何种所得法、对何种种性者、以传何种法而成熟,应 如是对应。以上所说五法是具慧诸菩萨的五种无量。 唐译: 应化及应净,应得亦应成, 应说此五事,菩萨五无量。 略释:菩萨有五种无量,即①应化事无量,即应教 化一切众生界;②应净事无量,即应清净一切器世界; ③应得事无量,即应得一切法之清净法界;④应成事无 量,即应成熟一切可化众生;⑤应说事无量,即为化导 众生,应宣说其方便之十二部经等。 辛四、安立传法所得果 发起菩提心,无生法忍者, 无垢眼小乘,漏尽果位及, 圣法得长住,知差别断用, 当知住其中,菩萨说法果。
19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安立传法所得果有八分:①以宣说大乘法能令其余 补特伽罗发起无上菩提心。②于无生义得忍者,即由宣 说大乘法,有者在胜解行地时,对无生法以总相方式得 法忍,在忍位时趣入真如之一分,此称为小忍;有者在 得一地时,现量证悟离二取之真如,对无生法义生起真 实安忍者,观待第八地而言,此是中忍;有者第八地时 得无分别任运故,是大品无生忍。如诸经所云:“说此 法门之时,有多少人发无上菩提心,有多少人获得对诸 法相似之法忍及得圣道,得无生忍。 ”③以宣说声闻法, 于诸法能得无垢法眼,较大乘见道为下品,最终获得断 除一切有漏法的阿罗汉果,有此两类。其中,得法眼者 即是声闻见道,由生起见四谛法如眼般的智慧故;八忍 是对治故,无有烦恼尘,八智称为于见道所断中解脱的 无垢,如是获得法眼远尘离垢者,是从见道所断中解脱 的预流果。④如是以得声闻见道者,依靠法断除三界所 摄的修所断诸烦恼,获得断尽有漏法的尽无生智慧而成 为阿罗汉,如是也同上述,如经云:“说此法门之时, 有者于远尘离垢之法得法眼净,有者不受后有、于一切 有漏中心得解脱。”如是所说也。⑤无论宣说大小乘何 法,从一位传讲者渐次增多,令圣法久住世间。⑥能了 知先前不知的诸法自相与共相的法相。⑦能断除一切有
功德品第二十二
199
疑惑之处。⑧无有不知、疑惑而对法义产生定解后,受 用无罪的圣法喜味。当知彼者是说法具慧菩萨的所得之 果。 唐译: 发心及得忍,净眼与尽漏, 法住学亦断,受用为八果。 略释:此偈宣说菩萨说法能得八果,即由菩萨精进 说法,诸听法者中①或发菩提心;②或得无生忍;③或 于诸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此为下乘所摄;④或得诸漏 尽;⑤令正法久住,由正说法而得展转受持故;⑥未学 义者令得学义;⑦未断疑者令得断疑;⑧已断疑者,令 得受用正法无障大喜味。 辛五、安立大乘法及摄义 所缘为大及,如是修二等, 智慧作精进,成善巧方便, 清净修行大,佛之事业大, 具此等大故,定说为大乘。 大乘者,较小乘以七种差别超胜。①所缘大者,诸 声闻仅缘声闻乘三藏,而诸菩萨缘大乘深广无量经藏。 同样,②修持大者,诸声闻仅成办自利,以菩萨具足成
20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办自他二利。③智慧大者,诸声闻仅证人无我,而菩萨 证悟人法二无我。④诸声闻于三生或七生中发起精进, 而菩萨于三大阿僧祇劫中发起精进故,精进大。⑤诸声 闻对轮回产生怖畏后,寻求断除彼者的寂灭安乐故,不 具方便,而诸菩萨以大悲虽不舍轮回然以智慧不被烦恼 染污,犹如污泥中的莲花,具有善巧方便。此五者是能 乘之因或道乘的差别。⑥诸声闻仅得阿罗汉果及十遍 行、八胜处、六神通,最终得五蕴无余涅槃时灭尽,以 菩萨乘的果德十力、四无畏等无量且何时亦无尽,成就 真实大。⑦虽诸声闻得阿罗汉,不作成道、转法轮等, 而诸菩萨成正等觉佛陀后,安住色究竟天宫中入胎、成 道等事业乃至尽众生界显示的如来大事业。此二者是依 照乘至的果乘而言。如是具有七种大故,定说是大乘。 唐译: 缘行智勤巧,果事皆具足, 依此七大义,建立于大乘。 略释:若具足七种大义,则说为大乘。即①由以无 量经等广大法作为所缘故,是所缘大;②由具足自利利 他的修行故,是修行大;③由现证真谛一时通达人法二 无我故,是智慧大;④由三大阿僧祇劫中恒常加行及恭 敬加行故,是精进大;⑤由以大悲安住生死且以智慧不
功德品第二十二
201
染生死故,是善巧大;⑥由得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 法故,是果德大;⑦由数数示现大菩提、大涅槃故,是 事业大。 种性信解法,如是而发心, 修行布施等,趋入无过地, 成熟诸有情,清净佛国土, 得无住涅槃,胜菩提示彼。 安立大乘摄义者。《般若十万颂》及《华严经》等 大乘无量诸经的密意,若宣说,虽无边际,但归纳一切 大乘义则能摄于此八项或十项中,故于彼等称为大乘。 彼等是哪些呢?①具有大乘种性或界;②依彼种性,对 大乘法产生信解;同样,③依信解发起无上菩提心。此 三者是安住种性位。如是发心后,④在胜解行地修持布 施等六种波罗蜜;⑤由彼于一地时,生起远离二取的智 慧,入出世圣者无垢地;⑥二至七地之间,以菩提分与 六波罗蜜法,令不具信者产生信心,具信者成熟于善根 中。共六者。⑦于三清净地,修持情器清净,即是净修 如来刹土,及以智慧不住轮回边、以大悲不住涅槃边, 证悟有寂平等的加行,此二算一;⑧此后超越十地、于 佛地获得三身者,即是获得殊胜菩提,以及获得菩提后 尽众生界示现成道等如来事业,此二算一。如是共有八
20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种。后四者若别别计算,则共安立十种分类。 以上从菩萨希有修行功德至安立之间共十七类宣 说完毕。 唐译: 性信心行入,成净菩提胜, 如是八种事,总摄诸大乘。 略释:此以八事总摄一切大乘。八事即是: ①住大乘种性,如《种性品》所说;②由此信解大 乘法,如《明信品》所说;③由信解而发心,如《发心 品》所说;④由此修布施等六度,如《度摄品》所说; ⑤由此入道,如《教授品》所说;⑥由此于一至七地成 熟众生;⑦由此于第八不退地净佛国土;⑧究竟入于殊 胜菩提果地,菩萨有三种,即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 菩提,以佛菩提大故为胜,于此佛地示现大菩提及大涅 槃故。 己二、赞叹功德分二:一、所赞对境菩萨之分类; 二、真实赞叹 庚一、所赞对境菩萨之分类 初具信解及,增上心清净, 有相及无相,无有现行行,
功德品第二十二
203
此五于诸地,所谓是菩萨。 安住于十地及胜解行地此十一地,对彼等称为菩 萨。彼等也以五阶段归摄。①初者,住胜解行地者虽未 现量证悟法界遍行法性,然对法界有信心而胜解故,称 为具胜解者。②入一地菩萨称为清净发心者,因为已证 悟法界遍行义、得自他平等心故,以成办他利之发心、 断除见所断故,此者是前者之外的菩萨分类之第二者。 ③安住二地至六地者称为具相菩萨。二地时,行持辨别 声缘、菩萨种种乘之法相;三地时,具有俱生坏聚见相; 四地时,对苦集二谛见为有害相,对道灭二谛见为寂静 相;五地时,能入种种工巧明并对彼相的执著;六地时, 执著缘起顺逆相。④安住七地者称为无相菩萨,由断除 六地以下所具有的一切相故。⑤不退转是八、九、十地, 安住此三地的菩萨称为行无勤行菩萨,由成就无分别等 持无勤任运成办自他二利故。如是菩萨的五种不同阶段 是安住所有地的菩萨的特征。 唐译: 信行及净行,相行无相行, 及以无作行,差别依诸地。 略释:此偈说菩萨五人差别。即①信行人,指地前 一阿僧祇劫安住资粮道及加行道者;②净心行人,指入
20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初地者;③相行人,指二地至六地;④无相行人,指第 七地;⑤无作行人,指后三地。 庚二、赞叹此五种菩萨的体相分二:一、以修持诸 因——波罗蜜多之大心不退之方式对菩提萨埵 释词而 赞叹;二、从证悟果之菩提的角度对菩提萨埵 释词而赞 叹。 辛一、以修持诸因——波罗蜜多之大心不退之方式 对菩提萨埵 释词而赞叹分二:一、以菩提欢喜等九类赞 叹;二、宣说菩萨之异名。 壬一、以菩提欢喜等九类赞叹(以“于欲无贪三业 净”等九颂宣说) 于欲无贪三业净,制伏嗔恚求功德, 由法不动见深性,具乐菩提菩萨也。 对五欲受用无贪而普施内外一切资财修持布施波 罗蜜多,于戒分身语意三业无恶业故清净,以安忍胜伏 嗔心,以精进摄持出世殊胜善根之功德,以禅定住心一 缘无有动摇,以智慧见二无我真如甚深义,如是修持六 波罗蜜多,对获得大菩提具足欢喜心、为彼修行、为彼 回向故,菩萨对菩提具有欢喜心。以此对六波罗蜜的清 净功德赞叹。 唐译:
功德品第二十二
205
不着及清净,降嗔与勤德, 不动并见实,有欲名菩萨。 略释:此偈以自利门说菩萨相。 “不着”是能行施, 不贪诸欲故;“清净”是三业清净,能持戒故;“降嗔” 是能安忍; “勤德”是欣求胜功德能精进; “不动”是于 所缘心不动摇能习定;“见实”是见甚深真如能修智; “有欲”是能起愿,乐大菩提故,以行此七事,名为菩 萨。 欲利他及见无害,领受他之损害及, 勇毅不放逸多闻,勤利他者菩萨也。 同样,以布施欲饶益诸有情,以持戒见或欲对他人 的生命、资产及妻子不作损害,不以妄语骗人等,三门 于他不作任何损害,以忍辱安受他人损害,以精进于所 作事业中不退坚固而勤作,安住静处无有散乱,对禅定 无有味着的不放逸的静虑,具足多闻圣法的智慧,此即 是精勤利益有情的菩萨,因为修持波罗蜜多时利益有情 以及究竟为利益一切有情回向获得无上菩提故。以此从 利他功德的角度赞叹菩萨。 唐译: 随摄及无恼,耐损并勇力, 不放逸多闻,利彼名菩萨。
20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略释:此偈以利他门说菩萨相。 ①“随摄”是施,恒以四摄摄众生故。 ②“无恼”是戒,自信于他不起恼害见故。 ③“耐损”是忍,他来违逆不怀加害报复故。 ④“勇力”是进,在苦度众生无有退屈心故。 ⑤“不放逸”是定,不着禅味来就下处生故。 ⑥“多闻”是智,能断一切众生疑故。 了知自取之过患,不贪受用不持嗔, 瑜伽知因无恶见,极住自宗菩萨也。 诸受用为自利而积累的过患者,是无精华、无常、 痛苦、如幻、于财起贪堕入恶趣、成为获得世出世间圆 满的障碍等,菩萨了知此等过患后作布施;对妙欲受用 不贪恋,舍家出家护持戒律;他人损害,对他心无怀恨 而安忍;对大乘止观瑜伽精进;专一修持等持是通达寂 止相、勉励相或极持相、舍相之三因;具足无有我见等 劣见的智慧故,此即是内安住的菩萨。此等是从内安住 禅定的角度作赞叹。 唐译: 厌财及舍欲,忘怨亦勤善, 巧相无恶见,内住名菩萨。 略释:此偈以住功德门说菩萨相。
功德品第二十二
207
①“厌财”是安住布施功德,了知悭财过失堕于恶 道招来贫穷故。 ②“舍欲”是安住持戒功德,若贪着五欲不能出家 受持戒故。 ③“忘怨”是安住安忍功德,他来损己不怀不报故, 怀报者如画石,不怀报者如画水,一堕恶道,一生善趣。 ④“勤善”是安住精进功德,为自他二利恒行六波 罗蜜故。 ⑤是安住禅定功德,善能分别寂止、勉励、舍三相 故。 ⑥“无恶见”是安住智慧功德,一切诸相不可得故。 ⑦“内住”是安住愿功德,“内”指极安住大乘不 动摇故。 具悲住惭愧功德,能受苦不贪自乐, 正念为主等持性,乘不乱者菩萨也。 以对痛苦有情具悲心者布施,以安住羞惭之功德护 戒,以他人损害等一切痛苦能顺受而安忍,对睡眠、散 乱等自己的安乐不贪著而为他利精进,恒时主要具足正 念等不为散乱所扰,恒时具足证悟诸法远离有无诸边的 平等性的智慧故,是极为入定之自性故,是于大乘中心 不扰动的菩萨。以此于大乘道不动摇的功德的角度作赞
20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叹。坚慧大疏中说此处一切颂前三句宣说行持六度,末 一句宣说回向无上菩提。 唐译: 具悲亦起惭,耐苦及舍乐, 持念并善定,不舍名菩萨, 略释:此偈以不退门说菩萨相。 ①“具悲”是施不退,悲愍他苦能行施故。 ②“起惭”是戒不退,观察此世他世以及法人不造 诸过故。 ③“耐苦”是忍不退,风雨寒热等以及他人违损之 事一切皆忍故。 ④“舍乐”是进不退,能行正勤人不耽着自乐故。 ⑤“持念”是定不退,能善摄心人由念力故。 ⑥“善定”是慧不退,无分别智慧具足故。 ⑦“不舍”是愿不退,不舍大乘故。 除他苦及不令苦,安忍苦及不畏苦, 解脱苦不分别苦,领受苦者菩萨也。 以布施遣除他人贫穷之苦,以戒律不作以杀盗令众 生痛苦之事,对自己的一切痛苦安忍,为利他入轮回且 为利他之事精进而不畏痛苦,以得禅定三摩地从欲界痛 苦及不悦意中解脱,以智慧对痛苦之相不分别,如是承
功德品第二十二
209
诺痛苦或纳受痛苦者是菩萨。以此不舍弃具痛苦之轮回 以及于痛苦无疲厌的角度作赞叹。 唐译: 除苦不作苦,容苦不畏苦, 脱苦不思苦,欲苦名菩萨。 略释:此偈以离苦门说菩萨相。 ①“除苦”是施,施他物时除他贫穷故。 ②“不作苦”是戒,安住戒时不作令他苦事故。 ③“容苦”是忍,行自他二利时诸苦能安受故。 ④“不畏苦”是勤,行难行时恒得不退故。 ⑤“脱苦”是定,离欲欲界时解脱苦苦故。 ⑥“不思苦”是慧,三轮清净时不起分别故。 ⑦“欲苦”是愿,为度化众生乐住生死故。 恶恶法喜自性法,呵嗔法而勤善法, 定法自在无法迷,行主法者菩萨也。 不喜以悭吝不布施之法,对成为无过失功德自性之 戒律欢喜,呵斥嗔恨法,对善法精进,以自在诸法的等 持力心得自在,具足于诸法无痴暗的智慧故,是行主要 真实法的菩萨。以此从不重财产、重视圣法的角度赞叹。 唐译:
21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乐法及性法,呵法亦勤法, 自在法明法,向法名菩萨。 略释:此偈以摄法门说菩萨相。 ①乐法者是施,爱施等法故;②性法者是戒,自性 护持故;③呵法者是忍,讥嫌嗔法故;④勤法者是进, 勤行大乘法故;⑤自在法者是定,诸禅自在故;⑥明法 者是慧,无上般若具足故;⑦向法者是愿,一向乐大菩 提故。 受用定学不放逸,将护善法不放逸, 于乐于法不放逸,乘不放逸菩萨也。 ①虽有受用然不布施而积累守护,是放逸。由受用 终当耗尽故,为令受用具义而施他,是对受用不放逸。 ②不防护佛制罪及自性罪,是放逸。以何人具戒三 门调柔,心不为佛制罪与自性罪所染而调伏者,称之为 不放逸。 ③不忍他害而报复,由不护自他之心故,是放逸。 对他人所作损害,菩萨心无扰动、不报复反作饶益,由 兼护自他故,是不放逸的安忍。 ④并非以散乱不修持善法的放逸,对世出世间的善 法修持,是不放逸的精进。 ⑤获得禅定安乐而无味着,是不放逸的安乐。 ⑥执诸法为常、乐、我、不空之见,是放逸。证悟
功德品第二十二
211
无常等不颠倒,是于诸法不放逸的智慧。 如是菩萨具有对大乘法如实作意的不放逸。以此, 从具足不放逸修行六度的角度作赞叹。 唐译: 财制护善乐,法乘于此七, 七种不放逸,是故名菩萨。 略释:此偈以不放逸门说菩萨相。 ①财不放逸,此由布施不施不坚、施则坚固故。 ②制不放逸,此由持戒如佛说应作者作、不应作者 不作故。 ③护不放逸,此由忍辱护自他心、无两害故。 ④善不放逸,此由精进常起正勤、行六度故。 ⑤乐不放逸,此由修定诸禅乐受不味着故。 ⑥法不放逸,如实真法此能知故。 ⑦乘不放逸,此由大愿魔王来坏其菩提心亦不退 故。 惭愧不敬愧生过,惭愧不忍愧退失, 惭愧散乱愧劣见,愧入别乘菩萨也。 ①见乞不施,或变脸、詈骂不敬而施,对此菩萨羞 惭,因为世间尚以富家分文不施乞丐且詈骂为羞耻,何 况菩萨誓以大悲倾己所有供养众生,故若见乞不喜不予 理睬,非菩萨之本分故羞惭。 ②诸菩萨应对微细佛制罪与自性罪亦极谨慎故,对
21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造微细罪也羞惭。 ③诸菩萨应能安忍一切损害与痛苦故,若不忍损害 而心扰乱,则羞惭。 ④诸菩萨应是相续不断恒作广大精进故,若于修善 中退失而懈怠,则羞惭。 ⑤诸菩萨应是于无量禅定、等持心得自在,若身处 聩闹之处、心为境转而住散乱,则羞惭。 ⑥诸菩萨应是以小见仅人无我及于法不远离见相 为己羞惭故,不入其余声缘乘,若趋入及修持小乘,则 成羞惭。 以此,从不欲他乘的角度作赞叹。 唐译: 不遂及小罪,不忍退亦乱, 小见及异乘,七羞名菩萨。 略释:此偈以有羞门说菩萨相,①不遂羞,羞悭贪 故;②小罪羞,羞微细罪见怖畏故;③不忍羞,羞不忍 故;④退羞,羞懈怠故;⑤乱羞,羞退定故;⑥小见羞, 羞余小执通达法无我故;⑦异乘羞,羞起小乘心舍大菩 提故。 此生他生以及舍,具行以及得自在, 示平等及以大果,菩萨行于作利益。 如是修持彼等一切波罗蜜多,从成办他利为主而直 接利他的功德角度作赞叹者:
功德品第二十二
213
以布施对贫者施财,令其今生得利益,及以布施等 摄受后安置于戒律中,故对其后世也作利益;以安忍能 令相续平静,于怨害不报复,住舍而利益有情;为他人 之事,以精进作助伴或具足精勤而饶益;以禅定能得神 通等功德自在,以此利益他人;以智慧,对寻求五明学 尤其是寻求内明三乘诸法者,随其意愿宣说而利益他 人。如是修持六度能得如来大果位,由此尽虚空界利益 一切有情故,如是从因果两方面诸菩萨利益一切有情。 坚慧注释中宣说此颂是上述诸义的归纳。 唐译: 今世后世舍,起勤亦得通, 等说及大果,七摄名菩萨。 略释:此偈以摄生门说菩萨相。 ①今世摄,即以布施摄现在众生。 ②后世摄,即以持戒摄未来众生,得胜生处方能摄 故。 ③舍摄,即以忍辱摄有恼乱众生。 ④起勤摄,即以精进摄懈怠众生。 ⑤得通摄,即以禅定摄他方众生,往彼化故。 ⑥等说摄,即以智慧摄下中上众生,以平等心宣说 无增减故。 ⑦大果摄,即以大愿若得佛果摄诸众生无有余故。 以上九偈以异门宣说六度及大愿,应知是菩萨相。
21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壬二、宣说菩萨之异名 菩萨摩诃萨,具慧明锐胜, 佛子佛依处,能胜佛之苗, 具力及圣胜,商主名称胜, 具悲大福德,自在及具法。 此等也是从功德方面与实际意义相应的名,也可称 为功德之异名。此亦,所有菩萨之名以菩萨等十六种名 宣扬。 对二无我之自性的甚深所知法,心具净信故,称为 菩提萨埵;或者为成就无上菩提而意乐坚定故,称为菩 提萨埵;摩诃萨埵(大勇士)者,对大力具自在,于一 毛孔中也能显示三千大千世界劫之成坏等。又可释为: 我欲得无上大菩提果,称为菩提萨埵;欲将一切有情从 轮回痛苦中救度后安置于涅槃故,称为摩诃萨埵。或以 大智慧虽住轮回而不被轮回过患所染,由此称为菩提萨 埵;以大悲为利益有情而兴无边精进故,称为摩诃萨埵。 或可释为:发心修持无上菩提的菩提萨埵具足上述七种 大故,称为摩诃萨埵。如是诸相都是从反体上作的分别, 实际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二者成为菩萨的总称,无有差 别。 又以观待各地而言,诸前前者是菩提萨埵,诸后后 者是摩诃萨埵。即胜解行地发心者称为菩提萨埵,得圣 地者称为摩诃萨埵;不净七地称为菩提萨埵,清净三地
功德品第二十二
215
称为摩诃萨埵。无论如何,修持无上菩提之因——难行 的无量波罗蜜故,求证难得的无上菩提的发心无有怯弱 故,安立是菩提萨埵。 具足深广智慧故,称为具慧;能释甚深密意、于十 方世界普放圣法光明故,称为明锐胜或胜威严;能持佛 种不断且生如来种性中故,称为佛子;是成佛之因故, 称为佛依处;能胜自他相续中一切烦恼故,称为能胜; 成为如来三身、十力、四无畏等如叶、花、果等法之因 故,称为佛芽;降魔并超无明习气地故,是唯一勇士具 力;较一切世间希有故,称为圣胜;令沉迷轮回苦海的 众生到达解脱城彼岸故,称为导师;于十方浩瀚刹土中 功德名称遍满故,称为大名称或胜称;具足不舍一切有 情的大悲故,称为大悲;具足施等无量善根故,称为大 福德;于世出世间一切圆满得自在故,称为自在;同样, 以无罪故,称为具无漏法者。 如是主要以此十六名为例,还宣说无畏、勇士、坚 固、殊胜有情等各种异名。 唐译: 应知诸菩萨,亦名摩诃萨, 亦名有慧者,亦名上成就, 亦名降伏子,亦名降伏持, 亦名能降伏,亦名降伏芽, 亦名为勇猛,亦名为上圣,
21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亦名为导师,亦名大名称, 亦名为有悲,亦名大福德, 亦名自在行,亦名正说者。 略释:菩萨之名有十六种,皆依义立。应知:为利 他求菩提故,名为菩萨;具足七种大故,亦名摩诃萨; 证悟甚深与广大故,亦名有慧;智慧较他超胜故,亦名 上成就;为佛意子故,亦名降伏子;为成佛所依故,亦 名降伏持;破四魔故,亦名能降伏;成为果十力等所依 故,亦名降伏芽;具破四魔之力故,亦名勇猛;证二无 我故,亦名上圣;令所化有情解脱轮回及以利乐将护故, 亦名导师;以功德大而称誉故,亦名大名称;以具大悲 故,亦名有悲;以积广大福德资粮故,亦名大福德;以 功德自在故,亦名自在行;以具六波罗蜜多故,亦名正 说者。 辛二、从证悟果之菩提的角度对菩提萨埵 释词而赞 叹分二:一、真实;二、其分类 壬一、真实(以五颂宣说) 证妙性善证大义,证诸义以及普证, 证诸方便差别因,由此是谓菩萨也。 证悟人法无我故,证悟真如;能成办自他广大利益 故,证悟大义;能证悟以有为法、无为法、有漏法、无 漏法所摄的一切所知义故, (证悟一切义) ;并非有穷尽
功德品第二十二
217
之暂时证悟,而是在五蕴入无余界时智慧亦不穷尽故, 称为恒常证悟;了知调伏所化应以何种化身、传何种法 门等,了知调伏无边众生之方便。以此五种殊胜功德超 胜故,称为菩提萨埵。 “菩提”义为证悟, “萨埵”义为 具心。 唐译: 实觉大义觉,一切觉恒觉, 及以方便觉,五觉名菩萨。 略释:由具有觉悟人法二无我之实义觉,觉悟自他 大义之大义觉,觉悟一切有为法无为法义之一切觉,虽 现涅槃觉悟无尽之恒觉,觉悟随所化机而作方便之方便 觉,故名为菩萨。 证我以及证细见,证种种识及一切, 非清净分别证因,由此是谓菩萨也。 此外还有四种证悟。心、意、识三法之中,①心即 是一切种阿赖耶识,由其显现一切器境、五义、根身, 了知或证悟此义,称为随我证悟者,因为了知所谓“我”, 无有其他有事,唯是自相续中刹那不断的阿赖耶识,对 彼以末那识内观后仅缘“我”而已。②所谓意,是末那 识,以彼缘阿赖耶识后执我,其眷属是五种遍行心所以 及具足我见、我爱、我痴、我慢四法,遍行善、恶、无 记心的阶段的有覆无记如是了知者,称为证悟细见,因 为坏聚见是一切劣见与烦恼之因,故须认识一切见的根
21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本彼微细者。③颂云“证种种识及一切”,即是了知六 识之自性,缘色等六境,随行诸心所善、恶、无记三者, 具足任何受之自性,了知此等法,称为了知分别种种心 识。④如是彼等八识,虽无能取所取然分别为二取者, 是虚妄分别仅依他起之自性一切如梦如幻般。能了知的 是此四种根据故,称为菩提萨埵。此是了知世俗现相。 唐译: 随我及小见,及以诸识身, 亦于虚分别,四觉名菩萨。 略释:复由四觉名为菩萨,即①随我觉,由觉心故, 心即是染污意识所执的所依——阿赖耶识;②小见觉, 由觉意故,“意”即是与我见等四种烦恼相应、缘阿赖 耶识执我者,以难断故,称为小;③识身觉,由觉识故, 识即是六识身;④虚分别觉,由觉虚妄分别故,虚妄分 别即是上述心意识三者,一切菩萨唯觉此心意识均是虚 妄分别、依他起故。 证无证及证随证,证无事及证极生, 证无证各别证因,由此是谓菩萨也。 ①证悟世间从未证悟的无分别智慧无缘如虚空般 的境界,证悟未知者。②以后得智证悟一切法如幻平等 者,称为后行证悟,或者为了知无明等顺生了知,称为 未证了知;证悟无明灭则行灭等缘起还灭,称为后行分 别证悟。③证悟无自相遍计所执法是无法各自了知。④
功德品第二十二
219
证悟一切能取所取的显现均由刹那依他起产生,是证悟 个别极生。⑤证悟诸凡夫前未证的法性二空圆成实,称 为分别证悟未了知或未证。以分别证悟如是五种义故, 称为菩萨。此也是从证悟二谛的方式安立。 证无义及证胜义,证诸义及证一切, 所证证依证证因,由此是谓菩萨也。 又有五种了知二谛的方式者:①从依他起识中产生 三界能所二取的一切显现,虽对彼贪执恒常感受痛苦, 然了知能所二取无实有者,即是了知无义;②了知二空 自性圆成实者,即是了知胜义;③了知一切二取显现唯 是遍计所执而无实有者,即是了知能所显现诸义;④了 知以蕴、界、生处等尽所有所摄的一切法者,即是了知 世俗;⑤所了知境、能了知者以及了知,对此三轮无缘 而了知,即是了知胜义。如是三种自性及二谛,由了知 彼等五法的根据,称为菩提萨埵。 唐译: 无境及真义,永无亦圆满, 亦说不可得,五觉名菩萨。 略释:复由五觉名为菩萨,即是觉依他起性之无境 觉,觉圆成实性之真义觉,觉遍计所执性之永无觉,觉 一切境一切种之圆满觉,觉三轮清净之不可得觉。后者 三轮是应觉之菩萨境、依觉之菩萨身、觉性之菩萨智此 三轮不可得故,名为不可得觉。
22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证当成就及证处,证出胎及证次第, 极证及证断疑因,由此是谓菩萨也。 又以了知五知故称为菩萨:了知已成就无上大菩提 者,即是了知于大密严刹土中所现前的三身;了知处者, 即是了知最后有菩萨示现安住兜率天宫饶益诸天;了知 入胎者,即是了知于赡部洲入母胎,在彼处成熟有情; 了知次第者,即是了知出生、王宫享受五欲、舍王位出 家、苦行、于金刚座以化身现证菩提、成佛后为断除一 切众生疑惑而广转法轮。以此等根据,称为菩萨。此是 从最后有菩萨于密严刹土中以报身相现前大菩提后在 南赡部洲以化身相显现成佛的角度来宣说的。 唐译: 成就及处所,胎藏随次现, 及以断深疑,五觉名菩萨。 略释:复由五觉名为菩萨,即①成就觉,即成佛果; ②处所觉,即住兜率天宫;③胎藏觉,即入母胎;④随 次现觉,即出胎、受欲、出家、修行、成道;⑤断深疑 觉,即为诸众生转大法轮。 壬二、宣说以十一种了知得菩萨之名 具慧得未得慧及,证极住以及随证, 各别说离戏破慢,有慢慧未熟正熟。 由了知十一种了知之分类故,称为菩萨。所谓十一 种分类者,即是了知过去、未来、现在三者以及内、外、
功德品第二十二
221
粗、细、劣、胜、近、远。此亦,⑴彼具慧菩萨获得了 知过去法的智慧称为了知已得法,由诸过去法于过去时 各自已得故;⑵了知未来所生法者,称为了知未得法, 由彼等法现在不成立有事或未得故;⑶了知现在法,称 为极住,生而未灭故;⑷菩萨以自心了知无常、痛苦等 者,称为了知内法,内以自心了知故;⑸由其他善知识 宣说而了知者,是依外缘了知;⑹能分别宣说诸法的自 相与共相的智慧者,即是依字词句之粗;⑺内在入定心 以语言不可表达安住无分别之细;⑻七地以下具微细我 执故,具有慢慧,即是平凡或劣;⑼由八地以上无分别 智慧任运成就,微细我执亦无故,断尽我执,称为胜; 或者“劣”可释为具我执的胜解行地的证悟,由尚未断 除二取分别念故;得圣地后断二取故破我执,称为“胜”; ⑽智慧未成熟者,即是七地以下智慧,由尚未得无分别 智慧无勤任运故,称为远慧;⑾八地以上智慧者,称为 真实成熟,由无分别智慧不须勤作任运自成故,称为近 慧,由近佛地故。或者胜解行地与圣者地次第称为未成 熟及成熟。 唐译: 得不得及住,于自亦于他, 有说与无说,有慢及慢断。 未熟亦已熟,如此十一种, 一切皆能觉,是故名菩萨。 略释:复由十一种觉故名菩萨。
22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⑴“得不得及住”,即依次为过去觉、未来觉与现 在觉。 ⑵“于自亦于他”,即以自内证是内觉,于他随证 是外觉。 ⑶“有说与无说”,即依有说闻思而觉是粗觉,依 无说离戏而觉是细觉。 ⑷“有慢及慢断”,即有慢七地以下为劣觉,无慢 八地以上为胜觉。 ⑸“未熟亦已熟”,即未熟者觉彼,久远方觉,是 远觉;已熟者觉彼,于近即觉,是近觉。 《大乘庄严经论·功德品第二十》释竟
行住品第二十三
223
行住品第二十三 戊六、行为及究竟品分四:一、菩萨之兆相;二、 菩萨投生种种身相;三、得地之相;四、以赞叹究竟功 德之方式宣说 己一、菩萨之兆相 大悲及爱语,勇毅及伸手, 定释甚深意,此等具慧相。 摄受令信解,不退二摄故, 由意乐加行,当知有兆相。 如同以烟因或相可推知有火般,是对菩萨显示修行 六波罗蜜多相应的五种兆相,由了知彼等兆相后,即能 算是菩萨。 五种兆相者,即①以具悲心摄受一切有情;②于世 间及法的善说爱语具足;③为作他利,任以何种畏惧与 痛苦均不怯弱而坚固;④布施己所拥有的恒时无悭而伸 手,即是布施;⑤善释佛经密意。此五者是诸具慧菩萨 的兆相。此亦,以悲心摄受有情、以爱语信解、以坚固 遇苦不厌及以伸手和解释甚深佛经密意二者的方式作 财法布施摄受有情故,由初始意乐及后四者是加行,故 当知具有五种兆相。
22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其中,①悲心自性分为具足意乐与具足修行二者, 意乐之中,有从不善业中脱离后安置于善业中的利之意 乐,拔除三恶趣等痛苦后安置于善趣安乐中的乐之意 乐;具足修行者是依靠如是利乐心,以三门安置众生于 利乐中,对如是具悲者称为具悲心菩萨。 ②爱语之自性也分两种,即世间名言的谈论和传法 的谈论,其中初者又分二,即令众皆喜之语者,是面带 微笑、亲切问候等令生欢喜;令真实欢喜者,是欲子孙 及亲友之兴盛,对收藏、粮食增上等顺其心意说和善语。 传法谈论者,传六度、菩提分等法,令诸有情获得善趣 与解脱。 ③坚固者,以等持、精进、智慧三种力具有坚固而 能安忍之本性故,任以何苦何种怖畏均不畏惧、怯弱而 不退转。 ④伸手之自性者,分广大施与无染施二者,其中初 者,内之头目手足等、外之转轮王位等受用尚能施舍, 何况余财,此非微小而是广大施;第二,不施有害于今 生及他世的毒物、兵器等,唯以清净物、无悭及不望报 而施。 ⑤善释佛经密意之自性者,以具足四无碍解如理了 知意趣、密意等以及无倒宣说甚深义。 ①悲心的五种对境是痛苦、作杀生等邪行、放逸、 入邪见以及未断烦恼习气的一切凡夫有情;②爱语的所
行住品第二十三
225
依或对境有五种,即亲切问候等善于向人主动问候,以 令亲情及受用增上的语言者令生欢喜,宣说于怖畏中解 救的语言者能作安慰,别人虽未特意请求然对其所作主 动承诺帮助者能作便利,宣说获得善趣、解脱的圣法; ③坚固的所依或对境也有五种,即是轮回之苦、有情之 邪行、长久之时、辩论者之反驳、行持广大学处;④伸 手的处及所依也有五种,即是如上所说广大布施、无偏 堕而施、恭敬而施、无烦恼而施、不求回报异熟而施; ⑤善释佛经密意的所依或对境也有五种,即是如来经典 具足甚深微妙的现而空、缘起流转还灭是第一依,善巧 戒律中堕罪以及于堕罪中还净之法是第二依,诸法的自 相与共相是第三依,明辨诸经的密意及词句为第四依, 能分别诸法的种种词句为第五依。 ①具足悲心之果,现世无怨而安乐住,他世生于善 道;②爱语之果,断除四种语罪故,一切生中语言威重、 他人信服其语;③坚固之果,现世于所受持的戒律中不 失坏,以安忍能摄自他,他世中行菩萨行究竟而不退转; ④伸手之果,现世利他,其果于他世中自得广大受用而 圆满菩提资粮;⑤善释佛经密意之果,现世以宣说三藏 法故遣除他人的未证、邪证及怀疑,他世中也能通达五 明。 五种兆相依次如是宣说者,即初以悲心作因而说爱 语,以悲心善说的彼等不以轮回苦而生厌离,以坚固者,
22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即以财施摄受有情后,为其善释圣法令得成熟。 若问:彼五法分别为何种波罗蜜多所摄?①悲心 者,依种性的种子串习四无量的禅定波罗蜜多所摄;② 爱语者,是断除恶口等的戒波罗蜜多所摄,又宣说法是 智慧所摄;③坚固者,是以精进、安忍、智慧波罗蜜多 三者共摄;④伸手是布施波罗蜜多所摄;⑤善释佛经是 以禅定、智慧波罗蜜多所摄。论中所说五种作用以上宣 说完毕。 如是具足悲心等前三者的方式,后二者是对有情的 增上意乐,由发心欲将有情安置于有余涅槃故,称为利 之增上意乐,因为具足不为烦恼所扰之安乐故;由发心 欲安置于无余涅槃故,称为乐之增上意乐,因为此是具 足远离生老等一切痛苦之安乐故。因此悲心等五法是被 利及乐的增上意乐所摄而宣说,彼增上意乐的分类在下 文之中由“未净净极净”等宣说,增上意乐的作用则由 “诸地中具慧”等宣说。 唐译: 内心有怜愍,爱语及勇健, 开手并释义,此五菩萨相。 略释:菩萨有五种兆相,即是怜愍、爱语、勇健、 开手及释义。其中, “怜愍”是以菩提心摄受利益众生, “爱语”是令众生于佛法生起正信,“勇健”是于难行
行住品第二十三
227
苦行不退屈, “开手”是以财摄受众生, “释义”是以法 摄受众生。“怜愍”是意乐,后四者是加行。 己二、菩萨投生种种有情身相 菩萨恒常作,诸转轮胜王, 由是诸生中,入利益有情。 诸地中具慧,出家由授得, 别由法性得,别示现出家。 诸出家类者,具无量功德, 如是勤律仪,增胜在家者。 诸地中智者,愿后世乐果, 愿此生行善,及愿得涅槃, 未净净极净,缘有情意乐。 诸地中具慧,愿及心平等, 作有情主宰,聚眷而摄受。 具慧之业及,复又以愿及, 三昧及自在,许以彼受生。 宣说诸菩萨受生种种有情身相者,对诸有情以慈悲 增上意乐坚固的诸菩萨非如声闻舍弃轮回而是不舍轮 回为利有情数数受生后成熟诸有情,主要现在家或出家 种种身相。诸菩萨时而常作在家转轮王后,彼等于生死 中成熟诸有情于善法中作利益。一地等诸地中也出家由 和尚、阿阇梨依白四羯磨受得净戒,具足以法性力得无
22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漏戒,以及以化身示现出家身,共有三种。 诸在家者有极多散乱、贪嗔等烦恼及痛苦,诸出家 者则具足与上述过失相反的无量功德,如佛在经中所说 的越泥坑、度河流、跨不净处及火坑等,以种种异门作 了赞叹。以如是之故,精勤具律仪菩萨的所依身胜诸在 家菩萨。 菩萨受生轮回之因是欲利乐有情的增上意乐故,宣 说彼者。胜解行地与诸十地的诸坚固菩萨,欲安置其他 有情于后世或诸他世中之悦意果者,是乐之意乐;欲彼 现世趣入无烦恼之善根,是利之意乐,最终欲彼等获得 有余、无余之涅槃,此者如上述般也是利之意乐。亦即, 欲安置于安乐中的乐之增上意乐,欲令离诸烦恼的利之 增上意乐。总之,欲一切有情获得暂时、究竟的利乐, 称为增上意乐。 彼增上意乐的分类:在胜解行地未现量证悟发心 故,执著见道所断能所二取故,称为不清净增上意乐; 一至七地之间,称为清净增上意乐;不退转三清净地时, 称为极清净增上意乐。承许诸菩萨如是对诸有情增上意 乐。宣说所谓八地等不退地者,获得八地后,不可能退 转至有勤作之相故。 如是就对境众生而言,有利之增上与乐之增上二
行住品第二十三
229
者,就自相续而言,可分不清净、清净、极清净三类, 共有增上意乐的五种分类。 依靠彼增上意乐摄受有情者,即是增上意乐的作 用。此亦,①以发愿摄受者,在胜解行地时,发心将一 切有情安置于涅槃界中,以发愿摄受诸有情;②登初地 后,获得对自己与一切众生内心平等故,以平等心摄受; ③以成为主宰摄受者,转轮王等诸地主宰具有权势后以 财施利益诸有情以及安置十善业中而摄受;④以引导群 众而摄受者,成为大众的阿阇梨及和尚后,以说法的方 式聚诸眷属弟子而摄受诸有情。如是以此四种摄受而摄 受。 菩萨受生之因有四种,①诸具慧菩萨投生者,安住 胜解行地的菩萨多数以业因受生,因为彼等内心未得自 在故,未必随所欲生无疑而受生彼处,有时虽也可随愿 受生,然最主要是以积累福德资粮的业力受生于利益自 他的生处。②此外,以愿力受生是入一地及二地诸菩萨 者以愿力于人、天、旁生、恶趣、地狱彼彼处利益种种 众生如发愿般投生。当世间出现旱涝之灾时,为了断除 有情的饥渴痛苦,受生为鱼或象等身后,以自己的肉体 令有情满足;在疾疫劫等时,受生能遣除彼等疾病的身 体后,以食彼肉能令诸疾疫解脱,又受生为成就密咒者、
23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神医之身后,能灭种种有情疾病等,受种种生。如《说 善逝深密经》中所说般。③三至七地之间的诸菩萨以三 摩地受生,因为彼等内心三摩地极其堪能故,虽得四禅 然不以此受生于色界而受生于欲界中,以及欲生何处以 三摩地受生。④安住八、九、十地的诸菩萨者,任生何 处、示现何种身是具有自在故,是承许以自在的方式投 生。以彼等也显示化身从兜率天降世、入胎等显示种种 生。如是《十地经》宣说八地时说:“得寿自在,于不 可说不可说劫加持寿量故;得心自在,已于无量无数等 持、智观入故;得财自在,已能示现一切世界无量庄严 具装饰加持故;得业自在,应时能现业果加持故;得生 自在,于一切世界示现受生故;得愿自在,于随所欲佛 刹时分,示现成佛故;得胜解自在,已能示现一切世界 佛充满故;得神通自在,诸佛刹中皆能示现神通游戏故; 得智自在,已能示现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相好、 正等觉故;得法自在,已能示现无边无中法门明故。” 如宣说般获得十种自在,如是胜解行地诸菩萨虽也有依 愿力投生,但绝大多数都是以业力投生;安住入一地和 二地的诸菩萨虽也有以三摩地投生,但绝大多数都是以 愿力投生;安住三至七地之间的诸菩萨以三摩地投生; 安住三清净地的诸菩萨获得十种自在故,以自在投生。
行住品第二十三
231
如是诸菩萨依四种受生因于种种生处受种种生时,心清 净之小品、中品、大品是以地之次第而如是成立。 唐译: 菩萨一切时,恒居轮王位, 利益众生作,在家分如此, 受得及法得,及以示现成, 三种出家分,在于一切地。 应知出家分,无量功德具, 欲比在家分,最胜彼无等。 略释:以上三偈显示菩萨在家分与出家分。 菩萨在家恒时作转轮王,化导众生行持十善远离十 恶,于一切时利益众生。菩萨出家之轨有三分:①受得 分,即从亲教师及轨范师处得受清净戒;②法得分,即 登初地后尽断因之见道所断、果之过失堕罪从而依法性 得无漏戒;③示现分,即由殊胜化身示现出家者。彼二 身相比,应知出家分由现世后世当得无量功德故,较在 家分殊胜。 《郁加长者请问经》云: “住家多恶聚,出家 多德聚。” 唐译: 爱果及善根,涅槃欲令得, 未净净极净,谓在诸地中。
23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欲乐及平等,增上与徒众, 四心于诸地,摄受一切生。 业力及愿力,定力亦通力, 依此四种力,菩萨而受生。 略释:初偈说菩萨五种极大心(增上意乐),即乐 极大心、利极大心、未净极大心、已净极大心、极净极 大心。①令诸众生获得后世可爱果,是乐极大心;②令 诸众生即生行持诸善及得涅槃,是利极大心;③胜解行 菩萨的极大心是未净极大心;④一至七地菩萨的极大心 是已净极大心;⑤后三地菩萨的极大心是极净极大心。 如是五种承许是缘众生利益的极大心。 次偈说菩萨四种摄受众生,①以欲乐心摄受,即以 菩萨心摄受众生;②以平等心摄受,即入初地得自他平 等心摄受众生;③以增上心摄受,即居主位以自在力摄 受众生;④以徒众心摄受,即摄受为弟子而摄受。 末偈说菩萨四种受生,①业力生,即胜解行地菩萨 业力自在随所欲处而受生;②愿力生,即登地菩萨愿力 自在,为成熟众生而受旁生等生;③定力生,即得定菩 萨定力自在,舍上界于下界受生;④通力生,即得神通 菩萨通力自在,能于兜率天等示现诸相而受生。 己三、诸菩萨安住之地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行住品第二十三
233
庚一、略说 性相有情及学处,五蕴成就及兆相, 释名以及所得者,由彼等为依及地。 十地以八义宣说,何等八义?即地之体相、补特伽 罗、学处、蕴、成就、兆相、释名、所得者,由彼等宣 说是安住及地。犹如何处安住之基——大地上有情与无 情的草木等生而安住故称为大地般,同样,以诸菩萨心 之小、中、大三品清净之差别产生世间与出世间一切功 德故,称为地。 庚二、广说分八:一、地之体相 辛一、地之体相 由证胜空性,住业不坏失, 由住定极乐,其后生欲界, 由是菩提分,回向轮回者, 心无染污者,成熟诸有情, 所为意乐生,护离诸染污, 一行道相属,无相定一道, 无相任运成,佛土亦极净, 此后于有情,令成熟成就, 三昧总持等,菩提清净也, 以此等安立,当知地性相。
23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一地时现量证悟人法二种无我故,能证悟殊胜空 性,此是一地体相。如是获得一地, 《十地经》云: “意 乐及增上意乐坚固,心力与智慧力极为显明,证悟三世 平等性。”即是证悟人无我故,意乐坚固;证悟法无我 故,增上意乐坚固。又证悟人无我故,心力极其显明; 具有证悟法无我之智慧故,智慧力极其显明;证悟三世 一切有法一味空相故,称为了知三世平等。 如是得一地后,得二地时,观知善恶业果报、苦乐 异熟决不空耗,一切时中唯行十善业道,不善业道于梦 中也不会行持故,第二地安立为诸业不空耗之体相。如 是二地菩萨断除杀生等业,一切时不退转,即是刹那害 心尚不产生,何况真实损害众生等。如经云:“一切众 生堕恶趣者,莫不皆以十不善业,是故我当自修正行, 亦劝于他令修正行”等乃至广说。 三地之体相者,安住四禅的安乐,于彼禅定中无有 退失之同时,在获得彼禅定后,投生欲界中。经云: “菩 萨如是见如来智慧无量利益,见一切有为无量过患,则 于一切众生生十种哀愍心。何等为十?所谓见诸众生孤 独无依,生哀愍心……”乃至“听闻彼法后心生定解、 独自安住静处”等乃至“成就初禅、二禅、三禅与四禅, 产生静虑及解脱”等广说般。 其后第四地之体相者,以智慧现前诸菩提分后,以
行住品第二十三
235
悲心在轮回中善于回向之体相。有者反问:“诸菩提分 法是从轮回中出离之道,彼者如何能回向轮回而成轮回 之因呢?”答:“比如不为善巧方便摄持的剧毒虽是死 因,然以善巧方便摄持之毒却成妙药,同样,未以大悲 方便摄持的修持菩提分法者是出离轮回之因,而以大悲 摄持的修持菩提分却成为受生轮回之因,因为诸菩萨不 舍轮回修菩提分也以大悲摄持,为利益有情修持故,彼 等菩提分成为不背离轮回而观照轮回之因,故回向于轮 回,如是如大疏中所说般,经中亦云:“佛子,菩萨住 此第四地,观内身循身观,勤勇念知,除世间贪忧。” 等乃至“菩萨修行如是功德为不舍一切众生故,本愿所 持故,大悲为首故,大慈成就故,……”等广说般。 第五地之体相者,心无杂染者堪能成熟诸有情而安 立。彼亦,此地具足烦恼对治,修四圣谛故,无有贪等 烦恼而通达经典及种种工巧明,且以三乘法成熟诸有 情。经云:“彼发起正念、智慧、证悟之心力、作意故 不退转,彼者善解此是苦圣谛。”等。又云: “常勤修学 殊胜行法。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为利益众生故,世间技 艺靡不该习。所谓文字、算数、图书、印玺、地水火风、 种种诸论,咸所通达。又善方药疗治诸病,癫狂、干消、 鬼魅、蛊毒悉能除断。文笔、赞叹、歌舞、伎乐、戏笑、 谈说,悉善其事……”乃至“但于众生不为损恼,为利 益故,咸悉开示,渐令安住无上佛法。”
23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第六地之体相者,以为利益有情故意受生轮回时, 修持缘起法、能严禁杂染不为其染污而安立。彼亦,安 住六地诸菩萨受生三界之中,并非以业惑力无自主受 生,而是以福慧大资粮摄受故,不失坏正知正念而为利 有情当受生于彼彼处,如是特意思维而故意受生且安住 多次修持缘起故,能严禁杂染不被染污。经云: “佛子, 此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已,复以大悲为首,大悲增上,大 悲满足,观世间生灭,作是念:世间受生皆由著我……” 等广说般。 第七地之体相者,与一行道相连,一概决定无相安 立。一行道者即是第八地,在未至彼道之间,菩萨别别 相续的精勤等有异相故,不是一行道,获得八地后无分 别智慧平等任运故,无勤及无有不同相续的执著相故, 一行道者犹如一切河流流入大海融为一体般。与一行道 相连者,即是第七地,因为即此无间得第八地故,在获 得第七地时,通达经藏等诸法义也无相而一味,是无相 一概决定道。经云: “佛子,譬如有二世界,一处杂染, 一处纯净,是二中间难可得过,唯除菩萨有大方便神通 愿力。佛子,菩萨诸地亦复如是,有杂染行,有清净行, 是二中间难可得过,唯除菩萨有大愿力方便智慧乃能得 过。”此经说明了第七地是与一行道相连之义。无相一 概决定之义,经云:“佛子,菩萨住此地,善净无量身 业无相行,善净无量语业无相行,善净无量意业无相行
行住品第二十三
237
故,得无生法忍光明。” 第八地之体相者,由无相且无有以勤作之动摇及净 修佛国净土安立彼者的体相。安住第八地时,无相无分 别智慧无勤作任运成就,能净修佛国刹土器情清净。经 云:“佛子,菩萨成就此忍,即时得入第八不动地,为 深行菩萨,难可知无差别,离一切相、一切想、一切执 著,无量无边,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离诸喧诤, 寂灭现前。譬如比丘具足神通,……”等广大宣说。犹 如入灭定者无有动摇分别念及想,如是远离一切想之勤 作及事业犹如睡眠者梦见自己为大水所冲为从彼解脱 而奋勤,当彼醒来时无间即离此勤作,如是欲救度以烦 恼四流漂流的诸有情而作大勤作,然得第八地时无间远 离一切特意勤作之心;犹如远航之船未至大海,须用力 排牵,一旦入海,被风轮吹动,不须勤作便能于海中自 然航行,如是至第八地时,以无勤方式入一切智智,此 前以勤作不能如是成就力。虽如此,然以任运无分别等 持力无有勤作能净修佛刹等。如经云: “修行受生无量、 清净刹土无量、成熟有情无量。”等。 得第八地后第九地之体相者,以获得四无碍解于传 法无碍能成办成熟诸有情而安立。如是经云:“佛子, 菩萨住此善慧地,作大法师,具法师行,善能守护如来
23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法藏,以无量善巧智,起四无碍辩,用菩萨言辞而演说 法。此菩萨常随四无碍智转,无暂舍离。何等为四?所 谓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辞无碍智、乐说无碍智。此菩 萨以法无碍智,知诸法自相;义无碍智,知诸法别相; 辞无碍智,无错谬说。乐说无碍智,无断尽说。”等乃 至广说。 第十地之体相者,获得无量三摩地、陀罗尼门而安 立,即是得十地时,菩萨的三摩地所谓“无垢”、 “大乘 光明”等无量三摩地门均能获得,彼等三摩地称为产生 神通等无量功德之因或处之门;如是能获得无尽宝箧陀 罗尼、无边门陀罗尼等无量陀罗尼门,以彼等陀罗尼受 持如来所传法之句义,是为诸有情传授种种法门之因 故,称为门。经云:“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如是智慧入 受职地已,即得菩萨离垢三昧……一切佛皆现前三昧。” 等。“有无量百千阿僧祇解脱门,皆于此第十地中得。 如是乃至无量百千阿僧祇三昧门、无量百千阿僧祇陀罗 尼门、无量百千阿僧祇神通门,皆悉成就。” 第十一如来地者,断除二障及习气故,以具足尽无 生智慧之大菩提极其清净之体相而安立。《解深密经》 云:“一地、二地断除如外皮之熏习,三地以上断除如 果肉之熏习,复断如核心之熏习,断除一切熏习之处,
行住品第二十三
239
我说即是如来地。” 当知以彼等如是安立了从一地乃至佛地之间是如 何之体相。 唐译: 证空证业果,住禅住觉分, 观谛观缘起,无相无功用。 化力净二门,及以菩提净, 以此诸所说,立地相应知。 略释:此二偈宣说菩萨十一种住相,即是十一地, 以“安住”各“地”故。 ⑴“证空”显示初住相,即初地菩萨安住于人法二 无我空性中。 ⑵“证业果”显示第二住相,即二地菩萨证知善不 善业及其果,诸业不坏能护净戒微细过亦不染。 ⑶“住禅”显示第三住相,即三地菩萨能受欲界而 不退失禅定安乐。 ⑷“住觉分”显示第四相,即四地菩萨能入生死而 不舍离觉分。 ⑸“观谛”显示第五住相,即五地菩萨以种种明教 化众生,烦恼唯心,并无受缚之实有人我。 ⑹“观缘起”显示第六住相,即六地菩萨能不起杂
24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染心而依修持缘起法受生于轮回中。 ⑺“无相”显示第七住相,即七地菩萨修行虽尚有 功用然与一行道相属多住于无相。 ⑻“无功用”显示第八住相,即八地菩萨虽净佛土 而无起作、多住无功用。 ⑼“化力”显示第九住相,即九地菩萨具四无碍解 能成熟一切有情。 ⑽“净二门”显示第十住相,即十地菩萨三摩地门 陀罗尼门极为清净。 ⑾“净菩提”显示第十一住相,即十一地佛一切智 智障断究竟。 辛二、安立诸十地补特伽罗 菩提萨埵净见者,极净戒及安住者, 无法慢于心染污,清净无差异我慢, 得一刹那慧及舍,净佛土成熟有情, 善巧大力身圆满,善巧示现授灌顶。 安立初地补特伽罗者,称为见清净菩萨,因为获得 证悟二无我的无分别智慧故。 安住第二地者,称为戒律清净之补特伽罗,因为微 细罪堕染污亦不生故。 同样,安住第三地者,是恒常入定之补特伽罗,任
行住品第二十三
241
生何处均于禅定及等持中无退失故。 安住第四地者,是对圣法断除我慢之补特伽罗,因 为此亦在第三地时,对圣法恭敬而寻求,如此以具有善 巧观察的智慧昼夜闻法、求法、思惟法义、修持法义, 为法,内外有事不可施者丝毫亦无,对传法者恭敬承侍 不能作者丝毫亦无,但念法及传法者极为难得罕见故恭 敬而受,不恭敬与傲慢之相丝毫亦无。经云:“若有人 言:‘汝身能入此炽燃纯大火聚,受如是苦,我当为汝 授如来所传之法、说菩萨之法清净修行。’彼菩萨为获 得宣说菩萨行的佛法一偈之义,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 满中,敢从梵天世界投身而下,何况一般火坑。纵然地 狱有情之一切众苦齐降亦不舍弃求法,何况烈火焚身之 苦。”得第四地时,观知如是以猛厉发心寻求正法也是 散乱,也是我慢,故称为断除我慢的补特伽罗。 安住第五地者,称为无有他相续之我慢补特伽罗, 因为彼时得十种清净心平等故,能通达三世诸佛的相续 与三世诸佛之法以及安住五地诸菩萨的相续与彼等诸 法皆为清净体相,无异体故,是于相续之差别无有我慢 的补特伽罗。十种清净平等心者,《十地经》宣说第五 地时云:“佛子,菩萨摩诃萨第四地所行道善圆满已, 欲入第五难胜地,当以十种平等清净心趣入。何等为 十?所谓于过去佛法平等清净心、未来佛法平等清净、
24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现在佛法平等清净心、戒平等清净心、心平等清净心、 除见疑悔平等清净心、道非道智平等清净心、修行智见 平等清净心、于一切菩提分法上上观察平等清净心、教 化一切众生平等清净心。菩萨摩诃萨以此十种平等清净 心,得入菩萨第五地。”其意也过去佛等佛法清净,如 是获得第五地诸菩萨也能获得,我等亦同诸佛不久当能 如实获得如来三学等清净法,如是获得净心。 安住第六地者,称为无有杂染与清净异体之我慢的 补特伽罗,因为由安住此地时获得十种平等、证悟缘起 性空故,空性中无有以无明缘行等安立之黑法以及无明 灭则行灭等安立之白法的二者之相,证悟一切均无生空 相一味故,无有杂染与清净异体的我慢或执著状态。对 此第六地菩萨,以十种平等趣入者,如《十地经》云: “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具足第五地,欲入第六现前地, 当观察十平等法。何等为十?所谓一切法无相故平等, 无体故平等,无生故平等,无灭故平等,本来清净故平 等,无戏论故平等,无取舍故平等,寂静故平等,如幻、 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焰、如化 故平等,有无不二故平等。菩萨如是观一切法自性清净, 随顺无违,得入第六现前地,得明利随顺忍,未得无生 法忍。” 安住第七地者,称为能生诸如来法之因——相应菩
行住品第二十三
243
提分诸法于一刹那中能修的智慧获得之补特伽罗。经 云:“佛子,此十波罗蜜,菩萨于念念中皆得具足。如 是四摄、四持、三十七品、三解脱门,略说乃至一切菩 提分法,于念念中皆悉圆满。” 安住第八地之菩萨,称为安住舍、净佛国土之补特 伽罗,由任运安住无有任何相之无分别等持故安住无勤 作之舍且净佛国土故,如经中所说,以入海之船的比喻 说明无有勤作以及已能示现一切世界无量庄严具装饰 加持。 安住第九地之菩萨,称为通达成熟有情之补特伽 罗,由得四无碍解对诸有情广说大法而善成熟故。 安住第十地之菩萨者,称为得神通大势力、得法身 之因陀罗尼、三摩地之身圆满、安住兜率天宫之中、入 母胎乃至示现成道等善巧示现诸佛事业、诸佛光明大灌 顶之补特伽罗。经云:“佛子,此地菩萨智慧明达,神 通自在,随其心念,能以狭世界作广世界,广世界作狭 世界,……”“此十为首,有无量百千阿僧祇解脱门, 皆于此第十地中得。如是乃至无量百千阿僧祇三昧门、 无量百千阿僧祇陀罗尼门、无量百千阿僧祇神通门,皆 悉成就。……”“复次佛子,是菩萨住此菩萨法云地, 于一世界中从兜率天退、入胎住、初生、出家、得佛道、 请转法轮、示大涅槃,一切佛事随所度众生,得智自在。”
24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等;“此三昧现在前时,有大宝莲花忽然出生,其花广 大,量等百万三千大千世界……”“佛子,如转轮圣王 所生太子,母是正后,身相具足。其转轮王令此太子坐 白象宝妙金之座,张大网幔,建大幢幡,然香散花,奏 诸音乐,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内,王执此瓶灌太子顶,是 时,即名受王职位,堕在灌顶刹利王数,即能具足行十 善道,亦得名为转轮圣王。菩萨受职亦复如是,诸佛智 水灌其顶故,名为受职。具足如来十种力故,堕在佛数。 佛子,是名菩萨受大智职。” 唐译: 初三三行净,次三三慢断, 后三觉舍化,第十有四名。 略释:此偈宣说依十地境界安立菩萨之名。 ①“初三三行净”:即初地名为“见净”,由初地菩 萨获得人法二见之对治智慧故;第二地名为“戒净”, 由二地菩萨微细犯垢永无体故;第三地名为“定净”, 由三地菩萨诸禅定、三摩地得不退失故。 ②“次三三慢断”:即第四地名为“断法门异慢”, 由四地菩萨于诸经法破起慢故;第五地名为“断相续异 慢”,由五地菩萨入十平等心于一切相续得平等故;第 六地名为“断染净异慢”,六地菩萨如性本净、客尘故 染,能住缘起法之真如,不起黑白之差别故。
行住品第二十三
245
③“后三觉舍化”:即第七地名为“得觉”,以七地 菩萨住无相之力,能念念之中修三十七菩提分故,是得 相应一刹那之慧;第八地名为“行舍”,以八地菩萨任 运住无相故,亦名“净土”,以八地菩萨方便行与不退 地菩萨合故;第九地名为“化众生”,由九地菩萨能成 熟一切众生故。 ④“第十有四名”:一名“大神通”,十地菩萨得大 神通故;二名“满法身”,十地菩萨具无量三摩地门、 陀罗尼门故;三名“能现身”,十地菩萨住兜率天等示 相身故;四名“受职”,十地菩萨于诸佛处得受职故。 辛三、十地中能圆满修学三学之理 由证法性此,增上戒及心, 随修增上慧,是智行境二, 行知法真如,及解无明中, 见智行境故,彼二地中有, 以诸学及修,别有四种果, 无相加行等,其中有果一, 彼自无加行,及清净佛土, 是为果之二,成就熟有情, 成就定总持,是为圣果也, 此四种果等,究竟依四地。
24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在十地中对三学能圆满修学之理:初地时,现量证 悟法性真谛者,是能清净一切学处之根本;其余此第二 地中,能学增上戒之学处,梦中尚不现失坏戒律之行, 何况真实,如是戒极清净;在第三地,学增上禅定学处, 由得不失坏之禅定与三摩地故;在第四、第五、第六三 地,中主要学增上智慧学处,即第四地修三十七菩提分 之殊胜智慧,修持菩提分智慧的行境分为两种:第五地 学法性真如与圣者四谛,第六地对于“不知——无明等 顺转、了知——以智慧力无明灭故行灭等还灭”的如是 缘起之义如理趣入,即由智慧的境界是四谛与缘起二法 故,彼二者是第五第六二地中所有。在后得位行持诸学 处,及在入定时修持无分别智慧,由此能获四种果,即 虽安住于无相中然有勤作故,第七地为第一果;彼无相 无勤任运以及净佛国土之第八地,承许是第二果;第九 地以四无碍解传法能作成熟有情,是第三果;成就殊胜 诸三摩地、陀罗尼的第十地,是第四果,是一切地之顶 的圣果。如是此四种果是依于第七地至第十地之间的四 地。 唐译: 随次依前六,见性修三学, 随次依后四,得果有四种。 略释:此偈宣说菩萨随地修学及学果。
行住品第二十三
247
“随次依前六,见性修三学”:菩萨于初地通达真 如,第二地学增上戒,第三地学增上心,第四第五第六 地学增上慧,智慧有二境,一者法实——苦等四谛,二 者缘起——逆顺观十二因缘,此二境也在第二第三地 中,是故彼地亦建立增上慧,然由第四地中菩提分慧增 上、第五地中谛观慧增上、第六地中缘起观慧增上,故 此三地建立增上慧学。 “随次依后四,得果有四种”:依第七地得无相有 功用住是第一果,依第八地得无相无功用住是第二果, 依第九地得成熟众生是第三果,依第十地得二门成熟是 第四果。 辛四、无漏五蕴于诸地中如何净修之相 由证得法性,修行戒蕴也, 其后修定蕴,及修智蕴也, 由是于余地,四障及障得, 二障中解脱,及修解脱智。 第一地证悟法性时,是一切无漏蕴之所依故,如是 证悟后,在此第二地中净修戒蕴,第二地后,三地中净 修定蕴,第四第五第六三地中智蕴净修,如上述般。彼 等地之外,于其余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等四地之中净修解 脱四障的解脱蕴,即于七地等四地之中,获得无相、无 勤作、能成熟有情、陀罗尼及三摩地四种果,对此会出
24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现获得彼等功德之障碍,起微细相、勤作、未获成熟有 情之无碍解、陀罗尼与三摩地未得自在四种,而依次获 得七地等四地、从彼等违品障碍中解脱后,则是不起微 细相等,故彼等四者净修解脱蕴。佛地之中,以金刚无 间道摧毁微细所知障——显现二取之迷乱习气故,对一 切所知从障碍中解脱故,是净修解脱知见蕴。如是安立 从七地至十地之间净修解脱蕴、于如来地已净修解脱知 见蕴。解脱者是断除罪障之择灭无为法,彼者如何能安 立是蕴呢?反驳:梵语“布木德”指解脱,有“断除” 与“净信”二义,此处指净信,故可安立为蕴,注释中 如是宣说。虽于一切勤作中解脱,然具无勤任运成就智 慧故,与断尽所断的无遮单空不同,故彼解脱所断的智 慧可从断德的角度安立为蕴。 唐译: 见性净三身,亦在前六地, 余地净余二,远离五障故。 略释:此偈宣说菩萨随地修习无漏五蕴。 初地见性,第二地中戒身(戒蕴)清净,第三地中 定身清净,第四第五第六地中慧身清净;后四地及佛地 解脱身、解脱知见身清净,由离五种障故,所谓五障, 即是第七地中以执相无知为障,第八地中以功用无知为 障,第九地中以不能化生无知为障,第十地中以未净二 门无知为障,佛地中以碍障无知为障,谓此无知能碍声
行住品第二十三
249
闻、缘觉境界智,诸佛知一切境无碍,由解脱此障故。 辛五、安立功德成就及未成就之相 于诸地当知,未成就成就, 成就亦复许,未成就成就, 如何立成就,以作意分别, 知故彼自中,无别故当知, 各别自证故,诸佛之境故, 于诸地中修,成就亦难思。 胜解行地与十地共有十一地,当知此等诸地可摄为 未成就与成就二分。何等二分?即胜解行地虽假立名 地,然未入圣地故,称为不成地或未成就地,因为未证 法界遍行体相、由此未成立现见真谛故;初地以上是已 成就,因为现见法性真谛故成为出世间圣者,且各地所 证也已现前而成就故。已成就的彼等十地观待功德大小 也承许可分为成就与未成就,即不清净七地具勤作故, 未得无相瑜伽任运成就,故未成就;三清净地则无相瑜 伽无勤任运自成故,称为成就地。 能成就彼彼圣地者,即是按每地所属地之功德、该 地所断之过及所修之法。经中如何安立那样,彼心中明 现,上地功德是如何以及能得彼者之法是何者,对彼等 作意者,称为如何安立般作意。比如一地所成之法,即
25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作意一地的功德及彼所修之法,一地所具有的能得二地 的因之诸法也作意者,是安立作意。作意一地之功德者, 也如经云:“诸佛子,有情极其积累善根、积累广大资 粮。”等。作意一地所获得二地之因者,经云:“佛子, 菩萨摩诃萨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当起十种深心。何 等为十?所谓正直心、柔软心、堪能心……”等。或者, 为了证悟各地之义,随名句文身如何宣说思惟而作意 者,是随如何安立而作意。如是由作意地如何安立能成 就此地时,一切地与地之安立唯是自心及自心中显现 外,别无其义存在故,了知彼等地也是自己分别念所假 立故,无有所取,若无有所取,则能取彼者也了知如是 不成立。对能取也无分别念故,当知无有二取。由如是 各地之作意及彼也唯是自心及无二取,成就一地等;诸 余者也如是观修,故当知成就各地。 如是修地及成就以平凡不可思议,因为诸地是得彼 彼地之圣者各别自证智所证故,彼等地的安立也是诸佛 境界故,诸地的彼彼修持以及修持究竟而成就地,也以 诸凡夫及声缘不可思议。《华严经》云:“如空中鸟迹, 难说不可见,十地义如是,不可得说闻。” 唐译: 未成就成就,成复未成成, 如地建立知,分别无分别。
行住品第二十三
251
应知诸地中,修习及成就, 此二不思议,诸佛境界故。 略释:此二偈说菩萨随地成就未成就。 “未成就成就”:彼胜解行地是未成就,此外诸圣 地是成就。 “成复未成成”:在上述成就地之中又有未成就与 成就两种,即七地以下名未成就,有功用故;八地以上 名成就,无功用故。 问:前说欢喜地以上也是成就,其意义如何? 答: “如地建立知,分别无分别。”即由于地建立中 了知唯是识之分别,于此分别亦无分别,所执能执俱无 体故。 菩萨在各地之中各有修习及成就,应知地地都不可 思议,因为诸菩萨内自证智是诸佛所知、非余人境界故。 辛六、得地之兆相分二:一、宣说真实兆相;二、 宣说具兆相地之功德 壬一、宣说真实兆相 有现相信解,不退及不下, 不依他之性,现证一切者, 一切心平等,无引无贪著, 知方便生处,为一切中相。
25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如同由水鸟推知有水、由烟推知有火般,宣说以何 相了知得地。上述五种兆相是得地与未得地菩萨总的兆 相,此处则宣说诸得地的十种兆相。 ①所得地的所断、所证及所修法都能心中现量显 现,对得十地具有信解,是第一相;②由现见真谛对大 乘深广诸法无有怖畏与怯弱,是第二相;③对寒热疲劳 等及布施头脑手足等苦行与痛苦心不下劣,由此无有厌 退,是第三相;④依二资力虽已自证法性,对已成就诸 地不依他能宣说其安立相、修持彼义不依任何他缘之自 性,是第四相;⑤得一地时,也获得善巧通达诸余地成 就的一切安立,因为由入定中安住无分别智慧力,于后 得位以清净世间智了知成就其余诸地之方便故,乃至各 地之上地能成就之方便,如经中所说以一地者入二地之 方便正直心、柔软心等十种,以二地者入三地之方便清 净心、安住心等十种等,如是对于一切地成就上地之方 便的安立极为善巧者,是第五相;⑥无边有情与我无有 分别,得心平等,是第六相;⑦无引者,诸入地者具足 圆满福德资粮,以智慧资粮证悟一切法空性,对任何法 也无贪嗔故,不以赞叹与安乐高慢,也不以不赞叹及痛 苦而心怯弱或失落,任何外缘也不能转变,是无诱或无 引之第七相;⑧入诸地者,具足出世间如来与诸菩萨之
行住品第二十三
253
圆满受用故,梵天、帝释、轮王之受用也视如粪土后无 有贪著故,舍弃彼等为人布施及作出家,是第八相;⑨ 了知成就无上菩提之方便——三轮无分别智慧者,是第 九相;⑩唯除为利有情以愿力受生于佛不住世之世间, 一切生中受生如来眷属坛城中,是第十相。承许如是十 相是安住十地之菩萨的共相。 不仅有此十种兆相,在各地都产生获得十波罗蜜多 之十六相者: 非无欲心及无贪,无悭吝嗔恚懈怠; 无非慈悲之意乐,不为恶慧分别夺; 慧非散乱乐不夺,不为诸痛苦所损; 极善依止善知识,欣求闻法勤供佛; 但凡善知胜方便,正福德摄极广大; 由共他作日日中,回向圆满之菩提; 由生善处常为善,神通功德作游戏; 佛子众中住上首,当知是为功德藏。 ⑴在一切地,对修持十波罗蜜多非无欲乐而具殊胜 欲乐者,是总说;分别者,⑵第一地中获得布施波罗蜜 多清净故,对身及受用无有贪著;⑶第二地中戒波罗蜜 多清净故,梦中也不作十不善业故对人无有损害、嗔恚 之心;⑷第三地中安忍波罗蜜多清净故,根本无有嗔心;
25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⑸第四地中精进波罗蜜多清净故,无有懈怠;⑹第五地 中禅定波罗蜜多清净故,增上具有四无量心故,无有非 慈悲之意乐;⑺第六地中智慧波罗蜜多清净故,不为以 邪慧如净乐常我之恶分别或颠倒分别以及执著有事的 分别所夺。如是与六地、六波罗蜜多对应而有六相。在 诸十地中,从布施到智慧波罗蜜多之间,由彼等增上殊 胜而宣说,一切地中都具有修行十波罗蜜多。 此后的六相如何计算,大疏中未明说故,其他论疏 中虽有不同算法,然⑻第七地中得善巧方便波罗蜜多清 净故,无有以声缘心散乱;第八地中得力波罗蜜多清净 故,⑼不为缘安乐之贪所夺,⑽以痛苦亦无损害,因为 从平等无分别智慧任运自成中无动摇之同时,显示梵 天、帝释、转轮王等,一刹那顷化现刹尘数身,也无有 分别念;⑾第九地中以愿波罗蜜多,依止诸佛菩萨善知 识精进闻受一切法门,⑿对所有十方世界的诸佛,以鲜 花、妙香等无量供品精进供养。⒀第七地中了知圆满正 等觉之殊胜方便,普以三世自他所集一切福德总摄一处 诸极广大,与一切有情共作,日日之中也为无上圆满菩 提而回向,⒁且以愿力受生于善妙生处,⒂及以力波罗 蜜多胜伏违品后恒时行持善法,此三者虽然主要与第 七、第九、第八方面对应,然受生善妙之处与恒时行善 二者摄于同一所依中而算为一。⒃第十地中智波罗蜜多
行住品第二十三
255
清净故,以诸神通功德游戏,亦即“一微尘中遍容无间 世间界故示现广大、无量世间界也摄于一微尘中故示现 微小等”以种种游戏的佛子十地菩萨,彼具有三摩地、 陀罗尼之广大功德故,当知是其余一切菩萨之上首,是 一切功德之宝藏。 如是各地彼彼波罗蜜多增胜故,彼等波罗蜜多功德 的兆相也如是主要净修,然而一切十地中都有修行十波 罗蜜多故,当知同等具有十六种兆相。 唐译: 明信及无劣,无怯亦无待, 通达及平等,离偏亦离著。 及以知方便,亦在圣众生, 如此十种相,地地皆圆满。 略释:此二偈说菩萨入地十种相,即入地菩萨地地 皆有十相:①明信,②无劣,③无怯,④无待,⑤通达, ⑥平等,⑦离偏,⑧离著,⑨知方便,⑩圣众生。 ①明信:即于自地得现量见之明,于诸法中遣除无 知故;于其他地得信,于后后诸地生起愿乐故。 ②无劣:即闻深妙法不惊怖。 ③无怯:即行持种种难行极为勇猛。 ④无待:即由自己现证彼地,起自地之行不依他教。 ⑤通达:即能通达一切地趣入其上地之方便。
25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⑥平等:即得一切众生与自己平等之心。 ⑦离偏:即不以称讥、毁誉、苦乐、利衰而心生高 下。 ⑧离苦:即得转轮王等位亦无爱染。 ⑨知方便:即了知诸法不可得之无缘智慧是成佛之 方便。 ⑩圣众生:即恒生于诸佛坛城之中。 唐译: 有欲无六障,其次无乱慧, 不漂亦不回,事友及供养, 回向将生胜,修善与戏通, 功德藏如是,佛子十六相。 略释:此二偈说菩萨地中十度相。诸菩萨于诸地中 成就十度,有十六种相,即⑴有欲乐,行诸度故;⑵无 悭,离布施障故;⑶无违,离持戒障故;⑷无恚,离安 忍障故;⑸无懈,离精进障故;⑹慈悲,离禅定障故; ⑺无恶慧,离智慧障故;⑻无乱慧,离异乘心故;⑼不 漂,不为人天胜乐醉其心故;⑽不回,不为不成就苦及 难行苦退其心故;⑾事友,依佛所示善知识听闻大乘故; ⑿供养,供养三宝故;⒀回向,善巧方便故;⒁生胜, 此显示愿波罗蜜多之相,离八无暇不离诸佛菩萨故;⒂ 修善,此显示力波罗蜜多之相,无间修诸善根故;⒃戏
行住品第二十三
257
通,此显示智波罗蜜多之相,游戏诸大神通功德故,菩 萨若得此相,则为一切众中上首,当知是为功德宝藏。 壬二、宣说具兆相地之功德 诸地一切中,具慧之功德, 于此观二者,许为五种也。 诸圣者十地中具慧菩萨彼彼地之功德者,即是寂止 分两种功德、胜观分两种功德以及止观二俱分一种功 德,承许有五种功德。依寂止分之二种功德者,由心堪 能力,一一刹那也能摧毁灭尽一切烦恼障所知障的熏习 恶取处之所依,是第一功德,以胜解行地的寂止与胜观 虽能伏熏习相然不能断根,一地之后一一刹那中彻底摧 毁;如是远离色法、非色法、有为法、无为法等种种异 体而感受心一缘安住无相的法乐,是第二功德。此二者 是寂止之功德。胜观分之二种功德者,虽然诸法无相中 一味,然获得十方三世一切所知法诸教法的无量安立无 偏正法光明;虽未经观察与清净位相同的诸因相现前。 寂止与胜观二者共摄者,断德解脱与证德法身之因摄令 辗转增长,是第五功德。 此五者的本体,前文已述。以此等五种功德诸菩萨 内在以感受而知故,也可作为得地的兆相。坚慧大疏中 仅说三种功德,此后之文不全。
25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唐译: 地地升进时,度度有五德, 二及二及一,应知止观俱。 略释:此偈说菩萨度度五功德。 “地地升进时,度度有五德”:即菩萨于一一地修 一一度,于一一度都具有五种功德——灭习、得猗、圆 明、相起及广因。①灭习者,一一刹那灭除依中习气聚 故;②得猗者,离种种相得法乐故;③圆明者,遍知一 切种不作分段故;④相起者,由入大地无分别相生故; ⑤广因者,为满为净一切种法身福聚智聚摄令增长故。 “二及二及一,应知止观俱”:此五功德,应知初 二功德是寂止分,次二功德是胜观分,第五功德是止观 分。 辛七、地之释词 接近菩提故,见利有情故, 生起极喜故,称为极喜地, 坏戒离异垢,无故无垢地, 广大法之相,作故发光地, 如是菩提分,极烧如光者, 具彼故彼地,烧二故焰慧, 能成熟有情,自心将护故,
行住品第二十三
259
诸具慧难胜,是故难胜地, 由依般若度,轮回与涅槃, 二者此现前,称为现前地, 一行道相属,故称远行地, 二想不动故,说为不动地, 无碍智善慧,此地善慧也, 如云二种法,遍空法云地。 于种种修善,喜故常一切, 依故菩萨地,许为所依也。 不畏无量障,于彼等无量, 后行增上故,彼中许为地。 ①由见自利接近获得无上菩提,即决定能获得且见 能利益众生故,生起极喜,故称极喜地;②二地以离坏 戒及小乘作意勤作之垢故,称为离垢地;③三地以由无 量等持力获得无量法且为人普照正法光明故,称为发光 地;④四地中以如此修持相应菩提分法而能焚烦恼障、 所知障具如光般,彼地焚烧二障故,称为焰慧地;⑤五 地由证悟四地,“能成熟诸有情且能以诸有情之邪行安 忍及严护自心”彼二者是极难行故,以诸具慧菩萨承受 难行故,称为难胜地;⑥六地依智慧波罗蜜多,缘起以 顺生而轮回、以还灭而涅槃、彼二者的自性次第现前后,
26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不住轮涅故,称为现前地;⑦七地与一行道八地相属, 即与彼接近,是彼前无间故,勤作修行之究竟故,称为 远行地;⑧八地无有六地以下的有相之想及七地无相勤 作之想,以彼二者不动摇任运成就无分别智慧故,称为 不动地;⑨九地具足四无碍解之殊胜善慧故,称为善慧 地;⑩十地犹如虚空大云遍满,以如大云之无量陀罗尼 三摩地门周遍心相续的法界虚空之法或遍一切界故,称 为法云地。 诸菩萨安住于彼等十地,此“住”的意义如何?对 于彼彼地所摄的二种资粮的无量种种善根修行,由内心 极欢喜恒常安住故,承许是菩萨安住诸地。为何称为 地?梵语“布木”,是世间有情及花草树木等无量法的 所依,若依彼者无有堕落之怖畏以及成为处所、行境由 此至彼之基,如是菩萨诸地也是无量所化士夫的依处, 因为是能令无畏之处故,成为具有于上上地的功德无量 阶段,对彼等上上升进或进入之所依故,菩萨安住彼等, 承许是地。 唐译: 见真见利物,此处得欢喜; 出犯出异心,是名离垢地; 求法持法力,作明故名明;
行住品第二十三
261
惑障智障薪,能烧是焰慧; 难退有二种,能退故难胜; 不住二法观,恒现名现前; 杂道邻一道,远去名远行; 相想无相想,动无不动地; 四辩智力巧,说善称善慧; 二门如云遍,雨法名法云。 略释:此五偈释菩萨之名。 ①“见真见利物,此处得欢喜”:菩萨于初地中一 见真如,即见自利,因为往昔未见今时始见、离菩提近 故;二见利物,即见利他,因为一一刹那能成熟百众生 故。 ②“出犯出异心,是名离垢地”:菩萨于二地中出 两种垢,一出犯戒垢,二出起异乘心垢,由出二垢,故 名离垢地,如《十地经》云:“我等应得应净一切种智 故勤精进。” ③“求法持法力,作明故名明”:菩萨于三地中得 三摩地自在力,于无量佛法能求能持,得大法明为他作 明,由能以法自明明他,故名明地(发光地)。 ④“惑障智障薪,能烧是焰慧”:菩萨于四地中以 菩提分慧为焰自性,以惑智二障为薪自性,此地菩萨能 起慧焰烧二障薪,故名焰慧地。
26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⑤“难退有二种,能退故难胜”:菩萨于五地中有 二种难,即勤化众生心无恼难、众生不从化心无恼难, 此地菩萨能退二难于难得胜故,名难胜地。 ⑥“不住二法观,恒现名现前”:菩萨于六地中依 般若力,能不住生死涅槃二法,如此观慧恒现在前,故 名现前地。 ⑦“杂道邻一道,远去名远行”:菩萨于七地中近 一行道,故名远去。问:谁是远去?答:功用方便究竟 此远能去,由此远去故,名远行地。 ⑧“相想无相想,动无不动地”:菩萨于八地中有 相想及无相有功用想二种想都不能动,由无此动故,名 不动地。 ⑨“四辩智力巧,说善称善慧”:菩萨于九地中四 无碍慧最为殊胜,于一刹那顷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人天异 类的异音异义异问,此地菩萨能以一音普答众问遍断众 疑,由此说善,故名善慧地。 ⑩“二门名云遍,雨法名法云”:菩萨于十地中由 三摩地门、陀罗尼门摄一切闻熏习因,遍满阿赖耶识之 中,譬如浮云遍满虚空,能以此闻熏习云,于一一刹那, 于一一相,于一一好,于一一毛孔,雨无量无边法雨, 充足一切可化众生,由能如云雨法,故名法云地。 唐译:
行住品第二十三
263
为集诸善根,乐住故说住, 数数数无畏,复以地为名。 略释: “为集诸善根,乐住故说住”:诸菩萨为了成 就种种善根,于一切时乐住一切地,故诸地名为“住”。 “数数数无畏,复以地为名”:“步弥耶”名为地, “步”者数数义, “弥”者实数义, “耶”者无畏义。① 诸菩萨欲进求上地,在一一地中数数断除障碍,数数证 得功德,是名数数义;②地以十数为量,诸菩萨在一一 地中了知断除尔所障碍,了知获得尔所功德,知此不虚, 是名实数义;③上地是无畏处,诸菩萨畏于自地中退失 自他二利功德,进求上地,是名无畏义。由此三义故名 为地。 辛八、四种所得地 得地由信解,入诸加行中, 证故及诸地,成就等分四。 有情信大乘,及信小乘者, 二者之所求,调伏故智者, 四行如经说,随顺而说也。 对大乘法义获得信解,即是胜解行地;获得行者, 在胜解行地中趣入十法行;获得证悟者,从一至七地之 间证悟法义故;获得成就者,是三清净地,因为无分别
26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智慧无勤成就故。如是依信解、正行、证悟、成就是得 地的四种异门。 相应菩提分的行为若广说则有无量,摄要略说即 是:对大乘具有信解者,行持六波罗蜜多的行为;对小 乘具有信解者,主要行持三十七菩提分;彼等二者为欲 求力之门行持神通;为了诸所化调伏而成熟,行持四摄 法。如是菩萨的四种行为如《宝髻请问经》所说,在本 论中也随彼经而宣说。 宣说地道之法相应菩提分的自性宣说完毕。 唐译: 由信及由行,由达亦由成, 应知诸菩萨,得地有四种。 诸度诸觉分,诸通及诸摄, 为大亦为小,俱入亦俱成。 略释:菩萨四种得地差别即是由信得、由行得、由 通达得、由成就得。①由信者,以信得诸地故;②由行 者,以正行得诸地故,即菩萨于大乘法有十种法行,能 生无量功德聚,依此法行得地,故名行得;③得通达者, 通达第一义谛乃至七地,名通达;④得成就者,即八地 至佛地名成就得。 次说菩萨四种修行差别,总说一切菩萨行不过四种 ——波罗蜜行、菩提分行、神通行、摄生行。说波罗蜜
行住品第二十三
265
多行为求大乘众生,说菩提分行为求小乘众生,说神通 行为令两种众生得入佛法,说摄生行为令两种众生成熟 佛法。
26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敬佛品第二十四 己四、以赞叹究竟功德之方式宣说 于上述之果无上菩提的诸功德赞叹的诸颂者,是经 十地后获得果之功德相,即是从四无量至六波罗蜜多之 间的功德以及乃至如来地的体相差别以两颂宣说。 于有情具慧,具得及离想, 具不离之想,利想向汝礼。 具体赞叹如来四无量功德者,对一切有情恒常具有 慈悲,以此总说。别说者,慈无量者,愿有情获得安乐 之心;悲无量者,愿有情远离痛苦之心;喜无量者,愿 有情不离安乐之心,彼三者是愿有情安乐之心;舍无量 者,愿有情无有贪嗔烦恼、住平等舍之心 。故向如是 对一切有情具足利乐之心的佛陀您以三门恭敬顶礼。 能仁解脱障,映覆诸世间, 汝智遍所知,心解向汝礼。 从有色观色解脱至灭尽解脱之间的八解脱,以内色 想胜伏外小色法等形色的八胜处,地水风火空识蕴黄白 红十遍处,此等是能获得等持幻化自在之道故,依解脱
敬佛品第二十四
267
发起、依胜处加行、依遍处成就,如来的彼三者在无分 别智慧中本来任运成就,较世间及诸声缘所修的法超 胜,能仁佛相续中具有的八解脱非但解脱各自的违品, 且能从一切二障习气中解脱;同样,八胜处非但胜伏形 色,且能胜伏一切世间;以遍处——地等显现不仅遍少 许境,尊胜佛陀以遍知智慧遍一切所知故,心于三摩地、 烦恼障、所知障中解脱者,向您顶礼! 有情一切染,无余尽摧毁, 断染于有染,具悲向汝礼。 无烦恼者,诸声缘只为防止其他有情缘自己产生烦 恼,如来之无烦恼则能摧毁一切有情的所有烦恼,为具 烦恼有情专至彼前摧毁其相续中的烦恼。对一切具烦恼 有情具悲者,向您顶礼! 任运及无贪,无著及恒常, 安住于诸难,作答向汝礼。 愿智者,若人对声闻发问等时,彼只能专门思惟后, 以入禅定之方式,仅知少分,不能无碍通达一切所知, 也不是恒时入定,不能答一切所问。佛之愿智则有相反 的五种差别,即无勤任运成就,不具烦恼之习气或不由 入定故无有贪著,断除所知障故于任何所知法均无碍, 恒时入定无有动摇,能答一切有情种种发问者,向您顶
26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礼! 所说能所依,能说语及智, 智慧常无碍,善说向汝礼。 四无碍解者,所依法与能依义二者是所说之法,佛 语一切有情皆能了知之词、遍知一切所知法之无边辨才 二者是能所之法,此智慧恒常无碍能善说一切圣法者, 向您顶礼! 由至而知行,以彼语善说, 来去及出离,因此向汝礼。 六神通者,以神足通至所化处后,以他心通知彼相 续中的八万四千心行,以天耳通用彼等各自的语言,以 宿命通知诸有情由何处至此,以天眼通知未来趣生何 处,以漏尽通善说教诫于轮回出离之方便法者,向您顶 礼! 有情若见汝,明知是士夫, 见即生净信,事业向汝礼。 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者,有情若见您身,将善 知此是所谓的大丈夫、圣士夫,仅见即生净信者,向您 顶礼! 受住以及舍,示现及转化, 于定及智慧,获得向汝礼。
敬佛品第二十四
269
四种清净者,即以所依或处或身清净,于能受新身、 以身随欲安住及随舍寿命获得自在;以所缘清净,对前 无者新幻化、前有者转化为他法获得自在;以心清净, 对三摩地获得自在;以智慧清净,对不可思议获得自在 者,向您顶礼! 方便护清净,出离大乘中, 极欺诳有情,破魔向汝礼。 十力者,以知处非处智力了知因与非因故,能摧破 于转生善恶趣之因或方便欺诳之魔,即非善趣因之杀生 供施等对获得善趣之方便欺诳,对如是者摧破;以知业 报智力,显示除业力外以大自在天等不能自在救护故, 能破于怙主欺诳之魔;以知染净一切禅定智力,摧破以 仅得四禅八定解脱轮回而观清净、对清净欺诳之魔;以 其余七种智力摧破对依大乘出离欺诳诸有情之魔,即以 知一切界智力了知种性,以知种种净信智力了知信心, 以知种种根机智力了知所化信心等差别之根器差别,以 知宿命智力及知死生智力了知道之依,以知遍行道智力 了知道之自性,以知漏尽智力了知出离之果后于诸所化 如是宣说故,摧破以大乘道出离外误置他处欺诳魔,顶 礼如是具十力功德者您! 自他利中智,断障出离等,
27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教示他外道,不动向汝礼。 四无畏法者,自说于自利证德圆满,具一切智无畏; 自说于自利断德圆满断二障及习气无畏;为人说正道无 畏者,能真实宣说从轮回出离之道;为人说正道障碍无 畏者,正道障碍或能障之我见、贪等诸烦恼从轮回中解 脱之能障,如是以具正量的真实语宣说。对彼等,以天 魔、梵天、沙门、婆罗门、外道等以“非如是”之相应 道理之反诤,何时亦不动摇者,向您顶礼! 不护不失念,众中三宽闲, 破除二染污,摄众向汝礼。 不护者,于身语意根本无垢故,无有任何惧人了知 的担忧而隐藏或防护故,三门一切所作均无隐密或自护 而安住的同时,产生过失时不具足故意舍置,而于眷属 众会中无畏如狮子王,以自在语而说法;不会对闻者生 贪、对不闻圣法者生嗔以及对闻不闻二者生贪嗔故,具 足三种念处故断除贪嗔二杂染,由此二者摄受众眷属 者,向您顶礼! 遍智行及住,一切中恒常, 无非遍智行,真义向汝礼。 灭尽习气的遍知者您为应供行于城邑,内住真实三 摩地,一切中恒无非遍知之行,在行住等一切威仪中,
敬佛品第二十四
271
除安住遍知外不具足故,非遍知过失之迷乱行的施设基 等也丝毫无有故,具遍知名之真实义者,向您顶礼! 诸声闻罗汉虽无烦恼然由未断习气故,行走时偶有 为狂象或车等所撞、脚踩毒蛇、密林迷路、似猴蹦跳、 失声大笑等,或多或少有可能产生未观察的行为,然如 来绝无彼等行为。 于有情所作,汝以不失时, 作恒常有义,不忘向汝礼。 不忘失者,为利益一切有情您何时亦不失时,无论 何事恒作具义,为利有情不忘失者,向您顶礼! 诸世间昼夜,六时各别见, 心具大悲者,利意向彼礼。 大悲者,于十方所有世界,以昼夜六时为倒恒时各 别观照其作用是令一切有情获得利乐故,如是具利乐心 者,向您顶礼! 由行以及证,及以智事业, 成声闻缘觉,上首向汝礼。 十八不共法者,以行所摄六法——身无失、语无失、 心中念无失、心无不定、无种种想、无不择舍,以证所 摄六法——于欲、精进、正念、禅定、智慧、解脱中无 有退失,有些论中不算禅定而算解脱知见,共计六法,
27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是不同经之密意,又于过去世无贪无著之智慧,于现在 未来亦如是对应,此三者是以智慧所摄之法;一切身事 业以智慧为导且以智慧随行,语意亦如是,即是以事业 所摄三者。如是佛陀具有与他不共的十八不共法故,成 为一切声缘之上首者,向您顶礼! 三身大菩提,得诸相一切, 除有情疑惑,由是向汝礼。 一切种智者,以三身具足大菩提,一切相中殊胜或 获得一切相遍知。以获得法身具足法界二清净甚深现证 菩提,以获得报身具四种智慧不共现前菩提,以获得化 身尽虚空际种种利益有情事业超越世间而现证菩提。二 种色身合称为广大现证菩提。如是获得大菩提,其作用 一切时中能断诸有情之疑惑者,向您顶礼! 不执亦无过,不净亦不住, 不动于诸法,离戏向汝礼。 六波罗蜜多功德究竟者,不具执著故布施波罗蜜多 圆满,如是,不具过失故持戒波罗蜜多圆满,根本不具 相续扰乱之垢故安忍波罗蜜多圆满,不具安住舍置有情 利益故精进波罗蜜多圆满,恒时于三摩地不动故禅定波 罗蜜多圆满,无有于一切法分别之戏论故智慧波罗蜜多 圆满者,向您顶礼!
敬佛品第二十四
273
成就胜义者,诸地中出生, 成诸有情胜,作有情解脱, 德无尽无等,诸世间坛城, 现及人天等,普不能见也。 摄如来地之义。如来地的体相差别是: ①自性者,胜义或真如自性清净,离客尘障垢,成 就具有二种清净的大菩提。 ②其因者,一切地中决定辗转而究竟。 ③果者,成为一切有情之殊胜无等。 ④作用者,令一切有情趣入解脱。 ⑤具足者,十力等功德何时亦无穷尽,具足与声闻 菩提无等。 ⑥入或分类者,此如来于不净世间示现化身;于清 净所化前、如来坛城中也示现者,是报身;法身则除佛 外一切天人等一切时不见。 至此,全论虽已圆满,然以增上利益众生的缘起, 诸智者末后增添一偈: 如是以彼法身力,随所化之缘如实, 乃至三有界安住,法身事业相续生。 由此宣说事业相续无有间断。 《大乘庄严经论·行为及究竟品第二十释竟》
27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唐译: 合心及离心,不离利益心, 怜愍诸众生,救世我顶礼。 略释:此偈顶礼如来胜功德。合心是以慈与乐之心, 离心是以悲拔苦之心,不离是以喜恒得悦意之心,利益 心是以舍远离贪嗔等杂染利他之心,向具如是心之如来 顶礼! 唐译: 一切障解脱,一切世间胜, 一切处遍满,心脱我顶礼。 略释:此偈顶礼如来三处殊胜功德。 “一切障解脱” 显示解脱殊胜,由一切烦恼障所知障得解脱故;“一切 世间胜”显示制入殊胜,由心自在随其所缘随意转故; “一切处遍满”显示遍入殊胜,由一切所知境中智慧周 遍故。由此三义,心于三处获得解脱,向如是心解脱者 如来顶礼! 唐译: 能遮彼惑起,亦能害彼惑, 染污诸众生,悲者我顶礼。 略释:此偈顶礼如来无诤殊胜功德。 “能遮彼惑起” 即是凡如来所作业能遮止一切众生本应起的烦恼令其
敬佛品第二十四
275
不起。“亦能害彼惑”即是彼烦恼若已生起,如来亦能 令彼生起对治方便。声闻的无诤仅仅是不作他人烦恼出 生的所缘缘,不能令他人生起对治,如来的无诤则不但 令彼不起且能令生对治,故为殊胜。在此向如是于一切 染污众生偏起悲愍的悲者如来我恭敬顶礼! 唐译: 无功用无著,无碍恒寂静, 能释一切疑,胜智我顶礼。 此偈顶礼如来愿智殊胜功德。如来愿智由五事殊 胜,即于起无功用、于境无著,于中无碍、恒时寂静、 能释众疑,由此五义故为殊胜,其余声闻的愿智则由须 作意方能生起故非无功用,须假定力故非无著,仅知少 分故非无碍,仅暂时安住故非恒静,有无知故不释疑。 在此向如是具胜智者如来我恭敬顶礼! 唐译: 所依及能依,于言及于智, 说者无碍慧,善说我顶礼。 此偈顶礼如来无碍殊胜功德。所说有两种——所依 之法与能依之义,说具有两种——方言与巧智,如来对 此“所说”与“说具”,智慧恒常无碍,故为殊胜;说 者显示无碍业,开示有方,故名善说。在此,对如是善
276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说者如来我恭敬顶礼! 唐译: 能去及能闻,知行知来去, 令彼得出离,教授我顶礼。 此偈顶礼如来神通殊胜功德。如来以神足通能去往 彼彼处所,以天耳通能闻彼彼音声,以他心通能知彼人 心行差别,以宿命通能知彼人前世从此因来,以生死通 知彼人今世由此因趣往何处,以漏尽通能如实为彼宣说 出离之法令得出离,由此而作教授。在此,对如是教授 者如来我恭敬顶礼! 唐译: 众生若有见,知定是丈夫, 深起净信心,方便我顶礼。 此偈顶礼如来相好殊胜功德。一切众生若见如来相 好,即定会了知如来是大丈夫,并且以相好为方便能令 见者对如来生起净信。在此对如是具相好之如来我恭敬 顶礼! 唐译: 取舍住变化,定智得自在, 如此四清净,世尊我顶礼。 此偈顶礼如来清净殊胜功德。清净有四种,即身清
敬佛品第二十四
277
净、缘清净、心清净及智清净。 “取舍住”显示身清净, 即如来于自身寿的取身、住舍、舍身均得自在; “变化” 显示缘清净,即诸境转变、起化均得自在;“定”显示 心清净,即于诸定的出入均得自在; “智”显示智清净、 即能知诸境无碍,获得自在。对如此具四清净之世尊我 恭敬顶礼! 唐译: 方便及归依,清净与出离, 于此破四诳,降魔我顶礼。 此偈顶礼如来十力殊胜功德。魔依靠四事破坏众 生,即是: ①依方便诳惑众生,妄说受用五欲得生善道、不堕 恶道。 ②依归依诳惑众生,妄说大自在天等是归依处,余 处不是。 ③依清净诳惑众生,妄说大自在天等是归依处,余 处不是。 ④依出离诳惑众生,妄说唯有小乘道果是出离,无 有大乘。 佛以十种智力破魔四事,即以处非处智力破魔第一 事,由开示依善法方便可得生天、非以恶方便故;以自
278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业智力破魔第二事,由开示唯以自善业力生天、非依大 自在天等力故;以禅定智力破魔第三事,由具知禅定解 脱三昧三摩跋提故,开示以世间定不能断烦恼种;以后 七种智力破魔第四事,由下根等令离劣道、上根等令置 胜道故,具体即是: ①以知根胜劣智力了知信等小中大之差别而令置 于大信之中。 ②以知种种胜解智力了知种种胜解差别而令置于 大乘胜解之中。 ③以知种种界智力了知有情种性差别而令置于大 乘道中。 ④以知宿命随念智力了知诸所化有情的一切宿命。 ⑤以知死生智力了知其来世。 ⑥以知漏尽智力了知涅槃之差别。 由此十种智力安置一切大乘种性于大乘道。对如此 降魔者如来,我恭敬顶礼! 唐译: 于智亦于断,于离亦于障, 能说自他利,摧邪我顶礼。 略释:此偈顶礼如来无畏殊胜功德。如来说一切智 无畏、说漏尽无畏、说尽苦道无畏、说障道无畏,其中
敬佛品第二十四
279
智、断是说自利功德,离障是说利他功德。若有外道发 难:瞿昙,不具一切智、未尽一切漏、说道不能尽苦、 说障不能妨道。如来于此四难能摧伏,故名无畏。对如 是无畏之如来,我恭敬顶礼! 唐译: 在众极治罚,自无所护故, 离二染正住,摄众我顶礼。 略释前两句顶礼如来不护殊胜功德,后两句顶礼如 来念处殊胜功德。如来在众会中说极治罚,由如来自无 所护故;如来远离喜忧二种杂染且正住而不忘念。由此 二种功德殊胜故,能摄一切徒众,对如是摄众之如来, 我恭敬顶礼! 唐译: 行住一切处,无非一切智, 由断一切习,实义我顶礼。 略释:此偈顶礼如来断习殊胜功德。如来于一切处 一切时,行住等事,无非一切智威仪,因为断尽一切烦 恼习气故。声闻罗汉没有一切智,烦恼虽断习气未尽, 故于行住时或逢奔车逸马即被损害,由彼等非一切智威 仪故。如来无有此事,由实有一切智故。对如是具遍智 实义之佛陀我恭敬顶礼!
280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唐译: 利益众生事,随时不过时, 所作恒无谬,不忘我顶礼。 略释:此偈顶礼如来不忘殊胜功德。如来作一切利 益众生之事,恒得其时不过其时,此是不忘法业;如来 所作,一切时均有义不虚谬,此是不忘法自性。对如是 不忘法之如来,我恭敬顶礼! 唐译: 昼夜六时观,一切众生界, 大悲具足故,利意我顶礼。 略释:此偈顶礼如来大悲殊胜功德。如来由大悲故 昼夜六时观察众生谁退谁进,对未起善根者令彼生起, 对已起善根者令彼增进。虽说六时实际于一切时恒转法 轮,由大悲具足故,此即是大悲业;于一切众生常起利 益之心,此即是大悲自性。对如是具足大悲之如来,我 恭敬顶礼! 唐译: 由行及由得,由智及由业, 于一切二乘,最上我顶礼。 略释:此偈顶礼如来不共殊胜功德。如来有十八不 共法,由行所摄六者是身无失、语无失、念无失、无异
敬佛品第二十四
281
想、无不定心、无不择舍,由证所摄六者是欲无减、精 进无减、念无减、慧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 由智所摄三者是智知过去无著无碍、智知未来无著无 碍、智知现在无著无碍,由业所摄三者是身业随智慧行、 口业随智慧行、意业随智慧行,一切声缘较凡夫为上, 如来由此四事不共故,于彼上复上,故名最上。在此, 对最上者佛陀我恭敬顶礼! 唐译: 三身大菩提,一切种得故, 众生诸处疑,能除我顶礼。 略释:此偈顶礼如来智殊胜功德。一切种智的自性 即是三身——自性身、受用身及化身,此智于一切境了 知一切种故,一切众生于一切处所生之疑,以此智均能 断疑。对如是断疑者佛陀,我恭敬顶礼! 唐译: 无著及无过,无秽亦无息, 无动无戏论,清净我顶礼。 略释:此偈顶礼如来六度圆满殊胜功德。于彼资财 无贪染故无著,于身等业永无垢故无过,以世法诸苦不 扰乱心故无秽,少有所得不住故无息,心恒寂静不散乱 故无动,一切法中所有分别皆不行故无戏论。如来以具
282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离六种障碍而得六度圆满,故名清净。对如是具清净者 如来,我恭敬顶礼! 唐译: 成就第一义,出离一切地, 于他得尊极,解脱诸众生。 无尽等功德,现在皆具足, 世见众亦见,不见人天等。 略释:此偈顶礼如来佛相殊胜功德。佛相有六相, 即是体、因、果、业、相应、差别,由此六种表知是佛, 故说佛相。 ①“成就第一义”是体相,由真如第一义成就故。 ②“出离一切地”是因相,由出离一切菩萨地故。 ③“于他得尊极”是果相,由于一切众生中得第一 故。 ④“解脱诸众生”是业相,由能令一切众生得解脱 故。 ⑤“无尽等功德现在皆具足”是相应相。 ⑥“世见众亦见不见人天等”是差别相,即化身种 种世间界都见,受用身佛大弟子众亦见,自性身人天等 一切时不见。此即是三身差别。
敬佛品第二十四
283
甲四、末义 论跋:大乘庄严经论颂圣者弥勒撰造圆满。 译跋:印度堪布释迦桑哈即释迦狮子、主校译师噶 瓦巴则等翻译、校勘并订正,后由班智达巴拉哈德、大 婆罗门萨达扎那、大译师鄂·洛丹西稍作修改,善加 校改,讲闻抉择。 唉吗! 多劫积资难遭遇,大乘法要之总汇, 殊胜补处此论义,于彼若作讲与闻, 定获一切大乘法,普作讲闻之功德, 诚如大车无著尊,菩萨地论所宣说。 胜乘甘露法喜筵,为欲普赐无边众, 于胜教法极恭敬,欲利他故撰此释。 以此善如皎月光,开敷众生心莲瓣, 善说妙香遍十方,愿众心垢得清净。 今起吾亦一切生,文殊补处弥勒尊, 青莲慈眼常观照,愿入似海佛子行。 等空无边诸有情,悉入胜乘妙法道, 愿竟圆净熟大海,获得遍知佛果位。 此是铁猪年闭关诵修至尊自在智慧明咒期间,于夏 季四十日内座间闲时,依大阿阇梨坚慧之大疏为基,将
284
弥勒文库·大乘庄严经论释(下)
其义明显归摄,由麦彭降阳江措撰写。愿善妙!芒嘎朗! 二○○三年藏历十月十日于喇荣译竟
(尚未定稿,请勿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