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心引导》22-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Page 1

净心引导讲记

1

【二十、不正知——于所观境,谬解为性。 】 境指所观境界,狭义指自己身口意的行为,行相是知解 谬误的状况。 (1)依对境门观察 首先区分,对此事不正知和对彼事不正知,是两个不同 的心所。就像视驴为马跟视黑为白不是一个心所,虽然都是 不正知的一类,但不是一体,也就是此谬解非彼谬解,一个 个的所观境不同,这上发生的一个个谬解就不同,像这样辨 认多体。 按照十种恶业来说,对于杀生乃至邪见这些恶业的状况 不能正确了知,反而误解为合理、正当,甚至认为先进、高 级,这些就是不正知的状况,所以,也有将不正知心所判为 烦恼相应慧。以口业来说,滔滔不绝地谈论国事、军事、商 业事、情爱事、娱乐事、种种无意义的新闻等等,不能认识 这是绮语的恶业,反而认定为这是自由潇洒,是畅快,是在 持一种畅所欲言、广闻博知的高级行为,那这就是对于绮语 的不正知。或者,为了赢得他人的欣赏,在大众场合里肆无 忌惮地说着妄语、诳语,不认识这是欺诳的口恶,反而谬解 为这是属于随机应变、聪明伶俐等等,这是对于妄语的不正 知。对于绮语的不正知不是对于妄语的不正知,因为当下发 生的行为种类不同,这个语业现起的时候出现了谬解状况,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
《净心引导》22-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by 益西彭措 堪布 Khenpo Yeshe Phuntsok - 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