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卷
第 11 期
自
然
资
源 学
报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4 年 11 月
Vol.29 No.11 Nov., 2014
跨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现状评述 陆小璇 (北京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871)
摘要:国家疆界的划分原则常常与自然资源及生态功能区划分的原则相悖;动植物种群分布、 生态学过程以及地质构造分布,并不因政治边界的存在而消失。这种情况为一些自然遗产地 的统一与完整性保护制造了障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对自然资源管理以及对生物多样 性管理的关注点,由原来对特定区域的保护转向强调景观尺度下生态系统连续性的保护。连 续性保护理念在跨国项目中体现为跨界保护理念,使连接分散的生态区域之间的动态过程成 为可能。跨国世界自然遗产的建立与保护已成为推进跨界资源保护的重要一环。结合相关案 例分析,论文从发展历程、分类以及管理三个方面对跨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现状进行评述。资 源的不可持续利用目前被认为是对世界遗产保护的最大威胁。跨国自然遗产将通过促进多边 合作,在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建立平衡。 关
键
词:跨国世界自然遗产;跨界资源保护; 区域景观系统;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037(2014)11-1978-13
DOI:10.11849/zrzyxb.2014.11.015
由两国或多国以合并、合作的思路及方式成功成为世界遗产的,称为“跨国世界遗 产”[1]。作为划分不同国家领土的界线,国界有以下两个最根本的特征:地理特征与政治 特征。国家之间或国家内部不同行政区之间的边界往往是政治边界,并不能和生态学、地 质学边界相一致;动植物种群分布、生态学过程以及地质构造分布,并不因政治边界的存 在而消失。由于世界遗产项具有完整性①,很多遗产项目往往跨地域、跨国界,有着不可 分割的特性,因而两国或多国共同申报和拥有,就成为世界遗产委员会鼓励和倡导的做 法。边界两侧的管理政策和土地利用方式能否相互协调、合作将对边界地区的生态系统保 护产生决定性影响。在这种背景之下,跨界资源管理对自然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中文文献中对跨界资源的研究多限于中国境内跨行政区的旅游资源管理[2-4],以及丝 绸之路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 [5-6] 两个方面,对自然资源跨界保护与管理的叙述及研究很 少;同时,关于自然遗产,人们仍习惯性地将其局限于风景名胜的概念[7]。英文文献中对 “跨界自然保护区”的研究较多[8-10],而针对遵循 《世界遗产公约》,强调具有突出普遍价 值、原真性和完整性的“跨国世界自然遗产”的专题研究相对较少。自 1994 年世界遗产 委员会启动全球战略②以来,世界遗产类型日趋丰富,构成状况日趋复杂,保护与管理手 收稿日期:2013-11-06;修订日期:2014-02-09。 作者简介:陆小璇 (1986- ),女,北京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跨国资源管理,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2014—2016 年)。E-mail: lafrontiers.xxl@gmail.com ①真实性和完整性 (Authenticity and Integrity) 是关于世界遗产保护的两个重要原则。 “完整性”一词来源于拉丁 词根 integer,表示尚未被人扰动过的原初状态。 “完整性”主要用于评价自然遗产,如原始森林或野生生物区等。 ②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ICOMOS) 在 1987 至 1993 年所做研究表明:《公约》 生效以来的 22 a 间,世界遗产在遗 产类型和覆盖地区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均衡。1994 年,第 18 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通过了“世界遗产全球战略” ,旨在 使世界遗产名录更具“平衡性代表性、可信性” ,充分展现世界遗产的多样性以及“突出普遍价值”的多层次性。
11 期
陆小璇:跨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现状评述
1979
段亦面临全新挑战。跨国自然遗产便是世界遗产项目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截至 2013 年 5 月,世界遗产名录中跨国自然遗产有 l4 处 (其中 1 处为综合遗产),仅占自然遗产总 量的 6.5%,发展前景广阔。因此,本文拟对跨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现状进行简单的总结 和分析,以期引起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并为该类型遗产的申请、保护与管理提供一 定的参考。
1 跨国世界自然遗产的发展历程 从形式上来看,越来越多的世界自然遗产呈现“线状”与“面状”,而不仅仅呈现孤 立的“点状” [7]。这种变化与人们对“保护”这一概念理解的转变息息相关。在过去的 几十年中,人们对自然资源管理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管理的关注点,由原来对特定区域的 保护转向景观尺度下生态系统连续性保护[11]。这种转变带来了自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跨界 资源管理的发展。1985 到 2007 年,全球跨界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由 41 个增加到 227 个 [12] (表 1)。连续性保护理念在跨国项目中体现为跨界保护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连接 分散的生态区域之间的动态过程成为可能 [13]。2011 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指 出,人们对“保护”这一概念的理解,已经从最初在国家尺度上对于特定野生动物及野 外环境进行保护,发展到在“可持续发展”及社会-文化价值认知的框架下强调生物多 样性的保护,再到当今通过采用生态系统方法建立网络和廊道等区域景观系统所进行的 保护[14]。 表 1 跨界自然保护区与跨国自然遗产的数量和分布状况 Table 1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of transboundary protected areas and transnational natural world heritage 地区
1985 年 A
1988 年
1997 年
2001 年
2005 年
2007 年
B
A
B
A
B
A
B
A
B
A
B
亚洲
4
0
7
0
25
0
30
0
46
1
51
1
非洲
16
1
20
1
34
2
36
2
33
2
47
2
北美洲
4
0
5
0
8
2
10
2
15
2
12
2
中南美洲
7
1
7
1
24
1
29
1
29
1
35
1
欧洲
10
1
20
1
45
3
64
4
65
5
82
6
总计
41
3
59
3
136
8
169
9
188
11
227
12
*
*
注:*A 表示跨界自然保护区;B 表示跨国自然遗产。
建立有效的跨界合作机制将促进跨界保护的顺利开展。这不仅能够达到对生态多样 性及物种栖息地的保护,同时还能够促进国家间合作,从而为实现社会、经济及政治目 标创造有利条件。跨国世界遗产,特别是跨国世界自然遗产的建立与保护已经成为推进 跨界资源保护的重要一环。如果一个跨界保护区满足 《世界遗产公约》 的标准,就可以 被命名和列为跨国世界遗产地。世界遗产地被认为是世界各地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区域 和事物,强调要加以严格保护,不允许有任何破坏,并需要通过监测及通过宣传、教育 和培训,以提高公众的认识来达到预期的目的[1]。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指出,能够被列为跨 国世界遗产的项目,需要相关各方能够在关于跨边界的一系列过程中协调配合。《世界遗 产公约》 第六条第一项指出:本公约缔约国,在充分尊重第 1 条和第 2 条中提及的文化和 自然遗产的所在国的主权,并不使国家立法规定的财产权受到损害的同时,承认这类遗
自
1980
然 资 源 学
报
29 卷
产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因此,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合作予以保护。 随着对自然遗产完整性不断深入的理解以及保护理念的创新与发展,跨国自然遗产 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国家疆界划分的原则与自然环境及生态功能区划分的原则常常相 悖,自然环境与生态的整体性往往被国家疆界所分割,这种情况为一些有重要意义的自 然遗产地的统一与完整保护制造了障碍。许多原本属于一国的自然遗产通过“跨界”提 升其完整性,成为跨国自然遗产 (图 1)。在 2004 年第 28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对 《凯恩斯决议》 进行修订,其中对生态、地质演进及生物多样性价值的重视 进一步促成人们对跨国自然遗产的关注[15]。
图 1 由一国自然遗产扩展为跨国自然遗产的实例 Fig.1 Examples of the formation of transnational natural world heritage through trans-border extension
2 跨国世界自然遗产的分类 2.1 根据景观类型分类 根据景观类型对跨国世界自然遗产进行分类,对开展跨界资源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Dorothy 等在 《跨国界海洋资源保护》 一文中指出,场地类型是决定跨界资源管理有效性 的重要因素[16]。森林保护区与海洋保护区所需要的跨界管理模式是完全不同的。从生态 系统类型出发,可将 14 个跨国自然 (及综合) 遗产项目分为森林生态系统、岛屿与海洋
11 期
陆小璇:跨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现状评述
1981
生态系统、干草原与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内陆水系与湿地生态系统等[17] (表 2)。 表 2 跨国自然遗产的分类 (第一部分) Table 2 Types of transnational natural world heritage (Part 1) 景观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
世界遗产项目名称 别洛韦日自然保护区与比亚沃韦扎森林 宁巴山自然保护区 塔拉曼卡仰芝-拉阿米斯泰德保护区 沃特顿冰川国际和平公园 克卢恩/兰格尔-圣伊莱亚斯/冰川湾/塔琴希尼-阿尔塞克
岛屿与海洋生态系统
高海岸⁄∕瓦尔肯群岛 瓦登海
干草原与湿地生态系统 内陆水系与湿地生态系统
其他
乌布苏盆地 桑哈河 莫西奥图尼亚/维多利亚瀑布 阿格泰列克洞穴和斯洛伐克喀斯特地貌 比利牛斯-珀杜山 圣乔治山 德国古山毛榉林
1994 年以前,世界遗产委员会尚未对名录进行系统评估,未能从栖息地类型、生态 过程和地质现象等方面对遗产项目进行审视。1994 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启动全球战略, 以查明名录中被忽略的主题并加以优先发展。1996 年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进行了一系 列全球性审视,对遗产地自然价值进行评价[18]。世界遗产官方网站上目前列出的文化景 观、森林景观、海洋和沿海景观三大主题便是近 20 a 来全球战略所展开的一系列专题计 划、项目的反映。 世界遗产委员会于 2005 年设立“世界遗产海洋项目”。世界遗产海洋项目从全部遗 产项目中脱颖而出主要由于以下三点:①拥有更高密度的生物多样性 (陆地生态系统包 含 28 个生物门类,而海洋生态系统包含约 43 个生物门类);②高度动态的生态系统;③ 更多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全球 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距离海岸线 60 km 的范围内,海 洋、海岸资源承受不断增加的压力)。在全球尺度上,“世界遗产海洋项目”将推进“生 态系统策略”以应对诸如全球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等严峻挑战。 大多数海洋生态系统都具有跨国界的特征,其中的水与生物都进行跨边界的流动或 迁移。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海洋生态系统的边界更难划定。海洋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 分相互联系,其机能依赖于受沿岸流、洋流、水文情况和来自陆地活动的输入调节的综 合生态过程。因此,《生物多样性公约》 指出生态连接对海洋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倡跨国 界的海洋保护区网络的建立。与覆盖陆地面积 12%的 10 万余个陆地保护区相比,全球有 5 880 个海洋保护区,覆盖了全球海洋环境的不足 1.2%。随着近期世界遗产名录上逐渐 增加的大型海洋世界遗产项目,目前 46 项海洋遗产 (占世界遗产总数的 4.6%) 占世界自 然遗产总覆盖面积的 57%[19]。海洋遗产仅覆盖了全球海洋环境的不足 0.3%,远远落后于 陆地遗产对全球陆地环境约 1.6%的覆盖率。同时,在 46 项海洋遗产中目前仅有 3 项为跨 国项目 (表 2)。在 2002 年 UNESCO“世界海洋遗产生物多样性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列 出 120 余项具有成为世界海洋遗产潜力的区域,其中有 22 项为跨国项目[20]。跨国海洋遗 产将成为推进“世界遗产海洋项目”、完善世界遗产名录的重要一环。
自
1982
然 资 源 学
报
29 卷
2.2 根据边界与分布方式分类 对跨界项目的分类常常从边界与分布方式入手。1997 年在 UNESCO 东亚生物圈保护 区网络 (EABRN) 专题研讨会 [18] 上,与会者将“跨界自然保护合作”分为如下 5 种状 态:(a)边界两侧有相邻保护区但属于不同生态系统;(b)同一生态系统在边界两侧被不同 保护区政策所管理;(c)同一生态系统只在边界一侧建立了保护区管理机制;(d)边界两侧 有不相连但属于同一生态系统的保护区; (e)同一水系穿过边界两侧保护区,使上游 与下游之间相互影响 (图 2)。 图 2 跨国资源保护面临的 5 种情况 Fig.2 Five situations related to transnational conservation
通过比较 14 个跨国自然 (及综合) 遗 产项目,并结合“跨界自然保护合作”的
分类方式,笔者认为可将跨国自然遗产项目分为如下 5 类:(A)跨两个(或多个)国家边界 的自然遗产,但边界各方所承担义务和拥有资源有较大差别;(B)跨两个(或多个)国家边 界的自然遗产,且边界各方所承担义务和拥有资源相对平衡;(C)跨多个国家边界的自然 遗产,但其中一方 (或多方) 无法 (或目 前未被) 列为遗产拥有国③;(D)跨多个国 家边界的自然遗产,且边界各方均被列为 遗产拥有国;(E)跨两个(或多个)国家边 界,并且由两个 (或多个) 离散的遗产单 体共同组成的自然遗产,即“跨国系列世 界自然遗产”(图 3、图 4 及表 3)。
图 3 基于边界与分布方式的跨国自然遗产分类 Fig.3 Types of transnational natural world heritage
图 4 跨国世界自然遗产 5 种类型的实例 Fig.4 Examples of the five types of transnational world natural heritage ③ 例如,世界自然遗产“宁巴山自然保护区”(Mount Nimba Strict Nature Reserve) 仅包含宁巴山东北部位于几 内亚和科特迪瓦境内的部分。位于利比亚境内的区域由于矿产开采对环境的破坏,无法成为该遗产项目的一部分。 但是该遗产项目的保护则依赖包括利比亚在内的三国间的紧密合作;而在瓦登海 (The Wadden Sea) 项目中,虽然 丹麦目前不属于遗产拥有国,但是其境内的瓦登海将有希望通过该遗产项目的扩展被划入遗产保护的边界。
11 期
陆小璇:跨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现状评述
1983
表 3 跨国自然遗产的分类 (第二部分) Table 3 Types of transnational natural world heritage (Part2) 类型
世界遗产项目名称
(跨国数量) 国家
别洛韦日自然保护区与比亚沃韦扎森林
(2) 波兰、白俄罗斯 [图 4(a)]
沃特顿冰川国际和平公园
(2) 加拿大、美国
比利牛斯-珀杜山
(2) 法国、西班牙
塔拉曼卡仰芝-拉阿米斯泰德保护区
(2) 哥斯达黎加、巴拿马 [图 4(b)]
莫西奥图尼亚/维多利亚瀑布
(2) 津巴布韦、赞比亚
克卢恩/兰格尔-圣伊莱亚斯/冰川湾/塔琴希尼-阿尔塞克
(2) 加拿大、美国
圣乔治山
(2) 意大利、瑞士
C
宁巴山自然保护区
(2) 几内亚、科特迪瓦 [图 4(c)]
D
桑哈河
(3) 刚果、喀麦隆、中非共和国 [图 4(d)]
阿格泰列克洞穴和斯洛伐克喀斯特地貌
(2) 匈牙利、斯洛伐克
高海岸⁄∕瓦尔肯群岛
(2) 瑞典、芬兰
乌布苏盆地
(2) 俄罗斯联邦、蒙古 [图 4(e)]
德国古山毛榉林
(3) 乌克兰、德国、斯洛伐克
瓦登海
(2) 德国、荷兰
A
B
E
遗产项目的建立与扩展、缩减与取消、边界的划定与修改,反映了人类与自然资源 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系统认知的不断变化 。例如,世界自然遗产“宁 巴山自然保护区”的边界经历多次修订。1993 年,基于对矿产勘探与开采的考虑,几内 亚境内 1 550 hm2 含有丰富铁矿矿藏的区域被划出该遗产项目 (图 5)。
图 5 宁巴山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范围的扩展与缩减 Fig.5 Extension and excision of Mount Nimba Strict Nature Reserve
3 跨国世界自然遗产的管理 3.1 必要性 一个项目被选为世界遗产仅是保护的第一步,绝大多数世界遗产都面临着不同程度 的威胁,因而管理及保护体系的建立对于降低或避免威胁产生的影响至关重要[21]。“世界 自然遗产管理”手册指出,随着管理人员所需技能的不断增长以及工作流程的不断复杂 化,对遗产项目进行有效管理的难度逐渐增大[22]。遗产保护区面临着从与气候变化相关 的全球性威胁,到诸如生态栖息地破碎化的区域尺度的威胁,再到诸如偷猎、过量游客 以及废物排放等造成的本土尺度的威胁 (表 4)。例如,1983 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跨哥
自
1984
然 资 源 学
报
29 卷
表 4 跨国世界自然遗产项目面临的威胁 Table 4 Threats to the transnational natural world heritage 编号
世界遗产项目名称
面临威胁
国际公约
1
别洛韦日自然保护区与比亚沃韦扎森林
商业伐木; 开发
MAB 生物圈保护区
2
宁巴山自然保护区
铁矿石开采;利比亚难民;农 业;捕猎;火灾;伐木;放牧
MAB 生物圈保护区
3
塔拉曼卡仰芝-拉阿米斯泰德保护区
大坝建设
MAB 生物圈保护区; RAMSAR 湿地
4
莫西奥图尼亚/维多利亚瀑布
商业开发
—
5
克卢恩/兰格尔-圣伊莱亚斯/冰川湾/塔琴希 尼-阿尔塞克
—
6
阿格泰列克洞穴和斯洛伐克喀斯特地貌
伐木;放牧;农业; 化肥与农药污染;酸雨;旅游 业;石灰石开采
MAB 生物圈保护区; RAMSAR 湿地
7
沃特顿冰川国际和平公园
—
MAB 生物圈保护区
8
比利牛斯-珀杜山
旅游业
MAB 生物圈保护区
9
高海岸⁄∕瓦尔肯群岛
能源基础设施 (风车);采砂
RAMSAR 湿地
10
乌布苏盆地
放牧
MAB 生物圈保护区; RAMSAR 湿地
11
圣乔治山
未来旅游业
—
12
德国古山毛榉林
—
MAB 生物圈保护区
13
瓦登海
—
MAB 生物圈保护区
14
桑哈河
—
RAMSAR 湿地
MAB 生物圈保护区
斯达黎加与巴拿马两国的塔拉曼卡仰芝-拉阿米斯泰德保护区,目前面临来自边界两侧 的包括土地开发、铜矿开采、能源站及输送线路建设、跨境高速公路建设等一系列威 胁。特别是两国正在进行的水利能源开发已经严重影响到该遗产项目的生态安全。2010 年,在巴拿马边境一侧建立的两个紧邻该遗产项目的大坝,已经影响到穿越巴拿马与哥 斯达黎加的昌金努拉河 (Changuinola)、伯尼克河 (Bonyic) 两条河流沿岸的生态系统。 目前有 20 余座大坝计划在边界两侧国家修建,这使得针对该遗产项目所在流域的双边水 资源管理方案的提出迫在眉睫[23] (图 6)。 同时,跨国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需要与其他保护机制相互补充。例如,除了遵循 《世界遗产公约》 外,跨国世界自然遗产项目“瓦登海”还位于“自然 2000 网络”、“特 别敏感海域”、“拉姆萨尔湿地”、“瓦登海三边保护区”等多项保护机制的管理范围内 (图 7)。大多数跨国世界自然遗产同时也是“拉姆萨尔湿地”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 与生物圈计划“生物圈保护区”。王献溥等指出,生物圈保护区的管理原则适用于世界遗 产地的保护,特别是参加了世界遗产名录的生物圈保护区应该坚持遵循它的管理要求来 开展工作[24]。 3.2 缓冲区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世界遗产看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看作履行世 界遗产公约的重要一环[22]。大多数世界自然遗产以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的形式受到严 格保护;对遗产项目边界内的资源常常只能进行“非消耗性使用”(non-consumptive uses)。因此,可持续发展与围绕遗产的“缓冲区”的管理密切相关;错误的缓冲区利用政
11 期
陆小璇:跨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现状评述
1985
图 6 区域尺度下跨国自然遗产面临威胁的案例:“塔拉曼卡仰芝-拉阿米斯泰德保护区” 受大坝建设影响的区域 Fig.6 Example of regional-scale threat to transnational natural world heritage: Talamanca Range-La Amistad Reserves / La Amistad National Park and area impacted by dams
策将对遗产地造成威胁。 《执行世界遗产公约操作准则》 对缓冲区有如下定义:为了有效保护遗产,缓冲区是 指遗产周围区域,其使用和开发受补充性法律条例和 (或) 公共规定所限制,以此达到 对遗产的进一步保护。缓冲区应包括紧邻遗产的区域、重要视线区,以及其他在功能上 对遗产及其保护至关重要的区域或特征。世界遗产委员会指出,无论是新提名的遗产还 是现有遗产,都应将遗产边界之外的、对该区域生态系统运作提供有效支持的景观纳入 考虑的范围,从而实现系统完整性 [25]。《生物多样性公约》 缔约方第七次会议中明确提 出,到 2015 年,通过运用生态系统方法并充分考虑生态系统连通性,应将所有保护区和 保护区系统纳入更广泛的陆地、海洋及其它相关景观系统之中,从而保持该生态系统的 结构及功能。 缓冲区对加强遗产项目管理所起的作用除了生态系统及多样性保护外,还涉及到包 括文化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缓冲区功能主要包括以下 4 点:①缓冲区可以 避免来自遗产边界外部现有或可能的威胁,从而加强遗产完整性。例如,缓冲区应确保 流经遗产地的河流上游的水安全;将旅游设施布局在遗产地边界之外;管理区域农作方 式以避免诸如外来物种入侵或过量营养物渗透到遗产地边界之内[图 8(a)]。②缓冲区能够 应对由于气候变化所导致动植物群落及其栖息地的变迁,例如,遗产地可通过扩大其边 界范围从而达到对价值的保持[图 8(b)]。③缓冲区能够建立遗产地与周边临近的自然保护 区或其他不以生态多样性管理或景观保护为主要目标的自然区域之间的连续性。这使得 遗产地能够被融入到当地的文化性、精神性、或本地居民可续性资源使用的多样背景之
自
1986
然 资 源 学
报
29 卷
注:1 为荷兰国家保护区,2 为德国下萨克森州瓦登海国家公园,3 为德国汉堡瓦登海国 家公园,4 为德国石荷州瓦登海国家公园,5 为丹麦自然与野生动物保护区。
图 7 多样的瓦登海保护机制 Fig.7 Wadden sea protection regimes
中[图 8(c)]。④在缓冲区内可建立与遗产 保护机制兼容的可续性资源使用机制[图 8(d)]。 例如,跨国自然遗产项目“桑哈河 图 8 缓冲区对加强跨国遗产项目管理的主要作用
三国保护区”(Sangha Trinational),总面
Fig.8 Buffer zones as a tool for protecting transnational
积 746 309 hm2,由三个连续的国家公园
world heritage sites
组成:喀麦隆的罗比克国家公园
(Lobéké National Park),刚果共和国的德赞噶-恩多基国家公园 (Dzanga-Ndoki National Park),以及中非共和国境内分为两部分的诺娃贝尔多基国家公园 (Nouabalé-Ndoki National Park)。该项目被一个更大尺度的缓冲区完全包围,面积为 1 788 000 hm2。该缓冲 区在水系统保护以及建立遗产地与邻近地区联系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并通过分区在内 部形成可持续性资源使用机制 (图 9)。桑哈河流经三国边界,穿过热带森林并形成一系 列湿地,其中有 3 处是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缓冲区内人口仅为 18 044 人,但协调本 地居民需求与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是缓冲区目前面临的挑战[26]。狩猎及伐木仍是本地居 民的主要谋生手段。同时,近年兴起的小型采矿业④已成为生活在桑哈河三国景观区居民 的重要谋生手段之一[27]。缓冲区既要控制和监测沿桑哈河分布的小型采矿业,防止其对 ④ 黄金与钻石沉积物遍布刚果盆地。桑哈河三国保护区位于刚果盆地西北侧,因而黄金与钻石成为当地主要开 采资源。当地居民在河流沿岸的泥沙中淘金和钻石,这种小型采矿业 (Artisanal and small-scale mining /ASM) 是当 地最为常见的资源开采形式。
11 期
陆小璇:跨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现状评述
1987
图 9 桑哈河三国保护区周边环境及缓冲区 Fig.9 Context and buffer zone of Sangha Trinational
水和土壤造成破坏进而威胁遗产地安全,又要尊重当地居民的资源利用需求,在传统狩 猎、伐木行为与森林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建立平衡。其中,位于中非共和国的德赞噶桑哈森林保护区 (Dzanga-Sanga Forest Reserve) 是缓冲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保护区不 仅将诺娃贝尔多基国家公园 (Nouabalé-Ndoki National Park) 的两部分相连,同时被划 分为商业狩猎区、社区狩猎区、木材采伐区、农村发展区以及兽肉生产区五大功能区以 满足当地居民资源利用的需求。虽然在该遗产地建立之初,资源利用与遗产保护之间产 生矛盾,但是喀麦隆、刚果共和国以及中非共和国三方的协作将推进与完善缓冲区的管 理,在维护本地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使其成为实现桑哈河生态与文化完整性的重 要组成部分。
4 小结 国家之间的政治边界往往不能和生态学边界相一致,因而通过协调两国或多国之间 的资源管理政策和土地利用方式,促进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将是必然的选择。跨国世 界遗产,特别是跨国世界自然遗产的建立与保护已经成为推进跨界资源保护的重要一 环。跨国世界自然遗产能够在较大尺度上实现更为有效的生态系统管理,从而有助于维 持生境、改善水质,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该类遗产还能够促进国 家间的合作与了解,并对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不同场地类型所需要的跨界管理模式不同,因此根据景观类型对跨国自然遗产进行 分类对开展跨界资源管理起到积极作用;而从边界与分布方式入手对跨国自然遗产进行 分类,则能够更好地展现遗产保护的动态性:遗产的建立与扩展、缩减与取消,反映了
自
1988
然 资 源 学
报
29 卷
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系统不断变化的认知过程。 一个项目被选为世界遗产仅是保护的第一步;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于降低或避免 威胁对遗产地的影响至关重要。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目前被认为是对遗产保护的最大威 胁。在维护双边及多边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推进与完善缓冲区的管理,有助于构 建跨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与临近地区之间的多样联系,进而实现区域的生态与文化完整性。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刘红婴. 世界遗产精神 [M]. 第三版.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6. [LIU Hong-ying. World Heritage Spirit. Third Edition. Beijing: Huaxia Publishing House, 2006. ] [2] 张建. 重视区域旅游合作开发中的行政区划因素 [J]. 科学·经济·社会, 2005, 23(1): 55-66. [ZHANG Jian. Regard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in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Science· Economy · Society, 2005, 23(1): 55-66. ] [3] 王艳. 跨政区旅游区整合发展分析 [J]. 旅游论坛, 2009, 2(5): 739-742. [WANG Yan. An analysis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nter-administrative district tourism resort. Tourism Forum, 2009, 2(5): 739-742. ] [4] 郑向敏, 林美珍. 论区域旅游发展中旅游区与行政区的矛盾与融合[J]. 人文地理, 2006, 21(3): 110-114. [ZHENG Xiang-min, LIN Mei-zhen. Discussion on the conflict and blend of tourism area and administrative reg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Human Geography, 2006, 21(3): 110-114. ] [5] 刘睿文, 刘衡. 多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模式的引入——以丝绸之路为例 [J]. 经济地理, 2005, 25(2): 236-260. [LIU Rui-wen, LIU Heng.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 of multinational combined application for the world heritage of culture: The Silk Road as an example. Economic Geography, 2005, 25(2): 236-260. ] [6] 南宇, 李兰军. 丝绸之路中国段跨国申报世界遗产理论与实践的意义和价值 [J]. 宁夏大学学报, 2010, 32(1): 201205. [NAN Yu, LI Lan- jun. Meaning and value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na sub- regional’s transnational nomination of Silk Roads World Heritage Serial. 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0, 32 (1): 201-205. ] [7] 俞孔坚. 世界遗产概念挑战中国:第 28 届世界遗产大会有感 [J]. 中国园林, 2004(11): 68-70. [YU Kong-jian. China faces the challenge of world heritage concept: Thoughts after the 28th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Journal of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4(11): 68-70. ] [8] Leibenath M, Blum A, Stutzriemer S. Transboundary cooperation in establishing ecological networks: The case of Germany’s external borders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0, 94(2): 84-93. [9] Busch J. Gains from configuration: The transboundary protected area as a conservation tool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8, 67(3): 394-404. [10] King B, Wilcox S. Peace Parks and jaguar trails: Transboundary conservation in a globalizing world [J]. GeoJournal, 2008, 71(4): 221-231. [11] Van der Linde H, Oglethorpe J, Sandwith T, et al. Beyond Boundaries: Transboundary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 Sub-Saharan Africa [M]. Washington D C: Biodiversity Support Program, 2001. [12] Zimmerer K S, Galt R E, BuckSource M V. Globalization and multi-spatial trends in the coverage of protected-area conservation (1980-2000) [J]. AMBIO, 2004, 33(8): 520-529. [13] Sandwith T, Lockwood M, Gurung C. Linking the landscape [M]// Lockwood M, Worboys G, Kothari A. Managing Protected Areas: A Global Guide. UK and USA: Earthscan, 2006. [14] Maja Vasilijević, Tomasz Pezold. Crossing borders for nature: European examples of transboundary conservation [R]. IUCN, 2011. [15] 张忍顺, 张祥国, 蒋姣芳, 等. 世界自然遗产事业发展潜势分析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 22(1): 57-61. [ZHANG Ren-shun, ZHANG Xiang-guo, JIANG Jiao-fang, et al. Study on tendency and potential of world natural heritage.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06, 22(1): 57-61. ] [16] Dorothy C Z. Marine transboundary conservation [EB/OL]. http://www.tbpa.net/page.php?ndx=49. 2013-03-20. [17] IUCN. Serial natural World Heritage properties: An initial analysis of the serial natural properties o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R]. IUCN Protected Areas Programme - World Heritage Studies. IUCN, 2009. [18] Han Q L, Kazukiro N. Transboundary conservation cooperation through UNESCO world heritage and biosphere
11 期
陆小璇:跨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现状评述
1989
reserves [J]. Asean Biodiversity, 2003, 3: 19-25. [19] UNESCO. World heritage paper 32: Assessing marine world heritage from an ecosystem perspective [R]. UNESCO, 2012. [20] UNESCO. World heritage report 04: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heritage marine biodiversity workshop [R]. UNESCO, 2002. [21] 周年兴, 林振山, 黄震方, 等. 世界自然遗产地面临的威胁及中国的保护对策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23(1): 2532. [ZHOU Nian-xing, LIN Zhen-shan, HUANG Zhen-fang, et al. Threats on the world heritage natural sites and China’ s conservation countermeasures.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8, 23(1): 25-32. ] [22] UNESCO. World heritage resource manual series: Managing natural world heritage [R]. UNESCO, 2012. [23] IUCN- WCMC. World heritage information sheet: Talamanca Range- La Amistad Reserves/La Amistad National Park [R]. IUCN-WCMC, 2013. [24] 王献溥, 郭柯. 论世界遗产地和生物圈保护区的关系 [J]. 植物研究, 2004, 24(2): 254-256. [WANG Xian-pu, GUO Ke. World heritage sites in relation to biosphere reserves. Bulletin of Botanical Research, 2004, 24(2): 254-256. ] [25] UNESCO. World heritage report 21: World heritage forests- leveraging conservation at the landscape level [R]. UNESCO, 2005. [26] IUCN-WCMC. World heritage information sheet: Sangha trinational [R]. IUCN-WCMC, 2013. [27] Schure J, Ingram V, Tieguhong J C, et al. Is the god of diamonds alone?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in artisanal mining in forest landscapes, Congo Basin [J]. Resources Policy, 2011, 36: 363-371.
Review of Transnational Natural World Heritage Conservation LU Xiao-xuan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 International and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borders are political, not ecological or geological boundaries. The connectivity of flora and fauna distribution, ecological processes, as well as geological structure expands a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 In fact, international border areas contain some of the most intact ecosystems in the world. Over the last few decades,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biological diversity has moved from a site-level focus toward broader landscape approaches, emphasizing connectivity conservation. Connectivity conservation when applies across borders is transboundary conservation, which tends to create physical linkages or enable the occurrence of dynamic processes to connect the fragmented environment. The establish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transnational natural world heritage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transboundary conservation. Using typology and case study as basic research strategi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nservation of transnational natural world heritage from three aspects: history,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Sinc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boundaries will depend greatly on the type of site, classification of transnational natural world heritage sites based on their landscape types is necessary and significant for the transnational resource management. Attempting to reveal the dynamic of world heritage conservation, this paper also classifies the world heritage sites according to their border condition and site distributi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extension of the heritage sites, even their excision and cancelation, reflect the chang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hu-
1990
自
然 资 源 学
报
29 卷
man beings and the natural resources, as well as our changing perception of natural system. Being nominated and inscribed o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is only the first step towards the preservation of site value. Unfortunately there can be few natural world heritage sites that do not face some kind of threat, ranging from localized problems, to regional- scale threats and global threats. Management actions to contain and minimize the effect these threats have on a site are essential for world heritage conservation. Unsustainable resource use is now among the most significant threats to conservati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transnational natural world heritage enable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promoting a balance between world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transnational natural world heritage; transboundary natural resource conservation; regional landscape syste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