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 :
地址 :
網址 :
顧問委員會 :
編輯小組 :
設計統籌 :
行政助理:
督印 :
印刷 :
印刷數量 :
youthspotmagazine
youth_spot
香港青年協會 香港北角百福道 21號 香港青年協會大廈 21樓
香港青年協會: hkfyg.org.hk
專業叢書統籌組: cps.hkfyg.org.hk
青協網台: M21.hk
何永昌(主席)、呂慧蓮、徐小曼 鄧良順、黃好儀、黃秀儀、張淑鳳、何詠筠 周若琦、李心怡、鄺穎琦、謝少莉、陳慧儀
廖紫薇、林亞絢、鄧浩聰
徐梓凱
梁俊彥
呂慧蓮
宏亞印務有限公司
20,000
ISSN2218-0923
香港青年協會
香港青年協會(簡稱青協)於1960年成立,是香港最具規模的青年服務機構。 隨著社會不斷轉變,青年所面對的機遇和挑戰時有不同,而青協一直不離不
棄,關愛青年並陪伴他們一同成長。本著以青年為本的精神,我們透過專業服 務和多元化活動,培育年青一代發揮潛能,為社會貢獻所長。至今每年使用我 們服務的人次已達600萬。在社會各界支持下,我們全港設有80多個服務單 位,全面支援青年人的需要,並提供學習、交流和發揮創意的平台。此外,青 協登記會員人數已達50萬;而為推動青年發揮互助精神、實踐公民責任的青 年義工網絡,亦有25萬登記義工。在「青協•有您需要」的信念下,我們致力 拓展12項核心服務,全面回應青年的需要,並為他們提供適切服務,包括:青 年空間、M21媒體服務、就業支援、邊青服務、輔導服務、家長服務、領袖培 訓、義工服務、教育服務、創意交流、文康體藝及研究出版。
《青年 空間》雜誌全部內容均屬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出版機構及雜誌之言論及立場 愛護地球.珍惜環境·本刊物使用環保紙印製
為增強讀者多元化體驗, 只要喺《青年 空間》雜誌見到以上符號, 就可以睇到AR實境片喇!
雜誌派發點
於青協轄下 22 間青年空間及80多個服務單 位、本港逾 400 間中學、各大專院校及宿舍、 大型商場、書店及 café 等地方免費派發。
《青年 空間》雜誌 網上電子版
《青年 空間》雜誌 Facebook 專頁
立即訂閱
敞開心扉 體察香港自然之美 002
讓我們張開耳朵 走進大自然 006
鍾情野外生境 藉書寫探究人與自然 012
::::: 感受自然可以很簡單|插畫家 Karen H.Y Fong 016
日出而作 讓自然成為課室 018
森林中沐浴 重拾遺忘的感覺 024
以多元感官 讓自然療癒身心
慢行•空間 - 西高山遊記 032
好文青•空間 - 地下鐵碰著本地插畫家 034
/半杯水 030
解憂•空間 - 回應內心空洞 建立意義感的6種方式 036
喜動•空間 - 芬蘭木柱 扭轉乾坤的一次投擲 038
在地•空間 - 不止境的綠色關愛之路 040
手作•空間 - 雙手縫製溫暖 打花打朵綻放手作價值 042
社區•空間 - 無聲勝有聲 044
小店•空間 - 上水貨舖 創立「香港製造」名聲 046
放綠•空間 - 地球守護者 048 斜槓•空間 - Slasher生存秘笈 創造自己的手藝武林 050 從零開始創作 開展靈感之旅 052
數碼轉型創業奇兵 五支優勝團隊邁向業務新旅程 054
解憂森林派對 文創市集 056
鄰舍第一 • 鄰舍節 057
專業青年談置業階梯及減廢回收 058
好好閱讀新書8折訂購優惠 060
青協各單位一覽 061
*封面插畫原圖:@流螢設計 FIREFLY DESIGN
讀者意見收集
敞開心扉 體察香港自然之美
002
步入春天,抬頭望向窗外,樹上開始長滿鮮嫩的綠葉,繁花盛開,雀 鳥再次在枝頭歌唱,構成一幀生意盎然的美景。
香港山多平地少的地理環境,拉近了都市與自然的距離。香港的自 然景色多樣化,延綿的海岸線、高聳的山嶺、蜿蜓的河流,數千種動 植物棲息此地,是自然贈予我們的珍貴禮物,也是人煙稠密的城市 中,一片喘息的綠洲。
走入山林,是人與自然互相療癒的過程。放慢腳步,喚醒不同感官; 將注意力放在四周的景緻,不但能滋養身心,也能與環境建立深刻 的連繫,有助修補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及人與自己的關係。
目睹大自然的壯闊、宏偉,既讓人感到自豪,也覺察到我們的渺小。 人類作為自然的一分子,應該抱著敬畏、尊重的心態保護自然,守護 這個孕育萬物成長的家。
何永昌
青年.空間 | 003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 二零二三年二月
如果要形容在香港的聲音,你會想起甚麼 — 是鬧市的車水 馬龍,還是大自然的鳥鳴啁啾?每時每刻,城裡都在響起不同 聲音。當有人愛以照片記錄城市,環境錄音師簡僖進(AK)則 以聲音為載體,記錄香港大自然的聲音。
青 年 . 空 間 | FEATURE 1 / Text | 鄭悅庭 / Photo | Nick / Design | Max ︻ 聆 聽 ︱ 記 錄 自 然 之 聲 ︼ 006
有時是純粹欣賞聲音的發生,所有東西同時 發生的那個畫面已經很美很足夠!
︻ 聆 聽 ︱ 記 錄 自 然 之 聲 ︼ 青年.空間 | 007
建構香港的
照片是不少人盛載故事的媒介,而對 A K來說,聲音 就是他記錄生活的方式。A K年少時學結他,又曾與 朋友夾 ban d,慢慢喜歡上音樂,就開始接觸錄音與 音響。後來考入香港演藝學院,主修音響系統設計, 接觸到除了音樂以外的聲音元素。
在演藝學院上課的日子,有時需要自行外出尋找聲音、 錄音,當時已覺過程有趣,「開始覺得世界開闊了,對 聲音愈來愈有興趣,很像同聲音結緣,於是一路做跟 聲音有關的東西。」畢業後成為自由身錄音師,一邊 為劇場設計音響,一邊以大自然聲音進行創作。
數年前,工作上遇上樽頸,讓他萌生策劃一個計劃的 想法。他走到位於住處附近的西高山,想起讀書時 外出錄音、找聲源的片段,於是想重新走到香港山林
之間錄音。他開始了「AK IN KK - Nature Field Recording HK」,將本港大自然的聲音錄製成聲音地圖。計劃名
中的「A K」代表的是AK 自己,亦代表環境錄音師的 參與和存在;而「KK」則代表香港,因這是香港地圖
上常見的座標代號。
「一開始沒有想太多,而我自己作為一位用家,要找 香港聲音亦沒有太多選擇,於是便想到可以自己錄, 又想多些人用,於是便建構了這個平台。」他笑言, 自己是聲音庫的最大用家,亦讓他得到不少新的工 作機會。錄音計劃與自己的工作相輔相成,是始料 未及的驚喜。
其實同拍攝一樣,見到個很靚的時刻就要 影,我去聽到一個位置很想錄就會錄低!
| 讓我們張開耳朵 走進大自然 ︻ 聆 聽 ︱ 記 錄 自 然 之 聲 ︼ 008
聲音地圖
讓聲音發生
打開網頁,便見熟悉的香港地圖,地圖上有來自大自然的流水聲、鳥兒歌唱聲、 風聲等錄音檔,全都是發生於香港的聲音。他說,錄音的方式與一般拍攝收音不 同,收音總是帶著目標清單出發;他卻是隨遇而安,有時只帶備一部電話,大多 時都只是一支普通的隨身錄咪,以方便為主。「其實同拍攝一樣,見到個很靚的 時刻就要影,我去聽到一個位置很想錄就會錄低!我沒有可能記得所有錄音,但 每次再聽都會記起發生了甚麼事和為何會錄。」除了是一個聲音檔,錄音所盛載 的亦是他的生活痕跡。
最初因為想豐富地圖內容,一心想走遍香港東南西北,AK不知不覺已在百多個 地點錄音。過程中,他還自學攝影、設計網頁、營運,雖忙碌但滿足。這份雄心壯 志,曾成為壓力,令他一度想放棄。幸好經過休息後,他重整思緒,內心回歸平 靜。「最重要是當下我在山上,自己感覺很舒服,錄音就隨遇而安吧。」想通了, 錄音又變成一件樂事。
每次錄音大多一至兩小時,有時在山頭一整天,很多路線也不只走一次,不同時 分、季節,同一地點也有不同面貌。很多時候,他都會隨手按下錄音鍵,哪怕不
是最理想的時間或距離,至少把聲音錄了下來。「錄音不是單單為了那種聲音, 而是為了凝住當下的感覺。最理想當然是甚麼都有,但實際情況未必能如願,有 時要講緣分。」
錯過也不要緊,最重要是用心記住那些聲音、那份感覺、那個空間。相比起取得 一段錄音,他更想在有機會親身感受時,好好「聽」在當下。「同影相一樣,用視 覺直接觀看是最美的;聲音也一樣,當下肯定是最好聽的,我不想因為要錄音而 浪費當下最好的環境。」他舉例,海浪是一陣一陣疊加起來,能夠親耳聽到海水 的合奏,已經是幸福。
︻ 聆 聽 ︱ 記 錄 自 然 之 聲 ︼ 青年.空間 | 009
穿梭自然之中
發掘
細膩的美好
走到山頭,在錄音前他會坐著甚麼都不做,靜下來, 感受自己的呼吸,開放自己的感覺與心態,與萬物 重新聯繫。數年過去,他形容自己行山的心態也有 所變化,以往總想去征服眼前山嶺;現在卻是一心 進入大自然,享受靜好無憂的時光。心態由主動變 被動,感受沿路出現的一切,簡易的水塘、家樂徑, 也可帶來無窮樂趣。
在眾多聲音中,蟬聲令他最為深刻。他憶起,有天 在薄扶林巧遇一群蟬。當時蟬叫聲此起彼落,足以 蓋過環境空間,就似體會真正「all around you」的 全景聲。至今重提,仍非常感動:「就像做戲一樣, 改變整個空間感,當下感覺好神奇,很喜歡那種變
化。」自此,他分外留意蟬聲,喜歡細聽由一隻蟬孤 鳴,到成群合奏的過程。
他又說起最近行山時的經歷,曾突然聽到一棵樹傳來 嗡嗡聲。原來是蜜蜂採花蜜,聯群結隊向樹衝去, 「對我來說很有趣,整棵樹就像一個喇叭一直在響。」
再走近,蜜蜂叫聲充滿整個空間,就如在頭上蓋住 一個蓋子一樣,十分神奇。
蟬聲、蜜蜂聲時常上演,卻不是人人懂得欣賞。放 慢腳步,才能在看似平凡的日常當中發掘驚喜。「世 界每天都有很多事情不斷慢慢發生,但我一直沒有 留意到。專誠去找,才發現有一種細膩的美一直存 在。」種種聲音由自己發掘,內心特別滿足。哪怕不 是罕見物種、自然現象,仍叫人滿足喜樂。AK笑說: 「有時是純粹欣賞聲音的發生,所有東西同時發生 的那個畫面已經很美很足夠!」
欣賞香港的聲音 要安靜其實很困難
除了製作聲音地圖,他又曾結合大自然聲音與裝置藝 術,進行創作,讓大自然的療癒聲音延伸至生活。此 外,他也辦工作坊,鼓勵大眾一同欣賞聲音之美。他 會帶隊上山來一趟聽覺體驗,邀請新手聆聽收音咪 的錄音成品,「支咪很靈敏,因為無篩選地錄音,會 幫助我們用耳朵去聽身邊的聲音。錄音其實都是嘗試 將自己放後一些,去觀察、聽察,感受個世界正在發 生的事,同時間自己去探索世界還有甚麼。」然後,再 發掘令自己有興趣的聲音,嘗試後期製作。
| 讓我們張開耳朵 走進大自然 ︻ 聆 聽 ︱ 記 錄 自 然 之 聲 ︼ 010
對於有人形容香港的聲音是「嘈」,AK說:「一半一半吧,全世界都很嘈。要 令一個地方靜需要好多人去一齊合作,這件事其實很難,尤其香港郊野跟市 區很接近。」在每隔數分鐘就有飛機在頭上掠過的香港,即使身處郊外,亦會 聽到來自鬧市的聲音,亦會傳來不少人為聲音。「從聲音景觀(soundscape) 而言,香港好多位置聽的聲音都不同。單純去欣賞香港有的,每一次向前行 就是一個新特色。」
如果想在香港靜下來,他建議大家走到離島,「會少一層交通聲,就似用眼鏡 布抹眼鏡一樣,看得更清、聽得更遠。」
不少人都愛聽數小時流水聲抒壓,可神奇的大自然又豈止流水潺潺?當我們 習慣以視覺留意身邊景象,不妨閉上雙眼,打開耳朵,聆聽生活中的交響樂。
︻ 聆 聽 ︱ 記 錄 自 然 之 聲 ︼
青 年 . 空 間 / Text | 若水 / Photo |
/
| FEATURE 2 ︻ 觀 察 ︱ 自 然 書 寫 ︼ 012
Dicky
Design | Chow Tsz Tung
︻ 觀 察 ︱ 自 然 書 寫 ︼
| 鍾情野外生境 藉書寫探究人與自然 ︻ 觀 察 ︱ 自 然 書 寫 ︼ 014
︻ 觀 察 ︱ 自 然 書 寫 ︼ 青年.空間 | 015
| 鍾情野外生境 藉書寫探究人與自然 ︻ 觀 察 ︱ 自 然 書 寫 ︼ 016
︻ 觀 察 ︱ 自 然 書 寫 ︼ 青年.空間 | 017
插 畫 . 空 間 | Illustration 分 享 插 畫 家 作 品 , 支 持 文 化 藝 術 創 作 018
青年.空間 | 019
青 年 . 空 間 | FEATURE 3 / Text | Charmaine / Photo | Nick /
|
︻ 觸 覺 ︱ 有 機 耕 種 ︼ 020
Design
Bryan
︻ 觸 覺 ︱ 有 機 耕 種 ︼ 青年.空間 | 021
| 日出而作 讓自然成為課室 ︻ 家 居 改 造 ︱ 提 升 關 係 ︼ 觸 覺 ︱ 有 機 ︼ 022
︻ 家 居 改 造 ︱ 提 升 關 係 ︼ 觸 覺 ︱ 有 機 ︼ 青年.空間 | 023
青 年 . 空 間 | FEATURE 4 / Text | Sammi / Photo | Lamlam / Design | Fafa ︻ 五 感 ︱ 森 林 浴 ︼ 024
︻ 五 感 ︱ 森 林 浴 ︼ 青年.空間 | 025
| 森林中沐浴 重拾遺忘的感覺 ︻ 五 感 ︱ 森 林 浴 ︼ 026
︻ 五 感 ︱ 森 林 浴 ︼ 青年.空間 | 027
| 森林中沐浴 重拾遺忘的感覺 ︻ 五 感 ︱ 森 林 浴 ︼ 028
︻ 五 感 ︱ 森 林 浴 ︼ 青年.空間 | 029
030
青年.空間 | 031
西高山 西高山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無限掌中置, 剎那成永恒。 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徐志摩 譯 遊記 遊記 / 108% Production Team | Rita .浩恩.海鹽 / Design | Rita 032 | GO OUT 不 如 放 慢 腳 步 , 別 錯 過 身 邊 美 好 之 地 慢 行 . 空 間
從香港大學出發
座落於香港島的西高山鄰近太平山,有不同的登 山路線,其中一條路線的起點在香港大學站。在 港鐵香港大學站A2出口步出,會到達香港大學 校園的範圍,經過短短的天橋後向右邊走,會見 到一條扶手電梯直達港大飯堂,穿過飯堂到達 大學道,沿著大學道往山上方向行,會途經研究 生樓、正在擴建的工地,以及柏立基學院,走到 盡頭,在分叉路口轉右進入旭龢道,途中會看見 旭龢消防局與一條很老舊的磚砌天橋底,在兩者 之間有一條小路可以拐上龍虎山晨運徑,就到達 西高山的山腳,即今日旅程的起點。
沿著克頓道上山,不久後就會看到維港的景色, 沿途會有路牌指示如何到達山頂。沿著克頓
道走到盡頭,會進入夏力道,此時不要往盧吉 道前進,而是拐右進入夏力道公園,並在公園 內找出一條叫夏力道健身徑的小徑,在入口處 會看見人工的石梯級,只有一條路,先是稍微 往下坡走,然後經過一塊小小的空地,就是一 條上山的大直路,攀登垂直的梯級或許會有 點吃力,可以稍作休息,很快就可以到達西高
山觀景台了。
難度:
俯瞰維港景色
交通:港鐵香港大學站A2出口步出 路線:香港大學→克頓道→夏力道 →西高山觀景台
青年.空間 | 033
/ Design | 通心
八十年代一句「地下鐵碰著她」,唱出一段地鐵車廂內的 浪漫邂逅。近年,這句歌詞卻可以有一個全新的意義 在乘搭地鐵期間,若你幸運地遇到一位本地插畫家雷焯
諾(Charlotte
跳出框框 狹小車廂也是創作空間
九十後的Charlotte在大學期間修讀人體寫生藝術,畢業 後也像大部分畢業生一樣投入全職工作。由於工作地點在港 島,家住九龍的她每個工作天都會乘搭港鐵過海。Charlotte形 容,當時的工作壓力頗大,枯燥的上班日常令她身心俱疲,再加上
耗時費力的跨區長途通勤,讓她回到家後只想休息,漸漸便失去創作 和發展興趣的時間。
於是為了善用漫長的通勤時間,她決定結合自己的興趣和日常生活,開始觀察其 他乘客的舉動,再以一本簿、一支筆,嘗試用線條把自己的觀察記錄下來。當時 Charlotte認為,車廂速畫不但能夠消磨時間,更能夠療癒自己,紓緩壓力。如是者,一 幅又一幅,車廂速畫為她日復一日的車程添上不少樂趣,本來平平無奇的車廂變成了她創 作的空間,乘車時細心觀察、用紙筆畫下其他乘客的舉動也成了她的興趣。
),並在「沉默對望車廂中」成為她筆下的 / 108% Production Team | Claudia Matt Natnat .通心
034 | CULTURE 好 文 青 . 空 間 與 你 穿 梭 橫 街 窄 巷 , 漫 遊 本 土 文 藝 創 作 空 間
車廂觀察家 以線條留住有趣一刻
2021年3月,Charlotte在Instagram開設帳戶,一方面記錄自己 所 畫的插畫,另一方面以連續短片(reels)拍下自己把插畫送給乘 客的過程,至今已有超過九萬人追蹤。在上班時間,一趟列車動
輒接載逾千人,芸芸乘客,千萬種生活,因此不難發現她的作品 幾乎沒有重複,而這也是Charlotte刻意為之,希望記下車廂中 各式各樣的人。除了寫實地畫下乘客的舉動,她也不時會在此 基礎上加入自己的想像力,例如對話和怪誕的動作,令畫中人 在收到畫作的一刻既能認得自己,又能因為畫中人的動作而會 心一笑。
帳戶設立接近兩年,令Charlotte印象深刻的畫作有很多,例 如在去年中秋節,她就在車廂內遇到「嫦娥」 名古裝 打扮的乘客,尤為應節。儘管Charlotte大多都能在三個站 的時間內完成畫作,但可惜「古人」也難免會趕時間下車, 因此Charlotte未能及時送出畫作。不過這並不代表故事的 結束,後來「嫦娥」的朋友在Instagram上發現了這幅畫,令 「車廂觀察家」與「嫦娥」終於成功聯絡,畫作也輾轉能 夠到達「嫦娥」手中。一幅簡潔的車廂速畫,將陌生的乘 客與車廂觀察家連結起來。
重新思考 藝術和創作空間的含義
2022年,Charlotte成為全職藝術家,一方面教畫,另一方 面也會與不同單位合作辦藝術展,地點大多都是書店和 咖啡店等休閒地方,這個決定也是受車廂速畫所啟發。 2023年1月,Charlotte在灣仔的「字字研究所」展出十張 油畫作品,主題同樣是取材交通工具,並結合短詩,希望 啟發香港人用信念和信心,在2023年創造無限可能。談 起藝術創作,很多人都會想到畫廊,但Charlotte認為藝術 可以是大眾化的,她走進生活、觀察生活、從生活取材, 希望更加「貼地」,拉近藝術與大眾的距離。2023年,她 盼在疫情後走出香港,從車廂步入機艙,記錄更多乘客旅 行乘搭交通工具時的趣事。
後記
藝術不一定高深莫測,需要很高的門檻才能看懂, 藝術作品也可以取材自日常生活,只要發揮創意和 想像力,每一個空間都可以是本土文藝創作空間。
moving_drawing
moving_drawing
www.movingdrawing.net
青年.空間 | 035
現代人選擇眾多、資源豐盛,仍經常感覺匱乏、失落與不滿足,深覺人生不止是現在這模樣,卻說不清究竟缺乏了甚麼, 因而有點沮喪、頹廢和無力。
為擺脫內心空洞的不適感,很多人努力令自己忙碌起來,終日埋首於工作、約會、娛樂、滑手機、瘋狂購物、囤積物品 等。這些方法或許短暫湊效,但每當靜下心來,又會再度被空虛感籠罩。畢竟填滿了時間表與生活空間,不代表心靈 會變得充實。
假如你覺得「無論擁有多少還是不夠」,甚至因囤積過多不需要的東西與關係而形成新的心理壓力,便需要靜心尋找 內在匱乏感的源頭,再以真正在乎的元素來建立意義感,讓心靈感到滿足。
建立正面社交聯繫對身心健康十分重要,例如擁有 能傾訴心事、興趣相近、互相學習和幫助的對象,可 避免因孤立而產生的空虛感。留意健康關係是雙向 的,要適時向他人釋出善意與關心,而非每當空虛寂 寞才想到別人;亦要擴大社交支援網絡,避免過分 依賴某一兩人,讓彼此關係更穩定、自在與長久。
仰望星空、欣賞壯闊山河、體驗萬物四時更替,會感 悟到自然的奧妙,產生的敬畏感足以驅走空虛匱乏 感。當然,有些朋友會因為想到人只不過是宇宙裡 的微塵而更空虛乏力,這時不妨試試另一種較貼地 的方式,例如在家栽種植物,透過親手照料與觀察 植物生長變化,也能感覺到意義和生命力。
【建立正面人際聯繫】
【與大自然連結】
036 解 憂 . 空 間 | WELLNESS 每 個 人 都 可 成 為 彼 此 的 情 緒 ﹁ 守 門 人 ﹂ / Design | 馬高
【找到支撐你的信念】
信念是內心的聲音、對人對事的看法和處世方式,如指南針般引導你的方向與 行動。有人相信事情無論多困難總會過去的,有人相信凡事但求無愧於心。嘗 試反思對你最重要的價值觀和信念,提醒自己有它們作為精神上的後盾,能加 強意義感。
請回答以下問題,助你認清個人信念與價值觀:
‧ 有沒有哪句說話令你覺得有力量和信心?
‧ 人生中哪個時刻令你感覺最滿足和充滿動力?
以往面對困難時,你是怎樣克服的?這件事帶給你甚麼啟發?
‧ 假如房子即將倒塌,只能帶走三樣東西,你會選擇甚麼?
假如你經常在年初立下多個新年目標,卻不去行動和實踐,或許會落 得更大的空虛感。「意義療法」創始人維克多.法蘭克(Viktor Emil Frankl)認為生命意義要透過實踐才能獲知,行動能有效驅散空虛 感。請將目標訂立得具體一點,並劃分出幾個短期內能馬上執行的小 行動,逐步朝目標進發。
人會感到空虛匱乏,很多時是因為眾多念頭困在腦海裡走不出去,需要為想法 找到出口。無論是寫作、畫畫、設計、戲劇、音樂、做手工、建設或創業等,動腦 筋發揮創意與動手製作出獨一無二的事物,能獲得將意念變成現實的滿足感。 創作與創造過程中,亦比較容易達到心流(flow)的狀態,感覺充實、幸福和 有 意義。
【進行創作與創造】 【幫助他人貢獻所長】
在日常生活中貢獻己力幫助他人,有助緩解因缺乏聯繫與質疑自我 價值所產生的空虛感。你可以選擇為認同的團體做義工、向慈善機 構捐款、在別人有需要時幫上一把
⋯除了為群體及環境帶來正面
改變,自己也能從過程中獲得力量與意義感。
【以行動實踐目標】
hkfygwholewellness 好治癒 青年.空間 | 037
芬蘭
木柱 扭轉 乾 坤 的 1 次投擲
談起運動,香港 現時較為普及的皆為激烈的球類或體力消耗大的隊制運動。政府近年大力推廣全民運動, 不料疫情限制下,實體活動和見面機會大大減少,此時新興運動的引入 使娛 樂選擇多元化,場地使用和遊 戲規則的彈性亦更高。在2019年引入 香港 的芬蘭木柱(M ö lkky),又能夠以12枝木柱打出甚麼變化?
教練正與選手核對分數
選手預備投擲
運 動 有 種 信 念 喜 動 . 空 間 | SPORTS / 108% Production Team | 高妹 / Design | 高妹 038
不限人數的休閒運動
芬蘭木柱,又稱為木棋,是源於芬蘭眾多投擲運動 的其中一 種,設備 與保齡球大同小異,由投擲木棒 和12枝木 柱組 成。現時的芬蘭木柱套組由芬蘭玩具 公司在199 6年 改良,成為不限場地人數的休閒體育 運 動。香港芬蘭木柱發展協會主席Osman是新興運 動愛好者,數年前前往歐洲交流並參與芬蘭木柱法 國世界賽,仿效學習後於2019年將芬蘭木柱引入香 港。其後協會 與不 同小學和長者中心合作,提供興 趣班和訓練課程,希望 不同 年齡層都能享受運動的 別樣趣味。
老少同樂 草地上的綜合考驗
協會於2023年1月舉辦周末挑戰賽,吸引來自五湖 四海的參賽者,包括長者、喜歡運動的情侶、好友 及家庭等。參加者以二人一組,爭取決賽四強席位, 有不少都是第一次參賽。其中一位參賽者娟姨姨分 享,「玩木棋很少會受傷,有些長者當作是小兒科的 遊戲,但其實並不無聊,還考 驗耐力。」她的搭檔珠 婆婆也感受到芬蘭木柱的魅力,「我七十多歲了,現 在愈 玩愈喜歡。」
小木柱上刻 有編 號,按「左單右雙」以倒三角形排 列在3.5米外的投擲區。兩組玩家進行回合制對決, 率先取得50分者勝;若一方取得多於50分,則需降 至25分繼續作賽,可說是「先鬥智,再鬥力」。別以 為每次擊倒最多木柱就能更快獲勝,芬蘭木柱的兩 種計分方 法大 大 考驗 參加者投擲準繩 度:第一種是 用木棒將其中一枝木柱擊倒,上面所印的數字便成 為該回合所取分數;相反,如果超過一支小木柱被 完全擊倒,分數則等於被擊倒的木柱數量。若玩家 連續3次得零分,全組即時出局。所以看似休閒簡單 的一次投擲,賽果足以在瞬間扭轉乾坤。
除了準繩度和策略性,芬蘭木柱更考驗選手調整心 態和全身協調的能力。Osman指出,靜態運動更需 要沉住氣,專注於當下投擲;而協調則在身體重心、 手臂擺幅和手腕動作,「壓力來自於需要選手全神 貫注,務求減少投擲誤差。比賽到白熱化階段時, 也會面對『一擲定生死』的局面。」
當天比賽前的大合照
望新興運動紮根成長 百花齊放
新興運動的普及難度,在於本地大多體育館和運動 場地已劃分予指 定運 動使用,較少公共空間給予市
民自由運動,在場地上爭取的資源很有限。Osman 認為,「一開始每種運動都是休閒類,門檻較低,但 之後有一定群體形成後,可以有大型聯賽和更高規 格的主辦。」Osman補充,上網看短片教學未必能夠 充分學習和體驗,所以舉辦訓練班、比賽、梯隊和培 養教練有一定重要性。所以只要引入運動後有完善 的制度,就不論男女老少,都能體驗運動的樂趣,讓 運動在香港做到真正的全民普及。
molkkyhk https:// ww w.h kmd a.org/ #芬蘭木柱 #Mölkky 青年.空間 | 039
在 地 . 空 間 | S.P.O.Ts 走 訪 22 間 青 年 空 間 特 色 活 動 及 合 作 伙 伴 / Text | 青蛙 / Design | fafa 040
青年.空間 | 041
一個看似簡單的純素皮革手袋,由手袋
品牌「dafa dadó(打花打朵)」的創辦
人 Christy 天天坐鎮工作室手造完成。
從概念設計、畫紙樣、裁剪到縫紉都由 她「一腳踢」。這兩年間的「全職手作 師」經歷儘管笑淚交雜,但仍無阻她一 顆為顧客送上溫暖的心。
/ 108% Production Team | Harriet . Connie . Cynthia . Tommy / Design | Connie 在 公 式 化 的 世 代 , 尋 份 手 製 溫 暖 手 作 . 空 間 | HANDICRAFT 042
曾是服裝品牌公司設計總監的 Christy,在裸辭後由 零開始自學創作手工袋。由於專注於女裝設計多年, 對於手袋設計完全是門外漢,故她的第一款手袋花了 近四個月時間完成,「由設計、推廣到建立品牌,我運 用了過去多年的時裝設計潮流觸覺。」從概念構思、
畫圖、引針穿線,到產品拍攝、宣傳、包裝、銷售都由 Christy 一手包辦;袋子上的每個細節,大至用料選擇、 顏色配搭和比例運用,細至挑選金屬配件和印製品 牌,都是她細心斟酌後的決定。譬如因為色彩權威
Pantone 公布了「長春花藍(Very Peri)」是 2022 年 度代表色,寓意「要有無懼改變的自信」,所以她去年 選擇以此色來製作一款手袋,藉此鼓勵香港人在大環 境氣氛低迷下,仍能大膽嘗試,擁抱挑戰。
Christy 坦言不喜歡如「車衣姐姐」做重複的工作,反 而享受設計及創造的過程,「因為我與每個手作在生 命裡共度了一段時間,所以它們都是我的『親生仔』。」
一個最基本款式的手作袋,Christy 每天都需要用上 數小時完成,所以每一次製作,都如同精心準備一份禮 物送給朋友,「每一個袋都是有溫度的,手作令成品更 獨一無二。」例如她曾製作一個大容量的繪畫教學用 具袋,外形與功能性兼顧,是市面上不會出現的專屬 設計。
當提到困難時,Christy 坦言遇過一些客人,並不明白 手作袋背後所付出的時間和心血,更會因為價錢不合 乎預期而惡言相向,「在租金、版權費高昂的香港做 手作絕不容易,正值創業階段的打花打朵,所有工作 都憑我一手包辦,不但每一個設計細節、紙樣都要反 覆測量,有時為了趕交貨期甚至要通宵完成工作。」
Christy 認為工作室可以支撐至今並不容易,有時會 因製作手袋而弄傷手指;加上製作成本不菲,為節省 成本,更要化身運輸、搜購工,將皮革、布料、配件等 原料搬回工作室。
另外,原創手作人也需要面對剽竊設計的問題。她分 享道,曾有客人購買她的手袋後,將設計原封不改交 予另一間手袋工廠,作大量複製。 Christy 對這類同 行和客人感到十分失望,「因為這些設計都是設計師 的心血結晶。自己只不過想將真正的香港製造、高質 手作帶給客人。」縱然困難重重,但 Christy 同樣銘記 曾經無私幫助品牌宣傳及欣賞 dafa dadó 的客人,冀望 大家珍惜「香港製作」。她慨嘆道,「想想看,自己前 半生為別人打造時裝品牌,後半生是本地品牌『打花 打朵』的創辦人,有這個墓銘誌,也是挺開心的事。」
Christy 會因為客人或朋友能從手袋的款式,認出是 dafa dadó 的設計而感到高興。比起上萬元的名牌袋, 她覺得自己的作品與顧客的連繫更緊密,因為品牌
是直接面對客人(directto customer)。故此,如果在街 上碰到有人背著自己品牌的手作袋,Christy 的心便會 怦怦地跳個不停。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她去看 舞台劇時,遇上一位 背著 其品牌手袋的觀眾,讓她緊 張得不斷偷看,甚至忍不住偷偷和手袋自拍,「因為 那是我親手造的袋,所以一眼便認出。那刻我彷彿和 客人之間也有了微妙的連結。這也是建立品牌設計帶 給我的驚喜。」
青年.空間 | 043
張倬豪(AC)是香港為數不多 的聾 人導演,從小
就是電影 迷的 他,中學畢業後購 入人 生首部攝影
機,最初只打算記錄生活,拍著拍著,卻開啟了導 演之夢,希望把聾人的故事呈現於大眾眼前。
無聲 有聲
有聲 勝
崎嶇的聾人導演之路
崎嶇的聾人導演之路
導演之路並不易走,單單是上課已經是難以跨越的高 牆。AC修讀多媒體高級文憑課程期間,校方並不提供 手語傳譯,他只能靠看筆記理解課堂內容,經常錯過
在課
也不能即時發問,只能下課後與老師透過電話打字溝 通,甚至因為沒有手語傳譯的資助險些被迫放棄銜接 學士學位。幸好後
來有 媒體報道了他的經歷,讓AC獲
導演之路並不易走,單單是上課已經是難以跨越的高 牆。AC修讀多媒體高級文憑課程期間,校方並不提供 手語傳譯,他只能靠看筆記理解課堂內容,經常錯過 老師 在課 堂上的舉例和經驗分享。遇到不明白的地方, 也不能即時發問,只能下課後與老師透過電話打字溝 通,甚至因為沒有手語傳譯的資助險些被迫放棄銜接 學士學位。幸好後
構出
社福機 構出 手相助,才沒有被埋沒夢想。
AC至今已創作了五部短片作品,分別在波特蘭、三藩 市、羅徹斯特和上海等聾人電影節放映。首四部作品 都是AC一人身兼導演、攝影、剪接、助理製片數職,他 坦言獨自早出晚歸的拍攝生 活非 常辛苦。而製作最新 作品《一次骰子》時,AC認識了接觸過聾人的健聽攝 影師麥漢彬(King)。他與 AC一同 構思 鏡頭,令鏡位 更多元,不 再只 有為了完整呈現手語的遠景鏡頭。有 了拍攝團隊的加入,也令AC專注執導,更像一位導演。 然而,聾健團隊合作難免衍生困難,因為語言不通,加 上電影術語難以翻譯,第一天的拍攝並不愉快,但團 隊慢慢建立出 新的 溝通方法,最終順利完成拍攝。
044 | COMMUNITY 我 們 拍 下 所 見 、 寫 下 所 感 , 走 訪 屬 於 我 們 的 社 區 故 事 社 區 . 空 間 /
/
|
108% Production Team | Eloisa Phoebe Qiana .黃心怡
Design
Phoebe
讓聾人電影題材更多元化
甚麼是聾人電影?AC的定義是「以聾人為中心的故 事」。他的短片靈感來自聾人的日常生活及議題。 例如在2012年出品的《默書》,敘述了聾人學生在 默書時需要使用「私人傳話器」的學 習日 常,同時 也因應「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實行數年,而在 短片中加入手語和口語共用 的劇 情。而他近期的作 品《一次骰子》,則關於聾人的身分認同。影片製作 期間,正值「亞太聾人 / 聽障運動會(A s ia Pacific Deaf Game s)」的命名爭議,聾人社群 與自 稱聽障 的群體產生爭執,令AC思考聾人、弱聽、聽障,以 至每個人如何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身分。
AC提及,聾人電影都會呈現「Deafhood(正面聾人 身分)」,聾人不會被大眾或醫學上「聾是一種病」 (Deafness)的看法限制,他們能夠做自己想做的 事,並以手語作為語言,以此為榮。AC表示,香港 主流的影視作品都以聾人為綽頭,大賣慘情故事, 也不會 聘請 聾人演員,無法傳遞「聾人做得到」的 訊息,故此他希望 聾人 故 事的題材能更加多元。
初任聾人電影節籌委
初任聾人電影節籌委
除了導演的身分,AC還受邀初次成為「第十一屆香港 國際聾人電影節(HKIDFF)」籌委,負責製作宣傳 片、安排直播和擔任短片比賽評審。他與一眾聾人和 藝術工作者組成的籌委會,為本屆電影節注入不少 新元素,例如首度設立短片比賽,冀以獎金鼓勵香港 及海外 的聾 人 創作 者。
除了導演的身分,AC還受邀初次成為「第十一屆香港 國際聾人電影節(HKIDFF)」籌委,負責製作宣傳 片、安排直播和擔任短片比賽評審。他與一眾聾人和 藝術工作者組成的籌委會,為本屆電影節注入不少 新元素,例如首度設立短片比賽,冀以獎金鼓勵香港 的聾
從完全沒聽過聾人電影,到為HKIDFF提供意見及參 展,再成為籌委親力親為,AC的身分和心境經歷了 不同的轉變。透過參加海外的聾人電影節,AC獲得了 很多電影節的活動靈感,例如表演工作坊、線下頒獎 禮、閉幕禮表演等。他希望下屆電影節能順利舉行 因防疫措施而取消的原定活動,吸引聾健人士聚首 一堂,享受聾人社群的大派對。
從完全沒聽過聾人電影,到為HKIDFF提供意見及參 展,再成為籌委親力親為,AC的身分和心境經歷了 不同的轉變。透過參加海外的聾人電影節,AC獲得了 很多電影節的活動靈感,例如表演工作坊、線下頒獎 閉幕禮表演等。他希望下屆電影節能順利舉行 因防疫措施而取消的原定活動,吸引聾健人士聚首 一堂,享受聾人社群的大派對。
訊息,故此他希望 聾人 故 事的題材能更加多元。
特別鳴謝手語傳譯員:
蘇劍雲B illymarken
胡歷恩Kim
青年.空間 | 045
聾人導演看世 界 香港國際聾人電影節
/ 108% Production Team | Beatrice . Katy . Milky . Sammi Ho / Design | Sammi Ho
上水貨舖
要為外國朋友挑選具香港代表性的手信,或許要絞盡腦汁才勉強想到。雜貨店「上水貨舖」(Bewater Mart)成立只有三年,創辦人羅庭輝(Dream)留意到香港有不少鮮為人知的本地品牌,希望搜羅各 類本土產品集中出售,務求讓港人和外地人都能認識到香港製造的產品,讓本地手信再次蜚聲國際。
搜羅鮮為人知的「香港製造」
早年Dream在台灣讀書時,發現在當地能夠輕易買到台灣製造的手信,而且產品都極 具標誌性,例如「海邊走走」這些台灣食品品牌;相反,要找香港製造的手信,卻較難 在短時間內想起某個品牌,因為現今已難以找到香港製造的醬油、食物和飲品等。因 此Dream與同伴便在2019年創辦「上水貨舖」,作為一個售賣本地製造貨品的平台, 「我希望幫助這些產品提升認知度,讓更多人認識和集中購買它們,也讓原本有興趣 支持香港製造產品卻無從入手的人,能夠透過小店認識到相關產品。」
小店選擇在上水開業,也是基於Dream的另一個初衷。由於上水鄰近跨境口岸,因此多年來一直吸引大量水 貨客及內地旅客購物。Dream與同伴都希望藉著小店為上水帶來本地遊客,同時將鮮為人知又獨特的香港 製造產品推廣予內地客群。小店所售的產品種類並不止食品,也包括個人護理產品和書籍等,其中最特別 的要數他們自家製的豉油味爆谷、其他本地品牌的咖啡磨砂皂、桂花香薰,以及與「真體字」師傅歐陽昌合 作推出的2023年掛曆等。
除了售賣產品,「上水貨舖」亦有主辦農墟等社區活動。事緣2022年的「本地漁農美食嘉年華」在開幕前不 足兩日宣布取消,讓一眾參展農夫措手不及。於是Dream便安排農夫在店外設立攤檔賣菜,巧合下連結了本 地農夫,也讓街坊認識到本地出產的蔬菜。
搜羅鮮為人知的「香港製造」
小 店 . 空
從 繁 華 鬧 市 走 到 寧 靜 小 島 , 發 掘 香 港 小 店
間 | STORES
046
上水貨舖主辦的農墟
做好本分 用店舖說話
做好本份 用店舖說話
在採購香港製造的產品時,Dream表明並沒有設下任何門檻和訂立「上架費」,因為香港講求 知識型經濟,加上大部分工廠早已北移,他認為現今仍然選擇為「香港製造」而努力的人已經 不多,大部分本地產品都是由同一群人生產和銷售,投入了不少心血和勞力,「我十分欣賞這 些仍然堅持的製作人,『上水貨舖』希望與不同的本地品牌共同努力,互相扶持重塑『香港製 造』名聲。」
不過,Dream坦言在經營「上水貨舖」的過程遇過不少困難。由於店舖人手不多,Dream與伙 伴需要身兼幾職,包括產品製造、運輸、銷售和宣傳推廣等工作,有時也會感到吃力;而且過 去三年的疫情重重打擊了本地旅遊業和零售業,同樣增加了營運困難。
縱然經營小店困難重重,但是Dream亦有不少深刻故事。「上水貨舖」有售由年輕人製造、包 裝新潮的特色雞尾酒,本來Dream以為只能招來年輕人的青睞,卻意外地因為「香港製造」這 個品牌,而吸引到一位伯伯嘗試,「我們之前也推出過『奶醬多味爆谷』,沒想到能獲得姨姨 的賞識。」這些經歷讓他意識到,經營實體店能讓香港製造的產品走入社會各階層,這是只設 立網店對焦年輕客群所做不到的,「我很意外,當年創辦小店的宗旨的確在逐漸實現中。」
踏入2023年香港再次「開關」,Dream表示會繼續做好本分,希望世界各地的遊客,尤其是水 貨客及內地遊客能夠光顧「上水貨舖」,「既然要拖水貨,不如拖香港製造的。」對於未來, Dream想做更多能夠代表香港、極具本土特色的手信產品,並改進現有自家產品的包裝,也讓 香港人在為外國朋友推薦香港製造的產品時有更多選擇,「我希望能夠『用舖頭說話』,繼續 通過『上水貨舖』打響『香港製造』名聲。」
奶醬多味爆谷
「真體字」2023年掛曆
上水貨舖 Bewater Mart 地址:新界上水新康街6號地舖 / 新界大圍積壽里1至3號 網店:bewatermart.hk
bewatermart
上水貨舖 BeWater Mart
f 青年.空間 | 047
用過的玻璃水樽、酒樽、玻璃杯,平日你是直接棄置於垃圾桶、清洗再用,還是搜尋附近的回收站回收呢?近年政府 積極推動玻璃回收,惟社區配套仍未跟上步伐。根據環保署統計,香港於2020年的玻璃容器回收率只維持在20 %。
非牟利環保組織南地球近五年積極在南區推廣玻璃回收,希望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讓玻璃轉廢為材。
南區玻璃回收項目
南地球承接於2012年推出的《玻璃再生璀璨》計劃,獲 南區區議會的支持和合作而起源於南區。負責人April 表示,南地球定期開設回收街站、舉辦學校和社區宣傳, 以及玻璃工藝工作坊,旨在進一步推廣玻璃回收,以及 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組織初時缺乏資源租用倉庫, April只能將環保物品存放自己的居所,「最後家裡堆滿
了活動相關物資,連我的兒子也搬出去住了。」幸好,南 地球後來獲利東邨業主立案法團的支持,無條件提供地 方暫存物資。
南 地球的玻璃回收行動得到不少南區 街坊的支持,透過
《玻璃再生璀璨》計劃,回收點曾覆蓋黃竹坑、鴨脷洲、 赤柱、石澳和大浪灣等地。計劃結束後,現存的社區玻 璃回收點剩下香港仔街市、鴨脷洲大街和利東商場。 April強調回收站對於玻璃回收十分重要,「千萬不要小 看這些回收 站,因為街頭方便市民,若沒有它們,玻璃就 容易從市民家掉到堆填區或零散地回收。」
《玻璃再生璀璨》計劃 負責人 April 放 綠 . 空 間 | GREEN LIFE 從 日 常 生 活 起 , 與 環 境 共 存 / 108% Production Team | Arpor . Dickson . Sandy 048
一人撐起環保組織
相比其他可回收物,玻璃樽相對笨重,人力搬運以至運 輸支出造成財政壓力。April提及組織收得愈多玻璃, 要籌集的資源便更多,因為回收玻璃送到玻璃磚廠沒有
回報,組織卻要付出運輸費用。南地球現時只有April全 天候承擔整個組織的工作,需要「貼錢」支付部分費用 以支撐組織的運作。作為組織負責人,她也需要處理各 方聯繫和應對各種問題,例如回收玻璃期間,因為玻璃 樽碰撞製造出較大的聲響而被投訴。南地球沒有特定 的辦公時間,無論星期一至日,都會回覆街坊的查詢, 回應社區的回收需要。
投入綠色生活
談及玻璃回收的成效,April說:「對比其他環保活動的 大眾參與程度,玻璃回收的狀況還算不錯。」就以2021 年8月至2022年3月期間,南地球在南區三個公眾玻璃 回收站,共收到11.83公噸廢玻璃瓶,得以轉廢為材。不 過,April認為社會各界在回收工作的持續性上仍有進 步空間,例如南地球不時與中小學合作提倡玻璃回收, 但在學校的角度,需要每年提供多樣化的環保主題,若 然只專注玻璃回收,或許會降低學生的參與意欲,令 April不禁感嘆:「要維持一項環保主題的新鮮感也是一 門學問。」
南地球的玻璃回收工作在南區得到街坊的信任,April 憶述某次一位婆婆如常以回收玻璃換取「代換券」,
April正好忘記攜帶代換券,只能記帳,婆婆對此並無怨 言或懷疑。April非常熱衷於玻璃回收,她開玩笑形容自 己有點「瘋狂」,即使目前「貼錢」仍堅持守住回收站, 倡議「玻璃有價,『回瓶』有『回瓶費』」。April希望拓 展不同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環保活動,例如「食得綠,食 得好」,推廣全面的綠色生活。
南地球作為本土的小型回收組織,雖然主要推廣玻璃回 收,但同時希望涉獵不同範疇與環保有關的工作,包括 回收紙包飲品、玩具流轉再贈、小型家電維修、綠色煮 食 等,「我們相比其他環保組織,工作彈性大,初衷如一: 向公眾推廣環保生活。」南地球的工作吸引到來自不同 地區,例如屯門和離島的有心人來南區做義工;但即使 只有April一個人,她仍要信守承諾,堅守按時開街站, 以支援街坊惜物回收。
南地球 Greeners South greeners_south www.greenglass.org.hk 南地球
青年.空間 | 049
斜 槓 . 空 間 | SLASHERS 是 種 生 活 態 度 Slash 050
青年.空間 | 051
052
青年.空間 | 053
新冠疫情下,不少初創及中小企希望透過數碼轉型改變傳統營 銷方式,並嘗試探索香港及其他大灣區城市的機遇。由大灣區 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2021-22築願計劃」資助,香港青年 協會於2022年1月推出「數碼轉型創業奇兵」。計劃為參與青 年舉辦為期一年的訓練,包括十堂數碼轉型及營銷培訓課程、 三日兩夜數碼營商訓練、三個月實戰數碼轉型規劃,以及專業 導師諮詢。
上述計劃順利舉行成果分享會及嘉許禮,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 公益基金行政總裁楊彬先生、香港青年創業家總商會創會董 事暨副主席陳志偉先生、網上學習課程網站HDcourse創辦 人蘇子賢先生,以及香港青年協會業務總監鄧良順先生擔任 評審。
經過評選,最終五支優勝團隊脫穎而出,每隊獲得1,000港元 書券及5,000港元的社交媒體廣告津貼。另外,青協將在三方 面為五隊增加媒體曝光機會,包括拍攝和製作短片、網絡宣傳 及安排媒體訪問,幫助他們的業務發展更上一層樓!
青協
五支優勝團隊邁向業務新旅程 054
計劃圓滿結束 歐陽姿婷、高雪麗
Carrie love dream
個致力幫助Z世代通過獨特服裝勇敢表達和 展示自己的時尚品牌。希望 積極透過科技營銷,
尤其是其中獨特的P2P大使營銷和NFT策略,在 一眾時尚品牌中突圍而出。
carrieinfashiondream
HyperARTivity
期 望促進一個可循環的藝術文化生態圈,創 造一個由年輕時尚女生組成的「以Art會友」
社群。她們有共同興趣去自製手作藝術,以藝 術陶冶性情,舒暢身心,培養友誼,達致身心 和諧。
hyperARTivity
hyper_artivity
小可愛工作室
從 事水泥相關業務的小可愛工作室,以不同工 具發展網上業務。工作室運用網站管理系統 WordPress,製作網上商店和網上學習平台, 亦通過校易網與全港學校聯繫,為有興趣的 高中學生提供水泥工作坊課程。
dearworkshop
宏恩綜合輔導中心
中心希望SEN學生及其家長都能在有需要時
得到支援,因此將實體服務拓展到網上,不受
時間和地域限制,提供全天候和全方位的教 育資源輔導平台,以促進正面親子關係及和 諧家庭。
WANYANICC
Sponsored by
MBS Signature
鑑 於身心靈健康的重要性日益增長,MBS Signature將科技結合催眠相關的服務,打破 傳統催眠服務框架,不受地理限制,為全球客 戶提供線上心理輔導服務。
mbs.signature
香港青年協會社會創新及青年創業部
3595 0945 / 3956 8001 sic@hkfyg.org.hk
香港黃竹坑道33至35號創協坊11樓B至E室 sic.hkfyg.org.hk hkfyg.sic
創辦人 胡玉姬 創辦人 創辦人 黃琬云 創辦人 葉卓誠 創辦人 盧定諾 五支
資助機構
優勝團隊
♪ 盡快將憂愁內心拋棄吧 ♫
同你減減壓!今次文創市集以五感分類,用五種感官陪你忘掉憂愁! 一齊來盡情享受我們的解憂派對啦!
「Project STEP─青少年情緒健康計劃」滙豐150週年慈善計劃贊助 #香港青年協會 #「起步為香港」 #文創產業組別
場地: 插畫: 策展: 合辦 056
058
青年.空間 | 059
【新 書 8 折 訂購優惠】
立即購買!
【香港代表II】
青年讀物系列
青協書室
如需大量訂購,請致電 3755 7097查詢
本書結集10位香港運動產業專才,包括香港運動醫學倡 議者容樹恒教授、國際女子足球裁判員羅碧芝、專業運動 攝影師程詩詠等,分享他們無私耕耘,成就香港運動員踏 上頒獎台的故事。10位香港運動產業翹楚,支持香港運 動產業的專業故事,向每位謹守崗位的無名英雄致敬!
【情緒影畫】(電子書)
【做人父母甚艱難 — 全能家長攻略】
親職教育系列 #親子關係 #教育子女 「做人父母甚艱難」,這句話相信每位爸媽也深感認同。 這本書以真實例子帶你避開管教盲點,讓你成為能照顧 孩子、照顧自己的全能父母,培育出自信、積極、正向的 好孩子。
青少年輔導系列 #生活 #輔導 #心理健康
本書以圖文形式介紹20種青少年常見情緒,讓讀者學會 聆聽內心的聲音,更可掃瞄書中二維碼觀看動畫,體會到 情緒的獨特意義。每一種情緒都有獨特意義,聽聽你的 心在說甚麼!
// 香港青年協會出 版 | cps.hkfyg.org.hk | hohoreading //
好好閱讀
* 所有優惠受有關條款及細則約束。
全 能 家 長 攻 略
#運動
#專業
060
青年空間
青年空間21
杏花邨青年空間
賽馬會筲箕灣青年空間
賽馬會紅磡青年空間
賽馬會農圃道青年空間
賽馬會橫頭磡青年空間
賽馬會坪石青年空間
賽馬會將軍澳青年空間
康城青年空間 黃寬洋青年空間
賽馬會茵怡青年空間
賽馬會乙明青年空間
隆亨青年空間
大埔青年空間 賽馬會祥華青年空間
賽馬會葵芳青年空間
荃灣青年空間 荃景青年空間
賽馬會建生青年空間
賽馬會天耀青年空間
賽馬會天悅青年空間
洪水橋青年空間
M21媒體服務
賽馬會 Media21媒體空間
就業支援 青年就業網絡
社會創新及 青年創業部 賽馬會社會創新中心
香港青年創業計劃
領袖培訓 領袖學院 青年領袖發展中心
義工服務
會籍及義工組 青年義工網絡 「Open噏」義工中心
邊青服務 青年違法防治中心
荃灣及葵涌外展社會工作隊
西貢及黃大仙外展社會工作隊
深宵青年服務
青年支援服務計劃
抗毒服務
輔導服務
臨床心理服務組
全健空間(香港)
全健空間(九龍)
全健空間(新界西)
全健空間(新界東)
賽馬會學生支援中心
青協 各單位一覽
3755 7021 spot21@hkfyg.org.hk
2557 0142 hfc@hkfyg.org.hk
2885 9353 sw@hkfyg.org.hk
2774 5300 hhit@hkfyg.org.hk
2715 0424 fr@hkfyg.org.hk
2337 7189 wth@hkfyg.org.hk
2325 2383 ps@hkfyg.org.hk
2623 3121 tkoit@hkfyg.org.hk
2702 2202 ls@hkfyg.org.hk
2706 2638 fw@hkfyg.org.hk
2997 0321 vb@hkfyg.org.hk
2647 0744 jm@hkfyg.org.hk
2698 5565 lh@hkfyg.org.hk
2656 3257 tp@hkfyg.org.hk
2669 9111 chw@hkfyg.org.hk
2423 1366 kfit@hkfyg.org.hk
2413 6669 tw@hkfyg.org.hk
2498 3333 tk@hkfyg.org.hk
2467 7933 ks@hkfyg.org.hk
2445 4868 ty@hkfyg.org.hk
2445 5777 tyt@hkfyg.org.hk
2448 7474 hsk@hkfyg.org.hk
3979 0000 enquiry@m21.hk
3113 7999 yen@hkfyg.org.hk
3595 0945 sic@hkfyg.org.hk
3595 0945 sic@hkfyg.org.hk
3595 0945 ybhk@hkfyg.org.hk
2169 0255 info@leadershipinstitute.hk
2169 0255 leadership21@hkfyg.org.hk
3691 0200 membership@hkfyg.org.hk
3691 0200 yvn@hkfyg.org.hk
服務網站: www.openup.hk
8100 9669 ycpc@hkfyg.org.hk
2487 6151 osw-tk1@hkfyg.org.hk
2701 8866 osw-skwts@hkfyg.org.hk
2702 2202 ynd@hkfyg.org.hk
2396 4711 yss@hkfyg.org.hk
2473 0133 ad@hkfyg.org.hk
3755 7021 wp@hkfyg.org.hk
3755 7021 wp@hkfyg.org.hk
3422 3161 wmc@hkfyg.org.hk
3755 7021 wp@hkfyg.org.hk
3755 7021 wp@hkfyg.org.hk
3422 3161 ssc@hkfyg.org.hk
2395 0161 ssw@hkfyg.org.hk
2395 0162 sgt@hkfyg.org.hk
2395 0162 sgt@hkfyg.org.hk
2788 3433 mcc@hkfyg.org.hk
輔導服務
關心一線
uTouch網上青年外展服務
Open噏網上平台
教育服務
教育服務組
青樂幼稚園 / 青樂幼兒園
青樂幼稚園 / 青樂幼兒園(油麻地)
鄭堅固幼稚園
李兆基小學
李兆基書院 持續進修中心
生活學院
家長服務
家長全動網 家庭生活教育組(東區及灣仔) 家庭生活教育組(九龍城區) 家庭生活教育組(大埔及北區)
家庭生活教育組(荃灣及葵青區)
創意交流 創意教育組
創新科學中心
青年交流部 內地事務辦公室
中山三鄉青年培訓中心
文康體藝
文化藝術組
社區體育部
荃灣室內體育中心
營舍服務組
賽馬會西貢戶外訓練營
南丫青年營
赤柱戶外訓練營
大美督戶外活動中心
領袖學院—營舍
研究出版
青年研究中心
專業叢書統籌組
專項服務
2777 8899
2788 3444 utouch@hkfyg.org.hk
www.openup.hk
3755 7107 education@hkfyg.org.hk
2886 8856 cl-swh@hkfyg.org.hk
2385 6868 cl-ymt@hkfyg.org.hk
2385 2622 kkc@hkfyg.org.hk
2448 1011 lskps@hkfyg.org.hk
2146 1128 hlc@hlc.edu.hk
2130 4000 clc@hkfyg.org.hk
2130 4000 lla@hkfyg.org.hk
2402 9230 psn@hkfyg.org.hk
2567 5730 psn-ew@hkfyg.org.hk
2774 3083 psn-knc@hkfyg.org.hk
2658 3097 psn-tpn@hkfyg.org.hk
2490 2662 psn-twkt@hkfyg.org.hk
2561 6149 ce@hkfyg.org.hk
2561 6149 ce@hkfyg.org.hk
3586 8448 ye@hkfyg.org.hk
3705 1501 mao@hkfyg.org.hk
3586 8448 ye@hkfyg.org.hk
2395 5753 csu@hkfyg.org.hk
3611 6670 cts@hkfyg.org.hk
2413 6669 twisc@hkfyg.org.hk
2395 5759 camp@hkfyg.org.hk
2792 2727 otc@hkfyg.org.hk
2982 1929 lyc@hkfyg.org.hk
2813 8886 s@hkfyg.org.hk
2664 4686 tmt@hkfyg.org.hk
2169 0255 info@leadershipinstitute.hk
3755 7022 yr@hkfyg.org.hk
3755 7108 cps@hkfyg.org.hk
2656 0009 ph2@hkfyg.org.hk
2915 5532 wlr@hkfyg.org.hk
3188 5792 cafe21@hkfyg.org.hk
5933 6323 ph3@hkfyg.org.hk
2838 4808 organicfarm@hkfyg.org.hk
9333 2551 hf@hkfyg.org.hk
2811 2669 info@dragonfoundation.net
3755 7103 partnership@hkfyg.org.hk
3755 7088 td@hkfyg.org.hk
3755 7022 cco@hkfyg.org.hk
3755 7110 sst@hkfyg.org.hk
3905 1546 ue@hkfyg.org.hk
3755 7098 bm@hkfyg.org.hk
學校社會工作組 青苗計劃(小學服務) 青苗計劃(幼稚園服務) 媒體輔導中心
青年宿舍PH2 WL Residence 咖啡空間21 PH3 有機農莊 水耕農莊 龍傳基金秘書處 拓展及支援 伙伴及資源拓展組 機構策劃及職員訓練組 機構傳訊組 可持續發展部 用戶體驗組 青協大廈管理組
香港青年協會總辦事處 電話:2527 2448 電郵: h q@hkfyg.org.hk 詳細聯絡方法 青年.空間 | 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