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Yu's Product Design Portfolio 2023

Page 1

尤莉 的 產品設計作品集 Li Yu’s Portfolio Product Designer Cello Lover

13rd Oct., 2023


Education & Workshop 尤莉 Li Yu

Nov. 2016 ~ Feb. 2021

www.behance.net/yulidesign yuli.works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工業設計組 ˙學習完整的產品設計流程

臺科設計系工業設計組畢業 擅長發展產品造型的各種可能性 Behance Website

Works

˙奠定設計實作技巧的基礎 Nov. 2019 ~ Dec. 2019

包浩斯100工作坊 產品設計組 ˙使用樹酯石膏灌模、發展造型

Work Experience Skills Nov. 2021 ~ Jun. 2023

工業產品設計師 @鴻華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Oct. 2020 ~ May 2021

Rhino 3D

Infant Feeding Spoon 嬰兒餵食匙

密集使用5年

多益英語測驗 810分

LinkedIn 認證標章

˙「嬰兒餵食匙」專案的前期研 究、提案發展與包裝設計

V-ray

˙協助產品配件建模

Keyshot

密集使用1年半

Sketching

業界應用3年

Prototyping

業界應用3年

密集使用3年

歌德德語認證 讀 very good 聽 satisfactory B1 寫 pass

工業設計實習生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兩個醫療產品的外觀設計,包含 「Bladder Scanner」 ˙醫療產品機構件外觀優化

Sep. 2019 ~ Jun. 2020

Bladder Scanner 超音波探頭

˙消費型電子產品外觀設計

Awards

工業設計專員

2020放視大賞產品設計組

入圍

@五齊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2018環境關懷設計競賽

入選

2018康寧創星家創新應用競賽

優等

˙Kiosk機台「Stand-Ai」外觀設計 ˙加工機台的外殼設計 Oct. 2022 ~ May. 2023

3D建模接案 臺科大設計系畢業展 作品《晚伴》

Ongoing Research Project

˙推測設計作品3D作品建模

幫助成年人克服晚學樂器的劣勢

˙配合工廠修改模型

例如手指獨立性、音感能力,目前以手指獨立性為主 Stand-Ai 機場服務機台


01

02

03

04

Infant Feeding Spoon 嬰兒餵食匙

U-Stander Music Stand 便攜式譜架

Bladder Scanner 餘尿偵測超音波探頭

LoR 推薦信


Infant Feeding Spoon 嬰兒餵食匙 讓新手爸媽第一次餵嬰兒副食品就得心應手

鴻華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sterwork Aoitek Tech Corp Ltd.

任職於鴻華國際時負責之專案 尤莉 羅侖菲 林以奇

前期研究規劃、設計發展、最終產品設計 前期研究規劃、設計發展 前期團隊討論


我們透過Amazon Reviews及網路影片, 發現「湯匙尺寸不合」為最大宗負評。

發現問題 Discover 負評 重要性

匙嘴尺寸不合 65%的負評提及 寶寶一含住湯匙, 食物就溢出了

原因

難洗乾淨 15%

寶寶每一口都會在 勺子裡面留下食物

很難進入嬰兒的小嘴,容 易把食物弄得滿嘴都是

餵一餐餵 太久了

匙嘴尺寸太大或太小

痛點

太尖銳/太硬/太長

4~6個月的寶寶 上下頷閉合力量較弱,若 深度太深、邊緣太陡峭, 容易殘留食物在匙底

7~12個月的寶寶 每口份量漸增,若太淺、 份量太少,反而增加餵食 時間,耗費家長更多心力

太淺→食物殘留匙底

吐舌反射1還在→食物溢出

材質易染色 ↓ 即使立即清 洗也洗不掉

沒辦法握很久

13% 邊緣銳利堅硬 ↓ 家長用湯匙清 理嘴巴

6%

形狀細長 ↓ 寶寶把湯匙塞 進嘴裡

握柄太細 ↓ 拿不穩

指向性不足 ↓ 湯匙面不易 維持朝上

異材質接著 處有縫隙 ↓ 藏汙納垢

角度不對 ↓ 需刻意抬 起/降低手 ↓ 寶寶動來動去 跟寶寶搶湯匙

清洗不便

寶寶受傷/引起嘔吐反射2

花更多力氣控制湯匙

正評

好刮寶寶臉上的食物 刮乾淨碗角落的食物

加熱食材時 很有幫助

手不會沾到 寶寶食物

搗碎蔬果不 會彎掉

重要性

56%的正評提及

22%

17%

6%

邊緣銳利柔軟/刮刀形狀 ↓

家長感到煩躁

主要 設計目標

解法

餵食效率高 &保持乾淨

匙嘴深度、份量、寬度適合不同月齡的寶寶

清洗方便

不易染色

洗碗機可

表面平滑

不必擔心 寶寶受傷

安全擋板

邊緣圓潤

材質柔軟

握持舒適

握柄角度

改善握持指向性

輔助清潔

刮刀形狀

邊緣銳利

提醒降溫

感溫變色

滴在手背/用嘴唇測溫

手保持乾淨

握柄長度

能碾碎食材

握柄硬挺

互斥

次要 設計目標

太寬→食物被擠壓出

份量太小→餵太久

設計目標 Define

我們根據負評列出主要及次要設 計目標,以及相應的解法。若解 法相斥,以主要目標為優先。

原因

附加 優勢

好舀最 後一口

減少髒亂 不浪費食物

感溫變色 材質 ↓

長握柄 ↓ 遠離匙嘴 ↓ 保持乾淨 ↓

材質柔軟

握柄硬挺 ↓

材質堅硬

提醒降溫 餵食舒適 碾碎食材 1: tongue-thrust reflex

2: gag reflex


設計展開 Develope

安全擋板

匙嘴深度、份量、寬度適合不同月齡的寶寶

方法1 透過厚薄的變化阻止寶 寶塞湯匙進嘴巴

方法1 雙頭匙 深度(mm)

優點 買一支湯匙就可以解決問題 缺點 必須在用另一端前清洗它 把湯匙握在手裡會影響操作 的順暢度 和握持舒適、清洗方便牴觸

4~6 M

7~12 M

1.8 2.5

深度淺、剛好

份量太小

深度太深

份量大,但還是 有殘留食物

2~3mm 每一口都不殘留

3~4mm 大份量滿足胃口

2.8 4.5

深度規範

方法2 可調整尺寸或另外長特徵 缺點 容易彎折,食物溢出 無論寶寶處於哪個階段,易用性 都會受到另一個階段的特徵影響 和餵食效率牴觸

→最終選擇

方法2 餵匙側面的線條為非直 線角度,讓餵匙不容易 直接戳進寶寶嘴裡

邊緣圓潤 寬度(mm)

4~6 M

7~12 M

邊緣圓角(mm) 18

硬度(MA)

匙嘴微尖好入口

24.2

寬度太寬

有一點寬

18~23mm 適合小嘴,好入口

23~24mm 大份量滿足胃口

0.1

66

分模線使邊緣粗糙

0.4

96

稜線讓寶寶不適

0.7

43

太軟容易弄髒周圍

0.5~0.9

61

邊緣鋒利

1.75

85

邊緣圓潤,不必擔 心寶寶弄傷自己

方法3 兩隻湯匙 優點

易用性不會受到另一個階段的影響

缺點

成本較高

評論

適合小嘴

24.2

寬度規範

材質柔軟

規範

>1.75

60~85

重要性: 圓潤度>硬度


改善握持指向性

行為觀察 第一次餵寶寶的新手爸媽, 傾向靠前握以精細控制湯匙

尺寸規範

握柄角度 傾斜, 下 向 太 手不能 會滑落 就 物 食 12° 否則 餵 低手來 降 意 刻 9° 需

家長較熟練之後,則傾向 靠尾端拿握,快速地餵食

<10 2~3

-21

° 寶 寶 需刻 位置較 意抬 高時 高手 ,

握柄形狀規範 既能精細控制方向,又方便隨時變換角度的握柄

5° ~ -15°

使用者習慣水平持握,因此需在承接最大量 食物的前提下,使握柄呈現接近水平狀態

4~6 M

150-160

18~23

3~4

7~12 M 160-170

握柄角度規範 5° ~ -15°

23~24

握柄長度 模型測試

握柄靠前處的剖面為狹長 形,以兩側捏握的方式較 好精細控制湯匙的方向

握柄末端則為上平下圓 弧,以三指抓握的方式 方便隨時變換角度

長度(mm)

評論

166

不需離寶寶臉非常近 可以舒服地坐著餵

169

留有空間讓家長控制被寶寶 抓住的湯匙

162

避免手被寶寶食物沾到 160以上的長度是最舒適的

將模型放大兩倍 作測試,減少匙 底易殘留食物處

握柄角度測試


設計展開 Develope

視覺上直覺

Image Board Lollipop 嬰幼兒產品

風格:簡約童趣

自然元素

互動期待

視覺上直覺

取自大自然動植物的 形狀、紋理、線條及 意象,重新簡化轉換

依據對事物的既定 印象,而有符合心 理預期的互動反饋

讓產品特徵引導使 用者如何操作

自然元素

視覺上直覺+自然元素


前端握持 前端握持更好控制,更有把握同樣好握

尾端握持 尾端握持伸得更遠更靈活,好動寶寶也不怕


表面平滑 表面平滑無死角,清潔很輕鬆

恰好的份量 大小湯匙份量不同,滿足不同階段寶寶的食量


柔軟匙頭匙身

特殊傾角握把

彩色匙嘴

柔軟矽膠匙頭既不傷牙齦,同時也能有效刮取食物 罐,全包覆柔軟的食品級矽膠,全方位保護更安心

特殊角度支援上提前傾湯匙的動作,這個動作可 以幫助寶寶把食物留在嘴巴讓寶寶每次都吃光光

匙嘴部增添色彩,提醒家長以免湯匙太過深入


U-Stander 便攜式譜架 一款專門為戶外演出設計的加倍穩定譜架

產品設計作品 指導老師 施皇旭


發現問題

我透過網路資料及訪談,分析使用者遇到的問題,並發掘背後的原 因。發現「譜架容易傾倒」及「譜固定得不穩固」為最大宗負評

Discover 負評

重要性

原因

太輕 ↓ 風吹 易晃

譜架容易傾倒

譜固定得不穩固

攜帶不便

譜架高度不夠高

翻頁不便

68%的負評提及

12%

9%

6%

3%

器材太重了, 很不想自己搬

如果站著使用, 我必須低頭很 多,才看得到譜

當我想要翻頁 時,經常得把書 從支架上取下、 翻頁,再放回去

最高高度不夠高 ↓ 得低頭看譜

譜被壓條壓住 ↓ 挪開壓條翻頁

搬運費時費力

導致痠痛

錯過節拍

非常輕便,以 至於被風吹倒

壓條非常薄弱,無 法固定更厚的紙譜

平台太淺,風吹 一下譜就掉了

僅僅微風就使譜 架摺疊、倒下

因爲譜面太大, 而譜夾不夠大,要 夾到歌譜不太容易

使用壓條會穿透譜 面並使紙張滑落

壓條不夠力 ↓ 紙與紙之間 有空隙

平台太淺 ↓ 放上厚譜

旋鈕鬆動 ↓ 調高高度&放重物 ↓ 朝重的一方傾斜

痛點

譜和譜面大 小不一 ↓ 夾不到譜

設計動機

譜面是空心的 ↓ 壓條、譜夾使 譜變形

室外演奏者白天得忍受風吹日曬,晚上還有燈 光不足的問題等著他們。不穩定的環境不僅打 亂演出,也讓心境受到影響,無法專心地演奏

邊演奏邊擔心譜架倒下

風吹而使紙譜翻動、變形、掉落

太重 / 摺疊體積 太大


設計目標 Define 設計目標

根據負評列出設計目標及相應的 解法,並分析解法間是否互斥, 若無,則為最優先的解法

互斥

解法

增加底座寬幅

1 譜架穩定

RATstands摩擦系統 譜架本身加重 額外增加重量

優先

Stable 譜架穩定‧紙譜穩定

實心譜面

2 紙譜穩定

增加平台深度 好固定譜又好翻譜 改良壓條

3 方便攜帶

縮小體積

Portable

減輕重量

方便攜帶

附加便攜袋 附加提手

4 高度適當

增加可調高度

5 翻頁快速

減少翻譜路徑上的障礙


設計展開 Develope 額外增加重量

附加便攜袋

方法1 把琴盒當作底座 Pro 省去底座的重量, 更加輕便

Con 須考量琴盒適配性

收納後的尖角容易刺手 因為收納後的譜架有許多突 出的尖角,直接手拿容易無 意間刺傷手,且比較不舒 適,因此設計便攜盒袋

用壓條翻頁需要兩個動作, 較不方便,因此須思考如何 簡化成一個動作

好固定譜又好翻譜 最終選擇

方法2 利用現場器材

Pro 較包容、通用,與 使用者的習慣相似

Con 比方法1稍微重一點

方法1 預先摺頁角→翻頁 Pro 當下只需一個動作, 故翻譜容易度高

Con 摺頁具破壞性

最終選擇 方法2 推橡膠譜夾翻頁→翻頁 現場有許多器材, 且有些人習慣在譜 架上掛譜袋、包包

Pro 當下需兩個動作,但 推橡膠譜夾可輔助翻 頁,故翻譜容易度中

Con


縮小體積

空心譜面

可折疊實心譜面

實心譜面

種類

>465

尺寸規範

增加可調高度

>3.8

街頭藝人除了需要看譜,和台下觀眾的眼神互動 也很重要,為減少視線反覆移動對脖子、頸椎造 成的傷害,將高度調到眼睛微下方是最舒適的

>290 5~9

44~49 收納尺寸

重量(kg)

0.5~1

2.5~3

優點

方便攜帶

譜不易變形

缺點

譜容易變形 ↓ 搭配新設計的譜 夾可解決此問題

不易攜帶

>138

8~12

30

Image Board

Taiwan Height for boy 95th percentile

隨著平台深度增加,評 價就越好,意味著深度 沒有上限,因此以市面 上平台深度最淺且取得 評價滿分者為最佳值

138

平台深度(mm)

平均評分

25

3.67

30

4

31.75

4

38

5

深度規範 >40

用形狀、顏色描述功能

專業的

用特定材質或表面處理以迎合特殊需求

穩固 & 耐用

181

增加平台深度

型隨機能


攜帶盒 使用完畢後可將支架收 合成一體,便於攜帶

1

2

置物腳架 利用演奏家隨手放置的 器材,增加譜架的穩定度


譜夾 橡膠材質牢牢固定紙譜,要翻譜時推 移一下即可翻起。可調整夾子的深 度,以適應不同厚度的譜


Bladder Scanner 餘尿偵測超音波探頭 讓醫生更輕鬆地為病人作超音波檢查

於佳世達實習時參與之專案 尤莉 陳昱叡

外觀設計 機構設計


發現問題 Discover

後端

放射師及醫生使用原 探頭(如右圖)後, 將問題回饋給我們

前端

痛點

操作易疲累

內部零件 集中後方 ↓ 重心偏後

重量偏重 形狀偏長

引言 醫生經常長時間工作,執行超音波檢查時也不例外。 對他們來說,一個能單手輕易掌握的手工具既可以提 高工作效率,也能更輕鬆地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使用者根據掃描 部位的不同,傾 斜、滑動探頭 ↓ 操作探頭時得多花力氣擺 正,容易疲累

病人不適

不易清潔

接觸皮膚附近邊 緣銳利不圓潤

為減少空氣干擾,在 病人身上塗敷凝膠

探頭移動刮擦皮 膚造成不適

凝膠卡在探頭表面縫 隙裡,難清潔


設計目標 Define 我根據這三個主要問題,列出以下目標 及相應解法,作為設計過程的指引:

配重適當

1 拿握舒適

減輕重量 長度變短

2 病人舒適

Confortable

增加支撐

拿握舒適‧病人舒適 為機構上的限 制,故不採納

造型圓潤 無銳利邊

Easy to Clean 3

清潔方便

表面平滑無隙縫

清潔方便


設計展開 Develope 配重適當→難瘦身

機構工程師調整內部零件配重 後,前端腰身變胖,因瘦身不 易,重新思考拿握的方式

表面平滑無隙縫

握筆式拿法

上下蓋卡扣避開前端

Pro 由虎口承受探頭重量,因此不 整隻手環繞探頭也好掌控

探頭端獨立為一件外 殼,避免造成縫隙卡垢

Con 美國使用者左撇子比例偏高, 在按鍵位置不能更改的情況 下,左撇子很難按到按鍵(IC 板不能更改)

一般拿法

Prototype

scan

最終選擇

Pro 無論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都能 使用(左撇子只要翻轉畫面方 向即可)

scan

Con 腰身較胖,不好握

施力

方向

增加支撐

執行掃描時,施力方向往下, 因此須加強往上的支撐,讓使 用者有施力的地方,手才不會 容易往下滑掉

Image Board 潔淨

舒適

乾淨直覺的操作介面 &以幾何解構的形體

柔軟的材質、圓潤的 造型,呵護病人肌膚

握持位置:使用者習慣靠前握,較能精細控制 探頭,但太靠前握,又容易碰到病患,不好施 力,因此最適合的握持位置是在中間偏前


Bladder Scanner 適合時常外診的醫護人員,不須準備 笨重的超音波機台,只需攜帶平板及 探頭,就可以輕鬆地到病人家中看診


清潔方便 前端造型圓潤,清潔方便, 病人也不必擔憂衛生問題

病人舒適 拿握舒適 內凹造型讓醫生好施力,操控 更輕鬆。掃描按鈕位置方便按 壓,往下使力時也不易誤觸

造型圓潤、材質柔軟溫 和,不刺激病人的肌膚


Thanks for Reading ! Li Yu’s Portfolio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