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SAI
L O C ' s
NARA
KYOTO
J a p a n
KOBE
OSAKA
J o u r n a l s
JOURNIPPON
Jun. 13~17, 2016
1
語資日誌
CONTENTS
PREFACE
序言
04
STORIES
行程介紹、點滴
06
IMPRESSION 心得、文字創作
40
IMAGES
影像紀錄
50
Photo By 林承鴻
3
導師序
1223 班導 / 陳金玉
萬方多難此登瀛 盼了七百個日子,準備做人生中重要的飛行,卻未料及有許 多阻礙,甚至一度要放棄,但年輕人不甘啊!經過許多人的幫忙 奔走,終於在六月十三號清晨起飛!
旅行是一種教育 為什麼要出國旅行?我一度以為那是語資班的「傳統」而已。 在京都東大寺,有人體認到寺廟逼人的莊嚴;在鄉間,騎自行車,領受到日本嚴謹樸美的生活;在友校,和 異國大方、開朗的青年互動;在山中,看到 MiHo 美術館低調的極致高遠;……更重要的──為了演出:琵琶湖 畔半夜練舞;神社裡的雨中練唱,葺合高校的島嶼天光及蔡依林……,在在都於生命中留下難忘的一頁! 旅行,原來是「教育」,因教育使人成長,使人更清楚自己在世界的位置! 語資班學生當然要出國教育自己,而「日本行」只是開始!
導師序
1323 班導 / 蔡任翔
日本,第一次踏上日本的國土,一切都是那麼新鮮。 帶著班上的學生與學長們一起前往日本教育旅行,這五天來,行程緊湊 豐富,體會到日本人的生活樣貌。清水寺的莊嚴肅穆與大阪梅田車站的現代, 凸顯出日本既現代但又能保有文化的優良傳統。寺廟前遊客如織,一一排在 甘甜泉水前等待許願,那樣的場景歷歷在目,剎那間似乎回到了童年,重拾 赤子之心一番。金閣寺金碧輝煌,澄淨湖水倒映下,更顯得莊重典雅,難怪 有這麼多的遊客到訪。東大寺外成群野鹿聚集,等待遊客手中的鹿餅,而我 也不例外,為一群野鹿追著跑,雖然有些恐怖,但也是難忘的回憶。除了寺外的鹿群外,寺內碩大的菩薩聖像, 更是讓人有一種頂天立地,難以望其項背的感受,真是莊嚴,也期許向菩薩許的願望也能實現。除了上述的景點 之外,當然流行的元素也是重要的一環,大阪的繁忙、神戶三宮車站周邊的熱鬧景觀,一一見證了日本的流行文 化,裡頭有好多地方都是年輕人逛街所喜愛的地方,當然我也在其中收穫滿滿的回家,因為買了許多有名的伴手 禮。 這五天收穫滿滿,不僅吃到很多好吃的美食,也體會到很多在臺灣所感受不到的人事物。希望這一趟旅行, 也能凝聚班上同學的感情,為高二即將到來的挑戰先暖身先備足電力,1323 的各位,帶著你們到日本的衝勁,勇 敢迎接未來的挑戰吧!
語資日誌
編者序
總編輯 / 張振豪
對這趟日本行,我們總是懷著無限想像……
甫辦完成果發表,有同學按捺不住興奮,帶著一本本「關西旅遊指南」、「遊玩京都」等旅遊書研讀,規劃 著自由時間要去哪品嚐道地美食、購買遊戲軟體,又有多少人期待著親臨從小嚮往的古蹟,迫不急待地向大家分 享文學中的金閣寺和大阪城。好多好多的夢想在 1223 和 1323 兩間教室發芽。 幾經無法成行的哀愁,語資的孩子最後仍成功踏上日本國土,隨著旅行社安排好的
行程,我們一點一滴親
眼見證自己的想像:感受到奈良鹿群的「活潑」、明日香村的質樸慢活、MIHO 美術館的世外桃源、大阪城的歷 史痕跡,抑或都會區的高度發展。關西旅行五天四夜,每一幕都是讚嘆、感動,甚至是學習、自省。也正是如此, 我們想要了解日本更多,哪裡沒親自遊歷,沒看得夠的,對這些地方又生出另一股想像……
相信對這次的語資班赴日教育旅行,你也懷有相當想像吧!容我們誌我們所見與
所感,集結成這本《語
資日誌》,隨著時間的流動,與我們翻進回憶的長廊……
5
語資日誌
第一章
奈良
桃園機場→關西空港 奈良東大寺 奈良公園餵鹿 明日香村單車行
Photo By 盧冠宏
7
華航 CI190 往大阪的班機即將起飛…
23:59:58, 23:59:59, 00:00:00,午夜鐘響,37 個高中生與大大小小的 行李塞在一間語資教室裡,期待與不安縈繞我們…… 前往桃園國際機場的遊覽車上,明知若不趁此時補眠會壞了身體, 無論怎樣緊閉雙眼,卻還是無法逼迫自己入睡。行前的旅程安排雖經 幾番波折,我們還是踏上了期待已久的教育旅行。
桃園國際機場,臺灣
語資日誌
「各位旅客,我們即將抵達大阪。」
往飛機外一探,波濤打著填海造陸的岸邊,早上 五點的晨曦在關西空港上空迎接我們。 終於來到了日本,我們的「語資日誌」, 就從這裡開始寫起……
關西國際機場,日本
9
東 大 寺 文 / 李 崧 初
語資日誌
吃完了午餐,我們便驅車前往東大寺。一到那邊,我們就看見四處都是梅花鹿,這也是我 第一次看到真的、會動的鹿,我覺得格外興奮。之後,我們先進到東大寺裡參拜。進入園區內,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東大寺的主殿以及它四周的美景,以及香爐上那裊裊上升的心願,而且不知 道是不是我自己的錯覺,總覺得日本的草地與樹木看起來分外蒼翠。接著我們進入殿內,看著 那巨大莊嚴的大佛,心中不禁肅然起敬,並感到自己的渺小。我們沿著寺內繞一圈,又看見了 虛空藏菩薩、廣目天、如意輪觀音和多聞天,而他們個個都是金碧輝煌,非常神聖。
買完紀念品後,我們便到外面去餵鹿。但是由於我看到很多人都被許多隻鹿圍著,而且好 像還有人被鹿咬到,所以我就沒去餵了,我還開玩笑的說那像是在被鹿圍毆一樣。這或許也是 個回憶,但一定會被歸類在不好的那一部份,故我在上車前的唯一心得是:那些鹿就在自己不 知不覺中,被人類餵到壞掉了。
回程的路上,我腦海中所想的,不只有著東大寺大佛的莊嚴,更有著奈良梅花鹿的瘋狂。
搭完紅眼班機,上了遊覽車就睡得東倒西歪的貳參子們,來到了明日香村。有別於一般 日本觀光景點的人潮洶湧,四周夾雜著五花八門的腔調,明日香村彷彿位在另一個時空般, 處處透著平和的感覺。我們一行人騎著租來的腳踏車,順著主要道路而下,眼前所見盡是儼 然的傳統日本建築,道路兩旁的水溝邊上種著修剪整齊的樹木,一戶戶住家各自獨立,卻不 禁讓人懷疑它是否其實是以公分為單位精密計算。騎到中途,走進一家和 菓 子店,小小的店 鋪擺著十來種精緻的和 菓 子,內部還有自宅的點心工廠。我選了一個抹茶蒟蒻,有著近乎透 明的綠,淡淡的抹茶香氣,入口即化,齒頰留香。
離開後,本想去參觀市立的萬葉集博物館,不巧當日並沒開放,於是轉往一間小型的紀 念館──「犬養萬葉紀念館」。一進入這家紀念館,映入眼簾的是乾淨的木造地板及簡潔的 擺設,記錄著犬養孝先生長久來為《萬葉集》所做的努力。負責管理的阿姨友善的招待我們, 而在聽到我們是從臺灣來的人後更是熱情,頻頻向我們介紹犬養孝先生來臺參訪的事情。(小 提示:記得說自己是臺灣來的人!)裏頭還別有洞天,後方設有許多書櫃,架上擺滿了日本 文學及《萬葉集》總集,儼然是一個圖書室,讓喜愛日本文學的同學驚呼連連(kiang)。 誤入小巷中的民宅,蛇行在阡陌交錯的田間小路(騎術實在不佳),走進空無一人的淨
明 日 香 村 文 / 宋 泳 岦
土宗寺廟,到飛鳥寺體驗撞鐘、祈求姻緣美滿(?)……就這樣跌跌撞撞的在簡樸的明日香 村,展開了屬於貳參子的日本行。
11
語資日誌
第二章 伏見稻荷神社
京都
金閣寺
京都車站 南禪寺
平等院
Photo By 林承鴻
13
靜極了。
不知道是什麼感覺,總覺得時間在看見鳳凰堂的 當下靜止了,即使脊梁上的兩隻鳳凰仍昂首展翅,梁
遊賞名勝古蹟最掃興的,莫過於人滿為患的觀光
柱上雕刻的寶相華華麗依舊,端坐於阿彌陀堂中的如
客。而今日宇治微陰的早晨,倒給了我們這群貿然闖入
來坐像,阿字池中澄澈如鏡的倒影,似乎凝滯了庭院
的訪客,一種截然不同的體驗。平等院建於平安時代,
的空間與時間,靜靜的,度過千年的歷史洪流。出了
在那篤信神佛的時代,權臣貴族們莫不狂熱於興建各式
平等院,表參道上稀稀落落的遊客,讓我又重新找回
佛寺,以彰顯對極樂世界之嚮往。平等院即是由當時權
了一點世間的味道。道路末端連接著一座堤防,出自
傾一時的藤原賴通所建。從南門徐徐步入庭院,摩挲著
好奇,我登上高處向外俯瞰,只見寬廣的宇治川潺潺
腳下的石子路。一旁淨土院,不動堂典雅的木造結構映
的綠水流過。
證著歲月的痕跡。突然一個拐彎,方才若隱若現的鳳凰 堂這才露出全貌。
靜極了。
平等院
文 / 謝宗翰 語資日誌
伏見稻荷神社
文 / 謝育修
在出發去日本之前,稻荷神社是我最期待的景點之一,如今能和同學一起參訪,實現了一直 以來的心願,是我這趟旅程中非常值得紀念的事。以前就聽過稻荷神社以狐狸取代狛犬和遠近 馳名的千本鳥居(好像在說狐狸同時取代了狛犬和鳥居),現在真的看到入口前帥氣的狐狸像 和千本鳥居,實際參訪的感覺果真讓人興奮。我一邊走,同學一邊數著有多少個鳥居,數著有 多少人的祈願實現,就好像是我們自己的祈願一樣,柔和的陽光透過森林和鳥居讓整個空間都 變得神聖了起來,我們三個人還一起出資寫了一張狐狸繪馬,許下了願望,希望在稻荷神的幫 助下,我們都能夠心想事成。
15
金閣寺
文 / 廖明楷
晴朗無雲的午後,我們坐著遊覽車來到了位於京都的金閣寺。 排隊進入園區內之後,才發現裡面非常擁擠,有大量的中國、歐洲 遊客及日本學生,大家都擠在一個小平臺,爭著與後面的金閣寺拍 照。金閣寺果真是金光閃閃,又坐落於小湖中,假如沒有那麼多人 的話,真的是一個非常漂亮的景點呢!尤其是金閣寺的門票饒富巧 思,設計成符咒的樣式,讓人覺得不像買票,而是買了一件紀念品。 由於時間並沒有十分充裕,所以我們也只是在金閣寺周遭繞了一圈, 不過除了那個平臺以外,人就沒有那麼多了,風景也十分漂亮,讓 人感到身心放鬆愉悅。
語資日誌
方出寺牆,即聞人聲雜沓,前探如何,得一高校,時當學生歸家。校牆盡處, 起屋宇古樸肅然,乍似廟棟,趨而細視,竟一幼稚園,正門有匾,上題「遊心」 二字。余不知心何以游,游目但見群山鬱結,以環二校與寺。
余既行旅,所及莫非他鄉風物,面目殊異於家土,是常覺新鮮可玩;然村田 里舍,亦為他人之家土也。夫民族因地而分,風俗不同,然鄉土牽絆,舉世一也。 但取人居處之方圓以為中,外而擴覽其所識之人,所見之事,雖由人各異,然貫 繫其中之人情脈絡,山村同於大城也。既致斯念,幽思此地之晴雨,世代之相望, 余溫然而生情,環目以舒心,山城巷堵,新鮮外更增別致矣。
南禪寺 永觀堂
文 / 張存一
17
京都車站 文 / 黃品學
京都應該要是古雅的,四處可見木房古社,螓首蛾眉一座嫵媚的古都,對我一個觀光客而言的想像是如此。
那麼京都駅大概就是京都作為日本第八大都市之摩登面貌。它巨大的鋼框輪廓在幾個街區外便延展入我們的 視線,到了門前,大家都仰著頭,張著嘴,想將整座建築納入眼底。
不久後我們一行人便登上了屋頂的
據說京都的街道是方格形的,
瞭望廊道。傍晚的陽光自玻璃窗與鋼稜
和臺中市舊都心一帶一樣,但京都
屋頂的楔型空隙透進來,從這裡可以看
車站大概也不夠高(據說京都也規
到幾條街外的京都塔,再更遠則是一行
定建物不可太高),只能看到方樓
緩山,與暗金色的天空相際,晚雲的灰
相倚,密密麻麻地組成京都市,很
腳沈沈地遮住一部分的天空,只有京都
平很直的天際線。
塔的尖頂上掛著高空仍明亮的纖雲。
臨行前在車站一樓買了一枝中村藤吉外賣部的抹茶霜淇林(在這百年老店車站二樓的茶坊前排了二十分鐘的 隊,最終只好放棄改去外賣部,殘念!)。抹茶很京都,甜筒霜淇淋很時尚,或許作為京都車站之旅的句點再適 合不過。綠色的抹茶霜淇淋,佐以一點金時豆與兩粒日式團子,入口濃得化不開,彷彿彼時彼地京都上空的晚雲。
我在這裡許下一個願,有朝一日要再來吃抹茶(喂
語資日誌
19
語資日誌
第三章
古與異 MIHO 博物館 清水寺 八阪神社 祇園 神戶莫賽克廣場
Photo By 林承鴻
21
MIHO 博物館
文 / 康庭維
位於日本滋賀縣的 MIHO 美術館是由小山美秀子
1. 釋迦牟尼佛立像:雕刻精細的佛立像微微俯身,一
於 1997 年創辦,並請建築師貝聿銘所設計的,因此全
手托衣,另一手雖已遺失,但確信是做出無畏印的手
館都充斥著貝聿銘先生最喜歡的元素:三角形。全部共
勢,告訴著眾生無需擔憂。抬頭仰望時,彷彿身心也
分成南館及北館,南館分別展覽著南亞、東亞、西亞及
被懾服,那一刻,眼角帶笑的祂已經將你的煩惱滌清。
埃及的展品,北館則展出會定期更新的特別展覽。整個
2. 荷魯斯神像:在市集被發現的神像經過修復後重新
博物館展品不多,但是空間寬敞,全部走完大約需要一
找回昔日的光輝,雖然背部仍明顯可見被盜墓者所刮
個多小時。
取的銀質傷痕,但用青金石及水晶製成的五官及假髮 仍象徵著祂在埃及人心中的地位。
在進入主館之前,需要步行過一個隧道,會讓人有 漸漸走入桃花源的感覺,而且隧道內特別使用吸音材
3. 精靈及國王侍從浮雕:雕刻細膩的浮雕在一間大學
質,所以不會有回音,更是讓人在尚未走入館區就能將
的福利社被發現,因此在上面可以看到三個被學生用
喧囂的心靈沉澱下來呢!而走出隧道後,就可以看到神
彈珠所造成的凹洞,但仍然無損它傳神的工法,彷彿
社造型的館門了。
還能想像雕刻上的兩人用眼神在對話著。 其他的展品就不一一介紹,留給大家一些驚喜去發現
整個美術館的鎮館之寶主要有四個:釋迦牟尼佛立
了。
像、荷魯斯神像、精靈及國王侍從浮雕、山貓戲雄雞角 杯。但因為展品的輪替,所以並沒有看到角杯,以下介
當漫步在山中的美術館,心靈也較平常沉靜呢!
紹上述展品:
每個展品都更展現出它的時代意義及歷史傷痕。而當 我邁出隧道,背後一陣微風,就像是《神隱少女》中 的場景一般,有個聲音告訴我「別回頭了,再見。」
語資日誌
清水寺
文 / 殷銓謄
坐落於山上的古寺,給我的第一印象卻不是清幽,相反的是 喧囂不已的人潮。熱鬧的商店街叫賣聲此起彼落,本該莊嚴宏偉 的本殿淹沒在一片人海中。中文日文英文,混雜的語言宣告著古 寺成了知名的觀光景點,似乎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閒讓我們好好看 看歲月留下的痕,只能隨著人潮不斷往前。古佛堂的幽暗神秘和 旁邊明亮現代化的辦事處形成了對比,觀景臺上的木欄杆和自拍 桿相互交錯,不聞鳥鳴聲啾啾,只聽人聲嘈雜不停,音羽瀧清澈 的泉水依舊潺潺的流,盛水的用具卻成了紫外線消毒的鐵製長杓, 御守販賣處人潮洶湧,多少人是虔誠信奉?本該肅穆儼然的山中 古寺成了知名的觀光景點,固然為當地帶來了不少經濟收入,同 時卻也失去了那種令人肅然的幽靜氛圍。令人好奇百年前虔誠的 信徒們不知看到現狀,又會有什麼感想呢?
23
八坂神社 ∕ 祇園
文 / 張廣權
從八坂神社所在的四條通大道直走,穿過鴨川就是藝妓出沒的花見小路,而周邊鄰近的整個區域,就是所謂 的祇園。那個在藝妓舞動中帶著憂愁、浪人凝望中帶著渴求的京都祇園。
走在祇園,雖然是相當現代的商店街與購物區,卻又不失濃濃的日本傳統氣息。
作為祇園祭遊街起點的八坂神社,入口相當壯觀,映入眼簾的瞬間就讓我感受到了神社的莊嚴。
沿著四條通走向花見小路,腦海不禁浮現祭典的盛況:「山鉾巡行」的神轎隊伍、兩旁賣力呼喝的攤販、鬧 哄哄沉浸在慶典中的人群,一轉頭可瞥見穿著浴衣的男女愉快嬉戲……
有別於臺灣鞭炮與嗩吶比拚大聲的廟會,日式的祭典不失 本身的宗教意義,也恰好的掌握了歡騰的分寸,想想便讓人歡 快──但也僅能想想而已。
佇足在四條烏丸十字路口,遠方綻放夏季祭典的煙花。
語資日誌
莫賽克廣場
文 / 林威全
初抵神戶,夜的黑綴飾了市中心的燈火璀璨,層層相間的五光十色,映輝瀨戶內海的珍珠。步行至飯店過程, 恰巧遇上一排推銷酒品的業者,花枝招展的、西裝筆挺的男女推銷員,笑容盈面拉著我們進去酒館,也可謂一番 奇遇。卸下行李後,我們至神戶車站搭乘 JR 電車到了莫賽克廣場,夜色使莫賽克廣場更添了一分誘人的美。「神 戶協奏輪」停泊在港邊,後方矗立的高樓伴著燈色,形構出現代的優雅。走到裡頭的商場,形形色色,有各式主 題專賣店,亦有美食餐廳,雖然我們來時稍晚,店家已關得差不多了,但仍不減我們逛街的興致,一旁精細的造 景也使我們駐足欣賞。
我想,旅遊不只是物質上的消費,更多的是心眼的開拓,體會異國風 情,不需金銀,只要懷有一顆悠閒自適的心,雖一旁燈火迷亂紛雜,依舊 能不為迷失絢爛之中,而能見得物外之趣。
25
語資日誌
第肆章
葺合 . 契合
Photo By 林承鴻
27
語資日誌
29
巴士抵達葺合高校所在的山坡下,10 點一到,大家魚貫下車,其實那時天空已開始下毛毛雨,儘管沒撐傘, 葺合高校的學生們仍然相當敬業的領著大家往學校前進。爬完不短的小坡後,遠遠地終於看到校門,學校外觀並 不如想像中得現代整潔,似乎正進行什麼工程。而讓人驚艷的,是列在兩旁的學生們,從校門口到教學大樓,一 路上是綿延不斷的熱烈掌聲。走過長廊,繼續上樓,原以為到此掌聲也總該停止了,沒想到拐了個彎後,掌聲不 斷,就這麼一直到舉行歡迎式的體育館,霎時間以為全校的學生都出來列隊迎接我們了,著實倍感榮幸。 歡迎式由葺合高校同學的表演揭開序幕,首先由管樂團演奏一系列組曲,熱鬧激昂的音樂不乏動漫當中的曲 子。接下來是合唱團的演出,表演高潮落在他們唱一中校歌的時候,讓人甚覺驚喜。接續的是各式社團表演,我 想大家最震撼的就是少林寺拳法,示範的有男有女,喊得場館頓時殺氣騰騰,每個示範動作都下得紮紮實實,不 禁為被打的一方捏一把冷汗。在對方校長及一中老師代表致詞完後的是雙方學生代表致詞,我們的代表郭奕廷全 程使用日語發表,展現我們的滿滿誠意。這些都結束後就輪到一中表演了,一開始當然先回唱了葺合高校校歌, 接續的表演主軸由臺灣的歷史與歌曲組成,在唱各個時代的歌曲時述說當時的歷史,讓葺合的同學們能更加了解 臺灣的故事。而我們也特別練了一段在日本前些時候相當熱門的舞蹈,成功引起全場共鳴。歡迎式在雙方代表交 換禮物後結束,也代表著與葺合學伴們更進一步的交流即將開始!
語資日誌
桌球
撰文/李崧初
到了社團活動時間,我們選桌球社的幾個同學便被帶到葺合的桌球教室,與他們一起練球。在漸漸熟悉了球、 球拍以及球桌後,我們便和他們打了幾場比賽,由於他們是桌球隊的,因此個個技巧爐火純青,尤其是他們的發 球,套一句任翔老師的話:真的是有夠 tricky 的。)在熟悉對方的球風,也輸了一場後,我終於打贏對方了,我 也為自己感到非常開心。
合唱團
撰文/羅允謙
這次參訪葺合的合唱團,著實讓人大吃一驚!我們首先欣賞了兩首由他們準備的曲子,約莫十個人排好了陣 型,齊聲合唱。我聽的是如癡如醉,他們團隊的契合度相當好,沒有發生搶拍或慢拍的情況。再者,除了音量大 之外,聲音也十分雄厚、圓潤,又不失女聲聲音的可愛及氣質,讓人難以想像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接著,他們教我們有關日本的歌曲── Furusato,意思是故鄉。原本擔心我們的 Key 太低無法跟上她們,事 實上也真的跟不上,於是我們低八度與他們合唱。在合唱的同時,感受到了強烈的共鳴感,整間社團教室都迴盪 著我們的歌聲,令人心情愉悅,能把下雨的煩惱拋在腦後,我心裡同時也想著,能與她們一同唱歌真是件幸福的 事情。 最後,我們唱了幾首有關台灣歌曲,例如:無樂不作、無眠、入陣曲等,互相交流文化。由於我曾經待過合 唱團,我也拿了當時學過的曲子與她們分享,只可惜一部聲音實在不如她們。唱完歌後,時間也差不多,我們收 下了 Furusato 的歌譜和歌詞後,便與她們到別。能與外國的學生分享音樂的美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機會,至今, 我心中也常響起她們響徹的歌聲。
31
ESS
撰文/黃品揚
ESS 是個很棒的社團,全名為 English social society,全程使用英語進行交談與遊戲。他 們十分熱情的準備了互動式的活動,很快的便使整個場子熱絡起來。我非常喜歡這個社團 的氣氛,不斷的與其他人談天與分享有關於自己的一切,使我最終交到了不少朋友,且一 直都有保持聯絡。 主要的遊戲是比手畫腳猜謎,雖說是簡單的遊戲,但每個人都踴躍的參與,從頭到尾 皆無冷場,藉由這些活動而拓展交際圈並且實際將英語應用在溝通上,從中我所獲得啟發 的遠勝於他們所帶給我的遊戲,更多的是學習與感動。
茶道
撰文/劉醇繕
茶道教室的擺設十分簡單,只有一張流理臺和展示陶瓷茶釜的木櫃,其餘便是由榻榻米所構成的玄米色地板。 脫掉鞋子,我們一群人害臊地跪坐在牆壁旁,靜靜地在茶香的陪伴中等待。 將雙手放在身前,我以跪姿向身前的女孩,這是見面禮的寒暄;接過手中的茶菓子,又再行一次禮;再行了 一次禮,接過茶具後,輕輕地將茶筅放入茶碗中一圈一圈地無聲攪拌,直到發泡為止。或許,你會認為這非常的 簡單,但只見手漸漸失去知覺,茶碗中仍不見泡沫浮現。終於完成後,我將放置身前的茶碗拿起,以左手托著碗, 右手扶著碗邊轉兩圈,(合乎禮的)用三口半將碗中的茶喝盡,擦了擦碗口,往迴轉兩圈,欣賞碗身,再次行一 個禮,就結束了。 茶道是日本文化中的精髓,它並沒有太多的言語,只是透過參與者在儀式中一次次的行禮和品茶,去漸漸體 會其中的「道」。不過,在真正能悟「道」之前,我倒是已經先體會跪坐到腳抽筋的滋味了。
語資日誌
薙刀
撰文/劉醇繕
薙刀是日本的一項傳統民俗技藝。薙刀誕生的過程目前尚不明瞭,可能是奈良時代的遣唐僧人將中國禪宗寺 院習武使用的朴刀帶回日本。江戶時代武家的婦女必須學習薙刀術,而明治維新以後,薙刀術又被列為日本的九 種武道之一。進出薙刀的道場以前,必須先恭敬地對著門口鞠躬,這是對於這門技藝的一種尊重。 甫進入道場,我就看見了一群穿著薙刀服的女生,動作一致且充滿氣勢地揮著薙刀。從只看見女生這點來推 測,這所學校的薙刀課程應該僅開放給女生,我便開始擔心,會不會整堂課我就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她們練習啊? 而且課程剛開始時,我就被叫去跪坐在一旁等待,更加深了我的那分不安,幸好在我的雙腿快失去知覺時,看見 她們對我們比出過來的手勢。一開始我這組的兩位馬尾女孩先對我說明薙刀各部位的名稱,再教我一些基本的步 伐及動作,最後就是對打練習。我認為薙刀是一項十分有趣的技藝,尤其當你看見一群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孩認真 地揮舞著長刀時,那分激動還真是難以言喻啊!
少林寺
撰文/陳冠儒
時間回到赴日前的某日,在籤筒無感情的宣示下,我就這樣陰錯陽差的在少林寺這一欄,寫下了我的名字。 對於個性懶散的我而言,動態的社團本應是我避之唯恐不及的。於是,我懷著擔憂、緊張的心,來到了日本,來 到了葺合。 開幕式上,看著舞台上一記記紮實的拳頭,不只是打在學生們的身軀上,更是打得我的心頭一陣寒意,走進 道場的前一刻,簡直像是要上刑場。 然而,門裡面的一切卻不如我所想的危險、兇暴,迎接我們的同學親切、耐心的指導我們踢腿、出拳,或是 壓制對方的動作,即便是肢體笨拙的我,同樣能夠輕鬆的掌握住。在這裡,沒有在表演中見到的滿滿殺意,也沒 有難以駕馭的複雜技巧,在愉快的對練當中,留下的是穩紮穩打的基本功、一個充滿笑聲的下午,還有一段難以 忘懷的回憶。
33
語資日誌
第五章
阪神,終途
Photo By 林承鴻
35
北野異人館 屋頂上一枝獨秀的風見雞正好站在可以俯 瞰整個北野的高度,將錯落其間的一座座異人 館盡收眼底。我們頂著豔陽,踩在如歐洲小城 般的整齊街道上,兩旁儼然的領事館和西洋屋 舍一字排開,甚至連星巴克的建築造型也融入 其中,濃濃西洋味讓我們彷彿回到風情萬種的 明治時期。來到法國的洋館長屋,華麗典雅的 擺設和蒙塵卻依然耀眼的歷史文物將我們拉進 了時代的氛圍中,不管是燭光搖曳的鋼琴、領 事女兒的夢幻房間、不知曾經被甚麼權貴坐過 的豪華餐桌椅,都流瀉出歲月的美麗痕跡。
語資日誌
文 / 郭奕廷
到大阪車站那天天空明朗,炙熱的陽光一無雲翳阻擋,柏油路熱氣蒸騰,斑馬線的反光有點刺眼。
大阪是關西最大的都會區,大阪車站附近也是一派都市風景。其實這裡的都會景觀與臺北有點相似,少了騎 樓和大量機車。高樓環伺,寬闊的馬路上車馬輻輳,車身映著大廈叢林的鋼框與玻璃窗。人行道上沙拉利曼與 OL 穿梭往來,前面是阪急百貨作為背景。
這 裡 的 都 市 生 活 如 何 呢? 幾 個 街 區 內 就 有 無 限 可 能, 想 像 夜 晚 裡 街 上 店 家 招 牌 五 顏 六 色 上 下 廝 殺 的 情 景 ...... 是想像裡時代尖端的日本;但路上的行人,個個衣裝筆挺,公事包和方形大樓一樣規矩,那又是一個怎樣 的日本?作為一億分之一的和族子民,我想像他們在週五晚上與三五好友到居酒屋豪飲一番,喝的可能是 Asahi 或 Sapporo,工作一週的壓力在一聲「うめ〜」後釋放。 我到阪急百貨地下一樓買了一盒中村藤吉的抹茶蜂蜜蛋糕;冠宏在米飛兔專賣店大採購,一臉笑容,大勝利; 承鴻走了很遠去看鞋店(最後好像沒買成);另一行人在 Yodobashi 也消磨了一些時光 ...... 我想大家都已初探這 城市鮮活的面貌,我也是。
這個國家有更多值得我們探索,我隱隱覺得。
P.S. 後來聽其他同學說,當天安倍晉三也同我們拜訪了大阪車站啊~ 註一:沙拉利曼,日文「サラリーマン」,上班族,源自英文「salary man」。 註二:日文「好喝啊!」、「真棒啊!」之意。
文 / 黃品學
大阪車站
37
大阪城 文 / 張廣權 戰國迷必去的景點,沒有之一。 來到了嶦巍的天守閣下,怎能按捺住內心衝動 ?
流星闊步的走進天守閣,裏頭展示著一個個相關文物。 「那那那,不是真田幸村招牌的鹿角盔嗎!」 「這就是真田幸村以三千人突破十五萬大軍的大阪冬之陣啊!」 一聲聲驚嘆不絕於耳,更有甚者,每看到一個武將的名字就要把他 的相關事蹟拿出來說嘴一番,彷彿跟他極親近似的。 滿懷期待登上閣頂,激憤的向外一望。 只有遊客、攤販,呃,一群鴿子。 猛將在此名揚天下的武威,全然不見。 先前雀躍遊覽的大阪城本丸內部顯得極為諷刺──商業到不能再商 業的古蹟。 日本人確實很會經營古蹟,將大阪城與商業完美結合,攤販與遊客 在其中一點都不顯得突兀,又能作為博物館陳列古蹟。 可似乎,缺少了那麼一些歷史、傳奇、血汗沉澱出的深度。 整座大阪城讓人清楚地體會到歷史與人的距離,恰恰諷刺古蹟存在 的目的。 真田幸村的赤色旗幟,依然飄揚於天守閣的鴟尾上,但在日文標語 中已為過去式。 但這份中文遊記,卻無法以過去式書寫他的勇武。 因為過去的總不會過去。
語資日誌
道頓堀
39
語資日誌
心 得 、 文 字 創 作
浮 生 一 念
Photo By 黃絃詠
41
日本行思
文 / 張存一
此刻我坐在這,順著大度山平緩下向的地勢瞭望
當從風景轉換視角,集中觀察人群時,我心中浮
海線平蕪,散亂堆疊相望的建築物間雜常綠草野,與
現與那些臉孔相呼應的,是在臺灣曾看過的各色人等,
阡陌指引聯繫山和遠方的臺灣海峽。三兩漁船橫渡出
可能因為經驗類似而氣質互通吧。高中生、家庭;在
若有若無的海平線。
大度山側匆匆相識過的陣頭子弟、火車站地下道成排 的遊民。
或山或海,不一定有深刻的人情繫絆,但仍是自 己親切的小天地吧,瞭望的高度不曾變動;從小望到
另一方面,我注意到日本人鄉土與文化的傳承,
大的窗外,沙鹿、清水、烏溪、臺中港、火力發電廠,
即使經過歷史的風雪,容有刪改增修,但他們對自己
不曾失卻的地理有情。
的民族大多具有清晰的認知:不同地域的人明確把握 家鄉的特色何在;面對外國人時,又知道哪些人事物
鄉土如是。認知鄉土而產生的驕傲與溫存如是,
足以為日本社會的共同符碼。
臺灣人深知的驕傲與溫存。 都是人,是以淵源大異卻能在我的腦中呼應。但 每次旅行都嘗試認識當地人與落居土地的關係,
臺灣似乎缺乏了像日本這樣對文化基本、共同的認識,
和他們所認知的鄉土是什麼。走過很多臺灣的城鎮村
或是說儘管有所共識,其中也缺乏得宜的深度。我們
里,就能發現在島嶼的短短經緯中,時空的細微差異
充滿械鬥與爭地的歷史,已彰示民族地域性之強烈,
能發展出多不同的人文脈絡,甚至同村兩戶對土地的
但當我們對自己的鄉土保有驕傲與溫存時,要如何進
認知也有所不同,我了解到:土地影響人的生長,我
一步給予它一個明確的定義呢?
們顛沛而過,積累人生經驗復投射於對土地的認知上, 便完整形塑了鄉土的型態。因時空而異,亦因人而異。
這次去日本,我在廟樓名勝看見出遊的高中生、 小家庭、老夫婦,所著服裝皆乾淨樸素,沉穩的臉上 隨時可有笑容應對;在神戶街頭看見喝醉的上班族、 流連聲色的高中生、扮成高中生的援交妹、大聲喝罵 的流浪漢,他們也時不時笑著,他們應該也知道那些 廟樓名勝。
語資日誌
日本行後 雜感 文 / 鄭恩碩
深夜,機場裡的空調虛弱的令人疲倦。航廈的玻璃 門一滑開,四周竟衝上熱帶厚重濕黏的氣息,頓時,腦 中閃過一道圖像瀑布般狂瀉,東大寺端莊宏偉的大佛, 鳳凰堂肅穆虔誠的建築結構,綺麗的神戶海港夜景 ...... 稀 哩嘩啦直沖而下的旅行中不明的意義與記憶,卻是顯影 劑中浸泡許久仍無法成像的底片,看似遙遠而迷茫。 從 首 次 出 國 旅 行 歸 來, 回 到 了 台 灣, 回 到 了 這 片 「我」應稱之為家的親愛鄉土,我只更加確定了一種近 來越來越強烈的感受:現在的「我」不是我,而缺乏主 詞是「我」暫時卻必然的生活模式。
過去幾年來,「我」漸漸趨於文學,那同時是目的、手段 及原因,並提供「我」感受、思考與實踐的自由及可能性的維度, 因為我不斷試圖構築出另一個向度的我,一個於遠方才可能被 完整形塑的我,一個看似幻影,卻涵蓋我思想靈魂的全部真實 的——「我」要創造我及我的世界。而這我在生活中缺乏的創 造空間及素材,這我未在生活中享受過的自由及可能性,竟在 旅行中尋得了。北野異人館,天守閣,心齋橋……不勝枚舉; 在稻荷神社時,我同存一一拐離熱門的觀光路線,遊客的喧鬧 聲不久便沒入竹林中,再往濕泥土坡爬上一段路,經過了某間 只有少數遊人走訪的神社后,我們彎入坡邊一支更加窄小喊無 人跡的小徑,過程中,氣氛跟著自由聯想,從寧靜如「挪威的 森林裡」直子所居的療養院,到死寂的詭異如「竹藪中」屍體 被發現的密林……一切的可能性,都因旅行跨越的疆域和本身 存在其中的隱喻而可能被實現。
旅行是一種追尋自我的形式;然而,那被追求的,卻往往 是在回返的過程中才被尋得。只是,回到哪裡?
43
另一種鄉愁
文 / 盧冠宏
從關西機場起飛的時候,窗外月夜的波光正釀造:
想要認識我們這塊土地,誰來告訴他們,我們以媽祖
另一種鄉愁。
信 仰 為 榮? 我 們 以 王 爺 信 仰 為 榮? 臺 灣 是 個 移 民 社 會,可是在我們肆無忌憚的建設下,每個族群在這塊
時至深夜,身旁的同學和同行的旅客,或沉沉睡
土地上的遺跡,似乎都被抹煞殆盡了……
去,或浸在飛機上的影音服務之中,而這五天在日本 的光景,卻不斷縈繞在我心頭。沒辦法,誰叫日本人
我也隱約明白,即使臺灣的媒體如惡狼般嗜血,
展現出來的文化氣度與美感特質,這麼地教人嚮往呢?
即使臺灣人對於美感之麻木以達到堪憂的地步,即使 臺灣有許多令人無法忍受的地方,對日本的嚮往,並
奈良東大寺,日本佛教全盛時期的遺留至今的一
不能取代我所生長的臺灣。但是日本人對於自己文化
道光輝,聳立的佛像,讓人必須抬起頭仰望才能一睹
的重視和自信,正是我們所缺乏的,我們需要一隻堅
其莊嚴的面貌,崇敬、莊嚴的心情從腳底湧升,灌注
定的手掌,推到外人面前,向他們宣示我們的文化;
到我的雙眼,忽然感受到人是多麼自大卻又渺小的生
我們需要一隻不怕髒的手,修護我們瀕危的有形和無
物,又開始質疑,忽忽然宇宙間沒有立足點的我們,
形文化。從日本回來讓我生起另一種鄉愁,卻也讓原
憑甚麼狂妄?
先的鄉愁,更濃冽了。
我沒想到的是,這種心靈的沖擊,只是第一次。
禁不起睡意,我在飛機上也進入了夢鄉。今朝天
飛鳥神社悠遠的鐘聲洗滌我的心靈;平等院充分
亮時分,大阪城想必還矗立在那吧?
地詮釋日本心中對於極樂淨土的想像:豪華、絢爛、 優美、安定;南禪寺讓人從無聲之中,掇拾風聲、竹聲、 鳥聲,古樸而恢弘的閣簷下,清煙裊裊,肅穆之情油 然而生;還有 MIHO 博物館裡的甘達拉佛像,那慈悲、 祥和卻又洞澈世間萬物的眼神,非我人類所有。
日本人運用了特殊的方式,將那莊嚴的氛圍傳達 給我們,就算是對日本毫無認識的觀光客如我,也能 接收到大和民族的文化精神,是因為他們對文化財產 的態度,日本人對於他們的文化十分驕傲,這種充滿 自信的氣質,在參觀永觀堂的時候一覽無遺,連湖旁 的松樹,都很有精神的告訴我:「我是一棵松樹。」 日本人對文化古蹟的經營管理、與文化古蹟融為一體 的生活模式(金閣寺外就是住家,沒有攤販!)清楚 地告訴我們:「這是我們的文化。」日本人將自己的 生活與他們的傳統文化連結在一起。而臺灣呢?各式 古蹟,打的打,拆的拆,就連我們自己看待古蹟的方 式,都令人不勝唏噓,想想有一位外國人來到臺灣,
語資日誌
スーパー
文 / 王品程
小時候看《我們這一家》( ͋ͨ͠ϯͪ ),常見
原本我也想來體驗這樣的心情,可是有的生鮮食
到花媽在超市的收銀臺排隊結帳,許多趣事就這樣發
品跟飲料不能帶上飛機,熟食如果不趕緊吃完又容易
生,或消費金額剛好是 3333 ԁ,或試圖倒掉湯汁來減
壞,於是我只能放棄一直很想吃吃看的櫻桃(一盒的
輕重量。花媽就如同每個日本家庭主婦,上超市已經
量都不少)和看起來很好吃的第二頓晚餐。身為一個
跟呼吸一樣稀鬆平常,我總以為想要貼近這樣的庶民
觀光客,既然受到諸多限制,那還是買零食比較實在。
生活,就一定要到超市才能體會。
凡是日本限定的、比臺灣便宜的、幫朋友代購的、自 己喜歡的,就毫不猶豫,直接從架上拿兩份放進購物
就商品種類而言,日本的超市與臺灣的全聯、楓
籃,柿種、巧克力、糖果、泡麵、洋芋片、果凍 ......,
康差別不大,賣的就是些生鮮食品、飲料、零食、日
送禮自用兩相宜。這樣花錢一點也不手軟,實在過癮!
常用品。不過兩者規模相差甚遠,臺灣的超市競走一
在臺灣,我總錙銖必較,認為錢要花在刀口上,可是
圈不用三分鐘,大不了有兩層樓,而日本超市的大小
來一趟日本,之前的節儉早就拋諸腦後,新的法度便
好像家樂福那樣,光一排收銀臺就可能比校史館還要
由快樂來掌控,因而僅僅三家超市就讓我為日本貢獻
長,外頭還有大片的停車場。這麼寬廣的空間不僅給
了三千 ԁ 左右。陸客來臺灣的夜市買水果,明明貴得
人更舒適的購物環境,也可以放置更多不一樣的同類
嚇人,卻還是願意從口袋裡放出幾隻帝雉,大概也是
商品,像是發酵乳大大小小瓶瓶罐罐就可以擺滿好幾
這樣的心情吧。
架,直教人看得眼花瞭亂。不知道日本國民都以怎麼 樣的心情逛超市?一位家庭主婦,面對形形色色的蔬
逛了三個晚上的日本超市,沒能體會當地居民的
果、乾貨、調味料,佇立良久,也許在她的心裡面,
日常生活,反而感受到中國觀光客的心態,這大概已
咖哩飯和壽喜燒正在相撲,要拚個你死我活,贏家就
經夠出乎我意料了。沒想到回臺灣後,仔細整理行李
能成為今晚餐桌上的主角。或者一名方入職場的菜鳥,
箱,儘管裡頭連多一盒 pocky 也放不下,但總覺得去日
月底下班後總要等待熟食打折,在附近佯裝若無其事
本那一週買的東西還是太少,分送親朋好友就所剩無
地看看半年沒吃的蘋果,不時用餘光瞄向那盒雞肉便
幾了,又怎麼能撐到下一次入境呢?
當,害怕早有人搶先一步拿去結帳。或者一對兄弟, 興沖沖地來到最喜愛的零食區,盯著琳瑯滿目的餅乾、 糖果,尤其包裝上有每天放學一定要看的卡通人物, 貪嘴的心與幾枚硬幣竟如此輕易被擄獲。
PS. 當我在臺中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跟 我聊天的人竟然是身在日本的瀚陞 QAQ
45
向外走,向內走
文 / 莊驊軒
因為是教育旅行,我們到了日本文化的起源,參 觀了不勝枚舉的古蹟。但有別於對日本文化朝思暮想
又例如對自己好一點。
的同學從這趟旅行所得到的,我得到的,其實僅僅是 從旅行本身。
我常常是一個太忙的人,所以很多情緒沒辦法完整的 處理,常常是直接壓抑下來,只為了好好解決其他事
回到臺灣的當下,除了濕熱的空氣,更讓我不舒
情,對其他人負責,卻忽略了自己。第一天在明日香
服的,其實是那些留在「現實」的繁雜瑣事。要在乎
村,是我心情最好的時候。我偷偷的一個人走,在一
的事情太多了。因為每件事情都牽扯著更多的人,對
個陌生的環境下,我反而感到放鬆。在某一個巷弄轉
一件事情負責,就代表了對更多的人負責。而在日本,
彎;堅持為了看到岡寺而走了三公里,即使最後覺得
我要留心在乎的,除了那些古蹟外,就剩下身邊的人。
岡寺很普通;因為喜歡某一條不知名的小徑旁邊的竹
逃避現實──旅行最棒的一點──通常都不被正視,
林,所以不管路上的腐爛落葉繼續走。一舉一動都能
甚至被視為不應該,但其實,遠離現實的雜務,才能
夠照自己的意思去做。
處理一些真正重要的事…… 旅行對我來說,其實就是向外走,反而能到達內 例如友誼。
每天一起生活的,剩下你的同學。而因為旅行, 所以我們之間有別於平常地,少了一層「同學」這層 尷尬的關係。也因此我們的關係都剩下了朋友。不用 分心做很多事情,有的是時間的時候,一個人和一個 人之間的關係,這層最重要但也常常被犧牲的關係, 才會被重視。
語資日誌
心更深處的,一種無法比擬的美好。
異國見聞錄
文 / 鄭韋智
踏上異國的土地,心情想必不安的。最遠只到過
而且三不五時也可夥同好友尋幽訪古,來埸心靈之旅。
臺灣南部的我,不斷的揣測,究竟能遇到怎樣的風景、
找到了,不亦樂乎;撲空了,也享受不同一般的探險。
人情。但我一直堅信這趟旅途,將會帶給我全新的感 受。摻雜欣喜及驚慌,彷彿沸騰的壓力鍋即將爆開。
步出了異國的土地。有人曾問過我是否傷感,答
忍住這種複雜的情緒,我不停在心中吶喊:「日本到
案是否定的。也許往後的日子再也不會出國,但它使
了。」
我體認到不管身在何處,眼界要闊,心境要廣。不要 使地域束縛你的思想。現在是個國際村,不懷著包容,
來到日本不得不談談其飲食,這裡的口味稍嫌重
將無地自處。讓我們睜開眼,重新注視這個世界。
了些,但我也體會到入境隨俗。各國的文化都有其特 殊之處,在訝異之餘也別忘了學習尊重。此外,他們 的飲食中炸物挺多,令人好奇的是在重油重鹹的飲食, 竟比我們長壽,可能是因為他們沒有鼎新這樣的廠商 吧。即使擁有豐富的食物資源,但在我們貪小便宜和 商人欲牟取暴利的心態下,才造成我們食安頻頻出包。 認真思考對待事情的態度,或許太不確實,多一份用 心,臺灣有機會變得更好。
而旅途中的景致也別有一般味道,有別於臺灣公 路上常見光禿的山坡或是檳榔樹。那邊經常出現坐落 於山林裡的小鄉村,帶給人無限的想像。有些寺廟也 藏於深山,非得花點心思仔細找不可。雖然少了熱鬧 的氣氛,卻有種寧靜祥和的感覺環繞不去。總覺得臺 灣的山林景觀能維護得更好,給觀光客一飽眼福,不 是只有土石流和山崩。寺廟即使人潮洶湧,遊客如織, 但像日本那樣有個清新的環境,更增添出它的神秘。
47
尋訪東瀛 文 / 賴君翰
張水墨大畫;繁多的輪船,為夜晚的神戶港串起了璀 璨的珍珠鍊,而忙碌於其中的人們,才是最值得細細 品味的雕花。商家不只一味追求利益,而是欲滿足客 人需求;上班族忙綠的來回於其中,卻不忘待人之禮; 學生靦腆的笑容,卻掩飾不了四溢的熱情。在日本, 我感受到人們對彼此的尊重、體貼,文化不只書寫貼 著金箔的史書或畫下朱紅的浮世繪,而是深植於大和
當雙腳再度踏上土地,四周傳來的已是異國的語
民族心中。
言。一行臺灣的學生,帶著語資班的紅布條,來到了 日本教育旅行。踏出大阪關西機場,眼前是一片灰濛 濛的大海,海風急切的吹拂著我們越過跨海大橋,投 入日本文化的懷抱,感受日本人的熱情。
隨處可見的古建築,是關西最迷人的文化風景。有 日本三大寺之稱的東大寺、金閣寺、清水寺(為什麼 我查到的是弘福寺、元興寺、大安寺 XD),因其雄偉 而細膩的廟宇建築,日日夜夜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國的 遊客。每一尊佛像、每一尊觀音,蜷起的指尖早已被 歷史的喧囂燻得墨黑,彷彿看透紅塵的雙眸,淡淡地 望著被世俗纏身的人們,平靜人心中的波瀾。統治著 歷史的天守閣,伴著大阪經過戰火的撕扯、天災的洗 禮,每一棵蒼木底下,似乎埋葬著數以萬計的心血; 城牆上每一道裂痕,似乎述說著數不清的故事。
四通八達的交通,為城市帶動了經濟,卻也成了耀 人耳目的藝術品。天光映在京都車站,讓天際線多了
語資日誌
仰望枝椏白花嫩芽,輕踩石階流水苔痕;指觸鳥居 香火煙霧,慢酣市街燈紅酒綠。東洋上閃耀的紅日, 如朱如墨,如詩如畫。
白玉與瑪瑙 ——回國後的小小省思
文 / 黃禹翔
城市與鄉村、學校與街道,日本就像一塊精雕細
以他國為借鏡固然對我們有所幫助,但一昧仿外也絕
琢的美玉,整齊、別緻、典雅。都市道路乾淨而整齊、
非所謂「國際觀」。我們沒有京都神社的幽寧,只有
不到 660cc 的省油小車幾乎沒有噪音;鄉村樸實而漾
廟口夜市的嘈雜;我們沒有大阪的繁忙競爭,只有稍
綠,卻沒有像南投的鄉間一樣雜草長到炸出來;處處
稍慢點的生活步調;我們沒有神戶的五光十色,只有
可見的神社寺宇由或大或小的委員會經營,就算偏僻
溫暖又稍嫌雞婆的關心。若日本是潔淨的白玉,臺灣
仍不損整潔幽靜;與精心準備、令人感到賓至如歸的
是熱烈的瑪瑙,為何不能在互相激賞的同時望望自己
接待學生,一切都如玉般美好。
的倒影?國際觀是體驗、是學習,不是供奉或盲從。 放眼國際但也要認清自己,我們就是臺灣,我們樸實、
這次體驗或許太完美了,回到臺灣偶爾能聽見身
熱情,但絕不完美,如同世界上每一個國家。
邊同學對故土的一點小抱怨。 臺灣怎麼那麼悶?
日本教育旅行,名為「教育」,就應該要有所見、
那麼擠?
有所聞。然而,在欣賞別人的同時,我們還看得看不
那麼吵?
到自己?
怎麼不像日本?
像是一個不斷被拿來比較的孩子,臺灣老是被質 疑:為什麼日本能,我們不能?為什麼南韓能創造市 佔率第一的三星,我們不能?為什麼新加坡能成為東 南亞大港、四小龍之首,我們不能?
但臺灣畢竟不是日本、不是南韓、不是新加坡, 臺灣就是一個亞熱帶島國,對岸的中國儒家文化、東 南民俗文化與東南亞的原住民文化在此交融、成長。
49
語資日誌
51
語資日誌
53
語資日誌
䕧晚醢⡲ 卌⡡奚
55
出版者
國立臺中第一高級中學
發行人
陳木柱
總編輯
張振豪
編輯群
王品程 林威全 黃品學 黃禹翔 謝宗翰
( 按筆畫排列 )
影像提供
王品程 李崧初 林承鴻 郭奕廷 陳金玉 黃品揚 黃柏儒 黃絃詠 劉醇繕 盧冠宏
( 按筆畫排列 )
印刷
鴻海影印城
出版日期
中華民國一〇五年十二月
CI190 TPE→KIX
1 2 2 3 & 1 3 2 3 2
0
1
6
J
u
n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