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少數族裔⼈⼠的
精神健康
少數族裔精神健康中⼼在 2021 年 1 ⽉ 1 ⽇⾄
2022 年 12 ⽉ 31 ⽇的統計結果
⼩彬紀念基⾦ 會2023年3⽉
⼩彬紀念基⾦會在 2021 年及 2022 年得到下列機構或⼈⼠的幫忙,謹此致謝:
• 策略伙伴及贊助:利希慎基⾦
• 研究贊助:裘槎基⾦會
• 合作伙伴:香港⼤學臨床醫學學院精神醫學系
• 顧問
o Dinesh BHUGRA :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 精神醫學、⼼理學及神經科學研 究院精神健康與多元⽂化榮休教授
o 陳友凱教授:香港⼤學臨床醫學學院精神醫學系講座教授
o 黃德興教授: 香港⼤學臨床醫學學院精神醫學系榮譽教授
o 孫伊南博⼠:香港⼤學臨床醫學學院精神醫學系助理教授(研究)
o 黃蔚澄博⼠:香港⼤學社會⼯作及社會⾏政學系副教授
• 指導⼈員
o Dr. Quratulain ZAIDI:MindNLife(HK)英國及香港註冊臨床⼼理學家
o 張⾙芝博⼠:香港⼤學臨床⼼理學家
• ⼩彬紀念基⾦會少數族裔精神健康中⼼治療⼿冊撰稿指導: o 吳⽂建教授:香港中⽂⼤學精神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
此外,⼩彬紀念基⾦會感謝 Rosie Lanham 協助校對本報告以及 Portia Chan 翻譯此 報告。
Shilpa PATWARDHAN ⼩彬紀念基⾦會 ⾸席輔導員
Shilpa 是⼀名精神健康輔導員,⾏內經驗超過 15 年。Shilpa 在印度取得醫學專業資 格,包括學⼠學位(內外全科醫學⼠)及研究院學位(精神醫學博⼠)。此外,她已完成 紐約 Albert Ellis Institute 關於理性情緒⾏為療法理論與 務的初級及⾼級證書訓練 課程,以及 適⽤於 青少年及家庭的 接納與承諾療 法和 辯證⾏為治 療 網上課程。
Shilpa 在印度擔任精神科顧問醫⽣兼性學家 7 年多,曾在多間印度醫科學院出任精 神科助理教授。她在香港已擔任輔導員超過 9 年,⼀直協助出現各種情緒問題的難 ⺠及免遣返保護聲請⼈。她是 Mind Direct 創辦⼈,提供網上及⾯對⾯輔導服務。
吳泳欣
⼩彬紀念基⾦會 項⽬總監
吳泳欣 (Winnie) 在⼩彬紀念基⾦會的主要⼯作是監督 少數族裔精神健康中⼼ 的運 作,以及處理新項⽬的撥款建議及申請。Winnie 在 2005 年於印度展開其企業社會 責任的⼯作,為 United Way of Mumbai 的籌款⼯作擔任義⼯。此後,她立志推動 企業社會責任,曾任職非政府組織及私⼈機構。她曾經在霍⾦路偉律師事務所出任 公⺠經理⼀職,負責公司在亞太及中東地區的公益及其他公⺠責任活動。她亦曾在 國泰航空⼯作,負責舉辦航空公司的⼤型企業社會責任計劃,包括航空教育計劃及 機上籌款等。在 Community Business ⼯作期間,她管理⼀系列重要項⽬,包括亞 洲多元共融網絡。該項計劃獲多間亞洲頂尖公司參與,旨在建立網絡,在亞洲區推 動多元和共融⽂化。Winnie 在香港⼟⽣⼟長,持有香港⼤學的社會科學學⼠學位。 她現時與丈夫及兩名⼩朋友⼀起⽣活。
⾺夏邐
⼩彬紀念基⾦會
創辦⼈兼⾏政總裁
⾺夏邐 (Shalini) 致⼒為 香港的社會事務 發聲 ,尤其 關 注 多元及共融 議題, 在業界舉 ⾜輕重,意⾒備受重視。她創辦的⼩彬紀念基⾦會,聚焦少數族裔社羣的福利和病 ⼈福利,是城中發展成熟的智庫組織。她亦是 Community Business 創辦⼈,建立
亞洲⾸個連繫不同公司和管理層的網絡,推動女性、LGBT 和殘疾⼈⼠在⼯作間的 權益。在 2009 年,Shalini 獲世界經濟論壇選為全球青年領袖;⽽再前⼀年,她獲 伊利莎伯⼆世女王頒發 MBE 勳章,以表揚她在港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的貢獻。她對香 港少數族裔議題的⼯作亦獲香港特別⾏政區政府肯定。Shalini 曾發表多篇關於多元 與共融的研究和評論⽂章,並不時就議題擔任講者。此外,她是英國廣播公司國際 頻道及香港電台第三台的節⽬主持⼈之⼀。家在香港的 Shalini 畢業於倫敦政治經濟 學院,已婚並有三名⼦女。
前⾔
⼩彬紀念基⾦會⾏政總裁⾺夏邐著
精神健康是全球重視的健康議題。各地政府 ( 包括香港政府 在內 ) 現時均致⼒應對⽇益 嚴重的抑鬱、焦慮及壓⼒問題。精神健康會影響我們的⼼情、清晰思考的能⼒、完成 ⼯作的才能和處理事情的效率。出現精神健康問題,社會經濟、患者及其家⼈都要付 出巨⼤成本。
根據研究顯⽰,在香港,每七⼈便有⼀⼈有精神健康問題。政府、非政府組織及私營 服務機構雖然已竭⼒處理這次疫情帶來的影響,但精神科服務供不應求,患者的輪候 時間非常漫長。
對於香港的少數族裔⼈⼠⽽⾔,精神健康服務供應有限,亦沒什麼⼈會關注這個隱形 社羣。有經濟能⼒的⼈,可以到私家體系求醫;但對於低收入的少數族裔⼈社羣,坊 間基本上沒有以他們⺟語進⾏的談話治療。他們登記極長的輪候名單,等候使⽤公營 的精神科服務。即使尋求治療,他們很多時都覺得不被聆聽,不被理解。不少⼈獲派 藥物,卻沒有依照指⽰進⾏療程。
⼩彬紀念基⾦會是立⾜香港的慈善團體,成立⽬的是要改善本港少數族裔⼈⼠的⽣活。
在 2019 年,我們有幸得到拓維基⾦的資助,推出先導計劃,按低收入少數族裔⼈⼠的 ⺟語,安排合資格的輔導員提供輔導服務。我們發現,少數族裔⼈⼠對印地語、烏爾 都語、尼泊爾語及英語輔導都有需求。非常感激利希慎基⾦的慷慨贊助,讓我們有兩 年資⾦營運這項服務;同時亦感謝裘槎基⾦會資助我們與香港⼤學精神醫學系合作, 進⾏獨立的服務效⽤評估研究。提供輔導服務的,就是我們的少數族裔精神健康中⼼。
在本報告中,你會看到少數族裔社羣⾯對的特有困難。我們的經驗是,若可以為少數 族裔患者提供通曉他們⽂化及語⾔的合資格輔導員,他們的精神健康是可以改善的。
由香港⼤學進⾏的隨機對照試驗研究結果,正好說明這點。
香港少數族裔人士的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在 2023 年⾄ 2026 年,將⽀持我們推⾏為期三年的少數族裔精神 健康中⼼先導計劃,我在此致謝。
我亦要感謝顧問團隊,包括陳友凱教授、Dinesh Bhugra 教授、黃德興教授、黃蔚澄 博⼠和孫伊南博⼠,還有基⾦會的吳泳欣女⼠和 Shilpa Patwardhan 女⼠協助領導 流的少數族裔輔導員。最後,衷⼼感謝利希慎基⾦的何宗慈女⼠。
精神健康議題不斷演變,非政府組織、政府和私營機構必須攜⼿合作,共同⾯對。
執⾏摘要
⼩彬紀念基⾦會成立少數族裔精神健康中⼼,為⽣活在香港的低收入南亞裔及東南亞 裔⼈⼠,提供⼀對⼀的輔導服務。
在 2021 ⾄ 2022 年間,少數族裔精神健康中⼼為 213 名⼈⼠提供輔導,當中 80%的
服務使⽤者以⺟語進⾏標準⼼理評估時,被評為情況嚴重或非常嚴重;23%的服務使 ⽤者接受輔導時,更有⾃殺風險的徵兆。
精神健康問題⼤多源於各類家庭衝突。世代之間的衝突,包括傳統⽗⺟與新派⼦女價 值觀不同、強迫婚姻、重男輕女及家庭環境受困擾等。夫妻衝突⽅⾯,權⼒不均、對 家庭問題持不同看法、外遇和⽋缺溝通,都會影響服務使⽤者的夫妻關係。由於家⼈
之間連繫緊密,家族成員會主動參與家庭事務及育兒事宜,這亦會影響當事⼈的精神 健康。除了上述家庭衝突外,有服務使⽤者提到過去或⽬前遭到家暴或其他形式的虐 待。照顧⼤家庭是南亞裔家庭(特別是巴基斯坦裔婦女)的壓⼒來源之⼀。
家庭及⽂化與少數族裔⼈⼠的精神健康息息相關。語⾔隔閡和⽂化差異會窒礙少數族 裔⼈⼠敞開⼼扉和向專業⼈⼠求助。醫⽣、精神健康問題專家及前線⼈員應保持⽂化 敏感度,共同致⼒與少數族裔⼈⼠建立信任。很多服務使⽤者覺得難以⾔明⾃⾝的精 神健康問題,因此我們應該探究他們出現症狀背後的深層原因。認知⾏為治療等介入 ⽅法,對改善服務使⽤者精神健康有⼀定成效,但對於不曾接受正規教育的⼈⼠來說, 使⽤這種模式可能有困難。從業員可以使⽤簡單圖案或其他⽅法,協助個別⼈⼠接受 這些介入策略。部分問題 ( 例如強迫婚姻 ) 已根深柢固,牽涉層 ⾯極 廣,並 非⼀時三刻 可以解決。處理這些個案時,我們的輔導⼯作會集中識別什麼可以改變,什麼不可改 變,再把焦點放回患者可以控制的事情上。
輪候公營精神科服務需時甚久,加上語⾔隔閡可能令確認預約⽅⾯出現困難,患者可 能因此沒有動⼒尋求專業協助。我們建議加強宣傳,提供參與公益服務或資助計劃的 私 家 精神 科醫護的資料。以少數族裔社羣較熟悉 和懂得的語⾔ ( 例如英⽂ ) 印製資料, 亦會有幫助。⽬前⽽⾔,這類資料指南並無英⽂版提供。
我們嘗試轉介有⾃殺風險的服務使⽤者,⾄獲政府資助的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或公 立醫院時,部分服務使⽤者會拒絕介入服務。這些服務使⽤者對於向另⼀專業⼈⼠傾 吐⼼事,感到非常猶豫。我們建議與其他機構制訂⼀個合作服務模式,共同為少數族 裔患者提供⽀援。
我們建議,在全港每區訓練⼀些基層少數族裔精神健康⼤使,以提⾼少數族裔社羣對 精神健康的認知、識別有精神健康⽀援需要的⼈⼠和轉介個案⾄相關的專⾨服務。
簡介
本港少數族裔⼈⼠對精神健康⽀援的需要
在香港,每七⼈便有⼀⼈患有⼀般精神病 1。貧窮、普遍的男女不平等、家暴與虐兒、 強迫與包辦婚姻、⽂化衝突與歧視、濫藥與酗酒,都會加劇少數族裔⼈⼠的精神健康 問題。
現時,公營 精神 健康服務系統會 為市⺠ ( 包括少數族裔社羣 ) 提供緊急⽀援、精神科服 務及其他綜合精神健康⽀援服務。當中部分服務 ( 尤其是精神科服務 ) 的需求極⼤,患
者除非有風險,否則都要輪候長久時間,才可得到服務。少數族裔⼈⼠還要⾯對額外 的困難,原因是香港公營醫療體系的從業員⼤多是華⼈,沒有⾜夠的⽂化敏感度訓練, 亦不懂得本港少數族裔社羣的⺟語。雖然傳譯員可協助解決語⾔隔閡,但由於傳譯員 可能與少數族裔患者來⾃同⼀社羣,部分患者會擔⼼在傳譯員⾯前訴說私事。
整體⽽⾔,少數族裔社羣對精神健康的認知低。很多⼈都接受悲傷、焦慮及過多壓⼒ 就是⽇常⽣活的⼀部分。社羣間,精神健康已被污名化,他們堅信精神健康問題即代
1 參考資料:Lam LC, Wong CS, Wang MJ, et al. (2015). Prevalence, psychosocial correlates and service utilisation of depressive and anxiety disorders in Hong Kong: the Hong Kong Mental Morbidity Survey. 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 Published online first: 2015 Feb 8. DOI: 10.1007/s00127-015-1014-5.
表發瘋、暴⼒或軟弱。他們亦非常擔⼼⾃⼰的私事會被社羣知悉,害怕感到羞恥和失 去名譽或「⾯⼦」,因⽽對尋求⽀援卻步。
少數族裔精神健康中⼼
⼩彬紀念基⾦會在 2019 年 9 ⽉以先導計劃形式,成立少數族裔精神健康中⼼,為本港 的低收入南亞裔家庭,提供⼀對⼀的輔導服務。服務由南亞裔的輔導員提供,他們理 解南亞⽂化,通曉英⽂及多種南亞裔⼈⼠的⺟語 ( 包括印地語、烏爾都語或尼泊爾 語 ) 。
輔導隊亦會舉⾏講座及⼯作坊,以提升社區⼈⼠對這⽅⾯的認知。香港⼤學精神醫學 系和由全球及本地精神健康頂尖專家組成的核⼼團隊,成為了少數族裔精神健康中⼼ 的顧問委員會成員。
由於得悉有意接受輔導服務的少數族裔⼈⼠越來越多,⼩彬紀念基⾦會在 2021 年 1 ⽉ 正式推出恆常輔導服務,並擴⼤服務對象⾄涵蓋更多少數族裔社羣。少數族裔精神健 康中⼼的服務對象須符合以下條件:
- 香港居⺠
- 16 歲或以上
- 申報為南亞或東南亞裔⼈⼠
- 輔導時可⾃在地使⽤英語、印地語、烏爾都語或尼泊爾語溝通
- 來⾃低收入住⼾家庭
⼩彬紀念基⾦會編制了服務治療⼿冊及服務協議,以確保服務維持質素及統⼀。輔導 隊亦繼續舉⾏講座及⼯作坊,以加深市⺠對壓⼒管理、憤怒管理、理解情緒及正念等 不同精神健康課題的認知。我們以英語、印地語、烏爾都語及尼泊爾語製作了五輯短 片,解釋輔導是甚麼,希望可以消除精神健康的負⾯標籤,⿎勵更多少數族裔⼈⼠向 外求助。
為評估服務的效⽤,我們委託了香港⼤學精神醫學系進⾏隨機對照試驗研究,並邀請 合資格服務使⽤者參與。有關研究的結果報告將於 2023 年 3 ⽉另⾏發表。
統計結果
服務使⽤者資料概覽
香港少數族裔人士的精神健康
在 2021 年 1 ⽉ 1 ⽇⾄ 2022 年 12 ⽉ 31 ⽇間,少數族裔精神健康中⼼為 213 名⼈⼠提 供輔導服務。以下為服務使⽤者資料概覽:
性別:
85%的服務使⽤者為女性。
種族:
最多⼈接受輔導的少數族裔羣組包括巴基斯坦裔 (43%) 、印度裔 (25%) 及尼泊爾裔 (15%),佔全部服務使⽤者 83%。
年齡羣組:
香港少數族裔人士的精神健康
超過⼀半服務使⽤者(58%)屬於 30 歲或以下的年輕⼈。
嚴重程度與風險級別
嚴重程度:
香港少數族裔人士的精神健康
根據統⼀標準的情緒⾃評量表(DASS),80%服務使⽤者屬於「嚴重」或「非常嚴重」 程度。
風險級別:
23%服務使⽤者被發現有⾃殺或⾃殘風險,當中⼤部分曾重複想像「如果有事發⽣在 我⾝上 會更 好」 或「如我 死了就會更好」等 ( 出 現 被動 求死 念頭 ) ,但他們都沒有主動 作出⾃殺⾏為。⼤多數⼈向少數族裔精神健康中⼼求助,就是希望可以減少出現⾃殺 念頭。
部分服務使⽤者出現⾃殘⾏為,例如割腕、⽤頭撞牆等,以圖分散對痛苦的注意⼒及 /或釋放壓⼒及憤怒。
在 2021 年 1 ⽉⾄ 2022 年 12 ⽉間,有 31 名基⾦會輔導服務使⽤者出現⾃殺或⾃殘風 險。除了基⾦會本⾝的輔導服務外,我們亦把有關個案轉介⾄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 以便社⼯跟進和協助評估是否需要精神科服務⽀援。
常⾒困擾的問題
最常⾒的症狀包括:
• 焦慮
• 抑鬱
• 壓⼒
• ⾃殘傾向
• ⾃我形象低落
• 憤怒管理
探究和處理深層問題,對精神健康輔導⼯作非常重要。我們發現深層問題如下:
1. 家庭衝突
家庭衝突是影響少數族裔⼈⼠精神健康的主要源頭之⼀。家庭衝突可再細分如下:
A) ⽗⺟與⼦女的衝突 ⽗⺟與⼦女的價值觀
⽗⺟與⼦女發⽣衝突的主要原因,其中⼀個是價值觀不同。不少⽗⺟都是在香港的 第⼀代,⼜或在祖國長⼤,因此價值觀念比較傳統。相反,年輕⼀代很多在香港⼟ ⽣⼟長,⼀直受較當代的⻄⽅⽂化薰陶。
不同的價值觀產⽣各種衝突,諸如⼦女的服飾穿搭、是否遵從宗教儀式,以⾄對教 育、⼯作及婚姻的看法等。衝突令家庭成員間經常爭論不休。在某些情況下,⼦女 與⽗⺟之間更完全沒有溝通,⼦女亦得不到⽗⺟任何⽀持。
強迫婚姻
在巴基斯坦⽂化中,年輕⼈與表親或同家族⼈⼠結婚⼗分普遍。這類婚姻通常都是 由⽗⺟或家中長輩安排。很多時候,拒絕結婚不會被接受,⽽且會令家族蒙羞。因 此,即使不願意,女性有時都會勉強結婚。她們雖然表⾯上接受,但 際上根本沒 有選擇。
Asma – 強迫婚姻
Asma(化名)22 歲,巴基斯坦裔女性,在香港⼟⽣⼟長,完成學⼠學位 後成為教師。她的⽗⺟為她選了⽣活在巴基斯坦的表親做未來丈夫,但 Asma 希望可以與另⼀名在香港的巴基斯坦裔男⼦結婚。
她不想答應與表親的婚事,但同時知道⾃⼰不能拒絕,不知如何是好。
她⿎起勇氣向⺟親訴說⾃⼰的掙扎。⺟親知悉後卻非常憤怒,雙親後來 都不再與她說話。經此衝突,她開始出現焦慮症狀,甚⾄恐慌症發作。
她最後向⼩彬紀念基⾦會尋求輔導,處理焦慮問題。
輔導初時集中處理她的焦慮症狀,協助她調節和管理情緒。我們亦跟她 探討結婚⼀事的可⾏⽅案,包括代她指派⼀名可靠的中間⼈與⽗⺟進⾏ 對話。我們的輔導員陪伴她⾯對家庭衝突,確保她的精神健康。
Asma 決定向⼀名叔⽗輩求助,希望可以代她跟⽗⺟溝通。她不知道⽗ ⺟會否同意,但決定會耐⼼等候答覆。與此同時,她會專注確保⾃⼰精 神健康,無論⽗⺟有何決定,她都不會有激烈反應。
⾃由戀愛的婚姻
即使是⾃由戀愛締結的婚姻,可能會因為沒有家族認可⽽出現家庭衝突。當女性或 男性決定選擇⾃由戀愛並結婚,他們都會知道⾃此可能會與家族有⼀輩⼦的嫌隙。
這種情況特別常⾒於印度及尼泊爾族羣。
⽣下女兒
在⼤多數情況下,女兒在家庭結構的地位遠不及兒⼦。這些家庭並不看重女兒的教 育,不論女兒的學習⽇程或功課如何,都會要求她們做⽇常家庭事務。
很多少數族裔家庭都認為女兒不應提出意⾒、表現情緒或流露苦楚。相對於兄弟, 女兒得到的⾃由較少,須跟從較嚴格的規矩,⽽且不容犯錯。在香港長⼤的少數族 裔女孩會難以接受這些⽂化規範,於是公開與家⼈發⽣衝突,⼜或對⽗⺟有負⾯觀 感。
家庭暴⼒
因家庭暴⼒⽽引致的困擾或複雜家庭環境,可造成⼼理創傷,亦可能令⽗⺟與⼦女 之間出現更多衝突。有部分個案就是妻⼦(⺟親)原諒了丈夫(⽗親),但⼦女不原諒⽗ 親,更不滿⺟親容忍⽗親過往的暴⼒⾏為。
B) 夫妻之間的衝突
夫妻發⽣衝突是服務使⽤者出現精神健康問題的另⼀常⾒原因,可歸類如下: ⽗權家庭
⽗權家庭系統會令權⼒失衡,成為婚姻不和諧的根本原因。丈夫往往被視為賺錢養 家和做決定的⼈,⽽妻⼦則負責照顧⼦女及家庭。不論妻⼦的教育程度如何,她們 對家庭的重⼤決定都沒有話語權。
夫妻衝突可伴隨家庭暴⼒。如妻⼦沒有按丈夫意願⾏事,丈夫或會以肢體暴⼒對待 妻⼦。
夫妻不和
夫妻之間的衝突可能源於妻⼦因⼦女的⾏為或缺失被責難、家庭財政陷入困難,⼜ 或有需要向家族提供財政⽀援⽽�⽣壓⼒。
其他親密關係
外遇可以是婚姻不和諧的原因,尤其當婦女知悉丈夫出軌,但仍須維持婚姻的時 候。
伊斯蘭⽂化允許雙重婚姻或多重婚姻,導致婦女出現抑鬱、焦慮及壓⼒。伊斯蘭教 容許男性同⼀時間有四名妻⼦,條件是在時間、情感照顧和財政上都公平對待每名 妻⼦。此外,丈夫必須有⾜夠經濟能⼒照顧全部妻⼦和⼦女,結婚前亦要得到個別 妻⼦或妻⼦們的同意。
我們的服務使⽤者中,有部分婦女因要接受婚姻⼀夫多妻,⽽出現精神健康問題。
有婦女表⽰對於責任增加和育兒感到有壓⼒。部分個案的丈夫前往巴基斯坦多娶⼀ 名妻⼦,⼜或離棄法定妻⼦另娶,留下⼦女在香港跟隨妻⼦。這些情況產⽣了被拒 絕、無視、孤獨的感覺,亦令家庭⾯對更⼤壓⼒。
溝通失效
與伴侶⽋缺溝通可導致婚姻不和諧。這情況特別常⾒於強迫婚姻的夫妻關係,因為 這類夫妻未必可以選擇分開或離婚。
個案研究: Sarika –家庭暴⼒與夫妻衝突
Sarika(化名)34 歲,印度女性,已婚,與丈夫及兒⼦在港⽣活 6 年。她 在印度藝術系畢業,曾任售貨員,婚後成為家庭主婦。她與丈夫的關 係不佳。據她的形容,丈夫為⼈霸道,⽽且脾氣⼤,除了賺錢回家 外,從不理會家中事務。
由於 Sarika 與丈夫是經戀愛⽽結婚,婚姻不獲夫家認可,因此 Sarika 與夫家關係亦不好。夫家靠她的丈夫給予財政⽀援,這常常成為衝突 原因。
Sarika 多次被丈夫打,但從沒有正式呈報家暴。她把集中⼒都放在兒 ⼦⾝上,⼀直壓抑與婚姻不和諧和家暴有關的情緒。
Sarika ⼿持受養⼈簽證,財政上要依靠丈夫,是她不願與丈夫分開的 原因之⼀。最近,她發覺丈夫有外遇,⽽當她質問丈夫,丈夫決定帶 同兒⼦與她分開,並指她再沒能⼒照顧兒⼦。
兒⼦被帶走後,Sarika 情緒崩潰,於是向⼩彬紀念基⾦會尋求輔導及 法律意⾒。輔導⼯作初時讓她集中學習如何管理情緒,協助她重回有 規律的⽣活,並教導她在⽇後發 ⽣家暴時,應如何保護⾃⼰安全。通 過認知⾏為治療,我們與正經歷⼈⽣風暴的 Sarika 探討了各種可以保 持⾝⼼健康的可⾏⽅法。
C) 與家族的衝突
在少數族裔⽂化中,家族的⾓⾊非常重要。對服務使⽤者來說,家族固然可以給予 情感上的⽀持和指導,亦可 質上協助打理家務或照顧⼩孩(如果他們在香港)。然 ⽽,不論⾝處何⽅,家族很多時候都會參與決定家庭⼤事,或對服務使⽤者的婚姻、 ⼯作及⼦女教育有意⾒。這可能對夫婦造成壓⼒或令夫妻間出現磨擦。部分個案中, 夫家家⼈依賴丈夫的財政⽀援,相關壓⼒成為另⼀衝突來源。
個案研究:
Sara – 家族的影響
Sara(化名)37 歲,巴基斯坦裔女性,有 4 名⼦女,在 11 年前與丈夫搬到 香港。她 性格健談, 從事服裝設計,⾃丈夫受傷患病後,⼀直負責養 家。夫家從不喜歡她,認為她須為丈夫決定來港負上責任。有⼀次回巴 基斯坦探親後,夫家改變了丈夫對她的看法,令夫妻間出現隔閡。在差 不多相同時間,Sara 的⽗親離世。親⼈離世,加上婚姻關係緊張,Sara 開始出現極端的焦慮症 狀及 恐慌突 襲。她獲丈夫⽀持求醫,但夫妻不時 會因家族事宜出現 爭吵。我們的輔導⼯作集中處理她的焦慮症狀、探討 和整理她的信念系統、協助接受其家庭狀況,以及尋找可令⾃⼰⾝⼼健 康的⽅法。
2. 過去創傷
我們發現,過去的創傷是患者出現精神健康症狀和令症狀持續的重要源頭。
A) 體罰
很多⽗⺟會以體罰或精神虐待⽅法管教⼦女,⽂化上已更廣為⼈接受,有時更會視為 管控⼦女的唯⼀⽅法。這做法會世代相傳:曾受體罰的兒童,成為⽗⺟後⼜會體罰⾃ ⼰的⼦女。
個案研究
Nishi –⽗⺟虐待
Nishi(化名)24 歲,是在香港⼟⽣⼟長的尼泊爾裔女孩。她尋求輔導是由於出 現焦慮症狀,⽽深層問題是與⽗⺟發⽣衝突和⼯作相關壓⼒。經進⼀步輔導 後,我們發現她曾被⽗親虐打。她形容⽗親「過份介入」其⽣活和嚴格;⺟ 親則是隱形家長,即使她受⽗親虐打,⺟親亦從來沒有保護她。
為免被懲罰,Nishi 養成了追求完美的性格,繼⽽出現焦慮症狀。我們的輔 導⼯作集中情緒管理、探討和管理她的信念,以及處理她兒時的創傷。
B) 性侵
我們的服務使⽤者中,有⼀些個案是曾被家⼈、遠房親戚、朋輩或外⼈性侵。若侵犯 者是家⼈或親戚,即使⽗⺟知悉,通常都會 願⼦女隱瞞事件,因⽽令受害者得不到 ⽀援,難以⾯對創傷。
⼤部分曾遭性侵的服務使⽤者,尋求輔導是因為出現焦慮、抑鬱、⾃我形象低落等症 狀,基本上並非為撫平創傷。她們⼤多要待與輔導員建立信任及治療關係後,才會在 進⾏治療時透露過去的創傷。
C) 家庭暴⼒/⽗⺟婚姻不和諧
家庭暴⼒會造成夫妻衝突,受虐⼀⽅會遭受創傷,但很少會求助。有⼀名服務使⽤者 曾說:「我認識很多家庭都有打太太的情況,我從來沒有想過為此求助」。
若出現家暴及/或⽗⺟婚姻不和諧,⼦女不論是受害者或⽬擊者,都只能默默承受, 造成創傷。有些時候,⽗或⺟會爭取⼦女⽀持,令⼦女不知該站在哪邊,感到混亂。
個案研究
Fahima – 創傷
Fahima(化名)55 歲,巴基斯坦裔女性,4 孩之⺟,已經與丈夫分開 16 年。
她因為⾃⾝健康及⼦女問題,出現抑鬱及焦慮,於是求助。經過 5 節輔導 後,她透露遭受家暴的創傷,⽽有關經歷正是其焦慮症狀的根本原因。
她曾遭受家暴數年,最後她向兄弟求助,離開了有暴虐⾏為的丈夫。即使
已分開,她仍擺脫不了創傷後遺症,並對⾃⼰未能從家暴中保護⼦女⽽⾃ 責。
我們在輔導過程中協助處理創傷記憶,使她得到寬慰。她的焦慮及抑鬱症 狀亦逐漸得到改善。
3. 照顧家庭的壓⼒
⼤家庭對少數族裔社羣來說,是很常⾒的。⼀個典型巴基斯坦裔家庭便可能有4⾄5名 ⼦女。⼦女的年歲可以相差很⼤,例如最年長的已是青少年,但最年輕的只是初⽣嬰 兒。丈夫被視為賺錢養家者,不會處理⽇常家務;妻⼦則要肩負處理家事和照顧全部 ⼦女的責任。
對居港的少數族裔婦女⽽⾔,照顧家庭可以是⼀個難題,原因是她們的家族⼤多不在 香港居住,因此難以尋求⽀援。倘若⼦女有特殊教育需要、醫療需要或⾏為問題,會 加重這些家庭所⾯對的壓⼒。
4. 其他問題
A) 財政壓⼒
這⽅⾯的問題在疫情期間更⾒嚴重。很多少數族裔⼈⼠受疫情影響失業,難以找新⼯ 作,以致家庭出現財政壓⼒。
B) 與疫情有關的壓⼒
主要是由於⼯作不穩定、各地旅遊設限令家⼈分離、網課學習導致壓⼒(特別是家中空 間不⾜)及⽋缺社區⽀援。此外,我們發現疫情亦影響輔導治療(特別是網上輔導),主 要原因是居住環境⽋缺私隱度、時間不⾜,⽽且家⼈都被迫留在家中。
C) 其他
服務使⽤者的精神健康亦受其他常⾒問題影響,例如與伴侶的關係、失去朋友/家⼈, 以及⾝體健康狀況出現問題。
我們的⼼得—給精神健康從業員
1. 家庭及⽂化與少數族裔⼈⼠的精神健康息息相關 很多服務使⽤者表⽰在接觸少數族裔精神健康中⼼前,並不願意求助。他們認為公營 醫療體系的⼈員對少數族裔⽂化的知識及理解不⾜,未必會明⽩他們的問題。
報告結果顯⽰,很多少數族裔⼈⼠的問題,例如⽗⺟與⼦女的差異、強迫婚姻等,其 是少數族裔社羣特有。因此,精神健康專業⼈員處理少數族裔⼈⼠的個案時,應多 加注意,提⾼⾃⼰對少數族裔⽂化的認知,理解少數族裔⼈⼠的情況會有細微差別。
與此同時,從業員可以加強⾃⼰的⽂化敏感度訓練,多留意⾃⼰是否存有個⼈偏⾒或 把某種族定型。
2. 與服務使⽤者建立友好關係,爭取信任 與服務使⽤者建立友好關係,爭取他們信任,有助提供⾜夠的精神健康⽀援。有效的 輔導,必須展現同理⼼和對服務使⽤者表⽰理解。精神健康專業⼈員未必完全知悉另 ⼀⽂化的各個範疇,但展現出有理解的準備(並分配⾜夠時間輔導時間),會非常有 ⽤。
3. 明⽩表徵下的深層問題
要有效處理服務使⽤者的精神健康問題,明⽩深層問題與解決表⾯症狀同樣重要。我
們有服務使⽤者曾向公營醫療體系⼈員求診,但語⾔隔閡使他們難以清楚表達感受。
他們可能獲發藥物治療⾝體上的症狀(例如頭痛、失眠等),但沒有處理這些症狀背後 的深層原因。
探究深層問題的⽅法,可以是請服務使⽤者提供關於過往經歷的詳細資料,包括家庭 過去及背景、教育狀況、興趣、婚姻狀況、宗教信仰、應對事情的⽅法、每天⽣活如 何度過等。了解和處理這些深層問題,有助解決部分表⾯症狀。
4. ⿎勵服務使⽤者分享⾃⾝故事
少數族裔女性服務使⽤者普遍不願分享⾃⾝故事。我們認為以下⽅法對此有幫助:重 申內容保密、協助她們理解精神健康症狀及治療模式、與她們分享求助的好處、提供
輔導療程的程序等。
此外,由於擔⼼⽂化不同,服務使⽤者可能會抗拒非少數族裔背景的專業⼈⼠。在這 些情況下,從業員可以表⽰理解他們的擔憂,並重申⾃⼰有經驗,亦會努⼒了解不同 ⽂化。
5. 獲證明有效⽤的介入⽅法
少數族裔精神健康中⼼的治療指引是以認知⾏為治療爲本。部分獲證明有效⽤的介入 策略包括:
- 情緒的認識、表達及管理
- 認知介入,包括探討無益的思考模式、打破這些模式,再以有效⽅法重建
- 提倡健康⽣活模式及⾃我照顧練習
- 接受策略
- 解難策略
- 探索有何⽀援網絡(例如家庭、朋友等)及如何維持這些網絡
- 根據服務使⽤者的宗教信仰,把宗教儀式納入為健康的應對策略之⼀
如服務使⽤者需要服食精神科藥物或有⾃殘風險,則應為他們轉介外間的精神科服務。
6. 監察有風險服務使⽤者的情況
對於有⾃殺風險的服務使⽤者,我們建議他們接受精神科服務,並會告知如何獲得有 關服務。當服務使⽤者開始醫學治療和情緒漸趨平穩,我們會同步提供輔導服務。
不過,部分服務使⽤者未必會完全按指⽰進⾏精神科療程,甚⾄會⾃⼰停藥,以致精 神狀態再次不穩。我們建議從業員制訂⼀個系統,以便⿎勵和監察服務使⽤者有否跟 從精神科療程指⽰,並⽀援他們完成療程。
7. 根深柢固的問題需時處理 值得緊記的是,很多精神健康症狀背後的問題(例如引發焦慮及抑鬱的夫妻衝突或強迫 婚姻),都根深柢固,不可能靠數節輔導解決。
持續的問題即使經過長時間亦未必可以解決,甚⾄解決不了。我們處理這些個案的⽅ 法(除了上⽂第 5 點外),是與服務使⽤者探討各可⾏⽅案,嘗試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 識別有何事可改變何事不能,再把焦點放回⾃⼰可以控制的事情上。
8.
低學歷服務使⽤者
認知⾏為治療模式對未曾接受正規教育的服務使⽤者來說,可能會有額外的困難和挑 戰,特別是填⼯作紙或講解概念的時候。為解決這問題,我們進⾏治療時使⽤圖片及 圖案(代替冗長的⽂字說明)、簡單⽂字及⽇常⽣活例⼦,同時亦採⽤更多⾏為策略。
從機構或制度⾓度的其他觀察所得
精神科資源指南
社會對公營精神科服務的需求⾼,輪候時間長,令服務使⽤者沒有動⼒向專業⼈⼠求 助。倘可以⽤英⽂及少數族裔語⾔,提供更多資訊,介紹有何公益或資助計劃可申請 私家精神科服務,將對這些⼈⼠有幫助。
機構合作服務模式
很多服務使⽤者會猶豫應否向公營精神科求醫或登記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服務,⽽ 部分原因是語⾔隔閡。服務使⽤者擔⼼另⼀⽂化的⼈不會明⽩⾃⼰的問題,⼜或抗拒 透露私事,不想複述事情造成⼆次傷害。
有部分接受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轉介的服務使⽤者表⽰,他們與社區中⼼社⼯溝通 時有困難。另⼀邊廂,社區中⼼社⼯亦指難以聯絡服務使⽤者,以致服務受阻延。
上述情況令我們的⼯作難以取得進展。對於這些服務使⽤者⽽⾔,單靠輔導服務並不 ⾜夠,但他們拒絕其他⽀援⽅案或聯絡不上。關於這⽅⾯,其中⼀個可⾏⽅法是由⼩ 彬紀念基⾦會與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學校/醫院建立⼀個服務模式,共同⽀援具 風險的服務使⽤者。
地區少數族裔精神健康⼤使
每區可訓練⼀組少數族裔精神健康⼤使,以提⾼基層少數族裔⼈⼠對精神健康的認 知、識別有精神健康⽀援需要的⼈⼠和為相關⼈⼠配對所需資源。
少數族裔精神健康資源
為專業⼈⼠⽽設的少數族裔精神健康網上資源平台:
⼩彬紀念基⾦會開設了⼀個網上資源平台,協助精神健康專業⼈⼠及其他前線員⼯, 向少數族裔⼈⼠提供精神健康介入服務及⽀援。平台資料包括個案研究及 務貼⼠。
更多相關資料請瀏覽:
https://www.zubinfoundation.org/mental-health-resources/
⼩彬紀念基⾦會
⼩彬紀念基⾦會( The Zubin Mahtani Gidumal Foundation 亦稱 The Zubin Foundation )是⼀間慈善機構( 慈善機構註冊編號 : IR 91/12344 )旨在減少傷痛、 提供機會,改善香港少數族裔的⽣活。⼩彬紀念基⾦會進⾏外展社會⼯作,推動系統 性改變,從⽽促進社會共融,為香港少數族裔建立更好的⽣活。
詳⾒ https://www.zubinfoundation.org。
聯絡⽅法
網⾴: www.zubinfoundation.org
電郵: info@zubinfoundation.org
聯絡電話:+852 2540 9588/ +852 2540 9488
免責聲明:本⽂資料只供⼀般參考,本意不作提供意⾒之⽤。讀者不應倚賴本⽂作任 何⽤途,⽽⼩彬紀念基⾦會有限公司亦概無就本⽂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於任何⽤途的 合適性作任何保證或聲明。本⽂提及任何公司、計劃或⼈⼠,並不代表⼩彬紀念基⾦ 會限公司對其⽀持。本⽂引⽤任何⽂句時,讀者應參照其出處,以了解詳情。⼩彬紀 念基⾦會保留權利,可隨時修改其任何⽂件的內容,⽽事前毋須作出通知。
版權:© 2023 ⼩彬紀念基⾦會有限公司版權所有。如欲複製和分發本⽂件(全⽂或 部分內容),事前必須取得⼩彬紀念基⾦會有限公司的書⾯批准,並須註明本⽂件的 所有權。如使⽤本⽂件(全⽂或部分內容)會為獲授權使⽤者帶來收益,事前亦必須 取得⼩彬紀念基⾦會有限公司的有關書⾯批准。如需申請批准,可電郵⾄ info@zubinfoundatio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