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06 瘋北大 vol 88線上版

Page 1

2018 Jun. / Vol. 88

【封面故事】六月不畢業的我們,不同凡響

I See You——第 18 屆學生會回顧

【瘋專欄】不只演戲,我們談青春的覺醒,聽生命的聲音

【瘋校園】你今天又寵老闆了嗎?

【瘋學權】空間與時間的沙漠地帶

【瘋時事】WHA 年會即將開始,臺灣仍未受邀參與

【瘋國際】馬來西亞大選:青年對政治的冷漠


發行人 溫 文 副發行人 林宸妤 新聞部長

張均安

新聞次長

蔡一嘉

總編輯 吳玲臻 巫宜庭

總編輯 吳玲臻

新」的潛在意義,我們相信終結難熬的上個階段,就

副總編輯 陳奕寧 執行編輯

江品萱 張均安 蔡一嘉

巫宜庭 洪于倫 林巧翎

李善程 李美瑩 張雅雯 蔡沛岑 黃瀚平 陳稟韜

蕭岑育 謝

妤 黃蓬舟

專欄作家 陳映彤 美術編輯 李善程 李美瑩 張雅雯 蔡沛岑 黃瀚平 陳稟韜 蕭岑育 謝

對於身處校園的我們而言,六月總有著「除舊佈

妤 陳奕寧

吳玲臻 封面拍攝 黃宏崴 特別感謝 李辰葳 余浩瑋 發行月份 2018年 6月 發行數量 1000本 國立臺北大學第 18 屆學生會新聞部發行 合作相關事宜請洽 ntpusunewsdept@gmail.com

能期待更好的未來。但是為什麼總是期待未來?想做 的事不應該義無反顧地馬上執行嗎?才發現這個社會 好像幫每個人的人生規劃了標準 SOP,而我們真的 太習慣拿著說明書,小心翼翼地遵循著步驟走。 在這畢業的季節裡,這期瘋北大想帶讀者們重新 審視社會對「延畢」、「輟學」的刻板印象,他們不 壞也不失敗,他們可能只是比我們更勇敢——選擇一 條非主流的路。 電視劇《荼蘼》中,女主角認為的平凡是「在機 會面前,膽小。」企管系五年級李辰葳在大學期間不 斷聆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勇敢地在每個當下把握 往心之所嚮前行的機會。現實很複雜、很困難,但對 於辰葳來說,這些都不是迫使自己卻步的阻礙,因為 想做的事還是得去做啊! 有些孩子就像渴望飛翔的風箏,卻不小心被風吹 失了方向。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的創辦人余浩瑋在年 輕時也曾經迷茫,而當初離開校園的「問題少年」, 現在正透過戲劇,幫助迷路的青年重新認識自己,學 習愛與被愛,找到屬於自己盡情飛翔的一片天空。 生命的轉捩點能夠出現在任何時候,並非只有畢 業才意味著新的開始。就像對我而言,這本瘋北大便 象徵著新的開始與挑戰,相信每個人的明天都有一個 能夠全新的理由。現在,和瘋北大一起回顧過去的努 力,然後準備迎接嶄新的自己吧!記得,這個自己可 以更有信心地去走那自己所堅信的、不一樣的路。


目錄

【六月份行事曆】 【瘋議題】 瘋國際

馬來西亞大選:青年對政治的冷漠

04

瘋時事

WHA 年會即將開始,臺灣仍未受邀參與

06

瘋學權

空間與時間的沙漠地帶

08

瘋校園

你今天又寵老闆了嗎?

10

【瘋專欄】 封面故事

六月不畢業的我們,不同凡響

12

不只演戲,我們談青春的覺醒,聽生命的聲音

16

I See You——第 18 屆學生會回顧

20

【作家專欄】 推理不只是解謎而已

【編輯的話:我們的瘋北大】

25 28

1


行事曆 六月份 JUN .

SUN

TUE

MON

27

28

29

3

4

5 ▍學生會 文創市集 @法商大道

10

11

12

17

18

19

24

25

26

▍北大管樂團 《現在第幾小節?》 北大管年度音樂會 @客家文化中心演藝廳

2

▍學生會 藝文講座 -- 林達陽 @公院 119

端午節

期末考


WED

THU

FRI

SAT

30

31

1

2

6

7

8

9

▍學生會 改變系列講座 -黃益中 @公院 119

▍學生會 演唱會 @法商大道

▍學生會 藝文講座-任明信 @公院 119

畢業典禮

13

14

15

16

20

21

22

23 期末考

27

28 暑假開始

29

30 3


馬來西亞大選: 青年對政治的冷漠 |執行編輯|林巧翎| 馬來西亞總統大選於 5 月 9 日舉行,

從研究數據來看,今年 21 至 39 歲的

結果由反對黨派組成的希望聯盟的 92 歲主

選民比例比五年前增加了 10%,然而,選擇

席馬哈蒂(Tun Mahathir Mohamed)勝出,

登記投票的人數不如預期。據馬來西亞選舉

宣誓再次就任總理,成為全球最年長的民選

委員會公布,多達 380 萬名符合資格選民並

領袖,這是自 1957 年執政聯盟「國民陣線」

未登記,無法在這次選舉投票,其中有三分

拿下執政權以來,首次實現政黨輪替。在選

之二的人民年齡介於 20 歲到 30 歲之間;青

舉之前各界專家學者即熱烈討論,認為這可

年選民與年長選民比例達 2:1,他們關心

能是馬來西亞集各種矛盾於一役、最有張

政治的程度卻遠低於中老年群體。

力,也最詭譎難測的一場選舉,牽涉到馬來 西亞政治核心菁英多年宿怨的鬥爭與和解、 特有的族群政治,國內民生議題和國際的 「中國因素」交織,更重要的是,馬來西亞 青年表現出對於政治的漠然與悲觀。 此次選舉中「千禧世代」很有機會成 為最具影響力的選民群體,可是卻有大批年 輕人沒有登記,因此 BBC 嘗試藉由數據與 訪問新興選民——了解他們是否明白自己對 選舉的影響力,還是已經漠不關心。

4


圖片來源:BBC 除此之外,一份針對「馬來半島年輕

包括大學校方認為「不利於大學利益」的組

人對於政治看法」的調查顯示,多達 70%

織,這是有限制、不民主的。他也補充,這

受訪者不相信自己的一票能給政府帶來實質

些組織可能包括一些基層團體,像是呼籲選

改變,亦不認為他們選出來的代議士真正關

舉改革的「乾淨與公平選舉聯盟」。《大專

心一般的市井小民,結果再再顯示了年輕族

法令》大大地阻礙學生在大學校園裏論政,

群對於政治的強烈不信任。

進而導致年輕族群喪失關注政治的熱忱與敏 銳度。 25 歲的 Low Chi-e 說:「不常搜索相 關內容的人,他們的政治認知就僅限於社交 媒體與身邊的好友。若你不認識任何關心政 治的人,很有可能會與世隔絕。」 馬來西亞年輕人的政治參與度令人擔 憂,然而隨著新領導者上任,馬來西亞人民 又燃起新的希望,期待馬哈蒂能帶領政府告 別貪腐;若能提升年輕人最重視的經濟問 題,如高昂的生活成本、低下的工資、失業 等,或許社會對於政治方面的關注能夠更加 普遍。

許多分析人士認為《1971 年大專法令》 是造成馬來西亞青年消極關注政治的主因: 《大專法令》旨在列明大學的行政權限,不 過法令其中一條條文禁止公立大學學生參與 任何形式的政治活動,縱使 2012 年曾修法 放寬標準,但僅限於學生參加合法政黨,不 得參與非政黨組織的活動——違者將面臨 紀律處分,包括被停學。律師 Syahredzan

圖片來源:BBC

Johan 表示,法令允許學生參加政黨,但不

5


圖片來源:民視新聞

WHA 年會即將開始, 台灣仍未受邀參與 │執行編輯│李善程│ 世界衛生大會 (World Health Assembly, WHA) 是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最高權 力機構,每年 5 月在瑞士日內瓦的萬國宮召開,審議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的工作報告、 預算報告、接納新會員國等諸多重要的議題。第 71 屆世界衛生大會線上報名時間於 臺灣時間 5 月 7 日截止,而雖然在這期間內,有超過一半臺灣的友邦向世界衛生組織 提案,要求將邀請臺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 WHA 的事項列入議程,但世界衛生組織最 後仍證實未邀請臺灣參加今年的 WHA。至於不能參加的原因,世界衛生組織對此稱 「兩岸缺乏諒解」,但國際上多不贊同此說法。

台灣目前面臨的困境 自 1997 年起,臺灣每年皆以不同名義,如以中華民國正式國名,或改以臺灣、 中華臺北等折衷名稱,試圖重新參與世界衛生組織以及世界衛生大會,但均遭到 WHO 秘書處的拒絕。然而到了 2009 年,WHO 同意中華民國政府以觀察員身分參加 世界衛生大會,同年 5 月行政院衛生署署長葉金川以「 中華臺北」的名義接受世界 衛生大會的邀請。2017 年 5 月,因蔡英文總統上臺,導致的兩岸關係惡化,有了中 共方面的打壓,使臺灣首次未能取得觀察員邀請函,但最後仍經外交管道折衝,取得 十張旁聽證。

6


為此,臺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長蔡明憲也致函 WHO,呼籲其擱置政治因素,邀 請臺灣參與 WHA,這封信函內容包括說明臺灣在 2009 年到 2016 年間,皆受邀以觀 察員身分參加 WHA,惟在經過政黨輪替後,自去年起,臺灣就未收到 WHA 的邀請 函。但臺灣無法參與 WHO 相關活動,明顯違背 WHO 憲章,以及 WHO 提倡每個人 獲得最高健康標準的宗旨。信函也指出,傳染病不分國界,且健康是基本人權,臺灣 人民應該與其他國家的人民享有同樣權利。臺灣無法參與 WHO 活動,將對全球衛生 造成威脅,臺灣無法獲得重要疾病相關訊息,全球健康安全網將因此產生漏洞;反之, 納入臺灣,不僅保護臺灣國內 2300 萬人民,也有助維護全人類的健康安全。此外, 多個臺灣民間團體也發起「臺灣無國界醫院展」,將在 WHA 會議期間於日內瓦舉辦 臺灣醫療與 WHA 議題相關的展覽,向國際展現臺灣除了有能力、更有意願參與國際 組織,不能因為政治因素被排除在外。

嘗試付出的努力 接著,臺灣聯合國協進會於 5 月 9 日,在立法院內舉行「2018 臺灣加入 WHO 宣達團」記者會,協進會理事長蔡明憲呼籲立法院不分朝野應盡速通過加入 WHO 之 決議文,也呼籲總統蔡英文這幾天能夠舉行國際記者會,表達臺灣加入 WHO、參加 WHA 的心聲。根據宣達團行程規劃,預計於 5 月 19 日抵達日內瓦,除了在當地再 次舉行記者會,也計畫於 21 日 WHA 大會召開時前往 WHO 總部旁聽,並在會場外 進行宣傳活動,晚間則舉辦「臺灣之夜」,預計 28 日返台。 蔡明憲表示,他們會將 4 種語言的文宣帶到日內瓦當地,並將他及臺灣聯合國 協進會現任秘書長羅榮光共同起草的信件寄給 WHO 的總幹事譚德塞 (Dr. Tedros Ghebreyesus)。此外,美國國會已經通過同意臺灣加入 WHA 決議文,也已獲得美國 將近 28 州的支持。 為此,臺灣民眾質疑,作為一個國際上被多數國家不承認主權獨立的國家,參與 國際組織更是必要的行動。且臺灣的醫療品質,在國際上相當具有知名度,甚至葉克 膜的技術可說是世界頂尖。於情於理,都不應被政治因素干擾,阻礙全世界人民獲得 最新醫療資訊的管道。

(圖片來源:新頭殼 News Talk)

7


空間與時間的沙漠地帶 │執行編輯│林義翔│

▆ 圖書館開放時間 有鑑於同學反映目前圖書館開放時間,乃至於館屬自習室及其他各院自習室的開放時 間不足,因此,學權部在今年三月製作線上問卷徵詢同學意見,經過與館方及校長多次的 討論、溝通,全數維持現況;而繼續探究下,我們得知今年六月,圖書館將擴增新的自修 空間,位置是閒置已久的創創基地,創創中心為活化空間使用,而借給圖書館兩年作為館 屬自習室,如下圖所示。因此,我們把延長時間的目標放在新開自習室。然而,考慮到電 費及其他技術因素使得同學們希冀二十四小時的自習空間,最後僅能妥協以試辦方式開放 到凌晨兩點,因為新開館屬自習室周邊景觀燈照明電力負荷大(因安全考量需開啟,但照 明範圍延伸至心湖周邊,無法分段開啟),關於此事,學權部會持續追蹤改善進度。 另外, 因應新開館屬自習室的開放,學權部已請圖書館、總務處加強周邊安全照明、緊急求助設 備。 以下說明爭取延長開館遇到的問題: 一、經營成本問題 (一)教育部推動「政府機關及學校節約能源政策」,如果學校用電量與去年同 期相比超標,嚴重時會減少學校補助款,而每次圖書館電費超標都被其他 行政單位冠上「只會花錢」的單位。 (二)學校的經費有限,在這大餅的分配中,圖書館的資源所剩無幾,致使延長 開放遙遙無期。在雇用人力成本上,圖書館工讀經費近年大幅縮減 62%, 在經費沒有增加,而時薪及假日工資調漲、納保制度實施的情況下,營運 成本增加。 (三)圖書館工作人員在交通上不方便,有些公車路線晚間九點後就停開了,對 於工作人員的返家安全有其顧慮。

8


二、使用效率問題 在我們調查中,學生在圖書館大多以自修為主,但是又沒有真正反映到使用自修 空間的人數。因此,在使用效率上,沒有足夠的立論依據。其中的矛盾,我們認為是 自習空間或周邊環境不是學生想要的,因此,歡迎大家提供意見給館方或學權部,讓 我們臻至同學們的需求。

▆ 討論空間不足 大家的心聲,我們聽見了!我們也開始向圖書館詢問解決之道。雖然性質上「討 論空間」表面歸屬圖書館的業務,但是各院館的空間分配權責非全部來自圖書館;也 為此增加解決問題的困難度。就圖書館而言,僅能在自己所管轄的總館及其他屬於自 己的管理範圍中盡可能挪出空間成為討論室。以下為圖書館的做法: 一、之後圖書館 B1 新開自習室後,原先峽想室為顧及營運成本,未來配合新自習室 開放後,開放時間改為下午三點到午夜十二點。另外,該空間也將於下學期開始試辦 部份席位改為討論空間使用,屆時會把八張桌子的玻璃隔板拿掉,並有幾面白板供討 論,在非考季時,峽想室會變成討論空間和自修空間雙重功能的形式;而考季期間則 以自習為主,不開放討論,進入峽想室一樣需透過座位管理系統預約登記,並遵守該 空間的使用規範。 二、圖書館二樓學習共享區開放討論,此區域其實是開放討論的空間,但可能同學們 覺得環境不太適合(太安靜等原因),因而讓同學們卻步;故經我們向圖書館確認, 已於今年著手將該空間後方處改造為「閱讀書寫中心」,未來該處提供多元教學、專 區閱讀、活動、討論空間等多重功能,並用玻璃輕隔間分隔,讓討論者有適合的環境, 預計在今年九月中旬完成。 三、礙於圖書館空間格局及消防建築法規規定,若要增設如現有 6F 討論室之專屬討 論空間實有困難。館方曾經舉例,他們想在圖書館二樓增加一個輕隔版,以防止同學 掉落到一樓的可能性,同樣礙於法規無法實施。 綜上,有關院館的空間,我們會與總務處、各院爭取為討論空間,讓校園空間活 化,增進空間使用效率,從中盤點現有討論空間的使用規定,在此歡迎大家有任何意 見隨時與我們聯絡。

9


打工族的「薪」酸血淚—— 北大薪資地圖與識神經社 |執行編輯|李美瑩| 新任政府上任後,勞動政策的爭議不曾停歇。即將踏入社會的新鮮人們,早在在學時便會四處 打工累積經驗,增進自己的軟硬實力。但這些打工族的勞動權益,是否真的受到重視?讓北大 薪資地圖團隊和北大識神經社告訴你。

你今天又寵老闆了嗎? 相信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有過打工的經驗,或為了掙取生活費,或精進自己的實力,又或是 增加社會歷練的打工族,都是社會中一股不可或缺的勞動力,但是在整個勞工族群中,卻經常 是被忽視的一群。 根據統計,大約有 95% 的大學生打過工,84% 的大學生計畫打工,即使大學生打工情況 如此普遍,店家對於打工族卻甚不友善,除了店家不公開有關打工的資訊外,甚至有店家違法 的情形發生。早在 2015 年,台大、政大、中正等十一所大學就陸續籌辦薪資地圖的活動,要 揪出校園附近的違法店家。 北大在今年年初也開始籌備薪資地圖的活動,並且與北大新創社團識神經社合作,秉持著 保障學生勞動權益的理念,開始對外招募工作團隊人員,企盼在大家的努力之下,能夠喚起北 大學生對於自身權益的重視。 北大薪資地圖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公開北大附近店家的勞動現況,並且進一步促進商家改 善勞動條件,讓北大學生打工的勞動環境變得更友善。北大薪資地圖從發放問卷著手,調查北 大學生的打工現況,全部回收後製作成一份報告公布給北大學生了解。北大薪資地圖也在四月 十日邀請了台灣工人先鋒協會理事--吳昭儒先生前來北大演講,說明在打工前,除了時薪 外,學生還需要知道哪些資訊,以及雇主有沒有投保勞健保或團體保險之影響到底有多大。

10


捲起袖子改變現況,我們不做功德! 北大薪資地圖在希望改善北大打工族的勞動權益的願景下,需要兼顧許多不同面向。其中 包括:試用期、勞動契約的簽訂方式、薪資明細、工作時數,以及勞保、健保、勞退等問題, 甚至是性別平等的議題都在他們所探討的範圍內。 關於勞動契約,《勞基法》規範勞方和雇方都有應盡的義務。勞方義務是指勞動者於契約 期滿前,未經對方同意,不得與第三人訂立勞動契約。而雇方義務則是指勞動報酬額若是以度 量衡或其他方法檢驗生產品之質量而定者,雇方應許勞方參加檢驗,或由勞方選出代表一人至 三人參加之。雇方不得強制勞動者向其指定商店或其他處所購買物品。勞動關係已解除者,應 於勞動終了日給付勞動報酬。 而有關勞工的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的規範,《勞基法》規定勞工正常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 過 8 小時,每週不得超過 40 小時。勞工繼續工作 4 小時,至少應有 30 分鐘之休息。為因應各 行各業不同之營運型態,另訂有 2 週、8 週及 4 週彈性工時規定。此外,內政部所定應放假之 紀念日、節日、勞動節及其他中央主管機關指定應放假之日,均應休假,雇主若認為有出勤之 必要且經工會或勞工同意得要求勞工出勤,但雇主須給付平日的雙倍工資。 如果在職場遭遇性騷擾的話,則是適用《性別工作平等法》。該法規定勞工於執行職務 時,任何人不得以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對其造成敵意性、脅迫性或 冒犯性之工作環境,致侵犯或干擾其人格尊嚴、人身自由或影響其工作表現。其次,雇主不得 對勞工有明示或暗示之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作為勞務契約中的交換 條件。雇主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其僱用受僱者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防治措施、 申訴及懲戒辦法,並在工作場所公開揭示。雇主於知悉前條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 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將這些相關議題放入問卷中,希望可以透過受測者的回答了解目前北大打工族的勞動現況 為何,未來也將統整成報告並公布,讓北大學生與商家的雇傭關係更良善,學生的權益也能被 保障。

11


六月不畢業的我們, 不 同 凡 響 企管五李辰葳專訪

鳳凰花開的六月,大家離情依依。 熱情如火的盛夏,大家闊步向前。 畢業季來臨,大家即將邁向下一個里程碑, 而有那麼一群人依然留在校園繼續未完的大學日子。 六月,瘋北大團隊邀請到企管五的李辰葳, 和我們一同分享她不一樣的延畢生活。

12

|執行編輯|張雅雯|蔡沛岑|黃瀚平|


多采多姿的生活

一步接一步 過關斬將築信心

如果大學生活是一張畫布,那麼李辰

能文能武的辰葳在大學中參加了無數

葳的那張必定五顏六色。雙主修企管和法

比賽,令她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個案大賽。

律、參加系隊、打工、參與各式各樣的比

個案比賽的形式及賽制會因舉辦單位不同

賽及活動,甚至到美國打工旅遊⋯⋯談起

而有所差異,勇於嘗試的辰葳,第一次參

如此豐富的生活,辰葳的眼神閃爍著光

賽是在朋友的邀約下報名,中原大學舉辦

芒,她帶著自信的笑容,充滿熱情地和我

的個案大賽,壓力最大的地方就是要在

們分享她獨一無二的大學歷程。

有限的時間內讀完所有資料討論並做出

提到雙主修,辰葳說自己受到高中歷

PPT 報告。雖然最後無緣晉級決賽,但

史老師的啟發,認為雙主修是一個很棒的

這樣的經驗也初步建立辰葳對於這類型比

制度,利用大學四年或五年的時間可以拿

賽的自信心。

到兩個學位,所以當時還是高中的她就一

第二次參加的比賽則是由自己系上舉

直把這件事放在心上,考上了北大企管以

辦的。類似辯論賽,組員必須各自堅守一

後,仍然沒有忘記對於法律知識的嚮往,

個崗位,即時回答來自現場各方的問題。

她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在大二時成功踏進了

在參與這場比賽的期間,辰葳每天都與夥

法律殿堂。

伴熬夜到凌晨一、兩點,詳讀所有資料,

平時除了繁重的課業、系隊固定團

找出爭點,並與隊友互相練習。即便賽前

練,辰葳和許多大學生一樣,還要抓緊課

做了萬全的準備,辰葳仍然有回答不出來

餘時間打工。正是因為繁忙的生活,辰葳

的時候,腦袋一片空白的當下她感到沮

要求自己清楚認知每個當下該做什麼,隨

喪,帶著受傷的心下台。然而,憑藉不放

時檢視自己是否跟上課程進度,也特別注

棄的精神,還有隊友優秀的對答能力,辰

意時間的分配及調控。「努力把應該做的

葳的小組最後獲得了第二名的佳績,這對

事情在時間內做好,其餘的時間就能做自

於過程中的努力和辛苦是莫大的肯定。兩

己想做的事豐富自己的生活。」完成每件

場比賽讓辰葳經歷了緊張、沮喪、開心的

事的成就感是辰葳生活中最大的動力,而

心理起伏,同時也帶給她另一種磨練與成

充實的日子使她快樂及滿足。

長。「你會覺得你做過那麼難的事情,那 以後還有其他事情的話會覺得有什麼好怕 的?」辰葳笑著說道,也因為如此辰葳更 勇於冒險 。

13


踏上美國 展開熱血沸騰的冒險 隻身踏上美國打工之旅,一切源自於 內心的憧憬及商院的一張海報。辰葳說美 國是她小時候的嚮往之地,一直很想到太 平洋的另一方看看,恰巧在商院的公佈欄 上看到CIEE打工旅遊的資訊,因此開 啟了這段特別的旅程。到美國打工前置作 業繁雜,數不清的事項曾讓辰葳一度感到 心煩意亂,但她最後轉念一想,將所有麻 煩當作磨練,學習不被這些雜七雜八的事 情干擾初衷。 原先和其他二十幾個臺灣人一樣應徵 房務工作的辰葳臨時填補了廚房的職缺。 「後來發現這件事對我的美國生活是一個 重大的轉折點。」因為轉換崗位,上班時 間幾乎與其他人相反。辰葳一個人到美國 去,沒有熟識的好朋友,作息又與其他人 不同,錯失可以跟大家培養感情的機會。 在海外面對的第一個課題竟是人際關係, 然而辰葳總有一個能正向面對困境的思 維,「我覺得這都是每個生命階段會遇到

14

的困境,並非長大就不會遇到,而是要更 成熟的去面對這個問題。」再談起當時的 無助,她圓融地說道。具備了更成熟且正 確的心態,也多虧室友時常拉著她去參加 各種聚會,辰葳在美國的生活圈逐漸擴 大,以自己的步調慢慢融入,後來也有了 能排休出去玩的夥伴。 另一方面的挫折則來自於工作,辰葳 一開始到廚房工作非常興奮,充滿好奇心 的她覺得所有事物都很新奇,當地的員工 及其他打工族也非常友善。但過了適應期 之後,信心逐漸被打擊,因為語言隔閡和 風俗民情的關係,有時候她聽不太懂別人 想表達的事情,像是弄不清廚師需要她到 倉庫拿什麼東西,或是無法及時反應對方 的指示。這類型的事情頻率一高,便使辰 葳開始感到沮喪。雖然挫折、灰心,辰葳 仍不斷調適自己,告訴自己聽不懂或不清 楚的地方就再詢問。值得慶幸的是,廚房 的夥伴十分體貼,明白英文不是辰葳的母 語,所以總是不厭其煩地說明,協助辰葳 克服重重困難。


關於延畢這年的心情流轉

把握當下 享受不復返的青春

大五這年,身旁的同學大部分都已經

訪談最後,辰葳和北大學生分享了她

踏入社會工作,對於周遭的朋友離開校

老師說過的話:「年輕就是本錢,還想做

園,辰葳沒有過多的情緒,不會特別的傷

什麼就嘗試吧,因為也沒有什麼可以失去

感,反倒是課業方面,讓她一度陷入自我

或捨不得的。」辰葳認為積極參加不同的

懷疑。延畢的這一年,辰葳告訴自己該參

活動,善用學校的資源,會發現校園裡有

加的活動、該玩的社團系隊都參與過了,

著各式各樣的資訊等著我們去發掘去探

接下來要好好靜下心來完成剩下的學業及

索。另外,辰葳也強調勇敢嘗試的重要,

國考,但對於辰葳而言,全心全意做好一

她覺得在各式各樣的活動中收穫最大的就

件事比同時間進行許多事來得困難。雖然

是認識不同的人。和來自不同領域,有著

對法律的喜愛依舊,但準備國考的過程,

不同的想法與背景的人在活動的過程中進

辰葳在練習、聽課、做題目這樣繁瑣且漫

行價值觀的交流,有時候會帶來意想不到

長的循環中,也幾度感到心煩。當時的她

契機或機會。

看著同學們享受著「社會新鮮人」的身

大學時光飛逝,辰葳沒有後悔自己參

份,萌生了「找工作比考國考來得輕鬆簡

與那麼多不一樣的活動,也不曾後悔自己

單」的想法。

因雙主修法律而延畢。她說自己做決定

面對著自己的期待以及家人、大眾的

時,既仰賴意志力,也會尋求朋友理性的

眼光,在延畢這一年,辰葳的心裡壓力特

利弊分析,但是真正想做的事無論如何總

別大。偶爾辰葳和老朋友們見面,一同分

是會去做。「我在最關鍵的時刻靠的還是

享彼此的生活,在閒話家常的過程中,辰

那一步『我就是想要阿』的衝勁。」說這

葳才發現每個人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煩

句話時,辰葳雖然帶著無奈的笑容,眼神

惱。「撇開困難度這件事,就會覺得自己

卻流露著堅毅與自信。不想浪費大學時

其實就還是想要做,這一年就是自己在和

光,辰葳因此盡最大的努力充實自己,同

自己內心對話超久。」豁然開朗後,辰葳

樣身為大學生的我們,受到這份熱忱感

明白了要照著自己所相信的那條路繼續邁

染,現在開始一起享受青春,想做什麼就

進,即便疲憊時容易在自我懷疑與追求夢

去做吧!

想的矛盾情緒中生活,但仍然不能忘記初 心努力向前。

15


│執行編輯│洪于倫│江品萱│黃蓬舟│

不只演戲, 我們談青春的覺醒, 聽生命的聲音。

—— < 青藝盟〉創辦人余浩瑋專訪 本專欄圖片由〈青藝盟〉提供 「我看見許多年輕人因為戲劇,找到 不一樣的可能性。」支持青藝盟創辦人余

數來自高中職戲劇社團,參與期間除了戲

浩瑋撐過十幾年的堅定信念便是:在陪伴

「花樣」發展至今,已成為高中戲劇社團間

青少年,特別是家庭破碎的孩子時,看見

重要的交流平台。

戲劇翻轉生命的力量。

青藝盟透過戲劇幫助了上千位青少年,

劇,同時能夠學習化妝、燈光等劇場技術,

有些參與者畢業後持續就讀戲劇學系,在參

16

澆灌年輕生命的無形學校

與「花樣」期間累積的基礎,幫助其穩健地

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青藝盟〉是台

走在戲劇之路。而最讓人動容的莫過於許多

灣唯一一個透過戲劇陪伴青少年的劇團,

正處於叛逆期的孩子,能透過融合社會與生

揉合專業戲劇指導與社會公共議題,引導

命議題的戲劇排演,從迷惘中找到生命的亮

青少年探索興趣與自我價值。青藝盟於每

光。「用戲劇為青少年種下第一顆藝文種

年七月皆會舉辦盛大的「花樣年華青少年

子,用藝術為青春開闢第二條路。」青藝盟

藝術節」,專門為青少年設計戲劇聯合表

可以說是許多學生的戲劇啟蒙基地,更為年

演,經過篩選的團隊會有公開巡迴演出的

輕人開創一個新形態的藝術教育場域。

機會,同時亦邀請專業表演藝術工作者親

對余浩瑋而言,「花樣」不只是一場活

臨指導學生。歷屆參與「花樣」的團體多

動,更是一所無形的學校。台灣的教育制度


少有機會讓學生真正接觸到社會,成績至上

青藝盟創立的過程中曾負債百萬,然而

的傳統觀念讓課程更難與生命連結。當我們

讓余浩瑋苦撐過來的動力來源,是一個又一

意識到新世代對社會越趨冷漠時,余浩瑋正

個年輕生命的改變。十幾年來,他接觸了上

試圖讓「花樣」成為幫助年輕人灌溉生命的

千名年輕人,其中不乏家庭較不健全、常被

渠道。在這片豐富的藝術綠洲上,年輕人能

遺漏在社會安全網之外的孩子。余浩瑋回憶

自由地在這裡談青春的覺醒與改變,論社會

過去曾帶領的一位學生,關東煮〈綽號〉:

的角色與參與。

當時余浩瑋在一所高中的戲劇社擔任指導老 師,因而認識社員之一的關東煮。他不擅於

藝術能改變和我一樣的孩子

念書且家庭背負著債務,平時玩樂度日、遊

余浩瑋曾經是個被退學的問題少年,歷

手好閒,余浩瑋便邀請他進入劇團工作,教

經抽菸喝酒、打架鬧事的不良生活與父親的

導他許多劇場專業技術,經過磨練之後,關

不諒解,當他無助地流浪街頭時,遇見了改

東煮找到了興趣所在──燈光技術。技術更

變他一生的恩師,邀請他到劇團工作。浪子

純熟後,便開始與職業技術公司合作,闖出

回頭的他慢慢地在表演藝術中找回生命的價

人生的一片天。

值,「藝術能改變一個人」的聲音就此在心

「青藝盟不是只有培育演戲人才,戲劇

中萌芽。爾後,余浩瑋接手恩師的劇團,創

是由各式各樣的藝術所結合,因此是非常多

辦青藝盟,逐漸體現了他心中那份堅定的信 念。

17


元的,不一定要演戲、寫劇本,可能有些人

給這群風箏少年一些改變,卻在過程中發

喜歡畫畫或文字,大家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

覺,越懷抱著高度的期望去做一件事情時,

的一條路。在台灣有許多孩子被教育體制淘

若沒有達到理想,失望造成的反彈越大。原

汰,而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到藝術表演帶來的

來,在風箏計畫開啟之後,轉變並不是一夕

影響和改變。」余浩瑋的言答中盡是對青少

之間發生的,許多孩子仍保有自我的樣子,

年的信心和關愛。

因此會抵抗規範,想要逃跑。面對理想上的 衝突,余浩瑋在環島過程中不斷地反省與轉

被風吹散時,我仍輕輕地守護你們

變態度,亦開始思考,參與風箏計畫的孩子

2014 年,余浩瑋邀請十位藝術家與四

學到了什麼?這些孩子回答:「我們得到和

位安置機構的青少年進行「風箏計畫」,以

家人相處的感覺。」

一百天環島走入高關懷班或感化院,藉由講

原來,教育孩子就像種植物一樣,我們

座、音樂演唱、戲劇治療的形式,帶領青少

時常因為結果不是心中想要的樣子所以失

年在表演藝術中促成生命的對話。這群被教

望,前提是我們並沒有去理解對方真正的需

育體制放棄的孩子,不曾被余浩瑋放棄。他

要。「這一百天下來,對我最深刻的影響就

視這些問題學生為風箏,意味著渴望脫離一

是做這件事情的行動跟目的,我不是要把對

成不變的生活,所以飛得比別人快、飄得比

方變成什麼,而是理解他,陪伴他走過一段

別人遠。有時被風吹離了航道,孩子們也會

經歷。我能做的事情就是分享與提供一個好

盼望著在迷失的時候,有人願意輕輕地拉一

的環境讓他去試,試完之後還是不行,那也

把,把他們拉回正確的方向。

是他生命中的一個選擇。」風箏計畫讓余浩

起初,余浩瑋希望在這趟環島旅程能帶

瑋在看待助人的本質時,更加寬廣與安然。

18


我能夠愛人,是因為先理解了自己 今年為第十八屆「花樣年華青少年藝術節」,主題以《愛》貫穿。回顧「花樣」的年度主題, 當中隱含了余浩瑋細膩的心思:過去在設計主題時,常與高中生的現實生活狀況呼應,例如夢想或 冒險。自第十一屆開始,因應學生關注或參與社會運動的比例提高,「花樣」的主題轉而與環境、 教育及社會連結,因此發想出《拯救地球》、《社會正義》、《我們的美麗島》。 到了第十五屆,剛好高中生適逢十五歲,那麼也許能將「花樣」視為一個人,從人的角度發想 主題。十五歲的孩子渴望認識自己、認識生長的土地,因此取作《青春覺醒》;十六歲的少年嚮往 自由,主題為《自由夢土》;十七歲的青年需要內在驅力,主題為《勇氣之舟》;過去我們從覺醒 想像自由,為自由鼓起勇氣,而十八歲的我們則需要《愛》。當我們有勇氣為未來作出決定,並實 踐生命中的每一個計劃時,那股激勵我們不斷向前的動力便是「愛」。而我們有能力愛身邊的人, 源自於在成長過程中先學習愛與理解自己。 這些年來,余浩瑋不斷地學習與孩子溝通,正確地傳遞愛。而個體要如何影響個體,重要的是 先與自己對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是一輩子的課題,人到五六十歲都會再重新認識自己,但 是如果你能夠比別人提早知道這件事的重要性,對你自己的幫助跟影響力是很大的。」也許你正對 於未來感到徬徨,期許余浩瑋賦予生命的熱情,能成為你勇往直前的助力。

19


I See Q:成為正副會長後,心境上以及對學生自治看法的轉變? A:當上學生會的正副會長,會握有一些權力,但我們認為應該更謙卑地去傾 聽學生的聲音,秉持著為大家服務的初衷,並且從小事開始一步一步踏實地 做。選後至今,對學生自治的看法一直沒有改變,我們認為捍衛校內學生的權 利是一定要的,但除此之外,更希望能提升北大學生在各方面的成就,提供大 家更多的資源與管道。 Q:任期內,與內部、校方、學生互動的困難或挑戰是什麼? A:如果粉專或是社群軟體宣傳、互動的效果不夠有力,學生就很容易不知道 學生會最近在做什麼;所以我們上任以來,一直致力加強和學生的溝通,像是

會長 溫 文 副會長 林宸妤

臉書粉專經營、Line 官方帳號的設立等。另外,學生會提的政策,跟學校期 待的、學生想要的,會有落差。學生會作為學校和學生之間的橋樑,應該要在 兩者間取得平衡、折衷的方案來達到目的。 Q:想對下一屆學生會的成員們說的話? A:不管在選舉期間受到什麼樣的言語攻擊,都要樂於接受,因為提出一些新 的想法,本來就很容易受到質疑;一定要保持初衷,確定要做這件事,就勇敢 地去吧,會漸入佳境的!即使外界給予很多的指責或困難,學生會內部一定要 團結、和諧,不要因此質疑自己,而是要帶著大家往對的方向一直做下去。

部長 吳奕權

活動部 Q:當上幹部以來印象最深刻的活動? A:明星賽,大部分的部員原本還不太熟,大家為了一起籌辦明星賽,變得比 較有向心力。另外一個是劉維融的講座,因為宣傳時因為臉書的演算法改變,

次長 張睿哲

讓一些分享的貼文變得更難出現,如何增加觸及率,成了我們的一大挑戰。 Q:籌備活動的收穫與心得? A:第一次進入這麼龐大的學生自治組織,要應對很多不是自身經驗所能處理 的事務,像是跟內部部員們的溝通與互動;同時要習慣跟各部門合作,因為我 們不是一手包辦一切的社團,而是每個部門各司其職的學生會,所以這是一個

20

很大的學習。


You

——第 18 屆學生會回顧 |執行編輯|陳稟韜|蕭岑育|謝妤|

秘書部 次長 邱佑寧

次長 郭倢如

部長 盧彥儒 Q:任期內遇到哪些難題,又是如何解決的?

A:大多數人比較不了解秘書部的工作內容為何,對我們有蠻多的疑問。其實,我們負責的工 作相當多呢!遇到較為困擾的是,粉專管理時常會有臨時的大量工作,需要在凌晨時,或與期 中考週相衝的情況下因應特殊狀況。但這些事情不能拖,也是秘書部的責任,我們得把一天當 成 48 小時,好好規劃時間,按部就班完成這些事。 Q:經歷這一年,有哪些成長以及收穫呢? A:經過今年的歷練,我們文案功力大增,作圖速度愈來愈快速、有創意。回覆私訊也訓練我 們在面對各種情緒上、行政上、活動上的提問時,以委婉、清楚的方式應對,兼顧效率與人情。

Q:今年最印象深刻的經驗以及感想? A:販售學生會帽 T。當初因為交接事務上有些問題,加上投票系統沒有 設計得很完整,導致需要重新投票,大家再次投票意願很低,讓最終版的

部長 翁晨豪

公關部

帽 T 很不好賣,差點賠錢。所幸,最後轉向教授方,得到很好的迴響, 順利度過這次的危機。

A:第一次領導多人團隊,一開始不太知道該如何分配工作,時常自己一 肩擔起,經過今年的歷練,比較知道該如何分工。此外,學生會的體制跟 系學會不太相同,我們可以自由去做策略上的規劃,業務也較廣泛,需要

次長 顏爾佑

Q:任期內有哪些成長以及改變?

和各部門協調。因此,一樣是擔任公關部的幹部,在學生會學習到的相對 較廣且深刻。

21


次長 楊育安

部長 羅珮珊

財務部 Q:在財務管理上遇到什麼困難? A:管理財務特別注重「即時性」,每一筆帳的收支流向都要即時記錄。然而段考週仍要處理眾多的單 據核銷,有時很難完全做到即時性處理。此外,學生會各部門舉辦活動時,實際金錢的出入往往比帳上 跑得還快,在來不及記帳或是沒有確實申報的情況下,很容易產生帳上金額和手存現金間的差距。 Q:在財務部最大的成長和收穫? A:能把會計學的知識,運用在這個組織裡頭,是最大的收穫。編製財務報表時,看到帳上的金額和實 際盤點的數目相等,簡直是比考試當中報表數字的平衡還來得喜悅。面對多個部門的收入支出,必須對 金錢的流向有一定的敏感度,清楚錢是從哪一部門流出、用在哪些事務上。今年在學生會財務部的經歷,

新聞部

讓我在財務方面有很大的成長和收獲。

Q:任期中的哪一期瘋北大最難忘?為什麼? A:十月號跟一月號。十月號當時正面臨學生正副會長補選,瘋北大的存續是個未知數,因此那 期主題是「回首來時路」,想到可能就這麼結束很難過;一月號則是瘋北大停刊兩個月後重新開 始的一期,六位新成員的加入,為新聞部注入新的活力,所以感到很開心。同時也因為開始帶領 新人而緊張,擔心我們教得不夠好、校稿時也害怕過多的修改會讓部員們感到失落,必須學習拿 捏其中的平衡。 Q:想對部員說的話? A:因為遇到學生會選舉的問題,連帶讓我們的運作比較困難,所以很多事情蠻倉促的,沒有太 多時間培養大家的文編與美編能力,希望未來的一年,大家能順利地走過,也很期待瘋北大能有 一些新的變化!另外,不要害怕犯錯或擔心自己能力不足,努力去做就對了。最後,希望你們能 享受可以盡情採訪的日子、也用心觀察這個世界,用分享的心態讓這本刊物變得更不一樣!

22

部長 張均安

次長 蔡一嘉

次長 巫宜庭


部長 林義翔

學權部 次長 陳晉榮

Q:印象深刻的權益爭取經驗?為什麼? A:成績遲送辦法,這可以說是我們任期內推動最成功的法案。成績是大部分學生最在乎的,條 文的修正可以減少學生權益的損失以及縮短不必要的空窗期,再加上,推動這項法案的學生和老 師之間必須建立起互相信任的關係,這是非常重要,也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部分。 Q:任期內,對於「學生權益」的看法,有沒有什麼轉變? A:我們起初認為的學權大部分是偏向大範圍、硬體改善方面的,但是在這一年當中,我們更加 體認到制度上、更多微小的面向,其實是更重要、更與我們相關,但卻最容易被忽略的。學生權 益不該只注重表面,必須更深入、更全面的去了解問題所在並且探討能改進的地方。

永續部

Q:推行校園環保時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A:其實,認同環保觀念又能真正落實的人並不多。這一年當中,我們推行了許多環保政 策,但要真正改變同學們的習慣是非常困難的,而且,這種情況下也很難要求學校什麼, 在這方面我們真的遇到了許多障礙。 Q:作為第一屆永續部幹部,這一年來的心得 ? A:因為是第一屆,所以我們並沒有「傳統」這種東西,所有的工作都是靠著部內夥伴一 起發想,發揮我們共同的創意。真的很感謝部內的大家都能認同我們的理念,有共同的目 標,從無到有,即便人手不足,仍能把零碎的事項合作完成,達成我們設定的目標。在這 一年來,我們有許多的收穫,也希望未來的永續部能努力完成我們未完成的。

部長 林筠庭

次長 溫勝為

23


部長 蘇芊慧

Q:任期中印象深刻的成果?

資訊部

A:明星賽網站架設。其實資訊部的人力是學生會所有部門 裡最缺乏的,即使網站架設是沿用上屆的架構,仍花費了相 當多時間。多虧許多前任部長的幫忙,我們才能架設好這次 的網站。而明星賽開始投票的每一天,也都要花費時間來維 護,才能使明星賽的投票過程如此順利。

次長 余冠廷

Q:一年來的心得感想? A:資訊部人力真的很少,再加上我們的工作內容其實都是 可以在家完成的,所以對外的交流非常少,不過,因為學生 會是個很大的團體,即使不常接觸他人,每個人身上都仍會 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另外,也許我們並未參與其中,但 看到其他人能有良好的溝通,其實是令人感動的。

A:今年每件作品都是我們盡心創作、用心設計的成果, 每一次創作的過程都投入很多的心力。因此,基本上我

部長 柯羿良

美宣部

Q:自己最喜歡的美宣作品?為什麼?

對我每件作品都很喜歡、很滿意。畢竟都是自己絞盡腦 汁之後的產物。好像沒有哪個特別喜歡,每張圖的風格

Q: 今年擔任美宣部部長與次長的工作心得? A:今年擔任美宣部幹部是一個蠻大的挑戰。面對很多 困難、遭遇不少挫折,但很謝謝身邊所有給予幫助的

次長 潘奕兆

都是我喜歡的風格!

人,提供許多建議、安慰、鼓勵。雖然可能不能做到盡 善盡美,但還是很開心能加入學生會,加入美宣部。

選委會

Q:北大的選舉制度,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 A:北大的投票率門檻一直都比其他學校高,常常造成學生會長選不出來的 狀況,讓學生會停擺;對我來說,一個低民意當選的會長會比停擺的學生會 更能保護學生權益。往年的選舉因為有門檻的關係,候選人會積極地闡述自 己的政見,擴展最大的票源來跨過門檻;但今年的門檻降低,會不會讓候選 人鬆懈下來,值得我們思考。 Q:擔任選委會主委後有怎麼樣的成長或改變? A:以前不知道一個選舉的構成,背後竟然有這麼多的人力、元素,而且能 夠近距離觀察學生自治的運作、權力的改變,對我來說是很寶貴的經驗。

24

主委 簡俊榮


推理不只是 解謎而已

文 | 公行二

陳映彤

04 空洞的十字架 ——真相和審判似乎常常是矛盾的

專欄介紹 / 作家介紹 / 喜歡笑著,卻又常常哭著。 努力當個溫暖的人,讓自己 不要看起來過得太廢。

如果推理小說沒有兇手、沒有 解謎,那推理小說還能寫什 麼?藏在那些謎團、故事背後 的心,也許才是我們要讀懂的 推理?

25


「憎恨的人遭處死,你就滿足了嗎?沒這回事吧。」這句書封的標語,是當初翻開 這本書閱讀的理由。這本書我總共看了兩次,第一次看在三年前,碰巧台灣社會上瀰漫 著和故事中的道正和小夜子一樣心情的氣氛──殺了人就應該處死刑。對於這個議題, 我始終沒有堅定的立場。但在看這本書之前,老實說心中的光譜確實偏向了「反對廢 死」。殺人償命,似乎是我們從小到大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也符合了多數人心中的正 義。不然刑罰是幹嘛用的?警惕、教育大眾之外,還有處罰犯罪人,使之心生懺悔為自 己鑄下的錯贖罪。看到這裡,如果你也抱持著差不多的認知,相信這樣的價值,不妨找 利用一些零星的時間,好好地把這本推理小說看一次。

道正和小夜子夫妻,因為愛女被殺害,一心想著要讓犯人判處死刑,但在確定判決 之後,他們卻依然沒有得到救贖的感覺。某天,小夜子意外被殺害之後,道正藉著探求 小夜子死亡的真相,一步一步發現了 21 年前被隱瞞的故事。在此,我想稱 21 年前的事 件為「故事」而不是「真相」。對我而言,看到的不是被解開的謎團、被揭開的真實, 而是一段令人無措又心疼的悲劇。原本單純的強盜殺人案件,真相卻乘載著很多人的悲 傷和自私。但那些私心,卻又讓人捨不得責備。故事裡總共有四名背負著殺人罪名的人, 他們用了不同的方式在面對他們的「罪」,但普世價值卻想著用一樣的「罰」來處置。 然而我們誰都說不準哪一種方式才是對的,殺人償命確實理所當然,但如果加害者沒有 任何悔意,甚至認為死刑只是命運,到了最後仍然只惦記著自己,將被害者和遺族全拋 諸腦後呢?又或者,對於被罪愆折磨的人來說,死亡似乎是另外一個他們得到救贖的方 式。如此一來,我們最初將死刑定位在「處罰」和「贖罪」的十字架上,豈不是成了空 虛、無力的審判嗎?

26


作者透過 21 年前與 21 年後,三起不同的殺人事件,四個背負殺人罪名的人,用溫柔 卻嚴肅的口吻,不單單探討死刑存廢的問題,更進一步著墨在審判和真相的拔河中。也許 人終究是做不出完美審判的,我們常常站在自己的角度、旁觀者或是受害者的位子上,對 司法抱持著一定的期待。但事實上,司法是天秤,必須更遼闊地涵蓋每個角色、不同的立 場。法槌敲響的瞬間,決定的往往不只是一項罪名、一種處罰的型態,更是一個人的生命、 清白、真相甚至是兩造當事人和大眾分別的寄望。當這些全部交織成一片法網,法官終究 無法全面顧及所有的盼望,作出所謂「完美的審判」。更何況,「完美」的審判真的存在 嗎?還是不同立場的人們,擅自對司法賦予了各自認定的完美?

02 想太多 也沒關係

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妥協,正義該如何定義?每個人的行為背後,藏著的故事我 們往往不會懂,就像我們自己的悲傷不會有誰能完全感同身受。故事裡每個人都抱持著 自己的立場,也都用自己的方式在面對世界、面對自己的罪及傷口。在那些堅持背後, 堆積的是他們的生命經驗。我們很難用一把刀從中間劃下,將所有的事情按照大眾認知 抑或僅是自己的價值觀,清楚地分別所謂的好與壞。空洞的十字架,無疑是我目前為止 看過東野圭吾筆下最沉重的一本推理小說,看完一個不小心就陷在無力感的泥淖裡。不 單因為探討的是死刑存廢,這樣一個背負高度爭議性和生命重量的議題。這本書架構的 世界如此寫實,也許有些情節超乎一般常態可及,但人跟人之間勾勒出的關係網絡,錯 綜複雜的心思和互動,一邊閱讀的同時,我不禁重新思索該怎麼看這個世界以及身邊的 人們。故事看得越多,才會慢慢體悟「事實不等於真相」的窘境。很多事情我們往往都 只能看見表象的「事實」,卻沒有讀懂背後的「真相」。在「人」訂定出的遊戲規則底 下,這個世界也許怎麼樣也無法達到真正的公平。刑罰的矛盾,正是一個最直接的證據。 空洞的十字架,釘著生命的悲傷、刑罰的矛盾,以及我們的惴惴不安。

27


我們的 瘋 北 大

——編輯的話

沒想到已經一年了,總覺得還有很多「謝謝」、很多「對不起」還沒說完。 這一路走來,好像是相當命運多舛的。這一年以來的很幾個夜裡,心頭總會湧 上「其實這個團隊也沒那麼需要我」、「瘋北大會不會毀在我手裡」諸如此類的負 面情緒。坦言之,這些都消磨了我本來就不多的信心,原本的熱情也常常被無助感 取而代之。 但這一切都值得的吧!每每在校完稿看著終稿的時候、溫成寄來成品親手開箱 的時候、每一次蹲在會架前小心翼翼放著瘋北大的時候、每一次看到有人拿著瘋北

部長 張均安

大翻閱的時候、每一次開會檢討著、碎念著哪裡沒做好的時候……,像媽媽望著孩 子似的,他的好我與有榮焉、他出事了我焦急如焚。 這些細膩的感受都真真切切地提醒著我對這裡的責任及其賦予我的喜悅。而這 些感受,也都因為有每一位因瘋北大而觸動的你們、每一個工作團隊裡陪伴我的你 們,才有了意義。若不是你們,製做瘋北大的過程中可能會少些壓力,但也因為你 們的在乎與執著,成就了更閃耀的瘋北大。 最後,謝謝那些信任著、看著我的目光,即使沉重也是這途中最珍貴的寶藏。

回想這三年在新聞部的日子,只能說時間真的走得太快了啊。第一次採訪 時的緊張、第一次拿到寫有自己名字瘋北大時的感動,彷彿都像是昨日才發生 的那樣清晰,一晃眼,竟然就來到了最後一期,最後一次能在瘋北大寫些什麼 的機會了。 其實沒有想過原來自己可以這麼喜歡一件事。喜歡每一次採訪看著受訪者 眼睛、聽著故事的時候,從他們身上獲得滿滿的能量,再將這些能量傳遞給讀

次長 蔡一嘉

者;喜歡每個月出刊時拿著最新一期瘋北大的感動;喜歡和一群夥伴一起為了 同個目標努力的感覺。即使製作一本刊物需要耗費不少心力,才能成為我們理 想中的樣子,但因為熱愛著這件事情,所有辛苦都變得好值得。 即將重回讀者視角,雖然不捨,但相信學弟妹們一定能做的更好,期待看 見更好的瘋北大!最後,謝謝每一個一起在新聞部努力的夥伴,謝謝每一個喜 歡瘋北大、為瘋北大帶來動人故事的你 / 妳,也謝謝三年前毫不猶豫決定加入

28

新聞部的自己,在新聞部的這三年,是大學生活中最耀眼的時光。


三年,聽起來是漫漫時光,但在新聞部的日子就這樣結束,總 覺得有些突然,我想是因為習慣了編輯的生活模式吧!能把製作刊 物變成日常,也算是奢侈呢。從大一看到新生刊物的那刻開始,就 下定決心要進入新聞部,到現在正式卸任,我一直深深熱愛著這份 工作(沒錯,對新聞部死纏爛打的人就是我),每個月因此而充 實,被各式各樣耀眼的故事感動,當然,也和大家一起創造了許多 故事。 製作瘋北大對我來說,是大學生活中最珍貴、最不可思議的經

次長 巫宜庭

歷;三年的回憶,我會好好收藏到每一期的瘋北大裡。講到這,果 然還是好想繼續採訪、繼續排版吶!最後,擔任幹部的這一年,非 常謝謝均安和一嘉的包容,也謝謝部員們願意一起為新聞部努力, 希望接下來大家能夠用心經營新聞部,珍惜擔任編輯的時光,並且 善待我最愛的瘋北大! 大學的最後一年,因為工作與瘋北大的關係,時常有採訪與撰文的機 會。當文字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每一秒都讓我感到平靜而浪漫。寫文章不 只是敘述別人的故事、道盡自己的心情,更在咀嚼每一篇採訪故事時深深 與自己對話,從中理解自己,學習處之泰然。以六月號的專欄人物,作為 我在瘋北大的最後作品,我會時常懷念並持續透過文字連結生命、創造熱 情。瘋北大是極為美麗的刊物,感謝許多人的付出,讓北大的學生共同擁

洪于倫

有如此美好的回憶。

進來新聞部,不知不覺就半年多了,我想,這是一百個錯誤選擇中最正 確的一個了,還記得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出現在瘋北大上時,整個人都很 激動,覺得我要出名了,現在想起來還真是好笑。人生第一次正式地執筆, 難免遇到不少挫折與瓶頸,不過當自己的文章受到一點點關注、自己寫的新 聞能喚起大家一點點的意識,帶來一點點的改變,哪怕是微光般,都會覺得 好值得!我喜歡感受生活、記錄生活;我喜歡寫故事,寫那些沒被注意到, 卻能感動人心的真實故事,當受訪者娓娓道來時,當溫度進入文字中,那是

陳稟韜

一趟多麼精彩的旅程,彷彿你參與在每一個獨特的生命當中。謝謝上帝讓我 進到瘋北大,謝謝辛苦的部長、次長和學姐們,謝謝每一個新聞部的夥伴, 希望我可以一直保持一顆單純的心,也希望瘋北大可以越來越好!

29


不知不覺,加入新聞部也已經三年了。第一次看到瘋北大是李効 輯的九月號,版面精美、專欄有深度又饒富趣味,所以我懷抱著滿滿 的憧憬,從讀者投身為編輯。所有工作裡採訪是最有趣的——遊蕩於 各種題材,從受訪者的對談中體驗截然不同的人生,漸漸我也希望成 為有故事的人,能透過自己的經歷啟發迷惘的人們。 我們對每一本刊物付出的心力都是純粹而真誠的,希望讀者們能 始終如一愛著瘋北大,謝謝你們,謝謝瘋北大。

林巧翎

一年又過去了,在製作瘋北大的過程中,每個月和擁有不同故 事的人接觸是整個過程裡最美好的事,面對面交流想法總能碰撞出 許多意想不到的事,從自己的小世界往外踏出,得到不一樣觀看世 界的角度和方式,也在這樣的過程中每次每次的反省和調整自己。 而將值得被訴說的故事化為文字,讓更多人看見,也是我一直以來 所喜愛的事,接下來再繼續為瘋北大努力吧。

陳奕寧

已經不是第一次打編輯的話,但每當要打卻還是毫無頭 緒。這幾年來,曾經有很累很想放棄的時候,也曾經有充滿幹 勁卻被潑冷水的時候,但還是不曾想過要放棄編輯這項工作。 每次看著人們拿著瘋北大讀著,就覺得一股喜悅及成就感 油然而生。但願之後,還能給予大家更好的讀物,也希望大家 能繼續喜愛瘋北大。

江品萱 第一次參與製作瘋北大感覺是好久以前的事,但是前些日子重新再看到 當時的發文,還能記得那份悸動。兩年來聽了好多人的故事,在好多個不小 心熬太晚的深夜裡,一字一句斟酌著如何用我的思維脈絡和文字呈現出這些 故事動人的模樣,所有過程即使辛苦,也都是充實快樂的。謝謝每位有想法 又盡責的編輯夥伴,也謝謝願意細細閱讀瘋北大的讀者,是你們陪伴與見證

30

吳玲臻

了我的成長,未來希望自己繼續和瘋北大一起越來越好。


進入學生會新聞部,一轉眼半年過去了,從一開始太白話的 文章被學姊改了又改,,從最初的採訪到後來整理文章,從生疏 的排版軟體到後來漸漸上手,過程中難免挫折難免失望,但仍然 不忘每個月出刊時看到自己的文字登在瘋北大上的那種興奮。每 週的例行會議讓大家從不熟到熱絡,一起交流,一起校稿,一起 檢討,真的很喜歡大家一起為了瘋北大付出的感覺,我想瘋北大 是每個月甜蜜的負擔,有時因為寫不出來而沮喪,卻又因為受到 大眾熱情的回覆而感動,仍然熱愛書寫,熱愛這份工作,希望瘋

張雅雯

北大會越來越多元,也謝謝幹部們的鼓勵與教導,謝謝每一個夥 伴的互助合作及讀者的支持,我們都還要繼續閱讀瘋北大!

時間匆匆來到了下學期,感覺上了大學之後,時間突然被加速了好幾 倍,原本那個入學的自己,因為經歷了很多事、遇見很多人,變得很不一 樣。但也還是原本那個我啊,擁有當初進來新聞部初心的我。期許自己能 一直擁有這份初心,並走得更遠,變成更好的自己。在這兩個學期,感謝 學姊們還是願意耐心教已經快變成別人眼中學前輩的我,感謝同一梯進來 的大家,能跟你們共事真的很開心,希望我們都會記得自己第一次寫的文 稿、第一次排的版,並好好珍惜彼此。

李美瑩 即使進來新聞部的時間非常短暫,但到此時此刻,我仍認為這 是正確的決定。當初一頭熱的加入新聞部,只因為覺得能創造出屬 於自己的作品是一件令人嚮往的事情,沒有太大的真實感,不過, 當看見自己的名字出現在編輯群,看見瘋北大出現在各院的書架 上,就算我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能夠參與瘋北大的製作過程,內 心有種完成了什麼的踏實感,真的非長謝謝新聞部的各位。

蕭岑育 從進到新聞部到現在其實完成了半個我曾經想成為記者的 夢想。每一期的瘋北大都承載著我們曾經的記憶與成就感,是 在不斷地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的過程中的心血結晶。希望大家 能夠享受這一系列的刊物,並能不時的給予我們意見與指正, 如此一來我們將更有機會變得更好!

黃瀚平

31


對於瘋北大的熱情,好像稍微冷感了一些⋯⋯但還是有喜歡的事情, 我很喜歡採訪時聽著別人娓娓道述他們自身的故事,再想像這樣的經歷如 何造就他們。還有第一次整理文章時,雖然很苦惱要怎麼把逐字稿整理成 一篇邏輯清楚、內容又不失真的文章,但我蠻享受琢磨於字句之間的精 細,也是在整理完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的文字功力還很薄弱。除此之外, 這學期還有收穫很大的部分,就是以新聞部的名義辦講座,也是真的接觸 才發現原來辦活動有很多眉角,原來還有太多事需要學習。

李善程 在以月份為單位的日子裡,時間一晃眼就過去了,最快樂的,莫 過於能遇到一群溫暖的夥伴,一起分工、一同編輯,每一本瘋北大、 每一篇文章,都是新聞部的大家用心製作而成,也謝謝學姊們耐心的 指導和鼓勵,從一開始的懵懂,到現在能夠越來越上手,對於每個月 的自己,能夠有一點點的進步,都感到很滿足。希望未來的瘋北大能 越來越好,我們都要越來越好!

蔡沛岑

這學期加入學生會新聞部,開啟我的視野。採訪的事前準備、採訪資 料處理、寫成文稿,一步步完成我們看到的一篇新聞。每個月的瘋北大, 更是集結了 20 多人的心力。當一本剛印刷出來的瘋北大出現在各院的書 架上,擺放的整整齊齊,我總是感到寬慰:「當初加入新聞部什麼都不瞭 解的我,能有這一點貢獻,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編輯群,感到很值得。」

謝妤 2018 年的六月號是我第一次參加瘋北大的製作。看著瘋北大每 一個部分被大家分工,精心製作出來。比之前單純當讀者,做個幸福 小粉絲的感受多了許多。感謝瘋北大讓我對校園裡的人事物有了更多 的接觸。 瘋北大雖然是一本免費發行的校園刊物,但是它從外觀和內容 都讓讀者賞心悅目,有趣有料。看【瘋學權】、【瘋校園】時,瘋北 大是一本北大校園指南。讀【瘋專欄】中的校友或是在校生專訪時 , 覺得好像在大學裡大家普遍都是熟悉的陌生人的人際關係背景下,怎

黃蓬舟

麼認識了一個沒見過面但是已經很了解的新朋友。每個月打開當月的 瘋北大,總是能發現好多精彩,被熱切地傾注編輯們的所見所聞。為 瘋北大打 CALL ~

32


33


國立臺北大學第 18 屆學生會新聞部 發行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