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3 瘋北大 vol 94線上版

Page 1

【封面故事】教育改革,從你我做起

教育與美學的角力

【專欄】翻轉教育—改變,實踐教育本質

【瘋校園】學分學程:多元學習的另一種選擇

力嗎 ?

【瘋學權】聖誕樹 ? 和平鴿 ? 學生對校園事務真的有決策能

【瘋時事】從《告臺灣同胞書》四十週年,看臺灣何去何從

【瘋國際】孰是孰非?委內瑞拉總統之亂

20

.9 Vol / . AR 19 M

4


總編輯 吳玲臻 發行人 蔡雨璇

春暖大地,萬物更生,花開花落都是一年

副發行人 黃瀚霆

的週期,然而「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可

總編輯 吳玲臻

說是世界更新的最龐大也最艱巨的工程。我們都

副總編輯 陳奕寧

還是接受教育的人們,深受著無論體制內外變革

執行編輯 陳稟韜

吳玲臻

張雅雯

的影響,也因此我們應當清楚教育的重要,也同

黃瀚平

蔡沛岑

蕭岑育

時關心它的發展。

陳奕寧

洪敬慧

翁秀鳳

行政四的蔡鈞穎從小立志成為教師,大學期

吳沂珊

間修習學校的師培課程、至高中觀課,也甄選上

專欄作家 許雅琇

赴日本學校見習的機會。即使在沒有教育科系的

美術編輯 吳玲臻

陳奕寧

陳稟韜

北大,鈞穎也極盡所能擷取相關資源以充實自

蕭岑育

張雅雯

黃瀚平

己,期望未來能在教育現場實踐理想。

蔡沛岑

洪敬慧 翁秀鳳

吳沂珊

於「美感細胞」團隊成員來說,這是一件值得教

封面拍攝 北大攝影社 特別感謝 蔡鈞穎

「美」的事物在你心目中有多重的份量?對

高琬淳

美感細胞

育社會大眾的事。在募資平台發起《教科書再造 計劃》,美感細胞請來專業設計師美化小學課

發行月份 2019年3月

本,希望讓孩子從小就能接觸多元的「美」,擁

發行數量 600本

有更多揮灑創意的空間,更進而讓「美感教育」 開始在台灣受到重視。 常有人說亞洲教育是填鴨式、升學導向的, 在台灣成長的你我可能也深有同感,不過近年來 有不少體制內外的教育改革或新興模式出現,其 中不乏我們能夠善加利用的管道,這期瘋北大也 會在專欄中介紹。 最後希望新的學期,我們都能珍視受教育的 機會,好好利用自己學生的身份吸取新知與經 驗,成為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

國立臺北大學第 19 屆學生會新聞部發行 合作相關事宜請洽: ntpusunewsdept@gmail.com


目 錄 【三月份行事曆】

02

【瘋議題】 瘋國際 孰是孰非?委內瑞拉總統之亂

04

瘋時事 從《告臺灣同胞書》四十週年,

06

看臺灣何去何從 瘋學權 聖誕樹 ? 和平鴿 ? 學生對校園事務

08

真的有決策能力嗎 ? 瘋校園 學分學程:多元學習的另一種選擇

10

【瘋專欄】 封面故事 教育改革,從你我做起——行政四

12

蔡鈞穎專訪 翻轉教育——改變,實踐教育本質

17

教育與美學的角力——美感細胞專訪

22

【作家專欄】 雙魚老師的紀錄

27

【讀者投書】

30

【課後活動指南】

31

1


行事曆 三月 MAR.

SUN

MON

TUE

24

25

26

3

4

5

足球隊 練習

10

線上確認選課

17

11

12

18

19

AIESEC 海外成長 校園 說明會

24 25 22

31

26


WED

THU

FRI

SAT

27

28

1

2

6

7

8

9

招生說明會

親子讀經班 (每週五)

13

20

和平紀念日 放假

北大親善團

線上確認選課

彈性放假

向日葵志工社

14

15

16

21

22

23

晨星鋼琴社 第 12 屆台北大學鋼 琴大賽

吉他社 北韻獎報名截止

27

AIESEC 海外成長 校園 說明會

28

29

足球隊 練習

30 33


孰是孰非?委內瑞拉總統之亂 |執行編輯|蔡沛岑||美術編輯|陳稟韜|

雙總統出現 1 月 23 日, 委 內 瑞 拉 反 對 派 領 袖、 現 任 國 會 議 長 —— 胡 安. 瓜 伊 多(Juan Guaidó)以「選舉無效」、「舞弊大選」、「治國無方」為由,公開反對執政將近 6 年、 長期反美的現任總統馬杜羅(Nicolas Maduro)的執政合法性,並在首都卡拉卡斯自立 為「臨時代理總統」,手持憲法副本,號召委內瑞拉人民聽他的號令。超過 10 萬民眾 紛紛走上街頭,他們占據了市中心,以行動支持反對派領袖瓜伊多推翻馬杜羅政權,現 場一度爆發警民衝突,瓜伊多宣布,日後將由他接掌國家行政權力,成立過渡政府並舉 行大選。瓜伊多此舉立即獲得美國總統川普支持,川普也發表聲明,呼籲其他西方國家 跟進,承認瓜伊多政權是委內瑞拉唯一的合法政府,現任總統馬杜洛的權力是非法的, 更呼籲委內瑞拉人民勇敢反對馬杜洛及其政權,同時川普也表示將繼續充分利用美國的 經濟和外交力量來推動恢復委內瑞拉的民主。

馬杜洛政權 56 歲的馬杜洛,自 2013 年贏得總統大選以來,便任委內瑞拉的總統,但去年 的總統大選,在反對勢力發動抵制後,投票率僅有 46.1%,與 2013 年總統選舉高達 80%的投票率,形成強烈對比。其中,馬杜洛得票 580 萬,最接近的對手法康(Henri Falcon)只獲得了 180 萬張選票。在一整年抵制選舉的行動下,不僅不少國家都認為 該選舉無效、多數人民也十分不滿,但馬杜洛仍無視國際社會的譴責和批評,成立「制 憲議會」(Constituent Assembly),架空反對黨佔多數的國會,並成功連任,且在 1 月 10 日宣誓就職。馬杜洛政府這場選舉遭到國內反對派的杯葛,許多反對派知名領導 人遭到軟禁或被禁止參選。在超過 54%的選民缺席投票的情況下,馬杜洛仍宣布就任, 中南美洲數國指稱他該次舉行大選是個騙局,也警告他不要連任,美國則拒絕承認馬杜 洛連任的合法性,指控他「非法篡奪」了這個國家,而巴拉圭則宣布切斷與委內瑞拉的 外交關係。

4

圖片來源:法新社


委內瑞拉憲法規定,如果總統一職被認定為空缺,應在 30 天內召開新的選舉,在 此期間由國會主席擔任臨時總統。然而馬杜洛上任後,反對派不承認選舉結果要求他下 台,政府便下令軍方鎮壓反對派,造成多人死傷。委內瑞拉的國內生產總值更在 2013 年至 2016 年期間下降了 27%,曾是拉丁美洲最富裕國家的委內瑞拉在 2016 年開始陷 入飢荒,國內 90%人口生活於貧窮線下,此外,國內的基礎設施也非常不佳,電力和 自來水短缺、公共運輸數量不足,銀行提款機無法領錢等。當今委內瑞拉正處於嚴重的 經濟和人道危機之中,由於缺乏糧食和藥品,300 多萬居民離開委內瑞拉,國際貨幣基 金預測,委內瑞拉 2019 年的通貨膨脹率可能高達 10,000,000%。除此之外,馬杜洛政 府還被國際組織指控犯下危害人權罪,在全國逮捕了約 4000 名政治犯,對他們施以酷 刑,許多人甚至在未經審判的情況下被關進監獄。

國際上支持誰? 美國之外,瓜伊多已獲得阿根廷、巴西、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 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巴拉圭、秘魯、厄瓜多等 10 個國家的支持。歐盟也催促委內瑞 拉舉行自由選舉,歐盟理事會常任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也表態希望歐洲國家團 結,支持臨時總統瓜伊多;不過墨西哥、古巴、玻利維亞、土耳其等國目前仍表示支持 馬杜洛,而俄羅斯總統更親自致電總統馬杜洛表達支持,並警告美國別企圖干預委國情 勢。在美國表示支持瓜伊多後,馬杜洛也即刻宣布與美國斷交,要求美方人員在 72 小 時內離境,並再次強調自己是民選的合法總統,絕不姑息反動勢力勾結「外國政府」顛 覆政權。但美國國務院發聲明回應美國不承認馬杜洛政權,因此無權宣布委內瑞拉與美 國斷交,川普還警告馬杜洛不要鎮壓反對派,否則將實施更嚴厲的制裁,目前在外交上, 美國法院可能會把委內瑞拉外國資產的控制權交給瓜伊多掌控的國會,削弱馬杜洛的勢 力。而軍隊仍掌握在馬杜洛手上,儘管瓜伊多持續向委內瑞拉軍方發出「投誠」喊話, 呼籲軍隊與警察應與人民及法治站在同一陣線,多數軍方仍不為所動,持續鎮壓反政府 抗爭者,如今是否能將政權轉移,全世界都在關注。

圖片來源:歐新社

圖片來源:路透社

5


從《告臺灣同胞書》四十週年 看臺灣何去何從 |執行編輯|洪敬慧| |美術編輯|黃瀚平|

兩岸對《告台灣同胞書》之立場

圖片來源 :CNN

1979 年元旦,由中共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彼 時因正值與美國建交,中共宣布停止對金門、馬祖砲擊,暫緩台海緊張氣氛,並發 表《告臺灣同胞書》,此公開信算是中共第一次對臺以正式文書發表公開聲明。其 主要內容為,呼籲臺人能認同並且回歸祖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政 府,堅持中國統一。而面對中共發布的《告臺灣同胞書》,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蔣 經國,則提出「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回應。 《告臺灣同胞書》發表至今四十年,現任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主席為紀念此公開 信,於今年一月二日發表四十週年言論,再度重申統一之必要和急切,堅持一個中 國原則,不承諾放棄以武力方式進行統一。並且強調在人民生活的各個層面,兩岸 都應該相互交流與受惠,從經貿合作,至文化教育交流;又從社會資源,到基礎建 設之協助。像是金門、馬祖地區,已在 2018 年八月和對岸正式通水,未來還以通 電、通氣、通橋為目標。 而蔡英文總統當日召開記者會回應習近平的言論,強調不接受一國兩制,也不 承認九二共識。原因在於九二共識是建立在「一個中國」的立場之上,然而多數臺 灣人無法認同。蔡英文總統也說明,身為一個民主國家,需透過人民的授權,政府 才有權和對岸進行政治協商等議論。這似乎是蔡英文擔任總統以來,第一次公開反 對九二共識;許多人更認為這是她在民進黨於去年底的九合一選舉慘敗後,表現最 好的一次。

兩岸話題延伸至國際情勢 2019 年進入到第三個月,除了兩岸對《告臺灣同胞書》四十週年的熱列應對 外,過去這一年至今,兩岸多了不少話題性極高的尖峰議題。像是金馬獎最佳紀錄

6


片導演傅榆的獲獎感言所引發的臺獨風波;新任高雄市長韓國瑜上任後,大力鼓勵中 國投資、歡迎中國人觀光等。而這些話題和其所發揮的影響力,在習近平這次的演說 中,似乎也能看見幾分影子。像是他指出臺灣的民生經濟多半需依賴中國,不論是出 口貿易,還是中資投資臺灣產業等;重申絕不鼓勵任何分裂中國領土的言論和行為, 說明統一才是兩岸問題唯一的解決之道。 以上看似只是兩岸之間的問題,可是每一項議題的影響,遠大於字面上的敏感, 多半會牽扯上國際政治。看到現階段的美中兩大國貿易之戰,以及政治上互不妥協; 美國和北韓示好、南北韓的破冰,也都和中臺局勢互相牽扯。 夾縫求生存,夾縫求安全 如今由於中國在國際上持續對臺灣主體性的干涉,臺灣在各處被打壓更時有所 聞。像是多個國際企業接連更改我國於其官網上的名稱、中國引渡我國罪犯至中國受 審、我國海空領域常受侵擾、連續兩年未接獲世界衛生大會(WHO)的邀請等。不 過在細數臺灣在外交上被打壓的例子之餘,不妨將眼界提高一層來看看世界各國的局 勢,再對臺灣的處境下定論也不遲。例如,從美、中大國之間的不和諧開始思考,兩 大國的不合,對臺灣而言代表什麼,會不會對臺灣這個小小島嶼來說,是最安全的時 候?臺灣本身有的優勢和籌碼並不少,與其思考該往何處靠攏、選邊站,臺灣人在現 有的時間及空間內,好好自省臺灣對兩岸問題的立場應為何,多從不同角度理解兩岸 的歷史脈絡,從中學習並記取教訓,再來思索兩岸關係,及臺灣的地位和歸屬。

圖片來源 : 中央社

7 圖片來源 :BBC


聖誕樹 ? 和平鴿 ? 學生對校園事務真的有決策能力嗎 ? |執行編輯|鍾政廷||美術編輯|張雅雯|

學校的新「建設」? 近來在學校內和學校周圍出現了兩件裝置藝術品,分別是校門口的北大聖誕 樹和在本校商學院接近行政大樓處的和平鴿雕像。在學校的建設下,本校區確實比 2001 年時的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要成熟不少,不過在本校三峽校區近二十年的 發展歷史中,有一件事情正在慢慢的浮出水面,那就是學生對本校的重大決策只有 極少或根本沒有機會去認知,就更別說是可以參與決策或是可以表達學生意見讓校 方知道的管道。

藝術 > 實用 ?學校 > 學生 ? 作為「國立」大專院校,國立臺北大學的任務即為培養本國高等專業人才之 專業院校,並以培養菁英學者及國家棟樑為目標。而做為一成立約 20 年左右的新 立大學,「預定地大學」一直都是本校揮之不去的別稱,雖然就依本校規畫的校區 建設計畫,學校正循序漸進的完成應有的建設。只不過大學應是教育莘莘學子的地 方,建設應有的建設,培養菁英及國家的棟樑,怎會是將本校的門面用本校學生都 不認可的裝置藝術來裝飾,本校校內的藝術品們亦是如此,何不將校友所捐贈之資 金用於更能體現資金用處的地方,如 : 腳踏車棚,學校內的建設 ( 大樓,整修校內 道路⋯⋯) 等更實用之處。學生們做為國立臺北大學的主體,卻對自己的校園建設 無從得知亦沒有決策權,如此對學生而言,無非是剝奪學生對母校的認同感。

學生決策 ? 校園民主 ? 對筆者而言,筆者認為大學生希望的無非是公平與正義而已,與公平正義平 等的自由 ( 學生自治 ) 是學生會學生權益部所冀望達成的最後目標。在學生自治的 理想現實下,學生對校內外有關本校學生權益的事務擁有參與決策的權力,如本校 增設裝置藝術品、本校英檢門檻存廢的議題…等。但是在北大內,所有事務並非如 我們想像的那樣,就以聖誕樹為例,聖誕樹雖是由多個地區的扶輪社共同捐贈,有

8


這份心意捐贈、貢獻學校對筆者而言是非常開心的,但捐贈時學生不得而知,捐贈 物品亦不得而知,放置地點亦未和學生討論,就直接設置於本校大學路正門。學校 在接受捐贈時,可以理解學校實屬需要考慮學校與校外及周圍社區的互動沒有錯, 只不過學校做為接受方不一定要以此做為信任關係的開端,可以以合作辦理活動為 開端,增強雙方的信賴關係,再接受捐贈之裝置藝術品,只不過校方顧及了校外, 卻忽略了校內大多數-學生們的意見,本校學生對國立臺北大學而言應該是共同進 行學術研究及共同商討本校未來發展的夥伴吧。對許多大學而言,校園民主已非口 號,而是實際的行動,舉國立政治大學為例,學生代表不只在學校各級會議都佔有 一定比例的分量,校方在學生反映意見時都給予尊重,並將學生視為協助該校在學 術研究上進步及共同發展大學校園的夥伴。北大若想要成為更好的大學,這一步是 北大雖艱辛但是不得不踏出的一步,放棄家父長式的權威性管制,實施平等全面開 放學生參與決策的友好環境,讓學生能夠真正成為國立臺北大學的共同成員。

拿回對校園的決策權 大學校園,是許多人在高中生活後嚮往的自由學習場所,校園民主的萌芽也 以大學為基礎開始推廣,學生做為學校的一份子,正如我國公民做為國家的一份 子,雖然我們沒有權力,但做為群體中的一份子,參與決策是我們的權利亦是我們 的義務。校園在名義上屬於教育部管轄國立臺北大學所有,但在大學的實際運作 下,學生和教職員才是組成這個學校的整體,而現代民主中審議式民主的精神應自 大學生在學時培養,以學生為載體,教導社會大眾以詳細的討論帶給群體最大的利 益,如此才能帶給社會回饋,而絕非一意孤行的掌握權力,不開放參與討論決策, 如此只是徒然增加學生和社會大眾的反感而已。

後記 筆者只來北大一個學期而已,雖然不多,但這也足夠了,對北大的學長姐們, 這些都是一直存在的問題,這一篇文章是給北大的所有人一個想法,一個目標,許 北大的學生自治有一個更好的未來,許各大學的校園民主有一個更好的未來,以此 文紀念校園民主的各位學長姐們的努力。

9


學分學程: 多元學習的另一種選擇 |執行編輯|黃瀚平||美術編輯|翁秀鳳|

對自己本科系的課程的課程較不感興趣嗎 ? 又或者想要更加多元學習,卻覺得雙主修或輔系 負擔太重 ? 事實上,學校開設 27 種學士學分學程,透過跨學系,甚至跨學院的合作,提供學生 想要跨領域的第三種選擇,修滿一定的規劃學分後,即可透過申請而取得學程證書。 以下將分則介紹一些這學期新開設或較具特色的學程:

1.性別與人權學程 為了讓有興趣的學生能夠培養更多關於性別相關的知識,以及增進對於人權理論、法制及 工作實務的了解,法律學院和社會科學院於本學期新開設性別與人權學程,學生只要按規定修滿 15 學分,即可向社科院申請該學分學程的證書。該學程結合許多不同領域的課程,從多種不同 的面向來探討性別議題和人權議題,如該課程必選修其中一門是「民法親屬」的課程,即是從法 制面去探討社會對於性別以及家庭結構的影響,而另一必選修課程「性別關係」則是透過社會學 的視野,分析與性別相關的社會現象,如節慶習俗、同志運動等等。除此之外,該學程亦會常常 邀請許多不同的人權實務工作者前來演講,讓學生更加了解相關工作真實的樣貌。

2.ESP 專業英文菁英學程 許多人在上了大學之後就較難有機會再雙向互動式的學習英文,想增加英文能力卻又不想 再多出額外的花費,那麼專英學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該學程是由語言中心開設,在英文的聽、 說、讀、寫四個面向都至少須選一門指定課程修習,而其他的課程有不同的主題,可依照自己的 興趣選修,該學程的課程涵蓋多元,包含商業、新聞、旅遊、文化、學術等等,全部課程皆為全 = 英語授課,甚至有部分課程還有與外國學生交流的機會,能在較無壓力的情況之下增進英文程 度,且只要必修和選修各個修滿 8 學分,總共 16 學分即可申請學程證書。 然須注意的是,該學 分學程的課程必須是已修過大一英文或是已經免修或抵免大一英文課程者始能選修。

10


3.職涯探索及創新創業學程 在大學時期雖然資源不少,能夠多加利用,並幫助自己增加許多不同的能力,有時卻難免 會對未來感到迷茫,那麼這個學程能夠幫上忙 ! 該學程由通識中心開設,除了職涯探索和創新創業兩類學群的必修之外,還將選修課程分 成了五大專業領域,分別是自我探索、溝通、管理、法律、實習,課程綜合性高,相較其他學程 也更加具備多元性和廣泛性,尤其是溝通和實習的部分,會接觸到各種不同的人,因此更能夠增 加對於職場環境以及某些實務工作的了解。本學程修滿必修 4 學分,該 4 學分應由職涯探索和創 新創業兩大學群各挑兩學分修習,而選修課中則在五大專業領域中至少挑三種修滿 12 學分,總 共 16 學分即可取得學程證書。

4.智慧財產權學程 在人工智慧、經濟及多種形式的著作蓬勃發展的今日,智慧財產權更加地受到重視,以保 護人們的心血結晶,若能夠增進關於這方面的知識,除了幫助別人及保護自己的作品之外,還能 夠更加的尊重他人的創意和巧思。該學程除了有關於《智慧財產權法》的相關課程之外,亦有中 文領域、電資領域以及經濟領域的課程,在法律之外能從更多不同的面向去思考並處理智慧財產 的相關問題。而欲取得本學程的證書需修滿其課程 15 學分,其中需修滿 3 學分的必修、4 學分 的專業必修以及 8 學分的專業選修,另外,該學程規定學生修讀時,須至少有 6 學分的科目不屬 於自己的系所。

5.人工智慧學程 現今常常聽到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即人工智慧 ),但一般常常是聚焦經濟以及社會 層面的討論,反而較少對於其技術深入著墨,若能了解其運作原理,以及如何應用,則能從更加 深入的角度去探討現代社會及未來會面臨到的問題,而在北大以社會組科系為主的學校中,也能 夠在學習如何利用人工智慧的技術中,拓展和自己的專業更加不同的能力,增加競爭力。本學程 要修滿 21 學分方能取得學程證書,除了 15 學分的共同選修之外,學生至少要跨領域選修課程 6 學分,且這 21 學分之中至少須有 6 學分不屬於其主系、雙主修學系及輔系之必修科目。

現今社會變化快速,學分學程是其中一種能夠讓自己更多探索興趣及增加專長的方法,若 能多加利用,相信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更多資訊請上北大學程拼圖 : http://lms.ntpu.edu.tw/board.php?courseID=28286&f=doc&cid=1741586

圖片

來源

:E

ngli

sh E

xpre

ss

11


教育改革,從你我做起

—行政四蔡鈞穎專訪 |執行編輯|張雅雯|蕭岑育|翁秀鳳|陳稟韜| |美術編輯|蔡沛岑|

近年來臺灣興起了一股「教育熱」,體制內學校積極嘗試翻轉教育、 學習共同體等新式教學方法,體制外的實驗學校也持續增加。在教育改革的 浪潮下,大家開始批評政府的教育政策是空中樓閣,學生與家長不知道該如 何因應變動的大考制度。行政四的蔡鈞穎曾參與過兩屆的史懷哲教育服務營 隊,以及甄選上「日本中華學校教育見習課程計畫」赴日進行教育見習,本 期瘋北大邀請鈞穎和我們分享她身為第一線的教育實踐者,對教育的熱情以 及相關議題的看法。

12


圖片來源 : 蔡鈞穎

踏上教育之路 「從小時候就很享受教別人的過程,

的教育理想。在師培課程當中,有發現什

夢想是當一名老師,即使國中時一度嘗

麼特別之處嗎?鈞穎告訴我們,這是一個

試否定這個想法,但其實心底還是嚮往

理論與實務並重的課程,會將課堂所學的

的。」鈞穎從小就立志成為一名老師,高

理論帶進教育現場來檢視:「不管是教學

中加入英文研究社並擔任教學長,在教學

原理、教育議題專題、教育心理學等課都

的過程獲得成就感,從而更加堅定了她的

會拉回教育現場看;例如,現在教育現場

志向。「即使再累,還是覺得,嗯,這就

發生了什麼事情,那這樣的教學方法是否

是我喜歡做的事,所以一點都不會累。」

適用這個教學環境。另外像青少年發展、

鈞穎說道。鈞穎也提到,自己在求學階段

特殊教育導論等,都是幫助老師認識將來

的每個班導都對她有很大的啟發,讓她想

可能會在教育現場遇到的狀況。」要完成

要成為支持某個孩子或是一群學生心靈的

師培,每一科的老師都有不同專門科目的

力量。原先第一志願是師大英語系的鈞

要求,像是公民科就必須修政治學、民法

穎,在升學過程中誤打誤撞進了北大公

概要、個體經濟學、社會學等,這些課在

行,「來到北大後當然有點難過,不過後

北大都可以修到,但如果是北大沒有開的

來發現,現在的一般大學也有師資培育

課,就必須要去外校修;提到北大的師培

制度,可以修習教育學程並搭配專業課

課程也是有其特別之處,鈞穎說:「北大

程。」所幸條條大路通羅馬,讓鈞穎即使

師培中心比較創新,時下探討的議題與教

在沒有教育學系的北大,也能繼續建築她

學法,甚至是十二年國教,都會透過課堂 或是講座,使師資生有機會接觸、學習與 運用。」

13


教育,為何存在?

14

教育的本質與目的是什麼?鈞穎說,

而對於近年來吵得沸沸揚揚的十二

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並

年國教,鈞穎認為應該看清楚整個教育體

應用所學在日常生活中;不過必須有足夠

制的脈絡跟與目的,而不是一直批評考試

的學科知識為基底,思辨才能聚焦。「尤

制度的變動。「我覺得教育政策時常在變

其是公民科,你單理解理論是不夠的;討

動是理所當然的,因為社會一直都在在改

論式教學或議題式教學,都很適合用在公

變與進步;我個人認為政府提出來的方向

民科,那我最理想的教學模式就是以學科

是好的,像十二年國教是素養導向的教

知識為基礎,輔以社會時事的教材,讓課

學,強調知識和能力的運用、解決問題的

程加深加廣,最後加上學生對這個議題的

能力。如果要讓教育改革成功,第一線教

討論與思辨。」聊到現在越來越多元的教

師的正向態度與配合是很重要的,所以才

學方法,鈞穎也表示:「每個老師都要思

要透過多開研習與教師社群的討論,來帶

考所使用的方法適不適合這個科目,要用

領教育現場的老師去推動教育改革。」至

這個方法帶給學生什麼;很多時候老師為

於考試制度方面,鈞穎說,因為希望能培

了讓學生思考,把講述的比例降到很低,

養學生思辨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開始

每堂課翻轉、翻轉再翻轉,快要翻到外太

出現越來越多素養型導向的考題,強調知

空去了。學生根本不知道老師在做什麼,

識的整合與活用,考試領導教學,這也迫

因為沒有學科知識的基礎,會讓學生開始

使老師必須在教學上做出改變,加上家長

做無限的想像,無法回歸到知識架構,也

與學生抓不到考試的方向,自然會開始批

不能實現創意發想。」鈞穎認為教學活動

評;不過如果能看到十二年國教背後的理

是用來輔助學生學習的工具,不能本末倒

念,就會知道學者和專家們都在努力為臺

置,為翻轉而翻轉。

灣營造一個更好的教育環境。鈞穎對於決


策者力求改變的用心是肯定的,但她同時

彼此幫助。」那在教學方法上有什麼不同

認為政府要多做宣導,讓老師、家長與學

嗎?鈞穎笑著坦承她本來以為臺灣教育很

生知道為什麼要推動這樣的改革。

落後,外國的教育方式比較前衛,可以出 去見見世面,不過到了日本,才發現,因

走出臺灣,走入教育現場 曾經到日本的華僑學校「橫濱中華

為受限於課堂時間與教材內容,老師其實 也是以講述教學為主,頓時就不覺得對臺 灣的教育這麼悲觀了。

學院」、「東京中華學校」見習,鈞穎從

至於到永春高中的觀課經驗,鈞穎

多元文化的教育現場學到許多。「我看到

說:「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師跟我分享她

最大的不同是他們對多元文化的認同,一

的職業病,就是走在路上,看到某個招牌

間學校就有日本人、中國人、台灣人、中

就想到『這可以跟學生分享一下』,或是

日混血、台日混血,至少五個不同的族

看到什麼新聞事件就會說『這可以跟某一

群,所以那裡的孩子必須去認識與接觸多

課結合』。她的生活和所見所聞都能跟教

元文化、包容多元價值。臺灣雖然有新住

學做具體連結。」這讓鈞穎感嘆:「原來

民,但頂多一班一兩個就算多了,而且通

當老師可以這麼有熱誠,看個連續劇也可

常爸爸或媽媽其中一方是臺灣人,所以相

以想到議題或是考題,很清楚該如何出一

處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如果是中國人

個情境讓學生練習。」也因此,鈞穎深信,

跟日本人相處,就需要更多的磨合與尊

身為一名老師,不能讓學科跟生活脫節,

重。舉例來說,見習時在營隊中的課程,

而是要具體地連結在一起,在課堂中加入

有些日本小學生的中文程度不好,中國學

時事與議題,讓學生意識到很多問題是有

生或臺灣學生都很願意主動為他們翻譯,

待解決的,而且要幫助學生運用他們的知 識、想像、創意去解決。

15


改變生命的使命 現行的教育環境競爭激烈,鈞穎相信培養競爭力的方式就是增加自己的專業能力, 不能只會本科系的東西。少子化衝擊下,教師需求漸少,好不容易出了一個缺額也要與 兩三百個人競爭,流浪教師的情況因而隨之嚴重。如何累積自己的實力於是成為教師的 首要任務,對此,鈞穎認為:「必須具備多重專業,能做跨領域的整合;有沒有辦法改 變這個環境,必須先從改變自己開始。」 「有一句很老套的話,叫做『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這句話給予我許多啟發, 也是我想實踐於將來的自我期許。其實學生跟老師的緣分很特別,一個老師與班上三十 幾位孩子,每位孩子都有不同的生命故事;我想老師們在意的不是學生成績表現多好, 而是因為老師一句鼓勵的話、一個小故事或是真摯的陪伴與教導,帶給學生改變,讓學 生往好的方向邁進。」在鈞穎心中,教育是一種使命,它代表著自己無論何時何地都想 要盡自己的專業與熱忱去協助孩子們,因此她不會因為環境變動而泯滅熱誠與夢想。最 後,鈞穎也鼓勵想成為老師的同學,要對自己有信心,培養扎實的專業能力,不管未來 是到學校或是非營利組織及其他教育相關單位,都能勇敢地站上講台、走進學生的生 命,為教育領域貢獻一份心力。

16


| | 改 變 , 實 踐 教 育 本 質

翻 轉 教 育 |執行編輯|陳稟韜|陳奕寧|吳沂珊| |洪敬慧| |美術編輯|蕭岑育| 近年來臺灣多了許多致力於改變教育現 狀的思想及理念,其中不乏有透過創立教育 平台而實踐的成功案例,包括在現今的體制 內做出一番改革,於小學、中學內,透過不 同的教學方式,使「教育」這件事,不再只 是空泛的理想,而是實際的計畫及目標。透 過這個專欄,向讀者介紹四個翻轉教育的案 例以及兩個新式教育平台。

17


體制內的翻轉教育 一、清大實驗教育方案 近年來,國小、國中、高中的實驗學校,對大眾或許並不陌生,而這些高中(含) 以下實驗教育的法源依據,是來自於民國 104 年由立法院讀通過的「實驗教育三法」。 去年(107 年),立法院再次通過了實驗教育三法的修正案,將實驗教育的範圍向上擴 展至高等教育,因此將來,很可能還會有「實驗大學」的出現。 在嶄新的實驗大學型態出現以前,清華大學率先推行了校內的「實驗教育方案」, 不僅提供給特殊選才的學生提出申請,也開放一定比例的名額給一般考試入學的學生。 在清大的實驗教育方案下,除了規定的二十八個校訂必修學分以外,其他的課程都由每 個參與方案的學生自主規劃,例如訂立主修名稱、跨校修課、組織實習、海外學習等, 皆由學生主動規劃和爭取,學習範圍不侷限在教室內,反而更重視專題實作。 清大也替每位參與實驗教育方案的學生設置學習輔導小組,協助學生規劃與聚焦學 習內容。有別於以往大學教育,學習空間限縮於教室內,且以由上而下的知識傳授為主; 實驗教育方案更注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鼓勵學生規劃更適合自身需求的學習模式, 主動出擊探索知識。

二、埔里國中老師自編「偷插電」資訊教材 謝宗翔畢業於臺師大資訊教育系,是埔里國中的資訊老師,但在成為資訊老師之 前,他曾經因為電腦課還未納入正式課程,當了十幾年的數學老師。然而當他再次做回 本業時,卻發現課本內容老舊,無法跟上現在的學習需求,因此花了一學期的時間,自 編了一套教材-「偷插電的資訊科學」。 所謂的不插電(Unplugged)教學,指的是不需要電腦,只要紙筆與簡單的教具即 可進行的學習方式。而插電(Plugged)教學,指的是透過電腦的操作,學習資訊科學 的知識。由謝宗翔、顏國雄兩位老師合著的《偷插電的資訊科學》,結合了插電和不插 電的概念,在一般教室或電腦教室都能使用。這本資訊教材不同於傳統的課本編排和課 程設計,以遊戲、解謎、魔術等方式,刺激學生的學習動力,引導學生主動求知。

18


體制外的翻轉教育 一、綿羊犬藝術公司:「寓教於樂」教學產品 綿羊犬藝術有限公司是國內第一間

圖片來源:綿羊犬官網

開發幼兒「動手學習」式教育玩具的新創 公司。創辦人林啟維以「教育應該讓小朋 友覺得有趣,而不是枯燥乏味的東西」為 出發點,毅然決然埋首開設教育性遊戲的 創業之路。他認為,臺灣學生不知道為什 麼要學習,甚至有時候,有些家長與老師 本身也不明白學習的動機與應用,透過遊 戲這項媒介,孩子們能邊玩邊學,在思考 的過程中,他們不只會主動釐清問題和原 因,也會增添孩子們的學習動力。 以去年十月推出的最新桌遊「海洋危機」為例,這款遊戲從國小到成人都適用,它的 核心概念是廢棄物處理,玩家將面對來自陸地、沙灘、海洋的廢棄物大災難,其中更包含 了海龜產卵、治療受困海豚、破窗效應等真實生態現況,玩家需要透過回收、淨灘、環保 用品、綠色科技研發等方式找尋問題的解決之道。雖然近年來海洋保育議題對臺灣人民來 說已不陌生,人們可以透過課堂、網路影片等方式理解海洋面臨的生態問題,但對孩童來 說,只有透過切身參與遊戲、從中體驗垃圾堆積的緊張與危機感,才更能產生共鳴,有效 學習這些生態知識。

二、新北創客漾:動手做、真學習 新 北 市 政 府 為 了 提 升 孩 童 的 學 習 熱 情, 自 2015 年 起 大 力 推 動 創 客 教 育。 創 客 (Maker)一詞,來自於製作者(Maker)與駭客(Hacker)二字,強調只有透過「手做」, 才能將「創意」具體實現,現代社會的孩子們總是享受無微不至的照顧,強調讀書升學, 卻很少有機會親身參與製造與創造的過程,進而讓他們的創意遭受限制,因此「培養孩子 動手實作、勇於接受挑戰並解決問題」成了創客教育的初衷。

19


新北教育局透過課程、活動、講座等形 式,在新北市多所高、國中及小學內建置「創 客教室」,強調動手實作,讓書本上的學科知 識不僅僅是紙上談兵,而晉升為學生能實作應 用的能力,這個計劃的實際成果包括:鶯歌工 商發展出結合數位設計及皮雕工藝的數位文創 商品;金山高中結合國高中學程,發展「科技 創客」、「電子商務」等特色課程;板橋高中 結合生活科技及藝文,由設計思考出發,發展 圖片來源:新北創克漾

出貼近實際生活所需的手作木工、特教輔具及 桌遊課程。

教育平台 一、Hahow 好學校 Hahow 是一個由四位七年級生創立的線

(圖片來源:Hahow 官網)

上課程學習平台。他們認為即使現在大學的課 程「看似」能夠讓學生多元學習,但實際上還 是有許多限制,包括擋修、人數上限、時間難 以配合等等,導致許多學生其實無法真正拓展 學習領域。另外,在社團活動方面,自由度跟 時間都缺乏彈性,而且還有人際關係的問題藏 在社團中。Hahow 團隊希望能破除時間、地 域的障礙,設立一個可以讓不同年齡層與地區 的人都得以學習各樣技能與知識的平台。 Hahow 的課程從「攝影」、「Excel 與 AI 應用」到「植物手繪」、「甜點製作」;跨足 設計、商業、烹飪、語言等多元領域。老師來自四面八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業,其中也不 乏知名新媒體、表演者,像是臺灣吧、圖文不符。 Hahow 首創了「募資開課機制」,只要老 師在平台上公布課程大綱與內容,並在一定期限內獲得學生的募資,這門課即正式開課,確保 老師不會白白準備,學生也能上到自己有興趣的內容。許多人透過 Hahow 順利轉職,偏鄉的 父母幫助孩子找到了適合的才藝教師,甚至有人一圓 DJ 夢。Hahow 顛覆了傳統對「教學」的 定義,以「知識共享」為基礎出發,為臺灣教育注入一股新的暖流。

20


二、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 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的創立受到美國 可汗學院的啟發,致力於使用科技改善學生 在學習上的「不平等」。均一的團隊發現, 國小與國中的班級內,學生程度落差甚大, 老師若要顧到每個人的學習狀況,有執行上 的困難,而程度落差的後果,就會有許多年 輕生命放棄學習與成長的機會;所以均一規 劃了一個教學平台,幫助學生按照程度與學 習速度觀看課程教學,老師也能在後台了解 圖片來源:均一臉書粉專

每一位學生學習的進度。

均一平台透過線上教材設計加上與教學現場的合作,逐步消弭了程度落差與城鄉差距帶 來的負面影響。截至 2016 年,均一已經有了 5952 部教學影片、25628 道習題,而且幾乎每部 影片都是由均一的老師們照著教育部的課綱內容親手錄製;均一更進入教學現場,與國教署簽 約,在國中、小的補救教學中設置均一的課程專區,也在苗栗和基隆的學校與老師合作,用均 一的教材進行補救教學、舉辦教師研習與工作坊,讓老師們了解該如何透過均一平台營造一個 友善的學習環境。

體制內外對教育的改變,從教材改善到教學方式的多元變 化等,讓我們看見臺灣教育的新希望,同時也是對固有的教育價 值提出挑戰。翻轉教育的定義究竟為何?答案因人而異,只期盼 所謂的翻轉教育不單是翻轉具體的教育方式,更是翻轉你我對教 育的思維,並且實踐於生活。

21


|執行編輯|陳奕寧|吳玲臻|黃瀚平|吳沂珊| |美術編輯|吳沂珊|

歐洲的街道、臺灣的扛棒;阿姆斯特丹的市徽、臺灣各縣市的 市旗。在美感重視程度上,臺灣和其他國家似乎從來就沒有可比性, 然而或許我們都錯了,我們的國家從來就不是不夠美麗,而是缺乏用 心。美感細胞團隊自 2014 年起在台灣掀起了一場美感革命,他們從 白手大學生到有為創業家;從被動接受公家機構的僵化教科書到進入 體制實施美感教育。這一次,我們邀請到美感細胞共同創辦人張柏韋 ,和我們一同分享美感細胞團隊的美學理念與創業過程。

(本專欄圖片由美感細胞提供)

22


美感的覺察:全因我們「在乎」 美,是一種藝術、一種態度、一種似

個相對的概念,並沒有絕對值。因此在「絕

乎具體卻又無比抽象的存在,我們很難定義

對的好看」與「絕對的多元」中,美感細胞

什麼是美、什麼是不美,全球 75 億人口,

團隊認為與其告訴孩子們什麼樣是好看,不

每個人的審美觀更不盡相同。於是我們發

如在教科書的設計上盡量呈現多元元素,這

現,人人都有自己絕對的審美,「其實每個

種多元的美感呈現方式,能夠讓孩子們在很

人所喜歡的都不一樣,你的生存條件、成長

小的時候就接觸多種美感形式,進而發掘什

背景、甚至是你的文化脈絡不同,你所喜歡

麼是自己喜歡的、什麼是自己不喜歡的,從

的東西就可能發生改變。」美感細胞共同創

小培養起自我的審美經驗,讓美感教育透過

辦人張柏韋說道。假如有人喜歡玩芭比娃

教科書真正落實到生活中。因此關於美感覺

娃,可能會因此對芭比產生獨特的審美觀;

察,需要回歸最重要的一句話:「審美的起

就算是所謂的「宅男」或傳統印象中較沒有

源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你開始在乎所有你身

審美的人,也可能對電腦、對自己喜歡的事

邊世界的時候。」

物有獨到的美感經驗。因此,談美感的方式

美感的建立:文化資本的累積

事實上可以分為兩個層面:「絕對的好看」 以及「絕對的多元」。 既然每個人都有一套審美標準,美感 細胞團隊在設計小學課本時,是怎麼定義美 與不美的呢?由於「美」這種東西本來就沒 有標準答案,「什麼東西比較美」其實是一

臺灣人的實用主義在生活上隨處可見, 一般人對於商品傾向挑選便宜耐用的,在事 物衡量標準上,也會看重實際面的 CP 值問 題。當我們詢問到應該如何在美感與「俗擱 大碗」間做選擇時,張柏韋答道:「實用主 義、CP 值高這種心態,某種程度上反映了

23


社會還不夠有錢。」一個國家的人民

專案,真正規劃成一個美感教育系統,並透

品味,事實上會和這個國家的「經濟實力」

過生態圈的方式讓更多人加入他們的行列,

和「文化累積」成正比,而足夠的文化積累

形成更長遠、更有影響力的美感產業鏈。

更會讓美感變成另一種實用。具體而言,假

「我們需要有出版書籍的出版社、寫書的老

設我們今天累積了足夠的財富,也不會突然

師、專職的編輯、還有使用者、或者我們的

讓我們的時尚品味變好,不過相對的,如果

設計師,然而產生問題的空隙其實明顯在於

我們經濟條件允許、生活環境中又有足夠好

很多時候設計和教育間是無法溝通的。」

的美感教育,我們就能累積相對應的文化資 本,建立起好的美感知識。

美感細胞團隊目前遇到最大的阻礙是, 設計師通常都是針對年紀較大的成年人做設

「當然,如果想提倡日常人的美感,

計。然而一本設計給孩子們的教科書,他們

也有一些軟性的做法,就是讓他去看一些多

需要從孩子們理解並感興趣的範圍去構思,

種美的不同形象。」例如我們今天看一部日

因此這段設計與教育間的理解落差需要研

劇、韓劇,劇情中的生活狀態某種程度上會

究、而研究需要成本,出版社、設計師、老

影響到觀者對自己生活水準的想像,美感有

師、編輯方面都是同樣的道理。假設今天能

時也會透過這種方式形成。這也是為什麼先

創造一個專屬美學的產業鏈,那情況就會有

前提到美感細胞希望將美感從教科書這方面

所不同:它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做到風險分

著手,並且推動了兩次的「教科書改革計

攤,提升大眾加入這個行列的意願。美感細

畫」,因為好的美感教育能有效呈現不同形

胞團隊將自身定位在有必要去了解教育和設

式的美,避免過於單一的美學環境所帶來的

計如何相得益彰、互相理解,真正創造將兩

美感貧乏。

個領域做連結的橋樑,並讓大眾看到這兩件

教育與設計:創造美感產業鏈

事物結合時所產生的價值。「既然大家都不 知道這件事情的重要性,那我們就想辦法讓

美感細胞團隊在短期目標上已經獲得

大家知道。」不同產業有不同的考量,但所

了一定的迴響,有些學生們已經開始使用他

有阻礙都會成為成長的養分,美感細胞將持

們設計的教科書,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正視

續靠著實際行動,讓臺灣的美感教育走得更

美感教育的重要性。然而談及終極目標,張

久、更遠。

柏韋表示他們希望將目前的方向從單一募資

數學。

24 (各科美感教科書)


國語。

創業與否:全憑決心與執行力 臺灣在地理上佔據了非常大的優 勢,想進軍中國的歐美國家會以台灣為 測試點;日韓的流行事物會從臺灣傳遞 到香港、新加坡甚至泰國,那麼,作為 一個文化傳播的節點,臺灣究竟是不是 個適合創業的國家? 絕大多數長輩似乎都有著

英文。

務實的個性,在經濟相對較差的 年代尤其傾向讓孩子找個鐵飯 碗,而不鼓勵創業。「我覺得現 在的臺灣其實沒有那麼不適合創 業,某種程度上需要創業的時 代其實是經濟沒有那麼好的時 代。」大學甫畢業就與朋友們一 起創業的張柏韋認為,某種程度 上國家經濟不夠好,也就很難進 到一間好公司並得到合理的薪水

自然。

時,人們才會想方設 法去創業。 「年輕人創業 被念本來就是天經地 義的,當初決定創業 也是剛好作成,我們

社會。 討論做這件事情時,工作細款沒有那麼重要,產品做出來的反應 好,自然會有資金、支持者和人力。」創業本身就有各自的優勢 與風險,無論是怎麼創業、誰出來創業、在什麼樣的時代創業, 從張柏韋的話語中我們發現,創業真正重要的,或許也不過只是 下定「決心」以及真正動身「執行」。

25


成功的背後:策略、實測、更新 當我們問到美感細胞之所以能成功 的小祕訣,「我們的優勢應該是我們把脈

測,才能清楚自己的計劃到底適不適合繼 續注入投資。

絡理得很清楚,所以策略很完整,我可以

創業本就充滿未知,將教育與美學

告訴你我們做每一件事情的原因是什麼、

結合更充滿挑戰,美感細胞團隊一路走

為何我們要這麼做以及如何生效。」由於

來,抱持鍥而不捨的精神和始終如一的初

策略規劃的成功,美感細胞團隊才能將經

心,儘管過程中多有阻礙,依舊堅持為台

驗不斷朝正確的方向累積,一步步讓所有

灣的美學教育付出心力。如果你也有創業

的不可能逐一成真。

夢、如果你也希望投身教育事業,不須徬

每個懷抱創業夢想的學生,也許多

徨、也無須懼怕,創業與教育皆是艱辛而

少會為這項決定而躊躇,害怕自己的想法

漫長的戰役,但這些創業人與教育改革的

或商品不夠完善、為自己不知該從何著手

推動者並不會因此而退縮,他們會持續的

而徬徨。在訪談最後,張柏韋建議每個想

進步、持續的努力,永遠在路上。

要創業的人:「不要花太多時間在『磨 劍』,應該很快地把要做的東西做出來去 市場測反應,這才是最好的。」一旦下定 決心出來創業,最好的方式就是以最快的 速度做好商品模型,丟出來到市場上看它 的反應,「我們那時候 2 個月就把事情做 出來了,之前也是先找好人,快做完之後 才開始募錢。」在創業路上講求的其實是 速度問題,只有速度夠快並放到市場做實

(美感細胞團隊環台發書剪影)

26


1

1

1

1

1

1

11

雙魚老師的紀錄

(本專欄圖片皆由許雅琇提供)

01 我?

老師? |文|中文一 許雅琇| |美術編輯|洪敬慧|

作家介紹:

專欄介紹:

一條帶有牡羊脾氣的魚兒,喜歡 開坑卻常天不完坑的不專業寫 手,被小孩弄得哭笑不得的菜鳥 老師。

當一個業餘老師碰上一群精力旺盛 的孩子時,會發生甚麼事情 ? 下一秒,又會有甚麼新的挑戰 ? 「老師 ! 他流鼻血了 !」 「老師 ! 她哭了 !」 ...... 喔,天啊 !

27


「暑假你就來幫忙當課輔老師吧,反正你的科系也差不多是要當老師啊。」 剛從高中畢業沒多久,鄒老師這樣對我說著,那時候的我有點猶豫,甚至說是有 點排斥。「阿,好、好的。」在老師熱切的眼神下,我艱難的點了點頭,開始我 充滿考驗的老師生涯。 第一次的課前開會,除了我和另一個老師外,大部分都是來幫忙過的老師, 面對著他們,我不禁感到有點尷尬,只好默默坐在一旁等著時間到達。 「都到齊了嗎?」鄒老師踩著急促的腳步從二樓走下來,問道。 「都到齊了吧。」張老師說。 鄒老師點了點頭,開始發下這次暑期課程的名單,說著孩子的狀況「小彥 他是特殊生,有過動的情形,老師要注意並且提醒他吃藥;小鄭之前有輕微失憶 症,現在情形似乎好很多,但還是要多注意......」聽著孩子們不同的情 況,我不禁感到又緊張又害怕,害怕無法好好照顧這群擁有不同情況的孩子們。 「大班是升小四到升小六的孩子,小班則是升小一到小三。許老師與林老師負責 大班,簡老師和蔡老師負責小班,張老師負責支援。此外,暑假作業務必在7月 內完成。」 「好的。」 7/1,與孩子們第一次見面。看著大大小小的孩子陸續抵達,在看著他 們與其他老師的熱絡互動,心中不禁有些羨慕,自己能和孩子們那麼親近嗎?我 問著自己,但是我沒有答案。在我看著他們的同時,孩子們也睜大著眼睛好奇地 看著我,甚至竊竊私語地討論著,或許是在討論我這個新老師吧?這時候的我殊 不知,我的考驗即將開始。

28


「大家好,我是許老師,初次見面,請大家多多指教了喔~」等孩子都到齊的 差不多後,我站上講台,試著用輕快的語氣說著,而底下的學生則是鴉雀無聲。怎麼 會?這跟我預期的不一樣啊!因為他們有些冷漠的反應,我有些顫抖。「大家來鼓掌 歡迎許老師~」張老師說,學生聞言才開始有了反應,也讓我鬆了一口氣。幸好有張 老師在,不然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第一天是最忙碌的一天,也是最充滿考驗的一天。選股長、排打掃工作、制定 班規、認人等等,忙得我腳跟不及地。「沒事的,第一次都是這樣的,之後就沒事了。」 張老師這樣對我說著。「好的,我會努力的!」我擠出了一個微笑。 「唉呦,沒事的啦。」讀特教系的朋友在電話那頭笑著說,「誰剛開始不慌張 的啊?又不是天生是老師。」 「可是我很怕誤人子弟阿,我能成為一個好老師嗎?」我焦慮地說出心底的懼 怕,「如果我教錯他們怎麼辦?而且他們這些孩子都是需要特別關心的阿。」 「你現在想那麼多也沒用阿,先做再說。不過阿,你想好要當哪一種老師了 嗎?」 「...... 還沒有。」我遲疑了一下,「但是我希望能和他們有著良好關係。」 當時的我對於教職是充滿著懼怕的,畢竟教育會影響著一個人的一生,即使是 只有短短的兩個月。我這個沒有什麼特別專長的人能去教學生什麼?難不成寫作嗎? 還是歷史課?我自己也知道,那兩個課程對孩子是多麼的枯燥乏味,甚至高中生都不 一定能夠接受。再者,距離國小也一段時間了,對於他們的課程也有一定的陌生程度, 我會不會檢查錯作業呢?檢查錯怎麼辦? 隨著日子的過去,從課業上的憂心,逐漸轉成對他們未來的擔憂,甚至不自覺 的想要關懷一些孩子,或許是母愛開始氾濫嗎 ? 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未來的道路漫 漫,我還在摸索之中。

29


當政府成為資訊的把關者 ——假新聞的管制反思 —假新聞的管制反思 |文|法學四 黃宏仁||美術編輯|陳奕寧| | 隨著網際網路與相關電子設備的快速發展,資訊的流通速度也隨之大幅地提高。人們開 始從過去每天由新聞報紙獲知社會上大小事,變成利用電視廣播等方式獲取資訊,到了近年 更是在人手一機,隨處皆可上網的情況下,資訊更新的速度已經達到前未見的境界,往往在 一個事件剛發生時,便快速地在網路上擴散開來。 隨著人們漸漸習慣資訊的快速進入生活,大量錯誤資訊也隨之進入,有時是因為事件尚 未明確,遭到報導者或是散布者的誤解或是臆測,而產生的錯誤資訊。但也有一些是經過特 定有心人士利用刪減、拼湊、剪輯等方式,創造出來的虛假資訊。而在這些眾多假消息、假 資訊中,最令人擔憂的便是假新聞,因為它們往往包裝成事實報導,而使受眾們更加容易接 受與相信,進而造成群眾心態遭到操弄,最終使假新聞製造者達成其所欲造成之結果,諸如: 影響特定候選人的選情、促使特定族群對立、宣揚特定理念等等。 當然,在資訊快速流通的今日,假新聞雖是見怪不怪,正確資訊更正速度也逐漸變快,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假新聞確實導致了許多社會問題,社會上也開始有了要求政府介入管理相 關假新聞的呼聲,像是散布假新聞關三天、播報假新聞要罰錢等,希望透過政府的管制,能 確保人民接收資訊的正確性。 然而,這樣真的好嗎 ? 在講求民主與多元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對於政府就言論自由的管制,往往希望其採取低 度管制,避免過介入與干涉人民的言論,避免人民的表達受到箝制,也避免政府決定各式理 念與資訊的價值高低,進而導致特定資訊備受歧視,甚至遭到禁絕。而這樣的理念也不應該 因為假新聞的興起,而予以破棄,不僅因為政府本身不應過度提高對於言論自由的管制,更 因為政府本身並不適合擔任假新聞的管制者。 新聞媒體向來有第四權之稱,除了發掘真實與傳遞消息外,也兼具有監督政府的功能, 而當受到監督的一方,同時也成為管制者,不僅難以確保媒體的獨立性,更難保如戴資穎假 新聞事件不會再次發生 ( 註 )。 註:行政院為了打擊假新聞,曾指出行政院平均一個月查出 180 則上下的假新聞,但是經查 證僅約 120 則,其中甚至包含我國羽球好手戴資穎臉書貼文,引起軒然大波。雖行政院後來 澄清非指相關貼文均是假新聞,但卻也未能指明相關假新聞統計資料與認定標準,使得相關 回應遭到許多媒體譏笑感謝政府示範了何謂假新聞。

30

(以上言論不代表學生會立場)


課 外 活 動 指 南

晨星鋼琴社 ◎第 12 屆台北大學鋼琴大賽 時間:3/22 (五)18:00~21:00 地點:公 119 國立臺北大學身為臺北地區的指標學術機構,近 年來多方營造友善的藝文環境,致力於提升北大 特區的藝文氣息,鼓勵學生走出校園、為社會提 供各項服務。晨星鋼琴社希望透過舉辦鋼琴比賽 的方式為校內外業餘鋼琴愛好者提供琴藝交流的 競賽平台,並藉此讓音樂愛好者及各地居民認識 鋼琴音樂之美。

向日葵志社 ◎親子讀經班 時間:每週五 18:00 - 21:00 地點:商院 2F04,2F05 向日葵志工社對於兒童 , 老人與青少年的出隊活 動不遺餘力 , 每次服務之中 , 志工的付出總會帶 來許多的成長 , 不僅是規劃活動流程 , 成為負責 人 , 完成企劃書與行政機關打好關係等等 , 更要 在突發狀況時懂得和社員們溝通 , 並互相學習 . 每週的活動也是我們突破自己 , 療癒心靈的方式 , 我們還有精彩的社課會在 FB 粉專公佈 , 同學們 不妨來體驗看看喔!

31


吉他社 ◎國立臺北大學北韻獎報名

比賽組別

時間:即日起- 3/22(五)(具體見粉專)

獨唱—國台語組

地點: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

獨唱—外語組

北韻獎一路已經過了 20 載

重唱組

第 20 屆北韻獎也已經正式開始報名了!!!

創作組

懷揣音樂夢想,擁有創作才華,想充實自己大學

報名費用

生活的你!絕對不能錯過!!

獨唱—國台語組:300 元

更多信息敬請關注我們粉專「國立臺北大學」。

獨唱—外語組:300 元 重唱組:每人 200 元,3 人(含)以上 500 元 創作組:每人 200 元,3 人(含)以上 600 元

北大親善團 ◎招生說明會 時間:3/7(四) 12:10 - 13:00 地點:商 111 北大校園裡鮮豔的金旗袍,大氣優雅的走姿和儀 態,親切有禮的溫暖微笑,善解人意地對待每位 貴賓。 不 論 男 女, 親 善 團 誠 摯 地 邀 請 您 的 加 入! 何 不 給 自 己 一 個 更 有 自 信 的 機 會? # 北大親善 讓你蛻變 # 按讚粉專追蹤報名資訊

AIESEC ◎海外成長 校園說明會 時間:3/19( 二 )、3/27( 三 ) 12:10~13:00 地點:商 115 AIESEC 海外成長志工專案計畫,為 6-8 週國際 志工旅程,地區、專案類型多元化,讓您體驗跨 國團隊經驗、當地文化探索、個人自我實現等價

32

值。



國立臺北大學第 19 屆學生會新聞部 發行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