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設計-日間失智老人照護企劃書

Page 1

主題:失智環境照護設計 組員:翁海育、游亞蓁 指導老師:李盛沐


2


目錄 (壹) 緒論 1-1 設計動機

P5

1-2 設計目的

P5

1-3 設計概念

P6

1-4 設計流程

P7

(貳) 失智照護理念 2-1 照護機構類型

P9-10

2-2 設計範圍

P11-P12

2-3 患者空間

P13

2-4 失智日間機構照顧

P14-P15

(參) 基地分析 3-1 基地調查

P17

3-2 生態據點

P18-19

3-3 人口調查

P20-23

3-4 土地使用狀況

P24 P25-28

3-5 物理環境

(肆) 使用者分析 4-1 個體分析

P30-P34

4-2 特性分析

P35

4-3 行為分析

P36-P39

(伍) 案例分析 5-1 南樓 5-2 法國小鎮(阿茲海默村)

P41-P42

5-3 Carpe Diem 失智症村

P45-P46

P43-P44

(陸) 空間使用計畫 P47-P48

6-1 空間定性定量 6-2 案例結論

P49

6-3 設計方法

P50-P51

3


01 「失智,

緒論

卻不失去該有的住所」

4

永不失所

設計動機 設計目的 設計流程 設計概念


畢業設計企劃書 【失智日間照顧】 (壹)緒論 摘要: 失智症者依不同病程發展,照顧者需應變每天不盡相同需求,面對這 不可逆的症狀,為了減緩失智患者病情惡化,並顧全日常生活功能、尊嚴, 將綠化與空間動線、機能的方式合成為一種元素,在各區域的空間配置與機 能以最適當的方式呈現在建築上。 將建築柔化去除機構化,在設計上並非直接提供照顧而是協助經營自 我生活,為了成本考量以及基地面積,提供日間照護,讓台東地區無法在白 天被照顧的老人能夠在這裡獲得照護。 由機能發展成造型,設計分為環境改善和居住改善,環境結合地區品 質、機能動線需求,利用空間關係與患者生活型態訂出,生活機能支持性大 於被動式的生活型態,將造型、機能、特色、文化融入在設計衍生出讓長 輩,使用者感覺待在天堂的居住所。

1-1 設計動機 近年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慢性病困擾眾多老年人口,其中最令家屬負擔 沉重便是「失智症」,因文化差異使失智症被忽略,暴露於危險因子,導致龐大 的失智患者在國內必須面對失智、失能狀況,而相關醫療設施明顯不足,而在 後期症狀幾乎是不可能恢復,所以本設計希望從輕、中度失智開始著手,於初 期就能開始減緩患者症狀。 加上台東屬於偏鄉地區,目前尚未有收留失智老人之日間機構。 本次主題以規劃全台灣之「失智老人」為主,決定設計失智日間照護機 構,提供減緩病患疾病惡化及良好照顧,考量台灣之失智病人有很高比例於家

5


中照顧,與傳統文化孝順之美德有關,也因「不可逆失智症」對於照顧者造成 沉重負擔,在這次課題思考隨著長期照顧資源發展,老人及家屬也較能接受日 照機構之模式,適合老人晚年享有天然環境以及醫療資源。

1-2 設計目的 「失智,不失所。」 隨著時間推移人口外移與老化速度過快,「失智症」將成為未來社會的重 大負擔。 目的是做出人性化適合患者之設計,以沉穩的方式佇立在基地上,泛橙之 天空襯托遠山與建築光線的美感,希望能夠提供日間照顧給需要日間上班的台 東家庭。 從中利用「綠能」降低建築帶來給人之壓力,利用植栽緩衝填補功能上之 空白,營造綠色、和諧、親和的氛圍,並且結合綠建築指標結合在設計上與緩 衝噪音。

1-3 設計概念 瞭解概念前將患者需求區分(定向感缺失、日照、通風、醫療方便、空氣品 質…等)再把需求分為環境與居住,利用寒假時間進入機構瞭解老人生活型態, 混亂感通常給人有雜亂不規則的形狀,由此型態作為設計基底,再配合機能需 求與想加入的元素結合風光綠水強調各空間的對應關係與對外的聯繫。 通常患者常需要能夠有溫暖、熟悉的環境去適應,將傳統元素與現代建築 作為關係,發展一套是繼承傳統或結合傳統的建築。

6


1-4 設計流程 將主題與相關資訊先評估設計是否成立,並確認題目的動機與目標,然後 開始搜索相關資訊(失智老人分析、基地分析、人口普查、文化調查、法規 等),定性定量後開始啟發設計構想與初擬的配置圖。

主題探討

設計目的

設計動機

設計概念

資料蒐集

個體分析

設計構想

基地分析

案例分析

定性定量

法規檢討

配置初擬

7


永不失所

02 失智 照顧空間

照顧機構類型 設計範圍 患者空間 長照 2.0 計劃

8


(貳) 失智照顧理念 2-1 照護機構類型 機構因類型之差異,在建築上有不一樣的變化,模式包括(養老院、長 照中心、護理之家,或組件大型的老年社區等)而照護形式分為社區式、機構 式、居家式三種,每種形式又有不同的模式運作: 服務模式

服務類型

社區式

日間照護、托老、支持性服務、機構喘息服務

機構式

護理之家、養護中心、安養中心、失智專區

居家式

居家服務、居家護理、復健

社區式(於社區設置一定場所及設施提供服務) 現今社區型照顧以日托與社區活動為主,將服務濃縮在一起,而日照中 心通常服務失能、失智病患,家屬可白天將長者們送入日托中心照顧,晚上 再接回去自行照顧,而也有提供社區活動服務。 日照主要提供日間需上班的照顧者,白 天 由 機 構 的 專 業 人 員 提 供 照 顧 活 動 , 傍晚也能和患者家人共處,好處是能讓老人不會覺得自己被遺棄 的感覺,。 ☆主要服務:日間照顧、家庭托顧、定點用餐、交通接送、輔具服務) 機構式(全日收容照護者) 機構式照顧還能在分成三種不同形式,混合型(失智+失能)、專區型(失 智症專區)、專責型。 機構式,以患者的狀況做為考量,目前大部分「長照機構」及「護理之 家」屬於「失能與失智」混合型照顧,卻只有少數的專區型。 與社區式最大的差別在於,「機構式」病患通常要在機構內,有全天性 的綜合服務,凡是病情嚴重、依賴度高、沒有家庭社區等照顧資源,為機構

9


照護主要服務對象。 ☆主要服務:護理之家,失智專區,長照中心…等。 居住式(由長照人員到宅提供服務) 病患居住於家中,由專業醫療人員到宅服務的方式。 依據服務內容的不同,區分為【居家護理】、【居家復健】、【居家服務】、 【居家營養】、【居家呼吸治療】、【電話問安】等服務,醫師、護理師等會定期 看診職能,物理復健治療等。 日間照顧目標 「日間照顧」目標在於瞭解、掌握、滿足日常生活照顧具體目標包含: (1)預防疾病及併發症之發生。 (2)提供情境以維護安全與預防意外發生。 (3)提供較佳環境以滿足休息及活動需求。 (4)使疾病症狀緩解與控制,減緩退化。 (5)維護與增進自我照顧能力。 (6)維持正常的身體功能。 由上述再進一步去評估三種型式,在各方面照顧也有所不同,機構養老有 著多種情形,社區為年長者提供需要的各方面專門化服務,由此可知,基地之 選擇就相當重要,最後以在「都市」周邊生態環境優越,交通便利區域,提供 輕、中失智患者「日間照顧」,藉此提升照顧者生活質量以及減緩失智者病情。

10


2-2 設計範圍 規劃範圍 針對目標

失智患者(包含輕、中度)為主 定性定量→使用者分析→基地鄰房關係

項目計畫 →生態→針對主要症狀→結合當地特色 機構種類

社區型失智日間照顧

研究範圍:考量失智居住空間存在多種元素,目前研究議題有以下分類: 居住空間 (生活單元小規模化)

醫療空間 (多元化、小空間)

社交空間 (團體生活計畫)

(1)足夠照明與通風並能減緩噪音 (2)營造「家」情境,讓住民有家之感覺 (3)設置懷舊元素或物件,以建立住民熟悉之情境。 (1)職能治療活動與場所之安排,減緩住民能力退化, 護理者與病患空間規劃。 (2)提供保健及醫療服務,人員空間規劃(康復中心、 藥品準備室等)服務站、緩衝空間等 (1)提供可互動之場所,促進住民社交媒介,並有效配 置活動區吸引患者注意。 (2)室內活動空間可延伸至戶外庭院、平台空間,擴展 住民更多活動機會。

動線規劃 (徘迴空間)

(1)失智者易因空間喪失,對方向辨識容易產生混亂, 留意「徘迴空間」設計 (2)建立標記系統,協助住民方向之辨識。

景觀設計 (感官刺激)

(1)建立自然景觀,中央花園穩定患者情緒,矯正患者 對於時間、季節錯亂感。 (2)運用適度的環境刺激,例:紋理材質、有趣圖案… 等,激發住民興趣與好奇。

建築設計

成果效益

(1)針對噪音、色彩分辨、反光性材質或光線照明,降 低幻覺、聽覺環境,以減少住民攻擊。 失智者於良性環境,有效經營失智專區,在基層醫療 下先建立好基礎,從輕度患者開始就能有效減緩症 狀。

11


2-3 患者使用空間 「失智患者」,病情會不斷發展,不同階段的病情與狀態,適合不同型態 設計,因此對居住空間的設計與流動性必須考慮到不同階段的症狀,並考量患 者與家屬陪同照顧的共同空間。 需考量「失智患者」有空間認知障礙,配合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去發展一個 適合的空間減輕內心不安和排斥情緒。 迴游動線 患者有迷失空間與走失之症狀,利用迴游在各空間形成可以迴環往復的動 線,通過對各空間的開口位置、數量進行調整。 用途為縮短行走距離、簡易、方便服務者管理與降低患者意外。

路線規劃

固定路線

循環 人員看護

固定路線 緩衝點 人員看護

緩衝點

迴游動線將老人動線固定,活動範圍保持視野可見範圍 設置老人路程休息點,緩減老人不安感,利用材質區隔空間 設立服務站,加強患者定向感訓練與活動區域認知 沿著路線經過各地方(活動空間、庭院等)能讓老人在各空間

線路規劃 感受不同環境去觀察、交流等加強方向認知、縮短流線

12


2-4 失智日間機構照顧 提供家中照顧者白天必須工作,或 是 希 望 透 過 機 構 為 失 智 個 案 安 排適宜的活動時,或是照顧失智長輩感到力不從心,可以考慮將長輩 送至日間照顧機構。 白天由機構的專業人員提供照顧活動,傍晚接回家仍能與家人共 處,長輩比較不會覺得被遺棄,而是去參加活動或上課的感覺。 失智日間照顧機構,除了基本的生活照顧服務、護理服務外,更 提供適合失智長輩的多元化的活動,例如:懷舊團體、感官刺激、認 知訓練、社交活動等,透過規律的作息安排與活動參與,可維持失智 長輩較佳功能,舒緩問題行為,並增進失智長輩及家屬的生活品質。 1.0 服務內容 照顧服務

居家護理

復健服務

喘息服務

交通接送

輔具接送

營養餐飲

機構服務

2.0 服務內容新增 失智照顧

原民社區整合

擴增機能

服務據點

社區預防照顧

延伸出院準備

延緩預防失能

居家醫療

最後加上社區三級整合服務(A 級整體照顧體系,B 級複合型日間照護中心,C 級長照據點) 目前 2.0 的核心架構來看,雖看似達到預防保健到安寧善終,屬於長期照 護的涵蓋範圍,但在長期照護的規劃內容之中,還是以失智、失能階段之老人 為主,預防保健內容上成效不明顯,3.0 的長照內容希望能加入這點實施,且 幾項內容幾乎都是醫療為主,在地資源建制若能納入基層醫療資源,那一定會 更加完善。

13


1.0 政策

2.0 政策

建構長照服務

延續 1.0 目標與增加對應方式

透過公、私部門合作 計畫目標

提供在地長照服務 減輕家庭壓力

強調(在地老化)與社區基礎服務體系

建立照顧管理體制 服務使用者付費概念 必要性整合健康促進與居家照顧: 考量人口老化的惡化,在健康階段就該著手,延緩失智與失能的階段, 基層醫療,近年發展之社區醫療群組織完善,加上與區域醫院之社區性服務協 助,促進整個健康體系的運作機制,這些資源都能向預防照護以及健康…等發 展。 醫療照護服務項目 1.協助門診完整評估 2.協助診療照護諮詢 3.協助醫療照護追蹤 4.協助急性醫療照護 5.失智緩和醫療

長期照顧服務項目 1.居家服務 2.家庭托顧 3.居 家護理 4.居家復健 5.環境改

照顧者支持服務項目 1.喘息服務 2.安全看視

善 6.輔具服務 7.日間照顧 8.團體家屋 9.機構照護 10. 認知促進、緩和失智

3.家屬支持團體 4.互助家庭 5.家庭關懷訪視 6.家屬照顧課程

14


基地 分析

15

03

永不失所

基地調查

土地使用狀況

生態據點

物理環境

人口調查


(叁)基地分析 3-1 基地調查

基地屬於住宅用地之「空閒地」,附近大部分屬於「住宅區」及「公家機關 用地」,基地南側主要道路為「中山路」,東側為次要道路「勝利路」,基地雖位 於市區,平日及假日路況暢通,加上此塊地優勢是生活便利,距離商業區於 500 公尺即可抵達,且醫療資源離基地位置很近,例:衛生福利部台東醫院、 榮民總醫院台東分院…等,附近又有「黑森林」美稱的台東森林公園的綠地, 預期協助年長者於晚年、延緩退化,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基地位置

台東縣台東市台東段

土地分區

建築用地 總面積 4430m²/約 1340 坪

建築面積 長向約 91.5m/短向約 48.5m 基地性質

長方形地

地號位置

3-30、3-32、3-182(共 3 塊)

16


3-2 生態據點 (一)鯉魚山公園

鯉魚山位於台東市西側,外型似鯉魚而得名,園內有步道,遊客可在 此眺望全景,位於市區近郊,交通便利,許多市民平日選擇散步、健行、 休閒運動的好地方!

(圖一) 木棧道

(圖二)忠烈祠

(圖三) 龍鳳佛堂

(二)台東森林公園 台東森林公園內充滿綠意,內部綠意盎然大片草原環繞,不時有人在 草地內野餐,園內設有單車道,提供人們可以選擇徒步或騎著自行車去細 心遊覽這片綠意包圍「黑森林」!

(圖一)台東森林公園路口

(圖二)自行車路線

17

(圖三)草地野餐景況


(三)台東森林公園-琵琶湖 琵琶湖是台東森林公園三湖之一,天然之淡水湖泊,離公園入口不遠, 因形狀恰似琵琶,因而得名,清澈湖水以及附近清幽環境,使琵琶湖成為到 森林公園拍照的必到景點,也可騎自行車或徒步於步道。

(圖一)琵琶湖現況

(圖二)觀景台

(圖三)環湖環湖步道

(四)台東森林公園-活水湖 相較兩者較特殊,湖為人工興建之湖泊,水源來自地下湧泉,因湖泊的 面積很大很廣闊,台東不少的水上活動及鐵人競賽活動都會在這裡舉行。

(圖一)活水湖現況

(圖二)龍舟比賽

(圖三)鐵人競賽活動

(五)台東森林公園-鷺鷥湖 位於森林公園之西側,因白鷺鷥經常大群棲息於此,因此有「鷺鷥湖」 之稱,湖畔之間有一座觀景台,以取自大自然之原木建造而成之建築。

(圖一)鷺鷥湖現況

(圖二)觀景台

18

(圖三)鷺鷥湖休憩區


3-3 人口調查 老年化成長率 由(表一)依據內政部資料顯示,107 年底我全國 22 個直轄市及縣市中,高 齡長者占總人口比例最高者為嘉義縣的 19.06%,僅差距 0.94 個百分點就 邁入「超高齡社會」,台東縣高齡人口比例 16.11%,在全國各縣市中排名第 六﹙高於全國平均 14.56%﹚,在全國縣市中屬於老化程度較高的縣市,影響 人口變動主要因素,主要為出生和死亡所引起之自然變動,人口自然增加率 減緩,此為總人口成長減緩之主要原因。

(表一)107 年底全國各縣市高齡人口(65 歲以上)占總人口比例

註 1: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高齡社會之定義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高齡社會之定義 高齡人口佔總人口之百分比衡量 高齡化社會

≧7%

高齡社會

≧14%

超高齡社會

≧20%

19


(表二) 、98 年底至 107 年底臺東縣三段年齡組人口概況

本縣在 103 年高齡人口比例首度超過「14%」 ,正式邁入「高齡社會」 ,且逐 年上升,(表二)資料顯示本縣幼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自 98 年底 15.98%逐年遞 減至 107 年底 11.76%,十年內減少 4.23 個百分點,整體來說,由於本縣高齡 化及「少子化」現象,故結合兩者之綜合指標「老化指數」(註 2)亦逐年上升; 本縣 107 年底老化指數為 136.99%﹙即每一百個幼年人口對應 136.99 個老年 人口﹚ , 自 98 年底 81.19%以來,十年內增加 55.80 個百分點,顯示本縣少子 化及高齡化情況愈趨嚴峻!

每 100 個幼年人口對應 136.99 個老年人口!

(註 2) 臺東縣老化指數(98 年底至 107 年底)

註 2: 老化指數:高齡人口數(65 歲以上)÷幼年人口數(0-14 歲)之比例,用來 衡量地區之人口老化程度

20


總人口數及人口密度

(表一)台東縣台東市人口統計

(表二)台東縣人口密度

本縣土地面積 3,515.2526 平方公里, 95 年底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 67.12 人,104 年底為每平方公里 63.28 人,為各縣市中人口密度最低者。

21


人口結構

(表一)歷年本縣人口成長率

人口變動的主要因素有兩種,一、為人口本身的「自然增減」,即指自然增 加率,由出生率與死亡率來決定;二、一人 4 口遷移的增減,即指社會增加率 (又稱遷徙率) ,由人口的 遷入與遷出來決定,而自然增加率與社會增加率兩 者相加後,為整體人口成長率(或稱為總增加率) ,表示整體人口 的年增減 率。

(圖二)107 年底人口性別及年齡結構 由本縣 90 年 底及 107 年底的人口金字塔圖瞭解男女性人口組成型態,顯 示 107 年底無論男女 14 歲以下各年齡組人口,均較 90 年底減少;從人口金 字塔圖的轉變,瞭解本縣整體出生率下降的趨勢,且預估未來 10 年「老年人 口」增加的趨勢。

22


3-4 土地使用狀況 (一)住宅區 基地沿路東、西側,為沿街發展型式,目前大都是商業以及住宅區, 主要以 2 至 5 層住宅為主,多為住商混合。 基地前方「中山路」為進出基地的「主要道路」,也為主要住宅以及商 業主要道路,建築樓層多為 2 至 5 層。 (二)商業區 附近主要商業區為中山路主要道路下方區域,為已開闢的建成區域。 (三)機關用地區 共六處為機關用地區,位於「強國街」以及「勝利街」上較多機關用 地,可看出基地位置之便利性。 (四)學校用地 基地附近設有台東女子高級中學以及許多國民小學,藉由「學校鐘聲」 改善失智老人在周期節律上的退化,利用天然的環境去改善失智者對時間 混亂

SITE

住宅區 農業

機關區

學校區

市場

23

商業區

公園


3-5 物理環境 (一)日照

夏季太陽方向

優勢:

上午 9:00

冬季太陽方向

基地範圍

中午 12:00

下午 15:00

基地位於住宅區,附近許多建築物,東側是「矯正藝文展示館」因樓層數僅有二層, 加上周圍道路寬為「20 公尺」,基地無建物遮擋,早晨日照足夠。 劣勢: 因基地面積較大,須注意基地內配置,基地西側大多為低樓層。 解決方法: 1.

於配置植栽,減少西曬問題。

2.

在建物材料,降低室內溫度。

24


(二)風向

東北季風

西南季風

基地範圍

優勢: 東南向剛好可以開窗,且能夠在冬天讓患者能夠有足夠的舒適度 劣勢: 於東北側,無遮蔽物阻擋,遭受東北風肆虐 。 解決方法: 1.

透過植栽、量體配置,阻擋冷風。

2.

控制開窗位置、大小、格柵。

25


(三)動線及噪音源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噪音源

分析 主要噪音源來自主要道路「中山路」以及「強國路」之交通噪音,而附近 觀光產業導致舒適度沒達到滿意度周遭也包括女中上下學,居民噪音等。 影響 失智症患者無法接受噪音,對於他們而言噪音就像殘障者走樓梯一樣。 解決方案: (1)透過建築退縮遠離噪音源。 (2)在建築材料上挑選吸音材料。 (3)戶外適當配置植栽,例如:草地、樹叢…等,分散噪音源。

26


(四)基地鄰房建物

機關用地

A-A’立面圖

原民文化

B-B’立面圖

C-C’立面圖

由周邊鄰房建物可以更深入瞭解當地建築材料,如在原民文化會館使用特 有原民圖騰作為建築物上之裝飾物,賦予建築新容貌,瞭解基地周邊鄰房高度 可以在基地配置上做良好的周邊植栽配置,使基地可以更和諧融入周邊環境。

(五)基地向外景觀

SITE

分析基地外嫌惡景觀

需改良範圍

27


永不失所

04 使用者

個體分析

分析

28

特性分析 行為模式


(肆)使用者分析 4-1 個體分析 使用者主要為失智患者與護理、服務的人員,而少數來探訪的家屬,而每 個空間有著各自的使用性質整理出各自使用者的空間探討。

使用者

護理人員

病患家屬

失智患者

康復中心、護理

接待空間、公共

午休區、設施、康

站、安寧照護室

區域

復中心、醫護室

服務人員

行為說明

空間需求

設施、公共區域

照顧空間

生活刺激需求

巡視患者範圍

養護中心連動

日間應置人力

動線影響行為

加強患者活動

共同照護空間

使用空間

主動性關懷病患 營造高互動環境 加強生活能力

統整了四種個體探討出每個單位對於環境與空間的應用、要求等,給予患 者在生活上的刺激達到回憶與減緩失智的症狀。

患者使用分析 患者症狀

「機能分割與管制」

人為減緩

環境減緩

「空間與動線辨識度」 空間配置

「噪音與風向隔絕」 「刺激感官之環境設計」

活動安排

加強感官

29


失智患者在良性環境下,有助於延緩行為問題。 利用嗅覺與圖片能刺激感官激發記憶,患者在中後期有嚴重的視覺障礙, 而因為色彩對比弱的關係也導致觸覺能力不好與分辨困難、智力降低,導致影 響患者本身情緒障礙、社交…等,最主要的是失智患者空間感退化,必須在空 間做出改善,包括在房間內保持足夠照明,防止下床跌倒等。 針對症狀改善 空間感能力→易於辨識與共同經營的空間格局 →利用光調整空間秩序 色彩分辨→色差明顯色階不接近的選配 格局動線→固定動線與迴游動線

失智患者

活動吸引力→改良患者可參與互動的生活空間 →增加患者對活動吸引度 →特殊空間造型提高興趣。 降低噪音→提供寧靜生活場所,運用配置分散周遭噪音。

失智症患者症狀 初期

中期

末期

(輕度、健忘)

(中度、混亂)

(重度、失智)

經常健忘

忘記親友姓名

無法辨識家人

表達出現問題

困惑焦慮

無法言語溝通

經常忘記日常用品名稱

忘記日常事物

吞食困難

數字認知障礙

錯覺幻覺

失禁

正常判斷減低

半夜精神異常好

長期臥床

喪失活力

經常漫遊走失

喪失日常生活能力

30


核心與周邊症狀說明

焦慮 妄想

冷漠 核心症狀: 失憶、失語、 失用、失認、 執行功能異常

睡眠 障礙

幻覺 錯認

鬱悶

失禁

非藥物治療 目標:提供正向、支持、良性照護環境,利用藥物以外方式改善患者,活動功 能與參與程度,減少問題行為之出現。 (一)營造適切的人文環境-藉由溝通、互動與護理站定點設置提供改良環境。 (二)提供無障礙及支持性物理環境-改良無障礙設施、提高人性設置安全。 (三)建築治療技術-利用建築的角度去改善失智症者的行為模式。 非藥物治療法經常需透過刺激感官方式,來實現各種療法之效果。 建築設計加入元素 (1)活動場域提高患者參與度。 (2)經過路線設計提高感官能力 (3)台東當地特色融入 (4)運用空間治療患者。 (5)材質選配改善色弱。 (6)環境舒適度與傳統,現代的結合。

31


行為改善 設定介入目標,應用各種行為矯正→改變情境→將環境帶給患者,主要促 進獨立性(自我照顧、移走行動、大小便控制)以及減少問題行為(製造噪音、遊 走、侵略行為)。

認知治療(現實導向治療、記憶訓練) 主要以記憶力、定向感、判斷力、計算能力、抽象思考、注意力、語言… 等認知功能障礙為主。 透過練習以及刺激去回復認知能力的認知訓練,失智患者主要較適用認知 復健,其中具代表性者為「現實導向治療」,機構照護應用 24 小時現實導向, 使用環境定向訊息(例如現實導向板、路標、名牌及其他記憶輔具…等)增強現 實感,協助熟悉其生活環境。

藝術治療 使用音樂或藝術,藉以在治療時減緩情緒,提升舒適感、處理壓力、舒緩 疼痛、在樓梯間或是廊道利用短暫時間將元素融合進去。間接改善患者於行為 問題、認知技巧、社會/情緒功能層面之問題。

懷舊元素 建立組織回顧、設計加入舊式材質增加復古感,空間材質選磚,丁掛等去 設計,或者路線增加感官與回憶錄等促進生活滿意度,房間空間為單人房能按 照自己印象去拼湊自己的專屬空間。 空間改善

材質選擇與格局配置

動線改善

增加元素提升記憶

懷舊治療

32


感官刺激 在患者周遭環境或活動提供經控制之感覺刺激,藉由活化五感(視覺、聽 覺、觸覺、嗅覺、味覺)任一項或併合多項感覺系統,引發正向反應。 「多重感官刺激」,藉由格局配置與特色,提供不斷變化之視覺刺激,道路 設計、無障礙設計、材質選擇等,增加感覺刺激量。 被動接受刺激

連結知覺或認知

對環境做出反應或行動

環境自然改善 主要對於分不清日夜神經退化引起之「睡眠節律障礙」或因活動力下降使 得睡眠需求減少,進行非藥物治療,而患者擁有時間混淆或是分不清的現象, 利用附近學校鐘聲進一步改善患者的混亂行為。

職能治療 配合職能在規劃活動與器材借用的方式給予空間進行各患者的需求,能多 在上述各項改善治療不足的地方加以改善,且職能治療為失智,失能機構基礎 空間。

一個好的機構設計必須符合時代變更、人性化而加以融入機能、外觀、文 化特色、與理念,希望機構不是只是個盒子把老人裝在另類的監獄,而是能夠 在有效的環境內減緩失智的嚴重程度,並且能夠接受這些患者的地方。

33


4-2 特性分析 空間類別

使用者概述

主要日常行為

生活需求

面臨問題

(1) 環境治療

(1) 感覺被丟棄

(2) 日常照顧

(2) 情緒障礙

(3) 社交活動

(3) 辨識力及記憶力衰退

社交、復健、飲食、 失智患者 睡眠、休閒

(1) 工作壓力 陪伴親屬

(1) 探訪家屬

(2) 道德觀衝擊

(2) 陪伴長者

(3) 經濟壓力

陪伴失智患者 (4) 患者情緒勒索 患者關懷、傾聽陪 (1) 紓解壓力

照護機構

社會工作者

照顧服務員

(1) 工作壓力

伴、諮詢服務、需求 例:休閒活動辦理規劃、 (2) 面對患者精神折磨 評估、制訂服務方案 心理諮詢服務

(3) 忍受度

照顧患者生活、家務 (2) 重視健康安全

(1) 職業造成心靈影響

協助、身體照顧、促 例:辦理健康講座、檢查 (2) 日夜顛倒 (3) 成就與鼓勵

進患者健康

(3) 患者攻擊職業傷害

例:提升照顧技巧、享受

基本護理工作、慢性 護理人員

病管理、患者症狀改 善

被需要之感受、專業被受 尊重

(1) 病狀整理分析 (2) 角色轉換責任重 (3) 患者護理需求

失智照顧型機構: (1) 護理人員:隨時保持至少一人值班,每照顧二十人應配置一人。 備註 (2) 社會工作人員:照顧一百人以上,應增至一人,照顧未滿一百人,至少一人。 (3) 照顧服務員:日間每照顧應置一人,夜間每照顧人十五人應置一人。

34


4-3 行為模式 分析對象使用空間 分析對象

主要行為

協助如廁

設計注意事項 ⬧廁所外標示馬桶…等圖示,協助長者找到正確位置。 ⬧可在地板標示站立位置(如:畫腳型)。 ⬧維持長者固定如廁習慣,提供隱私及舒適環境。

協助漱洗

⬧按其使用順序,依序擺好。 ⬧加強環境提示(例:貼標籤

社交活動

⬧誘發活動之動機,使具有自主控制感

飲食照護

⬧處理失智者分心之問題,提供並維持舒適用餐環境,餐廳光線 充足,坐姿舒適得宜。 ⬧專屬固定座位,依習慣方式用餐,建立規律用餐時間,進餐環 境安靜。 ⬧簡單之飲食、餐具(湯匙代替筷子)、安全硬體設施設備(防滑 桌面…等)。 ⬧用對比色彩協助長者確認食物位置。

失智患者

穿著打扮

跌倒預防

⬧選用棉質之材質為主,簡化穿衣風格。 ⬧按其穿衣順序,依序擺好,維持參與機會。 ⬧將適合季節氣候穿著之衣物放置衣櫃,若有特別喜歡之衣物 可多備幾套。 ⬧裝置扶手、去除地面高低落差,加設緊急求助鈴,避免意外事 件發生。 ⬧適當照明、設施、起身移位扶手…等。 ⬧透過輔具使用,維持長輩之行走能力。 ⬧鼓勵適當持續規律運動,留意環境安全。

分析對象

主要行為

設計注意事項 ⬧提供空曠、舒適之環境

陪伴親屬

陪伴、聊天 ⬧增設戶外設施、造景環境,增加家屬與患者之互動。

35


⬧和衛浴設備需保持一定距離,達成乾溼分離之目的。

大小便

期許陪伴親屬來到失智機構會有放鬆之感覺,而不是帶有壓力,家屬如是 備註 「家庭」也可攜家帶眷來訪視親屬。

分析對象

主要行為

設計注意事項 ⬧確保衛生、安全且順暢之配膳動線。

生活照顧

⬧地面使用防滑材質。 ⬧避免積水排水不通。

家務協助

⬧注意通風採光。

照顧服務員

⬧浴缸適宜高度為 40 公分。 身體照顧 ⬧預留輪椅移動空間及放置位置。

分析對象

洗手

⬧考量衛生、整潔服務品質,定期洗手,抱持乾淨衛生。

主要行為

設計注意事項 ⬧櫃台設置需便於接洽。

制訂服務方案 ⬧需考量與年長者之生活距離。 備餐

⬧考量油煙問題、設置供餐位置。

社會工作人員 ⬧寬闊、明亮、舒適之環境。 提供患者諮詢 ⬧使用中庭形式、通風採光,柔和空間之擁擠感。 洗手

⬧考量衛生、整潔服務品質,定期洗手,抱持乾淨衛生。

服務者雖是服務他人,以服務他人為優先,但也需要舒適之環境,自然照顧之 備註 品質也會有所提升。

36


永不失所

05 案例 分析

37

原宿南樓 法國小鎮 喜樂苑


(伍)案例分析 5-1 原宿醫院-南樓(位置:日本/面積:7559 m²)

概述: 此設計將住宅單元分為三區,將空間形成環繞型,在設計內加入長照與日 照,並且此案例非常注重護理,在裡面加入許多小空間讓患者能彼此交談。 在動線採用迴游動線,讓服務者方便管理。採用結構是鋼筋混凝土,讓內部 柱垂直,把視野變寬闊,讓建築內的日光室和庭院聯繫一起。

優點: (1) 動線分明,能夠看到途徑映入眼簾的就是服務櫃台,而鄰接病房也很 近,且住所旁也有職能治療。 (2) 將停車場移到旁邊分隔人流,不會互相干擾減少意外發生。 缺點: 動線雖然分明,但停車場離主要入口太遠,雖然人車分離可是導致服務者 可能不便。

38


平面規劃

將空間形成圓環式,中間為護理站且旁邊有日間照顧場所,而兩邊是小型 花園,讓光透進使空間明亮,管理者能夠聯繫周遭房間觀察患者行為,在房間配 置能夠發現基本上都是小單元為一組並且照明充足。 優點 固定路線能減少患者發生意外,且方便護理者管理,將兩邊設置花園讓足 夠的光透進來,形成良好的活動空間。還有一個小重點,設立了私人房間,能夠 讓家屬探訪時有個不會影響到其他人的房間。

(圖一) (圖二) (圖一)利用垂直天窗的方式讓光透進來,且空間式形成口字型,中間有足夠的 陽光灑在各方向。 (圖二)有各種條件的患者可以選擇在各個地方在院子旁聚會和交談,通過欣賞 美麗的山脈獨自度過時間,沐浴後放鬆身心,並在封閉的空間內保持鎮靜。

39


5-2 阿茲海默村-法國小鎮(位置:法國 朗德/面積:5 公頃)

概述: 隨著為數不少之國家漸漸超高齡社會,長照成了日常民生關鍵議題,而存 在於之中失智症長者照顧,又是更加繁瑣。 由於大多數失智症患者隨著病狀加重,時常無法明確表達自己的需求。 捨棄傳統機構設計方式,讓護理者與居民扮演小鎮中的商人與居民。

分析: 利用四個分區方式去建立住宅區,而且使用當地歷史的中世紀建築去建立 風格,並於小村中加入(髮廊、咖啡廳、購物等採購性質) 整座小村以廣場為中 心,向外劃分區域,即使於村莊中迷路,最終都能繞回中央廣場。

40


平面配置

優點: 房間規模採用單人或雙人房之方式,使族群變小但保有社交空間,融入 當地歷史建築,專注觀察能發現小村是沒圍牆,但利用分區與規劃動線達到患 者能安全行走在街上。 缺點 大面積範圍只容納 120 人,護理人員高達 200 名,成本過高,經濟效應 不佳。

41


5-3 Carpe Diem 失智症村(位置:挪威阿卡舒斯/面積:1.8 公頃)

概述 設計是受到荷蘭失智村啟發,再利用他們的方式去奠定自己在這片土地的 設計,創建了一個全面的建築和美學概念,為癡呆症患者提供最佳的生活質 量。建築物和室外空間旨在幫助居民增加活動並掌握日常生活。居民可以在沒 有關門的情況下自由走動整個設施,該綜合體由兩個級別的護理組成。 分析 挪威案例的概念是將機構轉化為可是別的屋子,把治療中心與社區中心建立 為統一的村莊,利用旁邊喬木形成天然的邊界,讓周圍地區進行公開的對話。 公共與行政區構成擁有城市表情的廣場,把建築區分較小的單元,利用不同 的建築高度增加彼此聯繫與友善的關係。

42


平面配置

優點 優 將空間環境確定方向,利用標記與識別元素簡化尋路過程,所有外牆的主 要材料都是磚,磚有兩種顏色變化,給人明亮而一致的印象,次要材料為木製 壁板和礦石松木箭頭用於創造品種並給予居家氛圍。 缺點 優 配置雖採用「迴游」但平面的複雜度感覺人在走時,像醫院導致感覺在走 迷宮。

43


優6-1 空間定性定量 屬性

空間名稱

面積(m²)

數量

總面積(m²)

備註

彈性房間

20

1

20

多功能性

私人

殘障寢室

22

2

44

殘障者

空間

單人寢室

17

22

374

居住患者

私人房間

18

3

54

家屬探訪私人空間

大廳

68

2

136

入口處

日照空間

169

1

169

長輩生活空間

服務台

12

1

12

諮詢服務

客廳

15

2

30

基本設施

食堂

120

1

120

供應膳食

洗衣間

72

1

72

洗曬衣空間

電梯

3

2

6

基本設施

社會服務

16

1

16

提供社工服務

服務

護理站

9

3

27

服務待命點

空間

訓練房

110

1

110

康復作用

行政區

67

1

67

服務查詢

廁所

22

3

66

男女廁、無障礙廁所

辦公室

16

1

16

作業程序、資料

準備室

20

1

20

準備資料、資訊等

廚房

55

1

55

配膳

卸貨區

55

1

55

卸貨物品區

公共 空間

私密 空間

44


◎私人空間(492)+公共空間(545)+服務空間(220)+私密空間(196)=1469 m²

法規檢討 項次

項目

法規或需求

備註 1. 依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第二十三條, 樓地板面積,平均每人應有七平方公尺

1

寢室面積

7 m²以上

以上,每一寢室不得超過四床;其中四 人寢室床數不得逾單元總床數二分之 一,二人或多上之寢室應備具明確區隔 個人生活空間之屏障物。 2.每一寢室應設簡易衛生設備。 3.每間寢室之出入口必須與走廊、客廳相 通,與其他寢室明確區隔,不得僅以屏風、 窗簾等隔開。 1.依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第二十一條,失

2

樓地板面積

16.5 m²

智照顧型機構樓地板面積,按收容老人人數 計算,平均每人應有十六點五平方公尺以 上。 2.樓地板面積包含寢室(含衛浴設備)、生活 照顧單元公共空間(含照顧站、簡易廚房、 餐廳、交誼廳)

3

床位需求

4

居住單位空 間

24 床

依照照顧單位需求,所訂之床位數量。

8人

1.依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第二十二條,失 智照顧型機構應採單元照顧模式,每一單元 服務人數不得超過十六人。

45


6-2 案例結論 (案例一)南樓 (1)加入長照與日照,活動空間足夠照明,不同性質之使用空間,使患者自在。 (2) 動線分明,使護理者易於觀察病患,降低意外發生率 (3) 利用「迴游方式」,並且考量使用者舒適空間 (4) 服務性質跟醫療空間分開,依然對應聯繫。 (案例二)法國小鎮 (1) 以廣場為中心,向外劃分,於村莊中迷路,最終都能繞回中央廣場。 (2) 利用中世紀防城的方式讓失智者不會感到空間感迷失 (3) 有效分區,小型共享房屋進行社交,也可隨時享有醫療資源。 (4) 無圍牆方式讓患者降低防備心,增強患者視覺、方向感、與記憶力。 (案例三)Carpe Diem 失智症村 (1) 動線分明,有良好的聯繫與互動 (2) 利用中庭的形式在心理層面上有內在沉澱、 穩定情緒的效果。 (3) 規劃兩種居住環境,因應不同失智患者居住需求。 (4) 利用間接照明,使室內保持明亮。 (5) 利用木構造給使用者一種溫暖、和樂之氛圍。

46


6-3 設計方法: 瞭解「失智症」的生活習慣與需求,定性定量找出最適合患者之類型, 規劃設施與空間,分析各空間性質,改善環境不足,善用環境優點, 「日落症 候群」患者本身對時間感錯亂,利用附近女中的課間下課鐘聲,做為對患者 天然提示,嚴重之患者有「視覺障礙」問題,看到之東西是平面沒有深度(地 面黑白格子會看成洞,藍色地面看成水面),導致色彩對比弱、分辨困難,設 計上需要透過對比色大並透,打造適合居住者的生活條件。 根據病情選用材質與顏色,患者對於顏色分辨困難需用 人性化 顏色差異大並且簡單,材質盡量以暖調分明有溫暖感覺 家具選擇材質上,營造熟悉感並且設置休息站與扶手 家庭化 等,且能夠組件一個家庭單元。 迴游動線、固定動線,空間設計需簡易,盡量避免死角 空間流動 與採光通明,能夠讓服務人員便於觀察病患動向。 適當有益活動安排,可緩解抑鬱情緒、維持語言能力, 活動安排 加強對注意力控管。 患者容易走失,視覺與觸覺能力弱,考量因素配置設施 安全性 的配放與無障礙設施等。 綠覆率

植栽降噪與綠化,並用植物取代建築的壓力。

空間需求 在設計裡面遵循三種元素發想, 將空間、材質、動向去運用。 給使用者一個完善的空間。

材質選配

人流動向

47


(柒)

結論

失智患者環境設計要求 (一)引導或維持其執行活動功能:藉由強化環境提示,降低錯亂或迷惑,可減 少焦躁不安。 (二)維護安全避免意外事件之發生:依循無障礙環境設計原則,另可透過自行 通報、監控通報系統、安全防護…等,避免意外發生。 (三)具安適感並可緩和情緒:空間能夠使自己回想記憶,路線不會感到焦慮複 雜。 (四)誘發活動之動機,協助經營自我生活,配置空間地區提高治療性質引人目 的。

針對設計統整 (一) 光線結合美學,豐富美感。 (二) 活動場域配置 (三) 柔化機構式建築 (四) 固定動線,並有休息點 (五) 族群單一,不複雜卻保有社交 (六) 顏色對比與環境提示、與配置手法減緩事故 (七) 自主性生活與定向感缺失改善 (八) 緩和舒適的環境氛圍

4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