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美術館及周邊景觀設計 花博後花博設計與未來都市異想 集
從歷史中拿取 在土地上拼湊
我的設計哲學
姓名 劉柏良 出生年 / 月 / 日 1996/11/15 軟體技能 AUTO C A D . P H OTO S H O P . S K E TC H U P . I N D E S I G N . 學歷 東 學 大 學 景 觀 學 系 三 年 級 - 現 今 興趣 健身. 塗鴉. 攝影. 閱讀. 觀察城市. 經歷 擔任系學會一員. 兩度主辦校內推廣景觀學系一周展覽活動. 參與萬華製造關懷城市空間之活動. 曾任研究及教學助理.
作品 桃園美術館及周邊景觀設計 東勢高中花博與後花博永續使用設計 未來都市異想 - 人本空間與韌性城市探討 攝影小品
都市中,所謂舊與新建築或是空間見怪不怪。彼此常 呈現消長或是侵略,舊空間漸漸被現代主義下的空間結構 所取代,形隨機能的理論占了上風。 關於新空間與舊空間的對談
但新與舊充滿著矛盾嗎?其實兩者是能夠並存的,只 要找對了設計語彙,去蕪存菁,新空間不失風味,舊空間 則不顯得老沉。 舊與新間的矛盾與衝突化解
想成為國際地標的美術館,在遇到歷史悠久的瑞士社 區該如何去面對,瑞士社區又該如何回應她呢? 在空間上,在機能上,在環境中。關鍵隱藏在其中, 彼此的對話、交融將不會是難事。
淡水河 雪山山脈
桃園美術館及周邊設計 桃 園 , 境 內 無 高 山 , 卻 有 埤 塘 數 千, 同 時 為 國 際 門 戶。
桃園市
中壢市
如 今 想 要 一 座 美 術 館 , 能 反 映 在 地 特 色 的 美 術 館。 基 地 距 機 場 僅 六 站 捷 運, 相 鄰 不 遠 為 桃 園 高 鐵 站。 故 美 術館定位為在地化之國際化 重要地標。
桃園高鐵站
基地位址
桃園國際機場
低密度開發 中密度開發 高密度開發 國道 機場捷運
基 桃園中壢 地 美術館及周邊景觀設計 中壢區公 13 公園 面積 3.5 公頃 公 園 緊 鄰 瑞 士 社 區 , 正 對 青 塘 園 , 一 側 老 街溪蜿蜒。機場捷運捎過其邊,距機場僅六站 之遙。大致平坦,有一灌溉溝渠流經。臨老街 溪側可遙望雪山山脈,風景宜人。惟冬季東北 風盛,呼嘯引頭疼。 社 區 橫 一 路 與 公 1 3 公 園 相 接 , 房 屋 立 面 各 有特色。其中空屋數棟但屋況良好,有轉為他 用之想。美術館與社區該如何銜接是一要事。 老 街 溪 河 床 寬 且 深 , 長 則 蜿 蜒 不 見 源 頭 。 河床卵石數目驚人,印象為之深刻。站於基地 內可遠眺其消匿於山之彼端。
元 桃園中壢 素 美術館及周邊景觀設計 瑞士社區 老街溪 埤塘 雪山山脈 "我不希望美術館落成後,瑞士社區遭淘 汰 。" 第 一 眼 看 見 基 地 ,心 中 有 個 聲 音 對 我 說 。 瑞 士 舊 社 區 充 滿 了 現 代 都 會 區 難 有 的 生活韻味,水錶的馬達運作聲,鄰居在 門前聊天聲,附近孩子玩耍的嬉笑,伴 隨著偶爾黑狗吠了幾句,某戶人家的抽 油煙機更常常透露出他們今天的菜色。 美 術 館 落 成 後 該 是 帶 著 社 區 一 起 邁 向 嶄新未來,相互映照著彼此,不過度的 干擾,不刻意的疏遠。此外老街溪伴隨 一旁,埤塘零星散落其間,雪山山脈則 在遠處。近到遠,不同層次的美好都在 這個基地內望見,將他們轉換為設計語 彙並納入設計吧!
村 桃園中壢 落 美術館及周邊景觀設計
運 用 圖 底 理 論 進 行 空 間 解 構 分 析,發現基地中虛實空間兩極對比 強烈外,其中藏有少見的三角形輪 廓,於是利用公園和社區原有界線 作為鏡面反射至虛空間為主的公園 做填補,得到大致配置。
將 社 區 翻 轉 後 為 增 添 空 間 整 體 趣 味 性, 將 其 沿 著 鏡 面 平 移,並發現有三軸線貫穿美術園 區與社區,其中更框架出三角形 的空間。
利 用 不 斷 地 從 舊 社 區 解 構 出的三角形進行磨合,找出最和 諧之比例與線條,並透過不斷的 相似三角空間,無意中讓來訪者 心中不斷有三角形的空間序列, 並留下強烈印象。
透 過 三 軸 線 的 交 叉 , 形 成 廣場。場所精神一書的作者曾說 過,道路好比時間,節點變成了 永恆。此三節點中包含了一個最 大的空間,若將它營造出,社區 將和基地有強烈的連結,是充滿 生命力的空間。
將原有建築物實空間打破, 營造出全新但關鍵的虛空間,終 於軸線順利地導進社區深處的廣 場,並將原來和基地明顯的界線 消匿,達到社區和美術園區一氣 呵成的成果。
河 桃園中壢 川 美術館及周邊景觀設計
老 街 溪 在 人 們 前 來 開 墾 前 就 存 在,見證著歷史。而後興建了土地 公廟,希望水能源源不絕並且不帶 災害而來。故事生動的傳承,那空 間呢?
土 地 公 廟 前 廣 場 透 過 淨 空 周 圍原有雜亂高聳灌木與河川坦誠 相見,並開口面對,迎接進入。創 造提供日後廟慶活動需要之廣場空 間,以及遮蔭樹的栽植,提升使用 者的舒適性。
同 時 下 沉 式 舞 台 廣 場也作為園區的暴雨管 理 治 洪 池, 由 蛇 籠 和 石 板 以 及 草 地 組 成, 對 自 然 無 傷 害。 此 外 隨 著 時 間 的 演 變, 土 壤 不 斷 的 沖 刷 與 堆 積, 階 梯 形 式 座椅在將來將會逐漸演 變 成 草 坡 式 舞 台 廣 場, 是一種長時間的漸變式 的景觀。
蛇籠擋土牆覆蓋石板
土壤沖蝕堆積
老 街 溪 河 床 卵 石 裸 露 , 數 量 為 之驚人,是一大特色,於是將他放 入了廣場舞台當中,利用蛇籠方式 作為擋土以及座椅,並於上方以水 泥砂漿黏合石板作為椅面。
埤 桃園中壢 塘 美術館及周邊景觀設計
埤 塘 星 羅 棋 布 , 彷 如 土 地 上 的 夜空。小尺度來看,埤塘在生態上 是重要的生態綠洲。大尺度而言, 埤塘的分布宛如市鎮般,讓動物四 處通勤遷移,對於人體尺度,就是 節點空間的概念吧!
埤 塘 為 節 點 的 意 象 , 也 象 徵 著 棲 地 的 破 碎 度, 不 管 是 對 動 物 或 是 人 而 言, 都 希 望 能 有 最 完 整 的 生 存 面 積, 於是我將破碎的棲地概念節點形成族 群 並 讓 他 們 彼 此 相 連, 期 望 將 環 境 的 影 響, 不 管 是 對 人 或 是 生 物, 降 至 最 小。
埤 塘 兼 具 防 洪 與 灌 溉 的 功 能 , 於是每塊平面圖切割面都具有透水性 與 排 水 的 功 能 將 會 是 最 好 的, 以 此 發 想, 每 塊 草 皮 都 將 會 是 逕 流 水 的 蒐 集 及 下 滲 區, 陷 落 型 廣 場 更 成 為 暴 雨 來 臨的滯洪池。
群 桃園中壢 山 美術館及周邊景觀設計
中 國 庭 園 常 使 用 借 景 的 方 式 , 將超人尺度的山水置入眼簾,回歸 樸實的人體尺度。遠方的雪山山脈 似乎能替基地帶來些色彩與變化。
將 西 面 的 雪 山 山 脈 走 勢 進 行 簡 化,並納入基地作為建築物立面參 考。層層疊加而上,遠近錯落。由 地面長出是這裡的重點之一,因為 山和土地的關係是緊密的,正如建 築物與人一般。 美術展演空間
綜合商業空間
美術展演中心
綜合商業中心
舞台 藝術家駐村基地
遊客中心 里民活動中心
戶外市集
B'
藝術教學中心
綜合商業中心
B
A
A'
中軸線
里民活動中心
AA' 剖立面
下沉式舞台
園區與社區核心
綜合商業中心
BB' 剖立面
夜間效果圖
核 桃園中壢 心 美術館及周邊景觀設計 下沉
式廣
場
台灣
櫸木
打通
的三
舊建
蛇籠
座椅
角空
築空
間
舊建
間小
築空
原有軸線雖有輪廓出 現,但實質遭社區與公園邊 界阻斷,兩者難以互相融入 發展,需打通以利發展。
濕地
舞台
松
間水
景 排水 舊建
淺渠
築空
道
落羽
松
間咖
啡館
將兩個小街廓建築的轉 角拆除,呈現出一個三角形 向 外 的 空 間, 軸 線 因 此 突 出,且動線連貫,整體空間 序列更和諧。
植 桃園中壢 美術館及周邊景觀設計 栽
印度紫檀 杜英 烏臼
山櫻
苦楝
爬牆虎 印度紫檀 烏臼 山櫻花 欖仁 光臘樹 台灣櫸 落羽松
濕地松
台灣櫸
落羽松
苦楝 濕地松 杜英
光臘樹
1 月
植栽四季色彩圖
12 月
整體植栽配置期望達到四季分明的時間感,讓遊人能 感受到瞬時景觀。 欖仁
苦楝是為了銜接青塘園所栽植,印度紫檀和杜英主要 為功能性之防風林,並提供樹蔭。落羽松、台灣櫸葉色轉 變且落葉,營造秋冬意味佳。濕地松的高聳常綠作為整體 園區的背景樹,同時營造土地公廟前廣場針葉如霧的的感 受。停車場的欖仁掉落葉片大,維管容易,不易製造雜亂, 也能隨季節產生變化,是給予開車前來之遊人視覺的第一 站。
關於墓園與花園和花博
後花博直接轉移與墓園意象改造
花博期間的東勢高工會是熱鬧的,充滿著色彩與人潮, 歡笑聲此起彼落,人的足跡遍布園區,甚至會有點擁擠。 但在後花博,東勢高工面臨的是當地人口的老化,不 能再有高維管,不能再有一次性的設計與奢侈,花博後的 高工,褪下了冠冕,卻不能失優雅。 後花博的東勢高工,該找回人與土地最直接的連結, 提供人們紓解心靈的場所。 墓地不將是令人卻步的,在這裡,人們將勇敢地擁抱 死亡,了解失去,而後懂得怎麼活著,墓地該是充滿鳥語 花香,陽光普照,嫩綠草地,是家人也是故鄉。 一棵棵的樹,由人們的身軀滋養,再回饋給社會乾淨 的空氣、水和土壤。而樹木會老去,再經由東勢老工匠的 手藝,傳承與再現。 木雕藝術回送給家屬們,由逝去的家人所滋養的藝術, 更是種慰藉。
花博與後花博設計 王乙欣 ·劉柏良
假想的花博基地,位東勢高工舊址。 歷史的脈絡再清楚不過,日治時期舊 神社,國民政府的校舍,九二一後的閒 置。 這次,他將不再被人遺棄或遺忘,充 滿奇幻色彩的東勢高工舊址,將轉變為一 個場所,充滿活力與朝氣。 聆聽花開的聲音。
東勢高工圖書館改造模擬
概 台中東勢 念 東勢高中花博與後花博設計 花博 自然資本較少 自然度低 後花博
在地國際化 舊產業 季節性活動
自然資本足夠
里山生活包裝 複合式生態系 生活的痕跡
自然度高
深度旅遊 學習·體驗·帶回
花博
里山生活概念 永續且循環
在地健康老化 在地的人力 源源不絕的 後花博
高開發低穩定
低開發高穩定
公墓花園 人與土地 貼近與結合
現有建物 舊有建築的存與廢, 存留的話該如何使 用。 日照坡向 辨別日照坡向能協助 日後進行植栽配種以 及活動安排。 坡度 坡度分析很直接的點 出可開發以及不可開 發的限制。 排水 現有排水方向能幫助 我們設計日後整地排 水之內容。
靜 進入園區的唯一道路,風平 浪靜,心也靜了下。 無盡 以東勢高工至高點圖書館 為圓心,在地面畫出一道 圓,無時無刻接走在無盡切 線上。 孤獨 擁抱孤獨時,並不會寂寞, 空間上的孤獨。
錯愕
高程 可發現最高眺望點位 於何處,並能進行景 觀眺望點選址。
原本該往前走的,怎麼就在 這裡打住了呢?大膽運用 九二一所帶來所害,化為地 景藝術。
區位交通 可發現人潮車潮皆藉 由此公路進出基地, 影響日後出入口。
包覆 包裹著,躊躇著,在林中獨 自徘徊,享受一線天空的 藍,和無止盡的綠。
靜
森林步道
歷史留白 花果稻作
森林步道
入口廣場 眺望點 留白廣場
回歸自然
入口意象
公墓花園 思念慢步 入口
溫室
花果稻作
包 孤 覆 獨
無 錯 盡 愕
C'
眺望點 圖書館舊址
森林區 木棧道
B'
A
花果稻作 視野開闊
B
C
A'
農業展示區
遊客中心
眺望點
廣場
森林區
剖立面 AA'
剖立面 BB'
眺望點
木棧道
剖立面 CC'
新型能源的發展,自動車來勢洶洶。城市中的交通型 態首當其衝,勢必面臨改革。 自動車的普及導致加油站和車道以及停車空間的縮 減,城市不再需要那麼多車行空間,城市的設計終於跳脫 出以交通連接組構概念。轉變為在面臨少子化以及人口老 化的應變措施,同時面對著極端氣候並想辦法改善。
未來都市的面貌
能源與人口和閒置空間
人本空間、海綿城市、韌性都市、田園城市隨之產生, 該如何進行一個全面性的整合與設計,並找回當地的歷史 記憶與場所精神。將是未來重要的議題。 黃詠涵 ·劉柏良
概 都市議題 念 未來能源與人口組成及閒置空間
自動駕駛的穩定與共享性,車行空間將大幅的縮減, 最直接的回饋便是轉變為都市綠地,建立人本城市,同時 提高都市面臨降雨災害等地吸收能力,並改善空氣品質。
人口老化已經成為世界性的議題,該思考的是如何讓 人們健康的老化,在自己的家園變老。透過車行空間的縮 減,都市閒置空間將釋出成為田園城市或人可以進入並使 用的場域,互相交流與互動。
加油站、車道與停車空間,甚至是少子化後關閉的學 校,都將成為日後市區的綠地空間或是公共場域,讓人們 能來到此並使用,顛覆以往行人阻隔的刻板印象,城市將 變成一個以人為主的流動有機體。
見證歷史的建築與街廓,在現代形隨機能的主義下常 成為犧牲品,但在無形中卻提供著人們對於家鄉所認知的 場所精神,這些有 " 味道 " 的空間四散在各街廓中,有形 無形見證著歷史的脈絡,並非現代主義下的產物不好,而 是他們是有機會共存的。
每個城市中都該有個市場, 這裡不僅是物品的買賣,更是 消息的流通與歷史的傳承,同 時將人與食物的距離縮至最 小。市場是個利用味蕾記憶時 光的好場所。利用海棉城市工 法與綠化並活用零碎空間,讓 市場換個軀殼但保有就靈魂。
加油站從來不是個行人會去 的地方,但面臨新型能源的開 發,舊思維下都市密集設立的加 油站,將成為人們最適合親近與 前往的綠地或公共空間,可以是 農園、小劇院、暴雨管理的蓄洪 池。總之他與人的關係變親密 了。
不同的都市都有自己的歷 史,也有自己的語彙,他們 或許被保存或是遺忘抑或是 被破壞,讓我們一同找回自 己城市的故事,也讓自己變 成有故事的人。
台灣有許多的學校,卻沒 許多的孩童。建築量體已經 長在這片土地上,那何不把 它們化為大地,一樣能滋養 著眾多的作物,生生不息, 建築量體再大也不過是土地 的延伸。
我看到的世界 攝 影 是 我 的 興 趣 , 是 生活的調味。
末 21 歲男孩 了 我怎麼看世界就怎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