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偏義計畫 開發商 + 都市社群 = 後消費城市 / 被形成的地域性
1970 以來,臺中市處在不定性的變動狀態,不同時期經營者主導了都市地域性。過程中逐漸累積了都市社群,誘發後續 一系列的行動,消費城市的地域文化就是這樣「被形成」。 80 年代的高度商業化,大量日式街屋被整合成為綜合大樓,街區逐漸成為獨立的島嶼 (archipelago);90 年代商業移轉, 卻造成這些綜合大樓,形成閒置效應的擴散點,產權整合不易,至今舊市區已蕭條長達 20 年。都市不斷向重劃區擴張, 舊市區產權不斷移轉與閒置效應交互影響,導致市民對於臺中舊市區的記憶產生斷層,地域文化消逝。 不論是硬體導向的開發商、經營導向的共同工作空間;作為介入的地域經營者,如何在產權整合的過程,回應到居民、 性工作者、市集、咖啡店社群?現代主義的均質島嶼,隨著不同產權 ( 停車空地、閒置大樓 ...) 與周圍事件 ( 玉市、便當 店、媽祖廟 ...) 的重構,形成一系列產權的島嶼合作 (co - archipelago)。透過空間微調與使用機制的微介入,看似一如往 常,島嶼合作背後所隱藏的訊息,卻隨著社群介入逐漸被揭開,以消長的方式,重新詮釋「合作社」在這個時代的意義。 微偏義計畫誘發了社群意識,使都市更新不在侷限在開發結果,反而變成是一種修補都市社群關係的過程;長達 20 年 的產權整合,原本獨立的島嶼變成一系列的合作關係,開發商,回到了地域經營者的本質。
序 2013 寒假,一場中區再生基地的競圖,因緣際會與同學組了一支團隊,在台中舊市區 ( 中區 ) 進行一星期的現場調研。 當時的衝擊,促使我們重新思考建築為誰而存在?如果,今天的中區是明天的七期,那麼在這樣的消費週期循環,我們 發現了甚麼訊息?閒置電影院、性工作者徘徊、電子遊藝場;70 年代具代表的住商娛樂複合 - 合作大樓街廓,如今卻殘 破宛如九龍城寨。對於已經形成的秩序,我們成為了擾動的外人,居民、性工作者對我們產生敵意,我們在為誰做設計? 似乎,單純硬體的介入只是最消極的態度,更真實是在硬體改造背後,如何透過機制策劃一場社會設計 (Social Design)。
前言 當民間尚未投入房地產,「中區合作社」擔負了住宅的需求,在臺中的舊市區興建了合作大樓。這種以共同出資共享成 果的合作社商業模式,曾幾遍佈台灣社會,象徵 70 年代經濟起飛的時代精神;如今,對於後消費城市的舊市區,應該扮 演甚麼角色?
The sight recalled the days, we ever young.
Mom, can we row the boat later, please?
When I was a child, grandpa used to take me here...
微偏義計畫誘發了社群意識,使都市更新不在侷限在開發結果,反而變成是一種修補都市社群關係的過程; 長達 20 年的產權整合,原本獨立的島嶼變成一系列的合作關係,開發商,回到了地域經營者的本質。
設計 | 陳文哲 指導 | 黃俊銘、陳宣誠 中原大學建築系 / 2015 畢業設計 聯絡電話 0973 903 611 電子郵件 jimmyarch81118@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