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月刊-201603月號-555期-科學突破的動物先鋒

Page 1

555 2016/03

科學突破的

動物先鋒

生醫產業新機會 / 教你辨別真假嗓 / 霰與雪有何不同


大 蛞蝓帶小蛞蝓

166 SCIENCE MONTHLY 2016.2


煙 囪 盤 海 蛞 蝓(Jorunna funebris) 是 臺 灣 淺 海 礁 岩 海 域 偶 而 可 見 的 裸 鰓 類 海 蛞 蝓。 白 色 的 身 體 上 有 數 個 黑 色 小 點 構 成 的 斑 塊, 充 滿 想 像 力 的 潛 水 攝 影 者 給 它 們 取 了 一 個 外 號:「 趴 趴 熊 」。 這 種 海 蛞 蝓 以 海 綿 為 食, 而 且 還 會 把 海 綿 難 以 消 化 的 骨 針 堆 積 在 體 表, 也 就 是 身 上 斑 塊 的 那 些 黑 色 小 點! 這 些 骨 針 原 本 是 海 綿 用 來 支 撐 與 阻 止 掠 食 者 蠶 食 的 構 造, 卻 被 這 些 海 蛞 蝓 掠 食 者 據 為 己 用。 而 且 海 蛞 蝓 吃 下 海 綿 以 後 的 二 次 代 謝 物「jorumycin」, 已 被 發 現 具 有 抗 癌 的 活 性 成 分!

攝影.文

黃興倬(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Vol.47 No. 2

167


專欄文章

人類的長期抗戰─

施增廉

1986 年 畢業 於 淡 江 大 學

化學系,1997 年美國普渡大學 化學

博士,現為淡江大學化學系教授。期

對抗阿茲海默症

望自己成為一個好的化學教育者,讓 學子領悟化學合成之美。

如果,你注意到身邊長者的日常生活記憶力衰退,或認知

即將襲來的衝擊

及情緒上有所改變,要當心,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阿茲海默症屬於失智症的一種,約 50% 中度認知困難的患

disease)可能已默默找上他們。

者有機會演變成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不可逆的病症。早期對 於阿茲海默症的診斷,只有對死者做腦部解剖才能得知。然

阿茲海默症的發現,源自於 1906 年在德國所舉行的一個會

而,過去十多年間,科學家已發展一種顯像技術及生物標記

當他治療一女性患者所觀察到的現象,該患者死後經解剖,

診斷有助於延緩疾病的惡化,也早一點讓患者有心理準備。

發現其腦部記憶區有嚴重的受損。至今了解如此腦部上千萬

雖然準確性仍有偏離的時候,但此法已改變治療及預防阿茲

神經元壞死的原因有二:其一,神經細胞被 β– 澱粉樣蛋白

海默症的策略。

最後形成的斑塊物阻絕了神經細胞傳導功能;其二,τ 蛋白

此病症與年齡有很大的關聯:年紀大者罹患率高,有 96%

議中,精神病學醫師阿茲海默(Alois Alzheimer)提出了

(β-amyloid)胜肽所形成的一種膠狀物質覆蓋,這種物質

質扭曲形成神經纖維糾結,而沉積在神經元內部。然而,如 何引起此現象,科學家並不清楚,推測或許與發炎有關。

186 SCIENCE MONTHLY 2016.3

法(biomarker),能在患者存活的時光中提早診斷。早期

發生在 65 歲以上長者;又此病與收入有關,71% 屬於中、

低收入者。2015 年,美國約有 560 萬人罹患此病,其中


變 化 | Chemistry

神經元

澱粉前體蛋白

β– 澱粉樣蛋白 酵素

軸突

正常大腦 大腦皮層 神經纖維纏結

斑塊物

樹突

65% 為女性。每年該國治療患者的總花費約 226 億美金,

海馬迴

估計在 2050 年時將達到 1 兆 1 千億美金,屆時全美會有

大腦皮層萎縮 腦室擴大

近 1400 萬名患者。

其實,不單是美國需承擔如此龐大的金額壓力,世界各國也 無法置身事外。由於人類壽命的延長,照顧阿茲海默症患者 會對家庭及社會造成巨大衝擊。未來患者成長最快的地區將 可能是中國、印度及東南亞國家。照顧此類患者需耗費龐大 的社會資源,尋求解決之道實在刻不容緩。然而,對阿茲海 默症藥物的發展需要龐大的資金、人力與時間,而能夠進入 最後測試階段的藥物,也是萬中挑一,因此也有不少藥廠紛

海馬迴

阿茲海默患者大腦

紛打退堂鼓。

充滿荊棘的藥物研發過程 現今所發展用以治療或延緩阿茲海默症的小分子藥物,主 要 以 阻 斷 一 種 稱 為 β-site amyloid-cleaving enzyme 1

(BACE)的蛋白質酵素為目的。然而,這種口服藥想要穿 過腦血管障壁(blood-brain barrier)並非如此容易,而

相關研究也波折不斷,許多藥物在不同試驗階段鎩羽而歸。

Vol.47 No. 3

187


專欄文章

聲波的頻率跟音高、明亮度有何關係?

蔡振家

臺灣大學物理系學士、

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所碩士、 柏林洪堡大學音樂學博士,現為 臺大音樂所專任教師。

聲波的產生,通常來自於物體的振動,聲波 的頻率就是該物體的振動頻率。舉例而言, 人們講話與唱歌時的聲波,其頻率就是當時 聲帶的振動頻率。但是你知道成年男性及女 性的聲帶振動頻率大約是多少嗎?

這個問題即使是物理系的學生也不見得答得 出來,這是因為當我們在學習頻率這個物理 觀念時,似乎跟平時聽到聲波的「感覺」沒 有連在一起,因此許多人並不知道,成年 男性及女性講話時的聲波,頻率分別落在

120 Hz 與 200 Hz 附近。

(The Yorck Project: 10.000 Meisterwerke der Malerei. DVD-ROM, 2002.)

178 SCIENCE MONTHLY 2016.3


理 物 | Physics

聲音的心理量 當我們聽到具有週期性的聲波時,心中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

以上這個式子顯示了物理量(頻率)與心理量(音高)之間

音高(pitch),這是個心理量。心理量比物理量來得抽象,

的關係,這是心理物理學(psychophysics)的研究主題之

裡面。我們都知道,成年男性的嗓音比女性嗓音「低」,這

以上式子,筆者在此主要是想強調,當我們在學習一個物理

可以證明,我們能夠在心中比較兩個音高,知道兩個心理量

量的時候,或許可以多多思考它是否有對應的心理量,讓冰

的大小關係。

冷客觀的物理也能跟自己的感受經驗產生聯結。

當我們要比較兩個音的高低時,心中還會對這兩個音高的差

真嗓與假嗓

距產生另一個心理量:音程(interval)。語言中的音程有

講到聲波,我們可能會產生許多聯想,這可是人們最「有感」

大有小,例如閩南語「坐車」這兩個音就形成比較大的上行

的一種波,因為我們的發聲系統能夠產生相當多樣的聲波,

音程,而「花車」就是比較小的上行音程。音樂中的音程

反之,我們的身體並沒有辦法隨心所欲發出光波。當我們想

種類比語言中的音程更多,從小到大的音程區分得很仔細,

唱高音時,以喉部肌肉拉緊聲帶,提高聲帶的位能,而當我

其中以八度音程最為基本。音樂中有一種奇妙的現象:兩個

們的歌聲從高音往下降時,則會有放鬆的感覺,這種感覺跟

音若是剛剛好相差八度,聽起來特別相似。在簡譜中,比

聲帶張力的下降有關。以上所談的是真嗓的高音與低音,一

「123」高八度的音是「123」,低八度的音則是「123」。

般人通常以真嗓來說話,而在驚嚇、訝異、興奮等情緒下,

不管在何種人類文化裡面,相差八度的音聽起來總是特別相

我們還會用到假嗓。一般而言,假嗓比真嗓更高,但同一個

似,這個現象稱為八度等價(octave equivalence)。

人的假嗓與真嗓音域有所重疊,無論是男性或女性歌手,在

不容易客觀測量,但是心理量卻真實存在於我們的主體經驗

一。本文並不打算詳細介紹心理物理學,也不打算深入探討

唱到高音域時若不想用真嗓「硬拼」,則可以轉為假嗓。

從八度音程入手,我們可以將音程量化。相差八度的兩個 音,頻率比恰好是 1:2;相差 n 個八度的兩個音,頻率比為

藉由真假嗓的議題,筆者接下來要介紹另一個跟聲波有關的

其音程便是:

高頻的能量占總能量的比例越高,音色就越亮。以母音而

1:2n(其中 n 為整數)。一般而言,頻率為 f1 與 f2 的兩個音, 音程 =

括號中的八度即為音程的單位。

(八度)

心理量:明亮度(brightness)。在一個聲音之中,分布於 言,/e/ 比 /u/ 來得亮;以子音而言,/s/ 比 /f/ 來得亮。

值得注意的是,音色明暗跟音高無關,低音也可以具有明亮 的音色,歌聲中的真嗓便經常比假嗓還亮。

Vol.47 No. 3

179


科學突破的 動物先鋒

2016.1 194 SCIENCE MONTHLY 2016.3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線 蟲、 果 蠅、 斑 馬 魚, 這 三 種 實 驗 動 物, 究 竟 有 何 特 殊 之 處, 能 夠 肩 負 起 尖 端 科 學 的 研 究 使 命, 引 領 生 醫 領 域 的 重 大 突 破?

Vol.47 No. 3 1

195


精選文章

銀白世界下的祕密 冰相粒子大不同

蘇世顥

空氣中的水物

任職於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在半年都是

冰天雪地的環境中完成學業,研究包含雲微物理在

首先我們要很快的瞭解一下,大氣中存在哪些與水直接相

內之各種大氣物理現象。希望能傳達正確的天氣與

關的物質(水物,water substance)?如表一,我們依

氣候科普知識給一般大眾。

照水物相態與在垂直方向上運動的速度進行分類,大致上 (本文與中華民國氣象學會合作)

可 分 為 水 氣(vapor)、 雲 滴(cloud droplet)、 雨 滴 今年一月份臺灣地區經歷了有紀錄以來最強大的寒流,導 致本來在臺灣十分罕見的銀白世界出現在全臺各地。在新 聞媒體終日強烈放送之下,原本陌生的專有名詞「霰」、 「雹」或「冰珠」都相繼攻佔各大新聞的版面,大家也才 瞭解到原來在低溫環境中所形成之冰相粒子不是只有「雪」

(rain drop)、冰晶(ice crystal)、雪(snow)、霰

(graupel)與雹(hail)。這些水物之間的特性與形成的 原因都有所不同,但大氣中要形成冰則只有兩種機制,一

種是液態水凍結(freeze)形成冰,另一種則是由氣態的

水氣直接凝華(desublimation)所致。所以無論是形成 冰晶或是後續冰相粒子的成長過程,都必須要考慮這兩種

而已。但是這些冰相粒子有何不同?為何在不同環境下我

機制的作用。所以下面我們就會仔細討論這兩種過程,在

們觀察到的冰相粒子型態會有不同呢?

「雪」、「霰」、「雹」的成長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表一:大氣中水物之分類

幾乎無垂直運動

氣態

液態

固態

水氣

雲滴

冰晶

下降速度較慢

雪 雨滴

下降速度較快

228 SCIENCE MONTHLY 2016.3

霰、雹


精選文章

在 這 波 寒 流 中 很 多 地 方 都 變 成 了 銀 白 世 界, 但 是 很 多

這樣的過程造成粒子的密度較低。但是如果這樣的粒子出

時 候 我 們 看 的 並 不 是 雪 花 而 是 另 一 種 冰 相 粒 子「 霰

現在強對流區,粒子下落過程中表面的冰可能因為環境溫

(Graupel)」,那什麼是「霰」?這個字在古代中文是

度高於冰點而融化為液態水,但強對流區的上升氣流會把

指落到地面上的不透明(白色)小冰粒,而且霰下落的速

這些粒子再度向上帶到零度線以上,而發生再次凍結,所

度比雪快,所以在《桃花扇》中就有一段文字「飛綿作

以表層的空隙會因為融化在凍結的過程被填滿,這樣所形

雪,落紅成霰」就是在告訴我們兩者是不同的冰相水物。

成的冰相粒子就是密度較高的冰雹,而新聞中的冰珠其實

早期翻譯英文中 Graupel 這種下降速度較快且表面不透

明的小冰粒時,當時科學家直接想到描述相同水物的中文

字「霰」,這是十分傳神與恰當的翻譯。英文中 Graupel

T0

T1

的同義詞為 soft hail、snow pellets、tapioca snow 或

Grail,所以中文翻譯時有些人也會用「軟雹」或「雪丸」

來取代比較難發音的霰。純粹從翻譯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用 法並無不妥,甚至更貼切的點出霰的形成原因和冰雹或雪 花有所關聯。那霰的形成原理是什麼呢?

霰怎麼形成? 「霰」與「雹」的形成過程類似,基本上都是由大的冰 晶或雪花做為成長的核心,當這些冰晶下落的過程中與 過 冷 水 滴(super cool droplets) 發 生 碰 撞, 過 冷 水

滴 碰 撞 到 冰 晶 時 會 發 生 瞬 間 凍 結, 這 也 就 是 我 們 所 謂

過冷冰滴

終端速度(箭頭代表方向、寬

冰晶或雪花

度表示速度)

圖一:冰晶淞化過程示意圖。當冰晶或雪花在下落過程中若進入富含過冷水 滴的區域時(T 0) ,當過冷水滴碰撞到冰晶或雪花的表面時便會瞬間凍結(T1) , 而此一冰相粒子也會因此而長大。

的 淞 化(Riming, 圖 一 ), 而 這 整 個 過 程 則 稱 為 撞 凍 (accretion)。過去我們時常在新聞上看到的霧淞(圖

二),就是過冷水滴碰到固體表面瞬間凍結所產生的淞化

現象,過程中僅有液態與固態間的轉換過程。這與過去在 冬季常看到在樹葉或草上的霜(frost)並不相同,霜的成

因是空氣中水氣在低溫的環境下,水氣分子直接凝華為固

態,這過程中並沒有液態水的參與,所以說兩者的成因完 全不同,不可以混為一談。

由前面所述可知霰成長主要是由於很多過冷水滴的撞凍過 程所導致,所以在所形成的冰裡面會有很多空隙與空氣,

圖二:冬季在樹枝上所形成之霧淞。(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劉清煌拍攝)

Vol.47 No. 3

229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