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月刊姊妹刊物
全
方
SciTech Reports
創刊於1982年
位
視
野
.
科
技
人
關
懷
1
每月15號出刊
科技報導 441 S c i Te c h
Reports
2018.9月號
scitechreports.blogspot.tw
南科考古遺跡之鏡─臺灣 5千年前的古代環境與生活投影- 4 臺灣大學2018年畢業典禮 揚帆待發 乘風破浪 祝福滿滿 盧志遠博士致詞全文- 8 化合生活的美好點滴─第一化妝品工廠黃國芬專訪- 10 麻疹流行後的省思- 14 從麻疹風波,回放過去抵禦該疾病的限時縮影- 16 科技部推動農業科技 產學連動燃出輝煌火花- 22 瑞寶技轉疫苗技術 迎戰豬藍耳病成果不俗- 23
興大攜永豐餘何壽川等人 推動臺灣原生食藥用植物保種 【本刊訊】永豐餘集團何壽川與其夫 人張杏如,5 年來以私人名義全額贊助中 興大學農資學院推動「臺灣原生食藥用植 物保種教育中心計畫」,現已設置保種教 育中心,完成 648 種食藥用植物之培育保 種、臺灣原生種活性分析,並開發月桃飲 品及保養品等。
長的研究團隊,針對臺灣原生食、藥用植 物進行蒐集、保種及活性探索研究。 為呼應何壽川對臺灣原生種源的珍惜情 懷,研究團隊找尋臺灣植物資源中可供為 食材或用以保健、治療疾病、具有藥用活 性潛力功能等的植物,5 年內便蒐集到薑 科、五加科、薔薇科等共 111 科 303 屬 648
興大於今(2018)年 8 月 12日,在惠蓀
種食、藥用植物,並於惠蓀林場及新化林
林場舉辦「臺灣原生食藥用植物資源與開
場進行相關培育工作。此外,為了發掘所
發討論會」,邀請何壽川、前中研院院長
保種植物於醫藥、保健功能發展的可行
翁啟惠、興大校長薛富盛等人及台灣利
性,該計畫同時進行植物成分活性研究,
得、大江生醫等生技產業與會,就保種資
目前已發現土肉桂、南投月桃、金櫻子等
源成果的後續開發進行實質的討論。臺灣
多種植物,皆具有開發為預防代謝症候
的地理氣候條件得天獨厚,在這僅3 萬 6 千
群、癌症等醫藥保健產品的潛力。
餘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蘊育了超過 4600 種 植物種,而其中的臺灣特有種植物就佔了 約 1/4,多樣化的自然資源為臺灣的至珍 瑰寶。然而,面對全球環境急速變遷,臺 灣也面臨著許多物種消失或滅絕的問題, 如何確保臺灣原生植物物種永續保存及維 持生物多樣性,為當前的重要課題。
《科技報導》稿約
興大校長薛富盛指出,此長期工作所
學界、政策、產 業訊息外,並有學者專家針
累積的豐碩成果,除了是興大同仁辛苦的
對科技(含醫療)政策、教育、產業相關的時
努力外,更要感謝壽川先生和夫人對土地
事發表評論或提供專業意見。竭誠歡迎關心
和自然資源的高度關懷與支持,使此一具 規模的研究成果能被完成。研究團隊所開 發、應用於飲品及保養品製作的月桃萃取 技術,已與生技公司合作並完成產品生 產,而該計畫成果更與「山村再造計畫」
的經營理念,希望藉由興大的專業團隊,
及大學社區關懷責任結合,協助惠蓀林場
從臺灣自然環境中,找尋具備食用、藥
週圍部落居民於原住民保留地上種植所蒐
用或加工用途潛力的本土植物物種,並進
集的優良品種月桃。未來,興大將繼續結
行種原調查與保存,研究、開發其永續利
合校內外研究團隊與產業界,共同開發臺
用模式,期在確保臺灣農業的永續發展之
灣珍貴的自然資源。
餘,也兼顧生態保育、維持生態多樣性。
生態保育、植物分類、天然藥物開發等專
當期介紹請見24版
本刊為科技新聞刊物,除了提供當月重要的
永豐餘集團憑藉「環保、永續、利他」
因此,中興大學副校長黃振文召集興大在
科學月刊9月號【大麻】上市!
新聞來源 〈興大與何壽川、張杏如夫婦推動臺灣原生食藥用植物保 種 成果豐碩〉,中興大學,2018年8月13日。
臺灣科技發展的您,就上述方向踴躍投稿。 寫作時請依照稿約: 一、 避免學術專業論文寫作格式。 二、 字數盡量在 2000至 5000 字內,可附相 關圖或表至多5張。
三、 請遵守著作權法,如有著作權爭議(包 括圖片),由作者自行負責。一經投稿, 即視同授權刊載。 四、 稿件刊出後將致贈當期刊物一本及薄酬 (稿酬將於刊出當月月底寄發,由第一 作者代表簽收)。 稿件請寄至 scimonth@gmail.com,註明
真實姓名、聯絡方式、服務機關或就讀學校, 並請於信件主旨中標示「科技報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