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視野 科技人關懷 AI演算法 讓你的隱私無所遁形?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透過收集大量的使用者資料分析各項資 料之間的規律性,建構出一套預測、決策系統——但若是這些資料牽涉到個 人隱私該怎麼辦?即便任何平臺皆需提供「使用者服務條款」(terms of use/ service)徵求資料當事人的同意,才可合法蒐集資料,為什麼個人的資訊控管 權仍無法受到保障?(4版) SciTech Reports 科技 報導 492 2022 12月號 每月15號出刊 scimonth.com.tw 科學月刊姊妹刊物 創刊於1982年 04 焦點話題 個人隱私在 AI 時代面臨哪些風 險?資料治理的重要性 09 資訊生活 美國政府資助的研究發表被要 求立即開放取用,公共取用推 廣歷史性的勝利 13 共同刊載 大學教授遭解聘只因學生抗議 分數太低 校方、教授、學生權 益該由誰作主? 17 書適圈 數位社群時代,讓人們更容易 被仇恨言論煽動? 《矽谷價值戰》 21 動態時報 臺大與國際合作 研究 COVID-19 疫情如何影響心理健康 23 動態時報 加密貨幣崩盤 如何影響科學研究? 科學月刊 12 【 2022 諾貝爾獎特別報導】上市! 當期介紹請見 36版 No. 24 動態時報 氣候愈來愈極端,新出爐海象資料顯 示熱帶風暴變多且變強 25 動態時報 COP27 設置「損失與損害」基金 補償受氣候災害影響的國家 36 特別報導 一窺微觀世界的生命律動 2022 Taiwan 顯微攝影競賽頒獎典禮 2022年12月15日 (Photo by
Unsplash)
Sergey Zolkin on
中華郵政北台字第1461號
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局版台誌字第3034號
單 本:100元
訂 閱:全年12期1000元
劃 撥:0018482-3 科學月刊社
主 辦:台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
出版者:科技報導雜誌社
發行人:張之傑
執行總監:趙軒翎
總編輯:林翰佐
副總編輯:趙軒翎 李依庭
編輯委員:王文竹 王伯昌 曲建仲
江建勳 李志昌 李精益
阮明淑 周鑑恆 林秀玉
4 科技報導 焦點話題 隨著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技術的使用與開發,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逐漸蓬勃發展,相關技術及使用的風險也日益受到關注。 其中個人資訊是否能自主管控及隱私侵害的風險格外受到重視,這將涉及 政府、AI開發或使用單位是否有良好的資料治理(data governance)政策。 AI要有龐大資料才可能學會人類交辦的事 目前許多 AI 系統是使用「機器學習」技術來設計,這項技術的主要特點是 電腦必須先從大量資料中分析各種特徵之間關聯的規律性(模型),然後
標是辨識圖片中的貓咪,然後由電腦自行摸索、辨識出貓咪的特徵因子, 這麼一來電腦就能根據那些特徵因子自動判斷圖片上的動物是否為貓咪; 又或者要讓 AI 推薦用戶影片,工程師必須先將許多用戶過去觀看影片的紀 錄輸入電腦,並寫一組程式告訴電腦它的目標是分析與歸類用戶偏好觀賞 的影片類型,由電腦自行摸索出可歸類所有用戶觀賞影片類型的模式,這 麼一來電腦就能根據該模式來歸類目前用戶可能偏好的影片類型,然後自 動予以推薦。簡單來說,使用機器學習所設計的 AI 系統,就是一個做過許 多考古題並且對過答案的學生,根據他在 考古題裡學到的東西來回答新的測驗 內容。 這麼一來,要開發能預測、決策或最 佳化工作流程的 AI 機器學習系統, 首要的目標就是得有足夠多資料讓電 腦學習,而開發出來的系統也是透過
以該規律性(模型)自動預測新的資料。例如要讓 AI 辨識貓咪的圖片,工 程師會在電腦中先輸入一堆有動物的圖片,並寫一組程式告訴電腦它的目
資料讀取與分析來達成任務或生產更 多資料。這意味著 AI 系統從開發到 應用的每個階段都牽涉資料治理。 創刊於公元1982年1月
蔡兆陽 蔡孟利 蔡振家 鄭宇君 鄭運鴻 韓德生 嚴如玉 嚴宏洋 蘇逸平 主 編:羅億庭 特約編輯:陳亭瑋 美術編輯:黃琳琇 財務顧問:江旻壕 專案經理:林品婕 業務專員:廖本翔 社 址: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77號7樓 電 話:(02)2363-4910 傳 真:(02)2363-5999 E-mail:scimonth@scimonth.one 印 刷:赫偉有限公司 廣告索引 BD 2 錫昌.......................... 3 益弘 5 日龍 6 昭地 8,19 玉山生醫 14 牟博科技..................... 18 元利 40 個人隱私在AI時代面臨哪些風險? 資料治理的重要性 甘偵蓉/清華大學人文社會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學者
林宮玄 邱韻如 金升光 金必耀 門立中 紀延平 范賢娟 倪簡白 高啟明 高憲章 張大釗 張敏娟 陳妙嫻 陳彥榮 陳鎮東 單維彰 景鴻鑫 曾耀寰 程一駿 程樹德 黃正球 黃相輔 楊正澤 葉李華 廖英凱 管永恕 劉宗平
5 SciTech Reports 焦點話題 所謂的資料治理,就是為確保資料的使用及生產都有良 好品質,且符合如尊重個人資訊自主管控及保護個人隱 私等法律規範,並維護資訊系統安全,因此需要採取適 當的方式及技術來管理相關資料。 AI所使用或生產的資料其實不一定都能直接或間接辨識 個人。依據臺灣的《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能直接或 間接辨識個人的資料,包含姓名、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護照號碼、特徵、指紋、婚姻、家庭、 教育、職業、病歷、醫療、基因、性生活、健康檢查、 犯罪前科、聯絡方式、財務情況、社會活動等。但即使 不能辨識個人,收集到的資料仍會遇到有無著作權且獲 得授權、是否洩漏國家安全或核心科技所保護的機密資 訊、有無中毒或被駭客攻擊等值得關注的法律與資安問 題。這些能辨識個人的資料,若資料當事人未能自主管 控或隱私外洩,不但可能造成當事人身心、名譽、財產 等傷害,AI系統開發或使用單位也有違法之虞,社會大 眾可能會逐漸不信任甚至抵制AI的發展及應用,因此資 料治理在AI來臨的時代格外重要! 有關個人的資訊常見蒐集管道 AI 系統如果是設計來預測使用者動態或向個人推薦搜 尋,有關使用者的資訊可從哪裡蒐集?目前最常見的 蒐集管道就是網路,像是搜尋引擎如 Google 入口搜尋 平臺,或是各種資訊及影音網站如新聞網站、購物網 站、 YouTube 、 Netflix 等,以及社群網站如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 Pinterest 、抖音等。手機上的各 種應用程式( app)如 Line、WhatsApp、WeChat等,或 是智慧型手錶等各種智慧穿戴裝置,也是有關個人的資 訊蒐集來源。 此外,像是各大樓、辦公室、街頭巷弄無所不在的攝影 機也可能用以蒐集個人影像的來源。而日常生活中的
6 科技報導 焦點話題 各種資料,如個人在校成績與檔案、就醫檢查影像或 用藥資訊、國稅局的個人所得或社會局的社福金發放 等,也都有可能成為有關個人資訊的蒐集來源。 當然AI系統並不是都使用與個人相關的資料,但如果系 統任務是要預測個人行為甚至模擬個人,那麼就必須使 用可直接識別資料當事人的數據,或使用透過串連或交
取得有關個人的資料都需經過資料當事人同意,所以當 我們下載軟體或使用新的資訊平臺時,平臺或軟體都會 提供「使用者服務條款」( terms of use/service )徵求 資料當事人的同意才能夠合法蒐集。 使用者服務條款 為何無法保障個人資訊管控權? 即使都要提供「使用者服務條款」經使用者同意, AI 系統或者各種軟體仍有可能侵害資料當事人對於個人 資訊的自主管控權利。 1. 額外蒐集未經個人同意的資訊 首先數位軟體或平臺有可能違反「使用者服務條 款」,蒐集未經個人同意的隱私資訊。例如手機上的 健康紀錄 app 除了蒐集使用者同意的資料如行走步數 外,還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額外蒐集使用者的 電話通訊錄、所在地理位置、對話內容等,就屬於此 類侵權的狀況。 2. 徒具形式的個人同意 其次,就算數位軟體與平臺所蒐集的個人資訊都有經 過使用者的同意,但同意方式也可能徒具形式。例 如,人們若不同意全部的使用與服務條款,結果就是 不能下載軟體或使用該服務,等於半強迫使用者同意 所有的資料蒐集;又或者將使用與服務條款寫得密密 麻麻、非常複雜,且用詞模糊不清。不少常見的「使 用者服務條款」細節並不明確,如許多軟體會提及將 與第三方應用程式和服務共享使用者資訊,但所謂第 三方的對象並不明確,對於所分享的使用者資訊範圍 也都交待不清。以至於使用者僅僅只是開始使用服務 就必須同意將自己所有的資訊都分享給毫無限制的個 人、企業或團體,用於毫無任何內容限制的資訊或廣 告行銷。此類「使用者服務條款」僅是徒具形式,無 法保障使用者隱私。 3. 使用目的與原始的資料蒐集目的不符 最後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就是經當事人原始同意蒐 集的資料未經知情同意被挪做其他用途使用。例如在 社群軟體上玩心理測驗,結果個人資訊被拿去投放選 舉廣告。最嚴重的案例便是
Facebook分享,還直接取消隱私條款上的 選項,讓使用者無法拒絕分享給Facebook,便引起許多 使用者的不滿。 AI演算法可能如何侵害個人隱私? 現今的 AI 演算法有許多功能,以下三個演算法的應用 與個人資料息息相關,也較可能侵害個人隱私。 1. 個人資訊側寫 演算法可用來蒐集個人資訊、進行分析、對於個人做 資訊側寫( profiling ),因而可能會侵害個人隱私。 所謂的資訊側寫是一組以代碼標示特定個人的數位檔 案,裡面的資料可能包含個人資訊如姓名、生日、地 址、聯絡電話等,還有數位足跡像是歷年的網頁搜 尋、填寫表單的資料、休閒嗜好、購物習慣等。 這種包含個人資訊側寫的資料庫,有可能是軟體或平
叉比對能夠間接識別當事人數據。暫且不論那些惡意洩 露個人隱私或蓄意監控的資訊軟體,依據法規,凡是要
2018 年的劍橋分析事件 ( Cambridge Analytica )。又或者平臺片面更改隱私 條款,擴大蒐集資料範圍或擴大與第三方分享資料範 圍,卻未通知當事人、或是以相當不明顯、容易被忽 略、甚至完全無法拒絕的方式進行通知。例如通訊軟體 WhatsApp 在去( 2021 )年初更新隱私條款,擅自將使 用者的數據與
臺自行建置。例如社群軟體會紀錄個人不論是否公開
分享的貼文、照片、與哪些人互動像是按讚或留言 等,分析他可能會喜歡看到哪類型的貼文與新聞資 訊,後續就可以客製化提供給使用者的介面,包含收 到朋友推文的優先順序、推播的新聞與影音類型,還 可以應用於協助廣告客戶精準投放廣告,甚至針對性 格不同的平臺使用者客製化廣告內容等。
2. 含個人資料的資料庫販售
前面介紹的資料庫還可以進一步串連延伸運用,像是 國內外各種數據仲介公司會透過從不同管道取得或購 買的數據,依照喜好、地區、人種、年齡等各式主題
建立個人數位資訊側寫的資料庫。這些整合後的資料
庫可以販賣給有需求的客戶,或針對客戶需求進行分
析及預測,也可以媒合不同客戶手上所擁有的數據,
然後再從中抽取仲介費等。
例如,旅遊公司將客戶的資料交給數據仲介公司,數
據公司再根據顧客的喜好如喜歡的國家、日常休閒娛 樂、偏好的交通工具或度假方式等分門別類,日後旅 遊公司就可向客戶直接推播符合他偏好的旅遊廣告。 又或者數據仲介公司還可以媒合旅遊公司與防曬乳產
7 SciTech Reports 焦點話題
品公司,讓運動用品公司可以投放廣告給旅遊公司中 喜歡到戶外活動的客戶,這麼一來旅遊公司與數據仲 介公司就能同時都賺取廣告費。 3. 重新識別化個人資訊 雖然多數演算法所蒐集及使用的資料,都採取匿名化 處理或已經去識別個人資訊,仍有可能透過與某些具 有個人姓名資料的檔案頁面例如 LinkedIn 或 Twitter 進行比對,而讓特定個人解除匿名,重新識別( reidentification)個人身分。 換言之,數位資料本身就是可以無限複製,也可同時 儲存在許多地方。當人們在許多地方留下各種有關個 人資訊的數位麵包屑時,這些數位麵包屑即使無法直 接或間接識別個人,仍有可能透過資料之間的合併、 串連、比對等方式,而讓個人身分被揭露。拜現代 AI 演算法的預測功能之賜,許多數位平臺或軟體還能 利用 AI 來預測個人行為模式,以利推薦產品或投放廣 告,提高個人隱私受到侵害的風險。 AI時代來臨,該如何治理有關個人的資料? 傳統上針對個人資訊蒐集與分享範圍的一次性知情同 意機制,在網路時代對於降低個人隱私洩漏的風險, 以及維護個人自主管控有關自身資訊傳播的管道,顯 然規範效果有限。 目前在醫學研究與醫療資料應用上頗為流行的「動態同 意」機制,對於確保個人自主控制自身資訊流傳的範 圍,效果也有些限制。動態同意是指不只在利用個人資 料前需取得當事人同意,後續也藉由向當事人回饋資料 的利用情形、且當事人得拒絕資料再利用等機制以確保
存的醫療影像應用資料庫等,若要廣泛使用在各種網路 蒐集個人相關資訊的行為規範上,有它的困難。 目前有關保護個人數位資料和隱私的治理規範,首推 的是歐盟在 2018 年 5 月上路的《一般資料保護規則》 (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 ),該法 規的宗旨在於強化個人有關自身數據的自主控制權。 例如,規定任何公司、平臺或軟體都不能在未經個人 同意下,無明確目標地蒐集與儲存個人可能產生的 任何數位資料。無論是可直接辨識個人的資料,如電 話號碼、電子信箱、地址等;生物特徵資料,如個人 指紋、臉部辨識特徵、相片、視網膜掃描檔案等; 或是數位活動紀錄,如網頁瀏覽歷程紀錄 Cookie 、電 腦 IP 位置、行動裝置 ID 、社群平臺活動紀錄等,都屬 GDPR 規範的範圍。不僅如此,法規中也授與個人可 以要求資料控制者刪除有關個人數位資料的權利,且 不論個人先前是否已同意被蒐集與儲存;甚至個人也
個人知情同意的有效性。但是,這種動態同意機制只能 針對那些事前有明確取得個人同意蒐集及儲存項目、後 續也有明確利用目標及結果的資料庫,像是醫療院所儲
8 科技報導 焦點話題 可要求蒐集資料者提供有關個人資料的利用目的、處 理方式、利用結果的複本作參考。 然而 GDPR 保護的對象畢竟僅有歐洲地區人民,且 GDPR 對於個人資料共享的限制規定,只針對個人與 蒐集企業之外的第三方,並不針對企業內部。這麼一 來,有可能導致產品市占率高、產品較多的跨國公司 如 Google 、 Meta 、 Amazon 等數位科技巨頭,不但有足 夠的人力與財力來因應為符合 GDPR 各項嚴格規定所衍 生的成本,且能將他們的不同產品所蒐集的數據合併 在一起成為綜合資料的大型數據庫,導致該公司數位 產品的市場地位更加鞏固,意外地排擠了其他擁有類 似數位產品的中小企業競爭力。 再者,儘管 GDPR 上路後陸續帶動美國某些州、澳洲、 韓國、日本、巴西、中國、南非等國家制定針對國人 的數位資料保護與隱私相關法規。但這麼一來,其他 數位化發展較慢、或者在個人數位資料保護機制上較 弱的國家,人民的資料有可能就成為了各種使用 AI 技 術的企業或數據仲介商的掠奪目標,而有數位資料殖 民的隱憂。不僅如此,因此而研發出來的 AI 產品,在 購買力等經濟市場的考量下,還是很有可能會回頭應 用在數位科技先進國的人民身上。 上述情況提醒了我們,在 AI 科技時代下要適當保護資 料當事人對於個人資訊的自主管控及隱私權,很難只 掃自家門前雪,僅仰賴各國自行訂定個人資料保障法 規是不夠的。事實上,政府有時候就是個人隱私的主 要侵害者!在數位科技有跨國影響力的情況下,很需 要各國通力合作聯合制定相關保護規範。如此,也才 有可能因應 AI 時代,個人隱私權益所面臨的重大威脅 與風險。 本文感謝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 所支持。
取用,公共取用推廣歷史性的勝利 如何讓更多人可以自由享有學術研究的成果,是學術 成果的開放取用( open access, OA )推廣 〔註〕 努力的 目標,也是開放科學( open science )涉及的眾多議題 之一,長期在美國和全球各地受到討論。其中最具挑
戰的一個議題是:由納稅人支持所產生的研究成果, 在論文發表時是否應讓公眾能立即、自由、並且免費 取用研究資料?針對這類知識公共取用( public access to knowledge )的議題,美國白宮「科學與技術政策 辦公室」(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OSTP )於今( 2022 )年 8 月 25 日,提出的新政策做出 了回答。
在 OSTP 副主任兼代理主任尼爾森博士( Dr. Adlondra Nelson )簽署的備忘錄〈確保聯邦資助的研究可被自 由、立即、且公平取用〉中,清楚回答了這個問題:是 的,所有接受聯邦政府資助的研究論文與伴隨資料都應 在發布當下,即刻讓公眾自由且免費取得〔註〕。
9 SciTech Reports 資訊生活
美國政府資助的研究發表被要求立即開放
何明諠/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專案經理 莊庭瑞/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註〕在美國學術環境的脈絡下,「公共取用」(public access)與「開放取用」分有不同意義。「公共取用」源自 美國聯邦政府的文件用語,專用於探討受聯邦政府資助的研 究,其成果被公眾取用的條件。美國白宮 OSTP 在 2013 年要 求,每年投入一億美元以上進行研究的美國聯邦機構,皆需 制定學術成果的「公共取用政策」。至於「開放取用」,通 常是指涉及某種出版模式,讓公眾能自由取用並二次利用所 出版的著作,無須付費。在過往,一個符合公共取用政策的 學術成果,未必符合開放取用的要求,反之亦然。儘管兩者 概念有異,但本文為求行文能為更多人理解,在用詞選擇上, 除非涉及正式文件的用詞,否則皆以「開放取用」為主。 〔註〕OSTP 備忘錄的英文標題為〈Ensuring Free, Immediate, and Equitable Access to Federally Funded Research〉。本文 將「free」翻譯為自由,「freely available」翻譯為自由取得, 但 free 亦有無需費用的涵意。因此本文將視情境交換或同時使 用,於此敘明。 美國新政策:論文刊登即刻開放取用 美國學術領域的開放取用的爭論,至少可追溯至 1990 年代中末期。當時「學術出版及學術資源聯盟」 (Scholarly Publishing and Academic Resources Coalition, SPARC )及「公共科學圖書館」(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PLOS)等倡議開放取用的組織陸續成立,透過 立法、連署、抨擊商業出版商等方式,在商業出版商與 倡議團體間展開了長達十幾年的戰爭。 出版商和開放取用倡議團體的爭論,在 2013 年 OSTP 發 *本篇文章與研究資料管理推進室共同刊載*
允許在論文發表後,設置最長達 12 個月的「閉鎖期」 (embargo)。 2013 年的政策在歷時九年的施行後,伴隨著為對抗嚴 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 )疫情,全球廣泛採用 開放取用模式帶來的激勵,迎來了今年白宮 OSTP 在政 策上的強化與修正。
新政策帶來顯著的變化,最大的修正之一在於修改了 前面介紹 2013 年政策提及的兩個項目。首先,在新政 策施行後, 所有聯邦機構 都須建立自己的公共取用政 策,不再僅限研究經費一億美元以上的大型機構。此 外,研究著作也不再有 12 個月的閉鎖期,取而代之,
所有聯邦機關所支持的研究著作,都須 立即 讓公眾可 自由取用。新政策還擴大了「研究著作」的定義,除
了經過同儕審查發表的期刊論文,也包含了經過同儕 審查的專書章節、社論、研討會論文等。
10 科技報導 資訊生活
進行研究的聯邦政府機構,應制定
布〈增加聯邦資助科學研究成果的取用〉備忘錄後, 迎來首個里程碑。該文件是美國政府首份有關公共取 用的指導文件,擘劃了研究發表及科學資料在公共取 用的進程,其中有兩個項目值得一提:一、要求每年 投入 超過一億美元
政策支持研究發表和數位科學資料的開放使用;二、
據今年的新政策,所有受聯邦資助的研究,發表的研 究著作以及它所伴隨的科學資料,原則上在著作發布 的同時,就須同時以公共取用的方式發布;此外還需 要依據《聯邦資助研究所應使用的資料儲存庫的理想 特點》(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of Data Repositories for Federally Funded Research)的指引,存放在合適的 資料儲存庫。 另外,為使大眾能識別研究成果的經費來源、提高科 學研究的誠信,新政策也要求出資研究的聯邦機關, 須蒐集並發布與研究著作及科學資料相關的後設資料
姓名、單位、補助計畫的來源,並以數位持續識別碼 ( digital persistent identifiers, digital PID
此外也需附上包括出版日期、以及該著作或資料的 PID 。值得一提的是,新政策也要求計畫補助資訊本身 需提供 PID ,並可透過伴隨該 PID 的後設資料,連結到 補助單位或受補助者的PID。 而為降低各方對於新政策可能帶來經濟衝擊的疑慮, OSTP 也同時提交了一份《聯邦公共取用政策的經濟 面向》( Economic Landscape of Federal Public Access
開放取用歷史性的勝利, 各方的回應與批評 OSTP 的公共取用新政策獲得了科學社群的廣大迴響。 根據SPARC的整理,有十多個不同性質的組織隨即發出 聲明,支持新政策,除了美國在地的學術、智庫組織, 如SPARC、全美研究生暨專業學生協會、尼斯卡寧中心 (Niskanen Center)等,也包含了其他國際組織或社群 如國際科學理事會(Inter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ISC)、 歐洲的開放存取科學計畫「 cOAlition S 」、 Creative Commons〔註〕等。 〔註〕Creative Commons 組織所推動的「Creative Commons License」在臺灣一般翻譯為「創用 CC」授權。
新政策還帶來了另一項與「科學資料」有關的政策變 革。在 2013 年的政策中,科學資料並未被嚴格要求開 放的時程與方式,當時只要求研究者應考量適用的法 規及政策,儘可能讓大眾能免費取用科學資料。而根
( metadata )。這些後設資料至少須包含:作者的
)提供,
Policy )給國會,報告以「當前的研究與資料,以及廣 泛徵詢不同利害關係人後所接收到的資訊」為基礎,進 行討論。 這項政策的推行在時程上也有具體的要求,所有聯邦 機構須在半年內(接受一億美元以上資助的機構)或 一年內(接受一億美元以下資助的機構)擬定、修正 相關的公共取用計畫,送交 OSTP 審查;於 2024 年底 前,各聯邦機構需公開新的政策內容,並於 2025 年底 前開始施行。
許多組織盛讚新政策。 SPARC 以「開放取用歷史性的
勝利」( a historic win for open access )描述這次新政 策的發布,並表示:「首次,所有人──從科學家到學 生、物理學家到企業家能立即取用美國納稅人每年資
助超過 800 億美金所產生的論文」; ISC 在它發布的聲
明中也大表贊同:「對於作者和讀者而言,這個政策 朝更公平的科學發表系統邁出重要一步。所有政府和 研究資助者都應採取類似的措施。」
讚賞之餘,還有一些組織已經著手設想未來的走向。
專注開放授權的組織 Creative Commons 就表示,如果 要讓研究成果不只停留在可被取用,而是能被方便分
享,則還應推廣開放授權( open licensing )確保再次 使用的權利,並發展由社群擁有並管理的公共知識基
礎建設( public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由資料儲
存庫經營者所組成的「資料策展網絡」( Data Curation Network )則指出,他們的服務將會與《聯邦資助研究 所應使用的資料儲存庫的理想特點》的要求一致,並邀
請OSTP和各聯邦機關一起展開未來的合作。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認同 OSTP 的新政策。學術期刊 的出版者們,對於新政策就有相當多不同的意見。儘 管在這個行業中,不乏
解決的問題,但該模式可望維持眾多學術期刊的持續 運作,從而讓著作或資料能被最多人取用。 另一方面,由「美國科學促進會」(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所出 版的《科學》( Science )期刊也於備忘錄發布後刊出社 論,由 AAAS 執行長兼《科學》發行人巴瑞克( Sudip Parikh )領銜,表示
11 SciTech Reports 資訊生活
PLOS 這類全力支持新政策的出 版者,但仍有部分採用開放取用模式的出版者憂心, 認為許多論文作者在欠缺出版經費的支持之下,恐無 法負擔開放取用論文的高額刊登費。而最嚴厲的反對 聲量可能來自仰賴訂閱制以獲取利潤的出版商,例如 美國出版者協會(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 ) 就批評,強硬而單一的商業模式會大幅削弱出版市場 的競爭力與公平性。 特別是針對開放取用模式的討論,究竟應採「綠色開放 取用」(green open access, green OA )或是「黃金開放 取用」(gold open access, gold OA)模式〔註〕,相關討 論也逐漸升溫。在過去,黃金開放取用能賦予論文在開 放取用上最高的便利,但代價是作者需支付出版商高額 的文稿處理費( 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 APC );綠色 開放取用的費用相對親民,然而期刊通常會限制作者在 一定時間後才可公開稿件。 〔註〕黃金開放取用:論文出版後會直接以電子方式供讀者自 由、免費全文取用;出版社通常會向作者或學術單位收取高額 文稿處理費。 綠色開放取用:論文開放讓作者以電子形式儲存公開於機構典 藏或個人網站(也就是非學術出版社的網站),供讀者使用; 出版社收取費用較低廉,但通常會限制發表經過一定時間後, 才可開放供讀者取用。 對於兩種模式之爭,由德國學術出版商施普林格公司 ( Springer )所出版的《自然》( Nature )期刊在社論 中認為,採納「黃金開放取用」似乎是最佳途徑。儘 管從現行模式轉換到該模式後,如何在高額 APC 的前 提下,仍維持著作或資料公平發表的機會,將是有待
開放取用」向投稿者收取高額文稿處理費的商業出版 模式。 AAAS 並表示即日起施行「即刻綠色開放取用」 ( green OA-zero day )政策,在不收取額外費用的前 提下,允許論文作者將已通過同儕審核且完成修訂的 論文,立即自行發布在公眾可取用的儲存庫( public repository )。 AAAS 是一個由會員所組成的非營利組 織,對於科學出版品被廣為使用具崇高使命,該社論 中也祝願全球的科學家,無論所在的地理區域或是所 屬的研究機構,都能自由取用最新的研究論文。 其他各國會跟上嗎?未來的動向觀察 OSTP 的新政策可能會帶來哪些影響?至少有兩點值得 我們持續觀察。
AAAS 強烈支持 2025 年之後刊出的 論文不得有閉鎖期的要求。該社論也抨擊目前「黃金
定落差。在新政策中 OSTP 雖有要求聯邦機關,應補助
作者合理的出版費,以及資料遞交、策展、管理等費
延伸閱讀
1. Scientific Integrity Fast-Track Action Committee. (2022).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NSTC), USA.
2. Parikh, S., et al ., (2022). Public access is not equal access. Science , 377(6613), 1361-1361.
3. Nelson, A., et al ., (2022). Public Access to Advance Equity. 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9(1), 33–35.
12 科技報導 資訊生活
首先,所謂易取易得、零閉鎖期( zero embargo )的 政策,最終會使期刊出版朝何種開放取用模式靠攏,是 最直接的觀察重點。就像前面介紹的,「綠色開放取 用」與「黃金開放取用」在刊登費用與機制上還是有一
一同朝開放取用的模式前進,也是一個值得持續關注 的議題。零閉鎖期的倡議在國際上已開展一段時日, 支持零閉鎖期的科學社群,認為這項政策有助於提升 科學研究的公平性、促進全球科學研究(如氣候變 遷)的推展、強化科學合作等優點。因此在新政策發 布後,一些國際科學社群如 Creative Commons 、 ISC 也 再次呼籲各國政府跟上腳步。在國際倡議的配合下, 美國白宮 OSTP 本次發布的新政策,是否會催化各國政 府採用公眾取用政策,或出資研究相關政策推行的可 能性,也是我們需要留意的面向。 (123RF)
用,但在零閉鎖期的政策下,究竟應採綠色開放取用或 黃金開放取用,方能兼顧公眾對知識的取用權及健全的 出版環境,仍未給出更明確的指示及補助標的。 考量到新政策對經濟或學術發展可能造成的巨大衝 擊,今年 10 月 18 日新政策發布約兩個月後,美國眾議 院的「科學、太空暨科技委員會」( Committee on Science, Space, and Technology )也提出了書面質 詢,要求 OSTP 在 10 月底前,應就下述兩個項目進行說 明:一、如何與所有機構、出版商、大學、科學社群、 或其他利害關係人合作;二、如何落實科學資料發布的 政策。 最後,新政策將如何帶動其他國家的學術政策發展、
13 SciTech Reports 共同刊載 今( 2022 )年 10 月初,《紐約時報》( The New York Times )詳細報導了紐約大學( New York University ) 有機化學教授瓊斯( Maitland Jones )的不續聘事件。 此消息不只震撼了大學校園,更在新聞輿論中引發熱 烈的討論。 事件的導火線—分數低不利就讀醫學院 瓊斯曾在普林斯頓大學( Princeton University )任教 40 多年,學術研究成果卓著,發表的學術研究文章更多 達 225 篇。 2007 年退休之後,瓊斯在紐約大學以一年一 簽的合約方式成為以教學為主的教師,繼續教授有機 化學課程。他在有機化學領域中享有盛名,尤其在教 學方面更擁有數十年的經驗,還著有厚達 1300 頁、影 響力極大的《有機化學》( Organic Chemistry )教科 書,直至目前為止已經修訂再版五次。除此之外,他 更改變了傳統學習有機化學的死記硬背,轉為強調實 際解決問題的新教學方法。他也多次獲頒教學獎項, 還曾經被選為紐約大學最酷的教授之一。 在瓊斯課堂上,大部分都是未來想要就讀醫學院的大 學生。不過美國的學制跟臺灣不太一樣,如果要念醫 大學教授遭解聘只因學生抗議分數太低 校方、教授、學生權益該由誰作主? *本篇文章與《科學月刊》636期共同刊載*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學院,通常須先取得四年制大學的學士學位才能申 請醫學院入學考試( 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 MCAT )。雖然在美國的大學當中沒有實際設立的醫 學院預科( pre-medical ),但某些系所的確存在著醫 學預科的氛圍,如營養科學、微生物學、醫學研究、 物理、化學等科系。因此大多數學生都會申請修習醫 學院的必修科目,並且非常努力地爭取高分,以期增 加進入醫學院的機會,而有機化學課就是必修課程 之一。不過這堂課一直有著大刀( weed-out class )之 稱,課程內容相對困難,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拿到滿意 的分數,很多學生甚至會在學期中途就退選。換言 之,這堂課曾摧毀過許多學生進攻醫學院的夢想;當 然相對的,如果能得到好成績,對於進入醫學院絕對 是一大加分。 學科分數太低,是誰的錯? 去( 2021 )年春天,由於學校教學受到嚴重特殊傳染 性肺炎( COVID-19 )疫情影響,校園裡也開始傳出不 一樣的聲音。瓊斯所開設的兩門課程,一門著重在解 決問題的方法,另一門則是傳統的授課教學,共有 350
14 科技報導 共同刊載 位學生修習。兩堂課的學生共享一個社群聊天平臺, 在學期結束得知成績之後,不滿意成績的學生們開始 在平臺裡集結意見並發動連署,最後有 82 位學生連署 請願書,在今年5月正式上呈校方。 學生們認為瓊斯給的分數太低,無法反映他們為這堂 課付出的時間和努力,而且瓊斯將期中考試的次數從 三次減為兩次,讓他們平反低分的機會更少了。他們 更表示瓊斯甚至不公開考試分數也不提供額外的加分
學系甚至整個學校的失敗。 瓊斯當然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說減少考試次數是因為 學校安排在六堂課之後就進行第一次考試,那實在太 快了。他也沒有刻意不公開考試分數,而是因為完整 的分數還需要加上 25 %的實習及實驗室考試分數;至 於線上課程連結,則是教室裡的設備無法拍攝到白板 的技術問題造成。他表示雖然有愈來愈多的學生因為 想念醫學院而選修他的課,但是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專 注度卻逐年降低。有些學生根本沒來上課,到了學期 中來上課的人數已經降到50%。 瓊斯更表示,為了降低 COVID-19 疫情帶來的影響, 他和其他兩位教授一起拍攝了 52 支有機化學課堂的影 片,光是他個人就自掏腰包花了超過 5000 美元在這些 影片上。學校現在也仍然在使用這些資源,不過這些 教學資源和課程錄影根本沒幾個人看,每週開放的辦 公室相談時間,來的都是成績頂呱呱的學生,而真正 需要幫助的學生根本不會來,相當令人氣餒。 那麼校方如何處理呢?校長為了安撫學生情緒,提供 只此一次的特例,讓他們有機會可以複查自己的成 績,或是退選這一門課,讓分數不會列入最終成績清
機會,任意移除線上教學的會議連結,即使學生因為 染疫而無法上課也不提供補課的資源,態度高傲且苛 刻。他們還提及,一門課之所以會有這麼多人退選或 是拿到超低分,罔顧學生的學習及健康,正反映了化
單中。紐約大學的發言人貝克漢( John Beckman )表 示,在學生的課程評估中瓊斯的課程表現非常差,不 只在化學系如此,在全校的科學課程中也是最差的。 最令人意料之外的是,最終校方竟然直接通知瓊斯, 表示來年不會再與他續約。
校方的做法引起了極大的反彈,有學生對於瓊斯被解 聘感到震驚,因為連署中並沒有提到這樣的要求,學 生們也不覺得有這個可能。瓊斯的教學助理則認為這
份連署主要是在抗議考試分數太低,而不是瓊斯真的 有不公平的對待他們。幾位對於瓊斯的教學持正面看
法的學生表示,聆聽瓊斯教授上課很有啟發性,他很
樂於幫助提出問題的學生,只是他也很善於嘲諷那些 在這堂課裡不怎麼漂亮的成績單。雖然校方並沒有開
除瓊斯教授,只是不再續聘,但也顯示出校方面對學 生施加的壓力,反而做出懦弱的作為。
歲了,本來
15 SciTech Reports 共同刊載
各方對於學校決議的看法
分數出現。瓊斯認為在疫情的干擾之下,學生們失去 的不只是學習品質,而是根本就不知道怎麼學習了。 事實上, 2020 年修習有機化學的 475 位學生中就有 30 位學生聯署向校方要求更多學習上的支持,這樣的情 況顯示 COVID-19 疫情可能對學生來說真是很大的挑 戰,有些人家裡甚至連穩定的網路都沒有。許多學生 開始擔憂自己的未來,還有人焦慮到換氣過度。另外 還有教師提出線上教學的困難,像是學生在線上考試 時更容易作弊,但是當教師因為學生的不當行為而壓 低他們的分數時,學生便會抗議這樣的分數無法讓他 們進入醫學院。與瓊斯教授共事的化學系教授阿羅拉 ( Paramjit Arora )更表示,校方很明顯的已經踩到了 教授的底線,只想著要取悅學生,這樣他們才會說學 校的好話,才會有更多人來這裡念書,學校排名也才 會更提升。 此外,化學系上20多位永久職的老師們也提出他們的看 法,在寫給校方的聯名信中指出校方這樣的處理是否開 了先例,使得未來教師們的教學方法將不再自由,學生 們只要連署寫個信,教學嚴格的老師就會被除掉。那些
《普林斯頓人日報》( The Daily Princetonian )後續訪 問許多修過瓊斯教授課程的學生,得到兩方不一樣的 意見。有學生相當贊成校方的做法,認為在瓊斯教授 的教學方式下很多學生根本就聽不懂課程內容,而他 也無視學生們的學習和吸收的狀況;更由於他的嚴格 態度,學生就算有問題也不想問,免得被他無禮的羞 辱。有一位之前是足球隊員的學生想要請假去比賽, 瓊斯教授卻瞪著他說:「不行,你是來唸書的,不是 來踢球的。」不過也有學生認為瓊斯教授的課程雖然 難,但是也很棒,他自己奉獻一生在這個領域中,因 此才期望學生能有同樣的水準。然而,紐約大學校方 則拒絕對針對這件事向媒體表態。 大學教育只注重經費來源嗎? 各方需求缺乏溝通橋樑 社會輿論則開始關注大學教育是否一味地朝向經費來
接到校方的不續聘處分之後,瓊斯在再次寫給校方的 反駁意見中提到,學生們讀錯考試題目的比例驚人的 高,分數低到讓他不得不調整考試難度。但是因為 COVID-19 疫情的影響愈來愈大,使得過去兩年學生們 的學習狀況一落千丈,可以看到個位數、甚至零分的
非永久職的老師也會覺得這是殺雞儆猴的做法,開始擔 心自己和學校的合約岌岌可危,在設計課程時根本不敢 放入比較有挑戰性的內容和考試題目。 瓊斯也相當同意化學系同事們的看法,在這件事發生 之後他也收到許多以前學生的來信,對於困難課程的 挑戰和他的教學表示感激。他認為有機化學課程必 須有一定的難度,才能讓有能力的學生被凸顯出來, 否則每個人都拿八九十分,根本也學不到什麼。他說 道,他並不想要回工作機會,他已經 84
就打算要退休,只是不想要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其他人 身上;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學生有問題可以直接來找 他,或是校方可以成為中立第三方,讓大家可以坐下 來一起解決問題。
源傾倒,只關心大學排行,罔顧教學品質。經營一所
大學所費不貲,私立大學更依賴校友及學生家長的捐
助,因此相當程度上都會有這方面的考量。雖然公立
大學有政府的支持,但也漸漸的出現資金需求。尤其
臺灣近年面臨少子化、學費收入逐年減少等問題,很
多學校也開始捉襟見肘,近日新上任的臺灣大學校長 獲選的優勢之一,便是他出眾的籌募經費能力,可見
高等教育的營運在海內外都面臨同樣壓力。
這整件事的矛盾正透露出高等教育模式的典範轉移, 從教授設立目標、期望學生達成,到現在以學生為中 心,教授從旁提供各種協助的情況。其實校園風氣民 主化並不是新鮮事, 2005 年出版的《當教授變成學
生》( My Freshman Year)就曾經提到以學生為中心的 狀況。此書描述時年 50 歲的人類學教授,也就是作者 本身,化身大一新鮮人在校園裡進行田野調查。即使 在教學工作中天天與大學生接觸,但她在深入大學生 活之後才深刻體驗到實際與想像的落差。學生其實不 只是學生,還有許多人生階段角色的工作與活動。在 COVID-19 疫情開始之後,許多學生的心理健康受到極 大影響,還要忙於應付課業,大學教師是否應該要適
延伸閱讀
Saul, S. (2022, October 3). At N.Y.U., Students Were Failing Organic Chemistry. Who Was to Blame? The New York Times. https://www. nytimes.com/2022/10/03/us/nyu-organic-chemistry-petition.html
16 科技報導 共同刊載
許多年輕學者苦尋不著教職,被迫成為多校的兼任助 理教授,奔波周折之際也無法享有任何退休保障。 《兼任下流》(The Adjunct Underclass)這本書就道盡 美國大學歪曲的教職生態,然而許多大學仍然為了讓 課程看起來更吸引人,重金禮聘知名學府的退休學者 來教授基礎課程,在與學生相隔數個世代的狀況下, 退休教師如何能與學生順暢溝通,互相體恤?恐怕是 強人所難,矛盾油然而生。 如何教學相長、創造雙贏? 現今的大學校園儼然是一個小型民主社會,學生們當 然有權利表達感受與想法,但是大學該如何處理浮現 出檯面愈來愈多的師生爭議?學生們的力量是否已經 凌駕在教師之上?校方是否缺乏對教師的保護作為? 這些問題似乎都還停留在過去審判制度之下,缺乏多 方對談的空間。面對 Z 世代的學生,高等教育是否也該 重新調整陳規、透明化處理校園內的公共議題,真正
在網路資訊方便又全面的現在,有能力的學生們也能
度的調整課程?
了解需求與困難並共同商議改善方法,而非由少數人 操持教師的去留作為了結?
夠靈活運用課外學習資源,學習的成效也可能以不同 的形式展現出來。尊重學生有不同的學習管道與方 式,建立多元化的評量方式,或許也是大學教師們相 當重要的課題。當然學生們也有責任,主動將在學習 過程中遇上的任何問題與困難提出來,善加利用各種 管道與教授或助教求教。相信在多方溝通與調整之 後,類似事件發生的頻率可以逐漸減少。
書適圈 17 SciTech Reports 數位時代的仇恨言論 二○○五年九月,丹麥報紙《政治報》( Politiken )刊 出一篇報導:童書作家哥勒.布律根(
有一本先知穆罕默德傳記的書稿找不到出版商願意出 版,報導中詳述他所遭遇的困難。布律根的書並不是 蓄意冒犯,他已經寫作一系列書籍,以搭配插圖的方 式和兒童談世俗話題,這本書也是其一。由於伊斯蘭 教禁止描繪先知,布律根遇到這本書找不到插畫家 的窘境。中間-右派報紙《日爾蘭郵報》( JyllandsPosten )決定利用這個事件獲利。該報的文化版編輯寫 信給丹麥插畫家工會的會員,請他們描繪這位先知並 投稿,當作實驗的一部分。工會的四十二名會員中有 九名投稿了素描,報社也有三名員工參與,這些漫畫 中有兩幅並非直接描繪先知。它們全都被發表了。 此舉讓全球炸鍋了:來自不同穆斯林國家的大使要求 晉見丹麥總理,後者拒絕會面但力勸他們到法院表達 不滿。抵制丹麥產品的行動橫掃中東地區,沙烏地阿 拉伯召回大使,同時還有示威抗議者走上開羅、班加 西( Benghazi )、拉格斯( Lagos )、貝魯特,以及其
爾及利亞及葉門刊行這些漫畫而被逮捕,而在歐洲及 其他地方再次發表的人,則面臨了死亡威脅。 這些漫畫的出版以及後來所引發的惡劣結果,發生在 穆斯林與西方國家關係特別緊張的時期。那是九一一 事件之後不過四年,以及美國入侵伊拉克之後才兩 年,許多人認為《日爾蘭郵報》決定發表這些漫畫, 是不必要的挑釁,但是其他人卻將之視為「挑戰日益 瀰漫的恐懼風氣和自我審查。誠如當時《華盛頓郵 報》的貼切評論:「一方是對表達自由的捍衛,另一 方是對神聖人物十惡不赦的褻瀆。」 《日爾蘭郵報》終於發出一份平淡的啟事,為冒犯穆 斯林一事道歉。同時,它也主張依丹麥法律有權出版 那些繪畫。最後,於二○○六年,丹麥總理在電視談 話及新聞稿中聲明,他絕不會以冒犯方式描繪先知, 但亦堅稱政府不會因國內一家報紙而道歉。接著,他 毫不含糊地指出,言論自由是不容侵犯的,然而, 「我們都有責任管理言論自由,不可煽動仇恨或分裂 丹麥社群」。 數位社群時代, 讓人們更容易被仇恨言論煽動? 《矽谷價值戰》
Kåre Bluitgen )
他好幾個城市的街頭。有穆斯林記者因為在約旦、阿
書適圈 18 科技報導 至少有《亞洲時報》( Asia Times )的記者伊山.阿拉里 ( Ehsan Ahrari )指出歐洲國家的雙標:捍衛自己的表達 自由,可以出版冒犯穆斯林的漫畫;在其他情況(例如大 屠殺否定論)則執行審查。「在穆斯林眼中,西方人似乎 很頑固,不肯在表達自由上妥協;他們在這裡看到了虛 偽,因為換個地方,這種自由並沒有那麼絕對,」他在供 稿聯合組織的專欄寫道。阿拉里繼續指出西方帝國主義對 穆斯林國家的衝擊,以及如何輾碎了人民對真正民主自由 的希望:「威權獨裁、群帶關係和貪污腐敗已經根深蒂 固,人民無法務實地渴望自由、繁榮,或是看見技術進步 的遠景。」 聯合國人權委員會( UN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 ) 於一九九三年產生的職位「當代種族主義、種族歧 視、仇外心理及相關不包容形式」特別報告員( Special Rapporteur ),對此次漫畫爭端的判斷,認為它是源自伊 斯蘭教和恐怖主義越來越合為一體;適應多元文化主義時 的「全球身分危機」;以及著眼於打擊種族主義和 歧視時,國際人權的工具不夠充分。實際上,這些 漫畫是種「強勢對弱勢」的形式。 關於這些漫畫是否構成仇恨言論,各方的爭辯恰好 完美示範了清楚定義仇恨言論的困難。以這個事件 來說,如同大部分事件,想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看 事件的脈絡:若是在一九七○年代或者只是提早五 年發表這些漫畫,可能不會引起這麼激烈的反應。 會有人憤怒,或許甚至會有示威遊行或死亡威脅, 但是整體而言大家都是頭腦冷靜的。仇恨言論的複 雜之處,在於它的影響範圍完全要看它所針對的個 人或團體的社會地位,以及發表言論的人或團體是 誰。 但是,在一九七○年代不會發生衝突,衝突發生的 時間,是全世界有許多人開始在線上找到自己的發 言權。社群媒體出現以前,世界是截然不同的。當 時只有特定的聲音能夠脫穎而出,於是對於何謂全 球包容產生扭曲的感知。然而,到如今人人都能平 等使用相同的平台,見仁見智如此簡單的事實變得 無比清晰——而且,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和美國人有 共同的價值觀。 話雖如此,直到二○○六年,美國人的觀點仍然是 網路聲量最大、最重要的。企業裡的政策制定者想 當然耳會給予他們更多信任——似乎忽略了究竟是 誰在發言。蜜雪兒.馬爾金( Michelle Malkin )是 一名右翼的臥底挑釁者,以接下來發生的事來看, 她是個討厭的人這一點變得有點古怪。她是支持 《日爾蘭郵報》的人裡面聲音最大的。為了回應這 個事件,她創作了一則音樂蒙太奇,展示穆斯林恐 怖攻擊的受害者,接著上傳到 YouTube 。然後,她 就發現自己被YouTube封鎖了。 馬爾金稱得上是被主要平台用仇恨言論政策封鎖的 第一批名人,也是第一批站出來的非專家評論者, 反思平台內容審核的前後不一。二○一七年,她評 論自己的情況時寫道:在《日爾蘭郵報》事件十一
書適圈 19 SciTech Reports 年後,「 Google-YouTube 那些選擇性的審查人,依舊 沒有能力分辨恐怖主義仇恨言論和政治言論自由」。 就這一點來看,她說得沒錯。但是,就像大部分意識 型態導向的評論者,馬爾金相信政治光譜偏右的人正 受到獨特的迫害,可是左派的人——以及宣傳伊斯蘭 主義言論的卻平安無事。事實上,馬爾金對大型平台 的評論千真萬確:大部分線上平台傾注金錢和資源應
平台破例」允許川普的仇恨言論。根據報導,那一則貼 文「引發Facebook的社群營運小組進行審核,動員了全 球多處辦事處數百名員工」。另有報導則描述這次事件 是有一名穆斯林員工想要「審查」川普。 這次事件最讓我注意的地方,是馬克.祖克柏和他的夥 伴只有在內部阻力到達關鍵多數了,才會關心起來。而 且,當事件的起因是美國人時,才有這種待遇。據我所 知,過去幾年來Facebook的員工曾有多次企圖對處理方 式提出疑慮,例如誤刪巴勒斯坦的內容,或是忽視越來 越嚴重的騷擾問題⋯⋯全都遭到否決。 該事件還有另一個重點,這個發現要感謝 Facebook 的 前員工。二○一五年時他屬於都柏林辦事處的營運團 隊,要求「關閉」川普帳號的呼聲傳出來時,他被找 來參與隨後的審核。他直白地拆穿外面的報導,「並 沒有 Facebook 內部團體」組織起來反對,而且討論主 要是發生在阿拉伯語內容的社群營運團隊——它的工 作有一部分即是參與這類主題。
付伊斯蘭極端主義言論,對其他形式的仇恨言論卻採 取零散、不一致的方法。當這一類言論的作惡者是世 界級領袖,這個方法更加不堪聞問。 對我而言有個事件特別突出:二○一五年,唐納.川普 尚未選上總統,他利用社群媒體要求「完全、徹底關 閉」穆斯林進入美國的邊界,據說在 Twitter 和Facebook 內部引起軒然大波。美國主流媒體描述Facebook內部的 辯論是高階主管對上穆斯林員工,後者「很生氣,因為
他告訴我, Facebook 對其他地方的政治 內容進行系統
地審查,卻看在美國政治的份上而允許例外。這個團 隊想做的,就是解釋這麼做對全球會造成怎樣的衝
擊。我的消息來源說,這個團隊裡有一些穆斯林,但 說話最大聲的,是來自其他宗教團體,或者根本沒有
宗教信仰。
在美國境內,這種漫不經心做法的缺失一直很明顯,不
書適圈 20 科技報導 書 名|矽谷價值戰:監控資本主義之下言論自由的未來 作 者|吉莉安.C.約克(Jillian
譯 者|黃開 出版社|行人文化實驗室 出版日期|2022年9月 因為社群媒體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世界,是支持革命還是協助威權政府,是支持表達自由還是減少爭 議,這些影響十七億人以上的生活事務,都在遙遠的矽谷的某個小房間被決定嗎? 本書作者吉莉安.C.約克花了十年時間研究社群媒體如何決定哪些內容被允許,哪些被禁止。她不只 是實際採訪在各大社群媒體的審查員,也分析每一家公司與政府打交道的方式。全書裡面充滿社群媒體 出現以來,所有的言論自由精采案例,閱讀時經常會感覺到,一個影響某個地方的重大事件,竟然在世 界級大公司的角度是如此草率地被看待。 我們相信社群媒體的影響力在未來十年依然會無時無刻影響著我們,或者說,來自矽谷的價值觀依然壟 斷著這個科技控制的世界,閱讀這本書可以給我們很多思考的線索與啟發。
C. York)
Paul Nehlen)及陰謀論者如亞歷克 斯.瓊斯( Alex Jones ),他們都能持續擁有各個平台 的帳號相當長的時間,即使他們的言論看起來明顯違反 規則。即使 Facebook 和Twitter 這些公司吹噓它們有能力 移除大量的「恐怖主義內容」,而且在打擊連續騷擾方 面也有長足進步,然而它們對付民粹主義和右翼仇恨的 方法,與國內當前的政治有密不可分的淵源。這種做法 不僅在美國產生惡果,在全世界也是。
止川普一個例子,許多右翼理論家也是:從裝模作樣的 英國人米洛.楊諾普洛斯(Milo Yiannopoulos)到法西 斯政客保羅.奈倫(
社交距離等都影響了許多人的心情。此外,疫情所造成 的經濟蕭條、失業率攀等變化,也都有可能會影響大眾 的心理健康、甚至增加自殺的風險。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張書森團隊參與國際合作,
分析歷史資料以了解傳染病的大流行如何影響社經地位
弱勢與心理健康有困擾的易感受族群,以及疫情期間的 自殺風險與心理健康狀況,並且與國際資料做比較。由
團隊發表的一系列研究結果顯示, COVID-19 疫情初期
21 SciTech Reports 動態時報 延伸閱讀 臺大校訓( 2022 年 11 月 16 日)。 臺大研究成果報導—公衛學院 COVID-19疫情對自殺風險的影響:臺灣與國際研究發現。
cc/kqOWed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 )自 2020 年初開始大 流行,疫情不只對於身體健康有影響,也可能會影響心 理健康。從疫情本身造成的擔憂與焦慮,到各國採取許 多疫情控制的措施,如關閉學校與商業活動、要求維持
https://reurl.
流感大流行期間,有兩波因肺炎大幅死亡的疫情,在第 二波疫情期間自殺率有小幅增加,約 33 ∼ 35 %。而在 2003 年的 SARS 疫情期間,臺灣的自殺率並未增加;相 較來說 SARS 疫情嚴重的香港,自殺率在高峰期有 24 % 的小幅增加,主要發生於男性與老年人。 在 COVID-19 疫情期間,臺灣 2020 年的總體自殺率與 預估值相比下降 7 %,主要來自在疫情高峰的 2020 年 3 ∼ 4 月期間有 14 ∼ 16 %的下降。來自全球 33 個國家的 資料也顯示,在疫情開始後的 9 ∼ 15 個月間,除了少數 例外如日本、奧地利、捷克,多數國家的自殺率並沒 有增加,甚至有小幅度的下降。各國的自殺率變化與 COVID-19 的死亡率、防疫措施嚴格程度、經濟蕭條程 臺大與國際合作 研究COVID-19疫情如何影響心理健康 整理報導|陳亭瑋 度、所得高低以及國家的自殺防治策略都沒有關連。自 殺率沒有增加,或許與短期內大眾的注意力轉向疫情, 社會凝聚力增加,以及外出受限、在家時間增加,造成 自殺行為不易發生有關,但仍須進一步研究加以釐清。
人因此產生自殺想法。 這一系列研究幫助了解傳染病大流行對於心理健康與自 殺率的影響,雖然在此研究中發現短期的整體自殺率並 沒有增加,但中長期的自殺風險是否有變化,需要密切 持續觀察,提供適當的社會、心理與就醫支援,提升整 體社會的心理健康。
臺灣與各國的自殺率並沒有明顯的上升;但在疫情高峰 時期全國自殺防治專線電話來電量顯著增加,主要以詢 問疫情變化的內容為主。 回顧歷史資料可以發現臺灣在 1918 ∼ 1920 年的西班牙
然而在疫情高峰期間,臺灣自殺防治專線的來電量明 顯增加。雖然增加的部分主要是詢問疫情相關資訊, 實際與自殺相關的來電量並沒有高於預估趨勢範圍。 不過根據這段期間收到的來電內容,仍然顯示疫情確 實對人們造成了許多影響,無論是在染疫的恐懼、經 濟衝擊以及防疫措施對於生活所造成的影響,都對不 少人的心理造成了負擔。疫情期間,有許多人產生了 額外的經濟壓力、移動受限、人際衝突、就業就學中 斷、就醫困難以及人際支持減少等,都會增加個人的 焦慮、孤單、失眠、憂鬱情況,甚至有可能導致少數
中新與高雄長庚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鄭富仁合 作,率領研究團隊以動物實驗發現經過呼吸攝取到 PM 2.5 的微粒,將會影響小鼠的肝臟功能並導致腎臟出 現早期病變。 研究團隊採集高雄臨海的細懸浮微粒 PM 2.5 ,首度將 PM 2.5 分離進一步分析,再經由小鼠動物實驗了解 PM 2.5 由呼吸系統進入身體後會對生理功能產生哪些影響。雖 然高雄春季與冬季的 PM 2.5 濃度較高,但要穩定獲得足
2.5 對於肝腎的影響。 研究團隊推估, PM 2.5 會造成腎臟的調控失能、血壓上 升,進而影響心血管收縮。 在醫學上已知 PM 2.5 會導致急性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惡化、 長期吸入還會提高肺癌風險。本次的實驗也顯示 PM 2.5 會經由體內循環影響到肝腎等器官,造成其他病變。 因此團隊也建議在空氣品質不佳、 PM 2.5 的濃度到達高 峰的時期應該避免到戶外進行劇烈運動,盡量待在室 內環境並使用空氣清淨機,以減少相關的暴露量。
1. Yuan, C. et al., (2021). Repeated exposure to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constituents lead to liver inflammation and proliferative response in mice.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24, 112636.
2. Yuan, C. et al ., (2022). Kidney damage induced by repeated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exposur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847, 157528.
22 科技報導 動態時報
延伸閱讀
3.
導致肝腎中毒!中山大學與長庚 研究登國際期刊。中山新聞。https://reurl.cc/OEMo3R 細懸浮微粒「 PM 2.5 」是重要的空氣指標之一,定義是 粒徑小於或等於 2.5 微米(μ m )的懸浮微粒。 PM 2.5 是 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 公告的致癌物,也有許多研究指出會對肺臟與心臟造 成損害。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袁
夠的 PM 2.5 作為實驗材料並不容易。因此,團隊考慮到 風向與所需要的劑量,總共出動四臺 PM 2.5 採樣器,在 臨海工業區連續運作一個月,才終於獲得暴露實驗所需 要的三萬微克(μg)。 團隊後續將 PM 2.5 分離成水溶性萃取物與殘留微粒,分 別灌注到遭麻醉的實驗小鼠肺部,在五週內暴露了十 次。結果發現,水溶性萃取物與殘留顆粒兩者皆具有毒 性,都會導致肝功能指數上升以及腎臟的早期病變。由 於肝腎是生物體內負責處理外來毒素的器官,因此在呼 吸到有毒物質的時候,肝腎自然也是第一線處理並且出 現反應的器官。 PM 2.5 分離出的水溶性萃取物主要含有重金屬與離子成 分,如鈦、釩、鎳、鉛及硫酸鹽、硝酸鹽;會導致肝臟 細胞出現不正常的增生。殘留微粒的成分則含有有機 碳、元素碳、重金屬和其他有機化合物,使肝臟發炎反 中山大學攜長庚醫院研究 證實長期吸入PM2.5恐致肝、腎病變 整理報導|陳亭瑋 應增加、出現白血球浸潤。 動物實驗中的暴露劑量約為每週吸入
PM
,
中山大學(2022年10月31日)。PM2.5
44 微克的
2.5
和正常小鼠在高雄冬天空氣品質不佳所推估的吸入量差 不多,如此的濃度已經展現出 PM
未來可能發生的流行病預防做出建議。 SecureBio 原本 獲得了由未來資金基金會資助的一筆 120 萬美元資金, 以研發未來防範傳染病大流行的技術,例如藉由廢水 偵測病原體遺傳物質的檢測系統等。如今為了避免動 用這筆資金,他們只得轉而動用緊急預備金,但也讓 整個組織的存續進入危急狀態。 未來基金會原本也計畫自明( 2023 )年 9 月起提供 MIT 「未來獎學金」,以鼓勵對未來有幫助的技術研究方 案。獎學金十分優渥,包括全額學費、津貼以及每年 2 萬 5000 美元的研究經費,並且提供「保護未來」的課
1. Service, R. (2022 Nov 14). Crypto company's collapse strands scientists. Science,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crypto-company-scollapse-strands-scientists
2. Diamond, D. (2022 Nov 16). Before FTX collapse, founder poured millions into pandemic prevention. The Washington Post, https://reurl. cc/VRzd65
23 SciTech Reports 動態時報 延伸閱讀
今(2022)年11月11日,全球第二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FTX宣告破產,引發的震盪範圍除了幣圈與投資人外, 還影響了科學界——尤其是公衛相關領域。 FTX 的創 辦人班克曼-弗里德( Sam Bankman-Fried )畢業自美 國麻省理工學院(
FTX宣告破產,而且因為疑似濫用投
以及投入超過1100萬美元支持俄勒岡州一位生物安全專 家的國會初選活動。此外,還有於今年 2 月成立的「未 來資金」(Future Fund)基金會,主要的目標就是為了 提供捐款給對公共大眾有幫助的團體或個人,該基金會 在今年6月揭露的報告中原本預計將提供262筆贊助,總 金額預計高達 1.32 億美元。但隨著 FTX 破產,未來資金 基金會的五名資深主管辭職,已經承諾的贊助款宣告將 無法再發放。 未來資金基金會停止運作,對許多相關的研究單位或 非政府組織影響甚大。舉例來說,非營利組織 1 Day Sooner主要從事流行病預防研究與宣傳,原本從將未來 資金與FTX基金會獲得37萬5000美元的贊助;而新創公 司Sherlock Biosciences則獲得200萬美元的贊助於研發以 CRISPR 診斷傳染病,這些項目在未獲得贊助的情況下 加密貨幣崩盤如何影響科學研究? 編譯|陳亭瑋
MIT 的生物學家埃斯韋爾特( Kevin Esvelt )創辦、主要從事研發新技術防範傳染病的非營 利組織 SecureBio ,才剛在 11 月發布了一份白皮書,為
FTX 宣告破產後, MIT
獎學金的計畫。 目前 FTX 的破產還在接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以及司法部 (Department of Justice)的調查,收到贊助款的研究單 位或非營利組織接收到的款項是否會被追回,情況仍然 不清楚。由於FTX的債權人有可能在破產期間要求收回 投資的款項,因此在FTX宣告破產前90天接受贊助的單 位有可能會被要求歸還資金。端看各組織的資金來源以 及未來的調查結論,FTX破產對於公衛領域發展的後續 效應影響有多大,還需等待後續發酵。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大學主修物理,在創立 FTX 並成為億萬富翁之 後,他出資贊助了許多與公共衛生、傳染病防治相關的 非營利組織。隨著
資人資金而遭到調查,過去接受贊助的組織也大幅受到 影響,部分單位可能連繼續運作都有問題。 班克曼-弗里德自 2020 年初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 COVID-19 )大流行之後,開始提供大量的捐款給生 物安全研究以及防止傳染病大流行。除了成立基金會提 供團隊或研究人員進行研究工作,捐款投入的範圍還包 括在公共衛生相關領域的政策推銷、政治遊說、政治 獻金付出。例如班克曼-弗里德原先預計投入1200萬美 元,協助加州加強公共衛生計畫並檢測新病毒的威脅;
都可能要宣告終止。 不僅如此,由
程內容。但在
也正式宣布取消該
U.S.
與海洋科學系王桂華率領研究團隊在今(2022)年11月 發表於《自然》( Nature )期刊的研究,透過洋流的資 料推估海平面上的風速,證實了過去30年間,熱帶氣旋
在所有的海域都有逐漸增強的趨勢。
颱風、颶風等熱帶氣旋的形成需要溫暖的海水提供能 量,當海水中的熱量與水分被轉移到大氣中,就會
為熱帶氣旋提供大量的能量。由於熱帶氣旋在海面上 的風速很快,要實地收集風速強度等資訊會有許多困 難,雖然曾有科學家以飛機在海上投擲測量儀器或研
30 年前更強。不過由於這項於測量裝置
1. Korty, R. L. (2022 November 16). Seas reveal a surge in the strength of tropical storms. Natur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3342-y
2. Wang, G. et al. (2022). Ocean currents show global intensification of weak tropical cyclones. Nature, 611(7936), 496-500.
24 科技報導 動態時報 延伸閱讀
許多全球暖化相關研究都預測熱帶氣旋( tropical cyclone ),如颶風或颱風將會隨著地球氣溫的升高而 變得更加劇烈。但受限於這類型的風暴大多發生於遠離 陸地的海上,科學家大多難以進行實地測量,因此並沒 有歷史紀錄可證實相關的趨勢。中國上海復旦大學大氣
性,因此也難以作為可靠的資料以評估熱帶氣旋的歷 史變化。 復旦大學的研究團隊採取了一個不同的方法進行估 計,他們在海洋上設置了大型的飄浮型測量儀器「漂 浮器」( drifter ),這些裝置會隨著洋流移動,測量洋 流的速度以及風暴對海洋表面施加的力量。研究團隊 在 1991 ∼ 2022 年間收集到 8 萬 4110 組熱帶氣旋行進間的 資料,能用以推估熱帶氣旋的風速。團隊將推估的風 速資料與少數已知的浮標紀錄互相對照,證實推估的 風速與實際的測量結果相當一致。 而這些資料的分析也展現了一個趨勢:在過去 30 年 氣候愈來愈極端, 新出爐海象資料顯示熱帶風暴變多且變強 編譯|陳亭瑋 間,所有海洋的熱帶氣旋都呈現增強的趨勢。除了風 速的數據,團隊根據海洋表面溫度的變化也得出熱帶 氣旋變強的結論。在過去 30 年間,當熱帶氣旋離去 後,海洋表面的冷卻程度也增加,這表示海流在海洋 的深層出現更大的擾動,將更深、更冷的海水帶到了
發無人載具來收集風暴的資訊,但過去 35 年所受到 的限制仍然很多。氣象專家主要依靠衛星雲圖來評估 熱帶氣旋的強度,這些資料具有一定的主觀與不確定
表面。團隊的分析指出,其他可能影響海洋表面冷卻 程度的因子並沒有變化,因此得出同樣的結論:現在 的熱帶氣旋比
主要設置在北大西洋的西部,且在其他海域設置的測 量裝置也很少遇到強烈的熱帶氣旋,因此最終的分析 結果受限於樣本數,大多都屬於較弱的熱帶氣旋。 過去就已經有許多研究指出,近年來強度較強的颱風 跟颶風正在更頻繁的發生。本次的發現更進一步證實 了隨著地球暖化,不只是強風暴的頻率增加,平均的 風暴強度也在增加中,氣候變遷之下的極端氣候已經 獲得更多的科學證據支持。
20多年來,已開發國家雖然願意提供綠色氣候基
Green Climate Fund)幫助開發中國家(developing countries )改善基礎建設以減少碳排量,但卻一直不願 意設立損失與損害基金。無論是已開發國家(developed countries )或低度開發國家,其實都無法逃離氣候變遷 可能帶來的威脅,但低度開發國家受限於資源,能夠對 抗氣候變遷造成的災害如洪水、乾旱等的方法有限,往 往承擔比已開發國家更多的風險。災害與損害基金的
25 SciTech Reports 動態時報 第 27 屆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COP27 )於今( 2022 )年 11 月 6 日∼ 11 月 18 日在埃及的沙姆沙伊赫(Sharm el Sheikh)舉行。本屆 COP27 在長達 30 多個小時的來回討論後,於 11 月 20 日 上午閉幕並發布此次會議的最終新聞稿與決議結果。 在今年度的 COP27 決議中,最重要的一項是決議設置 「損失與損害」( Loss and Damage )基金,提供那 些排碳不多但卻飽受氣候災難所苦的低度開發國家 (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經濟援助。除了決議損失 與損害基金之外, COP27 達成的共識並不多,大部分 都只是重述過去已達成的協議或共識。根據英國《衛 報》( The Guardian )的報導,有些國家指出本次的 COP27設置「損失與損害」基金 補償受氣候災害影響的國家 整理報導|羅億庭 決議並不完善,像是去( 2021 )年在蘇格蘭格拉斯哥 ( Glasgow )舉行的 COP26 承諾的降溫 1.5℃ 並沒有任何
(123RF)
進展,對於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措辭也相當薄弱、不 夠明確。 在過去
金(
織業關鍵、占出口量 60 %以上的棉花作物也有 45% 被 沖走,種種原因使得該國通貨膨脹率達 24.9 %。巴基斯 坦氣候部長拉赫曼( Sherry Rehman )樂見 COP27 的這 項決議,但他也認為損失與損害基金「並不是慈善援 助」,而是為了未來與氣候正義的投資。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指出,臺灣 的工業與經濟發展在過去數十年高速成長,也使得臺 灣成為世界第 20 大經濟體,產業結構具有高排放、高
Harvey F. et al. (2022 November 20). Cop27 agrees historic 'loss and damage' fund for climate impac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 The Guardian. http://bit.ly/3Ez9ADo
26 科技報導 動態時報 延伸閱讀 1. 姜唯( 2022 年 11 月 21 日)。COP27達歷史性決議:氣候災害可獲道義 賠償 但減少化石燃料再等等。環境資訊中心。 https://e-info.org.tw/
2.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2022 年 11 月 21 日)。 「COP27」專家意見。台灣
3.
設置便可以協助這些國家進行災後重建、防災、救災
極端氣候影響的國家減緩災害、進行調適等;但損失 與災害基金的概念卻是源自工業化國家需對目前 的碳 排放造成的災害,負擔起「責任」( liability )與「賠 償」( compensation ),而這些已開發國家自然不願意 承認當今的氣候變遷與自身的開發行為有關。 以今年 6 月中旬以來被洪水淹沒超過 33 %國土的巴基斯 坦為例,由於氣候變遷而持續的兩個多月暴雨使該國 約 3300 萬人受到影響,這也是巴基斯坦有史以來最為 嚴重的水災。目前初步估計洪水造成的損失超過
耗能的特徵。臺灣在 2019 年的二氧化碳總排放量及人 均排放量,分別排在世界的第 22 名與第 18 名;人均二 氧化碳總排放量則是 10.96 公噸,為全球的 2.44 倍(全 球人均排放量為 4.5 公噸)。即便臺灣不是聯合國會員 國,無法加入損失與損害基金,但我們也應該配合聯 合國的做法,加強現有的國際合作發展基金,並調適 專案工作的內容與規模,以協助友邦面臨氣候變遷時 可能需要應對的挑戰。 中央研究院環竟變遷中心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執行 長許晃雄表示,去年的 COP26 著重於減量、 COP27 的 訴求則是氣候正義,可見主辦該次氣候變遷大會的國 家握有一定的主導性。而明( 2023 )年的 COP28 將在 石油產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舉行,也令主張迅速進行 石化燃料減量的國家與團體感到不安。甚至有些評論 擔憂不僅無法達到COP26的減量承諾,使本世紀末的地 球溫度仍會提升 2.4℃ ,甚至也無法排除 3℃ 的可能性, 可見氣候變遷與政治議題的複雜度息息相關,具有高挑 戰性。氣候變遷的減緩、調適、損失與損害議題並無法 排出優先順序,必須同步解決,針對COP27的決議,許 晃雄認為臺灣各界可以思考的議題包含兩方面: 1. 明年的 COP28 將揭曉損失與損害基金的收集、推行 與使用狀況,那麼非聯合國會員國的臺灣可否置身 事外?當資金的捐助情況不理想時,是否會依照碳 排放的排名直接課徵類似碳費、碳關稅等的鉅額費 用?這些都有待後續的觀察與釐清。 2. 臺灣政府在今年 3 月宣布 2050 淨零轉型政策,也預 估未來 8 年間將投入 9000 億經費實行減碳科技與措 施。但在氣候變遷的減緩與調適領域,國內對於 「調適」在關注程度遠不及「減緩」,未來也需要 有額外預算投入以徹底了解未來的氣候變遷將對臺 灣造成哪些衝擊,並透過科學的風險推估規劃出適 當的調適方案。 中央大學通識中心教授李河清說明,原先在會議中提 議的「逐步減少所有化石燃料」遭受產油國反對,因 而被調整為「逐步減少煤炭」,各國在減碳源頭上的 行動不足,但卻願意支付因氣候災害而造成的國家損 失,可見本次會議的矛盾之處。林子倫認為這次會議 在糧食安全、水資源、能源、海洋、青年等議題上都 有新的聲音,且民間企業參與的陣容也再度擴大,期 待他們展示的各類再生能源新技術、氣候調適解方, 為未來的淨零轉型帶來新氣象。
node/235501
科技媒體中心。https://smctw.tw/14684/
等工作。曾參加過多次氣候變遷大會的臺灣大學政治 系教授林子倫解釋,綠色氣候基金的用意是協助受到
100 億 美元,農田、蔬果等糧食嚴重短缺,且巴基斯坦的紡
27 SciTech Reports 動態時報 全球有近30%的人深受慢性疼痛影響。在慢性疼痛的狀 態下,大腦感覺系統從身體不斷接收輸入的疼痛訊號, 長期下來將造成睡眠品質不佳,以及焦慮、憂鬱、社交 問題,進一步影響患者生活品質。近日由陽明交通大學 生命科學院院長連正章與臺北榮民總醫院團隊合作的最 新研究發現,小鼠大腦中特定神經細胞的活性會影響慢
中,接收疼痛訊息並影響個體的情緒。根據團隊的最
「慢性肌痛症」的小鼠對痛覺較為敏感,還具有高度 焦慮、沮喪、社交障礙。團隊也發現這些小鼠的杏 仁核中央區裡的特定神經細胞——體抑素細胞( CeASST )的活性上升,驅使了慢性疼痛與負面情緒。在研 究中,團隊也使用臨床上用來治療慢性肌痛症的藥物 普瑞巴林( Pregabalin ),或是利用化學遺傳方法抑制 CeA-SST的活化,發現小鼠的疼痛與負面情緒相關行為 皆獲得緩解。 雖然人類與小鼠的大腦結構相似,但神經迴路與連結仍 然存在一些差異,因此慢性疼痛患者的致病機轉是否也 受到杏仁核中央區的同樣一群神經細胞調控,還有待科 學家進一步研究才能證明。此外,連正章也指出在人體 研究無法使用化學遺傳學、光遺傳學等先進技術,想調 慢性疼痛導致的憂鬱將有解方? 陽明交大團隊找出相關的腦神經迴路 整理報導|羅億庭 控慢性疼痛患者腦中的特定神經元仍是臨床治療上的一 大挑戰。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指出,慢性疼 痛不一定只發生在特定部位,有可能是一種廣泛性的疼 痛,痛久了就容易引發患者焦慮、憂鬱的情緒。而常見 的慢性疼痛疾病如纖維肌痛症,無法透過常見的止痛藥 達到治療效果,只能藉由一些專門治療慢性疼痛的藥 物,如普瑞巴林或度洛西汀( Duloxetine )加以抑制疼 痛感。本篇研究的第一作者林昱伶也表示,他們在研究 中也發現若在慢性疼痛發展早期就給予藥物或是抑制杏 仁核中央區特定神經細胞的活性,能夠有效阻斷慢性疼 痛與負面情緒的發展。團隊未來也希望能調控產生慢性 疼痛的特定神經細胞活性並開發治療方法,希望能對預 防與治療慢性疼痛有所幫助。 延伸閱讀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2022年11月15日)。陽明交大北榮團隊最新研究 解 密慢性疼痛導致焦慮的神經迴路。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https://smctw. tw/14658/ (123RF)
性疼痛所引發的焦慮或憂鬱。此項發現有助於了解慢性 疼痛與行為、情緒之間的相互影響,並提供醫療院所針 對疼痛過度敏感反應可能的治療方向。未來或許也能幫 助那些長期受慢性疼痛困擾的患者,該研究已發表於 《數位生命科學》(eLife)期刊。 連正章表示,近期研究指出杏仁核中央區的神經細胞 群除了參與情緒調節外,更具有調控疼痛迴路的功 能,不過目前仍無法確定是哪些細胞與迴路參與其
新研究發現,和臨床慢性疼痛患者行為相似、罹患
素有研發界奧斯卡獎之稱的「 R&D 100 Awards 全球百 大科技研發獎」於美西時間上(11)月17日舉行。此獎 項每年會從全球上千件創新技術中,選出 100 項在該年 具有重大創新意義與對人類生活影響深遠的商品化技 術,是在研發領域受到極大推崇的科技研發國際大獎。 臺灣在今(2022)年有22項技術入圍此獎項,占全球的 13.3%,更是除了美國之外入圍數目最多的國家。
其中,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工研院)有三項技術從
全球 165 項創新技術中脫穎而出,分別是工研院在經 濟部技術處支持下研發的「高精密陣列之微型 Micro LED 全彩顯示模組」、「眼底病變 AI 輔助診斷與偵測 技術」,以及與杜邦微電路及元件材料( microcircuit materials, MCM )公司 〔註〕 共同開發的「 Micromax TM 9KC GreenTapeTM LTCC 於 5G 毫米波通訊技術」。有望 為往後的元宇宙智慧顯示應用、精準醫療、下世代
眼底影像所訓練出的「眼底病變 AI 輔助診斷與偵測技 術」,可協助醫師透過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輔助系統快速篩選並標記出有病變的眼睛,除了能 減輕醫師負擔外,還可提高非眼科醫師對AI判讀結果的 信心。此項技術也能夠整合搭配眼底照相機等既有醫療 設備,配合目前的公益及醫療機構合作到山地、離島、 偏鄉等地進行眼底篩檢服務,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 療的目的。
28 科技報導 動態時報
2022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公布 工研院三項前瞻技術脫穎而出 整理報導|羅億庭 新聞來源 工業技術研究院新聞中心( 2022 年 11 月 18 日)。臺灣技術傲視全球!工 研院三項前瞻創新技術 勇奪2022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工業技術研究 院。https://reurl.cc/qZVQ2g 少子化、高齡化是許多國家共同面臨的問題,而嚴重 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 )疫情自 2020 年的快速延 燒,也帶動了全球智慧醫療應用的加速發展與普及。工 研院藉由50多位眼科專科醫師的協助,標記超過十萬張
臺灣在 2020 年已正式進入 5G 時代,且 5G 毫米波通訊也 將隨著全球無線通訊的快速發展和普及,成為下個世代 網路發展的關鍵。工研院與杜邦微電路及元件材料共同 合作,將杜邦微電路及元件材料中的「低溫共燒陶瓷」 (low-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 LTCC)透過毫米波 電路設計等技術,達到低耗損、高穩定和高散熱性的效 果,製作出具有商業價值的5G毫米波通訊元件。 工研院研發團隊從2008年首次參與R&D 100以來,至今 已累積獲得50個獎項,其中有超過九成技術目前已經投 入產業,顯示這些創新的研發成果具有巨大的產業與社 會效益。 R&D World 副總兼總編的希尼( Paul Heney ) 也表示,臺灣在過去幾十年來的經濟表現驚人,且持續 投入研發的精神也讓產業創新、新科技得以源源不絕。 〔註〕杜邦微電路及元件材料公司自今年 11 月 1 日起,改名為塞 拉尼斯 ® MicromaxTM(Celanese® MicromaxTM)。 從 3C 產品到車用曲面顯示器, Micro LED 都展示了它 的無限潛能,本次獲獎項目之一的「高精密陣列之微 型 Micro LED 全彩顯示模組」具有高解析度、高亮度、 高整合、低功耗等特點,無論是在體驗強度、適用裝 置、環境與續航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商業價值。此 外,本次的獲獎項目更能透過聯盟的方式帶動臺灣 Micro LED 產業,合廠商合作進軍車載顯示、下世代延 展實境( XR )眼鏡等新興市場,協助臺灣 Micro LED 產業前進國際舞臺。
5G 毫米波通訊等產業帶來商機。
都有可觀的進展。本次發射的火箭為 1500 公斤級推力
與 300 公斤級推力的兩節式試驗型混合火箭,全長 6.2 公 尺、最大直徑 34 公分、重約 270 公斤,是目前團隊成功
通過飛行試驗的最大推力組合的多節式混合火箭。
率領團隊執行此次計畫的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
29 SciTech Reports 動態時報 上( 11 )月 8 日,由成功大學跨領域混合火箭團隊所製 作的「兩節式試驗型混合火箭」,於屏東縣牡丹鄉旭海 部落科技部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團
隊以 2019 年成功發射的 1500 公斤級推力混合火箭為基 礎,改良設計本次發射的火箭,在發動機研發、零組件 設計製造、脫節機構與組裝、空中點火等工程技術上
(簡稱成大航太系)講座教授趙怡欽表示,這次成功 發射升空的火箭本體設計具有多項特色,其中最主要 成大「兩節式試驗型混合火箭」發射升空 將為往後全型火箭的發射鋪路 整理報導|羅億庭 的是「兩節式火箭氣動力脫節機構驗證」以及「第二 節 300 公斤級推力混合火箭的空中點火測試」。在兩節 式火箭中,當第一節火箭的推進劑耗盡時氧化劑儲存 槽與發動機就不再具有功能性,除了增加火箭重量之 外也會拖慢後續的加速過程;但兩節式火箭能透過脫 節設計減輕火箭重量,獲得比單一大型火箭更快的速 度與更高的飛行高度。不過也由於脫節機構的設計會 提升火箭整體的製造與操作複雜度,因此這也是本次 飛行測試的重點項目之一。 此次飛行試驗的火箭籌載為成大航太系教授詹劭勳團 隊研發的「 INS/GNSS 及時軌跡追蹤」,能全程追蹤 火箭的高動態姿態軌跡,並證實火箭的功效與性能。 另外在火箭上也搭載了成大物理系副教授楊毅團隊研 發的「緊湊閃爍體陣列探測器」( ComPact Scintillator Array Detector, ComSAD )簡化測試版, ComSAD 是利 用閃爍體陣列與矽光電倍增器組成,製作出適合搭載 於探空火箭與立方衛星的科學酬載。 ComSAD 的大小 約為 10 × 10 × 10 立方公分,並設有 64 個數據通道可量 測宇宙射線的數量、方向,以及它粗略的能量。團隊 希望能透過 ComSAD 從低造價、製作簡單的角度研究 宇宙射線物理。這幾項設備也全程收取訊號資料並成 功追蹤了火箭的高動態姿態軌跡,後續的訊號資料將 提供給團隊進行分析應用。這次飛行試驗的結果、經 驗與須改進之處,也都會作為下一支全型火箭的改善 與精進基礎。 新聞來源 趙怡欽( 2022 年 11 月 14 日)。【成功專欄】趙怡欽講座教授:成大跨領 域團隊試射兩節式試驗型混合火箭 完成部分飛行任務與酬載試驗。國立 成功大學新聞中心。https://reurl.cc/X5mLEj 11 月 8 日,成功發射升空的兩節式試驗型混合火箭。(國家太 空中心提供)
)在天文 學中的應用。 資訊聲音化是指將數據(包含研究數據)轉換為數位音 訊檔,讓這些數據可以同時被看見、聽見。不過這些數 據用看的跟用聽的會有什麼區別嗎?研究員表示,聲 音可以幫助天文學家識別出大型天文數據集合中的模式 或訊號。數十年來,研究人員一直透過聆聽與觀察數據 找出天文學中的重大發現,像是
低頻聲音則表示圖像中心附近的亮光。至於黑洞的資訊 聲音化則由黑洞對周圍熱氣體的影響產生,將穿越太空 的聲波數據轉化為人耳可聽見的範圍。 除了天文學外,其他領域的科學家也對資訊聲音化進 行了實驗。由於蛋白質各個層面與聲音參數,如響
30 科技報導 動態時報
1930年代初期在美國紐 澤西州貝爾實驗室( 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 )工作 的無線電工程師顏斯基(Karl Jansky),就藉由無線電 通訊中的靜電追蹤到銀河系中心,這項成就也引導了 後續銀河系超大質量黑洞的發現,以及無線電天文學 ( radio astronomy )的誕生。近期一位任職於歐洲引力 天文臺(European Gravitational Observatory)的盲人天 文學家梅爾塞德( Wanda Díaz-Merced ),則在許多前 瞻項目中使用了資訊聲音化的處理,包含研究地球最 上層大氣中的電漿模式。 今(2022)年8月,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在推特 上發布了一則關於英仙座星系團( Perseus cluster ) 黑洞中心聲音的推文,該篇貼文已被播放超過 1700 萬次。同月,來自美國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 聽見宇宙的聲音 「資訊聲音化」使天文學家更了解宇宙數據 編譯|羅億庭 ( Harvard-Smithsonian in Cambridge )的資訊視覺化專 家阿坎德(Kimberly Arcand)也與其他研究人員將詹姆 斯‧韋伯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取得的 第一批影像轉化為聲音,使圖片中引人注目的光線和色 彩轉化為聲音地圖。這些聲音地圖的製作也有一定技術 基礎,例如遙遠星雲中的氣體與塵埃在經過資訊聲音化
度、音高能相互配對,因此生物物理學家也利用它來 協助學生理解蛋白質折疊,將蛋白質合成的複雜過程 以音訊來表示。神經科學家則研究資訊聲音化是否 能用來協助腦部掃描以診斷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研究人員甚至還將以各個不同的樂器代表 每一個不同的樹種,並透過聲音來描述阿拉斯加森林 中因氣候變遷而引發的生態變化。 不過從長遠來看,仍需要對此類方法做嚴格的評估, 以確定它能提供其他技術所無法提供的功能。至於 《自然天文學》期刊也指出各別項目中所做的資訊聲 音化處理目前仍沒有普遍的接受標準,也很少有單位 會直接評估資訊聲音化的有效性。 新聞來源 Editorial (2022 November 9). Sounds of the stars: how scientists are listening in on space. Nature. http://bit.ly/3OFVJQf
對於長期觀察滿天星辰的天文學家而言,宇宙可說充滿 了各種視覺奇觀,從閃爍的行星到星系皆美不勝收,但 這些體驗對於盲人、視力受損者來說就無法感受到了。 為此,天文學家一直以來都在開發替代方法傳達這些科 學訊息,像是使用 3D 列印來表示爆炸的恆星,或利用 聲音去描述中子星(neutron stars)的碰撞。近日發表於 《自然天文學》( Nature Astronomy )期刊的文章就描 述了一系列關於「資訊聲音化」( sonification
處理後,響亮的高頻聲音代表圖像頂部附近的亮光,而
31 SciTech Reports 動態時報
些分子中取得氫氣。此外,制定政策者也該考慮過度 使用氫氣,可能對人類、地球造成過去從未想過的負 面影響。 目前大多數的氫氣都是透過既定的製程產出,像是天 氫燃料被過度炒作 可能危害到淨零目標? 編譯|羅億庭 然氣(甲烷)的蒸汽重組( steam reformation )就是一 種從烴類燃料中生產氫氣的方法,但此方法同時也會 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作為副產品產生。儘管綠氫( green hydrogen )是藉由再生能源的電力分解水分子製造,但 生產綠氫的成本與傳統的氫能生產方法相較之下太過高 昂。從另一方面來看,使用再生能源產氫氣是一種對能 源的低效率使用方式,由於這些綠色能源本身就可以提
在氫能的使用範圍中,氫動力汽車與貨車是目前來說 較為適合的方向。例如歐盟( Europe Union, EU )已與 許多國家達成協議,禁止銷售由一般引擎驅動的汽車 與貨車到歐盟各國。在歐盟去( 2021 )年提出的「 55 (123RF)
氣候變遷議題逐年升溫,各國政府也爭先恐後地尋求 可以改革能源系統,並履行氣候協議的方法。因此在 這幾年間「氫氣」顯得格外重要,它也被視為大多數 達成淨零排放的一線希望,預估到本世紀中葉,氫氣 的產量將會成長至少五倍。 若我們能夠輕易的取得氫氣,那它將會是一個非常好 用的資源,可以製造出用於運輸、燃燒的無碳燃料, 並提供一些不容易實現電氣化的能源密集產業動力, 像是鋼鐵、化學肥料等產業鏈,可說是一個「脫碳奇 蹟」。但目前產業間面臨到的問題在於——氫氣並沒有 辦法輕易取得,由於氫原子存在於一些與其他元素結 合的分子中,我們必須耗費巨大的能量成本才能從這
供給電網使用、取代石化燃料燃燒所產生的電力,若是 在用電需求高峰期使用綠色電力製造氫氣,反而將導致 總體的碳排放量更高。另外也有一些團體提倡以燃燒氫 氣取代天然氣提供家中熱能,不過這比直接使用電力的 效率低得多,且使用成本還更高。
燃料為基礎的環保合成燃料( e-fuels ),這是一種由氫
氣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為原料所製成的燃料,有望使
用於一些重型卡車、大型船舶、飛機,以及其他就目 前的電池技術而言,還不適合完全使用氫燃料電池作
為動力來源的交通工具。
其實在制定各項減低碳排計畫時,歐盟也承受了不少來 自工業界的壓力,要求他們在對綠氫的定義上稍微「放
水」一點、別太過嚴苛。不過這樣的處理有點像是過去 一些集團採取的鑽漏洞方式,例如之前的紙業政策看似 相當環保,但魔鬼卻都藏在細節中——如將來自於木材
衍生物的能源當作可再生資源,導致歐洲與其他地方 的森林地遭到破壞,但卻無法減低碳排放量。
此外,美國則在今( 2022 )年 8 月通過了一項氣候法 案——《降低通膨法案》( Inflation Reduction Act ), 該項法案內容涵蓋稅收、潔淨能源的生產,更寫明 了協助人民適應氣候變遷的各項計畫,預計會投入 3700 億美元到美國史上最大的減碳投資。在這項法
新聞來源
Editorial (2022 November 16). Overhyping hydrogen as a fuel risks endangering net-zero goals. Nature. https://reurl.cc/aaqkAl
32 科技報導 動態時報 本刊為科技新聞刊物,除了提供當月重要的學界、政策、產業訊息外,並有學者專家針對科技(含醫療) 政策、教育、產業相關的時事發表評論或提供專業意見。竭誠歡迎關心臺灣科技發展的您,就上述方向踴 躍投稿。寫作時請依照稿約: 一、避免學術專業論文寫作格式。 二、字數盡量在2000至3500字內,可附相關圖或表至多5張。 三、請遵守著作權法,如有著作權爭議(包括圖片),由作者自行負責。一經投稿,即視同授權刊載。 四、稿件刊出後將致贈當期刊物一本及薄酬(稿酬將於刊出當月月底寄發,由第一作者代表簽收)。 稿件請寄至scimonth@scimonth.one,註明真實姓名、聯絡方式、服務機關或就讀學校,並請於信件主 旨中標示「科技報導投稿」。 《科技報導》稿約 套案」(Fit for 55)中,他們也預計在2035年實現所有 新車零碳排的願景,並於2030年將碳排放量減少55%。
不過仍有部分工業團體希望歐盟能允許車輛使用以氫
最終目標——使碳排放量保持在《巴黎協議》( Paris
)規範中的總碳排範圍內。雖然氫能看起來
案中,他們會提供「純綠氫」每公斤高達三美元的補 貼,補貼給其他能源的錢則較少。不過在全球的尺度 範圍下,制定一項統一、明確的規範去說明氫的生產 與貿易,例如「怎麼製造氫」、「在什麼情況下使用 氫能最有益」可能會比較有幫助。目前總部位於比利 時布魯塞爾的工業組織國際氫能委員會( Hydrogen Council ),也已經在著手制定綠氫生產的國際標準與 認證等規範。 政府在制定淨零的政策時,也不該忽視這些政策的
Agreement
相當具有吸引力,未來也將有可能會是個很好利用的 資源,不過對於重工業來說,減碳的最佳解答往往不 會是氫。
University of Oxford )發 表的一篇研究發現,有些人體內的人類白血球抗原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基因中發生了特定突 變,使他們在接種新冠疫苗後能夠產生更多抗體,感染 COVID-19的風險相對較低。
這項研究發表於《自然醫學》( Nature Medicine )期 刊,研究團隊在牛津大學疫苗的臨床試驗期間,使用 來自 1190 位試驗參與者的 DNA 進行全基因組關聯分析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參與者測量 了他們體內 COVID-19 的抗體量,以及其他免疫標記物 的含量,並在接種疫苗後完成定期的聚合酶連鎖反應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檢驗。團隊發現HLA 上具有 HLA-DQB1*06
的蛋白質。此外, HLA 基因也是人類外顯子( exome ) 中變化量最大的部分,每個基因都可能有大量的變 異——有些甚至超過 100 個。在英國,約有 40 %人口的 HLA基因具有HLA-DQB1*06變異。 研究人員指出,由於這是在 COVID-19 疫情大流行初期 進行的研究,所研究的病毒株屬於原始病毒株與當時最
33 SciTech Reports 動態時報 延伸閱讀
vaccine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 )自 2019 年底爆發, 疫情至今已延燒快三年,即便大多數人都已經接種新冠 疫苗獲得對病毒的抵抗力,但人們還是相當好奇是不 是真的有不被感染的「天選之人」存在。今( 2022 ) 年 10 月來自英國牛津大學(
1. Editorial. (2022, October 14). Confirmed: Covid-19 vaccine response depends on our genes, Genomics Education Programme. https://reurl. cc/ROnppe 2. Mentzer, A.J., et al. (2022).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alleles associate with COVID-19
immunogenicity and risk of breakthrough infection. Nature Medicine.
等位基因(能編碼出 HLA-DQ β 蛋白的基因變體)的參與者,在接種了 COVID-19 疫苗 後體內產生了更多抗體,且在接種疫苗後的16個月內驗 出 COVID-19 陽性的可能性,低於突變出現在 HLA 基因 中其他位置的參與者。 為了證實這項發現,研究人員也分析了來自另一項臨 床試驗的 1677 份參與者樣本,其中一部分參與者接種 了 AZ 疫苗( Astra/Zeneca vaccine ),一些人則是接種 輝瑞/BNT(Pfizer/BioNTech)疫苗。雖然這些參與者 施打的疫苗作用機制並不相同,但都是使用新型冠狀病 毒( SARS-CoV-2 )的棘蛋白啟動免疫系統,後續也發 現兩組參與者得到的結果相同。透過這項研究,我們得 知了基因是構成人們在接種 COVID-19 疫苗後產生不同 找到「天選之人」基因?人類白血球抗原 的特定突變能在接種疫苗後產生更多抗體 編譯|羅億庭 免疫反應的原因之一,且HLA基因中的特定變異與人體 能產生更多抗體有關。 目前我們已經知道HLA基因在免疫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 角色,能編碼出抗原被呈現給免疫細胞時必需的蛋白 質,並且幫助身體區分自身蛋白質與細菌、病毒製造出
究員、同時也是英國威康人類遺傳學中心( Wellcome Centre for Human Genetics )教授的奈特( Julian Knight )強調未來需要展開近一步的工作,以幫助研究 人員更加了解這種特定關聯在臨床上的意義。此外,也 需要更廣泛的辨識這種基因變異,研究該如何產生更有 效的免疫反應並持續改良疫苗研發。奈特也在報導中表 示:「期望這項研究結果能幫助我們改進未來的疫苗, 這樣不僅可以阻止我們患上嚴重的疾病,還可以讓我們 盡可能長時間的保持無症狀。」
常見的新冠病毒 alpha 、 delta 突變株。該研究的領導研
《科技報導》自 1982 年創刊以來,以「全方位視野 科技人關懷」為目標,經營超
過38年。我們不間斷地報導著科學、科技產官學研領域的重要事件,希望能為關注 科學研究、科技發展的讀者,整理出近期可留意、追蹤的研究、政策與時事議題。
我們也致力於成為一個開放讓讀者投書,以科學觀點評析科技政策、公眾議題的理 性討論平臺,讓讀者能夠從不同面向、觀點,以更綜觀、更深入了解一個議題。
我們期許《科技報導》能夠為科學研究者、科技產業人員發聲,透過我們的報導讓 重要的臺灣研究多一個被大眾看見的機會。如果你的團隊、公司的成果有意願被採 訪,歡迎掃描以下 QR code 填寫表單,將團隊的研究特色、重要成果告訴我們,並 留下聯絡方式供《科技報導》團隊後續聯繫。若你的團隊有非常豐富的成果,請優 先填寫較近期的成果為主,並附上重要的研究論文、網站或相關參考資料,讓我們
34 科技報導 科學月刊 你,應該有更好的曝光! 《科技報導》徵求報導題材 從追根究底的基礎科學研究,再將研究中的精華,跨領域結合不同知識,成為新的
科技產品。這一路每個環節所要投入的心血,常常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明瞭。即 便登上了知名期刊,或有機會透過新聞稿、記者會來發表,最終卻不一定能達到預 期的效果。 想要好好把你們團隊的研究記錄下來,但苦於沒有辦法在研究、研發、教學、行 政、撰寫論文等日常工作中抽出時間,或是沒有適合的人選可以把團隊的故事寫得 能夠吸引人閱讀,又或是沒有好的發表空間?
可以迅速了解你。 在收到你的資料後,《科技報導》團隊會與你所填寫的聯絡人聯繫,進行第一次的 電話訪談藉此更了解你的團隊與相關成果,並且邀約後續的採訪時間。每一期我們 會在時間和人力許可範圍內,安排報名的團隊受訪,由我們撰稿、編輯並刊登。 我們相信,臺灣還有許多研究、研發成果還沒有被看見,而你或你的團隊也可能是 其中之一。如果願意接受採訪,請花一點時間填寫表單,若有疑問或需要進一步討 論請來信或來電詢問。 也歡迎正在閱讀《科技報導》的你,透過付費訂閱或捐款贊助的方式支持這份刊物 的營運,需要相關資訊請來信scimonth@scimonth.one,或來電02-23634910。 歡迎掃描QR code 填寫表單!
35 SciTech Reports 科學月刊
36 科技報導 特別報導 一窺微觀世界的生命律動 2022 Taiwan顯微攝影競賽頒獎典禮 除了肉眼所看到的人事物,你是否曾好奇過微觀世界裡 的景色?顯微攝影( micrography )是一種利用配置在 顯微鏡上的攝影裝置,使微小物件能夠因此被高倍放大 成像的攝影技術。透過這些顯微攝影技術拍攝出的顯微 照片(photomicrograph),我們就能觀察到微小物件上
未解之謎。 結合百年文化的大稻埕 讓科學影像走入人群 為了讓科學家能夠跨越傳播的鴻溝,使大眾了解科學家 眼下的微觀世界,元利儀器於去(2021)年開始在臺灣 舉辦了「Taiwan顯微攝影競賽」,期望微觀世界的生命 律動可以不只呈現在科學家面前,社會大眾也能有機會 一睹科學家在顯微鏡底下捕捉到的每一刻,讓科學和生 活不再有距離,也能更加貼近大眾。 延續去年的傳統,今(2022)年第二屆Taiwan顯微攝影 競賽在 9 月初截止收件,今年的投稿件數突破去年,有 超過百幅優秀作品投件。在評審團的審慎評選下,最終 李依庭/《科學月刊》副總編輯
及八名優選得主( Uday Kumar 、邱涵、郭瑋庭、施尚 武、簡俊伊、李建佑、Ansar Ali、王俐文),並在10月 公布得獎名單,於上( 11 )月 5 號在 OLYMPUS PLAZA TAIPEI大稻埕旗艦店舉辦頒獎典禮。 讓科學引領生活美學 在頒獎典禮現場除了展出本屆 10 位得獎者的優秀作品 外,元利儀器協理蔡旻蒔也在致詞時表示,這些得獎作 品將在此場地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展出,期望大眾在這個 充滿古色古香的大稻埕吃吃喝喝之餘,也能夠停下腳步 走進來參觀,看看科學家們如何透過顯微鏡下的微觀視 野訴說科學故事。 清華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兼評審團總召集人江安世 則表示,數位攝影突飛猛進的發展讓科學家得以透過這 些精密儀器獲得重要研究成果,「數位顯微攝影的作品 除了在科學上帶給我們重要的科學訊息外,這些原創、 創新的攝影作品的目的是希望跟大家一起欣賞、分享美 麗的事物。」他也期許明年可以看到更多人的作品,更 期待未來能在此競賽中看到臺灣對科學獨有的鑑賞力。 從一顆細胞觀看世界 目前就讀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朱麗安實驗 室的博士生林亞慧是這次獲得金獎的得主,得獎作品 (本篇照片皆由作者攝影) *本篇文章由元利儀器贊助,《科技報導》獨立製作*
的細節。 隨著顯微影像技術的進步,科學家逐漸可以觀察到更細 微、更清晰的微觀世界。也讓顯微儀器在近年來成為重 要的研究工具,顯微攝影照片更是被廣泛應用在各種科 學研究上。不僅如此,隨著臺灣基礎科學的發展,也有 愈來愈多科學家嘗試利用顯微技術,期望能解開科學的
選出金獎一名(林亞慧)、銀獎一名(劉明浩),以
37 SciTech Reports 特別報導 「須彌芥子」是一顆由人的體細胞誘導出來的幹細胞, 經過培養後形成的類器官( organoid ),利用綠色、 紅色、藍色螢光分別染上神經元、軸突、細胞核(圖 一)。林亞慧表示,這張圖片背後的科學意義是為了研 究思覺失調症( schizophrenia )病患大腦的早期發育,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思覺失調症是在胚胎發育時期的突 變造成,可是事實上是青少年時期才會發病,所以從病
2022 Taiwan 顯微攝影競賽得獎者與頒獎人共同合影。 圖一:金獎為林亞慧所拍攝的「須彌芥子」,獲得獎金五萬元與 Olympus CX23 顯微鏡。 元利儀器協理蔡旻蒔在頒獎典禮當天上臺致詞。 〔註〕器質性疾病是指腦部直接或間接遭受損害,進而影響腦部 正常功能所引起的精神異常表現。
患嬰兒到青少年這段潛伏期時間,大腦到底發生什麼事 情?我們想知道,而類器官就是一個很適合用來研究器 質性疾病〔註〕的載體。」 順著展場方向往內走,看到銀獎作 品「最佳鱗演」的第一眼,映入眼 簾的一片片相互堆疊且紅黃相間 的花瓣或鱗片。但走近一看,才發 現它其實是一張捕捉血斑型遷粉蝶 ( Catopsilia pomona f. catilla )鱗 粉組成世界的顯微攝影作品(圖 二)。而拍攝出這張照片的,則是 任職於暨南國際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自然科學組的助理教授劉明浩,作 品簡介上寫著「在顯微的世界裡,
38 科技報導 特別報導
物阿拉伯芥( Arabidopsis thaliana )等為攝影主題的作 品。而競賽中使用的攝影設備也十分多元,除了呈現出 不同樣貌的科學之美外,也意味著顯微攝影技術已成為 學術研究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次舉辦顯微攝影競賽攝影作品的展場二樓也別有洞 天。在當天的頒獎典禮上,主辦單位帶領著與會人士一 同上到旗艦店二樓,裡頭展示著由元利儀器與清大合作 舉辦的腦科學展「腦宇宙的美麗境地:江安世教授的探 索之旅」,並安排江安世帶領與會人士一同參訪。 解碼人類大腦的三大關鍵觀測技術 作為人體最精密也最複雜的器官,腦科學一直是人們亟 欲探究的目標。不過,大腦中錯綜複雜的神經網絡一直 是阻礙科學家研究大腦的關鍵,更是一項科學難題。為 了探究大腦科學,全世界科學家無不為此努力開發相關 技術。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知道若想探索腦科學、對腦有更多 了解的三大關鍵技術分別是螢光標定、 FocusClearTM 技 術、超解析顯微鏡。有趣的是,這三項技術的發明或推 展都與江安世相關。螢光標定讓科學家得以觀察活細胞
安世更是早在 20 年前就發明了能讓組織器官透明化的 FocusClear TM 技術。有了這項技術,讓我們不需要進行 組織切片也可以看清楚整個組織或器官檢體,進一步獲 得更全面性的資訊。再加上江安世近年來與中央研究院 應用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壁彰合作發明的超解析顯 微鏡「透化層光定位顯微鏡」,能夠產生更快速、大面 積、高解析的影像,降低研究大腦的難度。 此展覽除了展示透過江安世自製的 FocusClear TM 試劑 而整個變透明的小鼠小腦檢體外(圖三左),也展示 著透過 FocusClear TM 試劑並以共軛焦顯微鏡剖析果蠅 的神經網路進行取像的 FlyCircuit 水晶腦(圖四)。 「 FlyCircuit 」,是江安世帶領清華大學腦科學研究中 心與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共同於2010年發表、全球 首創三維高解析的「果蠅全腦神經網絡圖譜」影像資料 庫。當年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更以 「解碼人腦 求助果蠅」為標題,全版 刊登江安世教授 的研究,更認為這項發現將是解碼人類大腦的起始(圖 圖二:攝影類組銀獎,由劉明浩所拍攝的作品「最佳鱗演」獲得。 2022Taiwan 顯微攝影競賽得獎作品展覽一角。
翅脈分歧處鱗粉的鑲嵌顯得亂中有序」,更是讓人驚嘆 顯微攝影的進步和世界萬物的美妙。 除了金獎和銀獎之外,本屆得獎作品更匯聚了不同領域 的顯微攝影成果,拍攝的物件從細胞、動物到植物都 有,有以魚類,如斑馬魚( Danio rerio )、魚鰓為攝影 主題的作品;也有以神經細胞、腸道組織、甚至是植
內的各種作用,有利於觀察細胞內的分子和胞器,然而 在江安世和研究團隊的努力下,能透過修飾自發性閃爍 螢光分子的結構,解決透光率差和螢光蛋白分布不均等 問題,有效提升觀測的解析度和深度。 不僅如此,為了探究大腦科學與對科學知識的嚮往,江
39 SciTech Reports 特別報導 三右)。 江安世在參訪時也表示,這個展覽除了帶領我們藉由觀 察大腦中基因的表現,並了解大腦的基礎運作外,最終 更希望能讓我們理解整個大腦中的資訊是如何互相傳 遞。所以目前研究團隊也開始使用超解析顯微鏡,嘗試 重組果蠅的腦神經網路,「這個實驗現在正在跟全世界 江安世帶領與會人士一同參訪位於二樓的腦科學展。 圖三:透過 FocusClearTM 試劑變透明的小鼠小腦檢體(左)及 2010 年報 導江安世「果蠅全腦神經網絡圖譜」研究的《紐約時報》(右)。 圖四:FlyCircuit 水晶腦,以高解析影像重組果蠅腦中嗅覺訊 息神經傳遞的空間對應。 的研究團隊賽跑當中,換句話說我們正共同在做人類有 歷史以來最完整的大腦神經網路結構,期望透過這個實 驗對大腦有更多了解」。未來更希望能進一步理解人的 大腦如何接收外界資訊、收到的資訊在大腦中如何流 動、學習、記憶等,全面性的認識我們未曾所見的「腦 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