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報導10月號 466期

Page 1

科學月刊姊妹刊物

scimonth. com.tw

全方位視野 科技人關懷

1

創刊於1982年

科技報導 S c i Te c h

Reports

#466 2020.10月號 每 月 15 號 出 刊

「萊」豬進口鬆綁惹議- 且看科學如何面對瘦肉精難題 近來,政府宣布開放使 用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 口,不僅執政團隊對此議題 的立場轉變受抨擊,也被質 疑罔顧國人健康。 萊克多巴胺的爭議已持 續多年,本刊這一期希望能 從國際上的科學研究,討論 目前萊克多巴胺殘留標準的 規範,是否有足夠的科學證 據作為基礎?這標準在臺灣 適用嗎?【……更多精彩內 容,請參閱本期《科技報 (123RF)

導》第4~8頁☞】

04 重磅快評

23 焦點話題

美豬「萊」襲! 以 CODEX、JECFA 作科學證據行不行?

深入明瞭登革熱的病徵、傳播與偵測

09 重磅快評

治療 COVID-19 的潛力藥物瑞德西韋 專利在臺灣遭遇公眾審查挑戰

萬人血清抗體檢測計畫的研究倫理爭議 15 生醫先鋒 瘟疫下的醫學研究- 是新聞下的產物,還是造福人群的良方? 19 生醫先鋒 CRISPR 運用於人體醫療的潛力及挑戰

29 科技智財

32 資訊生活 感謝臉書網友犧牲隱私幫我推文, 「你」的臉書可幫了「別人」大忙! 34 書適圈 COVID-19 疫情全球持續延燒中, 其實一切早有預警⋯⋯

科學月刊10月號 【發射吧!立方衛星】上市! 當期介紹請見39版


2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活動快訊

科技報導

近期研討會資訊 【從 PUS 到 STS:2020 科學傳播與教育研究生研討會】 ■

時間:2020 年 7 月 20 日 ■ 地點:屏東市∕屏東大學

自 1985 年公眾理解科學(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PUS)提出以來,迄今已 有卅五年的科學傳播發展歷史。其中,科技與社會(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S)領域橫跨臺灣科學教育與科學傳播的現象,更足證兩造既相近也相異的旨趣。 據此,屏東大學科普傳播學系籌辦「2020 科學傳播與教育研究生研討會」,邀請研 究生共同投入科學傳播與教育領域探究。

【後疫時代企業必備的遠端部署及即時監控服務】 ■

時間:2020 年 6 月 17 日

地點:線上開辦,詳見 iThome 官網(https://www.ithome.com.tw)。

在這後疫情時代下,企業在軟體使用方式也逐漸在變化中,在家工作、遠端視訊已 經成為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人的部分日常,遠端部署和即時監控 等,更成為 IT 人需要瞭解的解決方法,以加快企業更快推出符合多變客戶的需求。 本次活動將介紹以開源為科技創新和建構未來的基石、容器化的趨勢、企業 IT 維運 上的考量、AIoT 應用範例分享等議題,歡迎大家踴躍參與。

【CYBERSEC 2020 臺灣資安大會 Resilience Matters 韌性決勝】 ■

時間:2020 年 8 月 12~13 日 ■ 地點:臺北市∕南港展覽二館

突如其來的疫劫,將全球帶入逆境,考驗人類與之對抗的韌性。短短數月,全球實 體連結瓦解,產業運作突圍轉型,仰賴數位化走向新正軌,卻同時帶給駭客更多操 作題材,讓已成常態的網路攻擊更加擴大戰場、火力全開。因此,臺灣資安大會將 以「Resilience Matters 韌性決勝」為主題,聚焦全球新常態下亟需正視的資安威脅 ――我們也許能防禦得當,但更可能身陷攻擊,一旦危機發生,我們是否具備應變、 恢復的韌性,決勝惡意的一方?

【2020 海洋科技成果論壇、產學媒合會及人才面談會】 ■

時間:2020 年 6 月 23 日 ■ 地點:基隆市∕臺灣海洋大學

臺灣四面環海,具有優良的先天條件發展海洋科技及水產養殖。此次活動由居海洋 生技領域穩執牛耳的臺灣海洋大學為主體,展現臺灣在海洋與生技領域的蓬勃商機, 並邀請產業界在當中挖寶,活動內容包括:海洋科技研發成果發表、研發成果產學 媒合會、學生創業團隊與國際產學聯盟成果 靜態展示,以及生技產業人才面談會。 相信產業界可在此找到最佳對接的成果與人才,並為產業界注入創新升級的活水!


SciTech Reports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3


4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重磅快評

美豬「萊」襲! 以CODEX、JECFA作科學證據行不行? 廖英凱 創刊於公元1982年1月 中華郵政北台字第1461號 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科學教育與科

技政策研究。對資訊與真相有詭異的渴望與執著,夢想能做出鋼鐵人或心 理史學。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局版台誌字第3034號 訂 閱:全年12期1000元

政府雖主張此項政策擁有科學證

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主 辦:台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

據也符合國際標準,但執政團隊仍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ODEX)

出版者:科技報導雜誌社

被抨擊與諷刺立場的轉變,以及質

是一個由聯合國糧農組織(FAO)

疑既有政策的制定,並沒有充分與

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所成立

完善的科學證據作為基礎。

的國際組織,負責協調與制定與

劃 撥:0018482-3 科學月刊社

發行人:張之傑 執行總監:趙軒翎 總編輯:林翰佐 副總編輯:趙軒翎 蔡政修

在野政黨與倡議團體即質疑,

食品相關的標準,如食物製造環

江建勳 李武炎 李志昌

官方評估報告未納入懷孕婦女、母

境、添加物殘留和運輸保存環境

李精益 阮明淑 周鑑恆

乳嬰兒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等高風險

等標準,均為CODEX的管轄範

或敏感族群。科學研究的實務上,

圍。而關於食品添加物、汙染物

紀延平 范賢娟 倪簡白

絕無可能將孕婦、嬰幼兒等敏感族

對人體的影響,相關科學資料的

高啟明 高憲章 張大釗

群作為試驗對象。既然無法進行研

判 讀 與 研 究 支 持 , 則 是 由 FA O 和

究,自然也不可能知道毒性物質對

WHO所成立的「食品添加物聯

曾耀寰 程一駿 程樹德

敏感族群的具體影響,又如何制訂

黃正球 黃相輔 楊正澤

合專家委員會(Joint FAO/WHO

管制的規範呢?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編輯委員:王文竹 王伯昌 曲建仲

林秀玉 林宮玄 邱韻如 金升光 金必耀 門立中

張敏娟 陳妙嫻 陳彥榮 陳鎮東 單維彰 景鴻鑫

葉李華 廖達珊 管永恕 劉宗平 蔡兆陽 蔡孟利

本文企圖回顧與爬梳萊克多巴胺

蔡振家 鄭宇君 鄭運鴻

(Ractopamine)的關鍵研究,以及

韓德生 嚴如玉 嚴宏洋 蘇逸平 特約編輯:郭家銘 美術編輯:黃琳琇 業務經理:李金穗

國際組織針對規範的討論依據或模 式,來推敲今日針對萊克多巴胺殘 留標準的規範,是否是基於充分的

業務助理:廖本翔

科學證據?是否有考量到敏感族群

社 址: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77號7樓

或臺灣特有飲食習慣?以及當代科

電 話:(02)2363-4910 傳 真:(02)2363-5999 E - mail:scimonth@gmail.com

學界的意見是否已經一錘定音毫無 雜音?

印 刷:赫偉有限公司

JECFA)」負責評估與判斷。 目前CODEX對萊克多巴胺的規 範,主要科學內涵來自於JECFA在 2004年發表的第62號報告。此份報 告中,審議了關於萊克多巴胺毒性 的各種實驗,如針對小鼠、恆河 猴、牛、豬與人等不同物種的實 驗;有利用動物實驗評估單次服用 高劑量的急性反應,或長期服用低 劑量的慢性反應;也有針對遺傳毒

《本刊長期徵稿,請見40版稿約》

JECFA、CODEX國際科學標

性、致癌性或心血管反應等不同形

準怎麼來?

式的不良反應調查。


SciTech Reports

2020 年 8 月,政府宣布開放使用瘦肉 精「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引 發輿論關切。(123RF)

重磅快評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5


6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重磅快評

科技報導

JECFA所回顧的研究中,幾乎全

一則以六個成年男性志願者,單次

對萊克多巴胺的急性心臟反應,作

部都是動物實驗。首先確認了實驗

口服不同劑量的萊克多巴胺後,所

為管制萊克多巴胺劑量的基準。

動物與人類對萊克多巴胺有相似的

產生的心血管徵狀研究。

生理反應特徵,因此可以將結果類

在這則僅涉及六位志願者的實

推到人類身上。而為期一至兩年的

驗中,分別給予受試者67、133、

針對少數受試者的研究成果自然

慢性毒理和致癌性研究,發現對實

200、333和597 µg/kg·bw(每公斤

不能應用於全體人類,實驗環境的

驗動物沒有明顯的毒理反應和致癌

體重給予的劑量值)的口服萊克多

限制、全體人類的多元樣態,構築

的跡象,因此足以相信萊克多巴胺

巴胺,發現在口服劑量133 µg/kg·

了科學研究的不確定性,是科學實

不是直接的致癌物,也沒有需要擔

bw時,受試者開始出現輕微心血管

證不可能窮舉的限制。因此在毒物

憂的遺傳毒性。因此,較無須擔憂

反應,但67 µg/kg·bw則未觀察到

管制上,必須將科學的不確定性納

攝入萊克多巴胺的長期影響。

心血管跡象。因此將每公斤體重服

入其中。科學不確定性在毒物管制

但也發現到在短時間給予高劑量

用67 µg的萊克多巴胺,設定為萊克

上,是將科學實證的NOEL,除以

萊克多巴胺時,會引起實驗動物心

多巴胺的「無可見作用程度(Non-

安全係數,安全係數是由不確定因

率增加、血管舒張與低血壓等心血

Observed-Effect Level, NOEL)」

子(uncertainty factor)與修改因子

管相關徵狀。因此,JECFA 回顧了

〔註〕。這則研究,也確立了將人類

(modifying factor)組成。例如若

科學不確定性與安全係數

國人食用豬肉的飲食習慣,與食用牛肉完全不同,幾乎可說是每天甚至每餐的持續食用,是否應如環境汙染評估,改採用慢性每日攝取量 (chronic daily intake, CDI)來評估?(Pexels)


SciTech Reports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重磅快評

7

NOEL的來源是小鼠,考量小鼠與

的殘留量會遠高於肌肉,但飲食習

羅斯、中國和印度等反對萊克多巴

人體的物種差異,因此會假設人體

慣中內臟的食用量,也往往低於

胺的國家,多主張既有科學實證不

比小鼠脆弱十倍,而將NOEL除以

肌肉。因此JECFA在「假設」每人

足以制定萊克多巴胺的MRL,以

10,做為管制標準。

每天攝取牛豬300 g肌肉、100 g肝

及認為國際標準應尋求委員會的共

在萊克多巴胺的管制中,JECFA

臟、50 g腎臟和脂肪的狀況下,設

識,而不該以表決作為決策的方

對安全係數的估算,是先取不確定

定出牛豬可食部位的「最大殘留容

式,因此至今仍不願採用JECFA的

因子10,做為考量人類個體間的

許量(maximal residue level, MRL)

建議,稱之為國際規範略顯尷尬。

變異性。再考量到由於NOEL研究

為:肌肉與脂肪10 µg/kg;肝臟40

基於極度有限的人體實驗結果,

中樣本數少,因此再附加修改因

µg/kg;腎臟 90 µg/kg,而不致

致使ADI的估算中,包含相當比例

子5,以此保護敏感與脆弱族群,

有應擔憂的健康疑慮。JECFA的研

的假設與人為判斷,並非全然的科

綜合所得的安全係數即為50。將

究回顧與估算,是至今針對萊可多

學實證結果。如安全係數中的修改

67 µg/kg·bw的NOEL除以安全係

巴胺最為詳盡與全面的科學評估,

因子雖可設定為0至10,但JECFA

數50,四捨五入後以0∼1 µg/kg·

並經過多年的辯論與檢視,最終在

bw做為JECFA建議的人類「每日可

2012年表決通過而成為了CODEX的

接受攝取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

標準。

選擇取5卻未詳述原因。這些評估過 程中專家看待風險的主觀判斷,是 風險管理時,在有限科學實證上涵

ADI)」。我們可以理解為儘管科

容預警原則以彌補科學實證不足的

學實證的研究非常有限,但仍可透

既不國際,也不夠科學,

防線,但也因涉及價值、學科本質

過安全係數的設定,假設人類群體

更不是個標準?

差異,而成為無法迴避的爭論點。

必然比受試者更為脆弱,以此來盡

然而回溯JECFA在萊克多巴胺的

CODEX雖常被視為國際標準,

NOEL、ADI與MRL等研究與估算

但應用上其實也保有彈性。如計算

JECFA的ADI計算結果,與其他

中,僅有NOEL是透過極少量人體

MRL時,牛豬食用部位的攝取量,

使用或同意進口萊克多巴胺肉品

實驗而得到的科學實證。歐盟、俄

雖有假設增加食用內臟的飲食情

可能兼顧敏感族群的可能風險。

國家的研究成果類似,如美國基 於動物實驗結果,將ADI定為1.25

萊克多巴胺最大殘留容許量

µg/kg·bw;加拿大基於心血管敏 感族群的患者個案研究,將ADI定

豬隻部位

CODEX

臺灣

美國

加拿大

為1.4 µg/kg·bw,大抵來說JECFA

肌肉

10

10

50

10

肝臟

40

40

150

40

腎臟

90

40

90

脂肪

10

10

其他可食部位

10

建議的ADI,已是目前使用或進口 萊克多巴胺肉品的國家中,相對嚴 格的標準。 但一般人並不會直接攝取萊克 多巴胺,而是透過肉類、內臟的食 物而攝取到。因此JECFA也考量了 牛豬以萊克多巴胺飼料哺育後,各 部位的殘留量研究。普遍來說內臟

單位:微克∕公斤(μg∕kg)


8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重磅快評

境,但並未考量全球各地飲食習慣

選擇,也與歐美差異非常大,如

鏈、具有食安風險的溫體肉,強制

的差異。世界貿易組織(WTO)

JECFA所回顧的研究中,發現牛豬

校園供餐使用國產肉品真的能降低

雖採納了CODEX的標準,但也要

眼是萊克多巴胺殘留量最高的部

食安風險維護學生健康權益?

求會員國應以CODEX做為基準,

位,殘留量可以超過其他內臟10倍

如何持續精煉科學研究而提升風

再考量各國差異以訂定符合在地狀

以上。這對歐美飲食文化來說可能

險管理的品質,又不至於給予科學

況的管制標準。我國食藥署委託成

不足以道,但對臺灣罕見美食「豬

無法達成的目標與期待?仍是科學

功大學教授李俊璋的風險評估報告

眼睛湯」來說,則有必要特別留意

研究者與政策制定者的未至之境。

中,即特別以國人攝食習慣重新估

未來食材的來源與管制抽驗結果。

算CODEX標準對不同族群的風險

最重要的是仍需持續檢視與反

影響,而發現坐月子婦女有較高風

思,既有風險評估的計算方式是

險。食藥署也依此訂出比CODEX

否合宜。例如目前風險評估中僅

更嚴格的MRL,來確保風險在可接

將老人、小孩、孕產婦視為敏感族

受的範圍。

群,但是否仍存在未被考量到的族 群?雖有國外實驗針對心血管患者

不該誇大也不容忽視的雜音

的個案研究並依此制定規範,安全

自2004年JECFA第62號報告發

係數亦有將脆弱族群納入考量。但

布至今,學界雖不斷有針對萊克

基於有限研究的評估和安全係數設

多巴胺的毒理研究,但無論立場

定,是否充分或是否過度反應?又

與結果是支持與反對,各研究的發

例如目前萊克多巴胺的ADI評估,

現與證據力強度尚不足以改變目前

均設計為短期間高劑量的實驗。但

JECFA的立場。

國人食用豬肉的飲食習慣,與食用

立場與JECFA相異的研究,例如

牛肉完全不同,幾乎可說是每天甚

俄羅斯聯邦醫學和預防健康風險管

至每餐的持續食用,是否應如環境

理技術科學中心的研究,主張萊克

汙染評估,改採用慢性每日攝取量

多巴胺的致癌風險可接受,但心血

(chronic daily intake, CDI)的概念

管疾病風險不可接受,且認為會因

來評估?

引發心血管疾病而導致壽命降低。

又隨政治關注度高漲,政府紛紛

歐洲食安局的科學意見書中,認同

宣布校園午餐或特定採購只考量國

JECFA對於萊克多巴胺沒有致癌、

產豬肉,但國產豬肉的風險是否真

遺傳毒性的主張,但認為JECFA所

的低於進口豬肉?看待食品安全的

回顧的人體實驗,樣本少、統計

風險,不應糾結於單一物質的含量

品質差及低劑量實驗細緻度不足,

或添加物的使用。更應該總體考量

而不願採信JECFA所建議的ADI和

食物從生產、運輸、加工處理到品

MRL。

管的綜合風險。例如農委會調查國

此外,臺灣對豬肉食用部位的

產豬肉高達七成以上為欠缺完善冷

〔註〕毒理學亦常使用「無可見不良作用程度 (No-Observed-Adverse-Effect-Level, NOAEL)」 作為準則。相比之下,NOEL 強調的是所有反應, 但

NOAEL 強調不良反應,概念與選用時機,略

有差異。

延伸閱讀

1. Freedom of Information Summary Original New Animal Drug Application NADA 140-863 Ractopamine hydrochloride (PAYLEAN®), U.S. 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 2. Proposal to amend the List of Maximum Residue Limits (MRLs) for veterinary drugs in foods-Proposed MRL 2013-2, Health Canada. 3. Evaluation of Certain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in Food, Sixty-second report of 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4. 4. EFSA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Opinion of the Panel on Additives and Products or Substances used in Animal Feed (FEEDAP) on a request from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on the safety evaluation of ractopamine, EFSA Journal, vol. 7(4):1041, 2009. 5. Codex Alimentarius : statement by the EU on ractopamine, 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archives, 2012. 6. 李俊璋,〈食用肉品暴露萊克多巴胺之健康 風險評估〉,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2019年。 7. Nina Zaitseva et 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exposure to ractopamine through consumption of meat products, Int J Adv Res, vol. 2(9): 538545, 2014.


SciTech Reports

重磅快評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9

萬人血清抗體檢測計畫的研究倫理爭議 甘偵蓉

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副研究學者,前成功大學人類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委員及執行秘書。

此次臺大公衛團隊(以下稱臺大

審查來處理等,就有差異。

團隊)與彰化縣衛生局合作的萬人 血清抗體檢測計畫,在研究倫理審 查方面引發些許爭議。 從目前資訊及各方說法來看, 先說結論,臺大團隊是否應該把 彰化縣衛生局的採檢視為研究的

四種研究合作關係猜測 筆者針對此案在倫審方面的爭 議,將臺大團隊與彰化縣衛生局可 能的合作方式,分成以下四種狀況

狀況四:只有臺大團隊提出研 究,內容敘明彰化縣衛生局將 執行法定職務,所做的採檢資 料將以去個人識別化方式提供 臺大團隊分析。

加以釐清:

一部分,面臨兩難。如視採檢為研

以上四種研究合作方式,會涉

究,那麼兩單位未以完整計畫內容

及對研究行為的課責差異,在學界

申請倫理審查,都違反《人體研究 法》;但採檢如不視為研究,臺大 團隊以研究經費採購血清抗體檢驗 試劑給彰化縣衛生局,研究經費作 非研究目的之公務使用,恐有不當 使用研究經費之嫌並可能觸犯偽造 文書與詐欺罪。 彰化縣衛生局的採檢工作是否屬 於研究的一部分,看臺大團隊的計 畫書就知道了,為何還會有應不應 該的問題?這是因為學界與政府單 位的「研究合作」方式多元,依據 合作方式所依循的研究倫理規定, 如是否徵求受試者研究同意、有無 需申請倫審、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 (以下稱倫審會)〔註一〕 能否採免

狀況一:研究計畫以雙方名義 提出,計畫書上明列臺大團隊 與彰化縣衛生局主事者分別是 計畫主持人與共同主持人,雙 方原則上共享所有研究資源及 成果。

都算常見,尤其第四種。臺大團隊 目前對外說法,希望導向第四種, 但外界或衛福部、科技部、教育部 等三部會,傾向認定是第二或第三 種。除了第一種外,其餘三種多得 就計畫書或執行方式綜合判斷才知

狀況二:研究計畫以臺大團隊

他們的合作方式,甚至只能靠研究

研究團隊成員,雙方原則上共

另外,此採檢計畫只要涉及研

名義提出,但彰化縣衛生局是 享所有研究資源及成果。

團隊釐清及誠實告知了。

究,而不只是執行公務,就符合臺

狀況三:雙方各自提出研究,

灣《人體研究法》第4條所定義的

縣衛生局會將所蒐集的受試者

查、分析、運用人體檢體或個人之

提供臺大團隊分析。

學等有關資訊之研究;且依據該法

各自執行且各自負責,但彰化

「人體研究」——指從事取得、調

檢測結果以去個人識別化方式

生物行為、生理、心理、遺傳、醫

第5條,這類研究都要申請研究倫


10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重磅快評

理審查,除非符合該條但書,才可

設立倫審會,彰化縣政府根據《人

而此時彰化縣衛生局的採檢工作

向倫審會申請核發免審證明,或免

體研究法》第5條第2項及第9、10條

既然是研究而不只是執行公務,就

送倫審會而逕自執行。後項免送就

規定,可委託臺大倫審會統一審查

得通過倫審,才能執行。不能先執

能執行,在這次爭議中沒被提及,

及監督後續執行事宜。而在第二種

行才補審,也不能邊執行邊審,否

卻對判定臺大團隊是否違法可能有

關係下,只有臺大團隊需提倫審,

則研究團隊與受理的倫審會都算違

影響。

但得擔保彰化縣衛生局的研究團隊

反《人體研究法》。至於臺大團隊

也會遵守規定。

以研究經費出資購買檢驗試劑給彰

另採檢計畫在這兩種關係下,倫

化縣衛生局,由於雙方屬於同一研

在這兩種合作關係下,雙方都屬

審會不太可能採取免審查處理,因

究團隊,所以如此使用研究經費是

研究團隊,給採檢者簽署的同意書

為議題敏感(可能挑戰中央單位的

合理的。

是研究而非公務用,內容從血液採

防疫政策),研究對象又是高風險

有媒體及衛福部提到,此計畫有

檢到資料分析都需包含。

族群(彰化確診者及有接觸的醫護

血清採檢是人體試驗,研究團隊應

兩種關係的差異在於,在第一種

人員),反而常以最嚴格的一般審

申請設在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關係中,雙方必須各自向其所屬機

查為之,亦即書面與會議審兼具。

(以下稱臺大醫院)而非臺大校區

構設立的倫審會提出申請。但彰化

但這種處理方式,等待審查通過時

的倫審會。然而,這項血清採檢並

縣衛生局所屬的彰化縣政府既然無

間,少則一個月,多則數月。

非《醫療法》第8條所規定只能在

狀況一、二下的研究合作關係


SciTech Reports

重磅快評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11

教學醫院或醫療機構執行的人體試

稱,只分析彰化縣衛生局釋出的去

對象之同意」的研究類型中,有一

驗,依法只能申請醫院倫審會,且

識別化資料,則需留心的不是個別

項是「公務機關執行法定義務,自

大學倫審會都是教育部依《人體研

受試者風險,而是避免研究結果讓

行或委託專業機構進行之公共政策

究法》查核通過,依法可受理《醫

彰化地區被汙名化,例如有社區感

成效評估研究」。彰化縣衛生局是

療法》定義以外如採檢等有侵入性

染或感染嚴重等。

公務機關,所進行的採檢工作依據

的人體研究。除非大學倫審會自認

此時既然只有彰化縣衛生局會接

《傳染病防治法》第7條可視為執

觸到受試者,就只有他們需發放研

行法定義務,如依據結果做公共政

究同意書,內容得明白告知採檢目

策成效評估研究,並不為過。這表

的涵蓋研究而不只是公務,也得告

示彰化縣衛生局的採檢依據公告,

知採檢結果將在去個人識別後交給

可不用告知採檢者是研究用且徵求

臺大團隊分析,如此才符合《個人

同意。所以,目前網路上流傳衛生

在此關係下,雙方所需擔保的

資料保護法》第6、8、9條有關公務

局提供採檢者的同意書沒告知是研

受試者權益有所不同,也就是得各

與研究規定以及《人體研究法》第

究,並無不可。

自負責媒體所稱的兩階段研究:彰

14條知情同意規定。

無能力審查並拒絕受理,不然此採 檢計畫申請臺大倫審會,也似無違 法之虞。

狀況三下的研究合作關係

但因為在此關係下的彰化衛生局

化縣衛生局需留心受試者個人被採

又衛福部依據《人體研究法》第

仍算從事人體研究,當然得申請倫

檢的風險,但倘若臺大團隊就其宣

12條第1項所公告「得免取得研究

審,而基於與臺大關係申請臺大倫


12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重磅快評

審會,或改申請其他倫審會都行,

申請核發免審證明或逕自執行。這

疫政策參考等,都非常值得研究,

且如上述,倫審會針對這次採檢的

意味著,目前眾人非議臺大團隊遲

更應鼓勵。

研究計畫應會採取一般審查的方式

至今(2020)年8月11日才申請倫

但像COVID-19防疫這類的研究

處理。尤其,此計畫乍看之下也符

審會審查通過,有先上車後補票之

多有時效性,在什麼時間點且對哪

合衛福部公告得採免審的研究——

嫌,但他們與彰化縣衛生局的合作

些人抽檢調查,無法如一般研究在

公務機關執行法定職務自行或委託

如屬這種關係,不申請倫審都可執

事前充分規劃,得隨疫情彈性修

專業機構進行之公共政策成效評估

行,此補票動作就比較像是降低爭

正。套個醫學常用詞,這類研究屬

研究,但採檢對象可能包含未成年

議的形式之舉。

於滾動式計畫,執行過程需滾動式

人等不得免審的易受傷害群體 〔註 二〕,故倫審會無法免審處理。

不過在這種關係下,彰化縣衛生

修正。

局的採檢便只是純粹的公務行為,

而這類研究也多屬於《人體研究

反倒是此關係下的臺大團隊,

完全與臺大團隊的研究工作無關。

法》管制下的計畫,原則上必須通

純粹只是分析去識別化資料,無從

因此,若臺大團隊以研究經費採購

得知受試者身份是否屬易受傷害群

檢驗試劑給彰化縣衛生局,即是將

體,又執行內容算是符合衛福部公

經費使用不當於非屬研究的項目。

告得免審的「受公務機關執行法定

所以,臺大團隊如堅稱與彰化縣衛

職務所委託公共政策成效評估研

生局屬於這種合作關係,雖無倫審

究」,因此依據《人體研究法》第5

問題,但得面臨研究經費使用不

條及衛福部公告,得向臺大倫審會

當,可能有偽造文書及詐欺之嫌。

申請核發免審證明,或免送倫審會 逕自執行。 由於此事件中雙方各自執行此採 檢計畫的前後段,兩段之間有密切

筆者在此把上述事件中雙方可能 的研究合作關係,以及在臺灣研究 倫理規範下的可能做法,列表整理 如表一。

關係,在此狀況下,臺大以研究經 費購買檢驗試劑給彰化,可視為雙 方的研究合作,經費使用符合研究 目的。

過倫審才能執行,以保障研究受試 者權益。這也意味著,研究團隊得 將倫審時間列入時效的考量,還得 面臨如何說服倫審會,雖然執行方 式可能彈性修正,但研究風險與預 期利益比還是合理的,且受信任將 遵守相關規定。 目前倫審在臺灣、美國或許不 少國家,都有過度規避風險(risk aversion)的問題,尤其是受試者 需承受的風險越高、研究議題越敏 感、執行方式越彈性的研究,倫審

檢測計畫的研究屬性與

會常需花費以月計的時間才通過審

再談倫理審查

查,極為常見,也因此倫審常被研

臺灣這次在2019冠狀病毒疾病

究人員視為畏途。不過,任何研究

(COVID-19)的防疫成績,備受

若是以犧牲受試者的權益及違反研

國人肯定,國際間也有目共睹。在

究倫理為代價,再怎麼重要的研究

此關係指彰化縣衛生局的採檢工

目前疫情可能爆發第二波全球大流

都頓失價值,不只違法,未來投稿

作是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7條

行、各國疫苗研發進入軍備賽、臺

國際知名期刊也可能被拒。

執行法定職務,不做研究,只有臺

灣出境者有傳出確診的情況下,現

此次採檢計畫的爭議,臺大團隊

大團隊才做研究,那麼就只有臺大

階段不論是檢測有無群聚感染,還

與彰化縣衛生局若能事前將雙方的

才須申請倫審。此時臺大團隊就如

是蒐集本土曾感染者抗體來研發適

合作關係釐清,並據此申請相關倫

前述第三種關係下所執行的研究內

合國人疫苗以及治療方法,抑或調

審即無爭議;而負責審查的倫審會

容,也得採免審處理,可向倫審會

查臺灣先前防疫成效以作為未來防

及主管審查業務的政府單位,若事

狀況四下的研究合作關係


SciTech Reports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重磅快評

13

表一:臺大團隊與彰化縣衛生局的研究合作關係綜整 倫理規範

第一種關係

研究計畫提出者

臺大&彰化一起提出

臺大

臺大&彰化個別提出

臺大&彰化

臺大&彰化

臺大、彰化分

屬同一研究團隊

屬同一研究團隊

屬不同研究團隊

研究團隊

採檢同意書

同一份且研究用

第二種關係

同一份且研究用

第三種關係

第四種關係

臺大

臺大

彰化提供公務用同意

彰化提供公務用同意

書,但彰化&臺大都得

書,臺大得免提供研究

免提供研究用同意書

用同意書

彰化得向任何由衛福部 倫審會申請

雙方得統一申請 一個倫審會

或教育部查核通過的倫 只由臺大申請

審會申請,臺大可向臺 大倫審會申請或不申請

臺大可向臺大倫審會申 請或不申請逕自執行

逕自執行

彰化得向任何由衛福部 可受理的倫審會

臺大或臺大醫院

臺大或臺大醫院

倫審會皆可

倫審會皆可

或教育部查核通過的倫

彰化無倫審問題,臺大

審會提出,臺大可向臺

可向臺大倫審會提出或

大倫審會提出或不提出

不提出逕自執行

逕自執行

審查類別評估

臺大研究經費 購買試劑 供彰化使用

一般審查

一般審查

符合採檢計畫的研

符合採檢計畫研

究目的,但不符合

究目的,但不符

原科技部通過計畫

合原科技部通過

的研究目的

計畫研究目的

彰化可能一般審查,臺

彰化無倫審問題,臺大

大得免除審查

得免除審查

符合採檢計畫研究目

既不符合採檢計畫研究

的,但不符合原科技部

目的,亦不符合原科技

通過計畫研究目的

部通過計畫研究目的


14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重磅快評

前也能規畫如何協助像COVID-19等

望辛苦獲得的研究成果被冠上不倫

因此強化倫審是人體研究的尚方寶

這類具時效性的研究〔註三〕, 那麼

理之名,也沒有倫審會希望被指控

劍。研究與倫審,應該相輔相成,

願意投入的研究團隊,或許會更主

延宕研究執行。這次採檢計畫雖讓

而不該是對立的雙方。

動而非規避倫審。畢竟,沒有人希

學界及社會更重視倫審,但不希望 感謝宜蘭大學蔡孟利教授、中 國醫藥大學黃漢忠助理教授暨 中區區域性審查委員會執行秘 書給予寶貴修正建議。

〔註一〕臺灣設在醫療院所的倫審會,其英文 參照美國翻譯成「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IRB)」,大學方面則參照英國,多翻譯成 「research ethics committee(REC)」。 〔註二〕請參考 https://bit.ly/35Zevhb 衛福部 規定。 〔註三〕請參考《科技報導》2020 年 4 月第 460

(Pexels)

期〈從任務偏離到關鍵任務:新冠肺炎期間的 研究倫理考量〉,尤其第 4 ~ 7 題 QA。


SciTech Reports

生醫先鋒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15

瘟疫下的醫學研究- 是新聞下的產物,還是造福人群的良方? 賴昭正

前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月刊》。

經過幾萬年的進化,人類成了地

解和控制這致命疾病。

大學時),或斷章取義製造危言聳

球上的萬物之靈,建立了「人定勝 天」的自信。然而,這次2019冠狀 病毒疾病(COVID-19)的瘟疫爆 發,相信會讓很多人重新思考著這 個問題,甚至覺得人類原來這麼渺 小,竟然會被一個「不倫不類」的

預印本的出現, 對大眾是福是禍? 在七、八〇年代,論文預印本 (preprint)大都只送給有來往的

病毒搞到天翻地覆:有腳但不能出

同行朋友預覽;現在面對醫療緊迫

去、有錢但買不到東西、有醫院但

的需求,預印本服務器(preprint

沒有床位,甚至……有生命但必須

server)的使用迅速普及,讓科學

看病毒的臉色。

家得以在未經審查和長期評估前,

事實上,不只人們的日常生活

文章(尤其當資料出自享有盛名的

於網路上快速地與大眾分享他們

聽的新聞以增加銷路。 這種新的溝通模式,觸動了科學 完整性的核心。批評者擔心,即使 是享有盛名的學者以及最挑剔的期 刊,因為面臨著迅速傳播新科學報 告的壓力,長期存在的嚴謹標準也 正受到侵蝕與考驗。對廣大的民眾 來說,這種可能朝令夕改的研究, 常令他們不知所措,對科學家的研 究失去信心。

發生極大的改變,整個醫學研究與

的初步發現。根據美國東北大學

發表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

(Northeastern University)教授新

去,一篇論文從白紙黑字的書寫打

聞學的巴賈克(Aleszu Bajak)和浩

髦、不為利誘、只求真理,保持學

字,到郵政投稿、審查、發表最快

威(Jeff Howe)於今(2020)年5

術研究的獨立與嚴謹嗎?

也大約半年的時間。現在,雖然有

月14日的分析,自1月以來,已出現

電腦的幫助和網絡的快速通訊,一

了3500多篇與COVID-19相關的預印

篇論文從書寫到發表,大概也還需

本論文;相比之下,2003年SARS

要三個月的時間。可是年初的疫情

大流行期間僅有29篇這樣的研究報

流行病學研究

爆發後,世界各地的醫學研究不但

告。對科學家來說,他們都知道預

研究,究竟為何而做?

加碼,科學家們也採用了一種全新

印本論文是臨時性的,可隨時修

4月14日,美國史丹佛大學

的傳播信息方法,希望能快速地瞭

改;但新聞媒體卻迫不及待地大做

(Stanford University)教授巴塔查

現在就讓我們看看美國兩所名校 教授,在這次瘟疫中,能不追求時

史丹佛大學備受質疑的


16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生醫先鋒

里亞(Jayanta Bhattacharya)、約阿

示,他們不但未能描述關鍵計算,

導,他還捐款5000美元給團隊。此

尼迪斯(John Ioannidis)和本達維

並至少犯了五個重大錯誤,且誤讀

外,BuzzFeed也獲悉更令人震撼的

德(Eran Bendavid)等人與研究團

測試盒的製造商說明書。儘管費希

消息:有匿名舉報人向史丹佛大學

隊在沒有同行審查的medRxiv(The

恩和其他專家在研究發布後兩天內

投訴,指控負責執行化驗的微生物

Preprint Server for Health Science)

提醒團隊注意錯誤,研究人員仍在

學家助理教授王泰亞(Taia Wang,

網站上發表一份研究初稿,當中

全國性媒體中推廣他們的發現。

音譯)拒絕掛名作者,並寫道她不

提到,美國聖塔克拉拉郡(Santa

在一開始就沒有透露他在這項

信任他們的測試。史丹佛大學病理

Clara County)的病毒流行率比「公

研究中的角色的同時,另一合著者

學家博伊德(Scott Boyd)也測試

認」的高出50∼85倍。這是美國在

博根(Andrew Bogan)在《華爾街

了他們的樣本,然後與他們的工作

該類型研究中首次令人震驚的報

日報》上也發表了一篇專欄文章,

「保持距離」。

導,它意味著當地死亡率比醫學家

問:「如果政策制定者從一開始就

該小組堅決捍衛自己的研究,

所公認的要低得多。

意識到COVID-19的死亡人數將接近

稱該研究是根據良好的研究態度及

該研究一上線,立即引起其他專

季節性流感……他們是否會冒著數

大學政策,經批准後進行的,且為

家的強烈批評,懷疑此一研究是為

千萬人丟失工作和生計的風險?」

解決批評,他們已大幅修改了預

了支持團隊早有的結論。例如在研

史丹佛大學醫學和科學倫理學專家

印本。巴塔查里亞說:「我瞭解

究人員開始收集數據之前,就公開

格里利(Hank Greely)則說:「他

大學正在調查媒體上的一些指控,

質疑了「沒必要外出就留在家中」

們將研究武器化以達到(黨派鬥爭

我預測這項研究能夠得到充分的支

的美國政府政策:兩位主要作者巴

的)政治目的,這做法一定會扭曲

持。」史丹佛大學謂正在審查研究

塔查里亞和本達維德早在3月24日就

研究。」儘管他們於4月30日進行了

於《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修改和重新發布,解決了許多問題

Journal)發表一篇題為〈冠狀病毒

並調整了感染率的估計,但外界專

是否像他們所說的那樣致命〉(Is

家認為研究缺陷仍然存在。

the Coronavirus as Deadly as They Say?)的社論。另一作者約阿尼迪 斯又於5月13日在medRxiv發表了另 一篇具挑釁意味的文章,認為如果 COVID-19的致命性降低,廣泛地限 制人民活動「可能完全不合理」。

此後,又有人對該研究項目的 動機與資金提出了疑問。博根雖在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獲得生物物理 學博士學位後,曾在高等學府及大

小組的工作,並堅稱「史丹佛大學 醫學研究的完整性是我們使命的核 心。」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蓋爾曼 (Andrew Gelman)預測,因為人 們會記住史丹佛大學曾大肆宣傳存 在問題的研究,它的聲譽將為此付 出巨大的代價,並稱「史丹佛大學 的下一次研究,能向信譽銀行借的 貸款將會減少一些。」

公司做過六年多的研究,發表了六 篇論文,但已離開科學20年,現在 是一全球股票基金經理,他怎麼又

哈佛大學亦使用

令人匪夷所思的

做起學術研究呢?此外,捷藍航空

未確認用途的數據進行研究

研究內幕與團隊組成

(Jet Blue)創始人內勒曼(David

數據庫資料分析,幾分可信?

事實上,他們的統計研究方法

Neeleman)的角色也令人懷疑,

5月22日,由哈佛醫學院醫學

也充滿問題。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他直言不諱地公開贊成取消「留在

教授、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心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家中」的限制,也承認諮詢該研究

臟與血管中心的醫學主任梅赫拉

統計學家費希恩(Will Fithian)表

團隊;據美國新聞網站BuzzFeed報

(Mandeep Mehra)博士領導的團


SciTech Reports

生醫先鋒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17

隊,在《刺胳針》(The Lancet)

但幾乎就在論文發表的同時,

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改變冠狀病毒

批評者很快地指出這項研究中的

大流行研究過程的論文。該論

異常現象,如數據裡包括了大量

文聲稱,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COVID-19疫情剛爆發時的病例,

Trump)吹捧的抗瘧藥不但不能治

有一些甚至來自幾乎沒有任何醫院

療COVID-19,反而可能引起心臟

擁有電子健康紀錄的非洲;在同行

問題,增加死亡風險。這項研究

審查過程中,這些錯誤都應該很容

規模巨大,使用很少專家聽過的

易被發現。當期刊也注意到這些研

流行期間需要為科學做出貢獻。

Surgisphere公司所提供的龐大數

究的問題後,WHO立即又宣布恢復

他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據庫,資料來自世界各地671家醫

對這些藥物的試驗。6月4日,《刺

Times)發表的聲明中說:「對於我

院及96000名病患者。此文一發表

胳針》應研究作者的要求,撤回這

來說,現在很清楚,為了希望在迫

後,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一篇研究論文,並向讀者道歉,也

切需要的時候做出貢獻,因此沒有

O rg a n i z a t i o n , W H O ) 立 即 呼 籲

發表聲明指出,該研究之所以被撤

花足夠的工作來確保數據源是否適

全球研究機構暫停進行羥氯奎寧

消,是因為Surgisphere公司與客戶

合這個研究使用。……為此,我對

(hydroxychloroquine)的臨床試

所在地的數百家醫院簽訂了合同協

所有直接或間接造成的傷害感到非

驗,讓調查人員先確認其安全性。

議,必須保密,因此無法向任何人

常抱歉。」

顯示其註冊表中的原始數據。

從每一次的反省 走出更謹慎的道路 梅赫拉則解釋,他之所以參與 該項目,是因為他認為在瘟疫大


18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生醫先鋒

事實上,梅赫拉的同事、哈佛

在尋找可以增加小組價值的新成員

險誤導大眾?套一句加拿大麥吉

大學傑出服務教授弗利爾(Jeffrey

……。那麼我從參與Theranos公司中

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生物

Flier)在2015年就犯了類似的錯

學到了什麼? 即使是像哈佛醫學院

醫學倫理學家金梅爾曼(Jonathan

誤:在擔任哈佛醫學院院長期

院士委員會這類無實權的委員會,

Kimmelma)曾說過的話:「在全球

間,沒經深入調查就邀請Theranos

(在找會員的時候)也需要更盡職

大流行已經奪走了33.5萬多人(現

公司創辦人福爾摩斯(Elizabeth

的調查。」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已超過100萬人)的生命時,雖然嚴

Holmes)任哈佛醫學院院士委員

顯然梅赫拉沒看到這篇文章,否則

格的研究標準似乎是一種奢侈;但

會的成員。去年8月12日,弗利爾

他的研究涉及成千上萬人的生命,

是現在,做好工作事實上比以往任

能不更如履薄冰、更小心翼翼嗎?

何時候都還重要!」

在國際醫生和衛生保健專業人員閱 讀之《英國醫學期刊觀點》(BMJ Opinion)發表了一篇題為〈福爾 摩斯和哈佛醫學院院士—一個警示

結論

的故事〉(Jeffrey Flier: Elizabeth

數以百萬計的生命,正等待著

Holmes and Harvard Medical School

科學家們去拯救。研究論文未經審

Board of Fellows—a cautionary tale)

查地快速自由流動,究竟真能為公

的文章,當中指出:「我們一直

眾提供了良好的服務,還是可能危


SciTech Reports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生醫先鋒

19

CRISPR運用於人體醫療的潛力及挑戰 陳淵銓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化學博士。

以CRISPR技術發展最精密及敏 感的領域,應屬涉及人體醫療的部

人體醫療的應用

lipoprotein lipase deficiency, LPLD)

遺傳性疾病

的格利貝拉(Glybera),是歐洲藥

分。人體治療要求的技術層次最 高,考量的關鍵議題最多,各國法 規要求及限制亦最嚴格。CRISPR 可精準地執行基因編輯,且有正 確修復基因突變並應用於疾病臨 床治療的潛力,而成為精準醫療

遺傳性疾病主要是由於先天性基 因突變而導致,傳統治療方法僅能 控制病情而無法根治,因此,基因 治療便成為治癒遺傳性疾病的唯一 選擇。

物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 Agency, EMA)核准的第一個基因治療產 品;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則 分別已核准兩種使用嵌合抗原接受 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precision medicine)的基石,因

基因治療產品目前主要仍在研

T cells, CART)療法的基因治療產

此,目前世界主要先進國家,均投

發或臨床試驗階段,但也有已核

品,包括用於治療25歲以下的復發

入大量人力與資金發展CRISPR醫療

准上市者,如用於治療家族性脂

性和難治性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

領域的應用。

蛋白脂質分解酶缺乏症(familial

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Flickr-NIH Image Gallery, https://flic.kr/p/25DZzxV)


20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生醫先鋒

患者的金利亞(Kymriah),和特

常或突變,CRISPR技術引導的基

EBV)負責結構、轉變和潛伏性

定型大B細胞淋巴瘤(large B-cell

因編輯成功率將會增加,而這正可

感染(latent infection)所需的基

lymphoma)成人患者的葉斯加塔

解釋為何CRISPR的基因編輯成功

因,發現在細胞培養中的病毒承

(Yescarta)。其他疾病如鐮刀型貧

率在腫瘤細胞中較高,因為許多

載量(viral load)大幅降低。而使

血症(sickle cell anemia)、β-地

腫瘤細胞的P53基因都有發生突變

用CRISPR設計的sgRNA,標靶作

中海型貧血症(β-thalassemia)、

的情況;另一方面,美國諾華生

用於單純疱疹病毒第一型(herpes

肌肉營養不良症(muscular

物醫學研究所(Novartis Institutes

simplex virus-1, HSV-1)蛋白質的

dystrophy)、α1-抗胰蛋白酶缺

for BioMedical Research)研究人

表現和複製所需的ICP0基因,在細

乏症(α1- antitrypsin deficiency)、

員也在人類多功能幹細胞(human

胞培養的研究結果也顯示,病毒的

萊伯氏先天性視網膜萎縮症(Leber

pluripotent stem cells, hPSC)發現

生長大幅降低。此外,美國研究人

congenital amaurosis)和囊腫性纖維

了類似的狀況,使用Cas9穩定的

員也於2017年使用CRISPR治療人

化(cystic fibrosis)等的基因治療產

整合或進行暫時性的Cas9-核酸

類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d

品,也仍在開發中。。

蛋白(ribonucleoprotein, RNP)傳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CRISPR技術雖可顯著加快基因

遞,發現嵌入或刪去(insertion or

成功的剔除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治療產品的發展,但仍應密切注意

deletion, indel)的效率較以往高出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潛在之風險。P53基因是人體內重

80%,這意味著Cas9蛋白引發的

HIV)。

要的修補基因,是最早發現的腫瘤

DSB會殺死hPSC,而有毒反應發生

臺灣研究人員則是於2014年

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

是因為P53基因的功能受到強烈的

利用CRISPR設計的sgRNA標靶

之一,p53蛋白能調節細胞週期和避

抑制。這兩則研究的結果顯示,抑

作用於B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免細胞癌變發生,保持基因組的穩

制P53基因的表現,可以改善未轉

virus, HBV)的基因組上,發現

定性,避免突變發生。在2018年,

變細胞的基因編輯效率,但是在使

在細胞和小鼠實驗中HBV核蛋白

《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

用 CRISPR 進行治療時需監控p53蛋

(core protein)和表面蛋白(coat

同時刊登了兩篇文章,研究人員發

白的功能。

protein)的表現顯著減少,顯示此

現CRISPR/Cas9會誘發p53蛋白大

藉由CRISPR進行人體治療時,

量表現。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

為確保治療成功率須同時抑制p53蛋

(Karolinska Institutet)研究人員以

白的活化,可能會相對增加罹癌的

人類視網膜上皮(retinal pigmented

風險,所以,若要應用CRISPR於遺

epithelial-1, RPE-1)細胞來進行研

傳性疾病的臨床治療,必須進行更

究,發現由Cas9蛋白所引發的雙股

多安全性研究。

技術有潛力用於根除HBV的潛伏性 感染。

神經退化性疾病 大腦的α-SYN蛋白在引發帕金森

斷裂(double-stranded break, DSB)

氏症(Parkinson’ s disease)上扮演

將會誘發p53蛋白的活化及表現,

關鍵的角色,此種蛋白大量製造且

而p53蛋白的活化將使細胞生長停

病毒感染疾病

無法分解是造成病變的主因,故調

滯,並啟動DNA的修補機制。但當

近年,美國研究人員利用CRISPR

節或干擾SNCA基因(構成α-SYN

p53蛋白的活化被抑制後,由Cas9

設計的單股引導核醣核酸(single

蛋白)的表現,將有助治療帕金森

蛋白所啟動的基因編輯成功率則大

guide RNA, sgRNA)標靶作用於

氏症。2017年,美國研究人員開發

幅提高,意味著P53抑癌基因若異

鼻咽癌病毒(Epstein-Barr virus,

一名為PRISM的基因功能篩檢平


SciTech Reports

生醫先鋒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21

台,利用隨意的CRISPR/Cas 轉

protein, APP)基因的瑞典型突變

像是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錄因子(crisprTF)廣泛地干擾轉

(Swedish mutation)引起澱粉

HCC)的發生,被認為與SIRT6蛋

錄網絡,在一系列帕金森氏症模式

樣蛋白-β(Aβ)的β-分泌酶

白過度表現有關,而微核醣核酸-

中,鑑定出可調節轉錄網絡和保護

(β-secretase)切割,(cleavage)

(125bmiR-125b)已知可降低SIRT6

細胞免於α-SYN蛋白毒性的導引核

被認為是引起遺傳性阿茲海默症的

蛋白過度表現而抑制肝癌,肝癌患

糖核酸(gRNA)。透過調節能力

原因。在 2018 年,美國研究人員設

者的miR-125b表現通常比較低,而

差異的測試,篩選出保護性最強的

計的 s g R N A 及 C a s 9 藉由腺相關病

SIRT6蛋白表現則較高。在2018年,

gRNA,並在人類的帕金森氏症模

毒(adeno-associated virus, AAV)作

中國研究人員使用CRISPR技術設計

式中進一步確認其對抗αT-SYN蛋

為載體,標靶作用於APPSW等位基

的sgRNA標靶作用於SIRT6基因,發

白引發細胞死亡的能力,而crisprTF

因(allele),發現在細胞培養和動

現在細胞培養中可以增強miR-125b

的運用則可顯現複雜的生物外表型

物實驗中可以選擇性的破壞這些基

的表現而抑制肝癌細胞。

和有效的疾病調節作用。

因,修復因Aβ增加而引起的點突

另外一個將CRISPR用於神經退 化性疾病的例子,便是阿茲海默

變(point mutation)而降低病理性 的 Aβ。

症(Alzheimer’ s disease)。大腦 的澱粉樣蛋白(amyloid precursor

細胞週期蛋白依賴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 CDK)的過 度表現被認為與乳癌的發生有 關,使得CDK抑制劑具有治療

癌症

乳癌的可能性。在2018年,英國


22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生醫先鋒

研究人員使用失活的CRISPR技

國研究人員開發腺嘌呤鹼基編輯器

(xCas9),可辨認較廣的PAM序

術(deactivated CRISPR/Cas9

(adenine base editor, ABE)控制

列,包含NG、GAA和GAT。儘管

approach, dCRISPR)作用於CDK-

A-T鹼基對轉變成G-C,轉運核糖核

xCas9辨認範圍較廣,但專一性卻

18基因,強化內源性CDK18啟動子

酸(transfer RNA, tRNA)的腺苷脫

較SpCas9高而具有較低的脫靶效

(endogenous CDK18 promoter),

胺酶(adenosine deaminase)在與受

應,這個發現不但擴大了CRISPR

發現在細胞培養中會使得CDK-18

損的CRISPR/Cas9突變種融合時會

的DNA標靶作用範圍,且無須權

蛋白大量表現而使乳癌細胞顯著增

作用在DNA。其中,第7代ABE已

衡Cas9編輯效率、PAM可獲得性

加,意味著標靶作用於CDK-18基因

能有效的將A-T鹼基對轉變成G-C,

(compatibility)及作用於DNA專一

具有抗乳癌的可能性。

在人類細胞效率約有50%,作用產

性,僅須在其中選擇一個,提供三

物純度高達99.9%,而序列的插入

者得而兼顧的可能性。

可能的挑戰及解決之道 專一性不足 CRISPR作用於標的基因時會產 生脫靶效應,造成不可預期的變 異,雖然現在的技術已可大幅降 低發生的比率,但完全避免是不 可能的。脫靶效應在細胞及動物實 驗時,只要妥善處理此種變異細胞 或動物即可,但用在臨床試驗及人 體治療時,萬一引起突變或甚至致 癌,後果難以補救。因此,改善

與刪除比率則在0.1%,ABE較現行 的Cas9內核酸酶方法在造成點突變 時,更有效且脫靶效應更低。目前 科學家已發現,人類細胞培養在不 產生DSB的情況下,ABE可直接而 有計畫地引發所有4種核苷酸的置換 (transition)突變,如此,在使用 CRISPR技術治療疾病時,便無須抑 制p53蛋白的活化,即可獲得很高的 效率,亦提高了在人體內使用的安 全性。

CRISPR作用於DNA的專一性極為 重要,解決之道包括改善CRISPR試 劑的DNA專一性、改善基因組編輯 試劑的專一性,以及利用蛋白質工 程和蛋白質傳遞改善鹼基對編輯的 專一性和應用性等。

CRISPR技術在人體治療上相當 有潛力,但大多僅止於基礎研究階 段,進入臨床試驗或產品真正上市 者很少,主要仍有不少挑戰仍待克 服,但近來在研究人員不斷努力開 發新技術及新試劑下,對這些問題 已提出一系列解決之道。因此, CRISPR可望在不久的將來應用於人 體臨床治療,將人類的醫療科技帶 到一個全新的境地。

作用侷限性 CRISPR在基因組編輯的最重要 限制,是在標的位置須有最小化間 隔相鄰基序(protospacer adjacent

延伸閱讀

motif, PAM)存在,使得作用具有

1. Komor AC, Badran AH, Liu DR, CRISPRbased technologies for the manipulation of eukaryotic genomes, Cell, 2017. 2. Chen YC et al., Randomized CRISPR-Cas transcriptional perturbation screening reveals protective genes against alpha-synuclein toxicity, Mol Cell., 2017. 3. Haapaniemi E. et al., CRISPR-Cas9 genome editing induces a p53-mediated DNA damage response, Nat Med., 2018. 4. Ihry RJ et al., p53 inhibits CRISPR-Cas9 engineering in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Nat Med.,2018.

很大的侷限性,傳統上來自產膿

安全性顧慮

結論

鏈球菌(Streptococcus pyrogene)

胞嘧啶(cytosine)自發性脫胺

的Cas9(SpCas9)所需的PAM是

作用的C-G鹼基對轉變成T-A,已

NGG。在2018年,美國研究人員

知會造成人體內的致病性點突變,

發現一種經過改造的Cas9變異種,

故有效地將A-T鹼基對直接轉變為

在 哺 乳 動 物 細 胞 中 所 需 的 PA M 不

G-C而無須切割DNA,將有助於遺

限於NGG,他們利用噬菌體開發

傳性疾病的治療。在2017年,美

了 擴 展 型 的 PA M S p C a s 9 變 異 種


SciTech Reports

焦點話題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23

登革熱防治的回顧與前瞻

深入明瞭登革熱的病徵、傳播與偵測 董宗華1、黃詩涵1、鍾昇達1、顧家綺2、金傳春1 1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

2

臺灣大學醫學院免疫學研究所

通訊作者|金傳春 登革熱(dengue fever)為全球

臺灣自2015年在南部登革熱大

albopictus)為主的新北市與臺中

重要的蟲媒傳染病之一,主要分布

流行後,國家蚊媒中心專責單位與

市多年較少登革熱流行,警覺性與

在熱帶與亞熱帶等斑蚊分布區。其

縣市政府合作系統建構斑蚊的主

防疫備戰力不足,各於2018年發生

中,又以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

動誘卵桶(ovitrap)監測,並改以

本土登革熱群聚;2019年新北市更

分布的東南亞、中南美洲與非洲地

「清除孳生源為主,噴藥為輔」的

首次出現本土屈公病(chikungunya

區最為嚴重,尤其近年交通貿易旅

政策推行,自此南部的流行大幅

fever)群聚,顯示白線斑蚊在該市

遊頻繁與全球氣候變遷等因素,促

減少。然而,往返東南亞登革熱疫

仍有傳播風險;同年高雄市出現第

使斑蚊擴大版圖,因此登革熱已成

區的旅客增加,導致近年境外移入

一、三、四等多型登革病毒流行,

為全球重大的公共衛生議題。

病例數上升;而白線斑蚊(Aedes

顯示臺灣蚊媒傳染病仍處於高風


24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險。幸2020年3月19日起臺灣實施邊

未出現典型病癥,待醫師通報且實

境管制,登革熱病例大幅下降,但9

驗診斷為確定病例,衛生單位才知

月初颱風多雨,仍須留意。

曉,若未即時成功防治,該地極易 出現群聚病例。另外,民眾需瞭解

登革熱的偵測:

單次抽血有時還未產生抗體,因此

民眾如何協助偵測登革熱

需要急性期與恢復期兩次抽血的成

以提早防疫 登革熱偵測的公共衛生目標有 三:(一)早期發現,早期防治; (二)掌握流行時空分布,預測高 風險區與未來趨勢;及(三)協助 決策者擬定以科學為基石的防疫策 略。因此,即早期偵測出登革熱,

科技報導

焦點話題

對血清,檢查登革病毒IgG抗體是 否有陽轉或四倍上升來確診。若只 用一次採檢呈陰性的檢體,可能漏 失病例而易造成其後的群聚。目前 推動整合偵測,減少任何單一偵測 可能的疏漏。 民眾可在以下三方面協助偵測。

有登革病毒近期感染的抗體 (dengue virus specific IgM antibody)。

病媒與社會偵測:居民可至中 央與地方衛生/環保單位網站

定期查閱住家附近或將欲去 處的病媒蚊指數是否達警戒 值,當誘卵器指數陽性率超過 60%與卵數大於500個時,環

保單位必須馬上動員該社區鄰 里長以及居民一同清除病媒孳 生源,隨後定期檢視,確保安 全無慮。

避免疫情擴大,對公共衛生防治最 為有效。 偵測法依對象可分為臨床、病 毒、血清、病媒、環境以及社會六 種偵測;依衛生單位的掌控度,又 分為被動、主動及半主動三種偵 測。臺灣登革出血熱病例數遠少於 東南亞,實有賴於半主動偵測。此 偵測做法為一旦發現登革熱確定病 例,衛生單位馬上擴大疫情調查, 並採集所有流行病學相關者(同 事、同學、鄰居及其他)出現類似 登革熱症狀者的血液,以發覺未發 病或病輕的登革病毒感染者,快速 掌握登革病毒活躍處,馬上進行病 媒蚊防治,速降低病毒傳播。因 此,臺灣至今尚未呈現登革熱的地 方性流行(endemic)。 試想,民眾到東南亞旅遊,若出 現發燒症狀,吃退燒藥後可順利通 過桃園機場或小港國際機場發燒監 測站。若住家社區有斑蚊,且患者

環境偵測:可留意住家、學 校、工作地、市場、公園和建 築工地等環境是否有病媒蚊孳 生容器或隱藏處,尤其在下雨

登革熱的臨床病徵 有三階段過程 由於登革熱所引發的發燒、肌肉

前後需清除積水容器;若遇環

痠痛與噁心、嘔吐等病徵,常各與

供當地環保局盡快清除。

易區辨,且學齡前兒童無法清楚表

至登革疫情國旅遊時,當事人

見發燒群聚時才察覺流行,或在臺

熱病徵時,應盡早就醫,告

登革熱患者的臨床病徵一般分為三

檢查作病毒偵測(virological

發燒期(Febrile Phase):患者

感染登革熱,並得知感染哪一

脫水症狀,但有些年長者發燒的

境髒亂與堆積容器處,應拍照

流感、腸胃炎或其他熱帶傳染病不

臨床/病毒/血清偵測:民眾

達身體不適,往往待登革熱疫區內

與導遊須明瞭出現疑似登革

灣半主動偵測擴大採檢時才發現。

知醫護人員旅遊史,並抽血

surveillance),可釐清是否 型登革病毒;若鄰居、同事、 同學與親友等接觸者已是登革 熱確定病例,請您配合擴大疫

情調查與抽血進行血清偵測

(serological surveillance) 追蹤,檢視體內的血清是否含

會在發病起的三天內出現發燒與 體溫未必達38℃。

危險/關鍵期(Critical Phase):

患者會在發病的第4~6天退燒, 此階段需觀察是否出現嚴重出

血、休克或器官功能下降等病程 惡化的現象。過去的登革出血熱


SciTech Reports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焦點話題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圖一:登革熱臨床病徵三階段

登革休克症候群(dengue shock

syndrome)以及現在的登革熱 重症均在此期出現嚴重病徵,若 登革熱患者開始退燒,仍須密切

觀察是否有眼白出血、牙齦出 血、流鼻血、皮膚有出血小點

(petechiae)、血尿、血便等症 狀,或超音波顯示腹腔積水或月 經異常出血等任一病徵,如若發 現,須盡早就醫。

恢復期(Convalescent Phase) : 患者的病徵會於發病後第七天左

右開始好轉,如腸胃病徵的改 善,但會出現頻尿或全身搔癢。

階段(圖一)。 需要注意的是,每位病患未必均 出現此三階段登革熱臨床病程,有 的會由發燒期直接進展到恢復期。 另外,危險

關鍵期的病徵也會同

時出現於發燒期或恢復期,尤其是 年長者或具慢性病患者。

稍需留院觀察症狀的B組:病

緊送病患至加護病房治療。

燥、頻尿)、皮膚冰涼、脈搏

天以上,必須即早察覺有無

患若出現脫水症狀(口乾舌

弱且快以及七項警示徵象〔註 一〕,必須住院治療且保持水

分攝取。此外,若病患為孕 婦、嬰兒、老人、肥胖、糖尿 病與腎臟病患或獨居者,更須

根據病徵嚴重程度, 後續處理大不同 為了妥善利用醫療資源,世界衛 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於2009年將病人依病徵嚴重 度分成A、B、C三組: 病症較輕微的A組:病患可正 常排尿、喝水,患者回家靜 養,只需門診追蹤。

特別注意他們的生命徵象與血 液學數據變化。

〔註一〕七項警示徵象: 腹痛、 腹部積水、持續嘔吐、嗜睡/ 躁動、黏膜出血/流鼻血/經

期排量大、肝腫大>2 cm公分 以及伴隨血小板速降的血比容 (hematocrit, Hct)上升。

最嚴重的C組:患者恐有嚴重 出血性休克、呼吸困難以及 多種器官衰竭等疑慮,須趕

病患若有不明原因發燒達3

登革熱病徵,以檢驗確診是 否為登革熱,並檢視是否出 現前述的七項警示徵象,若 有,須盡速就醫,才能在其後

可能惡化成重症時使病患得 到必須的醫療照顧。此外, 尤須詢問、調查患者的四史

【即旅遊史(Travel)、職 業史(Occupation)、接觸 史 ( C o n ta ct ) 以 及 群 聚 史

(Cluster),簡稱TOCC】, 如曾赴登革熱流行區,接觸登 革熱確診病例或登革熱相關職 業者(防疫人員),或住家、 學校與工作地有登革熱病例或 群聚等。

25


26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焦點話題

此外病患要注意的是,必須主

此三循環相輔相成,若讓登革

(而非經由飛沫傳染),只須注意

動告知醫師發病前曾用的藥品,如

病毒久駐某地又出現人-蚊-人的

避免已確診登革熱患者被斑蚊叮咬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on-steroidal

循環鏈,極易造成當地的地方性流

再感染給他人。如圖二所示,登革

anti-inflammatory drug, NSAID),

行,每年會有許多病例。

病毒在人與蚊的傳播期中,病毒會

即常用的消炎止痛藥,如阿斯匹

值得注意的是,登革熱在人的

自蚊子的唾腺至中腸複製,再回到

靈(Aspirin)等藥物。而「登革快

傳染期大部分是病患的發病前一天

唾腺感染另一人,需要的此體外潛

篩」雖能快速檢測人血中登革病毒

到發病後五天內,且經由斑蚊叮咬

伏期(extrinsic incubation period)

非結構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 1, NS1),但因感染初期前兩天敏感

圖二:登革病毒在人與蚊的傳播期

度不高,此NS1陰性者但仍懷疑感染 登革熱,須以其他方法再確認。

蟲媒病毒在生態與 人∕蚊間的傳播 徹底明瞭病毒的傳播,防疫易 事半功倍。登革病毒是蟲媒病毒 (arthropod-borne virus, arbovirus) 的傳染病。一般來說,蚊媒病毒在 生態界有三種傳播循環:

森林循環(forest cycle):由 森林動物(如帶有黃熱病毒的 猴子)與森林蚊子造成「猴- 蚊-猴」的循環;

郊區循環(rural cycle):在郊

區 由 斑 蚊 主 導 的「 人 - 蚊 -

人」循環,導致郊區的登革熱 零星病例(sporadic cases);

城市循環(urban cycle):在 城市/都會區由埃及斑蚊主導 的「人-蚊-人」循環,造成 大城市有許多登革熱的聚集病 例(cluster cases)。

(Image by mika mamy from Pixabay)


SciTech Reports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焦點話題

27

為8∼12天,即在病患甲發病後的

外,若在埃及斑蚊流行區傳染鏈持

進,盼此文能引起各界對登革熱防

第7∼17日(8-1=7,12+5=17)可

續傳播,後發病例的臨床表徵會愈

疫的重視。

由斑蚊傳給乙,又登革熱在乙的潛

趨嚴重。

伏期為3∼14天,所以由甲傳給乙

其他傳播方式有含病毒的母乳垂

發病約共需10∼31天(7+3=10,

感謝所有地方與中央防疫人員多

直感染嬰幼兒以及捐血傳播,因此

17+14=31)。假使距離甲發病日

年防治防治登革熱的努力,更衷

嚴禁剛得登革熱的病人捐血。

心銘謝劉建衛、李允吉、盧柏

第32天(或以上)時乙才發病,可

樑、何宗憲、張科、舒佩芸、杜

能已非同一批感染甲的蚊子去感染

武俊、詹大千與高瑞鴻的悉心審

乙,因31天過長,至今地方防疫人

結語

稿及陳瑞怡的行政協助。

員與患者多用14天判斷甲與乙的感

登革偵測有賴民眾與醫療院所

染病媒蚊是否同批,減少後顧之

醫護及衛生防疫人員的全力配合,

憂。但若極少數雌蚊羽化後兩天就

盡早發覺病例與斑蚊活躍處,旅遊

1. 金傳春、詹大千、王貞仁、趙黛瑜等,《台

吸到登革病毒血症期者的血,將在

前須瞭解目的地疫情、登革熱病徵

灣經驗登革熱防治手冊》,國家衛生研究

第九天具傳播力而又可終身帶病

及防護作法,下雨前後更需留意環

毒,若其在自然界活60天,乙得到

境與病媒偵測。近年運用跨域資訊

春,《台灣社會政治環境變遷、防治策略與

甲的病毒發病可能在70天之後。此

整合,臺灣的登革偵測已居全球先

誌,第30卷第6期,518~523頁,2011年。

延伸閱讀

院,2018年。 2. 董宗華、蔡坤憲、金傳蓬、黃彥彰、金傳 登革熱流行及未來展望》,台灣公共衛生雜


28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焦點話題

科技報導


SciTech Reports

科技智財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29

治療COVID-19的潛力藥物瑞德西韋 專利在臺灣遭遇公眾審查挑戰 林殷如

群帆有限公司總經理,專利師。

談瑞德西韋在臺的專利狀況

羅氏大藥廠(Roche)授權克流感

情況下,授予專利權並予以公告,

自從2019冠狀病毒疾病

(Tamiflu),但採用強制授權手

自此發生專利權特有的獨佔排他效

(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全球

段不可不慎,否則將被抨擊為剝奪

力。除申請階段由智慧財產局把關

感染人數不斷攀升,截至今(2020)

專利法所賦予「專利權人可自主授

外,公眾亦可於專利申請案核准公

年9月,全球感染人數已突破3000萬

權」之權利,強制授權必須是因應

告後(此時稱之為專利案)提供相

人,死亡人數接近百萬人。全球科

國家緊急危難或其他重大緊急情

關證據,向智慧財產局提出再行審

況,由專利專責機關(即智慧財產

查的申請,讓專利權的授予更臻準

局)依緊急命令或中央目的事業主

確,此公眾輔助審查的制度謂之

管機關之通知始得啟動。

「舉發」。

學家莫不全力尋求更快更準確的篩 選試劑、治療COVID-19病徵的候選 藥物,以及預防病毒感染的疫苗。 治療COVID-19的潛力藥物不少, 且大多以專利權保護,其中,美商 吉利德公司(GILEAD SCIENCES INC.)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 備受矚目,且已在多國取得專利

目前在臺灣,與瑞德西韋相關且

除特定事由應由利害關係人提起

已取得專利權的專利案有I687432與

舉發外,原則上任何人均得為之,

I698444兩種,其中,前者有一舉發

只是,這個「任何人」並不包含專

案之申請,而舉發審定結果決定專 利權是否存續。

利權人自己在內,以免與公眾審查 制度不符。目前於中華民國專利資

本文將介紹臺灣的專利舉發制

訊檢索系統僅能得知I687432發明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度,讓讀者瞭解在專利權人取得專

專利案於6月30日有一舉發案申請

and Human Services, HHS)6月底宣

利權後,公眾仍有機會對此專利案

(被舉發案號數104135247N01),

申請再為審查,也藉此一舉發案為

尚無法得知舉發人為何、舉發理由

例,討論舉發審定結果對臺灣藥

與舉發證據為何,一切都需待審定

廠、民眾可能帶來的影響。

結果出爐,才會於該系統中公布。

權保護。美國衛生及公共福利部

布購買50萬劑瑞德西韋,幾乎佔滿 吉利德公司第三季的產量,不僅是 臺灣,其他國家欲購買足量的瑞德 西韋也是一大難題。 在專利權存續的前提下,各國

法定舉發事由分為三類,第一

何謂專利的舉發制度?

類是違反專利要件,第二類是專利

除了可直接向吉利德公司購買瑞

醫藥品相關專利大多利用發明專

權人所屬國家對中華民國國民申請

德西韋,亦可與吉利德公司洽談

利來進行保護,發明專利在申請階

專利不予受理,第三類是專利申請

專利授權事宜而取得授權,甚至

段,主管機關智慧財產局會進行實

案未由專利申請權共有人全體提出

可在特殊狀況下「強制」吉利德公

體審查,唯有在智慧財產局經過前

申請或發明專利權人為非發明專利

司授權。臺灣雖曾於2005年強制

案檢索後,認定符合可專利要件的

申請權人。就目前的公開資訊看


30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科技智財

來,I687432之專利申請權人與專 利權人均為美商吉利德公司,應無 第二類舉發事由之情事,而舉發案 104135247N01利用第三類舉發事由 提起舉發之機率應也不高。 第一類違反專利要件的舉發事 由有「不符發明定義、不具產業利 用性、不具新穎性、不具進步性、 屬於法定不予專利項目、未明確且 (123RF)

充分揭露使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 具有通常知識者無法瞭解其內容並

高行政法院提出上訴。專利權人如

與學名藥競爭的資料專屬權(Data

未依法提起行政救濟,或提起行政

Exclusivity),資料專屬權非本文

救濟經駁回確定,即為撤銷確定。

探討的主題,下文僅就專利權的部

補正

專利權經撤銷確定者,專利權撤銷

分進行討論。

改請超出原有範圍者等。

之事由應予以公告註銷,其專利權

可據以實現(以下簡稱缺乏明確 性)、違反先申請原則、禁止重複 授予專利權,與分割 更正

修正

以醫藥品專利而言,不符發明定

效力視為「自始即不存在」。

義、不具新穎性、不具進步性、缺 乏明確性通常是舉發人較易著力的 舉發事由,其中,不具進步性或是 缺乏明確性這兩項,更是舉發人與

以I687432而言,該專利案之專 利權標的涉及涵蓋瑞德西韋成分之 化合物(物之專利權)、醫藥組合

舉發審定結果 可能帶來的影響

物(物之專利權)與用途(方法之 專利權)。對臺灣藥廠而言,希望 能夠在臺灣製造與販售瑞德西韋,

專利權是一種排他權,依發明

該案之瑞德西韋的化合物專利權以

當舉發人針對特定專利向智慧財

標的性質可區分為「物之專利權」

及醫藥組合物之專利權是否被舉發

產局提起舉發後,智慧財產局會將

以及「方法之專利權」兩種。發

成立,至為關鍵。倘若化合物與醫

舉發人所提出舉發聲明、理由與證

明專利權人,除專利法另有規定

藥組合物之專利權經舉發而撤銷確

據交付專利權人答辯,而後,智慧

外,專有排除他人未經其同意而實

定,吉利德公司在臺灣取得的瑞德

財產局就舉發聲明範圍內的請求項

施該發明之權。物之專利權人可排

西韋化合物與醫藥組合物之專利權

逐項審查,若智慧財產局同意舉發

除他人未經其同意而製造、為販賣

自始不存在,臺灣藥廠即使未事先

事由者,則該請求項舉發成立,予

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

取得吉利德公司的同意而製造與販

以撤銷;反之,舉發則不成立,該

而進口該物之行為。方法之專利權

賣瑞德西韋,因專利權已自始不存

請求項予以保留。專利舉發的審定

人,則可排除他人未經其同意而使

在,而非侵害專利權之行為。倘若

為一行政處分,舉發人或專利權人

用該方法、或者使用、為販賣之要

化合物與醫藥組合物之專利權被審

認為權利或利益受損,得向訴願審

約、販賣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該方

定為舉發不成立,這意味著除非事

議委員會提起訴願,對訴願決定不

法直接製成之物。不過,在臺灣的

先取得吉利德公司同意,否則臺灣

服者,得向智慧財產法院提起行政

藥品領域,除了應考慮專利權排他

藥廠製造或販售瑞德西韋,就屬於

訴訟,如仍遭判決駁回,得逕向最

性外,尚須考量為平衡新藥創新

侵害吉利德公司之化合物與醫藥組

專利權人的主要攻防所在。


SciTech Reports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科技智財

31

於專利權人所製造或經其同意所製

證據對同一專利權再提起舉發,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臺灣已有

造的專利物品,否則以瑞德西韋進

此為一事不再理之規定,因此,

多組研發團隊有能力合成出瑞德西

行治療,就會侵害I687432專利案的

104135247N01所提出的事實、證據

韋,由於「以研究或實驗為目的實

化合物、醫藥組成物與用途的專利

與審定結果值得持續關注。

施發明之必要行為」屬專利權效力

權。

成物之專利權。

所不及之情事,故臺灣研發團隊以 研究或實驗為目的合成瑞德西韋非 屬侵害專利權之行為,但若脫離研 究或實驗的目的,如大規模合成瑞

目前全球病例仍在高峰,臺灣警 報也未停歇,瑞德西韋是目前眾所

瑞德西韋可能持續遭遇的 公眾審查挑戰

期待的潛力治療藥物之一,且已在 許多國家取得藥品許可證。吉利德 公司已在臺灣取得瑞德西韋的專利

德西韋供國人使用,除非事先取得

目前,I687432專利案出現第一

權,而臺灣研發團隊已有合成瑞德

吉利德公司的同意,否則亦屬侵害

件舉發案,往後亦可能出現第二

西韋之能力,若臺灣藥廠欲製造與

專利權之行為。

件舉發案或第三件,藉以挑戰瑞

販賣瑞德西韋,除可考慮直接與吉

對臺灣民眾而言,以瑞德西韋進

德西韋的專利權。為避免他人重

利德公司談授權外,利用舉發此一

行治療即屬使用瑞德西韋的行為。

複使用舉發制度而妨礙專利權人行

公眾審查制度撤銷其專利權,或藉

倘若I687432專利案被舉發不成立,

使專利權,一舉發案經審查不成立

以取得更多的談判籌碼,亦不失為

除非當初所購買的瑞德西韋,是屬

者,任何人不得就同一事實以同一

一可行方式。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誠徵 研究人員 本所擬延攬獨立研究人員一名(含助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各等級,相當於各 大學院校之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歡迎從事分子細胞生物所有相關領域研究之 學者,加入分生所的研究團隊。應徵者必須具有博士或相當之學歷,並有適當博士後研究之經歷。獲 本所延攬之新進人員將獲得多年期的研究補助和支援。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http://www.imb.sinica.edu.tw/ch/)是一個積極進取且具國際競爭力的研 究單位,擁有優良的研究風氣,一流的研究設備,充足且長期的研究經費。近年來研究成果已刊登上 國際頂尖雜誌。所內並有極高水準的核心設施支援各項實驗(如:imaging,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RNAi, electrophysiology, FACS, biophysics, bioinformatics, transgenic core, and animal facility等)。此 外,本所目前有兩個與大學合作的博士班學程(國防醫學院生命科學研究所、國際研究生「分子與細 胞生物學」學程)。英語是在各種學術演講及所內教學學程中所使用的主要語言。 有意願加入本所行列者,請於109年12月1日前,將您的履歷、歷年研究成果、未來研究興趣以及三 封推薦信以電子檔(PDF)寄至:程淮榮所長, c/o 蔣佳雯小姐(vivi@imb.sinica.edu.tw). 如需任何其他相關訊息請洽蔣佳雯小姐(vivi@imb.sinica.edu.tw)。


32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資訊生活

感謝臉書網友犧牲隱私幫我推文, 「你」的臉書可幫了「別人」大忙! 洪朝貴

朝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

噢,不,這篇文章並不是要勸大

會)。至於臉書的頁面呢? 印象

提高內容曝光

家別幫我推文,而是要勸大家少用

中,很少有位於臉書而且還真的是

還需借力使力

臉書。因為當你以為使用它有助於

最新菜單的有用頁面。再查查看某

宣傳、推廣或行銷自己的商店或社

醫師或某診所的班表或門診表,看

團時,很可能對別人產生遠大於對

看出現臉書的頁面機率有多大?值

自己的助益。

得置頂長駐、訪客永遠只關心最新

隨便想一家你喜歡的餐廳或商

版的那類資訊——特別是那些 「最

店,並試著Google它的菜單。你會

近才聽說你(們公司)的名字的新

發現,絕大多數時候,找到可能是

顧客們可能最有興趣的資訊」——

美食部落客的文章,或找到店家自

你自己的臉書並不見得是一個很有

己的靜態網頁(連鎖店比較有機

效的曝光管道。

想要提高公司或小店的曝光率, 最重要的是:(1)建立一個有明確 且固定不變網址、容易被搜尋到的 靜態頁面;(2)提供有用、好笑 (或其他觸發情緒)的圖片、表格 與文字(3)在標題及第一段放入適 當的搜尋關鍵詞。 沒有其他人比你自己更有資格、 更有義務把這幾件事做好。至於廣 為宣傳,是次要的、曇花一現的工 作,通常也不見得是店家或內容創 作者最擅長的事,我們等一下再 談。畢竟,「時間」 具有水滴石 穿的力量,如果內容是長期有用的 (例如上述的菜單或門診表),貼 文很久之後,還是有人會想看。此 時能帶來潛在觀眾的,恐怕不是你 當初的宣傳,而是搜尋引擎,或是 偶爾(透過搜尋引擎)發現你的頁 面並成為撰寫新文章的作者。如筆 者在2011年時所寫的文章〈請諒解 我刪除朋友

停止追蹤你的噗:我

不要注意力破產〉在 2017 年時突 然之間又竄紅了一下,不知道是什 (Photo by Austin Distel on Unsplash)

麼原因,總之絕不可能是因為筆者


SciTech Reports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資訊生活

33

自己的宣傳。至於〈學者的智慧,

更進一步地看,筆者的直覺是:幫

用它,包含:只用電腦版不裝手機

期刊的財產,圖書館的業績…或是

你的超連結在多種不同社交平臺上

版、電腦瀏覽器用另一個獨立的使

負擔?〉,則是在刊出五年後,

尋求小量曝光的機會,可能比全力

用者設定檔(profile)而且很少登

接近資訊自由鬥士斯沃茨(Aaron

投入經營臉書的投資報酬率更高。

入、拒用臉書的第三方登入等。

Swartz)的忌日之前,因為關鍵評

當然,如果是為了「與客戶互動」

論網的文章而突然再出現一波流

而不是單純為了提高曝光率,那麼

量。回到菜單和門診表,如果每更

臉書確實有優勢,這就不是本文所

新一次,就在臉書上放一則新的

探討的範圍了。

(沒有標題的)貼文、產生一個新 的網址,這對搜尋排名會有什麼負 面影響,不是很明顯嗎? 如果你自己、員工或親友正好 是(噗浪

推特

YouTube

……

的)微網紅,而且想曝光的頁面正 好與微網紅本身關心的議題有交 集,那麼透過各種管道自我宣傳 可能會有一些幫助,如筆者有一篇 與性工作者有關的文章,在噗浪上 就獲得兩百多個轉噗。簡單分析一 下,會造成這個結果,可能是因為 筆者恰好是個噗浪微網紅, 也可能是文章主題(資訊人權) 恰好有打到痛點。大部分時候,筆 者不會用噗浪宣傳自己的部落格文 章,因為每個社群的屬性不盡相 同,勉強的效果並不好。即使是這 次很成功的噗浪宣傳,來自噗浪的 總流量也不過是來自臉書一萬多次 總流量的1

8而已。其中,筆者的

臉書貼文只被分享了三次。

再做個比喻:如果說「提高點閱 率」像是野外生火求生,那麼第一

再一次感謝大家點閱、 按讚、分享 如果大家因為讀了這篇文章而 降低了在臉書上按讚轉貼的意願, 即使順便犧牲筆者文章未來的點閱

要務「撰寫有用的內容、放在可被

率,那也是值得的。而且,就算

搜尋到的固定網址」就像是保持木

有更多人的社交活動從臉書轉向

柴堆的乾燥;沒有這個前提,其他

Mastodon或噗浪等較尊重個人隱私

都是白搭。至於「宣傳推廣」 就

的平台,筆者文章的點閱率也未必

像是拿文明世界的露營火種或酒精

會大幅下降。如果這篇文章仍舊無

膏,或是就地撿碎木屑或象糞來當

法說服你減少對臉書的依賴,那麼

火種。保持木柴堆的乾燥跟撿象

我只能預先感謝你某一天也許會幫

糞,這兩件事未必要同一個人做,

我轉傳某一篇或某幾篇文章。至於

也不應該把象糞當成是唯一的火種

我,則會繼續愉快地享受臉書用戶

可能性,更沒有必要捨棄木柴堆,

們的協助宣傳推廣,同時又因為自

堅持從頭到尾只用象糞來燃燒。

己極少使用而較大家略微多保有一

筆者曾在〈深鎖在臉書裡的數位

些自己的隱私 :-)。

回憶〉一文中解釋:有長遠保存價 值的內容不要放在臉書裡,以免找 不回來、一輩子悔恨,這類平台比 較適合放置一些用丟即棄的簡短訊 息。然而,臉書對隱私侵害甚大, 這是根深蒂固的企業文化,不是 三五個集體訴訟就可以改變的,如 筆者在〈性工作者(及自以為可以 保持第二身份的匿名者)的臉書夢

別人的臉書,

魘〉一文描述了一個可怕的案例;

比你自己的更重要

即使對一般人而言沒有那麼嚴重,

簡單來說, 就推廣、宣傳和行銷

讓臉書太瞭解你也是很毛的事。所

方面,別人的臉書比你的更重要。

以,筆者傾向採用各種方式減少使

延伸閱讀

1. 洪朝貴,〈深鎖在臉書裡的數位回憶〉,資 訊人權貴ㄓ疑 ,2016年2月15日。 2. 洪朝貴,〈性工作者的臉書夢魘〉,資訊人 權貴ㄓ疑 ,2017年10月24日。 3. 陳俊村,〈研究:臉書知道你的個性 比親友 還瞭解你〉,大紀元,2015年1月13日。


34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書適圈

科技報導

COVID-19疫情全球持續延燒中, 其實一切早有預警⋯⋯ 書 名∣《世紀病毒 COVID-19:不該爆發的全球大流行病,以及如何防止下一場浩劫》 作 者∣黛博拉.麥肯齊(Debora MacKenzie) 譯 者∣謝佩妏、黃薇菁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 2020 年 9 月 28 日

2019年11月,一隻尋常小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不知如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將永久改變。

何傳到一名、甚或好幾名人類身上。這隻病毒剛好已經

這段時間以來,鋪天蓋地的新聞報導、即時分析、令

能夠人傳人,或者它的進化速度很快——冠狀病毒確實

人心痛的第一線消息、改來改去的政府命令、新的醫學

有此潛能。到了12月,有一群人因為嚴重肺炎住進中國

知識將我們給淹沒。此外,還有或許是史上最驚人的科

武漢市的醫院,而且不是流感引起的肺炎。 直到隔年1月20日,中國才對外承認該病具有傳染 力,而在此之前他們並未積極採取行動阻止新病毒擴 散。當時武漢的病例已經增加許多,三天後為了控制 疫情不得不封城,然而病毒早已擴散到全中國和其他 國家。這種病毒被命名為SARS-CoV-2(新型冠狀病 毒,簡稱新冠病毒),因為它跟2003年險些失控的 SARS病毒很像。如各位所知,新冠病毒感染症被稱為

學研究也大量且快速出現,全都設法要預知新冠疫情接 下來的發展,找出減輕這場災難的方法。 以上這些大家都已經知道了。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問:這場全球大流行怎麼會 發生?畢竟現在已經是21世紀,世上很多地方都有特效 藥、抽水馬桶、電腦網路和跨國企業。人類已經不再死 於瘟疫。

COVID-19(新冠肺炎):CO代表冠狀(corona),VI

可悲的是,如今我們都知道事實不然。對於像我這

代表病毒(virus),D代表疾病(disease),19是該病

樣靠寫文章探討疾病維生的科學記者來說,更教人難過

爆發的年份。一般就直接稱這種病毒為冠狀病毒。

的是,這場全球浩劫其實來得並不意外。科學家數十年

武漢封城之後三個月,全球約20億人口也陷入某種形

來不斷提出警告,而且一次比一次急迫。然後我們這些

式的封鎖狀態。每個人、每個地方都可能感染病毒,但

記者再將他們的警告傳達給大眾:一場大流行病即將爆

有效療法屈指可數,疫苗也難以在近期就能問世。

發,我們卻未做好準備。

新冠肺炎影響了整個世界。這場全球大流行就像一隻

我們怎麼會落到這步田地?簡而言之,地球上的人口

大狗,把複雜又脆弱的人類社會咬在嘴裡甩來甩去。許

愈來愈多,很多人為了求得溫飽和居住空間,對自然生

多人因它而喪命,死亡人數持續增加,有些是因為不敵

態造成愈來愈大的壓力。這表示開墾窩藏新病毒的蠻荒

病毒,有些則是因為長期貧困、政治和經濟受創、醫療

地區,並以可能孕育疫病的方式增加食物產量。新冠肺

系統不堪負荷(這場疫病留下的後遺症)而倒下。我們

炎、伊波拉和其他更可怕的傳染病,都源自人類對自然

社會的某些層面將因此惡化,有些或許會得到改善,但

森林的破壞。令人擔憂的流感病毒和超級細菌(具抗生


SciTech Reports

書適圈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35

素抗藥性)來自家禽家畜。然而我們卻輕忽問題,

毒,而我們對其他病毒同樣毫無防備。2013年,科學家

未能投資種種有助於防治傳染病的建設,包括公共

發現類冠狀病毒的那一年,我曾為《新科學人》(New

衛生、合理的工作與居住環境、教育制度。

Scientist)撰寫了一篇文章,文中描述我走訪彼時仍簇新的

當愈來愈多人湧入城市,全球貿易往來和旅遊活 動日漸頻繁,各國比過去更加緊密相連之際,新病原

世衛組織指揮中心,並論及若引得人心惶惶的H7N9禽流感 大流行起來會是何種光景:

對人類造成的衝擊也益形擴大。因此,一旦公衛系統

按照目前的情況,世衛組織高層會在戰略指揮中心眼睜

崩潰,傳染病遍及各地,病毒便開始蔓延橫行。人

睜看著H7N9禽流感蔓延各地。屆時資訊將從各方湧入,死

類雖然有戰勝疾病的豐富經驗,但治理系統混亂無

亡人數不斷增加。各國政府都會收到疫苗和藥物供不應求

章、國際間缺乏專責機制,以及許多國家長期以來

的回報。他們將發表聲明、召開簡報會、投入研究、要求

的貧窮問題都導致防線失守、疫情失控。

大眾勤洗手和待在家。不過他們多半只能束手無策地看著

儘管如此,大家都知道我們需要什麼:深入了解

這一切發生。

可能大流行的傳染病、快速偵測爆發的新傳染病,

很熟悉嗎?尤其是勤洗手和待在家的部分?

以及找到及時因應的辦法。這些我都會在本書中

這不是要說我先知,因為我確實不是。其他記者和科學

一一探討。可惜截至目前為止,我們並未能在最迫

家也說了一樣的話,甚且說得更多。早在一九九二年,美

切的時刻採取有效的策略。

國頂尖的傳染病學家們就警告政府留意「新興傳染病」,

***** 早在2013年,中美兩國各有實驗室投入研究一系 列幾乎可以肯定就是新冠肺炎病源的蝙蝠病毒。他 們立刻察覺其中的危險。一間實驗室稱這些病毒處 於「大流行前」(pre-pandemic),「未來可能在 人類社群中爆發」。另一間實驗室則表示,該病毒 「依然是全球公共衛生的一大威脅」。 但當時並未採取任何行動。原本我們可以更深 入了解那些病毒、研發疫苗、嘗試各種實驗和療 法、研究這些病毒是如何傳給人類,並進一步將之 撲滅。可惜什麼都沒有做。即便那時候威脅已經成 形,卻沒有人認真以待並負起責任。 一旦這些病毒擴散全球,我們需要用來對抗它們 的東西何其多。如今威脅成真,不用說你我都知道 缺了什麼:檢測試劑、呼吸器、藥物、疫苗、醫護 人員的防護裝備。還有利用檢疫和隔離的古老方法 阻止病毒擴散的計畫、減輕經濟衝擊的方案、及時 防堵病毒以期不需用到上述措施的各種方法。各路 專家和政府已經密集討論如何防範大流行病將近20 年,我們卻還是沒有做好準備。 這類病毒過去和現在都不是唯一威脅人類的病

並表示:「致病微生物……所造成的威脅將繼續存在,未 來幾年甚至可能增強。」


36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書適圈

即便是出自科學家的口中,聽起來或許還是過於含蓄 謹慎,因為他們擔心更強烈的語言會引來懷疑。多年之 後,情勢幡然改變。

科技報導

經就位,因為往後可能還有比新冠肺炎更可怕的大流行 疾病。就算是新冠肺炎,也可能還留了一手。 首先,我們從病毒的角度來看看不久的未來。

並非沒有人聽到這些警告。之後幾年,人們多少都

在造成大量死亡和混亂失序後,到頭來世界上大多數

抱持著「傳染病將會爆發」的心理準備。「瘟疫」成了

人都會感染新冠病毒或接種疫苗,從此對同一種病毒免

常用的文化元素,在《危機總動員》、《全境擴散》、

疫(但願如此),或至少是有一段時間免疫。病毒能傳

《我是傳奇》等電影中以不同的科學和娛樂比例呈

染的人變少,新增病例逐漸稀落之後,或許它們就會默

現,連殭屍都出現了。也有人建立傳染病監測系統,

默消失,就跟同類病毒SARS一樣。2003年時,就是因

擬定新的國際規約,投入各種病毒研究。少數國家還

為我們成功阻擋病毒擴散,SARS才會絕跡。

訂出全球大流行因應計畫,但都只是紙上談兵。實際

或者,病毒也有可能適應新的狀態。雖然新冠病毒不

上,當疫情爆發、封鎖開始時,不少地方馬上陷入瘋

像某些冠狀病毒那麼易變,但這類的RNA病毒(核糖核

搶衛生紙的亂象。

酸病毒)可以快速演化。而它跟流感病毒一樣,變異之

最終當新冠肺炎來襲時,唯一真正令人意外的是,

後或許能躲過人體終於建立起來的免疫機制,重新掀起

大多數政府竟然對於種種警告充耳不聞。人類竟然無

另一波全球浩劫,可能沒那麼致命,也可能更加致命。

法運用我們對疾病的相當理解來緩和這次的衝擊,更

有種迷思認為,病毒適應人類之後會變得較溫和,這種

別提防範於未然。接下來我會解釋,其實我們確實做

想法令人安心卻並非事實。一切取決於病毒如何才能存

得到。我們至少可以做得比實際情況多更多。科學並

活,所以兩種結果都有可能。這點稍後再述。

未辜負我們,辜負我們的是政府的行動力——團結抵禦 疫病的能力。

病毒也有可能擴散之後偶爾爆發,或許寄生在較脆弱 的新生兒身上,變成另一種兒童流行病。

科學家們不只警告傳染病將造成的危害,也指出欠缺

新冠病毒爆發之後就迅速蔓延。或許你已經聽說過各

防備的危險。少數制訂防疫計畫的國家,也是以迥異於

種可能的版本,但大體來說,傳染病受限於流行病學難

新冠病毒的流感病毒為對象。儘管如此,多數國家還是

以撼動的定量定律(quantitative law),沒有太多新花招

無法儲備或取得防疫成功必備的基本物資。如果這次肆

可變。

虐全球的是流感,我不確定他們的因應方法會不會更有 效。話說回來,流感大爆發只是遲早的事。

儘管有時怵目驚心,我們仍應該感謝情況沒有更糟。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並不高;執筆之際,我的猜測是它不

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指出遏止新冠病毒的方法,但很少

若我們一開始害怕的那麼致命,但致死率或許還是比一

國家全盤照做。少數國家示範了所有國家都可能達到的

般流感高十倍。SARS比新冠肺炎致命十倍,幸好它從

標準,其他國家卻只是選擇性地接受世衛的建議,以及

未學會像新冠病毒一樣快速擴散。幸運的話,新冠肺炎

或者本國的科學與政治倡議。幾乎所有國家本來都可

永遠不會變得像SARS一樣致命。試想,如果新冠肺炎

以更早控制疫情、減少損失;有些地方的封鎖效應和經 濟衝擊都快跟疫情嚴峻程度不相上下。

的致命率是現在的十倍,情況會是何等慘烈。 此外,大多數人都已經知道一個殘酷的事實:死於

但這些各位也都已經聽聞了。

新冠肺炎的人以年長者居多。比起失去還在工作和養兒

因此,除了問這種事怎麼可能發生?另一個大問題

育女的青壯年,失去老年人對社會和經濟造成的衝擊較

是:這種事會再發生嗎?下次我們會比這次表現得更好

小;我本身也屬年長,所以對此沒有任何不敬之意。但

嗎?兩個答案都是肯定的。有些貨真價實的防疫計畫已

這樣的問題也會改變,再過1∼3年,幸運的話,我們


SciTech Reports

書適圈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37

或許已經研發出能保護所有人的藥物和疫苗,包括老年

擬美國社會遭受虛擬病毒侵襲的「預想」狀況。之所以

人。

選擇冠狀病毒,部分是為了凸顯即使是相對溫和的病毒

既然還有很多事情不夠明朗,為什麼要寫這樣的一本 書?因為我們知道的事已經足以提出一些重要的觀察, 趁所有痛苦仍記憶猶新時說出來,大家才聽得進去。 ***** 我要說的第一件事就是:這一切早在預料之中,而且 很大程度是可以避免的。

都破壞力十足。 他們成功了。模擬結果就是我們現在面臨的處境:醫 療系統不勝負荷、全球供應鏈中斷、不必要的死亡、經 濟受創,以及一群政府官員和企業主圍坐在一起,感嘆 說:如果事情就是會發生,我的單位/部門/公司也無 能為力。

說到預知,許多記者從1990年代、甚至更早就提

負責編寫模擬劇本的人對這些官員們很客氣,或許這

出傳染病可能爆發的警告,我只是其中之一。至少從

樣他們才坐得住一整個下午,不會嚇到趁著休息時間偷

2008年開始,美國國家情報總監(Director of National

偷溜走,想要擺脫自己看到的事實。而此時此刻,世界

Intelligence)就警告總統,一種致命的新呼吸道病毒是美

上有更致命的病毒可能會引起全球大流行,並奪走更多

國面臨最嚴重的威脅。2014年,世界銀行和經濟合作暨

青壯人口的性命。

發展組織(OECD,富裕國家組成的聯盟)就稱流行病為

信不信由你,但截至目前為止,我們算很幸運了——

頭號災難性風險,甚至比恐怖主義還可怕。比爾•蓋茲

儘管這麼說對在這次疫情中失去或將要失去摯愛的人無

多年來也不斷疾呼,我們尚未對抵禦流行病做好準備。

法帶來多少安慰。

第二,這場瘟疫不會是最後一次。可能造成流行的病

此外,新冠肺炎爆發前幾乎沒人知道,一場大瘟疫

原太多,根本無從預知下次會是哪一種。但在新冠肺炎

會對根據供需運作的人類社會造成何等影響,更不曉得

爆發之前,我們就知道冠狀病毒是最可能大流行的病毒

疫情引發的經濟骨牌效應,會對緊密相連的全球網絡造

之一,它甚至列在世衛的觀察名單上。即使有這麼多預

成全面的衝擊。但我不確定現在有多少人真的理解這件

警,我們還是沒有努力研發可以對抗冠狀病毒(新冠病

事。

毒也是其一)的藥物和疫苗,不然疫情當前的此刻就能 輕易調整並製造出來。其他對人類造成威脅的病毒也是 一樣的狀況,例如H7N9及其同類病毒。這些都是我們 現在就應該做的事。

然而,我們應該記住的是,往後還會有另一場全球大 流行病,而且可能比這次更嚴重。 所以我們必須比這次做得更好,我們也一定能夠做 到。不幸中的大幸是,這次的新冠肺炎讓我們更知道該

此外,我們也得嚴肅制訂防疫計畫,在下一次傳染病

怎麼做。當下次病毒再度侵襲地球村時,我們不能再像

爆發前做好準備。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

這次一樣不知所措,也不能任由病毒打斷人類之間的連

(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

結,至少不能全部打斷。若我們能從這次疫情中學到什

衛生安全中心是早已嘗試在做這件事的機構之一。他們

麼,那就是:面對傳染病時,我們必須團結一致。沒有

有項工作是為假設的全球大流行病進行電腦模擬以供政

國家能夠真正封鎖邊境或獨自抗戰,這是我們很早就學

府官員演練。武漢剛爆出疫情的前一個月,他們進行了

到的一大教訓。人類社會是一體的,承擔的風險亦然,

名為「事件201」(Event 201)的演練,當時的假想病

當然也必須共同因應危機,彼此合作。……【更多精彩

毒跟新冠病毒十分類似。我想不到有什麼例子比這更能

內容請看〈世紀病毒COVID-19:不該爆發的全球大流

說明「一切早有預警」。

行病,以及如何防止下一場浩劫〉,商周出版。】

值得強調的是,這樣的結果純屬巧合,那只是電腦模


38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動態時報

成本更低、畫面更清晰的魚眼鏡頭誕生 【本刊訊】你是否也拍過「超廣

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觀設計(macro design)加以完成,

角」的照片?有鑒於前面那顆俗稱

Technology, MIT)與麻省大學洛厄

如製作向外彎曲的鏡片,或堆疊不

「魚眼」的鏡頭造價不菲,美國麻

爾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同曲率的玻璃等。

省理工學院與麻省大學洛厄爾分校

Lowell)合作,設計出單片、平面

此一新穎設計,可應用在筆電和

團隊合力做出一款成本較低、成像

式的魚眼鏡頭,不僅成像清晰度

手機上,甚至與醫學影像結合與穿

解析度更優秀的魚眼鏡頭。研究論

好,視野角度甚至直逼180° 。

戴式設備,增加實用性。目前,研

文刊登於最新一期的《奈米通訊》

開發團隊在平面玻璃上設計微小

究團隊正開發其他應用的可能,盼

的三維結構,如此一來便能折射各

此鏡頭也能用於全景投影,甚至內

魚眼鏡頭(fisheye lenses)雖能

個方向的入射光,達到跟魚眼鏡頭

建於手機,讓3D感測器能掌握更大

呈現接近或等於180° 的視角,然而

一樣的效果。該鏡頭僅能搭配紅外

的視角、剖析更廣的影像。

由於做工繁複,需由多塊曲面鏡頭

光做使用,但開發團隊也表示,仍

組成,因此價格普遍不親民,且

能在修改後適用於可見光。這種利

鏡頭體積龐大,不太適合用在手

用微觀特徵改變光學特性的設計,

機或平板等裝置。為製作成本以

即為所謂的超鏡頭(metalens)。

及符合輕量化的需求,美國麻省理

過去,要做出此類鏡頭,必須藉宏

(Nano Letters)期刊。

新聞來源

Mikhail Y. Shalaginov, Single-Element Diffraction-Limited Fisheye Metalens, Nano Letters, 2020.

能把大腦所想繪製成圖的新技術 【本刊訊】大家是否曾想過,

限制,而是利用AI同時對電腦訊息

「畫」出來。不過,根據SciTech

電腦有朝一日也能通曉「讀心

和人腦電波訊號建立模型。團隊要

Daily報導,芬蘭科學院(Academy

術」,瞭解人類的想法並加以描繪

求實驗參與者觀看上百張AI所生成

of Finland Research)研究員史帕

成具體的圖像?芬蘭赫爾辛基大學

的人臉圖片,而且特別去留意一些

貝(Michiel Spapé)補充,這套工

(University of Helsinki )研究團

臉部特徵。此時,電腦透過接收腦

具無法真正識別人類的思想,也無

隊,日前開發新的腦機介面(brain-

電圖的訊號,來偵測偵測人腦對人

法100%製造出使用者所想的人臉

computer interfaces)技術,能在偵

臉特徵的反應,並將這些訊息反饋

樣貌,但仍有機會結合心理學的方

測大腦訊號的同時建立模型,並對

到AI神經網路。接著,再讓研究參

法,瞭解認知與情感面的資訊。

應訊號內容模擬出人們心裡所想的

與者想像一個人臉,電腦透過先前

臉。研究刊登於近期《科學報告》

收集的資料與AI的幫助,就能描繪

(Scientific Reports)期刊。

出參與者腦中的圖像,研究團隊表

以往腦機介面僅能由人腦傳遞訊

示圖像準確度達83%。

息給電腦,讓電腦執行某個任務。

有了這樣的工具,人們便可透

這項新技術打破了這個單向傳輸的

過電腦,輕鬆地將自己想像的內容

新聞來源

Lauri Kangassalo, Michiel Spapé and Tuukka Ruotsalo, Neuroadaptive modelling for generating images matching perceptual categories, Scientific Reports, 2020.


SciTech Reports

科學月刊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39


40 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科技報導

動態時報

臺獨立發展多衛星操控系統 衛星操控不再依靠外商

廣告索引 貝克曼........................ 2 錫昌.......................... 3 雙鷹.......................... 5

【本刊訊】福爾摩沙衛七號(以

的福衛計畫,均嘗試對於部分功能

勵眾生活..................... 10

下稱福衛七號)於去(2019)年6

建立自主技術,依不同計畫占比約

洛科......................... 11

月升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

30∼50%,主要系統多仰賴國外廠

龍躍......................... 14

中心(以下稱太空中心)衛星操

商提供。

川富......................... 17 日龍......................... 18

控中心也透過自主發展的多衛星

為完全掌握關鍵技術,太空中心

操控系統(Cross-Platform Satellite

自2009年起開發自主衛星操控系統

Operation Control, XPSOC),14個

並於福衛五號操作任務中驗證並改

月內與福衛七號通訊超過3萬次,地

良系統的部分操作功能,再針對福

人事廣告..................... 31

面收集的科學資料更已超過200萬

衛七號任務的功能需求做調整。經

牟博科技..................... 35

筆,並順利完成前4枚衛星的軌道部

過數百次測試及調整,終於完成具

署,已能100%自主運作,不再仰賴

商業級功能、100%自製的衛星操控

外商支援。

系統產品,且可完全取代外商公司

完善的太空技術是發展太空產業

所提供的系統。此外,該自主衛星

的基礎,太空中心近年積極自主發

操控系統能大幅降低建置與維護費

展衛星相關科技,除了成功開發衛

用,更讓每個衛星任務的開發時間

星電腦、影像處理系統及光學遙測

縮短至1年以內,甚至還可支援多衛

酬載,也完成XPSOC與衛星排程

星星系操作。

等系統,提升臺灣在衛星操作與控

未來,太空中心後續各主要衛

制的技術能力。太空中心過去執行

星任務計畫的地面系統,皆會以本

矽新......................... 21 上海慕尼黑................... 23 尚偉......................... 27 益弘......................... 28

系統作為操控系統發展平台,進行 更新與升級。所發展相關技術與商 業級產品,也將透過技轉或產研合 作,結合臺灣資訊產業的優勢,爭 取全球衛星地面操控的商機。

新聞來源 〈福七翱翔衛星操控系統自主發展成功領航〉,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2020年9月15日。

《科技報導》稿約 本刊為科技新聞刊物,除了提供當月重要的學界、政策、產業訊息外,並有學者專家針對科技(含醫療)政策、教 育、產業相關的時事發表評論或提供專業意見。竭誠歡迎關心臺灣科技發展的您,就上述方向踴躍投稿。寫作時請依 照稿約: 一、避免學術專業論文寫作格式。 二、字數盡量在2000至3500字內,可附相關圖或表至多5張。

三、請遵守著作權法,如有著作權爭議(包括圖片),由作者自行負責。一經投稿, 即視同授權刊載。 四、稿件刊出後將致贈當期刊物一本及薄酬(稿酬將於刊出當月月底寄發,由第一作者代表簽收)。 稿件請寄至scimonth@gmail.com,註明真實姓名、聯絡方式、服務機關或就讀學校,並請於信件主旨中標示「科

技報導投稿」。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