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務設計探討白金社會之休閒農耕工具箱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組員 周郁婷、林岡儒、楊雯綺、吳浚宸
指導老師 李奕璋
日期 2017/06/05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介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1 1-2 研究動機與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1-p2 1-3 研究範圍及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2-p3 1-4 研究報告架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3-p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高齡化社會趨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4 2-1-1 高齡化社會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4 2-1-2 我國高齡化現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4-p5 2-1-3 高齡化對我國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5-p6 2-2 高齡產品類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6-p9 2-3 白金社會介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9 2-4 高齡者「樂」的需求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9 第三章 研究及設計思考 3-1 腦力激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10 3-1-1 風格定位(moodboar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10 3-1-2 KJ 法腦力激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11-p12 3-1-3 脈絡統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13 3-2 訪問及觀察高齡族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14 3-2-1 訪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14-p17 3-2-2 洞察高齡者需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18 3-3 分析使用者歷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18 3-3-1 情境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19-20 3-3-2 使用者情緒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21-p22 3-4 建立服務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22 3-4-1 服務流程設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23-p26 3-4-2 服務藍圖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27 3-5 小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27
第四章 設計開發 4-1 產品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28-p29 4-2 外型草圖/3D 繪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29 4-2-1 草圖初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29 4-2-2 草圖第二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p30-p31 4-2-3 草圖/3D 第三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32-39 4-2-4 草圖/3D 最終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39-p47 4-2-5 最終 2D 平面繪製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48-p55 4-3 概略模型製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p56 4-3-1 模型初版製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p56-p60 4-3-2 模型修正版製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60-p64 4-4 精緻 1 比 1 模型製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p64-p71 4-5 產品品牌規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71 4-5-1 品牌由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p71 4-5-1 海報呈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72-p73 4-5-2 說明書及設計流程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74-p76 第五章 展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77-p82 第六章 總結以及產品未來性發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83 參考文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84-p86 附件一 草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87-p109 附件二 會議記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110-p124 說明書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介紹 工業化的社會持續發展,使多數人變得富裕,生活享受與健康照護水準亦大 幅提升,國民的平均壽命亦逐年提高。高齡者佔人口數比例增加的結果,使臺 灣近年已走向高齡化社會,以高齡者為使用對象的產品設計也成為設計領域投 注更多關注的焦點。對於產品設計而言,高齡使用者的需求,從「健康輔助為 主」的設計觀點,逐漸延伸至「提升高齡者日常生活品質」。對於這群人數愈來 愈多的銀髮族,先進國家陸續有研究提出「樂齡設計」、「橘色設計」等觀念, 此一課題已廣泛引起全球的關注。 多數針對高齡者的產品設計,前提將高齡者假設為生活行動不便,或有某 種生活障礙;因此設計方向多以輔助高齡者生活便利性,解決生活的障礙與不 便為主,例如各項輔具的設計。對於行動正常高齡者的需求考量,則付之闕 如。然而,近幾年日本的研究提出不同的想法,甚至倡導「白金社會」是未來 的趨勢。亦即,高齡者拜健康照護水準提升之賜,並非都是有疾病在身;許多 高齡者除了體能較為衰退之外,不但健康情況良好,食衣住行育樂的日常需求 與一般人無異,呈現多樣化的產品需求。白金社會所描繪的情境,不再以「輔 助高齡」為唯一考量,而是讓高齡者能自給自足,對於社會不會形成負擔,更 不會額外浪費社會資源,甚至可貢獻社會一份心力。 此專題能導入服務設計的概念,依服務模型的推導,從高齡使用者需求洞 察為起始點,進行高齡者的生活研究,透過「白金社會」的概念,探討出讓老 人生活更有意義及享樂於晚年之設計。
1-2 研究動機與研究問題
全球多數國家已面臨高齡化、能源短缺、市場需求動能不足之三大問題, 高齡社會產業研究也漸漸受人注目,於食衣住行育樂各個領域皆有該產業值得 投入設計的要點。台灣已步入如日本之高齡化社會後塵,但也因日本的先例, 讓台灣及早關注此議題。 現有以高齡為主題所設計的商品,多半以輔佐老人健康、回復機能為市場 最大主力商品,例如輔具設計、提醒藥物服用等。其次為防止老人在日常生活 1
上發生意外或事先避免任何受傷之商品或設計。雖然在近期研究中顯現,活用 腦力可減緩老人身心退化,逐漸出現以療癒為出發點設計之高齡者使用玩具 等,但上述設計仍多以顧慮高齡者健康問題,盡量提出生活協助或避免傷害的 想法為設計主軸。這類的設計手法,似乎是假設因高齡者會產生生活問題,設 計師進而以創新的想法解決此一問題;基本的使用情境仍停留在讓圍繞高齡者 的家人充滿生活上之壓力及不便,也無形地浪費許多國家社會資源。事實上, 高齡者並非都是須要看護的族群,除了照護與避免傷害之外,對於他們生活上 的真正需求,更需要深入的洞察與分析。 基於「健康的高齡者」人數逐年增加,他們的生活型態卻經常遭受誤解, 近代日本逐漸推導「白金社會」之創新概念,提出如何讓老人自主以及享受後 半人生,此一趨勢逐漸影響高齡使用者的產品設計,針對更多樣的高齡需求進 行研究。首先,對於多數高齡者而言,因兒女多已成家另立門戶,少了未成年 兒女的羈絆,高齡者更應開始追求快樂且高品質的的生活。「白金社會」強調讓 老人獨立自主,不成為兒女生活負擔,改變世人對於高齡者皆臥病於床的刻板 印象。例如:與老伴旅遊,走訪年輕時未見的世界;甚而老當益壯在退休之後仍 為社貢獻等等……。不再被認為老而無用,而是能跟隨社會腳步,以正向思考 共同參與多元活動,積極與生活週遭之人事物互動。
1-3 研究範圍及研究步驟 1.研究範圍 高齡族群生活中不可獲缺之食衣住行育樂等需求,其中,為了增進高齡族 群與社會聯繫,並且鼓勵高齡者嘗試更多室外活動或社交行為,以利身心健 康。更凸顯「樂」的重要性。針對此一需求,故本研究將以「樂」的話題為探 討主要內容。 2.研究步驟 研究步驟中,第一階段為蒐集目前相關高齡趨勢文獻,針對「白金社會」 議題加以探討,強化日後設計論點。 第二階段蒐集現有相關產品並以產品屬性分類,觀察產品與高齡者需求間 關係,依據產品屬性分類分析現有趨勢,並討論對高齡者有益但尚未商品化之 觀念。 第三階段則為設計思考及觀察,親身訪談、觀察高齡者,實際了解高齡者 生活需求,再經設計思考演練,提出確切的對應方法,以及發想出產品雛形。 第四階段為設計思考後續的草圖繪製。藉由圖面彙整設計思考結論,並進 入產品外型描繪。另外對於細部產品服務內容及情境依使用者觀點描述。 2
第五階段由草圖進入模型製作,以 PU 磨製、ABS 加工製作外型,檢視產 品型態和功能,以及評估高齡者使用此產品是否有不當之處,證明產品確實可 解決高齡者需求。 為追求外型及使用功能完整度,第四及第五階段需重複數次,以利後續設 計執行流暢。 第六階段實體模型製作,確認最終產品外觀比例及功能後,開始製作實體 模型,讓原先的設計概念實際化。圖(一)為研究步驟流程圖。
(圖一)研究步驟流程圖
1-4 研究報告架構 本研究報告架構:第二章為文獻探討,此章節中分成高齡化社會趨勢、高 齡產品類別、白金社會定義等三節。首要探討目前高齡化社會趨勢,及區分現 有高齡產品的屬性,以了解相關高齡的議題,再對照日本三菱株式會社提出的 「白金社會」概念,分析其觀念之差異,並且試圖找出不能的設計機會。 第三章研究及設計思考,此章節整合 moodboard、腦力激盪、POV 族群分 析、服務接觸點(touch point)、顧客旅程地圖(customer journey)、服務藍圖等設計 思考,並以使用者/高齡者為中心(user center)思考如何讓其自立自足,不須仰賴 他人,又能同時解決其真正需求。 第四章則進入產品設計開發及產品品牌規劃。由上述章節作為設計發想的 依據,分為產品概念、草圖繪製以及模型製作,共三個設計發想過程。產品概 3
念與繪製產品外型同步進行,確立產品核心之後,再思考產品之人因工程,並 以縮小比例製作概略模型,以利檢討外型及其功能。外型確認後,進行實體模 型製作。主要以玻璃纖維加上 POLY(樹脂)製作產品外型,輔為 ABS 加工製 作。最終以實景、使用情境陳述產品語意。最終加入產品品牌規劃,將產品規 模化,以及再定義產品本身意涵。 第五章則為展覽。經一串設計研究及製作後,參與三個展覽,分別為台中 Zero 孵空間展、台北新一代設計展、台中 A+創意季。並且,受邀至松菸的「後 浪來襲-新生代設計展」。 第六章為總結及產品未來性探討。此章統整專題企劃案,及思考產品之未 來性。 實證結果顯示高齡產業可跳脫以往對於高齡使用者的刻板印象,經由服務 設計方法了解高齡者所需,可設計符合高齡者需求之產品或服務。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文獻資料中,已呈現樂齡產業發展逐漸從被動的供給,轉向讓高齡者自 己追求更好的生活。在此趨勢下,高齡者的使用經驗應被重新探索,特別是他 們的生活型態應更深入的研究。對於高齡者的需求,若只有針對健康機能問 題,將會侷限高齡使用者的自主性,限縮高齡產業發展的可能性。若設計中能 包含讓老人有自己的生活形式以及預防醫療等議題,「白金社會」將更能如其名 的讓高齡者與其身邊的親友皆能享受高品質生活,而非陷於高齡化社會的恐 慌。因此,本研究嘗試導入服務設計的方法,以白金社會需求的探索,推導可 行之服務模型,並以實際設計高齡者日常生活用品作為驗證。
2-1 高齡化社會趨勢
本章節中又分為高齡化社會定義、我國高齡化現況、高齡化對我國影響。針 對高齡化社會趨勢探討,蒐集各文獻資料和數據,並統整以及分析其設計機 會。 2-1-1 高齡化社會定義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 百分之七時,稱為「高齡化社會(ageing society)」;達到百分之十四時稱為「高齡 社會(aged society)」,若老年人口比例達到百分之二十時,則稱為「超高齡社會 (super-aged society)」。 2-1-2 我國高齡化現況 4
據國發會在 2014 年 2 月提出「中華民國 2012 年至 2060 年人口推計」,台灣 人口結構即將面臨重大變化。國發會推估 2016 年開始,台灣超過 65 歲的老年 人口將超過 14 歲以下的幼年人口,老化指數超過 100%,到 2060 年,老化指數 將高達 401.5%,老年人口約為幼年人口的四倍,年齡中位數是 57.4 歲,將是全 球僅次於日本第二老的國家。內 政 部 統 計 處 也 表 示 :「 就 民 國 106 年 統 計 , 目 前 台 灣 還 屬 於 「 高 齡 化 社 會 」, 預 估 在 民 國 107 年 , 老 齡 人 口 占 總 人 口 比 例 將 達 到 14.53%, 則 符 合 聯 合 國 世 界 衛 生 組 織 定 義 , 正 式 邁 入 高 齡 社 會 」。 圖 (二 )為 2014 至 2061 年 的 中 華 民 國 人 民 推 計 圖 。
(圖 二 ) 國 發 會 之 中 華 民 國 人 口 推 計 2-1-3 高齡化對我國影響 邁入高齡化社會對我國之影響如下: 1.經濟負荷 人口高齡化導致勞動人口的成長逐漸減緩,勞動者比例下降。因勞動者 比例下降,生產動能隨之下跌。另外,為維持各種老年津貼及補助,需投入大 筆國家資金,僅此便,已對國家經濟產生壓力。 2.醫療資源耗費 高齡者不可避免身心逐漸衰弱,嚴重者甚至病症纏身。因此如果大多數高 齡者倚賴社會或政府提供照護,醫療資源必然增加,其中,更需要龐大的醫療 人員,協助高齡者維持良好身體機能。 3.居家照護需求 由於人口結構與經濟型態的改變,家庭照護之人力明顯不足,大都聘請外 籍看護照顧家中老年。或藉由政府提供的高齡人口福利,包含居家照顧服務、 送餐服務、日間託老等來照護高齡者,但上述服務仍屬起步階段、服務範圍仍 5
顯不足,多依賴家庭形成負擔。 依以上資料可得知未來年輕人負擔越來越重,若老化現象持續上升,高齡 人口與其週遭的親友皆會面臨物質與精神上難以負荷甚至超載的生活壓力。以 往產品設計只停留於協助高齡者健康、肢體輔助之觀念,也將因應新的高齡社 會需求而改變。高齡者在身體健康狀況大致良好的情況下,都應朝向自主、獨 立且愉悅的生活邁進。這也是為高齡者設計(Design for elderly)未來的真義。
2-2高齡產品類別 為了更了解高齡產業領域的現況,本研究先蒐集市面現有相關高齡者之產 品,並將其分類,分類項目有:1)活化高齡者身心設計,2)輔助高齡者行動設 計,3)認知障礙之輔助設計,4)預先提醒高齡者身體狀況之設計,5)高齡專用玩 具設計,及 6)其他療愈性商品。以下為本研究搜尋目前為高齡所設計的常見商 品類別,歸納並舉例如下: 1.活化高齡者身心設計 高齡者通常血液循環較為不順暢,可透過輔助產品來刺激體內循環如圖 (三):腳底穴道按壓、圖(四):輔助腳底不再冰冷之自動發熱墊,及圖(五):行走減 緩腳底負擔器具。
圖(三) 腳底穴道按壓
圖(四) 自動發熱墊
圖(五) 減緩腳底負擔器
2.輔助高齡者行動設計 高齡者手腳的活動逐漸減緩靈活度,在使力上也有些困難。下列圖(六)設 計能讓高齡者站立時能有支撐柱,供他們輕鬆站起;圖(七)為協助食用餐具能 方便握取;而圖(八)則以人因工程設計輕鬆握取餐具,降低施力需求。
6
圖(六) 站立支撐柱 圖(七) 食用輔助餐具 圖(八) 食用輔助餐具 3.認知障礙之輔助設計 認知障礙雖然可能出現在各種年齡層,但高齡者有認知障礙困擾者仍居多 數。下列輔助設計可廣泛使用於不同年齡之認知障礙者,當然亦適合高齡者使 用,如圖(九)、圖(十)之設計概念,加強使用者認知。
圖(九) 認知障礙之輔助設計
圖(十) 認知障礙之輔助設計(示意圖)
4.預先提醒高齡者身體狀況之設計 平日之健康狀況經常被高齡者忽略,往往都在情況惡化之後才警覺,錯失 治癒的良機,對於高齡者而言是非常危險的。因此日常生活也需要提醒、預防 的器具,隨時能夠提醒高齡者身心狀況,加以注意。如圖(十一)為隨身配戴之 測量血壓計;圖(十二) 具可偵測並提醒體內是否缺水之功能。
7
圖(十一) 測量血壓計
圖(十二) 提醒補水計
5.高齡專用玩具設計 屬於樂齡設計中,不一定是為行動不便的高齡者所設計的商品。如研究顯 示:高齡者多活用腦筋,伸展筋骨,可減少老化,例如圖(十三)。此類屬於高齡 者遊戲的遊戲或玩具,在動腦期間亦可以增進與家人的感情,例如圖(十四)、 圖(十五)。
圖(十三)高齡者玩具例 1 圖(十四) 高齡者玩具例 2
圖(十五) 高齡者玩具例 3
6.其他療愈性商品 從上述商品的例子中,可發現高齡者在生活中需注意或需被注意之處,包 括血液循環不順暢、坐立不方便、身體健況未受到關注等。除了上述現有商 品,其它如園藝相關、寵物相關、文具、禮品、家具或滿足特殊興趣之產品 等,雖非提供健康照護或輔助功能,但是亦有心靈層次的療愈效果,對於提升 高齡者生活的自主性與愉悅感有極大助益,值得設計領域更多的研究與探討。 現有高齡產品多為「輔助型設計」,其中更注重安全,但在第五類別及第六 類別有不同的設計概念,前者以「預防」 代 替 「輔 助 」; 後 者 則 不 著 重 於 實 際 功 能 , 更 以 心 靈 層 面 設 計 。在上述各案例中,亦發現產品外觀皆是圓潤 8
的、多彩的、符合人因工程的。本研究亦推論高齡者較能接受此類外觀的產 品。因此,後續的產品外觀設計將參考現有的外觀設計。
2-3 白金社會介紹 在 2013 年由東京大學校長小宮山宏提出的新概念「白金社會」,意指在國家 已確保國民基本食衣住行的滿足與壽命延長時的社會情境。當物質不再匱乏, 在「量」上獲得滿足後,應開始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社會大眾也應開始不只 追求照護高齡,而是要能使其健康自立,形成以人為本的健康老齡社會,既不 造成社會、家庭負擔,且能持續貢獻一己之力,形成一個長壽社會。 日本三菱綜合研究所的研究報告亦指出,現代為解決老齡化問題,也許可 從兩方面入手,一是社會保障制度,二是開發節能設備、電動汽車、照料機器 人等技術方面;但是這兩方面實施的手段都需要花費巨額費用。更重要的是, 即使通過上述手段解決了問題,之後社會能否像我們所希望的方向發展仍是未 知數。因此,多數的國民所嚮往的社會,應該是日常生活不會對地球環境、社 會或家庭造成負擔,老年生活可自行供給,不再是以往僅臥病在床要旁人照 顧,而是可以自由度過健康而長壽人生的生活狀態。 為了倡導此觀念,台灣與日本也開始合作發展「白金社會」藍圖延伸,分 別設定出能源設法自給自足、創造活力長壽社會以及新世代農務商業等三大方 向。對於未來「白金社會」的情境,可著重於:一來減少高齡者在社會上出現的 問題,二來可鞏固社會正常運作,使老人也能有貢獻,不需完全藉由青壯年支 撐。甚至在醫療方面,可以發展出「預防醫療」的策略,讓老人提前健檢身體 狀態,盡早進行治療或者輔具使用來改善生活,避免事態嚴重後增加後續的負 擔。
2-4 高齡者「樂」的重要性 高齡者在食衣住行育樂之中,通常以食、衣及醫療、照護等方面較為被關 注。事實上,高齡者「樂」的需求,更需要被重視。有研究和統計數據指出。 高齡者若長期待於家中,進而活動受限或與外界斷連,容易導致其身心功能衰 退,長久來更造成其家人負擔及社會負擔。 因此,研究指向高齡者應多參與休閒活動。參與休閒活動對高齡者的生活 調適具有很大且正面的影響,亦可促進健康、建立自信。休閒活動可讓高齡者 有生活重心、擴展生活經驗,更促進高齡者適應晚年生活。另外,多數研究文 獻表示,應鼓勵高齡者多踏向戶外,讓高齡者有一生活重心,亦加強其與外界 社交行為。因此,本專題將針對高齡者「樂」的行為調查。 9
第三章 研究及設計方法 本專題以內部腦力激盪,發想設計機會點,再針對機會點訪問及觀察高齡 族群,並隨筆紀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而統整成使用者歷程,再推導出服務 藍圖,最終提出「休閒農耕」一整服務系統。服務系統包含:產品設計、軟體 設備應用、服務場域規劃等。研究步驟中,首先近身觀察高齡者,陸續分析使 用者歷程、建立服務藍圖,再依以上得出的論點設計產品。設計產品時,結合 模型製作進行細部更正,以利檢討修改。讓高齡者可藉由此服務設計,更增進 高齡者戶外活動次數。以下為研究方法詳述:
3-1 腦力激盪 在進入近身觀察高齡族群前,本專題將以腦力激盪方式,激發更多不同思 路,並且驗證「休閒農耕」是否值得深入研究。腦力激盪中採用風格定位 (moodboard)、KJ 法腦力激盪。最終整理腦力激盪後之結果。 3-1-1 風格定位(moodboard) 由本專題企劃組員統一選擇風格,其中再選出「慢活的」、「內斂的」、「簡 約的」展現未來風格定位。「慢活的」、「簡約的」供使用者一舒適的感覺,並減 少顏色重複性及複雜化,更能讓高齡族群接受。至於「內斂的」則想表現有內 涵的,讓產品與服務皆有細膩之處。以下為風格定位(moodboard)。
圖(十六) moodboard 10
3-1-2 KJ 法腦力激盪 「 KJ 法」(Kawakita Jiro Method)又稱 A 型圖解法、親和圖法。1965 年由 日本東京工業大學教授及人類文化學者川喜田二郎(Kawakita Jiro)所提出。 「KJ 法」以卡片記錄形式,迅速掌握未知領域的實際情況,並協助設計者找出 解決問題。另外,「KJ 法」助於設計者歸納想法,以及統整出可設計點。 步驟中,將各自想法寫入便利貼,並把相似想法的便利貼歸為一區。之後, 討論便利貼的相關性、相斥性。最終歸納解決問題的方案或顯示最佳設想。 以下為討論「 KJ 法」之照片:
圖(十七)討論照片-1
圖(十八)討論照片-2 11
如圖(五)為「 KJ 法」第一階段便利貼統整圖-
圖(十九) 第一階段便利貼統整圖 「 KJ 法」第二階段便利貼統整圖。第二階段便利貼由第一階段便利貼統整而 出,並分為「 特性」及「 社交」兩大類。
圖(二十) 第二階段便利貼統整圖 12
3-1-3 脈絡統整 以上述「 特性」及「 社交」兩大類,統整最終設計目標。 圖(二十一)則為便利貼統整文字檔:
圖(二十一) 便利貼統整 依「 KJ 法」發現高齡者退休後的休閒活動大多與園藝相關。包含盆栽栽 種、庭院園藝、小型菜園等。而本專題將選擇「戶外小坪菜園栽種」作為探討 主題,並且觀察高齡者戶外栽種時所遇問題。後續由「休閒農耕」為探討主題 之簡稱。
13
3-2 訪問及觀察高齡族群 以近身觀察高齡族群為主,深入了解高齡族群農耕時發生的設計點,更探 討高齡者與他人之互動關係。本專題將生活中的「樂」限縮至「休閒農耕」的 研究範圍,強調不以大量生產為主農耕,而是提供高齡者退休後休憩的活動。 研究中使用 Persona、洞察高齡使用者需求、親自訪談等方法,找出高齡者在 「休閒農耕」所遇問題,並思考解決辦法。 3-2-1 訪談 針對符合「白金社會」以及「休閒農耕」的高齡族群研究。下方列出兩位 符合上述條件之高齡者,並記錄對談結果:
訪談對象一
日期:2016/10/02 時間:16:20~16:40(共 20 分鐘) 訪問地點:阿嬤的田裡 訪問工具: 紙筆當場紀錄、手機拍照(經本人許可) 訪問對象:畢製組員吳浚宸的阿嬤 年齡:67 歲 身心狀況: 健全。但因膝蓋功能退化,醫生曾提醒不可以過度使用膝蓋。 日常生活: 兒女皆已成家,僅與丈夫同居。生活平凡,偶爾到田附近跟其他人分享生活。 個性: 開朗、勤奮、能變通、隨遇而安 田附近環境: 約 2 坪半左右的田地,田地旁邊有養殖賽鴿,味道不是很好,經常有蚊子或蒼 蠅在附近飛。在路口處有一走道,走道下方是水溝,平時都會從上方的水壩供 應水源。種植的菜為多樣性,會依季節種菜。土壤上面充滿很多螞蟻。 14
對話紀錄:
1. Q 種田時有什麼很麻煩的? A 拔草吧!拔了還是會一直長,所以要一直拔,否則會影響菜的成長。 2. Q 拔起來的草要丟哪,燒掉? A 不會燒掉。草上有籽的會丟遠一點(不會影響菜的地方),如果沒有籽的就會直 接放在上面當肥料。若邊邊的草太多,就會使用除草劑(前提是要離菜遠一點) 3. Q 所以肥料都是自己拿現有材嗎? A 對阿!像是那些爛掉的菜或皮就可以拿來當肥料。家裡的廚餘也可以當肥料, 但那些要放在桶子裡放一小陣子,之後要施肥時需要倒入水稀釋(比例約 1:1) 4. Q 可以開桶子看看嗎? A 別,裡面通常都會生蟲。 5. Q 那還有什麼困難的嗎? A 其實都還好,翻土吧!要把土推成一墩一墩的,讓多餘的水可以留在凹朝處, 而且吐一定要翻到鬆鬆的,菜才種的活。 6. Q 阿嬤你都哪時候來這邊種菜阿?來一次都待多久? A 哪時來不太一定阿!有空就來!但大都是下午兩三點吧。一次都待多久?累了就 回家啊!不一定都待多久!但平均是兩三個小時吧。 7. Q 哇!下午來種菜會不會很熱啊? A 還好!剛好旁邊的房子陰影可以遮陽。 8. Q 通常種菜的人多會坐在小椅凳上嗎? A 看人拉!因為醫生跟我說不可以蹲著,所以我就去找這小椅凳來。我把田墩的 凹朝挖寬一點,剛好讓椅凳卡在凹朝。田墩剛度堆到剛好我順手的高度,這樣 做事比較省力。 9. Q 這些事有人教你嗎? A 自己想阿!每個人的做事型態不一樣。阿有一些不懂的就會去問附近的人。 10. Q 阿你的水源是從旁邊水溝來嗎? A 對阿!但因為颱風,上方的水壩停水(避免過多水導致農田灌水),所以現在水 溝裡不流動,很髒。 11. Q 颱風來會有甚麼麻煩? A 會把菜阿樹阿吹壞。像那美人蕉也快倒下來,所以我要趕緊把他固定好(拿木 板)。也有很多菜爛掉阿。 12. Q 種菜時如果有垃圾怎麼辦? A 如果是會爛掉的就直接丟田裡當肥料阿,阿如果是要回收的就會帶回家,不 過不多啦。 13. Q 你的工具都放哪阿?如果有一個收納的地方專門放你工具覺得如何? A 我工具就放在入口旁阿(在洗手台底下)。當然比較好啊,有收納一定比隨便放 還好! 14. Q 工具壞了怎麼辦? 15
A 先自己修修看阿!不行就只能買新的。 15. Q 如果說你帶來的水或食物沒了你怎麼辦? A 就回家阿! 訪談二
日期:2016/10/02 時間:17:01~17:48(共 37 分鐘) 訪問地點:阿嬤朋友的田裡 訪問工具: 紙筆當場紀錄、手機拍照錄影(經本人許可) 訪問對象:畢製組員吳浚宸的阿嬤的朋友 年齡:80 歲 身心狀況: 健全。 日常生活: 與僅有的兒子居住,兒子四十不惑,還尚未結婚 個性: 擔憂、堅持、勤奮、獨立、自行解決任何事 田附近環境: 不到 1 分大的田地,但大都是租給其他人,自己種菜的田約 5 坪。種菜處約一 米多上方有條水溝(通第一位阿嬤田旁的水溝)。環境較空曠,也較無蚊子蒼 蠅。 對話紀錄:
16. Q 種田時有什麼很麻煩的? A 拔草,很麻煩,像我剛剛就拔了一堆(指旁邊的走道上)。 17. Q 阿嬤你都哪時候來這邊種菜阿?來一次都待多久? A 不一定阿,有時透早 5 點就來啊,中午就回家煮飯阿,休息一下下午再來 啊。甚至有時候直接做到晚上阿。 18. Q 妳都是種甚麼菜阿? A 跟著季節種阿。 19. Q 那你種子都哪來的啊?會知道甚麼季節種甚麼阿? 16
A 就去豐原的種子店裡買阿。當然會知道阿!我從以前吃菜吃到現在! 20. Q 會不會買到不會種的菜阿?你會怎麼解決? A 自己種阿!反正種下去再說,種壞下次就知道怎麼種了!最近的菜都很難種。 21. Q 最近的菜都很難種是怎麼說? A 氣候阿!怪怪的,所以很難種。 22. Q 阿嬤你種菜都是一直彎腰種喔? A 對阿!要我坐著我就不會種了,哈!累了就坐在田墩上阿。 23. Q 你工具壞掉怎麼辦? A 直接買新的! 24. Q 你的工具都放哪裡啊! A(笑)藏在那裏(指一處被帆布蓋住的大箱子),怕被偷阿! 25. Q 如果有一個收納的地方專門放你工具還有付鎖覺得如何? A(笑)當然好啊! 26. Q 阿嬤你是覺得這樣比較安全還是方便阿? A(笑很久),當然是比較方便拉! 27. Q 如果說你帶來的水或食物沒了你怎麼辦? A 就回家阿! 28. Q 如果說你沒有工具,你會願意花 10 塊跟人家借工具嗎? A 沒人會借你啦!都自己要買。 29. Q 你的水源都從上面的水溝來嗎? A 對阿!(有影片)要自己挑,如果水溝的水不夠也是沒辦法挑。 30. Q 你會跟人家交流種菜嗎? A 會阿!他(指浚宸的阿嬤)都我教的阿!偶爾也會跟人家分享要怎麼煮菜。 31. Q 阿嬤!你會覺得鋤頭很難用嗎? A 還好!這支是祖先留下來的!但可以輕一點會比較好做事! 32. Q 你還會覺得哪裡很煩的嗎? A 喔會一直被螞蟻咬!真的很煩! 詢問兩位高齡者後,整理幾點高齡者農耕現象,如下: 1. 高齡者不適合屈膝,應給予一小椅凳,供高齡者種菜時使用。 2. 工具沒有一固定點可以放置,甚至擔憂工具被偷走。 3. 私人用品無一處可放。 4. 種菜時容易受蚊蟲干擾。 5. 會與人分享種菜。 6. 使用廚餘製作肥料。
17
3-2-2 洞察高齡者需求 根據上述「訪談」調查,分析高齡者農耕時所遇問題: 1.工具放置 兩位高齡者的農耕工具皆無專為工具置放區,一位高齡者甚至是隨處放置工 具。若有處為工具置放區,必然提升高齡者農耕流暢度,亦不容易遺失工具。 2.高齡者體力限制 「休閒農耕」雖多以白金社會之高齡族群為主,但高齡者依舊有許多身體受 限。例如:無法久蹲、彎腰、長期站於田裡、使用過重器具等。因此設計中需 有一處供高齡者休憩。又或,簡化農耕步驟,讓高齡者耕種時更輕鬆。 3.耕種技術方面疑問 根據兩位高齡者提出,若遇上耕種技術問題時,首要為自己想,再詢問他 人。本專題認為「詢問他人」是社交行為之一,可透過「詢問他人」與他人互 動、分享經歷,甚至有相互照應的舉動。 4.蚊蟲干擾 「休閒農耕」應提倡有機農作,因此無可避免害蟲侵入。更在訪談當中,兩 位高齡者明確提出期許有預防蚊蟲之設計。 亦根據農耕所遇問題中,提出設計要點。 1. 有一收納工具的空間。 2. 「休閒農耕」專指小坪耕種,並且以享受樂趣優先。進而可使用簡易的小工 具。例如:手持鋤頭、耕用剪刀、鐮刀等。 3. 應提供小椅凳。 4. 有一放置私人物品空間,讓高齡者隨時拿取。私人物品包含水瓶、毛巾等。 5. 減少高齡者提重。 6. 需有一處可供高齡者休息。不應直接坐入田中或水溝旁。 7. 可設計避免蚊蟲的機制或物品。 8. 簡化取水步驟。 9. 多促進高齡者與高齡者間的互動。
3-3 分析使用者歷程 為改善高齡者農耕時所遇問題,及強化「休閒農耕」特性。本專題嘗試列 出其解決措施及方法,並透過使用者歷程(customer journey)呈現設計初想。 使用者歷程(customer journey)需設定一族群,並針對其族群行為作事件模 擬。因此,擬一高齡者做 Persona 人物分析,並採用此人物分析為使用者歷程 (customer journey) 對象。
18
3-3-1 情境分析
圖(二十二) 情境分析圖
「白爺爺」為本專題為使用者歷程(customer journey)所設定的使用者,並依「白 爺爺」一天的生活為本專題探討重點。「白爺爺」一天的生活中含起床到農舍、 開始田裡工作、休息、整理環境、回家、與鄰居互動等舉動。再根據使用者舉 動分析問題及設計機會。以下為「白爺爺」的使用者歷程(customer journey)。
19
圖(二十三)顧客旅程地圖 使用者歷程(customer journey)設定此使用者需搭乘公車抵達農舍,抵達農舍 後,開始準備耕用工具,備完畢後即至農田裡工作。此次下田目的為農作物收 成。收成完畢剛好為中午休息時間,使用者則返回農舍裡吃飯休憩。約兩小時 後開始整理農舍以及收成好的農作物,最後再提著農作物搭公車,結束一天的 工作。回家吃飯後再出門與鄰居分享農作物,約一個半小時後再回家休憩。 上方使用者歷程條列出,使用者「農耕」時的行動、對應地點以及使用的用 具。並在下一小節中分析使用者情緒,及行動中遇到的困難點。
20
3-3-2 使用者情緒分析 根據圖(二十三)顧客旅程地圖的使用者行動分析,加入簡易表情符號表示使 用者執行行動時的情緒,再由使用者情緒詳述情緒轉換之原因。其原因即是設 計機會,供後續產品開發發想。以下圖(二十四)為使用者情緒分析圖:
圖(二十四)使用者情緒分析
21
下列為設計機會點統整: 1. 等待公車的時間相當無聊,是否有一活動或設施供使用者打發時間。 2. 農田周遭環境不安全,如何讓使用者耕種時更安全。 3. 有一空間可放置工具。 4. 期許工具可再好使用一點。 5. 工具借用是否有不見的疑慮。 6. 是否提供簡易種田手冊,教導使用者如何種田,讓使用者耕種更順手。 7. 田附近可以提供水、糧食等。或者,提供一處讓使用者放置水瓶、糧食等。 8. 應有一舒適處讓使用者休憩。 9. 垃圾應集中放置,並固定時間收拾垃圾。 10. 可有盥洗處。 11. 攜帶作物是否有更方便的形式。例如:設計輕便提袋、菜籃,或宅配回府。 12.供使用者與使用者間交流的空間,增加社交行為及分享 經過使用者歷程分析後,更深入了解研究對象(即高齡使用者)的行為模 式,並以使用者為中心(user center)得知使用者真正需求。在下一節將以服務設 計角度,開發一服務系統符合使用者需求及期許。
3-4 建立服務流程 根據上節分析的設計機會點,設計一套服務流程。此服務最終目的為:讓 高齡者藉由「休閒農耕」活動多與外界互動、分享,更使得高齡者身心保持健 康。因此,本專題設計一服務中心,提供無田地卻想農耕的高齡者,租借小坪 田地。亦由服務中心提供農用工具箱,以及簡易種田資訊,更設立多項休憩空 間。以上服務因規格化,可使高齡使用者不須擔心田地環境安全、工具攜帶、 休憩場所。甚至促使更多社交行為,及相互交流。 3-4 此節再分為「服務流程設定」、「服務藍圖建立」兩小節。「服務流程設 定」以服務流程說明、服務項目設定為主;「服務藍圖建立」則分析前後台與服 務使用者的相互關係。
22
3-4-1 服務流程設定 如下圖為服務流程關係圖:
圖(二十五) 服務流程關係圖 項目說明: lobby 服務中心– 提供會員租借田地、工具箱,以及基本糧食、水源。並設有休憩空間、 交誼大廳、簡易烹飪處、盥洗間等,讓高齡者有一舒適空間休息。若耕種或休 憩時造成的垃圾,則統一給予服務中心丟棄。 「休閒農耕」目的不以量產為主農耕,因此 lobby 服務中心租借田地以 1 坪為一單位。整個服務系統應設立於都市旁郊區,既有寬闊場域,亦不遠離 都市。 tool box 工具箱為本服務設計的產品項目。若高齡者需使用時,可藉由 lobby 服務中心租 借服務租出戶外,使用完畢後可歸回服務中心。產品中亦有簡易教學手冊,讓 高齡者輕鬆上手,並且輕鬆操作。產品特性及設計概要在下一章詳述。 provider、maintenance worker主要服務中心的服務提供者。 card 會員– 高齡使用者須加入會員,方能獲得服務。租借田地則以月收為主,除田地 23
租金外其餘能享免費服務。 member、members– 期盼各高齡使用者在使用任何服務時,可相互交流、互動,甚至相約一同 行動。 下圖為服務範圍平面示意圖:
圖(二十六)服務範圍平面示意圖 lobby 服務中心草圖示意:
24
圖(二十七)草圖示意 1
圖(二十八)草圖示意 2
圖(二十九)草圖示意 3
25
lobby 服務中心平面配置示意:
圖(三十)平面配置圖 1
26
圖(三十一)平面配置圖 2 3-4-2 服務藍圖建立
圖(三十二)服務藍圖
3-5 小結 藉由上述腦力激盪、訪談、使用者歷程分析、服務流程的研究,深入了解 高齡者的生活需求,以及探討高齡者目前較缺乏之面相。對於後續的設計思 考,本專題以高齡者「休閒農耕」此活動,規劃一完整的服務系統。依服務系 統滿足高齡者「休閒農耕」時產生的需求,更藉由服務系統促成更多社交行 為。如此一來,以利高齡者在老年時期繼續接觸外界資訊,亦讓高齡者有自我 目標,進而自立自足,不成社會負擔。服務系統內包含實體產品開發,後幾章 節則詳述實體產品開發過程,以及產品與服務間的相互關係。
27
第四章 產品設計 經由上述章節的動機定義、現有高齡產品閱覽、文獻探討、各設計方法分 析及研究,陸續發想其產品的概念,漸漸產品概念雛型。本章節將其概念產品 化、探討休閒農耕的需求,再藉由草圖繪製、概略比例模型製作、研究其人因 工程。最終則以實體模型呈現,並模擬實際情境。
4-1 產品概念 根據高齡者休閒農耕之需求,需求包含無收納工具的空間、無法久蹲、私 人物品無處放置等。為滿足上述需求,本專題設計一農耕工具箱。其工具箱可 提供簡易工具收納、私人物品存放及乘坐功能。但本專題避免工具重設計,一 方面維修或替換工具較為方便,另方面則減少設計帶來的陌生感,而更親近高 齡者。此外也簡化農耕流程,讓農耕成為此族群休閒的活動項目之一。 工具箱結構中採用胎紋較深的輪子,避免拖於農田而受土壤阻礙。輪子再 延伸伸縮拉桿,其拉桿為一段式伸縮,讓工具箱更容易收納於農舍或家中庭 院。工具箱材質則以 ABS 塑料為主;工具箱背後拉桿由鋁材彎管成型,大幅減 少整體重量。把手為木頭加工,讓使用者握持時有溫暖質感。 另外,此產品不僅能支持服務系統執行,亦能在服務系統外獨立使用。如此 一來,能讓產品使用度增加,更不被侷限於服務系統內使用。 下為產品零件說明(可配合下幾節圖片說明)椅凳 耕種時不免於屈膝久蹲,但考慮高齡使用者不適久蹲,因此設計一椅凳供高齡 者乘坐。不使用時可疊放至產品上,即成一體。 工具區 專放工具用。工具包含小鋤頭、剪刀、鐮刀。 私人物放置區 避免耕種時用髒個人物品,進而規劃一區專放個人物品。個人物品包括水瓶、 錢包、手機等。 水箱 主要功能為施肥器。容器中亦建議提裝液態肥料、或除蟲藥水(辣椒水)。考量 高齡者應避免提重物,本專題選擇將容器容量設計為較少。
28
把手/拉桿 根據本專題研究,發現拉的形式比推的形式還省力。本專題設計把手及拉桿為 拉的形式,並將把手設計較符合大眾手型。 輪子 採用較適用於土壤中的輪子。 產品整體 若將椅凳放置產品上方後,產品整體高度約 45 公分,如一般座椅面高,可當座 椅使用。產品中的把手設計似椅背,供使用者乘坐時倚靠。
4-2 外型草圖/3D 繪製 由產品概念及人因工程來設計產品外觀。產品外觀草圖則分為三大階段, 起初先以功能性思考的外觀造型,再陸續修改外型,並試圖增加曲線。最終才 以草圖最終版作為產品外觀定案。 4-2-1 草圖初版
圖(三十三)草圖初版-1
29
4-2-2 草圖第二版
圖(三十四)草圖第二版-1
圖(三十五)草圖第二版-2 30
圖(三十六)草圖第二版-3
31
4-2-3 草圖/3D 第三版
圖(三十七)草圖第三版-1
圖(三十八)草圖第三版-2 32
圖(三十九)草圖第三版-3
圖(三十九)草圖第三版-3 33
圖(四十) 把手形狀發想
圖(四十一)首版水箱草圖(不採用) 34
圖(四十二)二版水箱草圖
圖(四十三)水箱草圖-1
35
圖(四十四)水箱草圖-2 3D 圖模擬 初版(不採用)
圖(四十五)側視圖 36
圖(四十六)側視圖-1
圖(四十七)正視/測視圖 37
圖(四十八)正視圖
38
示意海報
圖(四十九)海報示意圖
39
4-2-4 草圖/3D 最終版
圖(五十)草圖最終版-1
圖(五十一)草圖最終版-2 40
圖(五十二)草圖最終版-3
圖(五十三)草圖最終版-4
41
3D 模擬
圖(五十四)產品側視圖
圖(五十五)產品正視圖
42
圖(五十六)產品後視圖
圖(五十七)產品示意圖
43
功能示意圖
圖(五十八) 椅凳示意圖、後視圖
圖(五十九)工具區示意圖 44
圖(六十)椅凳示意圖、正視圖
圖(六十一)水箱放置示意圖 45
圖(六十二)產品使用示意圖 1
圖(六十三)產品使用示意圖 2
46
圖(六十四)產品組合圖
圖(六十五)產品系列圖
47
4-2-5 最終 2D 平面繪製圖 產品整體平面圖-
圖(六十六)產品正視圖
圖(六十七)產品側視圖 48
椅凳平面圖
圖(六十八)椅凳正視圖
圖(六十九)椅凳側視圖
49
下方處拉開門平面圖
圖(七十)下方處拉開門平面圖 側視(下方外體)圖
圖(七十一)下方外體側視圖
50
工具區工具分配圖(左上-鋤頭、左下-剪刀、右-鐮刀)
圖(七十二)工具區工具分配圖 工具區工具配置設計-
圖(七十三)工具區三視圖 51
工具區工具配置細節圖-
圖(七十四)工具區上視圖 首版水箱正視圖(不採用)-
圖(七十五)首版水箱正視圖 52
二版水箱正視圖-
圖(七十六)二版水箱正視圖 把手平面圖-
圖(七十七)把手平面圖
53
把手三視圖-
圖(七十八)把手三視圖 後方拉桿三視圖-
圖(七十九) 後方拉桿三視圖
54
產品完整平面圖-
圖(八十) 產品完整平面圖
55
4-3 概略模型製作 4-3-1 模型初版製作
圖(八十一)ABS 製作-1
圖(八十二) ABS 製作-2
56
圖(八十三)PU 製作內部工具區-1
圖(八十四) PU 製作內部工具區-2 57
圖(八十五)椅凳模型
圖(八十六)ABS 製作初版水箱 58
圖(八十七)模型示意
圖(八十八)ABS 製作抽屜 59
圖(八十九)PU 初版拖桿製作 4-3-2 模型修正版製作
圖(九十)模型示意 60
圖(九十一)使用木頭作出箱體基本構造
圖(九十二)模型成形示意 61
圖(九十三)側視圖
圖(九十四)輪子示意 62
圖(九十五)裝入拖桿及輪胎
圖(九十六)審查佈置 63
圖(九十七)審查後合照 4-4 精緻 1 比 1 模型製作
圖(1)PU 雛形 64
圖(2)PU磨製
圖(3)討論圖
65
圖(4)貼製玻璃纖維
圖(5)塗上 Poly(不飽和樹酯)待乾
66
圖(6)補土
圖(7)縫隙補土填平
67
圖(8) 去除內部 PU
圖(9)FPR 模型完成
68
圖(10)磨表面的手拿處
圖(11)將邊緣磨平整
69
圖(12)表面處理平整
圖(13)試裝
70
圖(14)組裝
圖(15)最終成品照 4-5 產品品牌規劃 4-5-1 品牌由來 邁入高齡化的社會,本專題希望增進高齡者之自立自足,以減緩輔助產品 的需要,因此開始蒐集資料,並鎖定休閒農耕的部分著手,而族群為白金社會 71
族群。且將服務及產品定位於:以農耕增進高齡者的活動力,進而提升高齡者 生活的自主性與愉悅感。 本專題將品牌命為「不老農」。意旨不老的農夫,既能清楚定位品牌客群, 亦能展現高齡者不老之語意。 4-5-1 海報呈現
圖(16)海報-1
72
圖(17)海報-2
73
4-5-2 說明書及設計流程書 完整本將收錄在附件,此處只節錄些許內頁。 說明書
圖(18)說明書-1
圖(19) 說明書-2 74
設計流程書
圖(20) 說明書-3
圖(21) 說明書-4
75
圖(22) 說明書-5
圖(23) 說明書-6
76
第五章 展覽 本專題一共參與四項展覽,分別為「校外展臺中 Zero 孵空間展」、「臺北 新一代設計展」、「臺中文創園區 A+創意季」,以及最後的「後浪來襲 新生代松 菸設計展」。以下為各展覽圖片:
圖(24)展覽圖-1
77
圖(25)展覽圖-2
圖(26)展覽圖-3
78
圖(27)展覽圖-4
圖(28)展覽圖-5
79
圖(29)展覽圖-6
圖(30)展覽圖-7
80
圖(31)展覽圖-8
圖(32)展覽圖-9
81
圖(33)展覽圖-10
82
第六章 總結以及產品未來性發展 因全球陷入高齡化社會,致使高齡產業備受重視,市面的高齡產品日益增 多。但市面產品無法避免對於高齡者的刻板印象,多以輔助居多,甚至產品根 本無法滿足高齡者需求。其原因皆出於高齡者需求及困難尚未分析詳盡,對高 齡族群定義還存在刻板印象,導致產品多半僅是設計師自行設計而成。或許產 品開發時有探討、拜訪過高齡者,也收集各大相關資訊,更是在開發時以使用 者為中心設計。但,產品最終卻往往忽略設計評估此段,以致產品的原意與產 品實際功能有所落差。另外,近幾年日本亦推出的「白金社會」,與現有的「橘 色設計」、「銀色設計」大有不同,不同之處在於「白金社會」不以輔助高齡者 為考量,而試圖供高齡者自立自足。本專題則沿用「白金社會」觀念,設計高 齡者可自立自足的生活用品,並期盼將此觀念廣泛帶入高齡產業。本專題也運 用服務設計的思考模式,適度軟硬體結合,讓高齡者使用之產品系統化,更盼 高齡者使用其產品,可滿足需求。系統化的產品亦可讓產品豐富化,以及趣味 化。以服務設計導向產品設計的研究階段,套入多項設計方法,再統整設計方 法得出結果,進行產品概念思考。並且強化產品本身功能,避免產品受限於服 務系統中,亦支持產品獨立販售。 本專題主要以高齡者休閒農耕為設計出發點,設計一簡化農耕過程的休閒 農耕工具箱,以及鼓勵高齡者多從事戶外活動,並在退休後培養一重心與興 趣。亦避免產品套件重設計,可減少生產成本,又能讓產品更融入高齡者生 活。原先產品適用於小坪地耕種為主,以及較以個人專屬使用為目標,但本專 題也期盼此產品,甚至藉由產品增進高齡者與高齡者間的分享與互動,讓高齡 者促進更多社交行為。並期許設立專屬耕種空間,讓產品及服務規模化,方能 給高齡者更高的服務內容。例如:規劃多區小坪數供高齡者租借、休憩處讓高 齡者休息或放置產品等。產品未來性亦能客製化,依高齡者喜好選擇不同顏色 之配件。另外,為與市面商品區隔,未來應增強產品售後服務,例如配件維修 或更新等。 此「不老農-以服務設計探討白金社會之休閒農耕工具箱」較強化設計方法 探討、使用者行為研究,以及訪問使用者需求。因此,在產品的開發階段尚以 圖像、模型呈現為主。雖產品還未納入量產計畫,亦期盼產品未來可量產至市 面販售,並加入更多高齡者使用數據研究。也希望藉此產品,促進高齡者自立 自足,而減緩青年人的照護負擔。
8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李傳房(2006),高齡使用者產品設計之探討,設計學報,11(3),pp.65-79。 劉家勇(2015),銀髮族健康養生產業分析:日本經驗對我國的啟示,長庚科技學 刊,23,pp.143-158。 蔡旺晉(2014),高齡者產品介面操作訓練之研究,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 2(3),pp.259-264。 賴聰慧、蕭坤安(2010),高齡者對於愉悅產品外觀造形認知,工業設計,38(1), pp.56-62。 李奕璋(2016),服務流程模型設計,國立臺灣科技大學,pp2-39 李奕璋(2016),顧客旅程地圖,國立臺灣科技大學,pp5-44 洪千雅(2009),高齡者休閒活動參與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亞洲大學, pp15-167 王碧雲;徐俊雄;李世昌(2011),銀髮族生活滿意度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 刊,10(3),pp37-48 陳肇男(2000),台灣老人之年齡增長與生活滿意度,人口學刊,21,pp37-59
網路資料 國發會 2014 年報告。2016 年 02 月 01 日取自 http://windrivernews.pixnet.net/blog/post/3509921692016%E5%B9%B4%E8%B5%B7%E5%8F%B0%E7%81%A3%E8%80%81%E4%BA%B A%E6%AF%94%E5%B0%8F%E5%AD%A9%E5%A4%9A 弘文高中社會科»地理時事討論。2016 年 02 月 01 日取自 http://geography.freebbs.tw/viewthread.php?tid=243 聖約翰科技大學 校園新聞快遞。 2016 年 02 月 01 日取自 84
http://pr.sju.edu.tw/campusnews/201404/201404-10.html 三菱綜合研究所。2016 年 02 月 01 日取自 http://platinum.mri.co.jp/sites/default/files/page/shoho55_chinese.pdf 株式會社三菱綜合研究所。2016 年 02 月 05 日取自 http://www.mri.co.jp/opinion/mreview/special/201602.html 圖(三) 2016 年 02 月 06 日取自 http://www.ez66.com.tw/TW/weplay%E5%B9%B3%E8%A1%A1%E6%AD%A5%E9%8 1%93%E9%8A%80%E9%AB%AE%E6%97%8F%E5%81%A5%E5%BA%B7%E8%BC%94% E5%85%B7 圖(四) 2016 年 02 月 06 日取自 http://www.pcstore.com.tw/ez66/M15323797.htm 圖(五) 2016 年 02 月 06 日取自 http://www.momoshop.com.tw/goods/GoodsDetail.jsp?i_code=3211487&str_category_cod e=1202300312&mdiv=1202300312&Area=DgrpCategory 圖(六) 2016 年 02 月 06 日取自 http://www.momoshop.com.tw/goods/GoodsDetail.jsp?i_code=3211681 圖(七) 2016 年 02 月 06 日取自 http://www.ez66.com.tw/TW/sanshin%E6%97%A5%E6%9C%AC%E9%80%B2%E5%8F %A3%E9%AB%98%E9%BD%A1%E7%A6%8F%E7%A5%89%E9%A4%90%E7%A2% 97%E5%A4%A7%E9%99%84%E7%A9%A9%E5%AE%9A%E6%8F%A1%E6%8A%8A 圖(八) 2016 年 02 月 06 日取自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1229/444815.htm 圖(九)、圖(十)
2016 年 02 月 06 日取自
http://soyerik.logdown.com/tags/%E9%AB%98%E9%BD%A1%E8%A8%AD%E8%A8% 88 圖(十一)
2016 年 02 月 06 日取自 85
http://id.cgu.edu.tw/files/15-1054-30931,c6022-1.php 圖(十二)
2016 年 02 月 06 日取自
http://www.uwants.com/viewthread.php?tid=16927713 圖(十三) 2016 年 02 月 06 日取自 http://www.ez66.com.tw/TW/weplay%E5%8B%95%E8%83%BD%E5%B9%B3%E8%A1 %A1%E6%9D%BF%E9%8A%80%E9%AB%AE%E6%97%8F%E5%81%A5%E5%BA%B7%E8%BC%94% E5%85%B7 圖(十四) 2016 年 02 月 06 日取自 http://www.ez66.com.tw/TW/weplay%E5%A4%AA%E6%A5%B5%E7%90%83%E9%8A%80%E9%AB%AE%E6%97%8F%E5%81%A5%E5%BA%B7%E8%BC%94% E5%85%B7 圖(十五) 2016 年 02 月 06 日取自 http://www.ez66.com.tw/TW/weplay%E8%B8%A9%E8%B8%8F%E5%B9%B3%E8%A1 %A1%E8%A7%B8%E8%A6%BA%E6%9D%BF8%E5%AD%97%E5%9E%8B%E9%8A%80%E9%AB%AE%E6%97%8F%E5%81%A5%E5%BA%B7%E8%BC%94% E5%85%B7
86
附件一 草圖 前期發想草圖
87
88
89
90
中期箱體模式修正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後期細部把手微調
99
100
101
102
工具箱下方線條微調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水箱
109
附件二 會議記錄
日期:2016/07/16 7/23 日(六)24:00 前交各自搜尋資料的重點整理,共 2500 字。格式為 word 7/30 日(六)前的工作分配→ 雯綺:統整大家的資料重點整理。 浚宸:安排 7/30(六)當天參訪事宜。 #七月十六#星期六#臨時動議 老人生活滿意度分析數據的統整改為"陸續統整"。 會陸續安排統整兼慢慢備齊畢製資料庫。此周則不進行。
ACCD 的設計方法 1.設定目標 2.為何訂這目標(說明) 3.市場研究 4.生態環境分析 5.背景(storyboard) 6.買家分析(buyer analysis) 7.未來設想 8.使用者經驗(persona) 9.市場調查(統計數) 10.初發的感覺 11.Inspiration(moodboard)(必須先確認好 key word) 12.心智圖 13.使用者歷程(加痛點分析) 14.再造 storyboard(畫面設想) 15.設計(先找出競爭者) 16.型態等等
日期:2016/08/06 參訪地點 : 東勢信義養護中心 ( 我媽會載我們去 大家可以坐車到豐原 ) 參訪時間 : 8/7 號 下午 2 點到 6 點 到時候會有一位張社工可以讓我們問問題,他說他們養護中心的老人有很多都 是失能的,能自主的老人比較少,他希望我們第一次去而已不要直接去問我們 110
想要的問題,他建議我們先想個小遊戲有點像自我介紹或是其他方式讓他們先 認識我們,知道我們的背景之類的,像是先去跟他們聊天讓他們覺得我們是他 們的朋友,獲得他們的信任,然後第二次參訪我們在近一步去了解我們想了解 的東西。
日期:2016/09/13 畢製討論 地點:4217 教室 時間:18:00~21:00 討論族群:白金社會之老人(以下簡稱老人) 內容: 1.重新思考首次腦力激盪。將 11 組便條紙組縮至剩 2 組。得到老人特性以及社 交兩大點。 2.以“社交”為核心再腦力激盪。最終分成聚集活動、以個人行為產生與人互 動、分享、互助、聚集場合共五點。(族群為老人對外人) 3.再依上述五點思考老人對後輩(或親戚)以及後輩(或親戚)對老人之互 動。 4.統整上述兩點。老人對外之社交較為主動,甚至不怕生。反之,面對後輩較為被 動 ,或者不擅對話。 5.訂定目標之一:可設計一物使老人對內(後輩或親戚)產生互動。 6.訂定目標之一:以“旅遊”為出發點思考。原因:旅遊此單字與其他腦力激 盪的單字皆可連結(例如-旅遊&分享東西、旅遊&田、旅遊&借物......)。並且 旅遊不限於對外社交或對內後輩(或親戚)互動。 第二次腦力激盪由岡儒整理 ai 檔
田野調查一 日期:2016/10/02 時間:16:20~16:40(共 20 分鐘) 訪問地點:阿嬤的田裡 訪問工具: 紙筆當場紀錄、手機拍照(經本人許可) 訪問對象:畢製組員吳浚宸的阿嬤 年齡:67 歲 身心狀況: 健全。但因膝蓋功能退化,醫生曾提醒不可以過度使用膝蓋。 111
日常生活: 兒女皆已成家,僅與丈夫同居。生活平凡,偶爾到田附近跟其他人分享生活。 個性: 開朗、勤奮、能變通、隨遇而安 田附近環境: 約 2 坪半左右的田地,田地旁邊有養殖賽鴿,味道不是很好,經常有蚊子或蒼 蠅在附近飛。在路口處有一走道,走道下方是水溝,平時都會從上方的水壩供 應水源。種植的菜為多樣性,會依季節種菜。土壤上面充滿很多螞蟻。 對話紀錄: 1. Q 種田時有什麼很麻煩的? A 拔草吧!拔了還是會一直長,所以要一直拔,否則會影響菜的成長。 2. Q 拔起來的草要丟哪,燒掉? A 不會燒掉。草上有籽的會丟遠一點(不會影響菜的地方),如果沒有籽的就會直 接放在上面當肥料。若邊邊的草太多,就會使用除草劑(前提是要離菜遠一點) 3. Q 所以肥料都是自己拿現有材嗎? A 對阿!像是那些爛掉的菜或皮就可以拿來當肥料。家裡的廚餘也可以當肥料, 但那些要放在桶子裡放一小陣子,之後要施肥時需要倒入水稀釋(比例約 1:1) 4. Q 可以開桶子看看嗎? A 別,裡面通常都會生蟲。 5. Q 那還有什麼困難的嗎? A 其實都還好,翻土吧!要把土推成一墩一墩的,讓多餘的水可以留在凹朝處, 而且吐一定要翻到鬆鬆的,菜才種的活。 6. Q 阿嬤你都哪時候來這邊種菜阿?來一次都待多久? A 哪時來不太一定阿!有空就來!但大都是下午兩三點吧。一次都待多久?累了就 回家啊!不一定都待多久!但平均是兩三個小時吧。 7. Q 哇!下午來種菜會不會很熱啊? A 還好!剛好旁邊的房子陰影可以遮陽。 8. Q 通常種菜的人多會坐在小椅凳上嗎? A 看人拉!因為醫生跟我說不可以蹲著,所以我就去找這小椅凳來。我把田墩的 凹朝挖寬一點,剛好讓椅凳卡在凹朝。田墩剛度堆到剛好我順手的高度,這樣 做事比較省力。 9. Q 這些事有人教你嗎? A 自己想阿!每個人的做事型態不一樣。阿有一些不懂的就會去問附近的人。 10. Q 阿你的水源是從旁邊水溝來嗎? A 對阿!但因為颱風,上方的水壩停水(避免過多水導致農田灌水),所以現在水 溝裡不流動,很髒。 11. Q 颱風來會有甚麼麻煩? A 會把菜阿樹阿吹壞。像那美人蕉也快倒下來,所以我要趕緊把他固定好(拿木 112
板)。也有很多菜爛掉阿。 12. Q 種菜時如果有垃圾怎麼辦? A 如果是會爛掉的就直接丟田裡當肥料阿,阿如果是要回收的就會帶回家,不 過不多啦。 13. Q 你的工具都放哪阿?如果有一個收納的地方專門放你工具覺得如何? A 我工具就放在入口旁阿(在洗手台底下)。當然比較好啊,有收納一定比隨便放 還好! 14. Q 工具壞了怎麼辦? A 先自己修修看阿!不行就只能買新的。 15. Q 如果說你帶來的水或食物沒了你怎麼辦? A 就回家阿! 田野調查二 日期:2016/10/02 時間:17:01~17:48(共 37 分鐘) 訪問地點:阿嬤朋友的田裡 訪問工具: 紙筆當場紀錄、手機拍照錄影(經本人許可) 訪問對象:畢製組員吳浚宸的阿嬤的朋友 年齡:80 歲 身心狀況: 健全。 日常生活: 與僅有的兒子居住,兒子四十不惑,還尚未結婚 個性: 擔憂、堅持、勤奮、獨立、自行解決任何事 田附近環境: 不到 1 分大的田地,但大都是租給其他人,自己種菜的田約 5 坪。種菜處約一 米多上方有條水溝(通第一位阿嬤田旁的水溝)。環境較空曠,也較無蚊子蒼 蠅。 對話紀錄: 16. Q 種田時有什麼很麻煩的? A 拔草,很麻煩,像我剛剛就拔了一堆(指旁邊的走道上)。 17. Q 阿嬤你都哪時候來這邊種菜阿?來一次都待多久? A 不一定阿,有時透早 5 點就來啊,中午就回家煮飯阿,休息一下下午再來 啊。甚至有時候直接做到晚上阿。 18. Q 妳都是種甚麼菜阿? A 跟著季節種阿。 113
19. Q 那你種子都哪來的啊?會知道甚麼季節種甚麼阿? A 就去豐原的種子店裡買阿。當然會知道阿!我從以前吃菜吃到現在! 20. Q 會不會買到不會種的菜阿?你會怎麼解決? A 自己種阿!反正種下去再說,種壞下次就知道怎麼種了!最近的菜都很難種。 21. Q 最近的菜都很難種是怎麼說? A 氣候阿!怪怪的,所以很難種。 22. Q 阿嬤你種菜都是一直彎腰種喔? A 對阿!要我坐著我就不會種了,哈!累了就坐在田墩上阿。 23. Q 你工具壞掉怎麼辦? A 直接買新的! 24. Q 你的工具都放哪裡啊! A(笑)藏在那裏(指一處被帆布蓋住的大箱子),怕被偷阿! 25. Q 如果有一個收納的地方專門放你工具還有付鎖覺得如何? A(笑)當然好啊! 26. Q 阿嬤你是覺得這樣比較安全還是方便阿? A(笑很久),當然是比較方便拉! 27. Q 如果說你帶來的水或食物沒了你怎麼辦? A 就回家阿! 28. Q 如果說你沒有工具,你會願意花 10 塊跟人家借工具嗎? A 沒人會借你啦!都自己要買。 29. Q 你的水源都從上面的水溝來嗎? A 對阿!(有影片)要自己挑,如果水溝的水不夠也是沒辦法挑。 30. Q 你會跟人家交流種菜嗎? A 會阿!他(指俊宸的阿嬤)都我教的阿!偶爾也會跟人家分享要怎麼煮菜。 31. Q 阿嬤!你會覺得鋤頭很難用嗎? A 還好!這支是祖先留下來的!但可以輕一點會比較好做事! 32. Q 你還會覺得哪裡很煩的嗎? A 喔會一直被螞蟻咬!真的很煩!
日期:201610/4 時間:17:00 開始 下週會議時間:星二 16:00~19:00(只剩這時間了...)楊雯綺可能又無法參 與討論哩.. 下週進度: 1.浚宸:服務藍圖完成 2.雯綺、岡儒:sketch 一人 10 張(此次以抽取式坐椅工具盒或者固定式坐椅工 具盒發想,可思考坐椅舒適度和結構,但盡可能設計輕巧) 114
3.郁婷:畫 lobby 平面圖、建築外觀(可跳脫老式建築、建議不使用貨櫃屋,讓會 員可享受一般較享受不到而感到有價值,多參考公共建築) 備註:實際面考量僅需查詢到金錢預估及大略涉及的場地即將,其餘可不用。 日期 2016/10/11 時間 18:00~18:45 會議參與人員 全員+老師 會議內容 1.服務藍圖: 可將顧客旅程地圖在詳細化,不需太精簡,可加入更多使用者使 用歷程。 2.產品草圖: 須考慮產品的量體大小、放置東西、座椅高度(不可太低)。 肥料放哪?是否提供?採投幣式或者贈送。 3.小房子設計: 開始思考景觀設計,田地大小及配置方式。是否有停車場、圍牆? 工作分配: 雯綺:顧客旅程地圖、服務藍圖詳細化。 郁婷:室外景觀設計(包含田地、走道......) 岡儒、浚宸:產品設計 sketch 日期 2016/10/11 時間 18:45~19:30 會議參與人員 全員 訂定下次開會時間 2016/10/15 18:00 在找路 1.服務藍圖決定於 10/15 當天一起討論。由雯綺整理。 2.產品內放置物品包含鏟子、鐮刀、剪刀、一空間放各自的水壺,共 4 項。 3.座椅高度設定在 42 公分(含坐面),以利使用者休息用。整體大小盡可縮至精 巧為主。 4.肥料及種子應放在服務台附近(採投幣式或者服務員販賣)。 5.小房子內增加員工儲藏室。(內可放置急救用品、線、支架等等不常使用的東 西) 6.小房子內增設飲水機。 7.鼓勵使用者搭乘交通工具或者此服務專屬接駁車。 8.決議不設停車場,但有一空間可停放接駁車、送貨的車。 9.不需有最外圍牆,但在景觀設計中考慮每會員的地如何區分。 估計會員人數 40 人以內,每會員租田地以 2 坪為下限。 115
坪數更改 1.房子 40 坪(廁所、淋浴間乘以現在的兩倍)、增設倉庫以及放置產品的地方。 2.可種植的田地大小為 80 坪。 總坪數這周六前確定。(包含渠道加走道加空地)。
日期 2016/10/18 時間 18:45~19:45 1.裝菜的空間可獨立出來 ->所以會有幾個是共用的菜籃,考慮到不是每天都有菜收成,因此獨立出來 ->菜籃用推的,需三顆輪子以上 2.工具箱 ->不要有關節 ->造型簡單 ->採用拉式作為工具箱的移動 ->需要有工具凹槽及水桶 ●問題 1.會員 40 位,工具箱不能全部變椅子,要放在哪? 2.水桶容量?或是水管? 3.菜籃幾個? 下週進度 郁:小房子圖,菜籃可能放在外面需與外觀結合 綺:服務藍圖完整化 浚&岡:菜籃與工具箱圖,兩人共 20 張 日期:2016/10/24 時間:16:00~17:00 會議參與人員:全數以及老師 會議內容: 工具箱(40 個): a.工具盤的材質?(目前預定為海綿) b.水桶容量?避免拿起來直接倒 c.總體積小一點為主 d.需老人提重測試 e.目前設定放置位置:要進大廳前的走道上(簡稱玄關) 菜籃(20 個): a.可以朝與房外木搭接結合 116
b.輪子設計須大一點 c.可想像是個單獨存在的椅子 d.目前設定放置位置:房外兩側 工具箱及菜籃共同點: a.盡量不需抬、提 b.還需再更細節化(包含材質、結構、尺寸) c.所有東西必須簡化步驟 平面景觀配置: a.調整房外木搭接為兩側皆有 b.增加道路配置(車子動線以及出入口) c.可有一處為樹林(內亦可設計有涼亭或休憩處) d.圖面需標示門口符號 服務藍圖: a. 目前增設"新手"服務藍圖、"舊會員"服務藍圖、"收成"服務藍圖 b. 在二審時可先表達"新手"服務藍圖即可。之後陸續增加或修正 c. 須把細節再描述清楚 循環圖: 把人畫老一點 日期:2016/10/24 時間:17:00~18:00 會議參與人員:全數 會議內容: 佈置 a.以 a4 張貼為主。估計使用兩個展牆。 分配工作 a.岡儒→sketch 掃描(造型圖 23 張、平面圖 2 張、建築外觀圖 7 張、工具箱 37 張、菜籃 3 張。共 72 張)、調對比色 b.雯綺→服務藍圖修改完畢 c.郁婷→平面景觀配置修改完畢 d.浚宸→負責最後排版 備註:顧客旅程地圖(全開那張)需要整理成電子檔 繳交檔案期限 10/26(三)前上傳、10/27(五)排版交檔給郁婷去印。 佈置時間 10/30(日)前來學校一同佈置(時間未定) 117
日期:2016/11/01 會議內容: 下周開會時間為 11/8(二)晚上 6:30 二審檢討內容 1.著重產品去設計。族群則以通用設計角度思考,優先選較弱勢族群(老人)。 2.退化程度不同的問題,先不考慮。還是以較健康的老人族群為目標,但產品 的功能性依舊要考慮老人使用。 3.工具箱還是先以工具箱外體設計,不考慮內部工具細節。 4.組員需要自行體驗整體服務和產品。 5.產品的人因工程、尺寸須在三審時陸續加入。 6.外型還須在畫。 目前工作分配 1.雯綺→慢慢修正或增加服務藍圖項目(新手、舊手、收成)、協助菜籃設計。 2.浚宸→主要菜籃設計。 3.岡儒→主要工具箱設計。(垂直式思考) 4.郁婷→景觀、室內細部化、協助工具箱設計。 日期:2016/11/8 時間:18:30 會議內容: 1.接續幾周六日會擇一天到田裡體驗種菜。 2.產品(工具箱)脫離服務設計,也可成為獨立產品。但依舊為服務設計一環。 3.在 11/28(三審)前大家持續畫工具箱。 可朝幾方向構圖: A.工具箱功能(確立刪除水桶,並增加水瓢、矮凳) B.工具箱外型 備註: 建議上麥克筆或其他色筆。 4.決定工具箱尺寸約 30X40X42cm(高度不更改、長跟寬則盡量不超過決定尺 寸)。輪子選擇 3 吋~4 吋大小(兩輪)、需設計不讓工具箱直接接觸地面的結構或 零件。 5.其餘放置物品長度(單位為 cm) 鐮刀:24.5~26 內 剪刀:17 鏟子:27 118
水瓢:未知(需以高齡者能提重的容量為主) 花钯:28.5 矮凳:27x19x14 以上型態可觀摩外國工具的型態。 日期:2016/11/23 會議內容: 1.影片製作a.從草圖→草模→實體製作 剪輯後影片長度為 5 分鐘 b.由插畫風帶入各種情景(例如:屋頂、庭園、真正的田、拉著產品過程) 2.工作分配以及自我練習原因:考量個人能力並找出團隊缺點。有兩點特別需加強,分別為平面設計以 及動畫製作。 VIS 浚宸 CIS 郁婷 動畫訓練 岡儒 影片草稿/草圖/找出相似風格影片 雯綺(暫定~如果有其他想法也可以提出=v=) 上述自我練習的進度追蹤在星一必須報告。 日期:2016/11/23 會議內容: 1.時間規劃 二次三審前: 1.服務設計修改 2.外觀設計/定稿 3.熟影片製作軟體 4.建模(放入實際情景) 5.影片流程討論 6.CIS VIS 運作 7.布置討論 寒假: 1.CIS 定稿 2.影片草圖定稿 3.海報定稿 4.布置討論 5.產品實體製作 119
2017/3/10 1.實體製作完成 85%以上 2.海報定稿 3.布置規劃完成 四審至孵空間展覽時間內 1.實體修改以及抵達完整度 100% 2.布置規劃執行 1211 找路小討論 外型篇 #1 功能 外型 舒適度 >決定以"外型"為三審第一要件 #2 椅背/拉桿 合而為一 ( 細節明天說明 ) #3 前輪拿掉,只能拉不能推 #4 成為箱體,只剩輪軸及煞車處有鐵件 #5 水箱決定放在前面,有門 ( 明天詳述 )
日期:2016/12/22 參與人數:4 人 會議概要: 1.外型微修正、定稿(由岡儒上傳圖片) 2.確認精模製作方法 3.確認下周一執行事項 工作分配以及完成時間: 岡儒-外型以定稿圖再微調斜度、比例。 完成時間: 2016/12/24(六) 浚宸-把手外型設計圖。 完成時間:2016/12/26(一) 雯綺-1.中文理念初稿。 完成時間:2016/12/24(六) 2.把手外型設計圖。 完成時間:2016/12/26(一) 郁婷-外型建模。 完成時間:2016/12/26(一) 全體-1.外型定稿再確認。 時間:2016/12/26(六) 2.把手定稿。(可再細微調)。 時間:2016/12/26(一) 2016/12/26(一) 預定進度 岡儒-----拼木完畢 浚宸-----抽屜、門的片材備料以及門的模具製作
120
雯綺-----與浚宸一起備料以及抽屜釘製完成 郁婷-----輪子線鋸完畢以及需的五金配件購買 後續由郁婷建模加彩現加 ps(成情境示意圖)、cnc 雯綺排製海報 岡儒、浚宸則固定負責製作 精模製作方法 拼木(塊狀實體)再洗槽------1.最外觀 2.水箱 CNC-----椅凳 2mm 曲木彎折(需製作模具)-----水箱門 線鋸-----1.兩個輪子 2.把手 3.輪子與外箱接桿 平板-----工具箱門 片材釘槍組合-----1.置物抽屜 2.放置水箱的外盒(避免將水箱收回向後倒) 木頭貼印刷圖--------工具盤內的工具 壓克力空心管+木棒(吸管+竹筷)------把手伸縮桿 全體製作完畢噴漆塗裝 日期:2016.12.26 完成進度: 1.備料完畢 2.拼木完畢(明天 cnc 及鑿洞) 3.輪子切完(剩鑽洞、磨) 4.把手再畫。星三交圖、線上討論 5.箱體確認完畢 日期:2016/12/29 會議參與人員: 周郁婷/吳浚宸/林岡儒 會議概要: 1.把手定案 2.未來進度制定 動議: 1.製作程序更改 內容: 1.把手已定雛形,需以陶土或 pu 磨出 1:1 把手模型 5 個 2.椅凳製作改以片狀膠合,再磨外型。 121
3.水箱門改以片狀組至外體再磨。 4.三審精模做出箱體(但不包含把手)。把手則另外模型呈現。 (理由:拖長把手修形時間,在三審時定稿確定把手型態。) 可工作時間:(放假日工作安排) 郁婷-星六整天、星一整天。 浚宸-星六下午、星一整天。 岡儒-星一整天。 工作分配: 郁婷-噴漆、工具盤平面繪製、外體(不含任何其他零件)cad 輸出、建模 rendering。 浚宸-主要製作。 岡儒-把手型態、sketch 掃描並重整。 雯綺-最後海報排版。 日期:2017/01/03 時間:18:30 會議參與人員:3 人 會議概要: 1.外觀顏色配置 2.目前進度調整 3.未來行事曆 4.理念 日期:2017/01/10 #二次三審評語 自我發現1.椅子跟工具箱的距離要再開一點。 全金1.放飲用水、毛巾、私人物品的地方會不會太小。 2.多強化產品共用功能,覺得可以在家使用的概念很不錯。 子雲1.輪子可以找飛機輪或日本輪。 2.承載量需要測試,把手的桿子要再粗一點。 3.最終定稿的把手握度 ok。手弧度可以再測試(最大掌弧以及最小掌弧) 4.可使用再時尚點的色彩。但目前的顏色也滿可愛的!建議可有不同色呈系列商 品。 5.品牌要先出來。 122
6.工具箱內的東西建議要再額外做出來示意。避免東西在解說時開開合合,以 致壞掉。 本育1.品牌要先出來。可先找出產品關鍵字,再定產品名字。後續的色彩計畫也比 較好執行。 2.因多為野外使用,防曬?防撞? 吳爸1.外型與輪子間的造型收尾。 2.後曲線可考慮挖空。輪子間的包覆。剛好配合把手的曲度。 3.分為 9 大個零件射出。 4.下方曲度以及支撐輪子的兩個零件可考慮外包,其餘手做。 5.模型是有難度的.... 寶泰繼續努力。 魏老1.整體寬度太寬。 2.重要工具可考慮設置在外面,直接取用。 3.椅子好像可以倒過來放菜? 4.椅子可以加裝輪子。 5.產品不能第一眼看出是工具箱。 奕璋底部不會直接接觸地面。 棋森先了解老人使用時遇到的困難。
日期:2017/01/21 會議參與人員:全體 會議概要:草圖討論 內容及下次草圖建議: 1.對於型的凹凸呈現再明顯點(試圖加上陰影表現) 2.下次草圖繪製須納入顏色配置(哪邊可能是不同色甚至材質?) 3.圖的張力再大。 4.盡可能同時有正視、側視、透視圖表現外型。 5.側面凹陷細節效果不錯。 下周展櫃製作時間分配: 星一 浚宸、雯綺 123
星二 郁婷 星三、星四 大家(可依情況再商量) 下次開會時間: 2017/01/23 下午 5 點半。 日期:2017/01/23 會議參與人員:全體 會議概要:1.草圖討論 2.這周進度 3.過年間進度 內容: 1.草圖討論大致外型確認,再細調整比例。(請岡儒傳圖) 2.這周進度雯綺-外型細調整比例。 岡儒-PU 1 比 1 製作。(檢測模型實際比例,再修正) 浚宸、郁婷-實際模型製作結構討論。 *星四需再開會討論,討論內容有以下 /外型討論 /結構討論 /模型檢討進度 /影片內容討論 3.過年間進度全員-名字設想 雯綺-色彩計畫(CIS、VIS) 岡儒-影片分鏡圖 浚宸-服務藍圖、顧客旅程地圖(在服務處的設定、在家使用設定、如 何得知消息或購買設定) 郁婷-CAD 繪製
(以上為會議記錄。後則進行實作,因無會議記錄)
124
產品使用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