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C H I A - Y I L I N
DESIGN PORTFOLIO SELECTED WORK FROM 2014 TO 2018
MY RESUME 林佳儀 E : adelaidelin29@gmail.com T : 0989 246 672
2
PROFILE
我在校時期活躍於學生事務、志工;曾與化工、電機合辦活動,和工設系聯合策展,也是畢 業展籌備組一員,協辦校內展、新一代設計展。大三時進入中華電信研究院(楊梅)全職實 習,協助設計幾項專案,大四則是負責專題文案寫作,並在新一代參展,同時期兼任英語、 設計管理課程助教。除此之外,我也積極投入校外活動,曾以國際志工身分前往印度服務, 現在則是採訪志工,熱心服務,愛嘗試新事物、跳脫舒適圈。希望我所擁有的特質,可以成 為團隊的助力。
EDUCATION
明志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 / 2014 - 2018
高雄高商 廣告設計科 / 2011 - 2014
EXPERIENCE
2018UiGathering 採訪志工 / 2018 透過主動採訪,挖掘資深 UX 工作者身上的經驗與觀點, 分享出來幫助所有 UX 工作者。
視覺傳達設計系畢業製作籌備組 / 2017 - 2018 明志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校內畢業展:Ready! 新一代設計展:明志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_Ready!
大一英文、設計管理助教 / 2017 - 2018 視覺傳達設計系 設計管理 TA 通識中心大一英文 TA
人因美學實習生 / 2016 - 2017 任職於中華電信研究院(楊梅) 技術服務處 協助以下專案設計: AR協作、宜蘭競好行、台北市尋車導引系統
視覺傳達設計系系學會 - 財務長 / 2015 - 2016 主要負責系上財政、財產管理,以及和外系溝通 協助舉辦送舊、迎新等各式活動
暑期國際青年志工(印度) / 2015 文化交流 孤兒院兒童服務 當地中學陪讀 協助建設YMCA Health & Healthy Living Centre(YMCA_Vellore)
在地人故事專題競賽第一名 / 2014 傳藝大師:劉家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ailUaIEl98)
3
INNOVATIVE. CREATIVE. HARD WORK. PASSIONATE. EXPERIENCE.
4
TABLE OF CONTENTS
01.
UI/UX DESIGN
02.
TOPIC DESIGN
03.
GRAPHIC DESIGN
04.
PA C K A G I N G D E S I G N
05.
PHOTOGRAPHY
06.
PA P E R
5
UI/UX DESIGN
01
01.
AR協作 Ye a r s : 2 0 1 7 DESCRIPTION AR 協作系統是中華電信院內研發,使用 AR 眼鏡結合 app,可用於開 會、遠端指導或是協作場合,由於原本負責的設計師請長假,因此改由我 接手完成接下來的設計,我負責主畫面修改和 AR 眼鏡投影介面、視訊畫 面功能條、來電顯示以及打卡功能等介面。
02.
宜蘭競好行 Ye a r s : 2 0 1 7 DESCRIPTION 宜蘭競好行為宜蘭縣政府推出,以利遊客前往宜蘭旅遊時,可以方便快速 的取得交通資訊。以往只有提供公車、鐵路等資訊;在2017年有規劃新增 新功能「國道路況」、「意見反應」,我負責這兩個功能的icon,以及國 道路況的介面設計,利用箭頭顏色顯示道路壅塞情形,旁邊也有攝影機可 以即時獲得道路實際畫面。
03.
智慧交通便民資訊 Ye a r s : 2 0 1 7 DESCRIPTION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的智慧交通便民資訊系統,我負責新功能立即前往的 iocn設計、介面的重新排版。
8
9
04.
台北市尋車導引系統 Ye a r s : 2 0 1 7 DESCRIPTION 尋車導引系統為提供民眾搜尋車輛所停的車位所使用,是台北市政府原預 定要在市內停車場更新的新介面,是我第一個接觸的介面設計。背景圖片 與使用環境呼應,標題的「尋車導引系統」是我重行設計的文字造型,改 變文字架構注入活力。
10
11
TOPIC DESIGN
02
01.
韓吉醫院 新一代設計展參展 Ye a r s : 2 0 1 8
14
15
01.
璀璨淨台全效精露 Essence of korean DESCRIPTION 「台味」在許多人耳裡,是具有負面的意義,反之若是說一個人很「韓 系」則會是稱讚的意思,那麼台灣何嘗能擁有自己的風格呢? 酒精般 質地,宛如水感噴霧可隨所欲使用、疊擦,散發自然韓系氣質,可完美 無瑕去除台味,立即擁有動人效果,日復一日使用也可更加耀眼無暇。 使用痕跡輕薄到讓你感覺不到,也看不出來,高端分子技術比起模仿可 達到99.99%相似韓國人。
16
02.
經 典 韓 式 再 生 精 粹 Tu r n t o k - f o o d DESCRIPTION 因跟風而流行的韓式料理,許多人不曾了解其實韓食的藝術不單單只有 大眾熟知的泡菜,還有五行以及其特別的歷史因素。 精華濃縮的甜辣 醬,蘊含強效韓食基底能力,幫助身體注入純粹的韓國五行能量,抵禦 外來威脅。日復一日,餐餐使用,優異的變化的能力將使你驚訝。 如 絲綢般水潤質感,高濃度濃縮質地,能深入味覺核心,釋放韓式料理傳 統精隨,達到正統韓食的體驗。
17
03.
鬼怪奇蹟金萃血露 Great guardian blood DESCRIPTION 韓劇中刻意打造的完美男性,讓不少女性傾心;神化過的能力、形象, 改變許多人的價值觀,導致強加許多不合理的期待在男性上。 疫苗施 打後,神奇效果伴隨入睡發揮,隔天甦醒時,即可感受外貌、內在吸引 力大幅提升,只需一晚身體的改變宛如空氣般輕盈,效用可長達四個 月。 全台第一支,超越基因極限。將內外在必備條件合一,全方位改 造、提升男友力,一次見效。
18
04.
全 能 庇 護 防 護 耳 罩 K- p o p e a r p l u g s DESCRIPTION 台灣流行樂壇近年逐漸式微,相較於韓流面向全球的發展,也曾經走在 東亞流行尖端的台灣,究竟是哪邊輸了韓國呢? 只需要一個步驟,就能 讓音樂煥然一新,宛如身處韓國。高效過濾周遭環境音,提升K-pop歌 曲吸收力,讓完美音質即在耳中綻放,建議隨時使用。 利用人因工程技 術,製作符合人體工學,與耳道完美配合,降低K-pop以外歌曲噪音, 長期使用無負擔。
19
05.
搶票幸運質激活露 Be full of luck DESCRIPTION 見面會、演唱會的門票需求越來越大,導致黃牛充斥,但對於喜好韓流 的族群來說,為了搶票在所不惜,運氣變得舉輕重。 利用輸血形式導 入高濃縮精華,僅需要三天,運勢提升迅速有感,配合韓星來台時間 隨時調整成分,優異的吸收效果,保證讓您感到驚奇。 結合當今最受 歡迎的明星活動,邀請粉絲們創造奇蹟。旗下特有生物技術,提升幸運 質,不留痕跡。
20
06.
語感蛻變進化糖蜜 Sugar for sense of language DESCRIPTION 韓語補習班有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韓語書籍也逐漸佔有一席之地。幾年 前依然以英、日語為主流,但現在學習韓語才是王道。 傲視全球獨一 無二的專利技術,三大韓語語系合為一體,傳承其歷史定位及其價值, 加上優異的細胞使用率,服用3個月後,效果可長達六個月。 高濃度語 言成分,濃縮成色彩繽紛的完美口感,三大語系成分可確保將近母語的 程度,口服使用提升吸收效果。
21
GRAPHIC DESIGN
03
24
01.
拼貼藝術活動標誌設計
02.
珠寶展覽活動標誌設計
03.
視覺傳達設計系系費表
25
04.
26
大學生的每日蔬果攝取調查圖表
05.
插畫:大一生活
27
06.
28
圖樣設計
07.
酒杯品牌海報設計
29
PACKAGING DESIGN
04
01.
波得多蚵仔煎洋芋片包裝再設計 Ye a r s : 2 0 1 5 DESCRIPTION 我們尋找市面上包裝傳統,甚至未經設計的品牌,幫他們重新設計。選 擇了「蚵仔煎」洋芋片,是廣為人知的品牌,但撇除內在口感外觀上無 法和消費者的視覺產生共鳴,吉祥物也不搶眼,所以我們重新設計吉祥 物,並讓它與口味產生互動,加強能辨度以及整題風格改走向年輕,也 將袋裝改為桶裝,並延伸一系列設計。
32
33
02.
BRY班露啤酒包裝設計 BRY 班露啤酒包裝設計大賽 Ye a r s : 2 0 1 6 DESCRIPTION BRY 班露啤酒包裝設計大賽參賽。為三個口味:黑啤、小麥、 香蕉啤酒所設計的包裝,小麥、黑啤的靈感取自稻穗的幾何排 列,香蕉口味則是源自其圖像化,並融合塗鴉風格。
34
35
PHOTOGRAPHY
05
01.
INDIAN TEMPLE Ye a r s : 2 0 1 5
38
39
02.
INDIAN TEMPLE 2 Ye a r s : 2 0 1 5 DESCRIPTION 在旅程中我經常會隨手紀錄。幸運的是,在印度行中遇到好幾次好天氣, 也拍到許多值得紀念的照片,雖然大多是忍著熱氣、赤腳徒步走完廟區拍 攝的,值得留念。
40
03.
孩子們 Ye a r s : 2 0 1 5 DESCRIPTION 在志工行中,接觸很多孩子,和他們互動很有趣。大多都很純潔可愛,從 他們的眼神可以看出對於外國人的幻想、大都市的憧憬,我們所在的孤兒 院附近有一所中學,參訪那天是印度的獨立紀念日,除了觀賞表演,也有 實際走入教室與同學近距離接觸。
41
PAPER
06
孫正馨 1 陳思樺 2 高立 3 林佳儀 4 李宗頲 5 林俊雄* 1-5
明志科技大學管理暨設計學院大學生 1 2
jennifrs59050@gmail.com
anna55she@yahoo.com.tw
3 4
q2313803@yahoo.com.tw
U03337015@o365.mcut.edu.tw 5
*
beddejbd@gmail.com
明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副教授 *
jslin@mail.mcut.edu.tw
癲癇病患在台灣盛行率每 100 個人約有將近 0.4~1 人之間,時常有媒體報導當癲癇發作時會 因患者如發聲、局部肢體、全身僵直或抽搐,在旁路人或親友不知所措或對做不適當的協助措 施,可能造成患者傷害。為了確保癲癇發作時能作適當的治療,目前許多癲癇穿戴式裝置被發 展,只要患者貼上或戴上穿戴式裝置,即能記錄病患身體狀況,發作時常會有預兆,只要按下 即能記錄且通知急救單位或親友,進行如吃藥或其他處置方式,但由於社會對癲癇認知不深, 若遇到癲癇患者常大驚小怪,為防止癲癇患者如有咬舌等情形,上述穿戴式裝置尚有不足,因 此本研究提供一情境故事方法,發展一癲癇患者穿戴式裝置,以提供現有產品發展的參考。 關鍵詞:情境故事、癲癇症、穿戴式裝置
媒體報導某一癲癇患者在懷孕 6 個月在百貨 公司昏倒的情況,原本要去上廁所,但覺得有點不 舒服,她意識模糊地看到先生走過來,用盡最後力 氣走到老公前面說:「老公我要昏倒了。」原先太 太以為老公會跟偶像劇一樣把他公主抱起來,衝出 去叫救護車,沒想到先生狂搖太太還來回呼她巴掌, 最後還把手指頭伸進老婆的喉嚨。最讓太太感到丟 臉的是,當時身邊圍了一群民眾,還有很多人都認 出身為名人的先生,尷尬不已。另外,今年 9 月亦 有屬頑固型癲癇患者,自 6 歲半的時候發病,雖然 有按照醫囑服藥、但仍無法控制病情,癲癇發作求 助無門,造成病友昏睡車站大廳。社會對癲癇認知 不深,遇到癲癇患者常大驚小怪,政府對這類病友 的照護資源也嚴重不足,導致很多有癲癇孩子的家 庭求助無門。癲癇若發作持續發作 5 分鐘未停止或 一次接著一次發作才需立即送醫,民眾需更瞭解癲 癇,且不要帶著異樣眼光看待病友。由此可知一般 民眾對癲癇的認知及處理知識缺乏。
50 44
癲癇(epilepsy)盛行機率估計約百分之 0.4 到 1 之間,是台灣地區學齡病童常見的慢病之一,病患 在台灣,每 100 個人就會有 1 個癲癇。每 100 個患 者裡會有 5 名患者容易因為周遭某些聲音或是看 到某些東西、處碰到會誘發癲癇發作。癲癇生活品 質的好壞,常會受到發作頻率、發作類型、年齡、 患病時間長短、發作經驗、健康狀態、身體活動功 能、藥物副作用、疾病嚴重度、社會支持、教育程 度、職業狀態等有關。癲癇最令人害性的便是毫無 預警的發作,很多被診斷出癲癇的患者,一生都得 背負著隨時發作的可能性,其嚴重時會有失去意識 等痙攣抽搐的狀況,此時若有親友在旁,可第一時 間做出應變而降低可能遭遇的危險,為了預防癲癇 患者在發病時沒有其他人在身旁照應,因此業者開 發能追踨患者的裝置,如 Empatica 開發的 Embrace 偵測患者發病時大腦異常放電的狀況、體溫的改變 和身體不正常的抽搐。當身體發生劇到變化時,即 能將訊息發送至裝置連動的智慧型手機,以便提供 患者第一時間的協助。目前 Embrace 提供患者如 壓力過大時震動提醒放鬆或休息喘口氣(醫療科技, 2015)。雖然癲癇穿戴式裝置能記錄病患身體狀況, 發作時常會有預兆,只要按下即能記錄且通知急救
世界華人工業設計論壇暨明志科技大學技術與教學研討會
單位或親友,但對於如遇到社會對癲癇認知不深, 遇到癲癇患者常大驚小怪,為防止癲癇患者有咬舌 等情形,上述穿戴式裝置尚有不足,因此本研究的 目的在於提供一情境故事方法發展一癲癇患者穿 戴式裝置,並分析市場之機會、構化新產品之雛型, 以提供現有產品改善的參考。
2.1 癲癇或稱腦癇、羊癇、羊癲瘋、羊角風、豬腳 瘋、發羊吊,音譯伊比力斯症,是一種長期性神經 系統疾患,以癲癇抽搐發作為特徵,發作形式可能 是非常短暫且幾乎無法察覺,也能長時間劇烈抽動 (癲癇,2017)。癲癇患者的生活品常受發作頻率、 教育程度、職業等影響。陳秀芳等人(2001)研究癲 癇患者生活品質結果指出,癲癇患者對發作時有較 多的擔心,且擔心若服用藥物,會有副作用影響, 同時有較差的社會支持及有較多的記憶力問題的 產生。對臨床護理人員建議應評估癲癇患者的教育 程度及理解能力,並依照其需要提供適切的相關醫 療資源及技巧,告知正確的癲癇照護知識及相關藥 物副作用產生及處理原則。 癲癇是台灣地區學齡兒童常見的慢性病之一, 陳秀蓉等人(陳秀蓉等人,2009)以中部恃區癲癇兒 童家長為對象,進行其對癲癇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 調查統計結果呈現家長對於有關發作的處理及兒 童活動相關題目答錯率最高,並提出建議臨床醫護 人員持續關注家長在發作處理與兒童活動限制等 相關知識,並藉由衛政相關機構加強大眾認識癲癇, 增進對癲癇的熟悉度,減少癲癇兒童家長的社會烙 印壓力,以確保兒童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
2.2 穿戴式裝置屬於一小型電子設備,通常由一至 數個感測器組成,具有運算功能,能依附於身體, 如使用者的手臂、手腕、腰部等。穿戴式裝置的應 用領域相當廣泛,包括資訊娛樂、運動休閒、醫療 照護、安全等,除了應用服務外,情境感知亦是穿 戴式裝置發展的重點。穿戴式產品相當多元,如頭 戴式智慧眼鏡、腕戴式智慧手環或智慧手錶(Salash et al., 2014; 陳智揚, 2015;工研院,2104)。 癲癇發作起來,傷害患者身體的往往是發作時 的四周環境,只要能提早知道何時發生且在適當安 全的環境下,就不會有生命的危險。為了確定癲癇 發作時能作適當的治療,其最好的方法需要長期的 腦電圖(EEG)的腦電波模式,其在醫院需要昂貴且 耗時的測試,因此,大多數醫生仰賴患者保持在發 作時記錄,但許多患者不易且不能如睡眠時將發作 時間及長短狀態,有效加以記錄,因此為了有效追 踨或監測癲癇發作,許多穿戴式裝置被發展,有貼 劑、臂帶式或腕帶式穿戴式裝置用以記錄心跳、血 51
氧濃度和導電性變化來監測癲癇的發作,以為患者 作第一時間的協助(醫療科技,2015)。 目前癲癇穿戴式裝置只要患者貼上或戴上,即 能記錄病患身體狀況,發作時常會有預兆,只要按 下即能記錄且通知急救單位或親友,但對於如遇到 社會對癲癇認知不深,遇到癲癇患者常大驚小怪, 為防止癲癇患者有咬舌等情形,上述穿戴式裝置尚 有不足,例如媒體報導親友不僅把手指頭伸進去發 作的患者嘴巴裡,還不斷的搖晃跟呼巴掌希望喚醒 患者。情境故事法是一套可運用情境模擬的設計流 程方法,用以預測使用者與產品或服務產生的互動, 可預期使用者內心感受的方法,因此本研究提供一 情境故事方法發展一癲癇患者穿戴式裝置,以提供 現有產品改善的參考。
本研究之方法從情境模擬的設計方法,瞭解需求之 現況,初步之問卷分析,以至產品構型發展,其步 驟如下: 1 情境 1:患有癲癇的小美在體育課稍稍感到不 適,但還是繼續上課,戶外強烈的陽光,刺激了小 美,小美立刻倒地,不停抽蓄。身旁的同學們,雖 然已知小美有癲癇,但沒有人敢上前幫忙;直到有 人通知校護,才緩解了這場危機,恢復後的小美, 覺得要是自己能當場有東西咬,或許就不會造成別 人麻煩。 情境 2:小王在會議途中,癲癇發作。同事們 手忙腳亂,一時找不出毛巾等物品,情急之下,拿 手給小王咬,神智不清的小王咬得同事滿手鮮血。 事後,雖然同事不介意,小王卻非常不好意思,心 想要是隨身有方便的替代品,就好了。 2 針對發生之情境,一般人遇到身邊的人癲癇發 作會有什麼反應呢?一般處理方式:大多數人都認 為若癲癇患者發作時不放東西在患者嘴裡,患者可 能會咬斷自己的舌頭,所以可能會離開現場找東西 給患者咬。 醫生及專業人士的建議是,別再癲癇患者發病 時放入異物在他們嘴裡,主要是: (1)是防止咬傷別人 (2)是防止東西被咬斷誤食、吞入 (3)是怕塞太多導致窒息 但其實癲癇患者咬東西,有時還是必要的,不 一定會因為咬舌而死亡 ,但的確有可能因為發作
世界華人工業設計論壇暨明志科技大學技術與教學研討會
45
而咬傷舌頭。為了防止患者因為幾分鐘的發作而讓 舌頭受傷。導致更多的不便,有了適當的穿戴式裝 置。即可在最快的時間自己放入口中,或是由旁人 協助,不但節省時間也不會咬傷他人或自己。
5 (SWOT 若要開發時其優劣勢如下。 (1)
)-針對上述需求,
(S)
3 -初步調查內容如下,結果發 現若癲癇患者發病,親友會因有穿戴式裝置而知道 如何處理。
A. 不同年齡層之患者皆能使用
(1) Q:自己是不是癲癇患者?
C. 外觀多樣,帶在手上不會突兀
(2) Q:有沒有遇過癲癇的人?
B. 除了防咬功能,手環也與醫院做連結,定 期追蹤
(2)
(3) Q:直覺是怎麼幫助他?不敢靠近 、找老師、 找東西給他咬 、或打 119。
A. 成品尚未開發,成本仍未知 B. 耐咬部分如長期使用,可能導致彈性疲乏, 功能下降
(4) Q:有聽過癲癇的人會咬舌頭或是要塞毛巾嗎? 也是這麼覺得嗎? (5) Q:會拿什麼東西給他?例如隨手看到的東西: 掃把柄、鉛筆盒。
(3)
(8) Q:會不會減少慌張的情緒(會,知道如果沒有 別人幫忙的時候,會不知道怎麼辦?)。 (9) Q:價格(看訂價多少)會不會讓你想買來使 用?(可能會,希望不貴,又可以減少傷 害)。 4 (5W1H)-接下來針對需求 運用需求分析瞭解產品為何發展及使用相關時機, 如下: (1) 生產什麼(What):因癲癇症狀無法預警,所以 以此為發想,讓癲癇患者在突發狀況時,能有 專業用具使用。
( ) A. 台灣癲癇患者人數約占 23 萬人(2015 年數 據)
(6) Q:知不知道亂放東西在他嘴中會傷害到他? (7) Q:如果有了癲癇用穿戴式裝置如手環,對你/ 他會不會比較不會不知所措?(會,會知道 要怎麼讓他安定下來)
( )
B. 創新想法,前無類似產品 C. 雖能以藥物控制,但還是有機率會發作 (4)
( ) A. 患者或旁人仍習慣以傳統方式救治(毛巾、 衣物等) B. 仿製品的出現
6 - 利用產品機會點十字分 析,找出創新產品缺口,企業即可藉由選定市場暢 銷產品作為使用者設計的定位,如圖 1 在右上角穿 戴式手環即對於癲癇患者而言較方便及安全且不 用擔心用藥的副作用。
(2) 使用對象(Who):我們已有癲癇症狀之患者為 第一使用對象。 (3) 使用時機(When):發生癲癇當下,能保護自 己。 (4) 使用地點(Where):居家、戶外、水中皆能方便 操作。 (5) 使用目的(Why):在癲癇症患者在獨自一人時, 能有自救的用具。 (6) 如何使用(How):癲癇發生時,咬住手上手環 的彈性部分,能有效防止咬到嘴部柔軟組織, 確保人身安全。 52 46
圖 1 產品定位十字分析
6
-實際針對開發出穿戴式手環
世界華人工業設計論壇暨明志科技大學技術與教學研討會
針對市場通路規劃之服務藍圖如圖 2 所示。
癲癇患者所需的產品-癲癇手環之雛型及使用示意, 以提供相關產品廠商開發之參考,為能提供更好的 產品及服務,廠商開發時宜慎選相關材質及依使用 者特性如宗教、年齡、習性開發適宜之測試使用產 品。
1. 工研院,2014,穿戴裝置引領下一波產業變革, 跨 業 創 新 與 整 合 全 面 啟 動 , 取 自 https://www.taiwanjobs.gov.tw/internet/jobwante d/docDetail.aspx?uid=1590&docid=27899。
圖 2 產品發展之服務藍圖
7 發之使用者示意及雛型如圖 3 及圖 4。
-產品開
2. 生活中心,2017,癲癇發作求助無門,病友昏 睡 車 站 大 廳 , 蘋 果 日 報 , 取 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 e/life/20170911/1201885/applesearch/%E7%99% B2%E7%99%87%E7%99%BC%E4%BD%9C% E6%B1%82%E5%8A%A9%E7%84%A1%E9%9 6%80%E3%80%80%E7%97%85%E5%8F%8B %E6%98%8F%E7%9D%A1%E8%BB%8A%E7 %AB%99%E5%A4%A7%E5%BB%B3。 3. 陳秀蓉、黃芸芳、賴其萬、範德鑫,2001,癲 癇病患生活品質之探討,慈濟醫學,第 13 卷, 第 1 期,頁 47-55。 4. 陳秀蓉、黃俐綾、黃玉蘋、楊惠娟,2009,癲 癇兒童家長對癲癇知識與態度量表之初探性應 用,台灣醫學,第 13 卷,第 6 期,頁 547-557。
圖 3 產品使用示意
5. 陳智揚,2015,穿戴式科技,科學發展月刊, 第 512 期,20-25。 6. 蔡維歆,2017,老婆懷孕暈倒被呼巴掌 沈世 朋當癲癇處理,蘋果日報,臺北報導,取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 e/entertainment/20170914/1203995/applesearch/ %E8%80%81%E5%A9%86%E6%87%B7%E5% AD%95%E6%9A%88%E5%80%92%E8%A2% AB%E5%91%BC%E5%B7%B4%E6%8E%8C% E3%80%80%E6%B2%88%E4%B8%96%E6%9 C%8B%E7%95%B6%E7%99%B2%E7%99%87 %E8%99%95%E7%90%86。
圖 4 產品雛型-癲癇手環
穿戴式裝置目前受到關注且以驚人的趨勢成 長,然而在發展時仍需考量使用者的真正需求,對 於癲癇患者,周遭親友發現其發病時,瞭解及適當 的處理知識反而是必要的,因此本研究從使用者發 生情境構想使用者的需求現況及分析,進一步設計 53
7. 醫療科技,2015,能有效追踨發作之錶型裝置 -Embrace,取自 https://router-u.com/archives/category/%e9%86% ab%e7%99%82%e7%a7%91%e6%8a%80/。 8. 癲癇,2017,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9%AB%E7 %97%AB。 9 Salash, H., MacIntosh, E., & Rajakulendran, N., 2014. Wearable Tech: Leveraging Canadian Innovartion to improve health, https://www.marsdd.com/wp-content/uploads/201 5/02/MaRSReport-WearableTech.pdf.
世界華人工業設計論壇暨明志科技大學技術與教學研討會
47
BY C H I A - Y I L I N
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