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 追溯歷史回憶,指引生態回巢
學生/曾凱澤 指導老師/陳怡璋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計畫源起 研究範圍與規劃範圍 計畫目標與重要性 計畫流程
第五章 課題與對策 10 12 13 14
第二章 相關計畫與法規 第一節 上位計畫 第二節 相關計畫 第三節 相關法規
16 20 23
自然環境分析 歷史人文分析 實質分析 綜合分析
30 36 45 55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新店溪陽光運動公園 鹿角溪濕地 THE BIG U 杜拜世界群島 CRICCY FIELD 綜合分析整理
第六章 規劃設計構想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整體發展理念 規劃構想 空間機能分區 空間配置概念
70 71 77 79
第七章 規劃設計方案
第三章 基地資源調查與分析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65
58 59 60 61 62 63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平面配置計畫 動線計畫 植栽計畫 細部設計
82 87 89 90
1
2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圖目錄 第一章 緒論 圖 圖 圖 圖
1-1-1 淡水河岸自行車道 1-1-2 淡水河岸自行車道 1-1-3 金色水岸 1-1-4 示意圖
10 10 10 11
圖 圖 圖 圖
1-1-5 計畫緣起概念圖 1-2-1 規劃範圍區位圖 1-3-1 計畫目標構想圖 1-4-1 計畫流程圖
11 12 13 14
第二章 相關計畫及法規 圖 2-1-1 新北市大河願景宣導圖 圖 2-1-2 淡水曼哈頓計畫模擬圖 圖 2-1-3 淡水曼哈頓計畫規劃圖
18 18 19
圖 圖 圖 圖
20 21 22 22
2-2-1 二重疏洪道示意圖 2-2-2 新北市規劃方向照片 2-2-3 新莊碼頭景觀現況照片 2-2-4 三鶯水岸主題園區現況照片
第三章 基地調查與分析 圖 3-1-1 基地周遭涵構 圖 3-1-2 台北港 圖 3-1-3 紅樹林
30 30 30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圖 3-1-4 淡水市區
30
圖 3-1-5 竹圍碼頭 圖 3-1-6 山海河相間示意圖
30 30
圖 圖 圖 圖 圖
3-1-7 八里觀音山 3-1-8 淡水區與大屯山系 3-1-9 淡水河出海口 3-1-10 淡水區 87-102 年年均溫曲線圖 3-1-11 淡水區 102 年 7 月-103 年 7 月年均溫曲線圖
30 30 30 31 31
圖 圖 圖 圖
3-1-12 淡水區 87-102 年平均相對濕度曲線圖 3-1-13 淡水區 87-102 年日照時數曲線圖 3-1-14 淡水區 87-102 年年平均降雨量曲線圖 3-1-15 新北市四季風花圖
32 32 33 33
圖 圖 圖 圖 圖
3-1-16 淡水河流域示意圖 3-1-17 淡水河與基地關係 3-1-18 淡水河流域示意圖 3-1-19 紅樹林現況照片 3-1-20 紅樹林現況照片
34 34 35 35
圖 圖 圖 圖
3-1-21 淡水河鳥瞰圖 3-2-1 淡水歷史沿革時間軸 3-2-2 淡水歷史及近期發展時間軸 3-2-3 淡水金色水岸沙洲照片
圖 圖 圖 圖
3-2-4 沙洲改善工程照片 3-2-5 淡水老街現況照片 3-2-6 淡水老街周遭重要地點 3-2-7 淡水區主地使用分區圖(基地周遭)
圖 3-2-8 台北地區觀光景點年遊客量人次(資料來源:台北 102-103 年統計年報)
35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3
4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圖 3-3-1 基地周遭交通動線與渡船路線圖
45
圖 3-3-2 台北市河濱自行車道導覽圖 圖 3-3-3 捷運、自行車與輕軌路線圖
46 46
圖 圖 圖 圖 圖
3-3-4 淡海輕軌路線圖 3-3-5 淡海輕軌模擬圖 3-3-6 淡海輕軌模擬圖 3-3-7 綠地資源分布圖 3-3-8 淡水河岸視覺分析圖(一)(二)
47 47 47 48 51
圖 圖 圖 圖
3-3-9 淡水河岸視覺分析圖(三)(四) 3-3-10 淡水河岸視覺分析圖(五)(六)(七) 3-3-11 遊憩類別分布圖 3-4-1 潛力條件示意圖
52 53 54 55
圖 3-4-2 限制條件示意圖
56
第四章 案例分析 圖 4-1-1 陽光運動公園平面圖 圖 4-1-2 陽光運動公園花海區
58 58
圖 圖 圖 圖
4-1-3 陽光橋夜景圖 4-1-4 四季花海步道 4-1-5 陽光橋俯瞰 4-2-1 鹿角溪人工濕地空拍圖
58 58 58 59
圖 圖 圖 圖
4-2-2 鹿角溪人工濕地示意圖 4-2-3 濕地植栽 4-2-4 濕地棲息鳥類 4-2-5 空拍圖
59 59 59 59
圖 4-2-6 濕地現況
59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圖 4-3-1 全區模擬圖
60
圖 4-3-2 分區透視模擬圖 圖 4-3-3 分區機能示意圖
60 60
圖 圖 圖 圖 圖
4-3-4 結構與綠地結合 4-3-5 水患防制模擬圖 4-4-1 世界群島透視圖 4-4-2 世界群島空拍圖 4-4-3 局部島嶼空拍圖
60 60 61 61 61
圖 圖 圖 圖
4-4-4 世界群島全景空拍圖 4-4-5 世界群島全景空拍圖 4-4-6 世界群島位置關係圖 4-5-1 全區配置圖
61 61 61 62
圖 圖 圖 圖
4-5-2 空拍圖 4-5-3 空拍圖 4-5-4 步道現況圖 4-5-5 濕地現況圖
62 62 62 62
第五章 課題與對策 圖 5-1-1 課題與對策一示意圖 圖 5-1-2 課題與對策二示意圖 圖 5-1-3 課題與對策三示意圖
66 67 68
第六章 規劃設計構想 圖 6-1-1 整體概念圖 圖 6-2-1 議題探討示意圖
70 71
圖 6-2-2 街道商業畫示意圖
72
5
6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圖 6-2-3 河岸環境破壞示意圖
72
圖 6-2-4 淡水景色再造構想圖 圖 6-2-5 歷史元素轉換購想圖
73 73
圖 圖 圖 圖 圖
6-2-6 概念轉化發想圖 6-2-7 概念導入構想圖 6-2-8 河道改善前 6-2-9 河道改善後 6-2-10 空間行為區分
73 74 75 75 75
圖 圖 圖 圖
6-2-11 空間氛圍塑造 6-2-12 空間微氣候調節示意 6-3-1 空間區域劃分圖 6-3-2 空間區域劃分圖
76 76 77 78
圖 6-4-1 河岸型態概念圖
80
第七章 規劃設計方案 圖 7-1-1 漁村賣店透視圖 圖 7-1-2 平面配置圖
82
圖 圖 圖 圖
7-1-3 浮島透視圖 7-1-4 浮島設計概念圖 7-1-5 意象公園設計概念圖 7-1-6 主題廣場透視圖
82 83 83 84 85
圖 圖 圖 圖
7-1-7 水景廣場透視圖 7-1-8 特色賣店親水區透視圖 7-1-9 溼地過濾池模擬圖 7-1-10 綠色跳島全區模擬圖
85 85 86 86
圖 7-2-1 人文動線規劃圖
87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圖 7-2-2 美食動線規劃圖 圖 7-2-3 觀光動線規劃圖 圖 7-2-4 動線規劃示意圖
87 87 87
圖 圖 圖 圖 圖
7-2-5 人口密度預測與分流圖 7-3-1 植栽設計配置圖 7-4-1 橋體設計圖 7-4-2 座椅設計圖 7-4-3 座椅設計圖
88 89 90 91 92
圖 圖 圖 圖
7-4-4 廣場設計圖 7-4-5 欄杆設計圖 7-4-6 牌樓設計圖 7-4-7 牌樓設計圖
93 94 95 96
表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相關計畫及法規 表 2-2-1 二重疏洪道工程表 表 2-3-1 水利法法規條文
第三章 基地調查與分析 表 3-1-1 淡水區 87-102 年年均溫
31 31 32 32 33
7
8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表 3-1-2 淡水區 102 年 7 月-103 年 7 月年均溫 表 3-1-3 淡水區 87-102 年平均相對濕度 表 3-1-4 淡水區 87-102 年日照時數 表 3-1-5 淡水區 87-102 年年平均降雨量 表 3-2-1 歷史沿革事蹟表 表 3-2-2 金色水岸沙洲分析表 表 3-2-3 沙洲改善工程完工後分析表 表 3-2-4 淡水區古蹟列表 表 3-3-1 淡水區輕軌綠山線站名 表 3-3-2 淡水區輕軌藍海線站名 表 3-3-3 紅樹林生態物種簡介表
第四章 案例分析 表 4-1-1 案例綜合評估列表
第五章 課題與對策 第六章 規劃設計構想 第七章 規劃設計方案
63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1
緒論
9
10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一節 計畫緣起 營造四水首都,打造花園城市
<新北市水利局 2011>
為營造「大河之都」更美好的居住環境,除了積極打造「四水首都」 ,以水保防洪帶動城區發展外,水利局以「從背對水到以水為核 心」的城市營造戰略,以淡水河為主動脈,市管河川、區域排水為支動脈,市區排水為微血管的概念,提出新北市未來 4 年重大水利 工程「一灘,二堰,三站,四橋,五溝,六成用戶接管營造計畫」 ,將邁向淡水河流域整治管理權統一,期望打通活絡主動脈及支動脈, 使城市建立優質的水環境基礎,打造城市競爭力。 高灘地營造計畫:為了讓淡水不斷展現更優美的風貌,透過大淡水河觀光河廊的營造,希望結合藍色公路之推展,以金色水岸再造、 八里自行車主題公園設置,串聯兩岸觀光資源,營造周邊景觀新風貌,同時以四季花道建置,創造不同主題的自行車道特色。 ▎金色水岸改造 將金色水岸步道的設施做適度的維護及改善,包括拓寬自行車道,增設及修復河畔人行步道,增設休憩木平臺、節點廣場等,另外, 景觀美化的綠美化面積達 2.49 公頃。 ▎八里自行車主題公園 於自行車主題公園內設置自行車公共藝術及教育性設施,並以主題地標活化空間,增加遊憩吸引力。 ▎四季花道 於淡水河右岸(關渡—公司田溪),種植石斑木花道、仙丹花道;於淡水河左岸(關渡—臺北港),種植木槿花道、朱槿花道。
圖 1-1-1 淡水河岸自行車道
圖 1-1-2 八里自行車主題公園
圖 1-1-3 金色水岸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遵循新北市推動的「四水首都」計畫,針對淡水河周遭的河岸空間進行新的規劃,以水為核心發展。而在都市的迅速發展之下,人 們的使用空間日漸減少,休閒、運動、遊憩的空間也逐漸消失,而「水」帶給人放鬆、律動、生命力的感受,因此在有水的環境下, 人們聚集及活動的頻率也隨之增加。
圖 1-1-4 示意圖
淡水擁有豐富的歷史紋理,新北市內有 37 座古蹟,而在淡水區內則有 18 座之多,因此在淡水的歷史人文資源是相當充足的。在交 通方面則有捷運、公車、自行車路線、客船及未來發展的輕軌,便捷的交通網絡也帶來了大量的人潮。
圖 1-1-5 計畫緣起概念圖
11
12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規劃範圍
Taiwan
New Taipei City
歷史/交通/水文 追尋老街在歷史中留下的痕跡 穿梭水陸之上便捷的動線網絡 環抱於淡水河賜予的明媚風光 Tansui
規劃範圍 以淡水捷運站南側河岸為起點,由環河東路 巷西北延伸至淡水舊漁港之河岸,範圍囊括 紅樹林生態浮島、金色水岸高灘地、淡水渡 圖 1-2-1 規劃範圍區位圖
船頭、淡水舊漁港等其及河岸街廓與建築立 面,面積約為 10.2 公頃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三節 計畫目標與重要性
Ecology
Hydrophilic
Texture
塑造河岸生態-
漫步親水空間-
再造歷史紋理-
將水岸與溼地結合,並與附近紅樹林 生態環境銜接,創造生態與人共存的 環境
改善原河岸空間擁擠的街道,並創造不同 的河岸機能空間,以達到漫步、休閒、親 水及疏散人潮的功能
將河岸導入新的型態,並將淡 水特有的歷史紋理結合,創造 出歷史與河岸設計整合的新 元素
圖 1-3-1 計畫目標構想圖
主要規劃設計方向將以淡水河岸、環河步道及建築立面為主,將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整合,並串聯銜接老街的動線,以連接藍綠帶 及老街河岸空間,藉此規劃方向以達到便利的遊憩動線及容納大量遊客維持基本水平的觀光品質,同時兼顧居民與遊客的使用空間及 使用需求。
13
14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四節 計畫流程
參 考 文 獻
題 目 方 向 確 定
研 究 動 機 與 緣 起
基 地 資 料 蒐 集 彙 整
界 定 規 劃 範 圍
計 劃 目 標
案 例 分 析
基 地 勘 查
範 圍 確 定
基 地 分 析
規 劃 設 計 方 向 擬 定
課 題 與 對 策
綜 合 分 析
潛 力 與 限 制
上 位 及 相 關 計 畫
規 劃
紅 樹 林 生 態 浮 島
人 造 高 灘 地
淡 水 河 岸 街 廓
規 劃 定 案
客 船 碼 頭
沙 灘 畫 作 表 演 區
實 質 計 畫 撰 寫
老 榕 步 道
計 畫 內 容
淡 水 舊 漁 港
配 置 發 展
規 劃 概 念
重 點 區 域 設 計
設 計 定 案
設 計 模 型 製 作
編 排 校 正
成 果 展 現
VI
2014.05.15
V
規 劃 內 容
細 部 模 型 製 作
2014.04.17
IV
2014.03.06
圖 1-4-1 計畫流程圖
III
2014.12.26
II
方 案 評 估 與 校 正
淡 水 捷 運 站 南 側 廣 場
環 境 區 域 模 型 製 作
2014.11.14
2014.09.19
I
分 區 計 畫 擬 定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2
相關計畫及法規
15
16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一節 上位計畫 新北市「四水新首都」
<新北市水利局 2011>
以治水、清水、親水、透水的執行原則為主導,不只是環境的營造,更是城市整體水循環規劃與都市發展空間的重構。都市的更 新、發展與市民生活緊密連結,透過「大河之都」的願景規劃,將新北市營造成具有競爭力的都市水域環境,並以水岸景觀的魅力及 未來潛力帶動周邊老舊社區更新邁向與水共生的宜居城市,新北市將成為全球都市治理成功的典範。為了達到這個願景,新北市在 「四水新首都」的核心概念下,分四個方面作為施政方向: ▎治水新首都 廣建生態滯洪池,既作為景觀、休憩之用,也提供新北市各級學校戶外教學場地。定期檢查清除全市雨水下水道淤積情形。雨水下 水道蓋改成細目鐵絲網,以防落葉、煙蒂及垃圾掉入導致淤積。於新北市每一易淹水地區分別成立水患防治委員會,廣納社區居民參 與,共同研商水患防治方案,並監督市政府執行。市政府治水施政動態及實況即時上網,供市民及媒體監督。 ▎清水新首都 臺北市政府及新北市政府為整合淡水河流域的治理與管理,以及河川區域的水污染防治事宜,於中央成立淡水河流域專責管理機關 前,特設「淡水河流域管理委員會」。針對新北市每一河川溪流成立整治委員會,廣邀學者專家、環保團體及社區居民參與,共同研 商整治方案,並監督市政府執行。新北市政府「清水」施政動態及實況即時上網,以供市民及媒體監督。 ▎親水新首都 串聯新北市與臺北市的自行車道,同時結合地區性公共建設、高灘地景觀、生活商圈、公園等人文建設,營造具有景觀生態及休憩 機能的優質休閒環境。將河濱公園、親水公園升格打造成民眾獨處、沈思、約會、野餐、全家休閒運動的好去處;與企業合作,舉辦 各種趣味競賽,如拔河、腳踏車比慢、兩人三腳或九人十腳、健走等,提高企業與民眾的參與度;規劃「市民花園」,鼓勵附近居民 在其中自主種植照養各種花卉、盆栽。 ▎透水新首都 訂定時程,將全市人行道、公有停車場、公園、學校逐步改成透水鋪面。倡導「透水城市」概念,規定新建公共設施於非車道地面 施作透水鋪面,鼓勵私有地面亦採行之。引進透水柏油工法,於新北市全面施作。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2030「大河願景」
<新北市水利局 2011>
以淡水河為中心的水岸都市漸漸成形,淡水河的角色將逐漸從過去分割新北市與臺北市的界河,成為縫合兩市邊界,整合大臺北區 域甚至北臺灣區域發展的中心。以 2030 大河願景規劃為目標,水利局提出短、中、長期實施方案及政策與規劃目標,希望為新北市 奠定永續發展的 20 年治理計畫。展望未來,河川治理宜改變作法與思維,以全新思維作為水環境治理的核心思維。 ▎透水保水─永續土地管理 以流域整體治理為目標,因應上、中、下游不同的水文特性,制定土地使用管理策略,加強土地之蓄洪保水能力,同時強化跨部門 及跨領域整合,推動流域綜合治水。 ▎流域學習與宣導 結合學校教育、環境教育與社區學習網絡等,全面推動流域學習,提升市民對於水環境的認識,據以推動公民參與的流域治理。 ▎水資源永續循環 以促成健全的水資源循環為目標,從節約用水、水資源合理分配、減少源頭污染開始,搭配雨水回收及中水再利用減少水資源浪 費,並結合自然淨化系統改善環境污染問題。 ▎親水環境營造 透過親水環境營造讓人們重回河川的懷抱,找回人與河川的親密關係,使民眾關心水環境,長期推動還地於河,與自然和諧共存。 ▎健全防救災體系 在流域整體治理的架構下,配合災害潛勢模擬及氣候變遷因應策略,結合現行淡水河洪災預警系統,加強災害應變及防救災工作。
17
18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圖 2-1-1 新北市大河願景宣導圖
「淡水曼哈頓」旗艦計畫
<新北市水利局 2011>
環顧國際河岸都市,紐約曼哈頓的發展經驗最為世人所樂道。該地區集世界金融、證券、期貨及保險等行業精華所在,隔哈德遜河 與紐澤西州毗鄰。河岸大樓聳立的天際線,成為高度都市化的代表圖象深植全球人心。其與水和諧共處的河岸環境,成為河岸都市發 展的學習典範;而紐約與紐澤西的空間協力關係更成為都會區內跨域合作發展常被提及的案例。 類似的關係,放在臺灣,好比淡水河和大臺北地區。淡水河作為孕育大臺北的母親河,區域內本為產業與文化薈萃之地、自然與人 文和諧共處的空間場域。隨著河川淤積、都市擴張、污水排放、防洪治理等發展演變,兩岸活動被水泥長堤所阻,河廊兩側逐漸被視 為行政區邊陲而被遺忘。
圖 2-1-2 淡水曼哈頓計畫模擬圖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為善用上天賦予大臺北的自然資源,新北市與臺北市合作擬具「淡水河曼哈頓計畫」,欲將淡水河兩岸地區之水資源、景觀、都市計 畫等實質建設議題,進行整體規劃與更新,旨在塑造與曼哈頓意象同等級之「淡水河意象」,讓淡水河合作發展的經驗、意象也能成 為世界其他都市之學習楷模。
圖 2-1-3 淡水曼哈頓計畫規劃圖
19
20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二節 相關計畫 二重疏洪道─大都會水岸生態營造
<新北市水利局 2011>
二重疏洪道全長 7.7 公里,寬度 450~750 公尺,佔地共約 424 公頃,二重疏洪道在疏洪功能減少後,為了改善整體景觀,多元活 用這塊土地,自 97 年起,推動整體的「大臺北都會公園規劃設計」,要將二重疏洪道變成大臺北的「中央公園」。延續「大臺北都會 公園分區分期開發計畫」中的第二部曲,目標為營造生態及活動水域、提供開放空間及配合都市整發展構想,並串聯淡水河及大漢溪 既有河廊溼地等。整體營造內容包括 7 個部分的設施增建、改善及景觀美化:1.入口堰生態區 2.生活體驗區 3.都會親水區 4.左岸運 動休閒區 5.右岸運動休閒區 6.自然體驗區 7.出口堰生態區。 表 2-2-1 二重疏洪道工程表
階段/區域 主要規劃方向
敘述
第一期工程
第二期工程
第三期工程
生活體驗區、親近性越堤設施
運動休閒區及出、入口堰生態區
都會親水區、自然體驗區
主要工程項目為花海主題公園 及親近性越堤設施,本期於全
其中運動休閒區主要打造相關運 動設施、活動廣場及親水生態島
都會親水區主要營造萬善同周 邊、表演廣場及多功能活動草
區改善越堤設施共 4 處,包括 更寮國小跨堤陸橋改善工程、 成功國小越堤設施、三民公園 越堤設施及興化國小越堤設
等,兩側堤坡綠毯及堤頂步道營 造,包括機場捷運 A2(三重)站與 幸福水漾公園緩坡越堤道,將可 有效打造都會公園完整的核心區
坪、觀景座階、觀星草坡及中 央服務站、租借站等。自然體 驗區為整體性之微風運河生態 護岸營造及蘆堤運動公園環境
施,藉以改善公園的可及性, 加強都會公園之親近性。第一 期工程經費約二億一千萬元。
域;出入口生態區將以營造濕地 景觀,及整理重新橋下市場廣場 空間為主。
改善、堤頂步道等工程。
圖 2-2-1 二重疏洪道示意圖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大漢溪觀光河廊營造 圖 2-2-2 新北市規劃方向照片
21
22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大漢溪觀光河廊營造是強化大漢溪生態溼地的串聯性,以營造新莊碼頭景觀的新風貌,並延伸藍色公路觀光軸線。另外,透過三鶯 攔河堰的興建,延伸水域範圍,同時規劃三鶯水岸主題園區,而搭配雙向自行車道及主題性四季花道的建置,則串聯各主題園區,達 到親水公園升格等目的。 ▎新莊碼頭堤外景觀工程:運用生態工法進行改造,以木棧道串聯自行車道小徑,體驗生態水塘。減碳量 115,072kg -增加或改善人行 空間 5,285 ㎡ -河川水岸簡易整理美化 16,440 ㎡ -增加公園綠(或開放空間) 3,705 ㎡ -運用生態工法進行改造 25,430 ㎡。
圖 2-2-3 新莊碼頭景觀現況照片
▎三鶯水岸主題園區:預計規劃活動大草坪區、水上活動區、客家文化市集廣場、陶藝地景藝術區、吊橋花園水景區等。
圖 2-2-4 三鶯水岸主題園區現況照片
▎大漢溪四季花道:大漢溪右岸「華江橋─橫溪」段約 17 公里,種植石斑木、梔子花。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三節 相關法規 此為淡水河岸規劃並涉及高灘地規劃設計,因此需參照水利法對於高灘地之設計條件。 第一條 經濟部水利署為規範所屬各河川局審查其轄管中央管河川區域內依水利法第七十八條之一第四款規定申請種植植物案件,特 訂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用詞除河川管理辦法另有規定外,其用詞定義如下: (一)高灘地:河川低水河槽岸頂至堤前坡趾(或河岸坡趾)間之河床,在常水量之情況下無水流。 (二)種植:指所有栽植植物之行為,包括栽植農作物,實施綠美化及配合環境保育保留既有植物等。 (三)木本植物:植物的莖堅挺,有形成層,能定期生長使莖的直徑加大者。 (四)草本植物:植物的莖柔軟,無形成層者。 (五)蔓藤植物:軟莖植物依附在地面或牆壁等直立物生長之植物。 (六)喬木:成木高度超過一百五十公分者。 (七)灌木:成木高度在一百五十公分以下者。 (八)高莖作物:農作物成株高度超過五十公分者。 (九)低莖作物:農作物成株高度在五十公分以下者。 (十)成木:木本植物自然成長至開始開花結果後稱之。 (十一)樹高:木本植物由地面量至樹梢頂部的最終生長高度。 (十二)枝下高:樹冠幅底部至地表之距離。 (十三)胸高直徑:木本植物主幹距地一百二十公分高枝幹寬直徑。 (十四)根缽:植物根系分布範圍。 (十五)樹冠:位於樹幹上方,每年新生枝條,增加樹高,枝端芽能不斷生長。 (十六)冠寬:木本植物樹冠的最終寬度。 (十七)連續列植:指木本植物種植成列時,該列植各株成木之枝葉能互相接觸。 (十八)防洪植栽工法:河川區域之防洪設施採植栽方式形成之工法。 (十九)種植縱長:沿河川水流方向連續列植之長度。 (二十)種植橫寬:與河川水流橫切方向連續列植之寬度。 (二十一)出水高:計畫洪水位與計畫堤頂間預留之高差。
23
24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二十二)河寬:符合下列各目之一者: 1.已公告水道治理計畫線,並完成治理者,為兩堤間之水道寬度;尚未完成治理者,為該河段水道治理計畫線間之水道寬度。 2.尚未公告水道治理計畫線而完成治理者,為兩堤間之水道寬度。 3.有河川治理規劃,未公告水道治理計畫線及未完成治理者,為治理規劃該河段之水道寬度。 4.無河川治理規劃且無河防設施,而有公告河川區域者,為該河段河川區域線間之水道寬度。 5.無河川治理規劃且無河防設施及無公告河川區域者,為該河段尋常洪水位或高崁間之範圍較寬者之水道寬度。 表 2-3-1 水利法法規條文
河川區域種植規定(水利法) 第三條
河川局應依各河川特性,辦理所轄河川種植區域等級之分級劃設後,報本署備查,修正時亦同。前項種植區域等級指 依河寬、平均坡降、平均流速、高灘地水深等評估參數,將高灘地可種植區域劃分五等級,劃分方式依第六點與第七 點規定及附表一種植區域等級評估基準表辦理。前項劃分若有於河川區域內種植高莖作物者,以離河道深槽最遠處之 高灘地優先考量。
第四條
河川區域內種植草本植物及蔓藤植物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 符合附表二之限制。 (二) 種植縱長及種植橫寬均不得超過五十公尺,每一列植之間隔需留五十公尺以上之空地。但植株高度低於五十 公分且未設置支持之棚架,於空地種植者不在此限。 每年十月十五日後種植,而收成期在翌年汛期開始前(四月三十日前)完成收成之短期草本作物且使用人於汛期 開始前可回復至符合前項規定之種植者,得不受前項第一款允許種植區域累計寬度與高灘地寬度比例最大值限制及第 二款規定之限制。
第五條
種植木本植物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 符合附表三之限制。 (二) 沿河川縱列種植者,種植縱長不得超過一百公尺,每一列植之間隔需留五十公尺以上之空地。但種植於空地 之草本、蔓藤植物其植株高度低於五十公分且未設置支持之棚架,及臨深槽五十公尺區域內於沿河流方向連續列植長 度並配合防洪需求者,不在此限。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三)
於計畫洪水位時之高灘地水深超過五公尺,禁止種植喬木。
第六條
河寬未達三百公尺河段,禁止種植高莖作物。
第七條
河川區域種植符合下列各款之一者,得不受第四點至第六點規定之限制: (一) (二) (三)
第八條
地面高程高於計畫洪水位以上之高灘地。 河川局已施設河防建造物,其高程高於計畫洪水位以上,受保護之堤內土地。 已公告治理基本計畫或已核定治理規劃,但未完成治理之河段,於堤防預定線與河川區域線間之範圍。
於河防建造物上種植,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 種植植物之種類及位置依附表四植栽分類表辦理。 (二) 有斜面崩壞、滑動、急遽下沈等紀錄,或堤岸淘刷、漏水堤體、漏水地盤等區間,禁止種植喬木、灌木。 (三) 於堤坡栽植之植物以灌木及草本植物為限;灌木於堤前坡種植,應限於計畫洪水位以上。 (四) 河川綠美化或環境保育之公益必要,得於堤後坡垂直高度比水平高度為一比二之以下緩坡及堤高二分之一高 程以下種植喬木,但應配合坡面保護工法。 (五) 種植樹種之選擇與配置需具抗風性及固土能力等。 (六) 喬木冠寬需維持在六公尺以下,且視需要設置防止倒伏工法或措施。 (七) 為預防樹木的主根在成木時侵入堤防的斷面,選擇根系最大深度為一公尺以下之淺根型樹種,或設置隔絕設 施,填土部份必需考量堤身之承載力。 (八) (九) (十)
第九條
高水護岸種植喬木時,選擇樹種之主幹中心距護岸結構體之距離需大於成木冠寬以上。 種植樹種之選擇時,需考慮其基地之條件,必要時配置坡面保護工程或地被覆蓋,以安定坡面。 堤防及護岸內側之水防道路的樹木種植必需保持六公尺以上的車輛通行帶。
高灘地綠美化或環境保育之公益必要時,且在所申請種植區域中,經水理分析,不妨礙水流之情形下,有下列情形之 一者,得提高種植木本植物密度,但其提高比率不得大於第五點規定之木本植物容許種植密度百分之五十: (一)
於計畫洪水位時之高灘地水深超過四公尺。
(二) 於計畫洪水位時之平均流速大於每秒四公尺。 (三) 現況堤頂出水高未達計畫堤頂出水高。 前項水理分析需考量河段中所有影響水位之設施,如橋梁、遊憩設施、攔河堰等,最大水位總抬升率不得大於出 水高之百分之十二。
25
26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十條
河川局為防洪治理、河川揚塵改善及河川環境保育需要,得依防洪設施規劃地點、形式,按種植樹種特性並估計其成 長型態,以防洪植栽工法辦理,並得密集植栽,但最大水位總抬升率不得大於出水高之百分之十二。 前項防洪植栽工法種植,除第十二點規定外,得不受其他各點之限制。
第十一條
河川區域內種植樹種之選擇,依下列原則決定: (一) 具生態機能之原生樹種或河川內常見樹種。 (二) 成木枝下高在二公尺以上,冠寬六公尺以下。 (三) 高灘地種植之喬木須為深根耐風力、水力之樹木。
第十二條
植栽之管理方式如下: (一) (二) (三) (四)
幼木栽植時,應行必要之固定保護措施,避免流木化。 種植喬木必要時得於樹根成長範圍設施保護工,以免樹木流失。 隨樹木之成長、樹形變大受水流或風之作用增大時,應修剪成適當之樹形,喬木冠寬維持在六公尺以下。 生長不佳之樹木無法達到抵抗倒伏之要求時,應予剷除或砍除。
(五) 認定有妨礙水流時,應進行砍伐、修枝等改善措施。 (六) 因自然蔓生超出原許可條件時,應予以剷除或砍除。 經許可種植而有違反前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河川局應通知許可使用人限期改善,逾期未改善者,河川局逕為代履 行之。 第十三條
河川局對於河川區域植物,應定期評估其妨礙水流程度,其有以下情形者,得不受其他各點限制逕行剷除或砍除: (一) 預測植物群對洪水排洩有妨礙時,得考慮上下游之平衡剷除或砍除。 (二) 植物群沿堤防生長,有發生高速流動致局部沖刷危及堤防安全之虞者。 (三) 植物群之根缽對水門等河防設施有不良影響者。 (四) 植物群距離堤防、水門及其他防洪建造物不足二十公尺或其他規定距離者。 (五) 經重新規劃檢討需降低河川種植區域等級者。 依前項規定之砍伐涉及保育類植物時,應知會相關單位協調辦理。但為防危害公共安全緊急需要者,河川局得先 行逕予剷除或砍除。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十四條
申請河川區域內綠美化或環境保育種植除依河川管理辦法規定者外,應提出下列文件: (一) (二)
所提申請種植位置圖,其比例尺應與河川圖籍比例相同,並標示公私有地位置。 種植計畫書,應含詳細植栽內容。
(三) 申請種植區域中有第九點第一項各款規定情事者,得依第九點規定附具植栽水理計算書。 (四) 種植管理計畫書。 (五) 其他相關證明文件。 前項如因第九點或河川管理需要,河川局得請申請人補附與河川圖籍比例尺相同之申請種植地形圖。 政府機關、公有公用事業機構或公法人施設之綠美化種植,其許可年限按實際需要訂定。 原經許可種植後有需補植情事且其補植種類與位置不變者,得予補種;如欲補植他種類植物或變更種植位置者, 應經河川局同意。 第十五條
申請種植使用許可後,如違反水利法、河川管理辦法及本規定等相關規定者,應廢止其許可,並限期剷除,不予任何 補償,如發生公共危險而損害第三者,許可使用人並應負回復原狀及賠償責任。
第十六條
於本規定施行前已許可種植者,從其許可內容,其種植管理、重新申請案件,依本規定辦理。
第十七條
淡水河、磺溪水系河川區域內受理申請種植植物使用案件之審查,準用本原則規定。
27
28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3
基地資源調查與分析
29
30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一節 自然環境分析 一、周遭涵構 基地緊鄰淡水市區,並且為在淡水捷運站旁,因此觀光遊客及本區居民到達基地的機率相當高。在西北側則為漁人碼頭,對岸 則是八里左岸,此兩區皆為觀光人潮聚集點,再與基地本周遭淡水老街串連將成為黃金觀光三角區。順著淡水河往南則有紅樹林生態 園區、竹圍市區,在基地東側淡水河出海口則有歷史悠久的台北港。 漁人碼頭
台北港
淡水市區 圖 3-1-2 台北港
圖 3-1-3 紅樹林
八里左岸 紅樹林
竹圍 圖 3-1-1 基地周遭涵構
圖 3-1-4 淡水市區
圖 3-1-5 竹圍碼頭
二、山海河相間 基地與淡水河相接,且位於淡水河出海口處,因此與臺灣海峽相連,而基地東側則圍大屯山系,對岸八里則有觀音山。
圖 3-1-7 八里觀音山
圖 3-1-6 山海河相間示意圖
圖 3-1-8 淡水區與大屯山系
圖 3-1-9 淡水河出海口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31
三、氣候 淡水區位於北部且接近海濱,因此在冬季氣溫偏低且濕度較高,風向則吹東北季風,降雨量也較為多;夏季最高溫則落在 7、8 月,與臺灣年均溫相近。
1.氣溫 表 3-1-1 淡水區 87-102 年年均溫
平均 氣溫
87 年
88 年
89 年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94 年
95 年
96 年
97 年
98 年
99 年
100 年
101 年
102 年
22.5
22.3
22.5
22.3
22.7
22.4
22.0
22.0
22.5
22.5
22.3
22.7
22.3
22.6
22.1
22.7
淡水區 民國 87 年至 102 年 年均溫 (單位:攝氏度) 22.5
22.3
22.5
22.3
22.7
22.4
22
22
22.5
22.5
22.3
22.7
22.3
22.6
22.1
22.7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98年
99年
100年
101年
102年
氣溫
圖 3-1-10 淡水區 87-102 年年均溫曲線圖 表 3-1-2 淡水區 102 年 7 月-103 年 7 月年均溫
102.07
102.08
102.09
102.10
102.11
102.12
103.01
103.02
103.03
103.04
103.05
103.06
103.07
29.1
29.1
27.4
23.6
21.0
16.2
16.2
15.7
18.3
22.0
24.6
27.5
29.8
平均 氣溫
淡水區 民國 102 年 7 月至 103 年 7 月 月均溫 (單位:攝氏度) 29.1
102年7月
29.1
102年8 月
27.4
23.6
21
16.2
16.2
102年9月 102年10月 102年11月 102年12月 103年1月
15.7
18.3
103年2月
103年3月
氣溫
圖 3-1-11 淡水區 102 年 7 月-103 年 7 月年均溫曲線圖
24.6
27.5
29.8
22
103年4月
103年5月
103年6月
103年7月
32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2.濕度 表 3-1-3 淡水區 87-102 年平均相對濕度
87 年
88 年
89 年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94 年
95 年
96 年
97 年
98 年
99 年
100 年
101 年
102 年
82
78
81
79
78
77
80
80
81
79
78
75
79
79
81
78
平均 溼度
淡水區 民國 87 年至 102 年 平均相對濕度 (單位:百分比)
82
81
78
87年
88年
79
89年
90年
80
78
77
91年
92年
81
80
93年
94年
79
95年
96年
78
97年
79
79
99年
100年
81
78
75
98年
101年
102年
濕度
圖 3-1-12 淡水區 87-102 年平均相對濕度曲線圖
3.日照時數 表 3-1-4 淡水區 87-102 年日照時數
87 年
88 年
89 年
90 年
1438
1596.8 1743.7 1800.4 1785.7 1483.2
日照 1345.9 1454.4 時數
91 年
92 年
93 年
94 年
95 年
96 年
97 年
98 年
99 年
1514
1548.6 1717.4 1751.4 1583.1
100 年
101 年
102 年
1430.9
1472.9
1779.6
淡水區 民國 87 年至 102 年 日照時數 (單位:小時)
1454.4
1438
1596.8
1743.7
1800.4
1785.7
1345.9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1483.2
1514
1548.6
1717.4
1751.4
1583.1
1430.9
1472.9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98年
99年
100年
101年
濕度
圖 3-1-13 淡水區 87-102 年日照時數曲線圖
1779.6
102年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33
4.降雨量 表 3-1-5 淡水區 87-102 年年平均降雨量
87 年
88 年
89 年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2679
1177.8
967.6
2301.8 2777.5 2590.5 2672.6 2575.5 1321.6 2070.3
降水 2865.1 1373.2 3008.2 量
94 年
95 年
96 年
97 年
98 年
99 年
100 年
101 年
102 年
1713.8
2999.3
2343.5
淡水區 民國 87 年至 102 年 降雨量 (單位:毫米)
3008.2
2865.1
2679
1373.2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2301.8 1177.8
967.6
91年
92年
2777.5
2590.5
2672.6
2999.3
2575.5 1321.6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98年
2070.3
1713.8
99年
100年
101年
濕度
圖 3-1-14 淡水區 87-102 年年平均降雨量曲線圖
5.風向 從以下分析圖顯示,基地除夏季吹拂西南風外,其餘三季皆以東北風為主,全年平均風速約2.7m/sec,依據戶外風速舒適度範圍 1.5~5m/sec,基地的平均風速約在中間值。
春季
夏季
秋季 圖 3-1-15 新北市四季風花圖
冬季
2343.5
102年
34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四、水文 淡水河 基地緊鄰淡水河,幹流長 158.70 公里[2],為臺灣第三長之河流,僅次於濁水溪及高屏溪;流域面積 2,726.00 平方公里[2],遍佈新北 市、臺北市、基隆市、桃園縣、與新竹縣、宜蘭縣局部,亦為臺灣第三大,被列為中央管河川,是北台灣最重要的河川。淡水河流域 內人口近八百萬,幾佔全國人口三成,工商業發達,是臺灣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 ▎河運 淡水河由於河面寬廣、流速與流量穩定且具有全年不斷流的特性,為臺灣少數具有航運功能的河川。具有豐沛水量便於船運的淡水 河及大漢溪、新店溪、基隆河三大支流流域,使當年原住民凱達格蘭族人與渡台漢人移民,獲得極佳的生活領域。因水運之利而興起 的河港街庄,與往後淡水港的對外貿易及臺北都市發展息息相關。 ▎簡歷 19 世紀末期,淡水河航道逐漸淤塞,水利運輸逐漸 被鐵路橋樑取代,渡口因此沒落;直到戰後初期的淡 水河已幾無航運功能。1949 年國民黨政府遷台,人口 驟增,新店溪、大漢溪中下游發展出永和、板橋等密集 的住宅區,農業灌溉水圳逐漸淤積加蓋與陸地化,新 店、板橋、新莊、三重等市鎮逐漸發展為民生工業區。
圖 3-1-16 淡水河流域示意圖
圖 3-1-17 淡水河與基地關係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生態 紅樹林生態保護區: 淡水河流經至關渡與基隆河會合,沿途形成華江橋下、關渡、竹圍等沙洲地。淡水紅樹林位新北市淡水區竹 圍,是淡水河與基隆河交匯的出海口處。淡水河竹圍河段是淡水及鹹水交匯處,於河灘上長了許多的水筆仔,也就是俗稱的紅樹林植 物,這些植物伴隨著帶來了許多沼澤生態系,例如招潮蟹、彈塗魚及水鳥等,是世界分佈最廣的水筆仔純林,也是臺灣北部最重要的 水鳥與紅樹林保護區。
圖 3-1-19 紅樹林現況照片
圖 3-1-18 淡水河流域示意圖
圖 3-1-21 淡水河鳥瞰圖
圖 3-1-20 紅樹林現況照片
35
36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二節 人文環境 一、歷史沿革
表 3-2-1 歷史沿革事蹟表 圖 3-2-1 淡水歷史沿革時間軸
年代
時期
事蹟
1629-1688
西班牙統治時期
西班牙人把淡水當作是航運的中繼站,作為與中國、日本貿易的跳板。在淡水建立聖多明哥城,以聖多明哥城當作軍事要塞,也是當時統 治平埔族和漢人的中心。
1642-1688
荷蘭統治時期
除了鎮壓平撫平埔族外,荷人購買硫磺和鹿皮,也招募漢人來淡水開墾及貿易,使得淡水成為重要的輸出港,但是荷人的統治重心,依舊 是南台灣。
1661-1683
鄭成功統治時期
鄭氏領台,志在反攻大陸,發展重心以台灣南部為重心,淡水僅作為流放犯人的邊荒。直到1683年,鄭克塽因堤防施琅修茸紅毛城備 戰, 1683年鄭氏降清。此時淡水除了原有「漢番交易」之外,漢人漸漸到此從事拓墾。
1683-1895
清領時期
嘉慶年後,淡水由福佑宮沿山勢形成今重建街、清水街。不僅是附近聚落生活消費和物產集散地, 也是地區文化和祭祀中心。1872 年,馬偕登陸淡水,並在此傳教、醫療、教育,對早期台灣啟迪民智有深遠的影響。1884年中法戰爭,在淡水打了一場清末罕見的對 外勝仗,更肯定了淡水經濟、國防、政治的重要地位。
1895-1945
日治時期
日本政府一連串的「市區改正」,把路面拓寬、建造2或3樓的街屋、並且做有「昭和式樣」的牌樓以美化市容, 樹立了淡水小鎮迷人的 風貌,使得淡水有了文化鎮之名。
1945-
國民政府時代
隨著台北都會區發展,淡水的人文以及景觀,有了根本的改變,淡水的經濟轉而依賴戰後在此設校的大專學校學生,到現在成為北海岸自 然觀光遊憩重點而生機無限。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二、淡水發展
圖 3-2-2 淡水歷史及近期發展時間軸
1629-西班牙人築聖多明哥城 1642-荷蘭人改建為紅毛城 1698-淡水與八里物資交流密切 1858-淡水小漁港開港通商 1962-阿婆鐵蛋名產盛行 1965-淡水阿給名產盛行 1995-金門王李炳輝發行流浪到淡水專輯 1997-淡水捷運通車 2002-八里左岸景觀規劃完工 2008-淡水河舢舨船河道改善工程失敗 2010-第三期渡船碼頭啟用 2010-淡水河岸沙洲改善工程啟動 2011-金色水岸完工
37
38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三、金色水岸 表 3-2-2 金色水岸沙洲分析表 過程
轉變時期
型態
論述
原為淡水河岸生態系的一部分,為自然的一片 沙洲,富含多樣的生態物種,老街緊臨河畔, 金色水岸沙洲
河畔上的沙洲停著淡水漁民特有的舢舨船,與
2010 年以前
自然的美景連成一線,對岸八里的觀音山、傍 晚的夕陽與不可或缺的河岸沙洲形成大眾對淡 水的印象,便是淡水金色水岸沙洲。
圖 3-2-3 淡水金色水岸沙洲照片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表 3-2-3 沙洲改善工程完工後分析表 過程
轉變時期
型態
論述
在新北市政府政策的推動之下,淡水河岸的樣 貌逐漸變調,原有的沙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 是冷冰冰的水泥地,棲息於原地的物種也慘遭 沙洲改善工程
2010 年以後
活埋,淡水的自然河岸、沙洲、生物變成了 2 公頃填河造陸而生的腹地,烙印在大眾心中淡 水的印象就此抹滅,引發不少居民與遊客的不 滿,但終究沒能阻止悲劇的發生。
圖 3-2-4 沙洲改善工程照片
39
40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四、淡水老街 淡水老街位中正路、重建街、清水街等一帶,鄰近淡水捷運站,交通方便,淡水港周邊是北部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淡水地區自 古以來,就是一個工商活動繁榮,文化昌盛的區域,但是,淡水港在日據時代以後漸漸淤塞,基隆港的興起更讓淡水港相形失色,於 是沒落成爲一座地方小漁港;可是,卻沒有影響到淡水的發展,反而掀起了一股觀光旅游熱潮,雖然在現今科技商業發達的社會,新 式樓房林立,卻依然可在淡水老街上見到許多的古早式磚造店鋪,座落期間的數座老廟宇,更反映出本地的開發史。 最古老的福佑宮相傳始建於 18 世紀清雍正年間;文昌祠、龍山寺、興建宮等紛紛於 19 世紀落成;祖師廟亦相繼於 20 世紀初落 成。漫步在坡道間,造訪淡水老街體驗先民的生活點滴猶躍然眼前。
圖 3-2-5 淡水老街現況照片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41
五、淡水老街內及周遭重要地點 淡水老街歷史氣息濃厚,有不少歷史發展而留下的古蹟,以及舊漁港、渡船頭、捷運站等重要聚集點,而此區為觀光重地,也有 不少富含歷史意義的雕塑及藝術品。
紅樓
福佑宮
祖師廟
龍山寺
滬尾藝航
淡水捷運站
往三芝
往淡江大學
舟月
紅毛城
小白宮
階醫館
渡船頭
圖 3-2-6 淡水老街周遭重要地點
福佑宮廣場
中山市場
42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六、土地使用 1.商業區 基地周遭因淡水老街帶動的觀光商業活動,也此多為商業區,主要以小吃、餐廳、名產及遊樂性質為主,設計範圍包含環河東 路、中正路、清水街、馬偕街、公明街、重慶街、新生街、三明街、建設街等至中山路,涉及淡水老街整個觀光範圍。 2.公家機關 淡水區過去的行政區聚集在淡水老街 西側,中正路的尾端,包含戶政事務 所、警察局、消防局、郵局、地政事 務所、信用合作社等。在淡水老街東 側則有淡水捷運站及捷運紅線。 3.文教區 在文教區方面由基地向外延伸分別有 淡水國小、淡水國中、淡江高中附設 國中、真理大學、鄧公國小、淡江大 學、新興國小、正德國中圖書館等。 4.公園綠地 為於基地周遭的公園綠地相當少,主 要以台灣高爾夫球場為最靠近且腹地 最大,其餘為較小型的綠地閒置空間 、公園,且距離基地有一定的距離。 5.古蹟 基地周遭古蹟相當豐富,基地本身包 含淡水舊漁港,淡水老街內則有滬尾 階醫館、福佑宮、龍山寺等,周圍則 有紅毛城等古蹟。
圖 3-2-7 淡水區主地使用分區圖(基地周遭)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七、遊客量分析 以便捷、分布最為密集的捷運系統為基準點,探討觀光景點的遊客量,進而來比對參觀人次的多寡。淡水河岸因交通便利、風景 優美及觀光產業發達的關係,帶來的觀光人潮不容小覷,由下圖可清楚了解淡水的觀光人次明顯多於台北市其他知名觀光景點的參訪 人次。 93 年~96 年淡水金色水岸湧進的遊客量平均約為 277 萬 500 人-知識交流網 近年發展迅速預估每年平均湧入的遊客量約為 800 萬人次-2012 年房產月刊
圖 3-2-8 台北地區觀光景點年遊客量人次(資料來源:台北 102-103 年統計年報)
43
44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八、古蹟分佈位置 淡水區因歷史發展多元,過程中也留下不少具代表性的建築及地標,而新北市共有 67 座古蹟,淡水即佔了 23 座之多。 表 3-2-4 淡水區古蹟列表
級數
名稱
一級古蹟 紅毛城
二級古蹟 鄞山寺
理學堂大書院
滬尾砲台
三級古蹟 福佑宮
縣定古蹟
龍山寺
小白宮
淡水禮拜堂
原英商佳士洋行倉庫
水上飛機場
氣候觀測所
馬偕墓園
滬尾海關碼頭
階醫館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三節 實質分析 一、交通動線與渡船路線 1.車行主要動線
文化路
中山北路一段
聯外道路主要以台 2 線、台 2 乙 線道及 101 縣道為主,沿著淡金 路可接到紅樹林、竹圍及台北地 區,往北則連至三芝。 2.車行次要動線 靠近基地之車行動線為中正路, 是淡水老街主要主成的路線,從 北方淡金公路可接至學府路,並 串連英專路底達淡水市區。
中山路
中正路 環河道路
英專路
3.人行動線 順著淡水捷運站走出可直接進入 基地,淡水河沿岸為環河東路, 為主要的環河賞景動線,沿路有 各式各樣的攤販,攤販間穿插著
淡水捷運站
小巷道,可連接至中正路。 4.渡船碼頭 沿著淡水河岸便能到達渡船碼頭 ,碼頭共分為一、二、三期,主 要的連接碼頭有: 淡水渡船頭─漁人碼頭(往返) 淡水渡船頭─八里渡船頭頭(往返) 淡水渡船頭─關渡碼頭(往返)
圖 3-3-1 基地周遭交通動線與渡船路線圖
45
46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紅毛城站
二、捷運、自行車與輕軌系統 1.捷運系統 基地本身與淡水捷運站直接連接 ,沿著捷運紅線可抵達台北市。 2.自行車系統 淡水河河濱的自行車系統相當便 利,可順沿著淡水河往南至新店 溪、貴子坑溪、景美溪....等河濱
重建街站
淡水老街站
自行車路線。
淡水捷運站
圖 3-3-3 捷運、自行車與輕軌路線圖 圖 3-3-2 台北市河濱自行車道導覽圖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3.輕軌系統 基地本身位於淡水捷運站附近,捷運紅線順著淡水河往南延伸,在淡水捷運站下車後步行約 1-2 分鐘便能進入研究範圍內,因 此在大眾交通運輸上算是相當便利。而在 2014 年 9 月及將動工的輕軌路線,也將更靠近基地,並預定在 2018 年完工。 表 3-3-1 淡水區輕軌綠山線站名
編號
表 3-3-2 淡水區輕軌藍海線站名
所在地
交會路線
車站名稱
編號
淡水
B1
G1A
重建街
B2L
G2A
淡水老街
B2R
G1
竿蓁林 崙尾 淡江大學
G2
三塊厝
G3
外寮
G3A
台北捷運紅線 (淡水線)
新北市
交會路線
藍海線
綠山線 紅樹林
所在地
淡水區
紅毛城
B3
滬尾砲台
B4
油車口
B5
漁人碼頭
B6
台北捷運紅線(淡 水線)
新北市 淡水區 八里線
淡水區公所
G4
崁頂
G5
藍海線
沙崙
B7
大庄埔
G6
藍海線
港子坪
B8
綠山線
二龜崙
G7
藍海線
大庄埔
G6
綠山線
羊稠子
G8
藍海線
二龜崙
G7
綠山線
羊稠子
G8
綠山線
圖 3-3-4 淡海輕軌路線圖
圖 3-3-5 淡海輕軌模擬圖
圖 3-3-6 淡海輕軌模擬圖
47
48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三、綠地資源 基地周遭綠地資源分布較少,綠地開放空間僅有一個小型口袋公園位於老街與河岸之間,可容納人數約 50 人,其他為對岸的八 里左岸公園、東南側的紅樹林生態園區、西北側的台灣高爾夫球場,而淡水市區的東北方則為大屯山系,對岸則為觀音山,綜觀上述 分析淡水老街商圈及淡水河岸周遭綠地不足,且在外圍綠地空間上形成斷層,阻隔了生物串連的機會。
大屯山系
觀音山
圖 3-3-7 綠地資源分布圖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四、生態環境 在金色水岸改善工程施工前,原地段為一片沙洲,富含多種生物,也因位於紅樹林生態區附近,在原棲息的物種中包含了許多特有 種動植物,因此當時在水岸改善工程施工時引起相當巨大的反彈,而在工程完工後原棲息的物種也逐漸消失外移,對於生態環境上有 一定破壞程度。 表 3-3-3 紅樹林生態物種簡介表
名稱 水筆仔
照片
簡介 是河口生態中的生產者,提供蟹、魚、鳥類的食物 或棲息地,為海岸防風定砂、防潮護岸之造林樹 種。
海茄苳
海茄冬是台灣四種主要紅樹林中數量最多且分布最 為廣泛的樹種,。海茄冬的根呈放射狀橫生,分布 面積極廣,使植株抓地力增強,除泥灘地外,於含 沙較多的淺灘地也可生長。
弧邊招潮蟹
喜好爛泥,河口、海灣、紅樹林附近,只要是鹹、 鹹淡水的泥灘地皆有牠存在。
角眼拜佛蟹
穴居於河口、紅樹林沼澤泥灘地。
49
50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彈塗魚
彈塗魚能用濕潤的皮膚和鰓室中的水分呼吸,能夠 適應半水半陸的潮間帶環境,棲息於河口水域、沼 澤及泥灘,在泥下建造由兩條垂直地道構成的洞內 居住。
小白鷺
小白鷺鍾意棲息於稻田、河岸、沙灘、泥灘同沿海 小溪種種濕地,成群出現。
高蹺鴴
出現於濱海濕地如水田、草澤、湖泊、魚塭或河口 等地。通常成對或成小群出現,台江地區全年普遍 易見,冬季時數量更多,且有大群聚集的現象,顯 見有冬候鳥族群。通常以魚類、小型無脊椎動物、 甲殼類或蝌蚪為食
埃及聖鹮
埃及聖䴉在沼澤濕地及泥濘出沒,有時會到訪農地 及垃圾站。牠們主要吃魚類、青蛙及其他水中生 物,包括昆蟲與螺類。
小水鴨
小水鴨常集群棲息於平靜水面,在湖泊、沼澤、河 流平緩處常能看到他們的群體;偶爾也見於海岸地 區。常可見本物種與體形接近的白眉鴨和其他雁形 目動物混群。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五、河岸型態分析
A.捷運站後廣場 此區位於捷運站後方,從捷運站進入基地必經之地,為捷運站周遭較大的綠地空間, 包含自行車道、休憩空間、活動廣場等,河岸則為捕魚用舢舨船專用的停靠站,再 向外則為人空的浮島
B.高灘地 此區域為 2011 年完工的人造腹地,建造期間引起相當大的爭議,於河道人所填出 的陸地,做為綠地開放空間,佔地約 2.5 公頃,為淡水捷運站周遭新的大型綠地空 間,而河岸旁則為商業空間
圖 3-3-8 淡水河岸視覺分析圖(一)(二)
51
52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C.河岸商業空間 此區域為淡水河岸與其他區比較之下較為狹窄的區域,一旁建物多為商業用區域, 一樓主要為各式各樣的店面,包含飲食及遊樂,以淡水知名小吃及紀念品為主,以 此假日時人滿為患
D.客船碼頭 此區域為客船靠岸的地方,一共分為三個碼頭,主要路線為通往漁人碼頭及八里, 因具當地特色且交通便利的情況下,客船的班次往往供不應求,而造成此區排隊與 路過的人潮較為混亂
圖 3-3-9 淡水河岸視覺分析圖(三)(四)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E.馬偕登陸紀念區 此區域為 1872 年馬偕登入的地方,現階段為街頭藝人表演畫作的區域,地面的材質則為河床自然的泥沙
F.老榕步道 此區保留了數棵具百年歷史的老榕樹,榕樹下則為休憩與人行空間,因保留歷史紋理,此區的使用及行走空間較為狹窄
G.舊漁港 此區為淡水開港通商時保留至今的漁港,現階段則為部分舢舨船的停靠區,因較無完善的規劃,使用及經過的機率較低
圖 3-3-10 淡水河岸視覺分析圖(五)(六)(七)
53
54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六、遊憩行為類別 除了基地為於的淡水老街之外,在西北側的漁人碼頭,以及八里左岸都具有一定的空間使用行為,將此三個區域的遊憩行為分類 之後,看出淡水老街與其他兩個區域的差別,突顯淡水獨有的歷史風味及多功能的河岸形態,塑造出淡水獨具特色的空間。 淡水老街:歷史文化、美食、遊樂、生態連結性 漁人碼頭:景點、遊憩、住宿 八里左岸:歷史文化、休憩開放空間、飲食
紅毛城
八里左岸公園 情人橋 圖 3-3-11 遊憩類別分布圖
帆船飯店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四節 綜合分析 綜合上自然條件、歷史人文、景觀資源等多項的實質分析,將基地的特色及重要性整理如下: 一、潛力 1.自然條件 -基地與紅樹林生態園區相當近,且緊鄰淡水河,水資源豐沛、景色優美,為兼具功能性及視覺享受的景點
2.交通網絡 -基地位於淡水捷運站旁,周遭有完善的公車系統,在基地內有自行車動線及渡船碼頭,未來也將有輕軌經過
3.人文歷史 -淡水歷史沿革豐富,留下的歷史建物、街道紋理都相當完善,尤其淡水富有文化小鎮之稱
4.觀光節點 -基地周遭有多樣且遊憩行為不同的觀光景點,因交通網絡的完善,成為觀光途徑的黃金三角點之一
圖 3-4-1 潛力條件示意圖
55
56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二、限制 1.觀光人潮大量湧入 -隨著觀光產業蓬勃的發展及交通的便利,每年遊客量的人次都在逐漸攀升中,進而影響到遊憩的品質與環境的破壞
2.腹地空間不足 -在歷史沿革留下的街廓紋理發展,在經濟成長、交通建設等條件不同時,以前的空間已經不負現況環境使用,且觀光產業及 房地產業開發的影響,此區的使用空間及綠地也明顯不足
3.開發面積擴大 -因應人潮大量的湧入及開發失誤的影響,人的使用空間開始往河道擴增,雖然腹地增加,但有造成生態棲地的破壞
圖 3-4-2 限制條件示意圖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4
案例分析
57
58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一節 新店溪陽光運動公園 一、基本資料 (一) 區位:新北市新店區 (二) 時間:2009 年完工 (三) 面積:20 公頃 二、設計緣起 (一)為改善淡水河水質,開始掃蕩新店溪左岸的違章工廠並進 行整體規劃,改建為極限運動區。 (二)隨著全國運動風潮的興起,輕騎運動也成為一般民眾較常 接觸的運動,因此沿著河岸規劃了完善的自行車道。 三、設計內容 (一)生態:河岸兩旁生態資源豐富,結合生態資源,讓公園周遭
圖 4-1-1 陽光運動公園平面圖
隨處可見多元的自然生態。 (二)景觀:公園與河岸結合,營造自然的河岸景觀,並配合花季 搭配多彩的開花植物,並設有景觀雨水池、野花步道、花 海區等。 (三)休閒運動:園區內除了原有的自行車道外,運動設施有直排 輪競速場、BMX 越野自行車競技場、四百公尺PC跑道、 沙灘排球場。 (四)橋梁:具有音樂意象之地景藝術,帶入新興的生活藝文氣息 ,成為新北市地標與最佳的公共藝術指標。陽光橋, 「以人為本」
圖 4-1-2 陽光運動公園花海區
圖 4-1-3 陽光橋夜景圖
圖 4-1-4 四季花海步道
圖 4-1-5 陽光橋俯瞰
為設計概念,讓市民得以在橋上悠哉閒散,追風或徒步欣賞新店 溪的水岸風光,享受清風拂面,洗滌一身塵囂,達到「人親水、 景映水、橋近水」的綠活意境。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二節 鹿角溪濕地 一、基本資料 (一) 區位:新北市樹林區 (二) 時間:2007 年完工 (三)面積:16 公頃 二、設計緣起
圖 4-2-1 鹿角溪人工濕地空拍圖
原址原是垃圾掩埋場,2004 年起,台北縣政府開始清運廢棄物 及整地,同時開始就地種植農作物,未清運的腐植土則保留了許 多陽性植物。2007 年,耗資新台幣 5000 多萬,完成在樹林區大 漢溪段,闢建 16 公頃的河川高灘地,並以污水處理兼具動植物 生態棲息地功能的淨化排水工程改善鹿角溪水質,同時提供民眾 休憩空間及生態教學場所。 三、設計內容 鹿角溪人工溼地,為台灣新北市樹林區的一個人工溼地,位於 大漢溪與其支流鹿角溪匯合處。該地原為廢棄之垃圾場,嚴重污 染河川,整建後以濕地為主體,利用水生植物及自然淨化工法進 行大漢溪水質淨化工程,同時營造溼地生態環境。 (一) (二) (三) (四)
初沉池:讓污水自然沉澱消化 漫地流:攔阻過濾較細顆粒的雜質 近自然式溪流淨化區:增加水中含氧量 草澤溼地:溼地沿岸大量栽植親水植物、挺水植物,讓植物自
圖 4-2-2 鹿角溪人工濕地示意圖
圖 4-2-3 濕地植栽
圖 4-2-4 濕地棲息鳥類
圖 4-2-5 空拍圖
圖 4-2-6 濕地現況
然淨化水質 (五) 生態池:淨化過的水流入溼地,提供生物食物鏈循環所需能量
s
59
60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三節 THE BIG U-REBUILD BY DESIGN 一、基本資料 (一) 區位:曼哈頓下城 (二) 狀態:建設中 (三) 面積:1000000 平方公尺 二、設計緣起 此區域為暴風發生相當頻繁的區域,而此方案目 的是希望能解決颶風帶來的破壞及對於環境結構上 的威脅,利用良好的景觀手法解決氣候上所帶來的 災害,讓居民免受於干擾。 三、設計內容 (一)結構:以景觀的手法結合基礎結構,並於基 礎結構導入永續的概念,並與人結合。 (二)預防水患:在水岸旁增加地形上的變化,提 供視覺上的變化,也能因應洪水來時發生的 災害。 (三)串連:在空間的串鍊上家以改善,利用長期的
圖 4-3-1 全區模擬圖 s
規畫以達成願景,並帶來新的景觀空間。 (四)休憩:導入完善的自行車系統,並增設水岸親 水空間,並利用橋下空間增設新的活動行為。
圖 4-3-2 分區透視模擬圖 s
圖 4-3-3 分區機能示意圖
圖 4-3-4 結構與綠地結合
圖 4-3-5 水患防制模擬圖
s
s
s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四節 杜拜世界群島 一、基本資料 (一) 區位:杜拜 (二) 狀態:2008 年完成 (三) 面積:每個小島面積從 2.3 公頃至 8.3 公頃不等 二、設計緣起 為塑造住家與沙灘、海邊合而為一的概念,耗資 約 4075 億台幣填海打造出的 300 多個小島。 三、設計內容 世界群島是一系列形狀為地球各大洲的人工島 嶼,離珠美菈海岸 4.1 公里,鄰近朱美拉棕櫚島,位 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的阿拉伯塔及拉西德港之 間。島間由 50 到 100 公尺的水域隔閡,覆蓋範圍長 9 公里,寬 6 公里,由橢圓形的防波堤包圍。前往 該群島的唯一途徑是小艇或直升機。每座小島的建 築費用約為 2500 萬美元。
圖 4-4-1 世界群島透視圖
圖 4-4-2 世界群島空拍圖
圖 4-4-4 世界群島全景空拍圖
圖 4-4-5 世界群島豪華酒店
圖 4-4-3 局部島嶼空拍圖
圖 4-4-6 世界群島位置關係圖
61
62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五節 CRICCY FIELD 一、基本資料 (四) 區位:舊金山東岸 (五) 狀態:2001 年完工開放使用 (六) 面積:130 英畝(約 52.6 公頃) 二、設計緣起 Criccy Field 曾為美國陸軍機場,位於美國舊金山, 歷史記載曾為舊金山要塞的一部分,在機場關閉後, 1974 年在軍隊的控制後,該區域遭傾倒有害物質汙 染了該地區,在 1994 年國家公園管理處與舊金山景 觀建築事務所-哈格里夫斯協會聯手改善該區受汙 染的問題,並在 2001 年改善完工並公開民眾使用。
圖 4-5-1 全區配置圖
三、設計內容: (一) 西崖區域:其中包括野餐區,溫補小屋咖啡 館,和連接道及步行道至最西端的金門大橋 和堡壘點。 (二) 海灘和沙丘:沿著逐漸復原的海岸線,其中包 含沙丘及提供本地物種生存的棲息地。 (三) 濕地:在逐漸復原的潮汐沼澤現在擁有 17 種 魚類和 135 種鳥棲息,周圍潮汐濕地內以種 植原生植被,整個沼澤木板路也以興建完成,
圖 4-5-2 空拍圖
圖 4-5-3 空拍圖
可欣賞各種野生動、植物。 (四) 克里場中心:環境教育中心,為青年提供學校 一年暑期課程。
圖 4-5-4 步道現況圖
圖 4-5-5 濕地現況圖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63
第六節 案例整合分析 表 4-1-1 案例綜合評估列表
新店溪陽光運動公園
鹿角溪濕地
THE BIG U
杜拜世界群島
CRICCY FIELD
地點
台灣新北市新店區
台灣新北市樹林區
曼哈頓下城
杜拜
舊金山東岸
類型
高灘地
濕地
河岸空間(再更新)
填海造地
海岸空間(改善)
將河岸周遭的違章建 將原先圍垃圾掩埋 特色
設施
優點
缺點
改善遭受汙染的海岸空間進 利用多層次的架構營造 以世界地圖為構想,在 築拆除,並重新規劃, 場的不良景觀,改善 行改造,基地分兩大區,一區 不同的景觀空間,並能充 海上填出數個小島,排 內含多 元的運動區及 為可淨化水質的人 為生物專用生態濕地,而另一 分達到防洪的功能 列出世界地圖的樣貌 有景點特色的陽光橋 工濕地 區則專為人設計的休憩場域 1.自行車道
1.沉砂池
1.自行車道
2.景觀雨水池 3.運動競技場 4.花海 5.陽光橋
2.自行車道 3.草澤濕地區 4.導覽步道 5.水柳林
2.親水空間 3.運動休閒空間 4.購物商街 5.防水患措施
1.島嶼 2.住宅 3.飯店
1.改善周遭不良景觀 2.多層景觀、運動空間 3.增加各區域間的關聯性 4.提升與水接觸的便利性 5.降低水患時帶來的損傷
1.生態棲地與人使用空間的 利用切割海面的手法, 區分 增加臨水線的長度,也 2.改善汙染源 增加了生物可棲息的 3.與海岸密切的結合 空間 4.教育功能
1.營造自然溪流 1.改善周遭不良景觀 2.復育水岸生態 2.多種型態的運動空間 3.提供休閒機能 3.以人為本的陽光路橋 4.解決汙染環境
缺乏遮蔭的休憩空間
人使用空間較少
無
1.休憩步道
以填海造地的方式破 壞自然的紋理,並耗 費大量資金,也將面 臨遭大海淹沒的危機
2.生態濕地 3.自然教學區 4.用餐區(野餐、咖啡廳) 5.環境教育中心
無
64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5
課題與對策
65
66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課題一 傳承淡水小鎮留下的歷史紋理 淡水的特色之一為豐富的歷史文化,將其特色紋理找出、延續、轉化、再造,突顯這淡水歷史文化的風味
圖 5-1-1 課題與對策一示意圖
History
說明: 淡水隨著歷史發展的緣故,有不少獨具特色的歷史元素,追尋過往年代所留下的歷史風格,並擷取出該年代的特色,再將其轉化,並 融入多樣的河岸型態之中,採用異中求同的方式,將河岸整合 對策: 一、將淡水老街與古蹟的特色連接至基地,做為步行的途徑與歷史特色區域結合 二、保留基地內具歷史意義之空間,將部分區域導入新的使用機能,能增加使用機會之外並能傳達歷史知識 三、將藝術元素導入,帶動傳統藝文的觀賞率,表演與觀賞空間的塑造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課題二 復甦與再造河岸原有生態環境 金色水岸工程完工後所帶來的是自然環境上的破壞,如何回復淡水河岸原有的自然棲地?
Nature
說明: 圖 5-1-2 課題與對策二示意圖 在 2010 年時金色水岸工程開始動工,隨著工程的進行,河岸原有的沙洲棲地也逐漸消失,而反對及斥責的聲浪也慢慢擴散,引來當 地居民、商家及遊客的撻伐,政府卻沒意識到人們要的不是大量人造的空間,而是淡水原有的自然美景 對策: 一、填河造地的腹地原為沙洲生態棲地,將陸地切割增加與水接觸的面積,形成自然的多孔隙環境,讓紅樹林物種能在此紮根棲息, 並能保留部分空間讓人使用 二、引入汙水大排的水源至基地,塑造人工濕地,將濕地與開放空間結合,形成人與大自然共存的空間 三、將現有的腹地做最大量的綠化,導入不間斷的綠帶,讓生物能安全的生存及與其他地區串連 四、原先存在的小島將其規劃為生物專屬的空間,以打造生物專屬的活動空間
67
68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課題三 遊憩環境與空間的規劃及改善 提升淡水河岸的遊憩環境與品質,讓人能在都市裡找到大自然,享受在大自然漫步的氛圍
Leisure
說明: 圖 5-1-3 課題與對策三示意圖 淡水的發展越來越繁榮之餘,卻沒意識到河岸空間不復使用的問題,而淡水河岸的型態也相當多樣,將分析各種不同的河岸型態,並 找出該型態的特色,將其整合及發展出適合的使用空間 對策: 一、區分快速通過及長時間停留的空間分配,給予不同使用需求的使用者適合的空間 二、將歷史文化氛圍導入,改善河岸自然環境,進而提升遊憩品質與觀賞 三、將人潮最多及空間最擁擠的區域以立體化、延伸性的分流道疏通人流,達到空間使用區分的效果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6
規劃設計構想
69
70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一節 規劃整體理念 整體發展方向以歷史化文化意象再造為主,自然環境復育與休閒遊憩為輔,打造自然環境與河岸、老街、居住環境共存的空間,並 延續歷史的紋理及規劃休閒遊憩的空間
圖 6-1-1 整體概念圖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二節 規劃構想 一、議題探討 因開發帶來的環境破壞,導致大部分的生物遷徙、離家,而部分的生物葬身於原本屬於自己的家,而人們只為觀光產業及各人利 益著想,卻沒有設想到老街風貌的改變與自然環境的破壞,人從自然來,順理成章的會往大自然走,如今的淡水小鎮,不在風光明 媚,只有滿滿的人潮,如今將以「洄巢」為構想,再次復原淡水豐富的歷史紋理,以及河岸的自然環境,將歷史與自然指引回巢。
洄巢追溯歷史回憶,引導自然回歸,帶領兩者回巢
圖 6-2-1 議題探討示意圖
71
72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現今的淡水老街逐漸失去舊有的風味,觀光產業的迅速發展,進而改變的是街道的樣貌、原有的市容,老街逐漸轉變為商業型態 的街區,雖然帶來了商機卻也進而破壞了淡水老街環境,擁擠的街道,一眼望去是滿滿的人潮以及商業用的招牌,具歷史價值的風味 的建物依然存在,卻被商業化攤販、店面淹沒,原有的河岸,經過一再的開發,舢舨船停泊的地點、沙洲上棲息的生物也在一夕之間 消失...
圖 6-2-2 街道商業畫示意圖
圖 6-2-3 河岸環境破壞示意圖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二、淡水風格再造構想定位 淡水因環境優渥,天然的環境造就多樣的景色,時代留下的古蹟,讓淡水染上一層古樸的風味,也因此有了淡水八景,而隨著環 境變遷,部分的景色不再,為了再造淡水的特色,因此將抽取過往的景緻,並結合時代的紋理,增加對淡水獨特風味的記憶
圖 6-2-4 淡水景色再造構想圖
圖 6-2-5 歷史元素轉換購想圖
73
74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三、改善河岸環境構想定位 以恢復自然環境為次要構想,在概念上導入多孔隙自然棲地的概念,以及曲流的水道構成過濾系統,並將濕地與公園結合
圖 6-2-6 概念轉換發展圖
概念一
概念二
概念三
將陸地分割,增加臨水線的面積,形成自然的多
將原有的生態島導入水源,形塑內部的生態空
原本與水毫無關係的廣場空間將汙水大排的水引
孔隙空間,增加生物生存的空間,並讓腹地自行
間,除了增加與水接觸的面積外,也能降低人
入,以曲流的方式形成自然濕地過濾系統,並讓
呼吸,提升環境品質
為的干擾 圖 6-2-7 概念導入構想圖
人增加親水的機會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四、整體空間概念 將空間區分為自然生物專屬空間、人與自然共存空間、人使用空間,除了能夠達到墜主要自然環境復育的目的之外,同時讓人體 驗在大自然中生活的感受。且將原先冰冷的水泥地切割,並改善其河道型態,導入淺水區成為生物的棲地,並進而綠化地區的樣貌, 以起伏的方式形成多變的小島,可增加趣味性同時兼具實用性。
BEFORE
圖 6-2-8 河道改善前
AFTER 圖 6-2-9 河道改善後
圖 6-2-10 空間行為區分
75
76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整體規劃將以復原原有生態及形塑淡水小鎮文化特色為主,將設計區分為兩個面向,在捷運站後廣場及高灘地發展較多樣與生態相關 的設計手法,包含生態濕地、綠林徒步區、綠色跳島等等,而在河岸沿街面則以結合淡水歷史意象為主,包括鋪面、街道家具、橋以 及招牌等等,而整體設計還是將兩者相容,以達到生態復原以及歷史文化意象的傳承
圖 6-2-11 空間氛圍塑造
以水綠交融的概念已達到恢復水岸原有生態棲地的契機,進而達到舒適的休閒空間與居住環境,利用自然的綠地空間與淡水河的水源 結合,達到調節微氣候的功能,並能提供生物棲息的空間,以及健康的居住品質
圖 6-2-12 空間微氣候調節示意 圖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三節 空間機能分區 依序將空間形態分析並做出劃分,而空間型態大致分為八個部分: 一、公園: 在捷運站周遭設置特色商店,導入滬尾過 往為漁村的意象,並配合地形設置觀景平 台,且將淡水河引入基地內,在基地內進 行過濾,除了提供人使用之外,也達到生 態可棲息的空間 二、生態小島: 將原有的小島改善,導入紅樹林物種,為 生物專屬的空間 三、綠色跳島: 切割原先填出來的腹地,分割為多塊小島 ,增加臨水線的面積,同時提供使用者休 憩的功能 四、河岸綠廊: 導入無間斷的綠帶,形成綠廊,增加生物的串連性 五、遠眺碼頭: 以不同的鋪面區分等候客船及漫步河岸空間的遊客,以達到一定的遊憩水準空間 六、藝文沙灘: 具歷史意義的馬偕登陸紀念區,打造沙灘與藝文結合 的表演及觀賞空間 七、榕蔭古道: 保留具歷史意義的百年大榕樹,結合歷史紋理,並增加路寬,型成觀景平台 八、觀景漁港: 保留淡水舊漁港的歷史特色,並將其綠化並導入休憩的功能
圖 6-3-1 空間區域劃分圖
77
78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圖 6-3-2 空間區域劃分圖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四節 空間配置概念 因應適合的河岸型態配置需求的空間機能,主要以生態的手法導入,並結合休憩性的開放空間,增加綠地的面積,減少人潮壅塞的 概念設置河岸空間,並配合各種河岸型態給予適合的空間配置,
A.淡水捷運後廣場、生態浮島
藍綠帶交融
意象公園
B.金色水岸高灘地
陸地切割
綠色跳島
C.河岸空間
綠帶串連
河岸綠廊
人流分道結合綠廊
遠眺碼頭
D.渡船頭
79
80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E.馬偕登陸口
沙灘與藝文結合
藝文沙灘
F.老榕樹步道
老榕樹結合歷史紋理
榕蔭古道
舊漁港綠化再生
觀景漁港
G.舊漁港
圖 6-4-1 河岸型態概念圖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7
規劃設計方案
81
82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一節 平面配置計畫 。
平面發想主要以水與綠的相容為出發點,讓水增加與水接 觸的機會,形塑自然的生物棲息空間,成為人與生物共存 的居住及遊憩空間。並導入歷史元素,找回淡水原有的特 色,而整體規劃以捷運站後廣場及金色水岸高灘地為大區 域發展,捷運站後廣場導入較多元的使用空間,有等候空 間、特色商店、觀景階梯以及較偏向生態的溼地過濾池與 生態觀景空間等,高灘地部分則將陸地切割,形成多塊小 島,並將每塊小島串連並設置活動機能。
圖 7-1-1 漁村賣店透視圖
圖 7-1-2 平面配置圖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一、綠色跳島 將腹地切割,形成一座座小島,除了可維持原有的 活動空間,也可增加生物的棲息環境,還原舊有淡 觀景迴廊
水河岸的沙洲風貌,藉以達到生物與人共存的環境
生物棲地
休憩廣場
水上觀景平台
圖 7-1-3 浮島透視圖
草坪活動區
Step1 將原本填河造陸的水泥腹地切割,從原先為水泥上的綠地空間轉變為多孔隙的小 島,使其結合生物的棲地與人使用的綠地空間
Step2 利用島與島之間的空間圍塑生物的活動與棲息空間,河岸邊坡採用混凝土結合砌石的工法形成人工的多孔隙環境,配合水岸植栽的自然生長與生物共存,並 藉由此工法維持小島的造型及減緩潮差侵蝕的機率,因原先此地為高灘地,在規範下不可設置超過 50 公分的設施物及植栽,因此採用低矮的灌木與草花配合 水生植栽圍塑自然的空間,並不破壞河岸賞景的視線
圖 7-1-4 浮島設計概念圖
83
84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二、意象公園 導入淡水過往為漁村的意象,配合特色販賣部提高淡水名產的 知名度,並抽取淡水河的水倒入公園內,增加人親近水的機會 ,配合原有的高低差地形,設置觀景階梯,欣賞淡水的美景
水景廣場
漁村意象販賣
Step1
觀景階梯
將淡水河的水引入進入基地內,與使用者的距離拉近, 親水遊憩區
增加親水的機會,並帶入水上漁村的氛圍
濕地過濾池
Step2
生物觀察區 圖 7-1-5 意象公園設計概念圖
配合原有的地形,設置觀景階梯,提供使用者大量的 活動空間,以舒適的環境欣賞河岸的明媚風光
Step3 配合原有的地形,設置觀景階梯,提供使用者大量的活動空間,以舒適的環境欣賞河岸的明媚風光以抽水的方式將淡水河的水源引入基地,並於起始點設至 濕地過濾池,以自然水流的方式,設置沉沙池、礫石過濾區、漫流區、生態池,到最後匯流至公園的親水區,達到生態與人共存的理念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圖 7-1-6 主題廣場透視圖
圖 7-1-7 水景廣場透視圖
圖 7-1-8 特色賣店親水區透視圖
85
86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圖 7-1-9 溼地過濾池模擬圖
圖 7-1-10 綠色跳島全區模擬圖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二節 動線計畫 一、全區動線 整體動線以捷運站、老街連接為主,主要動線同時提供自行車動線的經過,並以能沿著河岸空間而貫穿基地為規劃,次要動線則 為各空間串連便利為主。而在特色動線規劃上主要分為人文、觀光風景、美食三種路線,讓使用者清楚知道所經路線可達到何種預期 效果,讓使用上更加方便省時之外,可達到疏通人流的功能。
圖 7-2-1 人文動線規劃圖
圖 7-2-2 美食動線規劃圖
圖 7-2-3 觀光風景規劃圖
圖 7-2-4 動線規劃示意圖
87
88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二、人口密度預測與分流 為解決遊客量暴增問題,因此規劃上在人潮大量聚集的空間將以大量的開放空間為主,以負荷人潮湧入時的使用品質。計算方 是假設以容納一個人的空間為一平方公尺,空間使用率為百分之八十的情況下,綠林公園的面積約為 2.6 公頃,因此此空間約可容納 兩萬人至兩萬兩千人,而綠色跳島面積約為 2 公頃,因此此空間約可容納一萬五千人至一萬七千人,而遠眺碼頭面積約為 0.5 公頃, 因此該空間可容納人數約為三千至六千人,以最大量年人次 800 萬為參考值,預估 800 萬人次約有三分之二街是在假日湧入,得知平 均一天假日將湧入五萬五千人,綠林公園、綠色跳島及遠眺碼頭約可容納三萬八千人至四萬五千人,其餘五公頃的帶狀空間將可容納 其餘的遊客量,並利用巷弄指引將人潮分散至中正路,以達到舒適的遊憩空間。
圖 7-2-5 人口密度預測與分流圖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三節 植栽計畫 整體植栽配置以紅樹林樹種及常綠樹種為主,在濕地過濾池、生態專屬浮島、綠色跳島以大量的紅樹林植栽配置,在生物觀察區 則以誘鳥植物為主,在漁村意象公園則配置四季變化及濱水植栽,在河岸空間則以遮陰範圍較廣且樹冠茂密的常綠植栽為主,在榕堤 步道則保留百年老榕樹。
圖 7-3-1 植栽設計配置圖
89
90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第四節 細部設計 一、橋體設計
木橋:淡水過去以捕魚維生,因宗教信仰,漁夫們祈求出海平安,漁港旁必定能看到廟宇,廟宇周遭皆能看見燈籠,將燈籠意象轉化 並與攀藤植物結合,進而配合自然環境的樣貌
磚橋:以淡水的一級古蹟-紅毛城為構想,使用與古蹟相同的紅磚搭建,橋上的觀景台則是以古時築軍城所設置的槍孔,將其轉化為 橋上的觀景台 圖 7-4-1 橋體設計圖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二、座椅設計
舢舨椅:舢舨船為淡水著名的捕魚用船,而岸邊也不時能看見固定船隻用的繫船柱,將此意象轉化為座椅造型,而此座椅為放置在跳 島上,因此以較自然的木材質為主要考量
`
書椅:當年馬階登陸滬尾時,身上帶著聖經及醫藥箱,將座椅設置成書本的外觀,上頭刻的文字為當時馬階在滬尾生活時所記錄日記 的筆跡 圖 7-4-2 座椅設計圖
91
92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河岸椅:以河的浪潮為構想,將其轉化成座椅的造型,此座以將放置在河岸旁,用此造型配合賞河的風情
竹椅:古時的滬字代表的意思為捕魚用的竹子,用竹子固定成柵欄狀,順著水流捕魚,而這也是滬尾的名字來源之一,利用竹片編織 出造型,營造出漁村意象的氛圍 圖 7-4-3 座椅設計圖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三、廣場設計
夕陽水景:以淡水河著名的特色-夕陽為出發點,下方搭配無邊際水景倒映出夕陽落於淡水河上的景色,因此廣場設置於老街與河岸 的交界處,搭配植栽及流水美化
馬偕意象雕塑:塑造淡水河岸新地標,以圓形形塑較莊重的樣貌,結合馬偕意象,並與水池結合,成為另一等候休憩空間 圖 7-4-4 廣場設計圖
93
94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四、欄杆設計
石護欄杆:淡水過去習以為常的主要捕魚法為石滬,以河岸原有石頭砌成圍牆狀,順著河流的潮汐讓魚群進入石滬內,此捕魚法已漸 漸消失,僅剩少部分的漁民使用,將此結合於欄杆上,達到滬尾過往意象的氛圍
木橋欄杆:部分漁村搭建於水上,而陸地與建物的連結方式則是水上木橋,以木橋的材質、形體轉化圍欄杆造型,而主結構圍木材之 外下方則採用細繩固定,減少觀賞風景視線上的組隔 圖 7-4-5 欄杆設計圖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五、迴廊設計
紅磚迴廊:以紅磚為主要材質,並以古時建物的拱形外觀為設計考量,上方隔柵為古時軍城建築石所設置的弓箭瞄準處,稱之為「雉 碟」,並統一設置招牌放置的位置,藉以統一歷史氛圍的門面,並提供另一立體觀景空間 圖 7-4-6 牌樓設計圖
95
96
淡水河右岸意象再造及河岸改善計畫
五、燈具設計
燈籠燈具:將廟宇的燈籠意象抽取轉換結合燈具,塑造出獨特的淡水風情 圖 7-4-6 牌樓設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