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02201

Page 1

PORTFOLIO


CONTENT


光的抱石塔 行為與空間情境

單元量體

空間劇本

量體組合

基地分析

概念發想

基本設定

設計過程

內外之間 街屋型態-住商關係


光的抱石塔



單元 量體



STEP1 量體的漸變 與序列

量體空間存在著實虛交錯的狀態, 每個量體都有被 切去的角 ; 都被減去一個面︑並虛化一個面,構成同 時具備可看穿與不可看穿︑通透程度不同的量體, 使人進入時有不同的觀看方式與體驗 ︒近而引入光 線︑增設開口,進而帶出不同的空間氛圍和體驗, 形成有趣的空間


單元量體剖面圖

A01

A05

A10

A02

A06

A11

A03

A07

A12

A04

A08

A09


STEP2 版的變化 與排列

每個量體都置入或減去一個板,形成交錯排列的空 間︒被劃開的面產生上下︑ 前後︑左右的位移,讓 使量體在保有原形體的框架下虛化,重組成通透又 具有遮蔽的架構,且個體之間產生對話,隨著立面 重組改變空間體驗


單元量體剖面圖

B01

B05

B10

B02

B06

B11

B03

B07

B12

B04

B08

B09


空間 劇本


這是一座光的抱石塔,你可以自由選擇攀爬移動的路徑和體驗方式。進入塔後,映入 眼簾的,是許多猶如攀石高低起伏的小平台,這裡的光影是均值的。隨著攀爬向上, 空間逐漸封閉,光隨著空間的形式開始產生變化,光灑落在我們還未到達的高處,成 了指引。在光的指引下,我們經過廊道和節點,沿著路徑持續向上攀升,會通過一段 交錯的空間。這裡的路徑曲直複雜,在不停改變XYZ軸方向下,漸漸離塔頂靠近。進 入了一個封閉、只有一道細縫的空間,那是光指引的盡頭,也是塔的制高點。


THE BLOUDER TOWER

交錯

堆疊

01

光影 進入塔後 你可以自由選擇攀爬移動的路徑和體驗方式

02

猶如攀石高低錯落的平台錯落與節點


03

06

光隨著空間的形式 開始產生變化

隨著路徑向上

04

光灑落在還未到達的高處 成了指引

05

在不停改變XYZ軸方向下 漸漸離塔頂靠近

07

光指引的盡頭 塔的制高點


量體 組合



行為

情境

STAGE-0 !"#$%&%'#!(" )#'&$* ,

STAGE-1 )#'&$* +

STAGE-2 )#'&$* -

STAGE-3 )#'&$* .

STAGE-4 )#'&$* /



內外之間



基地 分析


歷史悠久、保留至今的日式街屋 有年代的鐘錶行、理髮廳

基地

住商混合街屋

吸引年輕族群的夾娃娃機店


明路前身為西屯老街,是早期先民開墾西屯的市中心。 是西屯最熱鬧的街道,直到西屯路逐漸成為此處主要道路光明路 於光明路的基地於東西向緊鄰道路,東邊的光明路為主要幹道, 觀察到居民的行為與社區紋理,希望以退縮形成過道、穿堂的方


SUNPATH

路才逐漸沒落,成為鬧市中靜謐的巷弄。 ,車流及人流較大。 NODES & CORRIDORS 方式友善面對鄰里,並增加採光和通風。

WIND DIRECTION

FLOW

PLANTS


歷史 涵構

光明路前身為西屯老街,是早期先民開墾西屯的市中心。 光明路曾是西 屯最熱鬧的街道,直到西屯路逐漸成為主要通道才逐漸沒 落,成為鬧市中靜謐的巷弄。

日治時期街屋元素 -獸面瓦(鬼瓦)

日治時期街屋元素-磚拱

日治時期古地圖


鋪面與材質

鐵皮 瓦

鐵皮

磁磚

馬賽克

紅磚

企口版

木板


特殊 巷弄

1 4 3

2

SITE



概念 發想



上下錯層/挑高 建立進入的儀式感

用牆劃分機能 利用開口產生對話

戶外與半戶外過道 連結空間

錯層與挑空 製造空間趣味性

內與外、上與下動線 串連空間


騎樓空間

走道、穿堂空間

梯廳空間

走道、半戶外空間

樓梯空間

陽台、露台空間


基本 設定


使用者設定

商業空間設定 使用者為一對38歲和36歲的夫妻和兩位10歲的女 兒, 丈夫在住家一二樓經營早午餐/咖啡店,興趣是 研究咖啡和輕食,也喜歡交朋友︒ 妻子喜歡音樂和園藝,每天都會照顧家裡的植栽 與園藝,偶爾也會彈彈鋼琴 , 兩個女兒就讀西屯國小四年級,姊姊熱衷於閱讀 ,而妹妹喜歡陪媽媽彈琴︒ 一家人原本和祖父母一起住在老家,由於女兒們 漸漸長大,生活空間不足加上營業需求,於是決 定搬到西屯區光明路,開始一家人理想的職業和 生活︒

由於周邊商業模式多延續早期西屯老街時 期之商業模式,多為供民生便利的店家, 如理髮廳︑雜貨店等︒ 且基地周遭主要活動族群為小孩與老人, 為吸引青壯年人口及學生族群駐足停留, 於是決定將商業空間設定為早午餐/咖啡 店︒ 營業時間8:00-17:00,提供結束早市採購後 的婆婆媽媽︑接孩子下課的家長︑下課的 學生族群一個停留的新據點,活絡周邊生 氣︒

空間基本配置 一︑二樓需有營業(CAFÉ)空間,包含櫃檯︑廚房 ︑25-30人用餐區和廁所︒ 二樓以上為使用者之生活空間,除了基本起居所需 空間外,希望每層都配有戶外及半戶外空間︒ 需完全分隔商業與生活空間樓層,有住/商各自獨 立的出入動線,基於無障礙考量須設置電梯︒基地 需留有園藝空間滿足使用者的興趣和習慣,提供 CAFÉ景觀及戶外用餐空間︒

基地兩側各退縮一米五至兩米,成為城市 中的過道 ; 一至二樓樓梯平台延伸,形成 對外的露台和對內的半層挑空︒除了使店 家整體空間明亮開放,也能和社區產生互 動及對話,成為社區的節點︒


設計 過程



設計 概念

裡面的裡面 / 裡面的外面 外面的裡面 / 外面的外面

融入基地周遭特有元素-過道,並結合物理環境因子 保留街屋兩側的通透性,分別在南面和北面推縮︑形成通道 讓設計在友善鄰里的同時也保的同時也有社區紋理︒ 在內部空間中置入如室外的半戶外空間︑半層空間︑梯廳等 元素,試圖使人感受到不同層次和樣貌的內與外︒ 用簡單的建築元素—牆,以十字為基本分割,劃分及區隔空 間,藉由戶外/半戶外︑公領域/ 私領域..等性質定義空間並 組織機能,整體空間可區分為

樓梯的變化

景觀與植栽

皮層-鐵花窗濾鏡

垂直動線的趣味性

延伸街踏與平台,製造多層次空間

一樓植栽及空中花園,綠化城市

半遮蔽皮層保護隱私,與社區紋理對話

兩座樓梯與電梯,遮蔽與半遮蔽


設計 發展




設計 發展

量體演變過程

區分住商空間

區分動線

配置機能和動線

調整空間層次

整合內部空間及立面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