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設計概論|Morphologie : City Metaphors in Taipei|個人報告|2022

Page 1

的都市列島(Archipelago)與《形態學/城市隱喻》(Morphologie/ City Metaphors)理論的形成與影響,並將團體報告《台北城:圖底關係與城市島嶼之隱喻》(Taipei’s FigureGround & City Metaphors )中對於臺北各區的練習進⾏更詳細的說明與檢討。最後,將提出結論,以及我對於 本學期學習過程與成果的思考與⼼得。

從柏林到台北:形態學與都市島嶼的實驗 Morphologie : City Metaphors in Taipei ⽇建四甲|徐懿| A107120008 | 指導⽼師:周書賢 ⽼師 ⼀、前⾔ Colin Rowe 的拼貼城市(Collage City)與 Oswald Mathias Ungers 的城市島嶼(Archipelago)為貫穿現 代都市設計的重要理論,他們同樣反對剷除歷史紋理的均質設計⽅法,Contextualism 是在古典 Nolli Map 的研 究下提出 Figure-Ground 設計⽅法,以拼貼( collage )與撞擊( collision ) 來閱讀整體都市的涵構︔⽽ O.M Ungers 則認為是獨特的微⼩建物定義了城市,⼤城市裡有許多島嶼漂浮其中,建築就是微型城市烏托邦。 本⽂將主要分析探討 O.M Ungers
⼆、柏林圍牆與都市列島(Archipelago) 柏林圍牆的建造促成城市島嶼論(Archipelago)。Ungers 作為 Rem Koolhaas 的同事與導師,在1977 年提 出了「城市中的城市——柏林:⼀個綠⾊群島」( The City in the City: Berlin: A Green Archipelago )的概念模型, 思考歐洲戰後的城市景觀,是否能在現代技術與傳統⽂化間建⽴起平衡,免除現代都市繼承古羅⾺的擴張狀 態,修正為精神性更飽滿的希臘城邦樣式——在古典街區與歷史建築之外,利⽤農村、綠地將城市接合起來, 如同⼀種綠⾊的膠⽔(green glue) 般,讓分離的街區仿若 座座獨⽴的衛城。 都市島嶼論(Archipelago)啟蒙來源於柏林圍牆的建造以及長遠以來德國的政治歷史發展,德意志、威瑪 共和、納粹主義等複雜⽽破碎的時代導致德國柏林是由「碎⽚般的區塊集結⽽成」(Collected fragmentation defines the city),多中⼼地呈現整體城市樣貌。在 Rem Koolhaas 的⼤學作品中,他觀察並拍攝、研究了柏林 圍牆與社會的關係,質問「建築的真實本性」(architecture`s truenature) 在柏林圍牆上是否呈現更多的是政治的 恐怖與⽭盾,⽽非柯比意當時倡導的空間解放。以下節錄 Rem Koolhaas ⼤學時期所拍攝的柏林圍牆,可以看 ⾒依附著牆⾯的⼈們可能因為牆⽽分隔著舉辦婚禮、傳遞物品等,⼈挑戰牆⾯的分隔性⽽⽣活,柏林圍牆展現 了身為建築體卻空虛、單獨存在的個性,這種與柏林城市內部同樣具有失落空間特性的建物對比了現代主義的 「形隨機能」(form ever follows function),成為了⼀種單有空牆的虛無⼒量,也影響了接下來 Ungers等⼈的 都市島嶼論 (Archipelago) 以及超級街廓(Superblock)的形成。
三、Oswald Mathias Ungers 的《形態學:城市隱喻》(Morphologie/City Metaphors) Ungers 研究的都市的特點有「碎⽚化的都市型態」(Fragmentation of Urban form)、「建築的匿名 性」(Anonymity of architecture)等,⽽著作《形態學:城市隱喻》(Morphologie/City Metaphors)是源⾃1976年 紐約 Cooper Union Design Museum 的第⼀屆「⼈的⾰新:設計觀點」( Man TransForms:Aspects of Design) 的 裝置設計展覽,Man TransForms展覽由當時的館長 Lisa Taylor 舉辦,旨在「展⽰⽣活與⽣活的情境」(a show on life and situations of life),以⽇常之物來提升展覽的可能性、重現和建構⼈造環境的各種概念,向觀者去 提問:「什麼才是偉⼤的設計︖是所謂設計⼤師的、獲得巨⼤盈利的設計︖還是⼀些伴隨⼈類進化⽽不斷改良 的設計之『物』︖」。當時的參與⼈之⼀ O.M Ungers 撰寫、製作了⼀系列關於城市隱喻的插圖,探索關於類 比、隱喻的城市圖像概念,⽽這五⼗七組圖像與⽂字在 1982 年集結出版成知名的《形態學:城市隱喻》。 如以下書⾴節錄,《形態學:城市隱喻》(Morphologie/City Metaphors) ⼀書多為同樣的形式 —— 左⾴ 為⼀幅城市地圖或建築平⾯、右⾴為⼀幅攝影照⽚,兩張圖下都會分別有⼀個單詞,左⾴為英語,右⾴為德 語,描述每幅圖像帶來的視覺隱喻。 Ungers 認為「視覺是將思想與形式聯繫起來最有效的⽅法」,嘗試利⽤ 以上四張照⽚來源:RemKoolhaas, <The Berlin wall as architecture> ( Field Trip , SMLXL , p. 223-229 )
更⼼理學的⽅式將看似不相關的、多樣的事物概念化解讀,他描述 種思維過渡的過程,「從同源概念到形態 概念」(from the concepts of homology to the concepts of morphology),這樣的⽅法無法根據科學或測量的⽅ 式分析,但提供 種概念層⾯的解釋,展⽰形象、隱喻和類比,Ungers 希望以這種超越 般設計的感知來表達 不同條件下相似的通⽤設計原則,並揭⽰「現實的三個層次」—— 「事實的現實(the factual reality):客體 (the object)」、「感性的現實(the perceptual reality):類比(the analogy)」以及「概念上的現實(the conceptual reality):想法(the idea)」,並表現為「計劃、影像、詞語(the plan the image the word)」。 《形態學:城市隱喻》(1967年)與《城市中的城市——柏林:⼀個綠⾊群島》(1977年)的提出時 間相差不久,⼀個實際化地嘗試重新建構戰後的失落城市,另⼀個則在無邊際與比例的圖⾯基礎上將城市島嶼 獨⽴出來進⾏聯想與隱喻,他們看似對⽴於實際計畫與虛幻思想的兩端,卻同時是 Ungers 與 Rem Koolhaas 對 以上六張圖⽚來源:Oswald Mathias Ungers , <Morphologie: City Metaphors >
於柏林圍牆的體會與感受—— 建築師的意圖和⼤眾的接收之間存在⼀種空間、 道鴻溝。《形態學:城市隱 喻》與《城市中的城市》的關聯在於他們同樣提供了⼀個框架,並不依賴單⼀的建築物、城市或影像,在框架 下的差異是容許存在、有魅⼒的,⽽這樣的⽭盾性不僅不會限縮多樣性,反⽽能讓城市與想像在特定的建築容 器範圍下⽣長,讓當代城市在多元發展中免除同質化的濫觴。 四、台北城:圖底關係與城市島嶼之隱喻(Taipei’s Figure-Ground & City Metaphors ) 在這次的期末團體報告中,因為我與其中⼀位組員上學期在王俊雄⽼師的帶領下,對於Colin Rowe 的 拼貼城市、諾⽴地圖(Nolli Map)已有基礎的認識,因此決定嘗試⽤更實作、實驗性的⽅法去理解 Ungers 的 都市隱喻與島嶼論,藉以加深、加廣我們對於現代都市理論的概念認識與印象。我們假設 Oswald Mathias Ungers 與 Colin Rowe 來到如今的臺北城,⽽我們將代替他們的雙眼對台北各區進⾏ Figure - Ground 研究,以 及如同《形態學:城市隱喻》(Morphologie/City Metaphors) ⼀書中的「計劃、影像、詞語(the plan the image the word)」實驗。 我們挑選出城市紋理差異較⼤的「⼤安區、內湖區、中正區與中山區」⼀共四個區域進⾏實作,設計 套共同的⽅式來框架結果 —— ⾸先,在挑選的⾏政區內框出2.4公⾥乘以2.4公⾥的正⽅形區域,以台灣政府 提供的公開地圖檔進⾏圖層整理,只留下封閉建築物的外框線並且塗⿊,對整體區域的 Figure - Ground 進⾏閱 讀與分析︔接著,在對於 Figure - Ground 區塊擁有城市架構性的理解之後,將視線範圍縮減,關注區域內奇特 形狀、特殊樣態的建築物或建築區塊組成,以作為城市隱喻的地圖側(the plan)︔最後,各⾃發揮想像⼒去 尋找與地圖側(the plan)能類比(analogy)的影像(the image),並學習 Ungers 在兩張圖⾯下⽅做出註解 (受到⽂化與語⾔能⼒的限制,這部分採取中⽂的詞語代替德語),製作出屬於臺北城部分的Figure - Ground 以及城市隱喻。 以下是我負責的中正區,請先⾒下圖(⼀)。在 Figure - Ground 的研究中,顯著可⾒的是中正紀念堂 朝向西北飄浮於圖⾯中央偏左,⽽這部分的⽅位傾斜與臺北城歷史相關(不朝向六張犁亂葬岡與台北監獄舊 址,反攻中國南京的先志等),以及同樣以東南 — 西北穿越的三條⼤道:仁愛路、信義路、羅斯福路 段, 顯⽰中正區的重要機構位於圖⾯左上,為中華民國總統府的位置。以 Colin Rowe 的角度觀看,中正區的城市 涵構複雜,有舊城區的規劃與新建物交錯、總統府以北充滿校園機關圍塑出的⽅格系統,還有西北⽅⽼舊城中 市場、城隍廟細窄的街道後巷,西南⽅的圓環彷彿蜘蛛網那般擴張。此部分在報告時將搭配更⼤街廓範圍的塗 ⿊疊加⽰意圖與實際空拍圖對照(如圖⼆、圖三),希望能讓第 次閱讀 Figure - Ground 的同學們能學習讀懂 城市圖底關係中「⽩」(void)的部分,也就是 Colin Rowe 在拼貼城市理論裡所關注的公共性場域。
接下來,在以上 Figure - Ground 地圖的基礎上,我尋找出⼀共四處特殊的區塊作為城市隱喻的左⽅地 圖側(the plan),並在聯想的過程中找出相符合的影像(the image),最後完成了中英⽂的隱喻詞彙,請⾒ 圖(四)至圖(七)。⾸先是圖(四),中正紀念堂像是港⼜般嵌入(Bulid - in)原有的都市紋理中,並且將 城市路徑貼合在兩側、延伸進重要的城市區域︔圖(五)則揭⽰了充滿校園的城市區塊,⼤街廓中⼼被掏空成 為開放空間,如同拆去鍵帽的鍵盤那樣,維持著機能但掩體空缺(Void)︔然後是圖(六)的「楔形」 (Cuneiform),它描繪著舊城區的街屋緊貼,唯有後巷細密地穿梭,彷彿古代鑿刻⽯板上的縫隙︔最終,我 的⽬光停留在舊圓環,路徑的交接讓 Figure - Ground 上的「⽩」呈現擴散(Radiate)狀態,我以電影《異星 入境》(Arrival)的劇照作為影像對照,建築如同外星⼈噴灑的墨汁那般從圓環湧現。 圖(⼀)中正區局部 Figure - Ground 研究 圖(⼆)⼤街廓範 City Metaphors Build - in 嵌入 City Metaphors Void 虛體/空缺 City Metaphors Radiate 擴散 City Metaphors Cuneiform 楔形 由上到下、左至右分別是圖(四)、圖(五)、圖(六)與圖(七)
五、總結檢討、省思與⼼得 O.M Ungers 的都市島嶼論(Archipelago) 影響了 Koolhaas 的《狂譫紐約》(Delirious New York), 摩天⼤樓的⾼⼤呈現了紀念性與都市島嶼的機能完備性,並且外型無法看出內部機能、形成「超級街廓」 (Super block),然⽽ Ungers 在乎城市的歷史與⽂化的層⾯卻難以在現代摩天⼤樓上被關注,於是 Ungers 與 Koolhaas 儘管在各⾃的理念形成初期互相影響,卻依舊擁有彼此⽭盾、差異的部分。 這次的研究與練習我們嘗試了與其他組比較不同的⽅式,在前期研究理論發展之後,選擇了 Ungers 的 《形態學:城市隱喻》(Morphologie/City Metaphors) 套⽤進台北去嘗試、在實際操作裡感受隱喻的轉換與重 量。我們在練習中彼此交換意⾒、討論 Ungers 在撰寫、編制《形態學:城市隱喻》(Morphologie/City Metaphors) 時是抱持著怎麼樣的思索與哲學觀,並詳讀 Ungers 在書中使⽤的地圖與圖⽚(許多為⽣物、科學 領域)—— 然⽽,在總結組內所有⼈尋找到的「台北島嶼隱喻」後,我覺得依舊有⼀些可惜與遺憾之處 —— 例如 Ungers 在長期的研究與觀察下,能使⽤的圖像(the image)幾乎都為⾃⼰所製作、拍攝的,但我們在時 間與資料量的限制下只能使⽤網路查找的圖⽚去做對比,只有少部分能剛好對應出我們⾃⼰拍攝的照⽚︔另 外, Ungers 在地圖側(the plan)部分有許多種類,可能有平⾯、詳細設計圖或是古地圖,但我們這次的操作 ⼿法因為想與 Colin Rowe 的 Figure - Ground 共同對照練習,所以只採取特定區域的圖底關係範圍做截取,這 部分和《形態學:城市隱喻》(Morphologie/City Metaphors) 書中的景況有所不同 等等。不過儘管如此,使 ⽤共同討論出的設計⽅式去尋找隱喻,還是讓我們在過程裡獲益良多,學習了這種非科學、非制式化但理性感 性兼具的觀看都市的⽅式,提供未來在無論設計上還是知識上的增益和茁壯。 最後,在整學期的都市設計課程裡,Contextualism 與 Archipelago 是與都市建築⼿法最貼近、相關 的,我認為我們很幸運能分到這個題⽬,去延續上學期在王俊雄⽼師組的學習與分析,結合 O.M Ungers 和 Koolhaas 的理論背景去發展我們的「台北島嶼隱喻」,並在梳理城市脈絡的同時配合先前幾堂課的介紹,在討 論中讓彼此對既陌⽣又熟悉的台北城有更深⼀層的認識。O.M Ungers 在他的⼀⽣中持續追求潛在於都市島嶼 中隱藏的內在美,如同他在「⼈的⾰新:設計觀點」( Man TransForms:Aspects of Design) 展覽中,另⼀件描 寫⼈與城、與⾞的隱喻關係的作品那般(請⾒下圖)。儘管在現代社會⼈⼜爆炸、科學⼯業化的時代裡, Ungers 的願景可能難以達成,我卻依舊喜歡他看待建築與城市的⽅法 —— 也許在⽇益規格化、系統化的世界 裡,對於設計保留更多的想像⼒比堅守「形隨機能」還更加重要,《形態學:城市隱喻》(Morphologie/City Metaphors) ⼀書裡對於地圖和影像、⽂字的哲學浪漫轉換,將提供我們在未來設計過度制式理性時,轉換 種 更開放、無遠弗屆的思考⼼境。 以上,為我(徐懿|A107120008|⽇建四甲)的都市設計期末個⼈報告,謝謝⽼師這學期的指導與教誨!
六、資料來源: 龔書章⽼師|Lec10 建築史論專題-建築經典導讀 第⼗⼀週課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DDb1qOhTNg 重讀現代性:後激進時代的建築視角| 有⽅報導: https://www.archiposition.com/items/20180525121105 ARCHIPELAGOS : Ungers vs. Rowe : https://zhuanlan.zhihu.com/p/32153144 LAC的書屋| 創意製圖和視覺思維的經典之作——Morphologie: City Metaphors: O.M Ungers , <City Metaphors> ,(Man TransForms:Aspects of Design)

https://www.sohu.com/a/419815992 655396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F41147Dx/?

d

e15378c7ff30c43d12938838c7925fb0

The City in the City—Berlin: A Green Archipelago. A manifesto: https://archinect.com/features/article/105250588/book-review-the-city-in-the-city-berlin-a-green-archipelago-amanifesto

OMA as tribute to OMU: Exploring resonances in the work of Koolhaas and Ungers: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 233115606 OMA as tribute to OMU_Exploring resonances in the work of Koolhaas and Ungers

The Berlin Wall as Architecture: https://pdfcoffee.com/the-berlin-wall-as-architecture-pdf free.html

Interview : Rem Koolhaas Berlin Babylon : https://berlinbabylon.de/?page id=345

O.M. Ungers: Morphologie / City Metaphors: https://universes.art/en/triennale- brugge/2015/expos/arentshuis/ungers

Smow blog compact:O.M. Ungers Morphologie City Metaphors at Ungers Archiv für Architekturwissenschaft Cologne:https://www.smow.com/blog/2014/09/smow-blog-compact-o-m-ungers-morphologie-city-metaphors-atungers-archiv fur-architekturwissenschaft-cologne/

群島讀書會14丨朱亦民丨城市中的城市——「柏林:⼀個綠⾊群島」:
v
source=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