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覺之間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Page 1

1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2


3

所謂甚麼都沒有就是『無為』,然而卻也有反向的價值, 有時一眼看似無何用的創作或者物件,其內涵卻是相當富饒的。 也因為『空無』的容器,才有了收藏東西的可能性, 其也擁有未然的的可能性就非常豐富。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無為‧無何有


前言

意識的淺層表述──構築個人的興味 和許多年輕創作者以一樣,吳偉丞在建立自己作品風格的頭幾年,是以自我的美學觀 點、對藝術的看法為出發。他自小就喜歡畫畫,對工藝、藝術、建築、設計都很感興 4

趣,尤其是非洲及亞洲原始藝術,喜歡它們率真、勁力的純粹美感;也喜歡現代建築 的空間表現,對簡潔的線條能營造出清新疏朗的空間氛圍很欣賞;開始學陶之後,對 亞洲原始陶器、青銅器與鐵器也多作觀察。他認為最耐人尋味的美感,是一種不經過 多修飾的簡單造形與裝飾,這些喜好成為他後還創作靈感與風格的源頭。 為能呈現自己的藝術理念,吳偉丞實驗了許多表現形式,最後選擇了較能符合自己理 想的柴燒和燻燒效果,但他也發現這兩種窯燒的傳統燒成方式並不適合於實用作品, 於是他利用瓦斯窯來作燻燒效果,讓坯體高溫燒結不會有滲水之虞,又能呈現燻燒獨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特的古意趣味。他以木炭與稻殼為燻燒媒材,但掌握土胎成分、排窯方式、燒成曲線 的控制,才是他將燻燒效果表現得淋漓盡致的重要關鍵,此效果成為他個人風格的獨 特標誌。在他的作品中,表面或平滑或粗糙的質感肌理及顏色的變化,是他和火的共 同創造的痕跡,但不只是古拙自然的氣氛而已,另有一股青春活力在其中舞動著,在 黃、橘、白及黑灰色彩間跳躍著。 在造形上,在2000-2006年間的作品充分表現他個人的喜好,如他自己認為的,他 是一位陶土的建築師,以現代建築風格為典範,利用平整的陶板塊面,穿插、交疊成 立體幾何的空間結構,如「建築素描」系列,以燻燒來表現幾何圖案的速寫,在方正 規矩之間呈現陽剛的氣味,加上木質或水墨宣紙裱裝的搭配,十分獨特也別有一番風 味,流露濃烈的人文氣質。而「燻燒花器」系列則多以拉坯為主,且刻意留下工具或 手作的痕跡,有時加入簡化自古代青銅器、鐵器等局部造形或圖騰,加上燻燒的古拙 趣味,具有典範、紀念碑式的姿態,顯得大器不凡。

意識的深層表述──多元的東方意味、直覺式的呈現 由於父親與臺中經營茶藝的春水堂老闆是同事,吳偉丞自2006年開始配合春水堂的需 求,設計製做了傳統古典風格的茶具,為此還特別學習茶道多年。喝茶是中國人千年 來的文化,也是臺灣人數百年來的生活習慣。因為父親喜歡喝茶的緣故,吳偉丞3歲便 也開始喝茶,而且祖母是鹿谷人,許多親戚以種茶、製茶為生,喝茶也是吳偉丞生活 中的重要儀式。 茶、水、器、人共築了東方文化風景之一頁,此茶文化之所以成為傳統,代代相傳, 是因為經過千年百年的歷練,為歷代人們所接受與喜愛。在製作春水堂的茶具時,他 體悟到不能只是展現自己的想法,忘了使用者在使用上的功能需求。當代茶人為何至 今還是喜歡用古典瓷器茶具來泡茶,是因為瓷器的輕、巧、薄,較合適於展現茶的色 澤與香醇,而陶器原本就是厚重、粗曠,如何轉換這樣的劣勢成為優勢,是吳偉丞經 常思索的課題,而他想的就是將古典茶具中的優點保留,再將自己的風格融入。 就臺灣地區而言,中國傳統文化是主流,但日治時期日本美學的移入也不容小細覤,


其中日本民藝陶藝的風潮對臺灣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吳偉丞2007年以後的茶具即 是融合了兩地的風格特色。就茶具而言,中國古典風格是屬於皇家貴族的文化,是妍 美、細膩、有時華麗;而日本民藝風格是常民文化,是簡單、質樸, 不經意的美感。 吳偉丞的新茶具是將古典茶具造形保留,但不雕琢、不拘小節,表面裝飾上也讓釉色

5

隨意層疊, 呈現完全是屬於臺灣人的文化美感,多元共融的特點。 在茶具組的安排上,吳偉丞試圖適切地整合使用上的功能需求與個人風格的呈現,如 茶壺為整組茶具的焦點,在造形上多在提樑上作些變化;茶海以含苞未開的花瓣形式 為陪襯,作為與東方傳統聯繫的重要元素;杯茶則多以白化妝土加薄釉,讓茶色能夠 呈現出來,茶杯圈足部分加高一點,挺一點、獨特一些。全體造形在線條與表面質地 上不特別作修整的動作,自然呈現工具或手作的痕跡,再加上小朵的梅花浮雕為點 綴,豐富視覺與觸覺的感受,呈現質地古雅、輕巧趣味的吳氏風格。

年紀稍長之後,逐漸能夠欣賞古典的作品,也了解到傳統風格是世代相傳且不斷調正 的成果,是歷代以來理性與感性的心血結晶,並為多數人所接受。如此忽然地頓悟, 他自方正、陽剛之氣解脫,開始轉向柔順、圓融的和樂之風。同時,他也了解到如果 自己的實用作品只是為人欣賞,而無法為茶人使用,那只能算是閉門自己玩得開心而 已,他想要傳遞自己所領悟與形塑的美感,而且希望這美感是為大家所接受,也能握 在茶人每天喝茶的手中。

不大不小,剛好成熟的器韻 吳偉丞是一位對美感十分執著的人,對陶藝的各種技巧敏銳度高,也有其獨特的理解 與想法,雖然作陶的年齡不長,但卻已經展現其個人突出的風格,而且不急不徐,一 步一腳印地走來。 如果,茶之場域是由茶、水、器、人共築一個雅致的世界,吳偉丞的茶具在其中的角 色則是一位接受度寬廣的承載者,以不斷修鍊自己身心靈的方式,來構築其器形上的 每一線條、每一塊面、每一組合,而這每一線條、每一塊面、每一組合就是表情,是 當下美感的表情,如同,美國的文學評論家Mark Schorer認為的,藝術的表現技法等 於是藝術的所有內容,吳偉丞融合了兩種東方文化的美學觀,正如他所在的大地所給 予的滋養,選擇了以去機械感、去意識、人性的方式來形塑器物的外形,其結果是隱 約可見更為深厚且濃郁的芬芳,不用嗅覺、不用觸覺,是用 心 的接受與散發。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這樣的轉變,在吳偉丞自己看來是品味改變了,過去可能太年輕,急於表現自己,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6


7

之間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直覺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8

0 靈感來自生活的工作室

在無為陶坊,靈感是從生活中信手捻來的。 細看其中每一樣擺飾、陳設,都是由生活記憶所 催化的。一切都是如此簡單,卻承載著美。


9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10


11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12

1 屋漏痕

像誰無意打翻了墨色,紛亂而灑脫 你看見了嗎? 不急,時間正細膩著色。


13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14


15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16


17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18


19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一開始做陶的時候,也不管能不能賣,機能也不注重,偏重造型與風格。 後來才發現好看的東西不一定好用,所以要找出平衡點,型隨機能。」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20


21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22


23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24

2 夢一場夢

而這世界所有的夢,最後匯集成一個點 嘗試 凝視著、祈禱著,實現了。 多麼璀璨,那將是。


25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26


27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28


29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30


31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32

3

泰然平庸

以純色覆蓋外表

不喜嘈雜

因為單純,所以平靜。


33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34

「最耐人尋味的美感,是一種不經過多修飾的簡單造型與裝飾。」


35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4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36

透薄的金屬釉, 穿透其中的朦朧感、 滲透、消融之中的純白內在。


37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38


39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40


41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42


43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44


45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46

5 覺恐怖

如何血腥一般,直覺的衝擊 染上暗紅,其中蘊藏的黑色角落 是我們從來不願面對的真實。


47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48


49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50

6

無解

滲透了彼此,

是共存、會凸顯,

抑是溶解 重生


51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52


53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7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54

平靜清雅的存在,盛裝著不同凡響 荒原般的肌理,細膩感受一番驚奇。


55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56


57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58


59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60


61

之間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直覺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62


吳偉丞

1976 生於台中縣 烏日鄉 1994 明道中學美工科畢業 63

1999 國立台中商專商業設計科畢業 2002 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個展 2004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個展 2006 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個展 1998 第三屆大墩美展美術工藝部 優選 1999 台北陶藝獎 創作組 佳作 2000 第六屆台灣金陶獎 入選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2000 中華民國國際陶藝雙年展 入選 2001 台北陶藝獎 入選 ‧南投陶藝獎 優選 2002 台灣陶瓷金質獎 優選 2003 大韓民國世界陶瓷展 入選 2004 南瀛美展 入選 2004 玉山陶藝獎 優選 2004 大墩美展工藝類 優選 2004 台灣陶瓷金質獎 入選 2005 台北陶藝獎 入選 2005 大墩美展工藝類 優選 2005 國家工藝獎 入選 2006 台灣陶瓷金質獎單品 銀獎 2007 台灣陶瓷金質獎套組 銀獎 2007 台灣陶瓷金質獎單品 銀獎 2008 藝器.造藝 台灣當代陶藝展 2008 陶瓷與異質媒材特展

北京

中國美術館

陶博館

2010 台灣陶瓷金質獎邀請展

陶博館

2012 台灣陶瓷金質獎邀請展

陶博館

2014 大器非凡 容器、藝術、跨界 特展

陶博館


64

書名: 直覺之間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主編:曾功聖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文字編輯:何冠廷 商品攝影:姜宇庭 排版設計:劉修甫、張懿仁 發行人:趙樹人 出版團隊: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創意商品設計系 地 址: 404台中市三民路三段129號 電 話: 04 2219 5678 電子郵件: frank2847@gmail.com 出版日期:民國104年6月初版一刷 ISBN:申請中 展售處:本書均不販售,只在ISSUU上提供閱讀,如需實體請另外通知。


65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From Architecture to Ceramics 66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