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的 精神實踐 典範人物-陳伯豪
正修科技大學 專訪寫作比賽
典範人物 介紹
擔任東海大學建築系 兼任講師 擔任正修科技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 就讀東海大學建築系碩士系 就讀正修科技大學建築系
報告小組 介紹 40622106 蔡欣諭-心得整理 40622113 郭子瑜-紀錄 40622129 陳育湘-訪問 40622137 吳宗儒-編輯 40622140 宋宛儒-問題彙整 40622142 鄭琴君-攝影
伯豪老師的建築靜謐 六點半一到我和子瑜便提著做為謝禮的咖啡, 走進約定好的訪談地點, 等小組夥伴就緒,老師入座, 訪談便旋即開始。
目前人生中影響你最深的人是 ? 我的指導教授 : 羅時瑋 因為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 多多少少會建立一些價值觀, 例如 : 對於什麼事情的看法或是世界觀、空間觀, 而在認識羅教授後, 他告訴我,你所知道的,都是別人告訴你的, 你應該去追尋自己想要知道些什麼東西 而有這件事之後,才開始內省自己, 建築是什麼 ? 空間的概念是誰告訴我的 ? 也因為我們相處夠久,才能真正去理解老師想說的, 去對內探尋自己的想法,對外追求知識, 再回到本身消化。 而這就是為什麼他對我的影響最大, 因為他幾乎完全改變我
做設計中最困難的是什麼 ? 困難的部分在於還沒發展出自己的理論系統, 這是我最要想做的事情, 在這前提,便是要有一些自己的成果出來, 再把自己設計的東西講清楚, 像 : 隈研吾、Peter Zumthor 那些建築師, 他們都把自己的東西講清楚, 讓人一看就知道是日本建築師、瑞士建築師, 除了自己的東西還有語彙、文化脈絡各方面都弄得很好, 反觀台灣,沒有, 就連自己最基礎的歷史都講不清, 這是我最想做得事,也是最困難的事。
在什麼時候想往建築發展 ? 大概也就求學的階段吧。應該說我喜歡吧, 那時喜歡看建築,甚至在書店、圖書館裡看上一天的建築書, 即便不知道什麼是設計,或是一些關於建築的理論, 但我就是喜歡建築。
遇過設計的倦怠期嗎 ? 我沒遇過,頂多鬼打牆吧。 那就是看書囉,看一些建築師的自傳、或是哲學類的書。
在事務所做的第一件工作 隔間 我印象很深刻,應該是做的事情落差蠻大,而有所失落吧。 但現在想起來這個安排蠻好的,總之就從最簡單的開始做。
認為如何稱為好的設計 ? 以及認為最好的作品。 要稱為好的設計首先看他的功能和形式, 第一要能滿足目的,例如設計一個電話要能講, 另一個是形式,不只是外觀, 包含它對應的內外關係、時間性以及地域的連結,像材質這 些, 就好比那些出色的建築師,能夠讓他的作品永流傳, 甚至成為經典,不外乎都包含這些要件。 讓建築像是從土地長出來的,而不是東拼西湊的組合, 怎麼看都有別人的影子。 因為原創很難,但當跨出自己原創的第一步, 做出來的東西就都是自己的了。 而最好的作品是 Peter Zumthor 的田中教堂, 建材是從基地旁挖來的,再由居民們一層層夯實, 最後再放一把火,把板模燒上三天三夜而成。 不只是心之所向的教堂,更是超越所有建築的存在, 不但創造記憶、空間,更連結群體關係、地方脈絡。 而留在居民心中的是代表涅槃的那把火。
訪談心得 距離看到老師已經是一年級最後一次總評, 雖然我一次都沒有被他教到, 可是我知道他很有趣會啟發同學, 印象最深刻是在總評我不停被他問問題, 我都回答,他說:「對啊明明就很多東西可以講, 怎麼這麼快就要下去」 經過這次採訪有了解更多哲學、建築想法。 40622129 -陳育湘 這次國文專訪給我很大的機會, 能夠多了解設計老師對於設計的想法, 我們提了很多對於未來對於老師的疑問, 老師用他自己的方式,把最好的部分轉述給我們, 每個人眼中都散發對建築的熱情, 其中一個問題:有沒有倦怠期,老師的回答讓我們拍手叫好, 沒有倦怠期,這需要多大的毅力, 多大的熱忱才能做好這件事, 堅持跟追求這是我這次在老師身上學到的, 希望下次還能有這樣的機會。 40622140 -宋宛儒 很難得能有這樣與老師直接對談的經驗, 透過這次的訪談, 我學習到了如何用不同的思考模式去看待一個設計或是建築, 而並非只是以外觀下去做評論。 也得以利用老師的經驗分享來反思現正自己遇到的問題, 著實是受益良多。 40622206 -蔡欣諭
第一次遇到柏豪老師是大一的時候, 那時候只覺得這個老師看起來有點兇不太好親近的感覺。 一直到分組的指導老師換成他才開始真正思考何謂建築 ? 何謂設計 ? 這是他第一個給我們的問題, 也是他給我們的最後一個問題。 訪問時, 他說這兩個問題是影響他最深的人羅時瑋教授問他的, 而這正是身為一個建築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羅時瑋教授用他的方式影響著陳柏豪老師, 而我們也受到老師的影響, 正努力的找到自己看待建築的角度 ! 40622113 郭子瑜 在修習完大一時的基本設計後, 在我們心中,伯豪老師便是最敬愛的老師, 他的幽默總是讓我們看著自己的設計發笑, 用不尖銳的方式,讓我們看到自己的盲點, 除了不斷用心檢視我們的設計, 也帶給我很多不同以往的視野與設計方法, 如果說萬神殿啟發了柯比意, 那伯豪老師便是穹頂的那道光。 不論是「建築是什麼」或是「靜謐與光明」, 都是老師帶給我一生受用的工具。 在訪談後, 也聽到伯豪老師對於台灣建築的民族精神感到無奈, 有許多國家的建築師,只要把他的東西搬出來, 大家便知道他是來自哪裡, 無論是連結這塊土地與人民, 建築都像是自己長出來的一般自然, 但反觀台灣,連國家認同都沒有一個定數, 連帶著民族自信與國家信任都不見蹤影, 而這正是阻礙台灣建築蓬勃發展的一大主因, 也該是台灣建築師應負起的社會責任。 40622137 吳宗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