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點:男女有別? 社會對性別的主流理解是「非男即女」的,即一 種二元的性別認知 — 你是男生,你應這樣;你 是女生,你應那樣。「男褲女裙」的規定亦不斷 強化性別上的刻板形象。然而,有些人認為,性 別框架並不是硬蹦蹦的,除了男、女,仍然有其 他的可能性。
小知識! 男女之外…… 雙 性 人
一個人在出生時的外生殖 器、生殖腺、荷爾蒙、染色 體及/或生殖器官不符合典 型男/女性的生理特徵。
跨 性 別
一個人的性別認同及/或性 別表達與原生性別不同的 人。 一些跨性別人士會選擇以醫 學方式轉換性別至其自我認 同的性別,亦即變性人;亦 有一些人選擇不做手術。
人權標準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公約)第 五(a)條訂明,「締約國應採取一切適當措施 改變男女的社會和文化行為模式,以消除基於 性別而分尊卑觀念或基於男女任務定型所產生 的偏見、習俗和一切其他做法」。 香港是公約的締約國,因此有責任確保市民免 受性別歧視,消除一切以性別來區分思想、行 為的做法。從而,保障市民在享受權利上不分 性別,一律平等。
性別平等 /校服裡的性別定型/
結語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難發現性別定型的例子, 社會對男女裝扮的規範,進一步限制了我們對 性別的想像。「人人平等,無分性別」是人權 保障的核心概念,我們在追求「人人平等」的 同時,又應如何打破性別定型的框框,真正達 至平等而無分性別呢?
延伸思考 1. 在校園中,還有其他性別定型的例子嗎? 你覺得自己有受影響嗎? 2. 怎樣才能建立一個接納和尊重不同性別認 同人士的環境?
www.amnesty.org.hk @AmnestyHK 2019年5月 編輯:江麗嫻 設計:做咩姐@Jomehjie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 人權教育慈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