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論文】2012年總統大選電視新聞內容

Page 1

南台科技大學 資訊傳播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2012 年總統大選電視新聞內容 與候選人媒體形象分析 The Content Analysis of Television News for 2012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News and Media Images

研 究 生:王藝郿

指導教授:洪敏莉

中華民國一○一年六月


南台科技大學 資訊傳播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2012 年總統大選電視新聞內容 與候選人媒體形象分析 The Content Analysis of Television News for 2012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News and Media Images

指導教授:洪敏莉

中華民國一○一年六月 2


2012年總統大選中有三組陣營的人馬出來競選,分別是代表民進黨的蔡英文 女士;代表國民黨的馬英九先生;以及代表親民黨的宋楚瑜先生。另外此次大選 有首位女性候選人蔡英文女士角逐總統一職,本研究試以內容分析法探討,這樣 的黨派以及性別組合使媒體在報導內容上及候選人形象是否會產生不同的差異? 首先從各家新聞台報導的新聞主角、消息來源、報導方向與候選人媒體形象 等部分,審視各家新聞組織播報總統大選新聞時的差異,並且做一比較。再者, 此次總統大選較為特別的是首次出現女性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女士,但若回顧過去 相關研究可發現,候選人相關研究中都普遍習慣以男性特質(如:強勢、有領導 能力的)來審視候選人形象;政治領域研究也多偏向男性政治人物與平面媒體的 研究。卻忽略女性特質存在的可能性,以及性別角色逐漸轉變的事實。因此本研 究試圖從新聞內容裡,解讀候選人媒體形象中的性別特質;並將候選人生理性別 和媒體形象中的性別特質做一對應,探討是否仍有性別刻板印象存在。 研究結果顯示,晚間七點至八點時段的新聞台中,以三立新聞台播報最多總 統大選相關新聞;佔總樣本數一半以上,導致整體研究的結果偏向於三立新聞台 的播報情況。另外,各家電視台在報導大選新聞時確實存有差異。就以消息來源 來說,三立新聞台喜愛用民進黨陣營作為消息來源;TVBS 新聞台喜愛用國民黨陣 營作為消息來源。在報導方向上,三立新聞台多給予蔡英文女士正面報導;給予 馬英九先生負面報導,但 TVBS 新聞台對於蔡英文女士新聞描述較褒貶不一;給 予馬英九先生則多為正面報導。 其次,過去政治人物形象是由男性特質為主體,但研究顯示,現今媒體對於 男女候選人的形象大多是趨於較多元化或無特定性別的描述。這代表了對女性特 質的肯定。 最後,在候選人生理性別和性別特質的對應中可發現,媒體的報導已打破僵 i


化的性別刻板印象。除了宋楚瑜先生因長期強調傳統陽剛形象,所以男性特質較 為顯著外。另外兩位候選人則是誠如研究結果所說,是一個比較多元、無性別描 述,也可說是兩性兼具的綜合體形象,這或許是蔡女士與馬先生這一新生代政治 人物的新趨勢,但也有可能只是這兩位候選人的案例,抑或是因為本研究結果偏 向於三立新聞台播報概況的關係,待未來研究可進一步探討。

關鍵字:媒體形象、性別特質、候選人性別

ii


Abstract There are totally 3 groups party in the 2012 Presidential election,they are DPP’s Ms. Tsai Ing-Wen,KMT’s Mr. Ma Ying-Jeou and PFP’s Mr. James Soong. In addition, this Presidential election is that for the first time there is a female Presidential candidate. This study utilizes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have an effect on the news report and the media image of characteristics. This study first begin from the main character of the news, source of information, direction of report, and the media image of the candidate of various news channels, and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and comparison in the selection criteria of factors for the broadcasting of the 2012 Presidential election by various media organizations. Furthermore, the slightly special case for this Presidential election is that for the first time there is a female Presidential candidate. However, by looking at past research it is clear to see that most studies with regard to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are mainly accustomed to analyze the image from the male characteristic perspective (such as strong and with leadership abilities). At the same time neglecting the possibility of the presence of femal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act that there is a gradual change in the gender role.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decode the gend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ia image of the individual candidates from the news contents; comparison is also made to the biological gender and the media image gender of the candidate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whether gender stereotype still exists. The research result indicates that prime time at pm 19:00-20:00,the Set news channels take the majority news. Moreover,there is actually a difference in factors for consideration when the various news channels are filtering and selecting the political news, as well as the existence of channel-based position.for example,the SET news like iii


used the source of DPP’s information,and TVBS like used KDP’s imformation. The direction of report, Set news repret for positive to Ms. Tsai,but for negative to Mr. Ma,and the TVBS news to pass judgment for Ms. Tsai, for positive to Mr. Ma. Secondly,the image of previous political figures are mainly based on male characteristics, but the current trend have been transformed into a combination of more diverse and characteristic with both genders, which represents the assurance with the female quality. Finally,i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biological gender and gender characteristic of the candidates, only Mr. James Soong displays consistent male characteristic. Such is due to Mr. Soong’s emphasis on traditional abilities image with iron-fist. The other two candidates is just as described by the research result that they are more diversified, without gender description, which is to say that they are the amalgamation of both gender characteristics. Such is possibly the new trend for new political figures like Ms. Tsai and Mr. Ma. It is also possible this case is restricted to the two candidates,or it’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end to broadcast overview of SET news, which require further investigation by future research.

iv


摘要 ................................................................................................................................... i Abstract ............................................................................................................................ iii 目次 ..................................................................................................................................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1.2 目的 ............................................................................................................................ 3 1.3 研究範圍.. .................................................................................................................. 3 1.3.1 研究對象….………………………………………………………………………..3 1.3.2 研究樣本….………………………………………………………………………..3 1.4 研究流程 .................................................................................................................... 4 1.4.1 研究流程概說.…………………………………………………………………………………………………….4 1.4.2 研究流程圖………………………………………………………………………………………………………...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6 2.1 形象理論 .................................................................................................................... 6 2.1.1 形象(Image)……………………………………………………………………………………………………6 2.1.2 形象與刻板印象.…………………………………………………………………………………………………7 2.2 守門理論 .................................................................................................................... 9 2.2.1 守門理論的形成.…………………………………………………………………………………………………9 2.2.2 媒體如何報導政治人物……………………………………………………………………………………13 2.3 電視媒體與政治人物形象塑造 .............................................................................. 15 2.3.1 男性政治人物的媒體形象………………………………………………………………………………..15 2.3.2 女性政治人物的媒體形象………………………………………………………………………….…….18 2.3.3 媒體形象與性別差異………………………………………………………………………………….…….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9 3.1 研究架構圖 .............................................................................................................. 29 3.2 內容分析的定義與運用 .......................................................................................... 29 3.3 分析對象與樣本選取 .............................................................................................. 30 3.3.1 分析對象…………………………………………………………………………………………………………..30 3.3.2 研究樣本的選取……………………………………………………………………………………………….31 3.4 建構類目 .................................................................................................................. 33 3.4.1 電視台類目……………………………………………………………………………………………………….33 3.4.2 新聞主角類目……………………………………………………………………………………………………33 3.4.3 消息來源類目…………………………………………………………………………………………………..33 3.4.4 報導方向類目…………………………………………………………………………………………………..34 v


3.4.5 總統候選人形象類目………………………………………………………………………………………34 3.5 界定分析單位界定分析單位 .................................................................................. 35 3.6 效度檢定 .................................................................................................................. 36 3.7 編碼員訓練 .............................................................................................................. 37 3.8 預試與信度檢定 ...................................................................................................... 38 3.8.1 實施預試…………………………………………………………………………………………………………..38 3.8.2 信度檢定…………………………………………………………………………………………………………..38 3.9 正式編碼 .................................................................................................................. 40 3.10 資料處理 ................................................................................................................ 40 第四章 資料分析 .......................................................................................................... 41 4.1 候選人報導數量分析 .............................................................................................. 41 4.2 電視台報導數量分析 .............................................................................................. 42 4.3 電視台消息來源之分析 .......................................................................................... 44 4.3.1 三位候選人整體分析………………………………………………………………………………………..44 4.3.2 蔡英文女士新聞報導消息來源分析…………………………………………………………………45 4.3.3 馬英九先生新聞報導消息來源分析……………………….………………………………………46 4.3.4 宋楚瑜先生新聞報導消息來源分析……………………………………….………………………47 4.5 候選人報導與報導方向之分析 .............................................................................. 48 4.5.1 三位候選人整體分析………………………………………………………………………………………..48 4.5.2 蔡英文女士新聞報導方向分析………………………………………………………………………..49 4.5.3 馬英九先生新聞報導方向分析………………………………………………………………………..50 4.5.4 宋楚瑜先生新聞報導方向分析………………………………………………………………………..51 4.6 候選人形象分析 ...................................................................................................... 52 4.6.1 三位候選人整體分析.……………………………………………………………………………………….52 4.6.2 候選人性別特質比較.……………………………………………………………………………………….55 4.6.3 蔡英文女士媒體形象分析………………………………………………………………………………..58 4.6.4 馬英九先生媒體形象分析………………………………………………………………………………..59 4.6.5 宋楚瑜先生媒體形象分析………………………………………………………………………………..6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63 5.1 研究發現 .................................................................................................................. 63 5.1.1 各電視台取決政治新聞的考量因素差異頗大………………………………………………..63 5.1.2 電視台報導政治人物形象趨於多元化……………………………………………………………64 5.1.3 打破僵化的性別刻板印象……………………………………………………………………………….65 5.2 研究限制與建議 ...................................................................................................... 65 5.2.1 研究限制…………………………………………………………………………………………………………..65 5.2.2 後續研究建議…………………………………………………………………………………………………..67 參考文獻 ........................................................................................................................ 70 附錄 ................................................................................................................................ 78 vi


表目錄 表 2-1 影響守門行為因素 ............................................................................................. 10 表 2-2 男性候選人與女性候選人廣告形象差異 ......................................................... 20 表 2-3 政治人物性別差異對形象之影響研究歸納 .................................................... 26 表 3-1 評審團專家基本資料 ......................................................................................... 37 表 3-2 編碼員基本資料 ................................................................................................. 38 表 3-3 各類目信度 ........................................................................................................ 39 表 4-1 候選人相關新聞報導數量分析 ......................................................................... 42 表 4-2 候選人新聞來源分析 ......................................................................................... 43 表 4-3 電視台消息來源分析 ......................................................................................... 45 表 4-4 蔡英文女士新聞報導消息來源分析 ................................................................. 46 表 4-5 馬英九先生新聞報導消息來源分析 ................................................................. 47 表 4-6 宋楚瑜先生新聞報導消息來源分析 ................................................................. 47 表 4-8 候選人報導與報導方向之分析 ......................................................................... 49 表 4-9 蔡英文女士新聞報導方向之分析 ..................................................................... 50 表 4-10 馬英九先生新聞報導方向之分析 ................................................................... 51 表 4-11 宋楚瑜先生新聞報導方向之分析 ................................................................... 52 表 4-12 候選人形象與性別特質分析 ........................................................................... 53 表 4-13 候選人媒體形象分析 ....................................................................................... 54 表 4-14 蔡英文女士媒體形象評價分析 ....................................................................... 59 表 4-15 馬英九先生媒體形象評價分析 ....................................................................... 60 表 4-16 宋楚瑜先生媒體形象評價分析 ....................................................................... 62

vii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圖 ........................................................................................................... 5 圖 2-1:守門人概念 ........................................................................................................ 9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29 圖 4-1 候選人相關新聞報導數量分析 ......................................................................... 42 圖 4-2 候選人新聞來源分析 ......................................................................................... 43 圖 4-3 電視台消息來源分析 ......................................................................................... 45 圖 4-4 蔡英文女士新聞報導消息來源分析 ................................................................. 46 圖 4-5 馬英九先生新聞報導消息來源分析 ................................................................. 47 圖 4-6 宋楚瑜先生新聞報導消息來源分析 ................................................................. 48 圖 4-8 候選人報導與報導方向之分析 ......................................................................... 49 圖 4-9 蔡英文女士新聞報導方向之分析 ..................................................................... 50 圖 4-10 馬英九先生新聞報導方向之分析 ................................................................... 51 圖 4-11 宋楚瑜先生新聞報導方向之分析 ................................................................... 52 圖 4-12 候選人形象與性別特質分析 ........................................................................... 53 圖 4-13 候選人性別特質與評價分析 ........................................................................... 57 圖 4-14 蔡英文形象性別特質評價趨勢走向 ............................................................... 59 圖 4-15 馬英九形象性別特質評價趨勢走向 ............................................................... 61 圖 4-16 宋楚瑜形象性別特質評價趨勢走向 ............................................................... 62

viii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台灣幾乎年年有選舉活動,民眾關注焦點多在於民進黨及國民黨這兩大黨派 的角逐,因此其他資源較薄弱、動員人手不足的陣營經常在選戰中被忽視。但此 次 2012 年總統大選特別的是出現三位實力相當的候選人,分別為代表民進黨的蔡 英文女士、國民黨的馬英九先生以及親民黨的宋楚瑜先生。這當中出現了台灣首 位參選總統的女性候選人蔡英文女士。對於台灣政壇而言,除了候選人派系較不 同於以往的組合外,在候選人性別的組合上更是前所未見。這不僅說明了 2012 年 總統大選在台灣民主政治上的重要性及特殊性;也可藉由此次大選審視台灣社會 在兩性平權上的落實情況。 媒體在台灣選舉過程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就是政治人物與選民間的溝通 橋梁。對一般民眾來說,由於無法親身經驗政治議題,因此傳播媒介所傳遞的訊 息,便成為民眾描繪社會映像1(image)的主要參考來源(李金銓,2005)。也就 是說,不管政治人物、社會團體或國家的形象,都需依賴媒體傳播功能塑造自身 在民眾腦海中的正面形象(羅握權,2010)。 新聞媒體被視為社會中的第四權,而責任就在於完整客觀的報導社會事件與 提供真相。Lewin(1951)指出,新聞內容其實充滿意識型態,甚至只是主流勢力 的臣服者,所謂的新聞客觀原則已經不存在。這也開啟了新聞守門行為的研究(臧 國仁,1998)。守門行為強調整個組織及社會價值對於新聞產製的影響,基本上 可分為個人層次、常規層次、組織層次、制度層次和社會系統層次五部分;其層

1

Rorty (1979 )曾用「鏡式哲學」 (Glassy Essence),解釋映像一詞。意指為人們的心靈如同鏡子一 般,而所謂的意識或知識的形成,都是實在界在這面如鏡子般的心靈上所留下的映像。用鏡式的隱 喻來理解人類的心靈與意識。 1


次的運作不僅龐雜且環環相扣,本研究將透過消息來源、報導方向等因素,探討 不同組織間的守門行為對於總統大選報導的處理方式會有哪些異同,而對於候選 人的媒體形象又有何種影響。 張敏華(2005)曾指出媒體呈現的形象中,習慣將女性描繪成取悅男性的客 體。過去相關研究也指出,媒體審視政治人物有雙重標準及性別刻板印象存在, 並將其性別刻板印象隱藏於報導中(包正豪,2011;楊婉瑩,2011) 。在 2012 台灣 總統大選因為有不同性別的三位候選人(2 男 1 女)角逐大位,這樣的性別組合在 媒體報導上是否會產生不同的差異?代表民主進步黨角逐總統大位的蔡英文女士 的參選,對於長期在父權體制運作的台灣社會來說是一大進步,也提供一個檢驗 台灣媒體在政治人物性別形象報導上的最佳機會。 因為就如同 Susan & Richard(2006)所描述的,製造總統的人類材料中主要 是男性。過去政治人物形象類目中皆以男性特質為主體,未將女性特質納入考量, 相對否定了女性在政治上的參與度,所以有關女性政治人物的研究皆偏向一結論: 「女性政治人物注定要遭受到符號滅絕的對待,也就是將關於女性相關議題瑣碎 化或根本不被呈現」 。但這不代表女性特質不適用於政治領域;亦不代表女性特質 只會出現在女性身上。 因此本研究所要探討的問題主要可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審視各家新聞 台報導 2012 年總統大選新聞的播報情況是否有所差異。第二部分則是有鑑於以往 政治人物的形象類目中皆以男性特質2為主體;而本研究中試圖將形象類目以性別 特質的角度細分為「偏男性特質」、「偏女性特質」與「無性別描述」三部分,審 視媒體(以及整個社會)對於候選人的形象論述是否依然僅止於男性特質中?還 是有更多可能性。最後本研究將以候選人的生理性別與形象性別特質做一交叉比 對,探討有無性別刻板印象的情形存在。

2

無論男女候選人都喜歡用有擔當、有魄力等形容詞強調自身的領導才能,但這個形容詞是偏向於 男性特質的形容詞,且基本上在政治領域中會用到的形容詞都偏向屬陽剛特質的(李美枝,1985) 。 2


1.2 目的 本研究試著分析 2012 年總統大選相關新聞報導,其主要目的有以下三點: 一、審視各家電視台報導 2012 年總統大選相關新聞的播報概況,並進行一比較。 二、探討現今候選人形象中的性別特質為何? 三、將候選人的生理性別與形象中的性別特質做一交叉比對,探討是否媒體仍以 性別刻板印象描繪候選人的形象。

1.3 研究範圍 本研究試分析新聞報導內容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以 2011 年 12 月 14 日至 2012 年 1 月 14 日共一個月為取樣時間,抽取 20 天 263 則新聞。

1.3.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新聞台中所報導的 2012 年總統大選候選人相關新聞3內 容,新聞中一般新聞及立委選舉新聞不在分析範圍之內。並以三家立場各異的新 聞台為分析樣本,分別為三立新聞台、TVBS 新聞台以及年代新聞台。

1.3.2 研究樣本 一、選取方式 本研究從選前一個月開始錄製新聞樣本,其原因為此選前一個月為總統大選 相關新聞分布最密集的時段。為求樣本客觀性,經過計算採系統抽樣方式每隔一 天抽取連續兩天之樣本,總共抽取 20 天;選取日期分別為 2011 年 12/14、12/15、 12/17、12/18、12/20、12/21、12/23、12/24、12/26、12/27、12/29、12/30、2012 年 1/1、1/2、1/4、1/5、1/7、1/8、1/10、1/11,共 20 天,但因 1/10 影片錄製不完 全,因此改以 1/9 影片代替。合計有 263 則分析樣本。

3

凡新聞報導事件涉及 2012 年的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女士、馬英九先生及宋楚瑜先生的相關發言, 皆列入研究樣本中。即使沒有提及候選人名字,但只要是會影響候選人形象的言論皆算在此範圍內 (楊意菁,2002) 。 3


二、樣本取得 本研究所需樣本新聞影像共計 20 天。選定以晚間七點至八點的新聞時段為樣 本錄製時間,其原因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10)指出,此時段是新聞收視的 黃金時段,且收看族群廣泛。並參考李蕙怡(2008)之研究選定三家立場各異、 收視較高之新聞台;分別為三立新聞台、TVBS 新聞台、年代新聞台。研究樣本由 研究者在該時段錄影側錄。

1.4 研究流程 1.4.1 研究流程概說 本研究進行的流程概說如下: 一、閱讀資料與主題訂定 針對政治人物,在傳播效果、形象塑造等各方面,廣泛閱讀資料,釐清觀念 後,確立研究主題。 二、研擬研究計畫 針對研究背景與動機,訂定研究目的,決定採用內容分析法做為主要的研究 方法,擬定研究計畫,作為研究的準則。 三、文獻蒐集 閱讀有關政治傳播之相關文獻,進行系統性的歸納與分析,以作為本研究之 理論基礎。 四、側錄樣本新聞 研究者於選定之新聞台晚間新聞時段,進行側錄工作,作為內容分析之材料。 五、編制初步類目編碼表 參酌新聞形象分析與政治傳播研究之相關文獻,並實際記錄新聞報導內容建 構類目,編制初步之類目編碼表。 六、修正類目編碼表

4


依據專家效度檢定提供之意見,修正類目編碼表及其定義,以增進類目編碼 的信度與效度。 七、實施預試 由本研究之編碼員進行預試,以了解研究操作(編碼)時可能遇到的各種問 題,並以評分員信度法計算信度。 八、編碼與分析 從樣本新聞中,進行編碼,將新聞文本、影像等符號,轉化成可計算之數字。 將編碼之資料利用統計軟體進行分析,並解讀其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九、撰寫研究論文 根據內容分析的數據,呼應研究動機與目的,提出結論與建議。最後完成論 文之撰寫。

1.4.2 研究流程圖 茲將本研究流程圖繪製於圖 1-1。 閱讀資料與訂定主題

研擬研究計畫

相關文獻蒐集

側錄樣本新聞

編制初步類目編碼表

修正類目編碼表

實施預測

編碼與分析

撰寫研究論文

圖 1-1 研究流程圖 5

分 析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根據所閱讀之文獻,探討國內外學者所提及的相關理論與研究,歸納出 理論基礎及政治人物形象傳播研究的脈絡加以討論。 首先從形象理論回顧學者對形象和刻板印象所作的定義,及其對人類社會的 影響。接續從守門理論角度審視媒體對於形象所造成的影響,最後回顧過去有關 新聞媒體與政治人物形象之研究文獻,了解台灣學術界對政治人物形象的研究脈 絡;並個別針對男、女候選人形象做一解析。探討國內外學者所提到的相關理論 與研究,審慎歸納出理論基礎及政治人物形象研究的脈絡加以討論。

2.1 形象理論 2.1.1 形象(Image) 形象理論是指閱聽人或受播者,長期曝露在媒體下,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彭家發、馮建三、蘇蘅與金溥聰,1998)。Nimmo & Savage(1976)替政治人 物形象下了一個簡潔有力的定義:形象是人的一個構念,他涵蓋了由一個人、主 體或事件所投射後,再為眾人所認知的各種屬性。國內傳播學者祝基瀅(1973) 指出,形象的塑造受到個人的參考架構、價值觀念、需求、期望和信仰等因素影 響;受播者一方面以形象的標準來解釋傳播訊息,另一方面也以新的傳播訊息來 重組或維持形象。彭芸(1983)則指出,依照字典的解釋,形象是一個人或一件 事的複製、模仿或代表。因此,形象可能和真實相似,也可能和其代表的真實有 極大的差距。梁世武(1994)認為,形象是一種多數人同意用來形容人類特徵的 名詞,因為真實環境太複雜、變化太快,憑人類直接經驗而得來之知識實在難以 應付,所以形象具有簡化、概括與情感性的特質,是一種人格特徵屬性的概括判

6


斷和一種印象概念。Boulding(1956)認為人類心智所能處理的現象和刺激有限, 因此會將主觀認知簡單化進而產生形象。 從上述針對形象眾多定義與討論中發現,形象是一種抽象的概念,是人們由 生活經驗中長期學習及累積而來,對於某人或某標的物的判讀輪廓;此觀念與 Boulding(1956)所說的,人的行為並非全然由知識和資訊所引導,而是被所察覺 到的形象所影響雷同。對大多數閱聽人來說,透過傳播內容獲取訊息,再經過自 行理解而形成的觀點,就是形象。 Boulding(1956)曾提出,形象是藉由訊息及腦海既有形象間持續不斷互動遞 補而產生。他認為形象是個人對客觀世界主觀再現結果。而傳播體系所傳達的各 種訊息則是形象的塑造的主要參考因素。 Boorstin(1952)將形象歸納出5種特性,包括: 一、 人為綜合性的:是為某一目的塑造出特定印象 二、 可信賴的:不需親身的接觸就會直接產生信賴度 三、 被動性的:形象本身不易改變,所以是由人去迎合形象的本身 四、 簡化的:形象通常加以簡化,所以並不會完整的呈現人或物 五、 模糊的:形象很難被完整呈現,所以具有想像及意識

2.1.2 形象與刻板印象 如同Boulding(1956)所說:訊息的意義就是改變形象;且訊息會影響接收訊 息者對於形象認知的改變。但形象是否等同刻板印象?Lippmann(1922)曾為形 象的定義做如下描述:人不可能對其生存環境所有人、所有事物,都有親身的接 觸或個別的體認。為了應付實際狀況,自行發展出一套簡化認知過程的方法,那 就是將具有相同特質的一群人,塑造出一套簡單事物的模型,再依這個模型去評 估該群體的成員。這個模型指的就是刻板印象,因此刻板印象是僵化而且不易改 變的(楊慧娟,2010)。

7


Lippmann(1922)將刻板印象定義為一種簡化型態,用以協助人們獲得有關 真實世界的意義。Basow(1992)認為,刻板印象是指對社會某一特定群體中的人 強烈地過度的類化,它是一種固定、特定且不易改變的形式,對事物通常都會過 度簡化,具有相當一致性的偏誤態度或觀念,且普遍存在於社會中。Basow(1992) 認為刻板印象是粗淺、偏差的,也可能是真實的,不一定有經驗或事實根據,當 然也不一定是壞的;此外刻板印象也是個人對社會團體或人群做歸因。陳泓予 (2011)歸納多位學者研究,指出刻板印象是指我們對某人、事、物,或是某一 個行業、事件、職務與制度等所形成的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是一種過度僵化、 不易改變且根深蒂固的觀念。尤其是當面對陌生的人、事、物時,刻板印象成了 最簡單的判別方法。但刻板印象不一定都是正確的看法,雖然刻板印象有助於我 們快速將共同特徵的東西加以分類或了解,同時也容易造成僵化的認知,而忽略 個別的差異。黃薇威(2002)認為,刻板印象是一種過度簡化、負面、不完全甚 至誇大的印象,並指出因為電視媒體在傳遞人事物相關議題中的偏頗,造成一般 大眾會以為刻板印象便是真實。至今刻板印象隨研究主題不同已延伸出多種意義。 綜合上述研究可知,形象與刻板印象雖有一些差異存在,不過就語意學的角度來 說兩者基本上是同義的(Merrill,1962;王嵩音,1998)。 如同上述Boulding(1969)所說:訊息的意義就是改變形象,說明了傳播訊息 中的資訊確實是塑造形象的重要因素,訊息能決定形象呈現的角度;並進一步影 響接收訊息者對於形象認知的改變(楊慧娟,2010)。在新聞訊息的產製過程中, 守門人(Gatekeeper)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因此以下將從守門理論的基礎探討在 新聞產製過程中有哪些因素可能影響候選人的相關報導。

8


2.2 守門理論 2.2.1 守門理論的形成 關於守門人研究最早可追溯至 Lasswell(1948)所提出的五 W 傳播模式,也 就是「 Who say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s 」(誰、透過什 麼管道、向誰、說了什麼、產生什麼影響) ,同時也奠定往後傳播理論的基礎(李 金銓,2005)。開端的「Who」指的就是守門人,也是從這時候開始有了守門人研 究(林東泰,1997) 。1950 年 White 將守門人概念運用於新聞組織的研究中,也就 此揭開傳播者研究的序幕,並在研究中指出,守門人在選擇新聞時,是以個人所 認為的真偽做篩選基準。

N1 新聞來源

N2

N20 守門人 N21

N3 新聞事件

閱聽人

被選用的新聞 N30

N31

被遺棄的新聞 圖 2-1:守門人概念 資料來源:White 的守門人概念(1998);引自周慶祥(2005) 但 Hirsch(1977)認為 White 誇大了編輯者的權限,Hirsch 主張新聞編輯者必 須受組織約束,各組織間會設定一套標準的分類法約制編輯者,因此守門的過程 應以整體組織觀點做為考量(李金銓,2005)。Bass(1969)也曾指出,媒介編輯 室裡的中央桌子才是取捨新聞的關鍵性決策者。他提出新聞流通過程的新聞蒐集 和新聞處理的兩段行動模式,並界定守門行為是:新聞通道中各個傳播者的作業 情形,包括新聞蒐集和處理。但 Robinson(1970)並不認同以上學者的直線聯結 9


分析模式,他認為新聞過程是一套由組織結構的各個部分共同運作,而形成的非 直線回餽關係,並主張應該以整個複雜運作的工作團體為分析單位。Bailey & Lichty(1972)與 Robibon(1970)同樣主張傳控模式。他們認為新聞是整個組織 正式與非正式運作產生的結果,所以必須以整個組織為分析對象,分析各新聞人 員的政治立場、道德價值系統、對上司和受眾的認知、組織中正式溝通決策網路 (正式組織系統)、非正式溝通決策網路(同儕團體、參考團體等人際關係)、新 聞團體次文化(新聞專業規範、媒介競爭)等問題。他們考量的層面已由組織內 部因素擴大到新聞組織與新聞組織間的因素(林瑜霜,2003)。 黃柏堯(2010)針對過去學者提出會影響守門行為因素做一完整歸納,如表 2-1。

表 2-1 影響守門行為因素 個人層次 個人層面

林東泰 (1997) 楊志弘 個人層次、傳播常規層 (1994) 次 Dimmick 個人層次 &Coit (1982) Hirsch 個人層次 (1997) Liebes 個人特質 (1966)

組織層次 工作層面、組織層面

環境層次 社會體系層面

媒體組織層次、傳播業 外在環境、社會系統層 層次 次 組織內部層次 超國家層次、社會層 次、工商業層次、社區 層次 組織層次 社會制度層次

新聞政策、通訊社對新 聞的分配、新聞的優先 性、報紙版面限制、自 動化 Liebes 個人特質 新聞政策、通訊社對新 (1966) 聞的分配、新聞的優先 性、報紙版面的限制、 自動化 Maletzke 傳播者的自我印象、人 傳播者與他所屬的組 (1963) 格結構、與他的工作 織 群、接收者與傳播者相 互的印象、自發性回饋 資料來源:黃柏堯(2010) 。 10


以上可發現隨年代的演進,守門行為因素所著重的要點也有所不同。但整體 來說,後期的守門人研究都邁入整個組織以及大環境的層次(黃柏堯,2010)。 Shoemaker(1991)將守門行為因素五個分析層次,一為個人層次(如個人特 質、角色期望、工作型態),二為傳播常規層次(指傳播者重複出現的工作模式, 如倒寶塔式寫作),三為組織層次(如組織的特徵、社會化),四為跨媒介和社會 /制度層次(包括消息來源、受眾、市場、廣告主、政府、利益團體、公共關係 和其他媒介) ,五為社會系統層次(如文化、意識型態) 。Shoemaker(1991)的守 門行為因素完整,也較適合運用於現代傳播社會中。 本研究為了解媒體篩選政治人物新聞時會有哪些考量。以下將以 Shoemaker (1991)的五種守門層次為基礎,探討影響新聞篩選的因素。 一、個人層面 Shoemaker(1991)指出,媒介組織內的個人是評估訊息最基礎的層次,包括 記者本身的意識型態、個性、價值觀等,不過大多記者都會用刻板印象的框架來 解讀新聞:一來刻板印象所隱含的價值觀能被大眾廣為接受;二來可以省去記者 判斷或解讀新聞的時間,關於這點Lippmann(1959)也曾指出,編輯人員很少真 正在觀看新聞內容,大多是直覺性先判定大眾對於此則新聞的好奇程度,再決定 新聞的重要性和版面(許適欐,2010)。 許適欐(2010)提出影響編輯人員的刻板印象(黃新生,1994;陳曉開,1995; Lewis, 2003)分為個人背景及喜好、新聞資歷及新聞價值三個因素。這三因素又 以新聞價值影響最深。林瑜霜(2003)進一步綜合多位學者(Galtung & Ruge, 1965; Tuchman, 1987;蘇蘅,1995;翁秀琪,1998)研究舉出新聞價值的共同特色分別 為新聞的易得性和低成本以及符合新聞從業人員對新聞的期望和刻板印象。 林照真(2009)指出,當收視率與廣告購買機制結合,使收視率數字成為電 視新聞的判斷標準後,同時也已改變傳統的專業新聞風貌。因此新聞價值就成為 重要的判斷指標。

11


二、常規層面 常規層面通常為新聞室控制的一部份新聞;又稱新聞常規。Shoemaker(1991) 認為新聞常規就是新聞媒體組織為完成任務所發展出來,可重複使用且成為慣例 的工作程序。許適欐(2010)以電視新聞實務角度提出了多種因素,分別為新聞 帶呈現內容、呈現形式、長度、新聞名稱等。這些因素也是影響媒體報導候選人 相關新聞時的關鍵,但本研究研究重點在於新聞內容的文本分析,因此此部分不 再贅述。 三、組織層面 Bailey & Lichty(1972)曾說組織才是守門人。媒介複雜的組織就像是堆疊的 篩子,透過道道關卡過濾訊息。通常組織也是影響守門行為最重要的因素,這當 中包含錯縱複雜的常規層面。所有新聞記者在工作中會經由社會化的過程間接體 認到必須遵守團體規範的理由,包括機構的權威與制裁力、對上級的尊重與責任 感、升遷的慾望、缺乏抗衡團體和工會的保障、新聞工作的本質令人愉快,以及 新聞價值被內化等因素(林瑜霜,2003)。在新聞室的社會控制之下,記者往往 較重視同事、上司或同業的觀感,比較不在乎真正接收資訊的受眾。許適欐(2010) 認為組織對編輯守門行為的影響力分別為長官的指示、電視台屬性與組織制裁及 獎勵。就如蔡家青(2005)所說,報紙或電視台最終需回歸商業利益考量。所以 媒體內部的權力結構和機制更甚於守門人的新聞自由與價值觀。 四、媒介外層面 媒介外層面所包含的包括消息來源、閱聽人、市場等社會體制,各個體系經 由意識形態和文化價值的力量影響著守門人的決策過程。許適欐(2010)指出媒 介外層面影響因素最重要的是收視率和其他同業新聞。 組織最終目的脫離不了商業利益的考量,林照真(2009)指出,當收視率與 廣告購買機制結合,使收視率數字成為電視新聞的判斷標準後,同時也已改變了 傳統的專業新聞風貌。林瑜霜(2003)所提出的新聞價值衡量中提到新聞的易得

12


性和低成本為重要因素。另外記者為了避免有遺漏新聞的心態,所以也會參考、 跟進同業的新聞。 五、社會文化層面 社會文化層面主要強調新聞產製如何受到整個社會的意識型態及文化影響, Roshco(1975)認為新聞價值的特性及強度會受整體社會所影響(臧國仁,1998)。 好比現在媒體內容趨於腥羶色,但觀眾還是買單,反而過於嚴肅無聊的消息都不 太能引起觀眾興趣。這也是某些新聞台為求收視率,開始在新聞中插入有趣影片 單元的原因。 以上可發現守門層面是複雜但彼此環環相扣的,Mowlana4(1985)曾提出三 個守門研究的面向,其一是探討新聞流動的過程中,個人、組織或社會分別對新 聞產製有什麼影響。因此接下來本研究將試從組織角度;探討有關在 2012 年總統 大選相關報導的產製過程中會受到哪些因素影響。

2.2.2 媒體如何報導政治人物 有關政治人物與候選人形象形成的來源,一般可以分成刺激決定論、認知者 決定論、候選人決定論及記者決定論四種(王冠翔,2000) ,一般形象研究者主要 從刺激決定論與認知者決定論兩種研究途徑深入探究,但不論是以上何種觀點, 媒介都扮演著候選人與公眾之間的傳播管道,因此本研究以記者決定論的角度, 探討總統大選相關報導的產製過程中會受到哪些因素影響。 李婉婷(1997)曾歸納新聞中最常出現的差異為報導事件之差異、消息來源 之差異及媒介所有權影響的差異,以下將針對可能影響記者取決新聞的因素進行 討論。

4

根據 Mowlana 說明守門人研究主要探討的三個重要問題: (1)這些新聞「門」的製作者?(2) 新聞的本質與特色為何?(3)在新聞流動的過程中,個人、組織、社會、與科技分別對新聞產製 有何功能? 13


一、報導的事件 Hirsch(1977)曾提出,媒體選擇訊息時往往受人物的影響,其原因有三: (一) 媒體傾向選擇顯著的個人或團體做為資訊來源或報導對象。(二)媒體經常樂於 報導名人的說詞,而非事件本身。如果發言者對事件的發展有進一步的影響力, 則其說詞本身就是新聞。(三)新聞的資料來源大多是找相關人物發言,因為人 物比事件來得好找,並且能說話(翁秀琪,1997)。 本研究報導中的人物便是政治人物,李俊憲(2005)指出,一般總統大選的 議題類型可分為三種,分別是政策類、競選遊戲類以及其他類。但多數記者偏愛 用競選遊戲類報導政治新聞,原因在於這種呈現贏家/輸家、強勢/弱勢的二元式判 斷價值觀最普遍也是最簡單的方式,此種方式能使民眾易於判別是非,且快速產 生認知。再者政治新聞報導版面有限,媒體在政治議題的選擇上也是以煽動性的 簡單化方針以及新聞去政治化成為趨勢。Conover & Feldman(1986)說過,投票 者理性上瞭解到應以議題導向為投票依據,但感情上卻以形象(候選人)導向為 投票依據。尤其像政治議題等與民眾現實生活中較疏離的事件更難有親身經驗, 所以多仰賴傳播媒介描繪社會的映像;再集結各種社會映像賦予它意義(李金銓, 2005) 。競選遊戲類的議題廣泛運用在政治報導中不僅造成觀眾喪失深入了解社會 政策的權益,也改變了對報導的判斷能力。 二、新聞消息來源 Shoemaker(1991)認為消息來源是提供資訊給媒體組織用以轉換為新聞

報導的個人或團體,有時還包括事件目擊者的閱聽眾。 記者的消息來源,通常媒體本身已經有預設立場,所以會傾向偏好某一特定 的政治見解,而忽略其他政黨之意見(Hackett, 1985) 。田志剛(2001)也曾指出, 大部分的記者與編輯都認為對候選人的喜好,會影響新聞價值判斷,更有記者認 為如果沒有個人的政治立場,不可能是一個稱職的政治記者。因此我們可由結構

14


功能的角度,將新聞、消息來源與報導方向做一對照便可發現電視台所隱含的立 場,以及新聞是否能廣為接納社會各種意見(王旭,1998)。 在消息來源的研究中多以互動觀點來看,消息來源不是靜待新聞記者前來採 訪;而是會以本身具有的條件爭取記者採訪,而新聞記者也須與消息來源保持良 好互動;以便從中取得新聞資訊。政治傳播學者 Cook(1998)則提出,媒體人與 政治人物之間存在一種新聞性協商關係。喻靖媛(1994)更將記者與消息來源的 互動區分為表面接觸、對立、利益合作及同化四種類型,兩者互動過程中,也會 受到人情等因素牽絆,尤其表面接觸時期記者會採用人情法則來建立關係。 三、媒介組織的立場 此論點主要從媒介組織如何透過威權及制裁手段,影響新聞以及影響守門人 的選擇(Shomaker, 1991)。Tunstall(1971)認為新聞組織是一種非例行性官僚系 統,組織中的個人都必須遵照原有運作模式進行,Breed(1955)研究中發現,儘 管新進記者從未被告知政策是什麼,但藉由同事和上司的回饋(而非讀者) ,也會 知道新聞室的政策,內化成一種自然的操作模式(田志剛,2001)。 由上可得知候選人報導會受許多因素影響,本研究試圖從數家新聞台的報導 主角、消息來源以及報導立場偏向等面向,檢視各媒體組織播報 2012 年候選人相 關報導中是否有所差異,以及傳達候選人媒體形象時的報導方向。

2.3 電視媒體與政治人物形象塑造 2.3.1 男性政治人物的媒體形象 密西根大學調查研究中心針對 1952 年到 1972 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候選人形象 進行調查,要求選民就經驗和背景、領導能力、個人屬性、政策立場等項目,對 美國總統候選人的形象表示意見。該研究結果發現,平均有 55%選民對候選人的 陳述,都著重在候選人的個人屬性層面,包括了候選人的經驗能力、背景與特質 15


及個人吸引力等,且大部分均呈現著正向形象。美國政治傳播研究機構也在 1968 年進行類似研究中,並將形象類目分為:領導能力、政治哲學、口才、聰明才智、 誠實與否。結果顯示,大部分美國選民對總統候選人的要求,首重其個人的可信 賴程度(Nimmo & Savage, 1976)。 Kinder,Peters, Abelson, Fiske(1980)等人研究中發現,在選民心目中理想總統 的必備形象,排名第一位的就是誠實與否,其次依序是候選人的學識、具開放的 心靈、領導力及指定良好的國家顧問。根據 Kinder et. al.,(1980)的說法,在美國 人民心目中都有一個理想總統的標準典範與條件,這些條件通常由一組相關的抽 象概念所組成,這些概念基本可分為候選人的個人特質和候選人的表現(李郁青, 1996)。 Graber(1972)則將選舉新聞中所呈現的總統候選人特質分為下列幾項: 一、個人特質(包括做人原則、激勵民心的能力、有同情心、領導才能、個人魅 力等) 二、個人作風(包括坦白與否、是否強勢等) 三、專業形象(包括候選人是否全才、其調和各種族差異的能力、與其領袖氣質 等) 四、能力問題(包括外交事務能力、維持法律與秩序的能力、與年輕人溝通的能 力、公正執法的能力、與黑人溝通的能力、調解分歧的能力等) 五、與公眾的關係(包括自我判斷的能力、廣用國家顧問、保持民意上通之無阻、 虛心接受批評等) 六、政治哲學(包括積極活動、團隊取向、具地方分權思想等) 七、改革力(包括實際的地方分權作法、及改革地方法院等) Graber(1972)的研究也發現,報紙較其他媒介注意候選人的個人特質,其次 是個人作風與專業形象(黃瑞秀,2005)。 而 Sigel(1964)則將形象類目分為誠實與否、聰明才智、獨立性、小心使用

16


公共財、有創意、同情弱者、幽默、具親和力、口才好及有好的電視形象等。 Nimmo & Savage(1976)則認為,選民對候選人的形象認知,通常包含三個 層面,首先是評估;如喜不喜歡某一候選人。其次是能力;如候選人強不強勢、 能力好不好等。最後是活動力;如侯選人積不積極、有沒有行動力。Nimmo & Savage(1976)研究結果顯示,評估及能力兩因素與政治人物的表現有高度相關, 也就是說,大多數的人們認為一個好的領導者,同時也會是一位深受民眾喜愛且 政治能力強的領袖。 國內針對政治人物(含候選人)形象研究部分,胡淑裕(1987)分析大眾傳 播媒介塑造政治人物形象,歸納出形象類目包括經驗能力、領導特質、個人屬性、 政府管理、政府哲學、政策施行和團體關係等。胡淑裕(1987)研究結果發現, 大眾傳播媒體在塑造政治人物形象時,多強調政治人物的個人屬性層面,其中對 政治領袖之施政表現與決策能力特別重視。大眾傳播媒介所塑造出來成功的、大 眾接受的政治人物形象,是經驗豐富、有專長、有智慧、能擔負重任、容納各種 意見的人;是個內圓外方、有為有守、有遠見、有理想,兼具各種美德的人;是 個孝順、重視家庭,卻不太注意身體狀況的人;是對人民有親和力,重視基層, 經常到各地方巡視的首長;有堅定信念、對問題有高瞻遠矚的見解,並為全國人 民所肯定的人。 李郁青(1996)綜合過去研究提出台灣人民評估候選人形象的類目,包括了 品德、教育程度、能力、做事態度、過去公職表現、領導才能、政見議題、團體 關係、家庭生活以及政治風格等。 綜合上述討論,關於政治人物形象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雖然因研究主題的 不同,而發展出許多不同的政治人物形象類目(詳細研究整理請參考附錄一) ,但 基本上都包括了個人特質、政治屬性、理想候選人標準以及議題立場(楊意菁, 2002) 。國內外針對人物形象研究研究方向從過去多定位在候選人的政治形象(候 選人對某些政治議題所採的特定立場),至近期研究轉為注重候選人的個人形象

17


(候選人本身的屬性、特質與性格等) 。過去研究重視的是侯選人策略的運用與歸 因,近期的研究則較重視有關候選人個人行事風格等形象類目(李郁青,1996)。 另外,若從政治人物形象類目中可發現,過去國內研究皆是以男性為主體, 也因此太多並未將女性政治人物或女性特質納入考量(楊意菁,2002) 。如同楊意 菁(2002)所說,國內研究雖然發展出許多不同的政治人物形象類目,包括了個 人特質、政治屬性、理想候選人標準以及議題立場等,但鮮少有研究以性別特質 解讀候選人形象。這也引發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以性別平權的角度來看,媒體 又是如何呈現女性政治人物的形象?另外,是否有些形象特質是不同性別都共同 擁有的?

2.3.2 女性政治人物的媒體形象 傳統上,政治是以男性為主體的領域(郭及天,2001) ,相對之下隱含了「政 治並非女性的領域」之意,更別說會以女性為主體。雖然近年來台灣女性政治人 物的數量趨於增加,能力方面也頗受肯定,但只要身為女性政治人物,似乎無

法擺脫現存父權體制的考驗(許翠谷,2001)。 在女性政治人物的相關研究中,普遍認為媒體對於女性政治人物都偏向負面 觀點。Aker(1993)指出,美國報紙審視女性政治人物時通常只對其衣著、髮型、 化妝的濃淡,或婚姻狀況等與能力無關的外顯特徵有興趣或加以描繪,但是對女 性政治人物的政治資歷、專業背景、議題立場等則草率帶過或略而不提。相反的 在報導男性政治人物時,並不會將焦點放在其衣著及家庭。由此可知,媒體似乎 習慣將報導焦點放在女性政治人物議題立場之外的個人特質及其它事件上(郭及 天,2002)。 而在議題及特質方面的報導,也可以很明顯看出媒體對於男女政治人物有著 不同的處理取向。媒體對於男女候選人不管在議題或特質上的報導傾向區分男性 議題、女性議題以及男性特性及女性特性。媒體報導男性候選人多為有能力承擔

18


的外交、國防等議題;女性候選人則多為教育、社會、福利等議題(陳姿羽,2000)。 男性候選人的特質報導多為堅強、獨立、理性、有競爭力、不敏感以及具有野心 等;女性候選人則為溫柔、文雅、仁慈、情緒、富於表情以及被動等特質(Kahn & Goldenberg, 1991) 。不同的特質以及議題報導,也反應出男女性別的刻板印象影響 了報紙的形象建構,進而影響選民對男女性候選人的不同評估。黃美惠(2001) 研究指出,台灣陳水扁政府大量任用女性閣員,但許多媒體先後製作新政府娘子 軍特輯等類似報導中,不是大量討論女性閣員的個人嗜好、求學、感情、家庭生 活隱私,就是將她們的學經歷作一番評比,以對照目前職務經驗的缺乏,並進而 臆測出線的原因及角力過程,完全忽略她們本身專業能力和行事特質的考量。 相較於男性閣員,女性政治人物確實在政治過程中受到更多嚴格的檢視和不 相干的推敲。李秀珠(1995)發現女性政治人物在台灣電視新聞中僅佔所有政治 人物的6.1%。在選情較為激烈的選舉,男性候選人比女性候選人顯然獲得較多的 報導。而Kahn & Goldenberg(1991)研究指出,在美國全國性的參議員選舉的報 導當中,男性候選人的報導多是和經濟、社會犯罪、戰爭等議題有關係,女性候 選人的報導則是多和教育、社會關懷等議題有關,除此之外,女性候選人的個人 特質、外表、婚姻等私人領域也常是媒體報導的焦點。上述現象通常會導致選民 較難獲得女性候選人的資訊,抑或是即使獲得女性候選人的資訊,其報導內容和 政治專業領域的議題卻不太相關。 Rakow & Kranich(1991)研究發現,新聞報導敘事體隱含了主流社會價值觀, 在無形中也影響民眾對於既存的社會觀念和經濟體系的思考框架。這當中新聞報 導再現的女性形象背後還隱含某種意識型態。Ross(1995)更指出,媒體是為延 續男性優勢的實踐工具,不僅是在政治體系中反映出此情況,媒體報導角度皆傾 向於強化社會主流價值觀,也就是強化以男性為中心的意識型態價值體系(張錦 華,1994) 。因此女性在新聞媒體中是透過什麼方式被再現,除了結合傳播領域外, 也要從兩性平權的角度分析,才能較客觀地勾勒出雛形,避免陷入於單就男性意

19


識型態或女性主義的思考中。 有關媒體呈現的女性樣貌相關研究中,無論是報紙或電視新聞為研究媒體, 皆可發現新聞報導中男性主導的權力結構,女性佔有之篇幅雖隨著時間雖有增加, 但是仍遠不如男性。再以女性形象而言,女性仍受制於性別體制之控約,侷限於 狹隘範圍(流行新聞、軟性新聞、家庭消費等) ,並扮演從屬角色(林銘皇,2005)。 同時,女性也仍表現被動與柔順之女性特質。在商業廣告中甚且被型塑為性玩物、 物化為商品,或是供人觀看之客體。周志華(2009)於2008年台灣總統大選電視 競選廣告研究中發現,男性候選人多以莊重形象,邀請家人一同入鏡,採取執政 者訴求,女性候選人則以挑戰者訴求為主,衣著正式,面帶微笑(表2-2)。

表 2-2 男性候選人與女性候選人廣告形象差異 男性候選人

女性候選人

競選廣告呈現候選人造勢活動,有助  廣告呈現候選人家庭或個人特色,有 選民回憶 助選民回憶  男性候選人使用負面廣告次數較女  中立呈現廣告,最符合選民期待 性多  以職業形象出現,有助選民支持 

議題以經濟、賦稅、預算為主  候選人以莊重形象呈現在廣告中  候選人以執政者訴求為主 

軟性議題(教育、健康等)為主  候選人著正式衣服,面帶微笑  候選人以挑戰者訴求為主 

資料來源:周志華(2009)

Robinson(1978)曾針對加拿大蒙特婁市的電視台所播出的新聞節目內容作了 一份研究發現,較具新聞價值的女性可歸納出下列特色:有個具重要地位的丈夫、 擁有美貌、身為受害者、具有政治上的顯著性、在藝術上有成就、展現出家庭主 婦的優秀持家能力、以及擁有第一夫人的頭銜。而這七種特色又可分成三種類型 來解釋,首先是具有政治上的顯著性、在藝術上有成就,及具有第一夫人頭銜的 婦女,其工作領域的選擇並非所謂的婦女相關工作;其次是有個重要丈夫、擁有 美貌、展現出家庭主婦的優秀持家能力等議題,雖不會被排斥在公領域的議題之 20


外,但卻往往被導向私領域的報導方向;最後則是以受害者的角色出現雖然是媒 體版面上最賺人熱淚的議題,但卻同時壓縮了其他女性議題在版面上出現的空間。 Robinson(1978)的研究中可發現,新聞媒體在議題的訊息處理上,當有女性角色 存在時,其報導內容在呈現上往往隱含傳統價值中對女性的刻板印象。相同的, 媒體在篩選政治新聞時所採用的標準,也包含了性別意識在內。也就是說,即使 有所謂客觀的新聞義理作為評斷新聞價值的標準,但新聞從業人員早已在社會化 的過程中,內化了主流的父權價值觀和性別刻板印象,因而採取男性的政治觀點 來報導女性政治人物(Gidengil & Everitt, 2000)。 陳玫霖(2002)研究中指出,媒體再現女性政治人物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一、 符號滅絕 Tuchman(1978)所提出的符號滅絕現象,意指性別角色的扮演佔了社會 價值很重要的一部份,因此即使是推倡兩權平等的現今,在大眾傳播媒體中, 女性形象注定要遭受到符號滅絕的對待,也就是將關於女性相關議題瑣碎化 或根本不被呈現。張錦華(1994)也提出,即使隨著女性地位逐漸提升,媒 體無法完全消滅女性在報導中的出現,但媒體仍會根據父權體系的價值觀, 呈現出貶抑女性地位的符號表現。 二、 性別刻板印象 Perkins(1979)指出,透過性別刻板印象的屏障功能,會使個人對社會 的認知輕易的倒果為因或者判斷是非,因為它同時結合了正當性和扭曲性。 Kahn & Goldenberg(1991)研究美國參議員新聞報導時發現,雖然報導數量 不因候選人的性別而有太大的差異,但報導的內容卻傾向於強調候選人的性 別特色。例如強調男性候選人的競爭性、強勢領導風格、野心強等特質,而 女性候選人則偏向於依賴性、不具競爭力、溫柔等,此種報導不僅反映出記 者本身對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也會因媒體的傳播影響選民對候選人的看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在報導中往往比男性更常以符合刻板印象的方式再

21


現,且多偏向負面的刻板印象(Kahn, 1992)。 三、 女人與女人的戰爭 媒體播報女性政治人物時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將女性公眾角色去政治化, 當她們沒有了頭銜或權力,所剩的身分僅是女性。因此可發現當兩位女性政 治人物在公共議題上發生爭辯時,新聞媒體常以「兩個女人的戰爭」的觀點 或標題,將女性政治人物的政治意義降到最低,同時把爭議的焦點從公領域 的政治政策之爭,移轉到私領域的兩個女人之爭(林鶴玲,2001) ,而美國大 眾文化中習慣將此種議題瑣碎化,稱為貓打架,形容兩個女人的戰爭就如同 貓一般非理性、情緒化的。美國婦運領導人Wilson(2000)認為,要轉移媒體 對女性政治人物在性別上的注意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讓更多女性加入政府決 策機構,因為當女性政治人物只有一位時,媒體只把焦點放在她性別的呈現 方式,例如髮型、穿著服裝等;當女性政治人物有兩位時,她們被再現為貓 打架;當女性政治人物有三位時,上述的主題就比較不會被強調了;而當女 性政治人物增加到四位時,性別不再成為焦點,她們終於也可以選擇她們想 要強調的議題。雖然台灣女性參政的人數比例逐年提升,但女性政治人物在 新聞報導中還是比男性政治人物缺乏公共身份,她們的公共身份經常被簡化 為傳統的女性角色(林鶴玲,2001)。 四、 善惡二元論 二分法意指極端對立的兩端,黑/白、對/錯、是/非、男/女等皆是,以二 分法為報導基礎的媒體習慣將權力關係的建立過程分為:屬於我群的,就代 表是好的、地位高的;相反的,凡是被歸類為他者,都是不好的、低劣的(Lester -Roushanzamir & Raman, 1999) 。而在性別議題中,女性因挑戰主流的父權社 會價值觀,試圖打破性別角色,而被視為是突兀的入侵者或他群,因此媒體 在報導上會著重於找出女性與男性的歧異性(Jenkins, 2000)。例如性別特徵 的外貌、服裝等強化二元對立的差異。另外陳玫霖(2002)在「性別、政治

22


與媒體:報紙如何報導女性政治人物」研究的結論中,歸納出三種再現女性 政治人物的主要類型,分別是:女性的政治地位來自其對男性權勢的依附、 對女性政務官的期許符合性別刻板印象、即使處於公領域的女性,其私領域 仍為關注焦點等。對於政治人物性別的期許符合性別刻板印象為對女性從政 能力的不信任、期望女性特質能彌補男性政治的不足、具強勢領導風格的女 性政務官易引起爭議、男性對於釋出重要的政治權力感到不自在、即使再優 秀的女性政治人物,依舊保有女性感性的特質。 根據McGinley(2009)研究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所出現的三位女性:民主黨 初選候選人Hillary Clinton、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Sarah Palin、Obama以及他的妻子 Michell這四位在性別和位置上的差異呼應了本研究所提及性別刻板印象的現象: 一、 希拉蕊(Hillary Clinton) 民主黨初選女性候選人,配偶為美國第四十二任總統William Jefferson Bill Clinton,研究中指出Hillary因有丈夫Clinton的加持,獲得很高的呼聲,不過在 選戰中沒有獲得任職。雖然Hillary是美國史上獲得最高票的女性政治人物,但 在選舉過程中還是不免受性別議題審視。 二、 培林(Sarah Palin) 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研究中指出Sarah未獲選是因為她缺乏經驗和準備 成為總統,但Sarah成功的詮釋了傳統女性的角色,溫暖且陽剛的韌性,除了 傳統的好母親、好妻子的形象,且還是能兼顧職業生涯的成功女性,對於父 權體系的社會來說,Sarah的競選失敗間接表明美國無法接受婦女作為元首, 但卻符合了的女性該有的典範。 三、 歐巴馬(Barry Hussein Obama Jr.)及妻子蜜雪兒(Barry Michelle) 研究指出,對於Obama而言最棘手的便是種族議題,Frank Rudy Cooper 表示,白人文化中黑人又可分為壞黑人和好黑人,壞黑人形象是性墮落且容 易發怒的;而好黑人能在壞黑人及白人間的立場取得平衡,為避免陷入壞黑

23


人的刻板印象,Obama溫和的女性特質能適當的拉近與白人的距離,也間接打 破社會給予男性的社會性別規範,相對之下對手Hillary的強勢作風則較不被大 眾所接受。而Obama的妻子Michelle的形象則和Sarah較相似,從她們的經驗來 看,女性除了須扮演好傳統女性的角色外,又不失新時代女性的大方自主, 顯然比起男性來說,女性政治人物在雙重標準的審視下更容易落入媒體的框 架中。 Susan & Richard(2006)談論性別與選舉一書中針對2004年至2008年可能人選 的報導做研究,發現合適的總統人選所具備的形象與條件中包括了堅強、有競爭 性等偏向陽剛化的特質,並且下了「製造總統的原料主要是男性」的結論,也就 是說領導者形象還是以男性特質為主。因此參與總統初選的女性(如:希拉蕊) 除了須接受媒體以男性化特質做為檢驗標準外,也無法避免女性政治人物常被審 視的三個H:hair(髮型)、husband(丈夫)及hemline(穿著)。

2.3.3 媒體形象與性別差異 從上述文獻中可發現,媒體鮮少以性別平權的角度看待政治人物。雖然過去 不少研究指出候選人形象與媒體及選舉行為的關連性,但往往不是將女性排除於 男性領域中、就是以女性觀點批判媒體強化了父權意識型態,使女性無法在對等 角度上競爭(張錦華,1994) 。在現今性別多元化的台灣,就以職業為例,男性較 理性;適合當醫生/女性較細心;適合當護士的論述早已不適用,也深知兩性性別 (男性與女性)和兩性氣質(男子氣概與女人味)不再是絕對關係,但為什麼政 治領域中卻依然習慣把性別視為衡量能力的一部份?或以性別氣質期待該候選人 的表現?至今仍沒有明確的論述說明。Susan & Richard(2006)曾試圖找出可能的 解釋,研究結果指出男女候選人的競選實力(例如:募款能力、得票能力等)確 實沒有明顯差異,但是女性參政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區域性文化的差異、政 黨間提名的差異、在位者的優勢,以及男女候選人政治野心的差異等。會造成這

24


些差異的原因在於社會價值觀還是以刻板印象為基礎;或許大眾都知曉不應該以 性別來衡量個人能力,但實際上卻還是習慣用刻板印象解讀外在的事物。 楊意菁(2002)曾歸納出女性候選人與媒體形象建構的五個重點,分別為: 一、 媒體新聞對女性候選人的報導較少強調議題,而是喜愛強調性別特色 二、 媒體新聞對於女性候選人(尤其是女性挑戰者)的報導經常強調賽馬式報導, 以致於突顯女性候選人的生存力問題 三、 媒體新聞對於男、女候選人在議題及特質呈現上不同,例如媒體強調男性候 選人的男性特質(領導能力、主動、魄力等)以及男性議題,如:外交、國 防等議題;女性候選人則為女性特質(溫柔、同情心等)以及女性議題,如: 福利、社會等議題 四、 在地方選舉上,媒體對於女性候選人的報導較有利,但在全國性選舉上,媒 體的報導則顯得較不利。不過現實的是,通常全國性(或重要)的選舉才能 獲得媒體較多篇幅的報導,地方選舉相對地較少獲得報導 五、 媒體新聞人員本身對性別的刻版印象,會影響媒體新聞對男女性候選人的報 導處理,女性新聞人員比較會報導女性候選人 Kahn(1994)也曾提出了三點造成媒體對男女性候選人的報導有所不同的可 能狀況與原因: 一、 新聞人員本身對男、女候選人的刻板印象,容易強調女性候選人的同情特質, 強調男性候選人的能力,亦即某些特性與女性候選人相關,某些特質與男性 候選人相關 二、 以新聞價值標準來看,由於女性候選人較少,在物以稀為貴的狀況下,女性 候選人或許會得到較多的報導,但實際上較多的報導經常出現在賽馬式及特 質報導上 三、 由於男女候選人會進行不同的競選策略,於是媒體的報導也會有所不同 本研究將國內針對政治人物性別差異與形象建構的研究整理於表 2-3。

25


表 2-3 政治人物性別差異對形象之影響研究歸納 研究者

出版年

張錦華

陳姿羽

研究主題

男性候選人形象呈現

女性候選人形象呈現

1994

媒介文化, 從政特質顯著,但很 意識形態與 少提及家庭領域 女性: 理論 與實例

私人領域受關注,但 政治資歷、議題立場 等從政特質常被忽略

2000

女性政治人 從未有男性因性別身

需面對帶有性別歧視

物的報紙新 份做言語攻擊 聞再現:以 呂秀蓮副總

的人身攻擊或惡劣批 評

統 黃美惠

2001

媒介建構之 1. 過於強勢的女 1. 以女人不懂政治突 女性參政框 性,會威脅到男性 顯男性的政治優越 架以副總統 權力 感 呂秀蓮的新 2. 男性獨立自主,能 2. 女性心智上是低 聞報導 掌握支配領導能 拙、劣鄙的 力

陳玫霖

2002

性別、政治 政治本是男性角逐的 與媒體:報 場域 紙如何報導 女性政治人 物

1. 女性的政治地位來 自其對男性權勢的 依附 2. 對女性政治人物的 期許仍以傳統性別 刻板印象為主 (如:溫柔、善解 人意等)

王元賢

2003

候選人性別 1. 獨立的 與競選文宣 2. 好競爭的 表現差異性 3. 不敏感的

1. 依賴 2. 不喜好競爭 3. 熱情、親切

研究-以 2001 年第 二選區立委 選舉為例

4. 5. 6. 7. 8.

4. 5. 6. 7. 8.

積極的 具野心的 強悍堅強的 具領導能力 有經驗的 26

領導能力弱 文雅溫柔 仁慈、具同情心 清廉、有道德感 善與人合作


9. 專斷的 粗魯不文雅 有自信的 有力量的 理性的 捍衛自我信念 文宣中強調男性 特質

10. 猶豫不決 11. 情緒化 12. 擅長交際 13. 被動的 14. 情感豐富及敏銳 15. 文宣中強調女性 特質

華人面子功 使用防禦性策略,降 夫與形象修 低對面子的衝擊 復策略-以

使用柔弱特性策略, 緩和對面子的威脅度

10. 11. 12. 13. 14. 15. 林智巨

2003

9. 局外人

台灣女性政 治人物面子 威脅事件 李建寧

2005

平面媒體女 性新聞人物 性別報導之 分析-以夏 禕事件為例

1. 2. 3. 4. 5. 6. 7. 8.

權威 優勢 控制管理者 堅強 冒險 獨立 理性 適合從事競爭性

1. 嘲諷女性刻板印象 2. 將「女性行業」去 專業性 3. 貶抑/排擠 4. 感性 5. 溫柔 6. 脆弱 7. 母性

工作

8. 體貼

周志華

2009

2008 年台 1. 競選廣告強調造 灣總統大選 勢活動畫面 電視競選廣 2. 男性候選人使用 告:議題、 負面廣告次數較 攻擊手法與 女性多 眼神接觸 3. 議題以經濟、賦 稅、預算為主 4. 候選人以執政者 訴求為主

1. 競選廣告強調家庭 或個人特色 2. 中立呈現廣告,最 符合選民期待 3. 以職業形象出現, 有助選民支持 4. 軟性議題(教育、 健康等)為主

林海嫣

2011

二零一零年 新北市長競 選傳播策略 分析

1. 2. 3. 4.

1. 2. 3. 4.

穩健 踏實 專業 中高齡與中產階 級支持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7

清新 細膩 獲得年輕選民青睞 擁有女性與知性 的「非典型」


綜合以上研究可發現,女性若要在政治領域中有發言空間,就必須扮演好女 性該有的樣子,並且以不違背社會價值觀為原則,同樣地男性也須秉持著陽剛特 質才可獲得認同。但是從歐巴馬至蔡英文女士的案例中可發現,性別以及性別特 質間的對應關係不全然是絕對性的。男性擁有女性特質、或女性擁有男性特質有 時反而會有加分的效果。 過去候選人相關研究中,都普遍習慣以男性特質(如:強勢、有領導能力的) 來審視候選人形象,卻忽略女性特質存在的可能性,以及性別角色逐漸轉變的事 實(李文蕙,2009) 。因此本研究將以電視媒體為例,試圖解讀候選人媒體形象中 的性別特質,與候選人本身性別間的對應關係,藉此了解媒體對於性別以及性別 特質的看法是否仍存有性別刻板印象,或是有了新看法。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討 2012 年台灣總統大選候選人相關報導,其新聞來源屬性、報 導方向和所呈現的形象,因此本研究針對台灣三家立場各異的新聞台作為新聞取 樣,編製類目編碼表(研究工具)進行內容分析,並將分析結果與相關文獻呼應 驗證,比較異同,進而釐清 2012 年總統大選候選人新聞報導的樣貌。

3.1 研究架構圖 政 不同電視台

不同消息來源

文本內容

說什麼類目:

報導主題、議題類型

如何說類目:

報導型態、報導方向

體 形

偏男性特質

偏女性特質

無性別描述

象 圖 3-1 研究架構圖

3.2 內容分析的定義與運用 王石番(1996)表示內容分析的使用遍及測定傳播過程的各個組件,諸如推 論內容呈現的方式,傳播來源的意向,新聞類別的劃分、政治議題的釐訂、傳播 情境的探求、文化指標的建構等,都包含在範圍之內。 內容分析亦稱資訊分析或文獻分析,而內容分析主要在解釋某特定時間某現 象的狀態,或在某段期間內,該現象的發展情形(王文科,2001) 。楊孝濚(1978) 認為內容分析最主要的就是在於分析傳播內容所能產生的影響力。王嵩音(1998) 29


表示國內外學者利用內容分析法,研究大眾傳播媒介與形象之間的關係大體上可 分為三類,首先是研究大眾傳播媒介所呈現的人物形象。其次是研究ㄧ國傳播媒 介所呈現本國國家或人民的形象。最後為研究ㄧ國傳播媒介所呈現他國國家或人 民的形象。陳文俊(2007)也表示內容分析法是關於各種人類傳播紀錄的研究, 特別適合傳播方面的研究,以及回答傳播研究的典型問題: 「誰說了什麼、對誰說、 為什麼說、如何說以及產生什麼效果」。 內容分析的使用範圍甚廣,王石番(1996)歸納出下列幾個方向: 一、檢視傳播內容本質。一般而言,內容分析是以訊息的實質內容為主要研究對 象,也就是探究「什麼」(what)的問題。 二、探究內容表達的形式。內容分析探究內容「如何」表達的問題,也就是分析 傳播內容的形式或體裁。 三、分析傳播來源的特質。傳播內容是由身分明確的個人或團體所發出,可以據 以瞭解傳播者的意圖、態度等訊息。 四、蠡測閱聽人的特性。傳播者係依不同的對象,設計不同的訊息,以投其所好, 達到傅播目的或塑造人物的形象。因此閱聽人特質與訊息的關係密不可分, 分析媒介的內容可以斷定閱聽人的特質與形象。 五、證明傳播內容的效果。內容是傳播效果的證據,探究傳播效果可以發現傳播 內容的長期影響力。 本研究旨在分析各電視台播報總統候選人新聞時的消息來源屬性、報導方向 和所呈現的形象,內容分析法是恰當的研究方法。

3.3 分析對象與樣本選取 3.3.1 分析對象 本研究以 2012 年總統大選候選人為研究對象,因此凡 2012 年總統大選相關 30


新聞,對於候選人會造成影響者皆納入研究樣本中,首先在此做一明確定義: 一、 候選人相關新聞:凡新聞報導事件涉及蔡英文女士、馬英九先生及宋楚 瑜先生的相關發言,皆列入研究樣本中。

例如:2011.12.17 年代新聞台 標題:變論會後記者會 「宇昌」議題繼續隔空交火 內容: 記者口白:「已經是最後辯論了,看來雙英(意指蔡英文與馬英九) 還有很多議題還沒說完…」 另外,即使新聞中沒有提及候選人名字,但只要是會影響候選人形象的言論 皆算在此研究樣本內(楊意菁,2002)。

例如:2011.12.26 三立新聞台 標題:宇昌董監程序瑕疵?綠批劉憶如烏龍 內容: 記者口白:抱著一大疊資料召開記者會,經建會主委劉憶如一口氣 攤開四份宇昌案公文… 劉憶如:那個是關鍵時刻 9 月 3 日,那一天國發基金到底有幾席? 輕輕楚楚看到 只有一席… 民進黨律師:國發基金 9 月 5 日是以公文來告訴宇昌生技說,它派 翁啟惠、何大一跟陳良伯來擔任董事…

3.3.2 研究樣本的選取 一、選取方式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10)其中一項研究報告針對國人媒體行為及滿意度 調中指出,台灣民眾對於電視媒體的依賴程度還是大於其他媒體的。羅文輝、林 文琪、牛隆光及蔡卓芬(2003)在研究中也指出,選民認為五大媒介中(電視、

31


報紙、雜誌、廣播、網路)新聞可信度最高的是電視(56.4%)。因此本研究選定 電視媒體為研究對象。 2012 年台灣總統大選共有三位總統候選人,分別為代表中國國民黨的馬英九 先生、民主進步黨的蔡英文女士及親民黨的宋楚瑜先生。為求新聞台政黨立場的 平衡,本研究參考李蕙怡(2008)針對 2008 年總統大選研究所選定立場各異;但 收視率較高的電視台,分別為立場偏民進黨的三立新聞台,以及立場偏國民黨的 TVBS 新聞台,與立場偏親民黨的年代新聞台等三台為觀察樣本。 本研究以三立新聞台、TVBS 新聞台、年代新聞台等三家有線新聞台為個案研 究樣本,選由 2011 年 12 月 14 日至 2012 年 1 月 14 日中,每天晚間七點至八點的 新聞熱門時段為個案研究時間。也就是選前一個月開始;其原因為選前一個月開 始相關新聞較為密集,直至 2012 年 1 月 14 日總統大選當天為止,每天晚間七點 至八點為個案研究時間,選定此時段的原因在於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10) 報告指出,每天晚間七點至八點為收視的主要黃金時段,且收看族群廣泛。選樣 時間為期一個月。經過計算採系統抽樣方式每隔一天抽取連續兩天之樣本,總共 抽取 20 天;選取日期分別為 2011 年 12/14、12/15、12/17、12/18、12/20、12/21、 12/23、12/24、12/26、12/27、12/29、12/30、2012 年 1/1、1/2、1/4、1/5、1/7、1/8、 1/10、1/11,共 20 天,但因 1/10 影片錄製不完全,因此改以 1/9 影片代替。合計 有 263 則分析樣本,共 444 筆候選人形象描述5。 二、樣本取得 本研究所需之樣本新聞影像,共計 20 天。全數由研究者以錄影設備於晚間七 點至八點新聞時段側錄。

5

一則新聞可能會涉及多位候選人,但是對不同候選人會有不同描述,因此以筆數計算各候選人出 現在新聞中的次數。 32


3.4 建構類目 類目(Category)就是內容的分類(classification),內容分析的成敗決定於類 目。類目的擬定愈是周延而明確,越適合於研究問題及內容,專題研究愈是深入, 也越具學術價值。建構類目的原則,包括有:符合研究目的、反映研究問題、窮 盡、互斥、獨立、單一分類原則、功能性、可操縱性、合乎信度與效度等(王石 番,1996)。 本研究依據上述原則,將 Gamson (1989)的「三位數編碼方式」略加修改 為「多位數編碼方式」為研究工具(張敏華,2005)。類目編碼表分「電視台類 目」、「新聞主角類目」、「消息來源類目」、「報導方向類目」及「總統候選 人形象類目」六大類,各類目之次類目及其定義說明如下:

3.4.1 電視台類目 一、三立新聞台:指該則新聞由三立新聞台所報導 二、TVBS 新聞台:指該則新聞由 TVBS 新聞台所報導 三、年代新聞台:指該則新聞由年代新聞台所報導

3.4.2 新聞主角類目 一、蔡英文:指蔡英文本人 二、馬英九:指馬英九本人 三、宋楚瑜:指宋楚瑜本人

3.4.3 消息來源類目 當新聞內容中引述某人、某機構、某單位、或其他文件所發表的言論時,此 文中所引述的人、機構、單位、或其他文件即被視為消息來源。本研究參考吳芳

33


如(2002) 的分類,將消息來源類目訂為: 一、民進黨陣營:指蔡女士本人或綠營關人士 二、國民黨陣營:指馬先生本人或藍營相關人士 三、親民黨陣營:指宋先生本人或橘營相關人士 四、中選會:指中華民國之中央選舉委員會 五、立法院:指中華民國之立法院 六、美方/外交官員:指台灣以外的政府單位或官方人員 七、記者與編輯:指電視台記者或編輯 八、其他:凡 2012 年總統大選相關之議題,但無法用上述分類或難以分類者, 均列入此列

3.4.4 報導方向類目 報導方向指該則新聞報導對該候選人所呈現的立場,本研究採用李蕙怡(2008) 的分類做為標準。包括以下各項: 一、 正向報導:新聞內容明確對 2012 年總統大選候選人採支持、肯定、讚揚、 同情的立場之報導 二、 中立報導:不表支持或反對,或正反兩面並陳,或立場不明確 三、 負向報導:新聞內容明確對 2012 年總統大選候選人採否定、反對、懷疑、 抨擊的立場之報導

3.4.5 總統候選人形象類目 本研究以 Bem(1974)班氏性別角色量表以及李美枝(1985)所建構的性 別角色與特質量表為基礎。但是為了更釐清政治領域中的性別關係,因此本研 究以王元賢(2003)的「候選人性別與競選文宣表現差異性研究-以 2001 年北 縣第二選區立委選為例」建構的候選人形象量表為輔。並依循相關文獻找出「總

34


統大選中候選人報導」可能出現的形象類目,最後視文本情況予以刪減修改; 做最後的命名。 一、偏向男性特質類目: (一) 政治經驗 (二) 堅強獨立 (三) 領導能力 (四) 攻擊性 (五) 氣魄/果決的 二、偏向女性特質類目: (一) 溫情感性 (二) 親切大方 (三) 積極/勤勞 (四) 仁慈/同情心 (五) 誠實可信/誠懇 三、無性別類目: (一) 受人歡迎的 (二) 聰明/策略取向 (三) 清廉及操守 (四) 勤儉/惜福 (五) 外交關係

3.5 界定分析單位界定分析單位 分析單位是內容分析的最小也是最重要的基本元素。Holsti(1969)將常用的 記錄單位分成單字或符號、語幹、人物、句子或段落、件數和時空單位等六種(王 石番,1996)。基於研究樣本的特性,本研究採用的分析單位有以下四種: 35


一、單字或符號:包括單字、複合字、片語,是內容分析的最小單位。

例如:總統說他不知道只有兩種可能,一種就是說謊;知道他說不知道, 第二種就是無能。(2011 年 12 月 29 日,三立新聞台) 二、語幹:是一種包含主詞和述詞的簡單句,或是指關於某一主詞的一個斷 言。

例如:「傅焜萁這一次挺馬英九」(2012 年 1 月 4 日,年代新聞台) 三、人物:以人物為單位進行分析,常用在有關族群、社經、婚姻、性別等特 性的表現。

例如:當時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就承認說的確有這樣事情(2013 年 1 月 4 日, 三立新聞台)。 四、件數:也就是新聞則數

3.6 效度檢定 簡茂發(1999)指出效度即正確性,是指測驗或其他測量工具能正確測出其 所欲測量的特質程度,效度越高表示測驗的結果越能顯現測量對象的真正特徵。 王石番(1996)表示,效度的重要性在於確保研究方法嚴謹、顯示研究結果精確 度及反映研究發現符合事實或現象。任何研究如具有高效度,用於建構科學理論, 協助決策,才有意義。也就是說效度是研究結果的品質,效度好就是研究結果的 品質好,研究發現能代表真正的現象。 關於內容分析的效度檢定,王石番(1996)指出在內容分析時,研究目的如 只是描述性的,具備內容效度就足夠了。內容效度又稱為表面效度。陳文俊(2007) 認為內容效度是指一項測量所能包含的概念的意義程度。例如,如果要測量「歧 視」 ,類別就可能包括種族歧視、宗教歧視、對女性與老人的歧視等。在社會科學 的研究中,文獻分析比其他的資料蒐集方法,更須嚴格查核其表面效度(王文科, 2001)。 36


綜合上述學者的看法,本研究探討各家媒體報導總統大選新聞的新聞主角、 消息來源、報導方向及總統候選人形象,應該嚴格查核研究的內容效度,也就是 內容分析所包含所有大選議題的程度。 至於內容分析法的效度檢定,王石番(1996)表示,檢視內容分析效度的方 法有多種,例如:評審團法、已知團體法、獨立-效標法、建構效度和預測效度 等。所謂評審團法是由研究者延攬針對研究問題有獨到見解的專家若干位,評斷 研究設計、變項定義、抽樣方法等研究過程,適時提出看法,改進研究過程品質。 這種方法非常傳統,卻非常實際(王石番,1996)。 本研究採評審團法,由指導教授推薦政治、性別及內容分析法相關領域之專 家數位,針對研究工具-類目編碼表(本研究修改過後之量表)之研究設計、類 目定義、抽樣方法等研究過程進行專家效度檢定提出改進意見。再依據學者之意 見進行修改,經指導教授同意後成為正式之研究工具。評審團專家基本資料如下:

表 3-1 評審團專家基本資料 編號

專家姓名

學經歷

洪敏莉

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所助理教授

劉以琳

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所副教授

註:本表依姓氏筆畫排序

3.7 編碼員訓練 王石番(1996)指出為講求效率,強化資料的信度與效度,提昇研究品質, 必須執行資料處理過程的標準化。編碼員訓練是內容分析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 個過程,引導編碼者對研究目的、研究問題、類目種類、單位界定、編碼技術過 程有共識,防範謬誤的發生。為求研究的信、效度,除研究者之外,另延攬兩位 具有傳播背景的學生擔任本研究編碼員,經編碼員訓練,熟稔編碼要領之後,實 施預試及信度檢定。編碼員基本資料如表 3-2。 37


表 3-2 編碼員基本資料 編號

編碼員姓名

背景

卜漢祥

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所研究生

王藝郿

1.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所研究生 2.本研究作者

陳申祐

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所研究

註:本表依姓氏筆畫排序

3.8 預試與信度檢定 3.8.1 實施預試 本研究之類目編碼表依據新聞內容反覆修改、校正後,從已錄製的樣本新聞 中,由編碼員分別實施預試,就編碼時的困難度、注意事項提出討論。

3.8.2 信度檢定 陳文俊(2007)指稱信度乃測量方法的品質,利用同一種特定技術,重複進 行多次研究,獲得相同研究結果的程度。楊孝濚(1978)曾說,內容分析之信度 分析是指測度研究者,利用內容分析之類目及分析單元,是否能夠將內容歸入相 同的類目中,並且使所得的結果一致。一致性愈高,內容分析的信度也愈高。楊 孝濚(1978)並指出,內容分析必須要經過嚴密的信度分析,才能使內容分析精 確度提高,內容分析之信度顯然與內容分析過程中參與內容分析人數之多寡有很 大的關聯性。而王石番(1996)也表示信度之可複製性,意指在不同環境,不同 地點,由不同編碼員複製過程的相似性。為建立可複製性,必須以「測試-測試」 獲取資料,也就是由不同編碼員,依照相同的編碼規則,各自維持自主性,登錄 相同資料。可複製性又稱編碼者間信度、圈內主觀同意度、或編碼員共識。 本研究以「評分員信度法」實施信度分析。以評分員信度法檢視評分者間同 38


意度,這是可複製性信度設計的一例,相當嚴謹(王石番,1996)。 研究者與二位編碼員(稱為甲、乙、丙編碼員)以隨機樣本 10 筆新聞(約 4 %)實施預試,共 50 題,計算相互同意度,再轉換為信度。 相互同意度公式為 M:完全同意之數目 N1 為第一位編碼員應有的同意數目 N2 為第二位編碼員應有的同意數目 Nx(平均相互同意度) 信度公式為

1+(n-1)x 平均交互同意度

本研究以總題題數及每一類目二項計算信度 一、以總題計數信度: 甲乙相互同意 43 題,相互同意度為 0.86;甲丙相互同意 40 題,相互同意度 為 0.8;乙丙相互同意 38 題,相互同意度為 0.76。三位編碼員平均相互同意度為 0.84。經信度公式計算,本研究工具信度為 0.81。 二、每一類目分別計算信度: 本研究的類目共有五項,經計算每一類目之平均交互同意度與信度,其中四 項類目信度均高於 0.8,顯示本研究工具有良好信度(表 3-3)。 表 3-3 各類目信度 類目

平均相互同意度

信度

電視台

1

1

新聞主角

1

1

消息來源

0.8

0.92

報導方向

0.7

0.87

總統候選人形象

0.7

0.87

39


3.9 正式編碼 研究歷經修改、預試、信度檢定之後,即正式實施編碼,事實上預試之樣本 新聞外,後續的編碼工作由研究者獨立完成。

3.10 資料處理 所有樣本新聞編碼完畢後,以 SPSS 16.0 版統計軟體,將各類目間進行交叉 (crosstabs)分析,並將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資訊完成本研究。

40


第四章 資料分析 本章共分為六小節,依序針對候選人新聞報導之數量、電視台、消息來源、 報導方向以及候選人形象中的性別特質六部分做一比較與解釋。 本研究抽樣天數共計20天,總計263則新聞,涵蓋444筆候選人形象描述6。為 避免混淆,以下總體皆以候選人形象的總筆數(444筆)計算。

4.1 候選人報導數量分析 本研究共有 444 筆候選人形象登錄資料,如表 4-1 中數據顯示,以馬英九先生 206 筆(46.4%)相關新聞最多,其次為蔡英文女士佔 180 筆(40.5%),最後是宋 楚瑜先生佔 58 筆(13.1%)。 研究結果發現,2012 台灣總統大選中媒體報導焦點較著重於「雙英」的對決, 反之宋楚瑜先生的相關報導明顯較少。本研究推測馬英九先生報導數量最多的原 因在於馬先生以現任總統身分參選,政績持續被媒體檢視及注目,所以報導量較 其他兩位在野黨候選人多。邱雯華(2006)研究中亦曾提出相同的概念,執政者 的優勢可發揮對於新聞議題的影響力,也較常成為媒體捕捉的焦點。 另外,關於宋楚瑜先生新聞報導明顯少於兩位候選人之情況,其可能原因在 於媒體為了迎合大眾口味,將報導焦點集中在賽馬式新聞上,這樣的做法雖然能 炒熱選戰氣氛並拉抬收視率,不過卻會使得在選前聲勢較弱、政黨動員較為不足 的候選人,受到媒體刻意的忽視(李婉婷,1994;何聖飛,2001;盛治仁,2004; 李俊憲,2005) 。

6

因為一則新聞可能提及一位或多位候選人。 41


表 4-1 候選人相關新聞報導數量分析 蔡英文女士

馬英九先生

宋楚瑜先生

%

%

%

%

180

40.5

206

46.4

58

13.1

444

100.0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0% 候選人相關報導分布情況

蔡英文 40.5%

馬英九 46.4%

總計

宋楚瑜 13.1%

圖 4-1 候選人相關新聞報導數量分析

4.2 電視台報導數量分析 本研究進一步分析各電視台在候選人新聞上的報導數量分析,從表 4-2 中可發 現,各家電視台以三立新聞台的 261 筆(58.8%)候選人形象登錄最多,其次為年 代有 106 筆(23.9%)形象登錄。最後是 TVBS 新聞台 77 筆(17.3%)資料。且各 電視台對於不同候選人的報導數量有顯著差異(X 2 =23.079,df=4,p=.000<.05)。 研究結果顯示三立新聞台播報總統大選相關新聞遠多於其他兩家新聞台7;且 7

造成此結果之原因可能為三立新聞台比他家新聞台更熱衷於關注總統大選動向,或者本研究選取

之時段(晚間七點至八點)為三立新聞台播報政治新聞的主要時段,但並非其他家電視台播報政治 新聞的主要時段。劉惠卿(2010)在研究中發現,晚間七點至八點 TVBS 新聞台的政治新聞僅有 三立新聞台的四分之一,此情況與本研究的比例相似,說明本研究 TVBS 新聞台樣本數較少並非 個案。對於各台播報政治新聞篇幅不一的情況,Bourdieu(2000)曾提出一段看法,他認為像政治 這種較嚴肅且硬性、不受民眾喜愛的主題通常會盡可能被排除在黃金時段播報,即使有政治新聞出 現,也是被以一種片斷化、娛樂化的方式呈現(卞冬磊,2008) 。因此我們可以推測,TVBS 將政 治新聞排除在晚間七點至八點的時段;取而代之的是娛樂性質較高的新聞,為的就是顧及觀眾的喜 好。Bennett(2006)研究中也發現,電視新聞中的政治報導就如同三明治的佐料一樣被夾在電視 42


佔了樣本數一半以上,這樣的樣本結構造成本研究整體結果偏向與三立新聞台的 報導概況有多處雷同。雖然本研究以晚間新聞黃金時段做為觀察樣本;也確實證 實該時段中各家播報大選新聞的篇幅不一,但未考量各家播報大選報導之篇幅多 寡可能會影響候選人形象描述的客觀性,也成為本研究最大的限制。為證明編碼 無誤,本研究以附錄四至附錄六隨機抽取 TVBS 新聞節目流程表做為審視案例, 以及附錄七三立親聞台之新聞節目流程給予做一比較。

表 4-2 候選人新聞來源分析 蔡英文女士

馬英九先生

宋楚瑜先生

橫向總計

%

%

%

%

三立新聞台

114

25.7

119

26.8

28

6.3

261

58.8

TVBS 新聞台

30

6.8

44

9.9

3

0.6

77

17.3

年代新聞台

36

8.1

43

9.7

27

6.1

106

23.9

縱向總計

180

40.6

206

46.4

58

13

444

100.0

X 2 =23.079,df=4,p=.000<.05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各電視台報導次數

三立新聞台 58.8%

TVBS新聞台 17.3%

年代新聞台 23.9%

圖 4-2 候選人新聞來源分析

新聞節目裡,短暫、快速、炫目,有如 MV 式的呈現手法不僅支離破碎也喪失深度(卞冬磊,2008) , 為的只是強調出組織的核心思想。所以即使三立新聞台的新聞數量較多,但基本上每則新聞所表達 的立場是統一的。 43


4.3 電視台消息來源之分析 4.3.1 三位候選人整體分析 若從表 4-3 整體分析來看,444 筆消息來源中以民進黨陣營的 167 筆(37.6%) 佔多數,其次是國民黨陣營為 124 筆(28.0%) ,最後是親民黨陣營為 69 筆(15.5%)。 各家電視台的消息來源有顯著差異(X 2 =20.062,df=12,p=.066<.05)。由此推論,民 進黨派(包含蔡本人、蔡競選總部、民進黨)在 2012 台灣總統大選中,提供了大 量的新聞,並獲得媒體援用。長期以來台灣電視台多被視為立場偏泛藍陣營(與 戒嚴時期國營電視台皆由國民黨操縱有關) ,但自從民營電視台加入後情況有所改 變,因此處於資源弱勢的民進黨在競選傳播策略的運用中下足功夫,且絕非亂槍 打鳥,而是運用整合行銷傳播的概念將議題性發揮最大功能(鈕則勳,2002) ,所 以民進黨成為選戰中最大的消息來源並不意外。再者從數據中發現,除了民進黨 陣營外,國民黨與親民黨陣營也經常成為電視台的消息來源,可見此次總統大選 各派陣營都很注重與媒體的互動關係,且會主動提供大量有利己方的消息,刻意 經營候選人以及黨的形象。 若從表 4-3 各電視台與消息來源的比對分析可發現 (詳細數據請參考附錄二) , 雖然民進黨為最大宗的消息來源,但 TVBS 新聞台卻是以國民黨陣營為主要消息 來源;明顯看出 TVBS 數據不符合整體結果應有的比例。其原因是否與各家電視 台所傾向的政治立場有關,在下節當中將依各候選人與電視台消息來源、政治立 場做一分析解釋。

44


表 4-3 電視台消息來源分析 三立電視台

TVBS 電視台

年代電視台

橫向總計

%

%

%

%

民進黨陣營

102

23.0

29

6.5

36

8.1

167

37.6

國民黨陣營

69

15.5

29

8.8

26

5.9

124

30.2

親民黨陣營

39

8.7

7

1.5

23

5.1

69

15.3

其他

51

11.6

12

0.5

21

4.8

84

16.9

縱向總計

261

58.8

77

17.3

106

23.9

444

100.0

X 2 =20.062,df=12,p=.066<.05

40.0% 20.0% 0.0% 年代

民進黨陣營 8.1%

國民黨陣營 5.9%

親民黨陣營 5.1%

TVBS

6.5%

8.8%

1.5%

三立

23.0%

15.5%

8.7%

圖 4-3 電視台消息來源分析

4.3.2 蔡英文女士新聞報導消息來源分析 表4-4顯示,提及蔡英文女士的180筆報導中,媒體報導的消息來源以民進黨陣 營最多,達109筆(60.6%),其次為國民黨陣營佔30筆(16.6%)。 從表 4-4 中可得知,各家電視台報導蔡英文女士之新聞主要消息來源多數是蔡 英文總部或民進黨提供(詳細數據請參考附錄二)。可推測蔡英文競選總部勤於 與媒體溝通維繫,常主動發布競選相關花絮等軟性新聞給予各媒體單位,明顯的, 媒體形象的營造與維持被列入蔡女士競選總部選戰策略的考量中。除了因為綠營 原本就擅於透過活動事件跟媒體溝通互動外(鈕則勳,2002),另一方面也可能 因蔡女士過去在螢光幕前表現不如黨內其他大老活躍,所以更注重形象塑造與曝 光率。

45


表 4-4 蔡英文女士新聞報導消息來源分析 三立電視台 % 筆 71 39.4 19 10.5 6 3.3 18 10.1

民進黨陣營 國民黨陣營 親民黨陣營 其他

TVBS 電視台 % 筆 19 10.6 4 2.2 1 0.6 6 3.2

年代電視台 % 筆 19 10.6 7 3.9 2 1.1 8 4.5

橫向總計 % 筆 109 60.6 30 16.6 9 5 32 17.8

36

180

(其他項目總計)

縱向總計

114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63.3

30

16.6

20.1

年代

民進黨陣營 10.6%

國民黨陣營 3.9%

親民黨陣營 1.1%

TVBS

10.6%

2.2%

0.6%

三立

39.4%

10.5%

3.3%

100.0

圖 4-4 蔡英文女士新聞報導消息來源分析

4.3.3 馬英九先生新聞報導消息來源分析 表4-5可得知(詳細數據請參考附錄二),提及馬英九先生的206筆報導中,媒 體報導的消息來源以國民黨陣營最多達85筆(41.3%),其次為民進黨陣營佔47筆 (22.8%)。 各家電視台報導馬英九先生之新聞主要消息來源多數是馬英九總部或國民黨 提供。雖然相對於民進黨的積極轉型與革新,國民黨屬性趨於保守及溫和,選戰 策略也較為保守,所以塑造新的良好形象應該已不在藍營的選戰策略中(郭琮淵, 2006),但就本研究結果推測,可發現國民黨陣營也正在逐漸轉型中,從以前較 保守封閉的姿態轉變為願意與媒體接觸溝通,也懂得運用現政的機會爭取媒體曝 光宣傳(龚晨,2011)。

46


表 4-5 馬英九先生新聞報導消息來源分析 三立電視台 % 筆 29 14.1 46 22.3 15 7.3 29 14.1

民進黨陣營 國民黨陣營 親民黨陣營 其他

TVBS 電視台 % 筆 10 4.9 22 10.7 6 3.0 6 2.8

年代電視台 % 筆 8 3.8 17 8.3 8 3.8 10 4.9

橫向總計 % 筆 47 22.8 85 41.3 29 14.1 45 21.8

43

206

(其他項目總計)

縱向總計

119

50.0% 40.0% 30.0% 20.0% 10.0% 0.0%

57.8

44

21.4

20.8

年代

民進黨陣營 3.8%

國民黨陣營 8.3%

親民黨陣營 3.8%

TVBS

4.9%

10.7%

3.0%

三立

14.1%

22.3%

7.3%

100

圖 4-5 馬英九先生新聞報導消息來源分析

4.3.4 宋楚瑜先生新聞報導消息來源分析 由表4-6數據顯示宋楚瑜先生的58筆報導中(詳細數據請參考附錄二),媒體 報導的消息來源以親民黨陣營最多,為31筆(53.4%),其次是民進黨陣營為11筆 (19.0%)。雖然宋楚瑜先生的新聞量不如其他兩位候選人多,但各大電視台報導 宋楚瑜先生之新聞主要消息來源多由親民黨陣營而來,可推測宋先生積極的爭取 媒體曝光機會,且多半是自己親身發言。 表 4-6 宋楚瑜先生新聞報導消息來源分析

民進黨陣營 國民黨陣營 親民黨陣營 其他

三立電視台 % 筆 2 3.4 4 6.9 18 31.0 4 7

TVBS 電視台 % 筆 3 5.2 -

年代電視台 % 筆 9 15.6 2 3.4 13 22.4 3 5.1

橫向總計 % 筆 11 19.0 9 15.5 31 53.4 7 12.1

27

58

(其他項目總計)

縱向總計

28

48.3

3

5.2 47

46.5

10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年代

民進黨陣營 15.6%

國民黨陣營 3.4%

親民黨陣營 22.4%

TVBS

0.0%

5.2%

0.0%

三立

3.4%

6.9%

31.0%

圖 4-6 宋楚瑜先生新聞報導消息來源分析

4.5 候選人報導與報導方向之分析 4.5.1 三位候選人整體分析 表 4-8 顯示,本研究 444 筆候選人形象登錄資料中,各家電視台對於候選人形 象報導方向多給予正面評價的肯定,共達 244 筆(55.0%);其次為負面評價 140 筆(31.5%) ;最後是中立評價 60 筆(13.5%) 。由此推論,電視台常於新聞報導中 隱藏二元對論的立場;非好即壞,很難有客觀或公正的論述。

例:三立新聞。2012.01.19。 標題:選戰倒數!藍綠人氣首長輔選 主播:到了最後選戰關鍵了,高雄立委紛紛請來市長掃街...賴清德更被評 為 2011 年首長施政滿意度的第三名,候選人認為這(意指立委找人氣首長輔 選)對選情是有加分的,而嘉義國民黨的立委候選人就請了台北市長郝龍斌 幫忙輔助站臺,只不過呢,郝龍斌的施政滿意度是倒數第三…。 以上的開場白主播便明顯點出了此則新聞中藍綠所處的優劣狀態。李蕙怡 (2008)研究中證實三立新聞台政治立場鮮明,報導多有利民進黨陣營,對於國 民黨之報導多偏向負面新聞。反之 TVBS 新聞台政治立場則偏向於有利國民黨的 正向新聞,對於民進黨則多為中立偏負面報導。其實媒介新聞報導之偏向大多是 48


受該組織高層的政黨傾向而影響,也就是報導偏向與媒介所有權人之政黨喜好關 聯性較大,與現任執政黨為哪一政黨較無直接關聯。為了釐清各電視台報導 2012 年總統大選相關新聞的播報概況以及立場,下節中將依個別候選人與電視台播報 方向做一分析比較。

表 4-8 候選人報導與報導方向之分析 三立新聞台

TVBS 新聞台

年代新聞台

橫向總計

%

%

%

%

正面報導

139

31.3

46

10.4

59

13.3

244

55.0

中立報導

35

7.9

9

2.0

16

3.6

60

13.5

負面報導

87

19.6

22

5.0

31

6.9

140

31.5

縱向總計

161

58.8

77

17.3

106

23.8

444

10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年代

正面報導 13.3%

中立報導 3.6%

負面報導 1.5%

TVBS

10.4%

2.0%

5.0%

三立

31.3%

7.9%

19.6%

圖 4-8 候選人報導與報導方向之分析

4.5.2 蔡英文女士新聞報導方向分析 由表 4-9 中可發現,蔡英文女士 180 筆相關報導中,媒體的報導方向以正面報 導居多;高達 120 筆(66.6%) ,其次負面報導為 36 則(20.1%) 。此結果雖然與本 研究樣本中,偏綠陣營的三立新聞台(58.8%)佔多數有關,但若從表 4-9 的數據 可發現,TVBS 新聞台與年代新聞台對於蔡英文女士的相關報導恰巧是褒貶各半; 正面報導與負面報導為持平狀態,這不僅明顯反映出各家電視台的立場差異,同 49


時也說明即使是立場偏藍以及偏橘陣營的電視台,對於蔡英文女士的相關報導也 是傾向於較友善的立場。 表 4-9 蔡英文女士新聞報導方向之分析 三立新聞台 % 筆 92 51.1 14 7.8 8 4.4 114 63.3

正面報導 中立報導 負面報導 縱向總計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TVBS 新聞台 % 筆 13 7.2 4 2.2 13 7.2 30 16.6

年代新聞台 % 筆 15 8.3 6 3.3 15 8.5 36 20.1

年代

正面報導 8.3%

中立報導 3.3%

負面報導 8.5%

TVBS

7.2%

2.2%

7.2%

三立

51.1%

7.8%

4.4%

橫向總計 % 筆 120 66.6 24 13.3 36 20.1 180 100.0

圖 4-9 蔡英文女士新聞報導方向之分析

4.5.3 馬英九先生新聞報導方向分析 表 4-10 中可發現,馬英九先生 206 則相關報導中,媒體的報導方向以負面報 導居多;高達 96 筆(46.1%),其次才是正面報導佔 82 筆(39.8%)。此結果與本 研究樣本中,偏綠陣營的三立新聞台佔多數(58.8%)有關,因三立電視台對於馬 英九先生之報導多為負面報導。另外可發現 TVBS 與年代新聞台數據和總體結果 比例不符;兩台雖以正面報導為多但樣本量過少。也是因政治立場偏藍陣營的 TVBS 新聞對於此次總統大選相關新聞描述偏少;相對造成馬英九先生整體的媒體 形象是傾向負面報導。以上結果不僅明顯反映出各家電視台的立場差異,同時也 說明立場偏綠陣營的三立新聞台對於馬英九先生的相關報導立場鮮明且抱持負面 的角度,而身為偏藍陣營的 TVBS 新聞台選擇以「無聲勝有聲」的方式;不多加 50


處理馬英九先生的相關報導。 表 4-10 馬英九先生新聞報導方向之分析 三立新聞台

TVBS 新聞台

年代新聞台

橫向總計

%

%

%

%

正面報導

26

12.6

33

16.0

23

11.2

82

39.8

中立報導

17

8.3

3

1.5

8

4.3

28

14.1

負面報導

75

36.4

8

3.9

12

5.8

96

46.1

縱向總計

119

57.8

44

21.4

43

20.8

206

10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年代

正面報導 11.2%

中立報導 4.3%

負面報導 8.5%

TVBS

16.0%

1.5%

3.9%

三立

12.6%

8.3%

36.4%

圖 4-10 馬英九先生新聞報導方向之分析

4.5.4 宋楚瑜先生新聞報導方向分析 提及宋楚瑜先生的58筆報導中,媒體報導的報導方向以正面報導最多,共42 筆(72.4%);其次中立報導與負面報導均為8筆(13.8%)。各家新聞台除TVBS 外,三立以及年代報導方向的比例與整體結果一致,整體而言偏綠陣營及偏橘陣 營對於宋楚瑜先生相關新聞的報導態度是友善且正面的,但偏向藍營的TVBS新聞 台對於宋先生相關新聞是採取直接不報或忽略的處理方式。以上結果不僅明顯反 映出各家電視台的立場差異,也間接反映出處於第三勢力的宋楚瑜先生,要得到 媒體的曝光量比其他兩位候選人來的困難。

51


表 4-11 宋楚瑜先生新聞報導方向之分析 三立新聞台 % 筆 21 36.2 4 6.8 3 5.3 28 48.3

正面報導 中立報導 負面報導 縱向總計

TVBS 新聞台 % 筆 2 3.5 1 1.7 3 5.2

年代新聞台 % 筆 21 36.2 2 3.5 4 6.8 27 46.5

橫向總計 % 筆 42 72.4 8 13.8 8 13.8 58 100.0

80.0% 60.0% 40.0% 20.0% 0.0% 年代

正面報導 36.2%

中立報導 3.5%

負面報導 6.8%

TVBS

0.0%

3.5%

1.7%

三立

36.2%

6.8%

5.3%

圖 4-11 宋楚瑜先生新聞報導方向之分析

4.6 候選人形象分析 4.6.1 三位候選人整體分析 表 4-12 顯示,候選人形象 444 筆描述中,以無性別描述 279 筆(62.8%)佔多 數,其次為男性特質 230 筆(51.8%),最後是女性特質 169 筆(38.0%)。其中蔡 英文女士與馬英九先生均在無性別描述的形象類目中獲得較多比率,而宋楚瑜先 生則是在偏男性特質類目獲得較高的比率,再來才是無性別描述類目。其可能原 因在於宋楚瑜先生個人較強調過去政績,以及主打「宋省長」的形象,因此在偏 男性特質類目上獲得較高的比率。 除了宋楚瑜先生之外,媒體對於男女候選人的形象描述趨於較多元化或無特 定性別的描述。這也代表政治人物形象不再是由純粹的男性特質所構成,反而比

52


較像是兩性特質兼具的多元綜合體8。再者,媒體不會因候選人生理性別上的差異, 就以該性別特質描述候選人的形象,也就是不會以性別刻板印象來解讀候選人形 象;反而是以一個性別多元的角度來審視候選人。雖然過去女性主義學派曾質疑 那只是社會上的一種「假性性別中立」;女性主義學者認為,儘管台灣的性別分 工逐漸鬆動,但仍處於修正式父權社會的階段(呂玉瑕與伊慶春,2005),離兩 性平權的社會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楊婉瑩與林珮婷,2011)。本研究無法排除 此種可能性的存在,但就研究結果來看,媒體播報情況的改變,對長期受父權價 值觀洗禮的台灣來說是正面的影響。 表 4-12 候選人形象與性別特質分析

男性特質 女性特質 無性別描述

蔡英文女士 % 筆 66 14.9 76 17.1 125 28.2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馬英九先生 % 筆 119 26.8 71 16.0 120 27.0

宋楚瑜先生 % 筆 45 10.1 22 4.9 34 7.6

宋楚瑜

男性特質 10.0%

女性特質 4.9%

無性別描述 7.6%

馬英九

26.8%

16.0%

27.0%

蔡英文

14.9%

17.1%

28.2%

總計 筆 230 169 279

% 51.8 38.0 62.8

圖 4-12 候選人形象與性別特質分析 除了將三大類目的性別特質做一分析之外,接著將依細項的十五項類目做一 比較,從表 4-13 可發現,此次總統大選中,候選人最常被媒體用來檢視的形象類 目為無性別類目中的受人歡迎與否,多達 151 筆(34.0%),其次為偏男性特質類 目的領導能力類目有 138 筆(31.0%),第三為女性特質類目中的溫情感性有 51 8

無論男性或女性政治人物的形象都是如此 53


筆(11.5%),最後是無性別類目的聰明/善用策略性有 38 筆(11.0%)。 以上推論,媒體再現候選人形象的報導中,重點常放在候選人受不受民眾歡 迎上(而非政策或其他更重要的議題)。本研究認為這與電視新聞偏愛播報軟性 新聞有關,例如三立 2011.12.23 標題為「政治漫畫諷政,批馬『紅龜包紅菜』甲 仙!」一文;或者「阿伯好猛!挺小英,後腦杓理出『1 號』」等內容娛樂化的新 聞皆是以再現候選人受不受歡迎為主;新聞重點偏重於民眾或他人對候選人的觀 感。對於此情況,Nimmo & Savage(1976)曾提出一看法;選民對候選人的形象 認知,通常包含三個層面:1.評估:如喜不喜歡某一候選人;2.能力:如候選人強 不強勢、能力好不好等;3.活動力:如侯選人積不積極、有沒有行動力等。 研究結果顯示,評估及能力兩因素與政治人物的表現有高度相關,也就是說, 大多數的人們認為一個好的國家領導者,必定也會是位受民眾歡迎且政治能力強 的領袖。當然政治人物也都深知這一點,所以也常透過媒體主動發布擬社會互動 的新聞新聞,這也是為什麼新聞畫面中總是播報候選人造勢、拜票等千篇一律卻 了無新意的報導之主因。 表 4-13 候選人媒體形象分析 形象類目 1.政治經驗 2.堅強獨立 3.領導能力 4.攻擊性 5.有氣魄/果決 6.溫情感性 7.親切大方 8.勤勞積極 9.仁慈/同情心 10.誠實可信賴 11.受人歡迎 12.聰明/策略取向 13.清廉及操守 14.勤儉惜福 15.外交關係

筆 42 9 138 23 18 51 36 22 24 36 151 49 42 19 18 54

性別 特質

偏 男 性 特 質 偏 女 性 特 質 無 性 別 描 述

總計 230 (51.8%)

169 (38.0%)

279 (62.8%)


4.6.2 候選人性別特質比較 為更進一步釐清各候選人的生理性別以及性別特質間的對應關係,以下將從 各性別特質的角度探討各候選人的評價狀況。 首先在圖 4-12 中得知男性特質形象類目中,雖然馬英九先生在男性特質中得 到最多描述比率,但是若細看圖 4-13 的折線圖便可發現,媒體在描述馬英九先生 的男性形象特質時卻是給予很差的評價,尤其是「領導能力」類目上最為明顯。 而蔡英文女士與宋楚瑜先生在男性特質上的走向則是較一致的正向評價情況。本 研究推測其原因為馬英九先生以現任總統身分參選,所以領導能力類目較常被媒 體放大檢視。 其次在女性特質形象類目中,描述次數最多的候選人為蔡英文女士,從圖 4-13 的折線圖可發現媒體多給予正面評價;本研究推測其原因為雖然蔡英文女士在穿 著或言語等沒有特別女性化,不過蔡英文女士仍舊是一名女性,儘管媒體大幅降 低了以性別刻板印象的解讀,但綠營本身也運用了性別議題作為宣傳,例如:小 英女孩等系列廣告,所以還是不能否定其生理性別上的差異。另外兩位男士,宋 楚瑜先生在女性特質中呈現正面良好的評價;但馬英九先生在女性特質中的評價 則是褒貶不一。 最常被媒體用來審視候選人形象的無性別描述類目中,如圖 4-13 所見,蔡英 文女士與宋楚瑜先生均呈現正面評價,但馬英九先生較傾向於負面評價。 圖 4-13 顯示,蔡英文女士在受人歡迎的類目中特別突出,其原因除了三立新 聞台時常播報有利於綠營的新聞,另外此次選舉綠營及許多大老皆紛紛出面站台 為身為政壇新生代的蔡英文女士站台,可見蔡英文競選陣營在整體形象營造與維 護上也功不可沒。 另外馬英九先生在無性別描述中的策略部分、清廉及操守、勤儉及福與外交 關係類目中的評價都偏低,其原因跟馬英九為現任總統也脫離不了關係。尤其藍

55


營與綠營在宇昌案的辯論上;綠營頻繁的發言使馬英九先生在清廉及操守的類目 上較常受到爭議。 各候選人的詳細分析情況將接續下面章節描述討論。

56


男性特質

女性特質

無性別描述

60

50

40

座標軸標題

30

20

10

0

-10

-20

男性特質

女性特質

無性別描述

6. 溫 情 感 性

7. 親 切 大 方

8. 勤 勞 積 極

9. 仁 慈/ 同 情 心

10. 誠 實 可 信

11. 受 人 歡 迎

12. 策 略 取 向

13. 清 廉 及 操 守

14. 勤 儉 惜 福

15. 外 交 關 係

蔡英文2

21

9

9

-1

0

馬英九2

16 15 -1 -7 -12

宋楚瑜2

5

蔡英文3

58

3

12

3

-2

馬英九3

17 -6 -15 -5 -2

宋楚瑜3

11

1. 政 治 經 驗

2. 堅 強 獨 立

3. 領 導 能 力

4. 攻 擊 性

5. 氣 魄 果 決

蔡英文

10

3

17

3

5

馬英九

1

1 -18 2

3

宋楚瑜

12

2

2

15

0

4

1

8

2

3

0

4

0

圖 4-13 候選人性別特質與評價分析 

註一:類目 1-5 偏為男性特質類目。類目 6-10 為偏女性特質類目。類目 11-15 為無性別描述類目。

註二:以下數值為為各類目正、負評加總後之得分。以 0 分為基準點;高於 0 分表示該類目為正面評價,低於零分表示該類目為負面評價。

57


4.6.3 蔡英文女士媒體形象分析 表4-14顯示,提及蔡英文女士的180筆報導中,以無性別類目佔125筆(28.2%) 的形象再現最多,其次為76筆(17.1%)偏女性特質類目,最後為66筆(14.9%) 偏男性特質類目。 媒體報導蔡英文女士的相關新聞,最常再現的形象為無性別類目中受人歡迎 的,高達70筆描述,其次為偏男性特質類目中具領導能力為36筆,最後則是偏女 性特質類目的溫情感性報導筆數為24筆。 由此可發現,媒體再現蔡女士形象中並沒有特別強調其性別,反之,因為是 總統大選的關係,男性特質中的領導能力常被媒體運用、檢視,且男性特質類目 皆為正面評價,所以整體上媒體描述蔡女士的男性特質形象是給予正面評價的, 並沒有因性別而否定她的領導能力或政治經驗等。再者,蔡女士在女性特質形象 類目以及無性別描述的形象類目中也皆以正面評價為主。若遵循過去文獻解讀, 不難理解蔡女士為了避免在屬於男性場域的政治環境中成為軟弱的一方,因此在 議題政策、服裝、行為舉止或言論的表現上都沒有顯著的女性形象存在,而是以 理性、清新的中性形象自居。林金池(2010)曾指出,蔡女士形象清新、細膩, 獲得不少年輕選民青睞,並且擁有女性與知性的「非典型」,是民進黨的新生代 代表。 楊意菁(2002)在研究中曾指出,媒體會以刻板印象來報導女性候選人,造 成女性候選人較負面的政治形象。為了避免陷入刻板印象中,女性候選人應主動 在媒體上塑造其想要選民認知形象,而非被動地讓媒體用女性刻版印象來為其塑 造形象;塑造過程中,女性候選人適度展現男性特質形象對選民認知會有正面的 效果。研究結果顯示,蔡英文女士在此次大選中,成功的克服性別刻板印象,不 僅在女性特質類目中表現得宜,在男性特質類目中也獲得正面評價,各家電視台 再現蔡英文女士多以中性、受民眾喜愛、具領導力又不失溫情。可成為日後女性

58


候選人塑造形象的最佳典範。 表 4-14 蔡英文女士媒體形象評價分析

座標軸標題

形象類目 1.政治經驗 2.堅強獨立 3.領導能力 4.攻擊性 5.氣魄/果決 6.溫情感性 7.親切大方 8.勤勞積極 9.仁慈/同情心 10.誠實可信 11.受人歡迎 12.策略取向 13.清廉及操守 14.勤儉惜福 15.外交關係

正面 10 3 24 3 5 21 11 9 0 11 61 13 15 4 1

中立 3 2 5 2 2 3 2 3 2 0 6 2 2 1 0

負面 0 0 7 0 0 0 2 0 1 11 3 10 3 1 3

筆 13 5 36 5 7 24 15 12 3 22 70 25 20 6 4

評價 +10 +3 +17 +3 +5 +21 +9 +9 -1 +58 +3 +12 +3 -2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1. 政 治 經 驗

2. 堅 強 獨 立

3. 5. 6. 7. 4. 領 氣 溫 親 攻 導 魄/ 情 切 擊 能 果 感 大 性 力 決 性 方

偏男性特質 10

3

17

偏女性特質

3

8. 勤 勞 積 極

9. 仁 慈/ 同 情 心

10. 誠 實 可 信

9

-1

0

性別特質

總計 66

偏 男 性 特 質

(14.9%)

76

偏 女 性 特 質

(17.1%)

125

無 性 別 描 述

(28.2%)

11. 受 人 歡 迎

12. 策 略 取 向

13. 清 廉 及 操 守

14. 勤 儉 惜 福

15. 外 交 關 係

58

3

12

3

-2

5 21

無性別描述

9

圖 4-14 蔡英文形象性別特質評價趨勢走向

4.6.4 馬英九先生媒體形象分析 表4-15數據顯示,提及馬英九先生的206筆報導中,以無性別類目120筆(27.0%) 形象再現最多,其次為119筆(26.8%)偏男性特質類目,最後為71筆(16.0%)偏 59


女性特質類目。媒體對於報導馬英九先生的相關新聞,最常再現的形象為偏男性 特質類目中的「具領導能力」,使用次數高達80筆,其次為無性別類目中「受人 歡迎的」為56筆,最後則是偏女性特質類目的「溫情感性」、無性別描述的「策 略取向」和「清廉及操守」報導次數各為22筆。 由此可發現,馬先生男性特質中最常被注意的為「領導能力」;但是呈現負 面評價,推測是因馬先生為當任總統的緣故,所以領導能力常放被大檢視,除此 之外的男性特質類目多偏向中立評價。綜合整體結果,媒體再現馬先生的男性特 質形象是負面評價居多。再者,雖然女性特質類目整體偏向正面評價,但有關「誠 實可信賴」一類目呈負面結果的因素,說明了此次選舉中,馬英九先生「誠實與 否」的問題經常被媒體放大討論。最後無性別描述的形象類目整體偏向正面評價, 其中「受民眾歡迎」與否最常被拿來審視;雖然媒體多給予正面評價,但此外的 其他類目皆偏向負面評價。整體上來說,馬先生各類目呈現結果一致性不高,每 家電視台褒貶不一,但就研究樣本上的解讀,媒體再現的馬先生是領導能力遭質 疑、溫情感性但不可信賴的負面形象。

表 4-15 馬英九先生媒體形象評價分析 形象類目 1.政治經驗 2.堅強獨立 3.領導能力 4.攻擊性 5.氣魄/果決 6.溫情感性 7.親切大方 8.勤勞積極 9.仁慈/同情心 10.誠實可信 11.受人歡迎 12.策略取向 13.清廉及操守 14.勤儉惜福 15.外交關係

正面 7 1 27 7 4 18 15 1 3 0 35 5 3 1 7

中立 0 1 8 6 1 2 1 4 0 1 3 6 1 1 1

負面 6 0 45 5 1 2 0 2 10 12 18 11 18 6 4 60

筆 13 2 80 18 6 22 16 7 13 13 56 22 22 8 12

評價 +1 +1 -18 +2 +3 +16 +15 -1 -7 -12 +17 -6 -15 -5 +3

性別特質

偏 男 性 特 質 偏 女 性 特 質 無 性 別 描 述

總計 119 (26.8%)

71 (16.0%)

120 (27.0%)


20 15

座標軸標題

10 5 0

-5 -10 -15 -20 1. 政 治 經 驗 偏男性特質 1

2. 堅 強 獨 立

3. 領 導 能 力

5. 6. 7. 4. 氣 溫 親 攻 魄/ 情 切 擊 果 感 大 性 決 性 方

1 -18 2

8. 勤 勞 積 極

9. 仁 慈/ 同 情 心

10. 誠 實 可 信

11. 受 人 歡 迎

12. 策 略 取 向

13. 清 廉 及 操 守

14. 勤 儉 惜 福

15. 外 交 關 係

3

偏女性特質

16 15 -1 -7 -12

無性別描述

17 -6 -15 -5 3

圖 4-15 馬英九形象性別特質評價趨勢走向

4.6.5 宋楚瑜先生媒體形象分析 表4-16結果顯示,提及宋楚瑜先生的58筆報導中,以偏男性特質類目的45筆 (10.1%)形象再現最多,其次為無性別描述類目34筆(7.6%),最後為偏女性特 質類目22筆(4.9%)。媒體對於報導宋楚瑜先生的相關新聞,最常再現的形象為 偏男性特質類目的「具領導能力」22筆,其次是無性別類目中「受人歡迎的」20 筆,最後為偏男性特質類目中的「政治經驗豐富」為16筆。 宋楚瑜先生曾任台灣建省以來唯一民選省長,從政資歷比另外兩位候選人來 的久遠,在過去政壇佔有重要地位,「宋省長」的形象已深植選民心中,過去多 呈現有執行能力、有魄力的鐵腕形象(陳信助,2000),即使是在 2012 年的選戰 中,宋楚瑜先生的一貫形象還是沒有改變,整體來說各家電視台再現的宋楚瑜先 生是有領導能力、受民眾喜愛、有策略性選戰的正面形象。

61


表 4-16 宋楚瑜先生媒體形象評價分析 形象類目

正面

中立

負面

評價

1.政治經驗

13

2

1

16

+12

2.堅強獨立

2

0

0

2

+2

3.領導能力

18

1

3

22

+15

4.攻擊性

0

0

0

0

-

5.氣魄/果決

2

3

0

5

+2

6.溫情感性

5

0

0

5

+5

7.親切大方

4

1

0

5

+4

8.勤勞積極

1

1

0

2

+1

9.仁慈/同情心

8

0

0

8

+8

10.誠實可信

2

0

0

2

+2

11.受人歡迎

15

1

4

20

+11

12.策略取向

4

2

1

7

+3

13.清廉及操守

0

0

0

0

-

14.勤儉惜福

4

1

0

5

+4

15.外交關係

1

0

1

2

-

性別特質

總計 45

偏 男 性 特 質

(10.1%)

22

偏 女 性 特 質

(4.9%)

34

無 性 別 描 述

(7.6%)

16 14

座標軸標題

12 10 8 6 4 2 0 1. 政 治 經 驗

2. 堅 強 獨 立

3. 領 導 能 力

5. 6. 7. 4. 氣 溫 親 攻 魄/ 情 切 擊 果 感 大 性 決 性 方

偏男性特質 12 2 15 0

8. 勤 勞 積 極

9. 仁 慈/ 同 情 心

10. 誠 實 可 信

1

8

2

11. 受 人 歡 迎

12. 策 略 取 向

13. 清 廉 及 操 守

14. 勤 儉 惜 福

15. 外 交 關 係

0

4

0

2

偏女性特質

5

無性別描述

4

11 3

圖 4-16 宋楚瑜形象性別特質評價趨勢走向

6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研究發現 本研究針對2012總統大選相關新聞進行內容分析,其研究目的在於: 一、審視各家電視台報導 2012 年總統大選相關新聞的播報概況,並進行一比較。 二、探討現今候選人形象中的性別特質為何? 三、將候選人的生理性別與形象中的性別特質做一對照,探討是否媒體仍以性別 刻板印象描繪候選人的形象。 本研究獲致結論陳述如下:

5.1.1 各電視台取決政治新聞的考量因素差異頗大 本研究依新聞內容之新聞主角、新聞消息來源、報導方向以及候選人形象等 類目,檢視各家新聞台播報後選人新聞的概況。研究結果指向新聞媒體對於大選 報導以及不同候選人會有不同的播報方式。但本研究選取收視率最高的晚間新聞 時段中,三立新聞台樣本數佔總樣本一半以上;造成整體結果偏向與三立新聞台 的播報概況雷同,因此所呈現的新聞播報概況是在有樣本限制下的研究結果。 研究中顯示,政治立場偏綠營的三立新聞台,最常引用綠營所提供的消息做 為消息來源,對蔡英文女士正面報導居多,對馬英九先生則是以負面報導居多, 對宋楚瑜先生以正面報導居多。政治立場偏藍營的 TVBS 新聞台,最常引用藍營 所提供的消息做為消息來源,對蔡英文女士的報導褒貶各半,對馬英九先生則是 以正面報導居多,對宋楚瑜先生以負面報導居多。政治立場偏橘營的年代新聞台, 最常引用橘營所提供的消息做為消息來源,對蔡英文女士負面報導居多,對馬英 九先生則是以正面報導居多,對宋楚瑜先生以正面報導居多。 從以上初步類目分析便可看出各家新聞台在取決新聞時,常會受到組織立場

63


的影響,但是除了以上所檢視的類目外,從新聞的質與量當中也可看出各家新聞 台巧妙的差異。 首先討論的是三立新聞台,三立新聞台播報總統大選相關新聞遠多於其他兩 家新聞台。其原因為三立習慣以系列報導方式將當天的政治新聞緊鑼密鼓的串連 在一起;但其實所有新聞傳達的皆是同一立場和邏輯。劉惠卿(2010)在研究中 發現,晚間七點至八點 TVBS 新聞台的政治新聞僅有三立新聞台的四分之一,此 情況與本研究的比例相似,說明三立新聞台之樣本數遠多於他家。 另外樣本中可發現,立場偏向藍營的 TVBS 新聞台對於總統大選的相關新聞 沒有多做討論,每天平均只有 2-4 則政治相關新聞,其原因可能如同 Bourdieu(2000) 所說,TVBS 不將政治這類嚴肅的硬性新聞安排在黃金時段中(劉惠卿,2010)。 另外研究中發現,TVBS 對於宋楚瑜先生的相關新聞多採取直接不報或忽略的處理 方式,此現象除了說明處於第三勢力的宋楚瑜先生,要得到媒體的曝光量比其他 兩位候選人來的困難之外,也顯現出宋先生有被邊緣化的嫌疑。 最後雖然過去沒有明確文獻指出年代新聞台立場偏向橘營,但從宋楚瑜先生 宣布參選以來,便不斷透過年代對外發聲,且年代是播報最多宋楚瑜先生相關新 聞的新聞台,有趣的是,年代新聞會不定期在節目最後十五分鐘播報懷念蔣經國 先生等特輯,顯現出年代與「宋省長」的巧妙連結。

5.1.2 電視台報導政治人物形象趨於多元化 過去政治人物相關研究,都普遍習慣以男性特質(如:強勢、有領導能力的) 來審視候選人形象,卻忽略女性特質存在的可能性,以及性別角色逐漸轉變的事 實(李文蕙,2009)。 雖然社會價值觀普遍認同男性較理性;適合當醫生/女性較細心;適合當護士 的論述早已不適用,也深知兩性性別(男性與女性)和兩性氣質(男子氣概與女 人味)不再是絕對關係,但唯獨在政治領域中,女性始終無法在對等角度上競爭 (張錦華,1994)。 64


本研究試圖以性別特質的角度分析候選人形象,並將性別特質分為偏男性特 質、偏女性特質、以及無性別描述三種形象類目。研究結果顯示,媒體對於男女 候選人的形象大多是趨於較多元化或無特定性別的描述。然而無特定性別的意思 並非去性別;而是代表融合性別。這表示政治人物形象不再是由純粹的男性特質 所構成;反而比較像是兩性特質兼具的多元綜合體9。

5.1.3 打破僵化的性別刻板印象 在候選人的生理性別與媒體形象的性別特質對應中,唯一生理性別與性別特 質呈現一致性的案例就是宋先生。宋楚瑜先生形象仍偏向於男性特質,因為過去 的「宋省長」多呈現有執行能力、有魄力的鐵腕形象(陳信助,2000),能力與 魄力等這些較傳統的陽剛形象正是宋先生所訴求的。 反觀蔡英文女士及馬英九先生這一輩新生代政治人物的訴求則有所不同,誠 如上一小節所提到,兩位候選人的媒體形象是偏向多元化以及無特定性別的描述, 這跟他們以往的形象也不謀而合,因為蔡女士從政以來外表到私生活都沒有顯著 的女性特徵,而馬先生則始終保持溫柔的好男人形象。這有可能是趨勢;也有可 能只是兩位候選人的個案,若換成其他女性候選人10或其他男性候選人或許研究結 果會有所改變。

5.2

研究限制與建議

根據本文研究經過及歸納之結論,研究者僅提出下列幾點建議,供媒介報導 偏向後續研究之參考。

5.2.1 研究限制

9

10

無論男性或女性政治人物的形象都是如此 例如像美國總統參選人希拉蕊或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培林較為女性化的女性候選人。 65


一、各家新聞台樣本數落差所造成的限制 礙於時間及經費關係,本研究僅就三立電視台、TVBS 電視台、年代電視台為 樣本,錄製 2011 年 12 月 14 日至 2012 年 1 月 14 日總統大選期間;收視率較高的 晚間七點至八點為觀察時間,在從中隨機抽取 20 天分析。但本研究發現,晚間七 點至八點這段期間,僅三立電視台積極播報總統大選相關新聞,而 TVBS 與年代 新聞台這段時間則偏向播報軟性新聞,反之總統大選相關新聞非常少。其原因可 能有二,,一為三立新聞台比他家新聞台更熱衷於關注總統大選動向;其他家電 視台並不以總統大選相關新聞做為播報重點。其二為此時段是三立新聞台播報總 統大選新聞的主要時段;但他家電視台播報總統大選新聞的主要時段在其他時段, 例如晚間八點至九點等。 各家媒體樣本數量有落差是研究中最大的研究限制,雖然本研究基於以呈現 收視率最高之新聞時段的播報概況,但若能廣泛在不同時段(例如收視率次高的 晚間九點至十點)納入分析樣本中,並觀察每則新聞播放時間的長短及先後順序 等時間概念判別新聞台對候選人相關新聞的重視性,研究結果會更準確。另外若 能再廣泛參考其他報紙文本或媒體(如:雜誌、網際網路)的報導,對於總統大 選相關新聞事件的詮釋將會更加詳盡。此外,本研究是以跟三位候選人相關的新 聞為主,在樣本的完整性上恐有疏漏;而新聞論述的分析上,因過程十分繁瑣、 耗時,故本研究也僅能選取部分樣本進行分析,此亦無法呈現所有新聞敘事的全 貌。 二、單就新聞內容為研究主體的檢討 本文在量化的內容分析上,僅針對電視台、消息來源、報導方向與候選人形 象類目進行次數描述,目的在獲取新聞樣本的基本資料,並無使用其他統計方法 深究資料意義,因此無法進一步比對量化資料的諸多結果,此為本文應用內容分 析法的缺陷之一,建議後續研究可針對量化資料進行統計意義上的分析,應可與 後續新聞論述分析相互對照、一同檢視。同時,2012 年總統大選新聞報導的主題

66


相當龐雜,衍生的子議題繁多,故本研究在主題類目的建構上,也必須承擔不夠 周延的風險。再者本文以電視新聞媒體為研究主體,但主要是針對其內容進行分 析,至於報導的呈現手法(如:從主播開場白直至新聞鏡頭、音效、新聞字體的 運用等流程)並未納入本研究檢視類目中,若能將鏡頭語言一併納入觀察,相對 的能更深入了解媒體再現總統候選人形象的全貌。

5.2.2 後續研究建議 過去政治議題及性別議題,一直都是學術中的熱門研究,也有不少學者探討 有關政治領域中種種因性別而帶來的不平等差異,舉凡媒體的報導、選民的信任 感等。雖然本研究結果與以往較有所差異,其研究結果顯示:現今媒體對於男女 候選人的形象描述,皆趨向於無性別的多元綜合體。這有可能是趨勢;有可能式 樣本結構造成的差異,也有可能是此次總統大選的個案。本研究基於個人能力及 研究條件因素,僅能從事少量的文本分析,因此對未來研究的建議如下: 一、有關性別上的分析 曾有男性學者提出:「因時代的變遷,學術領域有關女性議題的研究日見增 多,且通常會以女性主義的視角強調社會中的性別結構與不利於女性的處境,其 實這對於男性來說無非也是一種打壓」(畢恆達,2003)。 但也有女性學者提出:「惟有持續指出性別角色分化對於男女不對等的政治 影響,才可能揭露宰制結構的無所不在。我們的社會時時刻刻都處在定義差異與 歧視的界限之爭中,惟有對於這個定義權力的反思,並透過具體的作為,挑戰由 宰制性權力結構所產生的性別劣勢(gender disadvantage)(Rhode, 1998 ),才有 可能打破差異,創造更為流動的性別腳本與更為正義的社會安排。」(楊婉瑩, 2011)。 關於以上兩位學者的論述是在性別議題中常見的爭論議題,本研究起初構想

67


傾向於前者學者的說法;認為太多女性主義角度的說法的確對男性來說是種打壓; 或許現代男性並不是自願成為陽剛氣質的代表。因此試圖以兩性特質兼具的角度 探討政治人物,並以媒體所播報的媒體形象為例,若是能撇除外顯性別的差異, 以兩性特質兼具的評等角度探討政治人物人格中所隱含的性格,會更深具意義。 再者,本研究在候選人形象性別特質量表的建構上,雖然是以Bem(1974)及 李美枝(1985)的性別角色量表為編修基礎;並且以王元賢(2003)編修的量表 為輔,再依新聞內容實際狀況予以編修。但是礙於分析樣本及時間的限制,以及 本研究的樣本結構偏向於三立新聞台的播報概況,所以候選人媒體形象的性別特 質建構仍不夠具代表性,未來研究方向可依此部分加強改進。 二、研究方法及樣本結構的更多可能性 電視新聞的編排是傳達新聞內容的手段之一,新聞編排視線邊及對新聞訊息 的態度及評價,也是吸引觀眾收視的手段(張麗與孟群,2002) 。因此若從新聞呈 現形式、新聞帶長度、新聞名稱取名、SNG 現場報導、主播播報時的鏡面設計、 新聞畫面色調的運用等編排方式結合新聞內容的檢視,並將以上類目以量化結果 做一比對分析,對於研究主題會有更明確的輪廓。 另外本研究中選取收視率最高的晚間七點至八點時段作為樣本觀察時段,但 卻出現各家新聞台大選新聞的播報則數有所落差的情況,也使整體研究結果有所 偏頗。若在未來研究中能廣泛將其他不同時段(例如收視率次高的晚間九點至十 點)納入分析樣本中,其研究結果會更準確。 三、閱聽人路徑分析 任何文本都須經由讀者閱讀才能彰顯出其意義。雖然在本研究中證實了政治 人物性別差異並不會對形象造成顯著影響,但這是單就媒體播報部分是如此,並 不代表足以影響閱聽人的認知,因此,閱聽人分析亦是未來研究必須著墨的方向, 建議就新聞文本與閱聽人的互動深入探究,瞭解新聞文本內容如何與閱聽人的認

68


知框架產生共鳴,如此媒介的符號真實與主觀真實方能得到進一步解析和實證。

69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石番(1996)。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五南書局。 王旭(1998)。新聞記者與消息來源的互動及其影響-以報導立法院新聞為例。國立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系碩士論文。 王嵩音(1998)。台灣原住民與新聞媒介-形象與再現。台北:時英出版社。 王嵩音(2010)。台灣選民媒介使用對於候選人形象與評價之影響:傳統媒介 VS.新媒 介。傳播與管理研究,第 10 卷第 1 期,頁 3-36。 王大同(2000)。報紙報導候選人新聞之形象設定效果:以 1996 年總統大選為例。政 治大學新聞學所碩士論文。 王冠翔(2000)。政治行銷:候選人形象定位及認知差異之研究-以台灣2000 年總統大 選為例。元智大學管理所碩士論文。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 王元賢(2003)。候選人性別與競選文宣表現差異性研究-以 2001 年第二選區立委 選舉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卞冬磊(2008)。膚淺的縱深:「媒介時間」之社會影響。資訊社會研究,第 14 期, 頁 101-132。 包正豪(2011)。原住民政治版圖的持續與變遷:1992-2008 立委選舉的總體資料分 析。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 44 期,頁 51-72。 田志剛(2001)。新聞記者與消息來源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議會記者與議員為例。 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所碩士論文。 江孟穎(2004)。首長形象建構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與高雄市政府新聞稿為例。銘 傳大學傳播管理所碩士論文。 李美枝(1981)。性別特質問卷的編製及男女大學生四種性別特質類型在成就動機、 婚姻、事業及性態度上的比較。中華心理學刊,23 卷 1 期,頁 23-27。 李美枝 (1985)。女性心理學。台北:大洋出版社。 李婉婷(1994)。媒體對選擇新聞的報導偏差性分析-以民國八十三年台北市長選舉 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70


李秀珠(1995)。 女性與電視新聞。台大新聞論壇,第 3 期,頁 93-111。 李郁青(1996)。媒介議題設定效果的第二面向:候選人形象設定效果研究。國立政 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李婉婷(1997)。媒體對選舉新聞的報導偏差性分析-以民國 83 年台北市長選舉為例 台。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李人豪(2005)。政治人物行為的媒體再現-以立法委員的電視新聞報導為例。國立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所碩士論文。 李金銓(2005)。大眾傳播理論(修正三版)。台北:三民書局。 李建寧(2005)。平面媒體女性新聞人物報導之性別分析-以夏禕事件為例。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所碩士論文。 李俊憲(2005)。台灣報紙選舉新聞偏差現象研究-以 2000 與 2004 年總統大選為例。 南華大傳播管理所碩士論文。 李蕙怡(2008)。電視與報紙選舉新聞偏差現象之研究-以 2008 年總統大選為例。國 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李文蕙(2009)。台灣男性參與生產過程的變遷及其性別政治 1970-2008。高雄醫學 大學性別所學位論文。 何臺明(1988)。報紙內容與民意代表之形象研究:以「中央日報」、「中國時報」、 「自立晚報」報導趙少康、朱高正新聞為分析對象。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 所碩士論文。 何聖飛(2001)。誰主導選舉新聞-媒介議題設定的觀點:以兩千年總統大選為例。國 立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呂玉瑕、伊慶春(2005)。社會變遷中的夫妻資源與家務分工:台灣七0年代與九0 年代社會文化脈絡的比較。台灣社會學,第 10 期,頁 41-94。 林東泰(1997)。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局。 林慧斐(2000)。台灣N世代選民認知總統候選人形象之研究:公元2000年中華民國總 統選舉為例。世新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林鶴玲(2001)。政經、社會新聞中的女性形象。發表於「大眾媒體與兩性平等教育 研討會」。教育部暨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主辦。 林智巨(2003)。華人面子功夫與形象修復策略—以台灣女性政治人物面子威脅事件 為例。世新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71


林瑜霜(2003)。二零零二年台北市場選舉候選人新聞媒體守門研究。中國文化大學 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銘皇(2005)。汽車電視廣告中汽車、家庭與性別角色之變遷:1985-2004。國立 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林照真(2009)。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台北:聯經出版。 林金池(2010 年 11 月 16 日)。超級激戰 新北市輸贏 6 萬票 決戰日逼近 藍綠支持 者見歸隊。中國時報 A3。 林海嫣(2011)。二零一零年新北市長競選傳播策略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 播所碩士論文。 周慶祥(2005)。網路新聞:理論與實務。台北:風雲論壇。 周志華(2009)。2008 年台灣總統大選電視競選廣告:議題、攻擊手法、與眼神接觸。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邱雯華(2006)。2004 年台灣總統大選議題設定效果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所碩 士學位論文。 邱宜儀、蘇蘅(2009)。「名人政治」的新聞框架-馬英九不同從政時期新聞報導比 較。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吳蕙芬(1999)。候選人形象研究:以 83 年與 87 年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水扁為例。政 治大學新聞學所碩士論文。 吳芳如(2002)。消息來源、新聞框架與媒介真實之建構:以政黨輪替後之核四爭議 案為例。世新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吳立婷(2007)。政治人物形象與媒體框架研究—以報紙報導謝長廷為例。世新大學 公共關係暨廣告學所碩士論文。 祝基瀅(1973)。大眾傳播學。台北:學生書局。 龚晨(2011)。執政黨建設與主流媒體的關係及其探究價值。湖南科技學院月刊,第 30 卷第 1 期。 翁秀琪(1997)。新聞與社會真實建構 -- 大眾媒體、官方消息來源與社會運動的三 角關係。台北:三民書局。 胡淑裕(1987)。大眾媒介塑造政治人物形象之研究─孫運璿、林洋港、李登輝之個 案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許翠谷(2001)。影響我國女性政治參與之因素分析--以第四屆女性立法委員為例。 72


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所碩士論文。 許適欐(2010)。影響電視新聞編輯編排的因素及策略-以二十四小時電視新聞台為 例。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論文。 畢恆達(2003)。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應用心理研究,春季刊第 17 期,頁 51-84。 粱世武(1994)。一九九四年台北市場選舉預測:「候選人形象指標」預測模式之驗 證。選舉研究,第 1 卷第 2 期,頁 97-130。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10)。99 年通訊傳播績效報告。 陳世敏(1992)。候選人形象與選民投票行為。新聞學研究,第 46 集,頁 149-168。 陳先隆(1995)。報紙對民選台北市長候選人的形象塑造。政治作戰學校新聞所碩士 論文。 陳信助(2000)。候選人形象研究:以兩千年總統大選候選人連戰、宋楚瑜、陳水扁 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陳姿羽(2000)。女性政治人物的報紙新聞再現以呂秀蓮副總統。國立中山大學政治 學所碩士論文。 陳玫霖(2002)。性別、政治與媒體:報紙如何報導女性政治人物。國立中山大學傳 播管理所碩士論文。 陳文俊譯(2007)。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10th Ed./ Earl Babbie 著。社會科學 研究方法。台北:雙葉書廊。 陳曾群(2008)。政治部落格行銷之研究-以 2008 總統候選人為例。南台科技大學行 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論文。 陳泓予(2011)。女性消費者對銀行授信業務刻板印象之研究:以苗栗縣為例。修平學 報,第 22 期,頁 81-104。 張寧民(1993)。前任行政院長郝柏村在報紙形象呈現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新聞所 碩士論文。 張錦華(1994)。媒介文化、意識型態與女性。台北:正中書局。 張麗、孟群(2002)。電視新聞編輯與數字製作。北京:中國廣播電視。 張敏華(2005)。「新台灣之子」的媒體形象:外籍配偶子女之新聞框架研究。中正 大學電訊所碩士論文。 黃美惠(2001)。媒介建構之女性參政框架—以副總統呂秀蓮的新聞報導為例。淡江 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73


黃薇威(2002)。我國電視節目內容之性別議題表現案例分析。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98 年度委託研究報告。 黃秀瑞 (2005)。候選人形象、候選人情感溫度計、與總統選民投票行為。臺灣民 主季刊,第 2 卷第 4 期,頁 1-30。 黃柏堯(2010)。新聞記者網路之資訊尋求行為與資訊焦慮產生對手們行為影響之初 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所碩士論文。 彭芸(1983)。我國民眾媒體內容偏好與其政治態度之關聯性研究 。選舉研究,第 14 卷第 1 期,頁 85-117。 彭家發、馮建三、蘇蘅、金溥聰(1998)。新聞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喻靖媛 (1994)。記者及消息來源互動關係與新聞處理方式之關聯。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鈕則勳(2002)。競選傳播策略:理論與實務。台北:偉伯文化。 盛治仁(2004)。媒體、民調和議題-談競選過程中民意的變動性和穩定性。選舉研 究,第 11 卷第 1 期,頁 73-98。 楊意菁(2002) 。形象與性別政治的迷思?探討女性候選人與媒體形象建構。政治 大學新聞所博士論文。 楊孝濚(1978)。傳播研究方法總論。台北:三民書局。 楊靜珩(2006)。國民黨黨主席候選人之媒體形象分析-以 2005 年王金平與馬英九 選舉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 楊慧娟(2010)。台灣報紙報導大陸安利團來台觀光之研究-以聯合報、中國時報和 自由時報為例。世新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楊婉瑩、林珮婷(2011)。性別角色認知與政治效能感。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 第 29 期,頁 121-172。 楊婉瑩(2007)。政治參與的性別差異。選舉研究,第 14 卷第 2 期,頁 53-94。 連珊惠(1998)。從報紙呈現之候選人形象看編輯之守門人行為:以中國時報、聯合 報、自由時報為例。世新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臧國仁(1998)。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傳播研究期刊, 第3期,頁1-102。 廖唯超(2001)。2000 年總統大選候選人報紙競選廣告之形象塑造研究。政治大學政 治學系所碩士論文。 74


郭及天(2001)。我國第一夫人報紙形象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郭琮淵(2006)。國民黨與民進黨政黨形象之跨時性分析:以三次總統大選選後調查 為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郭岱軒(2011)。電視新聞敘事研究:以戲劇性元素運用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 學系碩士論文。 劉蘊儀(2004)。報紙報導電視新聞主播形象研究-以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 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所碩士論文。 劉惠卿(2010)。電視播報選舉新聞之政黨偏差研究-從視覺呈現和報導語言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所)碩士論文。 潘國華(1998)。候選人形象研究:以一九九六總統直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 碩士論文。 蔡佳青(2005:八面玲瓏:台灣蘋果日報政治立場之初探,國立台北大學社會系碩士 論文。 蕭振輝(1998)。報紙報導政黨形象之研究- 以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為例。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簡茂發(1999)。心理測驗與統計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簡琬璧(2002)。李登輝的報紙形象—以聯合報、自由時報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 學系所碩士論文。 羅文輝、林文琪、牛隆光、蔡卓芬(2003)。媒介依賴與媒介使用對選舉新聞可信度 的影響:五種媒介的比較。新聞學研究,第 74 期,頁 19-44。 羅握權(2010)。企業名人的媒體形象與框架:辜濂松研究。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 告系碩士論文。

英文文獻 Ann, C.M. (2009). Hillary Clinton, Sarah Palin, and Michelle Obama:Performing Gender, Race, and Class on the Campaign Trail. University of Nevada. Boulding, K.E. (1969). The image: knowledge in life and society.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Bem, S. L. (1974). Gender Schema Theory:A Cognitive Account of Sex Typing .Psychological Review. 88(4):354-364. 75


Cook, T.E. (1998). Governing with the news: yhe news media as a political institu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idengil, E. & Everitt, J. (2000). Filtering the female: television news coverage of the 1993 Canadian leaders’ debates. Women & Politics. 21(4):105-131. Hirsch, P.M. (1977). Occupational, 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models in mass communication.Strategies for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3-37. Hackett, R.A. (1985). Hierarchy of access:Aspects of sources bias in Canada TV News .Journalism Quarterly. 62(2):256-265 Hallin, D.C. (1994). We keep American on top of the world.Journalism and the public sphere.New York: Routledge. Jenkins, C. (2000). Kerry chikarovski and the press. Hecate. 26(1):82-90. Kinder, D.R.,Peters, M.D., Abelson, R.P. & Fiske, S.T. (1980). Presidential prototypes.Political Behavior. 2(4): 315-337. Kahn, K.F. & Goldenberg, E.N.(1991). Women candidates in the news: an examination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U.S. senate campaign coverag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55:180-199. Kahn, K.F. (1992). Does being male help?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candidate gender and campaign coverage on evaluation of U.S. senate candidates.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54:497-517 Kahn, K.F. (1994). Does gender make a difference? an experimental examination of sex stereotypes and press patterns in statewide campaign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38(1):162-195. Lippmann, W. (1922).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Macmillam. Lester-Roushanzamir, E.P.& Raman, U. (1999). The global village in Atlanta: a textual analysis of Olympic news coverage for children in the Atlanta journal-constitution.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6(4): 699-712. Lawrence, R.G. (2000). Game-framing the Issues: Tracking the strategy frame in public policy new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errill, J.C. (1962). The image of the Unites States in ten mexican dailies.Journalism Quarterly . 39:203-212. Mowlana, H. (1985). International flow of information. Journalism Quarterly . 76


Nimmo, D.D. & Savage, R.L. (1976). Candidates and their images: concepts, methods and finding. pacific palisades. CA: Goodyear Publishing. Perkins, T.E. (1979). Ideology and cultural production.New York :Routledge. Rorty, R. (1980). 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 Princeton:University of Princeton Press. Sigel, R.S. (1964). Effect of partisanship on the perception of political candidates. Public pinion Quarterly. 28:483-496. Shoemaker, P.J. (1991). Gatekeeping. Newburry Park.CA:Sage. Susan, C.& Richard, L.F. (2006). Ender and Elections: Shaping the Future of American Politics.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unstall, J. (1971). Journalists at work.London: Constable Press. Tuchman, G. (1978). 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77


附錄 附錄一:國內政治人物形象研究整理 研究者

出 版 研究主題

政治人物/候選人形象

候 選 人 性 別

胡淑裕

1987

大眾傳播媒介塑造 經驗能力 政治人物形象之研 領導特質 究 —孫運璿 、林洋 個人屬性

男性

港、李登輝之個案分 政府管理 析 政府哲學 團體關係 出身背景 家庭情況 何臺明

1988

報紙內容與民意代 表之形象研究:以 「中央日報」 、 「中國 時報」、「自立晚報」 報導趙少康、朱高正

守法/不守法 端莊/好鬥 積極/消極 能力強/能力弱

男性

新聞為分析對象 陳世敏

1992

測量台北選民對候 品德學識 選人的評估 辦事能力 熱心 為人民謀福利 可代表地方

男性

張寧民

1993

以內容分析法描述 善於表達/拙於言詞 郝柏村個人特性 堅定/軟弱 守法/不守法 積極/被動 親切/嚴肅倨傲

男性

察納雅言/剛愎自用 重視效率/不重視效率 大公無私/偏私為己 團體關係良好/團體關係差 分權的/集權的 78


有遠見的/膚淺的 有魄力的/無魄力的 李郁青

1996

媒介議題設定的第 與政治相關: 二 面 向 : 候 選 人 形 能力 經驗 象設定效果研究

男性

領導才能 魄力 政治風格

與政治無關 品德 儀表 個性 聰明才智 個人背景 口才 政黨代表 候選人議題政見

陳先隆

1995

報紙對民選台北市 長候選人的形象塑 造:以中國時報、聯 合報、自由時報、自 立早報為例

智慧 守法 操守行為 大公無私 受歡迎

男性

愛家庭 親民 尊重選民 有魄力 能力強 主動積極 舉止端莊 維護族群融合 革新 節儉負責任 察納雅言 具有領導素養 蕭振輝

1997

報紙報導政黨形象 之研究-以聯合報中 國時報、自由時報為 例(針對 1994 年北

個人特質 與政治有關:能力、經驗與經歷、領 導能力與魄力、 政治風格 79

男性


市長選舉,檢驗報紙 與政治無關:品德、個性、 是否具有候選人形 儀表、聰明、個人背景、 口才 象設定效果) 政黨代表因素 政治理念 意識形態 政治人脈 所屬政黨

政見立場 潘國華

1998

總統候選人形象研 能力 男性 究: 行政能力/改革能力/公職表現/ 領導 以 1996 年總統直選 才能/領導能力/用人哲學/他人關係 為例 經驗與經歷 公共事務經驗/國際觀/遠見

政治 政治清廉/政治風格/政治哲學理念

個人背景 教育/家庭背景/家庭生活/財產

外顯特徵 儀表/年齡/健康

政黨代表因素 政黨背景/政治人脈/政治意識形態

其他 品德/個性/聰明才智/口才/宗教信仰/ 省籍/本土化/公共議題與政見

吳蕙芬

1999

候選人形象研究: 以 83 年與 87 年台 北市長候選人陳水 扁為例

經驗與經歷 領導才能與魄力 政治風格 品德 儀表/特色 個性 性格與脾氣 聰明才智 個人背景 口才表現 政黨代表因素 議題政見 競選策略 80

男性


經驗能力 其他 連珊惠

1999

從報紙呈現之候選 人形象看編輯之守 門行為-以中國時 報、聯合報、自由時 報為例

能力 經驗與經歷 領導才能 政治風格 品德 儀表 個性 聰明才智 個人背景

男性

省籍 政黨政見 王大同

2000

報紙報導候選人新 能力

男性

聞之形象設定效果 領導才能 --以 1996 年總統 經驗與經歷 大選為例 政治風格 品德 個性 外顯特徵 聰明才智 口才 個人背景 宗教信仰 省籍 政黨 王冠翔

2000

政治行銷: 候選人 形象定位及認知差 異之研究-以台灣 二○○○ 年總統大選 為例

公職經歷與行政能力 競選活動與策略 政治理念與意識型態 改革能力 處理兩岸事務能力 社會支持與群眾基礎

男性

政黨背景因素 議題政見 政治風格 個性/性格/脾氣 林慧斐

2000

台灣 N 世代選民認 品德 知總統候選人形象 教育程度 81

男性


之研究-公元 2000 能力 年中華民國總統選 做事態度 舉為例 過去公職表現 領導才能 政見議題 團體關係 家庭生活 政治風格 陳信助

2000

候選人形象研究: 魄力 以 2000 年總統大選 領導才能 候選人連戰、宋楚 值得信賴 瑜、陳 水扁為例

廖唯超

2001

男性

國際觀 解決問題的能力 清廉 親和力 了解民眾的需求 領袖氣質

2000 年總統大選候 政績表現 選人報紙競選廣告 魄力 之形象塑造研究 經驗經歷 有遠見 勤政

男性

關懷族群 簡琬璧

2002

李 登 輝 的 報 紙 形 領導能力 象—以聯合報、自由 行政能力 時報為例 統一/獨立 本土化 群眾魅力 平易近人 語言能力 外交能力 聰明

男性

江孟穎

2004

首長形象建構之研 究: 以台北市政府與高 雄市政府新聞稿為 例

男性

與政治相關: 施政能力 魄力 經歷與經驗 互動關係 政治哲學 82


勤政

與政治無關 品德 儀表 表達能力 個人背景 個性 其他

陳曾群

2005

候選人形象、候選人 魄力 情感溫度計、與總統 清廉度 選民投票行為 誠實有信用

男性

了解民眾需求 親和力 楊靜珩

2006

國民黨黨主席候選 交際手腕

男性

人之媒體形象分析 領袖氣質 -以 2005 年王金平 廣顧人才 與馬英九選舉為例 重視溝通 親民愛民 獻身共益 隨和悲憫 吳立婷

2007

政治人物形象與媒 與政治事務相關: 男性 體框架研究 —以報 與處理「事」相關:能力、政治哲學、 紙報導謝長廷為例

經歷與經驗、 政治主張之一貫性 與「人」相關:互動關係、領導才能、 民眾支持度

個人特質: 人格特質 外顯特徵 背景 聰明才智 品德 宗教信仰

與議題相關: 弱勢 族群 環保 藝文 83


兩岸 體育 兩性 治安 國際外交 財經 勞工 醫療 交通 其他

邱宜儀

2007

「名人政治」的新聞 政治風格:

男性

領導能力 框架- 馬英九不同從政時 政治姿態 品行道德 期新聞報導比較 社會同步互動: 提供資訊 營造關係 參與活動 彰顯人脈

個人特質: 形象魅力 個人風格 語文能力 興趣嗜好 健康體能 外表儀容

背景故事: 家庭背景 從政經歷 教育背景

陳曾群

2008

政治部落格行銷之 馬英九部落格形象 研究~以 2008 總統 高度清廉 候選人為例

高度正直 重視民生 重本土化 重行政能力 外貌俊俏 群眾魅力 84

男性


高度自信

謝長廷部落格形象 平易近人 高度清廉 高度正直 身段柔軟 高語言能力 高外交能力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85


附錄二:候選人消息來源分析

蔡英文

馬英九

宋楚瑜

橫向總計

三立

TVBS

年代

三立

TVBS

年代

三立

TVBS

年代

三立

TVBS

年代

民進黨陣營

71

19

19

29

10

8

2

-

9

102

29

36

國民黨陣營

19

4

7

46

22

17

4

3

2

69

29

26

親民黨陣營

6

1

2

15

6

8

18

-

13

39

7

23

中選會

2

1

3

2

2

3

2

-

1

6

3

7

美方/外交官員

-

-

1

5

-

1

-

-

-

5

-

2

記者與編輯

11

4

1

14

3

2

-

-

-

25

7

3

其他

5

1

3

8

1

4

2

-

2

15

2

9

縱向總計

114

30

36

119

44

43

28

3

27

261

77

106

86


附錄三:候選人報導形象分析 形象類目

蔡英文

馬英九

宋楚瑜

橫向 總計

正 中 負 正 中 負 正 中 負 面 立 面 面 立 面 面 立 面

偏 男 性 特 質

偏 女 性 特 質

無 性 別 描 述

1.政治經驗

10 3

0

7

0

6

13 2

1

42

2.堅強獨立

3

2

0

1

1

0

2

0

0

9

3.領導能力

24 5

7

27 8

45 18 1

3

138

4.攻擊性

3

2

0

7

6

5

0

0

0

23

5.氣魄/果決

5

2

0

4

1

1

2

3

0

18

6.溫情感性

21 3

0

18 2

2

5

0

0

51

7.親切大方

11 2

2

15 1

0

4

1

0

36

8.勤勞積極

9

3

0

1

4

2

1

1

0

22

9.仁慈/同情心

0

2

1

3

0

10 8

0

0

24

10.誠實可信

11 0

11 0

1

12 2

0

0

36

11.受人歡迎

61 6

3

18 15 1

4

151

12.策略取向

13 2

10 5

6

11 4

2

1

49

13.清廉及操守

15 2

3

3

1

18 0

0

0

42

14.勤儉惜福

4

1

1

1

1

6

4

1

0

19

15.外交關係

1

0

3

7

1

4

1

0

1

18

87

35 3


附錄四:2011 年 12 月 14 日 TVBS 新聞台節目流程 為釐清本研究中 TVBS 新聞台之樣本是否有遺漏編碼之問題,因此以隨機抽樣的 方式選取三天記錄節目流程,其 2011 年 12 月 14 日節目流程如下 2011.12.14 TVBS 新聞台 時段

播放 長度

標題

新聞類型

19:00

4分

粗話攻詰辯本加厲 邱毅陳致中出口成髒

政治動向

19:04

6分

BB 彈致命傷(商)機

社會消息

19:09

5分

裝潢跳票欺網(罔)

社會消息

19:14

3分

菜販 PK 房產王 搶菜攤劉媽媽逆轉勝

社會消息

19:16

3分

江蕙新廣告 找澳尋子父費爾同入鏡

影視娛樂

19:18

3分

搭偶劇熱潮 陳柏霖. 林依晨”新片”上檔

影視娛樂

19:20

2分

費玉清歌誦中國惹塵埃

影視娛樂

19:23

2分

滬股破底

社會消息

19:24

3分

帖定吸睛 精選套餐

生活消費

19:26

3分

白巧克力”鹹”的! 甜點搶耶誕商機

生活消費

19:28

3分

濕冷至下周

氣象

19:30

3分

電視記者處女秀 雀兒喜表現挨轟

世界新聞

19:32

4分

月經改時助考運? 稱排卵期”腦清晰”

生活消費

19:35

2分

精彩空翻拋接金字塔 日啦啦隊奪冠

世界新聞

19:37

2分

迷你烤爐 黑輪鍋 打造家庭居酒屋

生活消費

19:38

2分

進廣告

19:42

3分

藍綠一家親 老夫妻對立冷戰

19:45

6分

進廣告

19:51

3分

明(銘)志 包機載投票 連跑三場表態挺藍

19:53

5分

進廣告

2分 19:58 20:00 結束

泥巴海嘯襲中美

政治動向 政治動向 世界新聞

節目流程與編碼說明:2011 年 12 月 14 日 TVBS 新聞台有 3 則政治相關新聞。但 19:00 是立委相關新聞而非總統候選人相關。第 1 則總統候選人新聞於 19:42;報 導主角與蔡英文女士和馬英九先生有關(民眾因為藍綠而有紛爭,但是忽略了宋 楚瑜先生)。第 2 則於 19:51;報導主角與馬英九先生有關(郭台銘表態挺藍)。

88


附錄五:2011 年 12 月 20 日 TVBS 新聞台節目流程 為釐清本研究中 TVBS 新聞台之樣本是否有遺漏編碼之問題,因此以隨機抽樣的 方式選取三天記錄節目流程,其 2011 年 12 月 20 日節目流程如下。 2011.12.20 TVBS 新聞台 時段

播放 長度

標題

新聞類型

19:00

2分

感覺很差 中信銀存款瓶空少 2.4 萬

社會消息

19:03

2分

存款憑證收訖戳章 中心銀站不住腳

社會消息

19:05

3分

第一大樓危機多!天花板破 陰暗髒亂

社會消息

19:09

2分

餐廳倒 書店撤 雨都靠夜市撐觀光

社會消息

19:11

1分

迎戰冬至寒流 湯圓預購量增五成

生活消費

19:12

1分

耶誕假期冷氣團發威 乾冷適出遊

生活消費

19:13

3分

公廣集團變裝拼收視

學者批羞恥

社會消息

19:16

2分

李春姬模仿風

時機敏感藝人收斂

影視娛樂

19:18

2分

Akb48 歌唱賽網路直播 粉絲寧花錢買票

影視娛樂

19:21

2分

專利官司輸蘋果

社會消息

19:23

2分

耶誕玩具好吵 實測 100 分貝如火車

生活消費

19:25

1分

超方便 抹醬厚片土司 網購排到明年

生活消費

19:26

2分

台股跌幅全球最大 國安基金啟動

社會消息

19:29

3分

TVBS 探南北邊境 板門店戒備嚴

世界新聞

19:33

2分

遊騎兵砸十五億 搶下達比修有談判權

影視娛樂

19:35

2分

喝醋美齒 妙齡女牙脫鈣險胃潰瘍

社會消息

19:37

5分

進廣告

19:41

3分

大選割喉戰 雙英磨「喉」

19:45

5分

進廣告

19:50

2分

連環抄?立委 前議員疑抄老師論文

19:53

5分

進廣告

2分 19:58 20:00 結束

宏達電護盤漲停

蔡拉攏科技界!生計老闆替與昌抱屈

政治動向 政治動向 政治動向

節目流程與編碼說明:2011 年 12 月 20 日 TVBS 新聞台有 3 則政治相關新聞,但 其中一則是立委新聞而非關總統候選人,因此當天總計只有 2 則總統大選相關新 聞。第 1 則於 19:41;報導主角為蔡英文女士和馬英九先生。第 2 則於 19:58;報 導主角為蔡英文女士。

89


附錄六:2011 年 12 月 21 日 TVBS 新聞台節目流程 為釐清本研究中 TVBS 新聞台之樣本是否有遺漏編碼之問題,因此以隨機抽樣的 方式選取三天記錄節目流程,其 2011 年 12 月 21 日節目流程如下。 2011.12.21 TVBS-N 時段 播放 標題 長度

新聞類型

19:00

4分

燒肉王潛(錢)在危機

生活消費

19:04

10 分

耶誕燈飾藏危機 越不耐撞越”火”大

社會消息

19:10

3分

5 千億國安基金 台股 安定信心

社會消息

19:13

3分

台中 8 萬戶空屋最高 七期豪宅空城

社會消息

19:15

3分

腸癌恐轉移肺 李國修宣布站別舞台

影視娛樂

19:17

3分

舞台劇攻陸 上海 12 月 6 台團 8 戲上演

影視娛樂

19:19

3分

頭頂超大蝴蝶結 卡卡再赴日開唱

影視娛樂

19:22

4分

春節早 雪祭未到! “年後團”省 3 萬

生活消費

19:23

4分

寒流遊興不減

生活消費

19:26

3分

鮑魚盛產

俗賣 真空年菜 搶客

生活消費

19:29

2分

豪門爭產

又一(藝)樁(霍震宇、霍震寰) 世界新聞

19:30

6分

金正恩朝(潮)流

世界新聞

19:35

3分

菲律賓風災 總統照開趴

世界新聞

19:37

5分

進廣告

19:41

4分

決戰拚台灣 陸客也瘋選戰

19:44

6分

進廣告

19:49

4分

林瑞雄”推背圖”卜卦 預言宋當選

19:52

7分

進廣告

2分 19:58 20:00 結束

挺藍?馬看版擺捷運 高捷:商業考量

政治動向 政治動向 政治動向

節目流程與編碼說明:2011 年 12 月 21 日 TVBS 新聞台有 3 則政治相關新聞,但 其中一則是立委新聞而非關總統候選人,因此當天總計只有 2 則總統大選相關新 聞。第 1 則於 19:41;報導主角為三位候選人(陸客對三位候選人的評價)。第 2 則於 19:49;報導主角是與宋楚瑜先生相關。第 3 則於 19:58;報導主角為馬英九 先生。

90


附錄七:三立新聞台節目流程案例說明 為更進一步釐清三立新聞台之樣本占多數的原因,因此以下將以三立新聞台 2011 年 12 月 20 日的節目流程作案例說明。 2011.12.20 三立 時段

播放 長度

標題

新聞類型

18:58

3分

富邦宴說不清!馬總統:2 次 馬市長:3 次

政治動向

19:01

3分

44 黃金地段低估 60 億 綠轟馬賤賣北銀

政治動向

19:04

4分

富邦案 綠廣告踢爆:藍委昔質疑馬

政治動向

19:08

2分

記者會延後!劉憶如:明後天問宇昌案

政治動向

19:10

2分

扯宇昌!馬英九 翁啟惠握手 3 秒彈開

政治動向

19:12

2分

昔日挺馬 郭金珠如今喊棄馬保台

政治動向

19:14

2分

再拔樁!藍資深議員倒戈 公開挺綠

政治動向

19:16

1分

搶票!小英女孩出招 登公車廣告

政治動向

19:17

2分

湯圓排一拚圓滿 超級大姆哥也挺綠

社會消息

19:19

2分

固選票?馬接見彰化農會 體育代表

政治動向

19:21

1分

金正日儀容曝光 身穿軍服蓋紅布

世界新聞

19:22

2分

延續北韓金氏王朝 考驗 28 歲金鄭恩

世界新聞

19:24

2分

天價 5170 萬美金!遊騎兵標下達比修

影視娛樂

19:25

4分

進廣告

19:26

2分

熱血大鵬灣 全國直線加速賽登場

社會消息

19:29

2分

變調?!研究所博覽會選校園美女

社會消息

19:31

2分

太冷啦!藍鵲揪團泡湯 可愛有趣

影視娛樂

19:33

5分

進廣告

19:38

1分

斷魂椒辣到地獄!饕客昏倒送醫

19:40

5分

進廣告

19:45

3分

氣象

19:48

5分

進廣告

19:52 20:00 結束

社會消息

大時代專題新聞

節目流程與編碼說明:從以上節目流程便可發現,三立新聞台從 19:00 便會以類似 系列專題方式播報大選相關新聞,光是 2011 年 12 月 20 日當天便有 10 則相關新 聞。因此新聞數量比他家新聞台多出許多。

91


附錄八:專家效度檢定空白表 總統大選候選人新聞報導之內容分析 類目編碼表 專家效度檢定 親愛的內容分析領域專業先進您好: 為了解本研究「總統大選候選人之內容分析」類目編碼表之效度,懇祈針對本 研究之類目編碼表、變項定義、抽樣方法等惠賜卓見。您所填寫的資料僅供學 術參考使用,請您放心填答,在此謹向您致上最誠摯的感謝! 恭請 學安 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 指導教授:洪敏莉博士 研究生:王藝郿 敬上 2011/11/01 作答說明: 本類目編碼表之目的乃希望瞭解各電視台對於總統大選候選人新聞報導之消息來 源、報導方向形象類目等。 本類目編碼錶經評審團專家學者檢定後,將依專家學者惠賜之結果,彙整出「總 統大選候選人報導之內容分析編碼表」,進行編碼。 資將編碼表之類目擊類目定義列表如下,請在您認為合適的地方畫上「v」;若認 為不合適,請在不合適的地方畫上「v」,以此類推。 如果您認為應該增加或刪減類目,懇請惠予提示。 第一部分、電視台來源類目:依據各新聞樣本來源標示勾選。 類目與定義

非 常 合 適

電視台來源類目: 口 1.三立新聞台 口 2.TVBS 新聞台 口 3.年代新聞台

92

合 適

不 合 適

非 常 不 合 適

修 改 定 義

刪 減 類 目

增 加 類 目


定義: 三立新聞台: 指該則新聞由立場偏綠陣營的 三立新聞台所播報。 TVBS 新聞台: 指該則新聞由立場偏藍陣營的 TVBS 新聞台所播報。 年代新聞台: 指該則新聞由立場偏橘陣營的 年代新聞台所播報。 資料參考來源::李蕙怡(2008)。電 視與報紙選舉新聞偏差現象之研究─ 以 2008 年總統大選為例

第二部分、新聞主角類目:依據各新聞中所涉及的候選人勾選選項,此為複選題, 即使沒有提及候選人名字,但只要是會影響候選人形象的言論皆算在此範圍內(楊 意菁,2002)。 類目與定義

非 常 合 適

合 適

不 合 適

非 常 不 合 適

修 改 定 義

刪 減 類 目

增 加 類 目

新聞主角類目: 口 1.蔡英文女士 口 2.馬英九先生 口 3.宋楚瑜先生 定義: 蔡英文女士: 指新聞事件中提及與蔡英文或涉 及蔡英文形象之報導。 馬英九先生: 指新聞事件中提及與馬英九或涉 及馬英九形象之報導。 宋楚瑜先生: 指新聞事件中提及與宋楚瑜或涉 及宋楚瑜形象之報導。 資料參考來源:中央選舉委員會

第三部分、消息來源類目:媒介主要採用來自何者之消息來源,為確定電視台立 場,依新聞引述消息來源言論的多寡,來辨別出一位主要的消息來源勾選。 93


類目與定義

非 常 合 適

消息來源類目: 口 1.蔡英文 口 2.馬英九 口 3.宋楚瑜 口 4.蔡英文競選總部 口 5.馬英九競選總部 口 6.宋楚瑜競選總部 口 7.民進黨 口 8.國民黨 口 9.親民黨 口 10.中選會 口 11.立法院 口 12.美方/外交官員 口 13.記者與編輯 口 14.其他 定義: 蔡英文: 指蔡英文本人 馬英九: 指馬英九本人 宋楚瑜: 指宋楚瑜本人 蔡英文競選部: 指蔡英文本人以外的所有競選團 隊及幕等。 宋楚瑜競選部: 指宋楚瑜本人以外的所有競選團 隊及幕等。 馬英九競選部: 指馬英九本人以外的所有競選團 隊等。 民進黨: 指民進黨主席、發言人、黨工等。 94

合 適

不 合 適

非 常 不 合 適

修 改 定 義

刪 減 類 目

增 加 類 目


親民黨: 指親民黨主席、發言人、黨工等。 國民黨: 指國民黨主席、發言人、黨工等。 中選會: 指中華民國之中央選舉委員會。 立法院: 指中華民國之立法院。 美方/外交官員: 指台灣以外的政府單位或官方人 員。 記者與編輯: 指電視台記者或編輯。 其他: 凡 2012 年總統大選相關之議題, 但無法用上述分類或難以分類 者,均列入此列。 參考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第四部分、報導方向類目:藉由記者評論及整體新聞之偏向,可獲知該媒體對於 此候選人之評價,每位候選人每次只能勾選一個選項。 類目與定義

非 常 合 適

報導方向類目: 口 1.正面報導 口 2.中立報導 口 3.負面報導 定義: 正面: 指新聞報導呈現的整體印象對候 選人有利。 中立: 指新聞報導呈現的整體印象無特 別立場。 負面: 指新聞報導呈現的整體印象對候 選人不利。 95

合 適

不 合 適

非 常 不 合 適

修 改 定 義

刪 減 類 目

增 加 類 目


資料參考來源:李蕙怡(2008) 。電視與 報紙選舉新聞偏差現象之研究─以 2008 年總統大選為例

第五部分、候選人形象類目:意指新聞報導所強調的候選人形象,較偏向於哪種 性別特質,此為複選選項,最多可勾選三個。 類目與定義

非 常 合 適

偏男性特質類目: 口

政治經驗豐富

強調學經歷

知識及背景

強悍/堅強

成熟

有自信

有遠見

具攻擊性

具領導能力

有氣魄/果決

偏女性特質類目: 口 溫情/親切 口 善解人意 口 積極/勤勞 口 清廉及操守 口 仁慈/有同情心 口 健康/有活力 口 誠實可信賴的/誠懇 定義: 偏男性特質類目: 在報導中強調候選人的男性形象 特質。如:經驗豐富、強調學經 歷、專業知識及背景、、強悍、 堅強、成熟、有自信、有遠見、 具攻擊性、具領導能力、有氣魄/ 果決等。 偏女性特質類目: 96

合 適

不 合 適

非 常 不 合 適

修 改 定 義

刪 減 類 目

增 加 類 目


在報導中強調候選人的女性形象 特質。如:溫情、親切、善解人 意、積極/勤勞、清廉及操守 健康/有活力、仁慈/有同情心、 誠實可信賴的/誠懇等。 資料參考來源:Bem(1974),Gender Schema Theory: A Cognitive Account of Sex Typing。李美枝(1985),女性心理 學。及王元賢(2003),候選人性別與 競選文宣表現差異性研究-以 2001 年第 二選區立委選舉為例

第六部分、研究樣本的選取: 抽樣方法

非 常 合 適

合 適

不 合 適

非 常 不 合 適

修 改 定 義

刪 減 類 目

增 加 類 目

以 2011 年 12 月 14 日至 2012 年 01 月 14 日為期一個月為抽樣時 間,本研究採系統抽樣方式,每 隔一天連續抽取兩天為分析樣本 (如附表粗體部分),共抽取 20 天。

附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12/14

12/15

12/16

12/17

12/18

12/19

12/20

12/21

12/22

12/23

12/24

12/25

12/26

12/27

12/28

12/29

12/30

12/31

01/01

01/02

01/03

01/04

01/05

01/06

01/07

01/08

01/09

01/10

01/11

01/12

01/13

01/14

附錄九:專家效度檢定-南台科技大學洪敏莉教授指導意見 總統大選候選人新聞報導之內容分析 類目編碼表 97


專家效度檢定 親愛的內容分析領域專業先進您好: 為了解本研究「總統大選候選人之內容分析」類目編碼表之效度,懇祈針對本 研究之類目編碼表、變項定義、抽樣方法等惠賜卓見。您所填寫的資料僅供學 術參考使用,請您放心填答,在此謹向您致上最誠摯的感謝! 恭請 學安 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 指導教授:洪敏莉博士 研究生:王藝郿 敬上 2011/11/01 作答說明: 本類目編碼表之目的乃希望瞭解各電視台對於總統大選候選人新聞報導之消息來 源、報導方向、形象類目等。 本類目編碼錶經評審團專家學者檢定後,將依專家學者惠賜之結果,彙整出「總 統大選候選人報導之內容分析編碼表」,進行編碼。 資將編碼表之類目擊類目定義列表如下,請在您認為合適的地方畫上「v」;若認 為不合適,請在不合適的地方畫上「v」,以此類推。 如果您認為應該增加或刪減類目,懇請惠予提示。 第一部分、電視台來源類目:依據各新聞樣本來源標示勾選。 類目與定義

非 常 合 適

合 適

電視台來源類目: 口 1.三立新聞台

V

口 2.TVBS 新聞台

V

口 3.年代新聞台

V

98

不 合 適

非 常 不 合 適

修 改 定 義

刪 減 類 目

增 加 類 目


定義: 三立新聞台: 指該則新聞由立場偏綠陣營的 三立新聞台所播報。 TVBS 新聞台: 指該則新聞由立場偏藍陣營的 TVBS 新聞台所播報。 年代新聞台: 指該則新聞由立場偏橘陣營的 年代新聞台所播報。 資料參考來源:李蕙怡(2008) 。電視 與報紙選舉新聞偏差現象之研究─以 2008 年總統大選為例

第二部分、新聞主角類目:依據各新聞中所涉及的候選人勾選選項,此為複選題, 即使沒有提及候選人名字,但只要是會影響候選人形象的言論皆算在此範圍內(楊 意菁,2002)。 類目與定義

非 常 合 適

合 適

不 合 適

非 常 不 合 適

修 改 定 義

刪 減 類 目

增 加 類 目

新聞主角類目: 口 1.蔡英文女士

V

口 2.馬英九先生

V

口 3.宋楚瑜先生

V

定義: 蔡英文女士: 指新聞事件中提及與蔡英文或涉 及蔡英文形象之報導。 馬英九先生: 指新聞事件中提及與馬英九或涉 及馬英九形象之報導。 宋楚瑜先生: 指新聞事件中提及與宋楚瑜或涉 及宋楚瑜形象之報導。 資料參考來源:中央選舉委員會

第三部分、消息來源類目:媒介主要採用來自何者之消息來源,為確定電視台立 場,依新聞引述消息來源言論的多寡,來辨別出一位主要的消息來源勾選。 99


類目與定義

非 常 合 適

合 適

不 合 適

非 常 不 合 適

修 改 定 義

刪 減 類 目

增 加 類 目

消息來源類目: 口 1.蔡英文

V

口 2.馬英九

V

口 3.宋楚瑜

V

口 4.蔡英文競選總部

V

口 5.馬英九競選總部

V

口 6.宋楚瑜競選總部

V

口 7.民進黨

V

口 8.國民黨

V

口 9.親民黨

V

口 10.中選會

V

口 11.立法院

V

口 12.美方/外交官員

V

口 13.記者與編輯

V

口 14.其他

V

定義: 蔡英文:

洪教授建 議:類目的

指蔡英文本人 馬英九: 指馬英九本人 宋楚瑜: 指宋楚瑜本人 蔡英文競選部: 指蔡英文本人以外的所有競選 團隊及幕等。 宋楚瑜競選部: 指宋楚瑜本人以外的所有競選 團隊及幕等。

擬定是否 再更精確 點?太瑣 碎了。

馬英九競選部: 指馬英九本人以外的所有競選 團隊等。 民進黨: 指民進黨主席、發言人、黨工 100


等。 國民黨: 指國民黨主席、發言人、黨工 等。 親民黨: 指親民黨主席、發言人、黨工 等。 中選會: 指中華民國之中央選舉委員會。 立法院: 指中華民國之立法院。 美方/外交官員: 指台灣以外的政府單位或官方 人員。 記者與編輯: 指電視台記者或編輯。 其他: 凡 2012 年總統大選相關之議 題,但無法用上述分類或難以分 類者,均列入此列。 參考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第四部分、報導方向類目:藉由記者評論及整體新聞之偏向,可獲知該媒體對於 此候選人之評價,每位候選人每次只能勾選一個選項。 類目與定義

非 常 合 適

合 適

報導方向類目: 口 1.正面報導

V

口 2.中立報導

V

口 3.負面報導

V

101

不 合 適

非 常 不 合 適

修 改 定 義

刪 減 類 目

增 加 類 目


定義: 正面: 指新聞報導呈現的整體印象對候 選人有利。 中立: 指新聞報導呈現的整體印象無特 別立場。 負面: 指新聞報導呈現的整體印象對候 選人不利。 資料參考來源:李蕙怡(2008) 。電視與 報紙選舉新聞偏差現象之研究─以 2008 年總統大選為例

第五部分、候選人形象類目:意指新聞報導所強調的候選人形象,較偏向於哪種 性別特質,此為複選選項,最多可勾選三個。 類目與定義

非 常 合 適

合 適

偏男性特質類目: 口

政治經驗豐富

V

強調學經歷

V

知識及背景

V

強悍/堅強

V

成熟

V

有自信

V

有遠見

V

具攻擊性

V

具領導能力

V

有氣魄/果決

V

偏女性特質類目: 口 溫情/親切

V

口 善解人意

V

口 積極/勤勞

V

口 清廉及操守

V

口 仁慈/有同情心

V

口 健康/有活力

V 102

不 合 適

非 常 不 合 適

修 改 定 義

刪 減 類 目

增 加 類 目


口 誠實可信賴的/誠懇

V

定義: 偏男性特質類目: 在報導中強調候選人的男性形象 特質。如:經驗豐富、強調學經 歷、專業知識及背景、、強悍、 堅強、成熟、有自信、有遠見、 具攻擊性、具領導能力、有氣魄/ 果決等。 偏女性特質類目: 在報導中強調候選人的女性形象 特質。如:溫情、親切、善解人 意、積極/勤勞、清廉及操守 健康/有活力、仁慈/有同情心、 誠實可信賴的/誠懇等。 資料參考來源:王元賢(2003)。候選 人性別與競選文宣表現差異性研究-以 2001 年北縣第二選區立委選舉為例

第六部分、研究樣本的選取: 抽樣方法

非 常 合 適

以 2011 年 12 月 14 日至 2012 年 01 月 14 日為期一個月為抽樣時 間,本研究採系統抽樣方式,每 隔一天連續抽取兩天為分析樣 本,共抽取 20 天。

合 適

不 合 適

非 常 不 合 適

修 改 定 義

刪 減 類 目

增 加 類 目

V

附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12/14

12/15

12/16

12/17

12/18

12/19

12/20

12/21

12/22

12/23

12/24

12/25

12/26

12/27

12/28

12/29

12/30

12/31

01/01

01/02

01/03

01/04

01/05

01/06

01/07

01/08

01/10 01/12 01/13 01/14 01/09 01/11 洪教授:題目想法很好,但研究的落實度方面還需加油,建議可多做幾次預測, 以及多方面參考他人研究的作法。 103


附錄十:專家效度檢定-南台科技大學劉以琳教授指導意見 總統大選候選人新聞報導之內容分析 類目編碼表 專家效度檢定 親愛的內容分析領域專業先進您好: 為了解本研究「總統大選候選人之內容分析」類目編碼表之效度,懇祈針對本 研究之類目編碼表、變項定義、抽樣方法等惠賜卓見。您所填寫的資料僅供學 術參考使用,請您放心填答,在此謹向您致上最誠摯的感謝! 恭請 學安 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 指導教授:洪敏莉博士 研究生:王藝郿 敬上 2011/11/01 作答說明: 本類目編碼表之目的乃希望瞭解各電視台對於總統大選候選人新聞報導之消息來 源、報導方向、形象類目等。 本類目編碼錶經評審團專家學者檢定後,將依專家學者惠賜之結果,彙整出「總 統大選候選人報導之內容分析編碼表」,進行編碼。 資將編碼表之類目擊類目定義列表如下,請在您認為合適的地方畫上「v」;若認 為不合適,請在不合適的地方畫上「v」,以此類推。 如果您認為應該增加或刪減類目,懇請惠予提示。 第一部分、電視台來源類目:依據各新聞樣本來源標示勾選。 非 類目與定義 非 不 常 常 合 合 不 合 適 適 合 適 適 一 電視台來源類目: 口 1.三立新聞台

V

口 2.TVBS 新聞台

V

口 3.年代新聞台

V

104

修 改 定 義

刪 減 類 目

增 加 類 目


定義: 三立新聞台: 指該則新聞由立場偏綠陣營的 三立新聞台所播報。 TVBS 新聞台: 指該則新聞由立場偏藍陣營的 TVBS 新聞台所播報。 年代新聞台: 指該則新聞由立場偏橘陣營的 年代新聞台所播報。 資料參考來源::李蕙怡(2008)。電 視與報紙選舉新聞偏差現象之研究─ 以 2008 年總統大選為例

第二部分、新聞主角類目:依據各新聞中所涉及的候選人勾選選項,此為複選題, 即使沒有提及候選人名字,但只要是會影響候選人形象的言論皆算在此範圍內(楊 意菁,2002)。 類目與定義

非 常 合 適

合 適

不 合 適

非 常 不 合 適

修 改 定 義

刪 減 類 目

增 加 類 目

新聞主角類目: 口 1.蔡英文女士

V

口 2.馬英九先生

V

口 3.宋楚瑜先生

V

定義: 蔡英文女士: 指新聞事件中提及與蔡英文或涉 及蔡英文形象之報導。 馬英九先生: 指新聞事件中提及與馬英九或涉 及馬英九形象之報導。 宋楚瑜先生: 指新聞事件中提及與宋楚瑜或涉 及宋楚瑜形象之報導。 資料參考來源:中央選舉委員會

第三部分、消息來源類目:媒介主要採用來自何者之消息來源,為確定電視台立 場,依新聞引述消息來源言論的多寡,來辨別出一位主要的消息來源勾選。

105


類目與定義

非 常 合 適

合 適

消息來源類目: 口 1.蔡英文

V

口 2.馬英九

V

口 3.宋楚瑜

V

口 4.蔡英文競選總部

V

口 5.馬英九競選總部

V

口 6.宋楚瑜競選總部

V

口 7.民進黨

V

口 8.國民黨

V

口 9.親民黨

V

口 10.中選會

V

口 11.立法院

V

口 12.美方/外交官員

V

口 13.記者與編輯

V

口 14.其他

V

定義: 蔡英文: 指蔡英文本人 馬英九: 指馬英九本人 宋楚瑜: 指宋楚瑜本人 蔡英文競選部: 指蔡英文本人以外的所有競選 團隊及幕等。 宋楚瑜競選部: 指宋楚瑜本人以外的所有競選 團隊及幕等。 馬英九競選部: 指馬英九本人以外的所有競選 團隊等。 民進黨: 指民進黨主席、發言人、黨工 106

不 合 適

非 常 不 合 適

修 改 定 義

刪 減 類 目

增 加 類 目


等。 國民黨: 指國民黨主席、發言人、黨工 等。 親民黨: 指親民黨主席、發言人、黨工 等。 中選會: 指中華民國之中央選舉委員會。 立法院: 指中華民國之立法院。 美方/外交官員: 指台灣以外的政府單位或官方 人員。 記者與編輯: 指電視台記者或編輯。 其他: 凡 2012 年總統大選相關之議 題,但無法用上述分類或難以分 類者,均列入此列。 參考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第四部分、報導方向類目:藉由記者評論及整體新聞之偏向,可獲知該媒體對於 此候選人之評價,每位候選人每次只能勾選一個選項。 類目與定義 非 不 常 合 合 合 適 適 適 五

報導方向類目: 口 1.正面報導 口 2.中立報導 口 3.負面報導

V V V

107

非 常 不 合 適

修 改 定 義

刪 減 類 目

增 加 類 目


定義: 正面: 指新聞報導呈現的整體印象對候 選人有利。 中立: 指新聞報導呈現的整體印象無特 別立場。 負面: 指新聞報導呈現的整體印象對候 選人不利。 資料參考來源:李蕙怡(2008) 。電視與 報紙選舉新聞偏差現象之研究─以 2008 年總統大選為例

第五部分、候選人形象類目:意指新聞報導所強調的候選人形象,較偏向於哪種 性別特質,此為複選選項,最多可勾選三個。 類目與定義

非 常 合 適

合 適

不 合 適

非 常 不 合 適

修 改 定 義

偏男性特質類目: 口

政治經驗豐富

V

V

強調學經歷

V

V

知識及背景

V

V

強悍/堅強

V

V

成熟

V

V

有自信

V

V

有遠見

V

V

具攻擊性

V

V

具領導能力

V

V

有氣魄/果決

V

V

偏女性特質類目: 口 溫情/親切

V

V

口 善解人意

V

V

口 積極/勤勞

V

V

口 清廉及操守

V

V

口 仁慈/有同情心

V

V

口 健康/有活力

V

V

口 誠實可信賴的/誠懇

V

V

108

刪 減 類 目

增 加 類 目

V

V

V

V


定義:

劉教授建議:有

偏男性特質類目: 在報導中強調候選人的男性形象 特質。如:經驗豐富、強調學經 歷、專業知識及背景、、強悍、 堅強、成熟、有自信、有遠見、 具攻擊性、具領導能力、有氣魄/ 果決等。 偏女性特質類目: 在報導中強調候選人的女性形象 特質。如:溫情、親切、善解人

兩點建議:1.此 性別特質類目 是參考立委候 選人性別與文 宣表現差異之 研究,但並不代 表全部都適合 套用在總統大 選候選人身 上,建議多閱讀

意、積極/勤勞、清廉及操守 健康/有活力、仁慈/有同情心、 誠實可信賴的/誠懇等。

此次相關新聞 後再修改形象 類目表。2.形象 真的能只用單 方面「男性」或 「女性」的特質 解讀嗎?

資料參考來源:Bem(1974),Gender Schema Theory: A Cognitive Account of Sex Typing。李美枝(1985),女性心理 學。及王元賢(2003),候選人性別與 競選文宣表現差異性研究-以 2001 年第 二選區立委選舉為例

第六部分、研究樣本的選取: 抽樣方法

非 常 合 適

以 2011 年 12 月 14 日至 2012 年 01 月 14 日為期一個月為抽樣時 間,本研究採系統抽樣方式,每 隔一天連續抽取兩天為分析樣 本,共抽取 20 天。 附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12/14 12/15 12/19 12/22 12/20 12/21 12/28 12/26 12/27 12/29 01/03 01/02 01/04 01/05 01/10 01/12 01/09 01/11

合 適

不 合適 適

非 常 不 合

修 改 定 義

刪 減 類 目

V

星期五 12/16 12/23 12/30 01/06 01/13

星期六 12/17 12/24 12/31 01/07 01/14

星期日 12/18 12/25 01/01 01/08

劉教授:題目新穎有趣,結果令人期待,唯有形象類目部分須再多加斟酌。

附錄十:編碼表修改部分及理由 109

增 加 類 目


2012 年總統大選候選人媒體形象分析 類目編碼表 第一部分、電視台來源類目:依據各新聞樣本來源標示勾選。 類目與定義 一

修改部分及理由

電視台來源類目: 此部分不做變更

口 1.三立新聞台 口 2.TVBS 新聞台 口 3.年代新聞台 定義: 三立新聞台: 指該則新聞由立場偏綠陣營的 三立新聞台所播報。 TVBS 新聞台: 指該則新聞由立場偏藍陣營的 TVBS 新聞台所播報。 年代新聞台: 指該則新聞由立場偏橘陣營的 年代新聞台所播報。 資料參考來源:李蕙怡(2008) 。電視 與報紙選舉新聞偏差現象之研究─以 2008 年總統大選為例

第二部分、新聞主角類目:依據各新聞中所涉及的候選人勾選選項,此為複選題, 即使沒有提及候選人名字,但只要是會影響候選人形象的言論皆算在此範圍內(楊 意菁,2002)。 類目與定義 二

修改部分及理由

新聞主角類目: 此部分不做變更

口 1.蔡英文女士 口 2.馬英九先生 口 3.宋楚瑜先生

110


定義: 蔡英文女士: 指新聞事件中提及與蔡英文或涉 及蔡英文形象之報導。 馬英九先生: 指新聞事件中提及與馬英九或涉 及馬英九形象之報導。 宋楚瑜先生: 指新聞事件中提及與宋楚瑜或涉 及宋楚瑜形象之報導。 資料參考來源:中央選舉委員會

第三部分、消息來源類目:媒介主要採用來自何者之消息來源,為確定電視台立 場,依新聞引述消息來源言論的多寡,來辨別出一位主要的消息來源勾選。 類目與定義 三

消息來源類目: 口 1.民進黨陣營(修正) 口 2.國民黨陣營(修正) 口 3.親民黨陣營(修正) 口 4.中選會 口 5.美方/外交官員

修改部分及理由 洪教授建議:類目的擬定是否再更精確 點?太瑣碎了。 ※因此將原有的選項 1 至 9 合併為 1 至 3,直接以陣營代表三方立場。另外立法 院選項沒有成為主要消息來源,因此予以 刪除。

口 6.記者與編輯 口 7.其他 定義: 蔡英文競選部: 指蔡英文本人及所有競選團隊 及幕等。 馬英九競選部: 指馬英九本 人及所有競選團隊 等。 宋楚瑜競選部: 指宋楚瑜本人及所有競選團隊 及幕等。 中選會: 指中華民國之中央選舉委員會。 立法院: 指中華民國之立法院。 美方/外交官員: 指台灣以外的政府單位或官方 111


人員。 記者與編輯: 指電視台記者或編輯。 其他: 凡 2012 年總統大選相關之議 題,但無法用上述分類或難以分 類者,均列入此列。 參考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第四部分、報導方向類目:藉由記者評論及整體新聞之偏向,可獲知該媒體對於 此候選人之評價,每位候選人每次只能勾選一個選項。 類目與定義

修改部分及理由

報導方向類目:

此部分不做變更

口 1.正面報導 口 2.中立報導 口 3.負面報導 定義: 正面: 指新聞報導呈現的整體印象對候 選人有利。 中立: 指新聞報導呈現的整體印象無特 別立場。 負面: 指新聞報導呈現的整體印象對候 選人不利。 資料參考來源:李蕙怡(2008) 。電視與 報紙選舉新聞偏差現象之研究─以 2008 年總統大選為例

第五部分、候選人形象類目:意指新聞報導所強調的候選人形象,較偏向於哪種 性別特質,此為複選選項,最多可勾選三個。 類目與定義 五

偏男性特質類目: 口

政治經驗

堅強獨立

修改部分及理由 劉教授建議:有兩點建議:1.此性別特 質類目是參考立委候選人性別與文宣 表現差異之研究,但並不代表全部都 112


領導能力

適合套用在總統大選候選人身上,建

攻擊性

議多閱讀此次相關新聞後再修改形象

氣魄/果決

類目表。2.形象真的能只用單方面「男 性」或「女性」的特質解讀嗎? ※在隨機收看並閱讀 11 月 10 日至 12 月 10 日各家電視台(三立、TVBS、 年代)以及報章雜誌報導(自由時報、 聯合報、蘋果日報、時報周刊、壹週 刊)關於候選人之新聞描述後,分別 彙整出偏男性特質類目、偏女性特質 類目、以及無別描述類目。

偏女性特質類目: 口

溫情感性

親切大方

積極/勤勞

仁慈/同情心

誠實可信

無性別描述類目: 口

受人歡迎的

聰明/策略取向

清廉及操守

勤儉/惜福

外交關係

其中將偏男性及偏女性特質中幾乎沒 有出現過或意義相似之類目合併刪 減。而無性別類目是從候選人相關報

導中經常被提及的審視類目萃取而 來;並沒有特別苗惠某種性別的意 定義: 思,其中「清廉及操守」原屬偏女性 偏男性特質類目: 特質類目,但現今已普遍運用於各候 在報導中強調候選人的男性形象 選人身上,因此在其歸於無性別描述 特質。如:經驗豐富、強調學經歷、 類目中。 專業知識及背景、、強悍、堅強 、成熟、有自信、有遠見、具攻擊 性、具領導能力、有氣魄/果決等。 偏女性特質類目: 在報導中強調候選人的女性形象 特質。如:溫情、親切、善解人意、 積極/勤勞、清廉及操守 健康/有活力、仁慈/有同情心、 誠實可信賴的/誠懇等。 無性別描述類目: 再報導中並沒有特別強調候選人 的形象性別特質。而是呈現較中性 或是沒有性別之分的形象。如:受 人歡迎的、聰明/有策略性的、清廉 及操守、勤儉/惜福、外交關係良好 等。 資料參考來源:Bem(1974),Gender Schema Theory: A Cognitive Account of 113


Sex Typing。李美枝(1985),女性心理 學。及王元賢(2003),候選人性別與競 選文宣表現差異性研究-以 2001 年第二 選區立委選舉為例

第六部分、研究樣本的選取: 抽樣方法 六

修改部分及理由

以 2011 年 12 月 14 日至 2012 年 01 月 14 日為期一個月為抽樣時 間,本研究採系統抽樣方式,每 隔一天連續抽取兩天為分析樣 本,共抽取 20 天。

附表: 星期一

星期二

12/19 12/26 01/02 01/09

12/20 12/27 01/03 01/10

星期三 12/14 12/21 12/28 01/04 01/11

此部分不做更改

星期四 12/15 12/22 12/29 01/05 01/12

114

星期五 12/16 12/23 12/30 01/06 01/13

星期六 12/17 12/24 12/31 01/07 01/14

星期日 12/18 12/25 01/01 01/08


附錄十一:候選人形象與性別特質量表 2012 年總統大選候選人媒體形象分析類目編碼參考量表 Bem(1974)。 Gender Schema Theory: A Cognitive Account of Sex Typing .Psychologica Review。性別特質量表 偏男性特質類目

李美枝(1985)。女性心 理學。性別角色與特質 量表

王元賢(2003)。候選人 性別與競選文宣表現差 異性研究-以 2001 年第 二選區立委選舉為例。 候選人形象量表

偏男性特質類目

偏男性特質類目

自我信賴

粗獷的

政治經驗豐富

維護自己信念 活躍的 武斷的

剛強的 個人主義的 偏激的

強調學經歷 知識及背景 強悍/堅強

個性堅強 遒勁有力的 善於分析的 具領導能力 樂於冒險 易於做出決策 自足的 有支配力的

靠自己的 隨便的 冒險的 冒失的 獨立的 武斷的 浮躁的 有主見的

成熟 有自信 有遠見 具攻擊性 具領導能力 有氣魄/果決

男性的 願意表明立場的 具有侵犯性 像個領導 個人主義 具競爭力的 雄心勃勃

深沈的 自誇的 競爭的 膽大的 好鬥的 豪放的 穩健的 自立更生的 善謀的 有雄心的 幹練的 頑固的 嚴肅的 主動的 行動像領袖的 粗魯的 115


有領導才能的 好支配的 偏女性特質類目

偏女性特質類目

柔順 害羞的 情誼綿綿 值得讚賞的 忠誠的 表示同情的 女性化的

溫暖的 整潔的 敏感的 順從的 純潔的 心細的 伶俐的

對他人需求敏感 有同情心 樂於安撫受傷的感情

動人的 富同情心的 保守的

談吐溫和的 幼稚的 不講粗俗化的 熱愛孩子的 溫文爾雅

膽小的 討人喜歡的 文靜的 親切的 愛美的 慈善的 甜蜜的 溫柔的

偏女性特質類目 溫情親切的 善解人意 積極勤勞的 清廉及操守 仁慈有同情心 健康有活力 誠實可信賴的

被動的 端莊的 文雅的 依賴的 純情的 輕聲細語的 拘謹的 天真的 矜持的 愛小孩的 害羞的 善感的 無性別特質類目 樂於助人 憂鬱的 誠心誠意

無性別特質類目 易聽信別人的 守信的 識趣的 116

無性別特質類目


誇耀的

機靈的

幸福的 不可捉摸 可信賴的 嫉妒的 誠實的 守口如瓶 忠厚老實 高傲自大 值得喜歡的 莊嚴的

多疑的 負責的 健忘的 聰明的 老實的 讓步的 誠懇的 挑剔的 親熱的 任性的

友好的 無能的 適應性強的

可奉承的 沒有系統的 靈活的

冷漠無情 老練得體的 保守

大方的 風趣的 理智的 愛國的 和氣的鎮靜的 樂觀的 成熟的 幽默的 熱情的 好奇的 偏心的 空談的

11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