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八○年代基層社運至今的左翼求索:林正慧訪談

Page 1

戰 後 左 翼 口 述 計 畫 系 列( 九 )| 以 陳 映 真 為 線 索

林麗雲 主訪︱陳瑩恩 整理

從八○年代基層社運至今的左翼求索 林正慧訪談

*

時間

地點

2015 年 12 月 7 日

新店花園新城 林正慧宅

一、成長背景與社會意識的啟蒙 林麗雲|先講一下訪談的脈絡,今天訪談的主軸是這樣子:我們研究室的七 ○至八○年代戰後左翼口述訪談,目前的焦點是釐清八○年代社會運動的左 翼路線與陳映真的系統的關係,陳映真的系統主要指老同學、《人間》到之後 現在的整個統左系統,其實就是與《夏潮》系統在思想、實踐、資金等面向的 關係。我們的工作方法,是將個人的生命史與戰後左翼史互相參照。訪談你 的原因是因為在八○年代的農運,陳秀賢與蔡建仁都和《夏潮》系統有聯繫關 係,小蔡(蔡建仁)的脈絡我們大概了解,陳秀賢的部分我們就較為陌生。因 為陳秀賢與小蔡在解嚴後農運的左的路線上,扮演重要的組織角色。因此我 們首先想要理解的,是他們兩位如何與各地的農民權益促進會(農權會)和學 運組織民主學生聯盟(民學聯)產生聯繫,以及高雄社會運動工作室(社運工 作室)成立的脈絡與組織工作,再來是認識參與其中的學運學生與社運分子

*

本 文 是 科 技 部 研 究 計 畫:【台 灣 左 翼 思 想 口 述 計 畫(1970 年 代 至 1980 年 代)】 (NSC 103-2410-H-009-033-MY3)成果的一部分。主訪人:林麗雲;訪談參與人:林麗雲、蘇淑 芬、陳瑩恩、郭佳;影像記錄:陳瑩恩。

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