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英國建築史家Reyner Banham(1922-1988)曾在1962年出版的Guide to Modern Architecture書中說道,在當時不但關於建築該如何被欣賞的文章很少,建築評論家被看不起,而且建築師與大眾之間亦壁壘分明,建築師的作品只有其他建築師能理解,大眾對於建築師圈內認為的好作品總是抱持敵意,一般媒體上總是批評這些作品空洞乏味。對照Banham近五十年前的觀察,至今日仍差異不大,建築師專業與一般大眾距離仍然遙遠。⋯⋯四年後,1966年,Banham在Jürgen Joedicke鼓勵下出版The New Brutalism: Ethic or Aesthetic?一書,此書為其1955年為The Architectural Review所寫的〈The New Brutalism〉一文的延續,就此成為粗獷主義建築的經典著作,他也藉此書對於1960年之後的國際粗獷主義熱潮提出批判。
適逢忠泰美術館和德國法蘭克福建築博物館合辦《SOS 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本期實構築季刊特別企劃「亦舊亦新」,除了刊登1960和1970年代台灣重要粗獷主義建築的設計原圖外,也刊登四件具有粗獷主義況味的當代建築作品:田中央的沙丘、大元的臺大次震宇宙館、廖偉立的礁溪教會和璞園的初心園。
《SOS 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呈現了二次戰後全球性建築文化的形成過程,它與冷戰、電視機、搖滾樂和學生運動同步。這個展覽讓我們有機會對於全球性文化現象,重新進行理解,並反思它們正面臨的歷史保存問題。粗獷主義建築不但是過去式,也是未來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