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06 08
前 言
姚孟吟
山水之間的藝術遊廊—藝教於樂
黃瑞茂
水源國小
60 16
北 新 路
水源的生命模式-水源國小
藝術家駐校—開創另類教育模式
登
林佳霈
68 24
72
淡水心樂園-淡水國小 中
32 38
淡水心樂園
劉慧琪
水源的生命模式
杜守正
藝術家課程日誌
王德瑜
詹幼君
76
重 建 街
中正路
淡 路
40
54
那條溪流的名字
我是大屯溪-中泰國小
中泰國小
86
我是大屯溪
楊智富
萊爾富
聖約翰科技大學
庄仔內溪趴趴走-鄧公國小
庄仔內溪趴趴走
道
大屯溪
金
48
大
淡水國小
山 北 路 中山路
這才剛開始
輝
蔡文欽 鄧公國小
學 府 路
鄧
92
路
鄞山寺
潘羽祐 中正
公
96
藝術可以喚醒對周遭環境的五官反應
蕭麗虹
特別收錄:「山水之間的藝術遊廊」教師研習營全記錄
東 路
目錄
07
序 姚孟吟 竹圍工作室 企劃總監
關 於 「 山 水 之間的藝術遊廊」藝教計畫合作 「山水之間的藝術遊廊」是由在地藝術團隊竹圍工作室協同淡水四所國小將藝文資 源融入學校正規課程,針對各校環境現況、結合在地資源,量身打造上下學期一系 列共十六堂的課程。企圖透過學童眼、耳、手、腳的感官啟蒙,訓練他們對空間環 境的敏銳度、體認自然與人文環境對其生活帶來的影響。這個回歸人本與環境的計 畫,延續竹圍工作室一直以來推動的藝術介入環境的理念,具體回應我們近年來欲 回饋在地藝文發展的心願。 這個計畫的執行受到多年推動「藝教於樂」計畫的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以及雄獅鉛 筆廠的肯定,更受列席期中報告、當時的教育部國教司司長潘文忠的推崇,並立即 著手規劃「國中小學藝術教育深耕計畫」,鼓勵邊遠地區國中小學援引外部藝文教 育資源進到校園。 這是竹圍工作室首次介入校園正規課程,卻出奇的順利,因為我們提供的不是照本 宣科的教材,而是開放的在地教學資源。由學校老師在工作室提供的人才資料庫裡 挑選能搭配其教學主軸的校外師資:藝術家、文史工作者、社區規劃師...。此外, 每校也有一位藝術家“認養”,與老師合作,規劃課程目標與系列課程。這樣的開 放規劃架構,乍看很不具體,但在老師與藝術家密切的討論與調整下,卻又很實在 地帶給孩子們豐富的一學年,在山水之間看到生活、環境、與自己的角色。
06
我們認為,「山水之間的藝術遊廊」這個另類環境教育計畫與操作經驗是可以被複製到全國 各地區,跨越學科的限制,讓學童能透過身體實踐,連結環境教育與生活體驗,建立辨識在 地紋理與人文特質的能力,重建自己與他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 僅以此出版物記錄本計劃的實踐歷程,並期待它能引導更多有心人投入開創性的環境教育。
山水之間的藝術遊廊
09
山水之間 的 藝 術 遊 廊 黃瑞茂 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策展論述:「山水之間的藝術遊廊」
前言 由雄獅鉛筆廠與國藝會所支持的「山水之間的藝術遊廊」計畫緣起於一群關心藝術文 化教育的學校老師與淡水在地藝術家的座談所延伸出來的議題。他們共同關心當中央 與地方政府仍舊將教育部門邊緣化的現實中,「九年一貫」教育改革中有關於「藝術 與人文領域」的教學是否可以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與成長! 在以「竹圍工作室」作為操作平台的工作計畫中,啟動以一系列的環境導讀課程與實 作,啟蒙學生的美感與感官,體驗都市化與大自然對其生活空間的作用。也希望在教 育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建議一個操作模式,結合在地資源,充實小學校的困境,普及 成長教育中的美感教育。在淡水的山水之間,長期地利用它的藝術資源,開拓淡水地 區學子的眼睛,扮演藝術、自然生態、歷史記憶黏合的平台。 參與的學校包括位在市街中心區的鄧公與淡水國小,以及位在鄉間的中泰與水源國小 做為對象。四個學校的成果最後在淡水老街藝術街坊展出,回應了淡水地區逐漸建構 的「河口藝術網絡」的行動中。
08
回到教育本質來看,「鄉土教學」不應該是傳統空間地理學的問題而已,同時 也是知識生產的議題。過去淡水許多學校所建構地方特色常常會以「刻板印 象」的淡水河、紅樹林或是紅毛城作為學生參與比賽的操作議題。於是淡水的 特色久而久之反而變成為限制。這樣的批評或許過於簡化,但是當我們邀請淡 水幾個學校一起來參與時,「差異」就自然回到幾個學校本身的地點上,因為 地點的多樣本身就開始浮現,於是特色是來自於對於生活周邊環境的關注。這 樣的意念不只是成為此一計畫關於對象的設定,也同時讓我們重新思考了教育 的意義。教育改革的意義不在於以「淡水河」取代「黃河」,而是城鎮的居民 是如何在淡水河的變遷經驗生存下來,在淡水的山水經驗中累積了怎樣的文化 經驗。 改變教室內的教學方式,老師與學生一起去生產知識的操作模式,透過藝術的 操作將看到不同學校的差異,同時也關注於學生的差異,作為教育的核心議 題,藉由藝術介入教學將引導他們建立與他人、與環境的關係。「山水之間的 藝術遊廊」的共同約定,是課程的時間框架與一些文件格式,預期學校的差異 將可以提供最好的對話素材而累積。 淡水地區成長教育的美術經驗,除了資源分享之外,更可以積極地創造教育的 內涵,真正地將城市轉變成為教室,共同支援孩童的成長教育需要。地域社會 的內涵可以轉變為新的想像與行動。教育資源的分享是作為連結網絡的真實意 義,淡水的藝術網絡需要靠這些網絡來支持。各種生活世界中的藝術創作應先 於「河口藝術網絡」的建構。因此,淡水地區成長教育的美術教育是淡水地區 建構藝術網絡的重要經驗與力量。
山水之間的藝術遊廊
11
幾點可以回饋於教學上的討論 「藝術家進入校園」已經逐漸成為普遍的操作模式,這是台灣這幾年重要的社會轉變 力量。但是關注於成長教育的論述還待發展。教學現場的真實才是這一場變革的核 心,種種像是「九年一貫」這樣的教育改革不是終點而是起點,種種的政策形式除了 作為政治累積之外,如何真實作用於議題本身,是需要深入探究的。因此我們需要在 行動中註記一些實踐的心得,累積面對下一個學期的教學經驗。 (一)「知識與經驗的傳授如何進行?」
(三)行動是改變世界的開始
這個計劃最核心還是「教育」,主要的成果是小孩與老師與藝術家互動過程中所體現 的有關於「經驗」、「知識」與「創作」等等。
「介入教學時,放棄自我藝術形式的堅持是很重要的,但卻又會在最後成 果展現時牽涉到創作形式的問題。你們在上課時,是否也解決了這項問 題?(王德瑜)」
在創作教育中我們特別需要將課程設計於真實世界中,創作將面對真實世界的變動, 過程中含括了體會、表意、想像、回應,所以創作是不可知的。 (二)在差異中,我們看到彼此! 關於教學的回饋,不管是藝術家或是指導老師都從中體認到對於既有教學的反省是重 要的。在有限的教學經驗中,藝術家可以更為細緻的關注於教學互動中的個別性,看 到每一個孩童的特色。對照於藝術家的參與,指導老師更可以看到平常所沒有注意的 教學現場的狀況。因此,此一活動的結束恐怕才是工作的開始。 「在台灣大部分學校,身心障礙的學童是採混班上課,這是很美好的事。例如這次的 經驗,有位自閉兒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其他同學們都會對他進行管教。而我就會引 導學生練習去理解,建立彼此生存的規則。這就不是被區隔,而是互相瞭解,更是很 好的學習方式。(詹幼君)」 因此,此一計畫的實施經驗給一個新的可能性,是「美術」或是特別關於「創作」的 教育,是可以與其他領域相結合,這是積極的想法。 以藝術為名進入校園,或許也不是只有藝文教育可這樣操作,國語、數學或許都可以 來進行。這些經驗所提供的對話,不僅是藝術教育,而是深入的探討“教育本質”。
10
藉由四個學校成果的展示,對於此一日式宿舍進行解構與重構工作,佈展 的過程對於既有的空間架構進行重新組織。展示則是一種再使用,用行動 改變現實,或是以提案來表達想像。展覽作為學習的成果在於跳脫對於過 程的強調,在成果展示中可以看到對於成果形式的要求態度。 四所學校位在淡水多樣的山水空間之間,藝術家與老師依著簡單的操作概 念,有所意圖地根據校園所在地理環境的條件,發展一套特定的體驗及實 踐美學課程,鼓勵小朋友用各種感官認識自己生長的環境,並發想屬於自 己與團隊的創作方向。讓學校體制內的美學教育跳脫了制式的課程設計, 讓藝術體驗及創造,真實地與每個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美」的開始是 在真實世界,而非抽象的概念。 在最後的展覽呈現中,藉由不同學校的差異表現,讓參與其中的小朋友能 真正感受到藝術不單單只是做了什麼作品,最寶貴的是在過程中體會到的 那份點點滴滴,重要的是那一些屬於自己對於事物的看法。這樣行動取向 的操作經驗,讓兒童從學習中建構其具有改變世界的認知與經驗。
山水之間的藝術遊廊
13
讓兒童
從學習
12
中建構
其具有
改變世
界的認
知與經
驗
依據地方的差異性造就了知識的特殊性,空間是一種孕生的條件。 山水之間的藝術遊廊
09 15
結語 資源不足已經成為地方政府犧牲教育的藉口,於是藝術人文教學更容易被邊緣 化。此次活動是在地方社會主動參與,並獲得各校校長與老師的支持下而有所 成績,雖然各校教學資源不同,但是最後的呈現卻是同樣的精彩。 本案以地方經驗作為操作場域,媒合藝術家與學校課程的合作,並以孩童所生 活的城市空間作為藝術產生的所在,老師不再單向的教授知識,孩童的行動同 時也是知識產生的主動性參與。依據地方的差異性造就了知識的特殊性,空間 是一種孕生的條件。 在最後的座談會中,參與的藝術家關注於在教學的互動與摸索過程中,對於孩 童不同經驗的啟發,是藝術教育的初衷。
在淡水的山水之間,長期地利用 它的藝術資源,開拓淡水地區 學子的眼睛,扮演藝術、自然 生態、歷史記憶黏合的平台。
14
山水之間的藝術遊廊
17
一場美麗的相遇
藝術家駐 校 — 開創另類 教 育 模 式 林佳霈
時間是2008年的2月,當時為了論文研究需要,找遍所有與藝術家駐校相關的訊 息與資料,注意到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藝教於樂」專案,覺得十分有意思, 於是與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聯繫,得知當時竹圍工作室正與淡水四所小學進行此 專案,在此因緣際會下,很榮幸的能參與其中的兩所學校-鄧公國小、水源國小 藝術課程,親身體驗藝術家與學校教師合作激盪出的藝術課程火花,並且從中觀 察,獲得一點小小心得。在這場美麗的相遇裡,認識了極富想法於藝術教育的藝 術家,他們帶著滿滿的藝術能量來到這課程裡;看到了極富行動力與創造力, 顛覆以往藝術教育的學校教師,他們擁有豐富的藝術教學經驗,使得課程更臻圓 滿。而這一場美麗的相遇,很慶幸我在其中,直至今日,仍令人回味無窮。 藝術種子在發芽
前言 「藝術家駐校」泛指藝術家或藝術團體至學校參與教學的活動,而參與的藝術 家可以是在藝術各領域中工作的人,至於進駐的時間則不一,可以是數小時、 一天、一週、一學期不等,進駐的方式則視學校需求而定,展演、座談會、工 作坊、駐校創作、實際教學等方式皆可。 由於藝術具有獨特、富於變化、有彈性等特色,在歐美先進國家,邀請藝術家 以「駐校」的形式,進入校園和學生的生活互動,以有別於正式教學系統的作 法,不僅讓藝術以更多元化的形態融入生活中,更在校園中注入藝術能量。在 國外,藝術家進駐至學校參與藝術相關課程、教學、為學校創作藝術品等,帶 來豐富藝術資源,此種方式行之有年,更可上推至1900年代早期,美國專業 藝術家任教於公私立學校為起源,而藝術家駐校在西方國家更為學校獲取藝術 資源的途徑之一。由此可見,藝術家駐校除了能多方面幫助學生對於藝術的學 習,也是全球性的藝術教育趨勢。 「藝術家駐校」在美國、英國等地已行之多年,將藝術家視為重要的藝術教育 資源,在國內,近年來藝術家駐校的相關計畫與活動,也逐漸地於校園內推行 與實施,使得藝術教育的內涵愈加豐富,呈現出更多的可能性,更擴充了藝術 教育的資源。
16
藝術家或藝術團體進駐至學校,帶來一些新的藝術資源與想法,不僅讓學生獲得 與平時不同的藝術經驗,也讓參與的學校教師提升藝術知能與對藝術課程有一番 新的體悟,而在學校方面更由於藝術家駐校活動,對藝術課程產生一些刺激,相 對而言,參與駐校的藝術家也因此機會,進入學校接觸學生、學校教師與學校課 程,讓藝術與教育相互激盪,產生火花。 經過為期一學期的參與觀察後,除了對「藝教於樂」專案更加瞭解外,也發現在 這樣的藝術家駐校模式下,有一些值得探討與期待之處。 藝術家駐校活動產生的影響 (ㄧ)學生方面 A.藝術相關知識 藝術家進駐學校對學生產生最直接的影響,便是增添學生平時較少接觸的藝術知 識,開拓學生對於藝術的認知,開展藝術眼界。以鄧公國小來說,將藝術與環境 結合,讓學生認識另一種藝術的表現方式,瞭解藝術能與生活密切結合。而水源 國小方面,藉由課程安排,學生體驗多樣的藝術展現方式,例如噪音藝術、地景 藝術、環境藝術等,對當代藝術有初步的瞭解,也顛覆了學生對於藝術的印象。 B.藝術創作 藝術家進駐學校除了帶來新的藝術資源外,也帶領學生以平時較少運用的媒材進 行創作,讓學生拓展既有的藝術創作觀點,例如以蠟筆、壓克力原料在牆壁上作 畫;以天然的葉子、樹枝進行地景藝術創作;以生活常見用具記錄生活等,皆是 讓學生對於藝術創作有新的體驗。
藝術家駐校—開創另類教育模式
19
藝術
種
發 子在
芽。
C.進行分組創作 在下學期的課程中,開始針對作品進行分組創作,在過程中藝術家特 別注重小組的合作與分工,以及每個小組成員的參與度。學生在參與 小組創作時,會各自找到自己擅長的部分,特別針對某部分分工創 作,進而在團體中尋得位置,建立自信心。例如在鄧公國小分組創作 中,學生各自就擅長繪畫部分進行分工,有的擅長畫車子,有的畫怪 手,有的畫房子,每個人都負責一項,有時也會發現自己的專長,在 課堂上就會聽到學生說「你好厲害喔」、「我是負責畫車子的,我很 喜歡畫車子」,此起彼落互相讚美的聲音,也讓學生們找到自信心。 另外,在水源國小的分組創作中,有位學生平時不喜歡畫畫,但在此 次分組合作中,他找到自己能夠協助創作的工作,即是至戶外撿拾樹 枝等實物在作品上呈現,因此不再對需要動手畫畫的課程排斥,也建 立了自信心。 D.表達想法 在藝術家駐校的課程中,不管是在上課或是創作時,很多時候需要學 生將心中的想法完整表達出來,讓其他人瞭解。例如在創作作品時, 要進行小組溝通或與藝術家討論,學生必須能將自己心中的創作想法 說出,讓其他人瞭解,進而進行討論。另外,創作時,學生也要能將 心裡所想呈現的作品樣貌,化為實際型態,完成實際的作品。因此, 學生在藝術家駐校的課程中,學習到如何表達想法,並將之呈現,讓 他人理解。 E.生活環境與居處空間 鄧公國小與水源國小的課程編排,將自然環境、人文歷史融入課程 中,帶領學生從自身居處的環境中出發,認識自然生態、歷史脈絡, 進而將學習到的環境概念呈現於最後的作品中,而鄧公國小的學生更 進一步瞭解到環境保護的重要,學生除了學習到藝術相關知能外,對 於居處的生活環境又多一份認識,是此次課程中另外的豐富收穫。
18
藝術家駐校—開創另類教育模式
21
(二)學校教師方面
(三)學校方面
A.藝術視野與藝術知能
A.藝術資源的挹注
由於學校教師長時間處於較封閉的教學系統裡,若本身無追求藝術相關資訊的動力,所 擁有的藝術知能範圍將較狹隘,無法提供學生更廣更深的藝術知識。此時藝術家進駐學 校所帶來的藝術資源,往往能開拓學校教師對於藝術方面的視野,也增進藝術相關知 能,受惠的不只是學校教師,更是廣大的學生。
藝術家或藝術團體進駐學校,對學校而言最明顯的影響,即是將豐富的藝術資源帶入校 園,讓藝術課程增添新元素。學校礙於師資、設備等因素,無法給予學生全面性的藝術 知識,因此若有外部藝術資源傾注,將使學校藝術課程更顯多樣化與具深度性。此次的 藝術家駐校活動,藝術家皆帶來了平時學校藝術課程較少安排的主題與內容,例如環境 藝術、地景藝術及噪音藝術等,藉由藝術家的外部資源,讓學校的藝術課程增加了可能 性,也給予學生更加多元的藝術學習機會。
在此次的課程設計中,藝術家駐校的課程主題與內容皆是過去學校教師較缺乏的藝術知 能,藉由藝術家的引導,將一些當代藝術的觀念介紹給學生與教師,也開拓了學校教師 的視野。水源國小的杜老師就曾說課程中的地景藝術與噪音藝術是他過去從未接觸過的 藝術型態,經由此次課程的體驗,開拓了他藝術的眼界與觀念。
此外,藝術家駐校活動所編排的課程內容,也是學校課程中較少呈現的方式,例如藉由 探索日常生活環境,進一步將環境與藝術結合,這些課程內容皆能讓學校再思考藝術課 程的面貌,以及真正要帶給學生哪些方面的藝術知識。
B.新教學模式的刺激、藝術家帶來藝術資源豐富課程內容 藝術家不同於學校教師擁有完整的教育課程訓練,而學校教師常是長時間使用相同的教 學模式,當藝術家與學校教師一同合作規劃課程時,往往能激盪出特別的火花,而觀看 藝術家教學時,也促使學校教師有另一番新的思考。例如鄧公國小邀請英國的生態藝術 家參與課程,其所使用的教學模式是過去蔡老師從未接觸過的方式,因此經由此次藝術 家駐校活動的機會,蔡老師對於教學模式有了新的刺激與思考,未來或許能將這樣的方 式應用於他自己的教學,發展出更為豐富的藝術課程。 藝術家駐校活動不只是為學校教師帶來新的教學模式與刺激,藝術家對於課程的想法與 提出的課程內容,往往也能成為學校教師在規劃未來課程時的豐沛資源,就像是蔡老師 所任教的其他班級一般,他將相同的課程架構與課程內容運用在其他班級,讓其他學生 也同樣獲得藝術家駐校的資源及課程。藝術家的加入,讓平時的藝術課程,增添更為豐 富的內容,也讓學校教師有更多的藝術資源能夠靈活運用,增加課程的多樣性。
20
B.藝術課程 由於竹圍工作室所規劃的藝術主題是環境藝術,從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中探索開始,開 啟一連串的藝術課程,而鄧公國小與水源國小本身皆具特殊的地理環境,因此將學校居 處的自然環境與藝術課程相結合,量身打造出專屬兩間學校的獨特藝術課程,富含意義 性及特殊性,未來可以將此次藝術家駐校活動所發展出的藝術課程持續推行,成為兩間 學校獨一無二、極具特色的藝術課程。
C.校園環境空間 鄧公國小在最後的作品創作中,將創作地點選擇在學校圍牆進行彩繪,圍牆壁畫主題即 是學校附近的溪流,藉由彩繪的內容,喚醒社區居民對於溪流環境的注意。在藝術家駐 校的課程中,將藝術與環境結合,並以學校為創作地點,不但美化了校園空間,也使校 園環境更具意義性及啟發性。
藝術家駐校—開創另類教育模式
23
(四)藝術家方面 A.課程設計與教學 此次課程的藝術家皆是第一次至學校班級中教學,與學生作近距離的接觸,也是首 次設計課程或與學校教師合作規劃課程,這樣的經驗對藝術家而言十分新鮮與寶 貴,而參與的藝術家在藝術家駐校計畫結束後,皆表示未來若有類似藝術家駐校機 會,仍願意參與。對藝術家來說,常常鎮日進行藝術創作,少有機會與學校接觸, 更別說是與學生進行藝術方面的互動,或是與學校教師針對課程進行對話,而藉由 藝術家駐校的機會,藝術家得以走入校園,帶著滿身的藝術能量,與學校教育交 流,不但進入教室將藝術知能傳遞給學生,也從實際教學中反思教學技巧與歷程, 更能觀察學校教師教學修正自己的方向,或是與學校教師相互搭配,發揮所長,這 一切的過程皆擴展了藝術家的眼界,更獲得寶貴的體驗及藝術創作的新啟發。
B.對藝術教育的想法 藝術家進駐學校,在與學生及學校教師接觸後,有時會產生藝術教育的看法與體 會。例如水源國小的藝術家王德瑜在與學校教師合作後,不但顛覆她對於學校教師 及藝術教育的看法,進而與學校教師對話,欣賞與認同學校教師的教育理念,更進 一步的對於藝術教育有一番自己的想法與體悟。對藝術家而言,藉由參與藝術家駐 校的機會,而產生藝術教育想法,應該是一種額外也更具意義的收穫。
藝術家駐校活動產生的問題
課程加以推廣,讓其他學生獲得相同的藝術資源與課程,蔡老師推廣藝術家駐校課 程的方式,值得後續參與藝術家駐校活動的學校參考。 (二)學校教師方面 A.課程實施時 藝術家進入學校往往一開始對學生與課程的掌握度不足,若此時教師能事先提供學 生資訊給藝術家,讓藝術家能在進行教學前瞭解學生狀況,不用在教學時一方面忙 於瞭解學生,一方面忙於進行教學,教師的事先協助能讓藝術家獲得支持感與安心 感。另外,學校教師應在課程進行時給予充分的協助,不論是課堂秩序、適時補充 說明等方面,皆應較擅長的教學經驗與藝術家相互配合,主動給予協助,如此一來 課程進行將更為順利,學生學習也能更具效果。由以上所述,學校教師在面對藝術 家駐校時,應抱持著熱忱與充分配合的態度,與藝術家共同合作,才能使藝術家駐 校推行更為順利。
B.課程實施後 在此次課程中,常常是每個禮拜進行一次,學生很容易將學習概念在課程結束後便 忘記,而學校教師與學生相處時間較長,因此當每次藝術家駐校課程結束後,學校 教師若能利用平時的時間,持續加強與深化學生在課程中的學習概念,將能使課程 更加發揮效益,學生對於課程的內容印象也能較深刻。
(一)課程方面 A.課程的銜接性
(三)藝術家方面-教學經驗
課程進行的時間方面,此次藝術家駐校活動時間多半是兩週一次或是每週一次,有 些時候遇上學校考試、校慶等活動,往往將課程順延,造成學生在學習時無法連 貫,而兩週一次的課程進行時間也相隔太久,在課程內容的銜接上也造成影響,也 由於課程進行時間連貫性較差,學生無法確實將課程融入生活中,容易將課程獨立 出來,或是學習過即忘記。
此次參與藝術家駐校計畫的藝術家,對於進入學校教學經驗較不足,在與學生溝通 或教學時,有時會出現比較專業的藝術用語,對於學生而言,在理解上造成困難, 需要學校教師在一旁適時介入,加以補充說明,讓學生瞭解。因此,若未來參與藝 術家駐校活動的藝術家能多加強教育或教學上的專業性,將能使這樣的情況減少。
B.課程持續推廣與延續 由於經費有限,藝術家駐校課程實施的班級或人數常受到侷限,每間學校只有一個 班級或二十幾個學生參與課程,對於課程的推廣及延續造成影響,因此需要思考的 是當藝術家駐校課程結束後,藝術家撤出,學校要如何將這樣的課程及藝術資源持 續推行與延續,而非課程結束即結束,學校又回復原先的藝術課程,如此一來也失 去了藝術家駐校活動的意義性。以鄧公國小為例,蔡老師任教一學年的藝術與人文 課程,雖然只有一個班級實際接觸到藝術家,但是蔡老師在其他班級以同樣方式將
22
現今藝術教育所包含的範圍、主題、形式等,皆已大大擴充,學校藝術師資與課程 為因應此變化與需求,需要向外部尋求藝術資源補充,才能提供學生更具全面性、 豐富性的藝術課程,藝術家與藝術團體更漸漸成為學校藝術教育資源之一,藝術家 駐校為達成學校獲取藝術資源的方式。 而由鄧公國小、水源國小與竹圍工作室的合作案例,可給予未來育實施藝術家駐校 活動的學校一個參考方向。期望藉由這樣的活動,讓學生、教師、學校、藝術家皆 有所收穫與啟發,藝術教育更加豐富多元。
藝術家駐校—開創另類教育模式
25
淡水國小
淡水心樂園
【淡水國小】
主要師資 劉慧琪 淡水國小老師
詹幼君 藝術家
這一學年的課程我們嘗試比以往課程較緩慢但較符合學生思考統合速度, 以「淡水老街區再造」為主題,透過影像的捕捉、再現及與肢體的互動去 真實經驗及思考人、自然、社會、文化的互動關係,並統合視覺、音樂、 戲劇、舞蹈的學習內容,帶領學生藉由視覺的表演表達自己感受,並切加 深對文化的理解與關懷。
重建街
本次參與計畫的學生是五年級502、505的學生,這一群半大不小的孩子 在歷經八個月的舞蹈與社區探訪課程,從相互陌生不友善,到找到自己的 位置並做出貢獻,真的很像電視劇廣告詞:這是一場愛與勇氣的冒險。舞 蹈課最棒的地方就是肉搏戰,每一個人都必須不只是肉體也是心靈的與人 近 距 離 的 接 觸 , 不 能 逃 也 不 能 躲 避 , 誠 實 的 與 自己和他人對話。
24
淡水心樂園
27
課程概要
課程主題:「我們的小鎮故事」 淡水國小為淡水鎮歷史最悠久的學校,學校的存在與淡水的過去的人、事、時、地、 物都有很大的關聯。目前約有48個班級,學生數約1300人。 本校具有豐富的藝術人文教學資源,具有美術專長的老師約8-10位,具有音樂專長的 老師有5-7位。並設有美術班,招收台北縣美術才能優異的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藝術 學習環境。本次計畫是延續近幾年來本校藝術與人文課程中,積極推展表演課程的計 畫所擬定。針對學校缺乏表演及舞蹈的師資,希望透過竹圍工作室引進藝術家,一起 合作開發課程,並加入在地文史工作者及空間營造師的資源,讓藝術與人文的課程能 夠更加統整豐富,並具有學校本位的精神。
小組成果計畫構思 淡水巷弄的闖關遊戲
操作地點: 中
a. 透過自我深入的探訪及觀察,對社區的影像做出詮釋,並與多種元素交互指涉, 形成思考網絡。 b. 透過肢體表演,思考人與社區之間的關係:包括人與時間、人與空間、人與 人的 關係。 c. 透過新、舊影像的篩選及組合、表現出自己對未來社區樣貌的期待與創造。 d. 透過分組創作視覺舞蹈,增進學習群我互動的關係。
26
淡水國小
山 北 路
上學期學生探訪了淡水藝術街坊的計畫區域,學生發現了巷弄之間的趣味及歷史。此 區域經過8個月的社區重建計畫,空間發生許多變動,而學校的課程中很少能讓學生持 續的關心一個議題這麼久,因此我們設計讓學生本學期再回到基地,再一次觀察研究 本區域,並以之為主題創作,期待能在學生心裡激起一些什麼回應及想法。
課程設計與呈現:
巷弄探索
中山路 重 建 街
中正路
課程設計概念: 本課程嘗試以比以往課程計畫較緩慢但較符合學生思考統合的速度去編寫課程。以 「淡水老街社區再造」議題為整個學期藝術與人文主題,透過影像的捕捉、再現及 與肢體的互動去真實經驗及思考人、自然、社會、文化的互動關係,並統合視覺藝 術、音樂、戲劇、舞蹈的學習內容,帶領學生藉由視覺舞蹈的表演表達自己的感 受,並且加深對文化的理解與關懷。
淡水心樂園
29
成果發表
當學生自己有能力去觀察,才能提出自己的詮釋, 而對這個議題才會有更多差異性的看法產生。
28
淡水心樂園
31
過程記錄
成果發表
成果展演
認 識 淡水空間
30
歷史遊蹤
巷 弄探索
成果排演
淡水心樂園
33
淡水心樂 園 劉慧琪 淡水國小美術老師
我們相信在藝術中,就好像在生命中一樣,有些發生在我們生命中最深層的 經驗,在當時是無言的 1 。 N.Morgan & J.Saxton,1999
95年的暑假,我因為研究後現代課程理論,發現理論中非常強調、且與現 代課程分別的特質:內在(internality)、自發(spontaneity)、不確定 (indefiniteness),剛好與我在教學上一直在意、也想要突破的課程特質非常相 合。因此這幾年嘗試與外聘的舞蹈老師一起進行自認為具有後現代課程觀的藝術課 程,也讓我看見了,課程中自我詮釋與自我建構的重要性及可能性。 在這次竹圍工作室所邀請的課程實驗計畫中,希望各國小搭配藝術家,去根據淡水空 間的差異性發展出各校的藝術實驗課程。此計畫旨在透過藝術的引導,啟蒙學生的感 官,訓練他們對空間環境的敏銳度,體認自然與人文環境對其生活帶來的影響。這樣 的想法和我的課程設計理念相合,因此便決定參與此計畫的提案。 詹老師是此次合作的藝術家,一位熱情的專業舞者和編舞家,永不放棄用她的舞蹈和 世界持續對話。我們一起編排課程,互相加油打氣。 課程實施前我便與阿茂(黃瑞茂)老師多次碰面,一起討論課程大致的架構。而我選 定作為課程探索的區域-馬偕藝術街坊,也是他極力推薦的。這麼信任他的選擇,一 方面是因為這個區域是他親自參與營造的社區;另一方面之前帶領學生參與他所製作 的公共藝術時,看見他的一股傻勁,便大概知道我們對教育的看法是一樣的。 1.鄭黛瓊、鄭黛君譯(2006)戲劇教學-桃樂絲.希斯考特「專家外衣」教育模式,頁39。台北:心理。
32
歷史遊蹤
課程基地 將後現代哲學中的現象學方法引入後現代課程理論中,是因為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無 法對於人們的生活更深入的剖析。而為了獲得生活世界的意義,就必須深入現場,對 人們生活世界之真實、深刻的經驗理解,才能尋獲其中的內隱知識,讓課程理論具有 審美與詮釋的性質 2 。 當我們要讓學生開始關心及討論社區的發展,選擇一個可以實際去深入的現場,將有 助於學生長期的觀察和發現。當學生自己有能力去觀察,才能提出自己的詮釋,而對 這個議題才會有更多差異性的看法產生。這次所選擇的馬偕藝術街坊,離學校步行約 15分鐘,此區域有許多具有特色的老建築物,見證了淡水的變遷。也有許多破舊的 空地或建築阻擋視野或影響了觀瞻。從96年10月一直到97年5月縣政府規劃與進行 一連串的改造計畫,經過8個月的社區重建計畫,空間將會發生許多變動。 2.鍾啟泉、張華譯(2003),頁404-405。理解課程:歷史與當代課程話語研究導論(上、下冊》。William F. Pinar et al.原著。大陸:科學教育出版社。
淡水心樂園
35
課程帶來的轉變 在這次的課程設計,掌握了二件杜威對於教 育在乎的觀點:驚奇與反思。驚奇、意外、 新奇都對頓悟起刺激作用。透過了生活環境 中陌生有趣的空間,帶給學生驚奇,例如:舊 倉庫探險、窄巷中的障礙遊戲、社區中的闖 關活動,也透過肢體的遊戲發現自己身體不 同可能的驚喜。驚喜直接造成內心深處的感 動,而轉化成創作的原動力。讓學生進入創 作時是自然且有內心的動力和能量的。 而接下來的長期的創作,學生要不斷回應創 作之中各種媒材之間的關聯需求,提供學生 大量的反思機會,避免時間過於短暫,不容 許把一項活動引導到另一項活動,使良好的 反省思維習慣就不能得到發展。 在課程進行中可以發現,長時間且多次的造 訪馬偕藝術街坊,讓學生親身去發現淡水的 許多改變,也重新發現淡水之美。從第四次 學生出去拍攝主題所需的照片結束後,訪問 學生的想法便可以清楚學生心中的轉變。而 這些對於社區的看法,不是教師傳遞給學 生,而是學生從實際環境中去建構出來的。 這次的課程蘊含豐富的時間流動性,在課程 中有二個時間在流動,一個是馬偕藝術街坊 的時間、一個是學生成長的時間,學生透過 九個月的觀察,並將自己的時間投入馬偕藝 術街坊的時間中,去感受富有歷史意義的社 區在當下的改變。 在一次次的拜訪中,學生不斷改變,社區的 樣貌也不斷改變,讓學生體驗到他也是在歷 史中的人,而未來是從我們對現在的積極參 與之中產生出來。 在課程中的學習將這群孩子帶進了未來,他 們開始思考未來生活的環境。
34
淡水心樂園
37
學生發現了改變 — 97年3月19日第四次到基地拍照後的訪問: 乖妹:淡水老街的建築物改變很多,例如教堂前面的空地。本來是一間舊房子現在變成 空地,可以在那邊聊天。
而事實上也因為過程中的自主,每個孩子都得努力去面對自己的選擇,也能虛心接受選擇 後的結果。其中每個孩子的成長,也十分明顯。課程中每一個過程都是一項目標,經歷了 便成長了。而這樣的成長不是來自於約束或規定,而是因為能自由的與同學一起學習,這 樣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自我的覺醒。而這樣的例子在課程中細數不完。
學生產生了感受 — 課程結束後,學生於回饋單中表達對舊建築是否保留的看法: 應該保留,因為有些建築保有故事。
學生想要參與未來 — 課程結束後,學生於回饋單中表達他想要更深入了解的事物: 我想要更深入了解老街未來的發展。 課程的尾聲與竹圍工作室所舉辦的藝教於樂成果發表會結合,使學生有機會進入正式的 演出場地,並擁有大量的觀眾。這一晚幾乎所有的孩子是第一次站上舞台。當全場的燈 光在每一段出場前全暗下來,此刻彷彿全世界都安靜等待他們的演出。舞台的陌生與正 式,帶來了一種被尊重、被期待的興奮與不安。讓最後的成果演出,形成了一個巔峰, 讓孩子攀爬。孩子的自我重建、知性、身體、精神與宇宙結合成統整經驗,並與時間、 空間、意義產生內在聯接。這種整合時刻讓孩子感覺到超越的經驗,帶來成就感,也帶 來自我的反省。 以往的藝術課程中,若孩子沒有照老師預定的步驟去完成,可能只留下一件爛爛的作品 或一個超低的分數,但在這次的課程過程中,每個孩子被賦予更多的自由和選擇權,但 也得到更多挑戰和學習。
將近一年的旅程,我們與孩子一起創造出屬於我們的課程,回頭想,這個課程就像不能重 複的時光,無法複製在任何地方,因為其中許多的課程是只專屬於這個時刻、這個班級所 能創造出來的。但惟一可以分享的是對於課程的態度,和這樣的態度存在於國小教育現場 的可行性。 許多老師會反映孩子越高年級越難教,但我卻發現這樣的課程讓我所教的學生越高年級、 越懂得道裡、越能自我要求。因為他發現課程能帶給他感動;學習是他自己的選擇。只要 他願意,便可以在能夠對話的班級中、在愛他的老師陪伴與協助中,建構起他面對未來的 能力。這樣的班級氣氛、師生關係是如此的迷人。 聽見孩子對我說:「很有成就感」、「如果再做一次、我想要修改得更好」、看見孩子寫 道:「我想更了解老街未來的發展」。因為認為自己將是一個有能力使自己和環境都更好 的人,而對陪伴他們學習的教師,透露出願意學習的眼光及信任的笑容。這一切會讓我願 意一再嘗試,這種因為課程的不確定、複雜性需求,而需要彈性很大、心臟很強的後現代 課程。 生命的轉化不是那八個月可以完全改變的,這些生命的個體,雖然重複之前的行為,但卻 絕對不再是之前的個體,因為他們曾經覺醒過。雖然重複踏進一條河流,但隨著時間的流 逝,踏進河流中的已經不是之前的那一個人,河流也不再是之前的河流。
教育是否可以提供孩子更多 種思想的選擇,讓他們覺得 可以自力把時代變偉大?
36
淡水心樂園
39
這才剛開 始 詹幼君 藝術家
還記得這個計畫一開始,我興奮得像中了大奬,跟淡水國小五年級兩個班的孩子們有 一學年的時間一起創作,而且我們用舞蹈、影像、音樂和身體活動來進行跨領域創作 的實驗。我作夢都會笑!台灣教育改革多年,藝術人文的重要價值終將落實。 這個計畫的目標,是讓小學生探索自己和觀察外界,藉由藝術媒介開發孩子的感知與 理解,我和慧琪老師陪伴他們,在旅程中記錄、發現、引導孩子的個人特質,讓孩子 自行分組嘗試跨領域創作,最後以舞台演出的形式呈現每一組的作品。這麼大的藝術 教育工程雖然只有一年,我衷心感謝。若從小就重視個體創造力的話,給予足夠的環 境,可想而知未來這些藝術家種子會開長出何等美妙的繁花盛景。 我希望孩子探討幾個主題: 1、我是誰?身體是什麼?我怎麼動? 2、我所看到的淡水老街?社區跟我有什麼關係? 3、到老街跟別人聊天或訪問; 4、團體遊戲與創作; 5、舞蹈與影像; 6、跟同學一起上台表演。 做任何行業我們都會用到身體,儘早給孩子身體教育,懂得尊重身體,讓身體可以吸 納匯聚能量,也可以舒展釋放,直覺地、自發地手舞足蹈起來,全身心都可以是她對 世界的表達及發言。
孩子們正是在巷道中嬉戲的年齡,在街巷裡一起玩是很自然的事,而奉行資本主義追求物 質社會的孩子正被社會剝奪掉這些權利。課程設計時決定用「遊戲」進行探索。 其實淡小的孩子與帶隊老師都沒有參與重整工作的規劃與建設,我們在視覺上見證整個過 程的某個部分,然後彼此分享各自心理面的感受和影響。帶著孩子踩著自己的步伐走進老 街,踏實的觸碰到屬於生活的環境,感受到屋舍、街坊、人們、和作息,了解自己所生活 的社區就是一個活的有機體,讓他們自己去定義「改變」與「不變」。 有些易感的孩子,傷感於舊的東西毀損、破落,有些孩子雀躍於即將有新奇、不可預知的 未來;我也跟他們一樣,心裡有許多複雜的感覺,感傷或期待,不捨和。多麼好,這些都 是我們的過程和體會,都是真實的共存,更有意義的是孩子們見證了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思 惟、自己的主張、面對同一件事有各式各樣的回映,也見證了不同意見之間,可以免於爭 鬥與衝突,可以彼此共存,大家學習溝通、學習尊重、學習互相理解、了解到:肯定自己 時可以不用否定別人。 經過了數十年來認同與懷疑舉棋難定的煎熬,看著我的父母、朋友因為時代適應不良,政 治洗腦和外在的價值,覺得自己是被動的在大時代的洪漩中漂泊,無以著力,因此生活在 抱怨不滿中。我認為這種「自覺」綑綁了他們的人生,無視於無數人的努力,與生命中無 限逬發的轉機。而教育,是否可以提供孩子更多種思想的選擇,讓他們覺得可以自力把時 代變偉大? 當我們的孩子認真地看待每一次呼吸、每一個待人接物,當我們每一次駐足凝視都在心田 裡收纳為自己的歷史,以探險家的姿態投入每一場挑戰,這種存在即是紮實、善良、內化 而且是富於創造的。
38
這才剛開始
41
鄧公國小
庄仔內溪趴趴走
庄仔內溪
主要師資 蔡文欽 鄧公國小老師
【鄧公國小】
潘羽祐 藝術家
鄧公國小四年級原來的課程主軸即設計以行動探索周遭環境,此次結合藝 教於樂專案的資源,在國內外藝術家、文史工作者、社區規劃師的帶領 下,實地探訪學校旁邊、隱匿在街道市集中的溪流,讓學生對於這個主題 有更全面與深刻的感受。 在一學年的課程操作中,408班的學生用自己的身體與感官,探索與體認 原本不知名的庄仔內溪、經由它與淡水河交匯關連的探訪,連結到淡水河 沿岸史蹟與歷史故事,進而思考自身與庄仔內溪及淡水河的關係,期間以 繪圖與文字紀錄觀察與感受的事物。課程最後,小朋友們以學府路外牆的 壁 畫 彩 繪 , 呈 現 他 們 對 生 活 環 境 的 看 法 與 對 未 來的期待。
40
庄仔內溪趴趴走
43
操作地點: 鄧公國小
課程概要
學 府 路
中正
鄧
公
路
鄞山寺
東 路
課程主題:「我家門前有小河─庄仔內溪」
課程設計與呈現:
鄧公國小位於淡水河畔,歷經民國七十七年規劃、七十八年創校籌備、八十年八月底開 始正式上課,將近二十年。校名的由來,經由地方仕紳建議,配合學校主要學區「鄧公 里」來命名較適合,故定名為「鄧公國民小學」;學區內多為商業區與住宅區,人口密 集,目前本校有班級73班、學生2,317人,屬於淡水區的大型學校。
透過小朋友對庄仔內溪的意象,結合不同的概念,提出創作提案。小朋友以書 寫或是塗鴉的方式展現出對生活環境的自我感受, 透過小朋友的眼光,最後將 以壁畫彩繪來呈現她們面對生活環境的看法與對未來的期待。
本校靠近淡水河口,且有一小溪流經,在約400公尺外淡水捷運站匯入淡水河;校地原為 菜田,至今校園旁仍有種植中的田園。與鄰近的的淡江大學(大約500公尺)常有交流與 互動;而二級古蹟鄞山寺只距本校200公尺左右,寺內供奉定光古佛,因『定光』與『鄧 公』之閩南語讀音相同,故又稱鄧公佛,這也是鄧公里、鄧公國小校名的源由。 鄧公曾為台北縣藝文輔導團的召集學校,藝文領域亦為校本課程,藝文教師發展自編課 程多年,自發性的研議出「鄧公國小藝文領域課程舉要」,作為藝文教學的軸心,在家 長的支持與教師同仁的努力下,藝文領域的教學活潑而多元。 鄧公國小課程舉要中,以我是誰、我在那裡、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等四個面向為主 軸,四年級原本的課程規劃中,就有以行動探索周遭環境為核心的課程,藝教於樂專案 課程即以此為主軸來規劃、實施。
課程設計概念 : 透過小朋友對面一條隱匿在街道市集中的溪流的探訪,去發現與觀察上游到下 游不同的景觀變化。以及溪流與生活的關係與個人的觀感,將這些畫面與發現 的小事物(動植物、人為汙染、街道建築)畫出來,用這些圖案來觸發其他小 朋友及當地的住民重新面對生活環境中與自我關係最密切的小溪流,進而從藝 術操作上產生面對生活環境的新價值。
學校所在地周遭既有密集的社區,也有田園小溪,雖然小朋友每天生活在其中,但多數 並不是非常了解,甚至根本沒注意到,這個課程提供小朋友一個認識與互動的機會。
小朋友對庄仔內溪的願景
鄧公國小側門旁的菜園
小朋友記錄他看見的風景
經由國內外藝術家、文史工作者、空間規劃師的帶領下實地走訪與互動,學生對這個主 題有更全面與深刻的感受,比起以往由任課老師單獨在教室中,透過圖片與影片來說明 的教學模式,學生顯然收穫更多。跨領域的教學內容,與社會課程(家鄉文史)及生活 環境有密切的關連,讓學生有整合的學習經驗,也由於課程內容,包含藝術作品都與淡 水有關,更能吸引學生的目光。 在四年級上學期六週的課程中,學生用自己的身體與感官,探索與體認原本知道但不知 名的庄仔內溪,經由匯入淡水河之處的探訪,連結到淡水河沿岸的史蹟與 歷史,進而思 考自己與莊仔內溪及淡水河的關係,以及如何為自己來改善小溪的現況,並提出藝術創 作方案,來邀請大家關心這條小溪;期間並以圖繪及文字來記錄觀察與感受的的事物。
42
庄仔內溪趴趴走
45
成果發表
小朋友透過一首詩, 透露出溪流的心聲。 壁畫,下游情景。
展場一隅
壁畫,上游情景。
最後的呈現 鄧 公國小側門圍牆上的彩繪,描繪著小朋友對庄仔內溪的觀察與關懷。
庄仔內溪趴趴走
47
過程記錄
藝術家 David Haley 透過漫步,觸發小朋友對環境的體認與觀察。
社區規劃師 黃瑞茂老師 ,介紹了庄仔內溪的現況與城市發展的關係。
文史工作者 謝德錫老師,述說著淡水的歷史。
蔡文欽 老 師 引 導 小 朋 友 思 考 溪 流 與 生 活 環 境 的 關 係
46
藝術家 潘羽祐 帶領小朋友,透過壁畫的呈現,來反應對庄仔內溪的關懷。
庄仔內溪趴趴走
49
庄子內溪 趴 趴 走 蔡文欽 鄧公國小美術老師
直到書寫發明之前,我們生活在音響空間之中,那是愛斯基摩人現在所生活的空間: 無邊界、無方向、無地平線,心之黑暗,感情的世界、原初的直覺、恐怖。在這個黑 暗的沼澤之中,口語乃是社會憲章。口語結構著心靈和音響的空間,籠罩著種族;人 性黑暗宇宙性的、不可見的建築。說話吧,好讓我看見你 1。 -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
藝教於樂,一個期望為學校藝術教育創造更多可能性的專案,開啟了鄧公國小師生在 地視野與感知,彷彿“浸入”了麥克魯漢的“音響空間”中,讓我們在教學與學習上 都有了新的意義。 竹圍工作室與黃瑞茂老師一開始就規劃了以環境為主軸方向,而恰好我們也都在新年 度的課程都已預定有環境相關的課程,因為在「鄧公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舉要」中就 包含了環境的議題,先前各年級也實施過類似的單元;當時筆者任教的是四年級,主 題為「我在那裡」,內涵是「行動探索週遭的環境」,範圍包含了「心理與生理情 境」、「時間與空間」、「地理經驗(學區)」、「學校、河流、區域」…等等,符 合「山水之間的藝術遊廊」這個概念。 行走,是很平常的動作,許多小朋友是走路上學的,筆者也是,當我走在淡水的街 道,感受到在台灣多數道路的規劃設計特色,似乎只考慮汽機車的使用,行人的需求 多半未納入考量。因此行人走在馬路巷弄中,常須與車爭道,即使有騎樓也常被機車 或攤販商家佔據了通道,小朋友上下學時,就常要走在車陣中,不但車子與行人互相 閃躲,身高越小的孩童,呼吸到的汽機車廢氣越多;雖然走在街道上不是很方便,但 大家卻也習以為常。這樣的體驗與觀察,引發了以「行走的空間」為主題的構想。
在淡水,主要的景點與建築物周遭多有人行道,空間中的景觀各異,那在小朋友住的地 方呢?給行人走的是怎樣的空間?如果由小朋友來規劃設計他們心目中的街道,會是什 麼樣貌?這是一開始的構想,預定透過討論各自走路的經驗、上下學的路線、經過的道 路,加上走訪學校周遭巷弄、各種街道的照片的觀察體驗,最後進行街道規劃設計,彩 繪或製作理想中的街道,呈現小朋友心中適合人行走的空間樣貌;與共同合作的藝術家 潘羽祐討論後,他對「街道」這個概念提出創作上的想法是,由學生訪談學校周邊商 家,發覺今昔之差異,並以視覺或表演形式來呈現。 這樣的構想,在課程正式實施後,有了轉變。
1.林志明(2002),《影像與傳播--閱讀麥克魯漢》。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科學類—藝術專刊。47(1)。p.43。原文來自Mar shall McLuhan, “Five Sovereign Finger s Taxed the Breath”, Explorations, no. 4, Feb. 1955, in Explorations in Communication, op. cit., p.207
48
庄仔內溪趴趴走
51
在竹圍工作室的安排,以及羽祐的協調聯繫、學校周邊街道實地勘查下,學生預 定與英國生態藝術家大衛‧哈利(David Haley)、淡江大學黃瑞茂老師、以及文 史工作者謝德錫老師,進行學校周邊的實地探訪,為之後的創作建立一些經驗。 在預定的區域中,約有四分之一是包含了溪流與田地,而不純粹只是街道。
由發現→覺察→關心→期望 →有所行動→促成改變…
英國生態藝術家大衛‧黑利(David Haley)與小朋友進行的活動,令我印象深 刻。在活動前與他進行了一次行前會議:David是個相當親切的老先生(其實不太 確定他的年紀,只是鬍髮灰白,看起來應該爺爺級的),一開始黑利將他已在英 國進行過數次「漫步在荒地」的計畫略作說明,計畫重點是他將當地居民視為專 家導覽者,在共同行走的過程中會討論到人類活動、動植物生態、自然與城鎮環 境等問題,黑利希望能描繪、創造出一個適合人類與自然生態共存的環境。對於 接下來的課程,黑利在了解鄧公國小周邊的環境與學生年齡、人數後,建議仿照 在英國實施的模式,由他扮演一位來自英國的客人,請小朋友扮演主人,帶領他 認識鄧公附近的動植物生態。 一開始,黑利向小朋友介紹他自己以及此行的目的,希望大家等一下能多利用眼 睛、耳朵等感覺來幫助他,並且用紙筆來作記錄,因為這樣印象比較深刻。 出發了!走到穿堂前看到世界地圖,黑利問小朋友知道英國在哪裡嗎?在小朋友 一陣胡言亂語之後,黑利指出了英國的位置。 走到東側門田地,黑利問小朋友這裡有小溪嗎?聽到什麼?看到什麼?聞到什 麼?之後請小朋友描繪他們看、聽、聞到的東西。 走到馬路旁的小溪旁,黑利問,這裡有水嗎?想不想下去玩,為什麼?乾淨還是 髒的?為什麼? 來到緊臨大樓的小溪旁草地,黑利問,有看到小溪嗎?有看到草地嗎?草地中有 動物嗎?有同學住在這裡嗎?若是住這兒,希望草地留在這裡嗎? 繼續往上走,來到溪邊的菜園,黑利問,這裡有什麼?有什麼植物?有昆蟲嗎? 大家把看到的畫下來。 回程沿著原來的路線回來,在東側門田地入口再次停留,黑利說,今天謝謝大家 帶著他看了許多好玩的地方,希望大家能珍惜這些自然的資源。
50
庄仔內溪趴趴走
53
「媒體即訊息」這句來自傳播學者麥克魯漢話語,在環境議題作品上來說也是適用 的,被選用來表達想法的視覺藝術媒材與呈現場所,就可以包含了許多意義。在討論 作品的形式時,曾討論過在溪流旁創作的可能性,考慮四年級學生的能力,以及期待 小朋友的作品能更多人看見,給予“促成改變”更多的契機,選定了小朋友較能掌握 的壁畫形式,彩繪在鄧公國小東側門圍牆,那兒在上下學時有很多家長與小朋友會經 過,期待它們會被看見。
吸 納家庭排放水的庄仔內溪
溪旁的廁所
這樣的模式,對小朋友來說是新鮮的,不只是因為他是外國人,也因為這樣的情境設 定,讓小朋友有了“任務感”,對一位教師來說,這種模式有一點反轉了平常教/學 的關係,但實際上透過活動過程中的問答(不是傳遞知識)、觀察感受,小朋友所感 知道的事物,絕對比透過照片與文字來得多很多,讓平時多半經由課本與教師口中來 學習的學生,有了一次全新的學習體驗。 黑利的活動讓我的眼睛一亮,心中冒出「對啊!這個策略用的好!」真是“以學生為 主體”的最佳註腳。接下來謝德錫老師的課程,除了讓師生了解以往鄧公聚落與淡水 老街的關係,更獲知了學校旁的溪流叫做「庄仔內溪」(第一次知道!);黃瑞茂老 師帶領小朋友觀察庄仔內溪,與溪旁房子的關係,更了解了從以前就把它當作排水 溝,所以才會把廚房廁所蓋在靠溪旁,哇!大開眼界。
與本校合作的藝術家潘羽祐活力十足,像是小朋友的大哥哥,在他的引導發想、互動 討論下,帶領小朋友將親自觀察到的溪流,加上想像與期待,轉化成牆面彩繪,對小 朋友來說,是一次相當難得的經驗;另外,在教學過程中,實施班級導師林芳芝老師 提供了許多協助與建議,如調課、通知連絡、製作感謝卡片之外,並給予了提早確定 教學內容以便與其他領域課程配合的意見等,很高興芳芝老師提出了在下學期加入以 庄仔內溪為主題的童詩創作課程,引出了此課程結合社會、自然、語文等領域教學, 發展成本課程的思考。 現今學校中的教學,多以知識教導為主,學習文字、數學等符號、邏輯思考為主,雖 說也有音樂與視覺藝術的接觸,唯所佔比例不多,總的來說,不論是教學內容與方 法,學生透過文字符號的認識而學習到的間接經驗仍是比較多的;在「藝教於樂II—山 水之間的藝術遊廊」課程中,學生得以暫時放下文字的描述,直接到環境中去感知, 與不同的人互動討論,在戶外創作並與接受他人的回應。運用視覺、聽覺、嗅覺,在 麥克魯漢的「音響空間」 2 中,他們所獲得的經驗是較全面的,比起光是透過圖片與口 語或文字說明,更能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經驗。「藝教於樂」透過藝術的學習,證明了 社會資源介入學校的教學是可行的,只要藝文團體有想法,教師有意願、再加上獨特 的藝術家或其他專業人士,必定可以創造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
學校的藝文教育資源有限,透過外部社會資源,引介藝術、文史、社區規劃等專業資 源的加入,深化了課程與教學內涵,這是無法由教師一人獨自完成的,資源的引入極 具正面的效益。 原先規劃課程的主題是「街道」,但在三次“專業課程”中,不約而同的都觸及與討 論了學校旁,以為只是臭水溝的小溪—庄仔內溪。經過數次討論後,羽佑和我都同意 將主題從「街道」轉換到「溪流」。而對於後續課程,活動的內容也逐漸清晰;透過 線上的討論,敲定了接下來課程的目標:由發現→覺察→關心→期望→有所行動→促 成改變…。羽祐將接下來的二堂課整合成一個單元:「我家門前有小河」,透過照片 再度回顧行走過的庄仔內溪,再次觀看小溪的現況。讓小朋友討論他們眼裡看到的小 溪,例如:一條本來清澈的小溪為何變得如此混濁、居民生活與小溪的關係、小溪周 邊的建築物、動植物。是否有改善的方法,以及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2.借用了在麥克魯漢的傳播理論中相對於「文字—視覺空間」的說法,「音響空間」是以聽覺為主,其他感官為輔的狀態,參見林志明(2002),
52
《影像與傳播--閱讀麥克魯漢》。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科學類—藝術專刊。47(1)。 庄仔內溪趴趴走
55
穿梭巷弄 的 學 習 者 潘羽祐 藝術家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這樣一個非淡水在地的藝術創作者,被期待能夠進入 校園“提供”小朋友另類的學習,這是一個有趣的開始。因為,我這個“提 供者”卻在過程中成了收穫最多的學習者。當我接下這個工作的時候,我原 先以為是透過藝術家個人的觀點去引導小朋友認識他們自己的生活環境,再 介紹一些藝術創作的表現形式,讓小朋友透過各種創作手法,呈現“個人” 觀點,作為目標與成果。但實地的去了解與認知以後,我才發現預設似乎過 於簡單而且狹隘。在課程裡頭,我所擔任的角色,除了是要指導小朋友以 外,最重要的是與學校老師共同的構思課程的軸心,安排成果的呈現方式。 更要串連在地的文史資源,或是安排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適切的連貫在教學之 中。也因此,我成為了收穫最多的學習者。 在開學之前,竹圍工作室安排了本次計畫所有的藝術家與淡水、鄧公、水 源、中泰四所學校的老師見面,互相針對本次的課程大家溝通交換意見,藝 術家們也一同前往四所小學探訪,了解其在淡水的位置與地貌,學校老師也 分別介紹了各校的教學型態與人文特色,更表達了對於藝教於樂課程的期待 與目標。在這個過程之中,藝術家各自選擇自己投入教學的學校。而我選擇 了鄧公國小,一所美術教學相當完善的學校。 鄧公國小,位於淡水鎮新興發展的街廓裡,除了百年歷史的鄞山寺,街道上 的公寓與社區大樓都是近一、二十年才逐一興建,所以大部分的居民在這 個區域的仍是新住民,對於此區域發展的人文歷史與地域特色並非完全的了 解;小朋友在學校裡,若無專門的課程教學,將無法深刻了解到自己生長環 境的發展變化。
54
在幾次的開會當中,鄧公國小教授藝術與人文的蔡文欽老師,對於山水之間的藝術 遊廊的課程也有了設定目標,他希望能透過小朋友的通學路來設計課程,介紹最貼 近小朋友生活的環境面貌;對於這樣的方向我也是非常地贊同。之後,我便請文欽 老師帶我實地走訪一趟小朋友的通學路,針對路上的環境與人文面貌,不同區域住 宅形式的變化、生活型態逐一觀察。文欽老師還特別指出一些通學路的動線,對小 朋友的影響。例如,停滿機車的騎樓會讓小朋友上下學時都很不方便,有時還得走 到大馬路上;通往市場攤販較為密集的路上,小朋友比較會受到吸引而駐足停留; 蜿蜒狹小的巷弄,比較容易成為安全的隱憂。在這一次的走訪裡面,我特別注意到 小朋友對環境觀察的視野,例如巷弄裡的樓房頂的天際線、圍牆後方鮮為人知的畸 零地、街道上植物綠地的分佈位置、以及流經鄧公國小旁的大水溝。這麼多的素 材,如何將其以有趣的方式來規劃一整年的課程,這一開始也讓我傷透了腦筋。 雖然,與文欽老師有了初步的共識,我們將透過鄧公國小周圍的地圖,來讓小朋友 找出自己住家的位置,透過空照的視野來引導小朋友聚焦在自己生長的區域,進而 了解其成長環境的發展脈絡。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但是我總覺得課程的脈絡欠缺 一個主體性,來串連整個課程的延續。從通學路上的觀察我與文欽老師也做了相當 的功課,即便我請教了在地的文史老師,老實說並無具體的幫助,因為這個社區發 展較為年輕,在早期這裡都還是一大片農耕地,除了早期農業社會的人文面貌。實 在是很難可以跟小朋友現實生活有更密切的關聯。
庄仔內溪趴趴走
因為有著共同對土地的關懷,而讓課 程的教學者與小朋友有著更和諧的牽 繫與學習的動力。
59
在之後的工作會議裡頭,我便與本計劃的主持人之一, 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黃瑞茂老師,敘述了鄧公國小將 操作的方向,與目前課程安排中遇到的難題。這時候他 便告知我,或許我們能以鄧公國小旁的大水溝為主軸來 延續發展我們未來的課程。 鄧公國小旁的一條不起眼的水溝,它流過學府路與鄧公 路的交界,包容這個區域過去與未來的發展。這條水 溝,其實有個與城鄉發展相互依存的名字,這個名字雖 然沒有使人雋永的詩情畫意,卻有著土地關懷的溫情。 “庄仔內溪”,一條從陽明山系虎頭山水源溪分流而下 的蜿蜒小溪。它流經上游,灌溉了山林與農地;它流經 了中游,成了家家戶戶門前的小溪,大家在那遊憩、釣 魚;它流經了下流,潛入了地下,成了下水道,吸納了 各個家庭的排放廢水,最後流到淡水河的出海口。這樣 的一條小溪,承載了城市發展的歷史斷面,實在是很豐 富的環境教育題材。 因此,我跟文欽老師重新踏訪了小溪。尋找溪流與街道 與城鄉發展的接合點,重新凝聚庄仔內溪的價值,希望 能透過這樣的課程,讓小朋友產生對環境關懷的意識, 就從認識臭水溝原本是一條有名字的溪流開始,慢慢的 理解自己成長的環境背景。也希望能在這次的教學裡, 創造一個有別以往的教學模式。讓文欽老師能在未來的 美術教學裡,能融入在地的生活探尋,也能讓小朋友在 學習裡能更貼近自我的生活。
最後,我要談到的是,雖然在課程裡,我所扮演的是一個協調者與規劃者。 卻也因為這個機緣,讓我學習到不同的角色所產生的教學趣味,我接觸到任 教十幾年的國小美術教師、大學裡建築系教授、淡水在地的文史工作者。他 們皆生活在淡水這樣一個美好的地方,同樣對此地有著深厚感情,卻因為背 景的不同,對淡水有著不同的解讀。一個是極盡本分於學童的美術教學,落 實在地小朋友的美術教育、一個是盡其力規劃與述說淡水的美好,想讓淡水 這個地區的美更為純粹。一個是修復與延續淡水歷史的發展脈絡,不想因為 觀光消費的衝擊,而讓淡水的街道風情與人情味被沖散了。另外還有一位英 國的環境藝術家大衛‧黑利,他的對人及對土地的和善,不僅讓我也想跟著小 朋友一起叫他一聲「茶葉哈雷」爺爺,他和我一樣都是淡水這片土地的外來 者,但他卻是很溫和的對待這個區域。他的觀點讓我理解到,藝術家對土地 的關懷應該更實際而溫和的,而非矯情的誇大一切。透過散步,簡單的紀錄 操作,小朋友對環境的認識就能有深刻的體驗。這樣的教學模式與操作,的 確也讓我在藝術介入與教學上有著更深刻的體會。 或許,藝教於樂的課程並非是透過精心設計的教學模式來呈現教學的目的, 也不是讓小朋友在怎樣輕鬆愉快或玩樂的情境中學習到什麼,更不是要去強 調教學目標的完整性。而是,透過不同背景的教學者,謙虛的面對課程與小 朋友,跟他們一起學習。很幸運的,山水之間的藝術遊廊的課程,因為有著 共同對土地的關懷,而讓課程的教學者與小朋友有著更和諧的牽繫與學習的 動力。試著想像,或許哪天我再度從淡水的街上穿越時,小朋友的笑聲,與 參與教學老師們的講課聲,依舊持續在我耳邊迴盪繚繞著。
58
庄仔內溪趴趴走
61
水源國小
水源的生命空間
水源溪
主要師資 杜守正 水源國小老師
王德瑜 藝術家 【水源國小】
水源國小位於大屯山下五虎崗的第三崗風景秀麗,這次以將近一年的時間 引進不同面向的藝術家進到校園的課程中,透過孩子與土地的對話、大自 然的對話、科技的對話,更與自己的對話,以藝術為媒介,重新讓「水源 的孩子」與「社區環境」建立情感的認同關係。因為身體參與,激發主動 探索的精神;培養表達、溝通、分享的能力;實踐的知能(動手做)、增 進規劃、組織、分析的能力。不僅讓學生更喜歡上這門課程,了解不同方 式的創作表現,從中打開了孩子們的視野,並鼓勵與參與的藝術家互動, 期待讓孩子的學習有不一樣的廣度體驗。
60
水源的生命空間
63
操作地點: 課程設計概念:
課程概要
水源國小 北 新 路 登
輝
大
道
課程主題:「水源的生命空間」 文房四寶的地理位置,水源的孩子像一張紙,行走在水源這片天地裡,以大 屯山為筆架,虎頭山為筆,教室當墨條,操場為硯台,沾著水源溪的泉水, 在水源揮灑出每個人的天地。 水源國小位於大屯山下腳下五虎崗的 第三崗上,自民國7年建校至今已有 90 年的歷史,目前全校共有11班,學 生有218人。校園風景秀麗,有3棵 百年老樹與紅屋頂校舍相映成輝。校園中很自然的融入在地的藝術課程,學 生孕育在人文自然的環境中,快樂的 學習成長。這次以將近一年的 時間引進不同面向的藝術家進到校園的課程中,透過孩子與土地的對話、大 自然的對話、科技的對話,更與自己的對話,以藝術為媒介,重新讓「水源 的孩子」與「社區環境」建立情感的認同關係。因為身體參與,激發主動探 索的精神;培養表達、溝通、分享的能力;實踐的知能(動手做)、增進規 劃、組織、分析的能力。不僅讓學生更喜歡上這門課程,了解不同方式的創 作表現,從中打開了孩子們的視野,並鼓勵與參與的藝術家互動,期待讓孩 子的學習有不一樣的廣度體驗。 水源國小所屬的水源里舊時稱作水梘頭庄,早在清光緒年間就已形成聚落社 區,學校周邊有著豐富的自然與人文資源,而此次的計畫定位在「人與空 間」的關係上,這空間當中即包含著自然與歷史人文空間,因此包括校園空 間與環繞校舍的水源溪、土地廟以及附近的歷史建物與社區例如:瓦窯坑的 水源頭、土地公廟、虎尾寮形式的陳家古厝、養鹿場、水源橋下的淡水湧泉 口、天元宮…等,都成為可資利用的資源。事實上這些地方本就是水源孩子們 的生活空間,只是他們未必曾深入探查、了解,因此在這一學年的課程中我 們計劃儘可能讓孩子們離開教室,親自拜訪這些地方,以親身行過、看過、 摸過而感受到自己與生活周遭環境的緊密關係,並將體驗到的感動以手邊最 方便、簡易的素材例如花瓣、落葉、枯枝,泥巴、石頭、水;或者文字、塗 鴉、照片,歌唱、行走、飲食記錄下來,不論以看得見或看不見的形式;也 不管是留下作品或留在心理,相信都比在教室中聽課看圖片、想像教室外的 世界來得深刻有趣。
62
「創造事件」是一個重要的想法,事件是令人驚喜(或驚訝、驚嚇)的、刺激而 戲劇化的、突發的、短暫的、令人印象深刻、餘波蕩漾可以延續發展討論的, 但是它在課程設計中必須被恰當的隱藏,否則孩子們在高潮起伏(或動盪不安) 的課程行進中將無法靜下來學習。事件包含了時間、地點、人物以及活動,當 然所有這些元素都是有別於一成不變的日常生活,於是才會令人印象深刻甚至 觸動人心。因此在課程設計上我們儘可能利用學校周邊的自然與人文空間,帶 孩子到現場,以藝術為媒介,設計一些特別的活動,並將之記錄下來,希望因 此而能讓孩子們體驗到自己生活在「水源的生命空間」。 學習目標是回到自己、把自己變成一張透明的地圖 ■ 人 與 大 自 然 : 透過身體參與,激發主動探索的精神;培養觀察的能力。 (能以整體的觀點看待自然) ■ 人 與 科 技 : 培養人在運用科技與資訊的能力,主體在 人而非科技;培養 表達、溝通、分享的能力。 ■ 人 與 自 己 : 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增進自我與家庭的瞭解; 培養實踐的知能 (動手做);增進規劃、組織、分析的能力 。 ■人與社區環境: 認同以社區為基點,向下紮根再擴展到社會的觀點;能身體 力行,瞭解本地文化。
課程設計與呈現: 「水源的生命空間」──課程內容與活動大致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屬於自然 空間,包括了校園:水源國小的文房四寶、校園裡的地景藝術作品、水梘頭的 意象作品竹迷宮以及許願樹;水源溪探查:溯溪活動、由藝術家林其蔚帶領的 水源橋下的「音腸」作品以及關於水源溪的陶版製作。 另一部分則屬於人文、歷史空間:包含了校園裡的噪音作品(教室內以及教室 外)、心靈地圖拼圖作品以及立體的心靈地圖製作、土角厝製作、改編校歌與 錄製CD的計畫;瓦窯坑探查,造訪瓦窯坑的水源頭以及週遭自然環境、認識 陳氏祖屋的「虎尾寮」建築、養鹿場等,並以沿途拓印的方式記錄;天元宮 「音腸」作品、賞櫻花、泡茶與歌唱活動。 兩個部份的課程進行過後或者有留下實質作品作為展出成果,或者僅是以動 態、靜態影像及文字圖像做為記錄,不管怎樣,小朋友們將於展出前兩週進駐 淡水老街中正路298號空間現場,親手佈置自己的作品與展場。
水源的生命空間
65
成果發表
杜老師邀大家來泡茶 展 場一隅 成果展演
展場佈置
64
水源的生命空間
67
一張地圖,《我和我的紀念物之間》
探訪瓦窯坑
過程記錄
以 自然材料在自然環境裡創作 探訪水源溪
記憶書製作
噪音藝術家林其蔚帶領小朋友,進行水源國小版本的「音腸計畫」,在迴音與噪音中, 興奮、好奇與奇妙的感覺,慢慢地散發 出 來 。
66
立體《心靈地圖》製作
水源的生命空間
69
水源的生 命 模 式 杜守正 水源國小美術老師
緣起 「山水之間的藝術遊廊」這個將近一年時間所進行的活動課程, 當時對我而言是一個期待嘗試的課程。透過「竹圍工作室」這樣 的平台,從暑假時成員的認識、相關主題的討論、各校即將進行 課程的分享與整合、各校配合藝術家的協調與配對等等,引進了 不同面向的藝術家進到校園中,不僅讓學生更喜歡上這門課,也 了解不同方式的創作表現,且經由不同的方式體驗在地自然資源 與藝術結合的模式,從中打開了孩子們的視野、培養孩子們對在 地的關懷。當然在過程中與參與藝術家的互動,也讓老師的學習 有了不一樣的廣度體驗。
與藝術家的配對與相遇 在討論哪些藝術家搭配哪個學校的當時,不只針對藝術家的專長 及意願,為了更了解各校的環境及情況,各校也提出初步課程規 畫的內容,並與大家分享討論;更在「竹圍工作室」細心的安排 下,到各校實地探訪瞭解,最後再協調出與各校搭配的藝術家。 不只如此,與本校搭配的藝術家──王德瑜,在尚未確定名單之 前,就曾自己走訪水源的社區。我認為,因為這樣的緣故,接下 的相關課程與討論,她很容易就進入狀況,我們的對話討論也比 較容易達成共識。
68
課程主題的討論 一開始我們的主題以流過學校後面的「水源溪」為主軸。它是一條 灌溉的小溝渠,源頭在大屯山腳下的水源橋,距離學校約八百公 尺,這個從石頭縫冒出的泉水終年恆溫,冬暖夏涼。過去,我在課 程中就已經有相關的課程,透過這次與藝術家的討論,將「水源溪 的生命空間」改為「水源的生命空間」,並將課程內容與活動大致 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屬於自然空間:包括了校園:水源國小的文 房四寶、校園裡的地景藝術作品、水梘頭的意象作品竹迷宮以及許 願樹;水源溪探查:溯溪活動、由藝術家林其蔚帶領的水源橋下的 「音腸」作品以及關於水源溪的陶版製作。另一部分則屬於人文、 歷史空間:包含了校園裡的噪音作品(教室內以及教室外)、心靈 地圖拼圖作品以及立體的心靈地圖製作、土角厝製作、改編校歌與 錄製CD 的計畫;瓦窯坑探查,造訪瓦窯坑的水源頭以及週遭自然 環境、認識陳氏祖屋的「虎尾寮」建築、養鹿場等,並以沿途拓印 的方式記錄;天元宮「音腸」作品、賞櫻花、泡茶與歌唱活動。希 望透過這些活動課程,期待水源的孩子像一張 紙 ,行走在水源這 片天地裡,以大屯山為 筆架 ,虎頭山為 筆 ,教室當 墨條 ,操場 為 硯台 ,沾著水源溪的 泉水 ,在水源揮灑出每個人的天地。
課程中擦出的火花與調整 雖然在前置的過程中,我與德瑜的相關討論默契很不錯,然而,在 課程實施過程中,才是真正考驗與欣喜的時刻,時有讓人眼睛為之 一亮的情況、也有讓人擔心抓狂的心情。每次在課程結束後,我們 總還需要再次的討論與調整,這些在德瑜的日誌中多有記載。
水源的生命空間
71
遭遇的問題與反思 在課程進行中,除了我和德瑜之外,班級導師黃靖閔、竹圍工作室 的專案執行雲賓也會在場、有時還有寫論文的屏東師大研究生一起 參與紀錄,若再加上文史課程的謝德錫老師就更加熱鬧了。現在回 想起來,覺得當時的孩子真是幸福,不過,要有這樣的機緣實在不 容易,除了有「竹圍工作室」這樣的平台,還要有眾多藝術家願意 投入,各校有要有意願配合的老師。因為這樣的藝術課程,乍看之 下似乎有很多額外的人力可以幫助現場的老師,其實,從一開始的 課程設計與討論、課程實施中的調整,到最後策展與成果的展演, 在在都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因此,我覺得,在校園中是否 有願意主動積極投入這樣課程的老師,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關鍵。當 然,這並不意味著其他相關的環節就不重要,只是,教學的現場如 果老師願意多些思維與投入,相信像「藝教於樂」這樣結合藝術家 駐校的方案,才能有多方的成效。 很幸運的,「水源的生命空間」這個將近一年的課程,透過孩子與 土地的對話、大自然的對話、科技的對話,更與自己的對話,以藝 術為媒介,重新讓「水源的孩子」與「社區環境」建立情感的認同 關係。因為身體參與,激發主動探索的精神;培養表達、溝通、分 享的能力;實踐的知能(動手做)、增進規劃、組織、分析的能 力。不僅讓學生更喜歡上這門課程,了解不同方式的創作表現,從 中打開了孩子們的視野,並充分的和藝術家互動,確實讓孩子的學 習有不一樣的廣度體驗。這一兩年來,偶爾在路上遇到當時的小朋 友或是家長,提起當時的活動課程,仍然印象深刻且津津樂道,對 我而言,也有了一趟更甚期待的學習旅程。
改變教室內的教學方式,老師與學生一起去生產知識的 操作模式,透過藝術的操作將看到不同學校的差異, 同時也關注於學生的差異,作為教育的核心議題,藉由 藝術介入教學將引導他們建立與他人、與環境的關係。
70
水源的生命空間
73
藝術家課 程 日 誌 王德瑜 藝術家
我們就在平日生活中「創造事件」,也不是想為了設計事件而創造 事件,所以選擇將生活中感動的經驗帶給學生。 2007年10月12日 我想介紹Andy Goldsworthy這位一輩子都以自然材料在自然環境裡 創作的藝術家給水源五乙的孩子認識,這是我們的第一堂課,我準備 了許多書面以及影像資料配合教室裡很先進的電腦、投影、現場連線 上網的設備,好像要給大學生上一堂地景藝術的理論課以至於無法進 入12歲孩子的語言系統,還好有杜老師在場,開啟了我和水源孩子 們為期一學年的「藝教於樂」課程,被教的是我,希望樂的是大家。 後來我放棄論述,決定先出去教室外面玩一玩再說,結果孩子們不小 心就做出與Goldsworthy很像的作品了,但他們似乎比較想知道我是 男生還是女生。 2007年10月19日 幾次與杜守正老師的接觸以及閱讀相關資料,原來他才是「藝教於 樂」的專家,早在十年前就已經讓他的學生們「透過藝術學習」了, 在教育界赫赫有名,我反而很期待能體驗一下他的「生命教育」 , 以及傳說中的演唱會與泡茶課。我想我們都同意將這一學年的課程定 位在:儘可能讓孩子多方體驗不一樣的上課內容與過程,讓他們對藝 術的可能性抱持開放與包容的態度,還有,希望孩子們了解到藝術是 並非離開生活面向太遠的一種表現媒材。 我希望他們開始嘗試以自己能操作的手法記錄下生活的點點滴滴。
72
2007年11月12日 因為巧遇而被我邀來執行「音腸計畫」水源國小版本的噪音藝術家林其蔚帶著小 兒子依約前來水源,在空曠的校舍頂樓,在迴音與噪音中,在興奮、好奇與莫名 奇妙之間,所有的人參與了一個前衛藝術演出,雖然也許他們並不在乎,而且所 謂的「前衛藝術」和大部分的孩子們過去或者未來可能也不會有交集,但是他們 還是興高采烈的玩了一個下午,而且確確實實的參與並創造了一個藝術事件,不 過事後遭受打擊的似乎是藝術家本人,他說:「這件作品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 區域執行演出過,但沒有一次像今天一樣…」,這讓他想創作另一件作品。 其蔚問孩子們:「為什麼『音腸演出』中斷?你們為什麼忽然都停下來?」孩子 們面面相覷,再追問,後來有人回答:「我們以為老師(指坐在場子中間一本正 經正在演出中的其蔚)生氣了…。」原來如此,可是我們本來就是要大家盡情的 吵鬧發出噪音的啊,你們在怕什麼? 同樣參與演出的導師靖敏老師疑惑問道:「為什麼做這樣的表演,請問這件作品 的意義是什麼?」,藝術家一臉嚴肅的回答:「好玩。」 2007年11月30日 林其蔚帶著新版「音腸」再度來到水源,先看過上次的錄影然後出發到天元宮以 及水源橋下做演出,這次由杜老師擔任坐在螺旋中心收放音腸的人,天元宮的寶 塔頂端回音效果令人驚嘆,杜老師甚至現場即興與孩子們玩起擊掌及發音的遊 戲。在水源橋下的水源區,因應地勢音腸成為蜿蜒的蛇形,新版的「音腸」只有 圖像沒有文字符號就讓孩子們各自表述,水聲、叫聲、迴音聲、笑聲沿著水源溪 一路傳回學校。 既然大家都已經玩開了,回到校園榕樹下,杜老師再一次帶著小朋友們各自詮釋 圖像代表的聲音,甚至小玩了一下對吼比賽,然後問了孩子們:「這樣子盡情的 大吼大叫感覺怎樣?」 有人回答:「好玩!」。
水源的生命空間
75
2008年2月22日 今天由淡水文化基金會的謝德錫老師來介紹水梘頭的歷史。為了期末在淡水老街的成果展, 我把整個「藝教於樂」的課程計畫再做一些整理和杜老師討論,課程名稱延用杜老師最早的 課程規劃只去掉一個字──水源的生命空間──內容分為自然與人文、歷史空間兩部分。 屬於自然空間的部份包括: 1.校
成果展計劃以文件展方式呈現,間或搭配以孩子們完成或未完成的紀錄作品,畢竟這 是一個過程為主的計畫,而教育也並非一個可以短期評估獲利成果的行為,重要的是 讓孩子們經歷到不同以往的上課經驗,並試著以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屬於人文、歷史空間的部份則有:
2008年2月29日 瓦窯坑探查,我們基本上玩瘋了,或者說,只要離開教室不管幹麻都好玩!
園:校園裡的地景藝術作品、水源國小的文房四寶、水梘頭的意象作品 竹迷宮以及許願樹。 2.水源溪探查:溯溪活動、水源橋下的音腸作品以及關於水源溪的陶板製 作。
1.校 園:校園裡的噪音作品、歌唱與錄製CD的計畫。 2.瓦窯坑探查:計畫造訪瓦窯坑的水源頭、認識陳氏祖屋的「虎尾寮」建築、養鹿 場等。 3.天 元 宮:已做過的天元宮音腸作品、計畫進行的賞花、泡茶與歌唱活動等。
如果我問你(假設你是一位小學生):這學期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課?相信國 語、數學或者社會科出線的機率會遠低於校外教學或者自然觀察課;又如果我問你: 教過你的老師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位?相信代課老師或者實習老師的出線率 又會遠高於級任老師。這當然很不公平,因為校外教學以及實習老師可不是天天都有 的,而日復一日、一成不變的生活卻是常態。一個孩子,從七歲到十七歲,每天被強 制規定待坐在一張課桌椅之間的空間裡超過六小時,這樣的日子無聊的可能性當然遠 高於有趣。難怪每當下課鈴聲一響,孩子們就像發射子彈一樣從座位彈起來衝出去; 而提到休假,最高興的莫過於老師們。 還好對於水源五乙的孩子來說,這一學期,很幸運的,不但將有實習老師出現而且還 會有好幾次的校外教學。 我想幫每個孩子準備一本空白繪圖本,基本上圖文、影像以及拓印應該是最方便的記 錄工具。 2008年3月21日 天元宮的櫻花與人潮都令我震驚。上次因為「音腸」作品而來時,這裡冷清而幽靜, 所以我想像今天將在飄落櫻花瓣的樹下與孩子們靜靜的喝茶、吃茶點,聊一聊關於口 傳歷史以及家族史的事情,然後一起隨著杜老師的吉他聲歌唱,結果當然相反的,是 在熱鬧滾滾的圍觀人群與掌聲中以興奮的氣氛熱烈的進行著,這就是真實世界。 杜老師與孩子們的合唱與泡茶課是我期待已久的課程,沒有什麼比這樣子的上課經驗 更令人印象深刻了,我幫每個人都準備了真材實料的日式麻糬,有一個孩子小心翼翼 的把他那一份包起來,他說要帶回家去給妹妹吃。
74
水源的生命空間
77
中泰國小
我是大屯溪 大屯溪
主要師資 王仁甫 中泰國小老師
楊智富 藝術家
【中泰國小】
中泰國小座落在具豐厚自然資源的環境中,而大屯溪則為當地生態保護的 重要指標。此次課程設計,以藝術作為傳導媒介,希望重創人與所處環境 的新生活關係,因此向學生提出「假如我是大屯溪」的主題想像。課程以 誘發學童對自身周遭環境的認識發出,在人與人、人與自然的交流經驗 中,涵養人與生態平衡的生活意識,一是對中泰這個微型學校藝術教育資 源不足的直接補強,另一方面也是擴充計有生態教育的方式,提昇整體教 育能量。 「假如我是大屯溪」鼓勵學生轉換人與溪流主客的角色對換,設置作品於 大屯溪上游水面、水中、水底及岸邊環境,營造學生與大屯溪自然對話, 思索人與自然的交互關係。為了教育學生環境保護意識,創作媒材的取用 強調不危害自然環境為前提,以建構更完整全面的生態教育觀,實踐在生 活的每一個面向上。
76
我是大屯溪
79
課程概要
操作地點:
大屯溪
淡 金 路
中泰國小 萊爾富
聖約翰科技大學
課程設計與呈現:
課程主題:「我是大屯溪─大屯溪探訪及自然生態裝置藝術計劃」 中泰國小位於台北縣淡水鎮與三芝鄉交界處,地勢緊鄰大屯山系,學校 坐落於大屯溪旁的半山坡上。周邊自然環境生態豐富,大屯溪之北勢 子橋邊設有人工溼地保護區,並配合自然生態工法建造人工堤防。平日 氣候溫暖潮濕,學區內花木扶疏、鳥叫蟲鳴,且學區範圍遼闊,戶落散 居,過去有人口老化及年輕一代外流的問題,但今日已逐漸有改善回歸 之現象。 中泰國小位處偏遠地區,多元的資訊刺激相較都會學校來的薄弱,連同 影響到整體的教育資源明顯不足,學校更無專職美術背景出身之教師, 進而影響藝文教育的發展。然而分析其地域屬性,由於位處自然生態豐 厚的環境中,自然涵養出社區居民及學生樂天知命的生活觀,加上近年 來學校與家庭互動綿密,普遍家長學歷亦逐年提高,對子女的教育態度 及教育期待盼能有積極性的改變,因此,如何有效地結合地方生態環境 特質,並建構擴大補充學校的藝文教育功能,便成為本案策劃理念之首 要前提。 中泰國小坐落在具豐厚自然資源的環境中,大自然無疑是最好的教育素 材。而隨著人類對於生態環境保存、優質生活的提昇乃至於到人為破壞 的反省意識等,不啻是現代人所必須面對的問題。因而將藝術視為傳導 媒介,重新創造人與所處環境的新生活關係,便成為藝術介入空間時所 關注探討的常見課題。故針對社區居民及學生身處大自然的空間,如何 引導誘發先對自身周邊環境的認識開始,再藉由藝術創作的手法,強調 合作發想、共同參與,在人與人、人與自然的交流經驗中,重新涵養人 及生態平衡之生活意識,一方面是對於學校藝文教育資源不足的直接補 助,另一方面也是擴充既有生態教育的方式,提昇整體教育能量。
78
鄰近學校的大屯溪,北勢子橋邊的人工溼地為行政院辦理生態工法博覽會時 所設立,而大屯溪兩岸更採用自然生態工法之設計建造人工綠溪堤,故思索 充分結合既有資源,並關心生態永續經營的核心意義,是本案所積極策劃的 理念期許。 大屯溪為當地生態保護之重要指標,對於建構環境教育的涵養也可化約在探 討大屯溪相關的議題上,而此策展理念以學生提出的切入點『假如我是大屯 溪』為發展基礎,進一步引導學生轉換人與溪主客間的角色對換,鼓勵學生 以大屯溪為本位的發想主軸,設置創作作品於大屯溪上游周邊,範圍含括水 面、水中、水底及岸邊等溪域整體環境,並輔以配合展出當日的藝術表演行 動,營造學生與大屯溪的自然對話,思索人與自然的交互關係。其中亦為教 育學生環境保護意識,創作媒材上的取用強調不危害自然環境為前提,以建 構更完整全面的生態教育觀,實踐在生活的每一個面向上。 課程設計概念: 中泰國小在既有課程上,配合社區總體營造逐步發展「大屯溪生態」的校本 課程。課程規劃包含溪流印象、濕地觀察、有機蔬菜等體驗活動,而此策展 主軸之考量也架構在這樣的基礎,試圖延伸美術課程的教學方式,前置以靜 態講解的教學課程為主,建立學生對於公共藝術及藝術介入空間等相關議題 有初步的認識,再進一步鼓勵學生以更實質的動態參與行動,將合力創作的 藝術作品、表演介入在所關懷的生態空間中,達成全面性的學習體驗。 此案創作作品共計六件,包含五件設置作品及一件表演作品,創作展出地點 選擇以大屯溪上游水域流勢及岸邊為主,經由分組學生彼此間的激發對話, 歸納出六件作品的創作面向。五件設置作品命名分別為大屯溪的旅行箱、大 屯溪的守護神、大屯溪的彩虹衣、大屯溪的保護傘及大屯溪的健檢鏡;而表 演行動作品則為大屯溪的生命力,換句話說,在回應大屯溪環境的關聯性 上,扣合大屯溪相關生態屬性的面向,作為創作作品切入的聯想。上游區域 為進入台灣海峽的起始,猶如即將進入旅程前的準備狀態;人工溼地的設置 及維護,需要可靠的看守神靈;伴隨陽光映照溪流的水氣,幻化天空的彩虹 成為地上的彩虹衣;水中小魚、岸邊小動物、陸上昆蟲悠遊生活的場所,可 建立互動關係的保護傘;水域生態的維護,就像母親養育子女般的子宮,需 要關心和健康檢查,而人與自然的生活對應,藉由肢體表演的接觸,正是生 命力相互對照的展現。
我是大屯溪
81
大屯溪的健檢鏡 大屯溪猶如一個慈愛的母親,在身體子 宮內養育著無數的小生命,然而我們平 時卻經常忽略而沒有特別注意,故我們 以幸運草造型的吸引鏡及各式觀察鏡, 散落放置在溪水中,就彷彿是醫生在對 母親及孩子健康檢查的儀器,幫助我們 觀察潛藏水底的豐富生命並預防疾病,
成果發表 大屯溪的彩虹衣
共同和大屯溪這位母親一起努力。
伴隨陽光映照溪流的水氣,往往 能成為天空的驚奇,因此若能幻 化天空浮現的彩虹橋成為大屯溪 最美麗的彩虹衣裳,我們將更懂 得用愛護的眼睛來看待大屯溪。
大屯溪的守護神 人工溼地的設置及維護,需要可靠的大 屯溪看守神靈,其結合鳥及魚複合體的 神祕形象,隱約潛藏在水底下保護著這 塊土地,然而之所以擁有如此神力,源 自於一顆純淨明亮的雛型,即人類與大 屯溪生態環境相互依存的心。
大屯溪的小竹屋 大屯溪生態豐富,其水中小魚、岸邊小動物、陸上昆蟲 等共同生存悠遊在這片溪域,藉由現場環境媒材搭建的 竹橋所連接之小竹屋,將可作為人類餵食吸引周遭生物 的最佳觀察場所,也是創造溪域生物間更豐富的互動聯 結,幫助我們瞭解大屯溪彌足珍貴的重要性。
80
大屯溪的旅行箱
大屯溪上游區域為流向進入台灣 海峽的起始,猶如即將踏上旅程 前的準備狀態,在展開旅程前, 大屯溪攜帶的旅行箱該準備什麼 東西、又該以何種心情來面對未 知的旅遊處境?而一條溪能夠擁 有豐富生態的延續,無非是奠基 在最源初的上游起始,人與自然 生態共存之平衡,也是建立在對 上游區域的積極保護。
85
過程記錄
身 體律動
84
提案討論
開始製作
我是大屯溪
87
我是大屯 溪 和中泰國 小 的 孩 童 一起玩裝 置 藝 術 楊智富 藝術家 鄉愁的動力 第一次到中泰國小的感覺是位置偏僻、校園嬌小。 因為小,所以原本胡校長說的即將拆建的教室樓層很快就參觀完畢!校長看我 們意猶未盡提議到學校附近的大屯溪走走──那裏有學校認養的人工濕地,學校 也規劃訓練學生成為小小河川生態導覽員。真是幸福的場域! 說是「附近」,卻是地勢陡峭,不太好走。步行得走十幾分鐘,回程上坡就更 費力了!這意思是除少數就住在溪邊的學生上下學走這一條路徑外(陰雨天除 外),平常時是不太會有人走動的(採劍筍的居民除外)。雖是如此,我卻非 常喜歡這一條小徑。 有溪流、溪流邊有人工濕地,確實是十分豐富的生態環境景觀。走在溪畔,看 著人工工法整治的蜿蜒河道、河道上被照顧挺拔的樹道、樹道下的人行步道與 樹蔭下的石桌椅,一副悠閒寧靜、生氣靈動的空間氛圍。而我的潛藏內心多年 的「鄉愁」卻蠢蠢欲動、汨流而出。我在心裡告訴自己「一定要在這裡做些什 麼計劃」。所以可以這麼說,和中泰國小的結緣,先是校長主動找來的,因此 有了短暫的「藝術家駐校計畫」,而參與「藝教於樂」,提出「大屯溪」做為 計畫場域可以說是我「主動爭取」得來的。 在水面上、河岸邊處理裝置藝術難度不低,2002年我策展過的「第一屆公共 藝術節」在大湖公園有過經驗:湖面水位的漲退、飄忽不定的風向等因素對藝 術團隊而言都已經構成難以捉摸、挫折頻傳的挑戰,更何況是一條生機蓬勃的 「野溪」!──而且,「藝術團隊」不再是藝術經驗豐富的專業藝術家,而是一 群小學生──所以,在一開始我就已有心理準備,也做了些因應上的打算。
86
我是大屯溪
89
一個教學計畫衍生三個展覽
陽謀和幫手
在進行課程規劃之前,又出現兩個「任務」需要一併預先構想而且融入 課程規劃中:一個是作品在大屯溪現場裝置展覽的同時,需要有作品參 與在「淡水藝術街坊」的展場和其他三所學校共同展出──這是屬於「藝 教於樂」這個大計畫原有的構想;另一個任務則是中泰國小胡校長的 「希望」──小朋友參與計畫的「成果」可以在應屆畢業生的畢業典禮時 「在學校展出」,讓來賓和家長一起欣賞到這些小朋友的美麗作品。這 兩項任務表示這個計劃必須同時處理「三個」展覽。原因很簡單,在大 屯溪預計製作的作品屬於暫時性的「現場裝置」,作品離開了現場就必 然失去作品的「原汁原味」,不可能「原貌」移展!
一、幫手: 教學上的幫手學校有仁甫老師和淑芬老師協助,對於我們這種「外來者」而言,沒 有他們的提醒和潤滑,在有限的時間內是無法和學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係和教學 品質的。而事實上在第一堂課上課前淑芬老師就提出既然要帶學生到大屯溪做作 品,是否應該先帶學生到溪裡玩一玩的「建議」?對我而言在後續執行這個計畫上 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是的,就是帶學生到溪裡去玩,就如同我的「鄉愁」不也 正是離開田野過久,那份幽微卻深刻的回歸的心思嗎?所以第一堂課就變動課程流 程和學生到大屯溪去玩。這一堂課小孩大人都玩玩得很開心。至於畢業班班導仁甫 老師則成為我的自始至終的計畫夥伴,一起當學生的勞工、一起為展覽需要的器材 張羅、搬運石頭等等軟工和粗活------
雖然我處理過還算不少的展覽,每個展覽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難題和挑 戰,我心裏有數,這次計畫也許可說是「藝術家駐校計畫」的擴充版, 相對於過去那些計畫的「規模」算是小型的,可是可以預知的難題和挑 戰卻絕對不會比先前的策展案例少!況且,「藝教於樂」的基本精神根 本上並不強調策不策展、展不展覽,核心課題是在「教學」──換句話 說,教學是主軸,策展則是教學過程的自然衍生品──實在是複雜多多! 所以我需要找「幫手」和教學態度上的「陽謀」。
88
校外幫手有陳信甫老師幫我帶領學生以「大冠鷲」的視野從大屯溪源頭翱翔到河 口,這也提供了「我是大屯溪」這個主題概念的發想與強而有力的立論點。身聲劇 場的團長忠良老師則再次帶著學生到溪邊尋找、感受和演練河川的聲音,幫我在引 導學生創作發想與作品製作的落實上都能回歸到「大屯溪」做為主體意涵,先行打 開了孩童在認知和體驗上的任督二脈。除課程表定的師資資源外,我又邀請到北藝 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的研究生曾建霖,協助我作品製作以及相關佈展與作品影像 紀錄等作業──而建霖的優異表現為這個計畫增添難以取代的、令人驚豔的成分。
我是大屯溪
91
二、陽謀: 過去幾年參與「藝術家駐校計畫」的實務經驗讓我理解到「我是大 屯溪」這個計畫對於小學生而言其實是「過重了」──也就是學生承 擔不了這個主題╱課題。承擔不了的結果就是不了了之或是因陋就 簡、草草收場!我當然不願見到這樣的處境。 小學生承擔不了的關鍵前面也有提到:「在一條野溪上做裝置藝術 難度太高了」。這個門檻無法降低,這是個自然法則問題,不是由 我或任何人能夠訂定,更不應強勢訂定──「人定勝天」的夜郎自大 邏輯是有必要重新檢視和扭轉,更必須從小建立起人和大自然友善 的互動互利關係。面對大自然的神秘能量,大人和小都一樣。在這 個角度,我希望以不迴避、不是虛擬實境的態度進入自然場域,用 大人具備的某些經驗和小朋友共同去「探討╱發現」大屯溪的生命與 魅力。 而協助是一定需要的,特別是裝置藝術╱自然生態藝術的材料選擇以 及製作、現場佈展這些實務作業。小朋友的海闊天空、天馬行空的 「奇想」沒有問題,這是他們的強項,雖然受全球性消費文化的洗 禮(我指的是卡漫風、KUSO風)造成某種制式風格和造型品味, 「想」對他們而言相較下還是輕鬆的,而「做」就屬於不同層次的 課題了。 我的「陽謀」就是盡量鼓勵小朋友在主題與作品發想時盡情發揮、 發洩,再以他們所提構想做為基礎,逐漸引導到我認為可行性的方 向,並且用我的專業逐步堆疊出主題論述和空間概念。這意思是說 我的「主觀意識介入」毫不遮掩,卻又幾乎完全尊重小朋友的奇想 構思──也許這個構思只是幾團亂七八糟的不知名線團、也許是在某 種靜默中觀察到的眼神或意思,總之,創意源頭這一部分全部來自 學生,我的工作是把這些源頭找出,並且開闢出明朗的主題溝渠使 得水路通順,直奔入海。
90
陽謀的結果之一是:創造一個身體力行的體驗,讓小朋友理解到面對 大自然課題,小孩和大人一樣,都必須嚴肅看待;小朋友的作品一定 要做得堅固,不可因陋就簡,才可能接受大自然的挑戰。所以小朋友 每個人都花了不少時間在作品的實際製作上。陽謀的結果之二是什 麼?──就是大人們累翻了!說實在,在這樣的操作底下,大人╱老師 們全都成為「小小自然生態藝術家」的勞工(小朋友負責創意構思, 大人們負責那個構思的落實)──在小朋友製作作品時持續不斷的在旁 「協助」(實情是製作面超過一半是師資處理的)。至於,作品從學 校運送到大屯溪畔,是有小朋友出力,過重的組件也是必須用車運載 過去才行。而小朋友在將每組作品元件集中在裝置現場空間後,基於 安全起見,就幾乎全由大人接手執行完成了。 是很累,不過我累得很開心,也玩得很盡興和滿足。心裡想,大概不 會再有下一次了!
93
藝術喚醒對周遭環境 的五官反 應 蕭麗虹 竹圍工作室負責人 培育一群環境生態的小尖兵 本工作室有幸獲得國家文化藝術金會九十六學年度藝教於樂專案執行的機會,將我們 團隊多年持續關注的藝術介入空間理念藉由這次的機會,推廣至正屬啟蒙期、成果最 易發酵及深遠的小學生身上,這是極富價值的。而今天,再度獲得國藝會評審的肯 定,補助我們將一學年執行的經驗文字化,出版互動過程並分享其中的效益,免費提 供給各學校參考,是本工作室最大的榮幸。 專案特色 有別於一般藝術家駐校的內容,本工作室不直接以藝術家進行藝術教育,而是利用學 校原有師資與設備教材,透過另類藝術手法帶動同學們運用五官收集、捕捉身邊環境 傳遞的訊息。各校的藝術家與老師們,都能開懷地互相討論,共同規劃年度課程,校 方也准許學生們不再局限於教室 / 校內環境做藝術學習,而是真正的走入校園外的大 街小巷,爬山下海,去目睹(see)、去觸摸(touch)、嗅(smell)、細心聆聽, 重新感覺,當下自然或人為的環境。藉由這次成果出版專案,更加深入了解,這四所 學校執行的方法及精華。 種下原創力的種子 在這一學年內,四所學校的同學,從小小的一顆草、一朵花,到一片農田、一條臭水 溝,再到一條大淡水河,學會如何觀探,吸收內容。結合個人觀點與團體合作,將蒐 集到的資訊重編為創作,組成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最後一同自導自演,在成果發表時 將他們的心得在演出中詮釋釋放。展覽的呈現上,將位於淡水老街的老房子,佈置成 好玩的場域。成果發表呈現的歡樂及活潑的演出只是一個面相,背後的故事是這群小 學生已經學會運用五感了解周遭生活的環境,也逐漸形塑自己期許的環境內容,而更 美妙的是,從玩樂中以藝術創作的方法組織一個視覺展覽,一個多元手法的演出,其 創意萬分與純真有趣的原創令人驚艷!這才是藝術教育計畫的特色與原意。
92
一年中大大小小的體驗,讓學生了解各自周遭的環境美與不美,生態好與不好, 並提供改善行動方案的想像。雖然現在年齡還小,卻不可忽視未來的影響力。學 生們學到團結為力、活用學校其他科目的知識,發想各式創意方法進行環境改善 的小小行動,更精采的背後是,當這些小尖兵回到家庭時,他們扮演了理念傳遞 者,分享校外體驗的過程、創作的內容,呼喚家人更加了解淡水環境的優與劣。 從這群小精兵出發,淡水社區更增加了些環境改善的基礎。學生的行動,學校的 推動,結合社區、鎮公所、縣府等公部門的支持,這四所學校小尖兵的力量,一 點也小不了,因為他們都是“明日會更好”的實踐者! 專案可變為各校的案例 這次計畫得到各方協力,將團隊的心力、經驗過程及成果完整的記錄,出版透過 寄送與網路,提供全台灣、國外華語學校參考,實是可貴的合作。如此能將一學 年的努力:藝術介入空間、環境、生態教育的另類方法,提供到各層面。以四個 學校為出發點,我們期望促成各點間的網絡連結,進而成為面。這四小學同學們 在各校各自的網絡能量是非凡的呢! 近年來,我們也可以觀察到淡水公部門與學校的合作是面面互補,環保、歷史、 生態等議題的出現,映射到2007年兒童嘉年華、2008年低碳、慢活、遊淡水— 環保藝術嘉年華到藝術家進駐社區、大淡水的創意城市、健康城市等計畫。我們 看到的不只是從上而下的推動,而是確實的將淡水大小市民的創意整合! 想像日後全台灣大小城鎮,都能串連這能量,台灣寶島可稱得上是人文環境的寶 藏之地了。
藝術喚醒對周遭環境的五官反應
95
創力 種下原
的種子
感謝 利用本出版來深深感謝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雄獅鉛筆廠、以及淡水第一信用合作社 的贊助、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及淡水鎮鄧公國小的協助,提供展覽跟座談會的場 地,以及一直支持本專案的人士與辛苦的工作團隊。這還得先感謝淡江大學建築系黃 瑞茂教授的提案,協助統合規劃理念及精神,他多年對淡水的觀察及實施改善,例如 通學路等等,都是以大小居民的生活品質為著眼點出發。再來要謝謝四所參與學校: 中泰國小、水源國小、淡水國小、鄧公國小的校長、老師們;校方完全信任本工作團 隊四位專案藝術家,開放許多資源、特准,不僅是當成課外的藝文活動,而是將這專 案視為重組課堂內容、達成整學年深入的教材。這在台灣學校普遍重視升學競爭力、 按部就班的教學狀況下,是非常難得的。四位配合本計劃的藝術與人文課程老師王仁 甫、杜守正、劉慧琪、蔡文欽,願意與非教育專業、天馬行空的創意人合作,合作設 計新鮮的教材,也是一個特點。 最重要當然是本團隊四位刻苦耐勞的藝術家王德瑜、楊智富、詹幼君、潘羽祐,他們 每位都將自己的創作風格放下,實地帶領三~五年級的小朋友遊山玩水,協助導引利 用五官感受,創作出各自的內心思考。有如此能力的藝術家實是不多,有創意、耐 心、卻又不強求自我風格及手法帶領、擅於與他人合作共同創新方案,這樣的藝術家 是少之又少,也是工作團隊經過多面向討論而邀請加入的。 當然倘若沒有雄獅鉛筆廠十年來的努力,用心推動「藝教於樂」的理想,本專案早已 胎死在腹中了!雄獅的贊助不只是金錢的付出,而是深入的參與,執行過程親自到場 觀看與鼓勵,企業的用心非常值得珍惜。 最後感謝國藝會評審團的厚愛,相信本工作團隊的另類理念,而今再次給我們機會, 彌足慎重編輯這本精華的環境教育藝術介入的參考案例。期望日後環境小小尖兵的足 跡能遍及全國。
94
藝術喚醒對周遭環境的五官反應
97
A.引 言:蕭麗虹(本專案計畫主持人 竹圍工作室負責人) 「藝教於樂」這項專案由國藝會舉辦,已進入第七個年頭。我們這次的計畫 曾在期中報告時被譽為呈現最精彩的團隊。昨天,我們的成果展覽也順利開 幕,是否仍為最精彩?我想已無所謂,因為我看到在這一年來,這四所學校 老師、藝術家跟著黃瑞茂老師的概念,跟著竹圍工作室的意念去執行。產生 出四所學校不同環境、不同背景、不同的參與學生年齡所完成的作品。 希望今天的研習營真的是一個工作坊,請在座各位參與者,從你們的角度出 發來想「為什麼要加入藝術家這個元素進來?」;藝術家則請告訴我們「為 什麼願意一同加入這項計畫,一起來搞這些有的沒的?計畫逐漸調整時,溝 通的過程與感受?以及整年計畫完成後,哪邊需要進行檢討修正?如何在日 後把這概念更落實與推廣?」竹圍工作室一向相信藝術家在社會中有他的功 能存在:貢獻無數創意,實用於社會需求、教育系統。
特別收錄 教師研習 營 討 論 紀 錄
在座各位能在對各自工作上如何結合?有何想法?如何延伸下去應用為出發 點共同來討論,希望可利用你們成為種子部隊一起來有效推動。 主辦單位:竹圍創藝國際有限公司 地點:鄧公國小 日期:2008年5月31日
鄧公國小
B.計畫緣起:黃瑞茂(本專案策劃人 淡江大學建築系教授)
學 府
中山路 中正路
路
中正 東 路
捷運淡水站 298藝術工坊
這個計畫定名為「山水之間的藝術遊廊」,第一,我就先來介紹一下地理背 景。淡水位台灣北部,有山(大屯山)有水,梯田、火山熔岩形成城市。所 以不論在田野或是淡水街道街看見大石,這也在建設時造成不少阻礙。 我們最初便決定將對地理環境的大意象進入空間來操作。鄧公國小的庄仔內 溪從純淨源頭流出,到麥當勞變成停車場加蓋,再到捷運站時則幾乎完全受 到污染;淡水國小附近則是擁有五座山頭,國小位於第三座也正處於清朝起 發展的舊市街核心。現在的298,則是甲午戰後被劃成租界處,洋行、會館 聚集於此。 接著,必須說到淡水的藝術淵源。日據時代,曾稱淡水為“東方拿波里”也 就是地中海意象之處。許多藝術家聚集創作,這樣的在地情感也成為人們的 榮耀。「藝術」在淡水不僅容於教育體系,更實際存在於生活世界中。同時 必須說明,淡水的美術教育也一向有自己的傳統,台北縣最早成立美術教育 的輔導團,開始置入環境美學,核心就在淡水國小。 我自己學建築,相信「美」是與環境的互動,而非只是抽象概念。這次整合 四所各位於城市與鄉村的小學,期望讓1+1+1+1=1,1就是整個淡水大環 境,山水之間不同土地型態產生的生活空間。
淡水老街(中正路)
96
第三,竹圍工作室作為淡水藝術發展的重要性。從2002年起,竹圍工作室就 積極與在地產生連結。而我們所推動的藝術家駐校概念,絕非只有國藝會這 項計畫在執行中,包括在地的表演藝術團隊身聲演繹與金枝演社都已經進入 淡水,擴散操作中。
教師研習營討論記錄
99
最後,目前淡水鎮公所與縣政府也與民間機構聯合,以「淡水藝遊網」結合觀 光,參考英國學者查爾斯.蘭德利Charles Landr y創意城市的概念來規劃,不 只是藝文,並包含整個城市的紋理與脈絡。 從上述的各點來看,我們利用空間、時間結合,創造一些活動提供體驗山水的機 會。這次的教育行動,整個城鎮都作為校園腹地,非一般授課型態,而由老師與 學童一同合作,創造出更多可反覆論證之教學模式。以上,提供各位參考。 C.各校報告 1.鄧公國小 (蔡文欽老師 / 藝術家潘羽祐) 蔡老師:我們這次由四年級的學生參與計畫,最初的主題為「街道」,希望小朋 友一起來探索。從範圍的界定進而有新元素的加入,最後決定將主題轉換為「河 流」。這條河從清澈的源頭出發後,流經學府路,越接近住宅區污染就越形嚴 重。一開始,我們先帶小朋友認識整個淡水鎮,從google map空照圖找到自己 家的位置,接著進行實地探訪,由英國藝術家大衛.黑利David Haley擔任客座 講師,他與小朋友進行角色互換,讓學童帶領這個外國客人觀察環境,並同時 紀錄且在這次展覽中呈現。謝德錫老師帶著我們走看古蹟群;黃瑞茂老師則帶 領我們觀看河流、建築與人的關係。接著,藝術家潘羽祐引導學生想像河流的不 同風貌,讓他們對環境藝術有初步的瞭解與實際進行構圖。最後讓小朋友把自己 的想像畫在學校外牆。這是整個活動操作概況。進行的過程中,小朋友們不斷地 發現新的樂趣,並用熟悉的工具、技巧來完成創作。這個課程我也同時把它安排 進入四年級的其他班級中,做了類似的設計,但當然沒有辦法那麼全面完整。下 學期時,我也加入了全球氣候變化、海水問題的議題介紹,從公視紀錄片『城市 遠見』讓小朋友看一個日本的小鎮怎麼對待一條溪流,怎麼花了3、40年整治河 川?並讓學生們試圖思考可以怎麼改變這條庄仔內溪。 潘羽祐:一開始時,就在思考怎麼帶給小朋友養分,所以最後就是決定讓他們理 解和觀察自己生長的環境,最重要也是有個落地生根的想法,讓他們種下對環境 的關懷,從臭水溝認識到這條有名字的河流。對藝術家本身而言,則是試著留意 地域、地貌的變化。 2.水源國小 (杜守正老師 / 藝術家王德瑜) 杜老師:水源國小的地理位置介紹-以大屯山為筆架、虎頭山為筆、水源溪是 水、水源操場為硯、教室為墨條、學生則為張透明的紙。同時介紹了以往幾年不 同學期的教學操作:種有機蔬菜,期末收成吃火鍋;在社區泡茶,就地取材染 布;以手抄紙作畢業證書;颱風天演唱會,現場錄製紀念CD…等。教育理念就 是「從生活的感動經驗,進入教育的世界,最後回到自己的生活」。這次對象為 五年級一班學生,將上述這些授課經驗擷取利用,進行人與大自然的對話。
98
王德瑜:過程與感想請參閱會議手冊。在此講些花絮。分成兩方面來說,跟杜 老師的互動就像打球,互相之間的往返很過癮,他的教育理念很清楚、經驗 很豐富。這也在一位屏東師大研究生跟課採訪時,提出的發問讓自己進行了反 省,也就是以一位老師人格的穩定度來判斷,才有辦法當一個真正的老師,而 非僅具有教師資格的專業。第二部份則是與小朋友間的互動。其實各位可以發 現這次課程規劃中並沒有脫離杜老師十年的教學活動主軸太遠,只是在我的參 與中加入些新的元素,在以往的架構下進行破壞與加入。例如:林其蔚『音 腸』現場表演。其蔚自己也因此回想自己學生生涯的經驗,感到震撼、熟悉卻 又陌生。所以在初次上課後過了數周,又製作了另一個音腸版本,將原本的文 字改成圖案,讓小朋友可自由隨機發音,形式也因此改變。其實藝術家在此追 求的宗旨就是「好玩」,可以在制式環境中讓大家大吼大叫,達到噪音的目 的,卻也在操作過程中產生矛盾,讓藝術家進行反思。另外,我們就帶著學生 們到處吃喝玩樂,讓他們實地在櫻花樹下泡茶吃點心,而不是一般郊遊帶著零 食而已。我們就在平日生活中「創造事件」,也不是想為了設計事件而創造事 件,所以選擇將生活中感動的經驗帶給學生。這些當然沒有辦法立即在一學年 藝教於樂計畫中讓小朋友真的得到、學習、記取了甚麼,不過相信會讓他們記 得在國小五年級課程中曾發生的難忘互動事件。這就很重要了,多少會在心裡 留下印象,這就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事了。 3.中泰國小 (王仁甫老師 / 藝術家楊智富、北藝大藝管所曾建霖) 楊智富:中泰國小與其他學校在執行的最大不同點就在於配合的老師就是班級 導師,而非藝文課程老師。在這之前我曾操作過比較屬於公共藝術和空間介入 的課程方式,以這些經驗來推演。首先就是將學生帶到體驗空間-大屯溪。請 表演團體身聲演繹劇場的總監吳忠良到現場帶動學生來認識聲音;陳信甫老師 用大觀鷲角色帶領對整個流域的理解。接著,讓同學們開始發想、計畫草圖、 進行製作。修正的過程中,在考慮執行、技術層面也形成挑戰,大人的有意領 導佔了很大的影響,因為想法和作法差距是很大的,我們更希望剝離孩子們的 慣性思考,虛擬自己身為大屯溪本身來作為主軸,進行對話、去觸摸、去感 受。同時,大人們不只是在教育他們,也同時是被教育,且是被大自然所教 育。 王老師:因為本身並非具有美術專長,所以主要規劃以及媒材找尋主要都是依 賴楊老師。大屯溪對中泰這學校有很深的淵源,對小朋友而言,它就像個裝置 品常態存在,沒甚麼多大感受,但藉由這次的操作可讓學生們有更多對河流的 互動有體驗,有重新認識的機會。這也就是對彼此而言,產生的深刻感動。 曾建霖:主要是以輔助執行楊老師的身分來參與本案。我認為小朋友對這條溪 的關係很微妙,每天經過這裡,卻又從未親近。所以與其說是利用藝術當文件 完成一個案子,不如說是我們重新去跟大自然作連結。而從這裡得到的最大收 穫就是讓小朋友如何從堅持己見,到慢慢妥協及取得平衡。
教師研習營討論記錄
101
4.淡水國小 (劉慧琪老師 藝術家詹幼君) 劉老師:這次是由兩班五年級學童所參與,他們曾在一、二年級時就參 與過國藝會所補助的藝教計畫,這次幾乎是全員參與,也包括情緒障礙 的孩童都嘗試著與同學共同合作。因為環境關係,我認為他們較屬於邊 緣性小孩。處於都市,卻又不像台北市區那麼的高度發展;但又沒有真 正擁有自然景觀及人文環境。這次有一組的主題就決定用螞蟻和老鷹的 視野看淡水,我們完全尊重小朋友的編排,包括從主角的挑選到劇情、 動作、影片製作。對他們來說,能站上大舞台、面對群眾也算是個很 大的恩惠,他們是抱著很驚喜的心情。整學年的課程安排中,第一次上 課我們只有帶著小朋友當淡水街道,甚麼話都沒說,就是無意識地從中 穿越;第二次上課則是由淡大建築系學生帶著孩子們玩遊戲,去攻佔、 闖關、拍照;接著,蘇文魁老師介紹歷史背景,我們剛開始就不希望太 快幫孩子們定位,而是慢慢加進去更多的資訊;最後一次進入街道則是 小朋友已經想好主題,主動地去找尋需要的景色拍下來。一個計畫跑了 整年,也只完成一件作品,只是想讓學生們知道他們可以在沒有老師加 工、幫助下,必須思考、合作來完成作品。 詹幼君:我覺得一直到昨天舞台呈現完,對學生們而言才是真正的開 始。最初我們設定不論怎麼作都是要用身體來出發,重新認識自己,來 瞭解自己身上最容易發揮的地方。透過舞蹈課程,先把大家凝聚在一 起,讓他們因為缺乏安全感、害怕被評比而建立起來的自我意識先消 除,讓個人價值突出;瞭解個體間如何交會與嚐試作他們自己;接著瞭 解別人需求,用合作、協調參與社群。兩班的狀況是非常不同的,一個 像是雲霄飛車、爆米花,很多想法火花跳躍,也會產生很多衝突、碰 撞;另一個班則是一路平穩,始終以創作為優先,被教導專心地創造出 作品。操作過程中能不像一班上課方式那麼豐富,但讓學生自己找出有 興趣的主題,集結創作出來。所以直到現在才開始去咀嚼回味,內在的 東西才會被喚醒。 D.綜合座談 主持:黃瑞茂 蕭麗虹 希望大家可針對藝術創作與小學教育兩部份,提出看法來交流、探討。 王德瑜:想從剛剛楊智富老師的觀點來提出討論。就一個創作者的角 度,平常和小朋友相處經驗不是那麼豐富,理想上我們都希望不要介入 他們的創作過程,這真的是完全不可能。那想請問,這個問題究竟是出 在哪呢? 楊智富:我必須承認這某方面也會成為創作者的動力,這動力是沒有壞 處的,用這種態度來帶領小朋友、推演整個計畫,並有意的發問來刺激 更多機會。 王德瑜:有詢問其他藝文課程老師說過,介入教學時,放棄自我藝術形 式的堅持是很重要的,但卻又會在最後成果展現時牽涉到創作形式的問 題。你們在上課時,是否也解決了這項問題?
100
劉慧琪:我們都會遵照小朋友意願,確認他們自己的參與度。他們可 以選擇並且認可任何一種型式,我們會給予意見,但採用的決定權仍 在他們手中。至少學生們的動力起來後,就會願意去推展過程、站上 舞台。 杜守正:我是一定會介入的。這畢竟是教學現場,而這就是老師的專 業所在。 蔡文欽:我在這執行過程中也是很掙扎,想要叫藝術家不要做太多, 因為小朋友也不見的能作那麼多,而我自己則是偷偷介入。我希望作 品是可以被外人理解的,所以介入也就是一定要的了,畢竟這是一個 教育過程,小朋友要透過過程來探索、學習自己的感官開發。針對小 朋友特性,讓他們能有做完一件事的收穫,這是比較重要的。也就是 依不同小朋友特質來作引導。 詹幼君:回應前面。在台灣大部分學校,身心障礙的學童是採混班上 課,這是很美好的事。例如這次的經驗,有位自閉兒一直活在自己的 世界,其他同學們都會對他進行管教。而我就會引導學生練習去理 解,建立彼此生存的規則。這就不是被區隔,而是互相瞭解,更是很 好的學習方式。 E.結 論 蕭麗虹:從剛剛的對話都已經可以發現,藝術家和老師之間的合作默 契。先感動自己,才會感動他人,這並不僅僅是一個美術作業。感謝 黃老師提出讓小朋友理解環境的概念,而竹圍工作室則希望四位藝術 家與四所學校能覺得這個議題是有意思的。四所學校所採取的操作過 程及手法都是完全不同,又有別於其他藝術家進入校園的作法。像是 剛才說,四次回到同一個地點去觀察,感受空間改變與氛圍,這是很 獨特的教學方式,價值是很高的。我們希望播下種子讓大人來共同關 心,這是我們很想影響出去的。這次,老師也很敏銳地介入議題,適 度放手並接受反應。很感謝老師、藝術家。廿一世紀相當重視經濟社 會中的人文教育、創意,透過小朋友有形無形的帶領,讓城市的紋理 都變得更好!一年度的藝教於樂進入尾聲,這也才是真正的開始。 黃瑞茂:從家長的角度來看這整個計畫,聽到大家的分享而產生很多 衝擊。以藝術為名進入校園,或許也不是只有藝文教育可這樣操作, 國語、數學或許都可以來進行。我們剛剛談論的以不僅是藝術教育, 而是深入的探討『教育本質』,這是可以更繼續細緻的發揮討論!期 待更多的共識與心得。
教師研習營討論記錄
山水之間的藝術遊廊—開創環境教育另類模式
文 字作者:姚孟吟、 黃 瑞 茂 、 林 佳 霈 、 劉 慧 琪 、 詹 幼 君 、 蔡 文 欽 、 潘羽祐、 杜 守 正 、 王 德 瑜 、 楊 智 富 、 蕭 麗 虹 ( 依 文 章 出 現 先 後 順 序 ) 企 劃編輯:姚孟吟 協 力編輯:江怡潔、 藍 儀 珊 影 像版權:竹圍創藝 國 際 有 限 公 司 、 淡 水 國 小 、 鄧 公 國 小 、 水源國小 、 中 泰 國 小 視 覺構成:福室繪工 作 室 出 版贊助:財團法人 國 家 文 化 藝 術 基 金 會 、 淡 水 第 一 信 用 合 作 社 特 別感謝:典藏出版 社
發 行 人:蕭麗虹 出 版發行:竹圍創藝 國 際 有 限 公 司 地 址:臺北縣淡 水 鎮 中 正 東 路 二 段 8 8 巷 3 9 號 網 址:www.ba m b o o c u l t u re . co m 電 子信箱:bambo o . c u l t u re 2 0 0 9 @ g m a i l . co m 印 刷:崎威彩藝 有 限 公 司 初 版一刷:2010年 6月 售 價:200元 IS BN: 版 權所有.翻印必究
國家圖書館預行編目資料 山 水 之 間 的 藝 術 遊 廊 —開創環境教育另類模式 竹 圍 工 作 室 編 . ─ 初 版 , ─ 台北縣:竹圍創藝國際 , 2 0 0 9 . 0 6 面 ; 公 分 . (903 藝術教育、環境、淡水) ISBN ( 平裝 )
竹圍創藝國際 竹圍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