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永續島嶼‧創意靈光》試閱版

Page 1

More


永續島嶼·創意靈光

More


2


目錄

推薦序 / 蕭麗虹

6

作者序 / 吳虹霏

8

與自然交往的藝術 / 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 生態行動如何成為藝術 / 後植民計畫 讓藝術從工具變成方法 / 美濃黃蝶祭 在不同草根耕耘對話主義 / 鍾永豐 靠左走的文化行動 / 差事劇團 找回藍天的漫漫長路 / 林泰州 x 脫口罩找藍天影像行動計畫 捕捉小人物具體而微的靈魂 / 透南風 雙腳走的到的土地都是家 / 伊誕.巴瓦瓦隆 無主之地的理想生活 / 西螺大橋藝術兵營 一起生活,也一起做些什麼 / 能盛興工廠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一場另類的畢業旅行 / 環南道─環境旅行計畫

72

版權頁

80


4



推薦序

用藝術開展永續的行動者 蕭麗虹 竹圍工作室創辦人

2015 年,竹圍工作室受邀到巴黎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延伸的藝術活動 Art COP211 ,回來之後,更是清楚意識到地球環境的變化。在巴黎,我看見許多藝術創作介入氣候 變遷的議題,透過視覺、表演、錄像、裝置等眾多媒介--這是跟每一個人都有直接關 係的。這次的國際參與,也讓我們更堅定的相信,竹圍工作室要繼續地透過藝術的方法 推展對環境議題的關注與影響力。 然而,兩年的時間過去,COP232 在 2017 年十一月召開時,世界各國的政府與民間仍 然覺得這個問題太遙遠了,要將控制增溫在兩度以內實在難以達成,幾乎看不到願景。 可是我深深地記得,主辦單位代表曾對著一百多個藝術單位的代表們說:「我們需要藝 術,透過藝術能讓這樣龐大而遙遠的議題,讓每一個人有感,進而做出改變」。

1  ARTCOP 21 是一場關注氣候變遷的全球文化盛會,由「法韋爾角」(Cape Farewell)與 COAL 聯合策動, 串聯了 54 個國家,推出近六百場藝文活動,讓民眾透過參與,理解氣候變遷是屬於全民的議題。 2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即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UNFCCC) 第 23 次締約方會議

6


很高興看到吳虹霏這一本書,透過他的研究與實際拜訪書寫的這十來個案例,讓更多人 認識在這座小島上,默默努力、對環境生態付諸行動的人。閱讀這本書,可以感受到這 些被書寫者的獨特領導力與創意。他們所做的行動,乍看之下很烏托邦,但背後蘊含的 理想是無可替代的。從空氣汙染到不合理的開發、河川與土地農地的破壞,這些對於台 灣這塊土地的傷害,乍看好像都跟我們沒有直接關係,但其實一切都是緊密牽連的。書 中所列舉的年輕畢業生、返回家鄉的青年、在地的社區團體,或是表演、文學領域的創 作者,他們用什麼樣的方法去回應、對抗不合理的環境變化呢?用的是藝術。透過藝術 與文化的行動,試圖改變人們麻木的思考與感受,提醒這方圓世界的天、地、人當中, 人是最渺小的。 而藝術行動獨特的價值,相較於街頭抗議,能吸引更多元的觀眾注意、參與,也因為藝 術能跨界、跨領域、跨群組,它是軟實力,沒有絕對的排他性,如此,也才能進入人們 的日常生活中,改變才能夠成功。此時此刻,全國有許多具爭議的都市更新案、土地徵 收,有許多破壞環境的開發案,背後的主導與壓迫者往往坐擁讓人望之興歎的資源與權 力。那麼我們能做什麼呢?這本書裡蘊藏著對於更永續島嶼的一些線索與智慧。最重要 的是,我們要理解李朝倉先生所說的,「這片土地不屬於任何人」,也需要回到「里山」 的傳統生活智慧,才會理解現在在凱道部落的原住民 3 所說的「傳統領域」是什麼,也 才會明白,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局外人」,應該善用創意的方法,讓民間、企業、政府 共同合作。 感謝這些懷抱理想的勇兵們,為了環境生態保護所付出的一切,他們並非背對社會、回 鄉找尋自己的小確幸,也並非空想著烏托邦,而是很有遠見的身體力行。也感謝能透過 這一本書,讓他們被更多人看見,鼓勵著更多讓參與變為行動的一步一腳印。一如美濃 愛鄉協會總幹事邱靜慧所說的:『我們並沒有成功,只是還沒有失敗』。我們一定要再 努力下去,參與他們、協助他們,用藝術創意,用現代的科技與社會平台,開展讓台灣 更好的未來。 3  二零一七年二月原民會公布的「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將私有地排除在傳統領域外, 引發馬躍、巴奈及那布等人發動紮營凱道抗議,於第 100 天遭強勢警力驅離後遷至捷運台大醫院站 1 號出口。


作者序 吳虹霏 竹圍工作室專案研究員 Nature More 本末工作室創辦人

8


在探索藝術之社會價值的路上,決心聚焦環境生態的方向,是 2015 年末的事。當時身 在紐約的我,未預料到會迎來如此暖冬,面對著哈德遜河,穿著厚毛衣的身體汗水直淌。 那年秋天,聯合國在同一座城市頒布了新的永續發展指標,結合環境永續(SD)與社 會面向(MDGs)的十七項目標,成為全人類在 2030 年之前的發展守則 1 (如果我們 對於它的約束力保持樂觀的話)。 差不多同個時間的巴黎,巴黎氣候高峰會的「藝術 + 民眾」版本── Art Cop 21 轟轟 烈烈的展開。就這樣,出於體感的危機意識,混雜著對於這般國際趨勢的求知慾、懷疑、 使命感等驅力,我開始投入鑽研其中奧秘。這才發現,藝術與環境交織出的全球光譜, 實在太引人入勝,不僅是各國(甚至超越國家的)深具創意、影響力的組織、計劃或行 動,更還有各樣創意方法叩問著現代化的僵固生活,以及在社會的幽微細縫中,試圖去 理解人類行為與思想的堂奧。 那麼台灣呢?我想要在自身的土地踩踏過後,再出發與世界相連。本書揀選十一個案 例,呈現台灣的藝術工作者、團體或空間切入永續議題的多樣角度,一道道創意靈光如 地圖的經緯,交相折射成更遼闊斑爛的想像風景。 私心期盼,這本書可以不被貼上任何的標籤,任何人都可以透過這場紙上旅行,感受這 座黑暗而美好的島嶼透出的微光。那感受的能力不必具備任何美學訓練,也毋須迎合永 續的指標,對我而言那就是「本質」,翻譯成英文(Nature),也可代表自然。一顆 親近自然的心不會背離社會,忠於本質的創意才能動人。 2017 年末,花了整個夏天繞行島嶼一圈的我,把對理想家園、理想生活的期待牢牢的 種在腳下,感覺邁向未來的每一步逐漸踏實。 願你也享受這場旅行。 1  聯合國的「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細節請見 https://sustainabledevelopment.un.org/sdgs


10


與自然交往的藝術 生態行動如何成為藝術 讓藝術從工具變成方法 在不同草根耕耘對話主義 靠左走的文化行動 找回藍天的漫漫長路 捕捉小人物具體而微的靈魂 雙腳走的到的土地都是家 無主之地的理想生活 一起生活,也一起做些什麼 一場另類的畢業旅行


(拍攝/陳政道)

與自然交往的藝術 森人─太魯閣藝駐計畫

12


炎夏的新城,人們被曬得慵慵懶懶,路上的行車稀稀落落,只有整座山頭的草木恣意地 領受陽光的熱度。沿著台八線一路前行,抵達吸引著國內外無數自然朝聖者的太魯閣國 家公園,而在入口處前,會先經過幾座蒼白、安靜吐著煙的水泥巨獸夾道歡迎。往天空 爬數小時,從遊客如織到荒煙蔓草,抵達一個名為黑暗的部落。在這樣的一個地方,藝 術能夠怎麼發生呢 ? 《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在 2016 年夏天誕生,一名熱愛自然與登山的策展人,帶著 一群藝術家,在立霧山上一座遺世獨立的部落,與部落居民相遇、交流,在過程中長出 創作,再以展覽的形式於兩個質性殊異的空間呈現—部落當地以及台北當代藝術中心。 奠基於關係之上的展覽 計畫的發起者陳政道擁有植物學、生命科學與藝術的跨領域背景,創作常關注自然與人 類生活的交集,以及延伸而來的種種生態問題。2011 年《給一個造林計畫》,他在網 站向全球募集「最難忘的森林記憶」,將募集到的 243 封信件展出,展覽結束後,將這 些參與者投件時附上的相片,製成明信片後隨機選取回寄,以一種具儀式性的私密交換, 回應作品標題中的遠大行動目標。藝評陳泰松對此提出,關懷生態的藝術實踐並非只有 社運一途,儘管這樣的過程中一棵樹也沒被種下,卻已經讓個人記憶成為未來行動的立 基點 1 。 與其展開真正的生態行動,陳政道更熱衷於想像力與創意的穿針引線,像個園藝實驗家, 接枝出不同於既有社會關係的種種可能。2013 年就讀北藝大研究所的他,對於當時在 台灣各地遍地開花,多數已流於形式的大地藝術季,展開一段批判性的思考 : 究竟這些 離開了白盒子,應節慶而生的藝術,與所在的公共空間的真正關係為何 ? 意義又扎根何 處? 「氣球小樹」便是出於這股有機的創意想像,為試驗藝術配方的化學效應而生。這個與 各種空間似乎都有著奇妙衝突感的塑膠充氣品,一路跟著他參與了反核運動、太陽花運 動,以藝術在場的形式,累積了一次次的與社會對話的無聲見證。直到 2015 年,他帶 著它去太魯閣同禮部落登山,竟受到村民的邀請,希望將它展示給日後來訪的登山客, 小樹從此落地生根。而不久後村民自發性回報的,是讓陳政道出乎意料的一對美麗原產 玫瑰石。貼上了藝術標籤的人造物與礦物,自此交相接起兩端的情感連結。他從此越發 頻繁的造訪部落,也才漸漸認識這裡的晦暗歷史。 1  陳泰松,〈記憶工程與社會實踐〉,http://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cts/2013052183


2015 年,族人朋友阿香阿姨,黃威與《樹之旅》於耆老達道.莫那在太魯閣國家公園裡的 家合影(拍攝/陳政道)

早期政府低價收購原住民在山上的土地,將當時近約五十人的大同大禮部落遷址到立霧 溪旁的現代化水泥房,目前僅留小部分太魯閣族人住居山上。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公共利 益太光芒耀眼,土地的移轉劃分相形成了微不足道的小事。家成了國家的以後,該保護 的,能開發的,由政府的一把尺說了算。例如,採礦在國家公園裡是被允許的 ( 說的正 是 2017 年初夏引發萬人聯署撤銷的亞泥砂石場 ),而狩獵是禁止的。不願離開的人, 就這麼固執地守在這個海拔千米以上,沒有任何供電,黑暗得只剩星空能照亮的窩。 面對這片被管制的無邊荒野,和一群不再如從前自由的人,陳政道思考自己可以做什麼 樣的事情,鼓舞更多人了解這片土地的故事。他開始邀請朋友們一同上山看「作品」 ──因藝術萌芽,卻透過友誼種下的氣球小樹。而他與這批登山隊友當中的藝術家們發 展出的《森人》計畫,則像是小樹受到自然與人情的滋養後,開出的奇異果實。

14


我們應當如何面對自然 ? 2016 年第一屆《森人》在凌晨四點的魔幻時刻揭開序幕,台北城還在熟睡,黑暗部落卻 已經準備好在日出之際展開勞作。七位參展藝術家,在過去幾個月來回造訪部落,以創 作提供另種自然意義的想像。例如余曉冰透過庭院植栽計畫,回應國家公園的自然保育 概念、詹奉宗將人類文明在自然中的活動象徵式的埋在土中,秦政德則是向太魯閣族人 的抗爭歷史致敬。 這樣的藝術進駐生產機制,與台灣許多討論環境的藝術計畫或節慶並無太大殊異,但《森 人》必定是其中海拔最高,也最貼近「自然」的原貌的一個。這或許也是陳政道所思考的, 「我們總是以人類視角為考量,忘了與環境做交流。這幾年大家都在講與社會交往的藝 術,我想討論的,是與『自然』交往的藝術。」 與自然交往,便難以迴避自然面臨的危機,從中做出立場的表態。在策展論述中,一個 重要關鍵字是「共同生活」(living together),「唯有透過藝術家與部落住民的交流,透 過『參與』,才有機會在過程中,尋獲藝術面對自然生態問題時能可提供的積極意義。」 至此,陳政道已經將五年前造林計畫的記憶與想像,拉抬至親身參與經驗的層次,藝術 可以更積極,而不必淪於意識形態與立場之爭。

O!sland 的瑞士音樂藝術家 Benjamin Ryser 協助部落耆老達道.莫那改建廚房的工作照(拍攝/ O!sland)


八十七歲耆老達道.莫那與森人 II 團隊合影 (拍攝/ O!sland)

埋在藝術中的轉化契機 這或許是最難以抵達的藝術現場了。觀眾們要拄著竹杖、手腳並用,在山徑中前行五六 個小時,沿途有創作者獻給這座山與人的表演,鼓舞著你再往上爬。待終於抵達,就能 享用部落媽媽以石鍋烹煮的美好野味、頭目嘹亮的歌聲,和滿天星斗下的夢鄉。 也是透過這樣的在場時刻,得以認識這片土地的真實故事與人物樣貌。聽著族人訴說近 代政權更迭下,原民歷次被壓迫的遷徙歷史,卻也詫異得知,高達八成的太魯閣族人受 雇於亞泥,連頭目的兒子也不例外。在外人看來,亞泥是萬惡的資本巨獸與污染之源, 但對族人而言,它是土地資源被剝削得所剩無幾的生存困境中,得以糊口的機會,得以 不必要離鄉背井,到更陌生的城市當個失根的人的機會。

16


面對如此複雜的社會現實與經濟問題,無論是藝術家來此創作,或是環境保護者上街頭 抗爭,都是局外人的角度,無法照見當地生活的全貌。這也是為何,陳政道的策展強 調”Living together”,先把藝術家帶進山裡,展覽生成後,透過兩日的登山與藝術導 覽,再把更多的觀眾帶進來。 也因此,《森人》的能量必須年復一年的持續積累。今年,參與的藝術家都是國際表演 藝術者,除為解決去年面臨的創作物件置入國家公園的難題,陳政道也希望透過表演流 動、無固著性的形式,以更軟性、更自由的方式與自然對話。 第 二 屆《 森 人 》 最 令 人 動 容 的 創 作 之 一, 是 由 來 自 英 國 的 Sheaf+Barley(Max Packman-Walder 及 Noa Carvajal)所呈現。兩人近一個半月的共同生活,從早到 晚與居民聊天,盡可能地理解在地住民生活處境,也為此北上參與凱道上的原民運動。 明瞭自己做為短暫停留的外籍藝術家,所做出任何對於資本破壞與文化滅絕的指控與表 態,都將是極為淺薄的,在立霧山上,他們做出一個既務實又寓意深遠的表演──替年 邁的村民背運物資上山。透過面對日常負擔時堅定的一舉,為這些朋友們長路漫漫的回 家路,與土地背負的沉重歷史,貢獻微薄的撫慰與支持。 「我期待有更多人知道這個展覽、認識這片土地,這個計畫會引發一些效應,自己也不 知道會是什麼,但至少讓這裡有不一樣的藝術發生,帶來一些奇怪的東西,或許,轉化 的契機就埋藏其中。」當藝術像泥土般柔軟,慢慢張開以關係織成的網,便可將堅硬難 解的議題,用更遼闊、更有想像力的方式包納在其中。 對於這個有別於其他由政府主導,在國家公園裡恣意滋長的另類環境藝術季,策展人還 有更具野心的期盼──相信藝術是有產值的,可以為想要留下來的人,創造更多的生活 選擇。「希望十年後,藝術活動能夠扛起這裡的經濟發展,這裡的族人再也不用到亞泥 上班 !」陳政道豪氣干雲的說著,背後這座大山就像是多年的老友,靜默支持著。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