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世界-March 2011

Page 1

艺术世界 March 2011 罗天瑞:倾昕一幢旧楼的倒塌或淮海路的私语 丁宁| 采访 编者按:在曾是海洛因加卫厂的上海娥'海路 696 号 Stage 候台 BACK 艺术空间,有 一个叫《Weltschmerz》的展,Weltschmerz 在德语中意为忧世,世界的伤感。两个 艺术家都是长期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一个是李云飞,另→个更年轻的叫罗夫瑞 (Terence LLOREN),美籍菲律宾人,声音艺术家,展出的作品是关于上海这座城 市的 6 小时不间断录音。罗夫瑞用各种录音设备捕捉上海的声波.巷弄里的方言对 话、城市街区的噪音和崇明岛的自然声响......声音分分秒秒兀自严生、流逝、又产 生,声波图上每一个微妙榕皱都是独特的存在。包含于声音之中的时间,是罗夫瑞 创作中感兴趣的一点,他用了几个季节甚至几年的时间不厌其烦地对一个地点进行 录音。他说,从声音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无论是一幢旧楼的倒塌还是淮海路上人们 的窃窃私语,上海是在变化的。 第一次来中国就决定住下来 我叫罗夫瑞,采上海之前是个建筑师,但一直想要从事与音乐有关的工作。后来我 在纽约上了音响工程的课,并发现这才是我的热情所在。2006 年,我和我的中国 太太决定采上海,尽管她并不是上海人。那时我们很年轻,可以去任何地方,希望 生活有所变化。而中国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的好奇,也给我们这样的机会去变化。刚 来的时候所有事物对我们来说都是新鲜的。我在采之前对中国并不熟悉,例如对地 理分布和人口规模这样问题都不甚了解,所以也没有预设的期望。我第一次来中国 就住了下来,这很有意思不是吗? 上海给我舒适的感觉,有一个令人放松的氛围,同时又很活跃、开放,你能感觉这 座城市每天都是不一样的。当然,对老外来说,也许每一座中国城市都有这样的特 点,但我就是觉得上海对我胃口。相比之下,纽约的发展是进展缓慢的,世界其他 地方也是如此,唯独上海的这种多样性和快速变化能带给我灵感。我喜欢倘佯在不 同的街道采感受这个城市。上海的建筑融合了上世纪七八十每代的风格,比如虹口 区我就很喜欢,充满现代感的浦东新区也不错,但法租界就感觉比较假。令我惊讶 的是,上海的街道弄堂里有很多漂亮的小店,你可以推门而入,但空间很局促,走 进去发现原来他们一家人都住在这里以此为生。这大概就是上海居民住宅的一种独


特的地域性,你总能在不经意间发现一些宝藏或是惊喜。我喜欢这种走进去四处张 望的随性和自由,新的店铺和老旧的店铺常常都是比邻而居,这里面暗藏着一种难 以被听到的噪音,而我刚好可以捕捉到这些声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上海就是我创作的缪斯。上海迅猛的城市变化和强烈的中西混 杂感反而带给我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周遭的世界。无论我以后会去哪儿,是不是还会 去别的地方生活,我在上海做的这些录音项目也会一直跟着我。我也不管是不是会 有人花几十个小时去聆听这些声音,也许它们只对我有意义。 与几平小时的"上海声音"一起成长 我常常走在街道上就用微型的便模式录音笔来收音,试着去记录上海这座城市的各 种声音。如果把所有录音 2 日起来,我可能录了几千小时的上海的声音。我会悄悄 把录音笔放置在汽车站、电话亭、地铁站等公共空间,甚至超市的货架、学校的操 场、教室等比较隐蔽的场所。6 个小时后,我回到原处把录音笔撤除,然后继续找 寻新的地点去记录。店员夜晚清扫的响动、孩子们做阜操的音乐声、在球场打球的 跑动声、以及课堂里的谈话声…各种日常生活中的嘈杂纷扰都被收进这个小盒子。 我想这就是上海人日常生活的一个切片,如果我不将触角伸到足够多的地方、录制 下足够长的声音素材,那么我的项目就不能被称作"上海的声音那充其量只是上海 的话语片段。 2010 年,我做了一个录音计划叫《与上海一起成长))(Growing Up With Shanghai),就 是找了很多上海本地人带我们逛上海,一路讲述他们的童年故事。后来我还把整个 录音和文字记录做成了一本书。我希望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你可以听到很多无形的声 音,当然,你也完全可以把它当做一本旅游书采用,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路线提示 与手绘地图,你可以抱着这本书,走进虫 Li.工路或随便哪条路去探索真正的上海。 有很多地方不只是一条路,它已经成为一个有趣的街区,{:尔也许会发现书上没有 描述过的新东西,听到我所没有听到的新声音。有意思的是,当我再次从录音中听 到人们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来往奔忙,各自生动而热烈地生活着,我竟会与之产生一 种藕断丝连般的回忆。通过聆听人们的独自、方言、谈论事物的方式和态度上海" 的轮廓也许就在这种方式下被自然而然地呈现。 记录一座岛屿的四季之声 从 2011 年开始,我准备每周去一趟上海附近的崇明岛做新的录音计划。记得多年 前第一次去崇明岛的时候,我觉得这简直是个神奇的地方,即使我站在 500 米远处 录音,也能录得很清楚。最近再去崇明岛 E 经有点物换星移之感,到处都是在建的


高楼。我打算记录下这个岛上不同区域的自然声响,以及人们如何谈论这座岛屿。 我也会用 GPS 定位系统去记下录音的具体时间、地点,拍一些录音场地的照片, 这将会是一个音频资料的完整档案系统,而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作品。接下 来我还计划做一本叫《生长在崇明岛的人》(People Growing Up In Chongming Island) 的书,会去访问一些当地的渔民和长期居住在那的人。整个计划会在崇明岛记录超 过 500 个小时的录音」还会涵盖一军四季的微妙变化,以及春节等各种中国传统节 日的庆典活动。我会选取不同的地点(从岛的西面向东面)和时间点(旱晨、傍晚、深 夜)分别进行采集。事实上,我很喜欢边录音边坐在录音机旁聆听大自然,还喜欢 骑着自行拿到处寻找下一个录音地点。整个羡音的过程对我来说就是一场冒险。 我常常对人们如何忘记了聆昕而感到惊奇。也许生活对大家来说太熟悉了,所以几 乎没人去注意自然的声响。相反地,人们越来越喜欢听电子设备虚拟出来的声音, 对真实存在于生活里的美妙旋律却毫无察觉。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不是因为工作而 搬到上海,而是真的对这座城市感兴趣。我想花很多时间住在上海好好与它相处, 并日才时聆听这座城市的各种声音。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