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台夫特大學與本所有持續性的學術交流。
1. 2004~2006年之間,該校與本所獲得國科會補助國際合作計畫 。 2.2003~2006年之間,該校與本所互訪頻繁、舉辦學術交流。 3. 2005年,本所博士班學生前往與該校 Louis Abrecht 教授學術交流。 4. 2006年,該校Han Verschore 教授來本所學術交流。
2005~2007年之間, Prof. Rob Lmrie , Dr. Mike Raco與郭肇立獲得蔣 經國學術基金會研究計劃補助,有關於跨文化社區再生之議題。 ”Active Citizens and the Role of Community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ies:A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 2007年 ,共同舉辦萬華大理街糖篰社區再生工作坊。
「大尺度」-全球化與在地化之趨勢分析
「中尺度」-南港區於台北市之新角色
南 港 軟 體 園 區
南 港 會 展 中 心
南 港 生 物 科 技 中 心
南 港 站 區 中 心
南 港 文 化 創 意 中 心
「中尺度」-南港區於台北市之新角色
「小尺度」-創造場所同質化下的異質化
南港軟體園區 南港會展中心 南港文化創意中心 南港生物科技中心 南港站區中心
「小尺度」-創造場所同質化下的異質化
People
「案例介紹」-英國倫敦Roundhouse
「案例介紹」-英國倫敦Roundhouse
「案例介紹」-德國魯爾工業區
「案例介紹」-德國魯爾工業區
「案例介紹」-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館
「案例介紹」-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館
「案例介紹」-墨爾本聯邦廣場
「案例介紹」-墨爾本聯邦廣場
「Bo出口」-產業遺址再生方向
「打開瓶蓋!」 -南港的發展優勢,如何-Bo!打開基地帶來更大的價值。
「Bo出口」-產業遺址再生方向
「Bo出口」-產業遺址再生方向
「Bo出口」-產業遺址再生方向
「Bo出口」-產業遺址再生方向
讓南港喘口氣吧! 打開個出口吧!
「擁抱風吧!」-在基地上享受風、享受綠-享受可以留給後代子孫的一切
「擁抱風吧!」 -在基地上享受風、享受綠- 享受可以留給後代子孫的一切
「擁抱風吧!」-在基地上享受風、享受綠-享受可以留給後代子孫的一切
「來這!混血」-在地化的思考,創造你全新的記憶
「來這!混血」 -在地化的思考- 混的是文化、觀念、資訊、創意,生活 但混不了的是 - 記憶- 但是它可以創造你新的記憶
「來這!混血」-在地化的思考,創造你全新的記憶
「合作團隊」
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Urban Planning in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本所為臺灣有關都市及區域發展與環境規劃管理的研究重鎮 「城市文化」 「環境規劃與管理」 「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 「全球化與地方研究」 等四個領域,皆有專業的學術研究表現
郭肇立 所長 計畫主持人
黃書禮 教授 共計畫主持人
周志龍教授 共計畫主持人
林楨家教授 共計畫主持人
「合作團隊」-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
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都市研究所 (Department of Urbanism, TU Delft, Netherlands)
Chair/Prof. Vincent Nadin 歐洲都會區空間發展與規劃、規劃體系比較、環境永續規劃 Ms. Qu, Lei 中國大陸都市規劃與管理、住宅與都市轉型、都市更新 Ms. Yu-Tzu, Lin 都市空間規劃與政策、都市防災
Chair/Prof. Vincent Nadin 協同計畫主持人
Ms. Qu, Lei
Ph.D. Candidate Ms. Yu-Tzu, Lin
「合作團隊」-比利時魯汶大學建築、都市與區域規劃學系
比利時魯汶大學建築、都市與區域規劃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Urbanism and Regional Planning, K. U. Leuven, Belgium)
Prof. Bruno De Meulder 都市設計、都市理論與分析 Prof. Kelly Shannon 都市地景、都市策略分析 Mr. Yi-Der, Lee 策略規劃與都市治理
Prof. Bruno De Meulder
Prof. Kelly Shannon
Ph.D. Candidate Mr. Yi-Der, Lee
「合作團隊」-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地理學系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King’s College, London)
Prof. Dr. Mike Raco
都市社區與都市復興、地區與區域經濟發展的治理、永續城市
Dr. Robert Pearce
任職於倫敦各地方政府,並主管的相關業務,擁有都市復興及計畫的實務經驗
Dr. Wen-I, Lin
主要的研究為:都市政策與地區復興
Ms. Katherine Louise Jones
目前主要的研究為:以城市文化作為導向的都市復興之比較,企圖討論都市行銷、都市企業家主義及文化關連
Prof. Dr. Mike Raco
Dr. Rob Pearce
Dr. Wen-I, Lin
Ms. Katherine Louise Jones
「基地現況」
「基地現況」
「基地現況」
引入「生產線概念」
延續南港「工廠」、「生產製造」的角色 延續「工廠」、「生產製造」本身的含意, 引用「生產線」之概念 引用「生產線」之概念來重新詮釋空間型態 重新詮釋生產 動力、尋夢、創意、永續
引入「生產線概念」
引入「生產線概念」-活動方案內容
1.工作坊 2.創意競賽 3.交流研習營 4.論壇 5.實驗性活動
引入「生產線概念」-活動方案內容
達成目標
「預期目標」: A.國際性跨領域之交流及未來協作關係的建立 B.國際都市再生、策略規劃與都市設計…等相關理念的引入 C.提升臺北於國際城市的能見度 D.永續性的工作團隊
E.虛擬合作平臺的建構
引入「生產線概念」-活動方案內容
引入「生產線概念」-活動方案內容
讓每個人都有機會Bo!打開南港!
引入「生產線概念」-活動方案內容 結語 活動名稱
內容說明
對內效益 (社區再生)
對外效益 (城市行銷)
1. 社區工作坊
1.邀請在地的使用者實質參與,透 當地居民透過活動參與,進而培 過議題討論,提出轉型策略與願景 養共同關心的切身議題,達到社 2. 建立社區網站,全面溝通。 區認同,形塑公共領域。
將瓶蓋工廠作為台灣傳統工業型 社區活化轉型後工業時期的策略 規劃典範。
2. 老地名。舊地圖。說故事
邀請地方耆老到瓶蓋工廠來談南港 營造場所精神、孕育地方居民集 舊街名,回憶地方往事,繪畫舊地 體意識。 圖,以重建『地方的集體記憶』。
建立城市空間文化特質
3. 公共藝術創意馬拉松 (Bo-bo-bo)
邀請學校及藝術團隊參與地方工作 地方想像力的串連,建構藝術公 營,以瓶蓋工廠為中心,與居民共 共領域、串連基地周遭地區整體 同討論『以公共藝術串連南港地圖 的都市流動空間美學。 上的大小公共空間』的創意腦力激 盪。
提升城市美學
4.文化創意產業構思競賽
媒體協助,邀請企業與市民共同集 居民與企業之間的互信互助,進 思、協商溝通南港地方文化創意產 而回饋社區,達到取之於社會, 業的策略與方向。 用之於社會的目標。
藉由媒體以及國際合作團隊將此 南港獨特的文創經驗推向世界舞 台,提升台北市的能見度。
5. 國際交流研習營
1.邀請歐陸青年學子與在地居民的 對話,讓居民從中學習,透過不同 文化比較案例與觀點去激發自我社 區意識 2.擴張社區網站的國際交流網絡
1.藉由國際交流,發掘地方特色, 建立國際城市文化交流平台。 凝聚社造能量,建立全球城市的 基礎。 2.建立政府、專家與社區民眾的 互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