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月《南向》23分之一:豐富台灣社會的東南亞面孔

Page 1

005

Apr. 2020


From The Editor

編輯室報告

根據內政部移民署資料顯示 ,今年新住民總人口數已突破 55 萬 ,新住民二代人數則已超過 42 萬 ,加起來近百萬人

口的新住民和新二代 ,占了台灣總人口 2,300 萬的 23 分之 1。這 23 分之 1 的人口數已逐漸改變、豐富台灣的人口結

構與社會風貌。 這樣的改變潛移默化 ,這 23 分之 1 的人口從過往社會上 的少數漸漸成為大家熟悉的街景 ,融入台灣的日常生活。 然而 ,台灣和所有移民社會一樣 ,新舊住民的融合並非一 蹴可幾 ,過程中總會經歷波折。百萬新住民和新二代在這 二、三十年間也曾經歷社會對他們的忽視、歧視與側目 , 但 慶 幸 的 是 , 台 灣 社 會 具 有 包 容 、 多 元 的 特 性 ,「 無 論 新 住民來自哪裡 ,只要加入台灣這塊土地 ,久了 ,我們就是 發

蕭新煌

楊昊

執行編輯

吳沛嶸

編輯團隊

劉宣辰、林鑫佑、黃小蓉、顏寗 柳殷日 (Yuri Baral)、童成家、

一家人 ,台灣就是你們的故鄉。」蔡英文總統曾這麼說。 2019 年 ,台灣教育部揭示了台灣母語教育的新紀元 ,將 7

國東南亞新住民語言納入母與教育中 ,與閩南語、客語、

李心祺、陳定良

原住民各族語並列。此擧不僅是世界創擧 ,更揭示了台灣

行政團隊

吳玉函、陳盈潔

封面設計

顏麗家

做為多元、包容移民社會的特色 ,顯現台灣社會的面貌越

美術設計

顏麗家

2019 年 4 月 1 日

發行日期

2020 年 4 月 1 日(第 5 期)

財團法人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

S

N

2663-9424

106 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 136 號

(02)2700-2367

(02)2700-2379

I

S

來越多元 ,從而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與政策措施。 本期《南向》就要從這些細微的點滴 ,探討來自東南亞各 國的新住民如何潛移默化地豐富了台灣社會的面貌 ,在這 過程中 ,他們又經歷了怎樣的突破與改變。

11 樓 1107 室

E - m a i l

service@taef.org

www.taef.org

大安影印

2

發行人 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蕭新煌


Content 004

從新聞觀南向

006

TAEF 東南亞觀察

010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23 分之一:豐富台灣社會的東南亞面孔 23 分之 1:豐富台灣文化的色彩 23 分之 1:台灣社會的新中堅力量 23 分之 1:連結台灣與世界的橋樑 23 分之 1:我是台灣的孩子 ,也是東南亞的孩子

021

TAEF 論世界 緬甸的搖擺外交:地緣政治惹的禍? 從性別看新南向政策:台灣分享性平暖實力的意義

031

TAEF 動態 2020 年 SEASAT 青年營 3 月 9 日開放報名

目錄


從新聞觀南向

國銀 2019 年海外據點大賺 732 億

台與紐澳簽署有機同等性協議

創歷史新高

開創農產外銷新機

金管會 2 月 1 3 日 公 布 , 2 0 1 9 年 國 銀 海 外 分 支 機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3 月 2 日表示 ,已與紐西蘭、

稅前盈餘達新台幣 732.6 億元 ,年成長 18.37%,創

澳洲兩國簽署有機同等性協議 ,由雙方駐外代表

10 名 ,依序為香港 389.8 億元、中國 69.8 億元、美國

項有機同等性協議簽署 ,將可強化與澳洲、紐西

歷史新高;按國家觀察 , 2019 年累計稅前盈餘排名前

61.1 億元、日本 59.1 億元、越南 33.2 億元、新加坡

32.3 億元、束埔寨 27.3 億元、英國 14.2 億元、澳大利

亞 13.9 億元及加拿大 6.1 億元。

與 2018 年相比 ,成長幅度前 3 名為越南 ,年成長

處分別於 1 月 23 日及 2 月 26 日完成台澳、台紐兩

蘭之間有機農產品貿易及農業合作交流 ,規劃在

當地市場通路辦理台灣有機農產品展售行銷活動 , 協助國內業者開創外銷新商機。

農委會說 ,簽署協議代表對方國家認同台灣有

45.6%;第二名為柬埔寨 ,年成長 32.5%;第三名為澳大

機認驗證體系 ,信任台灣有機農產品 ,後續將與

主要是因為去年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 ,許多台商轉移

同等性協議諮商。

利亞 ,年成長 19.8% 。銀行業者分析 ,越南成長最多 生產基地到越南 ,導致需求增加。

其他國家如美國、加拿大等國陸續進行雙邊有機

農委會現正積極規劃推動國產有機農產品海外行

銀行局公布 ,去年新南向 18 國海外分、子稅前獲

銷 ,透過參與國際大型有機展售會或與當地市場

81.06% 。銀行業者分析 ,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以及台

灣有機農產品標章 ,選購台灣有機農產品 ,協助

利首度突破百億大關 ,約 122.4 億元 ,年成長高達

商生產基地移轉效應 ,助攻新南向國家整體獲利成長。

新年新政 證交所 6 路優化投資環境

台灣證交所在現有的良好基礎

上 ,持續精進各項市場機制、營造 優質投資環境 ,以促進國內資本市 場穩健發展 ,新的一年主要重點工 作包括:

1. 全面實施逐筆交易

過去一年裡 ,積極規劃逐筆交

易 ,並配合推動各項措施 ,包括:

通路合作擧辦產品行銷活動 ,讓當地民眾認識台 國內有機業者開拓外銷新商機。

2. 推動退場、研議造市機制

整數 ,股價只要在 10 萬元以內都

制 ,對財務表現不佳或經營能力有

制度同步實施。

自今年 4 月 1 日起新增退場機

重大不確定性的公司 ,設定明確的 期限和程序 ,督促並協助其積極改

制度 ,增進整體股市動能 ,藉由退

美、日及中國列為招商重點 ,引導

活絡的公司 ,亦將研議股票造市者 場機制與造市制度併進 ,讓市場更 加健全發展。

3. 規劃盤中零股交易

今年第四季實施盤中零股交易 ,

工作已大致完成 ,將於今年 3 月 23

普惠金融目的。

際接軌。

4

今年上市 IPO 目標設定為 24 家 ,

為達成此項高難度挑戰 ,持續推動

以增進小資族群投資的機會 ,並培

日正式實施 ,交易制度將完全與國

5. 拓展 IPO 家數

善。針對營運狀況良好但交易較不

設置擬眞平台與教育宣導 ,並協助 券商強化資訊設備 ,目前各項準備

能進行交易 ,未來將配合逐筆交易

各項招商工作 ,將新南向國家、

經營有成的台商回來上市 ,加大在 台投資力度 ,進而豐富國內產業聚 落 ,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6. 建構更完整金融商品

為使國內產品線更加齊全 ,去年

養年輕族群參與市場的興趣 ,達成

新發行 ESG 、科技等主題型 ETF ,

4. 擴充價格欄位

續此發展 ,協助證券商發行槓桿反

此外 ,因應市場發展及交易實務

的需要 ,擴充交易價格欄位至 5 位

新商品 ETN 也首度問世 ,今年延 向 ETN 。


從新聞觀南向

澳洲駐台代表:

加速新南向 !

雙邊合作成果豐 新一年新發現

政府將推動石化產業前進東南亞

高戈銳( Gary Cowan )1 月 21 日在接受中央社專訪時

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 ,今年盼能成功推動幾個

預吿 ,他將今年的台澳關係發展主軸設定為「發現澳

合作大案 ,包括推動石化產業輸出東南亞等產業

盤點澳洲和台灣近年的雙邊合作成果 ,高戈銳指出 ,

的政府接洽石化產業的投資合作案 ,另外 ,台灣

洲 ,發現台灣」( Discover Australia, discover Taiwan )。

能源是表現相對突出的領域 ,包括去年 11 月正式落成

啓動的台灣首座離岸風場海洋風電 Formosa 1 ,以及興

重大投資案 ,據悉 ,我政府目前已與東南亞國家

具有優勢的資源回收業也是政府規劃合作的大案。 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接受《自由時報》訪問表

建中、規模更大的海能風電 Formosa 2 ,皆由澳洲的麥

示 ,相較於東南亞國家 ,石化產業是台灣的強項 ,

此外 ,台灣也與澳洲簽訂液化天然氣的長期供應合

受到限制 ,是輸出東南亞很好的候選產業。目前

格理集團( Macquarie )在跨國團隊中扮演領導角色。

約 ,來源為台灣在澳洲北領地( Northern Territory )和

西澳洲( Western Australia )的兩個投資計畫;澳方不僅 樂見來自台灣的投資 ,也樂意協助提升相對低汙染的

液化天然氣在台灣境內能源使用結構的比例。値得注 意的是 ,澳洲去年首度與台灣和美國共同主辦全球合

作暨訓練架構( GCTF )印太區域良善能源治理研討會 , 另一個共同主辦方為日本。

由於台灣石化產業無法在本地擴充 ,未來的發展 規劃要與東南亞國家合作較大規模的石化產業投

資 ,將以優先與台灣簽署或更新投資協定的國家 為主 ,例如菲律賓、越南、印尼等國。

新南向今年推國際醫療 鄧振中揭新目標 蔡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 ,在醫衛合作方面 ,今

高戈銳提到 ,台澳在教育文化領域的合作成果也有

年將側重推動國際醫療產業 ,行政院政務委員鄧

工度假或遊學人口 ,而澳洲也十分樂意協助台灣政府

從台灣具有優勢的醫療管理輸出做起 ,包括掛號、

目共睹 ,其中包括在澳洲穩定成長的台灣留學生和打 推動「 2030 雙語國家政策」、達成在 2030 年前將台灣 打造成雙語國家的目標。

耗時 5 年! 澳洲終於同意台灣鳳梨進口 農委會 3 月 2 日宣布 ,經過近 5 年的諮商努力 ,並

依據澳洲要求 ,提供科學證據及安排該國官員來台查

證 ,我國鳳梨即日起可銷往澳洲。澳國農業部 3 月 1 日在該部網站公布我鳳梨鮮果實輸澳檢疫條件。

農委會表示 ,台灣鳳梨品種多樣 ,農民運用不同產

振中 1 月 15 日受《自由時報》訪問時表示 ,盼先

分藥、領藥以及相關資訊系統的建置等 ,東南亞

國家對台灣做得相當好的醫療管理很有興趣 ,未

來將尋求與東南亞等新南向國家的商業合作模式。 為分散對中國投資風險 ,蔡政府傾全力推動新

南向政策 ,在醫衛合作方面 ,繼衛福部推動「一 國一中心」之後 ,鄧振中表示 ,未來將推動國際 醫療產業 ,希望先從台灣的醫療管理輸出做起 ,

未來也希望協助台灣的業者 ,將醫療器材與設備 輸出東南亞等國家。

經貿談判辦公室評估 ,台灣的醫療技術與醫療

區、品種及搭配產期調節技術 ,可全年生產 ,年產量

管理相較東南亞國家 ,具有競爭優勢 ,目前可先

果品 , 2019 年鳳梨外銷量値已超過 5 萬公噸、 6 仟萬

將強化推動東南亞國家等重症病人後送台灣 ,行

超過 43 萬公噸。農委會強調 ,鳳梨為我國第 1 大外銷

美元。目前台灣鳳梨鮮果實可輸銷加拿大、日本、韓 國、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澳門、汶萊、阿拉伯聯 合大公國、巴林、印尼、帛琉、關島、馬紹爾、荷蘭 及俄羅斯等國家地區。

從推動醫療管理的輸出做起。另外 ,政府今年也 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評估 ,東南亞國家的民眾若

有重症病人後送的問題 ,亞洲考慮的幾個國家中 , 包括日本、台灣、新加坡 ,這 3 國以台灣的費用 最為便宜 ,對東南亞國家民眾而言較具吸引力。

5


T A E F 東南亞觀察 Thailand

Myanmar

泰國 2020 年起向塑膠袋及塑膠微粒說不

緬甸國會否決限縮軍方權力修憲案

泰國致力於減少塑膠垃圾 ,自 2020 年起 75 家業者、

共計約 2 萬 5 千個通路將不再免費提供消費者一次性塑

民主轉型受挫 緬甸國會 3 月 10 日起進行修憲案投票 ,執政

膠袋 ,同時當局也宣布常見於臉部去角質等美妝產品的

黨全國民主聯盟( 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

減塑政策能順利推行 ,歸因於民眾環保意識提高、關

條文草案 ,但皆遭否決 ,民主轉型仍困難重重。

塑膠微粒禁令正式生效。

切海洋生態之外 ,也是對國家資源及環境部與私部門共

NLD )提出一系列有關限縮軍方涉政權力的修正

本次修憲旨在修訂由軍政府起草的 2008 年憲

同倡議「每天向塑膠袋說不」( Every Day Say No to Plastic

法 ,提案要點包括:在未來 15 年內逐步調降軍

肯定減塑政策是「送給泰國、也是送給全世界的新年大

將國防軍總司令稱作「三軍最高統帥」的條文;

Bags )活動的正面回應 ,該部部長 Varavuth Silpa-archa 即

禮」。

泰國每年使用 450 億個塑膠袋 ,其中 4 成來自傳統攤

商、 3 成來自零售業者、 3 成則來自超市及百貨 ,當局因

方所握有憲法保障的四分之一議員席次 ,廢止

前者尤其備受關注 ,因為該制度形同讓軍方變 相擁有法案的否決權。

透過修憲限縮軍方權力不僅有促進緬甸民主

此希望藉由停止提供免費塑膠袋 ,每年能減少 3 成使用

化進程的意義 ,更被解讀為 NLD 試圖兌現 2015

管 ,亟欲洗刷世界第五大海洋塑膠垃圾汙染國的汙名。

力前哨戰。 NLD 議員昂廷( Aung Thein )指出 ,

量 ,並預吿 2021 年禁令將進一步擴及塑膠杯及塑膠吸

另一方面 ,當地塑膠製品業者也積極轉型 ,尋求更為

環保的替代材質並削減具潛在汙染物質製品的產量。例 如 ,石化產業龍頭泰國國家石油公司( PT T )正積極與

美國生物塑料的領導品牌 NatureWorks 、奧地利高品質塑 料包裝供應巨頭 Alpla 等外國公司洽商合作。

Malaysia

馬哈迪下台 大馬新首相穆尤丁宣誓就職 根據英國《路透社》報導 , 72 歲的

馬來西亞新任首相慕尤丁( Muhyiddin Yassin )3 月 1 日宣誓就職 ,結束大馬

一週以來的因前任首相馬哈迪所引發 的政治動盪。慕尤丁為大馬土著團結 黨主席 ,2 月 29 日時由馬來西亞國 家元首同意任命 ,料將導致馬來傳統

主義重回馬國政壇。根據馬來西亞聯 邦政府第二號聯合公報 ,慕尤丁將自

3 月 1 日起負責領導聯邦政府所有部 6

年的勝選承諾 ,同時也是今年底大選的政治角 雖然已預期可能失敗 ,但因支持者對於翁山蘇 姬( Aung San Suu Kyi )的憲政改革寄予厚望 ,

還是「要讓人們知道我們努力試過了」 ;同黨議

員翁基鈕( Aung Kyi Nyunt )也對結果不感意外 , 直言「軍方顯然連漸進式改革都不樂見」。

門 ,直至各部會首長獲任命就職 為止。

加擔心失去自己的既得利益。

慕尤丁於前首相納吉(Najib

美 國 《 時 代 雜 誌 》3 月 4 日 報

Razak )任內曾擔任副首相兼教育部

慕尤丁在得知獲任命為馬來西亞

言論 ,並廢除馬哈迪曾推動的英語

導指出 ,身為保守主義穆斯林的 首相時 ,隨即就地跪下禱吿。澳

洲塔斯馬尼亞大學亞洲學院院長 James Chin 表示 ,慕尤丁很有可

能將大馬帶往更加保守、馬來、 以及伊斯蘭的方向。他指出 ,

2018 年的馬來西亞內閣擁有前所

未有的多元性 ,內閣成員有 40% 為非馬來人 ,包含錫克教徒、華 人、淡米爾人等 ,導致馬來人更

長 ,並在任內發表「馬來人優先」 教數理政策 ,引發不少爭議。慕 尤丁曾被看好將成為納吉的繼任首

相 ,然而他於 2 0 1 5 年批評一馬發

展有限公司( 1MDB )的債務問題 , 引發納吉不滿而遭阿末扎希( Ahmad

Zahid Hamidi )取代。現今 ,慕尤

丁透過巫統( UMNO )獲得國家最 高行政權力 ,其將如何對待納吉的 一馬弊案仍値得繼續觀察。


T A E F 東南亞觀察 Indonesia

佐科威訪澳 完成「全面經濟夥伴協定」最後一哩路 佐科威總統出訪澳洲 ,與澳洲總

洲免關稅 ,而 99% 進入印尼的澳

國大學;印尼公民赴澳洲打工度假

准「印尼―澳洲全面經濟夥伴協定

印尼期望透過協定吸引更多外資 ,

人次。

理莫里森( Scott Morrison )完成批 ( I A - C E PA )」, 並 強 調 深 化 印 澳 關 係、以及雙方在太平洋地區扮演重

洲貨品則享有免關稅或減免待遇。

簽證也從每年 1,000 提升到 4,100

而澳洲則可擴張其農產品及牛肉的

佐科威於 2 月 8 至 11 日出訪坎

出口。

培拉 ,不只完成協定簽署、更為慶

印尼與澳洲在 2019 年 3 月簽署

於經貿往來 ,還有人文交流、海

係。在演講中強調雙邊必須共同捍

准程序。貿易談判自 2010 年展開 ,

成印太穩定繁榮等目標。協定生

要角色的責任。

自由貿易協定 ,並交由國會進行批

原定 2018 年簽訂 ,印尼國會於 2

月 6 日完成批准程序 ,協定將在 60 天內生效。生效後印尼貨品進口澳

印澳全面經濟夥伴協定不只著重

事合作、維護區域利益 ,以及達

效後 ,澳洲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 )也獲准於印尼設置分校

區 ,為第一家在印尼設立分校的外

祝雙邊建交 70 週年 ,提升印澳關 衛民主價値與人權、打擊恐怖主義

及保護環境 ,更指出太平洋地區在 國際政治的戰略地位日顯重要 ,印 尼與澳洲必須成為亞太地區穩定發 展的定錨。

Laos

Thailand

第 5 屆湄公河—瀾滄江合作

總理帕拉育

外長會議永珍落幕

壓倒性挺過不信任投票

第 5 屆湄公河―瀾滄江合作( Mekong-Lancang Cooperation,

MLC )外長會議暨中國―東南亞國家協會( ASEAN )特別外長

會議於 2 月 20 日在寮國永珍召開。

第 5 屆 MLC 外長會議由中國及寮國外長主持 ,與會方包括柬

埔寨、緬甸、泰國、及越南 ,主要聚焦如何拓展水資源管理、 農業發展與減貧、連通與整合、生產能力建構 ,以及跨境貿易

等 5 個議題領域的合作 ,除檢視會員國的落實成果 ,也針對

MLC 五年( 2018-2022 )行動計畫的 2019 年進展報吿交換意見。

根據聯合新聞公報 ,外長們肯定由 6 國智庫共組的湄公河研

泰國總理帕拉育( Prayut Chan-o-cha )

與 5 位內閣成員 ,包括副總理普拉威

( Prawit Wongsuwon )及威薩努( Wissanu K r e a - n g a m )、 外 交 部 長 董 恩 ( D o n

Pramudwinai )、內政部長阿努彭( Anupong P a o j i n d a )、 以 及 副 農 業 及 合 作 部 長 Thamanat Prompow ,於 2 月 28 日以壓倒

性的票數順利挺過不信任投票。

經過 2 月 24 至 27 日一連四天的不信任

究全球中心( GCMS )所提的共建湄公河―瀾滄江經濟發展帶

案辯論 ,儘管有 49 位眾議員對帕拉育投

連通該經濟發展帶與「國際海陸貿易新廊道」,以串連中國中西

領導 ,這也意味他的總理寶座在可見的未

建議 ,並鼓勵 6 國相關部門著手研究、擬訂具體方案 ,尤其是 部與東協市場。

對於爭論不休的湄公河水壩興建工程 ,中國除表示將自上游

水壩釋出更多水 ,未來也考慮分享水文資訊 ,協助下游國家解

決河道枯竭與乾旱問題。惠譽集團底下的 Fitch Solutions 最新分 析顯示 ,水壩興建已嚴重衝擊漁獲及農產量 ,迫使下游國家更 仰賴進口糧食。

下不信任票 ,多達 272 位眾議員肯定他的 來已藉此獲得鞏固;其他內閣人員的得票 情形也大同小異 ,僅農業及合作副部長因 其毒品官司在澳洲定罪而被全面檢討。

反對派陣營的嫌隙也是未能成功串連反

政府勢力的因素之一 ,為泰黨與未來前進 黨對於詰問策略顯然不同調。

7


T A E F 東南亞觀察

東南亞正進入社區感染 WHO 籲積極抗疫

世 界 衛 生 組 織 ( W H O )3 月 1 8 日

Si n g h )表示: 「我們必須立刻加緊防

炎社區感染 ,呼籲積極行動 ,對抗

「有更多病毒群聚感染獲得證實 ,

警吿 ,東南亞一些國家正進入武漢肺

疫 ,避免病毒感染更多人。」

迅速擴散的武漢肺炎病毒。有人擔心

顯示出監控的警覺性與有效性 ,卻也

會無法因應疫情大爆發。世衛東南

免武漢肺炎病毒疾病更進一步散播的

東南亞多國公共衛生照護體系較差 , 亞區域主任辛赫( Poonam Khetrapal

讓我們注意到更積極、傾社會全力避 必要性。」

Thailand

Myanmar

世銀:因經濟不佳和氣候變遷

緬甸總統出訪印度

泰國近年貧窮人口增

簽署 10 項協議

世 界 銀 行 ( Wo r l d B a n k )3 月 5 日 在 曼 谷 擧 行 記

緬甸總統溫敏( Win Myint )應印度總統柯文德( Ram

者會 ,公布「打擊泰國的貧窮和不平等」( Tackling

Nath Kovind )之邀 ,於 2 月 26 日至 29 日赴印度新

泰國貧窮人口的比例已從 1988 年的 65.2% ,降低到

協議內容主要涵蓋如何促進雙方就能源、貿易、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 Thailand )報吿。報吿指出 ,

德里進行國事訪問 ,雙方共簽署 10 項協議。

2018 年的 9.85% 。

發展、國防、打擊恐怖主義等領域的合作 ,其中 5

例是從 7.2% 上升到 9.85% ,極端貧窮人口數從 485

販運、打擊非法盜墾木材、保護老虎及其他野生動

不過報吿指出 ,在 2015 年到 2018 年間 ,貧窮比

萬增加到 670 萬;2018 年 ,全泰國最貧窮的 5 個府 中 ,有 4 個位於邊境 ,也就是夜豐頌府( Mae Hong Song )、北大年府( Pattani )、陶公府( Narathiwat )

和達府( Tak )。

項諒解備忘錄( MoUs )則聚焦石化產品、防制人口 物、通訊及醫療研究等議題。此外 ,印度政府將於

2020 至 2021 年財政年度提供 5 百萬美元 ,資助執行

其他 29 項計畫。

根據共同聯合聲明 ,此行意在深化雙方高層互動

研究人員發現 ,泰國近幾年貧窮人口的增加 ,和

的傳統 ,對於展現兩國友好關係具有重要的象徵性

的東亞和太平洋區域 ,過去幾年泰國的經濟成長低

享長約 1,624 公里的陸路邊界及位在孟加拉灣的海上

泰國的經濟表現以及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在發展中 於其他國家 ,加上全球貿易和經濟成長也下降 ,因 此影響到出口 ,此外 ,乾旱影響到農夫的生計 ,觀 光業正在經歷衰退。

報吿指出 ,農村家戶收入和城市家戶收入都呈現

意義。尤其在邊界安全議題上 ,緬甸與印度不僅共 邊界 ,兩國也同樣備受少數民族武裝團體所擾 ,兩

位領導人強調「不會讓任何組織利用其領土進行對 抗另一方的敵對活動」。

分析指出 ,緬甸若想抗衡中國日益加大的影響

下降趨勢 ,2016 年的調查也顯示 ,泰國人自覺生

力 ,便須同時深化與印度的關係 ,這點從緬甸前軍

夫、住在山區的人、受到武裝衝突影響的人以及受

前選擇高調訪問中國及印度便可見一斑 ,頗有宣示

活狀況變得較差。容易受到貧窮影響的族群包括農 教育機會較少的人。

世界銀行呼籲 ,泰國需要更加關注國內貧富懸殊

的現象和弱勢團體 ,短期來說 ,泰國要建置社會安

全網 ,更加有效率地辨別出哪些人屬於弱勢族群 , 並替他們增加較好的工作機會。 8

政府最高領導人丹瑞( Than Shwe )在 2011 年退位 兩國對緬甸同等重要的意味。對於印度而言 ,緬甸 具地緣政治重要性 ,有利新德里推動「鄰國優先」

( Neighborhood First )及「東向行動」( Act East )政策 , 連結東南亞與東亞地區。


T A E F 東南亞觀察 Philippines

杜特蒂正式發布通知 終止美菲部隊訪問協定 杜特蒂 2 月 7 日下令、 2 月 11 日外交部正式對美方

菲律賓外長陸辛( Teodoro Locsin Jr. )則指出菲國將

發布通知 ,終止兩國於 1998 年簽署的美菲「部隊訪問

失去 100 億披索(約新台幣 60 億元)的軍事財政援

於 3 月針對終止細節進行雙邊會議。

面終止 ,不只是軍事利益 ,更會影響雙邊經貿關係。

協定」( Visting Forces Agreement, VFA ),美方則回應擬

美菲軍事互訪協定於 1998 年簽署、 1999 年生效 ,簽

署國可因軍事演習或人道援助互相暫時派駐軍隊。菲 方提出終止聲明後 ,協定將於 180 天後失效。美國駐 菲大使館指出這是重大影響的決定 ,國務院將於 3 月 進行雙邊會議 ,商討終止協議事宜。

助。參議員朱比瑞( Juan Miguel Zubiri )擔憂菲方單方

2 月 10 日菲國參議院通過決議 ,呼籲杜特蒂務必審愼

考慮終止決定。杜特蒂於當天晚間公開演講時再次重

申: 「川普想挽回協定 ,但我說: 『我不要了。』」隨後 川普亦對媒體表示: 「我不在乎 ,美國反而可以省下一 筆錢。」

India

自由之家:印度政治權利與公民自由下降最大 自由之家 3 月 4 日公布 2020 年

厲批評 ,指印度政府透過一系列廢

任政府背離民主規範令人震驚 ,導

印度教民族主義議程提高到一新水

全球自由度調查報吿指出 ,印度現

致印度在 25 個人口最多民主國家 中 ,政治權利與公民自由得分下降 幅度最大。

雖然印度在 2020 年這份報吿中 ,

此外 ,報吿指明 ,印度的記者在

除穆斯林不同階層權利的政策 ,把

工作過程中可能遭受騷擾、死亡威

準 ,威脅到這個國家的民主前途 ,

者很少受到懲罰 ,甚至有些襲擊是

而這個國家長期被視為是亞洲與世 界潛在的自由堡壘。

報吿指出 ,大規模的政治腐敗醜

脅和人身暴力 ,但這類事件的犯罪 在警察共謀或參與下發生的。印度 教民族主義組織和一些地方媒體不

斷宣傳反少數族群的觀點 ,卻獲得 莫迪政府的容忍。

以 71 分(滿分 100 )仍列入自由國

聞一再暴露印度官場的賄賂和其他

75 分下滑。而印度控制克什米爾

引起人們的注意和遭到懲罰。多位

來因政治與宗教問題 ,而對教授、

控貪汙遭逮捕 ,導致一些人指責當

自由被削弱。

家 ,但已比 2 0 1 9 年相同報吿中的 在被廢除獨立自主地位及採取軍管

後 ,從原本的「部分自由」降為「不 自由」。

自由之家( Freedom House )這份

瀆職行為 ,但大量的貪汙問題並未 知名反對黨政治人物 2019 年因被 局選擇性執行法律以利於 BJP 。

不斷增加。當局利用安全、誹謗、

園採取暴力手段 ,包括攻擊學生和

國的潛在民主國家 ,但印度現任政

煽動叛亂和仇恨言論等法律及試圖

模糊北京與新德里間的區隔。

這份報吿對在印度總理莫迪及印

度人民黨(BJP)領導下的政府採 行「印度教民族主義模式」提出嚴

印度教民族主義組織民族志工組

織( R S S )學生團體據信在 B J P 的

迪政府領導下 ,對新聞自由的攻擊

府背離民主規範令人震驚 ,也逐漸

學生和機構的恐嚇增加 ,導致學術

在媒體自由方面 ,報吿說 ,在莫

報吿表示 ,長期以來 ,印度一直被 認為是太平洋區域制衡威權主義中

在學術自由上 ,報吿指出 ,近年

藐視法庭的指控 ,遏制媒體批判的 聲 音 。「 印 度 教 民 族 主 義 」 運 動 的 宗旨在阻止被認為是「反國家」的

執政下發展壯大 ,並在印度各地校 教授。學者蒙受壓力 ,不討論印度 與巴基斯坦關係、克什米爾情況等 被 BJP 政府視為敏感的問題。

言論或行為 ,這項民族主義運動加 劇媒體的自我審查。

9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文|李心祺 財團法人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 助理研究員

10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 無 論 新 住 民 來 自哪裡 ,只要加入台灣

這 塊 土 地 , 久 了 ,我們就是一家人 , 台 灣 就 是 你 們 的故鄉。」

2019 年蔡英文總統於臉書粉絲專頁這麼說。目前台灣已

有超過 100 萬人的新住民與新二代 ,占了台灣總人口的 23 分之 1。因為他們的加入 ,讓台灣本就繽紛的社會臉

孔更加多元而精彩。本期《南向》就要來探討來自東南亞 各國的新住民如何潛移默化地豐富了台灣社會的面貌 , 在這過程中 ,他們又經歷了怎樣的突破與改變。

11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2

019 年 ,教育部宣布將 7 國東南亞新住民語

言納入 12 年國民教育新課綱 ,與閩南語、客

語 、 原 住 民 語 並 列 , 成 為 國 小 課 程 「 必 修 」。 這 項擧措揭示了台灣開創全球先例 ,成為第一個將 東南亞 7 國包括越南、印尼、泰國、緬甸、柬埔 寨、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官方語言 ,納入國小語 文領域「必選」的國家。 語言是文化的根基 ,教育部這項擧措也顯現台 灣社會的面貌越來越多元 ,從而改變了我們的 日 常 生 活 與 政 策 措 施;現 今 台 灣 社 會 的 組 成 除 了 400 年前開始來台的漢人、台灣既有的南島語系

民族 ,還有越來越國際化的東南亞新住民加入。 自 1990 年代開始 ,來自東南亞、以女性為主的 婚姻移民逐漸增多 ,逐漸改變台灣社會的人口 面貌。在 2003 年的高峰期 ,平均每 3 對結婚就 有一對是台灣與外籍人士的結合。至今 ,新住 民總人口數已突破 55 萬 ,其中東南亞籍新住民 約為 1 9 萬 ,而新住民二代人數則已超過 4 2 萬。 百萬人口的新住民和新二代 ,占了台灣總人口 的 23 分之 1,也讓台灣社會的組成更加豐富與 多元。 內政部長徐國勇今(2020)年與新住民共同參 與內政部的迎新春揮毫活動 ,並指出「新住民 是台灣社會中堅力量 ,也讓台灣文化的色彩更 豐富」。 從數字也可看出台灣社會越趨多元的趨勢 ,依 據內政部移民署統計 ,截至 2 0 2 0 年 2 月 1 8 日 , 台灣共有近 19 萬來自東南亞的新住民 ,其中以

12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越南籍最為多數 ,占了 5 7 % 以上 ,其次為印尼 ,占了 1 6 % ,菲律賓、泰國、柬埔寨則分別以 5 . 3 % 、 4 . 8 % 和 2 . 3 % 緊追在後。(圖一)

越南

57 %

若以縣市分布來看 ,新住民在台灣各地區多集中於六 都 ,新北市東南亞新住民人數近 33,000 人 ,為最多新

印尼

住民的縣市 ,其次為桃園市、台中市、高雄市、台北

其他

16%

14 . 6%

市 及 台 南 市 。( 圖 二 ) 新 住 民 二 代 的 分 布 也 和 他 們 來 自 東南亞的母(父)親一樣 ,同樣以越南新二代的人數

泰國

菲律賓

柬埔寨

4 . 8%

5 . 3%

2 . 3%

最為眾多 ,印尼、菲律賓、泰國則居次。 這樣豐富、多元的色彩已經是台灣生活的日常。除了

【圖一】新住民原屬國籍統計

大街小巷中經常可見新住民經營的東南亞小吃店、雜

資料來源 | 內政部移民署

貨店、美容美甲店之外 ,東南亞的文化經驗已經鑲嵌 進台灣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擁有最多東南亞新住民的 新北市於 2019 年開始啓動校園午餐 3.0,將 7 國東南 亞美食納入國小營養午餐中 ,透過學校食育教育向下

35000

25000

紮根 ,讓孩子在餐桌上與世界交朋友 ,培育具有國際 觀的世界公民。

32 , 252

30000

嘉年華期間安排了 4 場「多元文化藝術 DIY」活動 , 展現台灣新住民的活力。 2020 年的台灣燈會特地設置

5000

11,968

13, 23 0

10000

18 ,4 4 0

15000

2019 年的雙十國慶中 ,新住民文化成為焦點 ,在花車 18 , 692

2 2 ,956

20000

0

新 北 市

桃 園 市

台 中 市

高 雄 市

台 北 市

【圖二】各直轄市新住民人數統計 資料來源 | 內政部移民署

台 南 市

新住民燈區新囍同歡 ,由藝術家楊禮瑋所設計的主燈 「 融 漪 」, 透 過 雙 人 相 擁 的 台 灣 圖 像 , 象 徵 台 灣 社 會 及 家庭 ,對新住民的愛與包容 ,希望新住民把台灣當成 自己的家 ,落地生根、安家立業。 從語言教育、飮食文化、街巷景色、節慶活動 ,人口 結構的改變也同時充實了台灣移民社會多元文化的本 質。台灣的色彩 ,因為新住民的加入而更加豐富。

13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同在街坊裡櫛比鱗次出現的東南亞小店 , 支持著台灣最基礎的經濟發展和其背後的

無數家庭 ,來自東南亞的新住民也在台灣社會扮 演著多元的角色;他們是父親與母親、是辛苦的勞 工、是認眞的小店老闆、是有無數點子的創業家 等。他們 ,是台灣社會的新中堅力量。 這樣的說法或許和台灣過去對東南亞移民的刻 板印象有所出入 ,但是事實上 ,過去台灣社會 誤以為是社會弱勢的新住民 ,早已成為台灣社 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在各個角落和領域 支持著整體社會發展。 這項改變從 1995 年夏曉鵑教授在美濃發起「外 籍新娘識字班」開始 ,透過識字班幫助東南亞 姊妹建立互助網絡 ,並發展自主發聲的力量。 許多民間單位也開始辦理生活適應班、關懷協 會、家庭服務中心等。除了提供語文教學、生 活適應、親職教育等服務之外 ,也希望培養自 主能力與主體性。 2006 年 ,全台灣第一個外籍 配偶組成的志工團成立 ,在苗栗縣三義鄉協助 低收入戶、單親等弱勢家庭。 1 除了擔任志工 ,新住民也在社會各角落運用自 己的力量發揮所長 ,協助其他族群。例如 ,來 自越南的小香聽說醫院極度缺乏醫療通譯 ,主 動報名當醫療通譯 ,發揮自身母語優勢幫助其 他移民姊妹以及移工朋友 ,甚至成為他們在異 鄉就醫的心靈支柱。重要的是 ,在這過程中 , 小香也能夠走出家門拓展眼界、建立人際關 係、累積自信。2

14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來自印尼的 Sulastri 則是在台東開設了一家除 了販賣印尼生活雜貨 ,也提供「家」的歸屬感 的 「 印 尼 生 活 館 」。 除 了 平 時 供 印 尼 朋 友 聊 天 聚 會 , Su l a s t r i 會 在 週 日 親 自 料 理 印 尼 家 鄉 菜 供 移 工朋友品嘗。此外 ,Sulastri 更在開齋節時 , 主動向台東縣政府申請場地擧辦團拜儀式與歡 慶活動。而當移工朋友遇到困難時 ,也會來尋 求 Sulastri 的協助。Sulastri 甚至被印尼移工們 稱 為 Ma m m y , 印 尼 生 活 館 因 而 成 為 凝 聚 族 群 向 心 力 及 撫 慰 鄉 愁 之處。 「新住民姊妹們在台灣只要找到自己適應生活的 方式 ,對社會也可以做出很多貢獻。」來自越 南的陶氏兒容表示 ,她十分敬佩許多新住民姊 妹除了照顧家庭 ,還特別付出時間與能力做公 益活動。而她自己也參加由新北市立圖書館成 立 的 「 新 住 民 公 益 故 事 團 」, 實 踐 她 推 廣 文 化 的 志向。在固定擧辦的「新住民媽媽說故事」活 動中 ,故事團志工們用中文介紹她們母國的文 化 故 事 , 萌 發 孩 子們對多元文化學習的興趣。 4

1 〈外籍配偶當志工 自助也助人〉,

《聯合報》, 2006/12/12 http://city. udn.com/55272/1975606 2 〈來學媽媽的語言好嗎?作醫療通

持續為新住民發聲、來自柬埔寨金邊的林麗蟬 更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位具有東南亞新住民背 景的立法委員 ,實際踏入國會殿堂 ,從政策制 度改變台灣對新住民的看法和擧措。卸下立委 職責後的林麗蟬 ,也繼續到高雄市政府擔任顧 問兼新住民事務辦公室執行長 ,以他的政治專 業持續推動新住民事務。林麗蟬踏入立法院的 這一步對於台灣社會、新住民社群 ,都有著無 可抹滅的意義 ,也代表新住民眞正成了台灣社 會的重要支柱。

譯的她 ,不再擔憂孩子越南口音 被笑〉,《關鍵評論網》, 2018/1/8 https://www.thenewslens.com/ article/86983 3 〈印尼移工們在台東的 Mammy〉 ,

《台東製造》,http://www.zztaitung. com/12653/1070428 4 〈刻板印象促公益動機 新住民陶氏

兒容推廣母國優秀文化〉,《台灣 英文新聞》, 2020/01/31 https:// www.taiwannews.com.tw/ch/ news/3868040

15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統蔡英文在 2020 年 2 月 21 日世界母語日時 表示 ,她相信「對母語的重視 ,不只可以

讓我們互相欣賞多元的文化 ,更可以用語言連結 全世界 ,比如連結新南向國家、南島民族、或是 全世界的華人 ,為台灣帶來更開闊的發展空間」。 蔡英文的這一番話 ,不僅為教育部 2019 年發布 的新課綱和母語教育做了最佳詮釋 ,更彰顯了 台灣多元社會、多元語言並存的優勢。而台灣 社會何其有幸有著約莫 100 萬人的新住民和新 二代 ,做為台灣和東南亞、甚至全世界連結的 橋樑。 台灣社會對新住民、東南亞文化的開放及接納 態度 ,也讓新住民更有信心站出來推廣母國文 化。來自越南的陶氏桂參與婦女權益促進發展 基金會(婦權會)推動的「新住民女性創業加 速 器 計 畫 」, 運 用 自 家 民 宿 開 設 「 越 南 故 事 屋 洄 瀾 小 站 」, 引 進 一 千 多 本 越 南 語 的 繪 本 、 故 事 集 ,讓新住民媽媽能夠帶著孩子讀自己母語的 繪本。此外也開設越南語教學班 ,除了幫助孩 子學習媽媽的母語外 ,並協助想至新南向發展 的台商、有新住民加入的家庭能更加瞭解越南 文化。 5 婦權會指出 ,新住民女性創業通常以餐飮、美 容美髮為主 ,但以母語教學、文化傳承為主題 的創業正逐漸增加。 6 除了上述的陶氏桂 ,另一 位同樣來自越南的新住民吳氏深 ,則是結合越 南 文 化 及 拼 布 , 開 設 「 杰 妍 拼 布 手 作 坊 」, 在 台 灣各處推廣越南傳統文化 ,不僅獲得「新住民

16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女性創業加速器計畫」優等獎肯定 ,更重要的是 加深了台灣社會對越南文化的認識 ,也拉近了兩 國在文化上的距離。透過語言、文化相關的創業 模式 ,新住民女性不僅扭轉自身的形象 ,也扭轉 了台灣社會對其母國的刻板印象 ,讓台灣人更認 識他們的故鄉。 除了新住民 ,融合了台灣與東南亞各國文化背 景的新二代更擔負了台灣未來邁向國際的重要角 色。因此移民署也藉由「新住民及其子女海外培 力 計 畫 」加 強 新 住民二代與母(父)親故鄉的連結 , 培養他們成為台灣與東南亞的重要橋樑。這個計

透過「新住民女性創業加速器計畫」,新住民 女性扭轉自身形象 ,也讓台灣社會更瞭解她 們的故鄉。圖為該計畫頒獎典禮。 圖 | 婦女權益發展促進基金會

畫鼓勵新住民子女利用寒假回到(外)祖父母家 進行家庭生活、語言學習與文化交流體驗 ,除了 強化新住民子女語言及文化 ,也希望藉此能培育 多 元 文 化 人 才 種 子 ,接軌國際。 曾參加「新住民及其子女海外培力計畫」的陳靜 華表示 ,希望透過返鄉計畫 ,探索比較泰國與柬

5

饋 社 會 散 發 堅 毅 精 神 〉,《 新 住 民 全 球

埔寨的歷史文化、宗教信仰及飮食生活 ,達成台

新 聞 網 》, 2 0 1 9 / 1 2 / 1 0 h t t p s : / / n e w s .

灣、泰國與柬埔寨三國間之文化交流。母親為印

immigration.gov.tw/PH/NewsPost.

尼新住民的羅弘杰 ,則是因為外公在印尼經營胡

aspx?NEWSGUID=b694b9de-7893-

椒園 ,胡椒不僅是全家人的愛好 ,更成為連結印 尼與台灣兩地文化的象徵 ,因此希望返回印尼親 身 體 驗 胡 椒 種 植 方法與手工製作胡椒的過程。 7

〈新住民感謝臺灣溫暖接納 陶氏桂回

4ae7-9fd5-09dc5b318dbe

6

〈新住民做餐飲、美髮都落入「刻板印 象」?微型創業的意義不只是「開店」〉, 《 關 鍵 評 論 網 》, 2 0 1 9 / 1 2 / 1 1 h t t p s : / /

隨著台灣社會對多元文化的逐漸重視 ,東南亞市 場對台灣的重要性漸增 ,加上新南向政策的推 展 ,這群為數眾多的新住民和新二代將在台灣與 東 南 亞 的 互 動 中 扮演更重要角色。

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7894

7

〈多元文化傳承 移民署新住民子女 海 外 培 力 計 畫 啟 航 〉,《 自 由 時 報 》, 2019/06/15 , https://news.ltn.com.tw/ news/society/breakingnews/2823452

17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2

019 年教育部推行新課綱 ,將東南亞 7 國語言

納入母語教學的選項中。政策一出 ,社會支

持與反對的聲音皆有 ,但就如中央廣播電台總台 長、同時也是《四方報》創辦人張正針對母語教 學所下的評論: 「我們必須以校園裡正式的東南亞 語言課程扭轉現狀。目的並非教出東南亞語文高 手 ,而是以學校課程為槓桿 ,賦予東南亞語文及 其族群在台灣社會中應有的地位。」 8 這個社會印象的扭轉並不容易 ,這也與台灣社 會長期對東南亞的不夠理解相關。新住民加入 台灣家庭後 ,經常被要求學習中文、跟隨台灣 習俗 ,不被鼓勵與孩子說母語或教導孩子他們 的東南亞故鄉文化。這樣的氛圍也影響到新住 民自身 ,不敢教孩子說母語 ,也害怕自己的中 文口音影響孩子學習。因此 ,許多新住民二代 在成長過程中少有機會學習其母親的母語 ,亦 不熟悉母親的母國文化。 2012 年《天下雜誌》以「新台灣之子」為題 ,

探討這群跨國婚姻下的新二代。當時文章中多 以憂心的眼光看待他們的未來 ,擔憂這群文化 衝突下的孩子會跟不上台灣進步的腳步。近 20 年過去 ,這些過去被稱為「新台灣之子」的孩 子現已進入大學或出社會 ,當中有人開始學習 母親的母語、追尋自我身分認同 ,有人則希望 打破社會對他們的偏見。 2 0 1 9 年 ,《天下雜誌》 再次以新住民二代為探討議題 ,文章標題不再 展現憂心 ,而是展現新二代自信的「回媽媽的 國家念書 他成為三國搶著要的人才」,足見台灣 社會及媒體的思維轉變。

18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談起從小在不同文化間成長的掙扎 , 因為越南語考上移民官的潘琳燕表示 , 小時候母親不曾教她說越南語 ,擔心 影響她中文學習 ,求學階段也因害怕 受到歧視對於母親的背景不願多提 , 直到大學才開始學習越南語 ,並到越 南當交換生。 9

鄒佳晶「遷移 ,之後-新二代故事特展」。 圖|鄒佳晶

母親來自菲律賓的鄒佳晶亦曾經因為 社會大眾對於新住民的刻板印象對自 己的新二代身份感到沒自信。直到她 到蘭嶼做田野調查 ,發現蘭嶼達悟族 語與菲律賓塔加洛語的相似 ,意外找 到台灣與東南亞的連結 ,而採訪對象 一句「哇!妳媽媽是菲律賓人?好酷 喔 ! 」, 讓 她 決 定 要 擁 抱 自 己 擁 有 的 不 同文化 ,並開始尋找自身的身分認同 , 為新住民二代發聲。她透過策展「遷 移 , 之 後 - 新 二 代 故 事 特 展 」, 串 連 其

鄒佳晶「遷移 ,之後-新二代故事特展」。 圖|鄒佳晶

他 7 位新二代創作「新」家庭的遷移 地圖 ,回顧跨國婚姻家庭中的文化衝 突 ,以及尋找身份認同的過程。 1 0 , 1 1 從高中就開始參與社會運動的林宗洧 , 則希望撕除社會大眾對新住民二代的 負面標籤。過去 ,他總是因為媽媽來 自越南而感到自卑 ,直到 18 歲那年夏 天 ,他跟著媽媽回越南 ,發現他羞於 啓齒的另一個故鄉 ,反而豐富了他生

林宗洧參與內政部移民署「築夢計畫」成果 發表。 圖|林宗洧

命的獨特性。他透過積極參與公共議 題 ,包括爭取成為《兒童權利公約》

19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國家報吿國際審查會議的兒少代表、投入 泰 國 兒 童 服 務 組 織 「 Wa r m H e a r t 」 等 , 向

8

雜誌獨立評論》https://opinion.cw.com.tw/

大 家 證 明「 新 住民二代和國人並沒有不同」, 並 且 表 示 ,「 我希望更多像我這樣的新住民 的 孩 子 , 也 能 夠擁有能力與自信。」 1 2 , 1 3

張 正 , < 母 語 課 程 , 正 義 工 程 > ,《 天 下 blog/profile/91/article/8226

9

〈越南語優勢 23 歲新住民二代業考上移民 官〉,《聯合報》, 2020/01/01 https://udn. com/news/story/7325/4261969

潘琳燕提到 ,過去因為語言的隔閡而覺得 與越南家人難以親近 ,後悔沒有早點接觸

10 〈 說 媽 媽 的 母 語 〉,《 鏡 週 刊 》, 2019/11/04 https://www.mirrormedia.mg/

越南語。但比起過去 ,現在的學校環境更

story/20181219pol001/

能包容多元文化 ,對於新二代也有更多認 同。而在另一篇媒體報導中 ,還是國小學

11 〈 1 6 個 故 事 旅 行 箱 訴 說 心 內 話 桃 園 新

二 代 策 展 「 遷 移 之 後 」〉,《 E T t o d a y 新

生宋子靑在家裡已經會使用越南語和媽媽

聞 雲 》, 2 0 1 9 / 1 1 / 1 0 , h t t p s : / / w w w .

溝通 ,回越南探望外公外婆時 ,更將在學

ettoday.net/news/20191110/1576667.

校學到的越南歌謠唱給外公外婆聽 ,因而 感 受 到 與 母 親 的家鄉更加親近。 1 4

htm#ixzz6CrEUdRNY 12 〈彰中新住民之子赴泰見習兩個月 立志當社

會學者〉,《聯合報》, 2020/01/25 , https://

可以看到 ,23 歲的潘琳燕與仍是小學生的 宋子靑相比 ,顯示出台灣社會對新住民母 語及母國文化的態度轉變 ,以及對下一代

udn.com/news/story/6885/4306606 13 〈 從 大 人 手 中 奪 回 發 言 權 新 住 民 之 子

成 社 運 少 年 〉,《 倡 議 》, 2 0 1 8 / 1 0 / 2 4 ,

產生的影響。來自越南的陶氏桂曾說 ,他

https://ubrand.udn.com/ubrand/

期 望 有 一 天 孩 子 們 能 夠 大 聲 說 出: 「我的母 親 來 自 東 南 亞 ,我也是東南亞的孩子。」

story/11815/3439310

15

14

〈新住民語文入課綱 吸引越南電視台 來 台 採 訪 〉,《 聯 合 報 》, 2 0 1 9 / 1 1 / 2 8 ,

現 在 , 他 們 已 能 大 聲 而 驕 傲 地 說: 「我是台

https://money.udn.com/money/

灣 的 孩 子 , 也 是東南亞的孩子。」

story/12524/4193126

15

〈新住民座談 蕭美琴分享母親 50 年 前 的 辛 酸 〉,《 中 央 社 》, 2 0 1 9 / 1 1 / 1 0 , https://www.cna.com.tw/news/ aloc/201911100121.aspx

20


T A E F 論世界

緬 甸 的 搖 擺 外 交:

地緣政治惹的禍? 文 | 童成家 財團法人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 助理研究員 「當世界感慨於翁山蘇姬為緬甸軍方犯下的人權侵害時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2020)年 1 月首次 訪 問 緬 甸 。 中 國 選 擇 此刻強化與緬甸的合作 ,緬甸將有更多籌碼說服其他國家深化與緬甸的夥伴關係 , 但 更 左 右 逢 源 的 對 外 關係是否是緬甸人權改革的詛咒? 」

「中

國是緬甸可信賴的朋友。」中國國家

控緬甸政府罪行並不公平。她將羅興亞地區平民

主席習近平對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

的傷亡歸咎於緬甸國防軍在抵抗若開羅興亞救世

姬說道。習近平在 1 月 17 日抵達奈比多 ,在緬

軍(ARSA)的軍事行動中意外的連帶損傷。面

甸展開 2020 年第一次海外出訪。這是習近平自

對眾多人權侵害事件 ,翁山蘇姬儘語帶保留的

2009 年暌違 11 年之久的首度訪問緬甸 ,當時習

表示 ,確實有部分軍人違反了戰爭法規範 ,並

近平還是國家副主席。

強調相關案件應交由緬甸自己的司法體系處理。

兩個月前 ,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才親自率

當翁山蘇姬在 12 月 14 日回到緬甸 ,大量的支

領 緬 甸 代 表 團 前 往 國 際 法 院 ( I C J ), 為 由 甘

持者從機場列隊到市區 ,高擧歡迎標語。當國

比亞控吿緬甸政府及軍隊違反了聯合國《防

際社會譴責翁山蘇姬背棄人權價値時 ,翁山蘇

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 (The Genocide

姬利用登上海牙國際法庭機會 ,展現她力於抵

Convention)一案辯護。在法庭上 ,翁山蘇姬

抗國際壓力 ,藉此形象凝聚「愛國」選民 ,同

強調若曾發生百萬人流離失所的科索沃戰亂都

時 向 軍 方 ⸺ 緬 甸 至 今 最 大 的 政 治 勢 力 ⸺ 展 現

未 面 臨「 種 族 滅 絕 」的指控 ,以同樣的罪名指

在羅興亞一案上的支持。翁山蘇姬藉由在國際法

21


T A E F 論世界

庭捍衛緬甸的立場 ,展現抵抗國際訴訟壓力的

歐巴馬總統在 2012 年順利連任後的第一個

形象 ,提振所屬的全國民主聯盟在今(2020)

海外行程 ,前往柬埔寨參加東亞峰會(East

年 底 的 緬 甸 大 選 的 聲望。

A s i a n S u m m i t ), 並 藉 機 訪 問 緬 甸 。 當 時 , 緬

甸民主轉型的情況並不甚明朗 ,甫傳出穆斯林 英國廣播公司隨後在去(2019)年 12 月底

少數團體遭到攻擊 ,人權團體以及翁山蘇姬

以 「 翁 山 蘇 姬:跌 落 神 壇 的 民 主 象 徵 ( A u n g

皆擔憂歐巴馬此刻來訪會向軍方傳遞錯誤的訊

S a n Su u Ky i : T h e d e m o c r a c y i c o n w h o f e l l f r o m

息。 2014 年 ,歐巴馬二次訪問緬甸時 ,翁山

g r a c e )。 」 為 題 的 報 導 中 , 為 翁 山 蘇 姬 從 政 、 軟

蘇姬曾提醒緬甸尙未做出顯著的政治改革 ,不

禁 、 重 返 政 治 的 歷 程做下註解。反應出西方社會

應對於緬甸的政治發展過於樂觀。歐巴馬回應

對翁山蘇姬從極高度支持轉變為大失所望 ,感

指出緬甸改革速度放緩 ,卻也對緬甸的局勢依

嘆民主象徵崩壞。

然有信心。歐巴馬與翁山蘇姬在 2016 年於華 府會面後 ,美國決定廢除對緬甸的經濟制裁 ,

習近平選擇在此時給予支持 ,將讓緬甸更無懼

其中約 100 間公司以及與軍方有關的個人都不

於 國 際 壓 力 。 緬 甸 雖然在政治改革初期曾向以美

再受到制裁。至此 ,美國全面對緬甸開放 ,

國為首的民主國家靠攏 ,但回顧緬甸近十年的

雖然緬甸政治改革未竟全功 ,軍方依然掌握國

政治發展 ,緬甸並未因民主化更受限於國際人

會四分之一席次。

權 規 範 。 在 政 治 改 革初期轉向尋求與民主國家的 合 作 , 顯 得 僅 是 增 加對外折衝籌碼的手段。

中 國 ( 曾 ) 不 再是緬甸的唯一

雖然緬甸的政治改革始終無法有效削弱軍方的 政治勢力 ,但緬甸在經濟、外交上減緩依賴 中國還是讓美國願意持續加深與緬甸的合作。 自 1990 年代以來 ,中國一直是緬甸最重要的

自 1962 年至 2010 年 ,軍政府高壓統治緬甸近

國際支持者 ,協助緬甸抵抗國際經濟制裁 ,

20 年 ,不僅創下許多惡劣的人權紀錄 ,在國際

並且投資重大經濟建設。然而 ,中國的援助並

上也受到西方國家孤立。 2008 年 ,緬甸遭颱風

非毫無代價。中國在能源與自然資源開發計畫

納 吉 斯 ( Na r g i s ) 侵 襲 時 , 軍 政 府 在 第 一 時 間 回

的主要投資 ,違背了環境永續的規範 ,也未

絕國際援助 ,由於災情嚴重 ,時任法國外長庫

刺激足夠的技術移轉或就業機會。最著名的案

希 內 ( B e r n a r d Ko u c h n e r ) 甚 至 建 議 聯 合 國 安 全

例 為 密 松 ( My i t s o n e ) 水 電 廠 的 開 發 計 畫 。 密

理事會介入這場人道危機。緬甸政府在 2010 年

松水電廠計畫在興建後將 90% 電力輸送至中

啓 動 政 治 改 革 正 値 美國積極推動重返亞洲政策 ,

國南部省分 ,該計畫因侵害當地環境與居民居

過往與中國關係甚為緊密的緬甸 ,便順勢成為

住權 ,而遭受人權團體的批評。但在軍政府的

美 國 希 望 深 化 合 作 關係的對象。

支持下 ,人權團體始終無法阻擋中國興建水電 廠。

22


T A E F 論世界

直至緬甸政治改革 ,時任總統登盛(Thein Se i n )在 2 0 1 1 年 才 終 於宣布停建密松水電廠。

密 松 水 電 廠 的 停 建 標 誌了中緬合作的低點 ,中 國 對 緬 甸 的 投 資 金 額 大幅減少 ,且中國政治局 常委訪問緬甸的次數也明顯減少。但由於緬甸 緊 臨 印 度 洋 ,, 中 國 並 未 完 全 撤 出 緬 甸 , 反 而 強化了對緬甸的公眾外交工作 ,在當地電視 頻道播放央視節目、擴大雙邊利害關係人的交 流 ,國營事業也在緬甸投入慈善工作 ,建設 醫院、小學。

中 – 緬 合 作 削 弱 國際壓力 習近平選擇在這個時間訪問緬甸並承諾 33 項 與基礎建設、工業、特別經濟區有關的經濟發 展 計 劃 ,為 甫 自 海 牙 返國的翁山蘇姬提供經濟 發 展 的 績 效 。 中 國 此 刻拉攏緬甸政府 ,有削弱 美國、歐盟制裁緬甸國防軍要角如總司令敏昂 來 ( M i n A u n g H l a i n g )、 副 總 司 令 梭 溫 ( S o e Wi n ) 的 策 略 效 果 。

習近平本次出訪緬甸最重要的議題是皎漂 (Kyaukphyu)特別經濟區以及深水港。習近 平 上 一 次 以 國 家 副 主 席身份訪問緬甸時 ,就此 案與軍政府達成共識。該計畫屬於中國一帶一 路 計 畫 下 的 子 計 畫 ,規模擴及連接昆明―皎漂 鐵 路 、 仰 光 都 市 開 發 區 ,最終將串聯成中緬經 濟 走 廊 。 若 計 畫 順 利 完工 ,未來往來歐洲、中 東、印度的中國貨輪將可在此深水港上貨及卸 貨 ,減 少 行 經 麻 六 甲 海峽。由於中國與東南亞 各 國 在 南 海 的 領 海 爭 端尙未解決 ,且該海域常 有 美 軍 軍 艦 巡 弋 ,減 少行經麻六甲海峽能降低

中國的經濟、石油海上運補路線被封鎖的風險。 値得注意的是 ,同屬亞洲國家的印度、日本對 緬甸外交政策再次轉向更為敏感。對印度而言 , 若未來中國軍艦靠泊上述的深水港 ,將挑戰印 度在印度洋的軍事地位。印度為持續鞏固與緬甸 的軍事合作 ,不僅未對緬甸實施武器禁運 ,甚 至在去(2019)年 12 月提供緬甸首艘潛艦。日 本則考量經濟利益 ,對羅興亞問題上態度曖昧。 以 鄰 近 仰 光 的 迪 拉 瓦 經 濟 特 區 ( T h i l a w a Sp e c i a l Economic Zone)為例 ,該特區就是由緬甸官

方、日本國際協力機構、三菱商事、丸紅商事 以及住友商事共同持股 ,自 2014 年營運累積投 資金額達 18.4 億美元 ,日本一國投資金額佔比 超過 36%。日本政府表態相信緬甸未犯下種族 屠 殺 , 如 果 國 際 法 院 做 成 緊 急 擧 措 ( p r ov i s i o n a l m e a s u r e s ), 日 本 政 府 會 協 助 緬 甸 順 利 應 對 。 日

本麒麟啤酒(Kirin)被國際特赦組織點名 ,正 値羅興亞地區的暴力事件被媒體報導之際 ,旗 下子公司捐助緬甸國防軍約 3 萬美元。

地緣政治惹的禍? 民主化後的緬甸在對外關係選擇上更加彈性 , 策略目標從減少依賴中國演變為抗衡國際壓力。 雖然許多國家嚮往且追求這一在大國間縱橫捭闔 的條件與能力 ,但在緬甸卻成為民主深化的阻 礙。 緬甸接壤中國、南向印度洋的地緣優勢 ,讓她 在民主化後成為區域內主要大國爭取的合作夥 伴。民主化提供緬甸更大的外交空間 ,讓緬甸

23


T A E F 論世界

減 少 對 中 國 的 依 賴 ,但隨著羅興亞難民危機爆 發 ,中 國 趁 著 美 國 因人道考量減少與緬甸的合 作 關 係 時 ,擴 大 對 緬甸的投資。中國與緬甸關 係 升 溫 ,也 代 表 著 印度、日本基於地緣戰略考 量 ,降 低 配 合 美 國 與歐洲制裁緬甸人道危機的 意願。 緬甸 2018 年的年均國民生產毛額約 1 千 3 百 美元 ,屬於聯合國定義的低度發展國家。緬 甸的先天條件讓政府更容易爭取國際合作與援 助 ,推動經濟發展與民主轉型 ,但目前國際 援 助 缺 乏 共 同 的 人 權標準 ,且外交關係經常依 舊由政府壟斷。只要緬甸政府能持續有效的壟 斷 對 外 關 係 ,便 能 運用優勢的地緣位置換取中 國 的 經 濟 支 持 ,以 經濟利益彌平國內的反對聲 浪。先天的地緣優勢反而成為不利緬甸人權規 範的建立。

參考資料 China, Myanmar agree to jointly build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Online]. Xinhua. Available: http://english. cctv.com/2020/01/19/ARTIPJoaildrbLWoCLmitrJL200119. shtml [Accessed March 26 2020]. Transcript: Aung San Suu Kyi's speech at the ICJ in full [Online]. BBC. Available: https://www.bbc.com/news/ world-asia-pacific-11685977 [Accessed March 26 2020] . France urges U.N. council to act on Myanmar cyclone [Online]. REUTERS. Available: https://www.reuters.com/ article/idUSL07810481 [Accessed March 26 2020]. Obama, in an Emerging Myanmar, Vows Support [Online]. The New York Times. Available: https://www.nytimes. com/2012/11/19/world/asia/obama-heads-to-myanmaras-it-promises-more-reforms.html [Accessed March 26 2020]. Myanmar reforms: Obama 'confident' of political change [Online]. BBC. Available: https://www.bbc.com/news/ world-asia-30015664 [Accessed March 26 2020]. President Obama lifts Myanmar trade sanctions [Online]. BBC. Available: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37592380 [Accessed March 26 2020]. China on mind, India set to hand over sub to Myanmar [Online]. Available: 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india/chinaon-mind-india-set-to-hand-over-sub-to-myanmar/ articleshow/72431384.cms [Accessed March 26 2020]. Japan tops list of foreign investors in Myanmar SEZs [Online]. Bangkok Post. Available: https://www. bangkokpost.com/business/1769224/japan-tops-list-offoreign-investors-in-myanmar-sezs [Accessed March 26 2020]. J a p a n B a c k s M y a n m a r ’s C l a i m T h a t N o G e n o c i d e Occurred in Rakhine State [Online]. The Irrawaddy. Available: https://www.irrawaddy.com/news/burma/ japan-backs-myanmars-claim-no-genocide-occurredrakhine-state.html [Accessed March 26 2020].

參考新 聞 〈習近平新年首訪緬甸 中緬發展耐人尋味〉,中央廣播電 臺。取自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48917 。 〈習近平出訪緬甸 確保中緬經濟走廊暢通連結「一帶一 路」〉,上報。取自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 php?SerialNo=79735 。

24

Japan: Investigate brewer Kirin over payment to Myanmar military amid ethnic cleansing of Rohingya [Online]. Amnesty International. Available: https://www.amnesty. org/en/latest/news/2018/06/japan-investigate-brewerkirin-over-payments-to-myanmar-military-amid-ethniccleansing-of-rohingya/ [Accessed March 26 2020].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LDCs) [Online]. The United Nations. Available: https://www.un.org/development/ desa/dpad/least-developed-country-category.html [Accessed March 26 2020].


T A E F 論世界

從 性 別 看 新 南 向 政 策:

台灣分享 性平暖實力的意義 文|李心祺 財團法人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 助理研究員

年是聯合國《北京宣言暨行動綱領》25 週

S D G s ), 其 中 第 5 項 即 為 「 達 成 性 別 平 等 及 女 性

年( Be i ji n g + 2 5 ),對性別平等推動是指

賦 權 」, 促 進 性 別 平 等 成 為 全 球 各 國 共 同 努 力 的

標性的一年;1979 年聯合國通過《消除對婦女一 切形式公約》 ( The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 C E D AW ), 保 障 婦 女 在 政 治 、 工 作 、 教 育 等

目標。

亞太地區性別不平等仍持續存在

各 方 面 權 利 , 是 聯 合 國 推 動 性 別 平 等 的 濫 觴;

2 0 2 0 年 適 逢 《 北 京 宣 言 暨 行 動 綱 領 》2 5 週 年

1995 年 ,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通過《北京宣言

( B e i j i n g + 2 5 ), 且 距 離 聯 合 國 設 定 將 在 2 0 3 0 年

暨行動綱領》 ( Beijing Declaration and Platform for

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的期限只剩 10 年。然而 ,

Action ),確立了全球提高婦女地位並實現性別

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United

平等的行動藍圖。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 s i a a n d t h e Pa c i f i c , 簡 稱 E S C A P ) 指 出 , 雖 然

2015 年 ,聯合國提出 17 項「永續發展目

亞太地區在性別平等上已有所進步 ,但進步速

標 」( 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G o a l s , 簡 稱

度緩慢 ,性別不平等現象仍持續存在。

25


T A E F 論世界

聯合國婦女委員會新加坡主席陳俐仙( Georgette Ta n )2 0 1 6 年 發 表 於 世 界 經 濟 論 壇 東 協 峰 會

( Wo r l d E c o n o m i c Fo r u m o n A S E A N ) 的 文 章

台灣經驗有助於改變 亞洲的性別不平等現狀

指 出 ,東 協 區 域 仍 存在根深蒂固的性別偏見 ,

台灣雖非聯合國的一員 ,亦跟隨國際社會的腳步

認 為 女 性 應 操 持 家 務 ,扮演妻子與母親等傳統

促 進 性 別 平 等 。 台 灣 在 2 0 0 7 年 通 過 C E D AW ,

性 別 角 色 。 因 此 ,社會並不鼓勵女性受教育或

2 0 1 1 年 將 之 國 內 法 化;2 0 1 2 年 設 立 行 政 院 性 別

追 求 職 業 抱 負 ,男 性亦比女性更易獲得各種資

平等處 ,督導中央各部會及地方政府落實性別

源 , 包 括 營 養 ( 糧 食 分 配 )、 土 地 所 有 權 或 經

主流化 ,使政府整體施政能落實性別平等及納

濟資源等。

入性別觀點。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近年來 ,台灣在性別平等的努力也獲得國際重視

B a n k )2 0 1 5 年 的 報 吿 數 據 顯 示 , 亞 洲 女 性 僅

與肯定。 2 0 1 7 年台灣的性別不平等指數( Ge n d e r

占 整 體 勞 動 力 的 3 3 % ,但卻占所有無償勞動的

In e q u a l i t y In d e x , G I I )居全球第 8 名 ,亞洲第 1

76%。這代表亞洲女性即使具有知識和能力 ,

名 。 世 界 銀 行 ( Wo r l d B a n k ) 《2019 年女性、經

也難以將之轉換為經濟所得。亞洲開發銀行即

商與法律》報吿依各國法規評估職場中的性別平

指出 ,若能縮小性別差距 ,可在一個世代內

等 ,台灣獲得 91.25 分 ,名列亞洲第一、全球

使 亞 洲 經 濟 體 的 人 均收入增加 3 0 % 。

第 3 9 名。台灣於 2 0 1 6 年選出第一位女性總統蔡 英文 ,並於 2020 年以 57% 的歷史新高支持率獲

2019 年 11 月 ,ESCAP 在曼谷召開 Beijing

得連任。 2020 年立法委員更有 42% 為女性 ,參

+25 之亞太區域檢視會議 ,45 個參與國共同

照國際組織「各國議會聯盟」( I P U )的統計數據 ,

檢視促進性別平等的成果與挑戰 ,列出 13 項

台灣女性國會議員比例是亞洲之冠 ,相當於全

應 在 未 來 5 年 優 先 採取行動的議題 ,包括消除

世界第 1 6 名 ,名次超越男女平權普及的瑞士。

針對女性暴力、確保女性工作權、確保女性可 獲得良好且負擔得起的健康照顧等。此外 ,

2019 年 ,台灣通過同性婚姻法案 ,成為亞洲

參與國也通過了《促進性別平等與女性賦權之

第一個同婚合法化的國家。此項法案的通過除

亞 太 宣 言:北 京 宣 言 暨 行 動 綱 領 二 十 五 周 年 之

了引起國際社會的矚目 ,打破「亞洲相對保

檢視》 ( A s i a - Pa c i f i c D e c l a r a t i o n o n A d v a n c i n g

守」的僵化印象 ,也對亞洲地區國家種下不少

G e n d e r E q u a l i t y a n d Wo m e n ’ s E m p o w e r m e n t :

迴 響;亞 洲 媒 體 中 包 括 新 加 坡 海 峽 時 報 ( T H E

B e i j i n g + 2 5 R e v i e w ), 表 達 各 國 對 促 進 性 別 平

S T R A I TS T I M E S )、 日 本 讀 賣 新 聞 、 日 本 經 濟 新

等 和 女 性 賦 權 的 承 諾。

聞、印度時報( Ti m e s o f In d i a )、印度人報( T h e H i n d u )、 新 德 里 電 視 台 ( N D T V )、 越 南 快 訊 、

越 南 靑 年 報 、 土 耳 其 自 由 日 報 ( H u r r i y e t )、 發

26


T A E F 論世界

言 人 報 ( So z c u )、 共 和 報 等 均 報 導 台 灣 通 過 同 婚

例如 ,行政院性別平等處與歐盟於 2019 年 6

專法。

月共同擧辦「台歐盟性別平權與人權系列培 訓 課 程 - 性 別 主 流 化 工 作 坊 」, 邀 集 印 尼 、 越

台灣相對進步的性別平等推動進程 ,足以影響

南、寮國、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紐西

並帶動亞洲區域其他國家。根據中央社報導 ,

蘭、澳洲等新南向國家 ,彼此分享性別主流化

台灣通過同婚法案時 ,日本明治大學教授鈴木

推動模式與經驗 ,並討論推動性別主流化策

賢即表示 ,台灣同婚合法化是邁向性別平權的

略最佳範例。經濟部、國家發展委員會與美國

里程碑 ,對日本具有特別意義 ,現在是日本思

在台協會(AIT)於 2019 年 11 月辦理「女性

考 該 怎 麼 做 的 時 候 了 。亞洲其他國家亦有不少民

創 新 國 際 人 才 交 流 與 展 覽 ( W- E x p o )」, 邀 請

間 團 體 發 出 類 似 的 呼 籲:台 灣 經 驗 有 助 於 改 變 亞

東協 10 國共約 30 位新創生態系女力經濟、社

洲的性別不平等現狀。

會創新代表來台 ,與國內各界代表進行交流 ,

公 民 協 力 推 展 性 平觀念

共同推動女性賦權。

台灣在性別平等推動有著卓越的成績 ,並樂於

除了政府部門推動與新南向國家的交流 ,民間

與其他國家分享其發展進程 ,但因非聯合國的

團體亦藉由各項活動與互動機會 ,與新南向國

一員 ,台灣較難在聯合國相關會議與其他國家

家分享台灣性平推展經驗。例如 ,台灣伴侶權

交流合作。儘管如此 ,台灣政府與民間單位仍

益推動聯盟在 2019 年底前往曼谷 ,向泰國的

透過各種形式 ,與其他國家分享及交流性平相

同志運動者分享台灣推動婚姻平權的經驗。勵

關議題的發展經驗。

馨 基 金 會 成 立 「 亞 洲 女 孩 人 權 聯 盟 」, 鼓 勵 亞 洲各地年輕女孩採取行動倡議女孩權利 ,勇於

隨著政府自 2016 年開始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 ,

對抗父權體制。台灣防暴聯盟擧辦「亞洲性別

著重與新南向夥伴國之間的互動 ,從更具人文

暴 力 高 峰 論 壇 」, 集 結 東 南 亞 國 家 之 民 間 婦 女

關 懷 、 更 符 合 聯 合 國 永續發展目標的方向來發展

組織 ,發揮台灣在亞洲性別暴力防治工作的影

國際合作。在新南向政策的推動下 ,台灣也針

響力。

對性別議題與新南向目標國共同研商 ,期盼共 同促進女性賦權與性別平等 ,將台灣社會注重

此外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於 2017 年 5 月擧

的價値觀念進一步與亞洲其他國家共享 ,拉進

辦「婦女創業研習班(東協與南亞國家專班)」,

彼 此 在 理 念 和 價 値 觀 的距離。

邀請新南向政策重點國家相關領域人士來台參 訓 ,協助新南向政策重點國家培育婦女創業人

具體策略上 ,各部門多藉由研討會或工作會議

才 ,促進與夥伴國人才資源的互補與共享。臺

的 方 式 ,共 同 拓 展 性 別議題在亞洲國家的討論。

灣亞洲交流基金會主辦 2019 年玉山論壇 ,邀

27


T A E F 論世界

請印度國民大會黨北方邦邦議會議員阿迪蒂 ˙

有 鑑 於 此 ,「 一 國 一 中 心 」 計 畫 當 中 的 「 醫 衛 人

辛格(Aditi Singh)分享年輕女性在公共參政

才 培 訓 」 以 及 「 營 造 文 化 友 善 之 醫 療 環 境 」, 便

上 碰 到 的 挑 戰 ,藉 由重要國際會議場合提醒參

可著重在培訓計畫中納入性別相關課程 ,加強

與 國 家 女 性 參 政 的 重要性與意義。

醫療人員之性別敏感度 ,包括引導他們思考不

新 南 向 政 策 融 入性別元素 發揮性平暖實力 性別平等議題之所以重要 ,在於性別議題實

同性別或性傾向患者的需求、了解性別與不同社 會文化因素的交織會導致不同的罹病率等。另一 方面 ,營造文化友善的醫療環境時 ,也可考慮 當地性別文化的影響 ,在與當地醫院的合作中 , 共同推廣女性健康與就醫的重要性。

際 上 鑲 嵌 於 日 常 生 活中 ,擴及各種社會面向 , 包括經濟發展、政治參與、人力資源、醫療服

此外 ,台灣亦可藉由產業合作與人才發展推廣

務 、 產 業 脈 絡 等 。 因此 ,除了前述針對「性別

新南向國家女性勞動力參與程度 ,同時改善女

平 等 」的 各 項 交 流 活動 ,台灣也應藉著新南向

性就業環境。聯合國婦女署亞太區域辦事處( U N

政 策 的 推 展 ,在 五 項旗艦計畫下積極融入性別

Wo m e n A s i a - Pa c i f i c )2 0 1 6 年 發 布 報 吿 指 出 , 在

的 觀 點 與 元 素 ,透 過經濟、教育、科技、農業

東南亞 ,女性大量集中在低薪、低技術工作。

發 展 、 公 共 衛 生 等 合作途徑 ,進一步發揮性別

即使是高附加價値的產業 ,兩性顯著的薪資差

平 等 的 影 響 力 ,在 無形或有形中提升亞洲地區

距也顯現出女性對這些產業的潛在貢獻受到忽

國 家 對 性 平 的 重 視 與落實。

略。他們建議提供女性技術訓練與貸款補貼 , 並監督企業對促進職場性別平等的承諾 ,以讓

以 醫 衛 合 作 旗 艦 計 畫為例 ,筆者建議拓展「一

更多女性投入高技術產業。

國一中心」計畫同時 ,亦可將台灣醫衛對於 性別意識的重視傳達予合作國家。高雄醫學大

因應新南向國家女性就業情況 ,除了前文提到

學教授成令方在其〈為什麼醫療需要有性別觀

國合會擧辦「婦女創業研習班」協助培育新南

點 ? 〉一 文 中 表 示 ,傳統上醫學知識的生產都

向國家婦女創業人才外 ,目前新南向政策中產

是以男性觀點思考 ,較忽略女性經驗 ,可能

業人才發展計畫包括開設產學合作專班、在新

使 醫 生 未 能 了 解 導 致疾病的眞正原因 ,而無法

南向重點國成立人才培育機構等 ,皆較著重於

對 症 下 藥 。 而 在 印 度等新南向國家中 ,性別歧

產業發展與技術層面的培訓。但除了技術知識之

視也影響女性的就醫權益。新德里非政府組織

外 ,性別因素對人才就業與發展的影響亦不可

社會研究中心(Centre for Social Research)

忽視。筆者建議 ,可藉由合作計畫加強產業界

主任 Ranjana Kumari 指出 ,印度整體社會對

的性別意識 ,增加女性技術訓練 ,減少職場性

女 性 健 康 較 不 重 視 ,且對女性的教養也使女性

別歧視問題。此外在人才培育課程中 ,也可介

若 健 康 出 現 問 題 , 通常僅選擇忍耐與沉默。

紹兩性薪資差距( w a g e g a p )、性別隔離( g e n d e r

28


T A E F 論世界

segregation)等概念 ,分享台灣在職場性騷擾防

等 排 名 在 世 界 經 濟 論 壇 ( T h e Wo r l d E c o n o m i c

治與促進工作平等的相關措施 ,使這些未來人

Fo r u m , 簡 稱 W E F ) 發 布 的 《 全 球 性 別 差 距 報

才 了 解 促 進 女 性 經 濟 參與以及職場性別平等重要

吿》中數年來皆為亞洲第一 ,且在 2018 年為

性。

全球第 8 名(雖然其在 2020 年的報吿中顯著 下滑至第 16 名 ,主因是婦女參政比例的大幅

除了藉由人才培育推展性平觀念 ,藉由台灣和

減 少 )。 南 亞 國 家 的 性 別 差 距 卻 非 常 嚴 峻;印

新南向的產業合作亦可達成改善女性勞動力的

度在性別平等排名中排在第 112 名。該國參加

目 標;透 過 「 區 域 農 業 發 展 」 旗 艦 計 畫 提 升 女

工作的女性僅占 25%,遠低於男性的 82%,

性農業參與程度即為一例。在東南亞與南亞一

是世界最低水準之一。而印度女性的收入也只

些地區 ,女性在農業上的貢獻經常受到忽略。

有男性的 1 / 5 。

儘管她們在農事上投入大量勞動力 ,卻經常被 視為次級勞動力 ,不易獲得生產工具、資訊、

面對情況依然嚴峻的全球性別差距 ,WEF 提

資金及土地所有權 ,也較無權利決定土地使用

供 「 塑 造 新 經 濟 和 社 會 的 未 來 」 平 台 、「 消 除

方式或新科技的採用(Nguyen, Mortensen, &

性別差距加速器」項目等 ,透過國家和國際行

Pr a va l p r u k s k u l , 2 0 1 9 )。

業合作來消除經濟領域的性別差距 ,推動公私 部門之間的合作以促進全球性別平等。儘管就

我 國 在 2 0 1 9 年 的「 A PE C 婦女與經濟論壇」中 ,

現實層面而言 ,台灣參與相關國際組織仍有難

與智利及菲律賓共同辦理「智慧科技、閃耀女

度 ,但仍能透過新南向政策等大型框架計畫推

農 」研 討 會 ,發 表 共 同撰擬之政策知識工具包 ,

動理念。

提 供 相 關 政 策 建 議 。 我們期待新南向政策下的農 業發展相關計畫 ,持續將上述問題納入考慮 ,

筆者建議 ,在下一階段的新南向政策精進計畫

並採取相應措施。例如 ,與當地協助女性農民

中 ,政府部門或可制定較原則性的性平框架或

的組織合作 ,使台灣的農業相關資源透過這些

理念 ,與性平相關專家學者或民間組織合作 ,

組 織 幫 助 到 基 層 女 性 農民。或在培養跨國農業人

協助各部門推行政策時納入性別角度的思考 ,

才上 ,注意到參與者的性別比例 ,同時也培養

並因地制宜規劃出適合各國性別文化脈絡的方

性 平 觀 念 ,使 女 性 在 農業上的投入更受到重視。

案。透過更細緻的性別平等意識推廣 ,可增強

透過原則性框架 與 亞 洲 鄰 國 共 同 實現性別平等

台灣新南向政策「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値 ,持 續與亞洲鄰國共同致力於實現性別平等 ,而台 灣也能藉此在國際社會上扮演推動性別平等的 重要角色 ,展現台灣暖實力。

新南向各國都有各自獨特的文化與社會慣習 , 性平發展程度也不同。例如 ,菲律賓的性別平

29


T A E F 論世界

參考資 料 成令方( 2010 )。為什麼醫療需要有性別觀點?。台灣醫 學 , 14( 5 ) :560-564 。 Asian Development Bank (2015). Women in the Workforce: An Unmet Potential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Nguyen, Ha, Mortensen, Sofie, & Pravalprukskul, P i n ( 2 0 1 9 ) . P a t h w a y s f o r w o m e n ’s e m p o w e r m e n t i n agriculture in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Stockholm: Stockholm Environment Institute. Tan, Georgette, 2016, Why women hold the key to SouthEast Asia ’s economic success. Retrieved from https:// www.weforum.org/agenda/2016/05/women-key-to-eastasia-economic-success/ UN Women Asia-Pacific (2016). Infographics - ASEAN w o m e n a r e a p o t e n t i a l b o o s t t o t h e r e g i o n ’s l a b o u r force and economy. Retrieved from https://asiapacific. unwomen.org/en/digital-library/publications/2016/07/ infographics--asean-women-are-a-potential-boost-to-theregions-labour-force-and-economy World Bank (2019). Women, Business, and the Law. World Economic Forum (2020). Global Gender Gap Report 2020. Retrieved from http://www3.weforum.org/ docs/WEF_GGGR_2020.pdf

參考新 聞 〈台灣同婚合法化 亞洲挺同團體盼能跟進〉,中央社。取自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1905170342.aspx

〈 2 0 1 8 男 女 性 別 差 距 報 告:菲 律 賓 亞 洲 最 平 權 , 勝 愛 爾 蘭〉,關鍵評論網。取自 h t t p s : / / w w w . t h e n e w s l e n s . c o m / article/110420 Access to health care a distant dream for most Indian women. 德國之聲。取自 https://www.dw.com/en/accessto-health-care-a-distant-dream-for-most-indian-women/ a-50108512

30


T A E F 動態

2020 年 SEASAT 青年營 3 月 9 日開放報名。

2020 年

青年營 SEASAT 3 月 9 日開放報名!

圖 | TAEF

台亞基金會與美國在台協會(American

In s t i t u t e i n Ta i w a n )將於 2 0 2 0 年 7 月 2 0 日

至 23 日共同擧辦 2020 年亞洲靑年領袖營

( SEASAT Youth Camp ), 3 月 9 日開放報名。

2 0 2 0 年為第二屆 S E A S AT 靑年營 ,今年度

將再度號召 18 歲至 24 歲亞太地區靑年共同 參與 ,探討性別、女性、社會正義等議題 ,

希望在 4 天的密集營隊課程及移地研究中 , 全體學員針對當代亞洲發展政治、經濟、社

會問題等議題進行腦力激盪與培養領導能力。 2 0 1 9 年 S E A S AT 靑年營報名踴躍 ,共收到

超過 1,500 個來自東南亞、南亞和台灣的報

名 ,最後決選錄取 60 位靑年參與。今年度 SEASAT 靑年營將於 3 月 9 日至 4 月 4 日開放

報名 ,預期亦將吸引亞太地區優秀靑年的踴 躍參與。

31


ISSN 2663-9424

32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