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民文化行動協會|2021年度報告書

Page 1

好民文化行動協會2021工作報告書

自由路上藝術節 好民請願運動 好國好民講座 NGO 串聯 好民報


「我們是小國小民, 但我們是好國好民。」 ─鄭南榕(1947-1989)

願景

讓民眾對政治有清楚的公民責任,重 視個人權利與社會團結,打造有共識 的市民社會,進而自信地、堅定地、 作夥為台灣成為獨立國家而努力。

1 2 3

使命

以 理 性 與 思 辨 的 公 共 討 論, 提 升 社 會 溝 通 與 信 任, 培 力 市 民 對 民 主 政 治 的 責 任 與能力,厚實公民社會能量。

以公共行動促成社會瞭解民主進程的傷 痕 與 複 雜, 驅 動 大 眾 珍 惜 與 尊 重 現 有 的 民主與自由。 以 台 灣 社 會 享 有 的 自 由、 平 等 與 尊 嚴, 聲援追求人權與民主的行動。


c

o n

e n t s t

出版資訊 理事長的話 自由路上藝術節 好民請願運動 好國好民講座 NGO 串聯 好民報 2021 財報 定額捐款 支持好民

1 2 3 9 13 17 18 19 20


出版 資訊 Publisher

出版資訊 好民文化行動協會 2021 工作報告書 發行單位 社團法人臺中市好民文化行動協會

協會辦公室 地址:台中市西區民權路 53 巷 10 號 電話:04-22231523 信箱:service@ccat.tw 網站:www.ccat.tw 臉書:好民文化行動 (ccat320) 劃撥戶名: 社團法人臺中市好民文化行動協會 劃撥帳號: 807( 永豐銀行 )003 018 000 38789 發票捐贈愛心碼:0320

發行人 林芳如

秘書處夥伴 林冠億 楊昀蓁 設計排版 粘雅文 楊昀蓁

楊涴筑

理監事夥伴 理事 林芳如 黃鈞瑤 鍾瀚樞 監事 王晨運

賴建興 黃意淳 林楷庭 林冠廷

黃稚壹 陳思融 許媛雅 吳承叡 1


理事長的話

好民文化行動協會 理事長 林芳如 回顧 2021 年,本土疫情在五月份進入 三級警戒,瞬間讓台灣人進入慢速運轉的生 活。當時,我們正好完成了一年一度的自由 路 上 藝 術 節, 在 228 和 平 紀 念 日 到 407 言 論自由日之間,以「義起反抗」的主題,十 多場藝術文化活動,讓社會大眾認識國民黨 威權統治時期,台灣人以正義之心團結突破 高壓統治的行動故事。

的艱難,捲動更多公民以追求共好與正義的 社會價值努力,並共為台灣成為一個主權獨 立的國家提問與行動。這也使得此處成為一 個匯聚眾多議題的思辯場域,更是中台灣行 動者共同聚首之地。

2021 的 下 半 年, 攸 關 台 灣 未 來 的 四 大 公投案與台中第二選區立委罷免案,讓公民 社會驚覺,以偏概全跟邏輯錯誤的資訊,阻 卻 了 社 會 溝 通 與 進 步 的 可 能, 甚 至 誤 導 了 許多人對百年來的民主追求產生質疑。我們 在這段期間內,試圖邀請各方在答案充斥的 資訊中耐心傾聽,在國族認同的軸線上共同 瞭解彼此想要的台灣未來,而非僅讓台灣民 主淪為立場攤牌的桌面。對年輕的新世代來 說,「快」是常態,但是我們仍舊堅持以國 族認同的軸線進行更深的提問與思考,期望 社會議題不脫離此路,因為我們相信,要達 成好國好民的目標,也必須銘記鄭南榕先生 所說的,「不論政治民主化運動或其它社會 運動,都無法與『國家認同』的問題分離」。

儘管活動剛結束,但隨即在六月舉辦了 與疫情相關的線上講座,探討疫情下貧窮議 題與在台移工面臨的處境。因為我們知道, 雖然積極的政治意見會在困難的時局交雜 喧嘩,但在社會暗處,許多人恐怕連發出哀 嘆都感到挫折。作為新一代的年輕社會行動 者,我們不僅要積極認識台灣曾經面臨的壓 迫,也必須共同思考在當下如何為無聲者發 聲。

好民文化行動協會並不如其他夥伴團 體,專注投入特定領域的倡議。我們行動的 目標是讓台灣社會認識且惦記百年民主之路

2


自由 路 上 藝 術 節: 自由 路 上 義 起 反 抗 2021 Born to be Free Festival

講座

2/26 2/27 2/28 3/5

3/12 3/15 電影

3/14 3/21

2021 自由路上義起反抗, 生日快樂作為台派密碼? -林芳如、洪碧梧 青春與正義:二七部隊青年反抗軍 -陳彥斌、黃守達 突破鉗噤自由女聲-謝雪紅與二七部隊 -林瓊華 自由路上撐香港:時代青年的反抗 -吳崢、黃奕武 突破假新聞與報禁-台中地下報「潮流」 -陳婉真 舊事反抗-風雨青春在中師 -許世融、許慶龍、陳彥斌 舊事反抗-《回鄉》王育德博士 紀錄片與映後座談 -廖宜恩、楊允言 《派娜娜傳奇女伶高菊花》 影音電影與映後座談 -侯季然、熊儒賢、高英傑

行動劇

3/20 舊事反抗-街頭行動劇:二七部隊 3/27 舊事反抗-街頭行動劇:二七部隊 展覽

2/27-3/14 義起反抗- 1979 陳博文攝影展 與黨外報刊文件展 4/7-5/9 舊事反抗- 2020 自由製造 - 鄭南榕插畫四手聯展 活動

3/13

教化會館之役 - 歷史實境漆彈賽 反抗的雙城廊道: 2019 香港 /1947 台中 4/11 自由路上藝術節紀念音樂會

3


2/27-3/14

義起反抗─ 1979 陳博文攝影展 與黨外報刊文件展 4


自由 路 上 藝 術 節:自由 路 上 義 起 反 抗 2021 Born to be Free Festival

3/13

教化會館之役: 歷史實境漆彈賽

本次漆彈活動為感念當年民軍之英勇奮戰,對戰場地將模擬教化會 館之役做設計。透過直觀易懂的規則設定,以重現歷史情境,以攻城戰 為核心,並透過人數、額外任務獎勵等輔助機制,重現當年教化會館之 役,讓參與者能更快速的融入情境,感受民軍對抗國民政府軍之艱困。 今年特別企劃的城市漆彈活動,以二七部隊成立之前的民軍對抗國 府軍為主題,邀請市民至距離教化會館遺址最近的干城滾球場,穿越時 空感受最激烈的市區戰役,加入義起反抗的行列。

射擊場外的展覽「反抗的雙城廊道」,展覽漫畫家王永成老師繪製 的「 二 七 部 隊( 上 )」。 另 一 個 平 行 展 出 則 是 同 樣 起 義 反 抗 的 城 市 — 2019 年的香港。我們將展出風傳媒記者吳逸驊於香港反送中運動的攝 影,一起來瞭解面對政權強力壓制,人民追求民主、平等的決心。 5


自由 路 上 藝 術 節:自由 路 上 義 起 反 抗 2021 Born to be Free Festival

3/15

舊事反抗: 風雨青春 在中師 「無政府狀態是我一生中最和平的時候。」

這是中師校友鄭慶龍在國民政府接收前的心情 寫照,但他沒想到國民政府來台後,人生有了 180 度的大改變。 2021 自 由 路 上 藝 術 節, 好 民 邀 請「 大 甲 案 」 政治受難者鄭慶龍前輩及台中市新文化協會執行長 陳彥斌,與談白色恐怖 時期國家對知識份子的暴力 和壓迫。

被國家打為政治犯,失去了過往輝煌的一切, 遲了 60 年才領到畢業證書,處處碰壁的求職焦慮, 情治系統無盡的跟蹤及監視,但為了存活下去,他 只能隱瞞過往、隱忍至親所愛不能傾訴之痛。鄭慶 龍前輩緩緩道盡在那個時代,知識分子成了政治犯 所須面對的無奈與辛酸。

身 處 自 由 時 代 的 我 們, 未 必 經 歷 過 那 烏 暗 (oo-àm)的時期,但傾聽鄭慶龍前輩的親身經歷, 我們更接近台灣「不可以被討論」的歷史樣貌,使 得塵封已久的傷痛有了能被理解、療癒的機會,也 讓我們開始思考,轉型正義的意義和必要性。 6


自由 路 上 藝 術 節:自由 路 上 義 起 反 抗 2021 Born to be Free Festival

3/20、27 舊事反抗 街頭行動劇: 二七部隊

「看不懂的話沒有關係,試著去感受它。」

3/27 的二七部隊行動劇,是我第一次體驗這樣的表演形式,既好奇表演者 們要怎麼在呈現故事主軸時要如何跟路上的物件互動(例如:路過的車、人) 也想知道觀眾們對於這場表演又是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是單純的觀者嗎?還 是也是互動的對象呢?還有好多好多疑問,但團長開始前的叮嚀,讓那些問題 都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重要的是——好好去感受整場表演中的每一刻,而也真的,每一刻都值得 好好去感受。

警察局定點搬運槍枝、移動時緊湊的配樂、大屯郡役所旁的舞蹈、交織著 笑聲跟槍聲的停車場、遊行示眾的死刑犯、伴隨著「萬千花蕊慈母悲哀」的大 鐵環、「倒數3、2、1」的城市逃走中、冒充乖乖的生日蛋糕、走錯棚的警察、 行人徒步區卻有車子經過的繼光街、「燒肉粽」帶出的市井小民、涉綠川移動 的真實、輪替上橋的幽默、跟二樓居民揮手的時刻、給小朋友的糖果、於二七 部隊紀念碑最終段的綑綁、槍斃、狂奔、獻花。 每一段的表演都是不同的情緒:有緊張、有歡笑、有沉重、有困惑、有讚嘆、 有幽默、有悲傷、有悼念、有珍惜 ...... 也是因為如此多元的感受,讓整場演出 的每一刻不僅鮮明,也連結了曾經發生的史實。 7


自由 路 上 藝 術 節:自由 路 上 義 起 反 抗 2021 Born to be Free Festival

4/11

自由路上 藝術節 紀念音樂會

「自由路上藝術節紀念音樂會」邀請樂 團唱出台派精神,並穿插倡議者進行議題短 講,表達自由、民主、人權理念。2021 年, 我 們 邀 請 到 多 多、 深 夜 帆 船 俱 樂 部、 步 行 者、皮格子、獨立人種,以及每年都參與支 持 的 P!SCO 樂 團 現 場 演 出。 短 講 者 包 含 鄭 竹梅(鄭南榕基金會執行長、鄭南榕女兒)、 藍士博(共生音樂節發起人)、AYO(台南 妹仔教你講台語)。 音樂會週邊亦安排倡議市集,邀請台中 市新文化協會、台中同志遊行聯盟、司法改 革基金會、 台灣民防協會、台灣青年基金會 等 NGO, 與 民 眾 面 對 面 談 論 公 共 議 題, 包 括:民主教育、人權推廣、司法改革、市政 監督、環境保護等。從音樂會到議題溝通, 我們大聲喊出讓台灣成為好國好民的目標, 紀念鄭南榕先生等民主前輩的努力奉獻。 8


好民請 願 運 動 老城新願劃舊城

議題前導活動 10/24

走讀台中:探索舊城交通流變,台車、糖鐵、公車 -朱書漢

好民專家諮詢 10/22

台中公園老照片看舊城休閒時光 -余立、格魯克、牛仔

市政監督工作坊與議會觀察 8/14

從公民團體到市議會:談文資保存與監督 -廖子齊 8/28 認識地方財政-洪敬舒 9/4 評論寫作技巧:時事評論怎麼寫-陳嘉宏 9/11 公民監督在新北-曾柏瑜 9/25 議會旁聽走一走-林楷庭 10/20 議會觀察小旅行-林楷庭

9


10


好民請 願 運 動 老城 新 願 劃舊城

8/28

市政監督 工作坊: 認識地方 財政 聽到地方財政這個主題,看似不關己,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 卻是處處可見。還記得前幾年很夯的天空步道嗎?還有美輪美奐 的玻璃教堂嗎?但這些建設,現在又是甚麼樣子呢?

除了蚊子館外,每天出門走的馬路、晚上為我們照明的路 燈、散步的公園等,在關心這些建設的同時,財政更是不能忽略 的,從規劃預算、施政、財務變化、實際發展到最後的檢視執行 結果的決算,這一切都來自財政。 財政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如果說財政為庶政之母,那財政之 母應該就是稅收。在稅務裡,可分成國稅與地方稅,國稅包含所 得稅、營業稅、關稅、貨物稅、遺產及贈與稅等。地方稅則包含 地價稅、房屋稅、土地增值稅、娛樂稅、使用牌照稅等。 不過對於民眾來說,不管稅、費、罰款,只要錢進政府都當 成稅,但費的概念較偏向專款專用,如:健保費,而稅收的使用 上相較彈性,像是大水庫般,可以流通在不同的面向上。 11


好民請 願 運 動 老城 新 願 劃舊城

每年的國稅預估稅收,其實都與當年度的經濟狀況加減推算出,在地 方稅則根據不同的稅而有不同的估算,像是地價稅會考量公告地價調幅、 查定稅額徵起率、牌照稅則可透過當年度的車輛數推算出,換句話說地方 稅通常較國稅好推算出,大部分都有實際的數據可以計算。 在瞭解稅收後,縱觀地方財政現況,可以發現目前地方的自籌財源能 力偏低外,導致過度依賴中央的統籌的稅款和補助款,往後也會使地方之 自治事項推展不利,在學理上造成所謂的「補蠅紙效果」。

在支出方面,結構僵化,人事費負擔沉重,加上社福支出大幅成長, 還記得選舉時,候選人都會提出老人年金等補貼方案嗎?其實這些可能都 是使地方債務加重的原因,所以當候選人開政策支票時,我們不妨想想, 地方的財政真的可以負擔嗎? 在檢視地方財政時,可以先從歲入歲出中開始,在數字中監督政府是 否有將錢花在刀口上,在結構上抓大放小,若有哪些款項數目較大,試著 找出原因,判斷合理性,另外這些數字中,也可發現目前執政者對於議題 的態度及主要推動的政策。 12


好國好民系列講 座

7/1 8/4 9/1 9/15 9/29 10/16 10/17 11/6 11/13 11/26

核四,能不能轉? -蔡中岳 疫情時代下的移工困境-江彥杰 疫情時代下的貧窮議題-巫彥德 醫事勞權與台灣醫療發展困境-葉怡廷、廖郁雯 疫情管制下的人權限縮與反思-周冠汝 南方的異鄉人:在台中消失的馬來西亞白色恐怖受難者-杜晉軒 挺過罷免,看民主政治下的罷免-黃捷 青年世代首投與公投的挑戰-張育萌 從社運參與到政治場域-楊子賢 設計師的斜槓社會參與-季守思

13


14


好國好民系列講 座

11/26

設計師的斜槓 社會參與─ 季守思

把吵架或抗爭交給專家,用各自的能力來貢獻

守 思 從 環 境 議 題 開 始, 接 觸 各 領 域 的 社 會 運 動。 其 中 在 某 次 地 球 公 民 基 金 會 倡 議 活 動 中, 也 因 支 援 設 計 BANNER,發現自己的能力能幫上組織的忙,開始投入更 多心力在公民運動中。

他分享自身在社運組織的設計經驗,想運用設計來造 成倡議效果,必須要達到三個目標「要快」、「要便宜」 「要明顯」。大眾對議題的關注力十分有限,若錯過輿論 熱 度, 再 好 的 設 計 都 難 有 效 果。 對 於 資 源 較 少 的 組 織 而 言,更精簡的印刷成本,才能在長期倡議中支撐更久。最 後 則 是 明 顯, 議 題 每 次 曝 光 的 機 會 都 非 常 珍 貴, 透 過 旗 幟、看板、毛巾、衣服、機車擋泥板等各種實體物件,可 以在日常生活中,直接將議題送到大眾眼前。 守思一開始也認為在社會運動中,設計都是重要,但 也許不是必要的關鍵。設計得好,可以讓運動錦上添花, 卻 不 一 定 是 影 響 運 動 成 敗 的 關 鍵。 但 在 花 蓮 彩 虹 嘉 年 華 中,精心設計的主視覺,對運動帶來的意義卻與過往完全 不同,好的設計能被關注與接受,能在更多地方曝光,也 讓當地的同志朋友,知道在這個地方也有人在關照他們。

在不同的議題中,守思也跟大家分享自己在設計上的 思考策略。「帥的人跌倒會很糗,可愛的人跌倒還是很可 愛」。他將可愛風格運用在婚姻平權相關的設計中。比起 直 接 秀 出 彩 虹, 被 不 同 理 念 的 人 直 接 拒 絕, 不 如 透 過 包 裝,讓理念被接受、融入大家的生活之中。 15


好國好民系列講座

但若在勞工議題,可愛則完全不適用,鮮豔的紅 黃配色,激烈爭取才是勞工議題的調性。守思也勞工 運動設計了「累」字的大字卡,讓民眾在現場一起揮 舞。壯觀的畫面也在媒體上快速傳播,透過好設計吸 引大眾關注,也確實為議題帶來更多曝光與關注。

除此之外,在不同議題的設計上,需要對政治語 言 有 一 定 的 敏 感 度, 也 要 知 道 各 議 題 的 調 性。 更 必 須 擁 有 對 媒 體 的 敏 感 度, 傳 統 媒 體 與 新 媒 體 的 優 勢 不 同, 報 章 新 聞、Facebook 和 youtube、Line 和 Instagram 也存在各自的族群,為了將議題打進不同 群 體, 或 許 小 紅 書 或 抖 音 也 會 成 為 需 要 研 究 的 新 戰 場。「 把 吵 架 或 抗 爭 交 給 專 家, 用 各 自 的 能 力 來 貢 獻。」

講座最後,守思從設計師的角度出發,每個人都 有自己能做到的事,不必勉強自己去做原本就不擅長 的事。不熟練的事, 持續練習到更純熟即可。即便對 議題不夠熟悉,一次一次的發問與交流,也會使你漸 漸深入理解。沒有人天生就是社會運動的高手,但若 沒有從一開始努力,如何成為更成熟的運動者? 守思 最後以一句歌詞作結,勉勵在公民運動中所有夥伴 : 「你看見你想看見的,你將它發生。」 16


組 織串連 3/7 4/17 5/12 8/12 10/6 10/23 11/14 11/20

【台中市新文化協會】二七部隊紀念活動 【台灣中社】鬥陣尬台語:母語推廣講座 【華人民主書院】六四 32 周年系列座談會 - 六四 32 年後的臺灣連結 【司法改革基金會】實習生成果交流 【華人民主書院】《吶喊與耳語》中國人權電影放映座談 【台中市新文化協會】走讀,省議會榮光 【台中基地】基好事吉 - 彩虹市集擺攤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國際兒童人權日 - 兒權嘉年華擺攤

8/12

實習生成果交流 今 年 暑 假, 好 民 正 式 開 啟 實 習 生 計 畫, 招 募 實 習 生 一 同 推 動 公 民 議 題。 有 別 於 志 工, 實 習 生 須 遵 守 更 嚴 謹 的 規 範, 完 成 更 多 任 務, 也 必 須 背 負 成 果 好 壞 的 壓 力。 但 相 對 的, 無 論 是 執 行 過 程 或 最 後 成 品, 我 們 也 會 更 細 緻 的 給 予 回 饋, 保 留 優 點、 改 正 缺 點, 力 求 彼 此 都 能 獲 得 成 長。 經 過 一 個 月 的 奮 鬥, 實 習 生 們 迎 來 第 一 個 檢 視 成 果 的 機 會。 在 司 改 會 中 辦 的 邀 請 下, 好 民 與 司 改 會 舉 辦 了 一 場 實 習 生 交 流。 陳涵分享從志工到實習生的改變,對比自由路上藝術節期間的志工參與,此 刻的實習內容更貼近會務核心,需要考量的面相也更複雜,每篇透過粉專發佈的 圖文,都要更謹慎驗證。在實際執行「好國好民好店家」的訪問撰稿中,也瞭解 到,下筆撰稿之前,包括訪綱訂定與現場對談的掌控,如何問出讀者可能會有興 趣的特點,都需要透過一次次經驗累積,才能讓最後的宣傳效果更吸引人。

文瑜則分享了在不同組織中,做議題行銷的經驗。有別於其他議題專一度較 高的組織 ( 如司法改革基金會、中臺灣農地農用、台中同志遊行等 ),好民關注 的議題領域相對廣,雖然主軸都與轉型正義與人權聲援相關,但在公共參與的部 分,就會不斷接觸到不熟悉的議題。如何在每天的議題分享中,留下關注者對好 民的印象,就會是最重大的挑戰。 兩人的分享內容都相當扎實,也在後續的自由交流中,與司改會的夥伴有許 多實習經驗的交換。期待大家在實習結束後的成長,也歡迎其他議題團隊一起來 交流,互相分享議題經營的心得! 17


定期出刊好民報 報導議題、出聲倡議 以文字記錄好國好民

18


20 21 財 報 financial report

捐款收入 專案收入 其他收入

總收入

2254939 1927251 62100

人事支出 專案支出 行政支出 其他支出

4244290

總支出

1417141 1836330 499446 138537

3891454

2021 年,好民文化行動協會辦理參與了 35 場活動 32 場志工聚會 23 場組織合作與串聯

2021 年收支餘額

19

352836


定額捐款 支持好民 【自由路上藝術節】 |培力拒絕遺忘歷史的年輕世代| 推轉型正義 / 講台灣民主 / 做文化建國 【好民請願運動】 |培力市政與議會監督的城市公民| 延續百年民權之都的公共參與精神

【人權電影放映與聲援行動】 |用台灣民主挺他人追求民主| 台灣不只是台灣人的台灣,更是世界的台灣 20

掃 描 加 入 捐 款!


好民文化行動協會

2021 annual report

以深化民主的文化行動 打造好國好民的台灣未來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