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意芳 / Chiu, I-Fang 後浦一日 Days in Au Po, Quemoy 描繪金門的戰爭記憶 既存 x 臆測 x 想像 在未知與現實間的掙扎與創作
歷經四十三年冷戰的金門,二十年間的單打雙不打,雙號是平凡聚落,單號是地下 城市,戰爭與生活的交替,在一線之間來回翻轉,兩者是時代下的荒謬並置。與地 上聚落並置的地下軍事系統,躲砲擊外,乘載限制下孩子玩耍與家戶聚集的生活, 後浦是雙面城的寫照。
因資本主義拓展,抹去城市厚度,透過遺構重塑,辯證地平線上下,探討地下空間 的形塑與地上空間的印記關係。戰爭與生活、短暫停留與長期居住,映照現今遊者
探索及居民生活,以既有遺構與土質間的構築,轉譯戰時空間記憶與感知。
在既有厚重混凝土構造,痕跡暗示地下未知的可能,運用鋼構連接地底的真實紅 土,以表述遺構模糊的歷史時空,在真實與抽離間創造金門獨特場域。
爬梳四個位址的軍事場域、現有狀態,透過構築貫穿時空,也以此探討空間感知: 隱藏與生存、混淆與匯集、限制與自由、找尋與停留。隱藏、交織、限制、渴望, 四個點的空間經驗,是窺探後浦雙面城的方式。
窺探歷史脈絡、地理位置與台灣相差甚遠的金門
時間流變 ── 戰爭與生活
01
Backgrounds
通常對於戰爭的認知,總是災難性的、嚴肅可怕的。
而金門的保存利用、紀念也著重在軍事感的塑造。
原有四通八達的坑道系統,只留下兩端出入口,
藉以塑造狹窄而封閉的軍事肅穆感。
這些空間真的能代表金門的戰爭記憶嗎?
我認為在冷戰20年間的單打雙不打,應是生活與戰爭的並置。
以兩者的交織作為空間的延續,才是金門過往的真實與紀念的價值。
現有觀光坑道雙向出入口 軍事混凝土坑道出入口 混凝土坑道路徑
歷經43年冷戰的金門,戰爭與生活早已密不可分。 農業生活 廣場談天 土洞躲藏 土洞躲藏
往日記憶與昔日場域如何刻劃描摹,成為空間的獨特印記? 繁忙市街 軍民同樂 民防訓練 地下避難 指揮空間 軍事射口
戰爭形塑後浦雙面城,地平線劃開了兩個半邊,而生活交替於上下之間。
雙號是平凡的聚落,單號是地下城市,戰爭與生活是交替性的矛盾並置。
國共內戰初期,軍民同住,聚落間的軍事據點,在紅土地質間挖掘坑道作為連結。
過往,地下是臨時的居所、地上是長期的住所。 因避難而建造的地下場域,乘載時空限制下的玩樂及聚集需求。
現今隨著資本發展,城市的厚度逐漸消逝。
人群亦開始脫節而分離。
踏查後浦存有的空間上下痕跡, 昔日地上地下的交替生活,轉譯為現今遊者與居民的交織。
這四個點在城市佈局中,有相應的軍事防禦與空間記憶。 城市邊緣的射口、城市中心的指揮所、聚落廣場的次級防禦、密集民居的水井。
在既有混凝土構造物與地下推測的紅土坑道間的空間想像
02
構築於現實與未知之間 Construction
金門的土質環境 因氣候條件及紅土土質,下雨過後的鐵質成分的固化,形成地下 的獨特而真實的空間。鐵質固化的結構關係,形塑小跨距的空 間,位於後浦地表下一米五至地下水層負二十米間。
既存構造 土地真實 構築的認知關係 在既有厚重混凝土構造,痕跡暗示地下未知的可能,運用鋼構連 接地底的真實紅土,以表述遺構模糊的歷史時空,轉譯戰爭的空 間記憶,在真實與抽離間創造金門獨特場域。 鋼構介入
光線 聲響 視野 地下的空間塑造 陽光、空氣;光線、聲音,這是地下與地表對話的方式。垂直性 的空間暗示、物質性的設備管路、非物質的光與聲音,建立地平 線上下的關係,重塑人群間的連結。
Days in Au Po, Quemoy
以四個點的空間經驗回應昔日戰爭與生活的一日交替
03
後浦一日
對應昔日軍事空間記憶萃取的空間議題:隱藏、交織、限制、尋找。 以短居體驗、工作談天、遊樂場、心靈場所,四個空間作為回應,讓居民回憶與遊者探索相互映照。
軍事射口的隱密性與光影層次的翻轉性 地面上的休憩平台 / 伏地的側光短居空間 / 地下的談天光井 後浦的短居體驗 01
位於城市的山丘高地、鄰近公車站的場域。這個位在後浦舊城邊緣的地方,是曾經的軍事基地。 看的見卻無法輕易進入,找尋隱密的入口,經過不同岔口的選擇,來到一方安全角落。 隱密的空間狀態,如今轉換為體驗的短居場域。
遺構痕跡 | 僅存的水泥頂板 透露地下空間的進口與防禦關係
地下空間臆測 | 隱密的軍事射口
光塔作為Landmark,同時作為地下空間的採 光通風口。地面上的人群移動,也牽動著地 下光影的改變。 不同尺度的量體從地下冒出,或光與風的出 入口,或居民活動的平台。
不同尺度的量體從地下冒出,或光與風的出 入口,或居民活動的平台。 光影與聲音的關係,透露地下的隱匿性。伏 地側光的短居場域,垂直光井的地下交誼場 所,小通口的盥洗空間。
活動空間的地平線高低與光線間的辯證關 係。伏地側光的可視場域、地下漫射光井的 明亮場域、聲光傳遞的變動場域。
隱隱瞥見外面的場域 遊者居所望見居民休憩場域 漫射光讓地底空間變得明亮 同時也作為排氣通風口 垂直光井深入地下 光影與聲音隨人群有所改變 地下另類的半戶外場域 光與聲音透過開口傳遞,而不見進入、穿越 的尺度。以此創造緊密感知的氛圍,難以抵 達的距離,而有包覆的安全感。
建造挖掘與混淆分合的模糊暗示性 地面場域的暗示與分割 / 地下空間的交織分合 交織匯集的指揮場所 02
位於主要古蹟區域,銜接聚落民居,是遊者與居民主要相會的場域。國共內戰時,此地被佔領為 軍人之友社,下有對應的指揮空間。動線曲折、空間混淆,避免敵人直搗核心。 三條動線有各自的場域,作為工作、談天的小空間,藉此也模糊居民與遊客的關係。
遺構痕跡 | 三支向下的樓梯 透露地下空間的多出入口性
地下空間臆測 | 錯縱的指揮場域
透過深井開挖,分割地上場域,連通地下空 間,挖出的土壤也開始模糊建造的明確邊緣, 地下的塑造,讓地上開始有自己的個性。 看似匯聚到同一地下場域的三支樓梯,有各自獨立的空間 與動線,透過深井的連接,時而空間相會、時而聲音傳 遞,進而重塑地下空間的距離感知。
看似匯聚到同一地下場域的三支樓梯,有各自獨立的空間 與動線,透過深井的連接,時而空間相會、時而聲音傳 遞,進而重塑地下空間的距離感知。 這些深井,涵括設備空間、通氣口,同時作 為空間之間的聲光傳遞口。通氣井模糊了地 下空間,也塑造了地上印記。
通井作為地下空間的連結可能性,相遇、瞥見、 聲響,以不同的模式意識到空間之間的距離。
通口於地上做為場域界線 紅土則模糊了邊界關係 通口作為連接地下空間的方式 光影、聲響,意識彼此存在 不同路徑匯聚於同一空間 真實的匯聚 地面上一覽無遺的空間,紅土作為模糊邊界的角色,而地下 三者交織的空間關係,厚重紅土間的錯綜虛體,是相遇還是 保持模糊的距離?呈現建造與挖掘的空間對比性。
尺度轉換與身體感知的辯證性 正一米五的尺度轉換 / 負一米五的自由與限制 聚落廣場的次級防線 03
作為聚落間的談天廣場,是居民們匯集的場域,也作為共同避難場所。介於地面之間的伏地空 間,人們蹲伏進入。自由與限制是透過身體感知所形成的,對小孩而言是玩樂場域,對大人而言 是靜坐空間,強化尺度作為空間特性與身體之間的辯證。
遺構痕跡 | 上下進出口、小而密集的通孔 揭露地下空間的尺度
地下空間臆測 | 做為號召、掩蔽的多樣用途
沿著既有一米五平台,延伸出平台與曲面看 台,飛簷的板也讓地面層有尺度上的變化。 在遺構內,順著地平線延伸的板,改變了空 間尺度,強化對比性,加強感知。
在遺構內,順著地平線延伸的板,改變了空 間尺度,強化對比性,加強感知。 地底空間尺度由地面層的板所決定,一米五的 空間到三米高的空間,對於小孩與大人的身體 感知,也有所不同。
透過兩塊版的介入,曲率的變動,開始模糊 地平線間的關係,同時在尺度上,對於小孩 與大人有不同的空間張力。
地面層的飛簷空間 意識尺度上的變動 板下的遊樂場 一米五的身體緊密尺度 鏡面反射使視覺開闊 仰望小廟 低頭、穿越、仰望 在黑暗中望見一絲信仰 曲板延伸回應小廟,人們彎下腰、低下頭進 入,抬頭望見曾經保護此地的廟宇,曾是戰 時的慰藉。
水平日常與垂直渴望的交互性 地面上的日常生活 / 地面下的自由渴望 民居之間的用水場域 04
與民居生活緊密相連的場域,乘載密集聚落的日常,曾經作為重要的取水與通氣場域。對於地下 黑暗來說,僅有的破口、稀有的井水,是人們珍惜而渴望的自由嚮往。 渴望是雙向的,對地下的好奇、對生存的需求,在此作為心靈沉澱所。
遺構痕跡 | 垂直破口的 透露著地下空間的進口與防禦關係
地下空間臆測 | 隱密的軍事射口
用開口打破一刀兩斷的混凝土板,也打開上 下空間相互的好奇與渴望。也作為地下空間 各自獨立的光與風口。 地下空間的迴圈布局,對應上方開口,劃分出走道與 空間。走道夾在深井與空間之中,意識到光卻不見 光,而兩側空間則擁有獨自仰望的天。
地下空間的迴圈布局,對應上方開口,劃分出走道與 空間。走道夾在深井與空間之中,意識到光卻不見 光,而兩側空間則擁有獨自仰望的天。 循著光與聲音,順著走道迴繞。透過尺度與開口 的控制,從寬敞明亮,到狹窄幽暗,聲音與感知 也漸漸被放大,最終見一水池。
上下間的開口,引發兩者的好奇,聲音及光 影也有所互動。各空間獨自望向同一片天的 不同樣貌。
一個個開口建立與地下的關係 深不可側、光影可視、向下進入 連結上下的相互好奇與探索 走道的側光光影 意識到兩側空間的存在 潛入地底 水的映照使天空顯得更近 垂直的深井,作為傳遞光影與聲音的主要場 域,行走的過程不斷的意識與尋找,最終望 見核心的水井空間。
貫穿過往記憶及現今狀態,挖掘出地方的空間特質。 以四個遺構,重譯金門獨有的上下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