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計畫

Page 1

研究計畫書

研究考生:何韋霆

准考證號碼:931008

報考系所: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

組別:甲組(主修:媒體藝術創作組)



目次

壹、自傳(創作背景)

1

貳、研究計畫

2

一. 研究動機

二. 研究內容

三. 研究目的

弎、未來創作目標及執行方法 履歷表(CV)

歷年成績單

作品切結書

3


壹、自傳(創作背景)

我是何韋霆,生於民國84年。目前就讀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新媒體藝術學系,並於107學年度(大五)赴 法國 國立里昂高等美術學院 美術系碩士班(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 de Lyon, DNSEP ART 4)進行交換學生計畫兩個學期;高中畢業於私立復興商工 美工科繪畫組。

媒材(Media)1

自高中階段我便樂於嘗試各式媒材去達到視覺上的不同效果,例如拿噴漆去畫水墨山水,運用媒材油水 分離的特性讓宣紙不會完全吸附漆料,控制濕度及漆的厚度來產生局部剝落或霧氣顆粒感等等。鑽研不 同媒材的技法是我當時所關注的,當時對於媒材的認知停處於形式表層的細節及變化。

為了接觸更廣泛多元的媒材而報考了新媒系大學部,而踏入這個領域對我來說像是開了一個新世界,我 的創作思維也因這領域獨有的特性變得非常寬廣,例如作品《廣場》在時間維度的探討,跳出傳統白盒 子場域(人造)的時空,作品的出現與消逝連結著大自然的作息;又或者構成作品《登入》主要的元素 之一是在操作觀者的參與,及遊戲性質的心理狀態等。在這邊接觸的不同技術讓我對日常事物有另一層 面的想像,像是對事物運作的原理及方法,也更能感受著技術思考是怎麼去拓展人文哲理;文化、生活 習慣又如何去引導技術開發,然後再反過來互相影響:例如因我們生活習慣的速度變得更快、更追求效 率及便利,引導更多人力聚焦於像Face ID這類的技術的精進,然後又因為這項技術的純熟使得透過 Deepfake 演算法即可去擬造一個馬克・祖克柏亂說話的影片,最後讓人開始質疑原本影像即為真理的可 信度(這裡只是簡略以一條線性結構舉例之間的關係結構)。

大學階段讓我對媒材有了另一層的思考及運用方法,例如《廣場》是使用既有的媒材,不同對待物體的 方式:如何將媒材的物質性降到最低去建構出一件量體很大的作品,這量體既存在又不存在(因為由閃 爍的光點建構、暗示)又能與戶外環境及周圍建築平衡共處不被吃掉;《登入》則是嘗試拓展媒材的可 能性,用新的媒材創造新的創作思維:以建構「我」的資訊(網路社群上我的帳號的喜愛偏好、好友關 係、信任度)作為媒材,進而去思考在非物質空間交織繁雜的情形之下,又如何去定位一(多)個展覽 場域 2 。

上學年度非常有緣能到歐洲進行交換,當初沒延續選擇媒體/科技藝術類領域進行交換是希望藉由環境 改變的方式再一次地對創作媒材做嘗試,不過這次是屬於面對自身創作的應證及省思。在沒有慣用的工 具、原料、人脈、甚至是熟悉的觀眾群的情況下,給予自己的幾個規劃為:

1. 觀察當地日常物件的差異。

2. 觀察連鎖店、大企業在不同文化下的差異(框架跟內容是一樣的,使用者習性是變數)。

3. 觀察當地學生面對創作的態度、習性。

4. 到處看展覽,感受不同國家藝文空間、佈展方式、作品裝置有何差異。

總而言之當時是把「生活」作為研究主題,並去省思如何用一般的媒材也能闡述我的想法、抒發我的想 像,同時持續發展我的創作脈絡。結論是實際感受到一般媒材的局限性,原因是媒材本身少了一些維度 的概念(時間、速度、虛擬、模組、複製、流體等),所以若創作欲設及這些概念時往往是透過符號的 暗示、或是提及於創作論述之中,對我主觀來說似乎少了某種對觀者直接的衝擊。因而決定回來繼續報 考本系的研究所,希望能持續對於媒材有不同角度的見解及討論。

1

我在這裏「媒材(Media)」指涉著廣泛的定義,包含媒體、材料、媒介、平台等任何作為創作過程中所必須使用之元素。

2

在《登入》的情況下,展覽場域是多個、多層,且在同時進行的。 1


貳、研究計畫

大學階段所做的作品開啟了我對當代生活非物質維度中,人的意識交流關係結構產生興趣。人在現實生 活的習性不一定會帶入網路社群的世界,有時為抒發在現實社會規範下無法展露的內心慾望而建立起另 外一個人格;有些人在網路社會上尋找相投的人或知識的過程中更加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或 目標。因為人感性層面的種種特質所引發的這些現象,讓一開始網路空間希望達成的去中心化 (decentralize)反而形成了多中心3 、多重宇宙還有同溫層 4的特性,所以我不曾被「科技影響著人」這種 單方面的說法說服,一直以來皆是人與科技雙方向地在相互引導。

一. 研究動機

早期網路藝術(net.art)作品,例如90年代 Olia Lialina較為代表之作“My Boyfriend Came Back From the War”,這種操作網路為藝術語言的方式(以網頁為形式,HTML元素如超連結功能為材料)與我所發生 在網路社群裡的藝術創作,有以下幾項差異:

1. 觀者以點擊超連結去開啟「非線性敘事內容」的互動方式單純,如同在翻閱書本;而網路社群藝 術互動選擇多元且相較自由,例如留言、分享、按讚、上傳、更動設定等。

2. 作品不主動接觸群眾,未跳脫傳統美術(繪畫、雕塑)的觀看動向;《登入》將資訊以帖文的方 式發佈,因此潛伏於觀者的首頁之中,等著觀者把「展覽場域」滑上來。這狀態雖不完全屬主動 接觸,但也與傳統觀看動向有所區別。

3. 觀者的參與平台及參與方式建立在他們熟悉的日常狀態,無須刻意轉換或熟悉操作方式,例如在 體驗某件互動作品之前,要首先「學會」如何操作才能「獲得」回饋。這種與日常更交織難以區 別的情況能讓我有更極端地參考資源去思考當今藝術行為與日常行為的模糊交界。

二. 研究內容

以剛剛幾點差異為基礎我希望去提問在網路社群出現後,藝術家開始在這個平台做創作,可是我們還能 使用過往的觀看方式及觀看關係去面對這些作品嗎?我對於作品本身與場域、觀者、創作者之間的關係 結構很感興趣,尤其涉及到網路社會上雜織的狀態,因為這情況下空間感、時間感、速度感完全不一 樣,更加深了這關係的繁雜度。以下三點是我研究所主要欲思考的研究主題:

1. 作品本身有效性的分析(進而推導至展覽場域的出現)。

2. 展覽場域的結構。同上面差異第二點所提及,展覽場域主動性及被動性的例子,《登入》的展覽 場域是潛伏於各觀者的首頁之中,等著觀者把它滑上來;觀者接觸到作品所發射出的展覽場域是 有不同層級的 5 ,例如有登入者與沒登入者會進入到不同的展覽場域。若從比較遠的距離來觀察這 類作品時會發現展覽場域的地理性是獨特且瑣碎的,如同夜空中裡各處閃現的星星,因為他是很 多狀況同時在發生的,很多時間軸同時在進行。

不同的中心可能是由不同的社群平台所產生,例如:Facebok, YouTube, 9gag, Dcard 等,不同平台有時也意味著不同的使用 習性、規則、交流方法。這些中心的邊界則劃出了不同的宇宙。 3

同溫層指涉分享著相同價值觀、世界觀、興趣偏好、語言的一群人所形成的小型社會,大的同溫層有時甚至自行成另一 層的宇宙(中心)。 4

5

作品集內第12頁作品《登入》所提及的「觀者層級關係示意圖」。 2


3.

觀者對藝術場域的自覺(性)。舉作品《好友》為例,除了展示機械裝置的現場,對於接收到好 友邀請的陌生人而言,他們是否已經被包含至展覽場域內,成為展品?被刪除的好友呢?當路人 滑臉書滑到《登入》所衍伸出的行為,像自言自語的貼文時,是否自覺已進入展覽場域?是否要 意識到藝術場域的存在那一剎那,展覽場域的「框」才會出現?當觀者看到這個公開的資訊時就 可能已經進入到這件作品的場域裡,因為我控制的是這件展覽場域的有效性,觀眾在執行日常行 為會被突然地、被動地接受進作品場域裡。

一至三點像是個循環結構的問題,框的出現是否與第一點作品本身的有效性有直線關係?傳統白黑盒子 空間來看,因觀者已有預知心理展覽場域的存在,因此即使本身是無效的作品置入一個原來就存在者展 覽場域的空間時,無效或許會轉為有效,好比先前有人將眼鏡還有鳳梨放置於展場內的地板等案例。但 面對一個日常環境,往往是需要藉由一件本身有效的作品,去散發出一或多個展覽場域,否則埋沒於日 常的洪流中。

如果說《登入》是一件網路上發生的行為表演,那作品的表演場域是四散、埋伏、而且連創作者本身也 無法得知、預測正在哪裡發生的特質。這比起多點同時進行的劇場表演,更像是在大賣場或觀光廣場中 的快閃表演,因爲潛伏於日常。只不過不論哪一類表演,今天觀看的動向皆會有個凝聚密度,像是有盞 隱形的聚光燈(spotlight)指引著觀者觀看方向;可是當行為本身及場域相似日常,在什麼時間點觀者有 所自覺,以及如何進入到(或被動式地被吸入)展覽場域是我所感興趣的。對我來說藝術就是從這三個 面向去擴展媒材運用的方法。

三. 研究目的

我希望透過創作作品為基礎,以實踐的方式去引領我的研究思考,在做更多作品的情況下才能更了解自 己過往的作品,同時也是更茁壯自己創作的思考脈絡。如此未來在因應各式社會議題、現象或是環境時 更有自己的觀點去對應,不易隨波逐流;面對不同的問題意識時也能用自己的邏輯去分析。研究的目的 同時也是希望能整理出一個創作方法,一方面是能有條理地對一般民眾解釋自己作品的觀看方式,進而 一同引導去想像不同的可能性;另方面則是像手持著開山刀,為自己未來的創作開闢一條新方向,發展 不一樣的觀看方式及創作方法過程中更去拓展自己想像「能做什麼樣子的作品?」。

弎、未來創作目標及執行方法

大學四年下來慢慢梳理起自己的創作脈絡,發現自己作品的主角(體)可以是缺席的。《廣場》閃爍著 由四個燈點所構成的平面量體,共有三個層次的缺席:第一我只暗示了量體的邊界,量體面積本身是不 存在的,是由想像建構的;第二這個邊界是會因光點的熄滅導致平面量體消逝於展域之中,頓時邊界本 身也是不存在的;第三構成作品必須存在的實體物(燈珠、電線、太陽能及電路板)體積都刻意降到最 極限,或像變色龍一樣將其融入環境(電線走於地磚的縫隙之間)。因此白天當太陽升起,作品自動停 止運作時,此刻概念上作品甚至不存在,除非已知此處有安裝作品否則路過時基本上空間依然是個廣 場。《登入》則是反過來操作,利用過度的存在來隱身其中,導致一個辨別系統的失效,當大家都叫 何 韋霆時,這形成了另一種匿名。當觀者有意識到多個個體在操作著應該只會有一位使用者的帳號時,帳 號主人隨著帳號的信任感一同消逝,尤其是作品完成事隔一年後還是有人會問我是否為本人,先不論這 是否為一個有效的問題,我們可感受帳號與主人的緊密聯繫關係已脫離。

3


我創作的思考重點其實一直都不是關於缺席這件事情本身,反倒著重聚焦於事物之間的邊界,概念上的 「框」。兩者的差異對我來說,前者是刻意去進行「去除」的這個舉動;而我在思考的往往是如何不觸 碰本體,去操作「旁邊」的東西來強調這個框,較為視覺且直譯的例子可參照作品《白邊》。本體的缺 席感是由邊框去對比出來,可是我對這個邊界的想像不只是單維度的線,感覺比較像是可以達到更高維 度的狀態,例如網路社群的帳號就是公、私領域的框;又或者網路資訊的能見度就是使用者身份的框, 例如使用者的檢視權限。當事物、想法、價值、時間等有差異存在時,就一定會有邊界,在這之內的範 圍皆屬於這個概念,範圍以外屬於差異。有了邊界,即有了差異,即有了個體,即有了存在。

邊界的另一側,是別人;邊界另一側的另一側,是我們自己。邊界的解析度要到多模糊,範圍的概念才 不存在?到什麼程度,區分個體差異的界線才會消逝?這個概念在作品《登入》裡成為主軸的想法,也 是在四年後的最近才慢慢體悟到可以貫穿我創作脈絡的一個主題。邊界這個主題不單單指涉視覺上所獲 得的訊息,更可以延伸討論虛無的思考,「邊界」跟「差異」是同時出現,如果把邊界抽離,世界萬物 會崩解。規模縮小點看,邏輯大概是,假設一個紅色範圍及黑色範圍之間的邊界消逝,即兩個範圍成為 一個範圍,可是此範圍與背景還存在邊界,因此又再消逝,以此類推。因為沒有差異,所有存在的事 物、思想、意識會結合成一個沒有邊界、沒有封閉路徑、沒有範圍的宇宙,這就是我想像的「無」。

我的目標是希望自己的創作在未來能夠觸碰到一種「即是即非」的重疊狀態,因為這也是我的價值觀, 沒有是非,一切只不過是因相對不同的角度溝通,也因此我們可能從未真正完全定義某一方,而是如同 剛剛所說的,利用差異去比較。也或許是這原因,我才會對兩個範圍中間的邊界如此感興趣,在這過渡 範圍之中,如同量子糾纏般的狀態,是零同時也是壹,同時具備兩邊的質。

回到短期目標來看,原本從媒材角度思考創作在目前的階段看起來是轉移到從場域的這個問題開始琢 磨,目前正努力著將創作思維跳脫臉書這個平台的框架,進入到更大的框架內去思考展覽場域的問題, 即便未來展覽場域還是會在社群網路裡我覺得也沒關係,這並不代表我的思維還停留在這個小框架內, 而很有可能是觀者的日常尚未離開這個小框架。除了這些,我也希望能跟教授們一起深入討論作品收藏 及市場的問題,畢竟大學時期在脈絡尚處於模糊失焦的狀態似乎也有點難針對這個主題探討,未來作品 希望都能考慮到這個面向。

撰寫論文對我來說是能幫助我持續創作的方式,透過這種有條理式的邏輯思考去記錄自己的研究方法, 同時把接觸到的相關研究文獻去拓展作品對話的範圍。為了執行以上計畫,我其實目前已經開始研修屬 於碩二的必修課——《創作理論與論文寫作》。對論文的撰寫提前開始準備目的不是求取快速畢業,而 是我了解到欲觸及的問題意識需多少的努力及時間付出,以及龐大的文獻參考資料需時間去研讀,因而 提前對即將面對的課題進行先前籌備。我的計畫是在論文架構穩固,大致完成70%的時候申請交換學生, 轉變環境以及更重要的——尋求不同的參考資源,相信這兩個目的能為論文內容帶來更多樣貌。會有這 個念頭其實是在我大學交換的期間,接觸到許多台灣作為島國難以接觸到的資源,感慨當時自己的作品 量及創作脈絡接不夠成熟,因此定下一個目標做準備。

最後也懇請教授們願意提供我一個持續學習、持續創作的機會,感恩。

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