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韋霆
Cels Ho
作品 – 空間 2015-2020
Selected works on Spaces 2015-2020
目次
Contents
個人創作
Individual works
白 White 《 標籤 》
Bottle Labels
2020
7
《 白邊 》
Blank Edge
2019
9
《 暗邊 》
Dark Edge
2015
11
《 廣場 》
Plaza
2016
13
《 視點 》
Point (of view)
2020
17
《 登入 》
Login
2017
19
《 好友 》
Friends
2018
33
黑 Black
藍 Blue
合作創作
Collaborative works
《 臨時演員 》
Temporary Actors
2016
39
《 石膏面像》
The Plaster Face
2017
41
個人創作
Individual works
《 標籤 》,2020 雕塑 玻璃瓶、寶特瓶、樹脂膠
標籤作為一個瓶子的空間表皮,從本身功能的設計上來看除了製造品牌視覺標示外, 也同時標示了量體的內、外空間。透過對標籤進行反轉、位移、交錯等手法,去想像 一種空間表層與表層之內(外)的矛盾關係。
Bottle Labels, 2020 Sculpture Water bottles, Glass bottles, Resin glue Label stickers as a bottle’s “membrane of space”, not only does it label its brand’s visual image, but also separating an object’s inner and outer space. By reversing/displacing label stickers, we could imagine a contradictory space both representing an inner/outer part of a volume.
7
《 白邊 》 Blank Edge, 2019 移動展牆、噴漆於木板廢料上
Movable exhibition wall, spray paint on waste wooden boards. 此作品以「留白」為啟發,展示的是想像量體以外的實體造型。一片平的板材在有意識地 切割後,形成了一個造型、一個想像的實體化。而板材切剩餘的材料,也就是造型以外的 形體,由於不是原來意識所要之造型而被丟棄,我尋找並收集這些廢料成為這件作品主要 的載體。如同觀者,我與這些「造型之外的造型」相遇時從未見過「原型」,只能藉由廢 料的邊界去猜測、想像其樣貌,即使我們都知道這之間必然存在誤差,但作品並非欲強調 想像與現實之差異,因此沒有去尋找/展示這些原型。
廢料的造型選擇上刻意挑選了開放式的「邊料」,意為廢料並未將想像的形體封閉式 地包圍,邊緣的不封閉性提供了更多可能及不確定性,為了控制這部分想像凝聚在某 個限制範圍內,作品的擺設安排才是最重要的步驟:以想像形體為視覺中心去安排實 質物件(邊料)於牆面上的位置,或是將兩個開放形狀相互接近。 挑選的另個條件是保留著原本板材出廠時的直角,他們暗示著這個想像形體的第二層 邊框。第一層框是想像形體與實質物件接觸的邊,第二層是實質物件與背景的區別, 第三層框則是背景/牆面本身的物理邊界。第三層級的框一直都存在著,存在感會特 別浮現是因為第一層邊框的出現,開放的形體引導著視覺延續向外尋找邊界。另一種 情況是第二層級的框與第三層相互重疊,是當背景/牆面為脫離建築成為獨立物體, 在牆角擺放了一個物件後,整個牆面成了想像量體的主體。 9
凌晨三點城市的夜景,為了節省能源,大樓熄了燈,在昏暗的天空留下一塊一塊的暗處。建築物 邊緣閃爍著警示燈,藉由三個或以上同步閃爍的光點,提示著自己的存在,也在黑暗中劃出自己 物質的邊界。 亮,滅,亮,滅 有,無,有,無 規律的節奏,使巨大的人造物成為自然的一部分,平穩地呼吸。看著他們同步地在閃爍著,莫名 安祥,似乎這種規律性帶來份安全感,產生某種信任。當光點亮起時,它們暗示著的是一個實體 的邊界,在失去空間感的黑夜之中,這些邊界是我們感知方向的依據;光點熄滅時,實物瞬間成 了虛無的幻象,彷彿從來不曾存在。一個沒有邊界的物質不被稱作「實體」,一棟建築失去了作 為實體的資格,建築二字的概念也瓦解了。
《 暗邊 》 Dark Edge,2015 戶外裝置,700*300*5 公分 木頭、黑漆、發光二極體 ( 紅 )、電子電路
一個厚(高)度為 5 公分,面積為 300*700 公分的黑色物體,放置在廣場的中央,站在樓梯或平 台從遠處往下看是塊較暗的平面,只佔了廣場的一小部分;走下樓梯到物體旁時才感受到他的巨 大,也才會發現他不單是個平面,而是有在地面上形成陰影,向上凸出 5 公分的長方體。視覺上 是空間向內的空洞,本質上卻是向外的物體。厚度除了讓物體本身具備量體,再來技術層面就是 為了讓四個角的 LED 光的方向能夠往暗處以外發射。
當與作品在同個地面基礎,圍繞著作品四周,從某一邊望去會發現另外兩個光點被作品本身的物 質性所遮蔽而消失,不過還是能看得見渲染在地面上的紅光,紅光因為是從物體側面散發,所以 與地面平行,面積最大的平面依然保持黯淡無光。當紅光亮起時,渲染在地面的光照亮了暗處以 外的部分,又銳化了物體的邊界;紅光消失時,他退回背景,與黑夜氛圍融為一體。
實際現場比影像紀錄更暗 The actual environment is darker than image. 11
實際現場比影像紀錄更暗 The actual environment is darker than image.
《 廣場 》,2016 戶外裝置,12*5.5 米 太陽能、貼片式發光二極體 ( 紅 )、電子電路
在建築概念中,「廣場」具備某種等待的性質。一種中性、灰色、安靜,等待著某種意 義的發生。這是一件夜晚才會出現的作品,我在地磚之間的縫裝設了四個同步閃爍的光 點,在黑暗中不斷顯現、消逝、顯現、又消逝,環境被覆寫成新的規律。從點到點之間, 存在與消逝的狀態下劃出了一塊虛擬、沒有厚度的「面」,與現實空間中的建築物、戶 外空間安靜地共存。
Plaza, 2016 Outdoor Installation, 12*5.5 M Solar panel, SMD LEDs (Red), Circuits Under architectural concept, "plaza" has a neutral, gray and quiet quality, like as if it's waiting for an occasion of meaning. This piece has 4 synchronized blinking LEDs installed in the spaces between the floor tiles and activates only at nights, it appears and vanishes in the dark, which then overwrites the environment with its rhythm. The appearance of the dots creates an image of a virtual, zero-thickness "plane", calmly stating its existence with the architecture and the exterior spaces.
13
實際現場比影像紀錄更暗 The actual environment is darker than image.
建築 在建築概念中,「廣場」具備某種等待的性質。一種中性、灰色、安靜,等待著某種意義的 發生。這種建築規劃時預留的空白總是吸引著我,因為可以看到場域會隨著行為或活動的差 異而有了意義上的變動,也可以看到人們在這種開放式的人造空地散心交流;可是當這一切 都被去除,留下承載這一切人類活動的基礎時,一切恢復成原來的平靜,帶絲孤寂感。
黑 夜晚因光源的缺乏,空地失去了界定形狀與範圍的依據(邊界)。我在廣場裝設了四個同步 閃爍的光點,在黑暗中不斷顯現、消逝、顯現、又消逝,將環境覆寫成新的規律。晶片會在 白天時重置,每晚再以不同的頻率閃爍。作品週期綁定自然時間,而非美術館機構底下的開 閉館時段,讓它更獨立且貼近於戶外環境。 光點的位置,被設置為任一角度皆可以觀看。在觀眾移動的過程中,光點的形狀也會因透視 產生變化:當觀眾進入形狀內,只得以看到幾個光點時,封閉的形狀破碎了,原本建構的「面」 也頓時拉成了「線」。
日 此裝置的能源是來自於白天的陽光輻射,藉由太陽能板將能源集於電池,於夜晚時自動啟動。 每一組裝置的獨立性讓作品在面對場域 ( 地面 ) 時是一種附著於平面的狀態,沒有厚度;白天 時作品更會因材料在尺寸選擇上都十分渺小而消失,場域則回復為原來的樣子。
15
《 視點 》 Point (of view ),2020 戶外裝置 貼片式發光二極體 ( 紅 )、電子電路
我在夜空中加了顆閃爍的點,類似遠處夜景建築大樓的警示燈,只是頻率更慢,約每 2.5 秒間隔亮 1 秒。 一個沒有依附在實質物體(建築外側)的光點,標示的是觀者在觀看作品時的視覺焦點。一個焦點能 否獨立成為作品的本體?若可以,那這件作品的尺寸(範圍)又是如何去測量?我的推論是依「背景」 而定:背景代表的不僅僅是環境、襯托背景的空間,我思考的是我們視覺在面對作品時有多少成分是 作品物質本體以外的資訊量?物質以外 / 之間,皆是想像產生的維度;一件作品的成立無法單靠任一 維度獨自運作,必然同時並存。我試圖將物質層面的比例壓縮至最低限度,讓燈在沒亮時幾乎等於消 失,白天時也不會增加環境的負擔。 基地選擇了有三~四種地面高度的地區,提供多種視角去強調作品的「背景」這個概念。例如由正下 方往上看時,沒有對照物的天空讓作品瞬間失去空間感成為扁平狀態,也失去了對點的大小、距離感 的判斷。當夜景成為背景時,觀者的移動會因點距離較近的透視關係,產生似點在移動的錯覺。這種 錯覺也再次強調了眼睛與背景的關係;作品本身是恆定的,因視角而產生變化。 在《廣場》我思考著如何在設置的物質範圍內去建構一個想像的範圍,《視點》依一顆光點為中心把 原本在邊框內的想像空間翻轉出來,邊界這時是一種隨著視線餘光「淡去」的範圍。這個邊緣我們注 定在自己的眼睛看不到;當中心移至邊緣,原本的邊緣即成了中心。也就是說這邊在討論的想像範圍 並不是「地球是圓的」這種超越我們的感知以抽象式的概念存在,而是專注在「眼睛感知範圍」作為 作品範圍的一種概念。 17
《 登入 》,2017 網路行為表演 網路社群 Facebook、本人帳號
我將自己從 2008 年開始使用的網路社群 Facebook 所使用的帳號及密碼,公開於網 路上作為作品的開端。 當帳號密碼資訊公佈出來後,「公」、「私」領域界線模糊, 帳號可能不再只受單一使用者控制,因此帳號「何韋霆」及其衍伸出的行為也不再 指涉單一個體。作品發生後我持續使用著相同的,如被暴風雨摧殘後的帳號,延續 著生活。 作品主題思考著身份上的匿名、形象破壞、群體行為,討論在當代人與自身身份的 延伸(網路社群帳號)關係,以及網路社群較為特殊的社會性。
Login, 2017 Performance art online Social media Facebook, account of artist I publicly posted my Facebook account and password (which I've been using since 2008, just to clarify it's neither a fake nor new account) on the internet. After the publish of private informations, boundaries between "private" and "public" regions are merged. The definition of an account's individuality is also affected, "WE"="ME"; "Me"="WE". It contains a possibility that it may be controlled by more than one or more user, thus this account "Cels Ho" and it's expanded behaviour no longer refers to a sole individual. This work focuses on the subject of anonymity, image destruction, collective behaviour, and above al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e and one's extended identity (accounts, avatars on the internet social medias), and the various aspects of social behaviours on the internet.
19
21
帳號公開了約莫四個小時,過程中我扮演著彙集者的身份,收集著這帳號所發展出來的各 式「行為」,以螢幕畫面截圖作為紀錄。生產過程中大部分人都具備著創作者及觀者多重 身份的角色,我有時會跳入這團混亂一起為這件作品增添行為的「發生」;沒有人知道誰 是誰,帳號原來的主人也與其他人達至權力平行,作品觀看的層級只分為有無登入此舉動, 這之間的關係用下列示意圖表示:
創作者: 登入帳號且產生行為者。 觀者 A: 登入帳號但純粹觀察,並無產生任何行為或更動者。 觀者 B: 並無登入帳號者及路人。帳號對於此層級的觀者而言是單一個體,如同一個人在 自言自語,他們無法看入以帳號為邊界的這個範圍,例如帳號對外的 Messenger 訊息內容、 對話過程。 集結整理後的影像紀錄如同當代網路社群的某種生活模式的縮影,也紀錄著這個時期人們 對於視覺、文字在生活狀態底下的使用方式(因為作品的出現及向群眾的接觸發生在日常 的時空,而非傳統藝術時空)。
My account was opened approximately for 4 hours, and during the process I act as a collector, gathering “actions” generated by this account. Sometimes I jump inside and join the chaos, producing and increasing the "happening" of the actions together, but during the process everyone is the creator, collectors, or viewers.
Creator: Those who logged in and produced actions with account. Viewer A: Those who logged in but acts solely as an observer, not contributing any actions or alters to the account. Viewer B: Those who did not log in, passer-by, might see this account talking to one’s self, or chaos. Viewer Bs will always see this account as “one”, the “only creator”, and can never see through the bubble, tracing the source of each behaviour. Result of the documentation acts like an epitome of the contemporary internet-age society : multiversed, speed and chaos, disappearance of distance, anonymity…etc
23
創作者/觀者 A 觀者 B
1/2
Viewer B Creator / Viewer A
2/2 25
27
29
31
《 好友 》,2018 動力裝置 平板電腦 *2、電磁鐵、觸碰筆頭
此作品為兩台機械裝置,一台持續從好友建議名單加好友;另一台持續為帳號 刪除原來好友。將網路社群上人際關係的開始與結束,萃取其動作並簡化為一 項重複性機械行為。
Friends, 2018 Performance art online Social media Facebook, account of artist Machine A continuously adds recommendations as friends, while machine B continuously removes friend from friend list. Simplifying the “beginning” and “termination” of an online social relationship into a repetitive behaviour.
33
好友紀錄 Friendship documentation
35
合作創作
Collaborative works
《 臨時演員 》,2016 表演,10'00" 頭戴裝置(雷射、發光二極體、蜂鳴器)、動力裝置(旋轉即時攝像機 、 升降布簾)
觀者進場前被分為兩批次分別進入表演場地;第一批觀者經由一個隧道直接進入中間的環 繞投影布簾,在被布簾包覆不知情的情況下我們將隧道拆除並讓第二批觀者入場(布簾之 外)。在上半段的聲音影像表演達至高潮時布簾將會升起,第一批的觀者會突然意識到布 簾的另一側也是表演發生的另一面,而投影介面的升起使自己成了被觀看對象。 我們以機械、頭戴裝置及視覺影像試圖重新定義一個空間裡「表演發生」的位置,例如下 半段當觀者頭戴裝置上的聲光在黑暗中被我們開啟,等同創造視覺誘因;開啟觀者頭上的 雷射標示了每個人觀看(尋找)表演的視覺方向。在這概念底下我們創造了一個流動的表 演,同時模糊了傳統劇場中表演者及觀者的身份。
Temporary Actors, 2016 Performance, 10'00" Wearing device (laser diode, LED, buzzer), kinetic installation (turning real-time camera, rising drape) Using machines, self-made devices and visual images, we wanted to redefine the location of the "happening of the performance" in that space, such as controlling the light and sound of the device audiences wore creates an incentive for visual in the dark, and activating lasers on audiences’ head indicates their direction of perspective of the performance. Under this concept, we created a fluid performance that blurs the identity of the audience and the performer in traditional theatrical performance.
共同創作:劉千鈺、林佩諭、林雨儂、黃偉、鄭羽芝、高友儀、陳柏雅、林以敏、藍文臨、蔡宜蓓 (Co-creators)
39
《 石膏面像 》,2017 互動裝置 機械結構、伺服馬達、Kinect、Arduino
共同創作:蔡昉、許芳境、林峙宇
一個會偷看人的石膏面像。我們靈感源自石膏像的神秘感,走經雕像或人像時常常會有種被石膏 像偷看的錯覺,而我們想把這個詭異的感受實踐出來。利用 Kinect 攝影機捕捉觀眾頭部位置的技 術,將訊號經由 Processing 傳至 Arduino,即時控制伺服馬達轉動眼珠,製造石膏像在「觀看」的 動態。
The Plaster Face, 2017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Mechanism, servo motors, Kinect, Arduino
Co-creators: Tsai Fang, Syu Fang-jing, Lin Zhi-yu
Our inspiration came from the illusion of being watched when walking past statues, as they always have an atmosphere of creepiness. We wanted to try this concept that our eyes were right, and the bust is really looking at us, we then put this idea into practice using Kinect to capture audience's head, then sending the data to Arduino,and controlling servo motors at the same time to move the animatronic eyes, creating the illusion for the audience being “looked at”.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