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新竹做設計 2016畢業設計特展

Page 1

Art Belt

城市時空轉轍器

The Station / Museum of the City

Designer:李承翰 , Cheng-Han Lee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TamKang University Advisor:漆志剛 , Jr-Gang Chi


竹塹 Tek-chham

新竹市,作為北台灣文化發祥地 1723 年以城隍廟為中心的竹塹城,1902 年日治時代打開城牆以東門城為中心的 都市規劃,再到 1920 年代以新竹火車站為中心向外擴張的都市紋理 這個城市到現在仍然保留了許多歷史古蹟,以步行方式,你就能遊覽這個城市 也因此許多人會以寫生的方式來觀察這個城市


Gallery

Book Store

Music Space

Dancing Space

Main Art Space

School with Art

古蹟&歷史建築 歷史遺跡&房舍


都市寫生

台灣十大畫家之一的李澤藩一生走遍新竹 跨越不同時期、不同地點,在這個城市留下許多作品 李澤藩常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將自己身邊的事物都描繪進畫中 用他的方式詮釋了新竹的生活和記憶 藝術家們在這生活,感受這裡的氛圍 或許藉由他們的畫,我們可以真正認識新竹


城隍廟 1960

東門城 1961

城門 1982

東門大溝櫻花開 1925

橋邊看火車站 1938

送出征 1938

新竹火車站前貨場 1937

火車站前橋邊 1938


Time Line

李澤藩也曾在他的作品的 " 送出征 ",描寫二戰期間在新竹車站為軍人送行的場景 新竹車站建於 1913 年,是個超過百年的歷史古蹟 是台灣現存車站中歷史最悠久也是目前保持最良好的車站的主要車站 隨著都市的發展,車站的定位也不斷地演變


學校&技術研究區 科學園區

1723

1902

1913

1920

1923

1930

1938

西側立面 West Elevation

1957 1960

NOW

北側立面 North Elevation

Scale 1:100


都市 & 車站

車站不應該只是個便利轉運的節點 應該重新定義新竹車站在都市的意義 他連結了人們對於這個城市的記憶 新竹車站為承載了新竹的記憶與故事


P.C


都市空気

「空気」這個詞指的是一種社會氛圍和對周遭生活環境的認同 剛和新竹車站成為姊妹車站的東京車站 不僅建造時間接近設計者之間也有師徒關係 東京車站前幾年修復完畢,並增加許多 program 和車站周邊結合並且跟城市呼應 東京車站對於市民是一種生活在此的認同,市民也努力維持周邊環境的「空氣」 而新竹車站在新竹市民的眼中又是怎麼樣子 ?


東京駅 Tokyo Station 辰野金吾 1914 年 12 月 20 日


基地現況

新竹車站周邊目前的交通雜亂,過多動線集中 廣場和車站分離,周邊有許多閒置空間 再加上城市中心轉移和新竹人們對新竹認知的模糊 導致新竹失去了他的本質也使得老城區的沒落 新竹車站本身交通上的意義已逐漸被取代,車站背後的的價值也逐漸被遺忘



藝術的場所 Art Area

近年來台灣鐵道文化漸漸被社會關注,閒置空間逐漸規劃為藝術或展覽空間 或許有機會串聯起這些空間,形成環繞整個台灣一個藝術帶 Art Belt



Real Time Gallery

想像你手上的火車票就是美術館的門票 只要一張票就能遊走全台灣的都市 火車時刻表同時也是各個美術館展期時間表 轉換新竹火車站的定位,藉由鐵道串連藝術,並了解一個城市的歷史



這個設計試圖重新定義新竹車站為承載新竹記憶與故事的“城市時空轉轍器” 在這裡,新竹車站不再只是一個城市火車站 它不但能同時呈現跨越不同時空的新竹,也轉換了屬於每個人自身對新竹時空的記憶。

搭乘火車來到新竹車站時, 可以先直接進入位於第三月台的美術館 透過與站體之間空間的留白,在展現月台活動的同時,也能與百年的車站、鐘塔、和斜屋頂對話 而當立面開口打開時,美術館成了半戶外空間 火車發車時的警鈴聲、進出車站和上下火車的旅客、月台上等著下一班火車的人們 都讓車站能更進一步融入美術館。





美術館的垂直動線,也凸顯了車站於不同時期增改建所產生的銜接面 同時透過串聯地下通道、月台、和美術館,提供多樣觀看新竹車站的角度

進入展覽空間,可以看到李澤藩 70 年前所畫的新竹 而一旁活動式的開口,將畫中場景對應到了現實時空在都市裡的位置 開口、鏡面反射、移動的樓板等 ...,不同的空間單元對應一種看車站的方式 整體對應了新竹車站不同時代的轉換介面,也和都市的連結更加密切 不論是 300 年前的城隍廟,200 年前的東門城,90 年前的公會堂及新竹第一座公園,都能和現在對比 讓人們反思這個城市所經歷的變化。


新竹市 新竹火車站 鐵道&月台

都市地下通道 都市交通

Urban View Cone

Vertical Relationship

Mirror Outside

Mirror Inside

Open View

Moving Gallery

Slowly Vertical Move

新竹市




穿過 50 年來城市旅人穿越的車站地下道,走出車站,坐在 20 年前就存在的廣場上望著新竹車站 下一班火車慢慢駛進車站,人們穿梭在車站和月台間 美術館也成為了新竹車站的背景,映出了夕陽和新竹的天空,映出了新竹車站的背面,也隱約透出裡面看展的人們 這個場所轉換了不同時空的新竹,這裡是一個緩慢悠閒地認識新竹車站、認識李澤藩、認識新竹的地方


05

15

25

50M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