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
二O一四年七月四日
農曆甲午年六月初八日
星期五
【特訊】行政長官已於6月30日出版的《澳門特別 行政區公報》公佈本年8月31日為第四任澳門特別行 政區行政長官選舉日。為此,行政長官選舉管理委員 會午舉行會議,並根據《行政長官選舉法》的有關規 定,訂定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提名期為本年7月18日至 29日;同時亦決定:7月14日起,有意參選行政長官選 舉的人士可親自或指派代表到水坑尾街162號公共行政 大樓地下行政長官選舉事務專區領取《行政長官選舉 候選人提名表》,並於上述候選人提名期(即7月18日 至7月29日)內交回。 設於上址的行政長官選舉事務專區的服務時間為 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九時至下午六時,中午不休 息。查詢電話:8866 8866。
【本報訊】教青 局特殊教育中心設特 殊教育評估制度,以 協助有需要學生選擇 學校,惟有視障人士 反映,曾於八年前經 評估後就被建議讀以 針對智障學生的特教 小班,而非較適當的 融合班,促請有關方 改善制度,而非堅持 沒問題、沒做錯。 現年廿三歲、大 學一年級的視障人士 視障人士郭倩瑩與張志邦斥特教評估制度有問題 郭倩瑩,昨在視障人 士權益促進會開記者會,回應日前見報的特殊教育中心職務主管蔡曉真言論。 郭倩瑩介紹,自己八年前因患上眼疾而被學校勸喻退學,後求助教青局特殊教育中 心,經抛波、數錢等一套「萬用」的特敎評估程序後,就被建議入讀中葡職中一個特教 小班,在拒絕該建議後,沒得其他支援下,輾轉八年、就讀過三所學校,才完成中學課
正報創刊於一九七八年 正報有限公司
提名期十八日至廿九日內交表 △行政長官選舉管理委員會昨日舉行會議,商討 及定出往後選舉程序中的幾項重要日程,包括行政長 官選舉候選人的提名期和競選活動期。 管委會主席宋敏莉會見傳媒時表示,6.29選委選舉日已 順利完成,經過總核算工作及終審法院的核實程序後,管委 會昨天已收到法院送回的選舉結果;有關資料明天將送往印 務局付印,下周一出版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第一組就 會公布全體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的名單。 她續指,隨著特區公報刊出全體選委名單,代表著行政 長官選舉的首階段工作結束,並進入第二階段的程序。
視障變智障? 視障人士批特教評估有問題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有效刊物
特 首 選舉十四日起可領表 JORNAL CHENG POU LIMITADA
社長:龔樹根
行政長官選舉管理委員會會見傳媒 行政長官選舉日已定於8月31日,宋敏莉表示,管委會在 今天的會議上,按照《行政長官選舉法》的相關規定,商討 及定出未來幾項重要的日程,包括7月14日至7月29日可領取 及送交《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提名表》;行政長官選舉候選 人的提名期為7月18日至7月29;候選人的競選活動期由8月16 日至8月29日。
社址:澳門南灣大馬路57-63號 一樓E-F座(恆昌大廈) Av. da Praia Grande, no.57-63 Edif. Hang Cheong 1/E-F Macau. 編採部電話: 廣告部: 傳真:
2896-5976 2896-5972 2896-5741 2896-5744 電郵:chengpou@macau.ctm.net
中區收件處 米糙街一號長春閣參茸行轉 電話:2837-5389 承印:精工印刷有限公司 地址:馬交石炮台馬路昌龍工業大廈1樓D 新聞紙第 10682 號 今天出紙壹張紙 每份售貳元
程。 郭倩瑩表示,有關數錢等評估測試對視障人士而言已非難度問題,「對我來講係做 唔到、係完全做唔到、無可能」,但這不等於其智力方面有問題,可結果卻安排讀針對 智障學生的特教小班,而非融合班,又或提供如放大、發聲設備等支援入讀一般學校。 郭倩瑩稱,自己與家人從未收過評估報告,對方也從未交代過評估結果,但相關建 議已間接道出結果,「做乜一定要我入,咁證明佢話我係智力上有問題,先至會編入個 個班」。若希望對方有報告在手,希望能公開和交給她們。 郭倩瑩直言,不認同現行的特教評估制度,如不分類、只安排入學缺其他支援等是 有問題的,希望透過公開自身遭遇,讓社會知悉、讓有關方面去糾正完善,「我都希望 澳門可以有更多有問題小朋友,得到良好的教育,唔會好似我咁樣,廿多歲先入大學, 浪費咗好多時間」。 促進會理事長張志邦批評,政府一直沒有向視障人士提供合適援助及服務,令本澳 現時這方面發展不完善,如沒熟識這方面的專業人士教導視障人士學習,社區生活設施 方面也不完善等,希望當局對此能投放更多資源。 日前澳門日報採問特殊教育中心職務主管蔡曉真時曾提及事件,指事件是「誤會一 場」,事後曾親自向該名視障學生解釋測試原因,翻查記錄發現當事人並未被評估為特 教小班生,即代表其無智能不足情況。蔡在報道中承認「或許是在評估階段,評估員沒 就每個項目解釋測試原因,導致誤會滋生」。
教青局回應有關視障生評估 【特訊】教育暨青年局消息:「該生 於2007年7月到本局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 教育中心接受綜合評估,評估團隊的特殊 教育老師、心理輔導員、物理治療師、職 能治療師及語言治療師為該生進行評估, 並於同月向家長講解該生的評估結果;8 月向家長發出“綜合評估建議”報告,並 再向家長當面詳細講解評估結果,報告指 該生有特殊教育需要,適合融入於普通班
級就讀,該生家長於2007年8月16日已簽 收有關報告。 所有到該中心接受評估的學生,均能 於評估後獲取有關的“綜合評估建議”報 告,報告清楚說明學生適合就讀的教育類 別及學習建議。中心亦存放曾接受評估學 生的所有建議報告,倘家長遺失報告,可 向該中心要求補發。」
陳父:慶幸女兒活到今天
山頂醫生錯配抗生素‧女嬰服後不適
首批規劃條件圖月底可發 【本報訊】城市規劃委員會上月完成首 批五個規劃條件圖的討論,已進入送交工務 局編製規劃條件圖的程序,城規會秘書長劉 榕表示,料月底可發出首批規劃條件圖。目 前,城規會手上沒有積壓待討論的規劃條件 圖個案。 城規會昨召開平常會議,會議由委員 會主席、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主持(見 圖),會上委員進行第二批共六份規劃條件 圖草案作討論,項目包括氹仔木鐸街、澳門 美麗街、亞婆井前地、草地圍、亞基利打庇 盧大馬路及氹仔計單奴街,均為非工業用途 個案。部份個案中,工務局對建築物高度的 限制與該區高度限制,或與文化局所建議的
內地勞工搶劫女生被捕 內地勞工涉搶劫女學生手提電話被捕
【本報訊】一名內地勞工涉 嫌於上月在塔石附近搶劫一名 女學生一部價值五千元的手提 電話。司警日前在其住所將他拘 捕。 涉案內地勞工姓王,二十六 歲,酒店職員,嗜好賭博。 案發於六月十二日凌晨三時 許,一名二十歲女學生途經塔石 街附近時,有一名男子從後搶奪 她一部手提電話逃去。女事主報 案求助,報稱損失電話價值五千 元。 司警員據報調查鎖定王姓疑 人,而他居於提督馬路一個單 位。至七月二日,司警員到單位 尋得主,將他帶返司警局調查。 王否認涉案,但司警員根據案發 現場附近閉路電視錄影及匪徒衣 著特徵,又經女事主辨認,相信 王涉案將之拘控。
多番申述徵狀才獲處理告知開錯藥 他惟有等候在九月五日才帶女兒見醫生,當 天,早已預約到衛生中心接受兒童保健,但是,醫 生聽到陳父述說女兒的徵狀,也沒有即時處理。直 至,九月十日,陳父帶同女兒到山頂醫院,同樣不 斷重述徵狀後,醫生才注意到開錯藥,並且,即時 道歉,但是,拒絕說明開錯甚麼藥物。
開錯藥屬嚴重醫療事故
沒有生命危險,毋需截肢。 楊小姐稱父親是在珠海買餸後途中遇 劫,家人已向司警提供資料,希望司警詳 細公布案情。
父親詳述驚險
不可隻手遮天
高度限制有所不同,引起委員關注工務局在 考慮建築物高度限制時與其他部門存在不同 標準,對土地使用人不公平。另委員關注到 亞婆井街一號個案,由於該個案鄰近鄭家大 屋,文化局提出具約束性的意見,需要保留 建築物的其中一個立面和古樹。 劉榕表示,除考慮該區城市規劃,還要 考慮其他法侓和法規,包括防火安全規章。 又指,本澳目前未有總體的城市規劃,部份 區域只實行了相應的規劃指引,相信隨著未 來會在指引下會逐漸形成規劃。他重申,工 務局在編製規劃條件圖前會先諮詢文化局及 其他相應部門意見,再透過公示收集居民意 見,又會透過城規會聽取委員意見,最終再 送交工務局按綜合意見,調整規劃條件圖。 劉榕又提到,上城市規劃委員會上月完 成首批五個規劃條件圖的討論,已進入送交 工務局編製規劃條件圖的程序。目前,城規 會手上沒有積壓個案。配合工務局正展開公 示的個案數量,料兩週後將再次召開會議, 討論新一批規劃條件圖個案。
珠海遇劫受傷事主女兒冀司警公布案情 【特訊】澳門電台消息:在珠海遇劫 受傷的事主女兒楊小姐,希望司警向傳媒 交代案件,並聲稱父親遇劫時,被人用針 針傷,受傷的手部有針口並腫脹,現時仍 在鏡湖醫院留醫,情況好轉,醫生稱現時
【本報訊】一名出生不足一個月的 女嬰,原應服食甲狀腺藥物,山頂醫院 醫生卻配方抗生素,醫院藥房則照單發 藥。當醫生發現開錯藥,仍然聲稱那藥 物很安全,不用害怕。經搜集資料,那 藥物不宜用於十八歲以下的小兒及青少 年,市面藥房的藥劑師也坦言,一般嬰 兒不能服食那藥物的。 前日,衛生局發出題為「衛生局高 度關注有醫生涉開錯藥事件 已展開內部調查 」 的、不足三百字的新聞稿,事件涉及一名出生不足 一個月的女嬰,她的父親──陳先生昨日接受專訪 時詳述事件。 陳先生指出,女兒在去年七月出生,八月中旬 從醫生得知,由於女兒甲狀腺低下,需要長期服 藥。然而,女兒在八月二十七日開始服食醫生處方 的藥物,兩天後出現手腫腳腫、體軟無力、哭啼厲 害、肚臍突出、排便異常等反應。當時,陳父致電 山頂醫院門診,對方表示,只處理已預約的病患。
陳先生便到醫院藥房人員查問,對方起初拖延 說明,直至他表明,得不到答案便不離開,其後, 才獲告知醫生處方抗生素──左氧氟沙星,藥房人 員更強調,那藥物不會造成甚麼問題。然而,經搜 集資料後,陳先生發現該藥物的副作用與女兒的徵 狀相同。
院方堅稱開錯藥物安全 翌日 (九月十一日),三名山頂醫院的醫護人 員 (包括兒科主任) 與陳先生會面,一方面再次道 歉,另一方面繼續宣稱,開錯的藥物很安全,不用 害怕。當時,陳父心想:「究竟,你們還想瞞騙我 多久?」他提出,若山頂醫院無法處理,要安排女 兒前往香港就醫,對方起初不同意,直至,他下跪 懇求。
低鉀變高鉀沒及時通知
藥物。服藥後,女兒整天不能入睡,原來,她由低 鉀變成高鉀,雖然,院方已在檢查得知這情況,但 是,沒有及時通知,直至,他查詢後才得知。
私下減藥否則或已不在人世 昨日,陳先生首次透露,在院方表明開錯藥 前,已私下為女兒減少服藥量。他回想,若沒有減 少,又完全服用六十天的錯藥,女兒或已不在人世 了。他表示,曾向醫生強調,女兒四肢出現異常, 但是,對方只表示,這是嬰孩發展過程的情況,父 母只能常搓女兒的手腳,以減少惡化的機會。 左氧氟沙星在嬰幼兒及十八歲以下青少年的安 全性尚未確定。但是,該藥品用於數種幼齡動物 時,可致關節病變。因此,不宜用於十八歲以下的 小兒及青少年。陳先生也嘗試到醫院外的藥房購買 左氧氟沙星,得到的回覆是:一般嬰兒不能服食這 藥物的。
他也指出,去年九月,醫生也重新處方甲狀腺
【本報訊】女嬰出生不足一個月,便服食了 山頂醫院開錯的藥物。在女嬰父親──陳先生下 跪後,才獲轉介往香港就診。陳父表示,香港的 風濕骨科醫生表示,未見過這類病症,只可持續 觀察,若不幸出現問題,惟有接受物理治療。 另外,按照香港的治療標準,先要經過兩項 檢查 (如:照 B 超) 確定甲狀腺問題後,才會配 方藥物,但是,山頂醫院卻沒有進行以上檢查, 這也是香港醫生不明白的。 上月中旬,陳父與長女會見山頂醫院的醫 生,之後,她不滿對方不尊重父親,又被告知這 事件已被列為機密,不可公開,存在隱瞞的意 圖。她沒有預告父親,便在社交網站發放訊息, 並呼籲廣傳,這既引起社會的關注和衛生局的回 應。 閱看衛生局的新聞稿後,陳父覺得很不舒 服,因為,局方實在寫得「很美」。事實卻是, 如同「踢一腳才動一動」,院方往往聽了他述說 女兒不良反應後,都沒有立即處理。他坦言: 「若真的靠他們 (院方),都不知結果怎樣?」 另外,家屬曾要求院方發出證明,好能請假 照顧女兒,但是,院方發出的信函卻指:女嬰 患有「先天性」疾病,需要母親長期在兒科門診 跟進。陳父的長女也不滿地問:醫生們的良心何 在?為可不負責任寫出失實的證明? 陳父認為,開錯藥屬於嚴重醫療事故,應與其他事故一樣向公 眾告示,但是,遭到院方拒絕,這也是他拋頭露面、站出來發聲的 原因:要揭露院方的厚顏,他也希望,輿論可形成壓力,令當局不 再隻手遮天,不再不負責任。 早前,傳媒報道四年忍受尾骨痛楚的陳寶裕同學的情況。陳先 生閱看後,諒解那位同學和母親的激動行為,對於他們被指精神有 問題,陳父覺得是侮辱,也擔心自己將會成為下一個被侮辱的受害 者。
首五月新增十八愛滋病例
【特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防治愛滋 病委員會於日前召開2014年度第一次工作會 議(見圖),會議由委員會代主席衛生局李 展潤局長主持,有不同界別的20多名委員出 席,回顧了過去半年的工作進展,並討論了 下半年的工作計劃。 會上,防治愛滋病委員會林松秘書長 報告澳門愛滋病的最新流行情況,本年首5 月,澳門共錄得18例新增愛滋病病毒感染個 案,當中11例為澳門居民,7例為非澳門居 民,而在澳門居民新增感染者中,6例經異 性性接觸感染,其餘5例經同性或雙性性接 觸感染,可見性接觸仍是澳門居民愛滋病的 主要傳播途徑。 仁伯爵綜合醫院陳惟蒨院長報告有關愛 滋病感染者跟進及安全性行為推廣工作,目 前在仁伯爵綜合醫院定期隨診的感染者共 130人,大部分患者都能夠定期覆診和配合 服藥,治療效果滿意,此外,委員會繼續與 工人醫療所合辦「性病/愛滋病防治合作計 劃」,為曾有危險行為的澳門或非澳門居 民,提供免費HIV、梅毒及淋球菌檢測,並
資助多個非政府組織進行性工作者的外展 干預及檢測工作,同時,委員會現正與相 關團體洽商針對男男性行為者及夜酺青少 年的防控工作。而連續第7年舉辦的「社區 紅絲帶行動‧愛滋病教育資助計劃」各受 資助項目已陸續完成,新一期計劃將於8月 開始接受申請。 社會工作局戒毒復康處李麗萍處長報 告在濫藥人群愛滋病預防的工作,當中美 沙酮維持治療服務運作良好,現時每天約 有150人服藥,此服務除有助降低吸毒人 士共用針筒的風險外,還可提升感染愛滋 病病毒的吸毒者接受治療的依從性,現正 規劃在新發展區域增設3個服務點;另一 方面,委員會持續支持澳門戒毒康復協會 執行戒毒康復、針筒交換及外展等減害服 務,今年首5月,共派出針筒3886支,回收 3676支,此外,委員會亦關注到吸食新型 毒品後可能會導致高危性行為的發生,將 制定相關防控策略。 李展潤代主席及各委員均對各領域負 責小組的工作表示滿意並進行了討論,總 結儘管零新發感染的目標已基本在吸毒人 群中達到,但性接觸是本澳愛滋病的主要 傳播途徑,通過不安全性行為感染的風險 難以在短時間內消除,要在一般人群中達 到零新發感染實乃任重道遠,為此,委員 會必須進一步加強針對不同人群的安全性 行為推廣和行為干預工作,以及宣傳澳門 愛滋病檢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