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
農曆甲午年六月二十五日
二O一四年七月二十一日
星期一
區錦新質詢永利批地何內情
【本報訊】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會長梁維特指 出,回歸至今本澳經濟發生了重大變化,認為下屆政
府除要繼續注意民生範疇,包括交通、 房屋外,還認為要做好公共行政改革。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昨假旅遊 活動中心舉行「齊為澳門動腦筋」座 談會,今年以「繼往開來同建澳」作 為主題,藉此總結經驗,對新一屆特 區政府提出建言。共有十八個工商、 教育及社團代表於會上發言,發言中 主要集中關注本地人才培養、產業多 元發展、提升公共行政改革、最低工 資的實施等發言。 回歸至今本澳經濟發生了重大變 化,梁維特認為,下屆政府除要繼續 注意民生範疇,包括交通、房屋、生 活質素、環境保護、產業結構多元等 問題,除此,還要繼續推行公共行政 改革,並建議透過社團結合作,形成 管治的合力,達至由政府承擔的事務 由政府負責,對社團、市場有能力承擔甚至做得更好 的,政府則應創造環境,以政策、資源全力支持配合,
【特訊】為何博企向政府申請批地,竟有官員指示博 企要先與一個私人企業商量,並在支付了五千萬美元以 後才獲得批地 ? 中間出了甚麼問題 ? 博企堂堂正正向政 府申請批地,為何會甘心向一個不相干的私人公司奉上 數億元的「商量」費 ? 甚至公開表明知道若不付這筆費用, 土地將無法批出。其他博企的批地,是否又會遇到同樣 情況 ? 基於疑團重重,立法議員區錦新向行政當局提出 書面質詢,要求澄清有關問題。書面質詢內容如下﹕ 「近日,外地傳媒大肆報導有關永利的路氹城批地, 竟有公司在官員的協助下從中收取所謂「初始使用權」 的「費用」,事件令人震驚。 本來,根據議事規則,立法會議員不得「就傳聞和 未經證實的情況」向當局提出質詢。只是,基於有關報 導已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而相關公司亦公開承認為此而 付出數以億計的「費用」。對此,特區政府完全有責任正 視此嚴重影響澳門形象的事件,向社會作出有效的澄清, 而非簡單而輕描淡寫的否認便了事。 永利渡假村(澳門)股份有限公司透過其附屬公司 ── Palo Real 房地產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於二零一二 年獲政府以免公開競投方式批給一幅位於路氹城面積 205,797(貳拾萬伍仟柒佰玖拾柒)平方米的土地,以興 建一座設有博彩區及會議中心的綜合性酒店,並據此而 支付 $1,438,776,310.00(澳門幣壹拾肆億叁仟捌佰柒拾柒 萬陸仟叁佰壹拾元整)的合同溢價金。此幅土地屬特區 政府所有,之前沒有任何的批給或交易紀錄。只是,據 傳媒報導,永利公司卻被一位特區政府的官員指示須與 一個名為「天驕娛樂有限公司」商量以處理其曾獲承諾 的「土地初始使用權」。而作為土地申請者,永利公司結 果按指示與相關公司「商量」,最終為此而支付了五千萬 美元而獲對方「讓出」了「土地初始使用權」。問題是, 在澳門的法律上沒有這樣的一種制度,而相關公司亦從 未從特區政府獲得任何的所謂「土地初始使用權」。有關 公司卻在官員的協助下向承批公司收取此一龐大的費用, 實在駭人聽聞。 永利公司為何肯付出如此龐大的費用,當然來自官 方某些人士的壓力。而關鍵在於這幅土地一如其他批給 博企的同類土地,因透過免公開競投的批給方式,其正 式所支付的溢價金僅為實際市場價值的不足十個百分點, 也就是民間所一直批評的「賤價批地」。因此,承建商為 了成功透過這個制度下獲取廉價土地,即使以不具法理 依據的方式向一個私人公司支付一筆費用,計算下來仍 是除笨有精。這項費用支付的行為就是在如此背景下出 現。 同樣令人關注的是,此幅土地因為美國操作工程國 際工會 IUOE 向特區政府索取資料而曝光,但有理由相 信這並非單一特例。事實上,過去十年來,澳門政府向 六個博企都有以免公開競投方式及收取遠低於市場價值 的費用來批給土地,永利被指示要與某些人商量並付出 費用以成功獲取土地批給,也許同樣會出現於其他博企 身上。 為此,本人向行政當局提出質詢: 一、永利渡假村(澳門)股份有限公透過其附屬公 司 Palo Real 房地產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獲特區政府以免公 開競投方式批給位於路氹城面積 205,797 平方米的土地之 前,特區政府有否任何書面或口頭承諾將所謂「土地初 始使用權」授予其他實體? 二、當 Palo Real 房地產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區政 府申請相關土地時,為何會有官員指示申請者須與一私人公司商量以獲 取同意,才能令土地成功批給,作出這種完全沒有法理依據的行為的官 員到底是誰?」
臨時性殘疾助津今接受申請 【特訊】“臨時性殘疾補助津貼”在今日起正式接受申請,社會工作局提醒 市民備妥所需文件,並選擇到就近地點辦理手續。若行動不便者可由指定 人士代辦。由於該措施的追溯期至本年底,市民無須急於辦理。 為了讓殘疾人士使得到適當的生活保障,社會工作局推出“臨時性殘 疾補助津貼”之特別措施,向在澳居住至少 7 年;已向社會保障基金供款 至少 36 個月;並經社會保障基金會診委員會證明處於暫時或長期絕對喪失 全部工作能力或謀生能力的狀況,而有關狀況是在取得社保基金受益人的 資格前經已出現的人士, 發放每月澳門幣 3,180 元之 “臨時性殘疾補助津貼” 。 申請期從今日開始,實施期限暫定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止。若申請 人因行動不便,可委托他人代交表格和相關資料,以及辦理所需手續,申 請人無需親臨社會工作局或社會保障基金辦理,欲了解詳情請參閱申請 章程 www.ias.gov.mo,查詢請致電社會保障基金 28532850 或社會工作局 28367878。
兩局走訪學校機構宣揚交通安全 【特訊】交通事務局聯同治安警察局今年上半年走訪多間學校、社團、 機構為 3,800 多名青少年、前線服務人員及運輸從業員進行交通知識講座, 透過法律知識、交通資訊及個案分享,冀加強不同道路使用者的交通安全 意識及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
上半年3,800多人參與 今年上半年,兩局先後到訪了 9 間學校及機構,向 3,827 名參加者講 解有關交通方面的法律知識和最新的交通資訊,並透過個案分享加深他們 對正確交通行為和態度的認識,鼓勵自覺守法,共同為本澳交通環境出一 分力。期間,因應不同受眾,如 : 運輸從業員方面,特別邀請交通運輸業 總工會副理事長、教車業職工會理事長劉偉強向相關人員灌輸正確的車輛 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項,以進一步增強相關人員的實務經驗和提高安全意識, 減少意外的發生。 承上基礎,下半年兩局將繼續開展各項交通安全的宣教活動,並豐富 和更新教學內容,持續走訪不同學校、機構推廣交通知識講座。學校、社團、 機構,如有興趣參與活動,可致電交通事務局公共關係處 88666507 李小姐 或 88666554 彭先生預約。
激發社會活力,實現政府、社會合理區分邊界,各自 發揮比較優勢。又指出,社會的期望值不斷提升,政 府施政工作應更謹慎,科學施政,有更大的承擔,回 應社會訴求。 就公共行政改革,澳門房地產聯合商會會長吳在 權建議健全及完善各級官員問責制度,向主要官員績 效評核制度,才能真正發揮效果。同時,要強化政府 對立法會的負責與配合,積極研究單一部門統籌草擬 法案的可行性,加強法律改革力度,推進法制建設。 與此同時,對於立法會議員行使監督權,應認真快速 回應,做到公開透明有效率,發揮行政主導的效益。 他批評,政府無論在制定政策或執行政策時,均出現 結構性的問題,包括各自為政、政出多門、互相推諉 的情況,民生問題一拖再拖,事倍功半。在涉跨部門 的政務與日俱增下,建議推行創新政務協調合作機制, 明確主體性的責任官員,得決策及落實更加有序高效。 多個社團代表昨就人才培養作出關注,新青協代 表會上提出,吸引在外人才回流發展的同時,可以在 本地選拔人才到海外接受專業培訓和為在職人士提供 培訓。
【本報訊】公屋事務委員會委員梁桂萍認為,政府推出 的樓宇能夠左右市樓的壟斷或獨大,才能夠幫助市民。新 青協房屋政策關注組召集人陳偉斌也希望,將來可以做到: 公屋為主,私樓為輔。有意見希望恢復「計分排序」的經 屋分配,法務局局長張永春表示,不能斷言以往的方式就 是好,社會需要思考和討論。 澳廣視節目「澳門論壇」昨早討論修訂《經濟房屋法》。 ( 見圖 ) 有市民希望經屋申請恢復「計分排序」。法務局局 長張永春認同,應該按照條件多寡來詳盡計分,但是,社 會需要思考:以往的「計分排序」的計分標準是否科學、 公平、合理?他提醒:「大家要充份討論,不是斷言以往的 一定好,採用以往不抽籤的方式,就可徹底解決問題。」 張永春估計,按照「計分排序」方式,現時的「核心家團」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有效刊物
發策認下屆政府要做好行政改革 澳門可發揮小型金融中心功能 另銀行業公會指,澳門在金融業發展現狀與排名 十三位的盧森堡、排名二十三位的摩納哥有不同程度 相似;在社會及經濟發展指標中與排名第三位的香港 比齊。本澳基本具備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條件與潛力。 完全有能力進一步發展成為影響範圍更大、專業能力 更強、金融市場更加多元化的國際金融中心。為澳門 特區建設成為葡語系國家商貿平臺作出應用的貢獻; 而金融業的進一步發展,亦有利於澳門特區經濟適度 多元化的發展目標。只是,目前社會各界還沒有完全 意識到「澳門可以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這一角色定 位,同時也對「實際上澳門正發揮小型金融中心的功 能」缺乏認識。建議澳門可作為金融中心的基本認知, 發揮好金融業在多元化中重要一「元」的作用。不過| 由於地域狹小,市場與經濟發展腹地有限,發展空間 受阻。因應未來港珠澳大橋落成,建議儘快對口岸通 關、車輛通行、其他配套設施,以及未來如何利用大 橋拓展本澳發展的方方面面儘快進行前瞻性的規劃, 提出發展策略,抓住發展良機。
便自動脫離家團 獨 立 申 請。 張 永 春 指 出, 表 面 看 來, 這 是 一 個 很 簡單的法律規定, 實際上是一個核 心 內 容, 涉 及 其 他 政 策。 例 如: 十八歲的申請者 很可能仍在就學, 若他們獨立申請 的 話, 是 否 仍 要 維持申請經屋收 入下限的要求?
正報創刊於一九七八年 正報有限公司 JORNAL CHENG POU LIMITADA
社長:龔樹根 社址:澳門南灣大馬路57-63號 一樓E-F座(恆昌大廈) Av. da Praia Grande, no.57-63 Edif. Hang Cheong 1/E-F Macau. 編採部電話: 廣告部: 傳真:
2896-5976 2896-5972 2896-5741 2896-5744 電郵:chengpou@macau.ctm.net
中區收件處 米糙街一號長春閣參茸行轉 電話:2837-5389 承印:精工印刷有限公司 地址:馬交石炮台馬路昌龍工業大廈1樓D 新聞紙第 10695 號 今天出紙壹張紙 每份售貳元
張永春﹕經屋計分排序不一定好 肯定是排在最前的,若只有一條隊,「非核心家團」和個人 申請者也是沒有機會的。他也提出,社會也要討論:若輪 候隊伍採用「先到先得」的方式,是否遲來的「核心家團」 都要排在後面,就算當中有長者或殘疾人士? 有意見提出,輪候經屋的家團的小朋友,年滿十八歲
公屋功能主要調節私樓市場 公屋事務委員會委員梁桂萍認為,公屋的功能是調節 私樓市場。她表示,政府推出甚麼房屋都不要緊,經屋
好,社屋好,甚麼屋都好,只要能夠左右市場的壟斷或獨大, 就能夠幫助市民。新青協房屋政策關注組召集人陳偉斌也 表示,希望將來可以做到:公屋為主,私樓為輔,以解決 市民的住屋需要。
潮州冀吸港澳客搭高鐵旅遊 旅遊合作,擴大對港澳等珠三角地區旅遊宣傳,大幅 增長高鐡旅客人數。 由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牽頭組織的「主流媒體 看廣東」粵東行專題採訪團昨乘廈深高鐵抵潮州市, 副市長陳少宏在站內候車室向一行介紹市內發展和未 來規劃。 陳少宏提到,投資約四十二億元、長約五十二公 高鐵開通前往潮州大為便利,市政府期望透過系列工作,實 里的廈深高鐵潮州段於去年底通車,極大改善該市對 外交通「出行難」的問題,縮短連通珠三角、海西經 現高鐵旅遊人數大幅增長。 濟區等,他們會充分利用此優勢,大力發展高鐵經濟。 現時該市兩高鐵站潮汕站和饒平站高峰期客流量 分達一萬二千多和四千多人次,帶來大量商品流、人流、 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令各行業發展機遇不可估量, 包括旅遊業。 官方形容,其開通後「潮州高鐵旅遊持續出現一 票難求、十分火爆」情況。去年十二月至今年三月, 該市接待旅客就達二百五十八萬多人次,旅遊總收入 為四十二億多元,較同期增長約三成一和二成九。今 年上半年兩項數據也有二成六左右增長,創歷史新高。 陳少宏提出,未來可進一步與廈門、深圳等市開 展旅遊合作,擴大港澳和中心等珠三角地區旅遊宣傳, 實現高鐵旅遊人數大幅增長。 採訪團聽負責人講述潮惠高速公路揭陽段榕江特大橋工程 陳補充,據非正式統計港澳就有一百萬名潮州鄉 規劃 親,這些人每年回來探親訪友、觀光旅遊、投資洽談等, 而且未來只要做好旅遊產品和宣傳、策劃出優質旅遊 【本報訊】廣東潮州市副市長陳少宏表示,廈深高鐵在 路線等,就可吸引更多港澳人搭高鐵前來,推動兩地旅遊 當地通車帶來巨大發展機遇,冀藉此與其他鄰近城市開展
等方面的 合作。 採 訪 團其後轉 往揭陽市, 參觀潮惠 高速公路 揭陽段榕 江特大橋 潮州市副市長陳少宏(中)向採訪團介紹 及中德金 當地發展現況和未來規劃 屬生態城 兩施工地 盤, 了 解 其發展計 劃。 揭 東 區領導晚 上於政府 食堂招待 採訪團。 今 日 揭陽市委 採訪團參觀中德金屬生態城施工地盤 書記陳綠 平、市民陳東見採訪團並受訪,之後參訪揭東新城中心區、 揭東開發區新型工業園、大南海石化工業區,晚上再返回 潮州市。
吳國昌促A區結合澳人澳地實現房屋長效機制 【特訊】立法會議員吳國昌啟動新一輪口頭質詢促填海 A 區政治決定結合填海新城澳人澳地整體實現澳人房屋長 效機制。其口頭質詢事項及問題如下﹕ 「澳門本地居民置業安居計劃」諮詢文本未有足夠聚 焦於「填海新城澳人澳地」來收集民意,反而把焦點放在 作為澳人澳地房屋形式一小部份的「置安居」計劃。由於 諮詢文本誤導,整個諮詢過程都惹來公眾不斷質疑。諮詢 收場之後,行政會公佈行政長官作出「政治決定」,調整新 城填海A區規劃概念方案,決定規劃住宅用地可容納三萬 二千個住宅單位,當中二萬八千個定為公屋單位。本人認 為這個「政治決定」應當進一步明晰規劃內容,結合公屋 制度調整和填海新城澳人澳地,全面實現澳門居民房屋供 應的長效機制,讓澳門居民安心。 福建省廈門市對面的小島, 在內地早已負盛名,被稱謂“海 上花園”,在旅遊熱的上世紀末, 已經是國人旅遊熱點,節日長期擁擠竟有十多萬 遊客,而這個小島只有兩萬多居民,可見盛況!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於 2005 年 10 月份(總第 540 期)選美中國特輯,選了中國最美的五大城區, 第一名廈門鼓浪嶼,形容聽罷琴聲聽濤聲﹔第二 名蘇州老城,現代化包圍的古老﹔第三名澳門歷 史城區,西方文化由此登陸﹔第四名青島八大關,殖民地 留下的風情﹔第五名北京什剎海地區,臨近中南海的時尚。 鼓浪嶼還有一個別名,有音樂之島的美稱。島上音樂 人才輩出,中國第一位女鋼琴家周淑安,上海音樂學院鋼 琴系主任李嘉祿,男中音歌唱家林俊卿,鋼琴演奏家殷承 宗、許裴平、許裴星、殷承基,以及旅美鋼琴演奏新星許 興艾等都是鼓浪嶼人。 鼓浪嶼只有 1.91 平方公里。唐宋時稱“圓沙洲”、“圓洲 仔”,因小島呈橢圓形,四周遍佈沙灘,有漁民出海捕魚遇 風,避風浪暫居小島,迄明代漁民聚居越多。 又因小島西 南海灘屹立一塊巨石,中間有個石洞,潮漲潮落,海浪拍石, 發出冬冬聲響,儼如擊鼓,人們稱它“鼓浪石”,明萬曆元 年(1573 年)泉州府同知丁一中遊島,在日光岩摩崖鐫下“鼓
特稿
為此,跟進提出下列質詢: 一、 特區政府在能夠動用填海新城土地之前,可調動 興建社會房屋與經濟房屋的,包括已公佈過規劃四千四百 個公屋單位,並將於粵澳新通道旁可建一千四百個公屋 單位,加上前御海南灣地收回可建一萬多個單位,以及 四十八幅閒置地部份收回可建更多公屋單位,這些公屋土 地,銜接填海新城A區的二萬八千個公屋單位用地,是否 應已提供足夠的社會房屋與經濟房屋土地資源,回復讓經 濟房屋何資格申請者計分排序的制度,以及進一步建立讓 社會房屋合資格申請者和經濟房屋合資格申請者輪候有期 的制度? 二、 特 區 政 府 是 否 承 認, 作 為 完 整 的 房 屋 供 應 機 制, 亦 應 當 充 分 調 動 填 海 新 城 土 地 資
源,按本地居民的具體房屋需要規劃提供臨時房屋中心、 舊區重建中轉房屋、社會服務住舍、公職人員宿舍、首次 置業居所(例如置安居)、先租後買居所、舊樓換新居所、 長者宜居屋邨等?是否應下決心把填海A區尚餘的四千單 位住宅地以及其餘填海各區兩萬多單位的住宅用地,優先 規劃作上述各類房屋供應? 三、 作為澳門居民置業安居的長效機制,特區政府可 否及早實施填新城澳人澳地政策,建立法制規範填海新城 各區住宅單位在二零四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前,第一手及轉 手置業的小業主必須為澳門特區居民,既透過土地房屋發 展規劃盡可能讓填海新城各區住宅單位平均分配予澳門居 民置業安居,又確保轉讓流入私樓市場的填海新城住宅單 位在澳門居民之間流轉,免受外來炒賣衝擊?」 境”文中“……假如你在鼓浪嶼的路上,請放輕腳步, 因你正走進一個真實的故事裡,你眼前的礁石,也 許是林巧稚(我國現代婦科醫學奠基人)幼時描繪 理想的依偎,你腳下的曲巷,也許是馬約翰(中華 全國體育總會主席)晨練、魯迅約會的小路,你在 沿坡西築的石級上駐足,也許還能聽到小年殷承宗 (鋼琴演奏家)留下的琴聲……”閩海雄風的巨石鐫 刻鄭成功練水石雄壯的畫面……。 踏在故土道路上找尋孩童留下的腳毛,白髮老 人一步一感嘆,伴我的小學同學大我兩歲的楊升任兄,沒 有他做嚮導,我可難走遍小島,而今兩老人攜手漫步在過 往童稚的時光中,互訴衷腸,各有不同而非舒暢的歷程, 而是黃昏暗淡的歲月。 很多難以言宣,又似冥冥中有所注定碌碌一生,似夢 似幻。 我總緊記楊升任兄在我退學在家照顧臥床病父,他 時時來看我,那時童稚少年默默無語,卻盡露心意,之後 他回內地,勝利後雖偶有相見,但各為生活奔走,一閃 40 年我返鄉在漳州姐夫家,他由工作處連城紙廠返廈,路經 相會,兩人都已滿臉歲月,而今又閱 26 年,雖其中數度相 晤,但各處一方,這份情誼緊繫於今,沒有他我回到頻念 童稚的第二故鄉,可也無落腳處,但相對唯諸多感嘆! (一) 黄 文
中國最美城區 鼓浪嶼
聽我喃喃
浪洞天”,經名人一題,之後便正名為“鼓浪嶼”。 鴉片戰爭後,鼓浪嶼被英軍佔領 5 年,之後簽訂南京 條約(1834 年),廈門闢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由於清朝 腐敗無能,1902 年竟與英、法、日、德、美等 10 國領事 簽訂“廈門鼓浪嶼公共租界章程”,而成為洋人聚居之地, 童稚時,島上人都稱是“萬國租界”。 09 年 11 月我又踏上回鄉路,是多年願望成真,鼓浪 嶼是我生長地,可謂第二故鄉,這裡埋著歡笑與苦澀的過 往,而今 80 多歲耄耋老翁,重臨夢寐的故土,心情萬千, 回鄉致炳森兄短訊: “廈門會展中心那區域的發展不讓於澳 門新口岸一帶,在鼓浪嶼走遍大街小巷,童年的記憶都依 稀記不起,孩童的過往恍如隔世,看呆坐一群老人,如我 無走出廈門,如眼前呆坐終此一生,滿懷欷歔”。 鼓浪嶼區區長程建明,在他寫的“鼓浪嶼:現實一夢
農曆甲午年六月二十五日
踏
入七月開始,澳門是風雨的季節,去
年本澳在六至八月,六至八月的風雨不少,曾多 次有暴雨狂風。今年踏進七月,則未見有大風雨 出現,據氣象局預測;今年澳門的降雨量偏少, 影響本澳的熱帶氣旋亦較去年少,只有四至六個, 估計需要懸掛八號風球的颱風只有一個,出現嚴 重水浸的情況亦會相應減少。 要預知澳門未來的天氣情況,就要依據氣象 監測而作出。預測氣象;古有『觀星』、『望氣』 之學,今有天文、物理學家。古代『觀星』、 『望氣』 之士,多為帝王、朝廷服務,由『天官』、 『欽天監』 之類的官員專責『睇天』,透過他們『觀星』、『望 氣』來預測天象,而該些官員所測知的氣象情況, 被視為國家機密,資料只能獻上朝廷參閱, 『天官』、 『欽天監』只可為朝廷服務,天文學術更不許民間 學習,因恐防『洩露天機』對朝政造成危機。今 日氣象預測,由專責的氣象局負責,預測天氣變化, 主要是為民眾服務,是政府的責任,要讓大眾知 曉未來的天氣情況,尤其是將至的風雨,及早作 出防範措施,以及對出行作出適當的調度,盡量 避過暴風大雨。
預測天氣唔簡單 不論是『觀星』、『望氣』,天文、物理,『天 官』、『欽天監』或氣象局,對預測天氣,觀察天 文自然現象,都要依靠數據科學推算後才能作出 預測,並不是『靠估』的。今日世界各地的氣象 部門,對監測天氣的工作多已做得很好,澳門氣 象局就表示:現時氣象局預測天氣的準確度已達 八成,達國際先進水平。
利瑪竇來澳門『睇天』 一般負責監測天氣的部門多稱為氣象局或氣 象台,澳門亦然,不過澳門氣象局的全名應為 『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可知澳門氣象局的工 作是不單是負責『氣象』咁簡單。『澳門地球物 理暨氣象局』其前身名氣象台,澳門氣象台早於 一九五二年成立,而在氣象台成立前,負責監測 澳門氣象工作的,是百多年前駐守在澳門的葡萄 牙海軍,在葡萄牙海軍負責監測天氣之前,澳門 是沒有機構擔當此項服務,但卻早在四百多年已 有天文學家為澳門『睇天色』,此位天文學家便是 十六世紀曾經來澳門傳教的,意大利神父、耶穌 會司鐸利瑪竇。
白鴿巢搭建『觀星台』 利瑪竇於一五八二年夏天,受教會所派來中 國傳教,首先抵澳門,利瑪竇為求能與漢人溝通, 在澳門學習中國語文,他在羅馬讀書時,除必修 的神學外,亦修哲學、天算,懂得觀天星氣象, 推測天氣變化,曾在中國以西洋曆法測知日蝕. 受到中國人讚賞。利瑪竇在澳門傳道時,為觀測 天象,在昔日的葡萄牙貴族大宅花園──現時的 白鴿巢公園內設一高臺,用來夜觀天星,此座『觀 星台』雖難證實建在白鴿巢公園某處,但曾經存 在的『觀星台』可稱得上是澳門『第一座天文台』。 另在十八世紀末,法國地理學家、航海探險 家方濟亞公爵的艦隊停泊在澳門期間,為了進行 天文研究而在白鴿巢公園內建造了一座觀星台, 此座充滿南歐色彩建築的觀星台,現仍完整地保 留在白鴿巢公園內,被名為瞭望台,登上此瞭望台, 可鳥瞰公園內外的景色,遠眺沙梨頭、內港一帶, 但再難見珠江口,南中國海水域景象,因為視野 已受填海造地等發展所阻。 在十九世紀中,澳門的氣象監測工作,由駐 澳門的葡國軍人負責,葡軍人並於一八八零年, 在當時仍是軍營、軍醫院所在地,現今的山頂醫 院(仁伯爵綜合醫院)設立氣象站,且於一九零 九年建立氣象台,當時的氣象台除留意天氣的變 化外,並會在晚上通過亮燈的方法,向人們報告 標準時間。負責監測天氣的葡國海軍,其中主要 工作是監測南中國海的天氣,向進出澳門水域的 船隻發出天氣信息,因當時澳門是南中國海一個 對外開放的重要港口。
天有可測風雲
第四版
二O一四年七月二十一日
天有不測風雲.要準確預測天氣有一定難度
十八世紀末曾用作研究天文的瞭望台已難遠眺珠江口 景色
有傳白鴿巢公園內此一石砌高臺曾用作觀天星氣象
澳門五十年代正式成立氣象台 至一九五零年,葡萄牙頒布了海外地區氣象 局的法令,並派出氣象學專家來澳門組織籌建氣 象台,兩年後;澳門正式成立了氣象台,當時澳 門氣象台已使用無線電收錄各地氣象資料,可見 澳門氣象台對監測天氣的工作十分重視。唯至 一九六五年,澳門氣象台的總部才由山頂醫院遷 往大炮台,現時的澳門博物館所在處,就是當年 的氣象台台址。
從白鴿巢公園內一石砌高臺可遠眺內港
九九年易名『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澳門氣象台設立後,除加強在氣象方面的監 測工作外,並展開有關地球物理、地質研究和地 磁觀察等工作,氣象台且於一九八零年開始,改 組成為『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台』,到一九九九年 易名『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在一九八七年 開始,澳門氣象局進一步提供空氣質量監測的服 務,氣象局於一九九六年再度遷徙,由大炮台遷 至現時的氹仔大潭山,設備臻完善和現代化,對 監測澳門的天氣準確度有一定的保證。當然;天 有不測之風雲,氣象的突變,不一定能十分準確 預測得到,能達國際先進水平已很不錯。
星期一
十八世紀末法 國地理學家方 濟亞公爵在白 鴿巢公園內建 的觀星台
文/圖 黃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