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甲午年五月十二日
接手蓮運公司資金背景
汪雲仍死口不講 【本報訊】交通事務局局長汪雲表示,下週將向公眾披露維澳蓮 運新公共批給合同內的部份內容,處理好維澳蓮運過渡後,將與兩 巴磋商合約過渡事宜。但至昨日仍拒絕透露新營運者的資金背景及 合約涉及金額。 時事節目澳門論壇昨日邀請交通事務局局長汪雲、法務局查核 暨申訴廳廳長林智龍、公用事業關注協會理事長鄭仲輝、民眾建澳 聯盟副理事長李玉培,共同探討新巴合同問題。 李玉培不認同新合同能令新營運者的發車率有積極以及解決鬼 巴或市民迫沙甸魚的情況。另一方面,政府應著手盡快與餘下兩巴 就新合同進行磋商,解決市民撘巴士難問題。鄭仲錫關注到援助機 制如何使用,又憂慮,當援助機制達上限時,如何再有積極性推動 營運者再提高和改善服務 ? 汪雲解釋,政府接管維澳蓮運初期曾考慮過以公開競投形式, 過程中必需參考廉署報告作整體合同轉換,以及保障公共服務不受 損,在整體、平穩公共服務的交接和員工過渡,確保維澳蓮運每日 接近二十萬人次的營轉一刻都不能停頓下,故採用了目前的合同解 決。他指,由於保障政府在公共利益中得到的保障,至今未能公布
汪雲出席論壇
今周盡可能披露有關消息 被問到新接管公司是否中資背景 ? 他沒有作回應,只稱,找承投者時, 沒有考慮公司背景,只由經驗,財力、對破產和人員承擔包括新公司要 買維澳蓮運現有下來的車輛及設備作考慮,令社會保持穩定,才是重要 考慮。又稱接下來一週盡可能將訊息披露。
不排除再出新招調控樓市
至於房地產發展方面,劉仕堯重申,政府政 策一直推動房地產市場朝向持續和健康發展,今 後會繼續留意措施成效,密切監察市場發展,有 需要時不排除會引入新措施;而俗稱“樓花法” 的《承諾轉讓在建樓宇的法律制度》實施至今約 一年時間, 政府會跟進、 研究法律落實的後續工作。
汪雲如此回應下台 傳媒向汪雲問﹕解決不了巴士問題會否下台 ? 汪雲回應,會根據整 體制度安排,又稱“如果有人能夠即時扭轉一些事實,這個人的去留不 應太過介懷”。
黑衣事件未釋公眾疑慮
澳廣視應再作說明 【本報訊】在「六四」廿五周年穿著黑衣的節目主持,被指受到澳 廣視高層打壓。澳門民主發展聯委會理事長、直選議員區錦新表示, 澳廣視執委會主席白文浩不召開記者會,只是發表聲明否認,其可信 性一定是降低的。該團體成員、直選議員吳國昌覺得,白文浩受到阻力, 沒有決心對付、追究涉事的管理層。 香港傳媒報道,紀念「六四」廿五周年當日,澳廣視兩名「澳門早晨」 主持人在節目中穿著黑衣,其後,被高層處罰,包括:不准主持節目、 凍結加薪、不得晉升。在香港傳媒刊出報道前,澳廣視沒有回覆對方 的查詢,就算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促請召開記者會說明,澳廣視執委 會主席白文浩只是發出書面聲明。 昨午,澳門民主發展聯委會到澳廣視遞信。該團體理事長、直選 議員區錦新認為,白文浩應該站出來面對記者提問,不只是發出一紙 聲明。雖然,澳廣視聲稱:香港傳媒的「報導與事實不符」,但是,仍 有很多疑點未解釋,其說法是否可信?區錦新稱:「正是因為他不敢出 來面對公眾,可信性是一定降低的。」 澳門民主發展聯委會成員、直選議員吳國昌認為,白文浩不敢、 不能全面交代事件,只能制止管理層處罰穿黑衣的節目主持人,但是, 他也受到很大阻力,以致沒有決心對付、追究涉事的管理層。吳國昌說: 「我要給他 ( 白文浩 ) 鼓勵,希望他為澳門做件好事。」 區錦新指出,事件已產生寒蟬效應,澳廣視已出現白色恐怖,員 工受到了威脅。他向澳廣視員工呼籲,打壓只能在黑箱內進行,在陽 光下是難以得逞的,公開管理層惡行才是最好的保護方法,也能維護 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 澳門民主發展聯委會要求澳廣視說明:何時完成此次事件的調查 報告,並應盡早詳細交代報告內容,包括:公開說明涉及哪個管理層 面的操作?有誰該為此承擔責任?為免政府審查的惡行持續,澳廣視 也應立即著手公開諮詢制定公共廣播服務約章,並設立受公眾監察的 有效機制。 另外,團體「民主起動」也到澳廣視遞信,對此次事件表示「嚴 重關注」。兩個團體遞信的人數不足十人,但是,澳廣視關起鐵閘,派 出三名保安守衛,三名公關除接收信件外,多次利用手機拍攝,還有 多名便衣警員在場監視。
【特訊】由於準備 時間的關係,澳門良 心原定於 6 月 8 日(星 擋住千千萬萬條惡法」為主軸。 期日)假立法會外舉行的「重返民 【6 月 14 日晚會詳情】 主起點.不要下一個離補」晚會, 時間:18:00 將延至 6 月 14 日(星期六)晚上 6 地點:塔石廣場; 點假塔石廣場舉行,活動不求刷新 內容:感受分享、演講、音樂、影 任何參與人數紀錄,只期望在公民 片等等 運動高潮過後,開展持續的民主深 備註:歡迎各位市民再穿起白衫、 化工作,將以「指出政治和法律制 自製道具和標語 度的缺憾,凝聚更大的民主力量,
良心六一四搞晚會
特稿
星期一
劉仕堯:必嚴懲霸佔政府土地行為
【特訊】鄰近九澳高頂馬路、位於石礦場東南 側的一幅特區土地在政府收回後,被人重新非法 佔用。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昨日表示,有人重 新霸佔政府已收回土地的行為非常嚴重,政府必 定採取措施,對霸佔特區土地的人士作出嚴厲懲 處。 劉仕堯出席公開場合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 九澳一幅特區土地在政府收回後被重新非法佔用, 政府已按照程序向司法機關報備,並收到回覆, 續後將採取一系列措施,以期對霸佔特區土地的 人士作出適當懲處。他強調,新的《土地法》對 霸佔土地的處罰非常嚴厲,包括較以往大量增加 罰款;若霸佔土地人士不理會政府的通知,繼續 非法佔用土地,有可能承擔刑事責任。該幅土地 對山體造成了破壞,政府暫時會先進行山體修復, 土地目前並沒有任何建設規劃。 另外,輕軌澳門半島線南段確定採用城市日 大馬路高架走線,運輸基建辦公室近日向社會各 界深入介紹方案。劉仕堯稱,政府早前已向立法 會介紹了城市日大馬路高架走線方案,並獲得議 員認同,政府會繼續多方面聽取社會意見,以取 得最大的共識,爭取盡快啟動相關工程的建設。
合同內容以及相應金額。解決維澳蓮運後,將盡快與兩巴商討,由合法 途徑進行解決。
澳門民主發展聯委到澳廣視遞信
二O一四年六月九日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有效刊物
劉 司 : 霸 地必嚴懲
第一版
正報創刊於一九七八年 正報有限公司 JORNAL CHENG POU LIMITADA
社長:龔樹根 社址:澳門南灣大馬路57-63號 一樓E-F座(恆昌大廈) Av. da Praia Grande, no.57-63 Edif. Hang Cheong 1/E-F Macau. 編採部電話: 廣告部: 傳真:
2896-5976 2896-5972 2896-5741 2896-5744 電郵:chengpou@macau.ctm.net
中區收件處 米糙街一號長春閣參茸行轉 電話:2837-5389 承印:精工印刷有限公司 地址:馬交石炮台馬路昌龍工業大廈1樓D 新聞紙第 10660 號 今天出紙壹張紙 每份售貳元
石礦場官地再被非法佔用 【特訊】鄰近九澳高頂馬路、位於石礦場東南側的一幅特區土地在政府收回後,被 人重新非法佔用,且未見收歛跡象,政府發現後已於年前向檢察院提出檢舉。政府再三 重申,特區土地屬國家所有,土地對澳門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政府絕不容許非法霸佔 公地、破壞山體等嚴重影響公眾利益的佔地行為,定必以強硬手段加以遏止,尤其針對 闖入及重新非法佔用已收回特區土地的行為屬刑事罪行,可被處以徒刑,切勿以身試法。 政府近年雷厲風行打擊霸地,有關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 自 2009 年 3 月採取跨部門清遷土地行動至今,政府已成功 收回 55 幅被非法佔用的特區土地,土地面積合共 23 萬多平 方米。 然而,在政府三令五申下,仍有人試圖挑戰法律。鄰近 九澳高頂馬路、位於石礦場東南側的一幅土地於年前被發現 遭非法佔用,政府於 2011 年透過跨部門行動成功收回並圍 網標明為特區土地。但政府人員其後於 2012 年到該地段巡 查時,卻發現現場部分圍網被人自行拆除,部分土地亦被人 闖入及重新非法佔用放置大量建築機械、棄置車輛、貨櫃及 雜物等。為此,有關部門已隨即向檢察院檢舉,並展開程序 跟進。 期間,政府再派員跟進該地段被非法佔用的情況,發現 上述的違法行為未有收歛;地段內的部分土地被人重新安裝 金屬圍板、金屬圍網,並放置貨櫃、建築機械、建築材料等 雜物及建有棚屋。
政府已多次強調,土地對澳門的可持續發展相當重要,政府打擊霸地及非法工程的 工作和決心從未鬆懈且絕不手軟,尤其決不容忍及絕不姑息重新非法佔用已收回特區土 地的違法行為。根據《刑法典》第 185 條規定:未經有權限者(行政當局)同意或許可, 任何設有圍障且公眾不可自由進入之地方者,可被處以徒刑。政府一經發現,定必提出 檢舉,切勿以身試法。
政府重申絕不姑息違法行為
國際龍舟賽減賽延期
戴祖義:依舊熱鬧 【本報訊】「二○一四澳門國際龍舟賽」昨落幕,賽事 組委會主席、體育發展局局長戴祖義總結指,雖今年調整 賽程收投訴,但整體仍是順利舉行完畢,現場氣氛依舊熱 鬧、座無虛席,而是次調整增加約一百萬元開銷,未超總 預算。 為悼念馬萬祺辭世,「國際龍舟賽」原定於五月 三十一日至六月一日舉行,順延至前日和昨日舉行,當中 的國際龍舟邀請賽更取消,而上星期已結的「第十一屆亞 洲龍舟錦標賽」也有所調整。
戴祖義昨為賽事總結時表示,今年賽程因遇突發情況 而調整,確對參賽情況有影響,如在前日進行的小龍賽部 份,有九支隊伍未能組隊而棄權,而昨日大龍賽則未出現 退賽情況。 參賽隊伍對有關調整有微言,打亂隊員安排、備戰等, 戴祖義承認,今年就此是收到多個反映和投訴,「好多添、 好多,起碼四五封信,哈哈!內容都係講話突然,同埋我 們通知得遲。」當局亦已回覆解釋。 至於是否因延期舉行影響令賽事熱度降低,戴祖義 不表認同,「熱鬧情況係無少到,我都覺得這兩日相當熱 鬧,所有觀眾席都係被坐滿晒,好多隊伍好多啦啦隊都 吶喊助威,制造咗個氣氛出來。我覺得影響唔係大得咁緊 要,係可能旁邊南湖周邊市民觀看可能少咗。」
收到多支隊伍投訴改期
特首司長今年缺席
賽事組委會主席、體育發展局局長戴祖義
近數年,韓風吹遍,亞洲各地,韓國影、視,上畫連年。同一時間,韓國產品,手機、 汽車、服裝、韓食,韓國旅遊,一片聲喧,韓國經濟,攀升一線高一線。 影視宣傳,對產地經濟,有如先遣,韓潮染過,韓國產品,暢銷市面,影視與經濟, 關係如兄弟,早期荷里活,近代日本片,促本國經濟,成效早可睇。 十多年前,韓劇大長今,亞洲勁播後,韓國旅遊,笑到開口,更有旅遊團,主題「大長今」,專程韓國遊,帶 來之財富,多過「大」劇萬倍收,證明影視促旅遊。 筆者韓國遊,參觀多景點,不才為韓劇,取景之地點,濟洲民俗村,藉著「大長今」,拍劇取實景,名氣響環球, 萬客蜂湧至,看長今當年,如何顯身手,大量花消費,劇收「村」更收。 拍攝長視劇,人才與物力,實力要雄厚。 澳門乃小埠,主力搞旅遊,影,視實力弱,難以領潮流,過去有方法,引外地影、視,來澳開鏡頭。影劇外地 播,展澳門之美 ,變相促旅遊,這方法雖好,唯有一缺陷,主動難在手。播出之效果,偶爾亦擔憂。 可採另一法,澳門電視台,或文創機構,在旅遊點前,如牌坊廣場或媽閣前地,辦遊戲節目,邀各地客,共同參與, 遊戲內容,景點知識,遊戲背景,景點風貌,拍成專輯、電視廣播,製成短片,配上不同,各國語言,送與各國, 海外宣傳。 這一構想,適合澳門,目前條件,因為澳視,已與多國,簽有協議,與外電視,交換節目 ,文化交流;另一效果, 促進旅遊,天時之勝。 另一優點,澳門位置,地利之優,中西文化,古今景點,特色皆有,交相融匯,適合中西,各類遊客,針對宣傳, 加強氣氛,效果一流,此乃地利。 另一方面,適逢今年,更贏人和,過去旅遊局,白大副局長,如今已榮任,電視台主席。白局對旅遊,經驗甚豐厚, 如今掌電視,若協助宣傳,澳門之旅遊,必上一層樓! 過去之現實,已經有明證,旅遊局對外,宣傳澳旅遊,所拍宣傳片,效果多一流,外客多拍手,今把三優點,天時、 地利加人和三者利盡收,共同發強功,效果可預見,必將會豐收。 宣傳片消費,相較並不貴,宣傳效果收,成本與收益,刀仔鋸大樹,旅遊與經濟,旺勢一齊嚟! ‧ 楊善行 ‧
今年賽事安排一切從簡,連出席嘉賓亦然,多位過去 四年都有出席及頒獎的官員也沒現身。當中四年來都有出 席、時會一家大小現身的行政長官崔世安,則未有出席, 連前日代表特首出席活動的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也沒來。 戴祖義回應稱:「(他們)今日有啲嘢忙,所以黎唔到 姐,唔關事、唔關事」,而大會是有邀請相關官員到場的。
增加開銷仍在預算內 針對賽事調整而增加的開支,戴局稱約增一百萬元左 右,但仍維持當初訂定的一千三百萬元預算內,「改期係 我們一啲租借設施方面延期多一個星期,係有些少加幅的, 不過都係我們預算範圍之內」。
韓影視促旅遊澳可借鏡 韓劇「大長今」當年拍攝實景地,韓國濟 洲民俗村。
「大長今」收得,萬千各國遊客,湧往韓國旅遊, 十多年後的今天,參觀遊客仍然喜愛扮演「大」 劇中人物,民俗村,至今仍收錢到「手軟」。
不僅「大」劇「狂收」,其他韓劇,接續領潮流, 令「韓潮」吹全球,吹旺韓國經濟與旅遊! 觀光塔前廣場,地大景佳,大有「用武」之地!
媽閣廟前地,地方寛敞,背靠古景, 是攝景、視遊戲宣傳節目好地方。
阿婆井前地,幽雅寧靜,環視景點,良 佳「出鏡」點也!
農曆甲午年五月十二日
二O一四年六月九日
淺 談 實 驗 音 樂 與 澳 門
關 於 聲 音 的 音 樂
在澳門政府大力推動文創,政策上也鼓勵將 「流行音樂」產業化時,事實上,澳門這座小 城,在各種音樂都「低度發展」,當中包括「實 驗音樂」,這個聽起來或許不易接受的樂風。而 長期供養我們資訊的香港,在「實驗音樂」方面 發展又怎樣呢?
圖為具有古典樂背景的波蘭音樂家Zbigniew Karkowski 於2013年 1月在澳門演出。
在2013年6月於舊LMA (現場音樂協會) 舉辦的首屆 「Kill The Silence」音樂節(澳門站),橫跨搖滾、電子、 實驗音樂等不同樂風的港澳音樂人,在十二小時裡接力 在兩個舞台上演出,當日還有一整天的獨立、實驗短片 放映會。而剛過去的4月,舉行了第二屆「Kill The Silence」音樂節,這次甚至特邀國外實驗音樂人來澳演 出,如比利時的「C-drik」、瑞典的「Mikko Savela」 ,以及日本著名噪音搖滾樂隊「SETE STAR SEPT」 。而「Kill The Silence」音樂節的背後,就是兩位 香港實驗音樂人的狂想,其中有在澳門工作的Eric。 樂隊「Forgot The G」主唱、結他手的Eric,提起自 己與實驗音樂的淵源。青少年時期,當時靠著閱讀香港 音樂雜誌「MCB」(音樂殖民地)的樂評,每週存點零用 錢去購買專輯。近年,Eric以「e:ch」的代號,開啟個人 的實驗音樂創作,「(兩者)感覺很不同的,樂隊演出有排 練,演出較計劃性。實驗音樂演出的計劃性相對低點,會 比較收放自如,比較能發揮那一刻的情緒,那一刻想表 達的東西。這是高計劃性的演出不能做到的。」Eric說「 實驗音樂」的其一特點是即興,而且是很強調演出時, 用情緒去帶動音樂,即使事前有一個概念或腦海中有一 幅畫面,演出時還是在舞台上需要很多感情上的投放。
星期一
製造「空間」
在香港,同樣是樂手兼演出搞手的Rolf認為,「身爲噪 音樂手的我只能說我喜歡製造出自己的聲音,同時我演出 搞手、廠牌老闆的身份,就是希望製造一個『空間』給我 喜歡的樂手。」Rolf從08年起以Orgasm Denial代號作噪 音演出,近年與朋友創立「Cut My Throat」的噪音演出 系列,邀請國外樂手演出。他覺得,「實驗音樂」這稱呼 只是相對傳統搖滾、電子音樂而言,很多東西早已不「 新」,亦有系譜地發展多年了。於Rolf而言,重點不是在 於要「實驗、破格」,而是在盡量去呈現自己的聲音。 除了舉辦每年一度的「Kill The Silence」音樂節外, Eric也與朋友合辦「Noise On Site」實驗音樂系列演出, 將實驗音樂有持續性的引入澳門,他解釋,「當有實驗樂 手到鄰近地區演出,我也會付些交通費去看,那為何不多 付出一點,與大家分享。」由於澳門缺乏這類演出,在完 全自資的情況下,Eric笑說活動一直都是赤字,現在只好按 自己經濟能力,能做多久就做多久。Eric坦承,在澳門辦 這類音樂會,資金是一大問題,但這不是最困擾他的事, 「最困擾是出席人數,很多時候只有十幾人,或更少,最 多也不超過四十人…我覺得困擾,是因為很難得請到他們( 國外的樂手)來澳。」剛於二零一三年十二月逝世的國際知
名波蘭先鋒音樂家Zbigniew Karkowski,曾於同年一月 受Eric的Noise On Site 邀請來澳演出。Eric表示,實驗音 樂的一大特色,就是「現場」,除了因演出往往即興,所 以只此一次,更因實驗音樂在現場演出時,會有一種官 感上的衝擊和影響,「像Karkowski的演出,你能在現場 感受他那廣闊的音頻…而當晚他的音量也是焦點,他的演 出、音量也在身體上打動了我。他也是世界知名堅持在音 量上有要求的人。」已第二次到澳門演出的ZK,有名在 現場演出時,用電腦和類比的方法,在巨大的音量下造 出「噪音音牆」,讓觀眾感受他細緻的音頻紋理變化。 說起「實驗音樂」與澳門的連繫,其實不是近一兩年的 事,一直都有不同搞手,獨力舉辦各類實驗音樂演出, 當中曾邀請來澳的,不乏世界知名的實驗音樂人,如灰野 敬二、河端一、吉田達也、Tujiko Noriko、李勁松(Dickson Dee)和Sainkho Namtchylak等等,但無奈資金和 風氣上的問題,只能讓這類音樂會很「間斷」的發生。
文/惠媛 圖/v16
日本噪音樂隊SETE STAR SEPT的鼓手在 Eric在第一屆「Kill The Silence」音樂節中演出。
色情、暴力、反社會的音樂?
而Rolf認為實驗音樂,其實沒有所謂「聽得懂」與否, 也不必一定有學問,或要有反抗的目標在背後,每位樂手 的創作動機均不同,有單純對聲音反應的快感,也有對傳 統音樂提出的新想法,「一名聽眾沒有需要『聽得懂』, 老實表達喜歡不喜歡就夠……我希望觀眾能更誠實也更成 熟,不喜歡就不喜歡、不懂就不懂,脫離只會看熱鬧、因 爲所謂『創新』而盲目讚好。」他認為「好」的實驗音 樂,就是要造出更有個性的聲音,其實跟廚藝差不多。 但談到生態的問題時,Rolf 表示,有許多香港藝術空間 都樂見有新項目加入,但當中有足夠器材的寥寥可數,所 以只好轉租搖滾Live House,但又會碰到與樂隊們爭檔 期的事。實驗音樂要在港澳地區發展,硬件看來是一個問 題,而「軟件」上,也有其問題存在。「就以噪音音樂為 例,香港很多人仍停留在『工業音樂等於噪音音樂』、『 噪音音樂充滿色情、暴力、反文化、反社會』這些謬誤。 」Rolf認為上述這些標籤,在當年噪音/實驗音樂發展上, 也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但很可惜至今仍被過分放大。
未來 / 澳門
因科技發展,各地樂手交流變得更易。如Eric就曾 只靠 網絡上的交流,與其他地方的樂手合作出版了一張專輯。然
第二屆「Kill The Silence」音樂節中演出。
而,科技進步、人際網絡交流更頻密後,問題是「實驗 音樂」已發展多年,也像Rolf說的,亦停滯多年。在資 訊更流通的年代,「實驗音樂」在澳門的未來應該怎麼 辦?「宏觀一點來看,澳門的實驗音樂現況的問題,相 對不算太大,對比起流行樂隊或搖滾樂隊的演出…澳門 的實驗音樂演出,大約有十五到四十人,對比世界各地 來說,其實不算差。」Eric認為搖滾樂隊演出本應有比 較多觀眾,起碼平均一百人,但現在沒有。他覺得現在 問題是,要先發展搖滾音樂、獨立音樂的風氣,之後 實驗音樂有它的百分之四十,就已是很理想的狀況。
後話﹕
透過與兩位實驗音樂樂手/搞手交流後,筆者更能肯定 實驗音樂從不強調另類、小眾,實驗音樂其實是在還原音樂 的思考性,它只是一個很概括的標籤,來形容提出新觀點、 想突破的音樂。最後或許我引用林其蔚在《超越聲音藝術》 一書裡面的話,為這篇拋磚引玉的短文作總結﹕ 「當現場表演以大音量播放這類音樂時,聽眾直接感受到噪 音對於耳朵的威脅,當聽眾克服耳朵受傷的恐懼,能夠專心 聆聽噪音細節時,巨大的音量之下展現的,卻是極為豐富的 聲音紋理…」
*Rolf 推薦五張「入門級」實驗音樂專輯: 1) Ground Zero – Revolutionary Pekinese Opera Ver.1.28 大友良英領軍的組合。在採樣、拼貼、 噪音外,你接觸的也是大友式free improvisation 及musique concrete。 2) Iannis Xenakis - GRM Works 1957-1962 Xenakis舊作再版,Xenakis的作品對電子音樂、 實驗音樂、噪音等都有影響。 3) Zeitkratzer - Whitehouse [electronics] 一個正常的樂團(Ensemble)在跟Merzbow、 灰野敬二、Karkowski、古館徹夫、 Carsten Nicolai等合作過後,挑戰重現英國 噪音團體Whitehouse首腦William Bennett的 極端聲音樂章 - Extreme Acoustic Music [no electronics used, only amplified instruments]。 4) Dave Phillips - Insect 瑞士傳奇樂隊Fear of God成員Dave Phillips 將於泰國採錄的各種聲音不經處理下剪貼 而成。出色作品需要的是想法,而不是昂 貴器材、装腔作勢言之無物的「(反)藝術 理論」、「甚麼都是實驗、噪音」廢話。 5) David First - Electronic Works 1976-1977 七、八十年代美國avant punk樂隊Notekillers結他手 David First於76、77年間錄製的合成器Buchla 100電子音樂。 Rolf: 2008年開始以Orgasm Denial作代號的香港噪音樂手,7”、CD、CDr、 錄音帶廠牌Noisoke Records老闆,香港噪音演出系列Cut My Throat組織者的 二份之一。